時間:2023-12-01 10:12: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因素的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農業生態;生物;環境;關系
中圖分類號:S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3)-06-0272-1
1 土壤生物的生態作用
土壤中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土壤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真菌、藻類和原生動物等)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在土壤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級階段,利用光能的地衣等生物參與了巖石的風化,使其成為具有生命的初體,而后,也是在微生物的參與下,形成腐殖質使土壤性質發生了變化。
土壤動物是最重要的消費者和分解者。在土壤中存在的動物種類有上千種,很多是節肢動物。非節肢土壤動物主要有線蟲和蚯蚓。線蟲是土壤中比較豐富的動物,主要生活在土粒周圍的水膜中或植物根內。當土壤干燥或其他環境惡化時,它就形成包囊,當環境適宜后又重新活動。
2 森林的生態作用
森林是生物圈內數量最大的初級生產者,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具有強大的生態效應,對農業生態系統也具有久遠、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其主要生態作用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故有“綠色水庫”之稱;調節氣候,增加雨量。大片森林有強大的蒸騰作用,有人作過長期的觀察,發現有林地區一般比無林地區降水量要多,森林上空空氣的相對溫度比無林區上空間。高溫季節林區氣溫較低,寒冷季節則較高;防風固沙,保護農田。森林的枝葉可以擋風,根系可以固沙,因此,森林可以防止農田被風蝕沙壓和防止或減輕莊稼倒伏;凈化空氣,防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大地;提供燃料,增加肥源,有助于發展畜牧業和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村中能源缺乏和生態平衡失調問題。森林的直接經濟和社會效益是巨大的,而其間接的生態經濟效益也令人吃驚。
3 淡水生物的生態作用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主要生態作用是:浮游植物能吸收水中各種礦質養分,保持水土一定的潔凈程度,增加水體的溶氧量,對水持理化特性的變化起主導作用,同時形成水域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力。
4 草原、草山生物的生態效應
草原、草山上的主要生物,是各種天然牧草和人工牧草,以及多種放牧的草食牲畜。此外,還有多種其他動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其中與畜牧業關系最密切的,是多種嚙齒類野生動物;草原蝗蟲、粘蟲等害蟲,分解牲畜糞便的甲蟲和分散生長的樹木。
5 農田生物的生態效應
對土壤肥力的影響。農田生物是土壤有機質和養分的主要來源,又是土壤肥力的主要調節者。養地的主要措施也是在復種中安排養地作物,實行水旱輪或分區輪作以及大量施用有機肥。農作物的秸稈、加工后的各種籽餅,經用作飼料、沼氣原料和食用菌培養料后還田,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多種豆科綠肥以及紅萍等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這些產自農田的有機肥料歸還給農田,可以顯著提高農田土壤肥力。連年種植耗地作物,會導致地力衰退。
對水土保持的影響。山區的梯田、梯土,在種植農作物后,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梯田對山地地表徑流起重要的蓄納和緩沖作用,可以有效地減輕暴雨季節的山洪沖刷。旱作梯土也有一定的蓄水能力,陡坡種植特別是順坡耕作。則會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
對農田小氣候的影響。作物及其種植方式對農田小氣候有很大影響。保持合理密度,可顯著改善農田小氣候。水稻和旱作物壟作,有利于改善作物群體內特別是根際小氣候環境。
對凈化環境的作用。農田土壤微生物凈化能力較強,目前對農田環境的主要污染源是城鎮污水和農藥化肥。污水經預處理(沉淀和過濾)后,用于灌溉農田,其中很毒物都可被土壤吸收并被微生物分解。
生態系統中生物和環境之間存在生物與生物的相互關系,這種關系既表現在種內個體之間,也存在于不同的種間。環境中生物因素之間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不同生物種之間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關系,其本質是營養的聯系。
生物因素主要有食物、捕食者、寄生物和各種病原微生物。與非生物因素相比,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有以下幾點特征。
關鍵詞:生物;初中學習;中考;知識
這些年來各方面呼吁學生減負,初中的升學考試不再考生物這門學科,生物這門學科在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心中地位下降,生物學科也沒有足夠的地位。各種考核績效壓的老師喘不過氣,學生忙于升學,生物中考不算分數,家長和學生重視不夠,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生物安排的時候不合理,這樣很明顯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制約,學生對生物沒有興趣可言。
生物學不管是對學生的生活還是學習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學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課的時候,我會跟學生講解清楚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原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還有光合作用的場所、光合作用的原料以及光合作用的產物等等,這一部分的知識對初中生學習化學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學習酵母菌的時候,要讓學生清楚酵母菌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可以拿生活中蒸饅頭或者釀造甜面醬醞釀美酒來舉例,課前讓學生在家里親自動手嘗試下,這樣一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增添了生活樂趣;還有生物中有一個學生都想回避的課時――生理課,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大大方方地給學生傳授,告訴學生不應該害羞,這是科學,這些內容對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學生來講很重要,家長容易忘記或者不好意思告訴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就很重要,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學生青春期不注意衛生,影響成長中的健康。
多年從事生物教學,我認為學好生物知識很有作用,下面列舉幾條供大家參考:
一、生物學科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很好的作用
初中生物課堂以外所需要的科技活動,受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如果以開發科技成果作為目的,顯然不實際,換個角度來說,就是課上去了解掌握一些生物知識,課下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者休息中有興趣地嘗試一些生物方面的科學小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把壓在學生心理上感覺科學活動遙不可及的心理抹掉,培養學生從小就樹立研究科學的自信心,使其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二、學生非智力因素可以發展學生智力
意志、情感、興趣等方面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內容。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這兩方面非智力因素都起推動和調節的重要作用。在人才成長中非智力因素有更大的作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生物界的絢麗多彩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男生偏愛動物,女生偏愛草花,利用這一特點教師可調動學生開展科技活動,比如,飼養蚯蚓、種花賞花、幫助學校樹木掛牌等活動吸引學生。開展這些活動,學生要付出勞動,教師要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失敗和成功都經歷后,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勞動觀念,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同時更好、更高的學習品質也會形成。
三、生物學習可以加強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生物;重金屬;生理毒害
中圖分類號:S15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2-0314-01
在重金屬污染的生態環境中,微生物種群結構、生理代謝會產生各種變化以響應重金屬的脅迫,這些信息可用于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評價,可為環境中重金屬的風險評估提供依據。本文主要從重金屬對生理毒害影響、微生物解毒機制及外界環境因素對重金屬危害微生物毒性的影響研究進展進行闡述。
1.微生物對重金屬毒害的解毒機制
重金屬對微生物的毒害主要表現在對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的種類和群類結構和對微生物細胞形貌結構的影響。與此相應,微生物對重金屬也有不同的解毒機制。主要是通過細胞膜通透性改變、基因調控合成特異性表達蛋白質、合成小分子有機酸及形成難溶性無機物,并在不同部位形成能與重金屬結合的產物來實現的。
1.1 細胞膜通透性改變
重金屬對微生物的細胞膜的破壞不僅是簡單的機械損傷,而且對細胞酶系的改變與物質合成位點也有抑制作用,從而導致微生物原生質膜的組分與通透性改變。重金屬對微生物的毒性與微生物細胞膜脂肪酸組成顯著性相關,不飽和脂肪酸的增加與通透性的改變并不是對金屬運輸的適應,而是菌體對重金屬造成的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的適應與抗性。
1.2 合成特異性表達蛋白質
在重金屬脅迫下,微生物可通過基因調控,合成特異性表達的蛋白質,參與促進重金屬離子外排或絡合,降低重金屬的毒害。
廖國建等采用蛋白質雙向電泳和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MS)技術,研究鉻(Ⅵ)對粟酒裂殖酵母在蛋白質水平上的毒害作用。結果發現鉻(Ⅵ)處理會導致細胞差異表達,其形成的蛋白質斑點有600多個,對其中改變明顯的4個斑點進行肽指紋分析發現,電壓依賴型陰離子通道和鋅結合醌氧化還原酶表達量降低,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和肌動蛋白表達量上升,說明鉻(Ⅵ)可能通過合成的功能性蛋白質發揮生物解毒作用。
對于胞外的重金屬,微生物可以通過細胞膜和質膜上的生物大分子以胞外吸附、絡合、沉淀等作用方式防止重金屬離子進入胞內。對于進入細胞內部的重金屬,微生物可以通過胞內蛋白或螯合肽絡合隔絕,或通過離子通道外排,降低重金屬的毒害作用。
微生物體內蛋白質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如作為細胞質滲透調節物質、穩定生物大分子結構等,在環境脅迫條件下,微生物可通過調整蛋白質的合成與降解來適應環境。
1.3 合成小分子有機酸
除了微生物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可以與重金屬相互作用,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合成一些小分子有機酸降低重金屬的毒害作用。
Magyarosy等研究發現經過Ni2+處理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合成分泌草酸,在細胞壁和細胞內部形成無水草酸鎳晶體。Liao等用氣相色譜法對含有不同重金屬濃度處理的菌根真菌培養物進行分析,發現草酸、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有機酸隨著重金屬濃度的增加而增加,認為可能是真菌利用這些有機酸降低pH值,與重金屬絡合形成不易被菌體吸收的有機形態。Hantke在離體培養實驗中也發現,微生物在重金屬脅迫條件下所分泌的有機酸,可以抑制生物體對重金屬的吸收。在重金屬脅迫下,微生物分泌的有機酸可能是生物的一種解毒機制。
1.4 形成難溶性無機物
有些微生物也可以通過合成分泌形成無機物與重金屬離子結合,形成難溶性物質。Tam通過X-射線分析發現耐重金屬菌株豆包菌分泌物含大量與磷酸鹽結合的銅和鋅,認為磷酸鹽的分泌可提高菌株的抗性。硫酸鹽還原菌通過還原硫酸鹽形成H2S,與重金屬離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降低重金屬有效態的含量。
2.外界環境因素對重金屬毒害微生物的影響
重金屬的生物毒性由環境因素決定的,外界因素的變化導致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改變,影響其毒性作用。外界因素可以分為兩大類:(1)生物因素,如生物體的大小、種類、生長期、耐受性等;(2)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活性顆粒、pH、無機物、有機物等,兩大因素共同作用決定重金屬毒性的大小。以下主要從非生物因素對重金屬毒性的影響進行概述。
2.1 土壤活性顆粒的影響
在土壤環境中,大部分微生物與土壤中固相部分結合在一起的,附著在土壤活性顆粒表面。土壤顆粒主要通過與重金屬發生界面反應(表面沉淀、離子交換等)。在微生物表面形成包被防止重金屬與菌體接觸、讓微生物附著顆粒表面形成生物膜等方式降低重金屬的毒害。土壤中粘土礦物通過界面反應降低環境中重金屬游離態的濃度或將毒性高的金屬形態通過氧化還原作用轉化為低毒性的形態。
2.2 土壤pH的影響
pH對重金屬的形態和毒性的影響較為復雜,主要通過三種途徑改變重金屬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態,從而也能影響重金屬的毒性。首先pH可改變金屬的水解平衡,從而改變游離金屬離子的濃度;其次溶液中的H+和重金屬離子競爭與有機或無機成分的絡合作用,改變絡合平衡,此外, pH還可以改變吸附體系的有效陽離子交換量(eCEC),從而影響重金屬離子吸附過程(生物表面吸附、顆粒表面吸附等)。研究發現隨著pH的降低,也可導致重金屬毒性的降低,可能是由于pH降低,導致溶液中H+增多,競爭吸附重金屬離子的吸附位點。但一些研究也發現,pH升高可提高Ni、Zn、Co和Cd對細菌、真菌、放線菌的毒性,可能是由于pH升高將游離態的重金屬轉變成毒性更強的形態。
2.3 土壤有機質的影響
環境中的有機質也可與重金屬相互作用,可通過化學反應與重金屬結合或者吸附在有機顆粒表面,不同的有機物組成對重金屬有不同的結和力,降低游離重金屬離子的濃度,減小重金屬毒害作用。有機質降低重金屬毒害作用可能存在兩種機制:(1)有機質與重金屬離子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絡合物。(2)重金屬離子吸附在有機膠體顆粒表面,從而降低游離態重金屬離子的含量,降低其毒性。但是少量重金屬離子與有機物結合形成有機態重金屬將會導致毒性增強。部分微生物可將二價汞離子變成毒性更強的中間體甲基汞,最后通過酶還原作用將甲基汞轉變成揮發性的金屬汞,降低汞的毒性。
2.4 土壤金屬陽離子濃度的影響
一定范圍內增加金屬陽離子的濃度可降低重金屬的毒害性。William研究發現Cu2+和Mn2+對細胞結合位點的競爭控制著細胞中Mn2+的含量和藻體的生長速度。Jayaraj研究了Ca2+、Mg2+、Fe3+三種元素對Cu2+、Ni2+、Cd2+的解毒作用,發現在濃度達到100mg/L之前,Ca2+和Mg2+濃度的增加可以降低重金屬的毒性,但當濃度繼續增大,反而會增加重金屬的毒性。對于無機鹽陽離子可降低重金屬的毒害作用的機制,目前主要認為是金屬陽離子競爭吸附了重金屬的結合位點,降低了重金屬與微生物結合的風險。
3.問題與展望
當前對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方面,而對于群落中微生物功能菌對重金屬毒害的生理生態功能的研究還比較缺乏;并且在自然環境中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顯著性降低重金屬的毒害,對微生物之間的自我調控、相互協作的研究將會成為下一個研究熱點。
關鍵詞:河流生態功能水文變化生物學
河流是一個完整的連續體,上下游、左右岸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連通性是評判河道或綴塊區域空間連續性的依據。高度連通性的河流對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流動以及動物和植物的運動等非常重要。
從橫向上講,河流寬度指橫跨河流及其臨近的植被覆蓋地帶的橫向距離。影響寬度的因素有:邊緣條件、群落構成、環境梯度以及能夠影響臨近生態系統的擾亂活動(包括人為活動)。連通性和寬度構成了河流生態系統的重要結構特征。
1、河流的生態功能
1.1河流的棲息地功能
棲息地是植物和動物(包括人類)能夠正常的生活、生長、覓食、繁殖以及進行生命循環周期中其它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區域。棲息地為生物和生物群落提供生命所必需的一些要素比如空間、食物、水源以及庇護所等。河道通常會為很多物種提供非常適合生存的條件,它們利用河道來進行生活、覓食、飲水、繁殖以及形成重要的生物群落。
河道一般包括兩種基本類型的棲息地結構:內部棲息地和邊緣棲息地。內部棲息地相對來說是更穩定的環境,生態系統可能會在較長的時期仍然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 邊緣地區是兩個不同的生態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帶。邊緣棲息地處于高度變化的環境梯度之中。邊緣棲息地中會比內部棲息地環境中有著更多樣的物種構成和個體數量。邊緣地區相當于對其內部地區起到了過濾器的作用。邊緣地區也是維持著大量動物和植物群系變化多樣的地區。
1.2河流的通道作用
通道功能作用是指河道系統可以作為能量、物質和生物流動的通路。河道由水體流動形成,又為收集和轉運河水和沉積物服務。還有很多其它物質和生物群系通過該系統進行移動。
河道既可以作為橫向通道也可以作為縱向通道,生物和非生物物質向各個方向移動和運動。有機物物質和營養成分從高處漫灘流入低洼的漫灘而進入河道系統內的溪流,從而影響到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的食物供給。對于遷徙性野生動物和運動頻繁的野生動物來說,河道既是棲息地同時又是通道。生物的遷徙促進了水生動物與水域發生相互作用(例如:鮭魚溯河產卵的遷移活動。產卵期間溯河到達河流系統上游地段的那些產卵的和垂死的大量成熟魚種為河流提供了營養物質輸入和促進生物量的增加。
1.3河流的過濾和屏障作用
河道屏障作用是阻止能量、物質和生物運動的發生,或是起到過濾器的作用,允許能量、物質和生物選擇性的通過。河道作為過濾器和屏障作用可以減少水體污染、最大程度的減少沉積物轉移,常提供一個與土地利用、植物群落以及一些運動很少的野生動物之間的自然邊界。
影響系統屏障和過濾功能作用的因素包括連通性(缺口出現頻率)和河道寬度。一條寬廣的河道會提供更有效的過濾作用,而一條相互連接的河道會在其整個長度范圍內發揮過濾器的作用。沿著河道移動的物質在它們要進入河道的時候也會被選擇性的濾過。在這些情況下,邊緣的形狀是彎曲的還是筆直的將會成為影響過濾功能的最大因素。
河道的中斷缺口有時會造成該地區過濾功能作用的漏斗式破壞損害。例如,在沿著河道相互連接的植被中出現一處缺口,就會降低其過濾功能作用,集中增加了進入河流的地表徑流,造成侵蝕、溝蝕,并且會使沉積物和營養物質自由的流入河流之中。
河流中的水流速率決定了水中浮游生物是否能夠生長并且維持它們自身的發展。河流中水流速率越慢,其中生長在岸邊和底部的生物群落結構和外形就會越接近靜水中的模式。
2、水流動態對水生生物多樣性影響的關鍵過程
(1)水流是河流生境的主要決定因素,同時也是生物組成的決定性因素,水流動態的改變在不同空間尺度上改變了棲息地,而且影響了物種的分布和豐度以及水生群落的組成和多樣性。 河流的流動影響了:河道的形狀、大小和復雜性,支流和三角洲的形成,淺灘、激流、深潭和凈水區域的分布,基質綴塊的多樣性和穩定性,食物的類型和數量,以及主河道與漫灘的相互作用特征。 (2)水生生物的完成生長史直接響應與天然水流動態,流動特征對塑造生長史產生主要的影響,同時水流動態的改變會導致土著物種多樣性的喪失。(3)維持河流縱向和橫向的連通性對于許多河流物種種群的生命力是非常必要的,縱向和橫向的連通性的喪失會導致種群的隔離以及魚類和其他生物的局部滅絕。(4)水流動態的改變為外來物種的入侵提供了條件。
3、水文特征變化的生物學效應
長期的水文動態與生物的生長史相關,近期的水文事件對種群的組成和數量的影響,現狀水文特征主要對生物的行為和生理有影響。
3.1流量與頻率變化對生物的影響
頻繁變化:增加沖刷,敏感物種喪失;破壞生物生命循環流量穩定化:改變能量流動,外來生物容易入侵;導致生物局部絕滅、威脅土著物種、改變種群組成;減少水和營養物質進入河漫灘,導致植物:幼苗干化,植物種子擴散條件變差。
3.2來水時間的改變對生物的影響
季節性高峰流量的喪失會導致:魚類產卵、孵化和遷徙激發因素中斷;魚類無法進入濕地或回水區;改變了水生生物的食物網結構;岸邊植被復原能力降低或消失。
3.3來水時期對生物的影響
長時間的小流量導致水生生物聚集;植被減少或消失;植被的多樣性消失;植物生理脅迫導致植物生長速度較低;導致地形學的變化。
改變淹沒時間會改變植被的覆蓋類型。
延長淹沒時間:植被功能發生變化;對樹木有致命的影響;水生生物的淺灘生境喪失。
3.4變化的速度對生物的影響
關鍵詞:水體 污染 自凈能力
河流作為最終的陸源污染物排放途徑,具有一定的自然凈化功能。它可以通過稀釋、降解、轉化和運移,使一部分污染物無害化或降低負荷,對保護陸地生態環境和減少人類治污壓力有積極作用。如何正確地評價河流的自凈能力,合理地制定排污方案,對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
一、影響水體自凈能力的因素
水體自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1],影響自凈能力的因素很多且相互聯系,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污染物質種類與性質
有些污染物質易于分解,有的則難于分解。有的易受微生物分解,有的不易微生物分解,有的在好氧條件下易分解,有的在厭氧條件下易分解。例如合成洗滌劑、有機農藥(DDT、六六六)、多氯聯苯等合成有機化合物,化學穩定性極高,在自然界需要十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分解,可以成為環境中長期存在的污染物質,它們可以隨著水的循環過程在地球上蔓延、積累。
2.水體性質
水體水溫、流量、流速、含沙量都對水體自凈作用有很多影響。流量大、流速高易于稀釋擴散。含沙濃度與污染物質有一定關系。
3.水生生物
水生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與自凈有密切關系,能分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多,則自凈速度快。
4.水中的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含量與自凈作用關系密切,水體的自凈過程也就是復氧過程[2]。水體在未納污以前,河內溶解氧是充足的,當受到污染后,由于有機物聚增,好氧分解劇烈,耗氧超過溶氧,河水中溶解氧降低。如果水體復氧速度較快,水質將會較快由壞變好。水中氧的補給受到水面和大氣之間條件影響,如水面形態,水流方式、大氣與水中的氧氣分壓,大氣與水體的水溫等。
5.其他環境因素
太陽光照條件也是一個影響因素,紫外線能使水中污染物迅速分解,太陽光可以促使浮游植物與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改變溶解氧條件。不同的底質影響底棲生物的種類與數量,從而影響污染物質的分解。
水體的自凈作用常以生物自凈過程為主,生物體在水體自凈作用中是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但是,水對有機氯農藥、合成洗滌劑、多氯聯苯等物質以及其它難于降解的有機化合物、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等的自凈能力是極有限的。
二、河流水體自凈能力定性分析
1.物理自凈能力
物理自凈是指污染物在水體中通過混合、稀釋、擴散、揮發、沉淀等作用,使水體得到一定程度凈化的過程。物理自凈能力的強弱取決于污染物自身的物理性質和水體的水文條件。由于實驗期間空港一期景觀河正在建設中,整條河流在沒有降雨的時候,完全處于靜止狀態,水動力條件差。而且在降雨的時候,為了泄洪會開啟閘閥,使景觀河水體流動起來,此時水動力作用較強,水體的物理自凈能力明顯提高。
2.化學自凈能力
化學自凈是指水體中的污染物質通過氧化、還原、中和、吸附、凝聚等反應,使其濃度降低的過程。影響這種自凈能力的因素有污染物質的形態和化學性質、水體的溫度、氧化還原電位、酸堿度等。水體中化學自凈能力的強弱,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反映出來[3]。
一是反映在DO的含量水平上。在化學自凈過程中,作為水體氧化劑的DO,其含量高低能夠衡量水體自凈能力的強弱,因為DO的含量不僅直接影響水生生物的新陳代謝和生長,還直接影響水體中有機物的分解速率及物質循環。若水體中的DO含量高,既對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長起促進作用,又能加快有機物的分解速度,使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尤其是氮的循環達到最佳循環效果,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
二是反映在有機污染物的氧化分解能力上。COD是反映水體有機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含量的高低能夠體現水體質量的好壞。一般說來,若水體中的COD含量高,一方面表明該河流的有機物污染比較嚴重,另一方面則表明該河流的水體自凈能力較差,缺乏將復雜組分的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組分無機物的環境功能。
三是反映在營養鹽的形態轉化和消減程度上。在化學自凈過程中,三態無機氮的含量變化能夠反映水體自凈能力的強弱。這是因為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含氮有機物,在水體溶解氧充分的條件下,好氧細菌能把有機物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及硝酸鹽等穩定性化合物。一般說來,氨氮含量越低,表明含氮化合物轉化為NO3-N的程度越高,即表明水體的自凈能力越強。
3.生物自凈能力
生物自凈是指進入水體的污染物,經過水生生物降解和吸收作用,使其濃度降低或轉變為無害物質的過程。生物凈化過程進行的快慢和程度與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微生物種類及水體溫度、供氧狀況等條件有關[4]。研究區域河流兩側種植有大量的蘆葦等水生植物,由于大多數水生植物都可以直接從水層和底泥中吸收氮、磷,并同化為自身的結構組成物質(蛋白質和核酸等),同化的速率與生長速度、水體營養物水平呈正相關,并且在合適的環境中,它往往以營養繁殖方式快速積累生物量,而氮、磷是植物大量需要的營養物質,所以對這些物質的固定能力也就非常高。
三、結語
河流作為最終的陸源污染物排放途徑,具有一定的自然凈化功能。分析了河流自凈過程,并綜述了影響水體自凈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污染物質種類與性質、水體性質、水生生物、水中的溶解氧、其他環境因素;同時還闡述了河水體自凈能力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物理自凈能力、化學自凈能力和生物自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平,史曉新. 水體自凈系數的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1997,2:13-16.
[2]譚夔,陳求穩,毛勁喬,等. 大清河河口水體自凈能力實驗[J].生態學報,2007,27(11):4736-4742.
設施栽培連作障礙產生因素
連作障礙產生的原因極其復雜,是土壤、植物與微生物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根據多年的研究報道,可歸納為幾方面的原因:土壤傳染性病蟲害蔓延,土壤理化性質變化以及植物的自毒作用[5-6]。土壤病原菌富積,傳染性病蟲害蔓延設施栽培土壤中土壤病原菌富積是引起連作障礙的關鍵因素。研究結果表明,設施栽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與有害微生物之間本來保持著一定的生態平衡關系,但由于多年連作,同一作物吸收單一養分,使某些物質不斷累積,加之設施土壤的溫濕度等環境條件適宜病原菌生長繁殖,作物根系分泌物和病殘體又提供了病原菌賴以生存的條件,使土壤中的植物病原菌得到富積,而過多使用化肥及殺菌劑可能會殺死土壤中有益拮抗菌,打破土壤微生物的平衡,以致從土壤到作物表現出一系列的連作障礙[7-8]。土壤理化性質變化土壤鹽類積聚設施栽培土壤鹽類積聚現象在我國普遍發生,是設施土壤障礙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連棟大棚和溫室最為明顯。該現象是由于化肥施用量大,且長年覆蓋,改變了自然狀態下的水分平衡,降低了土壤的淋洗作用,加之環境長期保持高溫,顯著增強了土壤水分蒸發量,土壤鹽分通過毛細作用隨水分的蒸發上升,在地表形成薄層鹽分結晶。設施土壤鹽類積累后,加大了土壤溶液中鹽類濃度,使土壤滲透勢加大,導致根系水分外流,影響蔬菜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造成蔬菜營養失調,而且隨著土壤鹽類濃度的增加,元素之間的拮抗作用顯著增強,某些營養元素的吸收受阻,出現植株矮小、發育不良、葉片卷曲枯死等典型的缺素癥狀,最終導致作物產量及品質下降[9-10]。土壤酸化導致設施栽培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長期過量施用化肥和使用未經過安全處理的有機肥料。多年的研究發現,隨著種植年限及復種指數的增加,設施栽培土壤pH值逐年降低,有些土壤pH值甚至已降至6以下,致使土壤某些養分的有效性降低,導致Ca,Mg,B,Mo等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缺乏,進而促使作物臍腐病、畸形果、莖裂、華而不實等生理病害多發,尤其是茄科蔬菜的青枯病和疫病等土傳病害越來越嚴重[11-12]。土壤物理性狀的惡化土壤物理性狀是重要的肥力因素,主要包括孔隙度、結構性、水分含量及通透性等,嚴重影響著農作物根系的生長和養分的吸收。研究表明,設施栽培土壤連續栽培5a以后,土壤板結嚴重、容重增大、非活性孔隙比例相對降低,耕層變淺,通氣性、透水性變差,物理性狀惡化[13],需氧微生物的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致使根際缺氧誘發多種根部病害,同時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緩沖能力降低,導致作物抗逆能力降低和殘留超標。植物的自毒作用自毒作用是植物種內相互影響的一種方式,也是長期連作障礙產生的主要因素[14]。連作條件下,植物殘體、病原物及作物根系等向周圍環境中分泌酚酸類、萜類、生物堿、酶等化學物質,影響植株生長發育,導致自毒作用發生。茄科、葫蘆科、豆科、菊科等是極易產生自毒作用的植物,這些植物從根系中分泌出許多酚酸類化合物,通過損傷細胞膜、破壞酶活性、使蛋白質失活等影響作物生長發育。而西瓜、絲瓜、南瓜、瓠瓜和黑籽南瓜等的根系分泌物會促進瓜類的生長,不易產生自毒作用[15]。
設施栽培連作障礙的綜合防治措施
連作障礙防治是現今設施蔬菜栽培產業面臨的一大難題。目前主要從種植制度和種植方式的優化以及利用抗病品種和嫁接技術、土壤消毒和土壤管理、生物防治、優化施肥等方面來解決此問題。優化種植制度不同蔬菜間或蔬菜與糧食作物之間進行合理的輪作或間作是國內外通用的預防土傳病害的措施之一,也是有效防治連作障礙最為簡單、省工、高效的措施。合理輪作或間作可以使病原菌失去寄主或改變其正常生長繁殖環境,從而消滅或減少土壤中致病菌,減輕病害;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有利于土壤通氣和有機質分解,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調節土壤肥力;減少雜草的滋生,破壞雜草與蔬菜的伴生關系[15-16]。設施蔬菜栽培一般采用深根性蔬菜(茄果類、瓜類、豆類等)與淺根性速生蔬菜(白菜、綠葉菜類、蔥蒜類等)輪作倒茬,或行間套種,其中,淺根性蔬菜有吸鹽洗鹽的作用,蔥蒜類對預防根部病害和根結線蟲的危害非常有效。應用抗病品種和嫁接技術隨著現代育種技術的發展,專家培育出如抗枯萎病的番茄、抗黑腐病的甘藍等大量抗土傳病害的蔬菜新品種。選用這些蔬菜新品種,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有效控制土傳病害的發生,增加蔬菜經濟效益。目前,黃瓜、西瓜、茄子等采用的嫁接技術充分證明[17],利用豐產高抗性的砧木進行嫁接栽培是防治土傳病害及設施蔬菜栽培連作障礙、提高經濟產量最為有效的措施之一。進行土壤消毒采用土壤消毒,可高效快速抑制土壤有害微生物、害蟲、殘茬及根系分泌物的毒害作用,能夠很好地解決作物重茬問題,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設施栽培中,土壤消毒方法主要包括藥劑消毒、太陽能消毒、蒸汽消毒等。藥劑消毒是利用各種化學藥劑或生物藥劑通過噴淋、澆灌、拌土、熏蒸等手段對土壤進行消毒。目前,生產上使用最多的藥劑有氯化苦、綠寶清(苦參堿)、多菌靈、土菌消、菌線威、綠亨1號和2號等殺蟲殺菌劑。通過蒸汽、熱水或太陽能提高土壤溫度,從而起到消毒滅菌作用的物理方法被國外經常采用,是生產無公害蔬菜的重要措施,如日本的太陽能高溫消毒。該方法對蔬菜無副作用,非常適合我國現階段的蔬菜生產,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其殺菌原理有2種:一是直接熱力(熱水或蒸汽)消毒殺菌。如50℃處理10min即可殺死十字花科作物的軟腐病菌。二是間接作用(高溫悶棚)。在一年中的高溫時期,前茬作物收獲后,清除殘枝枯葉,施入有機肥和灌水,在覆膜封閉條件下,土壤濕度增加、棚室內的溫度達到60~70℃以上,悶棚時間一般掌握在15~20d,致使土壤微生物通過呼吸作用逐漸消耗土壤中的氧氣,使土壤呈缺氧還原狀態,多數植物病原菌在高溫和缺氧條件下死亡。研究結果表明,高溫悶棚使連作大棚設施內10cm左右的土壤形成55℃持續高溫,大部分病原菌被殺死,對土傳病害灰霉病病原菌有很好的滅菌效果[18]。合理的土壤管理土壤管理的目的是使土壤生態始終有利于作物的生長發育。設施栽培中為了減輕連作障礙,常采用的措施為:集中燒毀或深埋中心病株、作物病殘體及周圍雜草,防止病害蔓延;加強耕作管理,增加中耕松土次數,提高地溫,加速病殘體的分解腐爛,使部分病原菌和害蟲失去活力,切斷土壤表層毛細管,提高下層土壤通透性,控制土壤鹽分上升;改變作物栽培時間,避開作物發病期進行種植,例如易感染枯萎病的蔬菜,應避開高溫期種植或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在高溫季節大水漫灌,使土壤溫度提高,不僅可洗鹽,還可殺死或減少土壤中病原微生物和害蟲。采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狹義上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對土壤定病原菌產生毒素,或通過與病原菌競爭營養物質和生存空間等途徑來減少病原菌的數量,從而減輕根系感染、減少病害發生的一種方法。由于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防治已逐步成為防治作物病蟲害、減輕連作障礙的一種重要手段。利用拮抗微生物拮抗作用是衡量生物防治效果的指標之一。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作物病蟲害,就是將培養好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以特定方式施入土壤中,或是通過向土壤中加入營養物質,提高土壤原有拮抗菌的數量及活性,從而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活動,降低病原菌的數量,減輕病害發生的幾率。張麗萍等[19]通過土壤微生物制劑防治草莓連作病害,結果表明,對于由尖孢鐮刀菌和立枯絲核菌引起的草莓連作病害,木霉T42與枯草芽孢桿菌Bs-6的拮抗作用很明顯,能顯著促進連作草莓的生長發育,連作草莓的死苗率由52.9%降至8.2%,產量增加111%,果實品質顯著提高。接種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如制作微生物有機肥、種衣劑防治作物病蟲害等。在設施蔬菜栽培中,常通過使用含有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有機肥來分解連作土壤中的化肥、農藥殘留;另外,還可以向土壤中接種一些有益菌群,在根系形成生物屏障,減少根際病原菌的侵染,或接種致病菌弱毒菌株,促使作物產生免疫機能,增強抗逆性,提高其產量及品質。郝永娟等[20]在生物土壤添加劑減輕黃瓜連作障礙的研究中提出,使用生物土壤添加劑,可明顯增加具有拮抗作用的木霉、青霉等的數量,有效控制土傳病害,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改善土壤連作障礙。利用他感作用原理德國學者H.Molisch于1937年提出植物的他感作用,認為許多植物可通過向周圍環境釋放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來促進或抑制同種或異種植物生長。他感作用涉及微生物、植物、動物等所有的種群,普遍存在于生態系統中,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利用化學他感作用原理使植物之間、植物與微生物之間合理組合,不僅可有效地降低作物之間、微生物之間的負效應,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并且在控制病蟲害方面也可取得很好的效果。有些植物根系分泌的化學物質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如黃瓜根系分泌物中的絲氨酸、精氨酸可以有效抑制黃瓜枯萎病病菌的生長繁殖[21]。進行優化施肥優化施肥是防治連作障礙的一項重要措施。針對目前設施蔬菜栽培中化肥過量施用、肥料種類不平衡等問題,在施肥原則上,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再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料。施用有機肥(進行無害化處理,即完全腐熟)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抑制土壤鹽分積累及病原菌繁殖,減輕連作障礙和土傳病蟲害的發生;必須根據肥料的性質、設施土壤養分狀況、作物的營養特性及需肥規律,因地制宜地選擇施用化肥,同時應確定合理的施用時間、施用量、施用方法;選擇施用具有固氮、解磷、解鉀作用的微生物肥料,分解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鉀元素,使化學肥料得到充分利用,在施用微生物肥料時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施用。
關鍵詞 宮頸糜爛 病因學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08
本文通過對1026例婦女宮頸糜爛病理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引起宮頸糜爛相關因素,為防治本病提供治療依據。
資料與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0月收集、整理慢性糜爛性宮頸炎的病例1026例,年齡20~65歲。診斷方法:按慢性糜爛性宮頸炎的組織學診斷標準重閱病理切片,符合標準者收入隊列,然后在切片上仔細觀察,尋找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據,若無典型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據,將該病例視為非特異性炎病例。
診斷標準:慢性糜爛性宮頸炎的診斷標準:宮頸鱗狀上皮壞死,被覆柱狀上皮和(或)化生的鱗狀上皮,上皮下纖維、血管增生,散在淋巴細胞浸潤。HSV-Ⅱ感染診斷標準:宮頸上皮中見水皰、海棉形成,見雙核和(或)多核細胞,核呈水洗樣。HPV感染診斷標準:在宮頸鱗狀上皮中見典型挖空細胞,核有異型,見病理性核分裂像。結核診斷標準見結核結節,抗酸染色見細胞。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見真菌。非特異性炎診斷標準:在切片中診察不到病原微生物的病例。
結 果
在收錄1026例病例中,非特異性炎癥560例(5458%),HSV-Ⅱ感染227例(2212%),HPV感染209例(2037%),真菌感染25例(244%),淋球菌感染4例(039%),結核感染1例(01%)。
討 論
李寶娟等報道的宮頸糜爛發病率2809%[2],宮頸糜爛是已婚婦女的常見多發病,20~39歲已婚婦女宮頸糜爛的患病率較高,宮頸糜爛與以下因素有關:年輕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宮頸管柱狀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外移至宮頸陰道部,而宮頸管黏膜柱狀上皮層較薄,抵抗力弱,受損傷而發生感染;年輕夫婦性生活頻繁使宮頸管柱狀上皮受到機械性刺激較多,致宮頸感染的幾率亦相應增加。除年齡差別外,婦女宮頸糜爛的患病率還可能與結婚年齡、分娩次數、人工流產次數有關,總之,宮頸糜爛病因是多方面的,是機械性刺激或損傷、理化因素、多種病原體生理因素,相互作用,互為因果。
隨著人們生活環境和習慣的改變,宮頸糜爛在婦女中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20世紀80年代之前,感染宮頸的病原體微生物主要以細菌為主,近年來研究表明,隨著性傳播疾病的增加,HSV-Ⅱ、HPV等病毒感染明顯增多,成為宮頸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本組病例中HSV-Ⅱ感染227例(2212%),HPV感染209例(2037%)。
宮頸上皮感染病原微生物后,導致宮頸鱗狀上皮細胞間連接力降低;鱗狀上皮細胞間水腫;鱗狀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形成糜爛、潰瘍;HSV-Ⅱ形成的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潰瘍,在以上病因作用下,加之機械性刺激或損傷、理化因素作用,形成宮頸糜爛。亦可能在機械性刺激或損傷、理化因素作用下形成宮頸糜爛,上皮抵抗力降低,上皮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從而進一步加重糜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