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30 10:26: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前教育專題講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民生、促進教育公平為宗旨,以提高農村學前教育質量為目標,通過城鄉結對幫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對薄弱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促進全市學前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二、主要內容
幫扶活動內容不限,形式多樣,可開展教學觀摩、業務培訓、送教下鄉、聯誼、結對,捐贈等形式多樣的結對交流、幫扶活動。通過結對幫扶活動,促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農村鄉鎮幼兒園的貫徹落實,提高農村學前教育辦園水平。同時,以農村幼兒教師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和樸素的作風影響城市幼兒教師,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具體目標:
1.改善辦園條件。省、市級示范性幼兒園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農村鄉鎮幼兒園提高有關幼兒生活、學習所需的設施、設備和物品,改善農村鄉鎮幼兒園硬件設施條件。
2.提高管理水平。省、市級示范性幼兒園通過派員深入農村鄉鎮幼兒園指導、交流,或接納農村鄉鎮幼兒園派員掛職鍛煉學習等方式,幫助農村鄉鎮幼兒園全面了解示范園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促進農村鄉鎮幼兒園各項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省、市級示范性幼兒園為農村鄉鎮幼兒園教師提供參加學習的機會,形式有觀摩、聽課、說課、跟班學習,做配班教師等,時間可長可短。同時,要積極組織“送教下鄉”活動,通過優秀骨干教師深入鄉鎮幼兒園舉辦講座、開設示范課、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農村鄉鎮幼兒園教師的隊伍素質。
4.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發揮各自優勢,互通有無,通過互贈書畫、參觀等形式,加強城鄉幼兒相互學習交流。
三、工作措施
學前文秘站鄉結對幫扶工作,要以示范園為龍頭,以各項交流互助活動為載體,以點帶面,區域推進,全面提高我市學前教育的整體質量。
1.各縣(市、區)教育局要成立“學前文秘站鄉結對幫扶工作指導小組” (以下簡稱指導小組),負責統籌本縣(市、區)城鄉結對幫扶工作的整體部署、組織和實施工作。
2.組成結對幫扶小組。各縣(市、區)教育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組織轄區內每所省級、市級和縣級示范性幼兒園對應幫扶1-2所農村鄉鎮幼兒園。
3.結對幫扶方式。
以各縣(市、區)教育局為主導,搭建交流與推廣平臺。各縣(市、區)教育局和教研部門要積極為各結對園所創設交流與溝通的平臺,重視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定期組織區域內專題講座、優秀活動展示等交流活動,總結和推廣幫扶成果與經驗,不斷推動區域內學前教育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以省、市、縣級示范幼兒園為骨干,多形式開展互助幫扶活動。各示范園是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的基地,要在縣(市、區)教育局的領導下,以園長、行政管理人員和教師互助交流、教科研課題實施、優質教育活動展示、專題講座為形式,與結對園所開展交流互助活動,促進學前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
4.時間安排。
結對幫扶工作,一般以一學年為一期,兩年為一周期,每一周期結束后,由縣(市、區)教育局對結對幫扶小組進行調整。具體的交流幫扶時間,可根據結對幫扶幼兒園和幫扶內容的需要,按周、月、學期、學年靈活確定。
5.考核與評價。
市教育局不定期對幫扶工作進行督查,并將督查結果在全市通報,同時將督查結果作為幼兒園參與晉級、復評、表彰的重要依據。每一周期(兩年)幫扶工作結束后,市教育局將通過經驗總結和展示交流等形式,推廣結對幫扶工作成果,并對結對幫扶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四、相關要求
1.各級教研部門要加強對幫扶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專業引領作用,提供專業支持,提高幫扶工作的實效性和科學性。
據統計調查發現,自2000年以后,人們才慢慢開始重視學前教育。在2000年之前,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學前教育這塊,大多數人都是持著無所謂的態度,很多人因為覺得學前教育可有可無,上幼兒園又浪費錢,所以沒有讓孩子進行學前教育。2000之后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實施,人們慢慢認識了學前教育,了解到學前教育也是有優勢的。發展到如今,雖然重視學前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這種“重視”的底下,還要許多人對于學前教育的性質和功能存在著質疑與不解,這其中甚至包括了教師。可想而知,學前教育要得到更好地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首當其沖的就是使人們充分的認識學前教育。針對這個問題幼兒園有一定的責任,國家社會也有一定的責任。首先國家重視人民才會重視,針對不重視學前教育的問題,筆者認為國家應當制定相應的措施并多次開展免費的學前教育主題講座,通過講座的形式讓大眾認知學前教育。而幼兒園方面,首先要對學前教育工作者進行工作培訓,讓教師先充分了解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教師都對學前教育持有“無所謂”的態度,那么學前教育還要怎樣開展下去呢?其次可以對新生家長舉辦專題講座,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生活中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所以讓家長充分認識學前教育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二、缺少領導機構和法律保護現階段
我國的教育部門多數都在重點打造初中和高中教學,雖然這是為了應對中考和高中而產生的形式,但是不得不承認,學前教育在教育部門中的地位就很低。特別是一些地方性的教育行政部門,對于學前教育的開展活動甚至可以用“不屑一顧”四個字來形容。教育部門對于學前教育的不重視,也是學前教育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這個道理很簡單,政府部門帶頭不重視,人民又豈會重視呢?并且,我國雖然相繼出臺了《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等相關法規性文件,但是實施的效果很不好,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針對這個問題,首先國家需要大力重視扶持學前教育,督促實施已經出臺的相關法規性文件。在教育部門中要有意的提高學前教育的地位,對于擾亂學前教育的活動要嚴懲。
三、教師待遇問題教師的義務就是教書育人
也應當享受國家的補貼福利。但是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比小學、初中、高中教師的待遇要低很多,筆者認為只有提供了較好的工作待遇,教師才會更加努力認真的工作,這從側面上也表現了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問題。雖然近幾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有了提高,在我國1995年出臺的《教育法》中明確規定幼兒園教師和中小學教師的政治經濟地位相同。不過在實施過程中因為諸多因素,導致了政策的普及面還不夠,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薪資待遇還是普遍較低。所以提高學前教學工作者的待遇問題必須得到本質上的解決。
四、結束語
在當前形勢下,許多幼兒園中幼師的職業道德與技能不足,出現了多起幼師虐待兒童事件,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倘若僅僅只是從職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方面來進行幼師人才的選拔,那么,幼兒園能夠在社會上招聘熟練工,也能夠節約人力資本,然而,是什么原因使得幼兒園更加傾向于招收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呢?事實上,幼兒園用工更加重視的是幼師的職業素質,尤其是是否具備良好的禮儀,這是由于禮儀才是一個合格的幼師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所以,為了確保幼兒園的幼師能夠更好地工作,有必要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將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貫穿于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所有教育工作中。接下來,本文將對此進行深入的探索。
二、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的各種意義
中職學校培養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一定的職業技能,從而在學生畢業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同時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切實提升他們的職業禮儀技能,能夠最大限度地防止這些學生在今后的就業過程中由于不具備良好的職業禮儀而失去機會。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是繼續加強針對性技能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非??茖W有效的教育方式。具體來說,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的各種意義如下所述。
一方面,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是規范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日常禮儀的關鍵方法。禮儀在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人際交往活動進行控制和調節的基礎上,也能夠成為第一印象中他人的主要衡量和判斷方式。只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具備良好的禮儀技能,才能夠更加容易地獲取幼兒以及將來的同事的好感和尊重。
另一方面,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及社會心理承受力的良好途徑。通過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能夠引導學生在交往的過程中建立非常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塑造學生獨立的人格,這也非常符合學生從學校逐步向幼師工作過渡的心理成長需要,有利于實現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的大幅度提升。
與此同時,加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能夠促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技能的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自覺意識,保證學生能夠不斷地自我鍛煉、改造禮儀品質。禮儀是道德技能的外化表現形式,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以得體的言談舉止、平和的心態、恰當的事件處理方式來走進幼師工作,是贏得幼兒園的管理者以及同事、幼兒的認可和支持,獲取長遠職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如何做好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工作
做好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具體來說,做好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工作應該從下面的幾點來著手努力。
(一)高度重視職業禮儀教學。
在做好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必須保證職業禮儀教學同時兼顧“學”“用”二者,也就是說,必須做到理論結合實際。在職業禮儀教學過程中,應該綜合利用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具體來說,可以安排學生參加模擬招聘會、模擬工作流程等,安排學生靈活運用他們掌握的禮儀知識,將其用到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來。
(二)教師必須做到率先垂范,體現出教師禮儀技能的示范作用。
在做好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始終具備言傳身教的關鍵角色。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過程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能夠極大地對學生產生影響。由此看來,不管在什么情況下,教師都必須根據教師禮儀的規范來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通過自己的行為來為學生樹立良好的禮儀示范榜樣。
(三)進一步完善禮儀課程考核辦法,改進評價體系。
禮儀是一門具備非常強的實踐性的學科,在進行禮儀課程的考核的過程中,必須以實踐檢驗為主,以筆試測試為輔。其中,筆試主要是對于學生掌握禮儀理論知識的具體情況進行考核,而實踐主要是對于學生應用禮儀的具體情況進行考核。較為完善的禮儀課程考核辦法必須綜合考核學生的課堂表現、平時活動、崗位禮儀等等各個方面,從而徹底實現借助于職業禮儀培養來實現學生的綜合技能的大幅度提升的目的。
(四)創設具備濃厚的禮儀氛圍的校園文化。
濃厚的校園禮儀文化氛圍可以引導學生改變不良的禮儀習慣,有利于實現學生的禮儀修養的大幅度提升。在校園內部,必須借助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倡導文明言行。具體來說,可以借助于黑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站、校園網絡等各種各樣的途徑來進行禮儀知識的傳播;也可以借助于演講、辯論、專題講座、文藝活動等各種各樣的途徑來進行禮儀知識的傳播,反映出學生所關注的禮儀問題,通過濃厚的禮儀文化氛圍的校園文化來逐步地影響學生。
與此同時,中職學校應該舉辦豐富多彩的禮儀活動,進一步強化禮儀培養。具體來說,中職學校應該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知識競賽和禮儀實踐活動,在校園中營造濃厚的禮儀氛圍,具體來說,可以開展“禮儀使我如此美麗”演講比賽、小品表演、禮儀知識專題宣傳、主題班會、講座等,特別是每學年舉辦為期三個月的全校學生人人參與的“校園禮儀之星”比賽,借助于搶答、情景模擬、場景分析、禮儀形象展示等各種各樣的途徑,保證禮儀知識形象化,深入到每個同學的心間,真正實現普及禮儀文化的目的。
一、社會資本在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
美國社會學家科爾曼在上世紀80年代就指出,每個自然人從一出生就擁有了以下三種資本:一是由遺傳天賦形成的人力資本;二是由物質性先天條件,如土地、貨幣等構成的物質資本;三是自然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所構成的社會資本。物質資本是有形的,它存在于可以看見的物質之中;人力資本是無形的,它存在于個人掌握的技能和知識中;社會資本也是無形的,它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隨后,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通過接觸頻率這一衡量關系力量的尺度區分出社會網絡中的強關系和弱關系。其研究結果表明,在通過關系找到工作的人當中,“弱關系”對個人來說是創造可能流動的重要資源。格氏認為:“強關系”是群體內部的紐帶,但其信息重復性高,而“弱關系”是群體之間的聯系,其信息重復性低,因而更有價值。而邊燕杰在1997年的研究指出:格蘭諾維特的弱關系理論并不具備普適性,尤其是在中國,就業職位更經常通過強關系而非弱關系獲得。
社會資本的作用和影響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我院大多數學生認為社會資本在就業過程中非常有用。當然,這與我國傳統中的社會信任主要是建立在強關系網絡之上有關。這說明同學們已意識到社會資本對就業的重要價值。社會資本對大學生就業的積極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改善了就業信息不足的狀況:社會資本彌補了單位招聘信息和畢業生得到信息間的不對稱,可以大大降低因獲取信息渠道不暢所產生的額外費用;二是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制度壁壘產生不公正現象,動用社會資本將大大提高就業機會、概率和質量。但我們同時也看到,社會資本對大學生就業的消極作用也日益凸顯,為了防止關系網絡外的成員共享資源,網絡自然傾向于因阻止其他人員進入而形成封閉,這也正是大學生想努力拓展自己的關系網絡卻非常困難的主要原因。
二、學前教育畢業生社會資本特征及利用
社會資本依賴于社會關系,大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社會關系網絡是比較窄的,一般局限于同學這一同齡群體和父母親戚這兩大部分。因種種原因,學前教育專業并非熱門專業,就讀學生的社會資本具有交往人員的異質性偏低、社會關系網絡規模不大、網內成員職業種類偏少等特點。由于上述特征的存在,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對社會資本的利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另外,對弱關系社會資本認識不足使得學生動員的社會資本主要是來自傳統的、以血緣和親緣為主的強社會關系,而忽視了老師、同學、校友或同鄉等弱社會關系。
通過調查,我們意識到,畢業生對社會資本的利用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對弱關系社會資本的利用存在較大的誤區,尤其是學前教育領域,以老師、同學、校友為代表的學緣社會資本和以走鄉為代表的地緣社會資本是非常強大的,如果就業中能充分調動這些社會資本,將對畢業生非常有利。
三、利用社會資本理論改進就業工作的對策與實踐
國內有社會學者指出:社會資本可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其中宏觀層次的主體是國家或社會,中觀層次的主體是組織或群體,微觀層次的主體是個人。
大學生的個人社會資本對個人今后的就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學生對社會資本的重視程度及擁有量遠遠不夠,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注意社會資本的積累和開發,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本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大學生的社會資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發。
(一)發展個人社會資本
1.加強對弱關系社會資本的開發利用。
現代化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理性化,理性化則意味著公平,因此,弱社會關系的開放性和流動性使其更適應于現代社會。拓展弱關系社會資本可以從以下兩點做起:一是重視課外活動,拓展校內社會資本。各種學生社團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展現自我的舞臺,這為大學生建立聯系提供了紐帶,可以擴大自己的交際圈,接觸更多不同專業、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人,這種關系圈會形成一種潛在的社會資本,這無形之中擴展了大學生的關系網絡;二是通過校外實踐拓展校外社會資本。相對而言,校外的社會資本更豐富一些,社會上不同的人可能擁有不同的關系網絡,發展他們的關系,對自己以后的工作、個人發展都很重要。校外實踐活動,既可以積累實踐經驗、提高社會交往能力,還可以彌補大學生自身社會聯系狹小的缺陷,在更廣闊的范圍開發社會資本。
2.注重強關系社會資本的運用。
子女與父母之間保持密切社會關系時,父母的社會資本對子女產生支持性影響。保持與親友的聯系,因為這些親友擁有自己的社會網絡,這樣就會構成一張龐大的社會關系網絡。以父母親戚為代表的強關系是基于信任與義務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信任度。通過父母親戚朋友等社會關系找到工作依然是重要的就業途徑。
(二)增強群體社會資本
1.樹立專業品牌效應。
專業品牌能形成良好的社會形象,無形中就會增加學校的美譽度,促進大學生的就業。良好的形象還可能增進用人單位與自己的聯系,形成新的社會資本。我校自1956年開辦中專層次的幼兒教育專業(1998年起開辦專科層次的學前教育專業),60余年來的辦學經驗使我校在廣東省學前教育師資培養領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省級園長培訓基地的建設,學前教育研究區域中心建設的啟動,不斷擴大我校在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學前教育師資培養、職后培訓、教育研究等領域的知名度。而長期以來形成的名牌效應,給本校學前教育畢業生提供了其他院校不能比擬的優勢。
2.增強校內社會資本。
良好的內部社會資本能夠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開展。60余年來我校已為廣東乃至全國培養了6000余名幼兒教師,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資本庫,學校已通過建立一個畢業生與在校生的互動機制,來擴充大學生的關系網絡,為在校大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基礎。我校就業指導部門主要通過以下活動加強社會資本的積累:一是通過“逢五逢十”周年的同學會、校慶活動加強校友與學校的聯系,建立各班級QQ群、辦電子班刊,拓展學校的社會關系網絡,改善網絡質量;二是通過與圖書館等部門聯合舉辦“我的學思歷程”專題講座,加強與杰出校友的聯系,學思歷程專題講座通過優秀校友面向學前教育專業師生的講座、到原所在班級的座談、訪談等形式,密切與在校學生的聯系;三是通過與校團委建立“學前教育研究會”,加強與本地、外地校友的聯系。研究會由學生組織,是我校首創的學術型學生社團。研究會邀請校內外學者教師、當地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等專家學者為顧問,定期舉行學術沙龍、專題研討會等活動。研究會的建立為專家學者、學前教育領域工作者和同學們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
關鍵詞:培訓、最大化
中圖分類號:C9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教職工是幼兒園發展的主體,是提高保教服務質量的主導力量,師資水平的高低制約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因此師資培訓對幼兒園的生存、穩定和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但在實際的培訓工作中,往往存在著形式、內容單一,為了培訓而培訓,浪費人力物力的現象,使培訓流于形式、遠遠達不到預期效果。那么如何才能發揮培訓經費的最大效能,增加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學前教育中心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和探索:
一、建立完善培訓制度,合理利用經費,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
學前教育中心建立和完善培訓制度,對各崗位人員的全年學習培訓次數、外出學習、園本培訓情況做了明確的規定:一是規定管理人員每年必須外出培訓一次,參加本地內部培訓每年至少二次;骨干教師兩年外出培訓一次,參加本地內部培訓每年至少三次;保教人員三至四年外出培訓一次,參加本地內部培訓每年至少四次。二是規定凡需要外出學習的人員必須先提交書面申請,由學前教育中心領導、社區培訓主管部門領導簽字(省外培訓需由社區領導簽字)后,方可外出。三是規定每次外出學習人員最多不超過3人。四是規定凡外出學習人員學成之后需在半月之內,向學前教育中心業務部上交學習體會或觀后感,否則不予報銷學習費用。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學前教育中心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習的性質從原來的個人行為上升為有組織有規劃的集體行動,不斷擴大了培訓層面,讓更多的人得到走出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機會,杜絕借學習之名游玩、學的多用的少、學習走過場等現象,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培訓經費的實際作用。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園本培訓活動,實現培訓輻射效能最大化
園本培訓是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教職工職業成長的有效途徑。學前教育中心結合單位實際創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園本培訓活動。一是開辦授課講壇。學前教育中心規定凡是外出學習的人員必須以授課講座的形式在學前教育中心范圍內進行專題培訓,以達到個人學習多人受益的培訓輻射效果,形成以點帶面的培訓格局;二是開展管理人員經驗交流活動。學前教育中心針對園所管理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組織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充分發揮老園長傳、幫、帶的作用,通過以老帶新促進新人的成長,增進園所間的溝通和了解,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三是資源共享帶動培訓工作。即利用少年宮部分藝術教師到幼兒園教學的有利時機,讓幼兒園里的教師擔任助教工作,通過伴讀、助學的方式達到培訓師資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廣大保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四是開展基本功訓練活動。即把崗位練兵活動貫穿到實際工作當中,通過組織優質課展評、區角活動觀摩、環境創設評比等練兵活動,激發職工學知識、練本領的熱情,并積極將學習內容應用于工作實踐,努力養成自我學習、善于學習的好習慣。五是開展每月一練活動。每月選擇各崗位一到兩項常用專業技能,有重點地進行培訓、指導和練習,并檢查考核,讓教職工在工作中邊學邊練,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輕松學習,體驗成長。六是發揮課題攻關作用,以教研帶動學習。即成立課題攻關小組,定期組織召開教科研會議,積極開展專業理論學習和教研培訓,切實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讓職工廣泛討論與交流,開展互幫互學活動,實現共同提高。七是加強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即開通學前教育網站,利用網絡優勢,加強教育資源建設,按照從建設到應用,從分散到整合,從封閉到開放的思路做好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推廣應用工作,為廣大職工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豐富多樣的園本培訓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了職工的學習熱情,并將專業理論與技能適時地融入到了實際工作中去,使職工能更快、更好地將所學知識內化,有效提升了整體保教質量。
三、找準“最近發展區”,揚長促短實現培訓實效最大化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培訓工作也是如此。要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必須明確培訓的對象是誰?原有的專業水平如何?應該做哪方面的培訓?要采取怎樣的培訓方式?要起到一個怎樣的目標效果?學前教育中心認真分析各崗位人員的實際現狀,將保教人員分成三個層次的梯隊,切實分析每個梯隊成員的實際水平,針對的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制訂培養計劃,扎實開展相關技能的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突出培訓活動的實效性、實用性。如:新教師剛剛步入工作崗位,在對學前教育工作和日常教學的組織都缺乏了解。學前教育中心一方面以理論學習的方式組織她們學習學前教育綱領性文件,讓她們體會文件精神、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通過講座、聽課、觀摩活動等形式讓她們學習日?;顒拥慕M織和開展,同時積極開展導師帶徒活動,讓她們在老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將所學知識內化成教育行為,嘗試運用專業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并通過撰寫教學反思、隨筆、觀察記錄等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針對骨干教師,學前教育中心通過壓擔子和專業引領的方式,重點做好骨干教師在課題研究、教學反思、論文撰寫等方面的培訓工作,提高她們發現、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針對骨干教師的專業特長做進一步的培訓和指導,使她們的專長在工作和教學中充分得到彰顯,幫助她們逐步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分層培訓管理模式的建立,使學前教育中心的培訓工作得以扎實有效的開展,實現了培訓效能的最大化。近幾年,學前教育中心共有百余論教師的論文在局級以上的比賽中獲獎,09年在河口、孤島、仙河三社區職工職業聯賽中,學前教育中心獲得了幼兒教師前9名、保育員第一、第三名的好成績。
四、專家引領,實現受益層面最大化
【關鍵詞】結對幫扶 公辦園 普惠幼兒園 教師成長 開放 共享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A-0017-03
當前,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很多地方公辦幼兒園太少,幼兒“入園難”問題一直由各種民辦幼兒園分擔解決,一些地方民辦園數量已占幼兒園總數的90%以上。但由于民辦幼兒園教育基礎差、起步遲,且大部分民辦園的資金不足、收費偏低,導致教師流動性大,師資水平、保教質量落后,已嚴重阻礙其健康發展。2014年,自治區辦公廳《關于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學前教育發展若干意見》提出“多元普惠幼兒園”這一新名詞,指出多元普惠幼兒園是我區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多元普惠幼兒園是緩解“入園難”的重要途徑。要建立多元普惠幼兒園師資扶持機制,建立公辦、民辦幼兒園結對幫扶制度,實行轄區內公辦幼兒園派駐師資對多元普惠幼兒園進行幫扶,幫助普惠幼兒園規范管理,改善辦園條件,提高幼兒園的整體管理水平和保教質量。近年來,桂林市秀峰區教育局開始探索在區域內建立并完善學前教育“TA 3+1精準幫扶”機制,并于2016年10月獲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癟A”即“two aspect”(兩個層面),第一層“3+1”即大專院校專家、縣區教育局、優質幼兒園3級機構,根據每所受援幼兒園的實際需求和問題診斷,給予精準的培訓和結對幫扶;第二層“3+1”即優質園和受援園簽訂“手拉手”幫扶協議,確保幫扶到園、幫扶到師、幫扶到生。通過這兩個層面全方位的幫扶,逐步建立和完善學前教育“TA 3+1精準幫扶”機制,提升民辦多元普惠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和辦園品質,促進城區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如何建立師資扶持機制?怎樣才能做到有效扶持,真正促進多元普惠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城區教育局的幼教教研員,筆者于2015年正式申請立項了課題“示范園幫扶多元普惠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研究”,引導城區公辦園通過結對幫扶的形式,對民辦普惠幼兒園進行師資扶持,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幼兒園結對幫扶的內涵解讀
要開展結對幫扶,首先必須對幼兒園結對幫扶的內涵進行解讀,才能做好頂層設計,確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標。從字面來看,結對幫扶可以分解為“結對”和“幫扶”兩個詞。“結對”指將兩個或更多的單位或個體聯系起來。結對時要考慮如下問題:誰與誰結對?結對的動機是什么?怎樣結對更適當?誰來確定結對的對象?“幫扶”就是“幫”與“扶”?!皫汀痹谧值渲械暮x是輔助、支援,“幫”首先建立在有問題或需要的基礎上,“幫”的前提是對幫的對象的現狀進行調研,了解其存在的問題,然后實施相對應的輔助和支援?!胺觥痹谧值渲兄笖v或支撐著,使人或物不倒,或指援助,“扶”應給予需要扶的對象以支撐、支持,幫助對方站起來,推動他們更好地前行。幼兒園結對幫扶就是讓優質園(幫扶園)與薄弱園(受援園)結對,幫扶園根據受援園的實際需要,給予輔助、支援、支持和推動,最終促進雙方的整體提升。
通過對結對幫扶內涵的解讀以及對政策的研讀和對區域現狀的分析,我們確立了研究方向:由城區教研室作為依托和橋梁,讓轄區內的示范園與民辦普惠幼兒園進行結對,在以自愿為主的前提下,每所示范園與1―3所多元普惠幼兒園結對,最大限度發揮示范園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結對雙方的共同提升。具體包括“傳”“幫”“帶”“做”等方面?!皞鳌笔侵笌头鰣@向受援園充分展示和傳播自身在園本課程、園所文化、管理理念、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優秀經驗;“幫”是指通過“園與園”“園長與園長”“中層與中層”“師與師”之間最直接的接觸、交流,“手把手”地幫助受援園全體人員得到最快、最好的提升;“帶”指采用跟崗、置換或各種集中、分組的學習交流、園際研討等形式,使受援園逐漸融入其中,帶著他們一起做的同時加以啟發、引導;“做”指受援園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本園的改革和發展進行規劃,將所學內容在本園進行改革實踐,最終實現全面改善結對雙方的辦園條件和管理機制、提高雙方師資水平和保教質量、提升辦園內涵和品質的目的。
二、幼兒園結對幫扶的三大特點
(一)差異性
1.結對園雙方的差異。首先,從認識上,雖然結對雙方在辦園水平、保教質量、師資條件等各方面存在一些差異,但這是由很多客觀因素造成的,結對的目的就是通過優質資源共享拉近差距,達到共同提高。因此,幫扶園不能存在“你很差”“我是在施舍你、幫助你”的思想,受援園也不能有“我很差”“抬不起頭”“你們是來看我們的笑話的”“我們只需要努力追趕你們的腳步就好”的想法,雙方只是起點不一樣,在前進的道路上,更需要互相啟發、互相激勵、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快更好。其次,從行動上,雖然結對雙方存在諸多差異,但并不意味著受援園要全盤模仿、復制幫扶園來拉近差距,應尊重受援園的自身特點,讓受援園找到自己的優勢、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辦園理念,在幫扶園的幫助下走出自己的發展路子。
2.不同結對組之間的差異。在課題研究之初,本城區內有3所示范園、4所廣西多元普惠幼兒園,我們按照每個示范園結對幫扶1―3所普惠園的原則,組成了3個結對組:解放西路幼兒園與東方日出智力幼兒園、貝貝佳幼兒園結對,機關第二幼兒園與蘆笛幼兒園結對,76140部隊幼兒園與西嶺3Q貝貝幼兒園結對。結對雙方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不同,采用的幫扶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解放西路幼兒園結對組注重以園際教研、分崗位結對、跟崗跟班、專題研討等形式幫扶;機關第二幼兒園結對組注重以問題診斷、區域活動專題指導、講座交流、“請進來,走出去”聯合教研等形式幫扶;76140部隊幼兒園結對組注重從規范幼兒園管理、衛生保健指導、帶課到園、分崗位個別指導等方式幫扶,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我們鼓勵并認可各結對組之間的差異,使其根各自的實際水平、真實需求而確定自己獨特的研修主題和研修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獲得發展和提升。在這過程中,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作為結對幫扶的管理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充分了解不同結對組特點的同時,對各組結對幫扶的目標、形式和內容進行及時的檢查、指導,并定期組織3個小組開展結對幫扶經驗交流、主題研討活動,使各小組在獨立研討、開展特色教研的同時,能經常進行溝通和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二)開放性
1.資源的開放性。過去一些幼兒園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都害怕別的幼兒園辦好了便搶了自己的生源,因此常常把自己園內的優勢和資源保密隱藏起來,僅在接受上級檢查時才展現出來。而結對幫扶需秉持開放、分享、共同提高的心態,把眼光放長遠,以推動區域甚至全國學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以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為目標,把自己的成果和經驗進行展示和推廣,在大家的學習和建議中進一步完善,才能真正在幫扶別人的同時,讓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2.開放性地容納不同意見。結對幫扶不是一言堂,不是聽從和模仿,而應營造開放、平等、合作的氛圍,鼓勵每一個參與者保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坦誠、暢所欲言地表達?!叭诵?,必有我師”,每個小小的意見,都有可能成為寶貴的資源。
(三)互動性
結對幫扶強調結對雙方的互動??梢杂墒茉畧@邀請幫扶園來現場診斷、解答疑問、指導工作,也可以由幫扶園邀請受援園參與教研活動、觀摩環境、學習教學管理和檔案整理;可以由受援園提出跟班、師徒結對、主題研討的需求,幫扶園根據自己園內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應答和處理;可以圍繞某個主題進行跟進式的指導,也可以聚焦突發的主題。在互動的過程中,受援園要做的不僅是接受,還要及時向幫扶園進行反饋,以便更好地調整下一步的幫扶工作。
三、幼兒園結對幫扶的“四結合”模式
(一)開放性與責任制相結合
結對幫扶的小組均為開放性的研訓組織,以教研室、幫扶園的引領和指導為支撐,以幫扶園和受援園的互動為途徑,以幫扶雙方的參與式研訓、互助為活動方式,引領受援園根據自身特點、優勢和需求,遵循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辦園理念,自主開放地開展學習研究和實踐活動。同時,結對幫扶還實行責任制。幫扶園對受援園有指導、幫扶的責任,幫扶園與受援園的園長、中層管理人員、骨干教師分別結對,進行有針對性的結對學習、指導。同時,受援園有主動提出需求、虛心接受幫扶園指導和向幫扶園及時進行反饋的責任,園內人員也有明確分工。所有人按照分工負責不同的任務,根據年度、季度工作計劃及每次的具體研修活動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合作,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帶徒研修與帶題研究相結合
結對幫扶首先是建立“帶徒研修”機制。即幫扶園與受援園的園長、中層、教師之間均可以開展“師徒結對”,“師父”根據“徒弟”的優勢、不足,采取相對應的指導策略(如有的教研室已牽頭建立了“結對幫扶QQ群”,“師徒”之間也互相加了QQ和微信好友,平時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等各種方式溝通、互動,也可以互相邀請到園進行現場學習),引領“徒弟”開展管理、教學研究和實踐活動,實現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共同發展。其次是形成“帶題研究”模式。結對幫扶的每一次園際研修、短期跟教、到園指導等活動,都要結合受援園自身的特點和需要、圍繞某個研究主題而開展,確保研究的有效性、系統性。
(三)自主研修與定期交流相結合
結對幫扶中幫扶園主要進行引領和示范,受援園更多要靠自主研修為主。因此,在幫扶園的引領下,受援園平時應該根據年度、季度計劃,按照研修主題積極開展自主研修,努力提升本園管理者和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每學期每人至少撰寫幫扶心得、論文(案例)或教學隨筆、讀書心得兩篇。與此同時,幫扶雙方要協商好定期集中交流的時間,可采取專家講座、讀書交流、觀摩研討、專題學習、專題論壇、案例分析、成果展演、網上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集體教學、游戲指導(環境創設)展示交流與研討活動,并提交教學案例與反思,觀摩者需提交觀摩體會等。幫扶園還可定期開展“送教到園”活動,發揮引領、示范、輻射作用。
(四)實體研修和網絡研修相結合
因幼兒園工作繁雜,無法經常開展各種“實體”學習、研修,因此,網絡研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梢杂山萄袉T牽頭成立“區域結對幫扶QQ群”、結對雙方也可以成立研修QQ群,每一次研修活動信息、團隊成員的研修體會、研修經驗、研究成果、優質課程資源等可以及時到QQ群和網站上,與同行們共同分享。同時,還可以通過工作坊網站、QQ群、微信群等網上平臺,廣泛推介一些成功的教學經驗和優質的教學資源,形成資源共享。
四、成效凸顯
經過兩年多的結對幫扶實踐,我們的課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打造了一批研究型、專家型的園長和教師
結對幫扶充分發揮“名師效應”,以區域內的教研員、優秀的園長、中層、骨干教師為主要成員,成立了“區域學前教育培訓中心講師團”,講師團會根據近期區域學前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焦點問題、薄弱之處制定講座主題,平均1―2個月開展1次“教研智慧論壇”及專題講座。除了專題講座外,幼兒園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邀請講師對本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講師團工作的開展,無形中培養了一批具有帶頭作用的專家型園長和教師,其中1名園長獲評為“廣西名園長”,3名教師成為桂林市千名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其次,搭建了研究型教師成長平臺。兩年多來,在我們組織的送教和園際教研活動中,各幼兒園均輪流現場執教、即興反思,觀摩人員分組研討,幫扶者及時點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了教師設計與組織教學的能力,更新了教師的教育理念,并逐步引導教師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學風格,學會在實踐中尋找問題、開展課題研究,逐步成為研究型的教師。
(二)建立了一種新的研修機制
從2014年起,我區教研員牽頭成立了“秀峰區學前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組”,并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五大領域成立了健康、社會、語言、科學、美術、音樂6個研究小組。中心組的職責有:每月管理、監督和指導6個小組的日常研究工作,每學期制定總的研究計劃和選定A段研究主題,每學期組織1次以上的中心組展示、研討、交流活動,每年根據各小組的需要對人員進行統籌調整。6個研究小組分別研究本領域的內容,組內設組長、副組長、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等管理人員,每學期由管理人員制定組內研修計劃,每月組織1次以上全體組員參與的組內研討、交流活動,每次某一組員的公開課均按照所有組員共同備課、執教、評課、研討的程序進行,達到人人參與、共同提高。
例如,在社會領域研究小組中,組員們在這一學期主要探討角色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首先由組長牽頭帶領組員來到解放西路幼兒園進行角色區域跨班游戲觀摩、傾聽園長介紹角色游戲開展思路和經驗,組員們對觀摩情況和自己開展角色區域游戲時的困惑做了現場互動交流和研討,然后回到自己的幼兒園進行實踐,并及時把自己實踐中的長處、不足和困惑在小組QQ群中進行討論,隨后由組長帶頭到個別幼兒園對教師進行角色區域設置和組織的指導。通過這樣扎實有效的園際研修,組長和組員們對這一研究主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效顯著,組長周吉莉申報立項的桂林市“十二五”規劃課題“幼兒園跨班角色游戲的實踐研究”于2016年11月順利結題并獲評優秀等級。
“秀峰區學前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組”實行三級教研管理網絡:城區課程研究中心組、各領域課程研究小組、園內課程研究小組。課程研究組作為一種新的研修機制,旨在打造學習共同體,把《指南》作為學習的工具書、培訓的寶典,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提高幼兒園一日活動課程的質量,良好的區域研修機制初步建立起來。
(三)推動了一批教師的專業成長
兩年多的結對幫扶實踐,使每個參與者在思想、教學、科研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從教師們的《個人專業成長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進步和成長。從2014年開始,筆者首先組織了“秀峰區‘學指南、用指南’教師教學競賽”,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每個小組均由公辦園帶著民辦園共同參賽,受援園的教師從零參賽、零獲獎,到本次比賽榮獲一等獎3人、二等獎6人,從不會組織教學、教學水平低、不敢上公開課,轉變為教學水平迅速提升、愿意主動上公開課,自信心大大提升;在“帶徒弟”和結對幫扶的過程中,幫扶園的教師自身綜合素養、教學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本次比賽中榮獲14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受援園教師在2013年及以前,對所有教學、論文比賽都是零參與,有了教學競賽這個好的開端,他們逐步開始參加各種教學、論文比賽,三年來受援園和幫扶園教師在教學水平和論文撰寫方面均有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對結對雙方教師的自信心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推動了結對園雙方辦園品質和保教質量的全面提升
從結對幼兒園的角度來看,三年來,結對幫扶對雙方幼兒園的提升卓有成效。3所幫扶園在2016年同時順利通過了自治區示范性幼兒園的復評驗收,并獲得教育廳領導、專家的高度認可。3所幫扶園連續3年榮獲“桂林市學前教育教科研先進單位”“桂林市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榮獲2014―2015年度“桂林市幼兒園結對幫扶工作先進單位”,榮獲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學會幼兒教育專業委員會先進集體”;其中,5人榮獲2014―2015年度“桂林市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個人”,6人榮獲2015―2016年度“桂林市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個人”,19人榮獲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學會幼兒教育專業委員先進個人”。4所受援幼兒園榮獲“平安校園”稱號,西嶺3Q貝貝幼兒園成為秀峰區首家榮獲3A等級的民辦幼兒園,受援園中2人榮獲2013―2016年度“桂林市教育學會幼兒教育專業委員會先進個人”,1人榮獲2015―2016年度“桂林市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學前教育相關事業迎來了空前繁榮,幼兒園教育相關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相關文件和標準已明確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幼兒園教師要具備良好綜合素質,專業化、高素質的幼師隊伍對于提高實際教育質量,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重點以就業為導向,探討了在市場需求變化下對學前教育??迫瞬排囵B進行的相應調整,對幼兒園教師相關專業標準進行了闡述,期望能更好的為高等師范院校有關學前教育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相關政策性、理論性方面的支持,促進未來相關的改革及快速發展。
一、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再定位
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空前繁榮,特別是學前教育備受重視。從當前和未來發展的角度看對于學前教育人才的市場需求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客觀上要求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新調整和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和內容決定了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是否能與社會需求實現良好的對接,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新進行定位和調整。
1.對專業課設置重新進行調整,完善專業課教育體系
強化專業課學習是培養學前教育專科人才相關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專業課設置必須與時俱進,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的實際變化,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專業課設置和調整。比如兒童心理學就要成為必修課,而且要增加課時數,因為新形勢下兒童的心理變化加大,形勢發展較快,必須讓準幼兒教師們掌握與幼兒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情況,才能更好勝任本職工作。專業理論課以及專業技能課要合理調整好比例,對教學內容要做科學的調整和安排。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遵循的各種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是幼兒園教師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準則和規范。在多數高等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中僅有“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內容,而缺少明確“師德”培養內容?!队變簣@教師專業標準》把“師德為先”列人到幼兒園教師應秉持的基本理念之首,是因為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身心發育不成熟、情感和行為能力發展不完善的幼兒,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大,教師是他們崇拜的偶像,模仿的對象。面對這樣一群天真爛漫的孩童,幼兒教師必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關懷呵護他們成長,須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要能夠持之以恒的堅守;要有很強烈的職業熱情。因此,師德不是接觸幼兒后培養起來的,而是要貫穿于整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除了《教師職業道德》這門課之外,學前教育專業的所有課程都要把“師德”教育列入到教學目標之中,并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該內容。
2.創新特色教育
教育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手段、新的教育方法不斷涌現,學前教育面臨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發展機遇期。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對幼師素質的實際需求,用人單位需求的是專業素質過硬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2.1培養雙語教學能力
幼兒教學內容較簡單,但教學技巧和方法很難把握,要突出趣味性和互動性,特別是全球一體化大背景下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有用知識,其中外語就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內容之一,雙語幼兒園就是當下最為流行和普遍的模式,對于具備雙語教學能力教師的需求十分強勁,我們從師資配備以及課程設置等多方面注重培養學前教育人才雙語教學的能力,不斷提升他們針對兒童的雙語教學能力。
2.2引入蒙特梭利兒童教學法
相關的蒙特梭利兒童教學法風靡全球,相關的蒙臺梭利幼兒園在我國各地也都有開辦,蒙特梭利幼兒教師實際需求缺口較大,我們可以派專人到蒙特梭利相關的教育協會在中國的總部進行學習,積極邀請蒙氏教育方面的資深講師來開辦蒙氏教育相關的專題講座,對于有這方面興趣的學生我們也可以利用假期組織相關的培訓,并考取相關的蒙氏教師資格證書。
2.3組織情境課堂教學
我們根據相關教材,所用教學內容要求任課教師將班級作為基本單位,同時把宿舍作為基礎小組開展相關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在教案設計以及活動組織還有語言表達以及師生互動等方面教育教學實踐的能力,開展學前教育專題“講課大賽”,從中發現和評選講課能手。通過組織相關的見習和實習活動,讓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們都能具備課堂教學的工作能力。
2.4提高相關保育技能
對于學前教師而言保育方面相關技能是其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實踐中從高師院校教育到去幼兒園相關實踐重教輕保是較為普遍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做好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實際保育技能的培養工作:
(1)學前教育相關專科人才的培養計劃中要實際列入保育技能培訓項目,從思想認識上對保育技能的重要性加以強調;(2)將保教并重的相關現代保育觀逐步在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中樹立起來,開展講座和培訓等活動讓學生對相關保育有所了解和掌握,特別是要掌握幼兒安全以及健康護理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3)將保育技能的考核列入學生畢業考核內容,提高學生對保育知識和技能的重視程度,為今后工作打好基礎。
二、相關課程結構的再調整
各高師院??蓢栏癜凑諊蚁嚓P要求結合本校師資特點以及教育資源對課程結構進行優化。
1.對課程類型相關結構進行重新審視
長期以來我國師范院校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側重藝術類相關課程,對教育類相關課程以及學科類相關課程重視不足,造成了學生畢業后在實際的幼師工作中出現專業基礎不扎實等問題。新形勢下我們必須糾正相關錯誤做法。正確認識教育類課程以及學科類相關課程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意義,對優勢教育資源進行整合,突出相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促進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全面發展。同時要對藝術類課程實際難度進行降低,減少藝術類相關課程總的課時數,倡導相關藝術素養,相對于技能在可持續性發展方面更具有實際潛力,對藝術類課程相關內容進行甄選,體現精選和實用原則。
2.調整選修課相關設置以及課程內容
建議將選修課具體內容從4個方面進行調整:(1)藝術類相關內容,偏重于對藝術有濃厚興趣以及對該方面內容進行補習的學生;(2)教育類相關內容,偏重于有進一步深造打算的學生;(3)管理類相關內容,偏重于有意從事幼兒園以及幼教相關機構管理的學生;(4)學科類相關內容,偏重于有意從事高一層次相關基礎教育的學生。對選修課進行相關增加與調整,要本著對學生未來實際發展有利的原則。
3.對教育實踐相關課程進行重新規劃
與教育實踐相關的課程是學前教育方面??迫瞬排囵B水平的綜合體現,關系到學生今后的職業表現。一般而言第四學期安排見習為宜,第六學期安排實習為宜,總周數為10至15周。見習時間比較短,學生在幼兒園學不到該學的東西,往往浮于表面;實習時間相對較長,但學生實踐機會較少,所遇到的實踐問題不能得到相應的合理的解決,畢業時帶了很多問題,會形成不良影響。本著分散與集中以及學期與假期有機結合的原則重新規劃教育實踐相關課程,預留解決相關教育實踐問題的時間,對學生在教育實踐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給予支持,讓他們在擇業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就業導向下學前教育??迫瞬排囵B的新思路
1.以就業為導向的相關技能訓練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始終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技能訓練,一方面強化了學生技能,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我們第1學期工作中組織學生開展兒歌演唱會,強化學生對兒歌的掌握;在第2學期工作中會在學生中舉辦兒童故事大賽以及兒童詩歌朗誦大賽;第3學期在學生中開展相關兒童畫方面的展覽;第4學期在學生中舉辦教案設計藝術化大賽;第5學期舉辦兒童舞蹈大賽;第6學期舉辦包括鋼琴等樂器以及彈唱和舞蹈還有雙語展示和講故事在內的全能大賽;在畢業生中開展手工作品及繪畫展。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好的促進學生就業。
2.下大力度建設好學生實習基地
實習是學生正式工作前最為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基地的建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實習的質量。學校積極與一些高水平公立及私立幼兒園溝通和協商,共建實習基地,為學生實習提供更多的便利,提升實習質量。
3.開設專項教學提高學生的應聘能力
我們結合每個學生自身特點和特長,指導他們設計建立,使用漢語和英語雙語進行自我介紹;同時在彈唱一首兒歌;演奏鋼琴曲;演繹兒童舞;講好小故事;練好字以及公開課等方面打下堅實基礎。通過這些專項教學活動,學生們信心滿滿的參加用人單位的招聘。
4.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幫助學生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