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物聯網應用技術的就業方向
時間:2023-11-29 11:09: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物聯網應用技術的就業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次競賽中職組裁判、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帶頭人馬兆豐老師向記者介紹:“競賽以智慧生活為主題,從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商業應用、智能環境監控三個應用領域出發,考察并鍛煉參賽選手物聯網的基礎知識、物聯網平臺搭建與配置(感知、識別層設備安裝與調試)、物聯網平臺使用與維護(物聯網網絡傳輸層連接與配置)、物聯網應用系統的部署與配置等幾大方面知識及技能,重點考察參賽選手對物聯網認知,物聯網設備部署、實施、應用安裝、系統運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中職學生于職業規范、團隊協作、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團隊風貌。”
此次競賽為全國同行提供了了解浙江省職業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發展歷程的窗口。
校企各展所長 共育物聯網英才
——記浙江省職業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
文/本刊記者 劉 飛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應用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業、農業、環保、物流、交通、安全、家居、醫療、電網等,因此物聯網應用技術是一門關聯程度非常強的專業,可以輻射眾多領域,是職業院校的新興專業。2012年,浙江省教育廳批準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從此拉開了浙江省職業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的序幕。
浙江省職業院校在建設物聯網及其相關專業的過程中,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以學校強勢專業為依托,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并與物聯網企業及行業緊密合作,形成各自的物聯網專業特色。
因地制宜,原有專業衍生“物聯網”
在比賽現場記者了解到,浙江職業院校已開設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大多是從原有的計算機、通信網絡或信息等專業的基礎上衍生的。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主任蘇紅富向記者介紹:“2012年,我們學校在信息工程學院原有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新增物聯網專業方向。2014年,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開始單獨招生,學制三年?!痹撔N锫摼W應用技術專業憑借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原有的辦學基礎,主要培養偏向軟件技術的物聯網專業人才。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掌握物聯網的基礎知識,具備能運用計算機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傳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進行信息感知識別、傳輸處理和控制的能力,能進行系統集成及相關技術與產品的開發和應用推廣,具有物聯網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致力于培養社會緊缺型技術工程師。所培養的學生主要面向三個方面發展:大型軟件公司從事手機、掌上電腦等移動終端的客戶端軟件設計與開發,網絡運營、系統集成單位從事物聯網絡施工管理與工程管理工作,以及聯想服務及其戰略合作伙伴的設備維修。
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依托,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集合了通信、網絡、樓宇智能等專業優秀教師進行授課,下轄Cisco授權網校、聯想工程師合作培訓中心,并提供智能安防實訓室、電子產品檢測中心等共享型實訓室。專業教學以ASP.NET技術學習為主線,逐漸上升至網頁設計、高級程序設計乃至整個物聯網項目的開發。該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還包括物聯網工程制圖識圖、嵌入式系統應用、傳感器與測控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RFID安裝與調試、綜合布線技術、服務器配置與管理、C#程序設計基礎、ASP.NET中高級編程等。專業以學?!爸腔坌@”建設為契機,將網絡部分(教務系統、網上圖書館、IC卡管理等)的工作根據學?,F有實訓設備以項目的形式分配給學生進行系統集成實訓,確保學生學以致用。
本次競賽為金華職業技術學校物聯網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展現技能的舞臺和提升技能水平的機會。學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學生勞銀翔向記者介紹說:“比賽以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物聯網工程應用實訓系統2.0為平臺,內容涉及智慧城市物聯網應用環境安裝部署、物聯網感知層設計開發、智慧城市物聯網Android平臺應用設計開發、智慧商超物聯網PC平臺應用設計開發。要求參賽學生具備物聯網工程部署、物聯網設備調試、嵌入式產品開發、Android應用開發、.NET應用開發等方面的知識,提升了團隊成員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弊罱K,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參賽團隊獲得團體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除了高職院校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是從原有專業衍生外,中職學校雖然目前尚未獲得物聯網專業代碼,沒有專門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但不少中職學校也在現有專業的基礎上細化出與物聯網相關的專業方向,培養掌握物聯網應用技術的人才。
真槍實彈,真實項目引領教學
嘉興技師學院自2014年起開設通信網絡應用(物聯網方向)專業,學制5年。學生前兩年主要學習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相關課程及通信網絡專業的基礎課程。兩年后,經過校內統一選拔分流,達到物聯網技術方向要求的學生可以進一步學習物聯網技術的專業課程。
同高職院校相比,嘉興技師學院的物聯網技術方向更加注重真實項目引領教學。嘉興技師學院電氣工程系主任錢琴梅告訴記者:“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該專業的教學想以‘智慧實訓大樓’項目建設為引領,讓學生進行真刀真槍的訓練,而不是僅僅止步于實訓室中實訓設備的操作。”
嘉興技師學院有7000多平方米的電氣工程實訓中心,預設的管理系統完全基于物聯網技術進行設計建設。例如學生考勤系統,中心內的每一間實訓室門外都有電子班牌,除了通過人臉識別系統記錄學生考勤之外,還可以展示上課班級的基本信息以及實訓中心的環境指數等內容。除此之外,基于RFID以及二維碼技術的資產管理系統可以實時跟蹤實訓資產的領用及歸還。實訓中心智能管理系統項目的設計依托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以及該校專業教師共同完成。以“智慧實訓大樓”項目引領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夠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的完美對接。
嘉興技師學院副院長沈民權說:“此次全省‘物聯網技術應用與維護’競賽就是一次對物聯網應用技術教學的檢驗,不僅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也為學校以賽促教、以賽促訓提供了良好的契機?!?/p>
企業參與,全方位助力人才培養
物聯網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離不開企業的參與。作為本次競賽的設備提供方,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全方位參與了職業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
該公司物聯網產品中心產品支持部經理鄒梓秀向記者介紹:“公司物聯網產品中心下設產品支持部,專門負責將公司研發產品的使用方法轉化為專業教材,為各院校物聯網專業的課程教學提供方便。”學校具有物聯網專業的理論優勢,企業具有實踐優勢。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公司邀請學校老師介入,并進一步了解物聯網專業的課時設置,與老師共同撰寫課程大綱以及教材目錄,力求編寫出以實際工程應用為目標的理論教材。
公司銷售經理賀育華說:“除了為學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教師提供掛職鍛煉的機會之外,公司還通過協助政府完成國培、省培計劃,針對單體學校開展定向培訓,組織區域學校物聯網專業師資定期培訓等,助力職業院校物聯網專業師資建設?!?/p>
【關鍵詞】物聯網人才 教學方法 服務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2C-0183-03
一、農業物聯網人才需求情況概述
我國經歷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工業和服務業都得到極大發展,已是全球制造業大國,相比而言,農業的發展稍顯滯后,隨著我國工業化現代化及城市建設發展進行到一定階段,當前我們亟需大力發展與投入的是新農村的綜合性、全方位的建設。我國農村一直實行,土地流轉工作才剛啟動,處于經濟和體制轉型的關鍵時期,“三農”問題近些年一直得到國家各界的高度重視,而農業信息化建設正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適逢此時,物聯網產業恰好興起。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IoT),即“物物相連的互聯網”,被稱為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自其被提出之日起,短短數年已在世界各國廣泛采用,并滲透到各行業中去。隨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進步,物聯網在農業生產、流通、管理等領域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從生產領域來說,農業物聯網利用傳感器、通信網絡、智能決策系統,對養殖、種植對象進行環境監控、養料供給等,以實現降低成本、減少耗損、提高質量、改善環境的目的。此外,在農產品流通環節可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從源頭到消費終端的管理體系。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里,明確提出“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強化職業教育資源的統籌協調和綜合利用,推進城鄉、區域合作,增強服務‘三農’能力”“加強涉農專業建設,加大培養適應農業和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力度”。未來農業的發展必將向信息化、現代化、網絡化、科技化方面發展,農業物聯網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引擎,目前,我國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總體還處于初步應用階段。高等院校才剛剛有物聯網專業的畢業生,直接面向農業的物聯網人才培養尚未正式啟動,而我國幅員遼闊,大部分土地是農村,大多數人口是農民,因此,面向農業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物聯網人才市場缺口巨大。僅“十二五”期間,估計農業物聯網方面的人才需求就有大約1000萬人。
農業物聯網專業人才可分為研發型人才和應用技術服務型人才。研發型人才主要是指從事農業物聯網新技術的開發及相關設備生產工作的人員;應用技術服務型人才則主要指利用現有的農業物聯網技術和設備,直接面向終端用戶,服務于農業生產第一線的人員,其在整個農業物聯網人才需求數量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本文主要針對農業物聯網服務型人才的培養展開研究,以期對面向農業的物聯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為農業物聯網培養知識面廣、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
二、農業物聯網服務型人才培養目標
開展農業物聯網應用技術服務型人才培養,首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目前,國內高校的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培養計劃普遍還處于探索階段,培養目標不明確,培養方案、教學模式趨于相同,由于物聯網的應用領域廣泛,就農業物聯網而言,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不僅需要具備物聯網技術、產品知識,還要對農業生產知識有所了解。因此,目前各高校探索性的物聯網人才培養方案普遍是缺乏針對性的,并不能滿足農業物聯網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專業設置和建設的探討過程中,通過對多所院校的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析,及與相關教師進行交流,筆者也發現,普遍存在著對物聯網人才培養的方向模糊,對物聯網產業鏈人才需求未來狀況預估不足的現象。
首先,當物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的巨大產業來臨之際,我們要對它的未來產業鏈發展狀況有個預估,才能與之相適應地去進行合適比例的人才培養??v觀其它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出,許多產業在人員需求上以應用型人才為主。譬如,電子信息產業,真正投入研發領域工作的,只是集中在大城市,只需要少數高端型人才,面向全國范圍的、需求量較大的仍是以應用型人才為主。這是一個“橄欖型”的產業鏈人才需求結構,研發和制造人才需求少,分別占兩端,中間多數為應用型人才需求。物聯網產業也具有這樣的特質,更何況它本身就是一個應用創新型產業,其產業巨大的生命力也體現在應用上。然而,目前大多數院校,包括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在物聯網專業的人才培養上,仍過于注重研發設計能力的培養,忽視應用領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是與產業鏈人才需求狀況不相吻合的。
其次,物聯網是向各產業、行業滲透的一個基礎性產業,其必然帶有跨行業的性質。譬如,農業作為第一大產業,它涉及的領域是很廣的,僅是農業物聯網對人才的需求就是巨大的,可是目前的物聯網專業普遍都沒有體現出這種行業的針對性,學生就業時,仍將面臨著對行業領域知識的一個再培訓過程。
根據前文論述,我們在進行農業物聯網人才培養中,應以培養物聯網應用型人才為主要出發點,并結合農業生產、流通、管理等行業背景知識,進行知識全面能力較強的綜合型人才培養。這樣才能培養出農業知識豐富的物聯網人才,有利于滿足社會的需求,有利于解決人才的就業問題,極大地推動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創新發展。
對于農業物聯網方向的高職高專學生培養,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專業能力目標:掌握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熟悉農業物聯網產品軟硬件配置,能從事物聯網解決方案的設計、管理和維護工作;掌握農業現代科技、農產品生產流通基礎知識、農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工程施工基礎知識,具備農業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實施能力;了解物聯網工程技術的技術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三、農業物聯網服務型人才培養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農業物聯網服務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應當圍繞著培養目標展開,除公共基礎課、選修課程及實踐課程外,以下詳細例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的構建。
(一)專業基礎課
1.農業現代科技技術概論
主要介紹介紹國內外農、畜、林三業的生產、儲藏、加工、消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現代育種目標、育種技術和育種方法;現代種植(養殖)技術;農產品采收、包裝、儲運、加工、流通等產后現代商品化處理技術;現代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應用情況。
2.電子技術基礎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子技術各種基本功能電路的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點,熟悉電子技術工藝技能和電子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閱電子元器件手冊、正確使用元器件、讀識常見電子線路圖、測試常用電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能復述邏輯門電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邏輯門電路設計簡單的組合邏輯電路,并能分析簡單時序邏輯電路的功能。
3.嵌入式技術
主要講述嵌入式系統的基本概念、界面設計、應用編程等知識。通過學習該門課程可以使學生能夠編寫、調試嵌入式程序。
4.物聯網數據庫應用及管理
重點培養學生數據庫基本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應用數據庫應用軟件對物聯網工程中所需數據進行管理、查詢、維護等操作。
5.農產品生產管理流通概論
課程介紹農業產品生產管理流通基本理論,從農產品生產到銷售的過程為出發點,介紹不同農產品在生產銷售流通等活動中的基本情況,應用的現代化技術、信息技術等情況。
6.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
結合TCP/IP協議深入講授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分層原理、數據通信、網絡協議、點一點網絡、廣播網絡、交換網絡、網絡互連、差錯控制、流量控制、擁塞控制方面的基本問題。
7.循環農業生產與管理
主要介紹農業生產管理中與環境保護的相互關系、掌握循環農業生產與管理的關鍵技術,了解農村節能減排的政策、技術措施等內容。
8.物聯網與供應鏈管理
主要介紹應用物聯網技術的供應鏈系統的概念及功能、物流的發展、物流管理原理、物流運輸管理、倉儲管理、包裝與裝卸、農產品供應鏈等內容。
9.工程進度與質量管理
通過學習本門課程,學生掌握建設物聯網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的基本程序與方法,物聯網工程質量驗收標準,施工安全生產技術規范,物聯網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處理,解決物聯網工程監理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專業核心課
1.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全面系統地闡述當前各種主流的無線網絡的基本原理,結合多種工業現場傳感器和多功能的上位機軟件,深入淺出地講解無線網絡的基本技術。
2.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
主要介紹物聯網RFID系統概述、RFID工作頻率及無線傳輸、天線技術、射頻前端電路、編碼與調制、數據的完整性與數據的安全性、電子標簽體系結構、讀寫器體系結構、RFID中間件、RFID標準體系、物聯網RFID應用實例,以及物聯網RFID技術現狀和標準體系。
3.工程線路識圖
主要介紹工程設計繪圖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主要培養學生識讀電器元件的結構形狀的能力,同時了解相關工程的國家標準,識讀圖樣,了解物聯網工程繪制圖樣所需的機器、儀表和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4.綜合布線與網絡工程實施
使學生能掌握網絡綜合布線的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并能熟練地運用于網絡綜合布線工程的設計、施工、測試和驗收等工程組織與管理環節,培養學生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系統安裝與實施的職業能力,并掌握綜合布線的基礎知識。
5.ERP運營維護
課程主要從物聯網工程的角度介紹物聯網工程系統中的主流程體驗、銷售管理、采購管理、存貨管理、產品結構管理、物料需求計劃管理、工單與委外管理、工藝管理、應收應付管理、財務管理等學習任務,掌握ERP系統的主業務流程和操作技能。
從以上課程體系的構建中可看出,在實際進行農業物聯網課程體系的建設時,注重突出實際應用領域特色,學生既要學習電子信息技術,又要學習農業科技和農業生產技術,還要求掌握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注重綜合性能力的培養??紤]到農業物聯網的項目一般偏小,各地點分散,其應用服務人才不可能專業劃分過細,否則任何一個點都需要物聯網、農業、工程安裝等不同領域的人員組成團隊配合工作,這對于偏小的農業物聯網項目來說是不實際的,必然要求建設及維護人員具備多專業綜合的能力素質。
四、改革教學方法,優化師資隊伍
(一)改革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力求突破,當前所流行的行動導向、慕課均是可采取的方式,無論哪種方式,主導思想將貫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實施。由于農業物聯網服務型人才培養的專業特性、跨學科特性,帶領學生進行現場學習將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此外,農業物聯網在實際工作領域的實施,往往以一個個項目的形式來進行,因此,案例教學也是必然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引導,亦有利于學生興趣的調動和綜合設計實施能力的培養。
(二)優化師資隊伍
從課程體系的構建可以看出,要做好農業物聯網服務型人才的培養,師資隊伍應具備物聯網知識能力、農業生產流通和管理知識能力、工程實施等方面的知識能力,在實際建設中,各校可根據自身狀況進行優化。同時,基于農業物聯網應用創新的特質,應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引進更多的企業兼職教師來補充師資隊伍。由于物聯網本身(下轉第186頁)(上接第184頁)是個新興產業,農業物聯網又兼有跨行業的特性,因此,教師的培訓學習也是隊伍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五、滿足實驗與實習條件,建設實訓基地
應根據院校重視面向農業領域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思路,堅持基礎和應用協調共進的原則,通過農、學、企相結合的方式,建設相應的實訓平臺,如企業提供最新的設備支持、學校提供專業人員、農業終端用戶提供場地,搭建起一個真實的現代農業物聯網應用平臺。在實訓過程中,學生收獲了豐富的實戰經驗,為日后就業打好基礎;企業獲得了充足的人力資源,充分解決了農業物聯網服務企業人員匱乏的現狀;而農戶則在合作中體驗到農業物聯網技術給農業生產帶來的種種好處,為農業物聯網的大力推廣增強了信心。
其次,建立一個以農業物聯網為背景的技術服務及農產品流通實訓平臺,通過該平臺,培養出農業物聯網領域的信息化人才,為技術服務的推廣和農產品的流通打好基礎。
通過利用實訓基地對物聯網服務型人才進行深入培養,可培養出一大批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以緩解目前農業物聯網缺少此類人才的局面。同時也為農業物聯網技術在我國大范圍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物聯網浪潮的來臨,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迫切需要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各種農業要素的全面感知、可靠傳輸以及智能處理。因此,對農業物聯網服務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大實際意義和價值,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其中一項迫切而又重要的研究工作。所以,應盡快在分析農業物聯網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對農業物聯網人才培養過程中涉及的管理模式、技術模式、商業模式展開分析和探討。在政府的引導下,在相關企業的積極參與下,建立一個多方共贏的人才培養模式,為農業物聯網的長遠發展提供長效動力。
【參考文獻】
[1]于娜,郭鵬,李乃祥.農業物聯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16)
[2]葛文杰,趙春江.農業物聯網研究與應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農業機械學報. 2014(7)
[3]謝秋麗,黃剛.基于物聯網人才培養與教學實踐的研究[J].軟件導刊,2011(3)
[關鍵字]高職計算機專業 專業轉型 教學改革
引言
近十余年時間里,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無論是在辦學規模、招生數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其應該扮演的角色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反差,重重困境,生源危機、畢業生就業錯位、缺乏吸引力等問題成為制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在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等有關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礎上,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困境,教育研究者和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研究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并在實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還需要進一步探討解決現實中諸多問題的思路。本研究將以高職計算機專業為例,深入探討該專業的專業轉型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為更有效地培養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參考。
一、形勢與現狀
近十幾年我國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技術應用迅速普及,高職計算機專業也針對性培養了大量的應用技術人才,極大地促進了現代信息社會的經濟發展。為了適應當前的國家經濟轉型,社會人才市場上還需要大量計算機技能應用型人才。
1.現狀
針對高職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普遍存在就業難和就業的專業相關率低的問題,高職教育工作者也提出和實施了“產教結合”、“工學結合”、“做中讀”、“半工半讀”、“工讀交替”等人才培養思路,但實施效果不理想,導致這門曾經是非常熱門的專業現在變成紅牌專業了。
2.原因分析
學校非常希望通過校企合作達到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合格技術型人才的目的,企業也希望通過這種合作創造更多的效益。所以學校和企業其實都希望有良好的校企合作。然而為什么企業卻不愿意給畢業班的學生提供實習崗位,不愿意錄用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造成學生就業的專業相關率低的現象呢?原因主要是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方面出了問題,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也不高。
學生一般都是去中小型企業工作,中小型企業的特點是人數較少,而且為了提高效益和效率,普遍采用較時尚先進的相關崗位技術,因此經常要求員工一崗多能,并具有先進時尚的知識技能,而且不愿意花人力和時間從零開始培訓實習生。而當前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掌握的技能跟不上時代要求,知識面較窄,達不到中小企業對崗位技術人才的要求。
因此現在只有及時進行高職計算機專業轉型和教育教學改革,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合格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率及就業的專業相關率。
二、計算機應用方向的市場調查
高職計算機專業是IT方向很老的專業,現在IT行業技術分類越來越細化,應用技術更新越來越快,計算機應用型人才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術也應該快速跟上時代的步伐。
計算機專業一直希望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滿足社會技術需求的人才,曾經著重進行計算機軟硬件安裝與維護方向、網站建設與維護方向、網頁設計制作的方向、多媒體制作等方面的教學。計算機應用崗位需求量曾經非常巨大,高職學生的就業也曾經很好,但近年調查數據顯示,這些技術方向相關的崗位已經有了大量成熟的崗位人才,崗位人才的需求量明顯減少,同時大量本科計算機畢業生也在與高職計算機畢業生進行崗位競爭,本專業的高職畢業生從事專業相關崗位工作的人數比例低于30%。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應用,中小企業現在對移動互聯網技術方面的崗位技術人才的需求直線上升。因此為了盡快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高職計算機專業轉型和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三、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及教學改革
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師需要經常到相關企業一線掛職實習鍛煉,及時感知行業技術新技術動向和企業相關崗位技術的需求,然后盡快將這些技術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同時改革教學方法,以便更好的培養滿足企業崗位技術需求的人才。
當前IT行業的新技術動向為移動互聯網、智能樓宇和物聯網,高職計算機專業改革理應從這幾個新技術中選擇一個。對中小型企業人才需求的調查結果表明,目前人才需求最多的是移動互聯網方向,而且該方向的課程可以高效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資金投入相對較少,比較適合高職計算機專業當前的專業轉型,而且移動互聯網方向的移動應用開發技術(Android)和WEB前端技術和移動服務器技術等要求的編程較少或比較容易,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高職計算機專業轉型到移動互聯網技術是現實可取的。
1.專業轉型后的課程體系特點
高職計算機專業轉型后,為了體現專業新技術特點,課程體系首先應該確定多門主要專業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比如移動互聯網概論、移動應用開發、WEB前端技術應用技術、移動服務器技術、移動互聯網營銷等課程和一些列專業基礎課;第二,按企業需求動態開設專業選修課;第三,為開設的各門課程合理分配課時量,使學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這些知識技能。另外還要強調課程之間的互聯性,課程中和性、完善性。
專業課程體系中,第一學期為了讓新生初步具體感知專業方向,需要設置移動互聯網概論課程,從第二學期到第四學期學習各門專業課和專業拓展課,第四學期課堂教學的最后兩周可以開設專業綜合實訓,鍛煉學生綜合動手能力,盡量能使學生零距離上崗,更好地達到企業的人才需求。移動互聯網概論課程內容很廣,涵蓋后面學習移動通用頁面設計與制作、移動客戶端應用軟件開發、移動服務器端建站、移動產品網絡營銷、數據庫等多門課程的案例分析及設計制作環境的介紹,為學生深入學習后面各門專業課程起到鋪墊作用。專業綜合實訓是讓學生運用學到的各門專業課程的實踐技巧,綜合設計和制作一個具體的移動互聯網技術與應用相關的作品。
2.教育教學的改革措施
高職生主要來源是三校生和普高生,雖然他們都使用過移動互聯網產品,但專業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卻有很大差異,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針對不同的生源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三校生的專業課教學是突出知識技術水平在以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而普高生的專業課教學需要從課程的理論和技術基礎開始,循序漸進,所以給他們上同一門課的老師,雖然課名和教材一樣,但教學進度和內容不一定相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案。
專業課程內容應該減少課程內容中過于理論的內容,增加新技術及其應用技能方向的實踐內容。實驗分為校內和校外。校內課程實驗和實訓應繼續堅持校內的“產教結合”模式和案例教學,但是課程實驗教學的方法還需要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先講理論,再做相關實驗演示,然后學生被動模仿。現實工作中都要求員工具有主動學習思考的能力,所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很重要。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可以進行以下嘗試。課程的早期實驗可以先按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中期階段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可以指導學生先做實驗,教師解釋實驗中理論依據,課程后期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自己做實驗,讓學生主動搜索查找相關的理論依據,以這種漸進的方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校外實訓應該提高“工學結合”的有效性?!肮W結合”要求作為校外實訓基地的企業提供充足的專業相關性實習崗位,鼓勵企業對實習生進行崗位培訓,而不是把學生當廉價勞動力在企業做于專業不相關的簡單打雜事務。另外還應該培養學生較寬的技能范圍。中小型企業要求員工不僅具有應用時尚技術的能力,一職多能,所以還需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學習更多的跨專業的選修課。
教師的專業培訓和業務水平與教學質量有很大關系,與學生的就業也密切相關。因此學校應該盡量多的給教師提供針對性的培訓機會,教師自己也應該有意識的自己更新拓展相關知識,到企業一線進行實際鍛煉,學習掌握新技術,并將學到的新技術盡快融入教學中,及時傳授給學生,使企業愿意接收高職計算機畢業生,真正達到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專業相關性。
四、結語
我校新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已經建成,招收了專業新方向的新生。去年開始針對大二的學生中途進行該方向的課程教學實踐,這些學生在今年頂崗實習的單位受到普遍歡迎,說明這個專業方向選擇的正確性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性。雖然專業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還需要與時具進,不斷完善,爭取更好地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董發勤,張廣兵.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多向參與機制[J].職教論壇,2012(3).
[2]曹鳳.高職高專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對教學的促進作用[J].教育與職業,2010(7下).
[3]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Z].
關鍵詞:物聯網專業;知識體系;培養方案;高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4)10-00-03
0 引 言
物聯網技術目前成為全球各行業各領域研究和應用的熱點,它能給我們的經濟、生活帶來巨大的變革。隨著物聯網的興起,對人才的需求必然會有一個飛躍性的增長。專家預測10年內就可能會大規模普及,產生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因此社會對物聯網技術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1]。國家教育部從2010年3月,了《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申報和審批工作的通知》,隨后我國有數百所大學申報和準備申報物聯網或傳感網專業。
信息獲取、信息傳輸和信息處理,這三個部分構成了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他們也是物聯網產業的三個組成部分。電子、通信、計算機是物聯網三大支柱中的必備學科。其中每一個學科都有一套人才培養的知識體系,而每一個學科又有多個方向。而物聯網工程專業需要這三個學科知識的支撐,所以物聯網工程專業可選擇的基礎、專業課程眾多,所涉及的應用更是無處不在,在教學上往往會希望面面俱到但是又無所適從[2]。如何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取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各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不盡相同,有的甚至差異很大[3-6]。絕大部分院校的物聯網工程專業課課程體系只是對物聯網工程涉及的多學科領域現有課程進修簡單的裁剪和疊加,再增加物聯網導論等專業核心課程,這類課程體系沒有體現出物聯網工程專業的特色。因此有必要從物聯網技術自身發展、物聯網相關企業人才需求和學生自身素質全面發展三個角度,對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析探討[7]。
許昌學院2013年通過國家教育部審批通過,開始招收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在探索物聯網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我們也借鑒了許多高校的經驗和做法,也尋求了多家企業的合作,目前對該專業的課程設置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我們可以從物聯網技術體系架構和人才就業方向入手,探究不同人才培養就業方向在體系架構中所需要的核心技術和課程,從而理清思路,為物聯網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設置提供參考。
1 物聯網技術體系框架
圖1 物聯網技術體系框圖
物聯網的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物聯網按照網絡架構可以分為應用層、網絡層和感知層。圍繞著這三層,可以探討其中所需要的核心知識,從而得出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所需的知識體系。
2.1 感知層
感知層的主要作用是信息的感知和采集,主要由感知器件來實現各類信息的采集,如各種傳感器、RFID、各種二維碼、紅外和智能裝置等。
在這一層中,需要具備的知識主要包括:
各種傳感器的功能、性能、結構、特性和工作原理等內容;
RFID、條形碼等的相關知識;
各種智能終端的特點、結構、工作原理等。
根據物聯網工程專業的特點,不需要對傳感器的具體細節做過多的認識和學習,只需要簡單了解和使用即可,所以不需要開始相關的傳感器原理等課程。但是傳感器所采集到的信息需要有相應的硬件進行收集處理并上傳至網絡層進行發送,可以說嵌入式是整個物聯網的基礎部分,所以有必要開設嵌入式相關的課程。
與嵌入式相關的硬件主要包括:單片機、ARM和FPGA三種。
2.1.1 單片機
單片機的使用非常廣泛,而且在后續網絡層中所使用的CC2530 ZigBee模塊中也包括單片機模塊,因此,單片機課程應成為物聯網工程專業所必開的課程。與之相配套的課程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和電子學和數字電路。有些學校還開設有計算機組成原理和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筆者認為,這兩門課程可以選擇一門進行開設。
計算機組成原理主要面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進行考取研究生需要,并且它可以讓學生從計算機整體的結構、功能和組成角度認識和理解整個處理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系統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主要面向接口,但是其中接口的內容可以放到單片機課程中進行講解和實踐,而匯編語言的相關內容在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中也可以進行補充和加強,所以筆者建議只需選用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進行開設即可。
2.1.2 ARM
ARM是一個總稱,其中也包含系列產品,對于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ARM也是其知識體系中必備的一項內容。單片機無法運行操作系統,因此在有些情況下需要用到更高級的處理器。物聯網網關和許多高級的電子產品都需要用到它。開設與嵌入式相關的課程還需要開設Linux操作系統,有必要對Linux的使用和主要組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掌握。另外還有嵌入式應用層開發的高級語言,如C++等。
2.1.3 FPGA
FPGA是一個提高性的內容,如果偏電子設計與開發的學??梢钥紤]開設,或者可以為學生開設相關的選修課程,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但是由于這門課程的難度要高于前兩部分,所以筆者認為可以根據學校的特點和學生接受能力進行取舍,它可以不算作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所必備的知識體系成員。
2.1.4 RFID技術和條形碼技術
對于RFID而言,是目前應用最為普遍的物聯網應用技術,所以它理所當然成為物聯網學生知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建議開設RFID技術與應用課程,除了講解RFID原理之外,還要針對RFID的應用進行相應的開發和實踐。
2.2 網絡層
網絡層主要負責將感知層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傳輸。目前常用的網絡協議包括:ZigBee、藍牙、Wi-Fi和433等,所使用的通信網絡主要有2G/3G/4G電信網和傳統互聯網。所以在這一層次上,需要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ZigBee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等內容。
針對無線網絡,除了ZigBee之外,還有Wi-Fi、藍牙和其他無線傳輸技術,如300 MHz、433 MHz、915 MHz無線通信技術,對它們的特點和應用也應當給予適當的講解。尤其目前藍牙4.0技術已經得到了比較大的改進,蘋果新推廣的ibeacon技術有可能會對藍牙技術起到大力推廣的作用,所以對這幾種技術應當讓學生都有所接觸和認識。在課程中可以體現在物聯網導論、無線傳感器網絡中進行講解。另外在課程設計和實踐活動中,可以對這些技術予以應用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2.3 應用層
物聯網目前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就應用層技術而言主要是應用層軟件的開發,所以物聯網工程學生應該掌握的主要技術應該包括Java技術和移動平臺應用程序開發技術,但是偏硬件和體系構成的學生可以淡化這兩個內容的學習,偏軟件的學生應該加強這兩項技術的訓練。
另外,目前提得比較多的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內容,也應體現在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體系之中。云計算其實應該是云服務,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IaaS、PaaS和SaaS。在這三個內容中,PaaS是目前云服務所用到最多的技術,所以要讓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對這項技術有所了解,從而為后續物聯網應用服務開發開拓更寬廣的思路。
就目前物聯網的主要應用案例來看,每個案例往往是這三層的綜合,所以物聯網工程的學生的知識體系在這三層中離開了哪一層都不完整。我們從這三層出發,梳理出了大致的脈絡,有了比較清晰的思路,再根據所定位的學生的就業方向予以加入相關的專業知識或者根據學生的培養定位增刪一些相關的內容,即可確定相應的培養方案。
3 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就業方向分析
在人才需求方面,各地政府紛紛上馬物聯網項目,急需大量的物聯網人才。由于物聯網專業的一些課程涵蓋了電子、通信和計算機三個學科領域,所以學生的就業范圍比較廣泛,但是也有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物聯網三個學科都有所涉及但是哪一個學科都沒有學精,所以就給物聯網專業學生的就業規劃提出了問題。
目前許多高校往往會結合自身的原有學科特點,對某一方面有所側重,關鍵是看學生的培養目標,并且要和當地的經濟特點相結合,有所側重,也就是要瞄準行業應用而開展,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也有專家提出來了相應的物聯網專業學生就業可從事的行業主要有[8]:
物聯網系統設計架構師、物聯網系統管理員、網絡應用系統管理員等核心職業崗位以及物聯網設備技術支持與營銷等相關職業崗位;
物聯網終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工程師,進行物聯網相關軟件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無線傳感網絡系統的設計和管理;
物聯網在智能系統、普適計算、工業控制、信息處理、通訊和管理等領域的應用開發和工程實現;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與物聯網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
從以上專家所列出的就業方向來看,可以將就業方向也歸納為硬件、網絡和應用三個大類,這和以上根據物聯網基本架構所描述的知識體系基本吻合。
物聯網工程專業的人才有自身特有的素質構成,與計算機、通信和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比較起來,主要有以下特點[9]: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么側重于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要么側重于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組網、管理或者開發,但缺少物聯網工程應用中所必須的傳感、控制、通信等領域的知識。
通信專業側重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通信原理,但對物聯網中所涉及的傳感、嵌入式和應用開發涉及較少。
自動化專業雖然對物聯網中必須的傳感和控制技術等有所側重,但是對于計算機應用開發領域涉及較少。
由此可見,對物聯網工程專業的人才而言,是適應物聯網行業的特點而具備更綜合的專業素質。
4 知識體系基本構成
通過以上的分析,綜合物聯網體系架構和人才就業方向的定位,另外與二本層次學生的特點相結合,可以歸納出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架構,歸納總結如下:
基礎知識相關課程:數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英語、電工與電子學(在這門課中包含有電路分析和模擬電路)、數字電路、C語言、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成原理。
專業必備知識:物聯網導論、Linux操作系統、Java語言程序設計、RFID技術與應用、傳感器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嵌入式技術、通信原理、無線傳感網絡、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開發。
專業實訓課程:安卓系統開發、ZigBee課程設計、RFID課程設計、無線傳感網課程設計。
另外可增加:印制電路板設計、數字信號處理、EDA等相關課程,以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和基本技能。
5 實踐教學的開展
實踐教學模塊有基礎實踐教學部分和專業實踐教學部分?;A實踐教學部分由“基礎實驗―綜合設計―應用創新”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層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以電子技術學習為主。通過電子技術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元器件的辨別和使用,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進行課程實驗,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等;第二層主要包括各門課程的課程設計、電子綜合設計以及先進設計工具 EDA技術,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第三層是應用創新層,引導學生參加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作品大賽和科研項目等。
專業實踐教學部分注重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通過開設硬件設計一條線課程(單片機、嵌入式、RFID技術、傳感器網絡)和軟件設計一條線課程(C 語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嵌入式操作系統、移動互聯網開發),使學生系統掌握嵌入式系統的硬件和軟件設計技術,掌握物聯網網絡協議棧和實現物聯網通信。
6 結 語
物聯網工程專業由于涵蓋的學科范圍廣,在學生知識體系構建方面需要花費較大力氣進行研究,從物聯網自身的體系架構來探討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所必須的知識體系,在滿足基礎知識體系的前提下,結合相應的就業方向,增加適當的特色課程,構建出適應各個學校特色的培養方案,從而培養出適應行業需求的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國民,徐秀芳.地方工科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J].現代計算機,2011(7):35-37.
[2]趙學健.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科技信息,2013(4): 63-66.
[3]李仲生,唐杰,黃同成,等.地方本科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建設探討[J].信息技術教育與研究,2013(3):126-128.
[4]潘丹,甘宏.構建物聯網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考與分析[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1):68-70.
[5]彭力,謝林柏,吳治海,等.物聯網工程新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研討[J].計算機教育,2013(15):77-81.
[6]劉鵬.物聯網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2(21):9-12.
[7]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物聯網工程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關鍵詞: 物聯網; 應用型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6)10-67-03
Probe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specialty applied talent
Kong Rui, Zhang Bing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Jinan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519070, 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personnel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studied;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training mode are expounded and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the school, to have obtained a better training resul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engineering specialty.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oriented personnel; talent training mod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0 引言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1-2]。“物聯網工程”是一個圍繞“戰略新興產業”設立的新專業,2010年開始教育部進行了物聯網相關專業審批,截至2015年6月,國內已經有近250個高校開設了“物聯網工程”專業?!拔锫摼W工程”專業具有鮮明的特點:綜合性、交叉性、應用性[3],涉及電子、計算機、通信等多領域相關專業知識?!拔锫摼W工程”專業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掌握傳感器、微處理器、嵌入式理論和相應的應用軟件技術,還要掌握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無線傳感網絡以及3G/4G無線網絡等新技術[4-5]?!拔锫摼W工程”專業應用的多樣性,要求我們必須培養寬口徑人才,既要重視基礎訓練,更要培養應用系統綜合開發能力?!拔锫摼W工程”是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僅傳授理論知識是不夠的,一定要立足實踐,從應用入手。
1 社會對“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
黨的十做出了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等一系列戰略部署;我國已把物聯網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年)》和2050年國家產業路線圖;至2015年底,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達到750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物聯網行業將持續快速發展,年均增長率30%左右,到2018年,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物聯網在制造、物流、交通、電力、安防、醫療、環保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廣東省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將“物聯網列為重點發展領域”;《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建設南方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率先發展“物聯網”;廣東省先后組織了“粵港RFID產業聯盟”、“廣州電子行業協會RFID專業委員會”、“RFID技術支持中心”等機構來推動本地區的相關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物聯網的產業規模比互聯網產業大20倍以上,而物聯網技術領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將在百萬人的量級。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將會拉動各國經濟的發展,物聯網的廣闊發展前景已經引起了產業鏈上各行業的青睞。物聯網的產業鏈條涉及傳感器、芯片、設備制造及軟件應用等行業,作為新一輪的信息技術革命,物聯網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高校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戰場”,應針對性地設置“物聯網工程”相關專業,有目標地培養“物聯網工程”專門人才。
目前,我國已有近250多所高校設置了本科“物聯網工程”專業,有些學校的“物聯網工程”專業已招收了4屆本科生,物聯網發展的戰略需求及人才培養需求,使得專業應用型培養模式設計非常必要。物聯網技術構成主要由三層[3-5]:感知控制層、網絡傳輸層、應用服務層。涉及到的關鍵技術有傳感器技術、傳感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嵌入式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社會對“物聯網工程”專門人才的要求是:具備在物聯網工程領域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物聯網系統綜合設計能力,掌握信息獲?。▊鞲衅骱托盘枡z測相關知識)、信息傳輸(通信、計算機網絡)、信息處理(數據融合、云計算等知識)、應用層(應用軟件開發、嵌入式系統開發)相關知識,能從事物聯網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工作。
2 “物聯網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目前,物聯網技術還屬于一個新興技術,正在快速發展,物聯網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僅僅有十多年時間,真正引起重視并快速發展是在近幾年,國內高校開始建設“物聯網工程”專業的時間更短。“物聯網工程”是一個屬于戰略新興產業的新專業,是一個與產業啟動和發展同步建設的新專業,這就決定了物聯網工程專業建設沒有成熟的、體系化的理論和經驗可以借鑒,專業建設具有探索性和不確定性,學習與掌握物聯網的技術理論,發展方向及其行業應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標。物聯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將非常大,為了順應國家對物聯網專業人才需求,暨南大學于2010年就啟動了“物聯網工程”的籌備與建設工作,并于2012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了“物聯網工程”專業,作為全國領先、廣東省首批開設該專業的高等院校,我們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教學成果。在已有“物聯網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基礎上[6-8],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希望能培養出“物聯網工程”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2.1 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
物聯網工程專業具有鮮明的綜合性、交叉性、應用性特點,以夯實學科基礎,注重專業交叉,強化工程實踐,培養創新能力為思路,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核心,以理論教學和工程實踐為兩條主線,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綜合利用理論知識和解決工程問題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拔锫摼W工程”專業是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學科交叉融合、相互滲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應用型學科, 針對該專業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要求,我們在培養方式上以合作的企業為實踐基地,以粵港澳區位優勢為立足點,以項目教學為途徑,以職業素養和實踐動手能力為目標,兼顧學生創新能力,強調多層次協同培養,利用校企合作,交叉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2.2 校企合作,培養社會需要人才
校企合作是工學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我們在“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培養環節,強調企業直接參與學生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工作,由于企業對市場的了解,企業向學校提供人才的需求計劃、職業能力要求以及技術發展情況等信息。學校根據這些信息,通過優化整合,使得人才培養方案更加符合市場的需要、社會的需要,適應培養目標的需求。學校在相關企業建立校外實踐基地,企業通過一定方式為學校提供技術、資金、場地等方面的支持,共同建立校內、外實踐基地,這對學校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術能力提供了基礎保障,同時也節約了學校的辦學成本,關鍵的是為企業培養了一批技術能手。校企合作,可以讓學生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使他們在學習和工作兩種環境中成長,有計劃地使他們的事業心、責任感、專業技能、團隊意識、人際關系、協作精神、組織紀律及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培養,綜合素質得以提高,個人全面發展。最后,校企合作解決了畢業生就業問題,實行校企合作,學校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合格的人才;學生也通過到企業實習,培養自己的職業興趣,學生畢業后。就能較快地找到合適的崗位。
2.3 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推動物聯網技術的產學研結合
“物聯網工程”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科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產業、作為理論性極強的學科,離不開產學研的結合。我們將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把研究的成果用于企業,在教學中注重實踐教學,緊密圍繞物聯網產業發展需要,校企合作進行技術研發,制定與培養目標相匹配的教學計劃,使學生能較早接觸和熟悉工程技術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工程環境;結合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具體特點,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四年在校教育),制定有效、務實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實行“3+1”的人才培養模式(注:“3+1”是三年在學校,1年在企業),并開展教學實踐。建立人才培養、引進、激勵機制,校企教師“互兼互聘、互培共育”,優化“物聯網工程”專業教學過程,學生總共有一年時間在企業學習,理論性強的課程在學校學習,實踐性強的課程在企業學習。我校的“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除了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之外,還包括三個課程模塊(以下簡稱:學程):RFID原理與應用課程模塊、智能家居課程模塊、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課程模塊,不同的學程包含不同的課程,前兩年“物聯網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全部一樣,可以參考文獻[6]和文獻[7],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學程,這些學程包括了該研究方向必須選修的一些專業課程,每個學程約15-20學分不等;實訓課程一般都是放到企業進行授課,授課老師可以是企業工程師或學校有工程實踐能力的教師,實訓課程考核基本都是以課程設計形式進行。我?!拔锫摼W工程”專業開設的三個學程如表1。
2.4 項目式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構建“項目主導、模塊遞進”的專業課程體系,與企業工程師合作,引入實際項目,以項目為主導,按基本能力、專業能力、綜合能力三個依次遞進的模塊建立課程體系。加強專業教學設施建設,建好物聯網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為培養物聯網工程技術型、應用型人才開辟良好的實踐環境。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實踐教學,可以將校內實驗、企業實習、創新項目、學科競賽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能很好地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滿足物聯網工程實用人才培養要求的“立體化培養、個性化拓展”的工學人才培養模式。我校2012級“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共30人,學生實際選擇了前面兩個學程。這30個學生,從大三開始就分成三個不同研究方向,分別到三個不同企業中。每個研究方向分幾個研究小組,每個研究小組由3人構成,接受企業給予的實訓指導和分配的任務,在校期間繼續理論課學習,課后完成項目組任務,根據完成任務情況,由企業工程師和負責老師共同給予評分。同時,我們要求所有學生在四年學習中,每人至少參與一個大創項目或學科競賽,經過四年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3 結束語
物聯網的發展方興未艾,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的技術和需求,因此,“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也必須與時俱進。近年來,我們在“物聯網工程”專業建設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已經與珠三角地區物聯網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并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加強實踐教學。我們已經與地方六家物聯網企業簽訂了實習和實訓基地協議,合作編寫了人才培養方案;我們秉承教學為企業服務、為珠三角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積極與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學術團體、高校和各類企業的建立學術和業務關系,得到各方面的熱情支持,截止今年5月,我們培養的第一屆“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非常好,今年畢業生除去讀研學生,全部就業,用人單位非常滿意。這證明了我們的應用型“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性,今后,我們會繼續研究和探索,希望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型“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劉云浩.“物聯網導論”[M].科學出版社,2010.
[2] 王良民,熊書明.“物聯網工程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
[3] 王志良,閆紀錚.“普通高等學校物聯網工程專業知識體系和
課程規劃”[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4] 徐鵬,王玉玨,李健.“物聯網技術綜述”[J].軟件導報,2011.10
(5):50-52
[5] 孫其博,劉杰,黎等.“物聯網:概念、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綜
述”[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33(3):1-9
[6] 孔銳,張冰等.“物聯網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暨南高教
研究,2012.1:66-69
[7] 孔銳,張冰等.物聯網工程專業實驗課程設置探索[J].實驗技
術與管理,2014.31(2):179-182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物聯網;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改革
物聯網專業是職業院校中的一門新興專業,出現的時間還比較短,所以專業建設還不夠完善,與物聯網專業有關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都還處在摸索階段。而職業技能大賽的出現,不僅可以讓優秀的物聯網專業人才脫穎而出,提高物聯網專業人才的整體操作技能水平,還可以讓教師了解到當前物聯網技術的關鍵教學點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使教師對教學內容有整體的把握??偠灾?,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行,對于職業院校的物聯網專業建設有重要的引導與促進作用[1]。
1 職業技能大賽可以推動職業院校的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
職業技能大賽中物聯網專業比賽舉辦的目的是:利用職業技能大賽帶動職業院校物聯網專業建設,促進物聯網專業教學改革,培養更多物聯網專業人才,以滿足社會對物聯網專業人才的需求;提高社會對物聯網專業相關崗位的了解程度,使企業能夠把握好招聘物聯網專業人才的關鍵性要求,減少對職業院校物聯網專業人才的偏見,提高職業院校物聯網專業人才的整體就業率。
通過職業技能大賽,推動物聯網專業教學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學內容的創新,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正確引導物聯網專業教學的方向,從而跟上當前社會物聯網行業發展的步伐,使得物聯網技術能夠推廣到更多的領域。
根據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評分標準來看,大賽更加注重職業院校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創新意識,而當前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方式與大賽對專業人才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職業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有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經過職業技能大賽中的物聯網專業技能比賽之后,職業院校應該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在學校內部可以定期舉辦校內專業技能比賽,再到院校與院校之間的校級比賽,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職業院校對互聯網人才的培養。
2 推動教師團隊建設,提高師資力量
職業技能大賽不僅考驗職業院校學生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更是對職業院校整體教學質量以及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的考查。而物聯網專業涉及到多門學科,包括計算機專業、電子信息專業、通信專業、傳感器研究相關專業等等,涉及范圍比較廣,理論知識體系比較復雜,所以,專業教學老師需要思維清晰,對每一門物聯網專業相關學科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夠熟練地將這些知識體系整合起來,用系統性的講解方式傳授給學生。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同時滿足這些條件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教師團隊建設也是當前職業院校物聯網專業建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2]。
職業技能大賽給予了職業院校加強教師團隊建設的機會。因為職業技能大賽是對各職業院校專業精英人才的選拔,所以職業院校會極為重視這次比賽,安排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質量高的教師作為比賽教練。此時,職業院??梢詫⒁恍┌l展潛力比較大的年輕教師安排到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隊伍當中,協助主教練對參賽學生進行指導工作,通過對學生的指導加深自己對于物聯網專業的理解,拓展知識面,增長見識,強化實踐教學能力。因此,許多年輕的物聯網專業教師在職業技能大賽中得到了鍛煉,其教學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升。
3 推動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改革
職業技能大賽不僅需要考核參賽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要考核參賽學生對于物聯網專業知識的了解程度。物聯網專業理論知識包括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方法、串口服務器的構建、zigbee信號傳遞技術等;物聯網專業的實際操作包括物聯網實際應用時的線路布置、網絡的具體連接方式、軟件的維護等等。
在職業技能大賽結束以后,職業院??梢詮闹锌偨Y經驗,將比賽的注重點作為物聯網專業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推動教學內容的創新。比如在與物聯網實踐相關的課程教學中,可以引用物聯網技術應用比較成熟的城市案例作為教學案例,并進行分析。將實際案例引入課程教學,可以提高理論知識的可信度,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3]。
將所教學的內容具體化、實際化,可以讓課程的重點從授課老師轉移到具體案例上來,學生們從被動接受老師的授課到主動從案例中探索知識。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物聯網專業學習當中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4 基A設施建設優化
職業院校對于物聯網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所以基礎設施的建設優化也就變得十分的重要,基礎設施指的是學生們進行動手操作訓練的主要場所,包括實驗室、網絡機房等。由于我國物聯網專業在職業院校中開設的時間比較晚,所以許多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根據職業技能大賽的要求以及現有的一些新興技術的出現,職業院校需要對基礎設施建設方案進行一些調整。比如由于近年來zigbee信息傳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職業院校需要在原來的傳感器實驗室的基礎上加設zigbee技術應用模塊,并根據職業技能大賽的相關要求將zigbee技術的教學內容加入到zigbee技術應用模塊當中;將PC客戶端的開發內容以及移動客戶端的開發內容加入到物聯網綜合開發實驗室當中[4]。
5 教學交流平臺的構建
由于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比較多,所以比賽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各職業院校需要構建一個專業教學交流平臺用于參賽隊伍的相互交流。教學交流平臺的構建,一方面可以為不同專業的參賽學生交流提供機會,開拓參賽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參賽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方便老師的指導工作,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6 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整體就業率
首先,職業技能大賽不僅考驗參賽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還考驗參賽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與心理素質。經過職業技能大賽中的層層選拔以及各種培訓指導以后,參賽學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素質以及團隊意識都有所提高,也為學生未來的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參賽學生如果在職業技能大賽中表現優異,可以大大提高職業院校的知名度,減少社會對職業院校的偏見,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率。
而物聯網技術作為一門新興技術,應用的時間比較短,許多人們對其認識還不夠深。職業技能大賽可以讓人們把關注點放在這些新興技術上,提高對新興技術的認識,對物聯網技術的推廣發展起到引導的作用。
7 結束語
物聯網技術是一門新興技術,在職業院校的應用時間比較短,所以專業建設還不夠完善。而職業技能大賽可以有效推動職業院校物聯網專業建設,因此職業院校要把握住職業技能大賽這一機遇,促進教學內容創新,加強教學內容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職業院校的整體就業率。
【參考文獻】
[1]李如平,張震,吳房勝,朱煉,張玉榮.技能大賽引領高職物聯網專業群建設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6,18(03):81-83.
[2]程航.基于技能大賽的高職院校物聯網專業實訓室建設[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6):222-223.
關鍵詞:物聯網;培養體系;課程體系;校企合作
中圖法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4)04-0076-03
0 引 言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術革命,在2011年、2012年物聯網先后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物聯網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物聯網發展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就產業發展情況而言,完成《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的任務還很艱巨。目前,整個產業面臨標準不統一、核心技術不成熟、商業模式不清晰以及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而人才短缺則是今天物聯網發展的重大瓶頸。因此,解決物聯網發展的關鍵還在于培養物聯網領域的專業人才。
自2010年起,國內已先后有200多所本科高校和400多所專科學校經教育部批準后開設了物聯網相關專業,目前與物聯網相關專業的本科和大專學生共計5萬多名,并且數量在逐漸增加。物聯網產業的迅速發展給物聯網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給物聯網人才的培養帶來新的挑戰。現階段高校產出的專業對口學生遠遠無法滿足旺盛的物聯網產業需求,大部分畢業生僅能支持產業的初級工作,能夠勝任研發、設計、管理、應用核心等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十分緊缺。顯然,經過三年的教育嘗試,目前高校仍然處在物聯網教育的探索階段,人才培養體系還不完善,在為國內物聯網產業輸送大量專業人才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還有待進步。
1 國內高校物聯網專業教育現狀與問題
目前,國內高校物聯網專業教育普遍面臨以下問題:
(1)培養目標和專業定位不明確。物聯網是計算機、電子、通信、自動控制、軟件、管理工程等多個學科的融合,國內開設物聯網專業的高校都是首次試水,國外也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供借鑒,多數院校的物聯網專業是由計算機、通信或電子信息等背景的老專業發展而來的,不像其它比較成熟的專業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專業定位。高校對于如何開設物聯網專業,學生應該學習哪些知識,社會需要哪些技能人才并不十分清晰。作為用人方,許多企業渴望借助物聯網東風,在物聯網發展浪潮中能夠分一杯羹,為自己企業的高速發展或戰略轉型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但整個物聯網產業鏈尚未形成,物聯網技術標準未統一,行業、企業對物聯網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對崗位需要哪些知識與技能不清晰。因此高校也只能根據行業、企業的預測信息培養物聯網技術人才,無論從實踐還是理論研究上,物聯網專業目前都還處于探索階段[1]。
(2)課程設置體現不出專業特色,缺乏行業應用支撐。當前物聯網專業的課程設置大多是將各個交叉學科的課程直接設置在物聯網專業的課程體系之中,比如計算機專業相關的課程、通信專業相關的課程以及電子技術相關專業的課程。導致課程體系復雜、內容繁多、缺少層次,真正體現物聯網特色的課程少之又少,體現不出專業的特色。另外,在很多院校物聯網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缺乏行業應用,物聯網雖然是剛剛興起的新專業,但是很多概念和技術已經在各個相關行業應用多年,是各行各業更深層次應用的必然產物,行業應用和背景對物聯網專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沒有行業應用的支撐,物聯網專業的人才培養將失去目標和方向。
(3)教學實踐環節差,實驗條件不完善。物聯網工程實踐性強,對實驗設備要求高,高校的實驗實訓條件有待完善與加強。大部分高校還停留在傳統理論的培養上,嚴重缺乏實踐環節的設置,所搭建的物聯網實驗室仍停留在過去的單片機、嵌入式實驗環境,缺乏綜合性的實訓室。在一些傳統的實驗教學體系中,往往重理論輕實驗,重驗證輕設計。部分教師本身就缺少生產或工程一線的實際工作經驗,難以真正做到聯系實際的工程問題展開實驗教學。加上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用到一系列不同復雜程度的儀器設備,或者需要親自設計實驗場景,對教師的技能要求也更高,導致一些教師在編寫課程大綱或設計實驗教學體系時,有意無意地縮減一些難度較大的實驗環節[2]。由于缺乏實驗實訓,導致學生即使學習了再多的理論知識,將來在步入工作崗位時也容易眼高手低,在解決實際的問題時無從下手。
(4)師資力量薄弱,師資培訓投入不夠。由于物聯網專業出現的時間短,各院校物聯網課程教學體系的建設還在探索之中,其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大都是從其它專業調整過來的,不具有物聯網行業相關企業的從業經歷,缺乏物聯網應用的實踐經驗。物聯網應用是跨專業、跨學科、高難度、深層次的應用,需要多個學科的融合,因此,物聯網專業教育對師資要求高,由于跨專業、跨學科,需要學習、補充新知識,師資培養有一個較長的周期。學校對師資培訓的投人不夠,師資培養缺乏針對性、連續性和有效性。
(5)校企合作不夠深人,缺乏清晰的合作模式。學校目前比較閉塞,校企合作意識不強,缺乏專門的校企合作機構和專門發展資金。雖然也有很多高校針對物聯網專業采取了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但多數停留在很淺的表面,局限于向企業輸送實習人員,深入發展的動力不足。企業迫于市場競爭壓力,忙于生存和發展,往往過度重視短期收益,采取的多是短期的、單一形式的合作,缺乏長期的、多種形式的合作。學校和企業之間缺乏清晰的利益關聯模式,造成校企之間缺乏深度交流與合作,僅停留在教學層面,缺乏科研項目合作,無法充分整合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資源優勢,難以真正實現優勢的互補與共同發展。
2 對物聯網人才培養體系的思考與建議
2.1 明確物聯網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強勢學科、優秀的課程教學資源以及與其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驗環境、師資條件,教學資源建設與積累的基礎,都必然有自己有別于其他高校的教學特色[3]。有的院校在傳感器和射頻識別等信息感知領域的教學和研究方面具有優勢;有的院校在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研究方面具有優勢;有的院校在計算機應用與軟件理論研究方面具有優勢。各院校在物聯網專業建設中,應該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在滿足基本與共性要求的基礎上,同時結合學校所在區域的經濟優勢,形成不同院校在物聯網專業建設中的特色。
各院校物聯網專業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確其專業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其優勢和特色是什么。高校應將工作重心放到物聯網人才培養環節上來,應深入了解企業需求,進行廣泛的物聯網人才需求調研,對崗位職業能力進行系統分析,前瞻性地預測并充分認識到社會對物聯網專業人才的真正需求,合理制定招生計劃和培養方案,保證最終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數量和質量上能和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相吻合。
2.2 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物聯網技術具有覆蓋面廣、學科交叉性強與綜合性高等特點,在課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保證物聯網技術專業基礎知識的合理性,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專業方向。應從現有支撐物聯網的專業著手,以就業為導向,根據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出實時調整,重點培養學生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專業技能。課程體系的建設可遵循以下原則:
(1)以物聯網技術的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3個層次所涉及的核心技術為基礎;
(2)由淺入深的課程建設原則,注重保持學生接受和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3)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課程及教師資源,與高校現有課程緊密結合;
(4)結合物聯網應用的行業背景,注重培養學生了解物聯網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
(5)掌握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合理的進行課程安排;
(6)合理的配置理論實踐課和專業技能課程的比例;
(7)結合學校的傳統專業優勢和當地的區域經濟優勢。
2.3 加大物聯網實驗室建設
在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踐教學環節非常重要,高校物聯網實訓基地建設及實驗設備配備是高校物聯網專業建設的當務之急,是提高物聯網專業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高校物聯網實訓基地建設及實驗設備配備要有計劃性和前瞻性。
對于實驗室的建設,部分基礎課程實驗室依托現有的計算機專業、通信專業或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室,通過重用相關設備、調整有關配置來實現實驗環境的構建,完成實驗教學。同時需要結合行業應用,建設物聯網綜合演示實訓室,構建完整的集傳感層、網絡層、應用層的物聯網應用系統。
物聯網實驗室要兼顧教學、實訓、創新、應用與科研于一體,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兼顧當前流行技術的發展趨勢,注重各種技術之間的融合與靈活應用,理論聯系實驗,實驗聯系工程項目,既可滿足日常教學要求,同時注重創新實驗及項目實踐,能夠將物聯網技術真正融會貫通到實際應用中。
2.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物聯網是一個多學科領域,在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中,要特別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各院校應廣泛探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方法和途徑,為該專業師資隊伍的快速成長找到一條有效的途徑,可參考以下措施:
(1)整合現有人才資源,將計算機、電子信息和通信工程等專業的教師資源整合起來,實現人才資源共享。
(2)聘請國內外高校物聯網專業知名教授和物聯網、傳感網高級技術專家做兼職教師,對教學團隊形成有益的補充。
(3)選派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到物聯網相關培訓機構參加培訓,學習和提高物聯網相關理論?;蚱刚垖<覍π冉處熯M行培訓,以提高師資水平。
(4)盡可能多爭取或申報一些物聯網相關的科研項目,為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以教學促進科研,以科研指導教學,進一步將理論與實際需求相結合。
2.5 深化校企合作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在高校人才培養中已經發揮了很多積極作用,不僅有利于高校充分了解社會需求,保持旺盛的創新能力,更有利于鞏固和維持畢業生就業市場,在畢業生就業時發揮積極作用[4]。物聯網人才的培養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而物聯網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和經驗要求很高,為適應物聯網應用技術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創新和深化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實現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加快物聯網人才的培養。
在師資建設方面,學校可邀請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擔任特聘教授或實習指導教師,為學校課程開發、教材編制及專業建設提供建設性意見。同時鼓勵高校教師到物聯網企業鍛煉以及參加物聯網項目,提高專業應用能力。
在人才培養方面,從招生、培養到實習、就業,都可以和企業聯合,共同制定計劃和方案,提高人才質量,增強學生的市場適應能力,保障學生就業。
在科研方面,高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物聯網技術理論及應用項目,使其技術應用獲得更好的理論指導,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同時也能獲得更多的科學技術科研經費。
3 結 語
物聯網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人才緊缺問題已越來越明顯,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物聯網行業要想快速發展必須培養大批的物聯網專業人才,而這一重擔就落在高校肩上。當前高校物聯網專業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存在專業定位不明確、課程體系設計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實驗條件不完善等問題。高校物聯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任重而道遠,需要各院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優勢以及學生特點,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和專業定位,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創新課程體系,幫助學生提高實際運用能力,為物聯網產業培養真正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參 考 文 獻
[1]顧衛杰,王云良. 對不同層次教育的物聯網專業定位的思考[J]. 中國電力教育,2011(27):182-183.
[2]歐陽志友,孫知信. 物聯網專業創新型實驗教學體系建設與實踐[J].物聯網技術,2013,3(7):73-74.
[3]吳功宜. 對物聯網工程專業教學體系建設的思考[J]. 計算機教育,2010(2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