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6 15:35: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嫁接的技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柿樹 枝接 芽接 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6-0187-01
一、培育砧木
1.砧木選擇 柿產區采用君遷子(俗稱黑棗)為砧木,君遷子耐寒力較強,發芽率高,生長快,根系發達,栽植易成活。采集成熟的果實經軟化后,搓爛洗去果肉留種待用。
2.種子處理 采集充分成熟的君遷子果實,堆積軟化后搓去果肉,取出種子,洗凈陰干,置于通風處干藏,也可濕沙層積貯藏,但水分不易過多,以免種子霉爛。一般在11月份把砧木種子浸泡1-2天后.按種子與濕沙1:10的比例混勻,堆放在溝內或背陰處,并保持一定濕度、低溫(0-5C)和透氣.在來年春夭化凍時立即播種,秋季播種時不必沙藏。
3.播種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條件良好的土壤作圃地。播前進行深耕施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公斤,復合肥10公斤左右。一般在春季3月份播種,采用寬窄行,寬行40厘米,窄行15厘米。播前灌足底水,待水滲下后播種,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播種時按30-50cm行距條播,播種深度2-3cm,最后在播種后覆蓋地膜,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幼苗出現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保持株距10-15厘米。如有缺苗斷垅,要及時進行補栽。于6月份每畝追施一次腐熟的人糞尿500-1000公斤,并結合澆水,進行中耕除草。苗高30厘米時摘心,使苗木加粗,以利嫁接。苗期要注意病蟲害防治。
二、嫁接
1.接穗選擇 選擇品種優良,生長健壯的1-2年生枝條作接穗。年前采集的接穗,修整后每30根一捆進行濕沙貯藏。春季采集的接穗可隨采隨接。如接穗放置時間過長,接穗干燥失水,木質部出現黑點,嫁接后成活率低或不能成活。
2.接穗處理 經過貯藏的接穗在嫁接前用清水浸泡12小時左右,這樣,不僅可以補充接穗水分,提高含水量,同時還可有效地降低接穗中單寧的含量,提高嫁接成活率。
3.嫁接時間
一般在3月上中旬不出現倒春寒的晴天進行。過早或過晚嫁接對成活率都很不利。
4.嫁接方法 柿樹嫁接主要采取枝接和芽接兩種。
4.1枝接 在早春3-4月份,芽未萌動時期進行,常用的有劈接法和腹接法,兩種方法均可用于大樹的高接換頭。
4.1.1劈接 剪斷砧木,自剪口中央垂直向下堅劈一刀,深2-3厘米。把接穗削成楔形,插入切口,雙方形成層對準,即皮對皮,木對木,至少有一面對準。砧木粗時可插2-4個接穗,用塑料條包扎嚴實。
4.1.2腹接:又叫腰里別,自砧木腹部呈30度斜角向下一刀,深達砧木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接穗削成楔形,一面與砧木切口等長,一面稍短,長面朝內插入砧木切口,用塑料條包扎嚴實。
4.2芽接 主要有單芽片腹接、“T”字形芽接等。
4.2.1單芽片腹接 春夏季均可,選砧木光滑處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再自切口以上2-3厘米處向下平削一刀,略帶木絲,至橫切口處,取出木片。用削砧木的方法削一個同樣大小或略小的接芽貼在砧木上,用塑料條綁緊。
4.2.2“T”字形芽接 6-7月樹離皮時,在砧木上選光滑面先橫切長0.6-0.8厘米的切口,再從切口中央向下縱切長1.5-2厘米的刀口,呈“T”字形。在選定的壯芽上方1厘米處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自芽下方1-1.5厘米處向上平削,略帶木絲,取出芽片。把砧木的“T”形切口左右撬開,隨即將芽片插入,用塑料條自下而上捆扎,露出芽頭。
三、接后管理
嫁接成活后及時抹芽解綁,以免影響生長。由于春季氣溫較低,若天氣干旱,嫁接前應澆一次水,嫁接后及時松土除草以利提高地溫。柿苗嫁接成活后,在苗木整個生長季節中,注意及時中耕除草,施肥灌水。注意培養主干,當苗長高30厘米時綁支柱防止被風吹折。雨季注意排水,8月份提早停止施肥,使苗木組織充實,以利越冬。
1.土壤管理 一是深翻土壤,每年深秋或冬季結合施基肥在樹冠下翻地20-30厘米深,也叫刨樹盤,墾復。深翻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促進土中微生物的活動,風化、熟化、改良土壤,促進根系生長。二是要修復水土保持工程。修水土保持工程有利于保持工程中魚鱗坑、水平帶經過夏季暴雨沖刷,樹根已露出等園地的修復。
2.施肥標準 基肥占全年施肥量的60%,在采果后10天內結合深翻施入,以廄肥、堆肥和土雜糞為主,一般10-20年生結果樹株施80-100公斤,也可混入復合肥1-2公斤。追肥占全年施肥量的30-35%。一般春季芽萌動前后施氮鱗肥,10-20年生結果樹施尿素1公斤,過鱗酸鈣0.8公斤;8月份結合澆水,施鱗鉀肥,株施過鱗酸鈣0.8公斤,氯化鉀0.8公斤。
葉面噴肥占全年施肥量的5-10%,在生長季節用噴霧器向樹冠噴肥。尿素、磷酸二氫鉀、氯化鉀0.3-0.4%,過磷酸鈣浸出液13%,硼砂0.2%??苫靽?,每半月一次。
3.澆水 柿樹是干果樹種,較耐旱,搞抗旱栽培只要整地標準高,水土保持工程完備,靠天然降雨基本能滿足其生長。但遇嚴格干旱時應及時澆水。一般5月份澆?;ㄋ龠M授粉及座果;8月份澆增果水,促進果實膨大;12月分澆越冬水,促進基肥腐爛及樹體恢復。
四、病蟲害防治
柿樹苗木在生長季節,嫩梢幼葉易遭刺蛾,尺蠖、金龜子等害蟲危害,使其不能正常生長。因此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6月下旬噴一次1000倍液敵殺死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在7、8月各噴一次。7月份柿苗易發生炭疽病,發病初期,可噴70%甲基硫菌靈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進行防治,并與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交替使用,連噴2-3次即可。
參考文獻
關鍵詞:棉花;優勢;嫁接技術
嫁接栽培是一種無性雜交的方法,通過嫁接可以使砧木與接穗體內的營養物質進行交換,從而提高接穗的品質,使棉花達到抗寒抗病、生長速度快、早熟、豐產和改善品質的目的。現將棉花嫁接優勢及關鍵嫁接技術總結如下,以促進該技術的推廣應用。
1棉花嫁接的優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經過5年的調查發現,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發達,長勢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強其對低溫和高溫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豐產性,延長棉花的生育時間,增加棉花的產量。2010年射陽縣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連續20多天的低溫陰濕,常規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連續高溫天氣下,嫁接棉的落鈴率也不到30%,遠低于常規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選擇的砧木為海島棉,其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尤其對土傳病害的抗性更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黃萎病的湘雜3號為接穗,特庸鎮興勝村張萬順家102株嫁接棉中,發生黃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鎮濱興村吳承奎家550株嫁接棉,發生黃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鄰常規棉發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魯研棉39號、鄂棉10號、中棉46號做接穗,在鹽城市鹽都區大崗鎮歧山村和射陽縣洋馬鎮北邗村2處同時嫁接,未發生枯萎病、黃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進早結桃,提高產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體內營養物質的交換,植株生長旺盛,促進了花芽分化,現蕾早。一般3片真葉時移栽,栽后10 d左右開始現蕾,棉桃充實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馬鎮北邗村的嫁接棉發現中下部平均有56個棉桃,上部剛至開花盛期,用常規棉的生長規律“白露花不歸家”來衡量,產量基本確定。但10月12日再實地察看發現,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個,棉桃數量平均為72個/株,且桃殼呈深褐色,殼表皆有成熟的紅褐色斑紋,幾乎沒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結束。以鹽都區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測算,中棉46鈴重6 g,籽棉產量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奪得棉花高產,充分顯示出雜交棉的優越性。
2嫁接關鍵技術
2.1制缽
選擇土質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寬1.3 m左右(根據薄膜寬度靈活掌握),長度根據田塊長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開排水溝,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備好的缽床里取土制缽,加拌15%復合肥和殺菌劑,噴水攪拌均勻,以手握成團、平胸落地即散為宜。制缽器直徑7.0~7.5 cm。將制成的缽整齊排放在缽床內,蓋好薄膜,等待播種。
2.2播種
海島棉于4月5—10日播種,陸地棉推遲7 d播種,播種前6 h分3~4次對缽體噴水,噴水量以小木棒從上至下戳透為標準。陸地棉與海島棉播量為1粒/穴,播后覆蓋1層濕土,輕壓實,噴除草劑,搭架蓋膜,四周用土封嚴踏實,防風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種封棚后10 d內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時,晴天8:00左右將棚南側用磚頭墊起小通風,陰天低溫潮濕不通風,如中午有太陽也要小通風。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封棚。隨氣溫上升,通風時間逐步延長,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間靈活掌握,陰雨天低溫中午前后也要通風。15 d后要煉苗,晴天晝夜都要揭膜,陰雨天棚膜不揭,適當通風。
2.4嫁接時間
依棉苗長勢情況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島棉第3片真葉長至一元硬幣大,露出一心,陸地棉第1片真葉一元硬幣大,露出一心時為最佳嫁接時間。嫁接在室內進行,共有5個環節:①海島棉保留2片子葉,切去2片子葉以上莖葉;②取陸地棉一元硬幣大的真葉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葉的海島棉莖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長約1 cm口子,將取下一葉一心的陸地棉莖的兩側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島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葉下的結合部捆緊[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時移入床內,成排擺放,缽與缽隙間填上表層土,澆足水分,立即蓋膜封棚,并蓋上遮陽網封緊;⑤用遮陽網蓋6~7 d,在此期間如晴天,可在避風向陽棚子的側面觀察苗床水分情況,如發現水分不足,要再噴1次水,立即封棚保溫,7 d后逐步揭遮陽網,并由小通風過渡到全通風,煉苗,準備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間管理
一是按常規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長規律管理。實踐證明,不鋤草、不中耕、不打老葉、不抹贅芽、遲打頂、中輕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夠達到嫁接棉無限果枝、有限
果枝、零式果枝同時存在,結桃多、高產、穩產的目的。
3參考文獻
[1] 郭香墨,劉金生.棉花良種引種指導[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李紅輝,李健強,王愛英.烏蘇市棉花示范區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5):101.
1 嫁接茄材料的采集、播種和育苗
1.1 采集種子
于野生水茄漿果成熟期(7~12月),采集粗壯、果形圓滑和著色好的黃色果實去皮凈籽曬干待用。與此同時,備好在本地表現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強的良種茄子種子(岑溪可用華航潤豐一號),為培育接穗做好準備。
1.2 播前種子處理
①曬種浸種前將種子拿到室外暴曬6~8h,提高種子的發芽率,讓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粘附在種子表面的部分病原菌。②種子消毒和浸種種子消毒和浸種是個連續進行的過程,常用的方法是溫湯浸種法。具體做法是:用2份開水、1份涼水兌成約55℃(病原菌致死的溫度)的熱水,用水量為種子的5~10倍(根據種子量的多少定水量,種子少則用水量相對多些),將種子傾入水中后立即進行攪拌,在熱水中泡浸15min,然后加入涼水使水溫降到30℃左右,再泡浸10~12h后撈起晾干。
1.3 播種與育苗
1.3.1 種子催芽常規育苗水茄(刺茄)種子較難發芽,有三種催芽方法:①直播將種子浸泡48h,苗床消毒后澆足底水,均勻播種,覆土后蓋膜,晝夜溫差達10℃,10~15d出苗。②溫箱變溫處理將種子浸泡48h,撈起晾干后裝入布袋,放入恒溫箱中,調節溫度,30℃8h、20℃16h,反復變溫處理,每天用清水洗1次種子,8d即可出芽。③激素處理按每kg水加100~200mg赤霉素比例配成的液體浸泡24h后,再用清水浸泡24h,放置溫箱中變溫處理催芽,一般4~5d即可出芽。
1.3.2 播種 茄子在北回歸線一帶可常年露地栽培,播種期無特別要求,接穗育苗應比砧木育苗晚播25~30 d。春播可在春節前后進行,用薄膜保溫。秋植種子可在6月下旬~7月上中旬播種,播種量為10g/m2,砧木和接穗的用種量為每667m225~30g,砧木苗和接穗苗播在同一田塊或相鄰的田塊,當砧木和接穗長到2~3片真葉時分苗,株行距為8cm,以便嫁接。
1.3.3 育苗播種后保持苗床濕潤,并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和肥水管理。
2 嫁接和嫁接苗的管理
1 嫁接1.1 嫁接適期和用具 當水茄實生苗長到6片真葉、接穗苗長至5~6片真葉時為嫁接的適宜時期。過早嫁接因莖細不便操作,過遲因植株木質化程度高影響嫁接成活率。嫁接用具主要用刮須刀片和嫁接夾,嫁接夾為塑料嫁接夾,小巧靈活,可提高嫁接效率,是目前最理想的嫁接固定物。使用嫁接夾,接口處保持一定的壓力,避免砧穗松動錯位而影響成活率,也可用寬1~1.5cm、長5~6cm的塑料薄膜固定嫁接口。使用前將刀片和嫁接夾或薄膜條放入200倍的福爾馬林液中浸泡3~5h進行消毒。嫁接場地光線要強,嫁接前1d苗地要澆透水。1.2 嫁接方法常用劈接法嫁接:當水茄砧木長到6片真葉時,在第二和第三片真葉間將莖平切斷,去掉真葉處的腋芽,然后在莖中間劈開,形成向下1~1.5cm的切口,選與砧木莖粗相近的接穗苗(一般有5~6片真葉),保留苗頂2~3片真葉,去掉下端(即在半木質化處),并在兩邊削成雙面楔形,楔長1~1.5cm,與砧木刀口深度一致,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然后用嫁接夾夾在接口處或用上述的薄膜條在嫁接口處纏繞,并用曲別針卡住兩端即可。
2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砧木與接穗的愈合過程分為接合、愈合、融合和成活四個時期。嫁接初期,嫁接對溫度、濕度和光照都有較高要求,是嫁接成活的關鍵時期。溫度應維持25℃左右,白天要求25~28℃,夜間20~22℃,溫度高于30℃或低于20℃都不利于愈傷組織的形成。管理上,春季應蓋小拱棚和紙皮等,秋季溫度過高應注意避光降溫。嫁接苗在愈合前對濕度要求較高,相對空氣濕度要求保持在90%以上,但要注意不能在苗床上澆水,可采用畦溝灌水滲透潤地。嫁接后遮光3d,防止高溫和保持苗地(小拱棚)內的濕度。由于此時期內接穗和砧木之間的愈傷組織未形成,不能進行水分和養分的傳輸,若陽光直射茄苗則容易引起接穗萎蔫,在嫁接后第三天傍晚才可逐漸進光,中午防止強光,遇陰雨天可不遮光。一般10d左右可逐漸撤掉小拱棚覆蓋物及塑料膜,轉入正常的管理階段。
3 大田的栽培管理
1 整地施肥
嫁接苗移植大田后長勢強,生長迅速,可實行3~5a宿根栽培,因此大田整地時要深耕,每667m2施足優質有機肥500kg以上,加施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30 kg或施尿素10kg、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20kg。
2 定植
當嫁接茄苗成活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移栽大田,采取雙行定植,株距0.6~0.7m,行距1.0m,每667m2栽1000~1100株。
3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應及時抹除砧木萌芽,并在門茄即第一朵花開花坐果前去掉嫁接夾子。保護地栽培應在開花時蘸花保果。
嫁接茄苗移栽大田后長勢猛、吸肥能力強,因而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移栽成活后結合澆水,每667m2混合施尿素和復合肥各5kg,以后每10d薄施1次,以滿足植株生長發育的需要。
3.4 坐果期的田間管理與植株管理4.1 坐果期田間管理 為保證植株和坐果的正常生長,應及時采摘門茄,當門茄果實膨大時,即可采收,每采收1次果即及時澆水追肥,每667m2可施磷酸二銨15kg,硫酸鉀10kg和尿素5kg。冬春氣溫偏低,植株吸肥受影響,造成坐果率低,果實生長緩慢??稍谌~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加0.3%~0.4%的尿素混合液,可用30mg/kg的2·4-D生長液蘸花的辦法提高坐果率。當植株陸續坐果氣溫逐漸回升后,應注意澆水施肥,但澆水不宜過多,以免濕度過大導致漚根和灰霉病等病害發生蔓延。在果實采收中后期長勢旺,采用支架或吊枝技術防止倒伏。4.2 植株管理
①摘芽 門茄保留1個側芽,使植株形成三條主干呈三角形分布。
②摘葉 摘葉能增加通風透光,減少下部老葉對營養物質的無效消耗,要將病葉、老葉、黃葉和過密的葉片摘去,確保植株和果實的正常生長。
③剪枝 這是植株整理的重點。當植株進入“滿天星”花期后,由于結果多,營養難以跟上,植株易衰老,結出的茄果會變小或彎曲,品質下降。因此在植株長出第二節分枝后,“對茄”開始膨大時,把開花結果的那條打頂,讓營養更集中地供給果實發育。在該果收獲后,于分枝約10cm處把該分枝剪斷,讓其長出一個側芽分枝繼續開花結果,依此類推。用此方法控制植株高度和結果數量,培育出粗壯的植株和比較理想的大田群體結構,以提高植株群體的抗逆力和抗病力,確保優質高產。
④疏果 把發育不良的幼果、畸形果和病果摘除。
4 嫁接茄宿根栽培的整枝技術
為了充分利用嫁接茄高產優質和優良的生物學特性,降低勞動成本,因此嫁接茄應實行多年宿根栽培。方法是:秋末冬初植株衰弱后,在距離嫁接口3.5~6.5cm的上方短截上部枝條,或距嫁接口30~40cm處剪去上中部枝條,然后在接穗木樁上選留1~2個壯枝,其余疏去,繼續正常管理。經過整枝、宿根,可連續進行3~5a宿根栽培,每年每667m2產量可達1~1.5萬kg 。
5 病蟲害的防治
嫁接茄雖然對病蟲害的抗性較強,因為它的生長結果期長,而且進行多年的宿根栽培,難免會受到病蟲危害,病蟲害的防治仍非常重要。
嫁接茄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褐紋病、炭疽病、黃萎病、青枯病;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茶黃螨、蚜蟲、二十八星瓢蟲、白粉虱、薊馬等。
對上述病蟲害,應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第一要實行栽培防治:除上述的科學肥水管理和整枝技術外,還要實行輪作、選用綜合性狀好的接穗品種,清潔田園,排除積水。第二經常檢查大田病蟲害發生動態,對癥下藥,及時做好病蟲害的藥劑防治工作。
關鍵詞:果樹嫁接 技術 探索
樹嫁接是育苗的關鍵技術之一。我們通過嫁接技術可以來改善果樹品種結構,提高果品質量和生產效益。在生產實踐中,筆者注意到一些果農由于對嫁接方法掌握不全面,致使影響了嫁接的成活率。下面就將自己在實踐中的所得表述如下。供果農參考。一、果樹的嫁接時間
一般情況下,果樹嫁接可以分三個時間段進行。一是在果樹萌芽前的春季進行,這樣有利于幼枝生長和樹冠的形成;改良果樹品種可選擇在早春嫁接。二是在接穗芽熟化后的夏季節進行;葡萄等需用嫩枝嫁接的果樹必須選擇在夏季嫁接。三是在夏末秋初進行秋接。1年中有多次發枝特性的果樹可選用秋季嫁接,但要注意幼枝的越冬防寒。二、嫁接前的準備工作
技術員在嫁接前需要對改良的果樹進行剪伐,去掉果樹原有的絕大部分枝條,留下適合嫁接的樹枝(也可稱之為砧枝),并剪成適當長度的短橛。具體操作如下。一是應盡量剪去遠端、上部樹枝,選擇下部或近主干部的樹枝做接砧;二是砧橛的選擇要因樹而異,同時要注意壓低高度,防止揭皮和開裂,便于嫁接和收縮樹冠;三是留橛數量及長度視原有樹形和樹齡大小而定 一般情況應保留下部主枝留砧,同時還要考慮樹冠的大小,樹冠大則應多留橛,樹冠小則應少留橛。三、改良品種的選擇
果樹嫁接改良應與時俱進,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對待這一工作。既要選擇較為前沿的果樹品種,又要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果品銷路好,與需改良的果樹嫁接親合力強的品種。做到果品的成熟期、風味、色澤、果型盡量與眾不同,又可鮮食、貯藏、加工品種的合理搭配。
四、接穗采集
接穗采集的原則是選擇健壯無病蟲,芽飽滿,直立向上生長的一年生枝。早春嫁接的果樹可充分利用頂芽進行枝接,并要除去花芽。夏秋季嫁接改良的果樹。接穗的采集要注意芽的熟化程度,盡量使用枝條顏色加深,葉色深綠肥大的腋芽。五、 嫁接的具體方法
1、劈砧橛嫁接法。將選擇好的砧橛劈開,長度3――5厘米待用,隨后將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頭”長2――3厘米(要求平直光滑,兩斜面等長或略有差別)進行插接。插接的要求是:一是接穗一側的皮層要與砧橛皮層對齊;二是接穗插入深度以一個削面刀口與砧橛剪口對齊為準,接穗留芽2――3個。三是接插后綁縛要嚴緊,可先用塑料帶包閉,然后用細繩扎緊;或固定好主要部位后涂上接蠟。早春枝接直徑3厘米以下的砧橛及夏季葡萄的嫁接宜用此法。
2、插皮嫁接法。 該種嫁接方法有兩種方式。一是插枝接法。接枝“楔頭”削法同劈接法,不同之處是“楔頭”短而陡,較長斜面2厘米左右,短斜面1厘米。插接時較長的斜面對著砧橛木質部。二是單芽插接。芽的削取方法是:在芽下1厘米處斜向上削,連同木質部削到芽的上方,然后在芽上方橫切1刀,取下單芽。插皮接砧木開口通用方式為“t”字形開口。插枝接的砧木開口方式還有“一點一橫”式,以及直接在砧橛剪口端縱劃1刀開口的方法。插接后綁縛同劈接法,但是單芽嫁接的要露出芽眼。
3、夏季皮接法。 夏季皮接法芽的削法同單芽插接芽的削法,芽削下后需要揭下芽片,去掉木質部。揭芽時要防止“抽心”。對于桃、梨,蘋果樹的嫁接,削芽后可帶木質部嫁接。皮接法砧木開口有“h”形、“t”字形等。嫁接時要注意做到芽片與砧木結合平整嚴實,防止芽片卷曲。綁縛方法同單芽插接。此外夏季還可采取嵌皮接、哨接法等。
4、剪口護理。 隨嫁接的先后順序對砧木剪口及接枝上端剪口都要用塑料帶包閉或涂上接蠟,在遇干旱時可用石灰水刷白主桿和大枝,以保護樹體水分,提高嫁接改良的成功率。六、嫁接過程的要點
1、要正確使用失水接穗。由于時間、地點的原因,很可能使接穗的采集和使用出現不同步,從而造成了接穗的失水萎蔫。此時我們不能夠勉強使用,而是要取出失水的枝條,用清水浸泡,看一下接穗的情況再定。如果接穗能夠吸水恢復,晾干表面水分,蘸蠟后使用不影響成活率。接穗不能恢復的,則不能使用。
2、對粗砧木嫁接時要綁縛得當。大樹高接時,由于砧木較粗,用塑料條包扎較困難。此時我們可以采用插上接穗后,用一塊比砧木接頭稍粗的塑料布蓋住斷面,再用窄塑料條綁扎即可。
3、要正確處理穗上部芽。目前,有很多技術員沿用傳統的嫁接方法,使用的接穗較長,上部保留的芽子較多,嫁接萌發后會萌發較多的新梢,如抹除不及時,會造成生長發育不整齊。為此我們要進行改進,將接穗上部只留一個芽子,并且此芽對準與砧木形成層對齊的厚面。這樣的接穗嫁接后,每接穗只萌發一個粗壯的新梢,生長壯實、整齊,且成活率顯著提高。
4、嫁接后解綁要及時。果樹嫁接時間早的,成活后應及時解除綁縛的塑料條,否則隨砧木的加粗塑料條易陷進砧木內,造成接芽死亡,使嫁接成活率降低。如果當年不解塑料條,嫁接的時間應掌握在砧木、接穗形成層接近停止活動時,在8月20日左右進行,這時芽接的當年可不解除綁縛的塑料條,于第二年剪砧時一起除掉,減少用工,便于掌握。
5、.塑料條的纏法要科學。技術員進行嫁接時,有的人從上往下纏,有的人從下往上纏。不管怎樣纏,成活率并沒有什么差別,對于及時解綁的兩種纏法都可,但是對于解綁不及時的,從下往上纏比從上往下纏要好。因為多數束縛生長的都是最后綁的一下,綁在芽上面的比綁在芽下面的對接芽的束縛要輕,對接芽的影響就小。科學的操作是將塑料條從下往上纏,最后綁在芽的上邊3~4厘米處。這樣的好處一是不束縛接芽,二是培育速生苗和嫁接晚當年不解塑料條的,可在剪砧時將塑料條剪斷,塑料條可自行脫落,省去解塑料條的工序。
砧苗是指利用種子繁育而成的實生苗,主要作為嫁接苗的砧木。
我國核桃砧木種類主要有7種:核桃、鐵核桃、核桃楸、野核桃、麻核桃、吉寶核桃和心形核桃。
我國北方采用核桃砧木或核桃楸砧木效果較好;南方以野核桃和鐵核桃為宜。砧木苗為1~2年生樹,干徑在10厘米以上。高接改優用的苗木樹齡可大一些,但一般不超過30年生的。嫁接部位砧樁多是側枝或副側枝,砧樁橫斷面宜在8厘米以下。
2 接穗選擇
應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良種樹為采穗母樹。枝接穗條標準:枝接穗條長1米左右,粗1~1.5厘米的發育枝或徒長枝,生長健壯,發育充實,髓心較小,無病蟲害。
芽接穗條標準:芽接穗條應是木質化較好的當年發育枝,芽成熟飽滿,而幼嫩新梢不宜做穗條。
3 接穗的采集、貯運及處理
(1)接穗采集。枝接接穗的采集時間,北方宜在秋末冬初采集。冬季抽條和寒害輕微地區或采穗母樹為成齡樹時,可在春季芽萌動之前采穗,隨采隨用。
芽接接穗,多為夏季隨用隨采。如需貯運貯藏期不宜超過5天。
采穗方法:接穗剪口要平,不要呈斜茬。將穗條根據長短和粗細進行分級,每捆30~50根,有條件的最好用蠟封剪口,并用標簽標明品種。
芽接接穗,從樹上剪下后要立即去掉復葉,保留葉柄,每捆20或30根,標明品種。
(2)接穗貯運。枝接接穗運輸前,先用塑料薄膜包好密封。遠途運輸袋內要放些濕鋸末或苔蘚。嚴冬運輸接穗應注意防凍。
越冬貯藏:在陰涼處挖寬1.2米、深80厘米的溝,長度按接穗多少而定。將接穗捆放入溝內,每層中間加10厘米左右的濕沙或濕土,上蓋放濕沙或濕土約20厘米厚,土壤結漿后再加厚40厘米。貯藏接穗的最適溫度為0~5℃,最高不能超過8℃。
芽接接穗,采下接穗后,用塑料薄膜包好,要通風,不可密封,里面放些苔蘚或濕鋸末等。運到嫁接地時,要及時打開薄膜,放在潮濕陰涼處,并經常灑水保濕。
(3)接穗處理。主要是剪截和蠟封。一般需在嫁接前進行。接穗剪截長度:室內嫁接接穗長度一般在13厘米左右,有1~2個飽滿芽;室外枝接接穗長度為16厘米左右,有2~3個飽滿芽。蠟封時間一般應在嫁接前15天以內進行,效果最佳。
4 嫁接時期
核桃的嫁接時期,室外枝接的適宜時期是從砧木發芽至展葉期。北方多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南方則在2―3月份。
芽接的時間:北方地區多在6月到8月中旬,其中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最好。
5 嫁接方法
5.1 枝接
(1)室外枝接。主要有劈接、插皮舌接、插皮接、腹接和切接。(2)室內枝接。核桃室內枝接是利用出圃的實生苗做砧木,在室內進行嫁接的方法。具有適宜嫁接期長,可實行機械化操作,成活率高且穩定等優點。該法在整個休眠期都可進行,但以3―4月份為最適期。室內嫁接因所用砧木不同,可分為苗砧嫁接和子苗砧嫁接2種:①苗砧嫁接:此法的優點是嫁接成活率高,尤其適用于室外嫁接較難成活的地區。嫁接方法多為舌接法。砧木用1~2年生實生苗,根頸部直徑1~2厘米,秋季出圃假植,隨用隨取。3月份以前嫁接,于嫁接前10~15天,要對砧木和冷藏的接穗進行“催醒”(時間3~5天,溫度26~28℃)。嫁接前于根頸以上8厘米處剪斷砧干。選與砧木粗細相當的接穗剪成12~14厘米長的光滑斜面,在削面由下往上1/3處用芽接刀開一接舌,深達2~3厘米。砧、穗削好后要立即插合,使各自的舌片插入對方的切口,雙方削面緊密鑲嵌,并用塑料條或細麻繩綁緊。并將接穗頂部進行蠟封,然后將接好的苗子成排斜放(呈35°~45°角)在溫床中進行愈合。溫度保持在25~30℃,經10~15天后,再置于0~2℃溫度條件下保存,待春季4―5月份栽植。也可在溫床愈合后,讓苗木在床內萌發展葉,逐步進行適應性鍛煉,然后移到田間栽植。②子苗砧嫁接:此法的優點是嫁接效率高,育苗周期短,成本低。
第一步,培育砧木:選個大、成熟飽滿的堅果為種子,根據嫁接期的需要,分批進行催芽和育苗床播種。當胚芽長到5~10厘米時即可嫁接。
第二步,準備接穗:從優良品種母樹上采集充實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發育枝。接穗要求細而充實,髓心小,節間較短,直徑以1~1.5厘米為宜。超過2厘米則不能使用。將接穗剪成12厘米左右的枝段(上留1~2個飽滿芽),并進行蠟封處理。第三步,嫁接:3月份,(3月上中旬最好)。方法多用劈接。第四步,愈合和栽植:先做好苗床,并在底層鋪25~30厘米厚的疏松肥沃土壤。苗床上面搭成拱形塑料棚(中間高1.5厘米左右),然后將嫁接苗按一定距離埋植起來,接口以上覆蓋濕潤蛭石(含水率為40%~50%),愈合溫度24~30℃,棚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以上,并注意放風,通氣。約經15天左右,接穗芽就可萌發,此時白天要揭棚放風逐步增加日照和降低室溫,使苗木得到適當鍛煉。30天左右,當有2~3片復葉展開,室外日平均氣溫升到10~15℃,即可移栽到室外圃地。
關鍵詞:甜櫻桃;大青葉櫻桃;壓條;良種;苗木繁育
中圖分類號:S66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910(2008)02-0060-02
大青葉是中國櫻桃的一個類型,葉片寬大濃綠,根系發達,垂直根較多,不易倒伏,抗寒性強,高抗根瘤病,是甜櫻桃的一種優良砧木;用大青葉做砧木嫁接甜櫻桃,成活率高,很少出現“小腳”現象,幼樹生長健壯,盛果期表現豐產、穩產?,F將壓條繁育大青葉苗及其嫁接良種甜櫻桃的技術介紹如下。
1 壓條繁殖大青葉苗的技術
1.1 壓條前的準備
選擇土壤肥沃、土層較厚、排灌良好的砂壤土,2月底至3月初苗木栽植前,每666.7m2撒施5000kg優質圈肥后深翻,南北向開溝,溝距70~80cm,溝寬30cm、深25~30cm,溝內每666.7m2撒施20kg復合肥,土肥混勻,然后澆水沉實。視墑情溝內劃鋤保墑。
1.2 苗木選擇與栽植
用于壓條的大青葉苗應選擇根系完整發達、根頸粗0.6~1.0cm、有2~3個粗0.4cm以上分枝的壯苗。細弱苗木壓條繁育的苗比較細弱,夏、秋季達不到嫁接要求;苗木太粗,由于其中下部的芽體不飽滿或已長出分枝,繁殖系數低,壓條后出苗少。
由于泰安市春季多東北風,栽植苗木應朝南,與地面呈20~30°。為便于壓條操作,粗壯苗可適當貼近地面。株距可根據苗木長度,以相鄰苗木的根、梢交接10cm為好。栽前對苗木進行修剪,將弱梢短截,選留角度適宜、粗0.4cm以上的分枝2~3個,其余分枝從基部疏除。栽后立即澆水。
1.3 疏除新梢與埋土壓條
為保證繁育的苗木根系發達,生長健壯,必須按一定的密度,對長出的新梢進行疏枝,以集中養分,促使苗木生長良好。方法是,新梢長5~10cm時,每10cm留1個健壯新梢,其余新梢全部從基部疏除。5月下旬新梢長20~25cm時,進行第1次埋土,埋土厚度以埋住壓條苗為宜。6月中旬、7月上旬結合灌水或雨后進行第2次、第3次埋土,最終埋土土面距壓條8~10cm。覆土后追施尿素或復合肥,促進苗木生長。
2 嫁接甜櫻桃良種的技術
用芽接法嫁接。嫁接適宜時間分別在6月上中旬的15~20天和7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40天內。5月份嫁接,因接芽不飽滿,成活率較低;9月中旬以后嫁接,接穗和苗木多已停長,接芽、砧木不易剝離,嫁接成活率也不高。7月上中旬正值雨季,接后易流膠,接芽不易成活。不同時間嫁接,要有區別地選擇接穗和接芽。6月上中旬芽接時,要選用健壯枝條中部的5~6個飽滿芽做接芽;7月下旬至9月上旬芽接時,除基部芽和秋梢芽外,其余芽均可用作接芽。
嫁接時,在接芽上方0.5cm處橫切1刀,再從芽的下方1.5cm處,由淺入深向上斜削入木質部至上切口處,輕輕往上一翹,然后用手捏住芽片一側取下長2cm的盾形芽片。6月上中旬芽接時,在砧木基部約20cm處光滑部位嫁接,20cm以下有足夠的葉片保證當年接芽萌發并正常生長。7月下旬至9月上旬芽接時,應在砧木基部8~10cm處嫁接,用芽接刀切“T”字型刀口,深達木質部,用刀尖輕輕剝開左右兩片皮層,將削好的接芽插入砧木切口,使接芽上端與砧木橫切口對齊貼緊,然后用塑料條綁嚴即可。
3 接后苗木管理和出圃
3.1 苗木管理
嫁接后10~15天檢查接芽是否成活,如果接芽新鮮,葉柄一觸即掉,表明已成活。對未成活的應及時補接。成活的接芽一般25天左右即可解綁條,以免影響接芽萌發生長。6月上中旬嫁接的苗木,接芽萌芽后應及時短截或疏除接芽下部分枝,以集中養分促進接芽新梢生長。7月下旬至9月上旬嫁接成活的苗木,應在翌年春萌芽前,在接芽上方1cm處剪砧。砧芽萌發時,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促使接芽萌發生長,以后連續除萌3~4次。嫁接苗生長期,根據旱情及苗木生長情況及時澆水、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追肥后即時澆水,中耕除草。生長季進行2~3次根外追肥。為提高苗木越冬抗寒能力,防止抽干,后期要適當控水、控肥。6~7月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梨小食心蟲,7~8月噴1~2次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預防細菌性穿孔病,防止早期落葉。
遼寧省凌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遼寧 錦州 121200
【摘 要】水稻施肥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土壤供肥性能、水稻需肥規律、肥料利用率,結合當地生產水平等因素綜合分析,以土定產、以產定肥、因缺補缺,調節和解決水稻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有針對性地補充水稻所需的營養元素,實現各種養分的平衡供應,滿足水稻生長的需要。
【關鍵詞】水稻;施肥;高產
1 水稻生育特點
我市屬于東北早熟單季稻作帶,生育期為110~160d,從形態和田間診斷角度可分四個時期:幼苗期(萌動、發芽、三葉期);分蘗期(始期、盛期、末期);穗分化期(長穗形:包括穗分化各期,拔節期,以及外觀看到劍葉膨鼓時的孕穗期);結實期即成熟期(開花期、乳熟期、臘熟期、黃熟期和完熟期)。
2 需肥規律
2.1 吸收量
水稻正常生長必須吸收各種營養元素。氮、磷、鉀是施肥的主要元素,每形成100k量吸氮2.1~2.4kg、磷0.9~1.3kg、鉀2.1~3.3kg,氮、磷、鉀比例為1:0.5:1~1.3;硅雖不是必需元素,但對水稻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強水稻的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質,水稻是吸硅最多的作物;水稻對鋅反應較敏感。此外,水稻吸肥量還與氣候有關,營養生長于高溫季節中進行的吸肥量常常大于低溫季節生長的,其中以磷素最為明顯,這是因為低溫對植株吸磷的抑制效應最大,若以30℃時的吸收量為100%,16℃時磷的吸收量降至55.9%,而氮與鉀分別降至68.3%與78.9%。
2.2 吸收率
在移栽到穗分化的營養生產中,鉀的吸收量較大,占吸鉀總量的31.0%~43.5%;氮次之,為26.9%~36.6%;磷較少,為15.8%~22.4%。幼穗分化到抽穗的生殖生長期,養分吸收量顯著增加,氮為47.2%~53.6%,磷為44.4%~50.9%,鉀的吸收已基本完成為56.6%~69%,這是水稻一生中吸肥最多的時期。抽穗到成熟期,氮吸收顯著減少,為16.2%~33.3%;磷的吸收比較平穩,為33.0%左右。生育后期,水稻吸收的氮、磷仍在16%~33%。故氮、鉀肥要前中期施用,同時要施好穗粒肥以保證水稻后期對養分的需要。
3 肥料施用量的確定
確定目標產量:目標產量一般是在前三年平均產量的基礎上增產10%。
土壤施肥量=(目標產量所需養分量-土壤養分供應量)/(肥料中有效養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目標產量所需養分量=目標產量×單位產量的養分吸收量(水稻每1kg籽粒需N2.1~2.4kg、P2O50.9~1.3kg、K2O2.1~3.3kg)。
4 肥料施用技術
施肥是奪取水稻豐產栽培的主要環節之一。水稻的產量構成因素為667㎡穗數、每穗粒數、結實率和粒重,它們均是在不同發育時期形成的,各期施肥對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只有適時、適量分期施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施肥經驗是看天、看土、看苗分期施好基肥、蘗肥、穗肥和粒肥。
4.1 基肥
多以肥效穩長且含元素齊全的有機肥料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學肥料。
作用: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滿足水稻各生育期對各種肥料元素的基本需要,使稻苗扎根后能及時吸到肥料,促進早發。
用量:有機肥和磷肥全部于耕前施用,為使基肥及早發揮作用,逐步改為淺層施用,即在干耕上水后施用,靶田時將氮、鉀肥施入。一般667㎡施有機肥2000~3000kg、過磷酸鈣30~40kg、硫銨20~25kg、硫酸鉀8~10kg、硫酸鋅1kg。
4.2 返青肥
插秧后3~7d,追尿素4~5kg。
4.3 分蘗肥
分蘗期是單位面積上穗數的決定期,也是擴大稻苗營養體為形成壯稈大穗奠定基礎的時期,因此,分蘗肥要適時、適量,使之能在基肥釋放的配合下盡早地促進分蘗,以達到預期的穗數。同時,分蘗肥還有助于控制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防止穗分化或拔節之前氮素過剩。從栽插到分蘗停止一般有35~40d,但并不是在這個時期內出生的分蘗都有效。高產栽培條件下,稻的有效分期較短,從栽秧算起只有20d左右,在早春氣溫較低情況下可延長到25d左右,在高溫和帶土移栽情況下只有15d,且早出生的分蘗成穗率高、穗形大。早生分蘗從分蘗出生到主莖拔節的時期長,有較充裕的時間趕上主莖生長,因此,追肥一般在插秧后10~15d,追尿素10~12.5kg;插秧后25~30d,追尿素8~10kg。
4.4 穗肥
拔節長穗期是決定每穗穎花數與谷殼體積的時期,對結實率與粒重具有深遠的影響。此期施肥可形成足夠的產量容器,即在已有穗數的基礎上,使每穗穎花數與谷殼體積符合預期要求,形成理想的株型與強健的根系,使抽穗時的群體具有適宜的葉面積指數與良好的株間受光效率,為增加抽穗后的灌漿物質奠定基礎??刂茻o效生長,減少稻株在氮素同化時消耗貯藏糖類的數量,增加抽穗前的灌漿物質貯備。
4.5 促花肥
為增加分化穎花數,有效施肥期一般在穗分化前的6d到分化后的4d,最有效是在分化前1d到分化后1d。
4.6 ?;ǚ?/p>
為防止穎花退化,在穗分化10d左右,(有效施肥期在分化后的7~14d)一般是倒二葉抽出1/3、穗長2~3mm時施用,其用量不宜過多,一般可667㎡施尿素5kg左右,以抽穗前葉色能略褪淡為宜。
4.7 粒肥
粒肥可延長抽穗后葉片功能,增加灌漿物質,減少秕粒,增加粒重,一般667m2追4~7.5kg硫銨。對于抽穗速率不快、葉色偏淺的地塊,可提早于始穗期追肥,一般田塊粒肥追施不宜遲于齊穗后10d。
蘋果樹病蟲害化學防治的優點及其注意事項
鄭黨軍 左媛媛
陜西省乾縣植保植檢站 陜西 乾縣 713300
【摘 要】化學防治具有殺滅快、消滅病蟲害徹底、防治范圍廣、便于機械化等優點。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方面要避免病蟲害對防治藥物產生抗藥性,另一方面,化學防治藥物地使用要科學合理。本文就此展開論述,為今后本地區蘋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和借鑒思路。
【關鍵詞】蘋果樹;病蟲害;化學防治;優點;注意事項
按照防治原理及技術應用的不同,蘋果樹病蟲害防治方法具體有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機械防治和植物檢疫五種方法?;瘜W防治因其殺滅快、消滅病蟲害徹底、防治范圍廣、便于機械化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蘋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本文在接下來的內容,就蘋果樹病蟲害化學防治優點進行了介紹,在優點認識的基礎上闡述了采用化學防治蘋果樹病蟲害應該注意的問題,為今后本地區蘋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和借鑒思路。
1 蘋果樹病蟲害化學防治的優點
1.1殺滅速度快
化學防治病蟲害可保證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撲滅暴發性的病蟲害。蘋果的紅蜘蛛、蚜蟲等暴發性害蟲,選擇恰當的藥劑可在幾小時到數天內全部殲滅,并有效控制其危害,保證蘋果樹的正常生長與結實,這一點是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所難以做到的。
1.2 殺滅徹底
化學防治對那些隱蔽性害蟲(如卷葉蟲、食心蟲以及鉆心蟲等)都有著殺滅徹底的防治效果。用煙劑防治卷葉蟲、用敵敵畏等有揮發性的藥劑注入天牛的孔中就屬于化學防治較為成功的事例。
1.3 防治范圍廣
任何一種害蟲、病菌不管它處于哪一個發育階段都可用化學農藥將其消滅。一般來說,蟲卵是比較難殺死的,而現在研制的藥劑不少已經具備了殺卵的功效,例如尼索朗專門殺死紅蜘蛛的卵,這樣就大大提升了藥物防治的范圍。
1.4 可大面積機械化操作
可用各種現代化機械進行噴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防治時間。但農藥也具有殺死天敵和益蟲、破壞生態平衡、造成人畜中毒事故、污染環境、使害蟲與病菌產生抗藥性和造成藥害等缺點。對農藥使用中存在的—些問題,應采用積極的態度加以克服或減輕。
2 蘋果樹病蟲害采用化學防治應該注意的問題
2.1 避免病蟲害對防治藥物產生抗藥性
2.1.1 做好綜合性的防治措施
在任何農業防治工作的開展中,抗藥性的產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長時間地使用一種防治藥物,或早或晚都可產生抗藥性。由此,在蘋果樹的病蟲害防治中,綜合性的防治理念逐漸被人們所重視,采用綜合性的防治措施不僅可以消除抗藥性的弊端,同時對于消滅抗體個體也大有裨益。
2.1.2 輪換或者是混合使用兩種或者是兩種以上的藥劑
輪換或者是混合使用兩種或者是兩種以上不同作用機制的殺菌藥劑可有效延長抗菌性的發展速度。舉個簡單的例子,混合或者是輪換使用三種不同的藥劑,當一種藥劑無法殺滅害蟲的時候,其余兩種很有可能就會將其殺死。而且三種藥劑同時或者是輪換使用,病蟲害對藥劑的抗藥性能也是顧此失彼,大大延緩了抗菌性的發展速度。
2.1.3 及時、不斷地更換藥劑使用的類型
在化學防治中,一旦發現本地區的病蟲害對于某種藥劑產生了抗病性,就要及時更換使用另一種藥劑。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種抗藥性的產生一般來說有著很明顯的區域特征。舉個例子來說明,一旦一個區域某地方的紅蜘蛛對于內吸磷產生抗藥性,那么這種抗藥性會迅速得到蔓延。但是,另外很少使用這種藥劑的區域卻可以繼續使用的。所以,在使用化學發展病蟲害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此外,我們必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及時、不斷地更換藥劑使用的類型也不是最根本的抗藥性防治措施,因為在藥物更換使用若干年之后,對藥劑抗藥性的產生也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我們要不斷加大科研力度,研制出更新一代藥劑進行防治,提高化學防治的時效性。
2.2 化學防治的藥物使用要科學合理
2.2.1 嚴格選擇施藥時間,控制施藥間隔期
施藥時間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化學防治的質量,相關研究證明,在合理的時間內,選擇藥物防治對于蘋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有著良好的效果。以炭疽病、輪紋病及褐斑病為例,一般在果樹開花后一周時間內進行病蟲害防治效果較好。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藥物防治的效果會越來越差。
施藥間隔期的控制對于果樹病蟲害的防治也尤為重要,在間隔期的具體選擇中,要綜合考慮藥劑有效期、降水量等因素。以防治炭疽病、輪紋病及褐斑病為例,可使用多菌靈、退菌特、甲基托布津等藥物防治,在第一次防治之后,考慮到其藥物防治有效期,可在20~30d的時間間隔之后進行二次防治,之后每月進行一次波爾多液噴灑,這樣可取的較好的防治效果。除了藥效期,還要考慮到降水的因素。在上述防治炭疽病、輪紋病及褐斑病的間隔期選擇中,20~30d內降雨量在80mm,二次防治后降雨量在160mm,此時進行藥物防治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在這期間降雨量有所增加,則應該適當的縮短二次施藥間隔期。
2.2.2 科學合理混藥,注意藥物噴灑質量
在化學防治中,常常有把藥物混合使用的情況。在混用期間,要做到科學合理,盡量保證藥物混合之后不會產生不良的化學反應,不會降低混合后藥物的毒性,不會對蘋果樹產生藥害。在藥物噴灑中,要注意藥物噴灑的質量,尤其是遇到多雨的時節就更要嚴格要求了。要保證藥物噴灑均勻、周到,同時還要控制好用量。
3 結論
總之,化學防治具有殺滅快、消滅病蟲害徹底、防治范圍廣、便于機械化等優點。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方面要避免病蟲害對防治藥物產生抗藥性,另一方面化學防治藥物地使用要科學合理。如此,即可將這種病蟲害防治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希林.蘋果樹幾種常見病蟲害及綜合防治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1,(19):32.
[2]臧傳軍,王士龍.蘋果樹病蟲害防治高毒農藥替代技術推廣[J].中國果菜,2011,(2):18-19.
[3]周吉生.2009年蘋果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措施[J].北方果樹, 2009,(5):33-34.
淺析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中使用農藥應該注意的幾點問題
王 述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蠶蜂技術管理站 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
【摘 要】近年來,無公害農產品已經成為我市農貿市場與超市里的一大亮點,本文從如何對癥下藥、如何避免造成藥害以及如何科學混用農藥等七個方面介紹了在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時使用農藥應該注意的問題,以期能為農民的生產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無公害;農產品;使用農藥;注意問題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目標產品質量等都符合國家或農業行業無公害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經產地和市場質量監管部門檢驗合格,有害物質(農藥殘留、重金屬、亞硝酸鹽等)含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允許范圍內,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農產品。因此,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除了建立合理輪作、間作套種、配方施肥,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學合理的用藥技術,從而使農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含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內,達到高產、高效、優質、無公害的目的。然而,制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因素很多,致使無公害農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所以說,如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正確選擇和施用農藥、科學防治病蟲害,已經成為當前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關鍵問題所在。
1 必須對癥下藥
施用化學藥劑是病蟲害防治的最后一個環節,其防效高低主要取決于藥劑選擇是否對癥。在生產上,首先要考慮防治主要病蟲害,同時考慮充分發揮兼治作用,要針對主要病蟲害選擇有效藥劑,在防治關鍵時期用藥,盡量選用無公害化學藥劑,最大限度地避免農藥殘留及環境污染,有條件的地方最好使用引誘劑誘殺害蟲。
2 根據病蟲害發生的規律,抓住用藥防治的關鍵時期
關鍵時期用藥是保證防治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配合措施得當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病蟲害種類的發生規律不同,用藥防治的關鍵期也具有很大差異,必須做到對具體病蟲害進行具體分析。如防治蘋果霉心病,必須在花期用藥才能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蘋果輪紋爛果病,必須從蘋果落花后10d左右開始連續噴藥;防治桃樹蚜蟲,在桃樹開花前后是最佳用藥時期。
3 避免造成藥害
藥害是藥劑使用過程中的副作用之一,主要表現有葉片、果實等產生各種枯斑、焦枯或畸形,落葉、落花、落果,形成果銹,植株死亡等。
藥害是否發生及發生輕重受多種因素影響。首先,取決于藥劑本身。一般無機農藥最易產生藥害,有機合成藥劑產生藥害的可能性較小,生物源農藥不易造成藥害,同類農藥中,乳油劑型產生藥害的可能性較大。另外,水溶性越強的藥劑越易造成藥害;不溶于水的藥劑在水中分散性越好,越不易產生藥害。其次,與作物本身有關。有的作物抗藥性較強,如棗、芹菜、甘藍等;有的作物抗藥性較弱,如黃瓜、葡萄、杏等。另外,作物的生育期不同,對藥劑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幼嫩組織對藥劑較敏感,花期抗藥性較差,果樹休眠期耐藥性較強。再次,受環境因素影響。有些藥劑在高溫條件下易產生藥害,如硫制劑、有機磷殺蟲劑等。第四,使用濃度越高或用藥量越大的藥劑,越易產生藥害,噴藥不均、藥劑混用不當也易導致藥害。
4 科學混用農藥
農藥混用是生產中最普遍的用藥現象,現實使用中存在許多混用不當的情況,常見的有農藥成分混用不合理、農藥混配方法不當、混合用藥后造成藥害、混合用藥藥效降低等。因此,科學混用農藥必須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避免同類藥劑混用,混用的幾種藥劑最好具有增效作用;第二,在配制混用農藥藥液時,必須在加入一種藥劑攪拌均勻后再加入另一種藥劑進行攪拌,照此類推,不應將幾種藥劑同時加入一起攪拌;第三,幾種混用農藥混配后不能發生化學反應或變化,比如酸性農藥就不能與堿性農藥混配。
5 提高噴藥質量
噴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藥劑防治效果,所以噴藥必須及時、均勻、細致、周到,并避開作物表面有露水或有雨水階段。保護地噴藥時,應注意前端較矮區域必須噴到;果樹噴藥時,應特別注意樹體內膛及上部要噴到,做到“下翻上扣,四面噴透”。
6 防止產生抗藥性
在藥劑防治病蟲害中,病蟲抗藥性的產生大都是多次、連續、單一使用同一種或同一類化學藥劑所致,不斷提高用藥濃度還會加速病蟲抗藥性的產生。病蟲產生抗藥性后,不僅需要加大用藥量、增加防治成本,還提高了農藥殘留、加劇了環境污染和對生態平衡的破壞,同時還很有可能導致病蟲害更猖獗發生。所以,在使用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時,首先要注意適量用藥,避免隨意加大用藥量;其次,要合理混合用藥,利用藥劑間的協同作用,防止病蟲產生抗性種群;第三,要適當交替用藥,充分發揮不同類型藥劑的作用機理,防止病蟲抗性種群的不斷擴大。
7 注意減輕農藥殘留與污染
農藥殘留是造成食用農產品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影響農藥殘留高低及污染輕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藥劑本身。許多化學合成藥劑性質穩定,不易降解,殘留與污染嚴重;而生物農藥、生物源農藥、礦物質農藥和高效低毒化學合成農藥對自然界影響很小或在自然界中降解較快,殘留與污染很低、很輕,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提倡使用這類農藥。第二是安全間隔期,即最后一次用藥到產品采收的最短時間,要求在安全間隔期內不能再次使用該藥劑。不同藥劑在不同作物上的安全間隔期并不完全相同,應按說明嚴格遵守。第三是用藥方法。用藥方法不同,農藥殘留與污染程度也不相同,一般是枝干涂抹藥劑的殘留與污染最輕,噴霧次之,土壤用藥、樹體輸液及產品浸泡造成的殘留與污染最重。因此,在具體用藥時,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充分考慮,盡量采用農藥殘留與污染低的用藥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善云.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使用農藥應注意的事項[J].農村百事通,2012.9.
[2]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無公害農產品標準》.
[3]周德禮.淺談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中的施肥用藥技術[J].麗江農業信息網,2011.7.
[4]趙繼文.對我區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幾點思考[J].農技服務,2004.6.
巴彥淖爾市有機肥施肥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王 霞1 賈 茹2 郭海珍1
1.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 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
2.內蒙古烏拉特前旗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內蒙古 烏拉特前旗 014400
【摘 要】本文闡述了巴彥淖爾市有機肥利用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有機肥的大力應用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有機肥;施肥現狀;存在問題
有機肥料不僅含有植物所需的各種養分,而且含有有機物質,對于保持、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活化土壤養分、增強微生物活性、促進農作物高產、優質、高效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生產實際中,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不能很好地作為肥料有效地歸還到土壤中,導致土壤有機質和其地養分失衡,土壤板結,耕性差,耕地地力明顯下降。所以,科學利用有機肥資源、合理施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是我們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1 有機肥利用現狀
我市有機肥源主要包括糞尿類、堆漚肥類、秸稈類、綠肥類、商品有機肥等,2012年全市牲畜飼養910萬頭(只),年可積糞肥約6825000t,作物秸稈9897600,生產商品有機肥10000t。
1.1 農家肥利用情況
農家肥的主要積肥方式為堆肥、漚肥、廄肥、土雜肥。農村農戶對自產糞尿注意積存,作為肥源投入到農田;對于散養畜禽產生的糞便,一般情況下農戶收集后制作土雜肥直接施入農田;堆漚肥作為傳統有機肥,一直是農民在農業生產中的首選。
1.2 作物秸稈利用情況
目前秸稈主要利用方式有直接還田、過腹還田,也有極少部分焚燒后還田和作為燃料等。小麥秸稈大部分留高茬直接粉碎還田,玉米秸稈除了實施有機質提升的項目縣直接還田外,大部分經過青貯后過腹還田,向日葵秸稈作為燃料使用,豆類秸稈作為飼料過腹還田。目前全市推廣秸稈還田技術26667hm2,秸稈直接還田量僅占秸稈資源總量的13.2%,部分地區焚燒秸稈和棄置亂堆的現象比較嚴重,這樣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造成養分流失,極大的浪費了寶貴的有機肥資源。
1.3 商品有機肥的利用情況
從2009年起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以來,各地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種植制度、作物種類,因地制宜地在玉米等一些特色經濟作物上推廣施用商品有機肥。全市共有有機肥企業三家,由于成本較高,農民自費購買的較少,只能依托項目補貼來提高商品有機肥的使用率。
1.4 有機肥施用情況
雖然有機肥料資源豐富,但施用水平不高,施有機肥農戶數量較少。通過2005~2012年7年來對巴彥淖爾市耕地的調查,48483戶調查農戶中,有5159戶農戶施用有機肥,占調查農戶數的10.6%,平均用量為2165kg/667㎡。
2 有機肥利用存在的問題
2.1 農民缺乏對有機肥料重要性的認識
相當一部分農民重視化肥的施用,卻忽視了有機肥在改良土壤方面不可替代的的作用,我市雖然有機肥資源豐富,但施用量不集中,只有規模化養殖戶有機肥施用量較多,大多數農民只是幾年才施一次有機肥,而且平時不注重有機肥積造,致使秸稈焚燒和丟棄現象頻現,導致土壤中一些作物必需的微量營養元素缺乏,病蟲害嚴重,作物抗逆性降低。
2.2 秸稈還田的配套機械和技術滯后
我市從2009年實施有機質提升項目秸稈翻壓還田技術以來,秸稈還田遇到諸多問題和困難。一是秸稈還田后給農民的農事操作帶來了許多不便,總覺得不如“一燒了之”來得省事;二是農民及部分基層干部對秸稈還田的長遠效果認識不足,不知道秸稈是很好的有機肥資源;三是秸稈還田使用的大中型拖拉機發展滯后,動力機械配套不合理,影響了還田作業效果;四是機械化秸稈還田作業必須與深耕、深翻、施用腐熟劑及農藝措施配套,而農民怕麻煩,且不愿付出相應的作業成本。
2.3 農民養地意識差
増施有機肥培肥地力需要較長的時間,而有機肥肥效緩慢,短時間內效果不明顯,再加上有機肥施用量大,不宜操作,耗費人力物力。農民為了當季作物能快速增產,出現掠奪式生產,只用地不養地,這也是有機肥積造少、施用量少的主要原因。
2.4 缺乏必要的鼓勵政策和引導措施
農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措施的支持,政府應當采取一系列的鼓勵政策和措施,通過資金補貼政策引導農民積極實行種植綠肥還田和開展秸稈翻壓還田,從而達到培肥地力、為耕地積蓄后勁的目的。
3 對策
3.1 加強宣傳教育和技術培訓的力度
要多渠道宣傳秸稈等有機肥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讓領導和群眾認識到用好有機肥資源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徑,是引導農民開展秸稈翻壓還田、積造有機肥和增強農民用地養地意識的重要舉措。
3.2 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
各級政府要制訂可操作的相關政策法規,加強政府推動力度,切實引導農民推廣應用有機肥料資源,將其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要以項目為載體,強力推進對農民推廣應用秸稈還田技術、商品有機肥應用、種植綠肥、秸稈還田機械購置、秸稈腐熟菌劑應用等財政補貼,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政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生態優勢;要制定鼓勵政策,對商品有機肥企業在稅收上給予優惠,享受與化肥企業同等免稅政策。
3.3 積極開展實用技術推廣和研發
農業部門要主動牽頭,與科技、環保、農機等部門通力合作,立項研究、開發適合不同地區、農業耕作制度和農村勞動力特點的操作性強的秸稈還田實用技術;采用休閑單種、麥后復種、間作套種等方式開展種植綠肥還田;大面積推廣玉米、向日葵秸稈還田技術、小麥秸稈留高茬免耕還田技術和秸稈軟化與快腐生物技術。
參考文獻
[1]陳光亞,張瑩.江蘇有機肥料資源利用的問題及對策[J].江蘇農村經濟,2009(7):141-143.
[2]孫紅嬌.有機肥利用現狀分析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18):273.
[3]耿晨光.有機農業生產中有機肥的合理利用[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4:93-95.
[4]汪麗紅.有機肥的作用和利用途徑[J].現代農業科技,2000(10):24.
[5]宋秀杰.我國有機肥利用現狀及合理利用的技術措施[J].農村生態環境,1997,3(2):56-59.
桂花苗木繁殖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劉自芬 李龍豫 王世英
河南省舞鋼市國有石漫灘林場 河南 舞鋼 462500
【摘 要】本文介紹了桂花苗木芽接、扦插、壓條的繁殖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知識,目的是為桂花苗木培育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技術。
【關鍵詞】桂花;苗木繁殖;芽接;扦插;壓條;病蟲害防治
桂花是中國特有的樹種,也是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桂花屬木樨科木樨屬,俗稱木樨、七里香、九里香、巖桂等。自古就有“兩桂對庭”的傳統栽植方法,是園林綠化和庭院栽植的珍貴樹種。隨著近年來新農村建設和城鎮綠化對桂花苗木的不斷需求,桂花苗木呈現出了俏銷趨勢,為了增加桂花苗木的市場供應量,筆者對桂花苗木芽接、扦插、壓條繁殖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了介紹,以期為桂花苗木培育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技術。
1 芽接繁殖
1.1 砧木選擇
砧木選擇會影響到桂花嫁接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長發育情況,如選擇不當則會直接導致嫁接苗木的死亡。在選擇桂花嫁接砧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嫁接砧木要與桂花苗木具有較好的親和力;嫁接砧木要對桂花苗木無不良影響;嫁接砧木須是1~2年生苗木,具備抗病蟲害、易成活、易繁殖等特點,如:女貞、白蠟等。
1.2 接穗采集
接穗的采集也非常重要。在選擇時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接穗應選自生長發育好、無病蟲害、芽體飽滿健康的2~3年生枝條;采集的接穗要注明品種、地塊、日期等,以免造成品種混淆和因時間過久而影響接穗質量。[1]
1.3 芽接方法
桂花常用的芽接方法有“T”字形芽接法、塊狀芽接法和套芽接法等。
1.3.1 “T”字形芽接
“T”字形芽接法是生產中常用的嫁接方法之一,一般在5~7月份進行。嫁接方法:在砧木離地表6~8cm無分枝的向陽面,用嫁接刀橫向切一長8~10cm的刀口,再從橫切口中間向下垂直切一長12~14cm的縱行刀口,兩個刀口的深度以剛及木質部為佳,使其形成一個“T”字形開口。在接芽上方0.6cm左右處橫切一刀,深度切透皮層組織部,再從接芽下方8~10cm左右處入刀,向上方推嫁接刀深度達接穗粗度的1/3,直到接芽上方刀口為止,剝離嫁接芽,將芽片對齊植入“T”字形開口,用塑料帶緊密綁好,只外露芽和葉柄即可。[1]
1.3.2 塊狀芽接
塊狀芽接法的操作較為復雜,工作效率較低,須在砧木離皮時進行嫁接,多在“T”字形芽接法無成活時使用。嫁接方法:從接穗上剝取長2~3cm、寬1~2cm的長方形芽片,再按芽片的大小在砧木上刻出與接芽片大小吻合的接口,一般成“工”字形,剝開砧木皮層將芽片植入,使芽片的兩邊與砧木的刀口相密接,用塑料帶綁縛緊密,外漏芽體及葉柄即可。
1.3.3 套芽接
套芽接也叫管芽接,須在砧木離皮時進行嫁接。嫁接方法:從桂花接穗芽的上方1cm處剪斷,在接穗芽的下方1cm處深刻一環形至木質部,抽出芽套,選擇粗度與之相當的砧木,將上方剪斷后把砧木上部分皮層向下成條狀撕裂,露出與芽套相等的木質部,將芽套套入裹緊,將撕裂的砧木皮層向上包裹住芽套,綁縛嚴密即可。[1]
2 扦插繁殖
2.1 苗床準備
扦插苗床應選用土質疏松、通氣性好、保水能力強的土壤,對苗床地進行反復深耕并晾曬,做成寬1m左右、高30cm左右、水溝寬25cm左右的插床,插床要求床面平整、土粒細碎、溝道暢通。插前可用1比100倍液的甲醛溶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對插床進行澆灌消毒殺菌,然后覆蓋塑料薄膜保存藥效,過10d左右將塑料薄膜揭除,臨扦插前2d再用清水澆透苗床,待插床干燥后整平床面,作為扦插苗床待用。
2.2 插條采集與處理
在每年的5~8月份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桂花品種作為采集母樹,剪取樹冠中上部的當年生半木質化或木質化枝條做插條,也可以用一年生的桂花苗木莖干做插條。采集時應注意覆蓋遮陰以防止水分蒸發,采集后對齊插條基部頂端剪成平整口,長度在8~10cm,盡量保留頂端兩片葉子,將基部靠近腋芽處削成平滑的傾斜面,分級分品種按20~30株的標準捆扎成小把,將基部浸入配制好的100mg/L的萘乙酸溶液或ABT生根粉溶液中浸5~6h,取出用清水清洗插條基部后即可扦插。
2.3 扦插方法
扦插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扦插入土深度以插條的2/3為宜,一般株行距為5cm×10cm,以插穗葉片相連又不互相重疊為好,扦插完畢后壓緊插條周邊土壤,澆一次透水,搭蓋距離床面高200cm通風透光好的遮陰棚,以減少太陽直曬造成的水分蒸發。
3 壓條繁殖
3.1 低壓育苗
選擇健壯的桂花植株,將其基部接近地面的1~2年生枝條低壓環割破壞其皮層組織部,并在環割處涂抹生根劑促其生根,將環割部位埋入土中10~20cm固定,待其生根后剪斷母體連接即為桂花獨立苗木。
3.2 高壓育苗
高壓育苗也稱空中育苗,是在桂花樹冠上進行操作的一種育苗方法,主要針對樹體較大、樹冠較高的桂花苗木。在9~10月份選擇樹冠上健壯的1~2年生枝條,在基部進行環剝后涂抹ABT生根劑,以便促其發育生根,再用濕潤的鋸末、苔蘚、草炭、蛭石等基質包裹環剝處,外套塑料膜扎緊兩端以保持其內部濕潤,待生根后剪斷母體連接即成一株獨立的桂花苗木。
4 病蟲害防治
4.1 常見病害防治
常見的桂花苗木病害主要有桂花枯斑病、桂花褐斑病和桂花炭疽病。
4.1.1 桂花枯斑病
桂花枯斑病的發病時間一般在7~11月份,主要為害桂花葉片,發病后病斑呈灰褐色,由葉緣向內擴散并出現大量黑色霉層,嚴重時引起桂花苗木早期葉片大量脫落,導致生長衰弱。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發病葉片,發病期間每隔10d左右噴施一次70%代森鋅500倍液或50%百菌清800~1000倍液,噴2~3次即可。
4.1.2 桂花褐斑病
桂花褐斑病的發病時間一般在4~10月份,發病后病斑呈黃色小斑點,由葉緣逐漸向內擴散并散生黑色霉狀小點,嚴重時引起葉片干枯脫落和苗木死亡。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發病葉片,發病期間每隔1周左右噴施一次50%多菌靈500倍溶液或50%的代森銨600倍液,噴2~3次即可。
4.1.3 桂花炭疽病
桂花炭疽病的發病時間一般在7~9月份,發病后葉片出現不規則形狀病斑,中間淺褐色邊緣,紅褐色并附著黑色小顆粒,嚴重時引起葉片脫落枝條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發病葉片,發病期間每隔10d左右噴施1次75%代森錳鋅500倍液或50%百菌清1000倍液,噴3~5次即可。
4.2 常見蟲害防治
常見的桂花蟲害主要有介殼蟲、螨類、蛾類。
介殼類害蟲有吹綿蚧、草履蚧、盾蚧等。防治方法:用50%菊酯100~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對水800~1000倍噴殺。
螨類害蟲有紅蜘蛛、芽螨、葉螨等。防治方法: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40%三氯殺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噴殺。
蛾類害蟲有麗綠刺蛾、袋蛾、黃刺蛾、扁刺蛾等。防治方法:用黑光燈誘殺,或用40%敵敵畏1000~1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噴殺。
參考文獻
[1]孫時軒,劉勇.林木育苗技術[M].金盾出版社,2002(3):118,121-125.
[2]卓麗環,陳龍清.園林樹木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1):312-313.
榆樹嫁接硬枝繁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米新兵
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林站 陜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榆樹是重要的行道樹、庭蔭樹,工廠綠化、營造防護林和四旁綠化樹種,在生產上一般采用嫁接繁殖,本文從嫁接前準備、嫁接操作和嫁接后的管理3個方面詳述了榆樹嫁接繁殖技術。
【關鍵詞】榆樹;嫁接;嫁接繁殖;硬枝嫁接
榆樹是陜西榆林的主要鄉土樹種之一, 因其是陽性樹種,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擇土壤,適應性很強;根系發達,抗風力、保土力強;萌芽力強,耐修剪;具抗污染性,葉面滯塵能力強等優點,因此成為良好的行道樹、庭蔭樹,工廠綠化、營造防護林和四旁綠化樹種。實踐證明,種植綠化榆樹具有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在生產上一般采用嫁接繁殖,當年嫁接,第二年即可出售。以下將榆樹嫁接硬枝繁殖技術進行介紹。
1 嫁接前準備
1.1 砧木選擇
一般選擇白榆作為嫁接砧木,首先白榆適應性強,抗寒性強,可耐絕對低溫-40℃,且對土壤要求不嚴,不過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長勢更佳。其次,白榆還耐鹽堿,在土壤含鹽量0.3%或pH9值為時也能生長,其生長速度也快,壽命比較長。
1.2 砧木的培育
因為白榆樹干通直、光滑,枝條較家榆柔軟,主根側根均發達,幼苗生長快,因此培育砧木年限較家榆時間短,且嫁接和移栽成活率均高。白榆一般用移植培育大苗,選用二年生一級苗,按株行距0.5m×0.75m移植后,培育2~3年,再從中選出樹干通直、光滑、無病害、胸徑3cm以上的苗木,按株行距1m×1m定植后,可當年嫁接,也可再培育1年嫁接。在培育大苗的過程中,除了加強水肥管理外,還應注意加強整形修剪,保持其頂端生長的優勢,及時除去競爭枝、枯枝、雜亂枝條。
1.3 接穗的采集
在采條時,應選擇樹冠發育充實、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粗細均勻的一年生發育枝作接穗。枝條粗度在0.4~1.0cm之間,最好是0.5~0.7cm之間。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都可剪取接穗,采后簡單修剪捆成捆,噴上少量水,用塑料布包好入窖待用,或入窖以濕沙埋,窖溫保持在0℃以下。當大量剪取倒榆枝條做接穗時,可以建立采穗圃,加強水肥管理,或將倒榆枝條事先嫁接在十幾年的大榆樹上,作為每年剪取枝條的母樹,這樣既能保證接穗數量和質量,又能避免破壞觀賞樹。例如,金葉榆要將適于嫁接的當年生金葉榆枝條剪下,并剪成10cm長的段,兩端剪口蘸蠟密封避免失水,但最好隨剪隨接,也可以提前1d剪取,放在5℃左右的環境下讓其活化,剪取的接穗長度6~8cm,帶有2~3個芽。
2 嫁接操作
2.1 嫁接時間
金葉榆、倒榆、大葉榆一般在春季樹液開始流動、芽體萌動前進行嫁接,在榆林地區最佳時間是4月20日左右。此時砧木樹液開始流動,氣溫也適合愈合組織形成,嫁接成活率最高,可達98%。新移栽的砧木,如果當年嫁接,最好在砧木發芽后進行。
2.2 嫁接方法
苗木的嫁接方法和方式很多,主要分為芽接法、枝接法、莖尖嫁接法和根接法,根據苗木的習性選擇適當的嫁接方法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重要條件之一。中華金葉榆、倒榆和大葉榆的嫁接方法很多,主要以硬枝嫁接效果最好。
2.2.1 幾種不同硬枝嫁接法對比
(1)劈接:接穗長10cm,粗0.7~0.8cm,將接穗下端削成楔形,削面長1.5~1.8cm,砧木粗度略粗于接穗,在距地表5cm處平斷,在斷面正中下劈,砧木接口長度與削面相同,插入接穗時形成層對齊且漏白0.5cm,再用1.5cm寬塑料條綁扎接口。
(2)腹接:穗長、穗粗、砧粗、砧木處理方法與劈接相同。在砧木斷面處下端呈35°~45°角開切接口,接口長度為2cm左右,下端不超過砧木髓心,接穗削成扁楔形,削面的長切面長度2.0cm,短切面長度1.5~1.8cm,將接穗的長切面朝里插入接口后嚴密綁扎。
(3)舌接:在砧木距地表5cm處由一側向上向另一側削一長為3cm的馬耳形削面,在削面前方1/3處順木質向內切1個2.5cm長的切口,使之呈舌狀,接穗削面長度也為3cm ,也向木質內削一切口,使之呈舌狀,將砧、穗的舌片相互插入對方的切口,嚴密綁扎接口,砧、穗要求等粗或粗度相差很小。
(4)插皮接:將接穗下端削成3.5~4.0cm的斜面,厚0.3~0.5cm,斜面的對側削成小斜面,在砧木距地面5~8cm處截斷,切面要求光滑,選砧木光滑且背陽的一側面,從砧木切面皮層部垂直切一小口,長度比接穗長斜面略短,將接穗大削面朝里插入砧木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嚴密綁扎接口。
實驗證明,在4種硬枝嫁接方法中,按穗成活率和株嫁接成活率均以插皮接最高,劈接略低,但都能達到生產嫁接成活要求;腹接最低,其原因與砧木較粗、砧木切口時操作較難且切面過大有直接關系。這里株嫁接成活率高于接穗嫁接成活率的原因是,每砧木接穗數為1~2個,其中有1穗活,即為株嫁接成活。中華金葉榆、倒榆和大葉榆一般采用插皮接,此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高,可達98%,且簡便易行,常用砧木較粗,并在易離皮的情況下采用。具體操作為:將砧木在離地面2~2.5m處鋸斷,削平斷面,用刀在斷面相對兩側(光滑面)邊緣下1cm處斜切各1刀,深達木質部。
2.3 接穗的削制
3種榆樹接穗的削制基本相同,接穗最好是一年生枝條,接穗粗度為0.5~1.0cm,穗長10cm,接穗頂部用蠟封好。一般把接穗下端削成長斜面2~3cm長、短斜面0.5~1cm的楔形,厚度0.3~0.5cm,要求每個削面一刀削成,接穗留2~3個芽,隨接隨削,以防風干。
以金葉榆為例:將儲存完好的接穗,用劈接刀將穗下端削成3~4cm斜面,將斜面兩側用刀輕刮露綠皮,再將削面尖端背側削一三角尖,一次削夠1h用量即可。垂榆: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木質部和皮層之間,長斜面緊貼砧木木質部,要求斜面露白0.2cm左右,根據粗度不同,每棵砧木嫁接3~5個接穗,再用塑料膜將接口及砧木橫斷面包嚴系緊,防止接穗脫落或松動,防止雨水滲入。春穗需套袋,以減弱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
2.4 嫁接技術
嫁接時,先將砧木切開的皮層輕輕撥開,再將兩個接穗的小削面向著砧木木質部方向插入皮層之間,插入深度以接穗削面被皮層覆蓋住為宜。根據砧木的粗度不同,可嫁接1~3個穗,然后用寬2cm、長50cm的聚氯乙烯塑料條綁扎,最后用16cm×22cm或18cm×25cm的塑料袋套住扎緊,以保溫保濕。接穗10d左右開始發芽,15~20d接穗大部分發芽。此方法適用于砧木較粗或嫁接熟練操作人員使用。
2.5 嫁接注意事項
在嫁接操作過程中,要掌握“優、準、齊、緊、快”的五字要點。優:砧木和接穗要健壯、優質、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粗細合適。準:下刀要準確無誤,深淺到位,力爭“一刀成”,使刀口平滑;齊:砧穗的形成層要對齊,如遇有砧穗比例不合適要一側對齊,不能兩面將就;緊:在綁扎時,要綁緊,在上部的轉折點處不能使綁帶擰勁,以防止出現細脖現象??欤涸诒WC質量的前提下,整個操作過程要快、干凈,盡量減少傷口暴露的時間,防止失水和污染而影響成活。同時還應注意不能在下雨天作業,防止傷口污染。
3 嫁接后的管理
3.1 抹芽
對嫁接成活苗,要及時抹去砧木上發出的白榆萌芽,促進接穗成活和接穗枝條的生長。接后7d就可以觀察其成活狀況,接穗青綠、芽苞鼓脹則是成活的。
3.2 通風、解袋、解條
結合抹芽工作,要隨時注意接穗上芽的生長發育狀況。當嫁接較早、氣溫又不太高時,如成活可觀察到有新芽發出,并且有少許展葉,這時要解去塑料袋,一般在下午接近傍晚時解袋,以避免強光灼傷嫩芽。20d后可解去接口綁繩,剪去競爭枝,保持樹冠圓潤,砧木要及時抹芽,保持接芽正常發育。
3.3 修剪
逐步修剪砧木側枝,減少植株的養分消耗,增加營養積累,以保證接穗始終處于頂端優勢。但是,對側枝的修剪不能從主干基部把側枝全部剪掉,這樣會使得光合面積減少過大,造成餓死接穗的現象。
3.4 土肥水管理
對嫁接成活苗要加強土肥水管理,適時澆水施肥。6~8月份苗木速長期,追施尿素2次,每次每667㎡施20kg,并視墑情澆水4~6次,促進苗木生長;同時定期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
3.5 中耕除草
倒榆嫁接成活后,應根據土壤、氣候、雜草蔓延程度,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通常般在倒榆生長期人工除草4~5遍、中耕3~4遍。在生長前期多除草,此時生長旺盛,效果明顯;后期可少除草,促使枝條木質化。
3.6 病蟲害防治
倒榆的病害有腐爛病和炭疽病。腐爛病用石油乳劑、石硫合劑涂抹,或用波爾多液噴干,也可于早春涂白防止感染;炭疽病,則應清除病株并將其燒毀,或用波爾多液、代森鋅、多菌靈等噴灑。倒榆葉部蟲害較嚴重,可用敵殺死、敵敵畏和氧化樂果噴灑防治。常有榆紫金花蟲為害,主要在早春發芽時或于8~10月份為害中部。防治方法:早春成蟲上樹時振落捕殺;噴灑800~1000倍的敵殺死、敵敵畏,毒殺幼蟲和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