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簡述如何培養創新意識
時間:2023-11-23 10:15: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簡述如何培養創新意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新課程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化學實驗成了最具有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要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
關鍵詞 :新課程;化學實驗;創新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5-0014-0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新課程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化學實驗,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自主獲取知識,使他們擺脫傳統知識觀的鉗制,在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中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和對實驗的反復修改、設計、完善,有效地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改變傳統教學中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同時,創造條件還能增強實驗內容的探索性,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從實驗中貼近生活和生產實際,通過化學實驗,感受到已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化學實驗最大的特點是動手、動腦,在此過程中產生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激發思維,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而言這就是創新。
一、提高教師素質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根本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具體施行者,學生的創新精神要通過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來培養。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實施教育的關鍵,無論是教育創新體系的建立,還是創新人才的培養,都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種“無意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是學生的“偶像”,只有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教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學生。化學是一門“千變萬化”的學科,變化的實質即創新,化學教師要大膽地突破舊思想、舊模式,積極探索、敢于創新、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來武裝自己的教學。在這樣一種創新的氛圍里,學生除了創新,別無選擇,萌發創新意識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例如,在學習“物質的量”這章時,有學生提出:“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那么常溫、常壓下的氣體摩爾體積又是多少?又如何計算呢?”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該學生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教師應對該學生的提問給予肯定,盡管這個問題在高一年級無法解決,但是不能因此而限制這個學生的提問,以免抑制其創新意識的萌發。此外,教師還應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創新活動之中,對學生的創新活動表示最大的支持。
二、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首先就要讓學生對化學實驗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實驗,充分設計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提出富有探究性、啟發性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探索,以實現知識的綜合應用。同時,通過分析實驗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使學生享有成就感及探究意識,從而對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關于NH3實驗室制法,演示完實驗進行設疑,再提出以下問題:①能不能用NH4NO3、NH4HCO3、(NH4)2CO3或(NH4)2SO3代替NH4Cl制備NH3?為什么?②能不能用NaOH或KOH代替堿石灰?簡述理由。③管口放置錦花的作用是什么?④如何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能否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二氧化氮?⑤用氨氣發生裝置還能制備哪些氣體?圍繞這些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對實驗產生興趣,引導學生分析制備NH3反應原理及銨鹽、氨氣性質,回答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敢想、善思、勇于創新的意識。
三、重視分析實驗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以往的常規教學中,很多化學教師的演示實驗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對于實驗過程缺少分析,甚至出現只要實驗結果而不要過程的現象。在新課程中的化學實驗過程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只有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才能引發學生對事物進行探究,從而形成創新意識。例如,在演示實驗室制備Cl2的過程中,應讓學生多分析,考慮實驗目的,注重儀器、藥品的選擇和裝置的設計及實驗順序,并思考在實驗過程中還有哪些環保、安全等實際問題需要考慮。實驗預期會出現什么現象?但實際出現了哪些現象?為什么?Cl2引起中毒時癥狀如何?怎樣聞氣體氣味?如何預防Cl2中毒或解毒?用MnO2與濃鹽酸制Cl2與KMnO4與鹽酸制Cl2有何異同?等等,讓學生參與實驗全過程的探索。通過多設疑提問,加大實驗過程的分析,從而拓寬、延伸實驗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敢于探究、創新的意識。又如,在苯酚與溴水反應實驗中,可向學生設問,氯水與苯酚是否能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為何不用氯水而用溴水?通過探究教材,增加實驗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此外,化學實驗現象還有助于觀察能力的培養,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化學實驗現象,分析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反應實質,引導學生思維“爬臺階”,合理“跳躍”,實現強化—內化—優化的思維運作,改善學生的思維素質,提高其探究能力和創造性能力。例如,在比較Na和Li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實驗中,通過Na與水反應實驗現象,Li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引導學生結合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探究、解釋。如問題:鹽溶液能否與非金屬單質反應,有無規律?通過實驗進行分析。實驗:向淀粉碘化鉀溶液中通過適量Cl2,現象:溶液變藍色。通過對現象分析可能得出結論:氯氣能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碘,某些活潑性強的非金屬單質能把活潑性弱的非金屬單質從其無氧酸鹽中置換出來。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活躍了學生思維,對于問題敢于研究、推理、聯想和討論,從而培養了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四、讓學生參與化學實驗設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化學實驗設計是指根據化學實驗的內容、目的、要求運用有關化學知識理論,選擇適當藥品、儀器及裝置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操作,它要求學生具有嚴肅認真、敢于創新的精神。例如,在NH3易溶于水實驗,可以要求學生思考某些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如CO2、SO2等)是否也能夠形成噴泉,應選擇何種試劑?由此設計一套實驗裝置。學生通過思考、綜合分析,運用已有基礎知識(CO2、SO2容易被NaOH溶液吸收)和實驗技能,去自行設計和創造,同時也使學生明白:除了易溶于水的氣體能形成噴泉外,某些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形成噴泉。又如,對于某些易揮發液體(如苯)怎樣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選擇哪些儀器,在什么條件下也可以形成噴泉?通過這些實驗設計,學生們一方面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獲得了豐富的感性知識,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自主、創新能力。
五、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意;手工;實踐能力
一、創意手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現代社會競爭最需要的是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的人才,現代教育的一切手段應榕嘌有高度創造性的人才服務。因此,創意手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創意手工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創意手工兼具創造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在學習創意手工的過程中不僅要充分開動腦筋,還需要動手操作,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同時鍛煉學生的左右腦,增強學生的手腦合作能力,在創造的過程中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度,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獨立的人格。
第二,可以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將創意手工引入小學教學中,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培養新時期創造性、開拓性人才的需求。目前,在我國小學美術教育中,美術知識的傳授占主導地位。創意手工可以加大創新意識、實踐技巧、動手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比例,更能體現我國小學美術教學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對于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運用“創意手工”提升兒童實踐能力的策略
創造性思維最終要落實到實踐中才更有意義,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教學特色,我們可以從激發興趣、運用材料、開放課堂、作品評價四個維度來提升兒童的實踐能力。
(一)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合理營造美術教學氛圍
小學美術教學來說,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挖掘學生的興趣所在,進而營造輕松積極的美術教學氛圍。因此,創意手工教學必須迎合兒童的這些心理特點,利用其好奇心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利用其想象力激發兒童的創造性,利用其玩心大鼓勵兒童常動手。在充分把握兒童心理特質和了解兒童興趣的基礎上,合理營造美術教學氛圍,才能更大限度地發揮創意手工在促進兒童實踐能力上的作用。
(二)充分借助創意材料,親身感受美術創意實踐
在創意手工的教學過程中,材料的運用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如彩紙、鵝卵石、彩繩甚至泥巴等都可以成為創意手工的材料。而不同的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不同創意思維,呈現不同的作品。比如,彩紙可以進行平面或立體的造型,這樣不僅可以將學生習慣的二維平面拓展到三維空間;鵝卵石看似普通,卻可以通過著色、拼貼等方式使其變成各種小動物;而利用彩泥捏泥人,更是兒童的樂趣;利用彩色的繩進行編織,不僅造型好看還很實用,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總之,充分借助創意材料,讓學生親身感受美術創意實踐,是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關鍵一步。
(三)適度放開課堂限制,拓展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生活是創意的源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適度放開課堂限制,讓創造性充滿學生的每時每刻。比如,在班級建設一個創意手工活動區,根據不同課程的不同教學內容編排不同的創意,每個月或每個星期設置不同的主題,讓學生圍繞教學主題展開創意活動,并且將作品擺放至活動區,而且不同班級之間還可以互相參觀、學習和交流,讓創造性和想象力不停地刺激學生,培養學生的習慣性創性造思維和經常性動手能力。
(四)正確評價學生作品,總結基礎之上進行創作
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合理正確的評價,是推動學生持續性創作的動力。每一次的創意手工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作品進行及時指導評價,評選出優秀創意作品作為經典案例,從創意思維和做工技巧等方面為學生進行詳細地講解,讓學生學習到優秀作品的精華,進而提高自己的創意水準。而對于缺乏創意的作品,老師要循循善誘,細心指導,幫助其完善。在完善作品的過程中,讓學生領悟到如何提高創造能力,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
創意手工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重在論述如何利用創意美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興趣是前提,靈活運用材料是關鍵,適度開放課堂是動力,正確作品評價是保障。希望能對提升我國兒童的實踐能力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熊文靜.培養小學生美術造型能力的路徑選擇[J].中國教育學刊,2016(2):107-108.
[2]王晴云.兒童繪畫先天因素分析與能力培養:如何正確認識兒童繪畫“天賦”觀[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S2):226-228.
[3]朱朋杰.小學美術手工布藝創新教學探微[J].上海教育科研,2013(4):87-88.
一、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現代物理概念教學不再是師生封閉在教室里枯燥地講概念背定律、記公式,而是與廣闊的社會生活相聯系,從中找出有關的現象,進行生動活潑的研究性學習.為把研究性學習方式傳授給剛學物理的初中學生,使學生由被動性的接受學習轉化為主動性的獨立學習,筆者認為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針對課題為學生發掘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對物理現象發生興趣并提出疑問,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實驗,再現物理現象,最后讓學生討論思考現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獲得完整的物理概念.如在“質量”一節的教學中,教師講解:“一把鐵錘比一個鐵釘岔的鐵多,一條木船IZ-•把木椅含的木材多,那么一個物體里所含的物質有多少?用什么來表示呢?”然后指導學生看書、天平掛圖與天平實物,讓學生分組討論天平使用的順序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項,最后進行作業.這樣可以讓學生主動地接受知識.再如,在“什么是浮力”這個概念教學中,第一步給學生講述語文學習中敘述的“死海不死”的故事,并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淡談自己用水桶吊起井水的感覺.學生對以上的兩個物理現象很感興趣,自然地感覺到:人和水桶在水中受到了一個向上的托力,便立亥0產生質疑:這個“托力”到底是什么力?第二步,結合課本實驗圖,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動手實驗,體驗這個托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三步,讓學生思考討論:這個“托力”的施力物體是什么?方向如何?怎樣測量?最終讓學生歸納發言,使學生獲得了完整的浮力概念,以及浮力的測量方法.如此將“研究性學習”滲透到物理概念教學中去,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而且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欲望.
二、在物理實驗設計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設計實驗的指導思想是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創新能力,這與新課程目標中提倡“研究性學習”的宗旨相吻合.筆者認為,在物理實驗設計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首先根據實驗目的,應用學過的知識確定實驗原理,然后選用合適的實驗儀器,設計出多種實驗方案,最后,讓學生討論思考并動手操作研究,得出實驗結果.如在進行“牛頓第一定律”一節的教學中,用多媒體或實驗提供一個情景,一輛小車在平面上慢慢停下來,然后提問:“小車能不能晚一點停下來或不停下來呢?”引導學生提出猜想;接下來每桌提供三塊粗糙程度明顯不同的木板,一個小車,一塊可固定在木板上的斜面,讓學生操作,并讓學生分組討論實驗結果;最后引導學生對實驗操作與結論進行反思,鼓勵提出新的問題,如:“有沒有不會產生摩擦的平面?”,“沒有摩擦的平面上小車還能走嗎?”通過這樣的實踐訓練,培養了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同時這類教學活動又給學生提供了創造性、發散性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同時反過來也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加強了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教學;探索;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有這樣一段文字:“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背踔袛祵W培養的創新意識主要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象具有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識,會思考,會從數學角度發現和提出,并用數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而創新不是創造,創新是幾乎人人都有,人人都能進行的創造過程,一個人利用他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創造出新的方法,就可以算作創新?!疤剿魇菙祵W教學的生命線”,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的積極探索的研究。探究法是培養學生創新的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即要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主動地去探索和研究重要的數學事實和結果,如公式、法則、定理等。那么,如何在日常的探究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 教師思想的突破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首要條件
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當作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因而應從教學思想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原則。
(1)要克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不同于別人的思路,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都是創新。一個人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創新性不在于這一問題是否別人解決過,而是關鍵在于這一問題的解決對于個人來說是否新穎。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創新,也都具備創新的潛能,如何挖掘和提高這種潛能,取決于學生主體發揮程度。
(2)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成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創新性,就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是聽眾的舊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以平等、寬容、鼓勵的態度對待學生,更多地采取討論、探究等方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始終,真正成為探索研究的主體。
2. 改變舊的教學模式,是創新精神貫穿于課堂教學環節的必要條件
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重知識應用,輕知識發展過程的教學思路,將數學知識形成的基本過程貫穿始終,這是培養數學思想和創新性思維的重要方式。應緊緊圍繞這一點,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探索、交流,獲得數學知識和探索新知識的經驗,這是發展數學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的關鍵。
(1)在課堂引入上開拓新思路,引導學生參與概念的建立過程。
傳統的教學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然后進行強化訓練。我們應在課堂引入上開拓新的思路,通過經驗事實,或者是典型事例,或者是直觀演示,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探究活動,主動地進行觀察、分析、對比、發現、歸納,以明確概念的不同屬性,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質屬性,概括形成概念。例如:在學習有理數一章內容時,可向學生先介紹本章知識結構,使學生心中有數,然后,指導學生搜索有關引入有理數的例子。例如:溫度的表示,實際生活中的盈虧問題等,明確引入有理數的背景,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概念的建立過程中。
(2)新授課中創設一定的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定理、公式的發現與證明過程。
在新授過程中,要注重創設一定的情景,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獨立探究定理證明的思路,體會數學證明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獨創性。鼓勵學生去猜想、去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運用類比、聯想、歸納、綜合等方法去探索、去研究。例如:在講解(多邊形的內角和)時,可以用幾何畫板分別過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的頂點?作對角線,引導學生探究:?點與哪幾個點不能構成三角形?過點?作對角線可把多邊形分成多少個三角形?分成的三角形的個數與多邊形的邊數有什么關系?n邊形從某一個頂點作對角線可構成幾個三角形?內角和怎樣求?如何證明?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中得出求多邊形內角和的公式。這樣學生在采取觀察、思考、討論、探究等積極的思維方式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學習,不斷創新的能力。
(3)課堂練習中,重視教材中一題多解的例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過程。
在課堂練習中通過一題多解,讓學生尋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質,最終上升到多解歸一的高度。如:有這樣一道幾何題,已知:過ΔABC的頂點C任作一條直線,與邊AB及中線AD相交于點F、點E。求證:AE∶ED=2AF∶FB我們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然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可以添加不同的輔助線,得到多種不同的解法。這一過程既讓學生學會了分析問題的方法,又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還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對幾種證法進行分析、探究,找到思路的共同點,找到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
(4)習題課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開放性題目的設計和研究的過程。
在許多習題課中,由學生自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探索問題。這樣既加深了知識的理解,獲得新知識,發展了創新能力,又使學生能夠和教師一起參與探究活動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可根據情況給以引導,應把教師的“導”轉化為學生的“思”,立足讓學生去探索、發現、創新。還應指導學生運用聯想、歸納、轉化、換元、配方等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動手做、動眼看、動耳聽、動筆寫,逐步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如圖,已知 平行四邊形ABCD,試用多種方法,將平行四邊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4個部分,(至少用三種不同方法,要求用文字簡述你設計的方法,并畫出圖形)
使學生勇于發表獨立的見解,熱烈討論、或判斷他人的方法、或探究更好的想法、或將幾個想法組合為一個更好的想法,從而在學生的互動中不斷探究,不斷創新。
(5)教師應當充分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難,讓學生具備創新的思維及個性。
讓學生敢于對教材上的內容質疑,敢于對老師的講解質疑,特別是學生的觀點,由于商榷余地較大,更要敢于質疑,要打破常規,進行批判性質疑,并且能尋求解決的途徑,這是具有創新意識學生必備的素質。例如:在課堂小結中有意識的讓學生總結,鍛煉學生概括思維的能力,使他們能概括自己的觀點,讓他們自己總結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總結一堂課的重要內容,總結一次討論的結果,總結某些題目出錯的主要原因,讓學生自己提出并探究更深層次的問題。
(6)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創設能探究的問題情境。
沒有挑戰,就沒有創新,而對常規的挑戰,就是提問,因此,我們可以設計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更多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考,逐步使學生學會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初步掌握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學完函數時可以引進一些與經濟有關的熱點問題,存款中的利息稅問題;彩票的中獎率;購物中的最優惠問題;運輸方案的調配;足球門票的買法等等,引導學生正確的探究分析此類問題。
教師還可以通過挖掘教材,高效的駕馭教材,設計出新穎的教學環節,把與時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如用好教材中安排的“猜想”、“探索”、“思考”等內容,讓學生真的動腦想,動手做,有機會去試,開展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參與性和操作性,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發現問題,然后,利用所學知識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再服務于生活,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是發展創新精神的關鍵
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構建新的學習觀,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培養創新的興趣。教師應當創造各種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樂趣,如讓他們走上講臺,講解思路,展示他們的探究的過程,講解他們的設計方案,開展各種數學活動,讓他們成為主體,得到展示機會,并做出恰當的評價,使學生時時感受數學帶給他們的成功和快樂。
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數學中的對稱美;幾何中圖形的設計;幾何中的鑲嵌問題;許多數學歷史知識。盡量把實際中的問題與數學的課堂教學進行聯系,再把數學的知識應用到科學實際中,使學生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愿望,應用數學美的要求,探究數學問題的強烈欲望,引導他們不斷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摘 要:興趣是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原動力,教育并非強制性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性思維個體化發展,進而提高課堂的講課效率,形成良性互動和活躍的教學氛圍。影響教學質量水平的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興趣,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教學;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多種途徑和方式,但大多數都是從兩方面進行分析的,一是從教師角度分析,如何引導學生培養其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是從正常課堂教學中分析的,在課堂上如何使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這有利于青年教師展開更好的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響應國家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計劃。
一、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數學興趣
(一)情境教學法
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是具有一定抽象性邏輯性的,一小學生的理解水平和認知能力,無法有效地全面認識數學教學中的每一個知識點[1]。對于教材的深入理解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二者之間有著一定的距離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創新情景教學,設立有趣生動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課本中“認識角”的課堂教學里,可以突破常規的,固性教學方式,走出教條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角的繪畫、制作與角相關的小玩意兒。教師可以借助三角板等教學工具,更直觀的向學生展示角的外形和特征,將抽象的教學變為更加直觀形象的教學,化解了小學生理解力、想象力思維度不夠的尷尬情景,這樣也能使學生對其生動的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二)多媒體教學法
什么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指在課堂中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科技手段,將教學內容中的文字圖片,以音樂和動畫的方式等進行處理,以播放片的形式直觀的顯示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手段,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整個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起來,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更容易體會到課堂中的學習樂趣以及教學內容中的精神蘊涵[2]。
在小學課堂中學習時間,計算的課程中,教師就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不同的“時鐘刻度”,讓學生指出些時間,并進行加減運算,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更容易地理解時間的變化以及時間單位,分鐘、秒鐘、小時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健全學生的信息知識體系,激發其學習興趣。
(三)游戲導入
小學生有天生好動的特點,對任何事物保持一種新奇之感,其課堂專注效率較低,精力集中的時間較為短暫,那么,怎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呢?這時可以在課堂上,帶入小游戲,在游戲中貫穿數學知識,娛樂中進行學習,吸引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養成,利于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課堂中可以實施小組合作制,促進班級成員之間的交流溝通,互幫互助,彌補教師不能對所有人進行一一輔導的不足之處,在這種活動中凸顯學生的個性思維,培養其元認知能力,減少其與老師一對一的壓力,體味數W學習的魅力。
二、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何意義
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怎樣的意義呢?學習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學習動力。大量的研究和學生心理調查發現,凡是學生對某一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則其學習積極性必與之成正比,這門的成績必然領先于其他學科;反之,學生如果對某門學科提不起興致,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無法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中,那么,這門課的成績就難以保證[3]。這個原理基本上是學生偏科嚴重的主要因素,若想學生全面發展,彌補自身的不足就必須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通過觀察我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中的表現,發現其中大部分人,對數學的興趣并不十分濃厚。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年齡特點以及心理變化,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依據小學學科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里程碑式的理論文獻采取多種研究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實踐實驗,引導學生對小學數學產生興趣,并保持及時分析其缺乏興趣的原因。這樣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有著較大的影響,實質上,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實質上就是對“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利于培養后現代人才,滿足國家社會發展需求。
教學不需要強制手段,而是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培養。綜上所述可以得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探索知識海洋的最大動力,也是學生努力學習的最大助推力。在我國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培養素質人才的要求下,培養小學生數學課堂上的興趣,使其思維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對課堂的教學效率有著很大的作用[4]??傊W教學課堂活動中,培養和激發其興趣的方法途徑有很多,除去以上簡述的幾方面還包含其他諸多方式,需要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經驗中進行總結積累,探索創新,以更好地促進小學教學工作,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利于國家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撰寫指南
一、執行總結
本創業計劃的簡述(包括公司、項目產品、創業團隊等基本情況)。
二、項目介紹
項目的創意背景、技術(創意)的描述和前景分析。
三、市場分析
1、行業及市場概述(國內行業狀況、市場容量);
2、項目的市場需求程度(分析項目市場的可接受容量、主要市場);
3、項目的目標市場(結合產品優勢、企業優勢,確定該產品的細分市場定位);
4、項目的市場競爭分析(從項目的技術優勢、營銷優勢、行業的認知、團隊管理優勢等多方面分析與市場同類產品的競爭優勢)。
四、總體進度安排與發展策略
1、項目總體安排(描述項目實施計劃、操作周期、階段目標);
2、項目開發、生產策略(從利用企業優勢、合理組合各種資源出發,描述對項目開發、生產、銷售進行的合理策劃,以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力,滿足市場的需求,在較短時間內開發和生產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3、項目市場營銷策略(制定項目產品市場的推廣計劃,制定項目產品銷售計劃,及制定計劃時所采取的各種策略);
4、項目獲利方式(其中可分析技術的先進性對獲利方式的貢獻程度等,分析這種獲利方式是否是最佳的,及持久性)。
五、創業團隊
1、核心團隊:教育背景(學習及培訓經歷)、工作業績;
2、創業發起人:自我評價(創新意識、開拓能力、經營理念)。
六、資金運作與財務預測
1、項目資金來源與運營計劃;
2、投資收益與風險分析;
3、預測近3年的財務狀況,列出主要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
七、風險應對 關鍵的風險分析(財務、技術、市場、管理、競爭、資金撤出、政策等風險),提出應對措施。
八、遠景規劃
未來1-5年的定位及發展規劃。
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 范文
現在全國大學生就業壓力都很大,如何才能使大學生能夠更好的就業成為社會性的問題。不過很多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將大學生的技能知識更多的培養出來是最好的辦法,大學生不僅僅要學習到課本的知識,更要更多的了解到技能知識,有更多的創業經歷,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創業設計大賽已引起全國大學生、新聞媒介、企業界、風險資本的密切關注,成為創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深入貫徹十七精神,“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有力舉措,已在引導大學生了解創業知識、培養創業意識、樹立創業精神、提高創業能力、積極參與創業實踐,促進高??蒲谐晒D化為現實生產力,掀起高校新一論創業。請全院同學踴躍參與,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大賽目的
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創業、參與創業、實現創業,我們本著培養創新意識、增強創業能力、提升我院學生的創業競爭力,擬在學院內舉辦首屆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力求通過這一平臺,使同學們學習到更多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創業技能,激發創業熱情。同時也為豐富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展現我校的和諧校園、魅力校園。
二、活動宗旨
培養創業意識、提高創業技能、激發創業熱情、弘揚創業精神。
三、大賽組織
主辦單位:共青團xx警安職業學院xx警安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
承辦單位:xx警安職業學院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
贊助單位:
四、參賽對象 xx警安職業學院全體在校大學生
五、比賽時間2009年5月—2009年6月
初賽時間2009年5月中旬
復賽時間2009年5月底
決賽時間2009年6月中旬
六、參賽項目
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創業創意、產品開發、服務開發、生產經營計劃等(包括工業、商業、加工業、服務業、農業、手工業等領域)。
七、參賽要求
1、參賽公司和個人模擬資金200萬(可作為公司的啟動資金或公司的運轉資金)
2、以創業設計小組形式參賽,大賽要求參賽者以班為單位組成創業設計小組(每隊最多5人)小組成員務必事先協商明確作品第一責任人,由參賽團隊自愿聘請指導老師。
3、參賽者提出一項具有一定市場前景,且具有一定實施可行性的產品或服務,在深入研究和廣泛進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完成一份把產品或服務推向市場的完整、具體、深入的創業(商業)設計計劃書。同時能創造條件,吸引風險投資家和企業家注入資金,推動創業(商業)計劃真正走入市場。
4、完成的創業(商業)設計計劃書要求有文字版(最好有電子版)。
八、作品要求
1、核心內容:包括產品或服務的獨特詳盡的市場分析和競爭分析,現實可行的財務預算,明確的投資方式,管理隊伍和公司介紹。
2、寫作框架:
(1)概要:創業計劃概要一般包括以下內容:公司簡介、公司名稱、公司的結構、公司的基本運作、主要的產品/服務、公司的業務范圍、創立公司的地區選擇以及創立公司的原因等。
(2)產品與服務:在這里描述你的產品/服務,包括以下內容:產品/服務的概念、性能和特性、主要產品/服務的介紹、向消費者提供價值的途徑、銷售/服務的方式等。
(3)市場分析:簡要敘述你的公司所處行業的市場特征,分析是否有新生市場,你將如何發展這個新生市場;你的公司在你選擇的開發區域中的發展前景,這個行業的歷史或歷年的發展概況等。要求從實際出發,可以在圖書館或網上搜索相關資料,提供相關的網站; 如:讓同學們主動去查找相關資料。(以下列舉初步提綱:市場描述、目標市場分析、目標消費群分析、可持續發展分析。)
(4)競爭分析:從產品特點、價格優勢、市場份額、地區優勢、營銷方式、
管理手段等方面出發,該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優勢,以及在競爭市場上的盈利能力。必須描述以下兩點:競爭描述、競爭戰略。
(5)經營策略:制定經營策略須分析:
a 、消費者的特點;
b、產品的特性;
c、企業的自身狀況;
d、市場環境方面的因素;
(6)經營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幾點:描述你所希望達到的市場份額;描述你進行銷售所采取的策略,包括如何做廣告等;分銷渠道及合作伙伴;定價戰略;市場溝通。
(7)制定生產計劃 (主要針對制造業而言):生產制造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產品制造和技術設備現狀、產品生產計劃、技術提升和設備更新的計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計劃等。
(8)財務分析:以列表形式分析你的原始總資產、固定資產份額、流動資金、員工工資、負債以及每月總收入、最終盈利額等。
九、賽制賽程
初賽:各參賽團隊向大賽籌備委員會遞交創業計劃大賽作品,由專家評審團選出進入決賽的作品,并向各參賽團隊反饋評審意見和建議,并進行決賽的賽前培訓(參加預賽的作品上交時間截止到4月13日)。
以系為組,評出該組冠軍、亞軍、季軍團隊。
1“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含義
隨著《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實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國逐步推廣使用,“研究性學習”正成為高中教學研究的熱點.教育部門的各級領導、教研員、任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的理解還處在探索階段,認識還不統一.尤其是對“什么是‘研究性學習’?”“什么樣的課是‘研究性學習’的課?”“研究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有什么區別?”等問題在認識上還存在分歧.我們認為有必要搞清楚“研究性學習”的含義,適當擴大“研究性學習”這一概念的外延,這樣我們把“研究性學習”劃分了三個層次.
1.1含有課程意義的必修課
“研究性學習”最初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中提出的,它是該課程計劃中規定的高中課程項目之一.把“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統一劃歸為“綜合實踐活動”,屬于必修課程,規定了課時安排和具體要求.這種意義的“研究性學習”屬于課程范疇,但它沒有統一的教材,屬于校本課程的范圍.它所涉及的教學內容不同于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學科,而具有明顯的綜合性.它一般在課下和校外進行,具有鮮明的實踐性.
1.2寫進課本的“研究性學習”課題
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規定:“每個學期至少安排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新教材執行新大綱,在相應的章中單獨設立一節,以“研究性課題”給出具體的教學內容,如“分期付款中的有關計算”、“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線性規劃的實際應用”、“多面體歐拉公式的發現”、“楊輝三角”等.教材中的“研究性學習”給出了具體的課題,這些課題大部分屬于課外內容,或具有實際意義或具有研究探索的意義,但都屬于數學內容.它與上一層次沒有材的“研究性學習”不同,它既有教材,又具有學科性.
1.3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只用以上兩種層次的“研究性學習”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已感到不足.如何使用課本的教材內容,使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學生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的培養,就成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于是這種使用課本內容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被稱之為“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或方法,簡稱為“研究性學習”.
不過開始時,有些報刊中的文章使用“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提法以和第一層次的“研究性學習”相區別.但隨著改革的深入,現在大部分文章已不再使用“探究性學習”的字樣,而都使用“研究性學習”了.這種變化也說明了隨著課程和教學改革的深入,對“研究性學習”的理解正向縱深發展,給“研究性學習”注入了新的內涵,使它更具生命力.
三個層次的“研究性學習”其區別在于所選用的素材不同,所研究的對象不同,而使用的方法卻是一樣的,都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本文下面所提及的“研究性學習”是指“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簡稱,它的真實含義是“研究性教學”.
2“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特性
如何使用課本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與發現的課堂教學,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為此,我們首先應該明確以引導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應該具備哪些特性,只有這樣才能為教學設計、具體實施以及教學評價提供依據.
2.1自主性
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相對于傳授式學習而言的,自主性的主要標志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他們應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主動獲取知識,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對主體性的評價,不能只看學生的活動所占課堂教學時間的比例,關鍵是看學生的思維是否真的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的學習是否積極主動.
自主性的第二個標志是個體性或獨立性.課堂雖是集體學習的場所,但課堂的學習活動卻是從個體開始的,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提高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水平.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強調學生個體的作用與發展,讓每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盡量做到:信息自己采集,數據自己處理,問題自己提出,課題自己選定.提倡獨立鉆研,獨立思考,獨出心裁,以培養獨創精神.
2.2協作性
協作性是在個體性和獨立性的基礎上體現的,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在學生的自主獨立思維活動被調動起來之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思維障礙,此時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溝通,通過相互協作,往往會使思維障礙得以克服,并加快解決問題的速度.學生之間進行相互溝通與交流的學習也被稱為“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方法.
合作學習可劃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小組內的合作學習,幾人一組,人數不多,便于溝通,有利于互相啟發,與個體研究能緊密結合.二是班級性的大型思維展示,這也是一種合作學習.這種形式的合作學習范圍大,人數多,用于展示研究成果和思維過程,并開展討論和爭論.兩種層次的合作學習可在課堂中多次交替開展,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2.3研究性
前兩個特性都是從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學習的方式等方面簡述的,并沒有對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過程給以突出說明.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最本質的屬性是“研究”二字,“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同于講授式,也不同于自學式,它的主要過程是:提出問題—研究探索—得出結論.其中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很重要,無論是由學生提出,還是由教師給出,所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開放的,只有素材而沒有結論.這樣才具有研究的意義.可以這樣說,問題的開放性決定了教學模式的研究性.
“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性還應表現在研究過程中對研究方法的實踐.研究不應該盲目進行,而應體現出方法性.也就是說在研究的過程中,要教給學生一些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通過研究的實踐,使他們從中學會研究的方法.我們認為學習實踐研究的方法比得到的研究結論更為重要.
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中,最經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歸納性研究方法、類比性研究方法、試驗性研究方法和實驗性研究方法.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突出強調并使用相關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性學習”研究性的重要標志.
“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特性,除上面所述的三種以外,還具有開放性、實踐性、創新性等其他特性.但我們認為后三種特性的本質屬性不如前三種突出,有的還可以包含在前三種之中,因此就不再贅述.
3“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怎樣實施課堂教學的“研究性學習”?這些問題應該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我區“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研究工作剛剛起步,只搞了幾節市、區級的研究課,在聽取了專家和同行們的意見之后,又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現將“研究性學習”在教學設計時應重點考慮的幾個問題整理如下.
3.1兩個體現
作為教研活動的“研究課”,在備課之初首先應該考慮這節課要給聽課教師展示什么,打算起到什么示范作用,準備達到什么目的.對于“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課,應重點突出以下兩條.
3.1.1體現新教學理念
什么是新的教學理念?什么是數學教學的新理念?我們認為應該從教學目的出發,在新的高中教學大綱中去尋找答案.
在新的高中教學大綱中對數學課的教學目的進行了新的劃分,共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提出的是一般能力要求,可歸納為“三層問題”,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兩種意識”,即“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四類能力”,即“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第二層提出的是數學思維能力要求,把空間想象和運算等都包含在內.第三層是人格、品德和素質的要求,表現為“興趣”、“信心”、“精神”、“價值”和“世界觀”.
與原大綱相比較,我們認為“提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等都頗具新意.如果我們在備課之初抓住其中的一兩項,認真地去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不失為是新教學理念的體現.
3.1.2體現新的教學設計思想
在黨的“十六大”上,提出了“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工作要求.數學課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怎樣體現“新”字,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又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墨守陳規,因循守舊或小打小鬧,止步不前,而必須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教學設計的思維框架,在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上有所突破.要大膽創新,獨出心裁,別出新意,以體現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最近進行的一節以數列為載體的“研究性學習”課,包括了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等主要內容.教學順序不是先研究完等差數列再研究等比數列,而是橫向與縱向交叉進行.在研究完等差數列的定義之后,類比研究等比數列的定義;在研究完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之后,類比研究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最后再順次研究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這種改革不失為一種大膽的嘗試,不僅課堂教學容量大,而且知識之間的橫縱向聯系十分緊密,不僅學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收益,而且有利于知識結構的形成.
3.2兩個突出
一節課只有45分鐘,不可能涉及過多的教學目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節“研究性學習”研究課的教學設計抓主要矛盾和主要過程是十分必要的.
3.2.1突出一個主題
主題的確定,可以從教材內容上考慮,可以從教學方法上考慮,但最主要的還是從教學目的和培養目標上考慮.一節課如果從總的教學目標考慮,不應有過多的項目,要把主題選好,然后再在這個主題下進行具體設計.
最近進行了一節函數復習的“研究性學習”研究課.開始時打算由兩個具體的函數解析式,通過研究它的定義域、值域、奇偶性、單調性、最大(?。┲?,并畫出它的草圖來復習函數的概念、性質與圖象.但后來任課教師考慮到給出的函數解析式過于抽象,不如由實例引出,使其具有實際意義.這是個很好的建議,并在此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發展,既然引入的是實例,那么結尾也應給予呼應,也應再回到應用問題.于是前后共出現三道應用題,并且還涉及了字母的討論.這樣一來,由原來側重于創新意識,變成了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并重;由一個主題變成了兩個主題.如果照此設計實施,可能一個目標也完成不了.又經過討論,最后決定只由應用問題引出函數解析式,把由解析式到函數圖象的“研究性學習”、培養創新意識確定為本節課的主題.
3.2.2突出一條主線
我們這里所說的主線是指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學生與學生的關系在“研究性學習”中的位置.作為“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課,必然要把學生的自主學習放在首位.在課堂中,學生的自主性與協作性的關系如何處理?以哪一個特性為主更好呢?在常規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課堂活躍的程度,往往用教師提問次數的多少、學生回答問題所占時間的多少來評價.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們提出,在現階段“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課,要突出“合作學習”的作用.一節課中,在不同的教學環節應設計出不同類型的合作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為主線,將“合作學習”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
3.3兩個側重
無論什么課型,就教學過程而言,都可以劃分為引入環節、主體環節和結尾環節.不言而喻,一節課的中心和關鍵必然是中間的主體環節,必然要把設計的重點放在這一環節中.正因為如此,往往容易忽視對引入和結尾的教學設計,于是我們在“研究性學習”研究課的教學設計中,加強了對這兩個環節的考慮.
3.3.1側重引入環節的教學設計
引入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這一環節設計得好壞,直接影響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對于“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課,引入環節的教學設計,我們提出了三層考慮,即提出問題—制造懸念—激發興趣.
問題的提出,可以由教師直接給出,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提出;可以由實際問題引出,也可以用數學問題引出;可以由舊內容引出,也可以開門見山直接給出.但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貫徹主題和主線.能由學生提出的,最好就不由老師給出;能由實際問題引出的,最好就不用數學問題引出;能由舊知識引出的,最好就不開門見山.在提出問題時,應該是先大后小,先難后易,先一般后特殊,以給學生多留一些思考的余地,少一些提示,以增加課堂“研究性學習”的氣氛.
制造懸念是設置問題的一種技巧.對學生那些似知非知,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新內容,對那些可能產生負遷移,可能發生錯誤的新方法,教師應精心設計一些帶有懸念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勾”起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欲望,最終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
3.3.2側重小結環節的教學設計
復習小結是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常規做法是由老師或學生總結本節的知識內容,也有教師更深入一步,總結本節課所涉及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但作為“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課,到此我們仍覺不夠.由于“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把研究方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我們提出,在總結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的基礎上,還應更深入一步,“在學完了這節課之后,你還學會了哪些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希望學生自己總結出在思維方法上的收獲.開始時,學生肯定會不適應,說不到點子上.我們覺得,隨著改革的深入,在多次使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之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會逐漸積累.通過總結,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逐步提高.
4兩個希望
教學設計是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的教學設想,但在課堂教學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往往很難完全實現,這是正常的現象.尤其是在調動學生參與,啟發學生思維時,課堂上學生會怎樣表現?設計與實際之間往往會有較大的差異,設計時難度也會更大.于是,我們只好用“希望”二字來表達我們對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的一種企盼,也是對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提出的較高要求.
4.1希望產生障礙或出現錯誤
研究的過程從來就不可能一次成功,產生思維障礙,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正常和自然的.為了使學生學會思維、實踐研究的方法,我們希望教師在全班討論時,不要只叫會的,只聽對的,相反,應從出現錯誤的,產生障礙的開始,要求學生不要只講結果而應講出產生錯誤和出現思維障礙的原因,講出解決的辦法,講出思維的全過程.
沒有失敗,哪有成功?我們也應該讓學生嘗試失敗,并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逐漸學會由失敗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