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3 10:15: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程體系構建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專業課程體系;技術化的任務課程;任務化的技術課程;CDIO;共享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10-0094-03
課程體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價值理念指導下,將課程的各個構成要素加以排列組合,使各個課程要素在動態過程中統一指向課程體系目標實現的系統?,F代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是為了完成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所提供的全部課程的集合。課程體系有學科體系和工作體系兩類,當前職業教育中工作體系是主流。北京師范大學趙志群教授認為:職業教育課程的本質特征是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簡單地說:現代職業教育課程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畢業生必須“學會工作”,即能夠完成企業所要求的工作任務。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學生有機會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完成一些難度不同的工作任務,從而獲得相關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并積累初步的工作經驗。職業教育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工作”與“學習”一體化的綜合發展過程。高職教育為適應社會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要,應具有職業定向明顯的課程體系模式,以實現培養目標的應用性、專業設置的職業性、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和辦學體制的地方性。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由于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與市場需求之間有偏差,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無法滿足社會需求,造成就業問題突出。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審視和檢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體系。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仍然沿襲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擺脫以往的學科課程模式,雖然這種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科理論基礎,但其學習內容與職業實踐的關系是間接的,有的甚至是脫節的。那么,基于工作體系的課程能否實現現代職業教育目標,還是應采用工作體系課程與學科課程有機結合的多元課程體系模式呢?對此,蘇州市職業大學程宜康教授提出了“技術化的任務課程”和“任務化的技術課程”專業課程體系策略與方法,筆者擬就此策略與方法針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開展實踐研究。
策略與問題
(一)技術化的任務課程
技術化的任務課程是嵌入了相關理論知識的工作體系課程(知識是過程性的),它將工作任務作為技術知識的載體,并將工作過程作為課程學習的邏輯主線。為有效實現技術化的任務課程,必須解決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技術知識如何有效植入任務課程或項目課程;二是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如何做到異形同構。
(二)任務化的技術課程
任務化的技術課程是實踐導向的技術基礎性學科課程(知識是陳述性的),它將學科課程作為工作任務課程的載體,并將技術的學科體系作為課程學習的邏輯主線。為有效實現任務化的技術課程,也必須解決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分散的任務如何為技術知識的理解服務;二是如何將技術基礎性學科課程賦予技術的工作內涵。
(三)兩種課程策略的比較
任務化的技術課程與技術化的任務課程的比較
見表1。
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技術知識的處理
如何將技術知識有效植入任務課程或項目課程?技術知識是關于改造物質客體,使之成為能夠滿足人所需的物質形式的知識,以規則形式出現,是認識向實踐轉化的中間環節。就制造業而言,在實際進行設計、研發或產品制造過程中所需要的技術,都可稱之為技術知識,技術知識需要對技術有深入了解的人員才能有效吸收和利用。
技術知識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技術知識是關于人們所要變革的對象的一般性質和特殊性質的知識;技術知識是關于實現某種技術目的所要運用的原理、方法的知識;技術知識是關于實踐中具體制造、操作或如何利用某種物質手段的知識。技術知識是職業技術教育的核心。職業技術教育應該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使技術知識在經驗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術知識的傳授不是定型化的單向傳遞過程,而是教學者在一定情境下,師生共同面對任務,借助一定中介的幫助,通過積極交流與對話的方式,促使師生自身的知識結構實現動態地積累、轉化、演變。否則,就不能達到技術知識轉移和積累的目的。
CDIO是“做中學”和“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達,它的核心在于根據工程鏈相關環節的工程、崗位、職業、行業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以工程設計為導向,以項目訓練為載體,來重新設置課程和教學模式。
由此可見,采用CDIO教學模式能很好地將技術知識植入任務課程或項目課程中。
(二)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的同構
這里的學習領域是指職業教育的學習領域,它是以一個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通過職業能力描述的學習目標、典型工作任務陳述的學習內容等確定的教學單元。學習領域是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現代職業教育課程模式,學習領域的典型表現形式是項目教學。所謂工作領域就是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和工作環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目的是向學生傳授工作過程知識,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
學習領域不是通過學科體系而是通過整體、連續的工作過程來學習。學習領域和工作領域的關系如圖1所示。多年的探索實踐表明,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模式可有效地將兩者結合起來,形成技術化的任務課程。
由圖1可以看出,從工作領域到學習領域就是把工作過程的任務進行分解、整理、歸納,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務,即將工作領域的能力、環境、過程及任務提煉出來轉化為學習領域。工作過程知識成為學習領域課程知識的主要內容,從學習領域到學習情境結構化、系統化設計是基于工作過程知識的排序,構建知識內容體系,然后細化到單元的序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解構和重構、與行動體系融合的關鍵環節。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知識結構體系建構,宏觀上不僅要為學習者獲得現時的職業技能做準備,還要考慮學習者的終身學習和職業遷移能力。因此,我校在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的構建中要更多地關注學習領域課程結構及學習單元的排序,要解決職業活動、學科知識、學習經驗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分散的任務如何為技術知識的理解服務
高等職業教育中的知識應包含科學知識和職業技術知識兩大部分,其中科學知識是基礎支撐,職業技術知識是核心關鍵,技術知識是職業教育最堅實的知識理論基礎。遠德玉教授認為:“技術知識是關于改造自然的知識。具體來說,技術知識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技術知識是關于人們所要變革的對象的一般性質和特殊性質的知識;技術知識是關于實現某種技術目的所要運用的原理、方法的知識;技術知識是關于實踐中具體制造、操作或如何利用某種物質手段的知識”。由圖1可以看出,工作任務或項目任務為技術知識的學習服務。從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看,為了更好地學習、理解技術知識,需要工作任務或項目任務的幫助。遺憾的是,有助于技術知識理解的項目是十分分散的,如何將分散的、無序的工作任務或項目任務有機聯系起來為技術知識的理解服務,是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解決的問題,它的解決必將為技術知識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基礎教育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與我校在教學改革中實施的“導學制”不謀而合,應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讓分散的工作任務為技術知識的學習服務,因為這種教學模式既體現了技術學習過程的本質,又符合培養合作型、創造型人才的要求。
(四)技術工作內涵在基礎學科課程的體現
技術是泛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先進制造技術是制造業不斷吸收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的成果,并將其綜合應用于產品設計、加工、檢測、管理、銷售、使用、服務乃至回收的制造全過程,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提高對動態多變的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制造技術的總稱。
一般來說,技術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面向生存的技術工作,即實現基本生存和生活的職業技術工作等;(2)面向發展的技術工作,即使用信息技術工具,使用現代技術產品及設施,進行技術決策,了解新技術的進展及發展趨勢,進行技術改造與技術創新等;(3)面向合作的技術工作,即從事必要的社會工作和團隊合作的工作等。而所謂基礎學科課程,就是為技術課程打基礎的前期課程。那么,如何使技術工作內涵在基礎學科課程中得以更好地體現呢?
基礎學科課程教學過程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按建構主義的觀點,現在的課堂教學明顯存在學生被動接受,缺乏合作的缺陷,按多元智能理論,缺乏個性發展的空間。為此,我校引入了項目導向學習的教學方法,它按照完整的行動模式,全面培養技術、社會、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能力,促進創新精神的發展
實踐探索
(一)技術知識的處理實踐
我校在《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中進行了CDIO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結果表明,CDIO教學模式可有效將技術基礎課程中的技術知識以任務課程或項目課程來教學。
課程做法:(1)全程以CDIO為指導,采用項目教學,以實際機械產品中的零件為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2)教學引入設計式作業;(3)學生制作模型,并根據模型畫三視圖(蘿卜);(4)考核方面,由考試轉為分階段進行考核。每一項目知識點介紹完后,向學生布置一項具體的測繪任務,讓學生主動應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探索預定目標表達方案的實現過程,在課堂上展開廣泛的討論,激發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
整個教學環節實現了學生“做中學”和“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教學內容根據機械制造工程鏈相關環節的工程、崗位、職業、行業對學生機械制圖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以項目訓練為載體,實現了將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的技術知識有效植入實際項目的教學模式。
由此可見,采用CDIO教學模式能很好地將技術知識植入任務課程或項目課程中。
(二)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的同構實踐
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以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為目標,以職業生涯的需要為導向,課程的開發為合作企業量身定制共享型校企合作課程。具體來說,學校通過對簽約企業、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在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來確定合作式課程目標、選擇組織課程內容、決定課程實施方案,進行課程評價。這樣一個持續和動態的課程改進過程,實質上是以學校和企業為基地,以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參與為主體,對課程進行選擇、改編、整合或新編的過程,旨在以滿足企業需求、學生的就業能力為出發點。
此外,基于“分散的任務如何為技術知識的理解服務”的問題,我校在實踐中采用了“導學制”的教學模式,該模式獲201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對“技術工作內涵在基礎學科課程的體現”問題,我校采取了“項目教學”的方法來實踐。
結語
針對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面臨的“技術化的任務課程”和“任務化的技術課程”必須解決的四個問題,筆者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研究。自2007年以來,參與實踐的學生獲得江蘇省高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立項12項,獲得國家專利2項,獲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江蘇省一等獎1項,獲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1項。學生的實踐技術能力顯著提高,畢業生普遍受到企業歡迎,2009年一次就業率超過97%;此教學模式及方法,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獲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教育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崔穎.高校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2]程宜康.高校職業技術教育課程新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李平.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高職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l0).
當前眾多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基本上由各校自行確定,隨意性很大;主要表現為課程體系目標性不強、課程體系的指向性不足以及各門課程之間呼應性不夠三大問題?;诖苏n程體系的中職學校很難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電子商務人才,因此,根據企業的人才需求,構建以核心職業能力為軸心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切實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電子商務人才,已成為眾多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基于DACUM職業分析方法構建中職電子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路
DACUM,即Developing A Curriculum(教學計劃開發),它的本質是一種分析和確定某種職業所需能力的方法,是北美CBE(能力本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DACUM職業分析法作為職業教育教學計劃制訂、課程體系開發的新模式,通過與企業界緊密結合,強調以職業技術能力作為教學基礎,科學、準確、系統地分析確定課程體系;相對于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基于DACUM職業分析方法構建的課程體系更注重學生“軟能力”的培養,因而也更適用于中職商貿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因此,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基于DACUM職業分析方法構建課程體系是培養符合企業需要人才的正確選擇。
基于DACUM職業分析方法構建電子商務課程體系的設計思路是:通過人才需求調研,確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通過進行DACUM職業能力分析,明確專業的典型崗位和工作任務;通過組建學習包開發小組,進行工作程序與技能組合分析,針對每項能力的教學,開發對應的學習包,同時確定學習進度,最終形成以核心職業能力為軸心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DACUM職業分析法最大的特點是直接針對市場、面向就業進行職業分析,根據社會需要確定學生應培養的能力,將很大程度上彌補當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
二、基于DACUM職業分析方法構建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步驟
1.開展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分析企業人才需求,確定中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面向的電子商務崗位分為兩大類:技術類崗位(網站美工、網頁設計師、動畫制作員、網站維護員等)、商務營銷類崗位(營業員、網絡信息專員、網絡客服專員、網店經營管理人員、微小型門店店長、網絡推廣專員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立足廣西當地經濟發展,編制人才需求調研方案,制作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調研問卷,開展對代表性企業及專業畢業生的調研,根據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以及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分析,確定學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主要是以培養中小企業一線需要的,既能進行傳統商務又能進行網絡商務的“1+1” 商務型電子商務人才為目標,強調以商務為主,電子為輔,以商務營銷類崗位作為學生就業的主渠道。
2.邀請企業一線優秀員工,進行DACUM職業能力分析,明確專業的典型崗位和工作任務
邀請企業一線優秀員工,建立DACUM研討員會,在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的基礎上,組織DACUM研討委員會繪制DACUM能力圖表(草擬),同時,進行DACUM研討、確定能力領域(某職業具體的工作項目)、確定職業能力(在工作項目提出基礎上,進一步確定各項工作項目中的具體工作任務和每項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工作項目和職業能力排序、總結并編制形成最終的DACUM能力圖表。如我校邀請了包括廣西糖網、廣西時空網等企業的一線優秀員工,建立DACUM研討員會,同時召開職業分析會,確定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目前主要的就業崗位有:營業員、微小型門店店長、網絡客服專員、網店經營管理人員、網絡營銷人員等;并針對這五大崗位(群),確定其典型工作任務及完成該項工作所需的技能,通過驗定,最終形成電子商務專業的DACUM能力圖表。
3.組建學習包開發小組,進行工作程序與技能組合分析,形成以核心職業能力為軸心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
在學生的培養目標應用DACUM確定下來后,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和本校教師一道組建學習包開發小組,對每個崗位的工作程序進行分析,對各項技能進行梳理、優化組合,開發形成對應的學習包,將方法能力、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貫穿在學習包之中。同時,根據電子商務職業能力的通用能力要求和職業素質的要求,構建公共基礎課程和相應輔助拓展課程,使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優秀的職業能力,還具有合格的思想素質,良好的團隊意識,和諧的人際關系和高度的責任感。然后,根據知識及技能的難易程度,適時進行學習進度安排;再次,根據某門課程包括的各項技能和知識,分別開發出該門課程的課程標準、技能學習指導書、實習實驗指導書、演示文稿、教材、視頻圖像及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資料等學習參考資料;最終構建形成以核心職業能力為軸心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
基于DACUM職業分析方法構建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其課程體系從學科體系轉向工作體系,課程目標從知識本位轉向能力本位,課程內容從知識導向轉向崗位導向,課程順序從知識邏輯為主線轉向職業活動為主線,課程價值從知識儲備為主轉向實際應用為主;側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將方法能力、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貫穿在課程體系之中,因而適用于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電子商務人才,打造中職電子商務品牌專業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鄧澤民.張揚群,現代四大職教模式(第二版)[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1.8.
[2]丁一琳,基于DACUM職業分析法的課程體系改革――以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課程開發為例[J],會計之友,2011.(17).
作者簡介
論文關鍵字:職業;能力本位;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學校的課程是圍繞著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的來進行的,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給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方案。高職教育課程設置的目標,是滿足社會需要、學科建設、人格取向、個性發展的需要。
所謂的“能力本位”模式,是指以某一職業或職業群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為目標的課程組合形態。它以某一社會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為目標,在進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將職業能力分割成若干模塊,然后依據職業能力對知識的需求,進行課程開發,再依據該課程體系對學生進行培訓,使學生具備從事該職業崗位的能力。“能力本位”課程開發的程序是“職業分析目標分析課程組織課程評價”。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及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以社會經濟建設需要為出發點,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崗位群)需求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社會需要的適應能力為核心,進行高職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一、以職業能力為本位課程體系設計的目標
(一)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目標定位
高端技能人才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崗位或崗位群,其培養目標的定位,應包括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崗位或崗位群的職業能力培養。通過職業崗位需求和職業能力的分析,確定了專業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主線,系統設計基礎知識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職業素質拓展體系。
(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設置
通過校企合作,行業專家和教師共同研討,將崗位或崗位群的綜合職業能力分解成若干專門能力,有針對性地設置支撐能力培養的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核心課程。課程的教學實施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完成,充分體現工學結合。
(三)職業技能和素質并重的模塊設計
根據崗位或崗位群對高端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通過專業建設委員會,明確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科學設置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并重模塊化課程體系,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高度重視職業素質教育,包括學生的道德與職業素養、科學思維方法、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融會貫通。
二、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體系構建理念
(一)“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觀
在傳統的高等教育中,作為課程載體的知識是以學科為中心的學科知識體系,這種以學科知識體系和理論思維訓練為中心構建出來的課程和教學模式,是大學本科的課程觀。高等職業教育是應現代技術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需要而產生的新型教育,其課程內容是以技術知識為核心,培養市場需要的具有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的人才。因此,以就業為導向,從職業崗位群對高端技能人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出發,綜合考慮社會、企業、職業、學生等因素的動態影響,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行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力要求為取向,以技術知識體系和技術能力的獲得為核心,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觀,是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觀。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實踐觀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目標的最終達成,在于將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內化為學生的身心素質,這一過程是課程動態的一面。課程目標的達成越來越依賴于學習者主體的個人參與和積極行動,更加關注作為發展主體的學生的個人能動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實踐觀,課程的建構更好地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更多地考慮學習者的特點,成為課程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在課程體系構建中努力尋求職業需要與學生發展的最佳結合點;在課程設計、內容選擇上創造學生參與的條件,體現學生參與的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是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課程目標達成的重要保證。
三、“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體系構建方法
(一)“職業崗位群能力需求導向”的課程生成機制
高端技能人才培養需要以職業崗位群的需求為導向,構建“能力本位”課程體系。職業崗位群對員工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求不僅是課程設計的依據,同時也是課程的目標。因此,課程體系構建需要借助校企合作辦學管理平臺,組織專業建設委員會,在進行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來定位專業的職業崗位群,來分析確認職業崗位群的實際工作任務和完成工作任務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需求,并依據需求來設計課程和課程的教學內容。
在校企合作辦學管理平臺上,根據職業崗位群開發的課程,不僅能夠滿足行業企業對崗位員工的能力要求,而且課程內容來源于工作實踐,能夠反映學生未來崗位工作的實際。課程的實施可以給學生提供“自學的機會,動手的機會,表達的機會,創造的機會”,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因此,“職業崗位群能力需求導向”的課程生成機制是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制度,它解決了傳統的閉門壓縮本科學科型課程體系的弊端。
(二)系統化的課程體系設計方法
“能力為本位”課程體系構建需要綜合分析職業崗位群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求,分析學生的基礎,遵循職業成長規律、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教育規律,對課程體系進行系統化設計。
1.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系統設計。課程體系構建,需要將專業的職業崗位群和職業崗位群的職業工作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分析職業崗位群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并根據職業崗位群能力需求找到三者之間最佳的結構平衡點,搭建專業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結構框架,作為課程體系構建的基礎,以期使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得到協調發展。
2.課程體系的系統設計方法。在系統設計專業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框架基礎上,需要選擇載體對課程進行設計系統化設計。其主要方法有:
(1)職業導向的課程系統設計法。職業導向的課程設計方法是選擇與職業工作相關的“行動領域”(工作任務)為載體,系統設計專業的技能課程的方法,其基本特點是將職業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體現在課程目標中,即通過課程的實施達到培養學生完成行動領域工作任務的能力。職業導向的課程設計方法按照“定位專業職業崗位群分析確定專業職業崗位群行動領域(工作任務)系統設計專業學習領域課程系統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情境系統設計基礎學習領域課程和教學情境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的程序,系統設計由“基礎學習領域課程”和“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構成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職業導向的課程設計方法是結合我國職業教育實際的一種職業教育課程設計方法,在我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中,特別是理工類專業課程的系統設計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2)能力導向的課程系統設計法。能力導向的課程設計方法是選擇與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為載體,系統設計課程的方法,其基本特點是依據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來設計課程,以一門或多門課程支撐一項或多項能力的培養。能力導向的課程設計方法按照“定位專業職業崗位群分析確定專業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系統設計支撐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課程”的程序,系統設計課程體系。能力導向的課程設計方法是我國對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課程設計的基本方法,為我國大多數職業院校所采用。
上面兩種主要的課程設計方法的共性是都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區別在于選擇的課程設計載體不同,因而課程設計的程序、課程的內容選取、教學方法存在著差異。課程體系構建方法還很多,只要能夠支撐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其設計的方法都值得借鑒。
(三)實踐課和基礎課兩個系統的體系建設
高端技能人才培養目標中,“高端”人才培養要求構建以實踐教學為主體的專業課程系統,“高素質”人才培養要求以學生為本,從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系統設計基礎課程系統;因此,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構建基礎課和實踐課兩個系統融合的課程體系。
實踐教學為主體的專業課程系統可采用前述“課程體系系統化設計的方法”進行設計。需要強調的是基礎課的系統設計,在實踐中要基于兩個設計原則。一是基于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系統設計基礎課程種類配置;二是要基于專業課程對基礎課程知識點的需要和學生在專業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系統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
四、推進“工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一)推進“工學結合”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指職業院校通過對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描述,結合典型工作任務需求的知識與技能,創建真實企業實踐環境,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重點,采取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頂崗實訓有機結合的方式,把學生的學習貫穿于整個工作過程之中,通過在工作過程中學習各種知識技能,培養具有一定創新與較強實踐能力人才的一種教育活動?!肮W結合”教學模式的目標是使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促進學習;即從做中學,在學中做。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 “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與企業緊密聯系,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梢娫诟叨思寄苋瞬诺呐囵B過程中,“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最為有效的途徑。
(二)推進“工學結合”課程教學改革的途徑
1.開發“工學結合”的課程內容?!肮W結合”課程內容開發指立足工作崗位,用工作過程來整合課程的教學內容[1]。其主要特征表現為:以綜合職業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目標,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教學內容,以“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方法,以真實和模擬相結合的教學環境,以行業企業標準參照為主的教學評價,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使其畢業后能夠直接直上工作崗位。
工作過程中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是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特別是專業知識包含在職業活動的過程中,離開了職業活動和實施情景,大部分專業知識便失去了意義。因此,“工學結合”的課程教學內容設計,需要選擇與職業的工作過程密切相關的項目作為載體,來設計教學情境,并且每個教學情境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在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而是指導學生去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使學生通過“工”和“學”,獲得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2.強化課程的“工作化”管理 ?!肮W結合”教學模式是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主體發生角色轉換,“學”轉換成“工”,學生的身份由學生變成了員工,學校的課堂變成了工廠的車間,學習過程變成了工作過程,但目的沒有變化,“工”是途徑,“學”是目的。“工學結合”就是通過“工”的途徑來達到“學”的目的。因此,“工學結合”的“工”不能把學生放到企業就算結束,而應該把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當作課程進行“工作化”的管理。課程的“工作化”管理,就是把實習實訓等“工作”當作課程來建設,把車間當作課堂來管理,把師傅當作教師來培養,建立一整套與“工學結合”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從目標、內容到評價等環節都符合課程建設的要求,使學生到企業實習工作成為學校課程學習的延伸。
3.實施行動導向的“工學結合”課程教學方法。行動導向的學習是將學生的認知過程與職業活動結合在一起,強調“為了行動而學習”和“通過行動來學習”。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圍繞著“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者。在“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控制—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中,學生針對工學結合課程的教學項目,獨立地獲取信息、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評估計劃,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行動導向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對于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與關鍵能力培養是一種很有效方式。
關鍵詞:工作過程;行動領域;學習領域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2)03-0135-02
引 言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近五年來教育部與財政部共同推進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高等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專業建設的核心是課程建設,課程建設的起點是課程體系的構建。目前,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方法在各職業院校的課程體系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筆者曾赴德國手工業技能發展中心學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與課程開發,通過對德國職業學校課程體系的學習和研究,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應該如何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本文通過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過程的分析,深入探討了機械類專業如何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一、基于工作過程課程的概念
基于工作過程課程來源于德國的雙元制教育,在德國被叫做“行動導向課程”,它是德國職業教育特別是雙元制職業教育所應用的教學課程體系。2003年我國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引入這種教學課程體系,但我們采用的不是“行動導向課程”這個名稱,而把它叫做“基于工作過程課程”(亦稱“學習領域課程”),其實兩者指的是同一種課程模式,只不過叫“基于工作過程課程”更能闡釋課程的本質,更有利于我國教育工作者理解?;诠ぷ鬟^程課程的主旨思想是“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完整工作過程、獲得與實際工作過程有緊密聯系的帶有經驗性質的工作過程知識”。而這種課程體系不再劃分理論課和實踐課,取而代之的是理論與實踐高度融合的學習領域課程。在學習領域課程中,學科體系知識的系統性被打破,學生通過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學習內容載體,從工作的完整性角度來獲取知識和技能,形成專業職業能力。
基于工作過程課程很好地解決了高職工科專業課程體系中長期存在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嚴重脫節的現象,符合高質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自教育部啟動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以來,在很多高職院校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和應用。
二、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思路
(一)職業領域分析
在職業領域分析階段,主要任務是找到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畢業生的核心就業崗位,包括畢業生初次就業崗位和畢業5-8年后的拓展崗位。本文職業領域分析主要采用畢業生反饋、企業實地調研的方法進行。通過調研分析,總結出本專業的核心就業崗位見表1。
(二)行動領域(action field)分析
在總結出核心就業崗位的基礎上,進行行動領域分析,主要任務是對核心就業崗位所從事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總結,采用的主要途徑是企業調研和召開企業與行業專家研討會。通過認真的調研和反復的研討,歸納出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三個核心就業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務21個。將這些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類整理,總結出本專業學生在工作崗位上主要從事的12個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轉化行動領域見圖1。
(三)學習領域(learning field)課程構建
總結出行動領域之后就可以進行學習領域課程的構建了。在構建學習領域時充分考慮到本專業學生培養應該具備的能力、素質和崗位職業資格要求,并結合學校的具體軟硬件條件,通過教學論的加工將12個行動領域轉化為10個學習領域,行動領域轉化學習領域見圖2。這10個學習領域就構成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的主干,然后我們必須將些課程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課程的難易程度進行排序,確定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和課時數。
三、機械專業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的主要特點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建立在本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的教學模式。這種課程體系拋棄了原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替進行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
(一)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課程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的顯著特點。在此課程體系中找不到純理論性的課程和純實踐性的課程,每個學習領域課程都是以具體的項目為載體,通過學生對項目的準備和完成讓學生既學習到一定的理論知識又學習到相應的實踐技能。
(二)每門學習領域課程至少涵蓋職業崗位的一項工作
學習領域課程一般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每門課程都至少可以涵蓋職業崗位中的一項工作。例如本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零件的數控加工與工藝》課程,它主要學習數控加工中數車、數銑的工藝知識、編程知識和操作技術,學生學習這門課后可以完成數控車削、數控銑削兩個工種的任務。實際上學生學完這一門課程相當于可以勝任兩項工作。
(三)學習領域課程中的許多知識不具有學科完整性
由于本專業課程主要以項目為載體,所以在課程中的知識一般是為項目所服務的,許多知識不具有學科完整性。例如《零件的機械加工與工藝》課程,它的學習內容涵蓋了車、銑、鉗三個工種的操作和刀具與夾具、材料與熱處理等相關理論知識。課程中所學到的刀具和材料的內容不再是系統化的完整知識,而只是相關項目所涉及到的部分知識。
四、結 語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雖然構建完成,但課程體系中的每一門課程的建設都需要經過深入的調研和思索,各門課程之間的課程邊界劃分,課程采用哪種方式建設、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應該結合課程自身的特點而定,沒有也不應該有統一的模式。所以課程體系構建只是為課程建設搭建了一個框架,具體課程的建設才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孫 兵.中德高職機電專業課程體系的對比研究 [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 基礎課程體系 指導、依據和要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15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應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應該明確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放棄本科院校繪畫專業的基礎訓練方法,根據高職教育的目標和不同專業的要求,確保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夠用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建立全新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方式。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該有據可依,主要的依據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企業行業與用人單位的需求
企業行業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是構建基礎課程體系的首要依據,社會需求是構建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基礎。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必須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實行政府主導、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機制;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實行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要反映社會實踐的需求和企業行業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按照藝術設計專業相應就業崗位所需技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設置,充分考慮社會和就業市場的需求,要符合科學知識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應從調查和分析社會需求入手,結合實際情況,結合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進行基礎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并對課程體系進行實時的監測和調整。
2 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和個性發展
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和個性發展是構建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基礎。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個專業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以學生為根本出發點,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就業。要在充分了解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合理構建基礎課程體系。為此,能夠拓展文學藝術修養和專業寬度的課程應有所體現。
3 不同規格人才的實際需求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該根據不同規格人才的實際需求,多樣化的社會職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目的,堅持基礎課程體系與行業標準接軌,與就業需求接軌,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接軌。注重創業能力的培養,堅持理論夠用原則,堅持技術教育和高等教育相統一的原則,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突出職業性、實踐性、應用性和職業適應性,以應用為主線明確不同崗位群相對應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質要求,構建相應的基礎課程能力目標。
4 注重課程體系的優化和課程內容的整合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應注重課程體系的優化和課程內容的整合,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出發,對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排序和整合,注重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與高中階段教育教學內容的銜接與區別,對多門課程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合理排序,加強多門課程之間的聯系。
5 確保基礎課程的必須性和夠用性
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應該確保基礎課程的必須性和夠用性,確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訓練的針對性;應該突出對學生進行操作技能的培養,從基礎教學階段開始進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注重動手能力的訓練;應該積極在基礎課程課堂上引入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打破原有的課程界限,導入專業課的設計案例,使抽象的專業基礎知識更加具體化,改變原有的單純灌輸式的教育方式,轉化教學角色,以案例引出專業知識點,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應該發展和注重基礎課程的實驗室教學,重視校內實驗室的建設和實驗室教學,建設配套的專業實驗室,向學生開放,讓學生在更接近真實環境的條件下進行設計訓練,真正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應該改變設計基礎教學的作業訓練和教學評價方式,強調基礎教學的連貫性,將基礎教學與數字背景相融合,加強基礎課程教材建設。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應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目前針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傾向于在多門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之間的整合,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礎課程與專業理念課程的整合,二是基礎課程與設計專業課程門類的整合,三是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手段與專業課程的多元化融合。
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養目標、能力要求、課程開發均以實際職業工作為出發點。職業領域、工作崗位、工作任務是進行職業教育的唯一依據,在此之上的學習領域的確定必須和職業工作無縫對接,要求做到工作過程學習化,學習過程工作化。藝術設計的范圍廣泛而龐雜,在確定學習領域時行動領域的項目不可能全面進入學習領域。這也是藝術設計專業的特殊性使然,必須對此進行整合、設計,最終確定為典型化的具有涵蓋性的工作任務進而上升到學習領域升華為課程。
6 小結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吸收中外先進的藝術設計教育的精髓,又要體現本土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本質和特色;既要吸收本科藝術設計教育中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的部分,又必須體現高職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既要繼承和遵循藝術設計教育自身的規律和學科屬性,還務必采用先進和科學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建設理念和方法。既要保留現階段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符合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又必須堅決革除現有課程體系中的弊端。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鄧吉旨.論現代視覺藝術教育中藝術基礎教育與設計的關系[J].藝術教育,2009,(5).
關鍵詞: 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 “3+X”課程體系模式 計算思維
1.引言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作為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是今后一個較長時期職業教育內涵建設的重要要求,是保證職業教育技能性人才培養的關鍵。而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將對后續課程的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計算機基礎教學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第一,計算機基礎教學定位趨于理性和科學。把計算機教學放到和英語、高數同樣的地位,每個學生都要學計算機基礎課,這對提高學生今后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將起到非常直接的作用。計算機基礎教學不是一種純粹的培訓、一種應用,而應該教給學生長期有用的東西,終身受益的東西,要把計算思維的思想融入教學中。第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起點。有些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學過信息技術課程,所以他們入學時的計算機基礎是非零起點。希望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在較高程度上認識計算機和運用計算機。
2.構建與時俱進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
進入21世紀,高校的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型,從“專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教學理念也發生了改變。尤其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迅速發展,如何在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中將這些知識融入,各個院校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課程體系。我院也全面構建了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經過研究和醞釀,我們構建了“3+X”的課程體系。
3.全面建設核心課程,形成系列精品課程
3.1對影響面廣、發展迅速的大學第一門課程進行全面改革
將“計算機文化基礎”的內容擴展到信息處理技術,相應的課程改為“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以信息技術為主線,圍繞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基礎性原理、技術、方法和應用展開。對課程內容進行全面調整,重點圍繞著“三個基本”(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三大核心”(網絡、數據庫、多媒體)進行內容整合和提高,使課程內容既體現時代特征,又照顧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該課程已經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
3.2程序設計課程的改革
掌握一門計算機語言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要方面,程序設計課程是最重要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現了大學生的計算機素質。尤其是對理工科的學生,學習計算機語言本身不是為了培養程序員,而是為了進一步掌握計算機技術、計算機處理、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能力,對他們今后學習后繼課程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該課程枯燥、難學,也是很多學生的深切體會。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實效和能力培養是我們一直以來奮斗的目標。我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新的教學方法:
3.3.1設計有效的任務驅動,為學習埋下伏筆。
對每一章節總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拓展問題、歸納分析等。難點動畫演示。大量常用算法以動畫模擬演示,配以代碼幫助理解。
3.3.2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為問題創設情境。
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基本語句、語法夠用即可,避免學生陷入眾多繁雜的語法中,產生畏學情緒,教學手段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直接進行編程調試,以程序編制引導理論教學,教學效果很好,學生能直觀地看到編程的方法與效果,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3.3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為創新打下基礎。
每學完一章,安排學生做課后練習,分為基礎訓練和能力提高,并且從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題庫中選出每一章的典型試題,讓學生一試身手。結合上機實驗,每個實驗分為:讀程序、完成程序、調試程序和寫程序四個環節。實驗前,要求學生預習實驗,填寫分析結果;實驗后,填寫運行結果,避免學生上機的盲目性。
由于采取了以上改革措施,《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在2006年被評為廣西區首屆區級精品課程。
3.3“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改革
數據庫應用技術是經、管、文科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本課程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數據庫的基礎概念和基本技能,要求學生在掌握數據庫系統結構和數據庫管理系統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能使用SQL語言進行基本數據操作,掌握一種典型的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使用方法,具有管理和操縱數據庫系統的基本能力,為今后應用計算機打下良好的基礎。該課程已經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
3.4全校選修(X模式)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全校選修(X模式)將近幾年迅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內容相融合,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和特點,開展選修課,使學生全面掌握計算機新知識。
4.結語
近年來,計算思維的培養已成為國際國內的熱點,要把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能力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使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計算機的問題求解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建設,要做到與時俱進,把計算思維的概念融入教學中,一方面使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通過算法和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使其形成對基本計算思維的理解,在學生具備計算思維能力的基礎上,與各專業深度結合,形成面向各專業的計算思維和計算能力,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王建勇,魏中海.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2).
[2]石利平,梁競敏.基于職業能力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3).
所謂課程體系就是將課程按照一定的原則經過選擇和組織而形成的供傳授用的系統。一個專業所設置的課程相互間的分工與配合,構成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高等學校課程體系主要反映在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及其之間的比例關系上。課程體系一方面是根據培養目標和要求來設置的,另一方面它又將培養目標和要求具體化,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環節中,從而對人才的培養產生現實的定向和規范作用。
(一)公共管理學科課程體系的構建要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要求課程體系必須適時調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將課程進行整體優化,各課程之問就可能會因為內容發生沖突而無法彼此協調。公共管理學科作為一個發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興學科,其課程體系尚處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課程體系的優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影響到人才的培養質量。大學教育的整個過程,主要是圍繞課程教學而展開的,課程教學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實現專業培養目標,不是靠.-tl或幾門課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個課程體系的協調來實現。課程體系的優化,是課程設計中很重要的內容,同時,在專業的課程設計中,還必然涉及列課程體系內部各門課程的有關教學內容、教學條件以及教學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學科課程體系,應該有一個長遠的教學計劃,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的整體優化設計。
二、目標導向理論與課程體系
目標導向理論是管理學的重要理論之一。目標導向,指任何行為都以是否對目標完成有幫助來考核成果,所有動作都以完成目標作為指導原則。目標導向理論認為,要達到任何一個目標必須經過目標行為(實現過程),而要進入目標行為又必須先經過目標導向行為(設計、選擇和尋找目標)。高等學校的專業課程體系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內容,其設計要符合目標導向理論。以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綜合考慮學生所需的知識、能力結構,進行課程設計。美國課程論專家舒伯特(wHSchubert)將典型的課程目標導向分成四種:一是普遍性目標導向一~基于經驗、哲學或倫理觀、意識形態或社會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課程目標導向,從而成為了某一課程領域的一般性、規范性的共性目標導向;二是行為性目標導向——具體的、可操作的行為加以陳述的課程目標,它的特點是具體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標導向—_二.在教育環境中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現性目標導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斷出現的,在教師的創造需求和學生的個性需求中得以強烈表現的。目前國內部分高校構建課程體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以預期學習成果為本的課程體系構建模式,以能力為本的課程體系構建模式,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構建模式,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模式,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動態課程體系的構建模式,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的構建模式,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構建模式,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構建模式。
三、基于目標導向的公共管理學科課程體系優化應注意的問題
(一)公共管理學科課程體系的優化要符合大學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大學的類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學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個學校都應科學定位,安于其位,爭做每個類型和層次上的一流。課程體系的構建要與之相對應。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課程體系中通識課課程比例最高,學科基礎課次之,專業課更次之。教學為主型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注重學生的專業課程,基礎課以夠用為度。職業大學培養職業型人才,注重專業課程和職業技能,專業課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學科課程體系的優化要符舍人才培養目標
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綜合性大學人才培養目標是多層次、多類型的,分為高層次、厚基礎、少而精的基礎性人才;復合型、創新性拔尖人才;知識面廣、能力強的應用性人才;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辦學和培養人才的目的在于要為公眾服務,捍衛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學科的課程體系設置要圍繞是否有利予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來進行。還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即要培養具有現代管理知識的科學管理人才。要遵循應用性原則,即以課程學習為主的同時,也重視案例教學,做到教學、科研、社會實踐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針對性原則,即要充分考慮和關注社會需要、專業需求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課程的設置。此外,還要強化基礎,多科滲透,拓寬知識面。
(三)公共管理學科課程體系的優化要動態滿足社會的需要
應建立動態的、開放的課程設置體系。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我國公共管理學科開辦的社會基礎是不斷變革的社會環境,與此相適應,我國公共管理學科應該建立動態的、開放的課程設置體系,不斷根據社會變革對公共管理學科的課程體系加以修訂。以河南大學為例,每年都要根據社會的需要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結合實際情況增設了公共經濟與公共政策方向模塊、電子政務方向模塊、企業行政管理方向模塊、社會工作方向模塊社會保障方向模塊、勞動關系方向模塊、人力資源管理方向模塊、教育經濟與管理方向模塊、社會醫學與公共衛生管理方向模塊、城市管理方向模塊、公共信息資源管理方向模塊,增開政府電子文件管理、電子政務、小組溝通、個案工作、公務員制度、談判與溝通、管理創新思維、醫院管理學、流行病學、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教育投資與項目管理、社區工作、政務禮儀、績效管理等一系列課程。公共管理學科的課程體系通過這一系列的調節獲得了優化,培養的學生獲得了社會的一致認可。
(四)公共管理學科課程體系的優化要符合科學規律
所謂科學是指課程設計的基本理念都是圍繞著如何培養學生的分析、管理和倡導三種核心技能展開的。學科基礎課、專業課以及模塊課的設置應該符合學科發展規律,具有層次性,注意先修后繼關系。學科基礎課是為了確保基礎學科知識與專業學科知識之間的有序銜接、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而設置的,學科基礎課的學習是學生能夠更深入、細化地研究專業問題、提煉出獨特觀點的前提條件。在保證知識系統性的前提下,學科基礎課應在內容和時間安排上滿足專業課教學的需要,顯現出專業特色,加深學生對專業的感性認識,使其熱愛專業,學好專業,以至開拓專業,創新專業,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的比例要合適。在限制與自由,共性與個性之間尋找平衡點,促使通識教育自身達到實現價值的目的,能夠對學生個性發展給予充分的尊重。采用系統學方法優化與構建課程體系,使之成為一個既開放、又封閉的體系,兼顧自由和秩序、靈活性和規范性、多樣化和專門化、寬度和深度,兼顧個人興趣和學校指導。科學地處理好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關系,注重課程設置和內容的有機聯系,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教學活動形成有機的整體。注重各專業間課程的整合,科學合理地構建融會貫通、緊密結合、有機聯系的課程體系,避免簡單設課和重復設課現象。鼓勵開設新興學科、邊緣學科和普及性課程,文理交叉課程和藝術類課程,以使學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