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醫藥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時間:2023-11-21 11:05: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藥行業技術環境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醫藥院?!‰娮由虅铡摌I教育
1. 創業教育的內涵與途徑
創業已經成為促進就業、緩解就業壓力和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創業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世界經濟合作組織專家柯林·博爾正式提出了 “創業教育”這一概念,認為創業教育可以培養人的事業心和開拓能力,是未來人除學術能力及職業能力之外必備的第三本教育護照[1]。Binks(2005)認為,創業教育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以正式化的教學方式,教育與訓練每一個對商業創造或企業發展有興趣的人,它不能僅被當作一種純粹的、以營利為唯一目的的教育活動,而應該傳遞給人們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應該涵蓋“從頭腦到市場”、“從創造性洞察力到成功創新”等方方面面的內容[2]。因此,從本質上講,創業教育是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上發展其捕捉市場機會、進行商業創新的自我雇傭能力。
大學生創業教育可通過多樣化手段進行推進,其實施途徑具體包括: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實施創業教育項目,開展創業教育活動和引入創業教育方法等[1]。目前我國高校均在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有研究顯示,創業教育應是集基礎理論課程及行業焦點課程等于一體的多學科課程體系[4];同時也有學者認為,“創業教育不應該單純依靠某一門創業課程,而是應將創業的思想滲透到相關課程中” [5]。中醫藥行業類院校很難像財經類院校一樣形成完善的商科類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但可以針對某些重點課程,以公共選修課的形式,向全校學生提供創業教育的機會,并緊密結合中醫藥的行業特點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創業教育模式。
2. 網絡創業與《電子商務》課程
在大學生就業難的今天,由于網絡創業具有成本相對較低、服務相對便捷、易于個人管理特點等優勢,已逐漸成為最受大學生青睞的創業方式。近年來,對于多數準備網絡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存在許多困惑,特別是對于完全沒有網絡創業經驗和創業資本的大學生而言,網絡創業更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網絡創業是大學生自我價值的一種實現形式,可以緩解就業壓力,另一方面以遵循市場規律為平臺的網絡創業也給大學生帶來了挑戰。因此,學生急需專門針對網絡環境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以指導實踐,而基于電子商務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也正逐漸成為目前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商務模式,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傳統中醫藥產業與現代電子商務模式的有機結合,將會為中醫藥的繁榮和發展帶來無限生機,同時也為中醫藥院校的大學畢業生創業提供了無限可能。無論是已經運作多年的好大夫、藥房網站,還是目前正在興起的Web2.0醫療網站以及其他各大中醫養生博客等,都是中醫藥領域創業機會的代表。因此,如何結合中醫藥行業的特點,在電子商務課程中引入創業教育的思想理念及相關知識結構,將成為中醫藥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思路與途徑。
3. 基于電子商務課程的中醫藥院校創業教育
基于電子商務課程的中醫藥院校創業教育所面向的對象應該是中醫藥院校所有專業的學生。如何通過完善知識體系結構、改進教學方法,形成凸現中醫藥行業特色和創業教育思想的《電子商務》公共選修課教學方案,是中醫藥學校探索創業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徑。以創業教育為目標的《電子商務》公共選修課課程建設應包含如下內容:
3.1《電子商務》課程中的創業知識傳授:內容建設與擴充
電子商務為傳統中醫藥產業的繁榮和發展帶來無限生機,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與其他消費品不同,中醫藥作為一個關乎人們生命安全的特殊產品,在網絡創業中可能會更多涉及法律監管環境、技術進入壁壘等多種有行業特色的創業知識。因此,以創業教育為目標的《電子商務》課程除介紹基礎知識外,還應圍繞中醫藥行業特點增加如下知識模塊:中醫藥行業互聯網創業典型商業模式解析,中醫藥行業網絡經營法律監管環境分析,中醫藥行業網絡創業市場需求分析等。
3.2《電子商務》課程中的創新思維啟迪:方法改進與創新
培養創新精神是創業教育的核心和靈魂。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被認為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在電子商務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以PBL為基礎,通過“問題熱身-案例分析-課題研究-模擬實踐”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取得較好效果。在教學實踐中,也應考慮學生專業背景的差異,對原有創新思維培養模式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進,以改善教學效果。
3.3基于效果監測的《電子商務》創業課程整體方案設計與改進
在擴充現有電子商務課程創業知識及發掘創新思維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形成《電子商務》創業課程的整體教學方案后,可通過問卷調研的形式,調查該課程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創業意識及創業知識等方面的效果,同時了解他們對該課程的建議,對《電子商務》創業課程的整體教學方案進行動態調整,以進一步改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游振聲等,多樣化推進:美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途徑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0,249(10):61-66
[2]Binks M.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ntegrative Learning. National Council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J]. 2005(3): 1-13.
[3]王晶晶,姚飛,周鑫,喬改霞. 全球著名商學院創業教育比較及其啟示. 高等教育研究. 2011,32(7): 80-86.
[4]Kourilsky M L, Walstad W B. The Early Environment and Schooling Experience of High-Tech Entrepreneurs: Insight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2002, 15(3): 56-77.
作者簡介:
鄭秋瑩,女,管理學博士,講師;姚唐(通訊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企業管理系副主任,博士
【關鍵詞】 公立醫院; 固定資產管理; 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09-0113-05
醫院的固定資產是醫院賴以生存的主要物質基礎,也是醫院開展醫療、教學、科研等各項活動的重要資源。目前大部分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占醫院總資產的比重已超過70%。醫院固定資產是反映醫院經濟實力、規模大小和醫療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醫院固定資產存在形態決定著醫院服務規模和發展潛力。因此,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對保障醫院各項業務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證醫院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使醫院國有資產更好地服務社會具有重要意義[1]。
一、固定資產管理的環境分析
(一)固定資產管理宏觀環境(PEST)分析
第一,政治環境。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步伐加快,醫藥分家、取消藥品零差價銷售、醫療保險制度等政策的出臺,相關的配套措施陸續落實開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也逐步推開。公立醫院試點工作提出的“一個目標、三個領域、九項任務”總體設計,為公立醫院改革明確了指導方向,而固定資產的配置和管理必須符合醫改的政策要求,以確保醫院的生存與發展能在正確的軌道上順利前行。第二,經濟環境。中國經濟增長勢頭良好,醫藥行業作為典型的消費類行業,在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環境下,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也隨之增強,不斷推動醫藥行業消費的增長。同時,在醫療需求未完全釋放和醫療體制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帶來的內部需求必將進一步推動醫藥行業穩定增長。第三,我國的社會結構是隨著歷史變化而不斷變化的,社會結構影響消費基礎,社會風氣影響消費習慣。改革開放以后,外國醫藥企業大量入駐中國,西藥市場需求極度膨脹,價格也在不斷攀升,很多行業也紛紛轉向醫藥行業,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多,市場供給量達到一定飽和度,企業效益開始下滑,傳統中藥此時又發揮出物美價廉的優勢,成為市場新寵??傮w來看,社會結構和社會風氣改變對我國醫藥行業的影響不容忽視。第四,技術環境。技術環境是指企業所處環境中的科技要素及與該要素直接相關的各種社會現象的集合,包括國家科技體制、政策、水平和發展趨勢等。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國產醫療設備的技術質量性能得到了長足進步,醫院在采購醫療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時候也將獲得更多的選擇機會,可以采購到價廉物美的國產設備以降低醫院運營成本,進而降低檢查收費價格,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緩解看病貴的問題。
(二)行業環境分析
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公立醫院一直以來對成本管理缺乏有效的認知,造成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規范的局面。權責不分、缺乏競爭力的現狀也成為嚴重阻礙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從行業環境的角度來說,公立醫院在發展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公益性”不足。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公立醫院形成了“以藥補醫”的模式,公益性淡化,造成“看病貴”,人民群眾對此意見很大。公立醫院既然姓“公”,政府就要承擔投入責任,可是目前政府直接投入一般只占公立醫院支出的9%左右,導致很多公立醫院為了生存和發展,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一些“趨利”行為。二是體制性問題。由于現行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存在弊端,以致醫院管理層在醫院內決定重大投資和項目發展、資產處置、資金利用上具有無限的權力,非崗位職責行為沒有制約機制,其結果是效率低下和資產浪費。這種狀況嚴重地制約了公立醫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管理的需要[2]。三是機制性問題。由于國家的財力有限,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沒有完全從計劃經濟的框架下走出來,政府部門社會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運營職能不分,政府衛生管理部門直接管理醫療機構,造成所謂的“政事不分”“管辦不分”[3]。四是結構性問題。我國目前醫療資源總體不足,配置不合理。據國家衛生監管部門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醫院。每年到大醫院就診的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層醫院即可解決的常見病、多發病[4]。因為公立醫院設備先進、藥品多、醫生技術好等,導致公立醫院大小病全收,一方面使基層醫療機構的資源利用率和技術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公立醫院的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醫院人滿為患,加劇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三)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Value Chain)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提出,是企業在設計、生產、銷售、交貨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各種活動的集合體,而這些活動可以用價值鏈來表示。對于醫院來講,各項醫療服務項目、采購、后勤服務以及醫院與供應商、患者之間的交往,可看成一種相互鏈接的活動組成的鏈條,每項活動都將產生資源和價值的消耗,這種資源的傳遞過程就是價值鏈。價值鏈分析作為一種戰略分析工具,用來研究公立醫院的各成本價值活動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從戰略角度加強對醫院成本的動態管理,從而培養和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和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促進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5]。醫院從價值鏈管理的角度降低醫院的成本,醫療設備的應用是醫院價值鏈上體現價值的重要環節。
如何降低成本已成為現代醫院管理者關注的焦點。價值鏈管理認為,將成本控制的重點放在流程控制上更為有效。醫院的價值鏈流程中蘊含著多種機會成本,通過價值鏈流程識別出各價值作業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從系統的角度降低醫療成本,增強醫院的競爭能力。醫院之間的競爭其實是整個鏈的競爭,只有不斷更新管理理念,以價值鏈為紐帶,強化運營意識,才能以較低的醫療成本向社會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從而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能力。
(四)資源利用能力分析
1.營運能力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4年A中醫院勞動生產率比2013年增長了5.73%,醫院提高服務質量,醫療環境進一步改善,醫院業務量顯著提高,各項收入同步增長。
2.結余與風險管理分析
(1)收支結余率分析
從表2可看出,2014年A中醫院業務收支結余率比2013年減少了1.27%,A中醫院應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上述百元固定資產收入的負增長是造成收支結余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資產負債率分析
從表3來看,積極爭取上級撥款,優化A中醫院資產負債結構,才能降低財務風險?;椖康慕ㄔO及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產生的負債對償債能力影響較大。
(3)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指標分析(見表4)
這兩項指標用來衡量醫院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用于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A中醫院短期負債償還能力比年初提高,醫??傤~預付制度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醫院流動資金的周轉。
3.發展能力分析(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2010―2014年間,醫院不斷加強硬件投入,改善就醫環境,優化就診流程,圍繞“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模式,為新項目、新技術的開展積極創造條件,醫療穩步增長。
二、A中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優化模式分析
醫院進行固定資產管理,不斷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既是醫院財務管理的要求,也是順應國家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發展低碳、綠色經濟的需要,更是醫院整個管理工作的重點。
(一)A中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統計管理及分析
A中醫院作為該省最大的綜合性中醫醫院,在醫院發展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可能會遇到限制或阻礙醫院發展的節點和難點,樹立各科室、各部門的開拓意識,優化各項管理工作,支持和推進醫院穩步實現發展戰略。由于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是醫院營運過程中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優化醫院的資產管理模式,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實現醫院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1.A中醫院固定資產價值統計分析
截至2014年12月31日,A中醫院固定資產原值88 199萬元,占醫院總資產的74.76%,其中:醫療設備總價值為44 397萬元,占醫院固定資產總額的50.34%,房屋及建筑物39 723萬元,占固定資產總額的45.04%。具體統計情況如表5。
2.醫療設備數量、價格統計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截至2014年12月31日,A中醫院醫療設備總價值為44 397萬元,達到醫院固定資產總額的50.34%,是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課題組結合該院的資產管理情況,就醫院醫療設備的統計情況進行如表6的具體分析。
從表6可以看出,醫院價值500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有8臺(套),數量少、金額大,約占醫院醫療設備總額的五分之一,理應作為醫院密切關注和保養的重點,投入資金為這些設備購置維保費,以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轉;10萬元以下設備數量多,價格低,流動性強,特別是萬元以下的設備更是遍布醫院的每一個科室,是科室管理的難點;醫院最主要的設備是1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設備,此類設備價值大,約占設備總額的60%,數量適中,是國資部門管理和維修工作中的重點。
3.醫療設備購入時間統計分析
截至2015年6月,醫院醫療設備在保修期(一般為一年)的有366臺,金額8 974萬元,占設備總額的19.35%;3年以內的醫療設備處于穩定期,現有478臺,金額最大,金額為12 730萬元,占設備總額的27.47%;超過3年不到6年的界定為磨損期,現有637臺,金額5 694萬元,占設備總額的12.30%;6年以上醫療設備基本處于淘汰報廢期,現有1 356臺,數量最大,金額為11 337萬元,占設備總額的24.45%。
(二)SWOT矩陣與模式選擇
運用SWOT分析方法從其矩陣和模式中尋找優化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新路徑。
1.優勢(Strengths)分析
一方面,A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中醫醫院,在省內外有著較高的知名度。醫院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近年醫院引進和購買大量的先進醫療設備,使醫院的醫療設備配置更加合理,醫院的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作為全省最大的中醫醫院,醫院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護隊伍,擁有全國名老中醫、省名老中醫、省名中醫80余人,形成了全省最強大的名中醫方陣,是桂派醫學流派的發祥地和聚集地。
2.劣勢(Weaknesses)分析
首先,醫院缺少運作發展戰略的管理、策劃人才,醫院對行政管理人員不夠重視,行政管理和經濟管理人員業務水平較低,無法適應現代醫院管理的需要。其次,領導層對固定資產管理觀念的缺乏。大部分院領導作為醫學領域的專家,對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區,重購置、輕管理的現象依然存在。再次,管理制度和組織架構上的缺陷。相關資產管理部門對固定資產管理分工不明確,職責不清楚。雖然制定了一些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規定,但沒有嚴格執行,常常流于形式,管理部門多,結構混亂。最后,醫院固定資產信息化建設滯后。醫院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開發、使用HIS系統和一些相關的系統,但是醫院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健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缺乏醫院信息技術和手段的有效支撐,造成了醫院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與使用部門之間信息不能共享,獲取信息時間長,準確率低。由于多頭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各自為政,從而造成醫院資產賬實不符。
3.機遇(Opportunities)分析
第一,政策支持。建設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對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2〕11號)以及《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中醫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的長效機制,提高中醫醫院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的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中的作用。第二,資金支持。一方面,發揮醫保和補償監管作用,同步推進付費方式改革,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對醫療機構給予及時合理補償,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規范診療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中醫藥作為我國獨有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科技資源、經濟資源和衛生資源,中央財政每年將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區中醫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第三,制度保障。各省衛計委緊緊圍繞醫改,制定了一系列醫改資金補償、財務管理、資金管理、項目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醫改資金補償機制和管理制度,為醫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4.威脅(Threats)分析
首先,政策調整。隨著公立醫院改革的不斷推進,取消藥品加成,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政府投資購置的大型設備要按扣除折舊后的成本制定檢查價格。其次,醫療衛生需求。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對公立醫院各項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居民在追求高質量生活條件、生活環境的同時,也更加渴望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而廣西區衛生資源總量不足、優質資源短缺、結構不合理、人才匱乏、服務能力較低、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等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遠未得到滿足,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上解決。最后,“名醫、名科、名院”工程建設亟待加強。中醫醫院的發展離不開中醫文化建設的提升,故此醫院中醫藥特色及中醫內涵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中醫各???、學科領軍人物不凸顯,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人數屈指可數,名中醫隊伍建設工作需要繼續強化。
三、A中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優化模式的實施
(一)法律法規相關制度保證
由于醫療設備的特殊性,國家出臺了許多規范醫療設備管理的法律法規,以下為A中醫院必須使用或遵守的相關規定:(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主席令第二十六號);(5)該院根據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和形勢的轉變,重新修訂《醫院醫療設備三級管理制度》《購買儀器設備審批制度》《儀器設備采購制度》《醫療設備報廢制度》《醫療設備效益分析制度》等,從而保證資產管理制度的實用性和時效性。
(二)SWOT模式的建立(見表7)
(三)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模式
1.規范資產管理流程,實行資產精細化管理。資產管理部門必須結合醫院發展戰略建立健全內部資產管理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完善權證手續,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和考核。
2.完善資產信息系統,實施動態監管。建立“使用科室―資產管理部門―醫院”三級信息管理平臺,使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可以實現醫院固定資產的自動識別,管理工作可做到實時、動態、精確控制,以達到對固定資產從采購、驗收、入賬、增減、維修、報廢處置全周期跟蹤管理,實現資產全生命過程動態監管。
3.創新管理模式,突出考核指標設置的操作性。首先,運用ABC管理法對醫院固定資產進行分層管理,建立分級次的資產管理責任制;其次,對資產管理基礎工作和制度建設情況進行業務考核,設置經營性資產收益率和非經營性資產完整率等指標;對資產管理情況進行財務考核,保障醫院國有資產安全、合理、有效利用,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促進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信息化,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
(四)管理控制(見表8)
預算管理是調控醫院資產數量,規范資產管理的科學手段,資產管理又是預算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的緊密結合,是提高醫院預算編制科學性的重要基礎。在資產與預算的結合上,從醫療設備管理入手進行探索,以點帶面、先易后難、穩步推進,逐步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的資產管理優化模式。運用戰略執行理論――平衡計分卡,優化資產管理模式的實施過程。
(五)醫院綜合績效評價
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的績效綜合評價是醫院資產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工作崗位性質、工作技術難度、風險程度、工作量與質量等工作業績為主要依據,建立按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工作業績取酬的績效評價機制。對資產管理、維修人員工作進行正確、合理的評價,既是資產管理部門在醫院能否被醫院及職工認可的主要形式,又是激勵和引導資產管理部門不斷完善工作的主要手段。
建立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績效具體評價指標將從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率等方面來設置。一是服務效率指標,按設備在實際有效使用期內,設備的運行和維保情況,保證其完好來評價,設置大型醫療設備年檢查率、設備完好率、功能利用率、機時利用率維保支出比等指標。二是服務質量指標,按設備功能的開發和利用情況來評價,設置投資收益率、功能利用率、檢查陽性率、治療有效率等指標。三是經濟效益指標,首先按預算和實際發生的維保費用來評價,設置維保支出比指標;其次按創收能力設置百元固定資產醫療收入、利潤率等指標評價。四是醫德醫風考核,按臨床、患者滿意度來評價。通過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率等指標設置,建立一種綜合的評價體系,科學合理地考核資產管理科室工作績效,依據技術水平、風險程度、勞動強度的不同進行考核和評價,理順各種關系,建立重技術、重實效、出貢獻的績效評價機制,用評價制度來引導大家向既定的目標發展。
本文主要是在運用PEST分析法對A中醫院的內外部環境、醫院的價值鏈及行業環境與資源能力的優劣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該院在省內外所處的競爭環境以及發展中將要遇到的各種風險,積極為醫院發展戰略的制定做好鋪墊。同時在對醫院醫療設備進行SWOT戰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戰略執行理論――平衡計分卡,分析優化管理模式的實施步驟,從而以點帶面,構建出適合A中醫院固定資產的優化管理模式,為加強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提高醫院經濟效益,進一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增強醫院發展活力;為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提供理論指導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王振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全軍衛生經濟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
[2] 孫軍.新時期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的現狀及問題研究[J].魅力中國,2009(22):67.
[3] 陳雪萍.新時期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的現狀及問題研究[J].魅力中國,2009(30):337.
[關鍵字]中藥企業;中藥大品種;影響指標
中藥產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與創新,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醫藥經濟中發展較快、較好的現代新興產業之一。而中藥大品種是支撐中藥產業高速發展的關鍵,是決定企業生存與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中醫藥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中藥大品種培育與產品的政策及市場準入情況、產品的獨特性、企業銷售團隊建設、產品安全性等方面因素密切相關,企業人員作為產品一線工作者,活躍在產品的生產、研究、銷售等各種方面,對影響企業產品做大、做強的因素有深刻體會,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他們進行相關的問卷調查,收集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也為企業開展大品種培育策劃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與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共同承擔中華中醫藥學會的中藥大品種培育策略與路徑研究課題(CACMRE2014-A-02),潛力中藥大品種評價指標體系是課題的重要研究部分,擬在中藥企業、醫療機構、科研單位調研和深度訪談的基礎上,結合實地調研及專家論證,從政策及市場準入、產品獨特性及研究支撐、市場及銷售能力及產品資源保障及安全性4個方面遴選出評價指標并進行賦值,采用層次分析法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為企業遴選、診斷產品提供重要依據。為了解企業人員對中藥大品種培育影響指標的重視情況,本課題設計了“構建潛力中藥大品種評價指標體系”調查問卷,抽取全國各地部分企業人員進行認真負責地填寫問卷,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調查問卷的設計及實施
1.1調查問卷的設計
調查問卷主要包括:①基本信息的填寫,②對大品種培育影響指標進行評分,③大品種培育制約因素和潛力大品種關鍵指標的填寫。最后一部分為開放性自行闡述部分,答案無法統一,因此采用前兩部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1.1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從業時間、職務、職稱、部門、電話、聯系郵箱等。
1.1.2大品種培育影響指標評分部分為確保問卷內容覆蓋全面,筆者采用德爾菲法,通過大量的文獻檢索、藥物政策梳理和調研分析,從眾多中藥大品種培育的影響因素中,遴選出涵括政策及市場準入、產品獨特性及研究支撐、市場及銷售能力和產品資源保障及安全性4個方面影響指標共46個,由企業人員對影響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打分。
1.1.3問卷主要內容《“構建潛力中藥大品種評價指標體系”調查問卷》包含4個一級指標和46個二級指標,見表1。
政策及市場準入對大品種培育的影響國家基藥目錄;地方基藥目錄;國家醫保目錄;地方醫保目錄;新農合目錄;醫保分類(甲、乙類);西醫臨床診療指南;中醫臨床診療指南;西醫臨床路徑;中醫臨床路徑;地方招標準入;優質優價;單獨定價;低價藥相關政策;二次議價
產品獨特性及研究支撐對大品種培育的影響獨家品種;獨家劑型;創新的理論支撐;獨特作用機制;順應疾病譜變化趨勢;符合醫療模式的改變;組方、治則較競品具備明顯的獨特性;臨床定位、介入時機、治療結局;明確功能主治的合理表述(如:明確西醫病名);開展國際注冊試驗;高級別循證證據;新的工藝及質控方法;構建技術壁壘;知識產權保護
市場及銷售能力對大品種培育的影響銷售網絡建設;專職學術推廣隊伍建設;與社團、學會、協會合作推廣;專家團隊支撐;差異化推廣策略;推廣材料的研究水平;客戶及患者滿意度;推廣費用的設定與控制;銷售市場費用結算政策;企業的社會責任活動
產品資源保障及安全性對大品種培育的影響自建重點、主要藥材的規范化種植基地;瀕危及貴重藥材構建相關的繁育技術;原藥材建立道地性及地理標識保護;所需原輔料渠道、價格穩定;臨床安全性研究和毒性評價;風險預警體系;改造與升級研究;說明書規范表述“不良反應”
1.2問卷的實施
1.2.1問卷發放本次問卷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研究與評價辦公室發放。
1.2.2調查范圍對30家中藥企業的企業人員進行抽樣調查,包括:陜西摩美得制藥有限公司、陜西健民制藥有限公司、廣藥集團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工作人員。
1.2.3抽樣要求按照簡單分層隨機抽樣的原則,將調查問卷分別發給企業的高管、銷售、研發、市場等相關人員2~3份,也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2問卷的收集、錄入及基本信息分析
2.1問卷的收集、錄入
在規定時間內,將各個企業的調查問卷統一收集到中華中醫藥學會研究與評價辦公室,錄入到SPSS文件中保存。為保證調查問卷的真實性,對調查問卷的填寫內容不允許做任何改動。
2.2基本信息分析
2.2.1問卷數量共發放調查問卷350份,涉及30個中藥企業,收回問卷315份,有效問卷289份。
2.2.2從業時間從業時間≤10年98人,占33.91%;10~20年90人,占31.14%;≥20年92人,占比31.83%,未注明9人,占3.12%,見圖1。
2.2.3層級分布高層管理人員70人,占24.22%,中層管理人員124人,占42.91%,普通職員78名,占26.99%,未標注17份,占5.88%,見圖2。
2.2.4企業分布上市企業21家,占70%,非上市企業9家,占30%。地域分布:華南地區7家,占23.33%,西南地區5家,占16.67%,華北地區5家,占16.67%,其他區域共13家,占43.33%。
3結果與分析
3.1對調查問卷的總體分析
3.1.1最重要的影響指標有5個通過對調查問卷統計分析顯示,企業認為與大品種培育關聯性最高的影響指標依次為:①國家醫保目錄準入;②產品獨家性;③銷售網絡建設;④國家基藥目錄準入;⑤學術專家團隊支撐,見表2。
3.1.2影響力較大的指標有24個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顯示,企業認為對大品種培育影響較大的指標共24個,其中,政策及市場準入方面共9個,占37.5%,企業的關注度最大,產品獨特性及研究支持方面共8個,占33.3%,市場及銷售能力方面共5個,占20.8%,產品資源保障及安全性方面有2個,占8.4%,企業的關注度最小,見表3。
3.1.3企業最關注政策及市場準入機會問卷統計結果顯
示,政策及市場準入方面的滿分樣本數及8分以上樣本數均高于其它要素,影響力較大的因素有9個,占比較其他方面大,說明企業在大品種培育工作中對政策及市場準入機會很重視,關注度高,見表4。
3.2對調查問卷的亞組分析
3.2.1不同受訪者對中藥大品種培育的影響指標認識不一通過對不同層級、不同從業時間受訪者進行亞組分析,不同受訪者對中藥大品種培育的影響指標認識不一,見表5。主要表現為:①企業高層管理者對藥品價格政策的關注度明顯高于其他層級人員,說明高層管理者對藥品價格政策對大品種培育的影響理解更深刻;②企業高層管理者和從業時間20年以上的受訪者對臨床指南、路徑的關注度高于其他層級或從業時間人員,且重點關注西醫臨床指南、路徑,這可能與臨床診療規范化,醫保報銷標準化有關;③針對中藥大品種培育的重要影響指標,從業時間10年以上的受訪者較10年以下的受訪者觀點更聚焦,重點關注20~21個影響指標,說明從業時間較長的受訪者對中藥大品種的認識更清晰、明確;④從業時間10年以上的受訪者及中高層管理者,對安全性研究及資源保障類因素的關注度反較從業時間10年以下或基層員工低,說明企業領導層及骨干對中藥品種的安全性和資源保障認識不充分。
3.2.2不同類型企業對中藥大品種培育的影響指標認識不一通過對不同類型企業進行亞組分析,不同類型企業對中藥大品種培育的影響指標認識不一,詳見表5。主要表現為:①上市企業對大品種培育的關注更聚焦,對核心要素的把握能力更強;②上市企業對價格政策的關注度明顯高于非上市企業。
4討論與建議
4.1產品進入醫保目錄對產品的發展至關重要
醫療保險制度實施是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手段,通過調節收入差別,體現社會公平性,維護社會安定,提高生產效率[1]。伴隨醫療保險制度實施,必然產生相應的醫療保險藥品報銷目錄,而隨著全民醫保的實施,國家相關的醫療保險機構成為藥品市場最為主要的購買方,直接影響藥品的市場價值。通過問卷調查發現,企業受訪者認為中藥大品種培育核心基點是醫保目錄準入,與上述產業環境分析一致。一方面說明在現行醫藥政策環境下,醫保目錄準入對藥品招標、銷售等環節的影響重大;另一方面表明,中藥臨床一線用藥仍然不足,導致受政策影響極大。企業在進行大品種培育工作中,應積極了解藥品進入醫保目錄的相關要求,收集整理產品資源,把握產品的醫保目錄準入機會,為產品做大、做強奠定基礎。
4.2產品進入基藥目錄是產品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基本藥物是適應我國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價格合理,能夠保障供應,公眾可公平獲得的藥品[2]。國家將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藥品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降低個人自付比例,用經濟手段引導廣大群眾首先使用基本藥物。因此,隨著基本藥物系列制度實施,基本藥物目錄內的中成藥臨床應用明顯較其他藥品廣泛。通過問卷調查發現,企業工作人員較關注基藥目錄準入機會。企業在培育大品種時,應更多關注基藥目錄的有關文件,了解產品進入基藥目錄的意義及影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努力實現產品進入基藥目錄。
4.3產品的獨家性為產品發展提供天然優勢
中醫藥由于悠久的歷史,多數經典名方處方早公開,很難按照現代的知識產權保護思維進行排他性保護。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3]頒布和一系列藥品注冊管理制度的實施,特別是藥品審評機構對中成藥仿制和改劑型技術審評標準的提高,部分中藥制劑或中藥新藥獲得市場獨家壟斷的機遇,避免了中成藥招標長期存在的惡性價格競爭,獲得一定的市場議價權和壟斷利潤,反作用于產品研發,提高臨床價值和科技內涵,形成相對良性的循環。但是,隨著醫保支付方式變革,談判機制引入,中成藥獨家品種的市場議價權和壟斷利潤會受到一定的挑戰,企業應給予重視。
4.4學術專家團隊建設對產品發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隨著醫藥界反商業賄賂的進一步推進,價值營銷和學術服務逐漸成為主流,中成藥銷售轉型和學術推廣對多數企業已經迫在眉睫,而學術推廣的核心是專家支撐和研究基礎。中成藥大品種培育很難離開知名專家學術引導和支持,而各領域專家資源有限。因此,企業和產品的學術專家資源整合能力和團隊建設一定程度上反應企業中藥大品種培育能力。企業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借助具有專家資源優勢的平臺,建設適合企業產品發展的學術專家團隊,支撐企業學術發展。
4.5產品的安全性研究應得到更多的關注與重視
齊二藥事件、萬絡事件、“欣弗”事件等重大藥害事件的發生為藥品安全監管敲響了警鐘,引起了社會人民的普遍關注[4],我國相關部門加強了對藥品安全監管的重視并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5]中強調要加強藥品研制、生產、流通、使用等關鍵環節的管理,打擊虛假申報行為,嚴格審評審批藥品,建立健全藥品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把好市場準入關;《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6]提出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應當建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制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的通知》[7]中要求強化藥品全過程質量監管:嚴格藥品研制監管、嚴格藥品生產監管、嚴格藥品流通監管、嚴格藥品使用監管。然而,在本次的問卷調研中發現,企業對藥品安全性研究關注小,導致相關指標平均分、滿分占比、8分以上樣本總數占比均較低,與上述的政策環境分析不一。藥品安全關系著人民的健康水平、生命安全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企業應積極開展安全性研究相關工作、主動建立產品“風險預警體系”、規范表述產品的不良反應,有效控制藥品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提高我國人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
5展望
近年來,隨著中藥大品種的迅速崛起,推動了中藥行業的產業化發展,使得中藥產業在醫藥行業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企業應把握市場機遇,通過系統規劃、頂層設計等培育具有競爭性的戰略大品種,強化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地位,提高企業的產業影響力[8]。通過本次問卷調查,由企業人員對中藥大品種培育影響指標進行客觀評分,對數據的統計及分析結果對企業開展大品種培育工作具有積極指導作用。但是,僅從企業樣本數據來評價影響指標的重要性是不全面的,課題組將對醫療機構、科研單位開展調研,對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將對三方面的樣本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科學篩選影響力大的指標,進行定量賦分,為潛力中藥大品種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更好地指導企業開展大品種培育相關工作。
[參考文獻]
[1]吳春明.醫療保險制度的國際比較[D].濟南:山東大學,2007.
[2]曹艷民.基本藥物政策實施現狀及成效比較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4.
[3]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S].2001.
[4]杜麗華.關于藥品不良反應與藥害事件的思考[J].中國藥房,2007(23):1761.
[5]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S].2007-03-31.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S].2011.
內部控制,在內部牽制的基礎上,由企業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實踐中創造;并由審計人員理論總結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監督和自行調節體系。內部控制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對內部控制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內部控制經歷了從內部牽制一要素法到二要素法、三要素法到五要素法,日趨完整和深入,最終發展為全面風險管理框架模式。
內部控制“一要素“階段――內部牽制階段,以賬目間的相互核對為主要內容,并實施崗位分離,在減少錯誤和舞弊問題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內部控制“二要素”階段――內部控制制度階段,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組織規模的擴大,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于1958年10月的《審計程序公告第29號》將內部控制劃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內部控制劃分為二要素形式。內部控制“三要素”階段――內部控制結構階段,198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審計準則委員會的《審計準則公告第55號》,該公告以“內部控制結構”代替“內部控制制度”,具體包含三個要素:控制環境、會計制度、控制程序。內部控制“五要素”階段――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1996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準則公告第78號》,全面接受COSO報告的內容,新準則將內部控制定義為“由一個企業的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實現的過程,旨在為下列目標提供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符合使用的法律和法規?!痹摐蕜t將內部控制劃分為五種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內部控制后成熟期――全面風險管理框架,2004年4月正式頒布,其涵蓋了內部控制框架的內容,其范圍和內容比內部控制框架的范圍更廣泛。將企業風險管理的構成劃分為內部環境、目標制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映、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控等八個相互關聯的要素,貫穿于企業風險管理的過程中。
內部控制細化、明確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將內部控制更名為企業風險管理。事實上,不論中航油公司還是伊利股份、創維數碼,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從投資到報銷,事無巨細,應有盡有,在表面上控制得很好,其實卻忽視了企業重大風險的存在。ERM框架要求管理層將精力主要放在能產生重大風險環節上,而不是所有細小環節上,將風險管理作為內部控制的最主要內容。中航油曾在2003年被新加坡證券監督部門列為最透明的企業,說明企業確實是在內部控制的細節上做得非常密實,然而,正是忽視了風險管理,才使中航油事件從一個不很大的失誤開始,釀成為石破天驚的大案、要案??梢姡P注企業風險控制比關注企業細節控制更能使內部控制發揮重大的作用。
二、內部控制風險識別
企業風險,指未來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的影響。企業開展風險評估,應當準確地識別與控制目標相關的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確定相應的風險承受度。建立企業風險管理三道防線:其一,各有關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設為第一道防線;其二,風險管理職能部門和董事會下設的風險管理委員會為第二道防線;其三,風險審計部門和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為第三道防線。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種風險的基礎上,才能夠預測風險可能造成的危害,從而選擇處理風險的有效手段。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也是風險管理的基礎。風險識別一方面可以通過感性認識和歷史經驗來判斷,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對各種客觀的資料和風險事故的紀錄來分析,歸納和整理,以及必要的專家訪問,從而找出各種明顯的和潛在的風險及其損失規律。目前主要的識別方法一是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全面分析,制成生產流程圖,找出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二是通過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營業報告書及其他有關資料進行分析,從而識別和發現企業現有的財產、責任等面臨的風險。風險的識別還有其他方法,諸如環境分析、保險調查、事故分析等。企業在識別風險時,應當交互使用各種方法。風險是多樣的,具有可變性,既有當前的也有潛在于未來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既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風險識別的任務就是從錯綜復雜的環境中找出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因而風險識別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事,而是一種持續性和系統性的工作,要求風險管理者密切注意原有風險的變化,并隨時發現可能出現的新的風險。
三、內部控制風險評估
對風險的評估首先需要對風險量化,來衡量風險概率和風險對項目目標影響程度。風險量化的基本內容是確定需要對那些時間制訂應對措施,對辨識出的風險及其特征進行明確的定義描述,分析和描述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風險發生的條件。進行風險定量評估時,應統一制定各風險的度量單位和風險度量模型,并通過測試等方法,確保評估系統的假設前提、參數、數據來源和定量評估程序的合理性和準確性。要根據環境的變化,定期對假設前提和參數進行復核和修改,并將定量評估系統的估算結果和實際效果對比,據此對有關參數進行調整和改進。企業在評估多項風險時,應根據對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對目標影響程度的評估,繪制風險坐標圖,對風險造成的影響進行坐標分析,使得風險在一定程度上由不可控制變為可以控制。在此過程中,應當把握以下原則。
全面評估與重點評估相結合,注重評估指標的導向性。要突出關鍵指標,確保評估指標的可操作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注重評估方法的科學性。要根據評估內容與指標功能,量身定制不同的評估標準。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注重評估結果的有效性。既要引導企業通過對照評估標準,自我改進、自我完善,不斷激發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要兼顧社會公眾以及企業利益相關者,借助專業機構力量,提升文化評估專業水平和公信力。企業文化對風險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無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企業文化常常深深地扎根在企業精神中;我國中醫藥行業的著名老字號――北京同仁堂,之所以經久300多年經久不衰,不可否認的是其擁有“核心”技術,但同樣重要的在于歷代同仁堂人前赴后繼、不懈追求,始終格守和培育“炮制雖繁必不可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修合無人心,存心有天知”的文化傳承。
對于已量化的風險為降低項目風險的負面效應需要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和應對計劃,每個措施都必須有明確的人員來負責,要求完成的時間以及進行的狀態。制定需要應對的風險清單;形成一致意見的應對措施;實施所選應對策略所采取的具體行動;明確風險管理人和分配給他們的責任;風險發生的征兆和預警信號;實施所選應對策略需要的預算和進度計劃活動;設計好要準備的符合有關當事人風險承受度地用在不可預見事件上的預留時間和費用;應急方案和要求實施方案的引發因素;要使用的退出計劃,它作為對某個已經發生,并且原來的應對策略已被證明不當的風險的一種反應;對于特定的風險,如果它們可能發生,為了規定各方的責任,可以準備用于保險、服務或其它相應事項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