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0 11:16: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聯合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人于1997年畢業于廣東韶關大學,于當年8月分配到界址中學任教,2000年調到珠璣中學任教,2009年申請調回界址中學至今。 2005年11月獲得初中語文一級教師資格,2007年1月聘任為初中語文一級教師崗位。2016年,當選為南雄市人大代表。符合初中語文高級教師資格條件。現就本人任現職以來的工作情況進行述職。
一、立德樹人,身正為范
我深深明白“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边@句話所蘊含的深意:既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修養,才能引導學生樹立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從教21年以來,我努力內外兼修。以高尚的道德使學生高尚,以淵博的知識使學生聰慧,以健康的心理使學生身心健康,做好了學生的楷模。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踏實的工作作風,使我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的稱號。
二、傾注愛心,悉心育人
任教以來,我擔任八、九年級班主任6年,中層領導兼九年級組長4年.近幾年由于家庭原因,學校沒有給我安排班主任工作,但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讓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教好書,又育好人。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懷著對學校、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負責的高度責任感,以愛心感人,以耐心育人。全面而有創造性地履行班主任職責,積極完成各項工作,努力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養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風。
對班級的管理,我注重班風、學風的培養。建立健全得力的班委會和團支部,既發揮班中積極分子的帶頭作用,也鍛煉他們的工作能力;通過開主題班會、辦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勤奮學習,關心國家大事;和學生一起制訂完善而有效的班規和獎懲制度,強化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通過電話、QQ、微信、家訪等多種方式密切與家長的溝通,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我所帶的班班風正,學風好,學生集體觀念強,整體素質較高。所任教的班均被評為“文明班”。
培優方法及成效:我經常通過開展理想目標化教育,建立優生學習小組,交流學習經驗,實現強強聯合。任現職以來,我培養了不少優秀生,曾海華、陳龍吟等3人被評為韶關市級“優秀干部”, 何仕英等4人被評為韶關市級“三好學生”, 趙本發等6人被評為南雄市級“優秀干部”,李潔等8人被評為南雄市級“三好學生”。董鳳香等17人次在學?;蛐<壱陨蠁挝唤M織的各類競賽中獲獎。每年平均培優率30%左右。
轉化潛質生方法及成效:除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功能實施綜合教育外,還積極發揮班中先進學生的幫帶作用,成立潛質生轉化的“成長共同體”小組,互相幫助,定下轉化目標并定期考評驗收;針對個別情況,對某些潛質生實施關注性提升輔導,以誠心和愛心進行感化,收到理想效果。經過幾年努力,我先后將賴麗麗、趙強等十名紀律散漫的潛質生轉化為?!皟炐惆喔伞薄皟炐銏F員”等,當中許多還考上了大學。我所負責的班級,每年平均轉化率達90%以上。由于工作出色,我也先后被評為“香港銘源基金優秀教師”,“南雄市優秀鄉村教師”。
三、精心教學,潛心教研
多年來,我能認真鉆研業務,了解語文教育最新的發展趨勢,不斷的更新知識。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每年堅持訂閱《課外語文》、《語文學習》、《語文教學研究》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報刊雜志,認真學習使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任現職以來的11年,我擔任了七年級至九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
一直以來,本人也不斷地學習、刻苦鉆研、大膽探索,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堅持做到三個“精心”,精心備課,精心組織教學,精心批改作業和課后輔導。任現職以來,本人每周教學課時均達10.36,日常教學中,精研教綱、教材,認真編寫導學案,課堂上大膽踐行“導學探疑、小組合作”的模式,注重傳授學習要領與方法。在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我致力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學生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授之以漁”的課堂教學特色,教學效果顯著。多年來,本人所任教班的語文學科考試的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均居南雄市前列,比如2017-2018學年,我校升學考試就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平均分和及格率均名列全市之首。而我所任教九(2)和九(4)班語文科成績則名列全校之首。
我深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為此,我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充實、提升自我,加強與校內外語文同行的交流,多次到東莞可園中學、韶關的其他學校聽課學習,取他人之長,我還參加了為期兩年的韶關市第一期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并完成了所有課程的學習。多次承擔了外來學校到我校進行語文教學交流的公開課,受到了同仁們的一致好評。2008年承擔了一節南雄市公開課,課題是《濟南的冬天》,受到全市骨干教師的一致好評。撰寫的教學論文《論新課改下教師角色的轉變》獲得了韶關市新課改論文一等獎,并在《中國校外教育》雜志上公開發表。《粵北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原因及對策》獲得了南雄教學論文一等獎,并在《課外語文》雜志上公開發表。累計有10多篇論文獲得南雄市級及以上獎項。
我還積極投身于教學科研活動。努力探索,大膽嘗試,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2008年申報了韶關市級課題:《對“教師引導、自主學習、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并于2010年成功結題。研究成果在南雄珠璣中學和南雄市界址中學等許多學校得到了較好的推廣。作為課題組成員,2016年我參與了學校申報的省課題: 《對“導學探疑、小組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將在2018年10月結題。這兩年,他個人一直在教學中積極大膽地實踐這種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也因此先后被為“南雄市新課程理念先進個人”、“南雄市教學能手”、“南雄市新聞報道先進個人”。
四、培養青年,耐心到位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成為學科的骨干教師。為此,我不僅要求自己的教學業務精益求精,而且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不遺余力地做好青年教師的幫帶工作,注重后備力量的培養。
任現職以來,我負責培養的青年教師主要有陳艷和葉紅勝等老師,我經常組織他們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班級管理的方法,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鉆研教學方法與技巧;我還通過各種形式的主題活動、公開課、示范課來幫助他們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定期聽課,幫助他們解決在班級管理和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現在,陳艷和葉紅勝等老師的班級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獲得師生一致好評。所帶的班班風好,學風濃,教學成績突出。
經過多年的共同努力,陳老師和葉老師在教育教學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陳老師近幾年獲得的獎項有:“南雄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新課程理念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課堂實錄評比優秀獎”等。葉紅勝老師獲得的獎項有:“說課比賽一等獎”、“優秀論文二等獎”、“同課異同構設計競賽一等獎”“教學設計二等獎”、“南雄市教改先進個人”等。
五、創新思路、開展活動
本人自2016年當選為南雄市人大代表后,更加密切與老師的關系、也更注重培養學生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終貫徹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的精神,緊密結合學校的工作中心和老師學生的特點開展工作。經常深入老師中,了解他們內心的一些想法和工作、生活當中存在的困難,直接或通過“代表之聲”網絡平臺及時向上級反映。我還組織學生成立志愿服務隊,積極為敬老院、社區服務,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得到了教育、鍛煉了能力,還升華了人生。
2007年是“十五”繼續教育進入全面發展的一年,也是落實北京市和通州區教委“十五”繼續教育工作意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我們緊緊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各級各類的培訓,教師培訓工作抓出成績、抓出實效,進一步推動了我區教師教育工作跨入新的發展時期。下面將2007年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007年根據市區教委關于啟動公共必修課意見,我區組織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由我校教育理論組教師承擔面授、組織輔導工作。扎實、有效地做好《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通過講授、發放材料、錄制軟盤等形式,完成全區7218人的培訓任務。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師德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07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我區共有252名學員參加了“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項目的培訓,包括:組織骨干教師利用暑期時間到教育學院參加集中培訓;教育學院教授來我區送教上門,全區150名小學英教師接受教育學院的教授、專家傳授知識;教育學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來到了?t縣中學,聽取了校長的有關匯報,針對學校
共5頁,當前第1頁1 年青老師多、教師隊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礎這一有利條件,跟蹤指導活動結合學校發展,以教師反思為切入點,安排了3次講座。并確定?t縣中學為“綠色耕耘行動計劃”課題研究試驗基地。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通過課堂教學實錄、教育科研論文、調研報告、教學課件、個人成長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等一系活動對推動我區新課程改革、提高中小學骨干教師教育教學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師在組織小學英語全員培訓項目上大大強化了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能力,參訓學員一致感到此次培訓收獲很大,這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訓結束后,教育學院組織了以區縣為單位開展得教學技能展示活動。我區代表隊經過積極準備、認真訓練,榮獲教育學院組織的“2007年京郊小學英語技能展示”活動的“教學設計獎”,獲得獎杯和獎狀。
(二)學歷教育
為提高我區教師學歷層次,拓展學科專業知識,2007年在我開辦學歷教育班16個,共有學員1276人。2006年新招學歷教育班四個,包括中文、教育學、英語本科班,小學藝術教育大專班,共計232人,錄取率在75%。研究生課程班:上半年已經結業5個班,共200人。2007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進入培訓階段。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07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顒樱瑤尤珔^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07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
共5頁,當前第2頁2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沙掷m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矗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的教學反愧優秀案例評癬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
共5頁,當前第3頁3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組織了全區中、孝幼、職、成教師繼續教育總結表彰會,認定通州區中、孝幼、職、成學校校本培訓示范校12所,表彰先進個人32名。此項活動對下一階段我區繼續教育工作深入開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07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在“信息技術教育”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五、2007年師訓工作特點
1、層次多,任務重。2007年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關鍵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間開展的各項培訓今年全部啟動,包括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三門必修課培訓、各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小學、初中、高中的新課程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同時參加培訓的人員多,全區7000多人都要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培訓任務相當繁重。
2、培訓的時間長。2007年暑假培訓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師在進行培訓,時間達到了43天。平時的雙休日也安排了培訓,時間超過了“八五”、“九五”以來的任何時間的培訓。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培訓難度大。一是時間已過半任務卻沒有過半,逼人緊;二是教師培訓大樓建設期間,需要的教學設備不能完全滿足,硬件條件差;在此基礎上要完成培訓任務,難度較大。但是,在區教委和各基層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的培訓任務完成了,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謝。
總之,我區2007年的教師培訓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但
【關鍵詞】課堂教學 生活情境 初探
學習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外界狀況和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環境、人力環境和制度環境三個方面。狼孩不會說話,是他的大腦區別于常人么?非也,只是沒有存在利于他學習語言的環境。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如何能做到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就要求教師把語言回歸于生活,即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習得環境,在生活中學,在生活中用。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即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能力。
一、課堂教學中創擬生活情境的原則
1 注重真實性。創設生活情境能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但必須創造各種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在充分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融入教學情境。如:Goforit!Whereisthe post of-fice?將學生自己的家庭住址和所學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鼓勵學生自己畫地圖,到講臺上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家的方向,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同時也把課堂上的go straight down,turn left,go through等難點易化,讓學生更好的吸收。
2 講究趣味性。初中生天真、活潑、注意力比較不容易集中,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常常取決于直觀教學和教師的言語表情。在課堂上適當地有意識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使學生覺得學習知識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同樣可以輕松快樂地進行學習,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3 具體實踐性。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學科,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是其實踐性的主要表現。
二、課堂教學中創擬生活情境的策略
1 創設真實語言交流環境,重在“創”。
大量的交際活動有助于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的轉化,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交際活動的必要條件是創設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是教學成功的有效策略。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親身經歷為教學的資源。以教學Go forit 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A為例。可以從學生自身的生日開始討論到親人的生日,同時可以涉及到親情友情等多個方面。
2 模擬重現生活情境,重在“擬”
我們可以運用感官刺激教學效果,讓學生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五種感官聯合起來,多方面的收集信息。也可以運用教室中可用的道具,模擬與所學語言現象相符的生活場景,以此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一些電視節目談話類、綜藝類和娛樂類較好的環節經改頭換面后都可以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蓸硬粌H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更能讓學生在模擬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3 借用生活信息,重在“借”
建構主義教學論原則明確指出:復雜的學習領域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我們可以借鑒名人名物名事效應。在Go foritUnitl My name’sGina SectionA中,筆者以周杰倫,劉翔,周筆暢等圖片結合句子來鞏固語言操練,學生們就會一直處于興奮的積極學習狀態中。我們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拉近教學和生活的距離。多媒體組織教學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用新聞圖片,各類生活素材展開課堂話題,讓影片、歌曲、flash等穿插課堂教學,使之與生活緊密結合,使教學更立體更生動。
三、課堂教學中創擬生活情境對教師的要求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學習方法。往大處說,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為關注學生終身發展。在這一大背景下,教師的授課,自然也要順應了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終身學習的觀念的目標。所以,在新課標的帶領下創擬生活情境對我們的教師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 要求教師轉換角色。教師應改變知識掌握者的形象,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以及學生探究學習的引導者。不要一味的師嚴高于一切,而是要融入到學生當中去,做學生的朋友,這樣才能與學生更好的交流,用自己的生活情境與學生的產生共鳴,以達到學生學習的目的。
2 要求教師與時俱進。隨著新時代的發展,教材的千變萬化,以及很多新事物的誕生,對教師就有更高的要求。新課標要求教師的知識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必須多學習,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任何有利于學生的新知識都可以當做學習內容。教師要時時不斷的積累日異更新的生活信息,搜集與每個語言點相關的文化背景,學習一種語言,必然要學習這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
3 要求教師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理念的改革必然促使教學方法的變革。我們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全體學生上,以學生為主體,優化整合教學資源,從而推動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根本變革,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有力的客觀條件。
4 要求教師潛心準備課堂內容。在課堂上真正要實施這樣一種學習方法,就要注意引導學生開發課外資源的能力;利用自己的積累有意識的把學生的積累和相關的生活經驗密切的聯系在一起,努力尋找課文知識點與生活信息的結合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創擬生活情境,實現教學生活化,僅僅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滲透式遠遠不夠的。我們應以英語傳播者的身份去感染學生,用課堂上不斷閃現的新創意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讓學生最大可能地置身于一個想象的,模擬的外語生活環境中,打破課堂教學和生活的界限,從本質上改變教學停滯、學習疲軟的狀態,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運用語言的欲望。學以致用,讓學習最終回歸于生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廖妍,《試探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生活情境的創擬》[M],《優秀教學論文集》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原重慶教育學院)位于重慶市主城南岸區,是一所由教育部備案、重慶市主管的公辦普通本科大學。學校始建于1954年,有南山、學府大道兩個校區。美術系位于學府大道校區,軌道交通、公交干道匯集于此,航空、水路、公運、鐵路等多種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選擇。美術系現有教師45人,其中高級職稱24人、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24人,有重慶市名師1人、市優秀女園丁1人、市優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同時,在四川美術學院、美國馬里蘭州大學以及法國、韓國等聘有客座教授。現開設有美術學、美術學(中國畫與數字藝術)、美術學(插畫與三維動畫)、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空間藝術)、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美術學(應用美術)、藝術設計等專業及方向,現有在校學生1246人(其中,赴韓國交換學習學生11人)。
美術系專業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充裕,師資力量雄厚。有專業教學場地面積15400平方米、實驗實訓室近2000平方米;有專業圖書、畫冊、期刊、光盤和軟件共計4000余冊(件);有校外實訓、實習、就業基地30余個;現有市(校)級教學團隊共5個、精品課程共6門,承擔了教改項目共25項,獲教學成果獎共11項;有學術研究、科研創新團隊共2個,承擔了市(校)級科研項目共近50項;教師的作品和論文參加市級以上展覽和公開發表近700幅(篇),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近100項,教學論文等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余項;教師申請國家專利10余項,主編(著)教材、作品專著60本(部),其中《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叢書》被全國20余所高校選用,共出版10萬余冊。
美術系學生作品在眾多省(部)級及以上專業競賽活動中屢獲佳績。學生參加教育部“全國大學生藝術作品展演”、“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學年獎”、“中國美協‘未來之星’大獎賽”、“重慶•長江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重慶•中國西部工業設計明日之星作品大賽”等賽事,獲獎共近60項、省(部)級獎200余項;同時,美術系每年都要舉辦“學生作品年度展”、“畢業作品展”、“學生社團作品展”等專業賽事,并組織學生參加重慶市高校服裝專業優秀畢業作品聯合展演活動,中央二臺、人民網、中國教育網、搜狐網、新浪網、鳳凰網、重慶電視臺、《重慶日報》等幾十家主流媒體先后進行了報道。
美術系學生工作以“抓常規、濃學風、重規范、強素質、促就業、創品牌”為主線開展工作。一方面,積極圍繞專業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專業思想和藝術素養,提升學生專業水平,夯實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正確引導學生爭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論、有理念、有理智的美術學子,促進學生情商培養和提升,拓展學生綜合素質,打造學生就業綜合競爭力。相當部分畢業生已成為廣告公司、室內裝飾公司的設計總監、項目經理和業務骨干,有的成為了基礎教育行業專家并多次在全國和市級美術教學競賽中獲獎。自2008年以來,每年都有學生考取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
二、2015年擬招生專業介紹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非師范]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造型基礎、設計色彩、設計構成、電腦輔助設計、圖形創意、版式設計、商業攝影、插畫設計、網頁與界面設計、標志設計、VI設計、包裝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影視動態廣告設計、型錄設計、書籍設計、文化海報設計、設計概論、世界平面設計史等。
畢業生能夠從事廣告策劃與設計、印刷品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商場商品陳列設計、網頁及新媒體設計、商業攝影及設計管理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空間藝術) [本科 非師范]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視覺傳達設計(空間藝術設計方向)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空間藝術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造型基礎、設計色彩、設計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制圖與測繪、建筑效果圖技法表現、工程概算、形式與構造、商業空間設計、餐飲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住宅空間設計、園林景觀設計、辦公空間設計、裝飾雕塑、設計概論、中外建筑史等。
畢業生能夠從事商業空間、住宅空間、公共空間及園林景觀等設計工作,也能從事相關領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 [本科 非師范]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設計方向)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時尚藝術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造型基礎、設計色彩、設計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服裝工藝、服裝效果圖表現技法、服裝設計思維訓練、成衣設計、立體裁剪、服裝材料與面料再造、創意服裝設計、時尚攝影、針織裝設計、化妝造型、服裝展示設計、平面紙樣結構、服飾配件設計與制作、服裝設計概論等。
畢業生具備設計造型能力、市場分析能力、組織與協調能力,能夠適應服裝服飾藝術設計行業發展的需要,從事服裝、服飾品的設計、制作和營銷等工作,也能在相關時尚設計領域從事設計、制作與管理等工作。
美術學 [本科 非師范]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美術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繪畫創作和現代藝術設計的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藝術概論、透視學、解剖學、素描、色彩、風景、雕塑、中小學美術教學論、課堂教學技能、古典油畫技法、油畫材料與技法、油畫靜物、油畫風景、油畫人像、油畫人體、傳統水墨技法、中國畫材料與技法、專業書法、中國花鳥畫、中國人物畫、中國山水畫、版式設計、平面廣告設計、住宅空間裝飾設計等。
畢業生能夠從事美術創作、美術教育、美術編輯、藝術設計和管理,以及美術宣傳和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等工作。
美術學(中國畫與數字藝術) [本科 非師范]
本專業是中國畫與現代數字技術相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中國藝術思維和原創能力,并能利用數字技術平臺進行水墨文化的推廣與傳播、水墨風格的影視動畫與游戲設計、網絡與新媒體藝術制作等方面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專業學生將系統學習水墨畫技法、語言、審美思想,熟練掌握圖形圖像處理的各種數字媒體技術。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線描場景設計、工筆畫、寫意花鳥畫、動態解剖與透視學、人體寫生、水墨人物、工筆與卡漫人物、連環畫設計、寫意山水畫、水墨山水場景、水墨構成、水墨插畫、FLASH水墨應用、MAYA水墨應用、3DSMAX山水虛擬漫游、水墨短片設計與制作、《新媒體概論》、多媒體信息處理與傳輸、網頁與界面設計等相關課程。
畢業生能夠從事水墨原創設計(動畫、游戲、影視制作等)、網絡與新媒體、商業與文化類廣告制作、宣傳部門、藝術教育及其它文化創意產業等崗位工作。
美術學(插畫與三維動畫) [本科 非師范]
本專業是手繪藝術與三維動畫技術相結合的復合型專業,培養具有國粹藝術風格的原創設計和三維動畫制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將系統學習中外藝術特征及審美法則,培養以人為本的創意思維及表現手法,熟練掌運用3DMAX和MAYA等技術來完成三維動態圖形圖像制作及后期剪輯。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形式美學、線造型、水墨構成與技法、計算機輔助設計(PS、PAINTER)、數字構成、動態解剖與透視學、光影與質感表現、插畫設計、原畫設計、分鏡設計、傳統動畫表現、手辦精雕、數字雕刻、3DMAX動畫應用技術、MAYA動畫應用技術、睿明后期商業剪輯技術、動漫周邊產品設計、UI(中國風)設計與體驗、FLASH新媒體應用、項目規劃和流程制作等。
畢業生可在影視動畫、游戲開發、景觀及古建園林等商業公司從事商業動畫、游戲概念設計及外包制作、3D打印、會展設計、古建修復及商業建筑虛擬漫游的開發與制作等工作。
三、2015年錄取規則
1.考生體檢必須符合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
2.除重慶、四川考生分別認可重慶市和四川省的美術聯招專業成績外,其余省份認可我校單獨設點獨立招生專業考試成績。
3.重慶市考生在文化、專業考試成績均達到最低控制線的基礎上,按綜合成績(綜合成績=文化成績÷文化成績總分×30+專業成績÷專業成績總分×70)排名,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其它省份考生在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所在省份的最低控制線的基礎上,按專業成績排名,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四、2015年獨立招生考點設置及招生計劃
關鍵詞:農村校本培訓模式;策劃原則和要求;反思
校本培訓是指為了滿足學校和教師的發展目標和需求。由學校發起和組織,主要在學校中,進行的一種教師在職培訓形式。農村校本培訓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佳途徑為了確保農村校本培訓順利開展,促進教師專業成熟,提高農時校本培訓的質量,必須對農村中小學的教學環境和條件進行分析和探究,努力構建適合農村校本培訓的教育模式,提高農村校本培訓的實效性。
一、構建校本培訓模式的原則和要求
(一)構建校本培訓模式應遵循的原則
1.自主性原則、學校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教師發展的需要,突出教師在校本培訓中的主體地位,關注教師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滿足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學校提出校本培訓課程內容,靈活多樣地組織實施,采用更切合本校教師實際的發展性評價模式,自主地對學員進行考核和評價。使培訓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緊密配合,和諧互動,相互促進。
2.針對性原則。學校針對本校發展和教師實際的需要開設遠程教育校本培訓課程,做到有的放矢,體現本校特色,注重教育實踐性。要重視現代教育思想的學習和遠程教育技術的應用,要考慮不同層次教師的需要,使不同層次的教師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
3.實效性原則。校本培訓的目標、內容、方式具有實效性,使教師有實實在在的提高,真正為建設教師隊伍起到重要作用。
4.靈活性原則。校本培訓的方式具有靈活性,學校要制訂出切實的,可操作的校本培訓計劃。
5.可持續發展性原則。校本培訓要根據時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更新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法和手段,要不斷整合、挖掘學校內外資源,確保校本培訓內容的可持續發展。
(二)構建校本培訓模式的基本要求
1.培訓模式必須建立在明確的教育和教學觀念基礎上
從教師發展的角度看,培訓中體現對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訓練應該是基本的,但不能停留于此,必須力求使培訓在使教師接受新思想和形成新觀點方面有進展。這樣的培訓模式可以使教師獲得自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不僅僅只是為了適應教育教學實踐而接受培訓。
2.培訓模式應該靈活多樣
就校本培訓而言,培訓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因培訓模式的時限是相對確定的,通過校本培訓旨在解決的問題與發展的目標也是相對明確的,因此,就某種校本培訓模式而言,目標應該是有限的和集中的,在不同的學校,這些目標或培訓的主題可能是不一樣的,但肯定應該都是明確的。
3.培訓模式必須體現培訓者與受培訓者的共同參與
模式應該是在培訓者與受培訓者共同討論與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的。一個令雙方都比較愉悅的培訓計劃,可以使培訓成為雙方都樂于參與的雙邊活動,可以為培訓營造更好的氛圍。
4.培訓模式必須體現教師學習、研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特點
校本培訓已經超越了為教師補課的范疇,校本培訓在更大意義上已經成為教師發展的途徑。就從事農村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小學教師而言,其學習本身就更具有非常鮮明的探究與研究的色彩。在倡導中小學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同時,教師的學習也應堅持開展研究性的學習。在校本培訓的過程中,教師以研究帶培訓,以研究促教學反思,結合具體教育教學和學生實際的學習與研究,對于設計校本培訓方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而且,校本培訓中的培訓,還應該體現教師在學習與研究的基礎上,開展與此相關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這樣,校本培訓的價值就更大。
二、幾種農村校本培訓模式
在培訓中,結合農村校本實際,可以嘗試靈活運用以下幾種校本培訓模式:
1.自上學習模式 教師的自主學習是一切有效培訓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校本培訓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自主發展??赏ㄟ^制定自主發展目標、引導自學、鼓勵發表典型案例和教學論文、定期考核等方法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自學包括自學教程一反思實踐一撰寫反思小結一接受評議等環節,即教師每學期崗位自學指定內容的一門專題教程。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實際案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并進行實踐活動,同時,將這種反思實踐過程用小結的形式撰寫出來、采取這種教育模式的主要操作程序是:
(1)通過自查找出自己在知識、能力、觀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2)確定自己一個時期或一個階段的目標。在自學的同時,要作好讀書筆記,讀書筆汜要全面系統、重點突出,反對簡單的標題式摘錄和不分層次的機械摘抄。
(3)制訂并實施一個學習計劃,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反思小結應是在自學有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行動實踐后,著重針對現在與過去在行為變化上的一些縱向比較而產生的一些感受、體驗,一定要結合教育教學案例寫出真情實感。
(4)把自己學習的知識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轉化形成能力。
(5)進行總結評價,通過“教師互評一校長導評一專家審評”等多層次的評議、交流、反思和實踐,來達到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專業化水平的目的,教師互評是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由教師與教師之間以平等的身份進行換位思考,角色轉換,相互交流,相互鼓勵,取長補短,互動發展的過程。互評中,對存在的問題應友善地剖析,對取得的成績,哪怕是細微的進步,都要加以保護與鼓勵,校長導評是由校長組織評價小組對教師是否完成了學習任務并達到了預期目的給予的評定。同時,結合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現狀,為教師下一步發展作出規劃,指明方向:專家審評是由市??h級考評組根據自學檔案材料(主要包括讀書筆記、專題自學報告表、考試試卷等)對教師自學情況進行的終結性評價。
2.研修反思模式,研修反思包括“集體備課一示范觀摩 (公開上課、公開說課、公開評課)一撰寫教學反思總結”等環節。即每位教師結合任教學科,按照課改要求,每學期上一次研修課。通過研修課教學,進行行動研究和教學反思,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逐步適應課改要求。研修反思課不同于觀摩課、考評課,它旨在通過進行課堂教學行動研究,借助教師群體的力量,進行群體性的教學反思,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上好體現課改精神的課。采取這種教育模式的主要操作程序是:
(1)教師在參加研修反思時,首先必須結合所承擔的教學任務,針對自身實際,制訂研修反思計劃,確立明確的研修反思目標。研修反思目標既要有短期目的,又要有長遠規劃,研修的方法措施要具體。
(2)在“集體備課”環節中,教師除在領會課改精神前提下,深入鉆研教材,制訂課堂教學實施方案外。還要充分借助本校業務指導組和其他同行的力量,共同備好研修反思課。經校業務指導組確認后、撰寫研修反思課軟案。交業務指導組組長審核。
{3}示范一觀摩,即觀摩別人的教育教學活動,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應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要通過一定的培訓學習。使教師掌握觀摩學習的方法,并要結合觀摩學習聽得進行應用“公開上課”要求研修反思課教師面向業務指導組和校內同科教師進行研修反思課的課堂教學。聽課人員中除本校業務指導人員外,至少要有一名外校業務指導人員參加。同時業務指導人員必須填好聽課記錄?!肮_說課”即研修反思課教師向業務指導人員及同行解說所上的這節研修反思課。說課可在課前,也可在課后,說課內容要詳細記錄“公開評課”要求業務指導人員及聽課教師本著友善的態度,以幫助教師成長為目的,誠懇地指出研修反思課教學中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業務指導組人員要將研修反思課教學中“好的方面”、“存在不足”以及“改進意見”填寫在聽課記錄表上校業務指導組要綜合公開評課的意見,形成一個完整的評階意見,填寫在聽課記錄表上,該份記錄至少須由一名外校業務指導人員簽名。教師通過學習,舉行教學公開課,將對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教法的理解貫徹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學實踐達到運用新標準,新教法的目的,并通過相互觀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達到對新標準、新教材、新教法的進一步理解和適應。
轉貼于 (4)“撰寫教學反思總結”要求研修反思課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和評課情況對本節研修課進行教學反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評課建議,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案,并在后面的課堂教學中再進行實踐。教學反思總結須認真記錄填寫,通過討自己的教學重新進行思考分析,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策略,教學技能,并寫好反思筆記或教后感。學員之間通過反思筆記進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討、不斷總結經驗,達到不斷提高的目的。
3.專題講授模式。即學校根據需要選擇教師關心的主題作為培訓的中心內容,圍繞主題確定培訓目標和培訓對象,聘請專家舉行專題講座或組織本校力量進行專題輔導,使教師對這一專題有了比較清晰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組織研究性討論,結合實際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明確如何應用。再進入實踐、這種方法也可結合教研或科研課題進行。其操作流程如下:
(1)受訓者感知外界現成的理論、經驗、做法;
(2)在認同的基礎上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
(3)依據現有理論經驗診斷個人的教育教學現狀;
(4)在反思的基礎上,分析發現問題并究其原因;
(5)根據對問題的分析,借鑒理論和經驗、設計問題解決的方案并實施;
(6)對方案的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分析評價;
(7)依據分析評價,形成新一輪行為改善的方案,進入下一循環。
4.合作研究模式。主要類型有校內教師群體合作研究式、校際合作研究式扣城鄉合作研究式等。
(1)校內教師群體合作式。學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按聿科或課題形成四至五個合作研究組,發揮每個人的智慧,挖掘每個人的潛能,提供思想碰撞、合作研究的機會進行同伴指導(“同伴指導,是一種育效促進教師教育,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校本培訓模式”),促進教師提升教育理念。
(2)校際合作研究式。由若干所學校組成的有目的、有汁劃開展教師培訓的松散聯合體,是介于培訓基地與學校自培之間的教師繼續教育形式,充分發揮學區內學校的培訓資源比勢,解決校本培訓師資不足的問題,也可克服校本培訓中“近親繁殖”的弊端,滿足參訓者自我發展的需要。
(3)城鄉合作研究式。選派城鎮教師送教下鄉,農村教師進城學習,使城鄉教師在課堂教學技能上互相促進,取長補短。同時由教育局教研室牽頭,組織先進學校和薄弱學校結對子,兩校教師定期學習交流,選派優秀教師赴薄弱學校示范教學和介紹經驗,有效地提高薄弱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4)大學教師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研究式。派出部分大學教師到中學做指導教師,指導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
(5)教研員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研究式。教研員與中小學教師組成一個校本研究的共同體,開展研究,指導中小學教師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5.案例教學模式。該模式是通過對一個含有問題在內的具體教育情境進行描述,引導教師對這些情境進行討論的學習方式;其特點是把培訓放在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中,即以教育教學中某一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作為案例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得失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進與發展的對策,從而達到提高的目的,其操作程序如下:
(1)參訓者描述教育教學中有意義的事件;
(2)受訓者對案例進行分析;
(3)在小組中討論案例,提供問題解決的多種對策;
(4)小組主持人概括、總結、引導;
(5)形成問題解決的方案(一種或幾種)。
6.參與診斷反思模式?,F代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認為,經驗+反思=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是有反思性的思考者和實踐者”。在培訓中,結合教學工作實際,突出教師對課堂教學實際情境與自身教育經驗所作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思,讓教師立足于學校,立足于崗位,在教師自我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主動獲取信息,提高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提高自我反思的水平,促進能力發展。其特點是參訓人員互為培訓者,多向互動,共同探討、交流,最后找到問題解決的策略。其操作程序如下:
(1)在互動討論中,教師個體有意識習得他人經驗;
(2)教師個體以受訓者角色分析診斷自己的教育教學現狀;
(3)在反思的基礎上,教師個體依據自我分析和他人對自己行為的分析,形成問題解決的方案并實施;
(4)對方案的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開放式評價;
(5)依據分析評價形成新一輪行為改善方案,進入下一循環;
7.校本教育科研模式。主要通過課題拉動、教法推廣、教研專題、科研專題開展。是指各級學校(主要指中小學)從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就教育教學所存在的突出問題以一線教育工作者為主體,通過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學校的教育教學,從而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以及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的研究活動。其操作程序如下:
(1)受訓者依據成熱的理論經驗或模式,設計行為方案或結合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研究課題并加以實施;
(2)對方案的實施過程進行開放式分析評價;
(3)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形成新一輪問題解決方案,進入下一循環。
三、校本培訓的反思
1.校本:培訓應堅持以師為本。校本培訓最終目標是為了滿足學校和教師的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所以以師為本應成為校本培訓的出發點和歸宿,校本培訓過程中要強調教師為社會發展和學校發展所應承擔的義務,更應滿足教師的自我發展的需要。
2.校本培訓應堅持知識、能力導向的補償性培訓模式。校本培訓不應再以傳授知識為導向,以能力為導向的培訓模式應成為校本培訓的主要模式。補償導向的成本培訓是“缺什么、補什么”,強調對現代教育所需要的具體的新知識、新方法和技能的培訓與學習。發展導向的培訓是追求個體的發展,充分考慮差異性,根據教師的不同特點,需要和能力水平選擇內容與方法,注重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更新,強調理論和思想觀念的學習與反思。校本培訓的開展要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師需求分析,以教師自身能力發展的需求為基礎,確定能力開發的項目與基本要求,再把這些項目內容組織化、系統化,形成符合具體實際的培訓方案。校本培訓的出發點應該立足于發展,而不是彌補缺陷。應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把握教師發展的“最近發展區”,不斷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效益,引導和促進教師不斷發展:
(一)辦學方向明確,管理漸趨規范
近三年,各校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辦學理念清晰。如城東實驗學校以“崇實圖新、立德樹人”為校訓,營造了“德厚學博、業精績顯”的教風和“好學善問,能知會行”的學風,著力打造“管理規范、質量一流、特色鮮明、人民滿意”的學校;籍山鎮大港完小以“厚德載物、全面發展”為校訓,以“章程”“發展規劃”為引領,以“制度體系”為綱領,努力踐行辦學思想,分別實施和規范學校發展;何灣鎮綠嶺完小以“勤奮誠實、和諧禮貌、尊師愛生”為校風,以“勤教嚴謹、從嚴從實、樂教創新”為教風,以“勤學好問、刻苦頑強”為學風,努力構建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和諧發展的校園新風尚;籍山鎮先進完小“以管理創新立校,以環境創優治校,以特色教育興?!睘檗k學理念,抓管理,促發展,不斷提升辦學品位;三里鎮峨嶺完小一直秉承“質量立校、科研強校、特色樹?!钡霓k學理念,致力打造充滿情趣、充滿魅力、充滿詩意、充滿活力的特色學校。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摸索,各校在管理上,一是堅持制度管理:基本做到了各項規章制度有據可查,各類檔案齊全規范,各項工作有章可循。紫溪完小校務班子以校長為核心,凝心聚力,積極推進依法治校,建章立制,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成績顯著;二是堅持民主管理:各?;窘⒘藢W校工作決策、實施和監控機制,有重大問題集體決策,重要事宜有教師參與。如城東實驗學校的教代會工作已成常態化和制度化。大工、呈祥、桂鎮完小等學校將每次“三欄”公示的內容拍成圖片,然后將圖片匯總作為檔案保存;三是堅持科學管理:以科學的管理模式促進教育資源有效利用,構建和諧校園,使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如籍山鎮大港完小無論是學校的《章程》《發展規劃》,還是《制度體系》,都對學校的辦學性質、方向、理念及文化思想作了整體定性,形成了一整套學校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機制;四是堅持依法管理。各校認真貫徹教育方針,規范辦學行為,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五是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各校都能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制度全,工作實。如黃塘完小學生接送車管理常態規范,監管有力;綠嶺、幸福完小校舍檢查與排查的記錄細致具體;峨嶺、新勝、葛林完小還在每次檢查排查之后附有專門的整改報告和排查小結,使安全檢查排查有始有終,落到實處;城東實驗學校由于臨近公園,專門增加了午間“公園檢查”;大港完小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嚴密的學生放學路隊管理方案,不僅保障了學生的放學安全,進行了紀律教育,更使學校放學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二)辦學條件改善,經費使用合理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教育局的堅強領導和統籌安排下,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不斷推進,全縣小學辦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觀。如城東實驗學校建有300米的環形塑膠運動場和1680平方米的風雨操場,還建設了高標準的電子授課錄播教室;華林完小新建了200米塑膠環形跑道;三里鎮峨嶺完小2012年配備了具有省級標準的示范檔案室和圖書室;何灣鎮綠嶺完小近幾年更是步入了我縣教育發展的快車道,2014年新建了1542平方米的幼兒園大樓,擁有了標準的學校食堂,學校的教輔用房和學校的基礎設施全部到位;籍山鎮先進完小,近幾年投入300多萬元對學校進行了改造,目前該校的辦學條件標準、育人環境優美。另外,學校都建有標準的塑膠運動場,有一定的體育設施設備。大部分學校教學儀器,音體美器材,電教設備達省規定標準,儀器、設備、器材正常使用,且使用記錄比較詳實。各校均實現了“班班通”。
在教育經費使用上,各校公用經費做到年初有預算,年終有決算,能充分利用有限資金進行維修,購置教學設備、器材及圖書,美化環境,改善辦學條件,公用經費使用比較規范,非教育教學性支出逐年遞減。學校財務管理民主:所有學校均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年終對學校帳目進行審核,公用經費支出進行公示。城東實驗學校制定了大宗物品購置的規定,在資料中附有大宗物品購置會議記錄,真正把民主理財落到實處。大部分學校對家庭經濟困準學生減免、補助、資助評定制定了規章,評定后能及時公示,圖片和文字資料完整,如馬仁、希望、華林、大浦試驗區小學做得較規范。在校內考核分配制度方面,充分體現了學校人性化管理思想理念。
(三)校園文化濃郁,教育成果豐碩
近年來,各學校強化先進辦學理念,豐富活動載體,追求文明、和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育環境,堅持文化立校,不斷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為學校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找準了新路徑。一是充分發揮學校物質文化的影響力,重視校園環境凈化、綠化和美化工作。如城東實驗學校充分注意師生的參與,師生作品極大的美化了校園,該校的25分鐘大課間活動常年開展有序,內容豐富,得到了很多來校參觀領導的充分肯定;大港完小則充分注意校園文化與自然環境的結合,通過班級門口、過道、消防栓等處貼切展現。該校一直堅持每年一度的“大港之星”評選活動,以“道德講堂”為陣地,不斷遴選校級優秀學生的典型事例,樹立良好班風、校風,引領學生欣賞美、尊重美、愛護美。二是始終堅持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積極開展書香校園建設,成效明顯。如大浦試驗小學創建生態校園,精心規劃,積極實施,已初見端倪;華林完小以“端正寫字,方正做人”為主旨,營造墨香校園,成效顯著。三是重視少先隊工作,注意校園文化建設。各校少先隊能充分發揮校園網站、紅領巾廣播站、校刊、宣傳櫥窗等陣地的育人作用。利用“我們的節日”,尤其每年的“六一”兒童節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揮了少先隊組織的作用,素質教育得到較好地實施。如幸福完小、長樂安完小非常注重養成教育,方案具體細化到學生的日常舉止,成效明顯;先進完小、大港完小的《書香苑》、《杏壇》校報更是全縣小學創舉;馬仁完小、先進完小充分依托鄉村少年宮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平臺,制定了詳實的制度和方案,電子琴、繪畫、舞蹈、書法、棋類、科技實踐以及各種興趣小組的活動豐富多彩,記錄詳實,成果豐碩;丫山、綠嶺、紅星、大港和城東實驗學校的少先隊工作各具特色;華林完小的書法教育、茶林完小的“千名教師進萬戶”活動、大港、先進完小的經典頌讀活動、葛林完小的少先隊活動、戴家匯、長樂安完小的班隊活動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拓展了學校的素質教育空間,為學生提供了鍛煉和展示自己的平臺,提升了學校品味,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四)隊伍建設規范,德育亮點紛呈
一是干部隊伍真抓實干。諸多學校的領導班子能圍繞學校大局謀發展、圖創新。切實做到以身作則,廉潔從政,勤政為民。學校干部分工明確,求真務實,明職責、講實干。城東實驗、大港、長樂安、丫山、先進、馬仁、中聯、大浦、黃墓渡等完小的校長,重視自身的理念學習和提高,不僅有學習制度,學習筆記,還能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并在相關網站和刊物上登載。許多校長能夠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如馬仁、大浦、希望等學校還建立了班子聯系班級和教研組制度,校長積極參加學校的教學研究活動,積極參加聽評課。二是教職工隊伍愛崗敬業。所檢查學校均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組織健全,師德工作有考核。不少學校與教師簽訂了師德師風和規范辦學行為的承諾書。所有學校都能重視對教師的培養培訓,不少學校建立了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和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各校在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時,能夠聯系學校教師及學科的需要,注重培訓實效,如:峨嶺完小與上海市長江路小學、浙江溫州安陽實驗小學、江蘇沛縣實驗小學組建“長江之路”網上結對學校、與銅陵市太平中心學校網上結對,還與市獅子山、羅家閘小學“手拉手”,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為教師在各方面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三年來,不少學校又涌現出一批省、市、縣級教壇新星、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各校尤其注重對班主任的培訓和管理,非常重視班主任的考核評價,如桂鎮完小強化班主任管理工作,學校為班主任發放《班主任聘任證書》,在班主任培養培訓工作中,有明確的年度培訓計劃。全縣各校均通過績效考核兌現了班主任津貼。
各校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均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從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入手,以特色班級文化建設為主陣地,以重大節日、重要紀念日為契機,對內拓展、對外延伸,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法制紀律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榮辱觀教育、“禮儀伴我行”等主題教育活動。各學校深入挖掘、整理中華經典文化,不同程度地開發設置了校本課、鑒賞閱讀課等。如大港完小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踐行“誦讀經典,涵養本元”的辦學特色,在全縣小學經典誦讀比賽中,連續三屆獲縣級一等獎,曾被評為縣“特色項目”優秀學校,市“經典誦讀”先進學校;城東實驗學校實行班級德育管理“流動紅旗”制,將德育教育貫徹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使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精細化、規范化。城東實驗學校、大港完小的班級文化尤為突顯出特色:從班牌的制作、班級布置、班刊都能起到育人效果;幸福完小的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滲透到每位學生,學生個個講禮貌,文明習慣隨處可見;中聯完小還開展了文明禮儀達標活動。全縣小學整個德育工作的實施,既重視學習,更重視育人;既重視結果,更強調過程。形成了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的良好氛圍,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發揮了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另外,在重視留守兒童管理、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城東實驗學校有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定期開放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詢;先進完小有較詳的個案心理輔導記錄,其中為一位殘兒堅持送教上門,從心理健康和文化課方面進行上門輔導,事跡感人;綠嶺完小、葛林完小榮獲市“示范留守兒童之家”稱號,有詳盡的花名冊和結對幫扶,成長記錄袋記錄了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活動豐富多彩。
(五)教研成效顯著,教育質量遞增
各校堅持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立足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大多數學校教研形式多樣,切合實際,工作扎實。中聯、馬仁、華林、紫溪、四連、黃塘、大浦等學校在聽評課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課堂教學評比、青年教師培養、信息技術整合等,豐富校本教研內含。近幾年,大部分學校均能充分使用“班班通”等各類媒體進行教育教學,發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各類教學論文在省、市、縣獲獎、交流,有力地提升了教師整體教科研水平,中青年骨干教師脫穎而出。部分學校還非常重視課題的研究,城東實驗學校的課題《農村小學思想品德體驗式學習策略的研究》,峨嶺完小的課題《優化大課間活動創建學校辦學特色的行動研究》,新勝完小的課題《開展自主學習,深化素質教育》,先進完小的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師信息素養與技能研究》,現都已結題,特別是大浦試驗小學的省級課題《生態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做得像模像樣,已經編輯了《校本課程讀本》(低中高),征集了《課程案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帶動了全校教育教學活動和教師素養的提升。
檢查發現,各校都能認真開展藝體活動,形式多樣。體育課和陽光一小時活動得到了大部分學校的重視,學生近視率、傳染病發病率逐年下降。在打造學校辦學特色方面,正在取得新的進展。如華林完小一直堅持書法教育,并已經形成特色;蒲橋完小對學生進行較系統的籃球訓練,已初見成效;先進完小響亮地提出了“培養合格加特長學生,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口號,并著力打造電子琴團、葫蘆絲團、合唱團等辦學特色,為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搭建平臺、提供機遇;大港完小突出“遵循‘四項’準則,打造‘四個’校園”辦學特色,高標準的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經典誦讀和藝體評選活動,正在成為學校工作的一大亮點;城東實驗學校緊緊圍繞“管理規范、質量ᅳ流、特色鮮明”的辦學目標,開設了金話筒社團、翰墨書法社團、電子琴社團、葫蘆絲社團、國學社團、日語社團、百人腰鼓隊,并又在積極籌備陶藝社團和學校陶藝館,各團體開展的活動豐富多彩。另外,籍山一小、新勝完小、綠嶺完小和桂鎮完小著力打造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特色,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各校在不斷提高智育質量的同時,也注意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評估中發現,大部分學校都擬訂了勞技教學計劃,手工制作實施辦法,計算機考核評價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部分學校還有繪畫、剪紙、手抄報、賀卡制作等作品,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得到了一定地發揮。如大浦試驗區小學利用大浦試驗區組織學生參觀,結合創辦生態校園建設,開展科技活動。
二、存在問題
1.校舍場地狀況亟待改觀。全縣38所小學的生均占地面積達標的有26所,達標率為68.4%;生均校舍建筑面積均達到要求的有28所,達標率73.7%;全縣多數學校無標準運動場和簡易60米直道;不少學校的教輔用房奇缺(僅三里、何灣、家發、工山和籍山片的19所小學,就有9所);有少數學校的食堂面積小,硬件設施差,布局不合理(如桂鎮、戴家匯、長樂安、先進完小和城東實驗學校);還有像華林、黃墓渡等完小一樣的部分學校大門附近擺攤設點、占道經營的現象嚴重。
2.民主管理意識亟待加強.不少學校教代會制度有待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科學決策的民主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機制有待進一步提升,家校聯動促進教育發展的形式有待進一步豐富。
3.教師隊伍結構亟待優化。許多學校缺乏音、體、美等專業課教師,為使所有課程開齊開足,一般都是由語、數、英等統考學科教師兼任,這些教師缺乏專業課知識,無法進行有效的音、體、美等學科教學,嚴重制約了學校質量的提升。尤其是五連完小,有教學班級12個(含教學點),但截止2016年9月份就有6名教師退休,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實難維持。
4.教學教研水平亟待提高。部分學校由于師資力量弱,老齡化嚴重,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只停留在聽聽課上,沒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校本培訓記錄冊》抄的多,真正屬于老師的東西少;對教師掌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沒有剛性的要求,雖然配有“班班通”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只能是“望機興嘆”。尤其在校本課程開發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比較明顯。有的學校至今仍不知校本課程為何物;有的學校備課名為校本課程,實際上備課內容基本不具備校本課程的特征;校本教研內容單調,會議型的多,研究型的少,教研活動開展流于形式。
5.學校規劃實施亟待落實。部分學校的圖書、計算機等還有較大缺口;有的受校舍條件的限制,部分儀器、設備堆放閑置;因師資不足,功能室的儀器,設備,器材使用率低。特別是校園運動場地建設,許多學校雖有規劃,并請設計部門制定了詳規,教育局也審核批準,但真正啟動的較少。
三、建議與要求
1.優化教師結構,加大招聘力度。鑒于我縣各校教師結構不合理,老齡化嚴重,特別是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專業學科的師資奇缺的現狀,建議縣政府牽頭,教育、人事等主管部門聯合進行逐校審核師資狀況,摸清家底,逐步進行教師結構調整;同時結合我縣學校實際,及時利用暑期加大招聘相應學科新大學生的力度(或劃撥專項經費,制定相關標準,允許學校自主招聘急需人才),確保各校各學科教學的基本需求。
2.加強安全工作,注重結果檢查。安全工作不僅要有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有安全檢查、排查、整改以及整改后結果。建議各校要加強和完善整改結果的過程性材料,使安全隱患切實排除,工作更加責任明確,落到實處。
3.重視教師培訓,提高教研水平。隨著各?!鞍喟嗤ā钡榷嗝襟w設備的普及,根據部分學校教師老齡化的實際,建議相關學校或中心學校把對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的使用作為一項剛性任務進行培訓,對在教學中使用“班班通”等多媒體設備提出要求,真正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在教科研方面,各校要有新思路,通過課改實踐,使校本課程開發、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改革等課題得以真正推進,使教育理念內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學校要結合自身校本資源、教師資源和社會資源等,開展多樣的教研活動,可以多一點走出去和請進來,可以搞一搞中心小學的骨干教師與完小老師結對子,可以做一做針對本校弱項的課題小研究。
4.加強校產管理,規范財務行為。學校要增強校產管理意識,建議縣教育局相關部門加強對基層學校財務管理和校產管理方面的培訓,從各種表格內容規范制作和登記進行指導,對學校財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如何整改進行指導,使全縣學校財務管理更加規范。
5.加大教育投入,促進均衡發展??h、鎮兩級政府及教育、財政、土地、發改委等主管部門要對學校運動場地的征用和建設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如弋豐、蒲橋兩完小場地狹小,華林、馬仁兩完小規模還在發展,排灣、民一、紅塘三所完小都面臨著生源減少的壓力,需要縣鎮通盤布局),不能讓已批復的學校規劃變成一紙空文。部分學校的功能室不足,要抓緊投入,使學校配置的儀器,設備有室擺放,能夠使用。一些學校圖書和計算機的缺額要抓緊補齊。
6.著眼科學發展,重視規劃建設
“沒有戰略管理就好像沒有舵的航船一樣只會在原地轉圈,又好像個流浪漢一樣無家可歸”。評估中發現,雖然各校的學校發展規劃漸趨成型,但仍不符合“發展性評估”的本質要求。一是發展目標不清晰,二是官話、套話、網上下載的話等“維生素語言”太多,三是不具有檢測性,沒有“預設”與“生成”。為使這項工作得到充分落實,我們要求學校的發展規劃應有對學?,F狀的理性認識(所謂理性認識就是深刻而實際的分析)。包括學校的自然概況、人文概況、發展的優勢、現存不足等內容;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闡述要簡短,深刻,不故弄玄虛);要有明確的辦學目標(含三年總目標和年度具體發展目標);要有年度發展項目(德育、教學、科研、后勤、兩支隊伍、學生發展、教育資源開發、校園文化建設等幾大方面)。制定學校發展規劃不是為了追求一個完美的學校發展藍本,而是一個追求更有效的、真正發揮作用的行動綱領。必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具有可檢測性的目的是提高自主監控能力,促進規劃的落實。各學校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可采用領導班子集體確立目標和發展項目,分管領導分頭思考措施,再集體推敲決定的方式。這樣既鍛煉隊伍又利于規劃的實施。
7.優化育人環境,豐富文化內涵
校園文化是一個不斷建設、反思、提高的整體工程,是學??沙掷m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更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為了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切實強化各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一是要注重創建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因為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美好心靈,激發人的開拓進取精神,約束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展;二是要強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這就要求各校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系建設方面多下功夫,努力形成心理相容、催人奮進的好校風,治學嚴謹、開拓進取的好教風,完善品格、全面發展的好學風;三是鞏固制度建設。因為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因此,各校還必須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并使其真正起到規范學校師生一言一行的關鍵環節。一個校園文化組織機構的健全和完善,校園文化隊伍的勤奮與能干,對正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各校還要充分結合自身特點,不斷強化校園文化的互動性、滲透性和傳承性這一特征,充分體現其導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和認識整合功能,以至有助于培養體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8.整合教育資源,發揮功能室作用
學校功能室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的重要場所,是辦好學校的基本設施保障,也是促進教育協調發展和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校功能室建設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條件保障,更是整合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功能室的管理,使教育技術裝備使用和管理工作更趨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更好地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各校一要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精心組織,加強協調,統籌安排;二要加大投入,加快中小學功能室標準化建設步伐,制定好工作計劃和建設規劃,落實好有關人員分工及職責,扎扎實實抓落實;三要對現有房舍進行挖潛改造,在注重功能與實效的基礎上,合理配置好各功能室,逐步補充完善設施、設備、器材及圖書;四要建章立制,科學管理,落實管理制度,提供優質服務,充分發揮各個功能室的綜合效益。五要把功能室的使用納入績效考核,建議每一位老師除了帶好一個班,教好一門課以外,還要負責管好一個功能室,或者至少必須參與一個功能室管理;六要加強此項工作的專項督導,將其結果與今后校長任用、教學設備更新配置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