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6 10:35: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智慧課堂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探索;智慧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5)07-0023-02
中學信息技術課堂向智慧課堂的轉變,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師要彰顯智慧課堂的優勢,使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智慧思考”的重要意義。學生在智慧課堂的學習體驗將更為優越,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其積極探索、敢于質疑的學習精神。構建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智慧課堂,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探索實踐。
一、以智慧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必須建立在學生濃厚的興趣基礎上。如今的中學生知識結構與過去大不相同,他們是從小接觸信息技術的“新人類”,從小就生活在信息環境中,對于這些中學生而言,計算機更像是一種工具,能夠改善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因此,教師要明確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創新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新穎的知識技能引導學生感受信息技術的無窮魅力。正是由于中學生對信息技術早有接觸,教師更要以先進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抱以更高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Windows用戶界面”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對窗口背景、圖表視覺效果進行改變,對任務欄進行調整、對任務窗口進行切換,這些實用功能也許是學生平時不了解的,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會對窗口的便捷性有更為直觀的了解。通過窗口操作的變化,學生會將這些新功能與日常使用經驗建立起有機聯系;通過實踐操作,學生能夠更快地將這類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從而獲得成就感。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能夠為未來的專業化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以智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占據課堂主導位置,而教師處于引導位置。只有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實現“課上課下互動互補”的良好教學機制。由于中學階段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較為薄弱,邏輯思維和理論理解能力較差,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消化吸收課堂知識的過程,逐步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得益于教師正確的引導和巧妙的課堂設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出更為靈活的教學方案。
例如:在“Frontpage”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內容,使學生根據軟件特點進行簡單的“Frontpage”制作。在制作內容的設定上需給予學生較大的自由空間,可以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熟悉的風景,也可以介紹某一個歷史人物,還可以根據童話故事設計相應的場景。由于“Frontpage”學習靈活性較高,能使學生較為直觀地理解教學要點,同時,也能夠更為清晰的分辨學習難點,因此,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尤為高漲。通過課堂演示學生作品,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優勢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還有哪里是自己的知識盲區,只有建立起對自身知識構架的客觀認識,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以智慧培養學生協作能力
信息技術的最大特點在于理論與實踐的綜合利用價值。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不但需要學生掌握牢固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信息技術智慧課堂的構建,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密切配合,同時,也需要學生之間協作能力的充分發揮。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增強學生的配合協作能力,并領會信息技術對于協作性的要求。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節點劃分,然后,根據不同節點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學習小組,小組之間優差搭配,并由組長全權負責。這樣的分組設置無形中構成一種凝聚力,使學生之間能夠密切配合解決問題。例如:在進行“計算機安全”一課前,教師可以布置與之相關的課后作業,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與計算機安全有關的信息收集,不同小組可以根據“國內、國外、計算機風險類型、后果、影響”等不同范圍進行資料收集,從而強化對計算機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四、以智慧促進教學實踐創新
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這是因為在該領域內,創新是永恒的主題。只有不斷的創新發展,才能使信息技術具備強大的持久動力。而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就是引導學生建立“信息思維”,具備用于探索創新的實踐能力。教師要激勵學生“敢想、敢問、敢實踐”,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發揮創造性思維優勢,構建起更具智慧元素的信息課堂。
【關鍵詞】網絡學習空間;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36-0053-02
網絡化教學方式,主要從直觀化、智慧化以及自主化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其網絡化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加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針對小學數學學科而言,其在教W內容角度上具有理性化的特點,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降低不同因素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因此,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小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有著促進作用。
一、對現階段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的分析
1. 智慧課堂的含義
智慧課堂,是指在學生智慧條件的基礎上,實施的新型教育方式,用以實現學生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的目的。智慧課堂的教學目的在于:注重智慧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全面、協調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目標。同時智慧課堂教學方式的開展,具有思維性、自主性與研究性的特點,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智慧型教學氛圍。
2. 網絡學習空間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在對網絡學習空間基礎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分析可知,在教學階段還存在某些方面的問題,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其按部就班于網絡學習教學過程中;其次,網絡學習空間教學流程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最后,師生之間的教學溝通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網絡學習空間基礎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1. 教學設計
(1)將智慧型作為培養學生重點。所謂智慧型學生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并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將知識內容轉化自身智慧,進而實現智慧型人才的目標。因此,數學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時,可以將以下兩點作為核心進行:其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加強學生自身學習需求,根據學生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其二,加強學生創新思維的鍛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想要更好的解決數學問題,應在自身數學思維、創新思維的基礎上,用理性思維對其進行解決,并結合實際生活,有效解決生活問題。因此,教師在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時,應將學生創新思維作為教學重點,從而培養學生自身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2)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重點強調的是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而不是對結果的講解。因此,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時,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解答思路,重點在于知識的積累過程,不可過多的關注事情的結果以及正確性。例如,在“旅游費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設置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情境,如日常旅游中常見的門票購買與租車等問題,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對此,教師可設置如下教學問題:太白山屬于旅游的特色景點,在門票購買方面存在兩種優惠方案:其一為“太白山一日游項目中,每位大人和小孩分別為160元、40元”;其二為“太白山一日游項目中,團體人員在5人以上或5人中,每位游客的門票價格為100元”。同時教師提出在5人以上時,大人多、小孩少的情況下,使用何種門票購買方案最為合理?對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應將問題、任務作為重點,積極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不能過多參與學生學習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通過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相關數學問題的核心知識,實現最佳教學效果。
2. 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應將培養學生智慧型和學習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即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求知欲,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中,并在學習中完善自己的學習計劃,且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內容,勇于創新。而網絡學習空間作為重要學習渠道,教師應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并對其學習資源進行不斷挖掘,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與此同時,在網絡學習空間下學習小學數學,不會受到學習時間和地點的影響,教師只需在適當的時間內,為學生創造網絡學習平臺,通過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實現共同學習的目的。例如,在講解100以內數量單位中,通過學生自主數數的方式,使其能夠全面地分析個位數、十位數之間的差異,從而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工作。
3. 教學實施
(1)合理運用網絡學習空間。目前,在課堂教學中,伴隨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其關注度也在不斷上升,甚至過多的關注教學方式,忽略了教學本質,過多的追求網絡學習空間,導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出現嚴重偏離,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實現小學數學的智慧課堂中,應盡最大可能降低該種問題的出現,為網絡學習空間提供良好的應用平臺,將網絡學習空間和傳統教學進行有效結合,使兩者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例如,在“圓柱和圓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對其形狀和體積進行具體展現,幫助學生正確創造空間思維,為學生學習提供有力幫助。該種方式雖然能為學生呈現圓柱、圓錐的相關知識,但學生還是會覺得遙不可及,因此,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實際模型,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該知識內容,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2)有效解決課堂教學技術故障。在對網絡學習空間進行應用時,會出現各種設備問題,例如,文件丟失和打開緩慢等問題,當故障比較嚴重時會造成教師課件的受損,最終影響課程的正常進行。因此,應根據具體故障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如U盤備份等,以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4. 教學評價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工作,可在空間層次的角度上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效果評價工作中,該種教學方式的存在,使得學生將注意力過于集中于網絡學習空間方面,而逐漸忽視與教師溝通的意義,使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功能效果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為了彰顯課堂教學評價工作的重要性,應在教學中重點關注學生對課堂教學工作的評價與意見,結合學生的反饋情況,教師及時針對自身的教學方案進行充分優化與整改,為實現智慧課堂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于小學生而言,完善的學習筆記記錄、分享以及收藏等工作,可增加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度,使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條件,為學生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流程。網絡學習空間基礎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在改善課堂教學貼合度、教師與學生的了解度等方面也具有相應的優勢。由此可以看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是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工作必然的發展方向,能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7):49-54.
[2] 魏翠華.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6):149-149.
[3] 許美善.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6(2):62-63.
“智慧課堂”是相對傳統的“知識課堂”提出的?!爸腔壅n堂”以知識教育為依托,以智慧能力培養為主要內容,以引導學生的高度參與以及主動性的充分發揮,自主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主要學習形式,是旨在培養多樣化、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方式?!爸腔壅n堂”強調知識和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諧發展,并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快樂學習;在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并深入探究的同時,還關注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終身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和諧發展,是師生成長學習的共同體。
二、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解析
(一)理論基礎——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認為,兒童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兒童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兩個基本過程即“同化”與“順應”?!巴笔侵競€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绊槕笔侵競€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過程。當兒童能用現有圖式去同化新信息時,他是處于一種平衡的認知狀態;而當現有圖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時,平衡即被破壞,而修改或創造新圖式(即順應)的過程就是尋找新的平衡過程。兒童認知結構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豐富、提高和發展的。
(二)教學目標:
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以心理品質和價值觀為保障,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
(三)操作程序:
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有機融合成一個整體。從創設學習問題情境開始,到學習目標和學習問題的確定,到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探究,再到正確的結論,最后深化學習而產生新的學習問題,完成一個問題學習的循環。
(四)實現條件
1.善于創設情境與問題。情境的“情”是用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情境的“境”是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認知背景。知識只有融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特別要強調的是問題情境和問題意識,智慧課堂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作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中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2.教學互動。教學是通過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師將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更多的是正確引導學生和激勵學生思考。因此,課堂上既要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發揮好教師引領的作用。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教學過程是學生自主建構和教師價值引領相統一的過程,就算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引領仍然是必要的。
3.教服務學。教必須以學為基礎,服從、服務于學。正是這種針對性,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得到表現、強化和培養,使教師的主導性不斷轉化為學生的主體性,進而達到“教師少教、學生多學”的理想效果。
4.讓課堂充滿疑問和爭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問題和懸念,可以激發學生思維的動機,誘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理性思辨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應重在揭示隱含在其中的思維過程,并引導學生深入到知識的發現或再發現的過程中去,把教材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慧。
5.重視元認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元認知能力是個體認知加工過程的自我覺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元認知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個體智力的發展,因此,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元認知開發、提高學生的元認知發展水平,對于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無疑具有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擔對機體內外信息的接受、加工、處理等任務,但直接制約認知過程,表現為對認識過程的動力作用、定向和影響作用、維持和調節作用。
6.關注教學反饋。通過課堂練習的即時反饋,學生可以及時了解到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進展情況、存在問題,起到強化、督促、糾正的作用。這種即時反饋也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檢驗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對于還存在的問題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指導,可使課堂教學成為具有自我反饋糾正功能的系統。
智慧云平臺的建設
要實現“互聯網+”教育的真正落地,少不了應用平臺的支撐、資源服務與管理、智能顯示終端以及數據評價系統四個方面。
1.應用平臺
目前普遍構建的都是以云計算技術為基礎,擁有海量教育教學資源,能為學習者推送定制的教育服務,并能進行智能化教育管理的綜合性智慧教育云平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智慧課堂的應用平臺通常為移動類APP,包括微課制作、作業平臺、家校溝通工具等其他第三方應用軟件。例如,無錫正在打造的“智慧教育云服務平臺”(如圖1),涵蓋了“智慧課堂”“智慧學習”“智慧教研”等教育功能服務模塊,并開發有相應的移動端APP,主要目標是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協作學習、泛在學習的智慧教學,以及基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智能化教育管理。
2.資源服務與管理
我們基于資源管理平臺,建立了數字化教材、微課及多媒體課件、各類題庫、拓展知識等資源庫,可以在課前、課上、課后為智慧課堂提供、推送教學內容(如下頁圖2)。
“三通兩平臺”是我國“十二五”時期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任務,也是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主要任務之一,其中資源涉及“優質資源班班通”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兩個方面,資源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3.智能顯示終端
智能顯示終端可分為教師端工具和學生端工具兩種。教師端――傳統課堂的板書、投影儀已經變身為電子白板、觸控一體機、多屏互動軟件,而學生端以智能手機、iPad為主。例如,新東方的“OKAY智慧課堂”,整個系統采用兩層結構,上層主要是云平臺服務端,下層主要是各類應用端,包括學生Pad、無線AP、充電柜、校園服務器等(如圖3)。
教師、學生都匹配有相應的“教”與“學”的應用軟件,可以實現智慧課堂的全過程溝通、高頻互動、知識傳遞與擴展。
4.數據評價系統
實現動態學習數據收集、分析、評價,是成功構建智慧課堂的關鍵。利用智慧云平臺,可以對課前、課上、課后進行全過程動態評價和數據分析,基于此,教師可以有效、快速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診斷、評價,繼而形成針對性、差異性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如下頁圖4)。
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時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軟硬件設備,但是有效實現智慧課堂目標的根本,如教師專業能力、靈活的教學設計、高效的課堂掌控、學生自主學習的形成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無法僅依靠信息技術手段就能解決的。
“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教育信息化聚焦于學校教育、師生教與學、課堂活動的必然,也是課堂教學自身不斷變革發展的結果,從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從語義角度,“智慧”是讓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會、宇宙以及現在、過去、將來,擁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教師應該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挖掘生機和活力,把課堂營造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樂園,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自然、有序地學習和成長。從教育角度,智慧課堂的根本任務是“開發學生的智慧”,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或灌輸過程。從信息化角度,智慧課堂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智能化的教學環境,實現智慧化的課堂教學,與傳統課堂大不相同。
“互聯網+”下的智慧課堂,因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交互、深度融合,從先前的數字化階段過渡到了“智慧化”的新階段。智慧課堂實質上就是基于智能終端、云計算、大數據分析運用的新型課堂教學形態,是由信息化平臺和工具(系統)、教師和學生(人)及其課前、課中、課后教學環節(活動)等組成的現代信息化課堂教學體系。[1]
具體來說,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的目標相比,在課堂形態上,智慧課堂借助于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和各種智能終端,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營造更加開放、自主的智能化的教學環境。在資源推送方面,智慧課堂能為學習者提供各種優質的教育資源以及相應的APP、平臺,并能有針對性地推送個性化、定制的學習資源,方便學習者查漏補缺、提高優化。在教學方式上,智慧課堂有互聯網技術的輔助,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協作、合作探究和教師參與、引導的方式,變“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師生關系和角色也徹底發生改變。在評價反饋上更為明顯,依靠數據收集與分析,課前預習評測、課堂即時反饋調整、課后跟蹤反饋,智慧課堂變革評價方式,從傳統、主觀的“筆紙評價”變為客觀、全面的“數字評價”。
簡而言之,智慧課堂就是依托信息技術構建的教學環境,為學習者營造豐富的學習情境,促進個性化學習、合作探究式學習,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能力內化成素養,以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的終身發展。
智慧課堂的幾種實現模式
1.高效互動
在智慧課堂中,利用智能化的移動學習工具和應用支撐平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加立體、即時,課堂互動高效、生動。同時,基于動態數據分析和即時教學評價,互動的深度、廣度增加(如表1)。
除了課堂內的互動,在課外,師生還可以借助應用平臺、移動APP進行課外交流,實現持續溝通,進行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多種方式的交流互動。
2.分層教學
基于大數據的動態學習分析,教師能夠準確把握每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其學習能力做出評估,然后將知識水平相近的學生進行分組管理,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方案和輔導策略,繼而向各小組推送相應的資源,實現一個班級里的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教學(如表2)。
另外,課上礙于時間和精力無法一一指導的,在課后,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最近發展區”設計內容,進一步推送個別化的作業和輔導,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服務學生的“一對一”的個性化教學。
3.自主學習
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支持的旅游管理課堂的重構,取決于政策導向、理論研究和實際需求三個方面。
(一)從政策層面
從政策層面上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督逃畔⒒臧l展規劃(2011-2020年)》對未來十年教育信息化進行了戰略謀劃,明確了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發展任務和推進措施。中央電教館副館長蔡耘同志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準確理解,有一個核心觀念問題要把握”,這個核心觀念就是指“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過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國家出臺的重要文件和有關領導的重要講話,無不強調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這從政策層面為信息技術下旅游管理課堂的重構明確了方向,提供了保障。而在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方面,2013年《旅游法》的出臺,加速旅游市場轉型升級,加快旅游消費向互聯網甚至移動互聯網轉移。2014年被國家旅游局定為“智慧旅游年”主題年,讓業界更加關注如何利用智慧旅游平臺為旅游企業服務,讓游客享受智慧旅游帶來的便利。這些政策和文件都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和教育指出了以信息技術建設旅游管理“智慧課堂”的迫切性。
(二)從理論角度
從理論視角上講,加速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是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基調。國內關于此方面的研究不在少數。從“十二五”規劃開始,提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層次,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深度融合的研究與實驗更趨深入。在國外,教師教育研究與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前沿熱點之一就是有關“技術——教學法——內容”知識的研究。這項研究著重強調的是技術、教學法和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并且要求靈活運用于教學之中,而不是簡單疊加、機械應用、表層應用。
(三)從實際角度
從實際角度上,隨著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現代化信息技術也在旅游行業中被廣泛應用,旅游電子導覽技術的應用帶動了旅游及展覽業向信息化,科技化方向發展。國家旅游局在2007年要求四A級和以上的旅游景區都要安裝電子導覽系統,這一要求加快了電子導覽系統的普及。旅游市場的轉型升級,必然導致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升級。作為開展旅游管理教學的院校,如何在“智慧旅游”新形勢下,做到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培養出滿足企業更高需求的合格人才也正是在旅游管理課堂建設工作中的現實需求。
二、智慧旅游背景下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旅游管理課堂重構的方法
(一)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傳統的課堂內教學組織形式必定會在時間和空間上延長,從課堂內教學延伸至課外解疑解惑,從純粹的課堂教學與討論延伸至網絡教學與討論。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有:①個性化學習:學習筆記、標簽、網絡搜索、在線旅游課程;②小組學習:電子郵件、網上討論區、微信、QQ、學習小組、文件共享、學生個人網頁、虛擬教室、旅游網站、RSS訂閱;③統一學習:課堂模塊、工作坊等。
(二)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
1、實驗操作法
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必然帶來旅游管理教學方式呈現形式的創新。構建信息化的實訓室,將課堂鮮活地再現在各類電子設備上;應用多種媒體呈現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符合通用設計原則;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多媒體資源以及信息處理工具。而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信息的處理、單項旅游業務的操作、全真模擬軟件的練習,以及網絡技術、移動終端技術、旅游信息化技術和旅游電子商務知識都是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的重點和難點,需要借助相關實驗實訓條件,讓學生現場演示、操作。比如組建旅游信息化實訓室,操作練習相關網絡技術,酒店、旅行社綜合模擬軟件,360度全景模擬導游軟件,在線旅游電子商務的實驗操作以及打造3G實景教學課堂的教學新模式等等。
2、任務驅動法
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必然給與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信息收集能力。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或者實訓項目,學生運用網絡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運用多媒體工具進行講解,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比如機票+酒店+景區、團購、垂直搜索、線路直銷等多種智慧旅游經營模式的熟悉,FIT(自由行)線路的開發知識與能力,在線服務、網上查詢、網絡營銷、網上預訂、網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務的學習,都可以通過任務驅動法去完成教學。
3、引進翻轉課堂與微課
課堂中傳授知識,而吸收和掌握知識在教室外。旅游管理教學是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和情景教學的一門學科,學生需要克服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時教師往往不在現場。如果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環境顛倒過來,學習的有效性更好的達到。所以翻轉課堂結合微課已經成為信息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先驅。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 教學智慧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82-02
自2012年“互聯網+”理念的提出,便備受關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計劃”,將“互聯網+”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同年,以“互聯網+教育”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探索了互聯網與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信息通過多種媒介實現了免費共享,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占有者,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也不再行之有效,學生的學習與思維方式更是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師原有的教學理念與方式不再適用于信息與智慧時代的學生群體。因此,面對“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各類新興的信息技術的沖擊,教師若要培養智慧型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長期積累而形成的教學智慧顯得尤為重要。
1 “互聯網+教育”理念下教學智慧的內涵
“互聯網+”理念早在2012年由于揚提出,此時的“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滲透與改變。總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計劃,表明“互聯網+”已成為國家戰略?!盎ヂ摼W+”應用于教育領域,即為“互聯網+教育”?!盎ヂ摼W+教育”不單單是指互聯網+教學或學習,更是指“互聯網+”應用于教育領域所形成的智慧教育,也就是師生間通過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智慧教學模式。
伯明翰(2004)[1]從道德角度定義教學智慧,認為教學智慧表現為道德上的復雜性,可以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與形成,進而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田慧生(2005)[2]提出教學智慧是一種內在品質、狀態和教育境界,其特點為和諧自由、創造開放、關注個性以及崇尚智慧。韓大林(2007)[3]把教學智慧定義為一種教育方面的真、善、美融合一體的教學境界,體現了教師應對形形的教學環境的綜合素質,教學智慧不僅是教師對教育人生與世界的真理認識,還是教師追求完美教學生活的一種方式。謝敏(2016)[4]研究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師教學智慧的形成,并界定教學智慧為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合理使用互聯網技術手段來解決教師遇到的各類教學問題,使得課堂教學達到一種技術與人文間和諧美好的、高度平衡的狀態。
結合“互聯網+教育”和教學智慧有關定義,“互聯網+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智慧,就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和學校各類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支持下,教師根據自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所產生的教學理論與感想,積極學習與掌握智慧時代新型的信息教學手段與方式,并通過恰當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媒介來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其中學生的關鍵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生成的獨立思考、創新和實踐的能力,必備品質則表現為學生自身的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等。
2 “互聯網+教育”理念下教學智慧的影響因素
教師的教學智慧作為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影響教師教學智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教師教學觀念、教師知識結構、課堂環境、學校文化和教育教學政策五個方面。
2.1 教師教學觀念
當前,基于互聯網的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教學并未使教育產生根本性的變革[4]。大多數教師在信息時代與智慧時代下仍舊以傳統的教學觀念去看待和思考各類教學問題,立足于教育內部來審視教育的信息化,并未已全然開放的心態去接受互聯網信息技術對教育的變革。因此,“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在教師所遇到的教育問題和所使用的信息技術未改變的前提下,教師應該改變其教育教學的觀念和心態。教師只有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用全新的教學觀念來統籌互聯網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才能更好地滿足不斷發展變化的課堂教學的需要,才能利用自身的智慧與知識來培育智慧型學生。
正如王石曾說:淘汰你的不是互聯網,而是你不接受互聯網。是你不把互聯網當成工具跟你的行業結合起來,最終淘汰你的還是你的同行,他們接受了互聯網,把互聯網跟自己做的事情結合起來,淘汰了你[5]。同理在教育界,互聯網信息技術是不會取代教師的,但是,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教師會取代不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教師。因此,當互聯網催生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融入傳統課堂教學,教師應該以開放的思維來接受課堂教學的種種改變。教師只有轉變了教學觀念,教育才能真正產生變革。
2.2 教師知識結構
智慧的生成必須以知識為基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教授知識來促進學生發展其思維能力和智慧品性。從本質上講,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將其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智慧。學生智慧的形成需要借助于所學的知識,教師教學智慧的形成更是與教師知識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
教師知識結構不僅僅作用于更好地培養智慧型學生,還是促進自我教學智慧生長的基礎和動力,教師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6]。
首先,本體性知識是教師擔任某一學科所必須具備的系統性學科知識,教師所具備的扎實的本體性知識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和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教師的本體性知識越扎實,理解學科知識越透徹,在教學過程中就會表現得越游刃有余,并且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地應對學生的突發性質疑。其次,條件性知識是教師所需要具備的教育心理學、文史哲學以及教育技術學等理論知識,這些知識是教師形成教學智慧的有力保障。最后,實踐性知識是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地總結教學工作和反思教學成果所形成的知識,是教師所具備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所得到的產物,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重要源泉。
2.3 課堂環境
課堂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其環境對教師教學智慧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課堂環境主要包括關鍵性教育事件、師生關系和教室環境三個方面。
2.3.1 關鍵性教育事件
關鍵性教育事件是在教師發展成長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教育事件,這類教育事件會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態度、行為等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而影響教師教學智慧的形成。然而,關鍵性教育事件本身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教師教學智慧的形成,教師通過對關鍵性教育事件進行敏銳覺察、專業判斷以及理性反思,并剖析出關鍵性教育事件所含有的教育思想和賦予關鍵性教育事件深層次的教育意義,從而改變自身教育教學觀念和行為,實現教師教學智慧的形成。正如大衛?特里普所說,“教學中的關鍵事件并不是指課堂上發生的事件本身是關鍵,而是意味著通過分析判斷、研究那些看似普通、一般、習以為常的案例來改變教師的意識、觀念和課堂行動,尋找其中有規律的普遍意義,在成功的教育中有重要關鍵作用。”[7]這就要求教師從日常變幻莫測的課堂教學情境中,用心去捕捉提煉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關鍵性教育事件。
2.3.2 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間形成的相互關系[8]。師生關系不僅包含教學過程中的授受關系,還包含師生人格上的平等關系,以及師生間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系。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逐步應用于教育領域,我們已經邁入互聯網+時代,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與地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生不再只是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信息時代和智慧時代,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擁有者,教師的權威建立于鼓舞學生主動參與教育教學,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的過程中。教師也不再作為資料庫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水平、素養和智慧,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領路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在學生心目中建立持久而真實的教師威信。
2.3.3 教室環境
“互聯網+”理念下的教室相比傳統的課堂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學者們將“互聯網+”理念下的教室稱為“未來教室”。未來教室環境是一個集互聯網、多媒體、計算機、智能空間等多種新型信息技術手段為一體的教學環境[9],通過使用電子白板、無線網絡、數字攝像、甚至3D體驗等各式各樣的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教師和學生之間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充分體驗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便利,體驗使用新型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習的樂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便捷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創造性教學,在課外學生能夠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習。未來教室環境通過構建基于互聯網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個性化學習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班級規模大,座位編排不合理等影響到教師教學智慧發揮的問題。因此,“互聯網+教育”理念下的教室環境是未來教師教學智慧形成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影響因素。
2.4 學校文化
學校文化是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智能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統稱,是全校師生在繼承學校傳統文化基礎上所創造出來的為師生共同遵守和維護的各類行為規范和制度[10]。蘇霍姆林斯基提到:“一個精神生活豐富的學校是人表現、發揮和確定自己位置的最好場所”。長期形成的學校文化會影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例如,一個學校熱衷于通過教學改革來追求聲譽、地位和利益,甚至把其提升為關乎前途和命運的大事件,這勢必會影響到教師的思想觀念。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疲于奔命地應付各種各樣的工作,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坐下來認真思考,更不用提智慧地教學了。由此看來,創建良好的學校文化,加強學校文化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不僅能夠激發教師的內心熱情,而且能夠引導教師鍥而不舍地追求和提升教學智慧,進而培養出智慧型學生。因此,學校文化不僅是教師專業發展和成長的前提,同時對教師教學智慧的形成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2.5 教育教學政策
教育教學政策是國家各級行政部門,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門,所作的關于教育問題的決定。教育教學政策屬于一種公共政策,它在本質上是政黨、政府和其他有關組織解決教育問題的一種政治行為,也是教育利益和權利分配的相關規定。在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教學政策通過強制性來保障實施教師獎懲、職務評審、教師考核和聘任、教師培訓以及其他相關政策,以此來激勵、鼓舞和促進教師的成長發展。同時,教育教學政策通過體現國家和政府的教育理念來影響公眾對教育的看法和意識形態,為教師專業發展和成長鋪墊了良好的社會氣息。而且,教育教學政策通過一定的約束來規范和引導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成長??梢哉f,生活在教育的大環境之下,教師的教學、生活、科研都離不開教育教學政策。教育教學政策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也不斷影響著教師教學智慧的發展。也就是說,教育教學所依存的外部環境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教師教學智慧的形成[11]。
只有充分了解、深度剖析并理解影響教師教學智慧形成的各類因素,才能運用一切可能的資源,調動一切可能的力量,在教師、學校和社會間形成教學合力,促進積極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極因素,達到促進教師教學智慧形成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Bermingham & C. Phronesis. A model for Pedagogical Reflection [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4 (5):55.
[2] 田慧生.時代呼喚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師[J].教育研究,2005 (2):50-57.
[3] 韓大林,劉義霞.教師教育智慧的含義與基本要素[J].內蒙古師范人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4):70-73.
[4] 謝敏.“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教學智慧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5] 王石,王石.淘汰你的不是互聯網,而是你不接受互聯網 萬科王石 互聯網思維[EB/OL].
[6] 馮善斌.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結構[J].河北教育(教學版),2006(2):3-5.
[7] 鄧妍妍,程可拉. 改進教學方法:創造教學中的關鍵事件[J].中國教育學刊,2008(9):66-69.
[8] 蔣玉蘭.重新認識師生關系[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1(4):63-64.
[9] 陳衛東等.未來課堂:智慧學習環境[J].遠程教育雜志,2012(5):42-49.
[10] 徐春梅.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學智慧形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關鍵詞:初中政治 情智課堂 創設與探究
新課程理念提倡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更加重視學生主動性的激發,強調學生的參與學習的重要性,倡導構建開放性和實踐性的課程教學,不僅重視學生基本規律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養成,更加重視學生的情智教育。這就要求,新時代的政治課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的禁錮,大膽探索與創新,走出一條區別于傳統課堂教學的更科學、更有效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情智課堂的構建與創新不僅可以有效完成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更是新時期的思想政治課應完成的教學目標之一。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構建科學高效的初中政治情智課堂日益成為思想政治教師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一個課題。它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積極學習,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充分發掘有效的、廣泛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體會、充實自己,培養其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設定的目標要求,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基本素質。
情智課堂的內涵及價值
情智課堂是指教育者通過自身的豐富經驗、通過培養情商和開發智商,讓學生情感更豐富、智商更靈活的課堂。它的理念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情感,點燃智慧,從而創造適合初中學生學習的“情智共生、情智交融、激發大腦、豐富智慧”的理想課堂。
其中的關鍵點“情”與“智”就是情感與智慧的兩者相互作用,能夠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提問;教師激情講解引導,從而使政治課堂的氛圍更生動化。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創建情智課堂對教育改革提升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有重要意義。情智課堂教育是全面實現我國中學生素質教育和政治課堂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實施途徑,既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同時,能夠實現學生人生自我價值。
實施情智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推動素質教育改革。為提高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性,創立情智課堂,實施情智教育能夠有效改善目前現狀,全面實現我國中學生素質教育和政治課堂改革的教學目標。
其次,情智教育改革新目標的實現。情智課堂能夠讓學生感受和了解學科知識內容發現的過程,從而激發一種學科積極性與追求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細節、認真思考、提出問題的“思維性”習慣;使學生通過學習具有初級學科表達的基本素質、用學科思想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培養學生在新素質教育下的課堂互動模式應用。情智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與導向的作用。它更加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助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切實而有力地提高了政治素養教育。
創建情智課堂策略分析
通過結合時事建立情境,啟動情智 本著政治教學要與社會、生活更加貼近的教學要點,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備課階段就關注到教課內容與學生實際、社會時事熱點的相關性是否緊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應結合時事問題做好有效地引導,以幫助學生關心時事,并做好分析,從而提高政治教學的時代感。如:將最美鄉村教師、最美護士這樣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像這樣具有時代感的正能量教材的引用,能夠激發學生在強烈的現實感中樹立人生正確的價值取向、道德取向,從而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應用案例分析,生成情智 這種方法主要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樣化、生動性的真實案例,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自主學習、思考,并提出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傳輸知識性的時政新聞之外,同時可以結合身邊的事件進行講解說明。例如:在九年級的《情為祖國動》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入視頻教材――奧運健兒取得金牌,同時響起國歌時的感受,鼓勵學生講出最喜歡的優秀運動員的名字和喜歡的理由。通過一步步地引導,讓學生去思考:是什么令這些優秀的運動員在這個國際性的比賽場上獲得成功的,是愛國主義情操,是給祖國爭得榮譽的自信。這就是課中所講的愛國情操的體現,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以來最崇高而又寶貴的財富,同時也是每個國人所具有的品質。
構建互動教學模式,展現情智 所謂互動教學就是指通過師生間、師生與教材間、師生與環境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這種互相交流,通過教學課堂這個平臺,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管理的教學方式。因此,打破傳統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滿足了培養高尚人才、尊重價值個體的多元化發展需求。
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礎,通過問答、交談、討論、傾聽的方式實現互動式教學的開展。這不僅是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情智的體現,同時也是師生之間更高層次關系的體現,其中包含了師生之間的包容、接納、信任、尊重與理解,秉著這種原則與基礎的交流,更是一種精神領域的交流與碰撞,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例如:九年級《融入民族文化》一課,通過名字中蘊含的中國文化――文字中蘊含的文化――引申到中華名族文化的由來以及對世界的貢獻――增加民族文化認同感,從而引起共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談談自己或者名人雅士名字的涵義與由來;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具有特點的古代漢字,通過外形猜測字義;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并進行小組競賽的形勢,比一比中華文化知識誰知道得最多,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什么,中國都有哪些傳統手工藝,中國的建筑、遺產、戲曲等;最后,可以談一談中國人聚居地方就會有傳統節日、文化存在的原因,通過插入一些時事照片,如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等,讓學生談談感受等,從而引起他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發展情智 首先,教師作為課堂知識信息的傳遞者與解讀者,應該具備問題意識。一個拋磚引玉式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靈感,可以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一系列看似渾然天成,實則是教師精心準備的問題,可以帶給學生一個充滿智慧的課堂。
其次,教師需要一種寬容與關愛的高尚情操。教師要教會學生提有價值的問題,并做出好的點評。好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同時具有課上討論的價值。當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欠佳的時候,這就需要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及時引導和點撥,教師積極的評價能夠為學生建立信心。
結束語
初中政治教學對于該階段的中學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面培養中學階段學生的政治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為學生學習各學科教育奠定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接受繼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