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7 05:02: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一級教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教育科學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1.幼兒園領導應做教科研工作的有心人。作為一所幼兒園的領頭人――園長,應開拓視野,增強科研意識,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教育科研可以為教育決策服務,園長能親自參加教育科研,深入到教育科研領域,就是深入教育教學,深入教師,深入幼兒。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園長首先必須是研究者,然后才可能成為合格的領導者。
2.引導教師正確認識教師專業成長與教育科研的關系。教師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是對教育科研在辦園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認識不到位;二是在實際工作中,有的“研究水平高”的教師教學質量卻一般,而教學質量高的教師往往“教科研能力”又不足。因此,有必要引導教師轉變觀念,正確認識教育科研在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正確認識教育科研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作用與地位。要改變就理論談理論,就科研談科研的做法,把著眼點放在教師的實踐性增長上。通過不斷反思,教師在教育研究中應懂得:一個不研究幼兒心理和行為,不善于總結教學經驗和教訓,不探索教育規律的教師,是一個不完美的教師。
二、抓好課題管理
1.確定量身定做的選題。作為教育基層單位的教學,其教科研工作既不同于專門的教科院所,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學研究。俗話說得好:看菜吃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切實符合本園實際的量身定做的選題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而且是關鍵的一步。抓住了課題的選題,特別是抓住了有價值的課題選題,就抓住了幼兒園教科研的主要指向和基本內容,如此堅持不懈的抓下去,就能使幼兒園教科研逐步形成良好的氛圍。所以抓幼兒園教科研,必須抓好課題的選題。
2.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一個科研課題的確立,研究周期少則一年,多則幾年。因此,每一個課題都應該有一套完整的實施計劃,過程資料,定期研習,定期匯報。教科領導小組按實施計劃檢查落實情況,按過程資料了解實際進展,提出改進的具體指導性意見,做到宏觀調控,分階段指導,以實現既定的教育科學研究活動目標的管理。
3.舉辦教育理論的講座。幼兒園教科室應圍繞已確立的課題,舉辦系列化的理論講座,用教育理論來指導教育科學研究,以提高廣大教師的理論水平,指導教師的實踐,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4.開展科研專題的研討。圍繞著研究課題,幼兒園教科室應及時召開有關教師的專題研討會,讓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及時對研究、實驗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新現象,說明自己的觀點和具體做法,讓其他教師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共同研究、統一思想。通過專題研討會這種形式,教師在理論上進行探究,在實踐上加以開拓。
5.組織科研論文的交流。為深化研討,提高理論認識,幼兒園教科室應及時組織課題組的教師進行論文交流或經驗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以便使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使參與教育科研的教師都能獲得成功感、滿足感,激勵和調動他們參與教育科研活動的積極性。
6.抓好課題成果的轉化。進行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質量,使師生都有成就感,達到教研與教學相長。要做好教育科研成果的轉化工作,首先,必須努力使廣大教師從自己熟悉的范例中體驗到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其次,要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使教師明白教育科研成果的呈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以論文、總結、報告等多種形式呈現,也可以通過幼兒作品的形式呈現。最后,將實驗成果運用到教學工作實踐中去。
三、建章立制,綱舉目張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蓖瑯?,教科研工作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規章制度,就很難調動起教師的教育科研積極性。
1.建章立制。我園建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科研規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條例》、《教科室職責》、《教研組、課題組評比細則》、《教科研優秀教師獎勵制度》等。此外,我園還制定課題分級管理、課題申報、科研經費撥發、研究資料和科研檔案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辦法。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教科研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從而促進了我園教育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
2.綱舉目張。每學期根據優秀、達標教研組和優秀、達標課題組評比實施細則開展評比活動,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校本教研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個人,優先派出參加各級專業培訓;屬于校本培訓范疇的活動,按實際學時給予計算繼續教育學分。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規范科研室檔案管理
Study on the teacher training work Exploration Department of Medical College
Li Xiaxinyu1, Liu Ying2, Xu Hongfang1, Li Weijiao1(1.Function Laboratory,School Medicine at Haiyuan, Kunming Medial University;2.Kunming Medi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00, Yunnan, China)
Abstract:Focusing on how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 ces carry out and implement the faculty training management regulations,how to execute faculty training regu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 ce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enforcement regulations of faculty training regulations. After a period time’s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se measures are effective, which provides useful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faculty training work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 ces in medical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faculty training ; enforcement regulation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和教學改革的深入,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作為云南省唯一一所醫學類本科獨立學院,學生規模和專業急劇增多,在校生人數已逾萬余人,教學任務繁重,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走上講臺。他們中,多來自高等醫藥院校的學士、碩士或博士畢業生,未經師范專業教學工作的系統培訓,且以初職為主,缺乏教學實踐經驗[1]。正是這樣一批隊伍,已經成為院校教學科研的主力軍,承擔著巨大的教學科研壓力。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盡快提高他們的教學科研能力,不僅是他們個人成長的迫切需要,也是如何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迫切需求。為此,學院制定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師培方法。但是,教研室一級部門如何貫徹落實學院師培條例的實施細則有待補充完善,在海源學院現行的青年教師師培條例基礎上,制定了教研室如何執行師培條例的實施細則,提出一些適合科室一級管理部門師培工作的具體條例,對學院青年教師師培方法具體實施細節進行補充充實和完善,為地方醫學院校教研室一級部門的師培工作提出有益建議。
1.地方醫學院校教研室實施師培的重要意義
青年教師的師培是海源學院大學教師序列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教師在走上教師工作崗位后開始取得高一級技術職稱申報資格之前這一階段所接受的、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全方位培訓[2]。青年教師肩負著學院長遠發展的重任,教研室貫徹落實青年教師師培是促進學院的建設和持續發展的需要,體現了下級部門執行學院師培條列的主動性與自覺性,貫徹落實的成效則直接關系到學校整體執教能力水平[3]。教研室具體針對該室青年教師的特點,構建青年教師師培體系,強化符合該專業的青年教師職業化規范訓練,避免了以往醫學院校的師資培訓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缺乏對相關學科的了解,知識面局限,缺少橫向聯系。醫學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往往強調管理職能,忽視服務和指導職能,不同教學層次的師資管理分散在不同相關業務處室和人事部門,普遍存在多口管理、條塊分割和職責不清等問題,教研室實施師培就可以規避師資培養管理混亂,師資隊伍建設缺乏統籌和?層設計諸多問題。
2.教研室項目制開展師培工作的實施要點
2.1主動爭取上級領導的關心重視支持和幫助
本項目從研究方案制定修改批準,得到了海源學院師培處及基礎醫學部領導重視支持和幫助;領導不定期地組織學院老教授們開展講座培訓活動,協調或邀請非培訓小組的青年教師參加,使更多的青年教師受益。為學院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交流平臺。實施過程中項目組長定期向相關部門領導匯報研究進展情況或存在問題,發現問題后,部門領導統籌協調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學校通過采用 “自我監控、督導監控評價、學生評教監控”等措施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質量監控,定期反饋評估結果,確保青年教師及時采取改進措施,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成立檢查小組對師培滿三年期的青年教師講課情況,科研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考核,并設置專項基金。對學習態度好,成績優秀的青年教師,除激勵表彰外還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由于獲得部門相關領導的重視關心支持幫助,保證了研究工作順利實施和完成。
2.2提供待培青年教師選擇方式方法的自由化
由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老教授與培訓青年教師共同組成教研室師培活動小組;由科室決定,挑選素質和條件較好或剛畢業不久,亟待培訓的青年教師作為項目研究培養對象;采用自愿參加與領導選派相結合的開放式培訓方法,活動范圍原則上以培訓小組成員為主,但歡迎非培訓小組的任何青年教師參與小組任何培訓活動,促進培訓質量提高,擴大培訓影響和效果。
2.3塑造培訓指導教師特色
以本教研室長期擔任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為主,充分挖掘和利用昆明醫科大學具有豐富教學科研經驗的離退休老教師資源擔任培訓工作,以教研室內與校內和校外名師相結合,在職教授與?x退休老教授相結合的多重指導教師來源為特色性。采取導師制,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4],加速青年教師的成長。
2.4豐富師培學習與講座內容
指導教師先后進行了教學心理學學習與教學方法技巧輔導培訓,演講方法與技巧訓練。在科學研究方面完成了科學試驗設計基本原理的講解,包括科學實驗的GLP、GCP 管理理念;科學研究論文撰寫方法、審稿方法及要領等。把如何培養青年教師的自學能力定為教研室師培工作的核心內容。試行PBL師培教學模式。以自學為主,自學與討論相結合。規定待培青年教師,必須定期閱讀相關專業雜志,限期完成本專業教材的精讀任務,發現和找出教研室自編教材中存在的問題或錯誤,寫出閱讀教材的讀書心得總結。試行講座-自學討論-實踐相結合的辦法。例如青年教師自學教學方法后進行一次教學演講,培訓小組再對其教學演講討論、評估、評議。根據青年教師現況、存在問題和不足,培訓小組自編了《師培相關系統培訓教材》以全面系統地提高青年教師教育學和教學方法基本理論,從根本上改進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實踐能力。
2.5重視利用業余時間發揮現代網絡教育作用
青年教師工作多負擔重,集中活動困難的諸多特點,培訓活動,全部均利用青年教師業余時間方式進行,重視利用時間相對集中的寒暑假,發揮現代網絡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小組、微群、短信等信息交換平臺對青年教師進行作業布置、檢查與修改、個人咨詢、交流互動。青年教師的教學演講提綱修改,規范英文書信撰寫與修改,學習參考資料互動交流等均通過網絡方式進行,減少了集中培訓活動的次數和時間,減輕了指導教師和培訓學員的負擔,使得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師培活動成為可能。充分發揮現代網絡教育的功能作用和效用,是本項研究工作順利實施的一個重大優勢和特點。
3.效果與討論
3.1個人綜合能力顯著提高
在10個月的培訓中,指導老師通過外國書信的模版講解讓青年教師完成了英文簡歷、英語出國進修訪問申請書(含初稿、修稿、最終稿)的書寫,使青年教師具備了英文寫信和交際的能力。通過網絡教育形式學習現代媒體教學技術,使青年教師具備了如何通過網絡系統獲得信息的交流能力,拓寬了他們的教學知識儲備。
3.2教學能力日漸完善
指導教師從高等教育心理學和教學方法入手,系統地教會青年教師如何備課、如何撰寫講稿、如何制作PPT等基本方法。使青年教師對授課方法的基本要領、指導學生讀書學習的基本要領、課堂教學藝術有了更深層次地理解,同時學會如何了解本專業學科動向,對本專業教材進一步深入學習,讓青年教師具備了參加各類教學比賽的綜合教學能力。在2016年學院全英文課堂教學比賽中、小組老師取得三等獎。
3.3科研思維趨于成熟
在學術科研方面,通過宣讀科研水平較高的教師在國外發表過的高水平科研論文,組織青年教師進行論文審閱,不僅提高了青年教師論文閱讀能力和審評能力,還掀起了學院老師學術交流的新。使海源學院學術交流走向常態化。指導教師從科研項目選題的構思方法、成功立項的要點入手,培養青年教師的思維能力、科研素養和科研創新,以《三七總苷對Ⅱ度燒傷創面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學》一題成功申報了學院科研項目。
連云港市有組織地參加“教海探航”征文活動始于2002年,在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精心組織下,青年教師“探航”的隊伍逐年壯大,尤其是近五年,青年教師“探航”的熱情高漲,每年獲獎的論文篇數更是直線上升,一直穩居全省前列。特別是近三年來一等獎獲獎論文篇數分別為7、12、23篇,呈現直線上升的態勢,從中可以看出連云港市小學青年教師成長的足跡。
一、“教海探航”的“連云港現象”的成因探析
毋庸置疑,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育科研的專業引領。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連云港市小學青年教師在如此大的賽事中屢創佳績,在全省一直保持高位領先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市―縣(區)―?!比壭麄骶W絡的構建確保了“教海探航”宣傳路徑的通暢。
在歷屆“教海探航”征文活動中,市教育局領導都非常重視。按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市教科所每年都下發《關于組織小學青年教師參加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活動的通知》,各縣(區)教育局教科室接到通知后,又在第一時間內將通知轉發到學校,學校迅速將通知精神傳達給每一位老師,確保了每一位老師都能深入了解當年征文活動的有關精神,并有充足的時間去醞釀和撰稿。目前,已建立起“市―縣(區)―校”三級宣傳網絡,確保了“教海探航”宣傳路徑的順暢。在通過下發文件和專題會議等形式在全市范圍內進行廣泛宣傳發動的同時,市教科所還充分利用媒體的力量,積極宣傳“探航”成果,在連云港電視臺、《蒼梧晚報》、連云港教育網等媒體上刊發獲獎簡訊與喜報,并深入學校為獲一等獎的老師發送喜報,召開座談會,做到電視有聲音、報道有文本、會議有激勵,應該說這些做法極大地鼓舞了廣大青年教師參與教育教學研究的熱情與激情。
二是“教?研?寫”三級培訓活動的開展提升了教師論文寫作的水平。
在做好宣傳的同時,市教科所還對每年的征文活動進行精心的組織、策劃與指導。尤其是在論文指導方面,更是下了大力氣。我們知道,青年教師的熱情是有的,實踐經驗也是有的,但是缺乏理論的支撐與引領,在這種情況下,市教科所召開縣、區及直屬學校教科室主任會議,先通過會議對教科室主任進行“一級培訓”,再通過他們對各學校的教科室主任進行“二級培訓”,最后由各學校教科室主任再對本校的教師進行“三級培訓”。在做好這“三級”培訓的同時,我們還圍繞新課改、“教海探航”征文等主題,邀請省內外專家為青年骨干教師上示范課、做講座、開展學術研討以及舉辦“教海探航”論文比賽培訓會、“教?研?寫”系列培訓會等活動。每年的4月至7月,市教科所都組織多場次“教海探航”論文比賽培訓會,從論文選題、論文初稿論證、論文修改等環節入手,將論文指導真正落到了實處。特別是6月、7月,他們不停地奔波于各地各校之間,深入到青年教師中,組織骨干教師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文稿,開展專題沙龍研討,進一步拓寬了老師們的思路,激發了他們參與的熱情,提高了他們的理論素養,也致使更多的論文有了沖擊“教海探航”的機會與實力。
三是教育科研評價機制的建立拓展了“教海探航”良性運行的空間。
為了點燃廣大教師投身教育科研的激情,提升全市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我們還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評價機制,每年都對各縣區、直屬學校的教科研情況進行分析總結與評議考核,并通過教育科研工作會議和《教育信息參考》,對在考核中表現突出的縣、區、直屬學校進行通報和表彰。而考核中的重要一項就是“教海探航”,獲得“教海探航”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加10、6、2分,這項舉措促使各縣、區、直屬學校對“教海探航”加以高度的重視。此外,市教科所還把各縣、區、直屬學校每年“教海探航”的組織發動、獲獎情況等作為“優秀教科室”“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等評選的一個重要指標。這些考核評價機制的建立拓展了征文活動的良性運行空間,這也是近幾年連云港市“教海探航”征文活動成績持續攀升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四是論文寫作與課堂教學的結合搭建了“教海探航”交流展示的舞臺。
為促進教科研與課堂教學的密切結合,進一步提升青年教師的論文寫作水平,我們還經常開展一系列的專題研討、學術沙龍等活動,如舉辦“省‘教海探航’論文競賽成果展示暨教科研論壇”活動,組織獲得“教海探航”一等獎的老師上示范課,做論文寫作經驗介紹,為他們提供廣闊的施展舞臺,激勵更多的青年教師向他們學習,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梢哉f,這一激勵措施無論對獲獎教師本人,還是對參加活動的青年教師都是非常有震撼力的。在每一次研討會上,都能看到許多的新面孔?,F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走上了研討會的舞臺,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不僅如此,我們還大力提倡與號召各縣、區、直屬學校積極開展相應活動,力求讓每一位獲獎者都能零距離地和周圍的老師們交流“教海探航”獲獎經驗,充分發揮他們的榜樣與影響作用。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必然產生連鎖反應,這也是連云港市這幾年在“教海探航”活動中屢創佳績的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五是“名、特、優”教師的打造擴大了“教海探航”示范引領的效應。
在連云港市教科研隊伍中有一批鐘愛教科研的“癡迷者”。他們有著自己的教學追求和理想,他們筆耕不輟,儼然把教科研當作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無疑,“教海探航”征文活動為這樣的一批人提供了舞臺。于是,他們的智慧與思想就被一次次地激活與凝結,并逐漸在市、省的各種活動中嶄露頭角。如今,他們中已經有很多人成為我市教育科研的中流砥柱,引領并帶動了周圍一大批新生力量的加入,如灌云縣伊山小學的侍作兵校長創下了教海探航“五連冠”的記錄,師專一附小的汪燕、王金濤、張禮霞,師專二附小的李衛、穆傳慧、孟慶甲,新浦區解放路小學的張紅等,他們不僅自己對教育教學無比鐘情,還影響了身邊很多人??梢哉f,今天我市能有如此龐大的“探航”隊伍與他們的榜樣引領是分不開的。
二、“教海探航”的“連云港現象”背后的思考
如今,“教海探航”已經成為推動連云港市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重要平臺,對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喚醒了一線教師的教科研意識,為教師專業化發展吹響了響亮號角。
對教師而言,科研意識就是對教育教學活動的追求和探索,是運用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自覺性,是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活動一種清晰而完整的認識。以前,很多教師對教科研漠不關心,認為教科研是專家的專利,自己把書教好就行了;如今,很多青年教師在經歷數屆“教海探航”活動的熏陶后,更好地認識到了教科研的重要意義,揭開了教科研神秘的面紗,同時也意識到搞好教科研是搞好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在成長中研究、在反思中研究、在讀書中研究、在問題中研究、在選題中研究、在合作中研究……這些都在喚醒著廣大青年教師投身教科研的意識。近十年來連云港市“教海探航”獲獎的總數一年比一年多,論文質量一年比一年高,這也折射出青年教師教育科研意識的增強。可以說,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要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養成對教學實踐的理性思考和深層探究的品質,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之源。
二是提高了一線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教師參加教科研活動的最大作用,就是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實踐證明,提高教師素質,光靠讀書不行,光靠實踐不行,光靠思考也不行。只有把讀書實踐和思考結合起來,扎扎實實地進行研究和探索,才能切實提高教科研水平。而青年教師參加“教海探航”活動本身就是學習提高的過程,這是因為:要搞科研,就要學習理論,掌握思想武器,提高理論水平;就要查閱資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就要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實際情況;就要進行分析思考,把搜集的材料進行梳理提煉;就要實施研究方案,在實踐中檢查方案的真理性……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動,是我省基礎教育論文評比中最具權威性的評比活動,接受此項活動的洗禮與鍛煉,必然能從根本上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敖潭谎袆t淺,研而不教則空”,“教海探航”論文寫作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智慧提升,是從已知探索未知的智慧超越,開展這樣的活動對于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思想水平、教育行為水平以及他們的學習自覺性都是很有幫助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只有看得遠,才能做得更好。而“教海探航”征文及頒獎活動就為骨干教師提供了這樣一個“高瞻遠矚”的平臺,教育科研的能力自然也就在不斷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了歷練與提升。
三是打造了一支名特優教師隊伍,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動力引擎。
“教海探航”征文活動營造了一個“崇尚學術、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有力地助推了師資梯隊建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在連云港市開展的“333工程”高層次師資隊伍建設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青年骨干教師都在積極參與每年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動,骨干校長中的侍作兵、吳繼桃、于通元等,都曾多次參加比賽并取得了好成績。“333工程骨干教師”中的王金濤、張永虎、金鳳、張禮霞、張興百、袁亞敏等老師還作為獲獎選手多次參加頒獎典禮并做大會發言,孫焱、侍作兵、李衛、張禮霞、黃?,摰壤蠋熯€受邀在大會上執教觀摩課。在職的特級教師隊伍中,徐鶴春、劉、文萍、陳紅、汪燕、呂恒來、郭有吉、楊海波等,都曾是當年探航的“老水手”,都與“教海探航”有著割舍不斷的情感??梢哉f,在歷屆“教海探航”征文活動的引領下,我市的“名特優”及骨干教師正在一批一批茁壯成長起來。實踐證明,這項活動的開展對于全面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是催生了一大批青年教科研新人,為教師專業化發展增添了新生力量。
面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我們應該深入了解青年教師,研究青年教師,培養青年教師。通過學習、輔導、組織活動、強化實踐等手段,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內在潛能,使他們成為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高素質教師,成為在校內、市內乃至是省內外有影響的“名師”“學科帶頭人”……唯有這樣,學校教育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因此,我們把加強教育科研、培養教育教學骨干作為主攻方向,通過“教海探航”活動,組織全市廣大青年教師學習先進的教改經驗和科研成果,開闊眼界,更新教育觀念,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牢固樹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的觀念,把他們引領到教育科研的大路上來。而作為一名骨干教師,也必須逼迫自己潛心于教育教學研究,力爭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到理論高度。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將實踐與理論有機聯系在一起是個人專業成長最好的方式,對此我們常抓不懈,每年在“教海探航”活動中都有“新人”出現。武海虹、姚海玲、卞小麗、蔡亞、徐亞琴、杜廷云、王美歡、卞凱文等,都曾在當年的“新人獎”中脫穎而出??梢赃@樣說,“教海探航”活動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科研新人,為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增添了新生力量。
論文關鍵詞: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
我國自1979年正式引入繼續教育概念,30余年來我國的繼續教育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作為一種教育形式尚處于不斷完善階段。從函授時代的脫產、夜大、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80年代的自學考試到90年代末網絡教育,不僅包括??破瘘c升本科、高中起點升本科,也涵蓋高中起點升高職(高專),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在不斷的自我突破與發展壯大,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也不例外。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為滿足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需求,不斷朝辦學模式多樣化的方向努力。不過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體系以及知識體系模糊不清、學校特色不突出、教學方式僵化等。如何優化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進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一、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實證分析
1.調研情況概況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開展,隨機選取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專升本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問卷內容涉及基本情況、就業因素、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課程建議等方面。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199份,其中男生58名,占總人數的29%;女生141名,占71%;生源地是上海的180名,約占90%。所有調查數據均采用SPSS12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
2.調查結果總結
關于學習者基本情況的調查發現:在目前就業單位調查中,有37.2%的同學就業于民營企業;28.6%的同學在外資企業;20.6%的同學在國有企業;8.5%的同學在事業單位;2%的同學在國家行政機關。問及工作行政的問題,30.2%的同學選擇行政類;7.5%的同學選擇“人事類”;4%的同學選擇“咨詢類”;1%的同學選擇“文職類”;55%選擇“其他”。
關于學習者對大學課程設置滿意度調查發現:約44%的同學表示滿意;5%的同學表示非常滿意;49%的同學表示一般;但仍有2.5%表示不滿意。問及對課程設置不滿意的原因,29.1%的同學選擇“缺乏與實踐的聯系”;13.6%的同學選擇“內容太寬泛,缺乏針對性”;10.1%的同學選擇“課程安排太分散,影響實習時間”;9.6%的同學選擇“理論性太強”。對于“您在大學中所學知識能否適應您現在的工作要求”的問題,52%的同學表示一般;31%的同學表示適應;3%的同學表示非常適應;6.6%的同學表示不太適應;但仍有5%的同學表示很不適應;5%的同學表示很不適應。關于實踐課程評價的調查,18%的同學選擇“實踐形式單一”;16.6%的同學選擇“實踐基地太少”;12.6%選擇“實踐經歷與所學專業相關度比較低”;6.5%選擇“實踐時間太短”。
關于學習者對教學方式靈活性及教學手段先進性的滿意度調查,按評分規則分值越高越滿意,78名學生選擇“3”,占39%;44名選擇“4”,占22%;22名學生選擇“5”,占11%。但仍有6名學生選擇“1”,占3%;47名學生選擇“2”,占23.6%。
在“希望老師如何改變”的問題中,部分學生表示了“希望老師能夠加強實踐課程”或者“增加學生主動性”、“與實際相結合”等愿望。個別同學表示“希望老師能夠開拓學生眼界”等愿望。這表明老師在教授該專業課程時過多強調理論,缺乏實踐課程。在教學方式方面,學生建議采用因材施教、案例教學及啟發式教學的方法,這樣可增加課堂互動性。
二、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出現的問題
通過對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情況的調研以及與其他高校的比較,不難發現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目前存在一些問題。
1.課程設置有待完善
與其他高校情況相同,同濟大學行政管理(繼續教育)課程設置也存在重專業知識掌握輕人文素養培養、重定性類課程輕定量分析類課程的問題。在理論教學體系以外,忽視了人文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公共倫理教育。而且,目前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中,政治學、管理學類的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比例相當大,經濟類、統計分析類等定量化課程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僅限于經濟學原理與方法、社會學原理與社會調查和統計等幾門定量類課程。這極大限制了學生對社會公共問題進行正確有效的定量化分析,不利于繼續教育學生在工作崗位上應用所學知識。
2.教學方式有待改善
雖然近年來學校在教學方面越來越重視運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旨在提高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來改進課程教學,但這些嘗試仍處于探索階段,是否真的有效提高知識掌握度還有待進一步驗證。而且這些方法往往只是在某些課程或者某門課程的某些內容教學中得以運用,整個教學體系還是以知識傳授型為主來構建的,課堂講授仍占據教學過程的主導地位。
其次,教學方式未考慮到繼續教育學生的特點。與本科學生相比,接受繼續教育的學生往往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更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解決工作中問題的能力。簡單注入式教學法已不適用于他們,亟需增加課堂參與度,進行師生互動、雙向溝通。
3.教師資源有待開發
繼續教育的正常開展需要獲得學校在師資方面的支持,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對其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學校在師資配置方面存在著教師特長不能較好發揮及資源聯動機制缺乏的問題。首先,學校不能很好按照教師的研究方向及專長來合理安排其擔任的課程,這樣不僅需要教師再投入大量時間準備,而且教學效果不佳。其次,教師資源整合不佳,與全脫產教育、MBA、MPA等項目沒有形成很好的互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管理繼續教育的發展。
4.專業特色有待突出
雖然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具有獨特的辦學經驗和深厚的文化氛圍,但是特色不鮮明、個性不夠突出。課程體系單一化和趨同化,未突出本校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優勢,導致行政管理學生知識結構同質化。同時,當今行政管理專業尚沒有擺脫政治學對它根深蒂固的影響,整個課程體系依然由政治學、行政學、法學等作為主干學科來進行架構,未能體現出世界各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再造政府流程、推行電子政府建設的發展趨勢。并且在我國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行政活動日益高效的趨勢下,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會發展步伐。
三、對策及建議
雖然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設置時間不長,但它一直以改革進取狀態不斷發展。作為工科背景的同濟大學,公共管理系如能針對社會需求,突出培養城市發展人才的優勢,依托上海大都市的地理優勢和同濟大學城市建筑、規劃的優勢資源,在公共管理領域走城市管理和發展的特色道路,將能大大提升品牌影響力。結合前文分析,建議在五個方面進行調整。
1.調整培養目標,借鑒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首先必須調整培養目標定位,把能力培養明確作為行政管理專業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寫入行政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之中。在修訂行政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時將培養目標調整為: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分析方法,具有管理學、經濟學、行政學、政治學等學科的知識,能運用定性與定量方法解決實踐問題,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具有國際視野的城市公共事務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各類城市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非營利性組織、涉外單位從事現代化行政管理工作。同時,培養目標也需要定位在創新人才的培養。借鑒國外研究型大學“嚴進嚴出”的制度,有創造潛力的人員才允許參加繼續教育,否則會影響學校的聲譽和人才質量。
2.調整課程體系,推出精品課程
模塊化的課程設置是模塊式教學的重要內容,指專業教學計劃中各科目安排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應以理論性、方法性、領域性為三個基本模塊,突出城市管理,強調工具及應用性,在原有課程基礎上增加了行政倫理學、應用心理學、公共管理案例和分析、文獻檢索和論文寫作等必修課程,將社會調查和寫作從選修課轉為必修課程。同時增設了中外管理思想比較、可持續發展與管理、教育發展與管理、社會保障導論、中國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等選修課程。同時,應積極改變行政管理繼續教育課程設置重原理輕技能的現狀,建議大量增加增加公共政策和方法類課程以及作為學科新基礎或反映學科前沿和實踐性、應用性強的課程;同時打造精品課程。
3.更新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手段
我系擬加強改革教學方式,重視夜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和技能訓練。行政管理專業由學術型向應用型的轉變,要求更新教學方式。要積極嘗試以下教學方法:一是討論式教學法,即教師提出討論題目或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并指定相關參考書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對討論進行歸納總結。二是專題式教學法,即老師將本課程中最基礎、最核心或最受關注的內容以專題的形式進行講授,突出重點,講透內容。三是案例教學法,指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典型案例,或要求學生就某一知識點寫出相應的案例。
在國外尤其是美國,管理學科所采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是案例教學法,輔之以理論講授、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和實習等。我系也可以通過城市管理中的案例教學,或是請政府機關的公務員為學生授課,讓學生接觸大量的現實的或虛擬的案例,學習和積累實際的城市管理經驗,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教學案例的選擇應該堅持綜合性與典型性有機結合的原則,綜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實踐問題的復雜程度,在于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辯證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實踐問題的規范化和針對性程度,在于重點訓練學生的專業知識運用技能和定義問題性質的基本能力。
4.完善激勵機制,加強師資培訓
第一,對內做好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幫助系里教師在城市特色系列即城市發展與公共政策、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社區管理三個模塊中找到各自的學術發展方向,尤其是推動青年教師迅速成才。每位教師可以在不同模塊內就城市公共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力求就相關城市問題研究領域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第二,對外引入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制,吸引國內外公共管理領域的知名學者到同濟任教、授課、培訓。第三,鼓勵并資助教師參加國內外高水平的專業培訓、進修、學術會議。
關于課題研究申請書1
xx區課題規劃辦:
我校承擔的“創建書香校園”小學國學經典誦讀的研究”課題,因課題負責人原校長田雪芬同志調離本校,需要變更課題負責人為現本校校長武截斌并重新整理課題研究內容“小學經典誦讀的研究”,特提出變更申請:結題時間由20xx年6月改為20xx年12月。
當否,請批示。
xx小課題組
20xx年6月21日
關于課題研究申請書2
課題名稱: 聚焦購物的計算教與學模式研究
課題負責人: 林川
申請單位: 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
填表日期: 20xx年11月
研究問題
如何把生活中各種購物問題與計算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真實地感受、理解、掌握計算策略、計算技能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的計算能力與生活能力協同發展。
研究目標
1、學生方面:
(1)通過研究,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其能夠深刻理解計算學習對于生活的重要意義,感受擁有及利用知識的力量和學習的快樂。
(2)通過研究,讓學生成為計算思想和方法的明智使用者, 提高計算的速度與準確,從而促進學生的計算能力與生活能力的協同發展。
2、教師方面:
(1)通過研究,促進教師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形成計算教學獨有的個人風格,人人都能上好計算課,并能推廣到其他類型的課堂。
(2)通過研究,使計算教學在算理、算法、技能這三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與提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家長、學校、社會方面:
(1)通過研究,讓家長和社會感受到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所發生的顯著變化,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從而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2)通過研究,逐步體現社會對數學賦予的效益、創新、價值取向、情感態度等涵義,從而實現二十一世紀教育對人才培養的目標。
研究內容
低段——購物中簡單的計算:如市場購物(只涉及整數的計算);購買門票,乘車方案等。
中段——購物中較復雜的計算:如市場購物(涉及整數、小數的混合計算);乘車方案、購買門票、住宿安排、旅游費用等的最優化設計。
高段——購物中復雜的計算:如商場購物的折扣及送券、省現金等相關計算(涉及整數、小數、分數的混合計算);有關儲蓄的相關問題,如利息的計算;個人收入所得稅的計算;能用百分數解決的實際問題(包括成數的計算);股票交易等的計算。
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相關課例,及時獲得并積累感性材料、驗證假說的必要手段。
2、問卷調查法:將所要研究的事項,制成問卷,發給學生和家長填寫,再進行分析研究,以獲取全面的`研究資料。
3、個案法:運用對個體的發展進行跟蹤調查,及時改進研究措施。
4、經驗總結法:通過活動過程反映的情況運用測量和統計對研究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
研究計劃
第一階段:查新、制定研究計劃、立項。(20xx.11—20xx.12)這一階段主要收集相關研究資料,學習有關理論,在此基礎上討論并確立課題,做好課題實施方案,邀請專家對課題進行論證,修改完善課題方案。召開開題會議,確定人員分工,向區教科室申請立項。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1—20xx.6)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根據擬定的課題和研究方案實施研究。研究過程應重視活動方案撰寫、學生活動、案例分析、資料收集、總結反思。
第三階段:結題。(20xx.7—20xx.12)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整理研究資料,對課題進行全面、科學的總結,撰寫研究報告,召開成果匯報會。
研究成果形式
1、實物資料:學生制作小報、數學日記,學生調查報告,計算比賽成果,家長調查表、反饋表
2、文字資料:研究報告,研究文集,教師論文,教學隨筆,案例或課例、計算學習讀本。
3、圖片及音像資料:購物節、計算比賽等活動的照片或影像、課例的照片或影像。
課題組單位意見
(包括提供所需條件等)
單位負責人(簽字) (公章)
年 月 日
專家組審核意見(至少兩名區學科帶頭人以上人員組成)
成員(簽字):
年 月 日
區學科教研組
審批意見
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區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科研室
審核意見
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備注:表填好后直接交到區學科教研員(組),一式三份。
關于課題研究申請書3
導讀:這些選修課與大學開設的課程緊密聯系,山東師范大學的楊旭東在碩士論文《高中選修課的歷史比較與現實思考》中將現行選修制度,浙江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徐才根和平湖市乍浦中學的曹躍平、孫曉峰在《教學月刊(中學版,東北師范大學王文娟在碩士論文《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活動中實施選修課(人教版)的,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潘洪建、呂玉、鄒雙武發表在《調查與分析》上的《高中選修課學,有利于他們進行更為深入的科研調查。
一、課題設計論證
同類課題國內外研究狀況;本課題擬研究的主要問題、重點和難點;研究方法;學術價值;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預期效益。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一)國外母語選修課課程設置現狀: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亞、非、歐、美等各洲60個國家中,普通高中開設選修課的國家就占76。7%,20年后的今天,這個比例只會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設置選修課已成為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外國母語選修課比中國課程改革時間早,創新性強,實施狀況良好,選修課分類明晰,有條不紊,代表國家有美、英、日,詳細情況如下:
美國實行指定選修和任意選修相結合,根據課程的內容,分為語言和文學兩大類,語言類有的稱為“英語”,包括語言技能、實用寫作、有效交流等課程;文學類包括當代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歐洲文學等。對選修課設置不作統一規定,由各州和學校自行安排,學校對此沒有強行選課的規定;英國則是將組合選修和任意選修相結合,與語文有關的有英語、古典語文、戲劇研究、藝術史、拉丁語、西班牙語、俄語、印地語、英國文學、希臘語、漢語、意大利語等,絕大多數學校都把選修科目分成5~6組,供學生選擇;日本于1999年制訂并于20XX全面實施的高中課程,實行普通教育的學科有10科,國語科列在首位,包含6個科目:國語表達Ⅰ(2學分)、國語表達Ⅱ(4學分)、國語綜合(4學分)、現代文(4學分)、古典(4學分)和古典講讀(2學分)。其中只有“國語表達Ⅰ”為必修科目,其他均為選修。
(二)我國語文選修課課程設置與教學現狀研究:
我國高中選修課程設置及實施的時間較短,對于選修課的課程設置及實際教學已有的研究有:
1.關于新課標選修課課程設置的研究: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共設置了“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等五個系列,每個系列又可開設若干模塊,這些選修課與大學開設的課程緊密聯系,模塊設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發表于《中學語文教學》20XX年第8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選修課的特點》,對高中選修課的特點進行了分析。
但新課標對選修課的一些概念闡述不清,如“對于希望進一步學習的學生,建議從五個系列的選修課程中任意選修4個模塊,獲得8學分……對語文學習興趣濃厚并希望進一步深造的學生,建議在此基礎上,再從這五個系列里任意選修3個模塊”。進一步學習和進一步深造的標準是什么?課標對此沒有提出更詳細的說明,造成的實際情況是全國開設選修課的學校,幾乎所有參加高考的學生都修滿7個模塊,沒有因學生學習興趣與想報考學校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模塊。
山東師范大學的楊旭東在碩士論文《高中選修課的歷史比較與現實思考》中將現行選修制度分為三類:限定性選修課、任意選修課和定向選修課。
2.關于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現狀的研究:
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這塊也引起了國內學者、高中教師的廣泛關注,其研究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選取以及教學評價反思幾個方面,具體闡釋如下:
(1)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相關研究: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發表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XX年第6期上的《積極建設網絡課程學xxx臺,有效推進高中選修課實驗》提出了信息共享在選修課中的重要性。
山東省棗莊市第八中學的教師孫晉諾發表在《語文建設》20XX年第2期上的《高中選修課教學的"三多"與"三少"》一文,對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提出了三點意見:多整合歸納少逐篇講析、多訓練語言少依靠活動、多具體指導少空口說教。
江蘇省常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的韓旭東發表在《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XX年第10期上的《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教學策略初探》對語文選修課授課方式進行了討論。
浙江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徐才根和平湖市乍浦中學的曹躍平、孫曉峰在《教學月刊(中學版)》20XX年第10期上發表的《關于高中選修課中校長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長角色的轉換問題。
江蘇靖江市季市中學的劉曉紅發表在《考試周刊》20XX年第26期上的《精準高考目標,體悟審美愉悅——例證現代散文選修課的一種教法》將選修課與高考進行了聯系,并對散文選修課教學提出了看法。
(2)教學內容的相關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門以及教育學者針對部分學校選修課走過場,形同虛設的問題進行了相關討論:
安徽省銅陵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劉志勝的《高中語文選修課開設時間的思考》對必修課與選修課開設時間進行了討論。
廣東東莞市玉蘭中學的李園香發表在《中學語文(上旬·教學大參考)》20XX年第9期上的《高中話文選修課"同質化"現象及對其的反思》對學校將選修課當作必修課上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3)教學評價體系的相關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王文娟在碩士論文《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活動中實施選修課(人教版)的思考》中針對課程設置、授課方式及評價制度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種可行性比較高的評價方式:測驗法、調查法、自我評價法、學生成長記錄袋、問卷法等。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潘洪建、呂玉、鄒雙武發表在《調查與分析》上的《高中選修課學習的成績、問題與對策》中對選修課給學生帶來的收獲與不足之處進行了分析,通過調查發現現行考核制度無法體現選修課價值。
二、課堂研究的主要問題、重點和難點
(一)主要問題:
本課題主要研究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課程設置和具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通過把握新課標對語文選修課的相關規定,參考國內外學者對選修課的設置及教學研究,在有一定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深入到昆明市重點高中語文教學中去,觀察并記錄一線語文教師對于選修課的教學實況,采訪一線語文教師、學校高層領導,了解這些基層教育者對人教版語文選修教材的看法,聽取他們對選修課的設置和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學生對于選修課的學習狀況,從中揭示出選修課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影響因素。整理訪談資料,總結一線教師對選修課的教學的經驗教訓,學校領導對選修課設置與教學的期望和預期,從而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選修課教學理論,為立志從事高中語文教育教學的師范生在選修課教學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見和建議。具體而言,關于昆明市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課程設置與教學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實踐學校選修課的課程選擇和教學進度(課時)安排;
2.一線教師在選修課教學中的教學表現記錄和分析;
3.教師、學生對選修課教材、教學等的看法;
4.相對于必修課,學生在學習選修課中存在的問題;
5.實踐學校教師、領導對于選修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二)重點和難點: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應放在昆明市部分高中選修課的教學狀況上。昆明實施選修課是最近兩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通過實地考察研究,揭示一線教師在選修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另外,從一線教師選修課的教學過程中吸取經驗教訓,積極思考,開拓創新,試著結合教育學理論和一線教師的實踐經驗,總結歸納出一些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理論,從而為新一輪的高中語文教師選修課教學指明方向。
本課題的研究難點在于教學問題原因分析、選修課理論與一線教師實施的內在聯系總結等幾個方面。教學過程中問題產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的原因,而是學校、家長、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綜合作用。因此,想要試圖解決選修課教學中存在的本質的、固有的問題,是有難度的。另外,通過新課標選修課設置和一線教師的實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差距,反觀理論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實際教學中對理論的靈活掌握,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難點。需要在實踐學校認真觀察,客觀有效的記錄,認真歸納總結所得的一手材料,從資料中得出理論,用事實說話。
三、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1.采取非結構式觀察法對教師教學進行觀察,對一線語文教師在選修課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中的典型事件進行軼事記錄,如新穎的導入、有創意的提問等等,與必修課教學進行對比,總結選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特點、問題等。
2.采取實況詳錄法,觀察記錄教師在選修課集體備課中的表現,從中總結教師選修課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等。
3.采用結構式觀察法,對學生在選修課學習中的反應進行時間抽樣,每十分鐘記錄一次,看學生在這段時間內積極聽講,注意力集中的情況,從而反觀教師的選修課教學。
(二)問卷調查法:
1.對實踐學校的一線語文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教師對選修課教學的重視程度,對選修課教材的熟悉程度,對選修課教學目標的把握情況等等。
2.對實踐學校高二下學期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調查學生對選修課的重視程度,對選修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對目前所選課程的感興趣程度等等。
(三)訪談法:
1.對實踐學校高層領導進行訪談;
結合該?,F實情況,向相關領導了解該校選修課課程設置的過程,選修課實施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問題,現在該校選修課的實施狀況等相關問題。并讓學校領導對選修課的設置和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
2.對一線語文教師進行訪談;
在觀察教師的課堂教學表現后,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對教師進行訪談。訪談主要內容包括:教師對該課有哪些新的教學理念,該課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過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詢問設計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時,詢問教師對選修課設置的看法,對現行選修課教材分析與講解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選修課的集體備課方式等等。
四、學術價值
(一)彌補相關課題研究的不足;
1.昆明市高中選修課政策實行時間較短,相關課題研究較少。本課題的研究能起到一個補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關課題研究過于理論化、理想化。本課題深入一線教育,收集一手文獻資料,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實際教學中獲得理論,避免了主觀推斷造成的理想化。
(二)豐富和完善相關課題的研究;
1.進一步完善新課標的實施理論;
2.為其他學者的進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數據和結論,為其撰寫相關論文提供條件,有利于他們進行更為深入的科研調查。
五、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目前對于語文選修課實施狀況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現在著眼于這一課題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創價值。它所開發出的持續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選修課教材和在實驗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普通高中任意選修課實施的有效機制,從而形成一線教學、在校免費師范生的`雙贏局面。
首先,對于在職語文教師而言,可以監督其對新課標相關規定的貫徹落實,完成自身教學的總結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其次,在校師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過研究成果的推廣,使準教師們了解一線教師選修課的教學概況,從中吸取經驗教學,為將來的選修課教學奠定基礎,爭取在就業后能夠很快適應新課改,上好選修課,防止剛畢業生就培訓的尷尬局面。
最后,對參與實踐的學生來說,本次實踐培養了小組成員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資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實踐能力。
六、預期效益
(一)研究論文:
整理訪談記錄、觀察記錄、分析調查問卷,針對選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不同問題,選取側重點,寫一至兩篇研究論文,要求真實可信,有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引起學術界、教育界對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設置和實施現實問題的廣泛關注。同時,對在校師范生未來選修課教學起到指引作用。
(二)預期成果推廣:
1.召開成果交流會,向更多的人介紹我們的課題研究。
2.請優秀一線語文教師來到師范院校進行選修課教學培訓,構建在校師范生與一線教師溝通交流的平臺。
3.把一線選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學校教育部,為其研究提供依據。
市、縣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
xx市“十一五”立項課題《小學數學有效合作學習與學生創造行為訓練研究》,在課題主持人與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在相關學科的專家指導下,大膽進行課堂改革,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大量撰寫教研論文,現已完成課題的基本內容,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1、實踐成果
(1)對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種影響實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形成了適應學生、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二是教師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意識不斷增強,合作技能與創造能力不斷提高。三是教師掌握了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增強,提升了實施素質教育和參與課改的本領。四是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五是培養了教師讀書的習慣,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理想的教育是從讀書開始的,教師良好的讀書習慣也為學生樹立了榜樣,為課題的有效開展厚實了理論基礎。課題組成員先后在市縣優課評比中獲一、二等獎,在縣數學中心組活動中、鎮數學教研活動中所上公開課、示范課均受好評。
(2)鍛煉和培養了參與研究的教師。“為培養學生創造性而教”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通過研究,我們認為:
1.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只有樹立新時代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才能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使學生創造天賦得以施展。
2.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只有不斷求知、求新,廣泛涉獵知識信息,才能適應創造教育的時代需要。
3.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教師應具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并且勇于探索、樂于創造,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
4.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不但興趣廣泛、樂觀自信、意志堅強,而且能戰勝挫折、超越自我。
5.掌握科學的方法規律。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到訓練學生的創造行為,都要遵循科學規律和方法。
教師的研究意識、研究能力、教育智慧、人格風范伴隨著整個課題的研究過程,在研究中得到了鍛煉與提高,增強教書育人的本領。課題主持人0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市、縣教育博客大賽一、二等獎,獲“市教育博客之星”稱號,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學習創新好家庭”稱號;兩次獲縣“優秀教師指導獎”,數學教研組獲縣“優秀教師集體”稱號,撰寫的教學設計、研究論文先后在《教學與管理》、《教學月刊》、《教育家》、《漸江中小學教師培訓》、《名師之路》等雜志上發表了二十多篇,獲獎十余篇。
(3)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增強,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新課程標準反對過分的選拔和甄別功能,因為我們的教育不是少數人的精英教育,尤其義務教育應是面向全體的、人人都能接受的普及性教育。因此教材中新選的內容將適合所有學生的口味,其中有不少閃爍著編者創造性思維光輝的思想,教師在實踐研究過程中要適時捕捉體現有效合作學習與創造行為訓練的知識點、情感點、操作點、能力點,將這些合作性因素和創造性因素略加提示,使之成為活躍學生思維的觸發點,為最終實現學生有效合作學習與創造行為訓練的正向遷移奠定良好基礎。
學校有了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課堂有了一個適宜合作與創造的氛圍,學生也就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較持久的學習動力和較好的合作和創造心態,其潛在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欲望獲得釋放,創造智慧得以激發。研究中,我校兩年有40多名學生的作品在全國少兒讀物上發表;在市、縣“小巧手”比賽中有多人次獲得等級獎,有40多人在縣數學小論文評比中獲等獎。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有效合作學習與學生創造行為訓練也為學生成績的上升發揮了積極作用,實驗后學生的能力水平明顯高于實驗前。
(4)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挑選和設計教學內容,學生一旦對教學內容產生了好奇心,或懷疑度,那么生動活潑的民主教學氛圍,會使學生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善于表現自己,樂于再現個性,會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因教師的鼓勵和贊許而始終處于探索和質疑的亢奮狀態,使他們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更加大膽想象,多向思維,勇于標新,敢于立異。
這樣能有效防止學生兩級分化,優秀生得到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后進生”的進步,不僅如此,師生教學的積極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得到積極改善,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提供了的保證。自開展課題研究以來,無論是期末還是畢業考試,高分云集教學實驗班,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新生,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5)促進了評價的標準化和科學化。在有效合作學習與創造行為訓練評價過程中,我們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評價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個性差異,發揮評價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理論成果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不僅讓學生學到有利于學生自身發展的知識、技能,獲得為今后的發展而有價值的知識和學習方法,還充分關注學生發展的需求,讓課堂成為培養學生終生發展的肥沃土壤和廣闊天地。在有效合作學習與創造行為訓練評價過程中,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