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3 10:01: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衛生健康護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5-0088-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46
基層醫療工作的開展受到基層經濟和設施的影響,其實施工作效果一直是我國基層醫療工作者的關心的主要問題[1]。而臨床證明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行為,降低糖尿病的并發率[2]。因此,本文研究中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進行臨床研究。采用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對患者實施臨床分組,A組60例患者,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齡(60.25±5.89)歲;B組60例患者,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齡(62.01±2.0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糖尿病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采用常規護理,B組糖尿病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采用健康教育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常規護理 采用基層社區發放糖尿病日常生活手冊的方式對糖尿病患者實施日常健康知識宣傳;針對到基層醫院就診或問詢的患者給予健康教育。
1.2.2 健康教育護理 飲食方面幫助患者進行日常飲食的熱量計算和分配,從而使患者明確日常飲食所攝取的熱量需求;給予患者食物選擇方案和知識講解,告知日常應多攝取含有維生素B族類的食物,并且盡可能的服用降血糖血脂的食物,例如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大豆、苦瓜、南瓜等。運動方面針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幫助患者制定運動護理計劃,并且與患者共同完成運動計劃的實施;定期對患者的運動強度和運動后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給予患者講解運動與血糖、血脂之間的關系。藥物方面根據患者糖尿病的情況給予患者合理的藥物治療;幫助患者掌握各種常用糖尿病藥物服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并且講解相關藥理知識,使患者明確其服藥周期和服藥方式,建立良好的服藥習慣。糖尿病并發癥方面針對糖尿病足的預防和護理知識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從而達到預防的作用。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本次研究中對兩組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問卷根據臨床護理規范和護理心理學針對性制定的內容,按照護理等級分為為十分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十分不滿意五個等級,其中總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根據臨床護理依從性原則評價表對兩組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前后對護理內容的依從性評價,以為本次試驗研究提供數據支持。依從性評分表采用的是滿分10分制的評價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依從性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后,B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的評價比較
B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6.67%,明顯高于A組的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社會教育活動,幫助人們建立自覺有益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3-5]。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依從性比較,護理前,兩組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后,B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更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行為,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護理滿意度,具有普遍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潘恩春,張芹,李園,等.基層醫務人員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及糖尿病健康管理情況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4,28(1):3316-3320.
[2]趙清平.糖尿病護理家園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8(5):127-128.
[3]毛建芬,馮萍,黃一鑫,等.192例農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監測現狀和認知情況調查[J].護理學報,2013,22(6):20-23.
[4]張艷梅.基層醫療機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5):128-130.
[5]郝琳.干預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146-147.
[6]國歌,王劍鋒.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13(24):74-76.
[7]王愛華.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5):562-563.
目前本市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社區護理只是初具雛形。隨著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的不斷推廣,社區護理作為社區衛生工作的組成部分,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中國護理專業還不能獨立運作,還要依附于醫療或其他社區衛生組織合作,社區護理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市場需求,找好角色定位,不僅關系到社區護理工作在整個社區衛生服務框架內的作用、地位,也在客觀上決定了社區衛生服務的方向和服務體系。
1 在調查的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社區護理存在以下缺陷
1.1 社區護理概念不清 目前社區護士概念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護士通過社區護理轉崗培訓取得社區護士培訓證書即稱社區護士。工作內容偏重于以第二級預防為主的、較局限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臨床護理。把出診、下社區量血壓認為就是社區護理,與第一級預防為主的護理活動有一定差距。
1.2 社區護理管理體系不健全 主要體現在社區護士工作內容分工不明確,崗位設置不具體,社區護理質量考核無標準,社區護士配置不合理。
1.3 社區護理服務形式單調 現在開展的護理工作對社區居民的健康管理流于形式,為應付上面的檢查突擊建立個人、家庭健康檔案,而且基本為死檔。上門護理也僅注重治療性措施的落實(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等,忽視其心理和康復的指導。下社區服務也僅是測血壓,對于解決社區人群的健康干預有一定差距。
1.4 社區護士知識老化 由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士基本都是院校畢業后直接分配而來,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即可參加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由此無論從理論上、操作上、臨床經驗上都只能作為一個護士職業的起點。還有就是年齡大的,多年來接觸的臨床工作也僅是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等簡單的臨床治療,所以顯出了現有社區護士知識上的缺陷。
2 社區護理的概念及職能
2.1 社區護理概念 社區護理也可稱社區衛生護理或社區保健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理論相結合,用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的一門綜合學科。它以社區家庭健康為中心,以老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為重點,提供集預防、康復、保健和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連續、便捷的健康服務護理。
2.2 社區護理的職能
2.2.1 預防保健為主 社區護理服務宗旨是提高社區人群的健康水平,以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為主要工作目標。通過一級預防途徑,達到促進健康、維持健康的目的。
2.2.2 強調群體健康 社區護理是以社區整體人群為服務對象,以家庭及社區為基本的服務單位。收集和分析社區人群的健康狀況,運用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決社區存在的健康問題。
2.2.3 社區護理工作范圍的分散性及服務的長期性 由于社區護理的服務對象居住相對比較分散,使得社區護士的工作范圍更廣,對交通的便利性要求更高。另外社區中慢性病人等特定服務對象對護理的需求具有長期性。
2.2.4 綜合 由于影響人群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求社區護士的服務除了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維護健康等基本內容外,還要從整體全面的觀點出發,從衛生管理、社會支持、家庭和個人保護、咨詢等方面對社區人群進行綜合服務。由此可見,社區護理的面很廣、有一定難度,需要護理人員有高水平、全面的知識和技能。
2.2.5 可及性護理服務 社區護理屬于初級衛生保健范疇,其基本要求所提供的服務應是所有社區人群在需要時能得到相應的服務。這就要求護理服務具有就近性、方便性、主動性,以滿足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
2.2.6 具有較高的自主性與獨立性 社區護士的工作范圍廣,而且要運用流行病學的方法來預測和發現人群中容易出現健康問題的高危人群。在許多情況下,社區護士需要單獨解決面臨的健康問題,因此,社區護士較醫院護士有較高的獨立性,需要具有一定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社區護理
發展對策根據以上社區護理的概念和職能特點,結合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社區護理工作,提出以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石發展社區護理的建議。
3.1 轉變觀念,調整社區護理人員結構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社區護理服務有多種,涉及問題多且護理特點在于以預防保健為主,強調群體健康。護理觀更應以人的健康為中心,護士具有診斷和處理社區居民對現有或潛在健康問題的反應能力。而且社區護士除了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有愛心,才能使社區護理達到最佳效果。因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社區護士不僅是完成本機構的臨床護理,更應該跨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邁向社區,進入家庭,摸清管轄范圍內居民的健康狀態,對轄區居民的慢五病管理提出干預方案,對各級各類人群進行有效分類管理。以達到第一級的預防為主的護理目標,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個性化、連續化、綜合性的服務。
3.2 加強社區護理人員的培訓, 注重社區護理人才的培養 根據以上社區護理職能特點及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現有護理人事分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社區護士應提高準入制度,建議由主管護師或在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有過三年工作經歷,并取得國家承認的相應社區護理學??婆嘤栕C書的護士才能成為社區護士,以滿足獨立辨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社區護理工作?;蛟诂F有基礎上挑選具有敏銳的貫徹及護理評估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及身心健康的社區護士,學習社會學、心理學、老年學、倫理學、行為醫學等邊緣學科,通過嚴格系統的社區和公共衛生護理教育,取得國家承認的相關學歷的全科型護理知識的社區護士,才有資格進入社區,解決并滿足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對于那些資歷較淺或脫離臨床時間較長的老年資社區護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根據社區健康評估、疾病人群、護士特點進行靈活實用的培訓。學習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急救技術等,逐步推行培訓和自學相結合,重點培養和普遍提高相結合的原則,以傳幫帶的方式拓寬知識面,提高護理技能,提高社區護士的職業素質,使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理人才均衡發展。
3.3 嚴格社區護理管理 社區護理具有高度自主性和獨立性,這是由它的工作特點所決定的。尤其在做家庭服務時,一方面因條件簡陋操作難度大,另一方面,護士可能會因忙碌、疏忽等造成意外,所以,要特別加強對社區護理的管理。不僅要求社區護士加強責任心,熟練掌握技術,還要制訂相應的質量標準、績效考核、監督與評價標準,根據社區護理的特點,考慮到影響社區護理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各種因素,從要素質量、環節質量、終末質量、服務質量幾個方面著手,運用多方面資料,綜合制訂出適宜的質量指標,建立可行的社區護理質量,以“以需要編制,以任務定崗,以定性與定量指標相結合、以按勞分配和貢獻大小”為獎懲原則制定護理人員業績考評制度,激發其工作積極性,構建開放、科學的護理模式。
3.4 增強社區護理職能 現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理服務職能仍定位在病人和疾病的普查、預防接種等工作上,對社區人群的健康少有了解、指導、促進作用。根據社會發展以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不斷深入,社區護理應以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家庭醫療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社區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善終服務等服務項目。社區護士職責應從對個體的疾病護理擴展到對家庭、群體和社區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以對群體行為干預達到健康促進為最終目標。
3.5 尋找政策上的支持 社區護理是一門技術,應當體現她的價值,在家庭護理、探視制度、健康教育等護理項目上有相應的法規,政策的保障以及工作價值的體現。鼓勵社區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創造性。主管部門應根據地區情況,制訂出診項目、操作規程、意向協議等,使其具有系統性和規范性。
3.6 加強宣傳 通過多種媒介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及社區護理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及對社區護理工作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社區醫療護理是一種方便、經濟的就醫、治療及康復途徑。
3.7 加強社區護理的研究,拓寬社區護理領域 社區護理是護理事業的新興領域,健全社區護理必然經過一個長期的探索嘗試過程。社區護理應抓住機遇,重新審視市場定位,創造條件,利用資源,改變過去社區護理服務形式單一,“醫院化”的護理方法,拓寬社區護理的服務項目,走進社區,走進家庭,發展我們的社區護理事業。
【關鍵詞】 衛生服務;社區;質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2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155-02
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是對城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也是對城市衛生結構的優化,現在城市居民看病難的問題得到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社區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作為一種全新的醫療服務方式,為社區人群提供經濟、方便的整體系統的全方位護理和保健指南,以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1]那么社區衛生護理工與醫院的護理工作相比,有哪些相關性和自身特色呢?
1 多樣的護理工作
因為社區衛生服務是多位一體的服務,所以社區醫療工作具有全科性。除了最基本醫療服務外,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還要把預防措施、保健工作、康復計劃、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服務考慮進去。所以這也要求護理的工作人員要具備專業化的知識,在工作之前應該要熟悉內科、外科、兒科、口腔科等不同科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的護理知識。這樣才能及時有效地展開護理工作,為社區人群提供全方位的護理保障。
2 廣泛的服務對象
社區衛生服務是把全體社區居民作為服務對象的。除了已經患病人群外,健康、亞健康、殘疾等人群均為社區衛生服務的對象。所以這也決定了社區衛生工作護理服務對象的廣泛性。除此之外,護理服務工作的對象也并不只是就診患者,還把社區健康咨詢活動以及社區對兒童、婦女的保健包括在內。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和不同種類的患者分別施以不同的衛生服務內容,服務內容多樣廣泛。因為執行起來相對復雜麻煩,所以要求社區護士要具有工作熱情,在工作中不僅僅要與衛生保健人員密切有默契地進行合作,還要與社區居民、社區管理人員等相關人員協調好工作。
3 高質量的服務工作
因其社區衛生護理和醫院相比的特殊性,對社區護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在醫院中,往往存在醫生和患者難溝通,存在難以跨越的鴻溝問題。但在社區衛生護理中,它縮短了醫生與患者之間距離,醫生與患者、護理人員與患者的交流溝通都明顯增加。社區服務人員要有責任感和高度的職業道德。隨著這種現象以及社區文化的建設和完善,醫生與患者之間這種主動與被動的關系,已經慢慢過渡到醫生和病患之間的平等關系。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和醫生共同協調進而幫助解決社區群眾的一系列醫療問題。護理人員要有高質量的服務工作,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要積極主動地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社區護士必須具有社會學、心理學及人際溝通技巧方面的知識,并具有良好的服務態度以及工作熱情,從而才能更好地開展服務護理工作。
4 高要求的個人能力
在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過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不同方面的事情,所以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更高要求的個人能力。
41 獨立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護理工作人員每天會處理不同的事情,所以難免會遇到許多的突發事件。所以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有能協調處理好突發事件的能力。在社區,社區護理人員要會獨立地進行各種護理操作,沒有任何人的協助,要會獨立運用護理程序,能夠獨立地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并且能夠進行咨詢和指導工作。在社區進行服務的工作條件和設備配備等方面是不夠完善的,所以高要求的判斷、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對于社區護理人員是非常重要的。
42 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 社區護理工作不僅需要合作者的在一旁的支持和協作,還需要其護理對象的理解、配合。社區護理者的合作人員不僅包括社區服務的其他工作人員和醫生,還包括了社區的管理工作者。而且社區護理的對象更是廣泛,包括了社區的全體居民,比如病人、病人的家屬、和一些相關的健康人群。面對這些性格迥異,具有不同的年齡、家庭背景、文化及不同社會階層的合作者和護理對象,社區護士要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處理好和患者之間的關系,幫助社區群眾更好地建立健康體質。
43 組織和管理能力 社區護理人員不僅要向社區人群提供最直接的方便的護理服務,還要調動社區人群的積極性,消除他們的消極情緒,要充分利用社區的各種資源,有組織性地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咨詢活動。社區護理人員有時還要負責人員的安排,物資的準備以及各種活動的策劃安排,這些均需要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具備這些能力才能保障社區活動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
44 綜合的服務能力 綜合護理主要包括各??谱o理及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根據社區護理的定義及社區面向的廣泛性,社區護理人員要具備綜合的護理知識,護理人員面對各種病人和殘障者。在工作中,往往要應用到內科、外科、神經科、兒科、中醫科等不同方面的專業護理技能。[2]所以,社區護士必須具備各??谱o理技能及中西結合的護理技能,才能滿足社區人群的需求。
5 高標準的整體協作
社區各部門的相互支持與相互協調,是社區工作順利展開的前提條件。護理工作也不例外,護理工作要注重相互協調性和系統性,每個護理單元都各自承擔著不同的管轄區域,承擔著各自負責的居民健康狀況。不同于大醫院的規模,社區衛生機構人員少,醫療儀器也不夠先進,所以全區工作人員要配合默契,具備高標準的整體協作能力。同時,個人文化的修養和能力也同樣重要。每一位工作在社區的人要有強烈的團隊精神,良好的工作能力。注意加強交流,注重整體的協作,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
總之,社區護理工作的要求和標準是非常高的,不僅面對著眾多的疾病的治療者,還要管理好護理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要不斷總結社區護理的經驗,努力提高業務水平,以保證社區護理工作的良好發展。我國的社區護理特點是針對我國的綜合國情,我們要參考國際社區護理工作內容,不斷地去探索適合我國特點的社區護理道路。
參考文獻
社區健康教育是以社區人群為教育對象,以促進全面的健康為目標,有組織、有計劃、有評價的健康教育活動。它作為初級衛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區護理的工作重點,是護士必須掌握的工作[1]。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健康教育作為社區護理的重要措施,其影響超過疾病預防或治療性干預[2]。國內護理界正努力探索健康教育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為實現更廣泛人群的健康做著積極貢獻??傮w來說,國內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還不平衡,仍處于起始階段[3]。
1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現狀
1.1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職能 據常亞萍等[4]調查顯示,北京市某社區人群的人均醫療時間為5.3 min,人均護理時間是31.5min。這說明,在社區護理中,護士與社區人群的聯系最為密切,這一特點決定了護士應該成為社區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擔者。然而,目前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和護士的工作職責不夠明確,許多護士能夠完成并且適宜由護理人員來承擔的項目(健康教育)是由醫生來承擔的[5]。
1.2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由于我國的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系統。而且理論和體制方面又不夠完善,可參考的護理文獻及書籍又少,使得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僅僅停留在衛生宣傳的層面,很難深入[6]。據統計資料表明[7],目前有84.0%護士對護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內容了解膚淺或認識不足,80.5%對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選擇能力缺乏,80.0%對護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擔的角色不夠明確。
1.3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技術規范以及考核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沒有專門的結構,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也沒有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職業規范[8]??傊?我國的護理健康教育仍圍繞著慢性病進行,多屬于二級預防水平,與國外已達到的三級預防水平相比存在著差距。另外,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嚴格系統的考核管理體系,對社區護士的健康教育資格準入與審核制度及監控機制尚不完善[9],嚴重制約了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1.4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 我國社區護理人員多是來自一級、二級醫院,從事健康教育的人員往往是經過短期培訓或未培訓先上崗人員,學歷、職稱結構偏低,專業結構也不合理。據調查統計,2001年的社區護士中有91%為中專學歷,而且臨時聘用人員占社區護理人員的2/3[10]。雖能滿足社區基本衛生服務,但要使社區護理真正承擔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任務,還是遠遠不夠的。按照專家分析,合理的社區服務醫護之比為1∶8~1∶12[4],我國開設的社區服務站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標準,過少的人力使社區護士忙于應付大量的護理常規工作,沒有足夠的精力從事健康教育活動。有專家統計[4],社區護理服務項目花費人次最多的是輸液,占66.1%;花費時間最多的仍是輸液,占80.2%。
2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對策
2.1 將健康教育納入社區護士的服務項目中 在社區護理中,居民健康教育是社區服務項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護士由于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的技能培訓,又最有時間和機會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她們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健康教育的護理,不能稱其為整體護理[11]。國內專家也指出[12]:健康教育應首先納入到目前的社區護理服務項目中。
2.2 將社區健康教育融入護理實踐和公共衛生實踐中 社區護理是由護理實踐和公共衛生實踐綜合而成的。護士在對居民護理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將健康知識傳輸給他們,在向居民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是護理的過程。事實證明[3],凡是健康教育能夠融入社區衛生服務各項工作之中,社區健康教育就能夠發展,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區護士把健康教育貫穿于三級預防的始終,與預防、治療、保健、康復結合起來,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我預防、自我護理的意識和技能。社區衛生服務為護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2.3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應以“行為矯正”為核心 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行為矯正”,通過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促進個人、家庭、人群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達到全民健康的目的。故社區護理人員在幫助居民形成良好行為方面要求擁有行為改變的知識和處理策略;要求擁有評估健康行為和確認對象是否執行健康行為能力以及協助人們改變、評價行為的技能[13]。社區護理人員應運用健康教育的模式,以“行為矯正”為核心,全面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關鍵詞] 社區護理; 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 R529.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1-146-02
社區護理是護理學與社會發展的產物,是護理學一個新興的應用性分支學科。它的理論源自于護理學和公共衛生學,是指面對社區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每一個團體的健康服務工作,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導、家庭護理、康復指導、病人及健康人的營養指導、婦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詢等。其宗旨是促進健康、保護健康、預防疾病及殘疾,通過健康教育和整體途徑,對社區中的個人、家庭和人群實現健康管理、計劃、協調和實施連續護理。它把護理對象由原來單一的患病個體擴大到健康人、家庭,乃至全社區范圍和生命全過程,
這種全面而連續的服務是醫院護理不能完成的,它是一種適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新的護理服務模式,實現了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增添了新的工作內容,擴大了護理工作范疇,對護理專業人員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70年由美國露絲?依瑞曼首次提出
“社區護理”一詞并使用,社區護理在許多發達國家為社區民眾提供綜合衛生保健護理服務,并形成了較科學、完善的模式。
1 我國社區護理體系及發展現狀
我國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20世紀90年代引入社區護理,在社區護理的實踐中開展了大量工作,局部地區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一些社區護理的實踐工作模式,但多為單一的、膚淺的社區護理模式,缺乏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滿足不了社區居民對社區護理的需求。我國社區護理以往主要以預防為主。在農村,主要的預防系統是縣(醫院)、鄉(衛生院)、村(衛生所)三級網,其中少數護士直接參與兒童的預防免疫工作。在城市,預防工作主要依靠市(醫院)、區(醫院)、街道(衛生所)三級網展開,醫院設有預防保健科,具體負責轄區內的預防保健工作。有的醫院開設通過電話、電視、網絡等熱線咨詢和診治,服務形多種多樣。還有的醫院定期在街頭義務為人群進行咨詢和診治、舉辦知識講座、成立病友俱樂部等。盡管如此,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醫療費用的大幅度增長、傳統家庭結構的變化,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等,簡、便、廉的社區衛生服務大受歡迎。社區護理服務遠遠不能滿足于人們的需求,社區護理丞待發展和完善。
在我國衛生機構的管理到經費的預算卻很少向社區護理發展。從政策上,僅頒發了有關發展社區護理的文件,但無具體的規章制度及實施計劃,全國幾家大城市上海、北京等有社區護理服務組織,但也還不完善.有的城市3-4名護士和1-2名醫生做社區護理工作,但卻沒有專門的社區組織.從經費上,在我國的城市,多數居民享受公費醫療,而公費醫療僅限于醫院服務,從而阻礙了社區護理的發展.在農村,由于社區醫院的組織不完善,而離大的醫院又比較遠,出現小病不治,大病就醫,所以造成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下降.近年來,雖然正倡導醫療制度的改革,但大部分局限于醫院治療,而且對社區護理還沒有統一合格的收費標準,這些都影響人們對社區護理的正確認識,阻礙了社區護理的發展。
社區護理專門人才缺乏:社區護理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能力,良好的責任感和服務態度,豐富的醫學知識和扎實護理操作技能,能獨立判斷和解決問題能力,靈活的處理各種復雜的健康問題,適應錯綜復雜的環境.我國的護理人力資源一直短缺,中國現有13.5億人口,護士僅有130.785萬人,其中專業的社區護理人才更是短缺.目前我國通過多種形式培養社區護士,使能夠掌握社區護理的基本技能及工作方式《社區護士崗前培訓大綱》為培養社區護理隊伍做出明確的規定,在培訓中逐漸形成一支專家隊伍,擁有一系列的教材,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社區護理教育,促進社區護理的開展.衛生部頒發的《社區護理管理的指導意見》規定:社區護士必須具有國家護士的執業資格并經注冊,還要通過地(市)以上規定的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同時還要能夠獨立從事家庭訪視工作,以滿足不斷發展的社區護理的需要。
2 我國社區護理發展趨勢
2.1 人口老齡化對社區護理的需求
老齡人口迅速增加,老年護理和慢性病護理的社會需求日益增長,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截至2008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5989億人,占總人口的12%.據預測,我國到2025年老齡人口將上升到20%左右.如此龐大的老齡人口群,將對經濟社會帶來一系列深刻的影響.從近一個時期來看,至少出現了三種趨勢:一、需要贍養的老人急劇增加,家庭照料老人的功能逐漸弱化;二、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成為一個突出問題;三、老年護理出現了從醫療護理擴展到預防保健的新變化。
2.2 城市化社區護理服務建設的需求,隨著我過快速城市化,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為提高城市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建設配套的醫療護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務。
2.3 順應時代要求,實現“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必然隨著護理學的發展,護理工作由疾病護理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轉變,護理范圍及場所由醫院走向社區和家庭,服務對象由病人轉向康復人群,護理工作以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是一個全球性的戰略目標,這個目標要求各國必須推行初級衛生保健.初級衛生保健則是社區護理的主要任務之一。
2.4 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疾病普的改變促進社區護理的發展: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心理-社會的轉變,護理工作也由疾病護理向以人為中心的護理轉變,護理范圍及場所由醫院走向社區和家庭,服務對象由病人轉向康復人群,護理工作以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以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實施全方位的、從生到死、連續性、綜合性的預防工作,以提高生命質量為主要目標.疾病譜由傳染性疾病改變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等.這些慢性病的對衛生服務需求量增加,由于我國的衛生資源的配置嚴重失調,當前,我國的衛生資源分配存在兩個80%現象,即80%的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城市衛生資源中的80%集中在大醫院.對這一現象,這就需要通過社區衛生服務將有限的資源充分用到居民的健康中去,所以發展社區護理勢在必行。
2.5 醫療衛生費用費用的增長:經濟的迅速發展、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使醫療費用大幅度的增長與人們收入的增加不成比例,出現了許多有病無錢醫治的現象.對合理安排和使用有限的衛生資源提出更高的要求,據有關的調查:通過社區護理可以降低居民每年的醫療費用.
3我國社區護理模式的選擇
我國社區護理起步晚,學術界在理論上沒有形成自身的模式,文獻資料中也很少對此類問題進行探討。但通過借鑒和引入發達國家的社區護理理論模式,在實踐中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護理工作模式,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3.1“家庭病床”模式
我國家庭病床最早始于上個世紀50年代天津市,當時的主要目的是為一些國家老干部作好連續的醫療與保健服務,服務內容和形式簡單。黨的以后,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社會的老齡化、慢性疾病的增加及醫療資源的緊張,家庭病床得到快速的普及,1984年衛生部下達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病床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推動了家庭病床工作的發展和提高。家庭病床護理服務對象主要為:1)出院后恢復期仍需治療的患者。2)一切適合在家中治療的慢性疾病患者。3)老弱病殘到醫院連續就診有困難的患者。4)需住院治療而住院又有困難者。其服務項目有:診病、送藥、輸液、注射、抽血化驗、心電圖、吸氧、按摩、換藥、導尿、灌腸、鼻飼等,也可通過與醫院相關科室及人員聯系協調事宜,盡可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需求。家庭病床的護理作為社區護理的重要形式,以其廉價性、持續性、全面性、可協調性及可及性而受到很多社區居民的歡迎,但其護理服務存在服務對象局限(主要是病人而不是社區中的每一人或家庭),服務形式主要為醫療護理模式,且家庭病床服務缺乏規范化管理,服務隊伍整體業務素質低,藥物不良反應問題嚴重等諸多問題。
3.2 “學院-社區”模式高等學院有豐富的社區護理理論知識貯備和大量的人才資源(包括指導教師和學生),社區醫療機構有地緣優勢,兩者有機結合可達到較好的社區護理效果。華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是我國最早引入現代社區護理理論與全面開展社區護理教學的大學之一,1999年該護理學院與成都市中央花園社區的華西醫大附一院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共建社區護理實習與工作基地,較早提出了集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指導和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社區護理核心內容。并與醫院本部建立雙向轉診,為該社區約10萬居民提供全方位的醫療保健護理服務。居民的健康教育滿意度達85%,家庭訪視護理的滿意度達94%。北京大學護理學院的學院式社區護理模式,吉林大學護理學院的“社區-學校志愿合作社區護理,武漢工業學院醫學院的社區護理實習基地,岳陽職業技術學院”職業院校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社區護理對接,均是社區護理“學院-社區”模式的典范。
3.3 特殊人群的社區護理模式
社區護理的對象是整個社區及社區中的每一個家庭及每一個人,而其重點對象是老年人、婦女兒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我國各級婦幼保健機構(院、所)及各種老人院(養老院、托老所)就是針對這些特殊人群進行護理服務。我國婦幼保健服務按區域、分地段設置婦幼保健院(所)進行管理。在社區婦幼保健護理工作中,除對婦女兒童(孕產婦、嬰幼兒)進行各種護理工作外,還通過隨訪對其家庭成員進行健康教育、保健咨詢等,幫助其改變不良的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生理環境,具有典型的社區護理特點。隸屬于民政部門的各種養老機構,包括養老院、老人院、托老所、社區養老院等,目前服務的主要對象為生活不能自理而子女照顧有困難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及為部分老年人提供生活與醫療方面的護理。生活護理包括一般飲食起居的護理,對喪失或大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及部分老年癡呆癥老人生活護理還包括進食、梳洗、大、小便護理,醫療護理包括入院和年度體檢,遵醫囑的注射、輸液、胃管、導尿管的護理等。
3.4 社區衛生服務模式
2006年國務院了關于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基層醫療與護理的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形成,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為我國社區護理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服務模式下的社區護理具有以下優勢:1)目標明確,社區護理針對整個社區及社區中的家庭、個人進行護理。2)便于管理,可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下設置社區護理的獨立部門負責社區護理工作,由專人管理。3)服務便利,社區護士可很方便進入社區開展家庭訪視、健康調查、健康指導、疾病康復甚至生活料理等,由于社區人口集中也便于健康檔案的建立。4)資源共享,可及時與大醫院建立雙向轉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社區居民減小醫療費用。5)效績考核準確,可通過社區居民的滿意度、社區護理工作內容、管理手段和效果進行社區護理效績考核,促進社區護理的發展。
3.5 農村社區護理中心模式的建立以鄉村醫生為主體,以初級衛生保健為主要內容,以鎮村一體化為原則,以地方經濟為后盾開展農村社區護理服務,鎮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的推行,完善了三級醫療保健網,為農民不同層次的治療護理需求帶來便利。在農村設立社區護理實習基地,順應了我國發展高等護理教育的需求,為全科社區護理人才增加了培養空間與就業機會。
3.6 以城鎮發展為導向全面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點工作,為擴大合作醫療的覆蓋面奠定扎實基礎。在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加強監管等方面總結經驗,并適時推廣,逐步擴大覆蓋面,加快農村社區護理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銜接,為農村社區護理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總之,我國社區護理還處在起步階段,其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我們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迎接面臨的城市化和老齡化,將先進的社區護理服務模式與我國社區護理現實相結合,探索符合中國發展的社區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莊華.關于社區護理的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2).
[2] 段燕.北美社區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7-9.
[3] 梁文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社區護理現狀與對策[J].護理研究,2007,21.
[4] 胡莉萍.社區護理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家庭護士,2008,6.
[5] 侯淑肖,尚少梅,鞏玉秀,等.社區護理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5.
社區護理工作是社區衛生服務的一部分,是將公共衛生學和專業護理學的理論相結合,應用于社區人群健康促進和健康維護的一門綜合學科。通過社區護士面向社會、家庭和人群開發護理工作,具有綜合性、連續性、協調性、可及性和高度情感性的工作特點。因此,做好社區護理工作,決不是一項簡單的事情,需要充分認識發展社區護理服務的深刻內涵和外部環境,促進社區護理服務的發展。
1做好社區護理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疾病譜的改變,醫藥衛生制度的改革及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人們對于及時合理、經濟、有效的社會保健、社區護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1.1社區老齡人口的增加
1990年以來,我國老年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長,預計到本世紀中葉達總人口的25%,也就是說到那時我國每4人中就有l位老人,而老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別是身體功能的減退,行動不便,患病后對護理的需求量也增加。
1.2疾病譜的變化
隨著社會的進步,環境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疾病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慢性病的發病率顯著上升,慢性病的護理需求量增加,這些護理工作需要社區護理來滿足。
1.3醫療費用過高
由于醫療費用的不斷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醫療需求和衛生服務的合理利用,因此,方便、快捷、廉價、優質的社區護理服務,可能滿足其健康需求。
1.4醫療保險服務的需要
目前全國各地的醫療保險工作已全面起動,為做好這項工作,各地已將基本醫療保險工作逐步納入社區衛生服務范圍。因此,社區護理工作是適應基本醫療保險服務的需求,同時也是做好醫療保險服務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
2做好社區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2.1護理人員觀念不適應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分配到社區工作的護理人員思想意識還停留在對病人進行功能性護理的基礎上,只是打針、服藥,工作缺乏主動性,被動從事護理工作。
2.2綜合協調能力不強擔任社區工作的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缺乏獨立性,被動從事護理工作,對社區服務工作理解不深,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綜合協調能力,導致工作出現銜接不利。
2.3專業知識陳舊,全科知識缺乏社區護理不同于一般的??谱o理,需要護理人員除掌握一般護理知識外,還需要掌握一些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臨終關懷等相關知識。目前,全國各地社區服務工作只對醫生進行了全科醫師培訓,而對護士的培訓卻很少,所以在工作中醫護之間配合不協調,影響了衛生服務質量。
2.4工作環境差由于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剛剛起動,各地工作條件、環境參差不齊,特別是護理服務所需的房屋、器械陳舊,相應的輔助設施難以達到標準,影響了護理質量的提高。
2.5護理人員福利待遇低由于一些醫療單位存在重醫療輕護理的思想影響,使社區護理人員的福利待遇不高,影響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做好社區護理工作的幾點構想
3.1適應形勢,轉變觀念隨著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也將進一步加強,社區的護理工作不在是簡單的機械的護理服務,而是需要更新觀念。由于社區護理服務對象不是以個體患者的疾病為中心,而是以社區人群的健康為中心,即以整個社區人群為護理服務對象,以促進和維護全社區人群的健康為目標。因此,要求護理人員要切實改變觀念,從“等上門服務”到“走出門服務”。服務對象是從個體到群體,專業知識從??频饺?服務功能從單一功能到六位一體,服務范圍從“以條為主”到“以塊為主”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工作需要。
3.2提高綜合協調能力由于社區護理工作具有綜合性、連續性、協調性等特點,社區護理工作面對的不是個體病人,而是所轄社區人群,護理服務所解決的不僅是個體病人的治療護理問題,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還包括整個社區人群的健康問題。
所以,社區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綜合協調能力,才能做好社區護理工作。
3.3組織培訓,提高全科護理知識目前,社區護士大部分是從醫院臨床“轉行”的,業務知識不適應社區衛生服務的要求,迫切需要培訓,社區護士應該學習初級衛生保健、公共衛生、社區護理等知識。學習采取脫產學習、業余自學、派出進修、集中上課等多種形式,培養護士樹立治療護理、預防保健并重要的意識,使社區護士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護理者、教育者、咨詢者、健康情況追蹤者、人群健康的評估者、健康行為的促進者、個案管理者。同時,還要求社區護士了解有關衛生政策、法規,能對本社區健康情況提供資料及分析,能夠促進有關部門改進環境衛生,能夠實施健康教育,改變社區人群不健康行為。
關鍵詞農村城鎮社區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237
“重醫療輕護理”是普遍認識,我國農民和城鎮居民遵循多是自然生存法則,在科技發達、社會文明進步的今天,人們在生命健康維護中,農村和城鎮社區護理從法律法規、行政管理、專業人員職責和技能、農村人口和城鎮居民對生命健康護理基本護理常識都是很薄弱的。結合我在農村縣、鄉、村和城鎮居民區進行護理工作的觀察和分析,認為農村和城鎮社區護理是不容忽視的社會事業,也不能“重視城鎮又忽視農村”的發展社區護理,就此存在的問題和淺略的對策,結合實例談談我的觀點。
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問題
社會保障的不足: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中,社區護理機制不全,人員及設施配置不足,縣醫院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護理人員老齡化,數量也不足,鄉衛生院護理人員是以醫療護理中治療疾病為主要工作責任,近年有補充,但仍存在人員不足,村級衛生所及個體診所僅有鄉村醫生,無護理人員建制。而在治療疾病中承擔護理的專業人員極少,大多數是醫生兼職或非專業人員從事護理工作,且只會液體配置、靜脈穿刺的技術操作,有些診所輸液每天達15人次,工作是由這些非專業人員從事。各方面都未重視。城鎮社區護理有了簡單設施和少量人員,但也是存在以醫療治療為主,在疾病三級預防中及健康教育中,農村人員和社區均無完善的管理體制,社區護理幾乎未能開展相應的工作。
農村人員及城鎮居民的生命健康維護護理常識貧乏:首先是生命健康的維護意識淡薄,這應是農村人員及城鎮居民健康社區護理的重要職責。珍愛生命,保持健康群體是一個民族文化精神和生存發展的重要內容,決定一個民族興衰的關鍵。大多數農村人員及城鎮居民僅有少量的傳統保健知識,對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現、預防上沒有意識,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和常識,這也是社會、區域經濟、文化長期落后造成的,也與人們主觀意識不強有關。
農村人員和城鎮社區護理的健康調查、評估工作不到位:只有對農村人員和城鎮居民的健康狀況、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流行病及傳染病發病等有全面、深入、長期的調查、觀察,才能對人們提供良好的、有針對性健康指導、教育和培訓?,F行的三級醫療機構兼承這方面工作,護理工作投入不足,工作不到位,以“醫養預防保健”現象突出,有些婦幼保健、計劃生育站開辦成綜合醫院,僅有的健康調查、評估也不能到位,有公共衛生事件涉及情況時才專項調查,調查分析資料不規范。
農村人員和城鎮社區護理中健康宣傳教育不足:這也是造成人們衛生保健知識,自我救助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人們僅能從一些科普宣傳和社會現象中了解一些相關知識,能為人們提供專業化家庭護理知識的機會太少。社區護理中健康宣傳教育不足,人們在家庭護理,護理管理方面需要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
農村人員和城鎮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護理中的保健、康復指導及培訓欠缺:如何做到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按時作息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及保持環境衛生等方面指導很少。
農村人員和城鎮社區護理中心護理要引起人們高度重視:心理平衡是心身健康的重要條件,社會中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各種關系的變化,自身價值觀、生存觀的多變,人群中相互競爭又相互依存,不確定的機會因素的增多,傳統理念與現代潮流的矛盾等等,心理平衡需要不斷調整。人們要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也需要社區護理中心理衛生護理的救助。社區護理中心護理要是整個社會穩定、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策
建立農村和城鎮社區護理服務體系:受傳統醫療因素影響,有醫療無護理的觀念應改變,疾病三級預防中社區護理應發揮重要作用。醫療衛生做為社會公益事業,政府要主導,應在三級醫療衛生網的基礎上建立農村和城鎮社區護理服務體系,建立機構、人員經費保障和人事管理機制,實行區域和行業管理雙管,明確職責,不斷探索,以維持群眾的生命健康,社區和諧穩定,患病人少了,看病難、看病貴也好解決了。
培養一支農村和城鎮社區護理人員隊伍:開展農村和城鎮社區護理需要一支穩定的、有社區護理知識和技能的護士隊伍,對她們進行不斷進修培養、訓練,保障她們生活條件,不但在城鎮居民區能開展工作,更要能在農村深入家庭、村社、履行職責和義務。近年大、中專院校護理專業畢業人員很多,不應都擠在三級醫院中,可到社區,那是社會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就業的機會,是護理事業真正發展的廣闊前景,是惠及百姓,發揚南丁格爾精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