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8 10:58: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知識管理機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DOI]10.13939/ki.zgsc.2016.24.198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進行有效的知識管理與創新對企業的可持續、長遠、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網路化、數字化、知識化、虛擬化時代的加速到來,企業經營管理面臨著日益復雜的外在環境,于是,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督促著企業不斷進行人才培養,知識積累與技術革新。鑒于此,當下進行知識管理,建立完善的知識管理機制是目前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
1 知識與知識管理相關內涵
1.1 知 識
物質、信息和能量三部分共同構成了世界,而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無疑是借助于知識、信息以及數據來進行的,知識是人們了解世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它與信息、數據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眾所周知,獲取知識比獲取信息是一種更高級、更能動的能力。知識可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劃分為不同類型。例如,原理知識與技能知識、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員工個人知識與企業知識等。我們在企業發展中提到的知識具有專業性、綜合性、實踐性、廣泛性,只要能促進企業發展和進步的知識都可拿來所用。
1.2 知識管理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知識管理被稱為一種“新興、現代、科學”的管理方式,其自一開始便被企業領導者廣泛接受。在早期的企業知識管理中,顯性知識備受重視,成為企業管理的主要知識形式,但是隨著知識管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重視對隱性知識的挖掘,而隱性知識的承載者是人才,這就預示著有更多企業傾向于培養知識創新型人才,開創“以人為本”的人才管理模式,實現對知識資源的深層挖掘與管理。關于“知識管理”的概念,學者們眾說紛紜,各有千秋,但其內涵基本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知識獲取、知識梳理、知識存儲、知識維護與應用、知識轉移與共享、知識創新等。
2 企業幾種重要的知識管理機制
2.1 知識轉移與共享機制
2.1.1 建立企業內部的知識轉移與共享機制
關于企業的知識轉移與共享,學術界認為包括兩種:一種是企業內部知識轉移與共享。這主要是指企業內部生產部門、人事部門、財務部門、銷售部門、研發部分等之間知識的流動、轉移與共享。另一種是指在知識聯盟條件下,各企業之間信息與知識的相互學習、相互溝通與交流、相互共享。
關于企業內部知識轉移與共享機制的建立,企業應做到以下四點:一是建立激勵獎懲機制。要促進企業各部門之間、企業員工個體之間知識轉移與共享,適當的獎懲激勵機制建設很有必要。企業可依據自身發展狀況,基于員工的心理進行薪酬激勵制度、產權激勵制度、定期考核淘汰制度、知識署名制度等制度的創設。二是建立創新失敗寬容制度。該制度有利于實現企業知識創新。三是創新企業內部組織機制。企業要不斷創新內部組織機制,優化組織結構,促進知識管理創新,改善企業內部知識轉移與共享現狀。四是建立健全企業文化機制。企業要基于知識轉移與共享強化企業文化建設,以文化建設的方式實現企業內部知識的流通、生產、創新與共享。
2.1.2 建立基于企業聯盟的知識轉移與共享機制
隨著科技的發展,企業研發的風險逐漸增大,很多企業為了降低自身知識研發與使用的風險,想到了與其他企業聯盟來共同分擔風險機制的方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知識資源可以在建立聯盟的各企業之間進行無障礙的流通、轉移與共享,它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何克服聯盟企業知識轉移與共享障礙,提高共享效率是擺在各個企業知識管理面前的棘手任務,筆者認為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首先,建立企業與企業間的信任機制。毋庸置疑,各聯盟企業必須對彼此要高度信任,企業只有在相信對方不會趁機竊取本企業核心知識的前提下,才會積極進行知識的轉移與共享。其次,建立企業間的利益分配機制。在知識研發中,由于各企業對知識研發的投入與貢獻不一,因此,知識開發帶來的利益也不盡相同,只有正確進行利益分配,促進公平公正,才能使企業更樂于進行知識轉移與共享。最后,建立完善的沖突與矛盾化解機制。當然,在聯盟企業發生激烈的沖突與矛盾時,知識的轉移與共享便受到阻礙,故要建立矛盾與沖突化解機制。各企業之間要時常溝通,強化交流,構建健全的溝通機制;一旦沖突發生時,要秉著“寬容對待,防止惡化”的原則解決問題;構建文化共享機制凝聚使各企業擰成一股繩。
2.2 知識管理保障機制
2.2.1 技術保障機制
毋庸置疑,企業要想提高知識管理的質量與效率,獲得技術支持與保障很重要。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知識管理,有利于實現知識管理的自動化、準確化、系統化,幫助企業知識管理人員輕松實現知識的生產、管理、利用與更新等,極大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筆者認為,構建技術保障機制,主要可通過以下兩點來進行:一是優化企業門戶網站建設。優化的信息,門戶網站最好具有以下功能:信息檢索、、共享,提供信息交流平臺等;二是建立整個企業以及各個部門的知識地圖。所謂知識地圖,即用圖表或者圖標的方式對知識存儲載體、知識分布的一般狀況進行詳細說明。知識地圖的構建更有利員工培訓、員工學習以及進行有效的信息檢索。例如,銷售部門可建立銷售地圖。
2.2.2 文化保障機制
良好的企業文化將為企業實施知識管理提供優質的內部環境,鑒于此,企業應建立基于知識學習、共享、交流,人人參與創新知識研究的良好企業文化,即為知識管理建立文化保障機制。從該層面上講,企業文化應該由以下幾個內容構成,即知識共享文化、促進學習與交流的文化、鼓勵創新發展的文化等。具體來說,企業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建立學習型企業,激勵員工進行知識創新。促使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倡全員學習,鼓勵員工學習一切有利于自身發生的知識,提升其綜合能力;二是有目的地建立共享文化機制。在日常管理以及員工培訓中,企業要強化對“知識共享”文化的滲透,并鼓勵員工共享知識、合作發展。
2.2.3 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知識產權對一個企業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保護知識產權是每一個企業知識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為了確保知識管理的高效性,企業要有目的地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一些大規模企業很重視知識的創新成果,并就自己研發的創新成果申請國家專利,將該項研究成果再以法律形式保護起來,使其不受他人侵犯。因此,申請專利無疑是一種有效的知識保護手段。另外,有價值的知識創新成果只有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其之于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很多企業已經根據自身發展情況,研究有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與應用模式,并初步取得成效。
綜上所述,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占鰲頭,建立完善的知識管理機制,提高知識管理效率,使知識資源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經營管理很重要。企業可通過建立知識轉移與共享機制、知識管理保障機制等方式提高知識管理的高效性。但是,建立完善的知識管理機制是一項煩瑣復雜、循序漸進的系統工程,企業一定要立足實際,引領創新,真正做好知識管理這一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王偉.企業知識管理機制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2]蘇用專.現代制造企業知識管理的機制、模式與體系構建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
[3]宋超.跨組織合作企業的知識共享與保護機制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知識資本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6)12―0028―02
知識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在企業界,但知識管理的思想起源于圖書館的知識組織與知識服務。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過渡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雖然,知識管理引入圖書館是必然趨勢,但怎樣把知識管理引入圖書館的管理?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本質是什么?如何實現這一管理?本文將從知識管理的含義和高校圖書館的特點及導入分析人手,給以分析和回答。
一、知識管理理論科學含義的把握
知識管理的概念是上世紀90年代由企業界提出來的。經過十幾年的研究,知識管理的定義越來越豐富。美國的經濟學博士Yogesh Mathotra認為,知識管理是使企業面對日益增長的非持續的環境變化時,針對組織的適應性、組織的生存和競爭力等方面的一種迎合性措施。美國生產力與質量研究中心把知識管理定義為: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而對知識的識別、獲取和充分發揮其作用的過程。我國學者對知識管理的定義主要有兩種:一是認為知識管理使系統地發揮發掘、優化、控制公司所積累的知識并使之增值的活動與過程,這是從狹義的角度來理解的;二是認為知識管理作為社會性、集成性的活動,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中,包括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對知識的管理和以知識作為信息的管理,這是從廣義的角度來理解的。
由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知識管理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指對信息的管理,把知識作為對象在信息系統中可以進行識別和處理,能獲得技術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指對人的管理,認為知識的很重要一部分來自于人腦之中,而知識管理就是要發掘來自人腦中的這部分非編碼化的信息。
二、轉型過程中高校圖書館的新特點
目前高等院校的圖書館,在漸漸地向數字圖書館轉變,提供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可以說是傳統的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的融合。數字圖書館,也被稱為“虛擬圖書館”、“無墻圖書館”。雖然高校圖書館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圖書館,但在具有傳統圖書館的特點的同時,也具有數字圖書館的幾個特點:
特點一:數字化的存儲
數字化的存儲是指利用現代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將各類傳統介質的文獻進行壓縮處理并轉化為數字的信息。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是數字圖書館的基礎,也是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最大區別。
特點二:網絡化的傳遞
網絡化的傳遞是通過以網絡為主的信息基礎設施來實現的,通過由寬帶網組成的因特網和萬維網以高速度、大容量、高保真的計算機和網絡系統將世界各國的圖書館和無數計算機聯為一體,不僅可以利用自己內部館藏資源,而且可以實現世界范圍內的信息交流,通過網絡和其他信息行業融合在一起形成信息化的一部分。信息資源傳遞的網絡化是數字圖書館的重要標志,也帶來了信息服務的跨時空性、信息利用的開放性。
特點三:共享化的利用
共享化的利用是建立在數字化的存儲和網絡化的傳遞基礎上的。數字圖書館的資源不僅體現為不同地區的讀者對信息資源的共享,也體現為不同地理區域數字圖書館對數字化、網絡化資源的共享,信息資源傳遞的網絡化,使眾多的圖書館借助于網絡獲取各類數字信息來滿足讀者對知識日益增長的需求。在數字化圖書館的時代,通過計算機網絡,讀者不必親自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只要利用計算機,就可以對遠程的數據庫中的資料進行聯機瀏覽、檢索。
特點四:知識化的提供
數字圖書館將實現由文獻的提供向知識的提供轉變。由于信息加工的知識化、智能化和完備的檢索系統的建立,使數字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某一主題的目錄文獻的全文、照片、圖像、聲音等各種知識信息,由信息提供多次的滿足轉變為信息提供的一次滿足。
三、從知識資源到知識資本的管理本質分析
圖書館知識管理,不同于企業界的知識管理,不可以直接把企業的知識管理照搬到圖書館中,認為那就是圖書館的知識管理;也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文獻管理和信息管理,認為圖書館的文獻都是知識;同樣,也不能把圖書館的全部活動對應于知識的構建活動,把知識管理運用于圖書館的各個領域;更不是把知識管理對應于圖書館的管理,認為知識管理無所不包、無所不能。
我國學術界對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概念有多種表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從管理對象來看,認為圖書館知識管理其實質就是對其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收集、整理、存儲使用,并使其充分發揮作用的過程。
從管理職能來看,認為圖書館知識管理即圍繞知識創新開展工作,開發知識資源,為知識創新服務。也有研究者認為圖書館知識管理體現于圖書館的內部組織管理和業務工作管理兩個層面。
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就是運用知識管理的理論方法進行高校圖書館知識資本的管理,它并不是要取代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全部內容,而是高校圖書館管理的一個新領域。它不是對高校圖書館的知識資源,包括藏書、數據庫進行管理,而是對高校圖書館的知識資本進行管理。
能夠對組織目標有貢獻的個體、群體和組織的知識才能成其為知識資產。高校圖書館作為組織同樣擁有知識資產,表現形式同樣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不是圖書館擁有的文獻就是圖書館擁有的顯性知識,而是這些文獻是圖書館的工作對象。圖書館作為組織及其員工通過學習可以把部分文獻記載的知識轉化為個體、群體和組織的知識,成為圖書館的知識資產。圖書館顯性知識的內容為管理體制、規章制度、技術文檔、服務品牌等。圖書館自主開發的管理系統和數據庫等產品的創新思路、程序開發技巧等屬于隱性知識,而源代碼、技術文檔和使用說明書等屬于顯性知識。隱性知識的內容為長期形成的組織文化、管理人員頭腦中的管理經驗、技術人員頭腦中的創新思路、工作人員頭腦中積累的工作技巧等。
四、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現機制
我們已經對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概念、對象有了明確的認識,那么怎樣實現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呢?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本文認為,高校圖書館實行知識管理的關鍵在于建立適合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機制、技術機制和有利于創新、交流的激勵機制。
1.管理機制
由于高校圖書館的具有數字圖書館的網絡化特征,在這種網絡化的條件下,圖書館的組織結構應從以往的固定等級模式向扁平化的網絡模式轉變。在實施網絡化管理的同時,側重于疏導和激勵的管理和調節,激發人的知識能力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與潛能的挖掘,建立方便知識創新和知識共享的平臺,從而實現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之間的融通和轉換。
2.技術機制
高校圖書館實現知識管理的另一個基礎就是要有支持知識管理實現的技術支持。這些技術支持應該能夠充分地支持知識的積累與傳遞、知識的挖掘與再生以及知識的利用與評價,充分支持高校圖書館的虛擬知識資源體系的服務集成。這一技術機制實際上就是將知識信息資源與用戶和使用過程緊密地結合、靈活的運用各種資源和功能的新型知識管理系統。這一技術機制的建立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3.激勵機制
首先,要擁有高素質的圖書館館員。圖書館館員在知識管理的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圖書館館員利用自己駕馭館藏文獻、各種數據庫和網上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夠深入到某一學科的知識層面對文獻中的知識進行鑒別和篩選的基本素質,結合對知識的組織、整合和傳遞的技巧,進行導航性的知識服務,幫助用戶在其需求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知識層面的交流,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滿足用戶對知識的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綜合素質的圖書館館員能夠使知識管理得以順利實施。因此,在高校圖書館內建立適合館員學習、積累和創新的激勵機制對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效果和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建立適合于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機制就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培養具備知識管理技能的知識型館員,以滿足知識管理的需要。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總量在飛速增加,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只有及時的專業培訓才能保證圖書館館員對新知識的深入了解和準確把握,從而使他們跟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及時準確地為讀者提供服務。
再次,以讀者為中心,建立人性化的導航系統。建立人性化的導航系統,即從讀者的角度來設計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充分考慮用戶的特點,滿足讀者個性化的要求,做到“在最需要的時間將最需要的知識傳遞給最需要的人”。
最后,建立良好的館內文化,激勵館員的主動性。簡而言之,即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合理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一個尊重知識的工作環境,激發館員創造性地為讀者開展知識服務,提高知識創新能力和知識應變能力,使讀者的信息需求得到滿足,使圖書館館員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收稿日期;2006-10-14
作者簡介:李阿瑩(1962-),女,黑龍江哈爾濱人,館員,從事工具書管理和圖書館知識管理研究。
1、虛擬企業內涵及特征
虛擬企業的優勢在于通過集成各成員的核心能力和資源,實現雙贏目的。作為一種新的組織形式,虛擬企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邊界動態性。虛擬企業一般是由一些獨立企業(包括制造商、供應商等)以利益為基礎,以各種相對優勢為結點組成臨時性網絡聯合體,它突破了傳統的企業邊界,組織邊界比傳統企業更動態化、更模糊。
(2)競爭合作性。虛擬企業的競爭是建立在共同目標上的合作型競爭,而不是傳統企業之間那種你死我活的對抗性競爭,因而它避免了兩敗俱傷的最壞結果。
(3)優勢互補性。虛擬企業成員之間可以共享各自優勢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形成虛擬企業整體更強大的競爭優勢,從而提高其競爭性。
(4)協作信賴性。相互信任是虛擬企業形成和合作的基礎,各成員企業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通訊手段,加強了彼此合作和交流,也更加提高了合作伙伴之間的信任度。
2、知識管理概述
20世紀末期,人類社會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充分認識到知識和智力等要素對社會經濟和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企業資源領域,傳統的廠房、設備和產品等物質要素,發揮的作用已經越來越有限,而知識、技術、智力、信息等要素對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隨著社會和企業對知識認識的加深,知識管理逐漸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成為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學者們的研究,知識管理是對企業的全部知識和對企業知識活動的各個環節的有效管理,最終使企業的知識資源發揮最大價值,從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許多企業發展的實踐表明,知識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目前,一些行業領先企業,如麥肯錫咨詢公司、IBM、施樂公司、微軟公司等,都已經成功導入了知識管理模式,并建立了知識管理體系,獲得了巨大成功。知識管理是為了迎合現代市場發展的需要,運用現代各種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對企業各種知識的開發、利用和管理,最終充分發揮企業資源的有效價值。知識管理的目標包括以下六個方面:推進新知識的有效開發和創新;確保知識在需要的時候是可得到的;知識的擴散,使一個組織內的所有成員能共享和應用知識;支持從外部獲取知識;確保知識在組織內傳遞;確保組織成員知道所需要的知識在何處。
二、虛擬企業知識管理的內在邏輯分析
1、虛擬企業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1)虛擬企業大多屬于知識密集型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虛擬企業的特點決定了其大多屬于知識密集性企業。對于知識密集型的虛擬企業,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失效,需要運用知識管理的理論和運作模式進行管理和運營,以保證虛擬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力。
(2)虛擬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是智力資產。對于虛擬企業,傳統物質資源的作用已經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專利、版權、商標、商譽等智力資產,相比較于傳統的物質要素資源,這些智力資源對企業利潤的貢獻率更高,更能創造巨大的利潤空間。
(3)虛擬企業成功的關鍵靠人力資源。相對于傳統企業,虛擬企業對人才的依賴更強。虛擬企業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強,由于缺乏有效的機制作為約束,造成優秀的人才可能會比傳統企業更容易流失,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人才的流入也更為便利,關鍵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人力資源,這是虛擬企業成功的保障。
2、虛擬企業知識管理的適用性
(1)知識管理的條件與內容適宜于虛擬企業。知識管理模式誕生于后工業化時代,也即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源和智力資本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在知識管理模式中,強調企業知識的采集與加工、知識整理與存儲、知識傳播與共享、知識創新與應用,而這些內容正是現代虛擬企業提升其競爭優勢的基礎。
(2)知識管理的智能化與定制化適宜于虛擬企業。毫無疑問,知識管理是一種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不僅表現在其運用了前沿的知識和理論,更體現在其管理技術的先進上。在知識經濟時代,顧客需求越來越個性化,這就需要企業能夠為這些顧客提供他們各自不同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而虛擬企業正是為顧客的這種定制化營銷而量身定做的,它運作的靈活性、快捷性和精準性都能很好的滿足顧客的定制化需求。
(3)知識管理的協同性與靈活性適宜于虛擬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企業在高度分工的基礎上實現最大程度的協作。在知識管理模式中,正是這種協同與高度的靈活性,使得企業各部門能共享企業內部知識和跨企業間網絡知識,從而提高企業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而虛擬企業與傳統企業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其靈活性和快速反應力,因而知識管理模式非常適宜于虛擬企業的管理。
三、虛擬企業的知識管理策略
1、建立知識管理型企業文化和管理機制
虛擬企業是各個企業成員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形成的一個具有共同利益的動態聯盟,其實質在于突破企業邊界,在更多的市場空間實現企業內外部資源的動態配置和優化組合。但由于聯盟成員間關系很松散,每個成員又具有高度的決策自,因而,如果沒有有效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機制來約束,其協同能力就會大打折扣。因而,建立一種知識管理型企業文化和一套資源整合的管理機制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
2、構建個人、團隊、企業、跨企業四維知識管理體系
與傳統的企業相比,虛擬企業的知識管理要想成功發揮效用,不僅涉及到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還與跨企業間的知識管理有密切聯系。虛擬企業的記憶知識與單個成員企業不同,它在單個企業知識記憶系統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跨組織知識記憶系統。可見,虛擬企業的知識管理,既包括個人、團隊和企業三個維度層面,還涉及到跨企業第四個維度。因而,虛擬企業必須構建個人、團隊、企業、跨企業四維知識管理體系,加強企業內部和跨企業間的知識管理。
3、加強成員企業內部知識的整合與共享
在虛擬企業的成員企業內部,要重視對知識資源的管理,要將知識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產。通過對單個企業內部知識的整理、獲取、加工和整合,形成虛擬企業的組織知識,并通過組織安排和制度安排加強組織知識的信息共享,實現虛擬企業組織知識的市場價值最大化,最終實現虛擬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4、加強跨企業間網絡知識的集成與創新
電子圖書館的戰略及標準規范管理、知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產權管理、用戶管理、數字信息資源管理以及營銷管理等構成了電子圖書館集成管理的核心要素。數字信息資源管理是電子圖書館管理的基礎,根據圖書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信息化環境促進了圖書館電子化和網絡化的快速發展。在電子圖書館的大環境下,通過一定的通訊網絡與地區、國家乃至世界各地連接,多個圖書館的合作和發揮各自的優勢來共同研究,信息技術正在圖書館界得到廣泛應用。因此,網絡上每個節點的圖書館必須要顧全大局、識整體,使電子圖書館理念成為新世紀圖書館發展的動力。在電子圖書館的管理中要具有創新管理理念,應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應用為手段,要運用企業過程再造管理技術,打破原有的業務工作框架,創造性地運用信息技術,即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館藏是再造一個虛擬圖書館的過程,實現信息資源虛擬化和檢索的智能化。數字圖書館應建立新型、高效的運行機制。而電子圖書館運行機制典型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四種方式:基于ERP管理思想的圖書館資源計劃管理機制,實現圖書館管理的最優化;分布式業務機構機制,數字化資源建設部門應一并承擔起信息資源獲取、信息資源整序、維護的功能,實行采——分——編一體化的作業流程。融外借閱覽、參考咨詢、網絡導航、用戶培訓等服務于一體,保證圖書館網絡的暢通,做好數據的遷移工作;放射狀網絡信息資源機制,由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中心進行統籌規劃;工作站——局域網——互聯網三級版權管理機制,將不同的版權內容分割成不同的管理模塊,分級進行管理,讀者可以根據合理使用原則閱覽版權作品,在信息使用和版權約束之間起到了一種協調作用。
二、電子圖書館的集成管理
電子圖書館標準規范管理:電子圖書館標準要采用遵循內容編碼、數據通信、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知識產權、服務運營等方面的標準和規范。構建數字圖書館的標準體系要實現數字化信息采集標準、數字化信息組織與存儲標準、信息檢索標準、網絡及網絡資源標準、信息的權限管理和安全標準以及其它標準。針對一般數字資源加工和有關專門數字資源加工,建立基本數字對象和專門數字對象元數據規范,建立資源集合元數據規范,建立數字資源搜索、檢索、調度和使用的標準規范。電子圖書館知識管理是指與電子圖書館知識創造、組織、應用與服務有關的包括基礎設施、人力資本、知識產權保護等在內的全面的、系統的管理。電子圖書館建設是一項知識創新工程,為21世紀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流通環境;電子圖書館是一種知識型組織,是一種面向用戶的網絡化數字資源體系;電子圖書館知識管理是圖書館管理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一種開放式的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管理方式。其知識管理分為信息與知識源、基礎設施、信息與過程管理、組織知識分類、知識門戶和知識應用六個層次。在當前充滿變化的信息化環境下,發展和創新圖書館學必須進行知識創新,把知識客體中的知識因子和知識關聯表示出來,實現知識檢索管理;另外,知識服務是圖書館聯結用戶和市場的紐帶,即實現知識信息導航、知識信息評價、知識信息咨詢和知識營銷。
三、結語
關鍵詞:知識管理;企業培訓;模式
在傳統的企業發展中,進行企業培訓的時候,主要就是要培養員工的勞動技能,引導員工創造出更多的生產價值。因此,在企業的發展中,員工勞動的技能、對企業業務的熟悉程度,成為員工的重要素質。但是隨著社會發展,信息時代與知識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與科學技術的發展讓企業的信息得到迅速的擴張,人們對知識的重要價值有了重新的認識。因此,在企業自身的發展過程中,要對知識信息進行充分的整合,逐漸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的培訓必須做出相應的改革,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一、知識管理與企業培訓相互整合的模式
在當前企業的發展中,知識管理與企業模式一直處于相互分離的狀態。知識管理的狀態,并沒有對企業的培訓工作帶來改變與創新。在知識管理的理念下,企業的培訓觀念、制度、結構等方面探討知識管理與企業培訓模式的整合。在現代的企業管理中,企業需要圍繞自己的核心任務進行研究與探討,傳統模式下的直接制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企業的組織模式必須進行變革,要建立多元化、網絡化、溝通化的管理機制,加強各個部門、上下級、員工之間的溝通,促進各種信息資源的流動,提高對企業發展與變化的適應能力。為了適應這些新的變化,就要加強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在企業內部建立學習型的組織,構建以知識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員工自助學習、主動學習,拓展員工的視野與思維。建立學習管理機制與知識激勵機制,針對每個員工的個性特點、工作內容、工作量、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來進行培訓模式的構建,傳統模式下統一的、標準化的職位晉升機制已經沒有生存的空間,必須針對每個員工的個性特點進行分析。企業的培訓還要與企業自身發展的長遠的戰略目標相一致,企業的培訓部門應該著重培養員工獲得有利于企業戰略的知識與技能,從工作的人才培訓與企業的戰略發展以及社會需要的角度設定培訓目標與培訓內容,逐漸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促進企業的核心發展。
二、知識管理下企業培訓模式的具體實施
在知識管理的弄濕下,企業需要充分利用知識管理系統中的知識內容、知識系統、知識信息來建立企業培訓的資源庫,更好地將企業內部與外部環境結合起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建立信息資源的共享庫,針對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整合,提升企業發展的整體效果。
1.在企業的培訓體系中,納入非正式學習的理論。知識管理的模式下,信息的獲取方式逐漸增多,面對大量的信息,企業培訓的時候難以滿足知識的增長速度,在這樣的背景下,非正式學習的理論就滿足了員工的學習需要。非正式學習就是員工利用自己身邊合適的條件學習,在學習的時候也是具有明確的目的,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滿足自己的學習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水平。加強員工的非正式學習,要融入到企業日常的生產、管理、研發等工作中,加強員工之間的相互合作,在工作效率與學習效率上實現雙贏。大量的教育調查研究顯示,只有人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是有用處的、是會運用到實踐中的,學習效果才是最好的。非正式學習就是結合人們的這種心理,企業培訓的時候,要將非正式學習納入到員工的工作情境中去,對員工實施有效的影響,逐漸將知識內化且自身的知識,同時,員工學習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得到提升,學習再也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有效的學習。因此,企業需要為員工的非正式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搭建學習的平臺,注重信息的共享,逐漸提升員工的學習能力,促進正式培訓與非正式學習之間的相互整合,逐漸調動員工工作與學習的熱情,促進企業培訓工作的實效性逐漸的提升,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2.轉變培訓方式,創新培訓手段。在知識經濟與知識管理的模式下,企業培訓的范圍逐漸的擴大,員工知識體系的重新構建與學習能力的提升成為必然的要求。在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的情況下,單純的培訓方式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員工的整體需要,因此,必須結合新的技術手段,促進培訓方式不斷升級,提升員工的學習能力。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以網絡為媒介的培訓方式逐漸的受到企業的重視,新技術的運用,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與外部之間的聯系,有利于促進企業知識的不斷更新,有利于加強員工在基建的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因此,隨之而興起的實踐社區、試聽培訓、E- learning、虛擬現實、虛擬教室技術等培訓方式相比于傳統培訓更好地滿足培訓需求的個性化和培訓內容的多樣化需求,完成了培訓部門由提供知識產品向提供學習服務的職能轉變。
3.加強培訓部門的重視,提升培訓部門在企業中的地位。當前很多公司還沒有建立起專門的知識管理中心或者是培訓部門,大部分的培訓部門屬于人力資源部門。在知識管理的模式下,培訓中心的設立非常重要,企業需要對建設培訓部門加強重視,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在企業的戰略決策、執行部門、培訓中心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提升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在很多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下,已經建立了企業大學的培訓模式,運功集體學習、知識交流并且加強教育培訓,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出發,推廣企業特色的思想、文化、價值,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加強員工學習的溝通,提升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企業發展、個人發展、培訓工作相互統一,逐漸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在知識管理的時代背景下,轉變企業的培訓模式,改變員工的知識結構,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知識管理下的企業培訓,應該注重員工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工作動力的提升,構建知識體系、實現資源共享,一步步的改變員工原有的知識與技能,逐漸提升其工作能力,為企業的發揮在那服務。
參考文獻:
[1] 高維佳,仲偉林.知識型員工培訓策略[J].論壇,2009,(1):42-26.
關鍵詞:知識管理;民營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創新途徑
一、新組建民營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忽視人力資源管理對集團發展的影響。從我國新組建民營集團運作情況來看,多數業主將更多的心思花在項目的開發上,很少考慮集團人才隊伍的建立,不重視知識,不重視人才資源隊伍建設等問題比較突出,有些集團將原有處在管理崗位或技術崗位上具有長期管理經驗和技術的人員全部不予以重用,造成新集團成立不久,即刻陷入癱瘓。
(2)人才資源管理意識及內容落后。由于新組建民營集團受長期家族式管理的影響,忽視了“人―知識―資源”這一人才管理鏈條的存在,將對人的管理誤解為是對人才的管理,造成知識員工的知識資源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人才浪費現象普遍,已經成為新組建民營集團最感頭痛和難以解決的問題。
(3)管理機制落后。由于激勵、監督約束、考評機制不健全和不完善,員工的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受到質疑;職業理想、職業規劃受挫;不思進取、工作怠慢;知識創新意識淡薄,有些集團每年在高校學生就業時招到的是一時找不到合適單位的畢業生,但當經過一段時間實踐培養和鍛煉,具備了一定的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又很難留住,客觀上成了為沿海和為其他企業培養高校就業人才的基地。
(4)缺乏長遠的人才資源戰略規劃。在人才資源管理方面,很多集團似乎沒有明確而合理的人力資源架構,集團從吸收、培養到重用等都存在盲目性。結果自己培養的人才要么是不符合專業發展方向,要么是好專業培養完就走,使人才隊伍建設始終在低谷徘徊。
(5)缺乏剛性硬管理和人性化軟管理的結合。大多數集團公司內部缺乏重視知識員工地位的氛圍,強調的是可以量化的硬管理標準,忽視了“以人為本”的軟管理,嚴重制約了知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智慧的發揮,抑制了知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性,特別是集團人事管理未把企業文化納入到人力資源管理中,使文化在集團中所具有的動力、導向、凝聚、融合及約束功能都沒有被很好地挖掘出來,人才的責任感、職業理想成了一句空話。
二、新組建民營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實施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1)知識管理是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創新自身發展的需要。從我國民營企業運行的實際來看,多數集團壽命短暫,甚至有的如曇花一現,這在很大程度上受人才缺乏的影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不斷完善,客觀上決定了新組建民營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創新必須成為集團的管理重心。通過人才資源管理創新實施知識管理,以促使集團加快人才資源管理創新的步伐,將集團所需知識與集團的經營達到最佳結合,這些正是新組建民營集團能得以生存并發展的根本。
(2)科學的知識管理模式可以使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創新實現有效管理。集團通過實施人才戰略來謀求發展,必須引入知識管理的管理模式,采用現代管理理論、手段和方法,以充分激活人與所擁有的知識這兩大管理要素,使員工所擁有的知識得到最充分的運用,并對其更加合理地組合,其中對人的智力這一核心要素的挖掘最為關鍵。
(3)人才資源管理創新實施知識管理符合新組建民營集團自身特點的要求。新組建民營集團多是在小規?;A上發展起來的,在管理者素質、融資、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及培養力度等方面不僅與國有企業存在差別,就是與有一定發展歷史的民營集團相比較,都顯現出自身的特點。因此,民營集團的發展也就需要充分發揮智力資本和人才優勢,提高研發、適應市場環境及創新能力,這在客觀上決定了新組建民營集團不僅需要進行人才資源管理創新,也更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實施知識管理。
(4)實現對人的管理到對知識資源的管理。新組建民營集團必須將對人的管理上升到對知識資源的管理上來,在人才資源管理創新中實施知識管理,已經成為提高集團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即通過知識管理,將關鍵性的知識員工視為管理的主要對象,通過調動和發揮每一位知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知識員工為集團經營目標的實現發揮作用。因此,新組建民營集團要實現管理的合理化、科學化及創新性,就必須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從而實現對人的管理向對知識資源管理的轉 變。
(5)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創新實施知識管理是市場競爭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新組建民營集團能否抓住高素質的人才并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將直接關系到集團的成敗。而人才資源管理創新實施知識管理,將有助于集團更加重視高素質創新人才機制的健全和完善,造就一支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集團人才隊伍,來滿足市場對人才培養和創新技術的需要。
(6)人才資源管理創新實施知識管理,強化人本意識,堅持以知識員工為中心,推動集團發展?!叭吮疽庾R”,就是指以人為考慮一切問題的根本,這種思想直接引申出以知識員工為重心的管理意識。我國民營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帶動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因而,強化人本意識,以知識員工為重心,可以為創造和諧社會作出重要貢獻。同時新組建民營集團的發展,關鍵也需要集團在人才資源管理中形成精英隊伍的穩定和對集團所作出的貢獻。因此,要整體改變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現狀,使新組建的民營集團發揮強大作用,就必須在企業管理中強化改革創新意識,特別是人才資源的管理創新。知識管理與民營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創新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三、集團人才資源管理創新的內容和途徑
(1)高層管理者對人才資源管理觀念、管理思想的創新。市場經濟條件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思維方式,其核心就是把人才資源看做集團最重要的資源?!皩洘o能,累及三軍”,一個好的集團肯定有一個好的業主。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和實踐證明,那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民營集團都具備高素質人才和高管理水平。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新組建民營集團人才管理工作的好壞,已成為集團能否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并在競爭中取勝的重要因素,這在客觀上要求人才資源管理者必須從對“人”的管理轉變為對“知識”的管理,從高層到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僅樹立一種知識管理理念,重視集團的知識資產,并把工作重心從管人到管理知識的轉變及以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及效果評價上。
(2)管理內容的創新。人才資源管理思想的創新,實質上就意味著管理內容的創新。在人才資源管理中,“人”是知識的載體,是知識管理的對象;人的“知識”是管理的內容,而管理的“實質”是人所擁有知識資源的運用和創新。管理對象、管理內容、管理實質是人才資源管理客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鏈條,這一鏈條的管理實質是對象、內容和實質的結合,管人就是管人的知識,而管理知識就是將每一個體的知識形成組織的資源,并使資源能為組織帶來效益。同時,明確了管理的對象、內容和實質,還必須深入分析“人、知識、資源”這一鏈條上每一個環節所體現出的價值。也就是說,這三者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人不一定有知識,有知識不一定能成為組織資源,只有將人、知識結合起來,并通過知識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將每一個體的知識轉化和整合成為組織自身的資源,才能為組織帶來效益,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效果。
(3)管理機制的創新。通過集團在激勵約束、知識創新、監督及考核等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創新,使每一位員工各盡其職、各盡其能、各盡其用,自覺地、不斷地獲取知識,提高和發展自己的能力,并通過考評機制的創新來驗證每一位員工的能力和業績。
(4)管理模式的創新。管理模式的創新就是以人才資源的有效管理作為知識管理的核心,這是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文明的基本標志。人才的管理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其實質是“知識第一,質量和服務第一”,只有重視了對人的管理,才能做到對人的知識管理,也才能將個人知識組合成為組織的知識資源。而在運用知識管理對人才資源管理創新的整個過程中,必須考慮到人是精神文化屬性的主體,是有個人的奮斗目標的,因此,應在尊重個人目標的前提下,實現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結合。
作者單位:南陽理工學院商學系
參考文獻:
[1]林澤炎.現代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89-95.
[2]林澤炎.企業現實人性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J].智囊,2000,(1):63-65.
Abstract: Facing the era of informatization and reclamation, medical libraries should transform into a think tank providing knowledge service as the center. In this article, the orientation of building such think tank (medical library system)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service and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ink tank, that is, resource orientation principle with the knowledge service as the connotation, service orientation principl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libraries, think tank mechanism orientation principle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study, with a purpose to promote the soft power of medical libraries, and remain competitivenes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ra.
Key words: knowledge service; medical libraries; think tank; system; orientation
?S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知識信息逐漸向數字化形式轉化,智庫體系的融合加速了醫學圖書館的轉型。面向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體系定位,應遵從以知識服務為內涵的資源定位原則、結合醫學圖書館特色的服務定位原則、學研兼顧的智庫機制定位原則。從智庫與醫學圖書館的融合設計到整體體系的構建,對其體系的定位研究至關重要。
1 知識服務與圖書館智庫
1.1 知識服務內涵及意義
所謂知識服務,是指隨著知識管理概念的普及和信息服務領域的發展,針對用戶對知識獲取和利用的需求,對信息資源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和創新的過程。知識服務的內涵十分廣泛,一方面體現
作者簡介:左紅,館員,研究方向為醫院圖書館建設。 E-mail: lnws123@yeah.net
在信息資源的直接提供,以及挖掘大量的隱性知識;另一方面表現在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相互作用與相互轉化,以及通過建立“資源數據庫”和知識網絡,提供高效的知識服務保障。知識服務是在知識管理與信息服務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即針對用戶需求提供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案,采用目標驅動服務、個性化服務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訴求,促進圖書館服務向多元化方向轉變。
1.2 圖書館智庫
智庫型服務起源于美國。所謂智庫,是指思想庫、腦庫、智囊團,最早是幫助決策者出謀劃策,提供最佳理論策略和思想方法以處理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問題[1]。智庫的參與決策特性決定了它越來越受到圖書館的重視。圖書館集合了大量的信息資源和行業專家,為智庫的發展搭建了天然的優勢平臺。我國智庫一般分為政府性質的官方智庫、民間發起的研究型智庫機構和設立在大學內部的研究智庫中心,本文著重討論醫學圖書館智庫。
基于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體系,是指醫學圖書館應用知識管理的理論、技術與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充分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信息與知識需求的整體系統。
2 面向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定位原則
面向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的定位原則包括資源、服務和機制3個維度。
2.1 以知識服務為內涵的資源定位原則
醫學圖書館智庫的資源定位為滿足醫學專業知識的需要,建設面向公共衛生、醫學知識、醫療醫護、醫學教育及日常健康知識的信息資源庫。在資源建設過程中,對各類資源庫進行高水平結構化與集中化的建設,最大程度滿足醫學圖書館的知識需求 [2]。此外,醫學圖書館智庫還要廣泛吸納學界尖端研究成果,積極與國內外相關組織展開互惠互利合作。醫學圖書館智庫系統的醫學知識經過系統采集與轉化、加工與存儲,通過服務模塊傳遞給用戶,以便于用戶有的放矢,快捷高效地解決難題。
2.2 結合醫學圖書館特色的服務定位原則
醫學圖書館智庫的服務往往貫穿于科研學習的整個過程,結合當前互聯網、知識服務與信息技術的發展,醫學圖書館要提供高效的網絡化、數字化信息服務,以區別于傳統的服務。醫學知識的復雜性也要求醫學圖書館智庫服務內容應具有知識性與多樣化的特色定位。醫學圖書館智庫服務方式要具有主動化與個性化,有針對性地幫助與指導用戶。
2.3 學研兼顧的智庫機制定位原則
機制定位主要指其組織構建不同于傳統的醫學圖書館,應加強圖書館智庫的管理,采取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有效減少管理層次,提高醫學圖書館智庫的運行效率。廣納醫學方面不同的專業人才,完善醫學圖書館智庫的構成,組建學研兼顧的圖書館智庫體系。
3 面向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資源定位
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用戶對醫學圖書館智庫信息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的資源定位應包括知識服務,完善文獻資源供應鏈;知識創新,充實數據庫資源;知識管理,整合與提升知識信息3個方面。
3.1 知識服務,完善文獻資源供應鏈
醫學圖書館智庫文獻供應商的供應體系是影響資源采購、資源儲備數量與質量的關鍵因素。醫學圖書館智庫需明確信息定位,在選擇供應商方面,要認真審查,確保醫學文獻資源供應鏈的完整性[3]。形成以醫學知識資源為核心的特色供應鏈,是構建完善的醫學圖書館智庫、滿足用戶需求智庫體系的第一環節。醫學圖書館智庫的文獻供應鏈中,可分為中文文獻和外文文獻兩大類,又分別包括期刊、圖書、電子資源。用戶通過團購或單獨訂購的方式可獲取智庫提供的收費文獻。此外,醫學圖書館智庫的免費資源可公開為用戶提供閱覽或下載服務。這樣,用戶通過付費或免費的方式,可以獲取醫學圖書館智庫中有關醫學知識、醫療醫護、醫學教育的知識內容。完善文獻資源供應鏈,有利于保證醫學圖書館智庫的文獻質量,方便圖書館文獻的管理,有助于為用戶提供更全面權威的知識信息。
3.2 知識創新,充實數據庫資源
數據庫是醫學圖書館實現網絡化和數字化的基礎,需要不斷開發和補充。圖書館要利用技術對已存文獻資源進行規范管理,使其能夠與互聯網接軌。同時,還應進一步開發各種醫學專題數據庫,發揮醫學圖書館的特色優勢。例如中國醫院圖書館(http://mlpla.org.cn),近年來加大了數字電子文獻資源的采購力度,購買了諸如SDOS(ScienceDirectOnSite,荷蘭Elsevier公司提供的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EMBASE(荷蘭醫學文摘數據庫)、美國Medline醫學文獻數據庫、美國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等中外文數據庫多達40余種,還專門設置了數據庫研究開發部門,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開展醫學文獻數據庫的研發,自主研制了《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CMCC)、《中國醫學學術會議論文數據庫》(CMAC)、《中文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CMCI)、《解放軍醫學圖書館館藏生物醫學外文期刊文獻數據庫》(EMCC)、《藥物使用指南》等一系列醫學文獻信息數據庫,加強了醫學文獻資源的儲備,豐富了該?^的數據庫資源,構建了獨具特色的醫學類文獻數據庫,創造了國內領先的醫學圖書館智庫。
3.3 知識管理,整合與提升知識信息
醫學圖書館智庫的作用在于對不同渠道、不同類型的信息文獻進行有序化和整合化的分析處理,以一種更加完整和直觀的形態呈現于用戶面前,最快地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最大程度上增強信息資源的活性與利用價值。因此,面向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應加強分析資源、整合資源、提升信息價值的能力,以實現文獻資源的流通與增值。
4 面向知識服務醫學圖書館智庫的服務定位
醫學圖書館智庫的知識取向決定了其服務定位,圖書館應以知識為導向、發展特色館藏文獻,以用戶需求為基礎、采用靈活服務方式,以實際服務效果為標準,及時征求用戶意見,獲取反饋信息。
4.1 以知識為導向,發展特色館藏文獻
面向知識服務醫學圖書館智庫開展社會化、網絡化服務,旨在為用戶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檢索。在實現智庫體系時,首先應根據本館的實際情況,構建符合本館特色的館藏文獻服務系統。不同高校、不同企業因信息服務的需求不盡相同,在發展過程中會有其側重點。醫學知識庫是信息資源的儲存,包含了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內容。以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為例,它匯集了大量的生物醫學文獻信息,同時也對信息源進行了拓展延伸。類似CBM的知識庫還有COCHRANCE協作網、美國Medline醫學文獻數據庫、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等。因此,醫學圖書館智庫應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兼顧外部知識庫與內部知識庫,建立包含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醫學特色館藏[4],使之達到知識系統性、檢索便利性的目的。
4.2 以用戶需求為基礎,采用靈活服務方式
所謂以用戶需求為基礎,是指醫學圖書館智庫服務應該根據用戶對信息需求的特點,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個,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用戶考慮,以滿足用戶要求作為終極服務目標。醫學圖書館智庫服務方式應在網絡化和遠程化的服務體系中加以融合發展,以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服務理念,開展網絡讀者服務、網絡醫學知識檢索服務、網絡醫學知識咨詢服務、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個性化信息定制服務及遠程指導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內容[5]。
4.3 以實際效果為依據,及時獲取反饋信息
醫學圖書館智庫服務體系的設計與規劃最終是否呈現出應有的效果,還需在實踐過程中對用戶的反饋信息進行搜集與分析,用戶的滿意度是衡量服務體系合理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醫學院圖書館智庫服務定位必須以實際效果為依據,通過認真調研分析用戶在智庫資源信息服務領域里的真實需求以及接受服務的滿意度,進行總結和反思,進而指導下一階段工作的改進與完善。具體操作流程可以簡述為,醫學圖書館首先將醫學知識進行采集轉化與加工儲存,然后通過檢索、借閱等服務提供給用戶所需的信息資源,幫助用戶解決實際問題,最后設置用戶反饋環節。用戶對醫學圖書館智庫體驗之后將意見或建議反饋給圖書館館員,館員將集中的問題進行統一處理或者生成新的服務,再次參與到信息服務的體系當中。由此形成一個開放式、循環式的醫學圖書館智庫服務體系。由此可見,反饋信息機制在醫學圖書館智庫服務體系當中起著促進工作、改善系統的作用,是下一階段工作調整的重要依據。
5 面向知識服務醫學圖書館智庫的機制定位
基于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要按照知識服務的要求,全面建設用戶需求機制,以便符合知識服務的導向原則。還要廣納高水平的館員,注重創新性團隊的建設,組建科學的知識管理機制。要兼顧“學”與“研”,打造多重發展的醫學圖書館智庫機制。
5.1 從知識服務角度出發,分析用戶需求
“知識服務、用戶需求”并非一句口號,醫學圖書館智庫要將分析用戶作為一個機制進行構建。例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圖書館(http://lib.shsmu.edu.cn)十分重視用戶分析機制,該圖書館定期分析目標讀者的相關信息,包括近期的檢索情況、借閱習慣和需求方向,掌握讀者、用戶的大致取向,為其提供特定的個性化服務,定期定時將用戶有可能感興趣的資源信息進行推送,真正實現“急人之所急”的服務理念。此外,分析用戶需求機制還為醫學圖書館智庫的發展點亮了方向。醫學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對象不僅包含了醫療工作者,如醫院管理人員、臨床醫生護士、衛生部門人員,還包括了醫學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等,通過分析各行業用戶需求機制,可以有效地對不同需求者進行知識信息定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同領域不同專業的用戶也會站在不同的角度為醫學圖書館提出不同層面的意見及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圖書館通過人機交互界面,積極對用戶訪問圖書館資源的詳細情況進行搜集與分析,將不同人群感興趣的信息資源分類存放,簡化檢索程序,縮短了資源信息獲取的時間,切實做到了從知識服務和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構建了面向知識服務的醫學圖書館智庫的個性化服務機制。
5.2 ?鬧強夥⒄菇嵌瓤悸牽?組建科學知識管理機制
醫學圖書館智庫的管理機制,集中體現在對知識資源的管理。依據知識服務的理論,知識管理可以分為采集與加工、存儲與積累、傳播與共享、使用與創新4個環節,每個環節按順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即為科學的知識管理機制。結合醫學圖書館智庫特點,具體表現為醫學知識的采集、轉化、加工、存儲、服務鏈性發展順序。醫學知識的采集是智庫構建的起點,也是醫學知識得以利用的第一步,直接關系到醫學圖書館智庫的質量;醫學知識的轉化是指將雜亂無章的知識信息劃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大類;醫學知識的加工是按照不同的要求和一定的方法程序,將獲取的零散的、無序的資源信息進行分類、鑒別、篩選、剔除和整理,使得醫學圖書館智庫中的資源信息條理化、準確化、規范化,使醫學知識內容具有使用價值,便于下一步的儲存與利用;醫學知識的存儲功能是指將醫學知識進行科學有序的存放、保管,方便用戶的檢索和閱覽;醫學知識的服務即知識管理機制的最后一步,是將醫學知識傳遞給用戶,使其得到使用。
5.3 從學研兼顧角度構建,吸收高素質人才
醫學圖書館智庫的機制定位在于多學科的交叉和多維度的決策。因此,圖書館智庫構建不僅要對日常學習起到輔助作用,還要外延至科研領域。例如,遵義醫學院圖書館智庫(http://lib.zmc.edu.cn/ tsgcms/index.php),遵循邊建設邊培養的機制定位,在專業醫學知識學科信息資源和咨詢服務復合效應下,構建了圖書館服務能力共生機制和高素質人員培養模型。遵義醫學院圖書館設立了研究骨干創新團隊,兼顧“學”與“研”,既考慮眼前目標,又注重長遠發展,廣泛吸收高素質人才,豐富圖書館科研團隊。此外,醫學圖書館內還應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對前沿的醫學動態進行了解和分析,定期將醫學研究項目進行匯報、交流討論,不斷提升圖書館管理者的業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