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7 10:03: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德育教育實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是同行的,若脫離德育教育而單一的傳授知識,是無法達成教書育人的目標的。而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落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正如巴特所說的:“教學如果沒有進行德育教育,就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課堂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币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抓住課堂“主渠道”,結合日常教學,多手段、多方式滲透德育教育,發揮出語文的德育功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與思想素質的全面提升。如教學第二單元“愛國情懷”時,單元中的文章人物,既有能說會道的古人,也有幼稚貪玩的孩子,還有風燭殘年的老人,但同學們對其不是很熟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巧設情境,引導同學們通過閱讀、討論等活動,了解、鑒賞、評價這些人物,感受他們身上的愛國情懷,引發愛國熱情,促使學生的思想言行上升到新的高度與層面。再如教學《皇帝的新裝》時,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文本,培養學生真誠、說真話的良好品德,疏通文義后,提出思考問題:為什么兩個騙子能成功行騙?是否可以想象兩個騙子行騙前的策劃活動,然后小組合作表演出來?通過這些問題,可以激活學生想象思維,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在交流討論、情境體驗中,同學們會自主探究出兩個騙子成功行騙的原因:能夠投其所好,并抓住了皇帝與大臣們的虛偽心理,明白百姓無知愚昧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敢說真話,不敢面對真實自我的最終結果。這樣,通過有效提問,既讓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無形中滲透了德育教育,讓學生形成真誠、誠實、勇敢的品質,讓學生更健康、更愉快、勇敢的成長。
二、延伸課外,拓展德育教育空間
在《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學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愛國主義感情,讓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提高審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關心文化生活,汲取優秀文化營養。而若要有效實現上述德育目標,僅僅依靠語文教材以及有限的課堂教學空間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突破教材,延伸課外,探尋更廣闊的育人天地。首先,注重課外閱讀。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绷袑幰舱f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币虼耍诔踔姓Z文教學中,若要強化德育教育,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多多閱讀,尤其閱讀一些優秀文章,汲取精華,怡情養性,啟迪智慧,學會明辨善惡是非、美丑真假,達到德育效果。如要求學生課后閱讀教材中的名著推薦,比如《湯姆•索亞歷險記》,欣賞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從中受到啟發,學做一個勇敢而有正義感的人?;蛘唛喿x一些經典的唐詩宋詞,優秀的現當代散文等,在書香中汲取知識,在書香中培養品質。或者讀網絡、信息之書,了解時事,整合信息。其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發揮育人功能。如開設午間誦讀活動,粘貼有關標語、有關文化板報等,讓同學們隨時浸潤于思想文化教育環境中,獲得心靈滋養。另外,還可以引導同學們收看“今日法治”、“焦點訪談”等節目,讓同學們形成睿智、寬容、博厚、富有愛心的良好品質。此外,還可以根據有關節日等,組織豐富多樣的活動,滲透德育教育。比如國慶節到來之際,在班級舉行以“愛國、愛校、愛家”為主題的寫作比賽或詩歌朗誦比賽,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本文來自于《新課程導學》雜志?!缎抡n程導學》雜志簡介詳見.)
三、借助社會實踐,內化德育教育
關鍵詞:幼兒 德育 教育
品德教育是人德性培養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安シN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标U釋了德育的重要性。當下,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家長存在著“重智輕德”的教育思想,使幼兒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不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應重視幼兒期德育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成為一個品德高尚、對社會有用的人。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品行教育應以情感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蹦敲?,怎樣做好幼兒的德育教育呢?
一、讓德育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當中
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滲透是所有教育途徑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從培養幼兒常規入手,與生活密切結合,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幼兒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各個方面。使幼兒在具體的行為中逐漸萌發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為幼兒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1、在晨間接待時,讓來得早的幼兒輪流和老師一起在班級門口做接待,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早上好”、“再見”等。對鬧情緒的幼兒進行心理關懷安撫,輕聲詢問,告訴他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他,讓負責接待的幼兒跟他一起玩。
2、培養幼兒文明進餐及飲水習慣。鼓勵幼兒安靜和獨立進餐,不喧鬧、不影響到他人,吃完后收拾桌面并自覺將餐具放好。喝水時要排隊接水,不推擠,不浪費水。
3、教育幼兒午睡前將脫下的衣服和鞋子擺放整齊,不擾亂別人睡覺,能迅速、安靜入睡,有大小便需要,及時告訴老師。
4、離園前十分鐘,分小組說一說今天在幼兒園里最開心的事情,讓孩子為自己今天做了某某好事而感到自豪。
二、利用教育資源開展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有機地滲透于教學之中,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手段,發揮教育的整體效益,充分運用人文、自然資源,進行愛家鄉、愛祖國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1、環境布置。通過環境布置展示幼兒的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如:經常更換不同環境特點的畫面,來反映幼兒在不同場合中的良好行為;在盥洗室墻壁上張貼節約用水標志、走廊里的安全標志等。這些布置展示了幼兒對道德美的體驗和追求,是對幼兒良好行為的正強化,是喚起幼兒自我教育的好途徑,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2、節日活動。利用“重陽節”、“婦女節”教育幼兒尊敬長輩和老師,愛爸爸媽媽,不亂發脾氣、不無理取鬧。通過“六一節”、“端午節”活動,讓幼兒體驗節日的歡樂氣氛和集體過節的快樂;“國慶節”觀看升國旗儀式,培養幼兒愛國熱情,初步萌發愛祖國的情感。
3、參加勞動。在幼兒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開展種養植物、喂小魚等勞動,鼓勵幼兒與自然界中的弱小生靈交往,心靈上引起共鳴,產生要呵護他們的愿望。讓幼兒在喂養小動物、照顧小花小草的過程中,幼兒體驗到付出愛的快樂,初步了解成人勞動的辛苦,懂得尊重他人勞動,激發幼兒從事簡單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興趣。
4、主題活動。開展“獻愛心”活動,讓幼兒學會感恩和助人為樂,愿意主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開展“我長大了”主題活動,讓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習整理玩具、圖書,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幼兒會為自己能做好一些事情感到高興。開展評選 “文明小公民”活動,培養幼兒禮貌待人、愛護環境、友好協商、謙讓合作等良好行為習慣,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氣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培養善良的品質,從小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三、在游戲中進行德育教育
以幼兒最喜愛的游戲為切入口,積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合作、交往環境,把德育目標滲透在具體的游戲情節中,幫助幼兒學習和獲得正確的交往技能,激發他們主動與人合作的愿望,熱愛自己所在的班集體。如:通過體育游戲“拔蘿卜”,培養了幼兒集體主義感和齊心協力的精神。從音樂游戲“李小多分果果”中,聯想到家中的長輩,聯想到分給其他人更多的東西。幼兒從中學會了助人和自主,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習慣,加深了與同伴感情體驗和認識上的共鳴,獲得了對社會角色與社會態度的感性認識,并逐步學會如何調節自己的行為與別人相處的技能。
四、家園共促幼兒德育
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家園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通過家園聯系冊、校信通、家長開放日及家園親子活動等來開展幼兒德育教育。
1、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系欄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多給孩子提供增強集體觀念、樹立勞動觀念的實踐機會,培養幼兒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熱愛集體、艱苦樸素的精神,養成初步的勞動習慣。
2、家長和老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注重自身形象,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要求幼兒做到的事,自己先做到,不許孩子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幼兒,促進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創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環境,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五、充分發掘社區資源
充分社區的有效資源,以社區為依托,參與為社區服務,社區創建文明城市宣傳等活動,發揮社區的教育功效,使幼兒園、家庭、社區形成一個健全、高效的教育合力。我們帶領孩子們走出幼兒園,參觀家鄉特色建筑、游覽家鄉的公園。收集一些家鄉特色的圖片或資料,與孩子一起觀看并作一些介紹,讓幼兒知道確山“竹溝”是中國革命根據地,名勝風景區嵖岈山是《西游記》外景拍攝地,特產農作物小麥、大豆、花生享譽全國。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并為家鄉的美麗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從而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幼兒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童年是人生最初的土壤,是一個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的生命階段,是生命個體一生中可塑性關鍵期。塑造幼兒就是塑造未來,德育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使德育教育成為幼兒終身發展的基石。
參考文獻
劉驚鐸.道德體驗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8-127
關鍵詞:幼兒教育;德育;藝術活動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出現的一系列青少年犯罪案例在引起震驚的同時,也為大家敲響了警鐘,時刻督促我們積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努力探索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捌返履巳肆⑸碇尽?,讓孩子“先學做人,后學做事”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學前期的品德教育作為造就一個真正人的奠基工程也愈加受到社會的重視。我園通過幾年的基奠,確定了以“藝術”作為核心課程,本課題旨在:充分利用藝術教學這一有利陣地,開展有效、有序的德育工作,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并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指導策略與意義
(一)通過藝術活動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的養成
鏡頭一:明明和小朋友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參加室外游戲活動,老師告訴小朋友今天要玩套圈,還沒等老師說完,明明推開小朋友拿了套圈就玩,玩了幾次后,卻對旁邊的小朋友說:“一點都不好玩”,這時,他看見小班的小朋友在玩皮球,就丟下手中的套圈,跑過去搶了小班小朋友的皮球。鏡頭二:上幼兒園時,孩子空手跑在前面,把替他背著書包的家長落老遠;離園時,孩子見了家長把書包一扔,搶先跑出去玩了。許多幼兒力所能及的事情大都讓家長包辦代替了,導致他們形成了懶惰,不愛動腦,事事依靠他人,自我為中心的習氣。依據:A.蒙臺梭利有一個精彩論斷:兒童擁有一份吸收性心智。藝術活動恰恰滿足了兒童的心智需求。B.《指南》中指出,要將德育滲透于幼兒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之中,堅持從點點滴滴、時時刻刻入手,抓好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品德教育的隨機性。實踐探索:歌唱是幼兒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他們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易接受教育,但一些德育內容缺乏感性認識,不易于幼兒理解和體驗,我園在具體操作時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實踐。
1.選擇適宜的有教育內容的歌曲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
我們發現中班的孩子在交往過程中更容易產生分歧,有時候為了一件玩具就發生爭執。陶行知說:“唱歌最能啟發人的心靈?!币魳氛n上,教師可通過對《好朋友》這首歌的歌詞學習,讓幼兒說說怎樣才能成為好朋友。
2.在積極歌表演中發展幼兒的道德體驗
在歌唱教學中選擇《我叫輕輕》《好孩子要誠實》等歌表演進行教育。中班佳佳小朋友的父母都是在企業上班,并且是三班倒的班制,每次佳佳放學回家,父母還在休息,但他總是找各種理由吵父母,爸媽很是無奈。我了解情況后,在一次學習歌表演《我叫輕輕》時,引導佳佳認真表演,加深對詞的理解,利用這一形式讓他體驗到友愛,然后趁機教育他,應該體貼父母,關愛長輩。這樣,通過演唱、表演等形式,關愛的種子就能在幼兒心里生根發芽。
3.在音樂游戲中鞏固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
在學習《勞動最光榮》這首歌時,通過喜鵲、蜜蜂和蝴蝶的對比,孩子們懂得了勞動光榮、懶惰恥辱的真正意義。在復習歌曲時,孩子們還自發地用歌曲內容來評價彼此的日常表現。當一些孩子得到“要學喜鵲造新房,要學蜜蜂采蜜忙,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這段歌曲的評價時,他們的臉馬上笑得像花一樣,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嘴里還謙虛地說:“我還要繼續努力”,這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好的藝術作品對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具有強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在藝術活動中,教師應根據相應的內容,有意識地引導、教育孩子,使品德教育滲透到藝術活動之中。
(二)通過藝術活動推動幼兒情感的逐步完善
鏡頭:組織活動時,有的孩子特別自私,為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而不擇手段,有的孩子看到同伴摔倒不僅熟視無睹,還在一邊幸災樂禍,嘲笑同伴。現在很多家庭主要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多數家長注重對孩子知識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他們行為習慣和良好情感的培養,導致孩子占有欲強,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缺乏感情付出的意識。依據:A.《規程》中指出:幼兒園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藝術活動中。B.陶行知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睂τ變哼M行道德教育可先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感。實踐探索:從“多元美術”實現這一目標。道德情感的培養有賴于對幼兒美感的激發。
1.合理選材,精心指導
在開展繪畫教學活動《爸爸的領帶》時,讓孩子們講述爸爸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了解爸爸的工作,體會爸爸工作的辛苦,以力所能及地為父母做一些事。在教師展示區、美工區可以展示孩子的作品,也可以通過家校通平臺將孩子的作品展示給家長,并與家長溝通,增強他們親子間的感情。
2.利用多元美術活動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
以重大的節日為題材開展教育。每當大的節日來臨,我都會讓孩子了解這個節日主題,然后進行美術創作活動?!叭恕惫?,讓孩子畫“我愛媽媽”,引導孩子們表達對媽媽的情感;“植樹節”時,讓孩子們到戶外描繪周圍美麗的景色,同時滲透環保教育,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六一節”來臨時,讓孩子們畫“快樂的六一”,充分表達自己快樂的童年,愉悅情緒;“國慶節”時,畫“我愛家鄉美”,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城市的教育。
(三)尊重兒童在藝術學習中的興趣和需要,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
鏡頭:茗茗小朋友是中班一位文靜、內向的小女孩、也是家中的“小公主”,老師發現她做什么事都沒有自己的主見,對自己沒有信心,遇到困難就哭鼻子,并用求救的眼神看著老師,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依據:A.《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作為發展中的個體,總是在積極主動地探索外部世界,而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能動性又是發展的先決條件,應讓幼兒在與同伴共同進行的自主性活動中體驗成功感,培養自信心?!盉.據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對幼兒自信心整體發展情況的調查發現:20%以上幼兒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懷疑,活動中表現出膽怯、緊張、退縮及不愿與人交往、沉默寡言等。實踐探索:利用音樂活動和多元美術,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首先,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準備難易程度不同的多張范畫,允許幼兒在活動中自己選擇內容,如鼓勵能力較差的幼兒選擇最簡單的內容并大膽下筆,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大膽想象,從而讓所有參與活動的幼兒都能有成功的體驗,樹立自信。在這種寬松的活動氛圍下,幼兒能更好地完成活動內容,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同時對自身能力也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其次,在音樂游戲中,教師要選擇有更多機會讓孩子參與的游戲,如選擇歌表演《兩個娃娃打電話》,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當家做主。這樣的活動環境,有助于幼兒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樹立自信心。另外,在上歌舞課時,有的小朋友非常膽怯,連聲音也不敢發出來,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平時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對幼兒表現的動作用眼神給予認同,或適時地說一句鼓勵的話,以增強幼兒的信息,使他們逐漸在活動中敢于表現自己。
三、成果:以藝術揚品德,達成了“二大目標”
(一)園所發展目標——形成幼兒園藝術教育特色的新型模式,自然而然地打造出幼兒園以藝揚德的特色品牌
挖掘每個幼兒的藝術潛能,培養幼兒個性化的藝術興趣和才能,形成幼兒園藝術教育特色的新型模式,自然而然地打造出幼兒園整體的特色品牌。由每一年到每一學期,由園務規劃到教科研規劃到班級規劃再到教師個人規劃,扎實有效地將藝術品牌滲透于方方面面。我園先后創建了兒童舞蹈、兒童畫、陶藝、藝術體操等特色班級,并在班級環境與區角設計中重點進行了相應的布置,給了幼兒一個充分學習的機會。
(二)幼兒的成長目標——提升孩子的藝術能力,以藝育人
把藝術活動目標具體化、明確化、細小化。藝術教育具有“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的特點,能通過影響孩子的情感,影響到孩子心理活動的其他方面,進而產生潛移默化、影響久遠的效果。藝術教育是載體,全面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目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我們要用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將愛心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孩子的心田,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孩子的靈魂,從而培養出德才兼備的棟梁。
參考文獻:
[1]吳厚,李峻.自愛:道德的源頭—兼論學校德育有效性的喪失[J].學前教育研究,2004(11):37~38.
關鍵詞:素質教育;課堂教學;德育教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當今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陣地,而教師則是實施者,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這體現在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我國新的課程標準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學中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作為數學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呢?
首先,教師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教師者模范也。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所以要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必須通過努力學習,了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并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身教勝于言教,教師的各種示范都給學生帶來一定影響。所以在社會主義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對教師道德水平的要求、教師道德人格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就必然要求教師不斷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面向未來的要求,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師道德品質修養,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既是說理訓練過程,也是陶冶情感過程,教師只有好的素質形象,才能影響學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影響學生同時教育學生。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通過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在現行義務教材中,有金牌涉及到我國古今教學成就的內容,我們要注意這些,在講授有關知識的同時,適當介紹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比如講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時,說明古代為什么把兩直角邊叫勾和股、斜邊叫做弦,并講講商高是如何提出來的。另外又講一些如祖沖之等數學道理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外還可以培養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還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有關內容編擬既聯系實際又有思想性的教學題目,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再次,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應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一般來說,初中生知識面較窄,思想能力較差,注意力不持久,學生技能不熟練,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指導要具體、生動、形象,多舉典型事例,側重于具體學習技能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教學中,有很多規律的定理、定義,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的;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在采用教學方法上,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引導,或者是學生自己討論學習,這樣學生們一起學習不僅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這樣,學生自己才會意識到個人與同學是相互依賴,共同學習的關系,只有其他同學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進而進行德育教育。另外,在教學中以數學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忱,以我國在數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激發學生動機,再者挖掘教學中的美育因素,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內容,選用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師運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采用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自覺地學習了,教師在課上才能進行德育教育。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
教育工作中,德育是根本,在初中學校教育中,應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德育教育更加被重視,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初中班主任應積極發揮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優勢作用,更新觀念,科學地開展德育教育,滿足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使學生成長為更加優秀、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樹立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
新n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要積極轉變自己的德育教育理念,積極與學生交流互通,平等對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實現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德育工作中,學生與教師一樣是處于等同地位的,并且具有獨立的人格,班主任需要尊重學生,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傳統的教育中注重的是教師的單方面灌輸,教育內容陳舊,與實際聯系不緊密,學生沒有興趣,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新課改背景下,就需要教師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在互動過程中了解、觀察學生的情感、思想等,并認真回應學生,強化學生的道德認知以及體驗。
德育工作中還需要注重教育理念的開放性,將小課堂轉移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在此過程中強化學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價值觀。
二、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就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積極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當前社會生活環境逐漸復雜,很多學生家庭中存在著不和諧的因素,導致學生心理比較脆弱,容易出現心理上的障礙。學生會產生恐懼感,人際交往不利,社會關系冷漠,甚至會出現自卑、消極等不良情緒,放棄自我。初中班主任必須要重視學生的這些問題,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開展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教育和改變學生。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素質水平是存在差異的,他們的興趣、個性以及能力等也是不同的,對于事物的看法也存在差異,因此初中班主任就需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交朋友,積極與他們溝通、交心,采用合適的溝通交流方法,時刻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構建良好的德育環境氛圍
初中德育教育要實現良好的效果,就必須要有好的德育環境氛圍。班級文化承載著學生、教師教育活動中形成的精神財富以及物質形態。班級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場所,文化建設對于德育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教師必須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構建好的德育環境氛圍。
加強班級基礎設施建設,保證班級衛生干凈,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學生進入教室中能夠心情舒暢,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情感道德。此外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設,強化學生的集體精神,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教育,形成好的利益觀,讓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個人主義等觀念。積極宣揚優秀的傳統精神文化。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很強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價值觀的引導,在班級中注意樹立榜樣,對學生形成直接的感召,提高學生的道德感受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為德育教育營造好的環境。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班級制度,這是極為重要的內容,能夠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德育工作中,要建立滿足班級特點、人性規律的班級制度,使得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守班級道德規范,嚴格自律。在班級制度制訂上,教師應充分征求班級學生的意見和想法,完善獎懲機制,對班集體和個人表現進行定期總結,對于表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與表揚,對于出現違規違紀的學生也要進行嚴厲的懲處,使得班級規章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得德育工作獲得更好的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教育中,德育工作是極為重要的內容,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與成長。初中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時間是很長的,與班主任之間的接觸也最多,班主任可以說是最了解學生的人,因此初中班主任應積極承擔起學生德育教育的重任,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心理引導,同時營造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促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剛. 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7):33-34.
高中學生由于年齡和閱歷的增長,生理和心理都漸趨成熟,但由于性格、家庭環境、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不少學生出現了某種心理障礙,他們或因自尊變得矜持,進而形成自我封閉的心理;或因認識水平限制,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認識困擾而彷徨;或因苦干不見明顯成效而心灰意冷。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有相當的難度,在這幾個月的教育實踐中,我嘗試用贈言的方式,避開板著臉孔訓斥和長篇累牘的說教,讓學生從簡短的贈言中自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贈言鼓勵,激發自信
我班許秋婷同學,進校時成績并不理想,家庭條件特別差,在同學面前顯得非常自卑。經過觀察,我發現該生其實很聰明,且有一定的上進心和很好的基本功底,學習成績上不去,是因為沒有適應這里的教學環境和沒有很好的學習方法。于是,我在他的作業本里寫下了這樣的贈言:“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希望你能夠百尺竿頭,加倍努力,成功在向你招手?!痹谖业墓膭钕?,他開始變得努力用功了,但由于長時間的封閉自己,不善于和同學、老師討論,不敢發表見解,前半學期,成績起色并不大.怎樣才能催他奮發圖強、積極向上呢?于是,我在給他的作業里又寫道:“你是個很有潛力的學生,為什么不把自己另一面呈現給大家呢?老師相信你在學習和生活上會收獲的更多?!焙蟀雽W期,這位學生改變了許多,上課發言積極了,活動熱情高了,經常受到各科老師的表揚,帶著這份自信投入學習,成績已經開始穩步上升。
二、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關鍵詞:貧困生;隱形德育;藝術實踐
一、隱性德育的概念
隱性德育是指采取暗含的、間接的、內隱的方式所開展的德育活動。它有別于大張旗鼓和教條口號式的教育方式。尤其在學校環境中,除正式教育計劃之外采用較多。它是在各種校園活動、社會實踐、對外交際交往過程中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品德產生潛移默化的感染與影響的一種教育方式。對對于處在信息爆炸時代,從小又多是獨生子女的80、90后大學生而言,她們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生活方式的愿望比任何時候都更強烈。他們不愿意接受命令式、枯燥乏味的道德說教,渴望通過自己的認識、體驗來達到對政治思想和道德規范的理解。而隱性德育資源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所具有的滲透力和影響力,正是要通過人的情感感受、領悟來獲得并提升自己的道德認識。因此,國內外研究者對于隱性德育的分析,特別是與國內外德育實施途徑的比較,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和未來德育實施的趨向,即:顯性德育和隱性德育的結合,德育主體性的日益突出,滲透式教育逐漸增強,更注重熏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教育。
二、藝術類貧困生現狀分析
藝術類貧困生是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個特殊群體,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他們往往表現為個性鮮明、張揚,崇尚自由、注重專業,文化成績較差、組織紀律和計劃性比較差的特點。由于藝術類學生的學費和各種專業用具的費用較高,因此在高校中普遍對于藝術類的貧困生會更加關注,尤其是他們的學業與生活的平衡,心理健康等等,學校也在積極引導他們融入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目前藝術類貧困生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下幾方面:
1、經濟負擔較重,壓力巨大。
藝術類學生因為其專業的特殊性,需要繳納高額學費。此外,除學費外,各種專業器材和作品的耗材費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如美術專業的學生在繪畫和設計作品時所需的專業用具和各種專業所需的耗材價格比其他專業學生就要高出許多,更不用說購買電腦和各種專業書籍了。而表演和音樂的學生在服裝和器材上的花費也是巨大的。雖然學校和社會各界也會有一些資助,但是畢竟也是杯水車薪。
2、強烈的自卑意識和失落感。
藝術類學生的學生特點就是必須要大量接觸藝術前沿的新鮮事物,要參與大量高品質的演出、畫展、巡演等等。而貧困生大多來自偏遠地區,本身文化高考文化課的錄取分數線比其他學生要低得多,尤其是外語的水平普遍較低。進入上海這個大城市后,文化課學業的壓力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再加上融入大城市的藝術氛圍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金錢投入,使得他們疲于應付學業、打工賺錢的同時無法兼顧很多。而初入大學后幾次文化課考試挫折讓這批學生就很容易陷入自卑自責的心理,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對將來喪失信心,產生心理問題。
3、迷茫的擇業心態和恐懼感
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貧困生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就業,在理想和金錢的選擇中,他們不得不選擇偏向金錢。因此在擇業過程中往往不能遵從自己的理想去選擇工作,現實的壓力不得不讓他們向生活低頭。而藝術類學生普遍的理想主義偏向在與現實的沖撞中使得一些學生會對社會產生了偏頗的認識,從對自身的無奈發展到對社會的不滿、失望,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三、與藝術實踐相結合的慈善義工活動在隱形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近幾年國家對于貧困生的補助逐年增加,社會各團體也對高校貧困生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大部分的貧困生都能或多或少的獲得一些資助來緩解一部分的生活壓力。但是也同時出現了一部分學生等靠要的現象,在這個背景下,慈善義工隊應運而生。慈善義工隊多由貧困生組成,學校組織各類與藝術專業相關的服務項目,定期開展活動。主要通過此類活動起到以下作用:
1、回饋社會,培養感恩意識
貧困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由于自身條件和環境所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樹立的價值觀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影響。進入大學后,他們急需一種文明、進步、健康、蓬勃、感恩、奮斗不息的精神氛圍。慈善義工活動的開展正是迎合了這種需要,各類活動充滿了滿滿的正能量,充滿了自強不息、助人為樂、感恩社會的精神。這一系列的義工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幫助貧困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在自己受助的同時盡自己所能的回饋社會。
2、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
藝術類的學生本身在專業技能方面就有一定的特長,慈善義工隊結合自己專業特色的義工服務活動可以幫助困難學生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專業所長,并用自己的專業所長在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藝術類學院積極開設一些活動如傳統文化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三下鄉、街道文化展演等慈善義工活動,一方面豐富社區人們的業余文化需求,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介紹到社區中,另一方面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也精進了自己的專業的知識。
3、提高心理素養,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貧困生在心理健康狀況上表現為自卑、對人際關系很敏感。而實際上他們本身的自尊意識又非常強烈,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重視。通過慈善義工活動,困難生有更多的機會參加社會實踐,并且在這些活動中他們是以助人者的身份出現,在心理上不會有受助者這一身份引起的自卑心態。例如進入民工學校教授藝術類相關課程,開展義教活動。雖然民工學校的教學環境非常簡陋,但是學生卻從中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價值,油然而生的一種社會責任感幫助他們建立了自信心。另外此類與藝術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中他們更有專業的優勢,與人的交流過程中找回了自信、加強了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增強自己將來就業的競爭力。
貧困生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普通學生,對于這個群體學生而言需要我們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和實踐。目前看來與專業的藝術實踐相結合的德育教育還是頗有成效的,如何進一步做深做透是我們今后要努力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思想教育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