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3 11:08: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教育理論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第一條為加強對培訓機構的規范化管理,增強培訓針對性、有效性,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更好地為提高水利職工隊伍素質服務,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資質管理制度,是指對承擔行業培訓任務機構的基本辦學條件、師資水平、專業優勢等方面進行審查,確定有關機構的資質條件和培訓范圍,以形成比較合理、穩定的行業性培訓實施網絡體系。
第三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須按規定程序申報、審批,未經審查認定,任何機構均不得以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的名義開展培訓活動。
第四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一般設在已具有相應辦學條件,愿意承擔行業培訓任務的水利類院校(系)、培訓中心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定點培訓機構開展培訓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第二章定點培訓機構的基本條件
第五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在組織管理方面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領導班子健全且熟悉培訓工作,主要負責人具有相關專業大學以上學歷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有適應培訓工作需要、精簡高效的管理機構和教學組織機構,主要管理人員具有組織管理培訓工作的經驗和能力;有較完善的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學員管理和后勤管理等規章制度;有舉辦所申請培訓項目、專業的成功經驗。
第六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在師資方面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有與所申請培訓項目、專業及層次相適應的專職教師,其中具有大學以上學歷和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的比例不低于50%,且持有相應教師資格證書;有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兼職教師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或處級以上行政職務,在兼課領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一定數量的培訓項目主持人和專職開發研究人員。
第七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在場地、設施和經費方面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有容納40人的培訓專用教室2間以上;有音像、投影等基本的電化教學設備和20臺以上的計算機設備;有2萬冊以上圖書資料和培訓學員專用的閱覽室;能提供同時容納80人以上的住宿、就餐等學習、生活方面的基本條件;有獨立的銀行賬戶或能進行獨立核算,有專職財會人員和正常、穩定的經費收支渠道。
第三章定點培訓機構的職責和權利
第八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須履行以下職責:
根據水利人才規劃、干部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在規定或計劃范圍內認真完成培訓任務;在培訓管理方面接受部人事勞動教育司的歸口管理和指導檢查,在培訓項目內容方面接受有關業務司局的業務工作指導;根據培訓要求提出相應的實施方案,報有關部門審定后組織落實;認真做好組班教學、研討和學員的考核、管理工作;認真開展培訓效果評估和培訓理論研究工作,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做好專職教師、培訓項目主持人的培訓工作,加強培訓教師和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培訓制度和學員檔案、培訓業務檔案建設,逐步實現培訓管理科學化、規范化。
第九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享有以下權利:
優先獲取與培訓有關的信息資料;優先承擔列入部培訓計劃的培訓項目;在規定項目、專業范圍內自行組織開展培訓;符合規定的培訓項目可申請頒發統一印制的培訓證書或在已有證書上登記培訓內容;申請增加新的培訓項目時,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權;優先參加行業組織的國內外學術研究、經驗交流和學習考察等活動。
第四章定點培訓機構的申報與審批第十條凡符合本辦法第二章規定、愿意承擔行業培訓任務的機構,都可按規定向部人事勞動教育司提出申請。
第十一條申請機構需提供以下材料:
《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資質申請登記表》(見件);書面申請報告(包括申請理由,擬承擔培訓任務的項目、專業范圍,現有條件及專業優勢,以往承擔相關培訓的主要情況,可行性分析等);領導班子成員、管理機構、專兼職教師及培訓管理人員情況;機構發展規劃及主要管理制度情況;現有固定資產、場地、設施、設備等培訓條件情況;主要經費來源渠道與財務管理狀況;舉辦(主管)部門的證明或意見;審查部門認為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第十二條申報材料每年受理兩次,時間為上半年3月和下半年10月。由部人事勞動教育司組織有關單位或專家,對申請機構提交的材料進行初審、評估論證(包括實地評估考察),并根據審查、評估結果進行審批。
第十三條經審核批準的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頒發由部人事勞動教育司統一印制的定點培訓機構證書和標志,并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布。第十四條定點培訓機構資質的有效期為三年。
第十五條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逐步實行資質等級制度。
第五章定點培訓機構的管理
第十六條部人事勞動教育司歸口負責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的管理、審批工作,具體審查、評估工作委托部人才資源開發中心等機構承擔。部機關有關司局負責對培訓機構進行專業方面的業務指導、咨詢工作。
第十七條定點培訓機構的舉辦單位或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有關機構的協調、管理和監督,及時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第十八條經審查批準的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應于每年11月底前向部人事勞動教育司報送下一年度的培訓計劃,并于12月底前將本年度培訓工作總結報部。
第十九條已批準的定點培訓機構有關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應及時書面報審批部門備案,或申請調整培訓業務范圍或申請取消定點培訓機構資質。
第二十條已取得資格的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每3年進行一次復審,復審合格的機構換發新的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有效證書。
第二十一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定點培訓機構資格:
拒不接受主管部門管理、指導和督促檢查的;擅自以定點培訓機構名義開展規定范圍以外培訓活動的;教學管理混亂,辦學效果差,經責令整改仍無明顯轉變的;連續3年不承擔或不能完成規定培訓任務的;違反辦班管理或財務管理規定,發生亂辦班、亂發證、亂收費等嚴重違紀問題的。
第二十二條部人事勞動教育司將根據需要,定期組織總結交流經驗、評選表彰,或不定期進行抽查、評估工作,對不合格的機構,隨時可取消定點培訓機構資格。
第六章附則
【關鍵詞】認知失調 思想政治教育 啟示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9-0069-02
一 認知失調理論
費斯汀格在《認知失調理論》中指出:“失調理論的核心是頗為簡單的。它認為:(1)在認知元素之間可能存在著失調或‘不合適’關系;(2)失調的存在產生了減少失調和避免增加失調的壓力;(3)在這些壓力下,操作上表現包括行為改變,認知改變,以及慎重地接觸新信息和新認知。”鑒于本文的角度是研究認知失調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以下選擇幾點和思想政治教育關系較為密切的觀點加以論述。
1.“失調”的內涵及產生原因
費斯汀格認為,元素就是認知,而“失調”和“協調”這兩個術語指的是存在于成對“元素”之間的關系,這些成對元素之間存在著三種關系:無關、失調、協調。當一個認知元素對某個其他元素全然沒有含義,它們之間就存在著無關的關系。當一個元素緊跟著另一個元素的反面,那么,這兩個元素處于失調關系中。相反,當一個元素緊跟另外一個元素的同方向,那么,這兩個元素間存在著協調關系。為什么人們的認知會產生失調?費斯汀格認為是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的:(1)發生了新情況或者知道了新信息,它們同已經有的知識、觀點或行為有關的認知產生了至少暫時的失調;(2)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出現新的、不可預見的事情或者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產生失調的現象;(3)邏輯上的不一致、文化習俗的差異等都可以產生失調現象。
2.減少失調的方法
失調的出現,產生了減少或消除失調的壓力,促成了減少失調的行動,費斯汀格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減少失調:(1)改變一個行為的認知元素。如果有關環境的某些知識的一個元素同一個行為元素之間存在著失調時,通過改變行為的認知元素,使它與環境元素相協調,能夠消除失調。(2)改變一個環境的認知元素。通過改變與該元素相應的環境,有可能改變一個環境的認知元素。(3)增加新的認知元素。
3.來自強迫服從的失調
強迫服從是指由提供獎勵或由威脅性懲罰所產生的表面上的服從,但內心觀點并未改變的情況。這樣,一方面存在著與所涉及的觀點或信念相應的認知元素,另一方面存在著與外在或陳述相應的認知元素。這兩組認知元素明顯地彼此失調。很顯然,獎勵或懲罰的程度,即提供獎勵的吸引力和希望程度,或威脅性懲罰的不愉快和不希望程度,是一旦服從表現出來后產生失調程度的重要決定因素。太大的獎勵或懲罰只會產生很少的失調。
二 認知失調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個契合”
“失調”的內涵、原因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相契合?!笆д{”即一個元素緊跟著另一個元素的反面,而造成失調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發生了新情況或者知道了新信息,這些信息同已有的知識、觀點或行為有關的認知產生了至少暫時的失調。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會的要求同人們實際的思想水準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思想政治表現總是同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離,很難完全一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逐步縮小這一距離,使兩者趨于協調。在某種程度上講,“失調”的內涵、原因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個體心理上的表現,它們只是在不同學科上的表述不同,卻有著相同的實質。
社會支持與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相契合。社會支持理論認為,社會群體是個體認知失調的重要來源,也是消除和減少可能存在的失調的主要來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社會或社會群體。如此看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與認知失調理論中的社會支持理論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所傳遞的思想政治觀點,正是引起人們認知失調的來源,但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也正是消除或者減少人們認知失調的主要來源。
減少失調的方法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契合。在實際應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減少失調的方法。減少失調的方法主要有改變行為認知元素、環境的認知元素、增加新的認知元素等。而這三種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指導行為,行為反映思想,而當通過組織、引導受教育者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通過在活動中改變人們的行為,從而改變人們的主觀世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認知失調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1.利用認知失調理論,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對象認知結構的不協調
認知失調理論認為,認知或認知結構是個體對環境、他人及自身行為的看法、信念、知識和態度的總和。認知失調將會造成特定的心理壓力,并使人們產生一種求得協調的動機。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使教育對象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而是怕他們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因此,就造成了老師說什么,他們聽什么、記什么,從來不問為什么。這種“師道尊嚴”,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得一部分學生不能在言語與行動上產生不協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該使教育對象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只有這樣,教育對象才能產生學習與認知的積極性。首先,應充分尊重教育對象的主體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自主內化的能力,才能使教育對象自身的認知圖式產生由不協調到協調的過程。其次,發揮課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盡量把課外活動組織成“三貼近”實際內容,來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種類型的課外活動。學生只有接觸、了解社會,接受豐富的信息,產生信息與信息之間的矛盾,激發學生對社會、對道德認知的不協調,激起求知的欲望,達到認知協調。
2.利用認知失調理論,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原則
第一,激勵原則。認知失調理論認為,處于強迫服從情境中的失調,往往是因為有獎勵及懲罰措施在制約著人們,使他們為了獲得獎勵或避免遭受懲罰而“違心”地做出外表上服從的行為,這樣就產生了認知失調。這種認知失調因獎勵和懲罰而產生,也可以通過獎勵和懲罰來消除或減少。認知失調理論研究指出,太大的獎勵或懲罰只會產生很小的失調。因此,在獎勵和懲罰過重的情況下,從改變個體內心觀點的角度來講效果并不理想。與懲罰或獎勵過重相比,當懲罰或獎勵相對較輕時,常常更容易發生緊跟著公開服從之后的內心觀點的改變。這樣,如果除了公開服從之外,我們還想使教育對象的內心觀點得到改變,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提供的獎勵或懲罰剛剛足夠引發外在的服從。實施嚴明的獎懲措施,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但為了收到最佳的效果,在實施獎懲時,既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要把握好一個度,使人們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轉變,做到表里如一,從而達到治標又治本的理想效果。
第二,滲透原則。根據認知失調理論的研究,處于被動接觸信息的情境時,人們是否避免或規避會產生或增加失調的信息材料,要取決于他們對材料的預期或對材料的早期判斷。那么,如果能夠創造出這樣的情境,對某些信息的預期和早期的判斷能減少失調,材料本身實際上是增加失調的,促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更大的失調。這樣可能更容易使他們改變原有的觀點,接受新的觀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發現受教者認知不協調的地方,發現其思想狀況的薄弱點,找準癥結,精心創設特定的教育氛圍,對教育對象進行特別教育,使受教育者在無意識和不自覺的情況下,受到影響、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
3.利用認知失調理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內容
通過改變行為的認知元素,行為元素所代表的行動或情感也就改變了,失調就能夠消除了。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的大量涌現,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使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相聯系,使自己的行為與社會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倡導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勞動教育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用一致、全面發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徑,如參加義務勞動、實習勞動、家務勞動等。只有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加勞動,不斷總結在勞動過程中的體驗、感受與認知,鞏固勞動鍛煉所取得的成果,才能使學生認識勞動的價值,并在價值的實現中感受愉悅。
通過增加新的認知元素,而這些認知元素又能產生新的協調關系,就會減少失調。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應該引入新的認知元素,使教育對象的認知結構趨于和諧。面對日益變化的社會環境與社會關系,人們的認知結果不穩定,極易變化,也缺失一些必要的認知元素。尤其是青少年,他們的自我意識和主體性的發展還不完善,對自我和外界對象的認識缺乏客觀性,評價水平較低,新的認知結構正在構建,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針對其某些認知元素的缺失,及時地引入新的認知元素,增加那些能減少整個失調的新信息,從而減少失調的程度或消除失調。
參考文獻
[1]〔美〕利昂?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鄭全全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琳.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新世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J].綏化學院學報,2010(3)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成人教育;啟示
收稿日期:2006―04―05
作者簡介:張成濤(1979-),男,漢族,山東省青島人,曲阜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成人教育基本理論研究。
陶行知是我國近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探索中國教育出路的漫長過程中,綜合了當時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并結合實踐,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為當時中國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深入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并挖掘其中的內涵,對當前成人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內涵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教育思想有著豐富的內涵: 生活決定教育;生活教育是賦予生活以教育的含義,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揮作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65380;“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基本內容,三者互相聯系,統一于生活教育之中,揭示了生活教育的內涵。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其內容包括:首先,以生活為教育的中心,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生活就是受好教育,過壞生活即是受壞教育,過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過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其次,教育要以生活為基礎,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須過什么生活。如陶行知所說:“過的是少爺生活,雖天天讀勞動的書籍,不算是受著勞動教育;過的是迷信生活,雖天天聽科學的演講,不算是受著科學教育;過的是隨地吐痰的生活,雖天天寫衛生筆記,不算是受著衛生的教育;過的是開倒車的生活,雖天天談革命的行動,不算是受著革命的教育”。 再次,1935年陶行知在談到生活教育時又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
“生活即教育”也就是生活決定教育,現實生活是教育的基礎和中心,教育是滿足人生的需要,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義在于生活的變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內容是伴隨人類生活的變化而發展的;生活教育是與人生相始終的終身教育。
2.“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笔且陨鐣閷W校,以人民大眾廣闊的生活世界為教育場所,把教育從封閉的圍墻中解放出來,實現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的結合。所有社會活動都是我們的生活內容,整個社會環境都是我們的教育范圍,以此促進學生學習生活,增進知識,增長才干,增強信仰,改造生活,創造生活。陶行知認為,“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社會即學?!钡闹埸c在于擴大教育的領域和內容,使廣大勞動群眾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把社會生活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陶行知的社會即學校的真義就是應當根據社會的需要辦學校,辦學校必須從社會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內容上說,人民需要什么教育就辦什么教育;從教育形式上說,適合辦什么形式的學校就辦什么形式的學校。
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學論和方法論。“在生活里,對事來說是做,對已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是生活的三個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的方法是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是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做”是這一理論的中心,因而陶行知特別強調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這里的做不是人們所理解的那種狹隘的“做”,而是指在勞心的基礎上勞力。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來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來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教學做合一”,以生活為中心,教與學都是為了“做",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教育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學做合一”既
強調了教與學都要服從于實際需要,在實踐中統一起來,又強調了教育要手腦并用,學用結合。
二、生活教育思想對當代成人教育的啟示
1.成人教育的教學內容仍需進一步豐富
陶行知早就明確指出,學習的含義就是學習人生之道,懂得人生,學會做人,學會做真正的人。陶行知將學會做人的教育擺在了教育的核心地位,從而使教育的內涵得到深化,外延得到拓展。
目前成人教育還主要是以課本為載體,其教學內容的廣度受到限制,同時也缺乏時代性和靈活性。雖然有些教學內容注重了實用性,在一定范圍內提高了成人素質,但離人全面發展的目標相差甚遠。這樣的教學內容不能充分發揮成人教育的作用,與社會所賦予成人教育的責任相背離,因此成人教育的教學內容必須走向多樣化、全面化,將成人教育完全融入生活,將生活與成人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成人教育應該著眼于生活的全部,應回歸到培養人的生活經驗和能力上來,回歸到提高人的生活質量上來。這對成人教育的教學內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成人教育的辦學空間仍需進一步拓寬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倡生活與教育的結合。與生活相結合的教育肯定是走出學校,走向社會的教育;這就使教育突破了學校教育時空的限制,使教育與廣闊的生活相銜接,將教育的范圍擴展到社會。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也是教育的場所,整個社會活動都是教育的范圍。
成人教育的對象來自社會不同的群體,接受成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個人的全面發展。現階段成人教育主要還是局限在學校里進行的,這樣的教育顯然沒有有效的利用社會上豐富的教育資源,不能充分發揮成人教育的潛力。因此,成人教育應該積極地走出學校單一的辦學場所,走進社會、融入生活,把社區、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文化宮等作為開辦成人教育的資源和進行教育的場所。社區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與社會生活結合方式的有益的探索。它將成人教育的場所融入人們生活的社區,使成人教育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在生活的同時接受教育,在受教育的同時學會提高生活質量。所以應該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并且要不斷探索成人教育與生活結合的新途徑。
3.成人教育的教學方法仍需進一步更新
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實踐性。陶行知主張為行動而讀書,做的最高境界是創造,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在當前成人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陳舊單一,只注重知識的灌輸方法,忽視實踐的教學方法。造成了成人學員知識與實踐的脫節,使成人教育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
在教學方法上可以廣泛借鑒各種教學方法,取其之長為我所用。如藝友制是古代中外通過長期實踐的演變培養工匠藝人的通用方法。陶行知通過借鑒藝友制這種教學方法,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建立起共教共學共做的朋友式關系,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在成人教育中應廣泛地運用這種教學方法,使人人都可成為我們的老師、人人都可成為我們的同學、人人都可成為我們的學生,創造一個共教共學共做的氣氛,將個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方法匯集到一起形成強大的學習資源,使師生都能平等地享有這種教育資源,以此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同時還要廣泛地尋求更有效的新的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積極的探索運用小組討論法、案例法、現場調查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以發揮成人教育最大的優勢。
4.成人學員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需進一步轉變
陶行知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莫過于在做上學,在做上教。在成人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可能學到所需要的全部知識,所以成人學員必須學會學習,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樹立一種終身學習的觀念,不僅把學習作為日常的活動,將學習活動徹底的融入生活,還要將其貫穿終生,并且每個階段都要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輔之以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將終身學習落到實處。
成人學員要突破被動的學習方法,施行主動的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的是親自參與研究,培養探求的意識和掌握探求的方法,具有探求的精神,并形成探究的興趣。創新是探究的目的所在,成人學員應將一切的探究都建立在做的基礎上,不斷地超越、不斷創新。在探求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生活,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華興.民國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論和實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3〕葉忠海.成人教育學通論〔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1997.
關鍵詞:兒童發展;發展理論;發展性特征;研究
兒童發展研究的現代領域起源于遙遠的過去,從在西方中世紀時,兒童被視為預先成熟的小型成人,到現在兒童被視為是“未來的資源”、“有能力的主體”。兒童具有發展性,兒童是一個全面發展、正在發展的個體。目前,人的全面發展已成為當代世界各國教育普遍重視并努力實現的目標,作為教師必須從日益知識化、科學化、智能化、審美化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看到人的全面發展是何等的重要。缺乏全面發展的觀念,甚至忽視全面發展,都不能培養和造就出適應現代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1]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對搞好各級各類教育十分重要,現代幼兒教師應樹立全面發展全程發展的教育觀,使幼兒園教育成為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過程。教育對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與促進作用,[2]同樣也要促進個體的發展,發展性是現代幼兒教師教育行為的基本特征。
一、發展的理論
關于發展方面的大量信息來源于大量跨學科的研究,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對此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進行了長期的探討和研究,關于個體的發展領域至今已經成為一個匯集眾多學科的大熔爐,并逐步提出了關于人的全程發展和全面發展的一些理論學說。
(一)弗洛伊德的理論
弗洛伊德(Freud)維也納精神科醫生,從他細致的探討中發現病人的無意識動機,構建起人格發展的性心理理論,他強調父母對兒童早期在性和攻擊驅動力方面的控制對其人格健康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人格可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在人格發展的五個階段密不可分。[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學說使兒童發展中的家庭關系的重要性得以凸現,他的理論第一次強調了早年經歷對個體畢生發展的重要性。
(二)艾里克森的理論
艾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理論認為,兒童的社會經歷并不會導致自我在本我欲求與超我約束之間的矛盾,自我也是人格發展中的積極力量,在人格發展的每個階段,個體都需要獲得對社會積極參與的態度和有所貢獻的技能。在從積極到消極的連續統一的發展過程中,基本的心理社會沖突將決定個體每個階段的發展結果,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適應不良的,兒童正常的發展必須從各自文化獨特的生存狀態出發來加以解釋。人生全程是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個體出生以后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而成長,在調試自我,克服發展危機中獲得個體的自我成長。
(三)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是從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來研究人的認知發展的。組織、適應、平衡、同化、調適這五個概念是認知發展理論中最基本的概念。在皮亞杰看來,人的認知的發生、發展過程也就是人的認知結構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過程。[2]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兒童的行為圖式(內因)在環境(外因)的影響下通過同化、順應、調節而逐漸達到平衡。兒童在不停地實現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其目的就是在追求和保持一種平衡,追求和保持這種認知的理想狀態。兒童在同化和順應過程中,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不斷地豐富、提高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所以,兒童認知發展的本質也就是兒童的行為圖式通過同化和順應日益復雜的環境而達到漸進平衡的過程。積幾十年的大量觀察探索和實驗研究,皮亞杰提出了兒童認知發展的四個非連續的發展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出生-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和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上)[3]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智力發展從感知、動作開始,在活動中感知動作逐漸內化而構成直覺思維、具體思維,最后達到邏輯思維、理性思維。根據他的認知發展理論在兒童對他們的外部世界進行操作和探索的同時,他們積極地構建著自己的知識體系,認知發展是分階段出現的,在皮亞杰認為,教育應在兒童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按照他們自身思維結構和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教育。
(四)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理論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的“最近發展區”(zno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力倡教育有促進兒童認知發展的積極作用,[4]認為教育必須要考慮兒童已達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才能提高教育質量并促進兒童的發展。教育能促進兒童認知發展,源于個體時時刻刻存在的,又在不斷變化的兩種認知水平。兒童的認知發展的兩種水平是:一種是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由兒童已經完成的、一定發展系統的結果而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即兒童獨立解決問題所具備的心理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借助別人的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是指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啟發、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往往是有差距的,前者水平不及后者高,它們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因此,維果茨基主張教育應當先了解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可能達到的水平,以確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教育應當走在兒童現有發展水平的前面,從而帶動兒童的發展;每個兒童的最近發展區都是有差異的,教育要因人而異;教育是發展的源泉,它創造著最近發展區;教育創造著新的最近發展區,然后又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水平;只有那種走在發展前面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五)贊科夫的“教育促發展”理論
前蘇聯心理學家贊科夫的“教育促發展”理論是在維果茨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實驗與理論研究,提出了“以盡可能大的教育效果來促進兒童的一般發展”為核心內容的理論體系?!耙话惆l展”和“特殊發展”是“教育促發展”理論中最基本的概念。贊科夫倡導的“一般發展”是指兒童個性整體的發展,它包括兒童智力、情感、意志、品質、性格、集體精神及身體等各個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在提出一般發展的同時,贊科夫又強調了特殊發展。“特殊發展”是指兒童在某一方面的特殊發展。贊科夫主張教育要以盡可能大的教育效果來促進兒童的一般發展,并且使兒童的一般發展盡可能達到最理想的水平;教育要把關心全體兒童的最優發展與促進兒童的特殊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一般發展是兒童特殊發展的基礎,特殊發展在適當指導下又可以促進一般發展;兒童心理發展的實質是各種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教育要重視采用正確的教育結構,要重視兒童在學習活動中的內部誘因,要重視兒童學習的“情緒生活”,要重視兒童學習的練習設計,還要努力探求新的途徑來有效地促進兒童的一般發展;為了使教育先于發展、引導發展、促進發展,教育要堅持高難度進行教育的原則、高速度進行教育的原則、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的原則、使兒童理解學習過程的原則、使全班兒童都得到發展的原則。
二、教育與兒童的發展
教育與發展的關系表現為相互制約與促進,這具體體現為:首先,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主從關系。兒童的發展是主,教育只是從屬于兒童發展,為兒童發展服務的;其次,它們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兒童的發展是源于人類本性的發展目的實現過程,而教育則僅僅是實現發展的特殊手段,其特殊性,恰恰表現于教育人員的專業性、教育場地和設施的固定性、教育活動的計劃性、教育目標的明確性、教育方法的多樣性、教育內容的確定性、教育周期的穩定性,都是以對兒童身心發展的科學性認識為基礎的,它要求教育要遵循并適應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以更好地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所以,與同樣能夠對兒童的發展產生影響的其他因素―遺傳素質、家庭生活背景和一般性的社會人文地理環境等相比較,教育的影響力量更強大,更具有決定性。教育是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的基本手段,發展應當成為教育過程的基本功能。
三、促進兒童發展的教育行為策略
(一)教育目標確定的終身性
終身教育是為了追求人的生活質量而形成的現代教育理念。[7]其核心是以個人一生主動自愿學習為基礎,以個性化、多樣化、非職業化學習為特征,以個體發展多樣性、個體享受豐富性為原則,其實質是以人為本、品質為優、能力為先、服務為核,其本質是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7]終身教育理念是教師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教育要為兒童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教育既要重視兒童的智育,也要重視兒童的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既要加強對兒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又要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的能力、激發兒童的創造力;既要面向全體兒童,注重兒童的整體發展,又要照顧每個兒童的特殊性,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既要關注現實的教育效果,達到傳授知識與發展智能的協調、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協調、身體發展與心理發展的協調,又要關注未來的教育影響,使兒童養成學習的習慣和繼續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能力,以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可持續發展。
(二)教育內容組織的差異性
每個兒童都是有差異的,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家庭環境、成長經歷、興趣愛好、學習方式和特長,對教育的形式、內容和方法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要求。這要求教師要實施有差異的教育,促進兒童的差異發展。差異發展意味著兒童在生理、心理、品德、價值觀、審美、技能等各個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是兒童個性的全面發展。差異發展強調兒童個性的充分、自由的發展,強調兒童優勢區域和特長的發展,強調兒童個性化和社會化的協調發展。實現兒童的差異發展,教師教育首先要了解兒童的自我意識、學習態度、學習風格、智力或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教育中要照顧、尊重和促進兒童的差異發展。其次,要發展兒童的自學能力,通過兒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我反思總結學習經驗,促進兒童的自我發展。再次,要加強對兒童的個別指導,因材施教,把兒童的差異發展引向正確的方向,為社會培養出學有專長、富有個性的人才。
(三)教育方法選擇的協作性
教育交往是協作發展的主要形式。教育交往是一種特殊的人際溝通,它是指在教育情境中師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人際溝通活動。[8]教育交往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之一。教育交往的質量如何,是否符合教育規律和教育目標要求,不僅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育效果,而且對兒童主體性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教育交往,兒童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展;通過教育交往,拓展了兒童個性的發展空間;通過教育交往,兒童的創造性和潛能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兒童主體性的發展離不開教育交往,教師教育中應特別關注兒童在相互交往中的協作發展。良好的教育交往應該具有的特點是:堅持溝通和對話、關懷人性和個性、主張民主與參與、引發競爭與合作、支持探究與創新。教師應該把這些特點作為自己教育行為設計的基本取向,才能更好地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
(四)教育過程實施的實踐性
教育過程是一種特殊的實踐過程。這種特殊性主要表現在:[9]①時間目的具有特殊性。教育過程中的實踐目的是為了使兒童驗證所學理論知識、獲取掌握理論知識所必需的感性經驗、發展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通過實踐創造物質或精神上的社會成果。②實踐環境具有特殊性。教育過程中的實踐主要是在教師創設的具有教育性的特定環境中進行。③實踐方式具有特殊性。教育過程中的實踐方式有作業練習、實驗操作、見習實習、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生產勞動等。盡管教育過程中的實踐活動具有特殊性,它不如一般社會實踐那樣廣泛深刻,但對兒童學習來說,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它加深了兒童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培養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提高了兒童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所以,加強教育的實踐環節,才能更好地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
(五)教育評價的多樣性
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標,教育評價的主要依據是教育目標。因此,兒童發展的全面性決定了教育評價趨向的多樣性。教育評價不僅要關注對兒童身體發展方面的評價,還要關注對兒童心理發展方面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對兒童認知發展的評價,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方面發展的評價,還要關注對兒童動作技能發展的評價,包括對模仿動作的理解、組合、協調等方面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對兒童能力方面的評價,包括領會、轉換、表述、分析、綜合、概括、評價和判斷等方面的評價,還要關注對兒童意向發展方面的評價,包括需要、興趣、情感、態度、意志等方面的評價,更要關注對兒童個性特征發展方面的評價,包括氣質、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評價。教育評價趨向的多樣性,為教育促進兒童的學習和全面發展提供了保證。(作者單位: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合編.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第2版88頁
[2]柳海民.教育原理[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70、312-360頁
[3][美]勞拉.E.貝克著教育心理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21頁
[4]張春心.教育心理學[M].北京: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8.117頁
[5]張心選,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譯叢[M].北京:北京輕工業出版社,2005.156頁.
[6]劉宣文,學校發展性輔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8頁.
[7]馬健生.現代教育制度與思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頁
關鍵詞:地方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意義;問題;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0-0141-03
總書記在清華大學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要注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積極營造鼓勵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使學生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努力為培養造就更多新知識的創造者、新技術的發明者、新學科的創建者作出積極貢獻?!盵1]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高校除了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外,還應著眼于整個社會發展和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源流性工作、本質性工作上,大力加強大學生的創新教育,促進高校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這是高校永葆生機的關鍵所在。當前,地方高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國民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人才競爭、教育競爭的形勢下,切實在大學生創新教育這一領域進行有效突破,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在整個教育系統內部的綜合競爭實力。
一、大學生創新教育的內涵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性問題。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在21世紀,創新之于國家富強、組織生存、個人發展的重要性,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有鑒于此,我國在2005年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奮斗目標,與此同時,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我國高校為實現科學發展,也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創新教育問題。目前,創新教育在我國仍處于起始階段,在理論研究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創新教育理論體系;在教學實踐方面,真正有魄力地勇于實施創新教育的學校不多,我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整體上較差。面對這種嚴峻的教育形勢,為更好更快地推進我國創新教育進程,首先就需要明確創新教育的內涵。
創新教育是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最終目的的全面的教育活動。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首要內容,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創新活動產生的動力,包括創新需要、創新動機、創新興趣、創新觀念等,具體表現為不滿足于現狀,敢于想他人之不敢想,敢于為他人之不敢為,勇于探索,追求突破。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基本內容,創新能力是進行創新活動的必備條件,決定著創新的水平和質量,包括創新感知力、創新注意力、創新想象力、創新思維力和創新實踐力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最終目的。創新型人才富于開拓性,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夠開拓新局面,能夠適應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領域發展的要求。全面性是評價創新教育成功與否的客觀指標。全面性是指創新教育的內容不僅要包括知識型教育所要求的知識與經驗,智能型教育所注重的對知識的活化運用,還應包括非智力因素,如道德教育、體育訓練、審美教育和勞動實踐等。
二、地方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的意義
加強大學生創新教育,事關整個社會的科學發展和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明確要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我國高校經歷了外延拓展的跨越式發展階段,地方高校也在這一輪發展中得到了充分展現,但也面臨著內涵發展的問題。當前,地方高校實施創新教育,是落實國家“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的應有之義,是促進自身科學發展的現實需要,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
1.是落實國家“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的應有之義?!笆濉苯逃l展規劃綱要中指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薄皠撔氯瞬排囵B模式。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地方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正是貫徹落實國家“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的應有之義。
關于青少年家庭教育內容的研究在青少年家庭教育內容方面,一是強調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如趙忠心教授在《家庭教育學》中指出家庭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家庭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并指出當代家長必須重視培養孩子競爭的意識、適應社會和競爭的能力。[9]二是家庭教育要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如陳鶴琴在《家庭教育》中指出,兒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長發展過程中起奠基作用,他還提出了101條家庭教育原則,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是培養訓練兒童良好的習慣。第三,家庭教育要注重青少年“品德”發展。古人伏、高峰、張良才和其他多位學者也都著重強調了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關于青少年家庭教育教養方式的研究國內對家庭教養方式的研究主要體現了“單純類型論”的特點。如楊麗珠等也選取了母親教養方式的溺愛性、民主性、放任性、專制性和不一致性等多個側面,全面探究其與兒童氣質的關系。[10]林磊通過對幼兒家長教育方式的類型及其行為特點的研究,歸納出極端型、嚴厲型、溺愛型、成就壓力型和積極型五種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方式。[11]關穎將家庭教養方式歸納為嬌縱溺愛型、啟發引導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簡單粗暴型等。[12]劉金花把父母教養方式分為:拒絕型、嚴厲型、溺愛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陶沙等又把父母教養方式分為七類:溺愛、忽視、專制、民主、懲罰、成就要求和教育的不一致等。[13]對家庭教養方式作類型劃分,對各地區、各層次的家庭教養方式進行了系統的探索,值得許多家長借鑒和參考。同時,我國學者從各個角度對親子關系、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性別教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關于青少年家庭與學校合作的研究學校與家庭兩者之間的關系由昔日的分離狀態到今日的合作越來越緊密。大量的研究表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分離,更多的需要兩者的協同共育,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參與到學校教育中支持學校教育。尹雯副教授在問卷中問到“您會拜訪孩子的老師嗎?”這一問題時,僅有7.9%的家長選擇“經?!保?2.2%選擇“有時”,27.2%選擇“很少”,還有9.1%選擇“從不”,可見家庭與學校的聯系不夠,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處于分離狀態。[14]如果家庭和學校之間缺乏聯系,家長對孩子在校的表現一無所知,家庭教育就無法配合學校教育,就可能無的放矢。隨著研究的深入,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迫切希望參與到學校教育領域中來。劉東菊研究員認為:隨著家長教育子女的主動性增強、能力也越來越高,長期以來被動接受學校對學生的教育與管理的局面已不再為家長接受,家長不滿意學校,想參與學校管理,希望家庭與學校共同配合培養和教育子女的心情越來越迫切。[15]在家校合作的方式方面,主要是通過開辦家長學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召開家長會、家庭訪問、書面指導、實行開放日來整合教育資源,實施家庭、學校的協同共育。[16]
關于青少年家庭教育問題的研究青少年家庭教育問題主要表現為:(1)青少年父母的問題導致家庭教育的失當。石軍在《工讀學?!皢栴}學生”的成因分析和教育轉化對策》[17]一文中指出父母錯誤的教育觀念、錯誤的教育方式和教養方式,如棍棒教育,放任型的教養方式,或對孩子的過分關注與過分溺愛,對孩子的絕對化要求,對孩子教育的完美主義傾向等都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失當。章國賓在《淺議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問題孩子”的背后往往是“問題父母”。[18]丁瑜在《青少年家庭教育若干矛盾探析》一文中指出當前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作為教育主體的家長,在其家庭教育的期望水準、家庭教育的目標定位、價值觀念以及家庭教育的態度方法等方面,尚存在著一些與社會發展、時代精神相違背的新的傾向。這些傾向和問題直接與青少年的現實面貌和社會發展的目標需求構成不同程度的矛盾。[19]王軍榮講師認為家長在道德人格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對其子女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在青少年道德行為習慣形成過程中,家庭教育方式不夠科學,家庭中父母教育方式影響最為直接。[20](2)青少年家庭教育內容的不當。王軍榮講師認為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對孩子的“智力”培養,忽視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內容的不盡合理。普遍偏重孩子的物質營養,忽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教育,普遍以智力教育為中心,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道德品質的培養。[21](3)家庭結構不完整,導致青少年“家缺失”和“愛缺失”。石軍認為“家缺失”即由于父母離異導致家庭結構的不完整,使得孩子缺少在一個完整健全的家庭環境長大的氛圍?!皭廴笔А奔磳Ω笎邸⒛笎刍蛘吒改钢異鄣娜笔??!凹胰笔А焙汀皭廴笔А笔窃斐汕嗌倌昙彝ソ逃龁栴}的重要原因之一。[22]章國賓在《淺議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認為殘缺家庭對孩子產生的不良影響是造成“問題學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23]王秋英在《當前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的研究表明:單親教育問題會給孩子成長帶來很多隱患。[24](4)青少年家庭教育不當。如章國賓在《淺議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提出家庭教育不當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即溺愛放縱是當前家庭教育中比較普遍的現象;家庭暴力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元兇;殘缺家庭對孩子產生的不良影響;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放任自流。[25]上述研究表明,青少年家庭教育不當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一項重要原因,很大部分是缺乏家庭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失當的情況下造成的。
關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立法的研究關于家庭教育立法這一帶有前瞻性的研究命題,國內對這方面的研究文獻不多見?!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制定家庭教育法律的要求,為中國大陸家庭教育法律政策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姚建龍的《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和上海市婦聯、上海家庭教育研究會的《家庭教育立法的探索》等文對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與迫切性進行了論證,并指出家庭教育與國家教育(公辦教育)、社會教育(民辦教育)一樣,同是教育體制的三大支柱之一,對家庭教育進行立法也是合理的、有根據的。最近臺灣地區通過的《家庭教育法》所指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家庭世代倫理教育;夫妻婚姻關系教育;父母的親職教育;現代化家庭生活教育;家庭和社區關系教育。
關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相關性問題的研究青少年家庭教育相關問題的研究,如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的研究。近年來,特別是與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相結合的研究日益突出。如青少年家庭教育中道德問題研究、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人格自尊的相關研究、青少年情緒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等。對青少年家庭教育國內外的比較研究也越來越多,如劉金花的《上海市與橫濱市幼兒性格特征和家庭環境因子關系的比較研究》、張文新的《城鄉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較研究》、邊馥琴等的《中美家庭代際關系比較研究》等,這些研究至少說明了兩點:一是對家庭教育的研究從單一化向多維度轉變,它與諸如學校德育、兒童身心發展等關系日益密切,對這些關系進行探討,可以增強青少年家庭教育方法的時效性,提高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科學性;二是家庭教育研究目前還處于零散的相關問題的探索中,這些理論研究的探索,對青少年家庭教育研究體系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我國青少年家庭教育文獻研究綜述的啟發
(一)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研究對象要更關注“兒童”本身
對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文獻研究表明,青少年家庭教育過度關注了父母對兒童教育的重要性,更多強調的是一種“單向化”的教育方式,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場上去思考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父母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與教養方式,父母的教育態度等對孩子的教育影響,青少年家庭教育研究目的更多的是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為教育子女著想,旨在教給父母如何來實現完善的家庭教育,而對家庭教育的研究對象——兒童,則關注過少。不是教育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就萬事大吉了,要知道,“兒童”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只有真正關注“兒童”,站在“兒童”的立場上的家庭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庭教育。
(二)青少年家庭教育要更加關注兒童的“品德教育”
“德是為人之本”,“品德教育”是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根本,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要萬事“德”為先。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關穎通過中央綜治辦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對閑散未成年犯罪調查,通過對2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調查資料的分析與比較認為:忽視思想道德教育,是當代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誤。[26]現代教育研究也表明,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非智力因素的積極特征都是嬰幼兒時期起步的,都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需要從幼兒開始。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是一個漫長的生活化過程,涉及到孩子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情感性格等方面,這些方面同時都印上父母的烙印。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擔負著“育人”的角色,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父母必須在青少年家庭教育過程中關注、滲透兒童的“品德教育”
(三)青少年家庭教育需要社會和學校的“協同教育”
家庭、學校和社會是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三大主要場所和因素,這也決定了在開展家庭教育研究時不能忽視家庭與學校和社會的內在聯系。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學校教育而無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復雜的任務。他說:“良好的學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人的科學,教育孩子需要懂得科學,需要研究方法,這就需要學校的指導和幫助。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加深,學校尤其是社會對兒童成長的影響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青少年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文化與學校文化的影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互支持、相互補充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要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學校也要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學校與家庭教育的相互聯系與配合,才能形成強有力的教育合力。真正實現家庭、學校、社會各方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孩子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