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解決經濟危機的途徑方法
時間:2023-10-31 11:03: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解決經濟危機的途徑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經濟危機;可持續發展;宏觀調控
中圖分類號:F2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0)07-0092-05
2010年4月27―28日“第十二屆全國政治經濟學研討會”在江西財經大學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研究》、《經濟學家》、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等新聞出版機構共61家單位的92位專家學者就“經濟危機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展開討論。
一、經濟危機的成因研究
(一)馬克思經濟學的解釋
西南財經大學蔣少龍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生產的危機,雖然表現形式新,但其本質未變:生產過剩源于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源于消費下降,消費下降源于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
東北財經大學鄧春玲通過對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的解讀,認為馬克思強調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這是由資本主義制度基因決定的。危機是資本主義一切矛盾的爆發,而整個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破壞和停滯只不過是其具體表現而已。
江西財經大學羅雄飛基于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解釋世界經濟危機。他認為經濟全球化、自由化在一定意義上是傳統的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復歸,從根本上看這次經濟危機是全球化經濟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國際資本的逐利本性、全球化經濟的無序競爭和發展中國家社會保障缺失是其深層根源。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劉曉華認為,當前金融危機的根源仍然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另外,資本主義的貧富分化也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最后,資本主義制度會加劇虛擬經濟的發展,使之與實體經濟相脫節。
臺州大學張明龍從對競爭和無政府狀態的依存條件和固有要求的分析入手,得出結論:經濟危機不是競爭作用的結果,而是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結果。在兩者與經濟危機關系上他認為競爭加劇經濟危機,而生產無政府狀態引起經濟危機。
(二)西方經濟學的解釋
與前者不同,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樊明認為,馬克思的危機理論主要解釋早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因此這一理論對2008年經濟危機成因的針對性較弱,除此之外,他還提出幾點猜想:(1)經濟危機直接成因在于生產與消費互為前提從而均衡脆弱;(2)經濟危機成因是多因素的;(3)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商業周期理論有嚴重的理論缺陷及與經驗脫離;(4)金融市場的波動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成因?;谝陨戏治?他認為政府面對經濟危機應同時采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收入政策,在利用金融市場時注意防范風險。
清華大學趙準從危機后“效率市場假說”之爭入手,引出對該假說及其相關模型的理論內涵、政策寓意、經驗驗證和預測功能,揭示了它們給宏觀經濟調控及金融業帶來的危害。通過剖析該假說所期望的金融市場穩定過程,指出它所假設的市場穩定因素其實并不存在,所謂“精明的投資者”實際上正是泡沫的“助推者”而非“戳破者”,因此金融市場出現危機是難免的。
二、經濟危機的影響研究
(一)經濟危機與經濟增長
西南財經大學丁任重等首先分析金融危機對于我國經濟增長路徑的影響即先境外后境內、先沿海后內地、先外資企業后內資企業、先競爭性企業后壟斷企業,指出政府應當著眼于“后危機時代”的發展,著力發展新興產業、抑制落后產能過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技術進步和創新;面對金融危機政府應當從五個方面實現中國經濟增長即繼續深化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二)經濟危機與產業結構調整
河北經貿大學母愛英等結合京津冀現實情況和今后一段時期世界經濟的走向,分析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現狀,在經濟危機背景下提出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思路。
陜西師范大學許軍等指出,中國加工貿易對外依存度高、勞動密集型產業高于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低附加值產品多于高附加值產品;外部環境不利于我國加工業持續增長。受經濟周期規律等因素的影響,金融危機期間我國加工貿易完成了一波陡降陡升的反轉,這一方面證明了我國加工業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對產業調整形成了倒逼機制,我國加工業應該利用這次調整完成轉型升級。
江西財經大學萬道琴分析了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產業、周期性敏感產業以及耐用消費類產業的不良影響,以及金融危機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指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應制定明確的產業政策、需要得到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優化外資利用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結構調整應伴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孫宇暉認為,在金融危機期間,由于我國市場化、開放度的加深,尤其對美國貿易依存度的增強,必然深受其害。面對金融危機,政府應當遵循“應對目前危機與圖謀長遠發展兼顧;促進內部增長與擴大外部市場并舉;社會財富生產與居民消費水平同增;實體經濟與貨幣經濟雙贏”的原則,實施宏觀調控,以達到既將危機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又實現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調整好內部積累與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及進出口市場結構,為經濟起飛打下基礎。
(三)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
中央民族大學張春敏認為,國際金融危機是資本形態發展到國際金融資本時代,以虛擬資本為存在方式的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國際金融資本通過在貨幣領域和生產領域的制度設計構建了世界經濟秩序的基礎。金融自由化成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流動的紐帶,使得全世界的經濟循環流成為以美國為首的國際金融資本為主導的循環圈,國際金融危機不過是這一體系出現問題的必然結果。
上海財經大學包亞鈞從分析虛擬資本到虛擬經濟,進而指出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從而在理論上對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關系進行探究。
西南財經大學朱博從關于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論述入手,指出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之母,虛擬經濟發源于實體經濟,兩者既有聯系又相互獨立。他通過進一步分析指出,金融危機根源在于虛擬經濟發展超過實體經濟承受限度,因此我國應當科學把握兩者關系,在充分發揮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促進作用的同時,將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的可能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危害降到最低。
(四)經濟危機與金融監管
清華大學陸銘利用海曼?明斯基金融不穩定假說解讀“次貸危機”。與馬克思關注消費與經濟危機、凱恩斯關注投資與經濟蕭條不同,海曼?明斯基則基于三種融資方式的安全性角度,提出金融不穩定假說,其核心思想是:資本主義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是內生的、固有的。在典型的經濟周期中,金融市場的脆弱性與投機性融資泡沫內生于金融市場自身。金融不穩定性觀點非常重視資本資產所有權或者控制權的融資方式,如果投機―龐氏融資所占比重越大,經濟將無法維持均衡的系統,很有可能成為畸形放大的體系。對此,我們應該在金融自由化過程中保持適度審慎,正確把握創新金融工具的特點,在發揮其積極作用的同時,采取必要的風險防范措施,防治創新金融工具被誤用、濫用,重蹈覆轍。
(五)經濟危機與就業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陸夢龍通過對深圳市工商登記數據的經驗研究,解釋投入要素組合與金融危機的就業沖擊效應關系。他認為企業對投入要素組合方式的選擇會通過信貸條件的變動放大金融危機對就業的沖擊,通過研究深圳市工商數據和宏觀數據,從而得出結論:金融危機通過影響企業的信貸條件而引發就業沖擊效應,即由于企業偏好選擇高資本密集度的生產要素組合,一旦信貸條件惡化,企業正常經營將難以為繼,隨之會帶來顯著的就業沖擊效應。
三、經濟危機與宏觀調控
河北經貿大學武建奇就我國目前為解決經濟危機實行的宏觀調控政策提出三點反思:(1)投資的工具化:投資作為增加社會需求、調控宏觀經濟的工具,在規模安排上是否有限度?過去計劃經濟講三大平衡,現在市場經濟講需求管理,那么在使用社會需求這一宏觀調控的稀缺資源時就應當小心珍惜:在不同發展階段(較高和較低)宏觀調控對社會資源(社會需求)的利用也不同。(2)消費工具化:消費是經濟目的還是經濟手段?(3)GDP為什么要高增長?收入是流量,財富是存量,從長期看人民富裕在于財富(存量)多少而非收入(流量)單純的增加,破壞舊財富,創造新財富,只求流量不求存量,為增長而增長,無益于人民福利的實際增加。
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樹青從七種市場經濟國家面對危機作出共同的選擇――政府救市入手,認為政府救市對穩定金融市場、恢復經濟增長發揮重要作用,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的常態現象。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作用更多地體現在政府本身作為市場的主體,直接參與到經濟活動之中:政府掌握、調配資源,要求其在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的基礎上發揮不可或缺的統領作用,這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
江蘇省委黨校李炳炎指出,從表面看美國消費不足是暫時的,而我國現狀是消費不足,經濟增長靠投資拉動,長久看來解決金融危機還是要以消費為主,宏觀政策應避免南轅北轍。
浙江師范大學曹榮慶在研究了危機視角下的房市調控政策后指出,由于政府職能定位的混亂(職能越位――干預銀行)切斷甚至打擊房地產開發商為社會做貢獻的途徑,所以要職能歸位:以計劃經濟方式來實現對低收入群體住房的保障功能,其他人依靠市場體系解決之,在兩者之間建立一種法定的資金轉移供給體制,從而實現兩者良性循環。
四、經濟危機的治理思路
清華大學張珂從分析馬克思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關于消費的重要性入手,指出居民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而我國內需以投資為主,消費需求低迷,經濟增長缺乏持久動力,對此一方面應該縮小居民內部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應該實現合理稅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優化財政支出,增強居民消費信心。
首都師范大學韓學麗認為,消費需求作為社會總需求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是目前擺脫金融危機困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而我國消費需求長期低迷,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不強,對此,應當充分利用財政政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稅制改革步伐,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推進新農村建設,以擴大內需改善民生、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江西財經大學康靜萍從集體談判制度角度提出治理經濟危機的思路: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在于社會財富分配扭曲,而治理危機途徑則是變革收入分配制度,她認為集體談判制度的缺失是我國勞動者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由于新舊機制的交替,集體談判和集體合同制度從認識到實踐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集體談判主體資格不到位,集體談判機制欠完善,集體談判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所以完善我國集體談判制度,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證勞動者在初次分配過程中得到更大的份額,使社會財富分配趨于合理,防止經濟危機爆發。
五、應對危機的經驗研究
江西財經大學熊俊以收入分配為切入點,分析美國收入分配格局的演變及其對經濟危機的作用機理,認為從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利于資本)到規模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差距)這一格局變化引發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導致金融危機,投資銀行、貸款公司、兩房次貸危機反復相互作用導致危機越來越大,危機到來時消費和投資下降,在全球化背景下引發全球經濟危機,所以資本主義制度和新自由主義體制下美國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斷擴大和惡化是導致經濟危機的深層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對中國的啟示是政府應加強對收入分配的合理干預、大力改善收入分配格局,這對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而言十分重要。
浙江工商大學楊文進基于經濟長波、貨幣供給與國際競爭的視角探析美國經濟危機原因及其影響:他認為美國經濟危機是其新長波運行到頂后以朱格拉周期形式表現的一次調整,為滿足長波擴張對巨額貨幣供給的需要,美國進行了金融創新,但隨著長波的演進,實體經濟對新增貨幣的吸納能力減弱,由此金融創新深化所創造的巨大貨幣供給就只能轉向“次貸”和高杠桿的金融衍生產品。當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背離達到一定程度時,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又因為各主要國家之間經濟周期出現了高度的同步性,美國經濟危機最終轉化為世界經濟危機。
華南師范大學范方志對美國次貸危機不斷惡化的原因進行了反思,認為注資會產生嚴重的道德風險,而降息因為貨幣政策存在時滯而效果不佳,因此,應該讓那些資不抵債、問題極其嚴重的銀行盡快破產,同時,剝離不良資產,進行資產重組,更換管理層。
上海市委黨校鞠立新通過對拉美國家近60多年經濟增長過程中貧富懸殊問題的研究,得出若干啟示:發展經濟不能本末倒置,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更不能陶醉于經濟快速增長的成就之中;應該大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問題,避免貧富懸殊和社會群體的嚴重分化;在大力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社會建設;積極有序地推進城鎮化,高度重視農村發展。
六、可持續發展
天津商業大學王樹春等基于全球化視野思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制度約束。當前國際社會主流制度約束條件造成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過分強調行為決策過程中的利己原則,而忽視利他原則,導致利他原則稀缺,使眾多世界性問題因陷入囚徒困境而難以解決,只有從根本上改造主流制度約束條件,使利他行為得到普遍培養,才能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一系列難題,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都師范大學程世勇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已經從“資本制約型”轉變為“土地制約型”。土地價格的扭曲是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內外失衡的基礎性因素。由于地價的傳導效應比資本利率和工資率更強,地方政府主要通過對土地差異化的壟斷低價和壟斷高價實現實體資本投資和虛擬資本投資的雙重擴張。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通過完善土地制度及價格機制實現土地的供需均衡和合理的財富分配機制。
江西財經大學肖文海指出,隨著工業化推進,資源和環境質量成為日益稀缺的自然資本,打破資源環境無價的傳統觀念,建立反映其稀缺程度的價格制度,是循環經濟長效發展的關鍵。他基于一般均衡理論,在資源開采、產品制造、資源回收、污染物排放等環節分析資源環境價格的實現,構建“政府調控(創設)市場,價格促進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機制,結合我國國情,以前端減量化優先為原則,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1)以建立生態修復和補償為核心,推進開采環節的環境定價;(2)以能源稅制改革為核心,促進節能減排;(3)多管齊下,建立清潔生產的價格激勵。
信陽師范學院蔣國平、徐永新認為,構建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機制,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農民務農收入可持續增長機制;二是加快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構建農民務工收入可持續增長機制;三是深化農村改革,完善有利于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體制保障機制;四是加大強農惠農力度,構建有利于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政策保障機制;五是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完善有利于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社會保障機制。
七、其他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錢津指出,經濟危機源于經濟學的危機:后危機時代到來,要求現代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在認識上從以下幾方面實現創新:(1)市場價格:維護剛性原則是經濟運行穩定的需要;(2)金融監管:重點在于控制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規模;(3)政府干預需要理性化、全面化、規范化和常態化;(4)宏觀調控必須實現虛實一體化的轉折與創新。
清華大學蔡繼明等認為,2009年中國的GDP雖然保持了8.7%的增長,但是由于貨幣流動性過剩,社會公眾對物價上漲的心理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通貨膨脹的全面形成,國際市場上一些主要商品價格上漲也會促使國內發生通貨膨脹,房地產泡沫有可能破裂,從而導致經濟衰退。政府應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國內消費。為此,建議國家釋放1萬億美元甚至更多的外匯儲備,將之轉化為國內消費資金。同時,要高度重視金融不良資產問題,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資產并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房地產市場去泡沫化。
江西財經大學伍世安從探討市場經濟和綠色經濟關系入手,指出綠色經濟能否與市場經濟接軌且統一起來,取決于綠色經濟的產業鏈與其價值鏈的匹配和耦合,而綠色經濟價值鏈的形成,取決于通過廣義價格形式及其機制將外部性內在化。所謂廣義價格即物品產權的貨幣表現和交易過程所需支付的代價條件,而不是狹義的“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在綠色經濟背景下,通過對初始投入環節、生產環節、銷售環節和消費回收環節等四個環節的價格安排的分析,細化出十幾種具體的價格形式,并提出運用“試錯”方法和市場方法來形成這些價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朱巧玲通過對資本主義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產品創新理論以及產業生命循環理論的分析,探究影響和制約資本主義長期波動的原因,分析主導其發展演化的根本矛盾,從而找出資本主義長期波動的規律:周期性發揮作用的產品創新導致以蜂聚形式出現的新興產業部門的生命循環,從而進入長波的上升期;隨著這些部門生命循環由成長進入成熟,宏觀經濟增長就會放慢,從而進入長波的下降期。目前,國際范圍內初始產品的創新往往集中于發達國家,而擴散到我國的技術大多來源于生命循環后期的部門,對我國經濟長期發展不利。對此,我們應當發揮我國經濟制度的優越性,改變現有的發展模式,提高基礎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能力,逐漸改變世界范圍內基礎技術的創新格局。
Economic Crisi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Runfeng
(Business School,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習慣了長期高速增長的中國企業,在經歷了這次經濟危機之后,可能又開始走上快速發展之路,并漸漸忘記前兩年的短期陣痛。如果是這樣,那真是中國企業的悲哀。
在歷史上,經濟危機在破壞經濟體的同時,常常還會留下一些有益的遺產。從市場營銷的視角看,營銷實踐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就是經濟危機之后的副產品。為促進中國企業長期發展能力的提高,后經濟危機時代的中國企業該如何尋求營銷創新?
經濟危機與營銷理論創新
現代市場營銷實踐與理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業對危機的思考及反應。市場營銷理論誕生于上世紀初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時期,當時的美國為了解決農產品的運輸問題,逐漸發展起營銷這一擴大消費市場的知識體系。之后,由于供給與需求之間產生的巨大矛盾,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使企業不得不前所未有地積極推銷產品,這種做法促成了銷售策略與部門的發展。到了二戰后的50年代,由于戰爭創傷導致全球經濟不景氣,無論內需還是國際市場都受到重創,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嶄新的現代營銷觀念。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則推進了國際營銷和社會營銷的大發展。
今天,我們同樣面臨著新的營銷創新機遇。隨著企業的供應能力越來越強,而市場需求并沒有同期跟進,所以,當代企業需要研究如何尋求更有價值和更為準確的營銷機會。
經濟危機的本質從宏觀層面來講是有效需求的不足,比如投資需求受到抑制、消費需求出現疲軟,以及出口需求嚴重受阻。從微觀層面看則是投資和消費信心的不足,比如,宏觀經濟不景氣影響投資信心,收入預期不穩定影響消費信心。需要指出的是,經濟危機影響的是消費者的消費信心而不是消費能力,所以,如何在危機之后讓消費者重拾信心是取得營銷成功的關鍵。
經濟危機正在消退,但也許新的危機還在孕育。經歷過經濟危機的中國企業應當如何重新尋找新的總體營銷機會,如何尋求新的營銷突破之道?一言以蔽之,應當把重點放到顧客價值創新和重構價值定位方面。具體途徑有三條:一是推進戰略創新,謀求市場轉換;二是探索模式創新,突破成長極限;三是策劃技巧創新,實行精益營銷。
顧客價值創新
古語有云:“吹盡黃沙始見金。”沃倫?巴菲特也曾說過:“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在我們看來,中國企業之前獲得的收益增長常常只是一種表象,我國經濟的快速成長掩蓋了很多企業的戰略缺陷。如果企業要獲得進一步發展,其市場營銷就必須引入顧客價值創新的觀念。
當中國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幾乎每一個企業都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企業很少會去思考到底我這個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在哪里?公司在產業鏈中的定位在哪里?另外,中國市場競爭不充分,常常給不少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不勞而獲的機遇,得到了所謂的戰略利益。這些企業很可能只是在營銷策略上做了一點表面文章,并以此為它的戰略收益賦予了社會倫理的光環。中國電信業和航空服務業就是這樣的情況。同時,中國消費社會的來臨,讓任何庸俗的營銷戰略都可能取得不俗的業績(如電視直銷等),看看腦白金的成功就可以明白這一點。
以上所講的三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企業對市場、產業機會的看法,從而導致很多企業以為在營銷戰略上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能力儲備,只要有機會就行。
經歷經濟危機后,我們的企業最需要關注的一點就是自己能夠給予客戶什么樣的價值。我們認為應該“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國企業營銷必須堅持顧客價值導向,對這一觀點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顧客導向不等于顧客價值導向。很多企業把顧客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但其對顧客關于價值的理解卻是有偏差的。比如,自從CDMA被中國電信接手之后,不少顧客明顯感覺到的變化就是備受短信騷擾,每天都收到不少于4條的垃圾短信。這種做法貌似從客戶需求出發,卻沒意識到每個客戶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需要分別對待。對某人有價值的信息,對其他人而言可能就是垃圾。
顧客價值不等于概念價值。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我國不少企業把顧客價值通過概念價值表達出來,而這個概念價值的背后或多或少裝的是企業的利益。我們知道蒙牛是概念營銷的成功實踐者之一,它推出了“草原奶”概念,創造了常溫奶銷量超過鮮奶的銷售神話。不過它也遇到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困境,這就是“OMP事件”。前兩年蒙牛號稱自行研發了OMP優質牛奶蛋白成長因子,并以此導入了高端牛奶品牌――特侖蘇。但一些專家發現,根據蒙牛對OMP成分的描述,這種成長因子可能含有致癌成分。于是,蒙牛辯解說特侖蘇中并不含有OMP,而是另外一種從新西蘭進口的成分。蒙牛管理層給出的最新說法是,這個的確是管理上出現的漏洞。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企業營銷的一個突出問題,即企業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通過概念價值把顧客給綁架了。
價值創造不等于價值傳遞。這就是說企業創造的價值并不一定能夠很好地傳遞給客戶。上海有一位經理人推出了一種“陽光助老服務”,可以在緊急狀況下幫助老年人。這一業務通過短信和電話等手段進行運營,顧客每個月交很少一點錢,很方便。但是,到目前為止用戶規模根本不夠維持運營開支。雖然他想了很多辦法,包括尋求政府的支持,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們認為根本原因還在于他沒有為其服務找到一個合適的價值傳遞手段,也許整合性、捆綁型的營銷方法比較適合這一項目。
價值傳遞不等于價值感知。這也是家電下鄉和汽車下鄉的一些實踐給予我們的啟示。因為農村消費者對于汽車、電視的品質要求跟城市消費者可能存在不同,所以常常出現企業提供的好產品不受歡迎,而企業認為不太合適的產品反而受追捧的局面。
所以,在后經濟危機時代企業需要思考怎樣做好價值創新的工作,包括價值重塑與價值回歸,我們認為其中一個手段就是要解決好所謂彈性營銷的問題。在經濟危機時代首先被壓縮掉的產品價值常常是需求彈性比較大的那部分。這給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針對不同的客戶,企業需要研究他們不同的彈性需求,從而給出相應的價值組合,這樣才能適應經歷經濟危機之后的顧客的多樣化需求。為此,企業需要處理好三個問題的平衡或取舍:是強調質量為本還是營銷為本?是追求核心價值還是延伸價值?是注重功能價值還是情感價值?從總體上來看,危機時代,應該多去掉泡沫、彈性的成分,回歸到以產品質量為本的核心價值層面,尤其不能以營銷手法掩蓋質量問題。在后危機時代,企業要考慮多樣化營銷,注意大眾市場與小眾市場的區別,即在面對大眾市場的時候需要偏向質量為本、核心價值和功能價值,在面對小眾市場的時候則更需注重
營銷手法、延伸價值和情感價值。
總之,后危機時代的中國企業營銷必須堅持精益營銷的觀點,套用古語就是“致廣大而盡精微”。精益營銷包含四個方面:一是精準營銷,尋求更適當的顧客;二是精耕營銷,尋求更深度的顧客互動;三是精心營銷,尋求更細致的管理,這是一種強調人性化的營銷管理模式;四是精益營銷,尋求更卓越的效率。
營銷實踐創新
我們認為,營銷創新可以分為營銷戰略創新(Strategic innovation)、營銷模式創新(Schemainnovation)和營銷技巧創新(Skill innovation)三種途徑(統稱為“3s創新”),后經濟危機時代中國企業的營銷正需要從這三個方面的創新著手。
營銷戰略創新
在我們看來,營銷戰略創新是指發現市場價值缺口,并通過創造和傳遞價值以彌補這一缺口的創意及其行動。
在經歷過這次經濟危機之后,我國企業應當嘗試發現市場價值缺口的重要方向:一是在逆境中尋求機會,重點是分析和挖掘市場潛在的剛性需求。即使在最為困難的危機時刻,市場也存在相當大的剛性需求,比如對基本消費品、工業品的質量需求,這是企業營銷創新與發展的基礎。為此,企業應當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組合,從滿足顧客的次級需求過渡為滿足顧客的初級需求。另外,由于市場的有效需求總是不平衡的,因此會出現危機中孕育機會的可能。比如,休閑娛樂產業常常在經濟低迷時出現反周期的增長現象。例如,美國在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后,麥當勞餐廳的數量應聲激增,服務業指數也隨之提升。
二是要學會通過價值鏈的重組創造價值增長機會。經濟危機常常帶來價值鏈的重組或變化,因此,通過產業鏈縱向上下游的移動可以開發企業新的業務戰略或競爭優勢。比如,寶鋼、中鋁在經濟危機時期的后向一體化戰略表明了這一機會的存在。另外,經濟危機也告訴中國企業,當前我國出口導向型產業的升級也迫在眉睫。如何通過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通過制造業向服務轉型來實現價值提升,是這些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戰略路徑。
營銷模式創新
當前,市場營銷學界已經形成了對未來營銷邏輯走勢的總體判斷,那就是傳統的以產品為導向的營銷邏輯日漸式微,而現代的以服務為導向的營銷模式日益興盛;以有形資產、價值嵌入為方式的交換將被以無形資產、價值互動創造為方式的新型交換所替代。總的來說一句話:產品營銷的時代即將過去,服務營銷的時代已經到來。
具體來看,到底如何實現營銷模式的創新呢?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首先,要反思關于顧客價值主張的定位。其次,要尋求盈利模式的創新,包括價值轉型。比如,用服務替代產品,變一次易為多次、分期的付款,或通過價值分拆、價值再造來提升原有產品與服務的價值等。再次,要對關鍵資源和關鍵流程進行一定程度的變革。比如,在經濟危機之后,上海東方商廈經過分析毅然決定由傳統零售轉向關系零售,主要依賴會員制等顧客忠誠計劃帶動營銷業績的增長,取得了很大成效。為什么?因為傳統零售很難保證顧客的持續光顧。于是,東方商廈根據自身業務結構的特征,即50%以上的收益來自于固定的幾千個人的現狀,成立了大客戶管理部門,并持續開發專門針對大客戶的營銷活動。這種有針對性的營銷模式可以減少營銷成本以讓利消費者,提高產品價值,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顧客的忠誠度。
營銷技巧的創新
關于營銷技巧的創新,我們向大家推薦奎爾奇和約茲發表于《哈佛商業評論》的《衰退時期的營銷之變》一文。該文洞察了經濟危機導致的衰退心理,并指出與家庭有關的營銷理念是今天最值得推崇的,因為當下人們所需要的正是家庭所給予的溫馨和安全感。文章指出要管理企業的營銷投資,準則是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可以節約的錢則一定要捂緊錢袋。其中,該花的錢就是與營銷直接相關的部分以及必要的廣告投入。在奎爾奇看來,廣告費用是絕對不能省的,因為它是連接產品與客戶的重要紐帶。他們指出了經濟衰退時期可以采用的三大營銷策略,即精簡產品組合、改進產品定價以及加強信任,其中加強信任是客戶關系的核心。
我們認為,營銷技巧的創新主要表現為產品、市場、品牌和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在經濟危機時期,企業常常遇到的問題是產品與服務不能兩全齊美的矛盾。究竟是賣“陽春面”還是“蓋澆面”,是追求經濟型還是奢華型,是鼓勵客戶DIY還是提供集成化方案?也許經濟危機之后,企業就需要給不同的顧客提供不同的價值組合,這是營銷技巧創新的總體方向。
關于市場創新,中遠置業(博鰲)公司的實踐很有啟示價值。該公司經營的酒店本來主要是依靠如“博鰲論壇”等會議來生存與發展的,是典型的B2B營銷模式。但在經濟危機時期,很多公司都盡力壓縮會議開支,把普通會議改成電話會議、網絡會議等。同時,也恰恰因為經濟危機,很多顧客賦閑在家,需要通過旅游舒緩心情。因此,中遠置業公司及時決定從B2B的市場轉向B2C市場,并積極與旅行社聯系,實現市場轉化,盡力減少經濟危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了收益的穩定增長。
關鍵詞:生態社會主義思潮;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0-0112-02
一、生態社會主義思潮的基本觀點
生態社會主義思潮是20世紀后半葉在西方蓬勃興起的生態運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思潮。隨著西方資本主義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帶來的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的黃金發展,西方社會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人類生存發展環境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在這種背景下,隨著以保護生態平衡、維護世界和平、為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為主題的生態運動的深入發展,西方社會逐漸興起了一股批判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社會思潮,它要求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建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符合生態發展規律的新型社會。到20世紀70年代,這股思潮同社會主義相結合,逐漸形成生態社會主義思潮。其基本觀點是:
1.人與自然是辯證和諧統一的。生態社會主義者堅持以“人類尺度”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質和社會本質,自然只有在與人類的共同存在以及相互轉化中才具有意義;人與自然是通過人的實踐、特別是生產實踐活動而形成的整體性存在,人與自然在相互交往中走向統一;人類在自然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這種地位是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標志的;勞動是人與自然走向和諧統一的現實途徑。
2.資本主義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生態社會主義者認為,生態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也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危機。因此,只有廢除資本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也才能確保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3.關于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生態社會主義者認為,當今資本主義的危機趨勢已經從生產領域轉移到了消費領域,由消費異化導致的生態危機已經取代了經濟危機,者應該根據新的形勢的發展變化,修正已經過時了的的危機理論。
4.關于“穩態經濟”模式。早期生態社會主義者認為,擺脫生態危機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穩態”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將生產規模和經濟發展速度穩定下來,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改進上來,從而協調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后期的生態社會主義則反對“穩態”經濟,認為保持經濟的適度增長,既與生態環境的要求相兼容,又有利于解決當今人類所面臨的一切問題。
5.在社會變革的途徑上,提倡非暴力革命與改良主義相結合的原則。生態社會主義者堅信非暴力革命與改良主義是通向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的“鑰匙”。通過“教育”、“示范生活”,為人們展現嶄新的綠色生活,逐步地變革資本主義社會。
二、生態社會主義思潮對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影響
1.拓展了大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大學生認清導致全球生態危機的根源。生態社會主義思潮認為,二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內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得到了緩解。但是,這種矛盾的緩解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全球性自然資源,特別是對第三世界國家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而獲得的,是以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貧困、少數人的富裕為基礎的。這些思想和觀點不僅拓展了大學生的視野,使大學生認清當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高速發展及其國內的“和諧安定”并非依靠資本主義制度自身的優越性,而是依靠傳統的剝削和掠奪;同時也使大學生進一步深刻認識到導致全球性生態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而進一步深化了大學生對生態危機根源的深刻認識。
2.有助于大學生深刻認識和理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對人類與自然界之間關系失調的憂患意識,對生態危機和環境惡化的深切關注,是生態社會主義思潮產生和發展的重要邏輯前提。因此,生態社會主義理論強調經濟增長必須考慮環境代價,將生態成本作為整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參數,并以系統論為指導提出了新的社會發展觀。這與我國當前所提倡的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有相似之處。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開發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人類從維護社會、經濟、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注重生態環境建設,致力于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使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基礎之上,以有效地解決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需求同自然生態環境系統供給之間的矛盾,實現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促進經濟社會、自然生態環境及其二者之間的可持續發展。
3.導致部分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前景缺乏信心。部分大學生簡單認為,生態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無法解決生態問題以及社會主義現實發展模式的失敗的借鑒,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以及發展模式的選擇正是在全面借鑒和學習社會主義的基礎上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與社會主義發展理論、模式和實踐上是一脈相承的。既然社會主義發展從理論、模式到實踐上都存在問題,那中國社會主義發展也必然存在問題;既然社會主義發展模式以失敗而告終,那么中國社會主義發展模式也就前景堪憂。因此,他們借用生態社會主義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導致部分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前景缺乏信心。
(一)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積累就是資本以不斷擴大的規模進行的再生產?!边@種積累,只有通過產業資本在“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態上的循環運動過程來實現。產業資本不斷地將勞動力這種具有特殊使用價值的商品置于資本的支配之下,不僅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新的商品和新的剩余價值,“還要生產并再生產資本關系本身”。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則是要把上一輪產業資本循環運動中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再投入到新一輪產業資本循環運動中去。資本支配下的擴大再生產必然帶來一種結果,即“對過去無酬勞動的所有權,成為現今以日益擴大的規模占有活的無酬勞動的唯一條件”。這種社會再生產過程越是循環反復地進行,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就不得不與勞動資料相分離,轉化為以出賣自身勞動力為生的“虛構商品”。勞動者與勞動資料的分離越是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生產與需求的同一關系就會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轉化為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要進行下去,就必須不斷地在商品資本通過市場交換轉變為貨幣進而轉變為擴大的貨幣資本的環節上,實現“商品價值從商品體跳到金體上”,使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暫時地得以解決。不經過這一“飛躍”,則商品價值,進而剩余價值,就不能得到實現;剩余價值若不能實現,也就無從轉化為資本,社會再生產過程也就無法持續下去。因此決定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環節是剩余價值的實現環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論是古典危機還是當代危機)本質上都是剩余價值難以實現的外在表現。
(二)資本有機構成變化與剩余價值難以實現問題剩余價值的實現過程,特別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的剩余價值實現過程,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商品價值由商品體到貨幣體的“驚險的跳躍”的過程,在生產與需求的對立不斷擴大的條件下并不必然會發生。這種“跳躍”發生的幾率甚至隨著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的循環反復而趨于減小。商品價值規律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使得“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的單純的實際可能性也變成了同樣的強制性命令”。資本家擴大生產規模的努力如果單純依靠資本投入的擴張,就會因資本有機構成不變導致勞動力價格過快上升到“嚴重地危及資本關系的不斷再生產和它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再生產”的程度。對于資本來說,率先采用可以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新生產方法,從而使所生產的每個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市場價值,就可以暫時地取得額外的剩余價值,同時淘汰其他競爭者。個別產業資本之間的競爭越是激烈,增進勞動生產力就越是成為資本家擴大生產規模的手段,實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就越有必要。當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方式成為生產剩余價值的主要方式時,資本有機構成的單向變化就成為一種常態:不變資本的相對量趨于增加,可變資本的相對量趨于減少。資本有機構成的這種變化必然使勞動者與勞動資料結合方式發生不可逆的改變:“在積累進程中形成的追加資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較起來,會越來越少地吸收工人……周期地按新的構成再生產出來的舊資本,會越來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傭的工人”。這種排斥,必定以人口相對過剩的常態化和產業后備軍的形成為結果,進而成為資本持續壓低勞動力價格的有力武器。一方面是資本驅使下不斷擴大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是無產階級日益貧困化導致的消費需求萎靡。生產與需求的這種對立積累到一定程度,剩余價值就會因為商品交換活動的停滯和萎縮而無法實現,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突然中斷,以商品過剩為特征的經濟危機也就不可避免。
二、透支消費與剩余價值難以實現問題的暫時緩解
(一)透支消費的目的與實質客觀地講,相對于封建主義生產關系下近乎停滯的社會生產來說,資本支配下的社會生產在并不算太長的歷史時期內使社會生產力實現前所未有的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比遮吋せ纳a與需求的矛盾,正是這種發展起來的社會生產力與資本支配的資本蓄積規則及財富分配規則相沖突的結果。如果不能依靠壓縮生產能力的辦法來解決這一沖突,就只能依靠刺激消費需求的方式來尋求緩和。突破“量入為出”的觀念,決不是某個人心血來潮的結果,而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局部調整的必然產物?!巴钢M”的觀念之所以能夠被接受,恰是日趨發達的社會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間的矛盾不斷發展的結果。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同時也是資本蓄積的過程,資本蓄積越快則生產與需求的對立也就越尖銳化。資本蓄積正是通過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不斷地將剩余價值轉化為產業資本,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能力,才能得到完成。在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由于剩余價值不斷地轉化為產業資本,生產能力的擴張幾乎是沒有限制的;但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卻會使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所具有的消費購買能力相對地變弱。要緩解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關系,就必須改變一部分社會勞動生產物的性質和用途,使生產與需求暫時達到耦合狀態,使新創造出來的剩余價值可以從商品交換中得到實現。作為不變資本或可變資本的物質載體的那部分勞動生產物已經補償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勞動資料或勞動力,所以其性質和用途不能再作改變。唯一還可以改變用途的勞動生產物,就是那些補償生產過程中勞動能力和勞動資料耗費之后剩余的那部分勞動生產物。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這部分剩余生產物的價值形態即是剩余價值。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透支消費(無論是微觀層面的個人消費透支,還是宏觀層面的國家財政透支)本質上都是將剩余價值的用途暫作改變,在抑制生產能力擴張的同時盡可能擴大有效需求,最大程度地讓新創造出來的剩余價值得以成功實現。
(二)透支消費的必然性與局限性利用透支消費來緩解剩余價值實現過程中矛盾的方法,可以歸納為:用剩余價值實現剩余價值。這種使資本可以繼續行使對勞動者的支配權和對剩余生產物的索取權的方法,在資本主義體系剛剛形成并初步發展的歷史時期,并不是必須的。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資產階級奔走于世界各地……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不斷擴大的世界市場使剩余價值可以較為容易地實現。一旦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全球范圍內取得勝利,資本主義的世界殖民體系日臻完善,絕對剩余價值生產越來越遭到全體勞動者的抵制和反抗,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加快,實行這種“用剩余價值實現剩余價值”的方法就變得越來越有必要。相對于危機爆發時銷毀過剩商品并消滅生產能力的那些危機應對辦法,全社會范圍內的透支消費可以在盡可能小地破壞生產力的前提下,盡量地緩和因資本主義制度導致的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這是因為,一方面,透支消費在一段時期內將社會儲蓄基金部分轉變為社會消費基金,暫時減緩了剩余價值轉化為產業資本的速度,以破壞相對較小的方式抑制了生產能力的擴張;另一方面,透支消費在一段時期內提高了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的消費能力。資本犧牲的是對已實現的部分剩余價值的直接支配權,換取的是資本支配下的擴大再生產過程的平穩運行,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剩余價值的順利實現。以“高福利、高消費”著稱的福利資本主義之所以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是因為福利資本主義所依賴的全社會范圍內多層次的透支消費,為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剩余價值實現問題提供了一種毋需廢除資本對生產支配權力的應對辦法。實行透支消費的資本主義國家一直在回避一個根本的問題:即導致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剩余價值難以實現的資本蓄積規則和財富分配規則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的改變。這就注定了透支消費只能暫時緩解社會再生產中的剩余價值實現問題,并不可能從根源上消除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
三、剩余價值難以實現問題的激化與經濟危機形態的轉變
(一)透支消費使剩余價值向金融資本轉變當資本家以“用剩余價值實現剩余價值”的辦法來緩解被資本支配下的擴大再生產激化的生產與需求的矛盾時,資本不會放棄對轉變了用途的這部分剩余價值的最終支配權。透支消費暫時轉變剩余價值用途的過程,只是通過信貸或公債的方式,將作為這部分剩余價值物質載體的剩余生產物的使用權暫時讓渡給消費者或政府。剩余價值歸資本家所有的財富分配規則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本質的改變,但資本家對已實現剩余價值的即時索取權轉變為對已實現和將要實現的剩余價值的長期索取權。用于實現剩余價值的這部分剩余價值,雖然沒有轉化為在“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態中完整循環的產業資本,卻轉化為金融資本:通過到期還本付息的規則,不僅將過去已實現的剩余價值收回,還額外地從因這些剩余價值的墊付而得以實現的新的剩余價值中以利息的形式支取出一部分來。這些游離于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之外的金融資本,表面上看只是當作商品的貨幣,但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那樣:“它作為貨幣所完成的這個行為,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先導”(P383)。由此可以看出,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長期盛行的全社會透支消費并不是資本給勞動者的無償饋贈,也不意味著勞動者依附于資本的事實發生了改變;實行透支消費的目的只是為了資本可以更好地實現剩余價值,并將資本對勞動者以及對社會生產的支配進一步深化。
(二)資本主義生產體系金融化與貨幣過剩常態化全社會范圍內的透支消費越是盛行,越來越大比例的剩余價值會轉化為金融資本,進而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金融化。這種形式的轉化非但不可能使業已存在的生產與需求的矛盾關系得到徹底解決,反倒會使這種矛盾關系以新的形式表現出來。一方面,金融資本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導引作用使產業資本周轉效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生產既定剩余價值所需的產業資本預付量減少了。這一改變意味著剩余價值的絕對量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從全社會范圍來看,資本蓄積的速度不是減慢了而是加快了。資本蓄積速度的加快推動生產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的加速變化,不變資本比重進一步上升,可變資本比重則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加速了勞動者購買力弱化的過程,實現剩余價值的目標使社會對金融資本的需求快速放大。這表現在擴大的透支消費使得對充當支付手段的貨幣的需求快速增加,以債權關系和信用關系作杠桿,流通中的信用貨幣量成倍放大。金融資本借由透支消費取得的對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支配作用,使得生產與需求的矛盾關系不再直接表現為商品過剩,而是表現為常態化的貨幣過剩。金融資本流向哪個產業部門,哪個產業部門就會在供需兩旺的形勢下迅速膨脹;反之,金融資本一旦撤出哪個部門,哪個部門就會因需求的萎縮而迅速衰落。對商品的需求往往與商品的使用價值無關,也與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無關。在這種形勢下,不僅越來越多的剩余價值直接轉化為金融資本,甚至在實體經濟部門中循環周轉的職能資本也有向金融部門流動的趨勢。金融部門相對于實體經濟部門日益膨脹,經濟加速金融化。最近20年美國經濟發生的一些變化,就很能說明這一趨勢。從衡量貨幣發行量的廣義貨幣M2與GDP比值指標來看,1994年美國該指數為62.16%,但到2012年已達89.92%;再從衡量資產證券化的股票市場交易額與GDP比值指標來看,1988年時美國該指數僅為33.97%,在1997年達到123.73%,在2000年時則達到321.88%,2008年進一步上升到450.19%。①
(三)經濟危機形態的轉變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金融化和貨幣過剩的常態化,非但沒有消除生產與需求的對立,反倒將這種對立發展到了更深的程度,社會生產的無序性在各種金融衍生品的遮蔽下悄然生發。以引發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為例,次級抵押貸款本是面向信用程度差和還債能力弱的借款人的一種高風險貸款,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卻將這些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打包成債券出售給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又利用擔保債務憑證等工具面向保險公司、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為購買這些債券融資。正如馬克思曾說過的那樣,“因為有各種方法使同一資本,甚至同一債權在各種不同的人手里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這種‘貨幣資本’的最大部分純粹是虛擬的”。以勞動者為主的消費群體購買力越是隨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而相對弱化,金融資本為實現剩余價值而鼓勵透支消費的動機就越強烈,手段就越翻新。金融資本對透支消費的支持,擾亂了價格信號反映并協調生產與需求關系的過程,使得資本主義生產體系變得更加脆弱。信用貨幣的高度不穩定性,成為頻繁引發以貨幣過剩為特征的當代經濟危機的導火索。不同于金屬貨幣,流通中的信用貨幣量具有高度的可伸縮性。當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剩余價值較容易實現時,金融資本為參與對剩余價值的分割而極力延長信用鏈條,大量的信用貨幣被創造出來,并帶動擴大再生產過程的加速。但當擴大再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剩余價值難以實現時,金融資本為實現新的剩余價值而讓渡出去的剩余價值就表現為個人和政府債務的累積;一旦債務無法清償,信用鏈條的崩潰會使流通中的信用貨幣量急速萎縮,并加劇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剩余價值實現問題。信用貨幣的不穩定性,正是金融資本對擴大再生產過程的控制沒有消除資本蓄積規則和財富分配規則的外在表現。擴大再生產越是加速進行,勞動者購買力越是萎縮,與透支消費相聯系的信用貨幣過剩也就越嚴重。當過度擴張的信用也無法幫助資本將擴大再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剩余價值實現出來時,信用貨幣流通量的突然萎縮就引發現代經濟危機的爆發。從商品過剩向以貨幣過剩的經濟危機形態轉變,是金融資本通過透支消費取得對社會再生產過程支配權的必然結果。通過透支消費使剩余價值轉化為金融資本并成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導引,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但不可能解決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剩余價值難以實現的問題。正如馬克思所說:“一起現實的危機的最終原因,總是群眾的貧窮和他們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此相對比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竭力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金融資本既然不能改變資本在社會生產中占支配地位的資本蓄積規則和財富分配規則,也就不可能真正消除生產與需求的對立,只能使這種對立激化導致的經濟危機以新的形態表現出來。
四、危機形態轉變的經濟后果
(一)勞動者地位的弱勢化建立在全社會范圍內透支消費基礎之上的福利資本主義,曾給人以一種幻覺:勞動者的經濟地位已經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而提高,高水平的社會福利可以保證勞動者不再依附于資本。但以新的形態表現出來的經濟危機表明,勞動者依附于資本的事實并沒有絲毫改變,并且隨著危機形態的轉變,勞動者的經濟地位有明顯的弱勢化的傾向。一方面,在金融資本引導下不斷加快的擴大再生產過程,使社會絕大多數勞動者被制造業部門所排斥,勞動者面臨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幾乎成為一種常態。上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在遭遇高通貨膨脹率的同時,還出現了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的問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數據表明,美國平民失業率自1974年1月突破5%,1982年曾一度攀升至10.8%,直到1997年5月初才首次降到5%以下水平。②另一方面,勞動者由制造業部門向服務業部門轉移的過程中,勞動者的個人生產力趨于貧乏。在美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980年的67.23%上升到2011年的73.09%;但服務業就業人數占社會總就業人數比重從1980年的65.7%上升到2010年的81.2%。③相對于非服務業部門,服務業部門勞動者的財富創造能力增長更為緩慢。勞動者經濟地位弱勢化既是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中生產與需求對立加深、經濟危機頻發的直接原因,又因新形態經濟危機的爆發而加劇。信用貨幣流通量的突然萎縮導致金融資本失去支持透支消費的能力,轉而要求政府和個人清償因透支消費而累積起來的債務,以便將墊付出去的資本回收。政府和個人債務危機的集中爆發,不僅導致福利資本主義破產,還將勞動者推至更加弱勢的地位。
(二)消費者行為的虛榮化消費者的一切消費行為,原本都應當是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服務的。勞動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前提條件,人的勞動的目的和消費的目的應當是一致的,即為了再生產出更自由全面發展的人而勞動,也為了再生產出更自由全面發展的人而消費。金融資本對社會生產的支配使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更加深化,與危機形態轉變相伴生的貨幣過剩也使消費者迷失其行為的目的,陷入消費目的虛榮化的境地。一方面,金融資本主導下的全社會透支消費將需求的范圍限定在人的衣食、生殖、居住、裝飾等動物機能上。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透支消費提供的物質產品和服務可以滿足較低層次的人的動物機能方面的需求,卻不能滿足更高層次的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全社會透支消費培養起來的“消費至上”的觀念,無助于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的滿足,也就不能達到再生產出自由全面發展的人的目的。另一方面,金融資本主導下的全社會透支消費使消費者出現“為了消費而消費”的傾向,物質產品和服務的消費相對于動物機能方面需求的滿足也是過剩的。金融資本提供的各種透支消費的機會,使消費者可以僅僅是為了虛榮而非為了需要進行消費。名牌箱包等奢侈品在使用價值上與一般商品并無差異,但是奢侈品可以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故讓眾多消費者哪怕背上債務也要購買。消費者行為普遍虛榮化既是經濟危機形態轉變的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新形態經濟危機發生的風險。消費者出于虛榮心而做出的消費決策,使生產者誤以為商品供不應求是可以持續的狀況,從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加劇生產與需求的對立。信用貨幣流通量的突然萎縮使這種虛榮消費失去財富支撐,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就顯現出來。普遍的虛榮消費越是與透支消費緊密結合,金融資本的無序流動就越是容易造成貨幣過剩經濟危機的爆發。
五、結論及對我國的啟示
關鍵詞:資產階級 經濟危機 馬克思批判
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過程中,始終關心社會輿論及社會上各種學說的發展,針對危機理論的研究也不例外,一方面體現了馬克思兼容并蓄的治學態度,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馬克思針對那些學說的辯證對待,以將自己理論明確表達出來,并突出了它們之間的重要區別。在馬克思著作中,專門批判、批評的西方經濟危機觀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針對“買賣分離――商品形態轉化”解釋危機的批判
馬克思認為,一些經濟學家用簡單的商品形態變化中所包含的危機可能性來說明危機,并不具備合理性。買和賣的分離只是危機的元素形式;用危機的元素形式說明危機,就是通過以危機的最抽象的形式敘述危機存在的辦法來說明危機的存在,就是用危機來說明危機。[1]
馬克思在之后章節中又對此觀點進行了批判,認為:危機的一般的、抽象的可能性等于危機的最抽象的形式,沒有危機的內容豐富的起因;賣和買可能彼此脫離,也可能順利地相互轉化。但是,發生危機的原因并不包含在這個形式本身之中。[2]
馬克思針對商品形態轉化會造成危機觀點的批判,體現了馬克思哲學和經濟二重角度的深刻論證。
這種觀點,存在循環論證缺陷――當用商品形態變化或者買賣分離來解釋危機時,僅僅停留于形式之上,沒有內容元素,用形式說明形式,用危機說明危機,解釋的一方沒有告訴任何有價值內容,形成循環論證的缺陷。
尋找經濟危機原因的方向――經濟危機的原因應該從形式之外的尋找,形式是無法說明危機的。馬克思針對此觀點的批判,說明了,不管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還是,如果用此觀點來解釋危機,那么其解釋是無法站得住腳的。
為什么馬克思在其有關論述中提到了商品和貨幣發展時候,談到可能性和現實行呢?
我們根據馬克思的哲學思維觀點,馬克思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論述,完全來自于馬克思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做出的可能性與現實性的論述次序,體現了馬克思采取了“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將相關范疇進行徹底剖析,以挖掘概念范疇內涵和外延,使得不同概念之間聯系更加完整。
從事實上可以看出,商品和貨幣出現遠在資本主義之前已經存在了,并且在中國的宋朝,經濟發展十分繁榮。但是作為早于資本主義歷史的宋朝,并沒有出現過周期性經濟危機,這不恰好證明了馬克思批判的正確性么?
二、針對“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造成危機”的觀點的批判
在論述危機形成原因的過程中,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流通手段曾經在引發危機中起到作用,在現實中可以和貨幣危機、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等聯系一起,因此一些論述將此作為形成危機的原因。
馬克思相關著作中對此作了批判的。在沒有信用的情況下,在沒有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危機。但是,在沒有買和賣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卻不可能出現第二種可能性。但是,在第二種場合所以發生危機,是因為商品不能在一定期限內賣出去,以這一定商品在這一定期限內賣出為基礎的一系列支付都不能實現。這就是本來意義上的貨幣危機形式。
此論述表明,馬克思對貨幣危機形式的研究仍然屬于抽象意義上的,主要指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兩大職能,只不過二者抽象程度不同而已 。
但是假如將抽象危機形式來解釋危機的原因,那么 這種認識又回到了馬克思批判商品形態轉化中的循環論證和虛無主義,本身仍然存在問題。因為本身違反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精神。所以馬克思批評了這種解釋危機的方向研究,也批評了一些經濟學家用這樣方式解釋危機,過分關注貨幣職能,是多余的。
三、針對“比例論”觀點的批判
馬克思在批判李嘉圖的積累理論中,針對經濟危機必然發生的論證過程,也兼顧到針對一些錯誤性危機觀點批判,這也包括了“比例論”。
馬克思認為:他所研究的不是以生產比例失調為基礎的危機,即不是以社會勞動在各生產領域之間的分配比例失調為基礎的危機,因為這種比例失調而引起的市場價值的提高或降低,造成資本從一個生產領域轉入另一個生產領域,這種平衡本身已經包含著危機,但危機本身成為平衡的一種形式;這種危機連李嘉圖等人都承認。[3]
馬克思上述觀點,說明了其研究經濟危機與“比例論”觀點危機區別,實際上他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調整引起經濟波動和經濟危機區別開了,兩者之間有著根本區別。然而,不幸的是,后來的資產階級學者和一些者同樣在此或者在彼陷入了類似的邏輯推理陷阱。
在考察生產過程時,馬克思論述了資本主義生產目的與生產特點:資本主義生產竭力追求的只是攫取盡可能多的剩余勞動,就是靠一定的資本物化盡可能多的占有直接勞動時間,其方法或是延長勞動時間,或是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發展勞動生產力,采用協作、分工、機器等,總之,進行大規模生產。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中就包含著不顧市場的限制而生產。
這段論述包含意義十分豐富。馬克思首先他強調了資本主義生產目的,同時也論證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資本主義生產目的是追求剩余價值,在生產中必然發起剩余價值生產,而且資本主義生產剩余價值的目的總是可以達到的。正象馬克思認為的:生產對資本家根本不是問題,關鍵在于剩余價值能否實現。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特點是資本主義生產過剩是相對,即使某一領域存在生產過剩,對其他領域的影響,也會造成生產過剩,資本主義不可能再所有領域同時、均勻地發展,即使理想的社會也很難實現,真正滿足需求的,必須要有過剩,但是后面過剩是相對需求而言,而不是相對購買力而言。[4]
該段論述,說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科學論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相對生產過剩的危機,不是真正生產相對需求的絕對過剩;一般社會生產,是以滿足需要為前提的。但是資本主義生產違背了一般生產目的,它是滿足資本家利潤為前提的,因此實際上以相對購買力為前提,所以根本不是以滿足需求為前提。這從側面批判了不同形式的消費不足論,正面批判了“比例失調論”。
馬克思論述到:在一定的條件下資本主義生產只能在某些領域無限制地自由發展;如果資本主義生產必須在一切領域同時地、均勻地發展,那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資本主義生產。因為在上述某些領域生產過剩絕對存在,所以在沒有生產過剩的那些領域,也就相對地存在著生產過剩。總之,用一方面的生產不足來說明另一方面的生產過剩的觀點是說:如果生產按比例進行,那就不會發生生產過剩。如果需求和供給彼此相符,也不會發生生產過剩。[5]
馬克思對“比例論”的批判,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觀點:
資本主義生產造成的危機,體現為資本家總歸加大對剩余勞動的生產和剝奪,本身包含著不顧市場的限制而生產,必然使得生產擴大超過消費的擴大,因為工人階級群體的分配被限定了,而不是生產中比例的問題。
資本主義生產相對過剩,而非絕對過剩,只有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才會發生。
如果認為經濟危機的原因在于比例失調,那么就會出來兩種問題:社會上勞動者貧困現實是合理的了;資本主義在比調整比例下,生產力仍然可以大幅持續提高。針對后一種推論,事實并非如此,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下的經濟危機持續存在,70年代后期資本經濟停滯的態勢已經得到了大范圍驗證,顯然比例論觀點不服合資本主義發展的事實。
比例論觀點是對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否定,然而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力是符合社會規律的,關鍵在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問題,在與資本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假若資本主義生產能夠按比例生產,按照社會實際購買力生產,那么資本主義就會很快進入停滯和衰退階段,資本主義生產創造的財富絕不是人類社會的最優生產方式。而現實世界經濟發展歷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還伴隨著擴張殖民地、戰爭、爭奪外部市場等手段,使得解決矛盾的途徑超出其經濟手段之外,這些恰恰說明資本主義經濟的增長事實。如果用庸俗經濟學的解釋,與事實相比,后者就是狹隘的和罔顧事實的了。
那么,經濟學者會提到一個基本問題:那么馬克思針對李嘉圖積累理論的批判中,所引用的兩部類生產表式理論如何理解呢?顯然這是一個好問題。
馬克思針對資本主義經濟規律進行研究的時候,他所批判與繼承的之前的政治經濟學,本身已經包含了一些特殊經濟規律和普遍性的經濟規律。而兩部類生產表式理論,恰恰是一個普遍性的生產規律理論。從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比例論”批判可以看出:假若人類社會進入一個以需求為目的的生產,以消費為目的生產,而且勞動產品歸勞動者所有,那么在不存在剝削的情況,進行等價交換的兩部類生產仍然要滿足或者符合馬克思所認識的條件,生產才能順利進行。所以,兩部類生產表式理論,是具有普遍性的經濟規律,不僅適用于資本主義社會,也適用于社會主義社會。因為資本主義生產不是以消費為目的,并且資本家依靠生產資料的占有而取得商品所有權并剝奪剩余價值,其首先受到了資本主義特殊規律的限制,在資本主義范疇內,必然造成的經濟危機,迥然不同于兩部類生產表式理論的描述的狀況。
因此比例論觀點,得到馬克思的批判。而馬克思批判李嘉圖的兩部門生產表式的理論,卻是一個普遍性的經濟規律,由于資本主義自身特殊性,生產表式理論還沒有成為資本主義制約的規律而起作用。
那么又如何理解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的一段話呢?
馬克思說:在交換中按供求正確比例進行“只有在生產資料有限、交換是在狹隘的范圍內進行的時候,才可能存在。隨著大工業的產生,這種正確比例必然消失;由于自然規律的必然性,生產一定要經過繁榮、衰退、危機、停滯、新的繁榮等等周而復始的更替”。[6]
馬克思對危機的論述有多種觀點,如果我們不能按照一句話,或一段論述來理解馬克思的觀點,必須將之放到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整體系統中考查。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明確提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作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源的命題。[7]
由此可見,馬克思、恩格斯挖掘根源,從矛盾觀點出發,找到了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是生產關系,因為它已經成為制約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最大障礙,所以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議,是合乎社會發展規律的。
而馬克思針對危機研究的著眼點,強調了要從資本主義自身特殊性去研究。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的危機,與以往社會形態相比,以前的社會形態沒有出現過,這表明了,資本化主義危機具有資本主義自身的特殊性。如果找到了危機原因,這些條件在之前社會形態存在,那么這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只有找到了資本主義自身條件,而且之前社會形態沒有此類的條件,才能具備成為經濟危機原因的可能性。[8]
四、馬克思對“工資上漲引起利潤率下降”觀點的批判
馬克思在研究中,針對工資提高影響利潤下降的觀點,進行了論述。
馬克思認為,一般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是和剩余價值率趨向提高、勞動剝削程度趨向提高結合在一起的。所以,馬克思認為,工資率的提高在例外的情況下偶然會促使利潤率下降;但是用工資提高來說明利潤率下降是最荒謬。因為這兩者之間不存在穩定的關系,而且資本家可以通過增加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強度來彈性改變,使得工人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理解了形成利潤率的各種關系,就可根據統計對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工資率進行實際的分析。利潤率下降,不是因為勞動生產效率降低,而是因為勞動的效率提高;剩余價值率提高和利潤率降低只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特殊表現形式。
馬克思分析了由于資本積累而引起的勞動價格的提高不外是下列的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勞動價格提高不會妨礙積累的進展;另一種情況是積累由于勞動價格的提高而削弱。只要積累減少了,資本和可供剝削的勞動力之間的不平衡就消失了。所以,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會自行排除它暫時造成的障礙,使得勞動價格重新降到適合資本增殖需要的水平,工資水平必須服務于資本增殖,因此工資水平的提高只能是暫時的。
工資增長的第一種情況下只能是資本的增長引起可供剝削的勞動力的不足;第二種情況是資本的減少使可供剝削的勞動力過剩。正是資本積累的這些運動反映成為可供剝削的勞動力數量的相對運動,因而看起來好象是由后者自身的運動引起的。用數學上的術語來說:積累量是自變量,工資量是因變量,而不是相反。[9]
上述馬克思論述包含了幾個重要觀點:
(一)工資提高僅僅是暫時性的,絕不會影響到積累的提高,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機構會自行排除它暫時造成的障礙。
(二)即便暫時性的工資提高也是有天花板的,因為無酬勞動和有酬勞動比例已經為工資制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
(三)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積累是自變量;工資是因變量,資本家占據統治地位,工人處于被支配地位,由此決定了工資和勞動都掌握在資本家手中。
(四)認為工資提高導致利潤率下降的觀點沒有堅實的根據,將偶然的事件當成必然的事情。
五、對“信用膨脹和收縮作為危機原因”的批判
對信用膨脹和收縮作為危機原因的批判,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他講到:“政治經濟學的膚淺性也表現在,它把信用的膨脹和收縮,把工業周期各個時期更替這種單純的征兆,看作是造成這種更替的原因。對資本主義生產來說,人口自然增長所提供的可供支配的勞動力數量是絕對不夠的。為了能夠自由地活動,它需要有一支不以這種自然限制為轉移的產業后備軍。以上我們假定,就業工人人數的增減正好同可變資本的增減相一致。”[10]
從馬克思論述可以得出:信用的膨脹和收縮只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征兆,它不是經濟周期的根本原因。
馬克思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微觀層次為分配問題,宏觀表現為貧富兩極分化;起到微觀作用的主體是企業,社會形態表現為資本主義法權;社會關系表現為契約掩蓋下的不等價交換,并以傳統形式繼承下來;生產目的由資本主義之前的社會性轉變為資本家個人目的。
正像產業后備軍的存在一樣,他不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主動力量,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特殊人口現象。資產階級經濟學者將其作為原因時,已經顛倒了因果關系。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對抗性矛盾,是周期性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根本矛盾,來自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六、馬克思批判的理論意義與價值意義
馬克思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已經對資產階級經濟學一些觀點進行了批判,這些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價值意義。馬克思對西方經濟危機理論觀點的批判彰顯了馬克思理論系統與西方的截然不同。
(一)特殊性規律與普遍性規律區別
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前,其他社會形態并沒有發生過資本主義社會那樣的經濟危機;所以馬克思強調,必須從資本主義自身的特殊性,來尋找經濟危機的原因。如果從社會形態的一般性上去尋找,那么這種方法和觀點本身就違背了特殊性規律和普遍性規律的關系。
將經濟危機的觀點歸于某一普遍性因素,適用于幾種社會形態,那么其他社會形態也必然發生這種危機。顯然這條邏輯途徑是存在問題的,與基本經驗事實相矛盾。
商品買賣分離、貨幣作為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信用基本作用、比例關系在其他商品生產的社會形態也是起作用的規律,具有一般性,所以不可能作為經濟危機原因。而工資作為流通領域的符號,不能改變生產過程中剩余價值的生產,由此引發的流通領域的問題,也成為必然性的;同時資本家作為剩余價值生產和利潤的追求著,其對生產組織,絕不會因為工資上漲影響自己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利潤的追求,他們可以能動地調整工資和雇傭工人數量,來抵消工資上漲。
(二)資本主義社會與其他社會相比的特殊性
馬克思通過研究,梳理資本主義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幾點,從而成為資本主義產生經濟危機的條件和基礎:
1、資本原始積累下的暴力掠奪,造成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從而使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表現為資本雇傭勞動的社會化大生產。
2、資本主義生產以剩余價值生產為內在目的,外在表現為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3、資本主義生產目的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的分離,二者轉變為間接的關系,消費成為第二性,從而區別于以往社會形態中生產和消費的直接關系。
4、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注定了對抗性的分配關系,工人僅僅得到維持生存的工資,而資本家通過剩余價值的生產與利潤實現,取得社會化剩余勞動的所有權,在社會上表現為貧富兩極分化,在經濟上表現為經濟危機。
5、資本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生產資料私有制下的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從而演化出資本主義的特殊矛盾,導致資本主義出現不同于以往社會形態的經濟現象與政治現象。
以上是資本主義與其他社會形態的重要區別,而這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規定性和資本主義經濟現象發生的原因。其線索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引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并由此衍生資本主義一系列的經濟現象。
(三)針對資產階級幾種觀點的評論
在西方幾種主要經濟理論觀點:政府干預論的奧地利學派觀點、熊彼特的“創新性破壞”學說、金融不穩定假說、流動性不足等觀點。綜合馬克思的批判和資本主義特殊性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出,從流通領域、信用、貨幣、政府干預、市場不穩定性、金融不穩定性,去尋求經濟危機原因的觀點,存在以下嚴重缺陷:1,緊緊抓住了某一個環節來作為經濟危機原因,但是該原因無法與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建立起聯系;2,從分工角度的“創新性破壞”假說,完全舍棄了資本主義生產目的特殊性及資本主義生產條件;3,政府干預的目的與動機沒有穩定的規定,從而也無法與周期性危機建立聯系;4、流動性不足沒有反映剩余與不足的非對稱性和錯位,僅僅是抽象概述與局部關注。所以資產階級經濟危機理論觀點,不但在哲學上存在矛盾,而且在解決問題上存在根本缺陷。
(四)對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啟發思考
加強經濟增長中生產與消費的直接統一性,尊重勞動者產品所有者的原則,實現勞動者產品所有制下的經濟組織創新,逐漸縮小和消滅資本雇傭勞動、商品的資本主義所有權,貫徹按勞分配的根本原則,將政府職能轉變為創造和提供生產資料、消滅租金的監督管理機構,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穩定增長,盡可能創造物質財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版 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1-582
[3][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版 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5-596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版 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7-608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2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關鍵詞】后金融危機時代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C-0110-03
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導致了世界性的金融風暴和經濟危機。世界各國政府通力合作,紛紛采取措施對市場進行積極有效的干預。各國努力自2009年起收到了效果,危機稍有緩和,世界經濟回暖趨勢出現,進入了“后金融危機時代”。所謂“后金融危機時代”就是指經濟危機爆發后經過調整與緩和,出現了一種較為平穩的狀態,而金融危機的影響并沒有完全消除,使世界經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是緩和與未知動蕩并存的狀態。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就業的特征是總量巨大、變動劇烈、風險集中、復雜多變、社會緊張、全球一體。這無疑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產生重要影響,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因此,探討后金融危機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本文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高職教育面臨的困境與機遇
由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給我國高職學生的就業產生了直接與間接兩方面的巨大影響。首先,經濟蕭條導致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84個城市的勞動力市場職業供求信息調查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這也是多年來在第三季度用工需求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的第一次出現下滑。這帶給高職學生就業的直接影響是就業機會不斷減少,職業層次不斷趨低,崗位穩定周期不斷縮短,薪酬水平不斷下降,轉崗培訓成本逐漸加大。其次,企業經濟低迷,導致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受到考驗。面對經濟危機帶來的巨大生存壓力,很少企業會更多考慮到維護和拓展校企合作,剛剛建立起來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模式面臨巨大的挑戰。此外,由于多數企業人才需求縮水,曾經被譽為職業院校應對就業問題的獨門法寶——“訂單制”,在這場危機面前同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機遇是與挑戰并存的。第一,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的產業競爭力將迎來三大新變化:一是在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產業必須加快向“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方向看齊;二是逐步優化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將為產業競爭力提供新支撐;三是制造業將日趨精致化并將形成新的專業化分工優勢。中國產業發展只有告別粗放制造、低價競爭、快速擴張,取而代之以精致制造、“清潔生產”的戰略機制、工業素質和企業文化,才能真正形成現代工業文明的精髓。第二,高職生雖然面臨著巨大的失業壓力,但這僅僅是一種結構性失業。勞動力市場理論認為,結構性失業突出表現為失業與崗位空缺并存,一方面由于打造科技新城,技術進步和創新、產品結構的調整出現了一大批技術性崗位空缺;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本地的初級勞動力由于勞動技能的缺失或者技術水平過低,而不能填補現有的崗位空缺。而解決結構性失業的基本措施是重視人力資本的投資,即加強教育與培訓。
上述一切無疑為高職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對高職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對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的思考
此次金融危機對高職的就業產生巨大影響和沖擊的同時,也促使我們去反思高職教育的教學。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有一種傾向:把英語過級率放到了首要位置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被忽略。教學中過度強調詞匯、語法和閱讀的學習,弱化了聽、說能力的培養,所學的知識不會應用到實際中去,學生不僅是學習“啞巴英語”,更無法去領會語言中包含的文化韻味和精髓,從而導致高職畢業生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畢業生的就業困難凸顯了其綜合競爭力的不足,其中英語是較為關鍵的一項。目前高職畢業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總體偏低,應用能力尤其是職場英語交際能力很差。高職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素質現代產業工人的歷史重任,英語能力是現代產業工人所必備的一項重要素質,已經成為畢業生參加工作的一項基本技能。第二,具有綜合素質的畢業生才更有綜合競爭力。高職教育所培養的高素質現代產業工人應是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和跨文化意識的人,而不是會用英語的“機器人”、“電腦”。高職英語教學作為培養跨文化能力這一大學生必備素質的最佳途徑,應充分考慮語言與能力的結合、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這就對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經過世界經濟危機沖擊后,應盡早考慮后金融危機時代高職教育的對策與出路,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后金融危機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與措施
高職英語作為高職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改革同樣要體現就業導向,應圍繞著學生職業生涯的轉型以及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注重勞動者在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即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滿足社會與企業對人才規格的要求。
(一)明確教學目標
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側重職場環境下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逐步提高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的能力。同時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交際意識,為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多途徑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與專業緊密結合的英語教學,培養學生在職場環境下的英語交際能力、職業道德素養和敬業精神。通過多樣化的英語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
美元資產未來仍具潛力
如今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最早由美國而起,可這種情況要持續多久?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安東尼·斯卡拉穆奇認為未來經濟的領跑者還是美國?!霸诿绹洕謴椭?,全球經濟不會從緩慢增長的蕭條狀態中完全恢復,奧巴馬連任后,他的團隊會讓這種緩慢增長的時期持續更久?!闭\然,美國本土消費能力的恢復才會大大改善全球范圍內生產者的盈利能力,“目前看來美國人的消費能力總體上被家庭房屋價值的下跌阻礙了,直到這一問題被解決之前,我們都要面對全球緩慢的增長速度?!?/p>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認為,美國經濟很可能在一年半至兩年內開始一個更為強勁的復蘇過程。安東尼·斯卡拉穆奇長期看好美元資產,并給出了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利用水壓裂解頁巖氣的獨門絕技,美國很快就可以實現能源獨立?!碑斆绹就聊茉磧r格自主能力越來越強后,通脹壓力和社會成本會大大減少,為進一步刺激經濟提供空間。“二是隨著世界其他地區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乃至逐漸接近西方國家,制造業會重返美國,各種政策的刺激會促進制造業的復興?!边@一點則意味著困擾美國政府多年的就業問題會迎刃而解?!叭敲绹廊粨碛幸粋€富有創造性、適應性和企業家心態的商業文化,這一點可不能低估,正是因此美國經常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成長和發展?!?/p>
歐洲地區同樣拖累了全球經濟,然而安東尼·斯卡拉穆奇認為歐洲短期內還沒法為世界經濟恢復產生實質作用,“歐洲將會修復他們的貨幣問題,并通過更大的財政一體化政策來使其重新整合起來,這將有利于經濟恢復,但仍需要一年半到二年的時間?!?/p>
關注中國并長期看好
作為對沖基金的管理者,安東尼·斯卡拉穆奇對于在中國投資十分感興趣,“我們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成立中國地區的辦公室,同時我們對中國人民和中國經濟長期看好?!?/p>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相信,中國會繼續扮演經濟超級大國的角色,并預測中國會繼續和平崛起。在他看來,對中國來說,在全球范圍內與世界其他國家尋求經濟依存和合作是最適合中國未來發展的方針,然而安東尼·斯卡拉穆奇對于中國地區資本的安全性還存有一定顧慮,“在中國完成人民幣國際化之前,這里還不能被當作資本的避風港。但我相信那一天一定會到來,并且會對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產生積極的影響?!?/p>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表示,目前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暫時放緩,但其長遠前景是光明的。中國的經濟風險更傾向于“軟著陸”,低通脹的增長很可能重新上演。相比之下其他新興市場將面臨較為波動的局面,而中國隨著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不斷壯大,其金融波動會更為平滑,并最終走出困境。
誠信才是根本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的職業生涯讓他深深懂得誠信的成本才是最低的,同時正確的財富觀才是真正能改變一個人生命的東西。在他看來,因為有能力就去搞垮別人的做法并不可??;作為職業交易員,用他人的資金下注,采取高杠桿策略對賭而不考慮風險也是不可取的;執掌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只關心自己的所得而非股東、客戶以及雇員的福利就更不可取了。
人們在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時候反而會得到更多資本,所謂資本并不僅僅是現金、股票和房產,它包括任何可以保存和依靠的資產,比如人力資本,當你和他人之間建立良好的雙贏關系,你的資本賬戶就會增加,給你帶來更多的收益?!暗侵挥邢嘈挪还苡袥]有回報這樣做都是值得的,你才能積累起這些資源?!?/p>
野心同樣是財富的大敵,比如所有希望在股市中暴富的心理。“除非我們能夠駕馭個人野心,否則就會失去自我,失去了在不喪失靈魂的前提下尋求財富的能力。我們應該控制住欲望,滿足于做我們現有和正在做的事情。”
一邊是野心勃勃,貪得無度,甚至不講原則;一邊是克制自我,誠實待人并保持謙虛。如果是你,會選擇哪邊?
對話安東尼·斯卡拉穆奇:配置廣泛而多元化的資產
《錢經》:金融危機會不會再次出現?如果金融危機無法避免,機構和普通人要如何對沖風險?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我們基本不可能再一次面對如同2008年一樣的嚴重危機,現在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杠桿更低,大多數商業銀行都遠離了風險資產和自營交易業務。未來世界會不會去杠桿化很難預測,對人們來說關鍵之處在于謹慎地管理自己個人或者公司的預算,而最好的對沖未來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方法則是使自己生存在低杠桿或無杠桿的環境中,同時擁有一個廣泛而又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策略。
全球性經濟危機免除了很多的個人過錯。躲在經濟危機的毛毯下,人們可以借口“別責難我,這都是經濟危機的錯”,這種想法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我希望不管你在金融危機時期經歷了什么,這些都為你的未來鋪好基石,并在恢復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品性。
《錢經》:美聯儲的QE3政策能否延續?全球各國都在刺激經濟,貨幣超發會不會愈演愈烈?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美聯儲正在盡其最大努力來幫助經濟恢復,但現在的階段貨幣政策十分寬松。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寬松的貨幣政策正在傷害那些窮人和中產階級,可以說是一種倒行逆施。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使人們的預算被蠶食。而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寬松政策,如同一場世界范圍內的貨幣貶值大賽。這種政策帶來了貨幣化的債務,同時又對人們正在下降的生活水平帶來負面的影響。
《錢經》:您認為金價未來走勢如何?美元和大宗商品呢?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黃金價格對我來說是陰陽難測的,我不理解它作為一種價值儲備手段的定位。我一向看錯黃金,如果我有關于黃金方面的建議,最好還是反向理解。我認為當全球經濟恢復走強時金價將會呈現弱勢。至于美元,一方面其仍是全球儲備貨幣,另一方面在全球投資者心中美國國債依然是安全資產的象征,目前看來美元只會謹慎回調,而不是像人們想象中一樣大跌。大宗商品價格則會一直伴隨著美聯儲的寬松政策而上漲。
《錢經》:從全球范圍來看,您覺得目前可以投資的地區和具體的投資品種、投資行業是什么?全球經濟未來的熱點話題會是哪里?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股票。全球股市以及股權長期持有的理念對于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來說都應該是資產配置組合的核心。持有股權是實現穩定增值的最佳途徑。除了股票,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的富裕人群將會擁有一個對沖基金的投資組合來提供超額回報,并且這種回報可以避免股票波動的風險。天橋資本希望成為提供這些服務的全球頂級供應商之一。
《錢經》:對普通人而言,您能給出一些理財建議嗎?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
像一個真正的投資者一樣,把眼光放長遠,耐心是十分關鍵的。與那些只看重每天或每月的策略相比,以一個15年的角度來看問題會帶給你更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