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風險評估定性分析方法
時間:2023-10-31 11:03: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風險評估定性分析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水利水電項目 風險管理 風險控制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進入新時期。但是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在開發過程中,面臨諸多風險,比如自然環境風險、技術風險等,使得工程建設的經濟收益可能受到影響。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相關的理論文獻,從風險識別、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等方面做了分析。
1 水利水電項目風險因素
1.1 水利水電項目風險
水利水電項目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較大的風險,按照成因與性質,分為六類風險,分別是自然環境風險、技術風險、政治法律經濟風險、財務風險、組織風險和人員風險等。
其中,自然環境風險包括地震、雷電、泥石流等,技術風險包括設計內容不全、標準選擇不當,技術資料提供不及時等,以及工藝流程不合理、方案不合理等。政治經濟與法律風險包括規章制度變化、漲價、工資變化和市場動蕩等,而財務風險包括資金籌措不合理、資金不到位和外匯管制等,人員風險包括設計、業主、監理、技術和管理等人員素質;組織風險包括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其之間協調不利等。
1.2 水利水電項目風險特點
水利水電項目具有周期長、技術風險大和不確定性因素多等特點,風險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風險的普遍性與客觀性。項目風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其工程全壽命周期內,風險無時、無處不在。作為項目的管理者,僅僅能在風險控制中做一些事情,而無法消除風險。(2)風險的可變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風險的質和量均會發生變化,一些風險可能得到控制,而另外一些風險無法得到控制。同時,在項目各個階段,均可產生一些新的風險。(3)風險的多樣性和層次性。水利水電項目周期長、涉及范圍廣,風險因素較多,風險之間存在各種復雜的關系,呈現出多層次性。(4)全局性和全程性。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風險是多種風險共同作用的結果,帶有隨機性和偶然性。不過經過分析大量風險得出,各種風險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從而可用概率統計方法計算風險發生的概率與損失程度。
2 風險管理內容與流程
2.1 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為通過一定的方法,對水利水電項目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根據產生的原因、表現和預期威脅等,進行識別與定義,從而分析和判斷是否會對項目造成威脅;如果可造成威脅,則預測后果的嚴重程度,并進行合理分類,以為風險評估提供依據。
風險識別一般分為三步,即信息收集、風險形勢的估計和風險事件的確定與歸類。在當前的風險識別中,德爾菲法、情境分析法和頭腦風暴法等應用廣泛。而專家調查法、事件樹分析法和現場模擬法等,在取得試驗數據的條件下,也是識別風險有效的方法。
2.2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的方法比較多,根據評估的深度與層次,分為兩類,一類為定量分析法,一類為定性分析法。(1)風險的定性評估方法。該方法是一種典型的模糊評價方法,主要是評估人利用之前的經驗做法,實現對項目風險的快速評估,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定性評估方法,對風險大小、威脅因素、危害性和風險產生的條件等,均可開展系統評估,并有效評估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當前的風險評估方法包括故障樹分析法、主觀估計法和蒙特卡羅模擬法等。(2)風險評估定量分析方法。該方法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對風險產生的危害進行定量的分析與計算,從而使目標更為清晰,提高可信度。不過由于定量分析工作的信息量增加、操作系統性和復雜性較大。該方法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法、影像圖分析法和貝葉斯推斷原理法等。
2.3 風險應對
在全面識別和評估風險的基礎上,以項目目標為主要的依據,按照風險的潛在破壞力、風險性質等,制定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稱之為風險應對。風險應對策略包括四類,即風險回避、風險緩解、風險轉移和風險自留。
2.4 風險監控與后評價
(1)風險監控。水利水電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持續跟蹤檢查各項風險應對措施的落實情況,目的包括三個:第一,監視風險狀況,比如風險是否已經消失;第二,檢查風險應對之策是否有效,以及效果如何,是否需要調險應對策略;第三,有效識別新風險,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風險監控的一般方法包括:第一,風險設計。安排專人檢查風險監控機制的執行情況,并制定風險審核的對策,比如對于重點風險,應制定新的應對計劃;第二,偏差分析。和事前計劃相對比,分析時間和成本上是否有偏差,比如是否如期完工、是否超出預算等,并找出偏差出現的原因;制定完善的補救措施,從而減低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在風險監控中,常用的技術指標為:原定技術指標與實際技術指標的差異。通過測試,如果未達到性能上的要求,則缺陷數可能超過預期。
(2)項目后評價。后評價是對已實施項目的全過程,開展系統、客觀的分析與評價,從而確定前期風險識別、風險評估等是否準確,并檢查項目風險對策是否合理。同時,建立項目風險預測、管理數據庫系統,形成有價值的信息數據,為風險預測、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3 結語
對于水利水電項目來說,風險管理是重要的內容之一。由于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特點,且一旦造成的危害通常較大,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等步驟,有效控制風險,降低甚至消除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在本文中,筆者從水利水電項目中風險的特點與分類、風險的應對與控制等方面做了總結歸納。
參考文獻:
[1]潘旭能.洽談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風險管理[J].水利水電工程造價,2009(01).
[2]王文飛,黃潔生.水利水電項目風險管理淺析[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0(05).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現狀;對策
一、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內涵、特點與分類
(一)定義
商業銀行風險被廣泛認為是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某些無法預期因素的存在,導致銀行經營發生了與預期愿望相背離的結果,使得收益的預期與現實產生偏離度,銀行具有獲得額外收益或蒙受意外損失的可能性。具體來說,商業銀行風險是指由于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在經營活動過程中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從而導致遭受損失或獲取額外收益的可能性。從商業活動層面上,風險可以分為經營風險和行業風險。由于商業銀行其經營的特殊性,風險對其來說似乎是與生俱來的,這些風險主要包括操作風險、信用風險、轉移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國家風險等。
風險管理又名危機管理,是指如何在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當中包括了對風險的量度、評估和應變策略。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先次序的過程,使當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損失及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優先處理、而相對風險較低的事情則押后處理??缮虡I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自身與客戶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使其實際經營狀況與預期經營狀況產生一定的偏差,從而該商業銀行資金的效益性或者安全性或者流動性蒙受損失的能性。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于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本身之附加價值。
(二)特點
一般來說,銀行風險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體現在各項業務的各個環節,而不只是停留于某個層面。同時,銀行從業人員及客戶都可能把風險變現為損失,因此說銀行風險具有全面性。其次銀行風險傳播性強。當一家銀行發生風險導致損失時,人們往往會預期其他銀行也會產生危險,從而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經營良好的銀行被擠兌,產生流動性危機,整個銀行業會在短時間內陷入恐慌之中。負外部效應的存在使得危機很容易通過其他途徑在銀行系統內蔓延,使整個經濟陷入危機。最后銀行風險與經營同在。沒有一家銀行可以把風險完全消除,任何業務都有發生風險的可能,只要商業銀行在經營就要承受風險?;乇茱L險的最好辦法就是停止所有業務,但這與銀行盈利性的經營目的又是完全矛盾的,所以說銀行風險與經營如影相隨。
(三)分類
2004年公布的《新巴塞爾協議》將商業銀行風險劃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即人們如今常說的商業銀行三大風險。信用風險是指銀行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約義務,從而導致銀行蒙受損失的風險,它受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影響;市場風險是指為了獲利而在市場中持續買賣金融工具所帶來投資價值損失的風險;操作風險廣義上是指除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外的一切風險,狹義是指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由于系統、人員、內部程序等外部條件的不完善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操作風險相比于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意味著純粹的損失,而后兩者是一中性概念,損失機會和盈利可能并存。操作風險具有人為因素強的特點,操作風險具有難控制、危害大的特點,操作風險事件具有發生頻率很低、一旦發生就會造成極大損失,甚至危及到銀行存亡的特點。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也主要是這三種,這三種風險往往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相伴而生的。
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狀不容樂觀,因為我國目前市場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發展不成熟且不完善。同時,就目前來看,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現在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中國商業銀行處理風險管理和創造利潤不當。許多商業銀行把風險和利潤對立起來,純粹把風險作為損失來對待,而不是把主動管理風險作為創造利潤的主要手段。當前的激烈的金融競爭形勢,商業銀行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必須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管理好其他銀行所不敢承擔的風險,而不是把風險作為損失直接將其拒之門外。技術上缺乏先進的模型和計量工具為特點進行風險識別和計量的定量分析,數據采集上我國商業銀行存在數據重復、過時和統計口徑不一致、缺乏必要的IT構架和技術支持等現象,數據儲備嚴重不足,且數據缺乏規范性,數據質量不高,內部控制上也存在著監督部門不獨立,職責劃分不清楚,缺乏全面性,上下級之間信息溝通不通暢等問題。
第二,國內商業銀行風險案例中,操作風險占了很大比重?,F階段國內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操作失誤和欺詐是目前中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主要表現;國內商業銀行一些管理者缺乏科學的發展觀,重業務發展、輕風險防范。
第三,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缺乏組織制度的保障和有效的運作機制。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還沒有沒有設置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那么也就沒有專職的從事風險管理的經理,自然這些商業銀行也沒有能力獨立承擔起具有權威性的風險管理職責。在中國,大部分的銀行風險管理體系都不健全,獨立性原則體現不夠,風險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多,不少制度規定有粗略化、模糊化和大致化等現象。因此,健全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是商業銀行經營運作的堅實基礎,我們必須健全我國的風險管理體系。
第四,風險承擔主體不明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還沒有有效地實行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政策性業務和行政干預仍很多,商業化程序不高,導致全部商業銀行風險的責任不能由商業銀行最終承擔,因此,國有商業銀行中的風險承擔主體和邊界都不明確。但是,有效的風險管理應該是以風險承擔為主體明確、權力和責任分布妥當。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對策和建議——以新巴塞爾協議為重點
作為全球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一個基本準則,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作用不容置疑。巴塞爾委員會出臺了五個文件對銀行的的風險管理職責進行了相關規定。這五個文件分別是:《信用風險管理原則》、《利率風險管理原則》、《銀行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框架》、《健全銀行的公司治理》、《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理解這個規定,對我們如何進行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十分重要。
(一)完善風險管理環境
巴塞爾委員會出臺的《信用風險管理原則》中提出建立適當的風險管理環境,即董事會與高級管理層之間權責明確的分權與制衡體系。建立獨立的風險管理評估體系,直接向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負責。風險評級應由一個獨立的信貸風險管理部門確定,或者經過其評審或批準。建立商業風險處理體系。在商業銀行的經營中,有些風險損失的發生是防范機制無法阻止的,如系統性國家風險。因此即使有嚴密的風險防范機制的保護,商業銀行業必須有充分的準備面向風險處置問題。
(二)加大技術方面的支撐力度
加快基礎數據庫的建設,提高數據質量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分析系統,負責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與分析。這個系統必須能準確地搜集市場信息,并進行科學地數據分析,將風險評估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保證信息來源真實可靠,調查證據充分;要盡快建立以電子計算機系統為基礎的專業化操作平臺,把風險計量模型和計量工具數字化,以數字模塊的形式鑲嵌到業務系統當中,及時對全行數據進行留存,并對經營情況進行計量和分析;同業間必須盡快建立統一的數據倉庫和管理信息系統,從而保證包括風險評級在內的所有管理工具的數據需要。
(三)增強法律上的保障
巴塞爾委員會出臺的文件《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認為適當的銀行監管法律框架也十分必要,其內容包括對設立銀行的審批、要求銀行遵守法律、安全和穩健合規經營的權力和監管人員的法律保護。另外,還要建立監管當局之間信息交換和保密的機制等。對監管人員的法律保護十分重要,這樣才能保證監管人可以獨立準確地做出決策,對銀行進行有效地監管。
(四)強化內部風險控制
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的一種自律行為,是實現銀行經營既定目標的自發需要,也是必要的。巴塞爾委員會出臺的《銀行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框架》對如何加強內部控制給了明確的建議。首先銀行應建立獨立的審計委員會來幫助董事會履行職責,還應該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第三方來審慎監督可能出現利益沖突的領域,從而減少某些操作風險。要不斷加強銀行內部稽核監管,稽核部門作為第三道防線,主要履行稽核確認、反舞弊欺詐、咨詢和內控評價等職能。內控評價是按照一定的框架和方法,根據銀行內部控制檢查監督信息及其他外審檢查與相關監管信息,對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情況進行調查、測試、分析和評價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