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31 10:28: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力市場監管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城鎮失業人口;再就業;沈陽
中圖分類號:C91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城鎮失業問題的現狀分析
(一)沈陽市就業概況
截止2014年末,沈陽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9.55萬人,城鎮失業率為3.03%。與上年同期相持平,然而城鎮登記失業人口與去年相比有所上升。近年來,沈陽市加大了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力度,再就業工作取得了顯著地成績。2014年,沈陽市新增實名制就業21.4萬人,援助了就業困難群體就業0.3萬人。
雖然沈陽市政府重視就業問題,但是由于高校擴招導致高校畢業生逐年增長,加之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等原因對勞動力市場造成很大的沖擊,沈陽市的就業情況相對比較嚴峻。
沈陽市2010年到2014年的城鎮失業人口數量逐年上升,從2010年的7.72萬人增加到2014年的9.55萬人。失業率基本維持在3.0%左右,2011年以后有緩慢上升趨勢。援助就業困難人口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從2010年的3.14萬人下降到2014年的0.3萬人。
(二)沈陽市的再就業政策
沈陽市重視就業問題,近年來出臺了很多相關的就業政策,加強對失業人群的培訓,積極實現失業人群再就業。沈陽市政府積極貫徹執行省政府出臺的《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高技能人統一隊伍建設的意見》,出臺了多項穩定就業的政策規定。包括高級能人才工作戰略的出臺和加大技工教育的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具體的規定。沈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積極規劃普惠制的再就業培訓,開展了多項再就業培訓。
1.實施再就業工程
沈陽市政府積極開展再就業培訓工作,建立相關的就業服務培訓基地,為相關的城鎮失業人員進行再就業培訓服務,并且加大了對再就業培訓的扶持力度。全面實現培訓的無償性、實用性和全員性。且積極利用社區等發展平臺,將再就業工程落實在社區,實現社區的全面就業及再就業,且對社區的再就業政策及相關的落實進行最終,既實現了再就業工程的利民、便民性,也保證了政策落實的便利性。
2.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和建設
勞動力市場是配置勞動力的場所,為使勞動力資源能夠得到合理的配置,沈陽市政府對勞動力市場進行了相關的建設和監管,規范勞動就業服務體系,使就業服務體系正規化、制度化和社會化,沈陽市還擴建了和平、鐵西和皇姑等多個勞動力市場。
二、失業人口再就業存在問題及相關原因分析
通過沈陽市的研究,可以發現在該地區的再就業過程中再就業體制存在很多問題:
(一)再就業培訓內容不完善
職業培訓是失業人員提升技術水平、獲取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也是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制度。再就業培訓的內容不健全,再就業政策雖然明確規定參加再就業的培訓程序,對參加在就業培訓的人員、享受的補貼標準、期限進行了規定,然而其中并沒有規定關于職業培訓的負責機構、再就業的手段和方法也過于局限、相關的輔助措施不足,再就業培訓內容方面較多空白、內容不完整。
(二)勞動力市場建設和監督有待完善
沈陽市雖然在勞動力市場的建設和監管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城鄉勞動力市場的分割,阻礙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和公平競爭,許多農民工由于沒有平臺尋找合適的工作,他們大部分做得工作都是環境較差的建筑類工作,嚴重阻礙了勞動力市場的有效運行。
(三)再就業培訓流于形式
沈陽市的再就業培訓多為政府組織的強制性再就業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部分為強制性要求參加的,其中領取低保金的失業人員被要求必須參加再就業培訓,否則將無法領取是低保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失業人員的心理負擔,且再就業培訓項目并沒有根據失業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行的培訓,而是有什么項目就進行什么項目的培訓,起不了預期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人員是被強制要求參加再就業培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們尋找工作的時間成本。
三、促進城鎮失業人口再就業的建議
(一)勞動力市場的完善
解決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重要對策是增加勞動力市場的流動。這種流動不僅包括求職信息流動還包括勞動力流動。所以,政府應該加強對勞 動力市場建設,比如農村進城勞動力與城鎮剩余勞動力之間存在就業崗位的沖突、戶籍障礙、戶籍衍生的制度性問題廣泛存在并延續下一代、信息障礙等問題。政府應致力于解決目前存在的二元勞動力市場,促進勞動力的流動。勞動力市場健全與否影響著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
社會保障具有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功能。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進程中,應突出失業保險激勵再就業的功能,通過將失業保險待遇與再就業掛鉤的方法,可以避免失業陷阱,從而有效促進失業者積極尋找工作,突出失業保險促進再就業的功能是世界各國失業保險發展的方向。
(三)積極發展社區公益性就業服務事業, 安置就業困難群體
街道社區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涉及到千家萬戶,了解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大力發展社區公益性的就業服務事業。重視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和發展社區服務業, 積極興辦以物業管理、后勤保障、公共服務、家政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就業服務組織, 把再就業項目孵化與社區建設有機結合, 進一步完善再就業項目, 孵化工作機制。
參考文獻:
[1]徐惠芬.失業人員再就業相關問題的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1).
[2]李娟.完善失業培訓保障 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J].人力資源管理,2014(06).
關鍵詞:人力資源市場 監管 思考
當前,在穩步推進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逐步整合和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的進程中,進一步做好新時期人才、勞動力市場整合統一和規范過程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管理工作,特別是加強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包括職業中介機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等)的監督和管理,引導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健康發展,培育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市場化服務體系。目前,人力資源市場監管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承擔的重要職責。加強對人力資源市場的監督和管理,是推動建立統一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的重要內容。我們應按照建立統一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切實加強對轄區內人力資源市場行為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監管,特別是加強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管理和監督指導,加快培育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體系。
二、明確職責,理順關系
我們要圍繞促進就業和優化人才配置,大力加強對人力資源市場行為的監管。要根據建立統一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的要求,對職業中介機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管理的相關法規、政策進行整合,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行規范管理和有效監督,并加強指導。
三、嚴格市場準入,統一換發許可證
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現有機構開辦新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務,均須經行政許可。對新設立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政策要求,按照規定的審批權限,在開辦資金、辦公場所、從業人員職業資格等方面嚴格把關,確保符合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入人力資源市場。對原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事行政部門發放的職業中介許可證、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進行統一換發,新的許可證名稱為《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一印制并免費發放。
四、指導和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服務
要配合就業工作需要,引導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照當地有關規定,與公共就業服務相結合,采取搭建農民工勞務對接平臺、為登記失業人員提供免費就業服務等多種形式,積極為勞動者提供社會公益服務。要根據就業促進法要求,積極研究和制定實施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公益性就業服務享受政府補貼辦法。
五、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督檢查
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維護市場正常秩序,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及信箱并向社會公布,及時受理人力資源市場中的各種投訴和舉報,防止發生突發事件。要通過信息跟蹤、市場巡查、受理投訴舉報等及時糾正和查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打擊和取締非法人力資源服務活動,維護人力資源市場的正常秩序。
要堅持與勞動保障監察及工商等職能部門統一行動、聯合執法的制度。結合人力資源市場的實際情況,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集中整頓規范工作,確保人力資源市場平穩運行。會同有關部門嚴肅查處投訴舉報中的重大問題。規范用人單位招聘活動,為廣大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六、推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誠信服務
我們可結合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換發許可證工作,開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級評定活動,樹立守法經營、誠信服務典型,引導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強化社會責任。積極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提升服務質量,提供良好服務。要促進行業協會健康發展,注重發揮行業協會服務、自律和協調作用,通過行業協會推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公平競爭。
七、做好調查摸底工作
我們要根據建立統一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的要求,按照部里的統一安排,認真開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調查摸底工作。通過調查摸底,全面、準確掌握本地區各類服務機構狀況,以及從業人員基本情況、業務開展情況、誠信守法情況和市場發展趨勢。要建立工作臺賬,編制服務機構目錄,并對外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八、做好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工作
關鍵詞:人力資源流動;人才流失;梯度流;西北民族地區
中圖分類號:F24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7-0140-02
一、西北民族地區人力資源流動的現狀
人力資源的流動不僅關系到勞動力資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關系到社會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社會治安的穩定。隨著人力資源流動的自由化和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全國各地區之間、地區內部各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越來越頻繁。由于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差異,西北民族地區人力資源的流動在全國處于劣勢地位,“孔雀東南飛”現象愈演愈烈。人力資源存量不足已經成為制約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同時這一狀況也制約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人力資源的流動包括產業間流動和地區間流動,本文主要研究西北民族地區人力資源的地區間流動問題,也就是西部人才流失的問題。西北人力資源的流動形式有梯度流和反梯度流兩種形式,其中梯度流是指西部人才向東部發達地區的轉移,反梯度流是指東部地區人才向西部地區的流動。目前來看,西北民族地區的人力資源流動以前一種形式為主。據《中國教育報》統計,西北地區每年在省外培養的非師范生回歸率不足一半,西北地區高校培育的人才能留下來的為數甚少。舉例來說,蘭州大學張志良教授培養的十幾名博士生一個都沒有留下來。除了學生之外,每年西部地區其他人才的流失數量和規模都十分巨大。以新疆為例,統計資料表明,從1949―1994年共流失各類人才20多萬,其中很多是當地發展急需人才。近年來人才流失的規模逐年增大,每年外流的專業人才和技術熟練工人達到16 000人左右。西北人力資源的流動的另一個方面是對于內地人才的引進。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制定了一系列向西部地區引資、引智的政策措施,吸引了一批優秀人才到西北地區發揮作用,使得人力資源流動發生了一定程度的逆轉。但是,能夠扎根西部的人才數量還是十分有限。大量的高素質人力資源在流入西北地區之后由于自然環境、工資待遇、科研條件等原因先后選擇了離開。這種現象在西北地區高校普遍存在。
人力資源是西北民族地區可持續快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西部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的保障。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可以為西北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西北地區人力資源的梯度流動可以使西北人才走出封閉的環境,從而盤活人力資源的存量,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但是對于西北地區的發展來說,更需要的是人力資源的反梯度流動,需要大量的內地人才將先進的技術、知識、信息甚至觀念帶到西北地區,從而革新西北民族地區發展的局面。從這個意義上說,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避免盲目及不合理的人力資源流動,將從根本上改變西北民族地區落后的現狀。
二、西北民族地區人力資源流動存在的問題
西北民族地區向來以豐富的自然資源著稱,然而人力資源的流動一直以來呈現畸形發展的趨勢,造成了西北地區人力資源的短缺。具體來說,西北人力資源的流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西北地區勞動力市場存在諸多制度性弊端。(1)西北民族地區勞動力市場存在嚴重的無序現象。企業或職業中介侵犯勞動者利益的事件很多,國家以及國有企業與勞動者關系不穩定,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存在漏洞。(2)西北地區勞動力的市場化程度整體不高。大量的勞動力不能通過公平競爭上崗。勞動力市場公共服務體系滯后現象嚴重。(3)由于現行戶籍制度限制,阻礙了西部地區人才的引進。現行的戶籍制度與人才的自由流動要求背道而馳,對于落后地區的人力資源表現出極大的限制性。比如說,大多數西部地區公務員招聘和事業單位招聘都要求有本地戶口,這樣一來,大量的不具備本地戶口的人才就被拒之門外。
其次,西北民族地區社會保障制度也存在嚴重缺陷。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與合理程度是防止人才流失的一個重要方面。西北民族地區的社會保障制度由于經濟等原因還十分不健全,存在社會保障體制覆蓋面窄、范圍小、保障力度不足,制度執行不力等問題。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內地省份各項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存在。人力資源流動的首要誘因是對于個人價值和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正常的條件下,人力資源會自動向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發展空間大的區域轉移。所以,西北民族地區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缺陷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次,政府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方面職能方面存在缺失。西北民族地區普遍存在對于人力資源流動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制度。對于人才的流動,各地方政府開始給予重視,但是尚未形成合理的引導制度,同時在人力資源流動的信息資源提供方面也做得不夠。無論是在微觀管理還是在宏觀調控方面,地方政府的政策體系都不健全。對于人才的流失,有些地方政府采取一些政策來強行限制人才的流動,結果反倒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合理引導政策的缺乏致使人力資源流動呈現無序狀態,并且容易導致人才的流失。
總之,西北民族地區人力資源存在的上述嚴重問題,對于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部人才都是十分不利的。沒有一個好的就業環境,就不可能留住人才。因此,西北地區的地方政府需要在加強管理的同時,努力按照服務型政府構建的要求,為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留住人才,促使他們為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三、西北民族地區人力資源流動的改善建議
(一)培育和使用本地人才為立足點
由于西北地區地方政府普遍認為內地人才的素質優于本地人才,所以存在輕視本地人才的現象。據了解,西北地區每年也有不少科技成果,但是轉化率卻很低,一旦被引到沿海地區,就變成“搖錢樹”。西北地區出臺的引進人才的政策,大多以提供住房、增加工資待遇和科研經費等鼓勵性政策為主,實際效果并不明顯,且不具備可持續性。因此,西北地區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現有人才,利用本地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具體來說,培育和使用本地人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加強基礎教育、尤其是加強西部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的投入。從總體上提升本地人力資源的的質量,從而間接擴大人力資源存量。保證經濟發展有才可用。其次,要調整教育投資結構,大力發展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培養大量技術性人才。再次,在高等教育領域也要注意體制的創新。主要是要調整學校的專業結構,使其更加符合西部開發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最后,還可以在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的創新方面做出努力,以留住人才、充分使用人才。例如,可以通過建立技術入股制度、科技人員持股經營制度、技術開發獎勵制度等制度來引進和留住高科技人才。
(二)完善西北民族地區的社會保障制度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對于合理的人力資源流動,留住人才的意義十分重大。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人力資源有序流動的前提,是人力資源有效流動的重要條件,有利于營造人力資源自主流動和合理流動的良好氛圍。具體來說,西北民族地區的社會保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首先,要進一步完善企業保障制度,并積極探索機關、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其次,要根據各類人才的特點和需要,逐步建立人才補充保險制度。最后,要進一步加快社會整體福利制度的改革。
(三)完善西北民族地區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
勞動力市場制度的完善對于人力資本流動的意義在上文中已有所表述,在此不再贅述。西北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制度的改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就是要促進市場主體的到位,也就是促進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兩個市場主體的到位,打破人力資源部門、單位的界限,完善人力資源市場的供求、價格信息機制,提高人力資源的市場化程度。其次,要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是政府將主要精力用于制定政策法規、加強宏觀指導和監管上去。再次,還要在推進人力資源市場的信息化建設,健全人才市場機制,完善人才培育機制,加強人才市場監管機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四)企業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
企業是社會人力資源的最主要載體,企業用人機制的創新是留住人才的關鍵。首先要從領導層抓起,依靠機制的創新來吸引和留住高級管理人才。這主要從創新企業家的培訓機制、改革和完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任用制度和選拔制度、加快職業經理的市場化進程等方面作出努力。其次,可以通過采用管理人才年薪制等手段建立人力資源的約束機制,防止人才的流失。再次,建議企業在感情、事業和待遇方面都要兼顧,實行有效的留人制度。最后,企業還要營造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這主要是指要鼓勵人才參與管理,發揮人才的決策參謀作用,還要深化改革,創造人才脫穎而出的發展環境,同時還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創業園區和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吸引留住科技人才。
總之,西北民族地區人才流失現象的克服需要政府和市場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立足于培育和利用本地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引進外地人才,實現人力資源的梯度流和反梯度流的合理并存,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西北民族地區人力資源合理而有效的流動,并最終實現人力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姚艷玲.西部地區科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新疆農科院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2]馬志榮.西部民族地區人力資源開發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甘肅高師學報,2004,(4):45-47.
[3]李達業.論西部民族地區人力資源開發[J].青海社會科學,2004,(5):60-62.
經濟轉軌進程中,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是市場化改革的基本問題。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政府是作為彌補“市場失靈”的角色而存在。在我國漸進式改革中,一開始市場并不存在,所以就很難談得上“市場失靈”。恰恰相反,改革初期,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要盡快培育市場、形成市場、發展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孵化器”的作用。與此同時,不斷調整政府職能,實現政府角色轉換。
一、承認市場,培育市場、開放市場。30年來,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面,大體經歷了從排斥到承認、從相互否定到互為補充、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過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提出了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改革框架;八十年代中后期,進一步提出“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改革思路;九十年代初正式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從實踐看,政府作為市場培育者,在三個方面做得比較成功:
放開和搞活農產品市場。與此同時,對農業的主要產品,比如糧食,實行最低保護價。這樣,一方面破除計劃配置農產品的舊體制,形成了農產品市場;另一方面,又確定了政府干預農產品市場的合理范圍,以確保農產品市場的有效性。
采取雙軌制的辦法,逐步放開工業品市場。建立和形成了統一的商品市場。工業品市場競爭局面的形成,極大地加快了工業化的實際進程,對于奠定我國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具有關鍵作用。
采取開放的市場政策。逐步開放國內市場,提高經濟的開放度。由封閉、半封閉的經濟體,迅速轉化為開放型的經濟體,是我國在新一輪全球化浪潮中抓住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外資彌補國內市場資本不足,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客觀地估計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的歷史性作用。政府作為市場培育者,反映了我國漸進式改革的一個基本規律:政府是市場化改革的第一推動力,是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在政府與市場關系上,市場發揮作用的范圍、方式都取決于政府。但政府僅僅作為市場培育者,也不可避免地形成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形成政府對市場過多的替代。
(1)為經濟起飛創造必要前提。經濟起飛的初始條件要求有最低限度的社會基礎資本的先行建設,比如道路、橋梁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起飛和市場力量發揮作用的前提。以政府為主導,我國完成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啟動市場和民間力量促進經濟繁榮創造了基礎性條件。與印度、非洲等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的優勢并不在于市場更為發達,而是在于更為積極有效的政府。
(2)形成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政府對市場的替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通過人為地控制要素價格,構造了低成本的發展模式。土地、資本、勞動力價格的相對低廉,為企業擴張創造了一個相對優越的制度環境。也為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創造了成本優勢。二是通過分稅制改革,地方政府成為推動經濟規模擴張的重要動力源。地方政府為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積極地干預市場,以吸引更多的投資。我國經濟總量、財政實力、外匯儲備大幅度增加,都與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直接相關。
(3)為漸進式的市場化改革預留了空間。政府主導型的經濟運行模式,并不是簡單地否定市場的作用,而是積極地培育市場。歷史地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運行模式使市場在可控的范圍內發揮作用。這是漸進式轉軌有效的過渡性安排。
三、客觀地估計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模式的演進趨勢。從東亞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的實踐看,一方面,政府對市場的替代,在經濟起飛和經濟發展的初期,具有明顯的制度收益,另一方面,也應看到,但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的制度性收益將逐步遞減,并會使經濟發展因缺乏活力和彈性,難以應對可持續發展難題而陷入困境。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下,難以應對發展方式轉型過程中新的矛盾和問題。
(1)資源環境的挑戰對資源價格改革提出新的要求。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快速增長同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越來越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放開各類礦產資源價格,使其能夠體現資源的稀缺程度,才能使企業自覺地考慮到資源環境的成本,以有效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以實現可持續增長。
(2)土地集約利用對土地要素市場化提出新的要求。由政府集中控制土地交易,低成本供應土地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一方面,新土地資源的浪費和土地資源供給巨大的缺口并存;另一方面,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要求充分地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這就使得新階段土地要素市場化的要求尤為迫切。
(3)保護勞動者權益對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提出新的要求。近年來的改革發展實踐表明,勞動者長期保持低工資的狀況,不利于擴大消費,不利于轉變投資、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這就要求建立勞資雙方合理的談判協商機制,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框架,完善勞動力要素市場。
四、政府成為市場監管者,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前提。市場化改革進入新階段,要形成一個好的市場經濟,政府必須成為市場監管者,以維護公平競爭的基礎秩序。我國30年改革開放走到今天,雖然政府還需要在某些領域培育市場,但經濟體制轉軌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看,更需要政府不斷調整職能,扮演合格的市場監管者的角色,以政府與市場的互補關系取代相互替代的關系,這樣才能夠真正使市場化改革到位,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
(1)政府要成為商品市場的合格監管者。商品市場的有效性依賴于政府的有效監管。以食品藥品監管為例,多頭監管與“監管失靈”并存,對政府的監管職能提出新的要求。
(2)政府要成為要素市場的監管者。例如,在土地問題上,如果政府不再直接安排土地交易,作為中立的監管者,就會有利于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如果政府作為勞動力市場的監管者,就能夠更妥善地處理勞資關系的問題。從新階段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實踐看,如果政府不作為要素市場的監管者出現,市場化從商品領域拓展到資源要素領域相當困難。
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內生于美國在本世紀初的長期低利率政策,孕育數年后猛烈爆發,沉重打擊了西方金融機構過度發展的信貸擴張和冒險行為。早在4、5年前,美國經濟的雙赤字問題就愈演愈烈,人們對此口誅筆伐卻無計可施。沒有人知道如何糾正美國的負儲蓄率行為,也不知道這種全球性失衡會如何收場。當美國經濟如日中天、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制衡它的外部力量時,2007年美國經濟從內部開始崩塌,加息周期首先引爆了美國次貸市場,然后迅速蔓延全球。時至今日,金融危機爆發已近2年,世界經濟仍然難言從廢墟上站起。
金融危機引發了世界經濟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是全球經濟失衡接近極限而出現的一次強制性調整。伴隨各國政府強力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快速注入的大量救市資金繞開產能過剩的實體經濟,集中涌入能源、資源和股市等市場謀取短期投機利益,這迅速提高了基礎生產要素的價格水平并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資產泡沫,為刺激政策退出和加息周期啟動埋下了伏筆。
金融危機推動世界經濟進入再平衡過程。以美國為代表的負債消費型經濟體,將提高儲蓄率、降低消費率,造成國際進口市場萎縮;以東亞國家為代表的過剩生產型經濟體將因外部市場收縮而減少出口,產能持續過剩并降低投資水平。由于經濟體消化不良資產和修復資產負債表尚需數年,新的經濟增長點短期內還難以成為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因此全球經濟將告別高增長、低通脹的美好時光,未來維持高失業率和低增長態勢。世界銀行預計2010年全球增長速度為2.7%。
國際金融危機很可能重塑未來5~10年的全球金融環境。作為金融危機后的矯正反應,未來金融市場監管趨嚴、范圍擴大,市場避險情緒普遍上升,衍生產品和其他創新性金融工具的使用減少,高收入國家的銀行進行資本重建,這些方面意味著未來流動性將會更加稀缺,成本更加高昂。與當前資金充斥、成本較低的情況相反,從中期的視野看,借貸成本提高和資本流動降低,將收緊全球金融市場。
很顯然,金融危機和救助政策再次強調了古典主義的主張:寬松的金融環境雖然暫時推動了經濟高速增長,但高增長不可持續,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經濟投資增長偏快、外貿順差過大,外匯占款被動擴張形成嚴重資產泡沫和通脹壓力。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過度依賴低成本資源和要素的高強度投入,自身難以持續并助長了全球經濟失衡。危機爆發后,外部需求急劇收縮,我國出口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沖擊從下游的加工貿易制造業部門延伸到上游的能源原材料部門,國內股市、房市和固定資產投資迅速降溫,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投資、消費和就業急劇下滑。另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針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各種限制措施顯著增加。我國繼續依靠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經濟調整和轉型亟待加快。
金融危機期間,我國金融政策承受了巨大挑戰:從2008年初的適度緊縮貨幣政策,演變為2009年極度擴張的近10萬億信貸總量;2005年開始改革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從單邊升值轉為2008年的嚴格盯住美元;隨著經濟企穩復蘇,全球通縮很快轉變為通脹趨勢;美聯儲維持極低利率政策,國內通脹抬頭但央行忌憚中美利差過大而難以加息。金融環境的復雜化對國內金融政策持續造成壓力。
二、當前我國經濟模式和金融體系面臨的挑戰
要素稟賦特征決定了實體經濟的最優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特征,以及與其匹配的金融體系。改革開放早期,我國勞動力優勢突出,而資本和技術相對稀缺,因此形成了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不僅吸納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而且以出口拉動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尤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對外貿易依存度從2001年的38.5%上升到2007年的64.8%,貿易順差快速積累,2009年底外匯儲備達到2.4萬億美元,相當于當年GDP的49%。
從收入分配上看,勞動力過量供給持續抑制勞動收入提高。有資料表明,東南沿海地區的工資水平,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十多年時間里維持不變。工資性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比相對較低,而資本利潤的占比則相對較高。在居民收入增長慢、企業利潤增長快的情況下,形成了我國消費率偏低而投資率偏高的局面。
我國金融體系也形成了一套與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相適應的制度安排。為了推動向美歐等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方便貿易結算和降低匯率風險,我國建立起長期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并嚴格限制波動幅度,1994~200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幾乎維持不變。在改革開放早期缺乏有效的外匯市場、資本市場的情況下,固定匯率制度卓有成效地保護了出口企業,化解了匯率波動風險,幫助解決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但是,在固定匯率制度和鼓勵資本流入政策的情況下,我國的利率政策和貨幣政策失去了獨立性。雖然中美經濟周期差異較大,但我國只能長期、被動地輸入美國貨幣政策。
出口迅速發展和經常項目順差過大,造成我國外匯占款過量發行,形成了貨幣被動、超額投放。普通情況下,央行可以通過利率手段回籠貨幣,這也是國際通行的貨幣政策手段。但是在匯率盯住美元的情況下,利率也必須追隨美元,否則中美利差過大會給匯率政策造成壓力。因此,缺少利率手段的央行,更多地采用了行政干預和數量控制手段,通過法定準備金率、發行央票、信貸額度管理等方式進行調控。當前,銀行業資產總量占我國金融資產比重90%左右,銀行貸款在融資結構中占比超過80%,銀行業是最重要的貨幣調控抓手。2009年銀監會要求銀行確保發放的貸款是用于“實體經濟”投資,而不是流向房市和股市;2010年政府提出了總體信貸增長目標為18%,并對每個月的信貸規模設定了限額,以防止信貸增長過快。
總體上,我國過剩的勞動力要素特征對建立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和盯住美元的人民幣匯率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進而固定匯率制度又制約了利率調節空間,貨幣政策失去獨立性,銀行信貸管理也較多采用行政手段和數量控制手段。如果勞動力要素仍然嚴重供過于求,那么沉重的就業壓力勢必要求維系經濟體原有格局,阻礙我國經濟模式和金融體系的改革。否則,匯率定價機制放開和匯率波動加大,將直接影響到低端出口行業的生存,大量中低端勞動力的失業會接踵而至,威脅到社會的穩定。如果匯率體系不進行改革,利率政策和貨幣政策則難以擺脫美國利率周期的影響。
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不利的外部因素包括:第一,發達國家失業率高企、經濟復蘇緩慢,產能過剩難以解決,我國的外部需求大幅下降并將長期維持低位;第二,投機資金大量涌入能源、原材料等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推升生產要素價格大幅反彈;第三,經濟刺激政策退出和美元加息周期預期不斷加強,資金大量回流美國,資金成本勢必提高。這些因素的綜合效果就是抬高我國出口產品成本的同時,減少了出口產品的需求。國際金融危機指明了我國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必須轉向,未來的經濟增長必須依靠內需拉動。
三、我國提前到來的“劉易斯拐點”
金融危機爆發期間,也是我國勞動力數量達到頂峰、人口結構發生趨勢性變化的階段。我國在工業化過程中,農村源源不斷地向工業輸出廉價勞動力。如果工業化進程已把剩余勞動力充分吸收,若要繼續吸納剩余勞動力,就必須提高工資水平,這個臨界點叫做“劉易斯拐點”,它意味著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達到了尾聲。根據蔡昉2007年的研究,我國將在2013~2015年達到“劉易斯拐點”。但是有跡象表明,我國的“劉易斯拐點”已經提前到來,或者已經非常逼近。
根據官方數據推算,我國在2010年大致處于18~60歲人口比重的最高峰,之后會呈現持續的下降趨勢。這個階段60歲以上人口較快增加,社會老齡化程度將不斷提高,撫養率和社會負擔隨之加重。由于以下原因,勞動力供給減少將會提前到來:第一,大部分城鎮職工特別是制造業職工退休年齡低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嬰兒潮一代的農民工已步入中年、不再愿意從事高強度勞動;第二,國內缺少充足的與大學生相對應的工作崗位,大學生群體出現了大量的摩擦性失業;第三,超時工作和過度透支體能,使絕大部分農民工很難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齡;第四,80后的新一代農民工在工資和工作條件上有更高要求,不再像父輩一樣愿意在工資水平極低、長期加班的企業就業。
農民工的就業情況可以顯示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的轉向。從2005年起,我國就逐漸出現了“民工荒”的問題。2008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外需和生產活動萎縮,這一現象暫時被掩蓋。但隨著危機后中國經濟的企穩復蘇,2009年下半年開始,“民工短缺”問題再次出現。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3月的《200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農民工供給趨緊,工資水平較快上漲。2009年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數量比上年增長3.5%,但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分別比上年減少7.8%和22.5%。調查還表明,2009年外出農民工平均收入為1417元/月,其中西部地區農民工收入增長8.3%,達到1378元/月,逼近東部地區農民工收入1422元。
除了供給不足外,還有其他原因也推升了勞動力成本:食品、房價、教育等生活成本的上升;運輸成本、戶籍制度等限制了勞動力自由流動;勞動力供求在年齡和技能方面的結構性錯位;政府改善民生的措施、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改善社會保障和福利等;勞動力技能要求的提高。
除了內部的不利因素外,我國勞動力優勢還面臨著來自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挑戰。例如,印度這類人口結構更年輕的國家,或者孟加拉國這類更貧窮的國家。世界銀行資料顯示,危機造成的全球增長放緩已經加劇了貧困問題,預計2010年全球貧困人口將比危機前增加6400萬人。危機還大幅減少了貧困國家的財政收入,符合世界銀行融資條件的國家需要多達350~500億的追加資金,才能勉強保持2008年的規劃水平。中國勞動力優勢將來很可能被其他發展中國家所取代。
“劉易斯拐點”到來后會怎樣?未來隨著經濟繼續復蘇,勞動力需求加大,勞動力成本上升趨勢很可能長期保持,并觸發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根據國際經驗,日本于上世紀60年代末出現“劉易斯拐點”后,實際制造業工資水平持續大幅上漲;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初進入“劉易斯拐點”后,實際制造業工資水平同樣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持續上漲。由于中國的人口基數較日、韓更為龐大,“劉易斯拐點”推升制造業工資上漲的幅度和速度都不會太高,但是上漲趨勢已經形成,并很可能延續較長一段時期。人口因素對經濟體的影響深遠,但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視。雖然人們習慣上認為是1985年的廣場協議將日本拖入“失去的20年”,但有的人口學家卻認為,日本在1990年到達人口拐點,經濟停滯的根源在于老齡化不可逆轉,而不是廣場協議。
四、“劉易斯拐點”與中國經濟模式、金融體系的變革
勞動力優勢的逐漸喪失,將從根本上動搖我國已經建立起來的經濟增長模式和金融體系的基礎。過去,國家政策正確地照顧了低收入階層的需求,通過金融體系支持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出口行業的發展,成功解決了數億勞動力的就業問題?,F在,“劉易斯拐點”提前到來,將政府從保就業的沉重壓力中解放出來,使過去被鎖住的相關金融制度改革得以重新啟動。未來較長一段時期,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將消弱經濟潛在增長速度,減輕政府的保就業壓力,釋放金融體系改革的空間,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第一,持續推高通脹水平,高利率時代來臨。長期以來,中國剩余勞動力的“蓄水池”壓低了國內通脹水平,甚至通過可貿易產品壓低全球通脹率。未來,人口結構可能扮演相反的角色。國內勞動力市場發生趨勢性變化后,不僅會提高國內物價水平,而且有可能向國外輸出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通脹必然引發國內貨幣政策的緊縮行為,再加上國外加息周期啟動、金融監管的加強和杠桿工具的減少,所以低利率時代行將謝幕,高利率時代準備登場,流動性可能長期趨緊。
第二,削弱我國出口行業競爭力,修復國際收支平衡。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將造成減少出口、增加進口的潛在影響,再加上外需下降,貿易順差將趨于收窄或者轉負。以前我國持續、大規模的貿易順差很可能會逐漸向國際收支平衡收斂。低端出口行業將面臨較大生存壓力,產業升級或者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將不可避免,相關行業的信貸風險隨之增加。作為順差下降的自然反應,我國外匯占款的貨幣投放也會隨之減少。
第三,推升消費率,糾正國內經濟失衡。我國低消費水平的根源,是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比太低,國民收入被更多的分配給了企業。企業利潤提高的結果是擴大投資,居民收入提高的結果是增加消費。“劉易斯拐點”到來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勞動收入低和消費率低的矛盾,使經濟增長更多的依靠擴大消費,降低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
第四,降低貿易順差和匯率升值壓力,加快匯率制度改革。雖然人民幣匯率政策長期承受著巨額貿易順差帶來的升值壓力,但由于忌憚于傷害出口行業和減少就業崗位,匯率制度改革總是顧慮重重。強勢經濟體擁有更趨靈活的貨幣定價機制是大勢所趨。當前,勞動力供求進入拐點區間,有利于匯率制度減輕對低端出口產業生存問題的顧忌,較快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第五,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貨幣政策獨立性。目前,中國的貨幣政策幾乎完全被匯率政策綁架,人民幣匯率盯住美元只能被動輸入美國的貨幣政策,官方利率水平也只能追隨美國利率周期。一旦匯率形成機制開始市場化改革后,利率市場化和貨幣政策獨立性有望得到實質性推進。
第六,推動銀行信貸和監管方式改革。當前,我國缺少利率手段的貨幣政策調控,大量采用行政干預、信貸額度管理、準備金制度、發行央票等非常規手段,并且還要盡力消除市場利率和官方利率差異的影響。在匯率制度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實質進展后,銀行信貸管理方式必然更多地轉向利率手段,銀行監管方式有望更加科學、簡化和透明。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順應改革,轉變觀念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優勢在于:作為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的價值規律,具有通過市場交換形成分工和協作的社會生產的機制,通過市場競爭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和優勝劣汰的機制,通過市場價格自動調節供給和需求的機制,從而可以引導就業資源配置符合價值規律,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益的要求。因此,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本質要求,是在經濟活動中遵循和貫徹價值規律,其實質就是讓價值規律、競爭和供求規律等市場經濟規律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使政府從就業資源配置的臺前退到幕后,把就業資源配置的主導權讓位于市場,由市場規律決定就業資源的配置,從而使政府把主要職責和作用轉向保持宏觀就業穩定,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政府,特別是職能部門必須順應改革,轉變觀念:一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機構改革不易,轉變職能更難,因為它更深刻。改革既蘊藏著巨大紅利,也是觸動利益的事情,因此也是挑戰。二要確立市場主導的觀念。人力是資源,更是商品。既是商品,就應該進入市場,讓其在供與求之間的自然流通中形成自身價值。三要樹立人民至上的理念。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要讓人民群眾在自由、平等、公正的市場環境中,選擇就業、參與競爭,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二、依靠市場,尊重規律
市場決定就業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核心是讓就業資源依照市場規律自由流動起來。為此,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1.供與需的關系。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始終是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我市而言,政府為了實現充分就業,想了不少辦法、投了不少的錢。通過實施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以及一系列就業、培訓優惠政策。但是,用工短缺、熟練工短缺、技術工短缺、高技能人才短缺,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群就業難的問題依然無法破解。究其原因,根本還是供和需的矛盾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因此,市場決定就業資源配置,讓就業資源隨市場流動,尊重市場規律,轉變就業觀念,政府、用人單位圍繞市場干好各自的事,才是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根本途徑。
2.訓與用的關系。職業教育培訓目的是為市場提供符合用工需要的勞動力資源(即向市場供應產品);用工單位則從勞動力市場選擇需要的人力資源(即選擇產品)。雖然,政府實行職業教育補助,緊缺工種培訓免費,培訓經費直補企業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取得一些效果,但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訓用脫節的問題。為此,在培訓內容、方式、手段上,政府應該把主導權讓位于市場,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幅度提高一線勞動者社會地位、社會保障水平、社會認可度上;放在做大作強培訓機構上,放在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緊跟科技發展步伐上,做到訓用結合,訓用一致,出了校門可以直接進廠門,不需要二次培訓即可跟班作業。
3.統與放的關系。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發揮政府的經濟職能和重要作用。西方古典經濟學創始人亞當?斯密主張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由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政府只承擔“守夜人”職能,由此導致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頻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市場經濟國家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同時,普遍實行不同方式的政府干預,包括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政府干預不是要弱化或取代市場作用,而是要彌補市場失靈,并為市場有效配置資源和經濟有序運行創造良好環境。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講道德、講誠信的經濟,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不僅受利己動機和競爭壓力約束,而且要受法律、法規約束和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約束。因此,只有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場“無形的手”發揮作用,才能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 A
隨著2008年底國家四萬億投資拉動內需的政策出臺,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了非常多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隨著房價的一路飆升,房地產企業的開發力度加大,建筑市場勞動力出現較大缺口,使得勞務市場人工費一路走高,以前勞務公司找項目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而今的現實是建筑施工企業四處抓勞務為自己干活。同時也給以前提不上桌面的“成敗勞務論”賦予了新的內涵,那就是只有儲備豐富優質的勞務資源,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現階段建筑施工承包企業勞務管理有三個趨勢:一個是有施工經驗的勞動力越來越少,沒有施工經驗的勞動力越來越多,項目技術質量管理難度大;第二個是加班加點搶工的現象越來越少,工期違約問題越來越嚴重;第三個是成建制勞務隊伍越來越少,包工頭式(小老板帶幾個管理人員,將各分項全部或大部分分包給班組)的勞務隊伍越來越多,勞務管理層水平越來越弱。
以上三個趨勢給項目管理帶來了新的課題,亟待建筑施工承包企業解決。
一如何解決勞動力經驗不足,項目技術質量管理難度大的問題
第一個趨勢是項目多,有經驗的勞動力少,市場勞動力供需不平衡;由于市場勞動力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勞動力價格一路飄升,使得一些賦閑在農村的勞動力看到了機遇,他們扔下鋤頭,扛起錘頭,加入了建筑勞務大軍的行列。
這一趨勢既成事實,做為勞動力密集型的建筑施工行業,我們無法逃避,只能面對現實,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
這一趨勢使得建筑施工承包企業項目施工技術和質量管理難度進一步加大,對項目管理人員自身的技術和質量管理水平和專業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施工現場勞務管理出現問題后,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不透徹,找不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那么再大的力度,再強硬的措施也只能是無濟于事。
隨著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的跨越式發展,項目數量和大體量的群體工程日益增多,絕大多數施工承包企業有經驗的管理人員不足的矛盾日益嚴重,項目管理人員經驗不足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在項目有經驗的管理人員不足和勞動力素質偏低的雙重壓力下,要想提高項目的技術質量管理水平需要項目整個技術和質量管理團隊具備豐富的施工技術和質量管理經驗,能夠及時分析和解決項目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和質量問題。管理團隊固然重要,但是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更加重要,為了確保項目技術和質量管理受控,本人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作業人員端正態度非常重要。
勞動力進場后首先組織技術質量交底,進場交底不光是教會新進場的勞動力怎么干,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清楚項目的質量要求,并明確質量達不到標準將產生的后果。關鍵是通過交底讓進場勞動力端正工作態度,讓他們明白“工程質量好壞與自己的利益直接掛鉤”。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勞動力的責任心、督促勞動力提高質量意識,施工質量自然會逐步提高。
2.施工質量管理反饋機制必不可少。
每個人都有惰性,就像能賺到同樣多的錢,絕大多數人希望少花時間少費氣力一樣。作業人員也一樣,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施工質量差,但是如果每次均沒有人監督,沒有人指出來,那他們也只會感到內疚,根本不會花時間和力氣去改進和提高。長此以往,會形成慣性思維:這個活這么干就行,這個施工質量就可以。但是如果每次他干完活均有人將他的質量問題指出來,尤其是第一次,讓他明白“質量出問題有人管、有人監督”,同時讓他有羞愧感,下次他才能操心,才會花時間、花力氣去改進,施工質量才能提高。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監督是一個長期的重復工作,絕對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
二 如何解決工期違約問題
第二個趨勢是30歲以上(70后)勞動力越來越少,30歲及以下(80后)勞動力越來越多;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中國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80后已經成為了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因為80后價值觀是“實現個人價值”,他們基本擯棄了中國傳統一直宣揚的艱苦奮斗的作風,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品質,他們更加追求自我,每天工作時間變短、晚上不加班、不愿意每天都上班成了非常正常的現象。
加之現階段不管是基礎設施項目還是房地產項目,均追求短平快,合同約定工期往往不到定額工期的50%,工期履約成了建筑施工企業合同履約的最大障礙。同時由于勞動力的每天的工作效率下降,工期履約難度加大,同時由于不愿意每天都上班,所以不愿意組織流水施工,需要投入更多的周轉材料。
因此現階段的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工期履約,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研發和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施工技術
研發和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施工技術,提高施工現場的機械化水平,減少勞動力需用量,輔助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是當今國內建筑施工企業提高發展品質、跨越式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國內建筑施工企業對于勞動力的依賴性太高,就土建工程來說,除去材料費占工程總造價的65%左右,勞務費約占工程總造價的20%,而施工機械使用費僅約占工程總造價的5%。說明國內建筑施工企業對體力勞動的高依賴度將在近期和今后很大程度的限制企業的發展。在現階段研發和引進先進模板支撐體系,應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和先進的機械設備,才能加快公司發展的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否則勞動力短缺將成為制約建筑施工企業跨越式發展的瓶頸。
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對勞動力的高依賴度,建筑施工承包企業要想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只能是紙上談兵。
2.增加周轉料具等投入
工期要求緊、勞動力短缺、勞動力不愿意組織流水作業,迫使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增加模板、鋼管、木方等周轉材料的投入;現階段企業必須重新測算和修訂企業費用定額,在投標報價時提高周轉材料費用。
此費用的增加幅度,必須由公司根據在施項目投入增加情況進行綜合測定,并根據項目的類型進行歸類、總結,使其真實反映項目投入增加情況,為公司的投標報價提供依據。
三 如何解決勞務管理水平低下問題
第三個趨勢是成建制勞務隊伍越來越少,包工頭式(小老板帶幾個管理人員,將各分項全部或大部分分包給班組)的勞務隊伍越來越多。這導致勞務層基本沒有管理,質量意識淡薄;他們更關注價格,關注自己能否賺到錢。這主要是因為現階段中國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原有的成建制勞務市場規模無法滿足現階段市場需要,建筑勞務市場無序發展所導致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國家對勞務單位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市場監管機制不健全。
國家層面的管理缺失是導致現階段勞務市場混亂的重要原因?,F階段勞務普遍的心態是:只要干了活,不管好壞,我都不愁拿不到錢,因為有政府部門撐腰。國家賦予了勞務討薪的權利,卻沒有約定他們應盡的義務,導致勞務公司責任心缺失,質量意識全無。同時由于現階段勞務短缺,各勞務公司都不愁找不到活干,助長了勞務公司不重視自身管理的氣焰。
國家層面的監管建筑施工企業無力改變,建筑施工企業只能面對現實、接受現實。其實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市場的高速發展,評定一個勞務是好還是壞,關鍵要看該勞務有沒有自己的勞動力。本人認為現階段一個勞務有自己的勞動力,能夠隨時調動,配合落實項目的各項工作,就是一支好勞務。這對項目部的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加強管理,提高質量。
現階段勞務管理要受控,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1.項目各崗位管理人員必須配備齊全,而且還得有豐富的施工經驗,督促和幫助勞務單位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指導勞務干好各項工作;
2.加強施工過程監督和過程管控,將管理的觸角深入到作業人員層面,加強對作業人員的掌控力度是現階段勞務管理提高施工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