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7 11:04: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亞洲金融危機后,資產證券化因其成為處置不良債權的最有效工具在亞洲得到快速發展。除日本外,韓國是亞洲區域資產證券化發展最快的市場。同為轉型經濟體,韓國發展資產證券化的經歷,對中國具有較大的借鑒意義。
亞洲金融危機導致的大量不良債權,是韓國實施資產證券化最直接的原因。韓國政府為解決金融市場所發生的信用危機及急劇惡化的金融情勢,被迫在1997年12月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MF)提供的583.5億美元的援貸協議。在IMF援貸方案的監督與指導下,韓政府于1997年底,開始積極展開一系列經濟重整計劃。為阻止大企業連續破產、以及由此所產生的金融機構不良債權的激增,開始從法律制度入手,進行推動資產證券化的各項工作。
中國實施資產證券化的目的,更多在于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因為,在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相對滯后,以銀行為主導的融資模式隱含著較大的系統風險。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可以連接信貸市場與資本市場,使得原本分離的兩大金融體系融合起來,資本市場獲得了來自銀行領域的資產、拓展了品種,而銀行的信貸資產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優化配置和結構調整、加速信貸資產周轉、分散和轉移了風險。
在政府的主導下,韓國1998年9月制訂了《資產證券化法案》,1999年4月制定了《住房抵押債權證券化公司法》。明確了可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的機構和運作。
中國在推出資產證券化試點之前,也在不斷完善法律環境。自2001年頒布實施《信托法》后,我國基本具備了設立特定目的載體(SPV)的法律環境。2005年間,與資產證券化相關的各項政策密集出臺,其中最重要的是,2005年4月頒布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11月7日頒布的《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這使資產證券化從一開始就有章可循、規范運作。
總體看,韓國資產證券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999~2000年是引入資產證券化階段,主要目標是金融重建和不良貸款的處置;2000~2001年是資產證券化的發展階段,主要提高資產流動性、克服期限集中到期的問題;2002~2004年是不斷成熟階段,證券化的基礎資產擴大到中小企業融資、信用卡應收款、學生貸款、未來收入債券等。中國的資產證券化還剛開始試點,韓國的證券化產品設計值得我國借鑒。
韓國資產證券化蓬勃發展,不僅有效地處理了不良資產,而且成為金融創新的動力,在推動中小企業融資、妥善解決信用卡危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與韓國相比,中國資產證券化起步相對較晚,但隨著區域金融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推進,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開放金融服務業過渡期的不斷臨近,我國大力發展和培育金融市場迫在眉睫。因此,我國應以發展資產證券化為契機,大力推進和完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金融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為此,當前應重點著眼于下列問題:
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應該加強信用制度建設,構建信用平臺。其次,理順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法律制度建設。再次,加大金融人才的培養。
大力發展金融中介機構
資產證券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間涉及到很多中介機構,如信用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在“十一五”規劃,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服務業成為未來五年發展重點,我們應以發展資產證券化為契機,大力發展金融中介機構,使其充分發揮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政府在推進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應該進一步放松管制,讓更多的商業銀行去嘗試各種基礎資產的證券化。
加強資產證券化風險防范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障礙;機遇;SPV
一、我國資產證券化進一步推進存在的機遇
(一)資產證券化試點的成功為我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我國的資產證券化取得了很大的發展。2005年12月15日,國家開發銀行第一期41.7727億元開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和建設銀行30億元“建元2005-1”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成功發行交易,標志著中國第一支規范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在境內正式開展。截止到2006年11月31日,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總規模約471.5億元,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為129.24億元,涵蓋了銀行、電信、交通、電力、地產等諸多行業。
我國的資產證券化法案也有了較大的完善,這也是我國之所以能夠比較順利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原因。
(二)政府的高度重視對資產證券化的進一步開展起到推動作用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各國的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均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過去幾年里,我國政府都積極組織人力、物力對資產證券化進行研究,并在法律等政策上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先后頒布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會計處理規定》、《關于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設計的抵押權變更登記有關問題的試行通知》,此后又有一連串的法律出臺,為規范我國資產證券化給了法律上的保證,推動了資產證券化的順利開局。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會繼續落實“國九條”,豐富資本市場投資品種,勢必會對資產證券化給予很大的支持。
(三)對外資銀行的全面開放有助于我國資產證券化的進一步開展
2006年12月11日,我國銀行業正式全面對外資銀行開展,外資銀行的介入對我國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國外一些銀行在開展資產證券化方面具有比較先進的經驗,國外先進的發展模式會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而被引入,區對我國具有借鑒作用。
二、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中存在的障礙
(一)缺少長期合理規劃指導
2006年12月份的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發行,表明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已經開始放閘,對于房地產信托基金的研究和呼吁也是越來越高,市場上各個商業主體都在根據自己的利益來籌劃即將要開展的證券化產品。下個階段,資產證券化尚且缺少一個長期的合理的戰略安排。
(二)存在著法律、制度問題
1、中國資產證券化存在的法律問題制約資產證券化發展。(1)《證券法》本身對資產支持證券規定模糊。中國現行《證券法》的調整范圍是以發行證券企業自身整體信用為支付保證的,從而傾向于對企業經濟狀況的信息僻陋和監管;而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的未來收益能力為支付保證的,其監管法規應著重于金融資產的轉讓、融資機構的設計和擔保等方面。(2)關于SPV的企業性質和法律地位還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如果采用公司制特別目的的載體,那么《公司法》對于有限責任公司發行公司債券做出了嚴格限制,這一方面要取決于公司股東的經濟性質,只有全部股東均是國有身份的有限責任公司才能發行公司債券,另一方面,對發債公司的凈資產額做出了嚴格限制。(3)在信用增級方面存在法律障礙。因為中國的《企業破產法》規定,擔保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但超額擔保的部分屬于破產財產,從而一旦發起人破產,債權對于超額擔保的部分具有追索權。而且中國的《擔保法》規定,國家機關不能為保證人,因此像美國那樣由政府機構為住房抵押證券提供擔保是不被允許的。(4)在資產支持證券化的投資主體方面存在法律障礙。在西方國家,資產支持證券的投資主體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基金、養老基金等風險規避型投資者。但是中國目前對于金融保險機構、證券投資基金和養老基金的投資方向有著明確的法律制約。例如,在中國的現行法律下,商業銀行就不具備購買資產支持證券的資格。
2、中國實施資產證券化涉及的會計問題。(1)真實銷售的確認問題。按照目前的《企業會計制度》對有關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原則來看,在證券化資產的轉讓過程中,帶有追索權和剩余權益返還的情況就處于灰色區域,缺乏法律保障;對于發起人可能是證券化資產的管理者證券化資產更有可能作為擔保融資處理,難以被確定為真實銷售。(2)合并報表問題。按照當前《企業會計準則》的合并報表規定,由發起人自己設立的特別目的的載體屬于合并報表的對象。這就限制了證券化資產的表外處理。而《試點規定》僅規定,發起人對SPV具有控制權的,應當將其納入合并會計報表。這一點即模糊也不充分。(3)會計要素的計量方法問題。雖然傳統會計準則利用穩健性原則部分彌補了歷史成本法的局限,但是仍然不能充分反映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現行價值,也不利于管理者根據融資環境的變化來調整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
(三)資產證券化規模增長迅猛,而銀行證券化動力不足
截止到2006年底,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總規模為471.5億元,增速迅猛。2006年全年證券交易額為62億元,較2005年的成交額1.2億元,為過去的50多倍,這也與我國2006年資產證券化的發行量急劇增加具有重要的關系。雖然交易量、交易額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其所占發行總額的比重依舊很低,大約為23.6%,交易市場不活躍,交易冷清。其主要原因是銀行資產證券化的動力不足。
銀行資產證券化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1、具有較高的資本充足率。開展資產證券化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商業銀行釋放風險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最低要求平均在10%以上。2007年1月1日,我國商業銀行對風險資產的資本金都已符合這個要求,而目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比較高。因此就這一功能來說,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的動力并不大。
2、資金充足遏制銀行證券化動力。近幾年來,由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改革不到位,居民對未來風險和收入預期的不確定性,現期消費不足,居民儲蓄率不斷升高,據資料顯示,1995年、1997年、2005年我國的國內儲蓄率分別為42%、40%、51%,呈增長勢頭。如此高的儲蓄率使商業銀行并不缺少資金;同時,巨大的國際貿易順差,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致使外資的流入對我國造成資金充盈,流動性過剩。商業銀行資金充足使其沒有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必要性。
3、銀行沒有合適證券化的基礎資產?,F有的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都是以住房按揭或大型企業的優質貸款作為標的,與發達國家相比可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來源過于單一。優質資產的證券化并不能滿足商業銀行分散風險的需要,商業銀行發展這種類型的資產支持證券并不積極。同時在他們看來,住房抵押貸款被認為是優良資產,證券化之后會使銀行喪失更多了利息收入,縮小資產規模,這與其追求資產規模相違背。目前形式下商業銀行更希望對其不良資產進行證券化,而不良資產證券化并不適合當前試點形式下開展,很難成為主流。因此當前商業銀行缺少合適的基礎資產來進行證券化。
4、交易規模小、市場冷清。首先,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建設處于起步階段,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和交易僅限于銀行間市場,商業銀行仍然是相關產品的主要投資者,投資主體單一化的局面與債券市場日益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結構極不相稱;其次,在不同監管體系影響之下,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處于分割狀態,銀行類機構尚無法參與滬深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銀行資產證券化產品單一,缺乏流動性,規模有限,交易冷清。
5、缺乏專業人才。證券化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強,專業化高,程序復雜的融資工具,需要大量既有實踐操作技術和經驗,又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在我國當前“試點”階段,市場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可是真正具有該素質的人才卻相對顯得比較匱乏,人才的稀缺是造成商業銀行證券化動力不足的又一原因。
(四)投資主體缺乏,產品需求不足
1、政策的限制,很多機構投資者不能涉入證券化交易。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投資主體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一定程度上活躍了產品交易市場,但我國目前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投資主體仍然比較缺乏。目前國內的資產證券化產品投資者大多集中在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中,銀行和保險資金還沒有被允許涉入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投資領域。短期內投資基金對資產支持證券的投資需求力度有限。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個人賬戶虧空巨大、入不敷出;保險公司在保費收入連年增長的背后,是資產質量的普遍下降甚至虧損,同時保險公司和商業銀行還受到投資領域的限制,難以成為資產支持證券的主要投資者。
2、缺乏個人投資者。近來,個人投資者也出現在了證券化交易市場,但數量微小。其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證券化產品在風險評估上要求一定的專業性,個人投資者沒有能力對自己投資的證券進行分析、判斷、風險規避和投資組合,無法大量選擇資產證券化產品進行投資。二是目前證券化產品不能進行回購操作,投資者在購買了該產品后只能持有到期,如果投資者急需資金,在目前二級市場成交不活躍不能立即找到下家的情況下,投資者會面臨很大的風險,從而提高了個人投資者進入的難度。
三、對進一步推進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的建議
(一)從監管和法律體系上推進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
1、對分散的監管體系做出改進,明確究竟應該分業監管還是混業監管,做出規劃??紤]到和證監會在業務上有交叉,應該讓兩個市場融合起來,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監管機構,打通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增強產品流動性。
2、完善資產證券化的法律制度體系。我國目前無論是《證券法》、《公司法》、《企業債券管理條例》還是《企業債券發行與轉讓辦法》等,對資產證券化都無明確的規定。SPV作為證券化運作的核心機構,應當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證券化運作中資產的“真實出售”、SPV與發起人的“破產隔離”、證券的發行和流通問題也應由法律做出明確的規定。許多國家和地區為了便于證券化業務的開展都相應出臺了各自的資產證券化法規和條例,我國也應當結合金融市場發展的特點并根據資產證券化運作的具體要求出臺一部《資產證券化條例》,為今后開展各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積極開展擴大基礎資產范圍的試點工作
由于資產證券化本身有其涉及到多方面的復雜性,產品本身以及涉及到的相關緩環節等很多方面也是我國市場創新的。同時資產證券化市場在我國從法律環境、監管環境、市場環境以及投資者認知等各個角度來看都有其特點,不能簡單套用國際市場作法,更不能紙上談兵般地創造出缺乏可行性的監管規定。鑒于此,建議下一步工作中,首先明確進入資產證券化的資產池的選擇標準,建立更加嚴格的審核與評估機制,對進入證券化市場的基礎資產進行認真審核;其次要大力擴大基礎資產的范圍,只要符合選擇標準的資產都應該鼓勵進行證券化,如銀行汽車貸款、助學貸款、信用卡貸款等的證券化,待時機成熟時,也可以考慮企業貸款、不良資產的證券化。
(三)加強市場基礎建設
為提高市場效率,勢必打造完善的市場平臺,政府要做好主導角色,主動建立風險定價標桿,加強基礎市場建設,完善市場和投資產品評級。投資產品市場上的各種產品通過風險、收益等方面的綜合比較,以市場行為的方式形成不同收益與風險的投資產品序列產品和結構,使投資者能夠進行符合自己風險偏好的投資。
(四)培養能夠符合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專業化人才和市場投資者
資產證券化是一項技術性強、專業化高、程序復雜的融資工具,需要大量的既有實踐操作技術和經驗、又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目前中國金融領域的資產證券化人才極度短缺,尤其是金融機構的高層對證券化了解的不多,評級、法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普遍缺乏專業人才??梢钥紤]從發達國家和地區引進具備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同時加大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的力度。
關鍵詞:美國;證券化;啟示
一、發展特點
過去20年來,美國資產證券化保持了全面創新發展。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產品結構也日趨復雜。交易品種的多樣化帶來了合成證券化1。
(一)規模高速成長
完整意義上的資產證券化,在美國真正起步始自1985年。此后,美國資產證券市場的發展可以持續高速發展來概括。根據美國債券市場協會數據,證券化增速一直保持年均11.28%的高速成長,資產證券發行在外余額2從1985年的373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8.6萬億美元(見圖1)。市場規模目前已遠超美國公債、公司債及市政債券,成為美國目前最大的固定收益市場。2006年在美國各主要類型固定收益品種中,資產證券化商品約占31%,占最大比重;公司債位居第二約占19%,以下依次為國債、貨幣市場工具、機構債和市政債。
(二)產品系列不斷豐富
美國資產證券化的初期發展階段僅限于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而現在已包含商業銀行任何表內資產的證券化。資產證券化品種已由早期的單一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發展為一個多樣化的資產證券產品系列。形成了一般抵押貸款證券(MBS)、狹義資產證券(ABS)與擔保債務證券(CDOs)三大系列品種。MBS下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RMBS)和商用物業抵押貸款證券(CMBS)兩大類別,而RMBS又進而分出優惠利率住房抵押貸款證券(PRIMERMBS)次級住房抵押貸款證券(SUBPRIMERMBS)、及其它住房相關抵押貸款證券(OTHERS)三個子類。狹義ABS依基礎資產分為消費與汽車貸款、貿易應收款、租賃與學生貸款等類別。CDO下分為貸款擔保債務證券(CLO)與債券擔保債務證券(CBO)兩大類別。CLO與CBO又都可以分為套利型(ARBITRAGE)與資產負債表型兩類。在資產負債表型下又衍生出發起人型(ORIGINATOR)與合成型(SYNTHETIC)兩類。美國資產證券產品類別與演變路徑(見圖2)。
(三)新型結構產品高速增長
就三大系列產品而言,均不斷有新型結構面市,而近年增長最強勢者當以CDO為代表。
(1)現金流量CDO3呈戲劇性增長趨勢。1995年以前,全球現金流量CDO年均發行量不足40億美元,而2005年估計全球現金流量CDO發行量已經達到2240億美元,為1995年以前年均發行量的50多倍。在此期間,美國的現金流量CDO市場的增長速度與之相當。2005年美國為1650億美元,自2000年以來增長198%。截至2006年7月20日止,全球現金流量CDO發行量達1740億美元。其中,美國發行量為1380億美元。過去10年來,美國現金流量CDO市場的發展狀況(見圖3)。
(2)合成型CDO4增長加速。與傳統CDO相比,由于合成型CDO發起人資產不需“真實出售”,加以現金流量結構較為簡化,不要求恢復比率(COVERAGERATIO),因而更加靈活、更易理解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合成型CDO資產高度分散,違約風險與利率風險分離,無提前償付風險,從而產品安全性也較高。這些特點促成了市場規模的快速成長。2004、2005與2006近3年來,合成型CDO與傳統型CDO及CDS的相關增長情況(見圖4)。平均合成型CDO的增長趨勢已超過現金流量型CDO的增長。
二、美國資產證券化的成功因素
總體上,美國資產證券化持續超高速增長的根本原因在于資產證券化在資產的流動性轉換與風險轉移方面高度有效性。資產證券的發起人不必基于發行體的整體信用評級,即可將基礎資產的風險分層處理發行證券。資產證券化的這一有效的風險再分散特性,使得發行體可以更有利的成本進入資本市場融資,也有利于投資者根據各自特定的風險偏好購買資本市場證券。而信息技術的進步、現金流分析的模型化處理、證券化結構的個性化多樣化設計、資產分割(tranching)處理的證券風險收益管理形態的改進等因素在降低證券化發起人成本、適應不同的風險收益模式、增加投資收益、吸引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等方面也起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一)業務流程處理的綜合技術進步
新的信息處理技術使從住房抵押貸款到信用卡應收款及其它種類的信貸資產等,廣泛的貸款種類證券化成為可能。正是在新的信息處理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在整個證券化結構中處于關鍵環節的信用評級公司、證券承銷商等中介機構才有可能開發出各種類型的資產風險的識別估計、現金流量分析、違約率估計等建模技術。資產證券評級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熟,風險定價模型的不斷開發和成型使得新結構、新產品層出不窮。與過去相比,現在基礎資產池的同質資產比重相對下降,異質資產比重相對上升,資產證券的估值定價難度也相應上升。離開了技術進步的支持,構造并給這些高度復雜的交易定價在幾年前是不可能的。
資產的切分處置技術(TRANCHING)。根據信用質量對集合資產切割分類,再以此發行不同等級的證券,供投資人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自行選擇。高信用評級投資者有充分的償付保證,樂意接受較低的票面利率,從而部分地降低了發起人的借款成本,同時也更好地滿足投資者不同風險收益模式的需要。例如,穩健型的商業銀行、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偏好投資高級分類批量資產證券中的AAA級證券;而以高收益為管理目標的對沖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則更偏向于投資于中級和股票性質的資產證券。
(二)供給動力與需求力量的增長
從供給動力分析,在美國國內連續多年的低儲蓄環境下,商業銀行為籌資和流動性需要不得不越來越多地求助于新的融資渠道,同時,為符合巴塞爾協議風險資本的要求,商業銀行也需要更大幅度地降低風險資產頭寸。借助證券化,商業銀行將表內部份資產出售后收回現金,既可滿足自身流動性資金需求、增加貸款業務,又可降低資產風險,滿足風險資本監管要求。
需求方面,保險公司、企業年金、房地產投資基金等專業機構對資產證券多樣化產品的需求增長無疑是拉動市場成長的基本力量,而過去幾年來對沖基金的爆炸性成長對證券化產品的大規模介入則更直接拉動了市場需求新的數量級增長。更重要的是結構化信用增強與資產池的分散化使投資者不必詳盡了解基礎貸款的信用風險信息,而標準化的信用評級則對投資者起著市場導航的作用,為新的投資者進入清除了信息不對稱的障礙。
(三)有吸引力的產品品質特性
優良的信用品質。資產證券債信用一般都屬BBB以上的投資級,平均80%以上達AAA-A級。AAA級資產證券的信用品質與美國公債相當。和一般公司債相比,信用等級較高,更優于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1984-2004年的20年間,91%以上的ABS維持了原信用評級,而公司債券僅78%維持了原有信用評級。資產證券信用穩定性明顯高于公司債券。
充分的流動性。美國的資產證券化商品擁有大額的交易規模、穩定的發行量和深厚的投資者基礎,二級市場十分發達,幾乎每一個經紀交易商都有自己的二級市場交易部,市場買賣異常活躍,這些因素有助于使ABS的買賣價差保持在比較小的范圍,資產流動性極為充分。根據美國債券市場協會統計,2003-2005年間資產證券化商品日均交易量在2000億美元以上,流動性僅次于美國公債,為公司債的10倍。
相對較高且穩定的收益率。資產證券定價一般較相同信用評級美國國債高出約100個基點。根據美林指數記錄,過去17年間(1989年1月-2006年1月),MBS投資回報率平均高出美國十年期政府債券約137個基點。到期收益率明顯高于公司債券。用反映風險收益的夏普比率衡量,與政府機構債券、公司債券相比,資產證券也明顯占優。
三、幾點啟示
縱觀美國資產證券的發展和成功經驗,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其借鑒之處在于:
首先,產品的不斷創新開發是市場成功的第一關鍵。只有在技術進步基礎上根據供求實際的變化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以新的產品克服、彌補舊有產品的缺陷和不足,降低新金融工具的供給成本,提高產品的風險轉移效率,增強產品的個性化風險偏好特征,才能保證市場開發穩定的供給來源和需求成長。
【關鍵詞】商業銀行 信貸 證券化
作為一項重要的金融創新舉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逐年擴大。出于維護國內金融秩序穩定的考慮,我國直到2005年4月才正式開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試點工作。商業銀行作為我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第一批試點單位,于2005年12月以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作為資金池發行了資產支持證券,開啟了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先河。經過幾年的發展,信貸資產證券的發行量大幅提高,資產池的范圍也逐步擴大到中小企業貸款、不良資產等領域,但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放緩了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的節奏。直到2012年5月,人民銀行、銀監會、財政部發文重啟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此后政策逐步松綁,信貸資產證券化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關注。2015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簡化資產支持證券發行管理流程,正式實施資產證券化注冊制,資產證券化有望就此進入快車道。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資產證券化有助于優化信貸結構,緩解資金壓力,政策的利好使得商業銀行面臨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大好時機。
一、商業銀行實施資產證券化的意義
(1)增強商業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分散貸款的非系統風險。近年來,隨著商業銀行的中長期貸款的增加,信貸資產的流動性越來越低,通過資產證券化,商業銀行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化為可以交易流通的證券,可以有效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
(2)有效提升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透明化和規范化,有效防范風險。在實施現代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必須加強對證券化資產的信息披露,以此獲得投資者認可,有利于促使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開展過程中合規經營,降低壞賬風險。
(3)有利于增加經營利潤。信貸資產證券化可將期限長、利潤薄的貸款提前兌現,從而加快信貸資產周轉速度,提高資產的收益率。另外,商業銀行在出售基礎資產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手續費、管理費等收入,也可以為其他銀行資產證券化提供擔保賺取收益,提高中間業務收入。
(4)有利于化解不良資產,降低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會導致銀行流動性的降低和盈利能力的下降,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2015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達到1.3%,信貸資產的質量受到影響。信貸資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創新工具的出現,就為商業銀行處理不良資產提供了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二、商業銀行實施資產證券化面臨的困難
(一)缺乏專業規范的資產評估機構。
資產評估、信用評級、會計處理等要素是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規范的資產證券化過程中,資產評估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然而,目前,我國缺乏被投資者廣泛認可的在國內外金融市場具有影響力的資信評估機構,沒有建立起體現政府全面信用支持的有效信用增級機制,現有的評估機構獨立性不強,出具的評估結構難以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同。這種不規范的評估方式加大了商業銀行證券的發行成本。
(二)資產支持證券流動性弱
資產證券化流通平臺的不統一阻礙了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以投資者為主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由人民銀行主管,而證券交易市場由證監會主管。由于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規模有限,再加上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主體不多,商業銀行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發行極少,資產支持證券真正在證券市場交易的情況很少。
(三)投資主體范圍較窄
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交易結構復雜,運作程序繁瑣,參與主體較多,基于安全性考慮,目前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不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只允許機構投資者加入且其投資受到嚴格的比例限制,作為債券類產品最大需求者的保險公司也剛剛獲得投資的權利,投資主體的培育不足成為阻礙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商業銀行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對策建議
進一步促進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從政府角度上看,應盡快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對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監管,進一步出臺政策規范中介機構的運作。除此之外,作為參與主體,商業銀行應從自身著眼,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一)高度重視,積極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
在信貸資產證券化的背景下,銀行轉型的方向為從資產持有到資產管理。在當前社會信貸需求旺盛,銀行信貸尚不能滿足社會融資需求的時候,大規模的推行信貸資產證券化能夠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二)合理選擇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
商業銀行應遵循資產質量高、單筆額度大、集中度高的原則進行資產池基礎資產的選擇。資產質量高的資產池可以保證評級等級,降低持有人的甲醛資產風險,吸引證券投資者;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資產證券化內部評級法資產池風險暴露的有效數量會影響加權資產的風險權重,如果有效數量較大,資產證券化的風險暴露可以少計提資本,減少持有人和投資者證券化暴露的資本占用;在進行基礎資產選擇時將集中度過高的信貸資產通過證券化的方式移出表外,有助于分散貸款的集中度風險。
截至2009年7月底,我國共有汽車金融公司10家,資產總額為378億元。其中,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模式的汽車金融公司有通用、大眾、豐田等9家。2009年,我國首家本土汽車金融公司,奇瑞徽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資產證券化在我國起步較晚,2005年4月20日《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后,才對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性質、結構安排、各機構職責、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與交易等各項內容作了初步規定。
2008年,《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公布,雖然進一步放開了對于汽車金融公司業務范圍和融資方式的限制,但是其具體實施還要受《汽車貸款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的限制和銀監會等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這些都為我國的汽車金融公司要想實現進一步發展設置了障礙。
2008年1月18日,國內首單汽車抵押貸款證券化――通元2008年第一期個人汽車抵押貸款證券化信托正式設立,這是自我國資產證券化試點以來,首次發行的以個人汽車抵押貸款為資產池的資產證券化產品。標志著國際上成熟的汽車貸款證券化產品正式登陸中國,也標志著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已從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展到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從傳統工商企業貸款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擴展到新興個人消費貸款。
二、汽車金融公司進行資產證券化的供給分析
(一)當前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供給規模
截至2009年底,我國已發行的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產品只有“通元2008年第一期個人汽車抵押貸款證券化信托資產支持證券”一種。所以,目前其供給規模即為該債券的總規模??傄幠?993462461元。
從2005―2008年的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情況來看,目前所發行的品種只有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信貸資產、重整資產、中小企業貸款和汽車貸款等寥寥數種,并且信貸資產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2008年占到了當年資產支持證券總發行額的66.05%。在美國,汽車貸款資產證券化起步與發展階段的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其發行比例超過20%,從2006年開始汽車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額占全年ABS發行總額的比例降低到10%以下,這是由于資產支持證券市場產品結構多元化所致。與之相比,中國的汽車貸款證券化規模相對偏低。在證券市場上,實際的總供給表現為全社會各發行單位一定時期通過股票、債券和基金實際所籌集到的資金總額。所以當年債券的實際總供給為該債券市場上的期末余額增量部分,表現為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實際供給規模為2008年的8.87億元。
(二)對未來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供給規模擴大的分析
1、汽車行業及汽車消費貸款的發展
從汽車行業的發展來看,我國汽車行業發展迅速,雖然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我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勢頭急速回落,但2009年我國宏觀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突破千萬輛,分別高達1379.10萬輛和1364.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和46%。
伴隨著汽車行業的迅速發展,汽車普及率也大幅提高。近年來,私人汽車數量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加。汽車消費量、需求量的大幅提升也促使了汽車消費貸款規模的擴大。從汽車消費貸款規模來看,美國貸款購車的比例是80%、日本60%、澳大利亞75%,中國的汽車貸款比例只有1―20%。隨著私人汽車銷售量的提升,汽車消費貸款總量也會隨之增加。并且,中國居民的消費理念也從量入為出逐漸向主動負債轉變,居民長期的潛在消費需求的釋放,也將導致貸款購車的比例提高。這樣,汽車消費貸款在汽車消費額中比例的上升帶來汽車消費貸款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從發放貸款主體的結構來看,國內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規模明顯不如銀行。據初步統計,截至2008年底,全國各金融機構共發放汽車消費貸款余額1583億元,其中,國有商業銀行余額743億元,股份制銀行余額311億元,汽車金融公司余額318億元。汽車金融公司只占到全部貸款余額的20%,比例較低。但是在國外,車貸業務的80%都是由汽車金融公司來做的。
2、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困境
在發達國家中,汽車金融公司能夠通過商業票據、發行公司債券、購車儲蓄,以應收賬款質押向銀行借款和商業銀行等機構投資者出售應收賬款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
而在我國,雖然可以發行金融債券、從事同業拆借等,但是同發達國家汽車金融公司的多種融資渠道相比明顯不足。國內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母公司的資本金和銀行貸款;然而,銀行的貸款利息又加大了其經營成本,對于其運營與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由于不能從事商業銀行的絕大部分業務,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從母公司獲得的資金支持非常有限,以及汽車信貸屬于風險較大的業務等問題,均導致目前我國汽車金融公司資金運作成本較高,削弱了汽車金融公司專業化的優勢。
在我國,汽車金融公司成立的相關法規規定,首先,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億元人民幣,高額的注冊資本阻礙了我國國內汽車公司的進入。其次,汽車金融公司不能擅自發行債券、向境外借款。第三,資產證券化作為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的重要分支,最主要的動力之一是對資產流動性的要求。流動性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不是問題。但是,汽車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只能依靠資本金進行運作,來源非常有限。如果公司發展迅猛,業務發展就非常有可能不能及時得到資金支持。因此,增強流動性便顯得迫在眉睫??梢?,在汽車消費貸款領域,相對于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進行資產證券化的積極性更高。為了解決融資問題和流動性問題,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勢在必行。
3、政策的松綁與支持
2009年3月20日,《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內骨干汽車生產企業建立汽車金融公司。促進汽車消費信貸模式的多元化,推動信貸資產證券化規范發展,支持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等”。4月7日,商務部等八部委聯合了《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意見》。意見指出:加強汽車金融服務配套制度建設,穩步發展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推動保險機構與汽車消費信貸機構進一步加強合作,促進汽車消費市場平穩發展。
政策的松綁與支持促進了汽車金融公司建立與發展,對汽車消費的支持有利于汽車貸款總量的擴大,也促進了以汽車金融公司為發放貸款機構的貸款擴大,使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規模擴大成為可能。
三、汽車金融公司進行資產證券化的需求分析
(一)當前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需求規模
本文通過債券市場的資金流量情況來對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的需求規模進行分析。
從2003―2009年我國債券市場的資金流量情況看,住戶、非金融企業、政府、金融機構在債券市場中資金的運用者主要是金融機構,其次是住戶,兩項相加占到了我國債券市場資金流量的90%以上,而且其比重在逐年加大。表明在債券市場,金融機構和住戶在能力和意愿上具備相對較大的需求。據此推測以金融機構和住戶為主要需求者的汽車金融公司證券化產品的需求狀況。
(二)對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證券化需求主體的分析
1、個人投資者
我國居民作為個人投資者成為汽車金融公司資產支持證券的需求者,有其客觀可能性,基于下列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股市高風險而銀行低儲蓄利率的情況下,更多可供選擇的投資工具為我國城鄉居民所需要,以實現在較低風險下的較高收益。在中國的資本市場,能夠提供的投資渠道很狹窄,到目前為止,居民可以投資的只有國債、企業債券、基金、可轉換債和股票等寥寥數種。
其次,持續增長的居民儲蓄為居民的個人投資提供了基礎。2009年底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26077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9.68%。龐大的儲蓄說明我國個人投資還有很大的潛在市場。
另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有六成多(63.2%)的居民家庭最主要金融資產為“儲蓄存款”。這也說明居民目前投資結構中儲蓄偏高,證券類偏低。一旦設計出較好的證券化產品,投資者從儲蓄類轉到證券類空間很大。
一般來說,資產支持證券相對于其他證券來說風險要小,相對于國債收益要高。具體到汽車金融公司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來說,其運作流程與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較為相似,同時又有信貸金額較小、期限較短等特點,所以汽車貸款作為標的資產的證券化產品相對來說更可以滿足居民對于投資的資金流動性的需求。而從發放貸款主體來看,汽車金融公司的專業性也是一種質量的保證。所以,汽車金融公司貸款的證券化產品比較符合我國城鄉居民的投資需求。
2、機構投資者
從國外已經較為成熟的資產證券化市場來看,其最主要投資者是機構投資者,包括社?;?、商業銀行、共同基金、保險公司等。
(1)投資基金
我國證券市場上投資基金所占份額較高,是主要機構投資者之一。2008年證監會加大力度支持固定收益類債券基金的發行,截至2008年底,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資產凈值占全部基金凈值總額的比例由2007年的23%上升到2008年的30%。債券型基金以國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為主要投資對象,而汽車金融公司汽車貸款資產支持證券屬于此范疇。出于對債券類資產組合的需求和基金本身在我國機構投資者中的重要地位,再考慮前文所提到的汽車金融公司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優勢,投資基金,尤其是債券類投資基金具備成為汽車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的主要需求者的可能性。
(2)養老基金
為了規避利率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養老基金需要進入資產支持證券市場。
養老基金的投資種類及所占比例,到2009年10月,基金對固定收益產品投資約占46%,對股票投資約占32%,對未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和現金占22 %??梢姡陴B老基金的投資結構構成中,固定收益類所占比例較大。但養老基金對于固定收益類等低風險產品的需求相對其它產品較高。以汽車金融公司的汽車貸款為標的資產證券化產品,由于具有資產支持,風險相對較低,養老基金如果考慮投資資產支持證券,汽車金融公司證券化產品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3)保險公司
2008年底,全國保費收入為9784.2億元,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33418.83億元。
從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情況看,固定收益類比例較高。從2004―2008年,銀行存款、國債投資所占比例呈下降趨勢,金融債券、企業債券所占比例呈上升趨勢,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分布更為平均,說明保險公司在可運用資金總體規模增加的同時,資金運用的渠道也更為多樣,一部分原因是近幾年來更多的金融產品的推出。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 離岸操作階段 準資產證券化階段 資產證券化試點階段 動因變遷
引言
自20世紀60年代誕生以來,資產證券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資產證券化最為發達的美國,證券化產品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推動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與經濟的發展。盡管在2008年美國次級貸款市場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當中,資產證券化被認作危機爆發的導火線,隨后證券化產品的發行量與市場存量大幅下降,但資產證券化的巨大優勢與多年來對資本市場發展的推動作用還是得到了大部分專家學者的認同。
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于2005年正式啟動,但我國的資產證券化實踐早于20世紀90年代就已開始。1992年海南省三亞市開發建設總公司以三亞丹洲小區800畝土地作為發行標的物,以地產銷售和存款利息收入作為投資者的收益來源,發行了2億元地產投資券。盡管該案例并未采用標準化的資產證券化模式,且具有較多債券發行特征,但仍可被視為我國資產證券化實踐的首次嘗試。隨后根據操作環境與操作模式的不同,國內資產證券化實踐的發展可以被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離岸操作階段;二是準資產證券化階段;三是資產證券化試點階段(何小峰,2007)。鑒于我國在金融危機之后出于市場安全的考慮,放緩了資產證券化推進進程,因此本文并未將我國在金融危機后的資產證券化納入研究范圍。
在不同的時期,國際與國內環境不同,資產證券化的參與主體不同,反映出各個時期資產證券化操作的動因也就不同。本文結合我國1996-2008年所進行的標準資產證券化或類資產證券化案例,對各個時期的資產證券化動因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我國資產證券化動因的變遷歷程,為我國未來的資產證券化發展提供借鑒。
研究假設
針對資產證券化動因的研究主要是從資產證券化所帶給發起人、投資者以及整個宏觀經濟的優勢角度入手的。吳許均(2002)認為,資產證券化帶給發起人的好處(如多樣化資金來源、降低融資成本等)可被看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內因,而資產證券化帶給整個宏觀經濟的好處可被看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外因。丁琳(2004)將資產證券化的動因分為微觀動因和宏觀動因,并認為資產證券化帶給發起人和投資者的優勢構成了微觀動因。劉志強(2006)、李瑋(2007)、王曉博(2007)在分析不同行業的資產證券化動因時也是從資產證券化為該行業發行主體帶來的優勢角度進行分析,基于以上文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依據受益主體的不同,在文獻總結的基礎上,將資產證券化的動因分為發起人動因、投資者動因和宏觀經濟動因三類。三類動因的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假設2:各分項動因(如發起人動因中的分項動因“優化資本結構”)對資產證券化發起決策的影響程度難以相互比較,因此假設各分項動因對資產證券化發起決策的影響程度相同。
假設3:只將引致資產證券化操作實際發生的動因列入研究范圍,而不考慮潛在動因。
離岸操作階段的動因分析
離岸操作階段是指20世紀前后我國部分企業利用國外的特殊目的載體(SPV),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行債券以籌集資金的時期。該階段典型的案例包括珠海公路交通收費資產證券化、中遠集團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中集集團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和信達不良資產證券化。上述四個典型案例的部分交易細節如表2所示。
以上案例中,除了發起人之外,其他交易參與主體以及交易所在市場均在海外,而當時我國有關資產證券化的法律制度、稅收制度、會計制度和監管制度都尚未開始建立,國內也沒有從事資產證券化的相應中介機構,同時國內投資者還基本沒有接觸到資產證券化產品,因此該時期的資產證券化操作沒有宏觀經濟動因和投資者動因存在。
從發起人動因角度來看,其中兩家大型集團企業中遠集團和中集集團均已在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前分別上市,擁有在證券市場發行股票的直接融資渠道;而珠海高速公路收益證券化的最初發起人實際是珠海市政府,作為地方政府其具有發行地方債券的直接融資渠道;而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當時是處理不良資產的國有獨資金融企業,同樣擁有很強的信用保障,這些主體之所以采用資產證券化手段融資,并非是為了降低融資門檻(O5),而主要是為了在亞洲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拓展資金來源(O6)、增加流動性(O4)和降低資產風險(以信達不良資產證券化最為突出)。
準資產證券化階段的動因分析
準資產證券化階段是指20世紀初因為各方面制度限制,只能部分實現資產證券化特征的交易階段,該階段資產證券化屬于類資產證券化操作,基礎資產基本為不良貸款。典型案例包括華融不良資產證券化和工商銀行寧波分行不良資產證券化。上述兩個典型案例的部分交易細節如表3所示。
從投資者角度出發,以上兩個案例的投資主體均為國內投資機構,因而首次在資產證券化操作中引入投資者動因,但交易產品的交易形式與其他信托交易憑證并無區別,所以資產證券化產品僅僅多樣化了投資者的投資組合(I2)。有關資產證券化的法律、稅收等制度仍然沒有開始建立,因此該時期的資產證券化操作沒有宏觀經濟動因存在。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 結構性融資 監管 信用評級 金融改革
一、資產證券化定義、發展及特點
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即期流動性,但具有可預期的、穩定的未來現金收入流的資產進行組合和信用增級,并依托該資產(或資產組合)的未來現金流在金融市場上發行可以流通的有價證券的結構性融資活動。
美國是資產證券化業務最早起源的地方,資產證券化業務距此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中國的資產證券化最早出現于2002年,但真正受到政府支持是2005年,而后來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而停滯。當前中國正處于金融改革的創新時期,未來資產證券化發展將加速。
目前中國的資產證券化工具主要分兩大類。
(一)信貸資產證券化
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基礎資產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截至2012年底,中國已累計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22支,籌資總額達775.60億元。
(二)企業資產證券化
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在交易所市場發行,基礎資產為企業所擁有的收益權及債權資產。截至目前,中國已累計發行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13支,籌資總額達325.05億元。
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創新的結構性融資模式,其融資方式也具有靈活、創新的特點,具體的融資特點為:
一是融資的方式具有結構性的特點。首先,資產證券化業務需要對擬資產證券化的資產(以下稱“基礎資產”)進行一定的分解,按照基礎資產的資產結構和回報利息率的特點,對基礎資產進行一定的拆拼和組合,再根據重新搭配好的資產進行定價,確認新的風險和收益;其次,國有銀行及商業銀行的中介功能也可以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得到分解和組合,從而將單一的貸款回收風險轉化成為多家中機構共擔風險和獲取回報的活動。
二是融資的方式具有收入導向性的特點。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基礎資產的收益高低是決定資產證券化業務融資規模的先決條件,其次,當資產證券化業務面向投資和發行時,投資和也會對基礎資產的穩健性、預期現金流量的規模及資產的優良性進行考察,從而決定是否購買。
三是融資方式具有低成本的特點。資產證券業務的融資利率一般低于其他債券類融資業務。首先,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基礎資產必須經過專業評級機構的評級,并適當的采用擔保方式進行增級,增強了債券的發行條件;其次,通過設定優先級及劣后級分級的產品結構方式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有效降低資金成本;所以,資產證券化業務很少折價發行,且債券發行支付的傭金費用較發行其他債券類產品低。
二、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
(一)中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階段
1998年起,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就開始討論在中國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01年《信托法》頒布實施,為通過設立特定目的信托(SPV)的方式開展資產證券化提供了法律空間。
2005年3月21日,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獲得第一批批試點資格,標志著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大幕徐徐拉開。12月15日,國家開發銀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和建設銀行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正式發行,標志著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的正式開始。
2007年4月,國務院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六家銀行進入試點范圍;9月以后,浦發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等先后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標志第二批資產證券化試點的正式啟動。
2008年,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出現,各金融管理部門態度謹慎。
2009年至2011年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暫緩,期間未有新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產品面市。
2012年5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下發《關于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暫緩了四年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正式重啟,總規模500億元,2012年9月7日,國開行發行重啟后首單產品。
(二)項目發行情況
截至2012年底,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合計約872億元,其中2005年至2008年發行規模約668億元,2012年重啟后發行規模約205億元。
三、中國企業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
(一)中國企業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階段回顧
1.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第一批試點。2005年8月,“中國聯通CDMA網絡租賃費收益計劃”設立,第一單專項計劃業務正式誕生。截至2006年8月末,專項計劃模式的企業資產證券化共推出9單,募集資金總額達到260多億元。
2.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試點總結與研討。2006年9月以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暫停專項計劃新項目的申報審批,進入總結階段;2009年3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組建專門的研究團隊研究和制定相關制度和管理辦法。
3.2009年5月至2012年,第二批試點。2009年5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通報證券公司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情況的函》,標志著企業資產證券化試點重新啟動。2011年8月5日,遠東二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完成發行,成為第二批試點中的第一單項目,總規模12.79億元。
4.2013年3月至今,試點轉規?;?。2013年3月15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了《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對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基礎資產的資產類型、交易業務的結構、交易業務的方式等方面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定義,進一步延伸了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范疇。
(二)已發行項目主要情況
1.項目發行規模。自2005年8月至今,共有13個企業資產證券化項目順利發行,累計融資超過300億元,其中7個專項計劃在深交所協議交易平臺掛牌轉讓。
2.項目發行特點。行業分布方面,截至2011年末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基礎資產范圍包括高速公路收費、網絡租賃、設備租賃、電力銷售、BT項目、污水處理和股權轉讓等相關的各種掛應收賬款或未來現金流(收益權),共涉及電信、交通、租賃、電力、市政設施等5個行業。其中,電信行業發行額占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總發行額的71%,電力、市政設施、租賃以及交通行業占比分別為10%、10%、7%和2%。
在期限結構、交易方面,現有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項目存續期由60天到64個月不等。
四、未來中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及相關建議
最近十年,中國的實體經濟和虛擬金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已經為進行大規模的資產證券化業務打下了良好的市場基礎。從大的角度觀察,中國的市場經濟日趨完善,資本市場基本建立,資本的流動達到了較高水平;從小的角度看,中國的大中小企業及銀行已經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具備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初始條件。另一方面,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內的金融市場不斷進行改革開放,國內資本市場已與國際資本市場實現了對接,這也為中國的資產證券業務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但是,中國的資產證券化業務起步晚,發展緩慢,各項業務的發展仍處于試點階段,資產證券胡業務的發展還面臨著國內政策的各項約束,未來的資產證券業務的道路仍然很長。為了保證未來資本證券化業務的蓬勃發展,政策制定者及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參與者仍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持續推進資產證券化業務,不斷把資產證券化業務做大做強
當下的中國仍處在城鎮化的過渡階段,政府仍在加大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而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長期資本金的投入,項目建設周期長,資金周轉緩慢,如果單一依靠政府稅收投入難以保障和滿足;通過將基礎建設的資產的未來收益打包進行資產證券化業務,可以有效的緩解政府融資難的問題,降低銀行的壞賬風險,提高資金的周轉利用率。
(二)適當放松對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監管
根據國際資本市場上的案例,若一國的政府對資本市場的監管較少,則一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良好,例如資產證券化業務全球排名第一美國。反之,若一國對資本市場監管較嚴,則會阻礙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例如日本。在資產證券化的初期日本層實行嚴厲的監管政策,嚴重阻礙了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
中國的金融監管制度一直較為嚴格,在過去,嚴格的金融監管制度降低了中國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所以中國一直未有大型的金融危機爆發。但現在,在中國資本市場已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的情況下,嚴格金融監管制度反而限制了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因此,中國需要進行適當的金融改革,放松對資產證券業業務的監管,從而為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三)不斷優化資本市場的同時,進一步豐富資產證券化產品種類
在國際市場上,任何與其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基礎資產都可以進行資產證券化,而在國內,由于資產證券化業務處于試點階段,資產證券化種類的品種僅僅集中于基建資產及應收類賬款等,沒有充分發掘出更好的投資品種。政府及資產證券化業務的中介機構應大力拓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產品種類,實現資產證券業務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1]楊農.中國企業債券融資:創新方案與實用手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