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7 11:04: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教育的基本任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養成教育在寄宿制學校工作中的地位
養成教育是小學教育階段的基本任務,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那么,什么是養成教育呢?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的訓練,既包括行為習慣培養,也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
1.1養成教育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教育家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以后一種良好的習慣。可見養成教育成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基本任務的關鍵所在。
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梢妼⑺刭|教育的全面發展落到實處,首先要使學生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思維習慣等。對于寄宿制學校的學生這種習慣的養成無疑成了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寄宿制學校學生在校時間多,學生生活在學校、學習在學校、活動在學校。吃住行生活得不到妥善合理的管理,那么學校的素質教育就無從談起,所以無論從育人目標還是教育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看寄宿制學校必須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
1.2養成教育是社會、家庭、學生的需要
如今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孩子便成了父母以及長輩的命根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更注重孩子健康順利的成長,然而農村部分孩子的父母忙于農活無暇管理孩子,部分孩子的父母注重個人娛樂生活,忽視了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空間;部分家長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不能正確引領孩子的成長方向;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孩子,讓他們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更為可怕的是家長把孩子的一切勞動包下來。諸多因素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為現在的寄宿制管理體系。名人洛克說:“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晳T一旦培養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睘榱思议L的希望、為了社會的需要,為了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的養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1.3養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因為德育是育德的,是培養人的良好品德,即善心和善行的,重點是教學生學會做人,利用規范來限制不合理要求,把合理的需要引向更高層次,提高學生履行到的規范的自覺性,進而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它各育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著主導作用。
2養成教育的具體實踐
我們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令上級領導、學生家長最滿意的是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為他們的人生發展奠定一個堅定的基礎。
2.1抓常規訓練
每學期開學初我利用班會、隊會對學生進行安全宣傳教育,認真帶領學生學習理解《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三字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制定的《十個道德好習慣》并對大家提出要求和希望。同時為了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實施,我為班級制定了細則,并以兒歌的形式要求學生時刻牢記。如下:
(1)品德行為的培養:愛國、愛家、愛學校,愛黨、敬師、愛同學,勤學好問學科需,成才不忘育才人,報效國家是目標。
(2)禮貌行為的培養:文明語言話心田,舉止適當情誼深,待人借物懂禮節,愛護公物意志堅。
(3)自理行為的培養:課前文具準備好,上課鈴響要坐好,值日清潔要徹底,弄臟雙手要清洗,指甲長了要修理,衣褲臟了勤換洗。刷牙洗腳后上床,整理床鋪將順序。
(4)就餐的行為培養:進入食堂要肅靜,等待分飯不爭搶。吃飯夾菜不說笑,飯菜掉落要拾起,吃多吃少沒關系,剩菜扔飯是可惜,吃完排隊涮飯盤,即文明來又守紀。
這些行為的養成起初落實有一定的困難,有的同學做錯了、忘記了,我就提醒他們,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多次反復,直到做好為止,我不會因為哪個同學做不對、做不好就給予訓斥批評,更多時候是給與真誠的鼓勵,讓他們樹立信心去做。
2.2以情激趣、樂做樂學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段話:“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不要讓任何一顆心靈的火花未被點燃,而要使一切天賦和才能都能最充分的表現出來。作為班主任老師就應該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焰,在全面要求學生遵守學校班級各項制度的同時,尊重學生內在需求,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要大膽放手、放權、平等的對待每一張稚氣的笑臉,讓他們自己去看、去想、去干。讓每一位學生自由揮動稚嫩的雙臂,在快樂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快樂中健康茁壯的成長。
2.3以身作則,促進養成教育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教好 思想政治課
一、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想搞好教學,離不開學生的配合,脫離了學生的教學,就完全失去了意義,也就肯定沒有了教學生存的場所,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要重視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1.針對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接觸的社會也是紛繁復雜的,所有這些或多或少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而政治課主要從事德育教育,教師與學生相互碰撞的時候更多,上好政治課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但作為政治課教師不能放棄自己的職責,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把政治課教學搞好!
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思想政治課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較抽象,要想這些枯燥的“說教”被學生所接受,教師必須注重教學方法,盡量用貼近生活的事例,幽默、風趣的語言激發學生的熱情。把思想政治課變得讓學生想聽、愛聽,你的教學才有“市場”。
3.轉換師生地位,密切師生感情。適應素質教育,教師再不能用“家長”式的作風進行教學,這就要密切師生之間的感情,這一點對政治課教師尤為重要。思想政治課本身就是從事思想工作,就必須讓學生從感情上接受你、認可你。你除了在課堂上“能說會道”外,在課下還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師生感情融洽了,才能使成功的教學有了基礎。
二、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廣大教師對新課改理念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并努力去實踐,新課改才能有效地實施。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樹立以下新觀念。
1.以人為本的觀念。以人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愛護人、相信人與培養人。新課改的核心思想:一是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條件,而不是一味追求選拔適合學校條件的學生,這正是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思想。二是承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注意因材施教,注重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特長,并盡量為少數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條件。三要承認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
2.樹立全面發展的質量觀。衡量教育質量不僅要看智育,而且要看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進行全面衡量。扭轉以分數量人才,以升學率論效益的質量觀?;A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其基本任務就是要為人的發展打好基礎,為學生接受終身教育打基礎,如果只用分數把學生引入只會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歧途,就達不到使每一位學生的素質得以最優發展的目的。
3.樹立新的教學觀,正確認識教學過程。教師的認識過程是從備課開始的。備課時,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任務,運用教學原則和方法形成教學方案。上課時,教師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新的知識,就是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再通過練習或實驗消化所學知識,這就是從理性到實踐的過程。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在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前面已講,教師要樹立適合素質教育的教育觀念,那么我們如何把這種全新的觀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呢?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
1.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礎上與教師傳授的信息在互動中建構和發展起來的學習。這種互動和建構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要特別注意學生學習的接受性。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為教而教,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這種灌輸式的單向互動,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師與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學生在相互啟發和感染中獲取知識,促進他們知識、能力、情感和覺悟的健康發展。比如教學《感受法律的尊嚴》一文中,可以先讓學生閱讀引言中的案例,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并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現象進行互動學習,分組討論并剖析學生身邊較常見的不良行為。通過互動合作,讓學生掌握法律知識,從小學法、知法、懂法、守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的管理,促進少年兒童校外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本規程所稱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以下簡稱“校外教育機構”)是指少年宮、少年之家(站)、兒童少年活動中心、農村兒童文化園、兒童樂園、少年兒童圖書館(室)、少年科技館、少年兒童藝術館、少年兒童業余藝術、少年兒童野外營地、少年兒童勞動基地、和以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館、站)、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中少年兒童活動部分等。
第三條校外教育機構基本任務是通過多種形式向少年兒童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衛生、勞動技術等方面知識;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動手動腦、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第四條校外教育機構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面向全體少年兒童,面向學校,面向少先隊,實行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
(二)德、智、體諸方面的教育應相互滲透,有機結合;
(三)遵循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少年兒童的特點,寓教育性、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活動之中;
(四)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在重視和提高普及性教育活動的同時,對有特長的少年兒童加強培訓和訓練,使其健康發展。
第五條地方各級政府要對校外教育機構的工作進行宏觀協調和指導。各級各類校外教育機構的業務工作,應接受當地各主管部門的指導。
第六條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依法舉辦各種形式、內容和層次的校外教育機構或捐助校外教育事業。
第二章機構
第七條設立校外教育機構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符合少年兒童活動需要的活動場地和設施。
(二)具有合格的專職管理人員和專(兼)職輔導教師隊伍。
(三)具有衛生、美觀的活動環境、活動室采光條件;場館內有防火、防毒、防盜、安全用電等防護措施。
第八條設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應報當地主管行政部門批準。當地主管行政部門應報上一級主管行政部門備案。
獨立設置的校外教育機構符合法人條件的,自批準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
第九條校外教育機構一般應由行政領導、后勤供應、群眾文化、教育活動、專業培訓及少先隊工作指導(限少年宮)等部門組成,以滿足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工作的需要。
第十條校外教育機構實行主任(館、校、園長)負責制。主任(館、校、園長)在主管部門領導下,依據本規程負責領導本單位的全面工作。
機構內部可設立管理委員會,管委會由輔導員、教練員、管理、后勤等人員代表組成,主任(館長、校長)任管理委員會主任。
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工作計劃、人員獎懲、重要財務開支,規章制度建立以及其他重要問題。
不設管理委員會的單位,上述事項由全體教職工會議議定。
第十一條校外教育機構應加強內部的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按機構規模及工作性質建立崗位責任制以及財務管理、考勤考績檢查評估、總結評比、表彰獎勵等規章制度。
第三章活動
第十二條校外教育機構開展各項活動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得以少年兒童表演為手段,進行經營性展覽、演出等活動。
第十三條校外教育機構的活動應當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一)思想品德教育,應結合國內外大事、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時期各行各業英雄模范先進人物的事跡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近代史、現代史教育和國情教育、良好意志品格、遵紀守法和文明、有禮貌的行為習慣教育。
(二)科學技術知識普及教育,應通過組織開展科普知識傳授、發明創造、科技制作、科學實驗等活動,向少年兒童傳遞科學技術的新信息。引導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培養創新、獻身、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增強他們的科技意識和培養良好的科學素質。
(三)體育運動,應通過田徑、球類、游泳、體操、武術、模型、無線電、棋藝和多種多樣的軍事體育運動的知識和技能技巧,培養他們勇敢、堅強、活潑的性格和健康的體魄。
(四)文化藝術教育,應通過課外讀物、影視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工藝制作以及集郵、攝影等活動培養少年兒童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藝術素養。
(五)游戲娛樂,應因地制宜地開展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多種多樣的活動,并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多種游藝設施,讓少年兒童愉快地玩樂。
(六)勞動與社會實踐活動,凡有勞動實踐基地的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應按國家教委頒發的勞動教育綱要提出的各項要求,組織開展各種勞動實踐活動。向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熱愛勞動成果和不怕苦、不怕贓、不怕累的教育,培養自立、自強品格,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
第十四條校外教育機構的活動可采取以下形式:
(一)開展群眾性教育活動是面向廣大少年兒童開展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應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選擇鮮明的主題,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如:舉辦展覽、講座、組織聯歡、演出、開展各項比賽、夏(冬)令營以及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
(二)開放適合少年兒童的各種活動場所。通過參加活動,開發智力,培養少年兒童的各種興趣,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三)組織專業興趣小組。通過對少年兒童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和技能技巧的培訓,使他們初步掌握一門科技、文藝、體育、社會服務等技能。
第十五條社會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應向少年兒童開放,安排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活動項目,并按有關規定對少年兒童實行減、免收費及其他優惠。
第十六條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工人文化宮、藝術館、文化館(站)、體育場(館)、科技館、影劇院、園林、遺址、烈士陵園以及社會單位辦的宮、館、家、站等,可參照本規程規定的有關內容組織少年兒童活動。
第四章人員
第十七條校外教育機構工作人員應當擁護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校外教育事業,熱愛少年兒童,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努力鉆研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文化水平,身體健康。
第十八條校外教育機構按照編制標準設主任(館、校、園長)、副主任(副館、校、園長)、輔導員(教師、教練員)和其他工作人員。
第十九條校外教育機構主任(館、校、園長)除應符合本規程第十七條的要求外,還應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和實際工作經驗,其學歷要求可按當地具體聘任文件執行。
校外教育機構主任(館、校、園長)由主管部門任命或聘任。
第二十條校外教育機構主任(館、校、園長)負責本單位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
(二)負責本機構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負責組織制定并執行本單位各種規章制度。
(四)負責聘任、調配工作人員,指導教師、教練員、輔導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工作。
(五)加強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組織政治、業務學習,并為他們的政治、文化、業務進修創造條件。
(六)管理和規劃機構內各項設施、經費的合理利用。
第二十一條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教師應依照《教師法》的規定取得教師資格。校外教育機構教師實行聘任制或任命制。
第二十二條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教師應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做到:
(一)關心、愛護少年兒童,尊重他們的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二)制止有害于少年兒童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現象。
(三)對本單位工作提出建議。
第二十三條校外教育機構其他工作人員的資格和職責,參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校外教育機構應重視工作人員的職前培訓并為在職培訓創造條件。
第二十五條校外教育機構要主動爭取各級各類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協會)中的老干部、老專家、老文藝工作者、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師、老工人、老黨員、老模范等老同志的支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聘請他們做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專、兼職輔導員。
第五章條件保障
第二十六條校外教育機構建設應納入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形成地、市、區(縣)到街道(鄉、鎮)的校外教育網絡。
第二十七條校外教育機構的經費應列入各主管部門財政專項開支,隨著當地經濟建設和校外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增加。
第二十八條校外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等,要按《教師法》及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屬于教育事業編制、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機構中的教師依照《教師法》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校外教育機構在不影響正常教育活動下,不削弱骨干力量、不占用主要活動場地,并經當地主管部門批準,可適當開展社會服務,其收入應全部用于補充活動經費。
第六章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條對滋擾校外教育機構工作秩序,破壞校外教育活動設施的,有關部門應予制止,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校外教育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當地主管行政部門給予警告,限期改正、整頓,以至停辦等處罰:
(一)未經批準,擅自設立校外教育機構的;
(二)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的活動內容不健康,損害兒童身心健康的;
(三)校外教育機構開展活動以營利為目的的。
對主要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行政部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對開展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活動成績突出的校外教育機構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關心、支持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工作,貢獻較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七章附則
關鍵詞:自然主義教育;兒童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6-0267-02
一、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內涵
盧梭的所謂自然主義教育,就是要遵循自然的永恒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培養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然人。簡而言之,指“順于自然”,這里的“自然”主要是指人的天性,人的活動應該服從人的天性。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教育順應自然。盧梭將教育的來源歸結為三個方面,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這三種教育中,人的教育我們可以真正加以控制,事物的教育部分由我們決定,而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們決定的。所以,我們應當使另外兩種教育配合我們無法控制的教育,也就是要以自然教育為目標,服從自然的法則,順應兒童的天性,促進兒童身心自由的發展?!按笞匀幌M麅和诔扇艘郧熬鸵駜和臉幼?。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成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苯逃绻豁槕匀?,以成人的偏見任意干涉兒童的發展,剝奪兒童應有的權利,破壞自然的法則,最終會毀壞兒童,甚至使它們遭到扭曲。所以說,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要求我們遵循自然的法則,讓兒童順應自然的發展。
2.教育遵從天性。盧梭認為教育必須從兒童的天性出發,遵循兒童自身發展規律,根據其年齡特征安排不同的教育內容。在0~2歲的嬰兒期,主要進行體能教育;2~12歲的兒童期,感覺教育為主;12~15歲的少年期,智育和勞動教育為主;15歲以后的成年期主要進行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盧梭認為,“最初幾年的教育應當純粹是消極的”。消極教育主要是針對從出生到12歲的兒童,指不應該向不滿12歲的兒童灌輸知識和道德,而應該通過各種感官的鍛煉,為理性的發展做準備。他認為,“在萬物中,人類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二、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表現
1.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在教育要順應自然,尊重自然和人的天性的基礎之上,盧梭提出了自然主義教育的培養目標。他認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長、身心協調發達、能自食其力、不受傳統束縛、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一代新人。盧梭明確地說,“我想把他培養成一個自然人,但不能因此就一定使他成為一個野蠻人,一定要把他趕到森林中去”。顯然,他要培養的是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然人。
2.強調實用的法則。首先,反對用書本知識束縛兒童的頭腦,并且不主張學生學習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盧梭認為教學的基本任務是發展兒童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大腦,教育要追求真正有用的知識,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行以求知。其次,反對死記書本和空洞的說教。他在《愛彌兒》一書中對愛彌兒提出“這有什么用處”的問題并加以引導,通過讓愛彌兒親身體會在森林中迷路,而且又餓又累,讓他知道,觀察位置的重要性。盧梭認為,教學必須啟發學生思考,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引導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
3.按年齡劃分教育內容。盧梭從教育要培養“自然人”的目的和教育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提出了要注意兒童的年齡特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規定不同的教育內容。他提出要根據每個階段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規定教育的任務、內容和方法。第一階段是0~2歲的嬰兒期,教育應以身體的養護為主;第二階段是2~12歲的兒童期,教育應以感官訓練為主,使其獲得豐富的感覺經驗,同時繼續進行體育鍛煉;第三階段是12~15歲的少年期,這個階段孩子有了強烈的好奇心,應以知識學習為主,但是要選擇有用、兒童能夠理解的知識;第四階段是15~20歲的青年期,教育應以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為主。盧梭提出的這一按年齡特征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
三、對我國兒童教育的啟示
1.教育目的應以有益于兒童的全面發展。盧梭在描述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時,提出自然人是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這種人,不僅體格健康,心智發達,道德高尚,而且做事干練,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適應環境的變化。所以說,人的發展應是全面、和諧的,是手和腦、身和心的互相協調與促進。我國目前雖然在倡導素質教育,但是教育中的功利主義、考試主義仍然大行其道。教育改革正是要消除教育中的這些弊端,將兒童從刻板僵硬的教育中解放出來,將培養和提高人的素質作為根本宗旨,使兒童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發展。學校應轉變教育觀念,改變只重智育,忽視德體美,做到將德智體美等方面的教育融入到教育的各個環節中。
2.教育過程要倡導兒童主動學習和探究。盧梭的教學論是以發展兒童的主動性、獨立精神、觀察能力為目的的。他認為一開始要對兒童的好奇心適當地引導,使之成為尋求知識的動力。另外,他認為不要教兒童科學知識,要讓他自己通過觀察去發現,培養獨立的探索精神。而我國傳統的教學過分重視符號式的知識的積累,而沒有領會到知識的實質,導致兒童厭學的現象時有發生。學校依然是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教師占主導地位,限制了兒童的發展。我們要借鑒盧梭對愛彌兒的教學方法,如愛彌兒通過觀察日升日落學習天文;通過在森林中辨別方位學習地理;通過在生活中運用磁鐵學習物理等,以這種教育理念改變我國兒童教育的現狀。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兒童的主體地位,通過使兒童接觸與他們相關的事物,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觀察思考,主動的學習和探究知識。
3.教育內容應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盧梭提出教育內容應根據兒童的年齡階段確定,每個階段的教育側重點不同。根據現代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兒童心理發展存在“關鍵期”。在兒童早期的發展過程中,某一方面的能力在某一特定階段最易于獲得,如果錯過,則不再會出現。教育要抓住兒童的年齡,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實施不同的教育。我國當前的兒童教育往往忽視了兒童的發展階段而一味求深,把適于成人的教育強加于兒童,用成人的方法教育兒童,這種超前的教育方法不僅起不到教育應有的積極作用,而且違反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甚至給兒童帶來傷害。所以,教育的實施必須循序漸進,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征,充分展現兒童自然的天性,每一個階段側重不同的教育內容,促使兒童充分、自由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波.試析盧梭的教育思想[J].蘇州大學學報,1983,(3).
[2]盧梭著,彭正梅譯.愛彌兒[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劉婷.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啟示[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7).
[4]黎軍,張大玲.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評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