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6 10:02: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音樂教學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音樂成為學生必備技能之一,因此初中音樂教學成為初中教學的重要環節,筆者認為要想搞好初中音樂教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在教學目標編制上,盡力保持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相一致,對教學目標和進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設計,努力做到階段目標和長遠目相匹配。初中音樂教學以教育部頒發的教學大綱為藍本,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實際特點,結合年度教學計劃,將教學目標層層細化,落實到學期、具體課時,將音樂教學和其他教學環節有機聯系起來,做到協調統一。
2.在教學目標的實施上,要深化意識理念。將音樂中的基本元素分解細化,使音樂元素深化到教學的每個環節。從不同的視角和緯度完善教學過程,傳遞教學理念,巧妙利用多媒體、視頻、影視橋段、競技游戲等環節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領略到音樂的魅力和樂趣,從而充分調動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提出一些指向不清晰的問題,使音樂老師有時不知如何解答,這類問題往往是學生思維開闊、視野清晰的表現,老師應該給予充分重視,這也有利于學生和老師對音樂教學的探討和交流,有利于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提升和提高。
3.對于教學目標的評價要重視。音樂老師可以在每節課結束前的十五分鐘對當天的音樂學習內容進行簡單總結,通過和學生的交流與探討,對學生學習情況有個大致了解,針對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總結、反饋和解決。在音樂教學與實踐上,老師應該重視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從歌譜識別、實際唱功、后期音樂處理與制作等,根據情況對學生狀態進行及時調整和跟蹤。這種音樂教學方法對學生狀態的調整和跟蹤具有重要作用。
4.優化音樂教學手段。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多種手段保證教學過程的有序開展,課堂教學方法上,結合故事情景、背景介紹、音樂對比等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設置鼓勵環節,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多加提問和思考,并結合適當的小活動營造課堂學習氛圍,這些手段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方法;教學目標
教師在初中的音樂課堂上,一定要結合初中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來設計課時,不能僅憑主觀的臆想來創設課堂,要結合學生的特點,有目標地去編排每一節音樂課。
一、教師應明確、把握教學目標
1.俗語說治標不治本,要想整體課堂被優化,就要優化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不能只是表面功夫,應該落實到實際教學之中,對于音樂的教學目標應該使之具有科學、有效、合理、明確以及可行性等特點。教師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應該懂得推陳出新,把握教材重點內容的前提下,更要貫徹到課堂上,把音樂知識教活,要求教師一定要充分全面地去了解音樂教材。
2.教師應該有機地統一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的擬定,完善教學目標,讓其更加合理,把教學大綱作為其基礎部分,把握好教學目標的精髓,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有目的地教學,在每一節課堂之中,都爭取做到把音樂知識與歷史以及音樂實踐和創造完美地結合,讓學生在唱歌的同時了解器樂,增進自己的音樂思想鍛造,而這和教師教學目標的把握更是離不開的。
二、優化音樂教學的方法
1.對于教學方法,教師應該講求適度的原則,在堅持音樂作為其基礎的前提下,更應該確立好教學方法,讓它更加有效。首先,教學的方法優化與選擇能夠通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所聞、所見與所感作為切入點,縮小學生和音樂之間的跨度,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忱度。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兩種不相同的節奏去表達相同的一句話,可以通過緩急讓學生了解三連音的全部過程。
2.對于聯系到生活的音樂鏈接,教師可以以此來挖掘學生們的潛能,可以通過拓展學生想象思維的形式,培養初中生的創造力。在音樂素材的內容、意境與感情等方面,加強專業素質的培養,讓學生通過想象這扇窗戶來開啟內心深處的音樂之門。教師可以適度地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指導與鼓勵學生的切身體會,通過感受音樂來了解音樂,從而掌握音樂的精髓,增強自身的音樂素質。
3.在優化教學方法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教學過程,過程是結果的前提,優化整體的音樂教學過程,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與恰到好處。教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插播一段音樂人物的小故事,可以采取故事導入、情境導入、開門見山導入、懸念導入方式以及溫故知新導入等多種導入方式。對于課堂進行之時,應該鼓勵學生帶著懷疑去學習,多提問、勤思考。也可以有組織地展開一些課堂上的小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課堂的整體效率。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教師只有正確地把握好教學目標,并且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進一步優化教學的整體過程,把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有機結合,才能夠打造出一個高效、完美、活躍的音樂教學環境,才能促進學生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提高,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音樂 新課改 新教育觀 新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0-0214-02
音樂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維,啟迪智慧,培養審美情趣,給人以無窮的美的享受。特別是處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如果與音樂相伴,將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生機和活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以下是我從事多年音樂教學談談如何上好初中音樂教學課的體會。
一、創設美教學情境,激活學習興趣
良好的音樂課堂,要引導學生認識音樂賦予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美,以及音樂本身的旋律美、節奏美。教師要善于啟發、誘導,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完整地感受和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提高他們對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識別能力,引起感情的共鳴,產生心靈的震顫,從而深刻感受歌曲的美。 另外,教師還要為學生創設一個美的學習環境:形象生動的課件、聲情并茂的范唱、酣暢淋漓的伴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隨著旋律或節奏動一動,甚至教師一個簡單的手勢、表情,都要讓學生有美的感受,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感知和欣賞音樂的美。誘發音樂審美感受,豐富他們的審美情感,形成優勢興奮中心,變“苦學”為“樂學”,將學習轉化為審美活動的過程。這樣,心靈美的花朵,就會在他們心中悄然開放。
二、轉變教育觀念,適應新課程
更新觀念是實施課改的前提。要想有效地實施新課程,教師必須把握五種觀念:面向全體學生的整體教育觀;面向學生每一方面的全面發展觀;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的主體教育觀;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觀;教法改革與學法指導并重的方法觀。新的課程理念,突出了教學方式的變革,要在課程實施中處理好怎樣“教好”和如何“學好”的關系。在音樂教學中應重視體驗互動、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展開想像,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三、音樂教學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開發學生的潛能必須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學不只是為了教,而更是為了學,即不僅學會,更要會學。在一年級的音樂教學中我重視對學生進行音的高低、強弱的感受。例如,用眼睛看:蝴蝶和小鳥誰飛得高,誰飛得低,感受音的高低:用耳聽,讓學生自己在鋼琴上找兩個音,聽辨音的高低:用手敲,學生敲擊打擊樂器,要求學生敲出強弱不同的音,學生在敲敲玩玩中自由探索。用嘴模仿,用嘴模仿大雨和小雨、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感受音的強弱。
四、給學生一個表現、合作交流的課堂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創造是指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即興創造和運用音樂材料來創造音樂的活動。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教師應將創造力的培養貫穿于各個教學領域,要啟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不要用“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同一個練習,可能有多種答案;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種處理方法;同一首樂曲,可能有多種理解。應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張梅玲教授說:“再完美的模仿畢竟是模仿,有缺損的創造畢竟是創造,要創造不能一次求完善,但畢竟是在前進在發展,路是人走出來的?!彼脑捀挥姓芾?,對我們音樂教學也很有啟發。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創造表現,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究,給學生提供條件讓他們去大膽設想,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教師要保護學生的獨立見解,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造。創造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征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五、巧用激勵性的語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4-0139-01
傳統的音樂課教學理念認為音樂課是一門技藝性的課程,所以音樂課的教學目標即為“幫助學生順利地學會教材上規定的內容”。這種教學理念是十分陳舊、落后的。音樂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學習應當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初中音樂教師應通過不斷創新,使學生在音樂課中真正能學有所思、學有所成、學有所樂。
一、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進行“情景化教學”
“情景化教學”已經逐漸走進了中小學各門課程的課堂。所謂“情景化教學”,指的是教師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元素創造出課堂教學內容的情境,使得學生可以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春節序曲》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通過電腦向同學們展示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等等反應春節生活的視頻以及全國各地歡度春節的照片,通過這一系列的展示在課堂上營造出濃濃的春節氛圍。緊接著,教師再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暢談大家在春節時候看到的一些趣事以及收獲到的心得體會等,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意識。“情景化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輕易地將音樂課堂的氣氛推向?!扒榫盎虒W”拉近了音樂課堂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將生活經驗與音樂結合在一起,達到“在生活中感受音樂,用音樂點綴生活”的效果。
二、運用相關音樂軟件 培養學生獨一無二的音樂個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已經走進了課堂之中,成為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音樂課可以將課堂延伸至計算機教室,方便學生利用便捷的計算機來進行音樂學習。例如,教師可利用計算機向同學們播放初中音樂教材配套的視唱練視音頻材料,這樣必將使上課效率得到極大地提高,同時很好地充實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同時,像“TT作曲家\Encore制譜軟件”這樣的音樂軟件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大有裨益。學生可以通過在計算機操作使用這類軟件,按照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進行旋律的簡單創作。由于每個學生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個性,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迸發出無限的音樂火花。當然,教師應當注重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出個性特長,有的學生擅長作詞,有的學生擅長配舞,應當鼓勵他們自由創新,讓他們都能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分組進行研究型學習 鍛煉自主學習能力
目前教育界所倡導的研究型學習,指的是由教師進行引導,提出一個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問題,然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收集資料,通過研究、討論得出自己的研究結果,最后各個小組在課堂上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由老師來進行總結、評價。研究型學習的模式同樣適用于初中音樂教學。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就是為了不需要教,要提倡引導與啟發,使學生加強自力鍛煉,達到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斗爭能自奮,攻關能自勉的主動境界。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利用研究型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青春舞曲》這首歌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各小組通過《青春舞曲》這首歌來分析中國民歌的特點。學生可通過書本、雜志、網絡等多方面的途徑來收集相關的資料,并通過小組討論來總結出中國民歌的特點所在。研究型學習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將問題拋向學生,一改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掌握知識,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也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印象和理解深度。
四、注重音樂教學與德育教育相融合
音樂對于人的身心都有著良好的陶冶作用,教師應當注重音樂教學與德育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欣賞藝術的同時提升自我的道德修養。我國有很多宣揚愛國主義思想以及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等傳統美德的歌曲,教師應當教學計劃中安排適量的課程專門進行此類歌曲的欣賞與學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種種美德。在進行課本歌曲學習的時候,教師也應當加強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歌曲中蘊藏的深厚的內涵,從而達到啟迪和教化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當兵的人》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就應抓住時機向學生們講述中國軍人堅強、英勇的感人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堅強不屈的意志品質。如今的時代需要的是擁有社會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優秀素質于一體的新型人才,將音樂課與德育教育緊密結合,必能為我國培養更多優秀的智德兼備型人才。
總之,初中音樂課堂是初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高雅的藝術鑒賞能力的重要陣地。音樂老師需要不斷改善、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音樂個性和潛能,培養起學生的優秀道德情操,從而使音樂課真正成為學生進行藝術欣賞和自我提升的殿堂。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方法;音樂鑒賞
【中圖分類號】G623.71
一.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原則
音樂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與語言類學科相比,音樂學科更重視學生的個人興趣。同時,它還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實踐以及長久的訓練。首先,音樂學科通過更加直白且明確的方法表達個人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樂曲目所提供的場景之中,真實感受其所表達的感情。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音樂的魅力。這種方式只是學生個人的感官感受,非專業音樂欣賞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樂教學則是通過理論教授學生怎樣更好的體會音樂的美妙,以及怎樣從一個專業的角度評價不同音樂。由此可見,理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學生的相關實踐。音樂教學的實踐性極強,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相關情感。學生通過自主創作以及練習相關音樂技巧,從而可以更好的體會樂曲炫技之處。
二.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
(一)合理導入教學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個人的投入度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就更突出了音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更加注重張揚個性,對于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興趣更大,然而理論教學畢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現了眾多學生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卻不愿意上音樂課的現象。初中學生由于學業的壓力等原因,在音樂課上的積極性遠不及小學生來得濃厚。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注重運用有吸引力的手段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的上音樂課,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導入教學就是指教師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更快的進入教學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導入方式,例如講故事以及成語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吸引力。學生可以跟隨音樂故事的情節,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從而更好地對相關音樂更加感興趣。而成語典故則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關傳說等,更是傳達了先人為人處世的道理等。向學生講述成語故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時,很多成語故事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常聽的,教師講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導入引領學生更好地進入音樂課堂。初中生畢竟具有一半兒童愛玩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視之如猛虎,而應該正視它。只有這樣才可以看到其本質,并進行合理利用。教師可以利用一些音樂小游戲培養學整理生的樂感,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主動的進行音樂學習。同時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當前的先進技術進行導入教學。
(二)運用對比教學
對比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所謂對比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兩件事物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區分。這種方法很好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達個人見解的能力。音樂的對比教學法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法教授學生從各種對比因素分析音樂。不同音樂在音樂家的創作、演奏以及相關技巧方面也存在極大的不同。因此教師首先,可以將同一音樂作品的不同演繹形式進行對比。尤其是經典作品常常會被后人進行改編或者運用不同的樂器予以演繹。然而,為什么要這樣改編,改編之后的作品與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點與不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種角度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新的結論。
三、結合學生心理開展教學
1.中學生學習音樂的心理。中學時代是從兒童向青年過渡的時期,在身心的發展方面,是一個充滿矛盾很不穩定的時期。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心理學指出:在情緒和興趣以及理解會對人類的活動有很大地影響,精神快樂,情緒舒暢,認知效果好,學習興趣會積極、學習效果會更強。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音樂教學中,學生通過"感覺""理解""實踐"等學習音樂,把激發學生興趣放在首位。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強,學習效果更好。
2.教師在學生心理基礎上的音樂教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一種自由、舒暢、相互交流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身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喚起豐富的想象,引起聯想和情感共鳴。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開展音樂實踐創造活動,讓其在實踐中提高。通過創造寬松、民主的音樂氣氛和環境,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來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課前教師應精心選材,合理安排音樂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等手段來增強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教學內容要豐富,視聽結合學習音樂,從視覺上增進愉悅,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對于課堂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以鼓勵性的小禮品作為獎勵,為教學增添活力。創設音樂氣氛或意境,使學生對要學習的音樂產生親切感。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覺器官,讓學生辨別樂器、從而理解音樂。在音樂作品前編上一段入情而簡短的導語,這些導語的建立必須與中學生對該作品的熟悉情況和學生音樂操作能力的實際發展水平。
關鍵詞:音樂教學;發現法;情緒;目標;方法
音樂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是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活動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種為了達到音樂教育目的而調整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系的活動方法。音樂教學過程的進行、音樂教學原則的貫徹、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等等,歸根到底都取決于音樂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對音樂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是極其必要的。
1音樂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益。音樂知識的傳授,學生對音樂由不知到知,對識譜、唱歌、奏樂、欣賞,由不會到會,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優良的、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能正確地領會和掌握教材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智力、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如果教學方法不得當,教師同樣花了很大的精力卻收獲甚微,甚至會挫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學生的音樂能力得不到發展。我們在聽課中會發現,有些音樂教師個人的音樂素質很好,論音樂水平在一般音樂教師之上,但由于他不研究音樂教學方法,所以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而有些音樂教師個人的唱歌、彈奏技能、技巧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生配合默契,教學活動充滿著樂感,其教學質量一定是良好的。因此,掌握科學的音樂教學方法是一個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它不僅對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有重要意義,而且關系到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有利發展。
2音樂教學方法是隨著音樂教學活動的出現而逐漸發展起來的?,F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為教學方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美國當代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主張教學的目的除了要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科學知識以外,還要幫助每個學生獲得良好的智力發展,以便使學生成為自主且主動的思想家,主動參加知識獲得過程的人,而反對把人當作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發現學習的方法。布魯納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地學習,不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識,而且還學會探索研究的方法,發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F代教學方法以發展學生智能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即興創作,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創造音樂。
3音樂教學方法是音樂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時采取的手段。它即包括教師教音樂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音樂的方法。在現代音樂教學中,自始至終包括著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向交往活動。例如音樂教師應用演示法進行新歌范唱,而學生則要集中注意力聆聽、感受。思考這首歌的情感、意境,獲得對新教歌曲的整體印象,產生學唱的欲望。這充分地體現了雙向交往這一特性,做到即協調、均衡,又層次分明,以提高教學方法的效果。
4要重視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的作用?,F代教學方法強調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認識與情緒不可分割地聯系著,積極的情緒對認識具有動力功能。大量的實驗證明,愉快時則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思維比較活躍。反之,消極的情緒則會阻抑認識活動的開展。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和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每唱一首歌、奏一曲樂都充滿著情感,音樂教學就取得了更大的效益,改變了傳統音樂教學中一味強調知識、技能技巧而忽視情緒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克服了學生在學習音樂時的枯燥和厭煩。因為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關系,所以情緒的交往同樣要求是雙向的交流。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的情緒更為重要,只有音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滿激情,才能感染學生的情緒。我們從大量的優秀音樂課上可以發現,執教的教師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地、充滿激情地進行音樂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也都集中注意力地與教師默契配合,課堂氣氛活潑而富有樂感。這樣的音樂課是一種高級的藝術享受。音樂教學要按其自身教學規律,從學生的生理、心理出發,這是科學。音樂教學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恰當的、合理的教學方法從知、情、意、行去引導,這就是藝術。
【關鍵詞】音樂教學 民族音樂 教學方法
一、結合學生心理開展教學
1.中學生學習音樂的心理。中學時代是從兒童向青年過渡的時期,在身心的發展方面,是一個充滿矛盾很不穩定的時期。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心理學指出:在情緒和興趣以及理解會對人類的活動有很大地影響,精神快樂,情緒舒暢,認知效果好,學習興趣會積極、學習效果會更強。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音樂教學中,學生通過“感覺”“理解”“實踐”等學習音樂,把激發學生興趣放在首位。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強,學習效果更好。
2.教師在學生心理基礎上的音樂教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一種自由、舒暢、相互交流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身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喚起豐富的想象,引起聯想和情感共鳴。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開展音樂實踐創造活動,讓其在實踐中提高。通過創造寬松、民主的音樂氣氛和環境,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來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課前教師應精心選材,合理安排音樂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等手段來增強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教學內容要豐富,視聽結合學習音樂,從視覺上增進愉悅,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對于課堂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以鼓勵性的小禮品作為獎勵,為教學增添活力。創設音樂氣氛或意境,使學生對要學習的音樂產生親切感。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覺器官,讓學生辨別樂器、從而理解音樂。在音樂作品前編上一段入情而簡短的導語,這些導語的建立必須與中學生對該作品的熟悉情況和學生音樂操作能力的實際發展水平相關。
二、展開以民族民間音樂為基礎的教學
1.民歌。中國民歌是藝術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民歌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它包括勞動號子、山歌、小調……曲調簡單卻有節奏感。民歌是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它不僅僅是一種音樂現象,也體現了各個時代各個地方的文化、民俗、語言、美學觀點,同時也寄托了一種文化的情思,其所涵蓋的情感和精神是這個民族的靈魂與思想,是這個民族精神的載體。同學們對待“民歌”問題的茫然,這種狀況的產生包含著很多方面的問題。針對這種狀況,我盡可能全面收集整理有關民歌音樂欣賞教學的資料,并在此基礎上力求深入的學習研究,以期通過民歌專題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逐漸轉變觀念,對民歌得以更進一步的認識。
2.民族器樂曲。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中國民間樂器十分豐富,大約有五百或六百種。根據其發音原理和表現方式不同,大致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許多民間器樂,如笛子曲《喜相逢》,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作品,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是中國民間音樂瑰寶。中國民間音樂歷史悠久,生機無限。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品種,區域和曲目眾多,規模宏大,充滿了民間藝術家們幾千年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滲透著他們的血,為我們挖掘,整理和總結。
三、以民間舞蹈為切人點的音樂教學
舞蹈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舞者的身體動作來表達思想感情的獨立的藝術形式,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應該學習的一個綜合性的藝術。我國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僅在漢族地區就普遍流傳著龍舞、獅子舞、花鼓等民間舞蹈形式,其他少數民族舞蹈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相應伴隨的音樂風格也不相同。大部分民間歌舞是載歌載舞、歌舞結合,形成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民間舞蹈,先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元素;其次感覺如何,舞者的身體動作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第三了解如何使用身體語言表達民族音樂。前兩點通過欣賞教學達到第三點,并通過實踐學習培訓。開發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使用奧爾夫、羅斯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強調音樂與舞蹈、語言、動作相結合,開展動態的音樂課。達爾克羅斯的“體態律動學”是把音樂、舞蹈高度結合,學生伴隨音樂節奏,通過身體反映音樂情緒和要素,通過練習去體會舞蹈動作與節奏、旋律的結合。在教學生學唱樂曲時,教學生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動作,跟著音樂邊唱邊跳,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鼓勵學生自己創編新的舞蹈動作,激發學生想象力,以增強學生們的舞蹈律動感,指導學生制作舞蹈道具、自制簡單小樂器,以提高學生的身心協調能力。學生們喜歡民族音樂,隨著民族音樂進行民族舞蹈的動作表演對他們來說是很樂意接受的。
參考文獻:
[1]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