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3 10:43: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學習意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通過對新課標地理教育的相關要求進行分析發現,新課標要求地理教育不僅僅要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這些地理知識還要為高中生所用,并為我們的終身學習以及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國際貿易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培養學生生存和生活能力”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幫助學生認識現代社會中各種與國際貿易相關的生活現象及其產生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確處理地區與世界經濟的聯系,不僅僅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們高中生生活質量的相應意識,還可以創造較為良好的生存環境,因此,我們要重視這一方面的學習。
二、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融入國際貿易理論的重要意義
現階段在進行高中地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一種理論進行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策略的改變。國際貿易理論是一種融入理論較為新穎,這一理論的融合對于學習方法的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其主要內容如下。
1.可以進一步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思想素質
通過國際貿易理論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地理思想素質水平。例如,在進行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高中生通過“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往來”這一知識體系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全球化意識;通過“我國貿易發展的歷程”方面的學習,還可以不斷促進我們高中生對于我國貿易發展的歷程進行深人的了解,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一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的學習還可以進一步培養責任感以及愛國情懷;除此之外,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原則以及相應規則等方面內容,都是高中生需要進行地理思想素質培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2.促進高中生地理知識的豐富
通過國際貿易理論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高中生的地理知識。在進行國際貿易地理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例如交通以及貿易,這些學習內容都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同時也是我們高中生未來發展的必備知識。除此之外,在進行歐盟在世界經濟的地位這一方面的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我國與歐盟的經濟往來,世界石油、糧食、礦石的輸出國及輸出路線,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等,都是地理知識素質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通過以上知識的學習,不僅僅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地理成績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3.培養高中生的地理智能素質
通過國際貿易理論融入到地理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高中生的地理智能素質。通過分析發現,高中生的地理智能素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操作性技能;二是持續性技能。在國際貿易理論融入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例如各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各個國家的進出口總量以及相應的貨物流量等,進行各種圖表、示意圖以及其他任務的完成,通過這些技術的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持續性技能主要由地理知識的記憶力、觀察力以及相應的思維能力等方面組成。通過國際貿易理論的不斷融入不僅僅可以幫助我們學生對生產以及交換活動的空間特點以及條件進行深人的識別,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尋找這些特點以及條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對各種條件進行深人的分析,尤其是人們地利益及自然地理相互交叉的時候。通過以上方法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
三、高中地理學習與國際貿易理論的融合策略的提出
為了進一步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國際貿易理論的融入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夠順利的實施,在此,結合現階段高中生進行地理知識學習的現狀,進行相關策略的提出。
1.拓寬地理教材
在高中階段,我們高中生之所以進行各個課程的學習,其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人員,無論將來進人到何種的工作環境中,能夠能具有較為基本的生存能力,同時也要具有面對現實的勇氣。通過分析發現,這一種能力主要包括認識生活的能力、適應生活的能力、欣賞生活的能力以及享受生活的能力等。在進行地理學習以及教學過程中融入國際貿易知識,不僅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同時,他還能夠幫助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到社會中的各種與國際貿易關系較為密切的現象。除此之外,通過國際貿易理論,還能夠對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解,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進行理解,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地理區域與國際經濟之間的關系。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就需要對生活中對學生有利的地理知識進行拓展,例如,在進行“三區域經濟聯系”這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加入中美貿易現狀的分析,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讓我們學生充分的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同時,還能夠分析貿易順差與逆差對于各個國家的影響。
2.普及貿易常識
對于沿海的地區高中學校,為了進一步促進高中生對于國際貿易理論的理解,還可以邀請一些大型外貿公司員工進行講座的開展,還要對學生進行相關城市與國際上城市貿易較為頻繁地地區;其次,學校要積極組織相應的宣傳活動,或是開展知識小競賽,不斷普及國際貿易等方面的知識。例如,在進行地理墻報舉辦的時候進行相關知識的傳播,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對于國際貿易地理學習的相關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地理素質。在進行這一活動過程中,由于我們高中生并不能夠較為容易的獲得響應的國際貿易方面資料,同時,還缺乏獨立學習的經驗,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
3.選修課程的設置
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對于國際貿易理論方面知識的學習,學校還應該積極進行選修課方面的設置,這些課程在進行設置之前,學校的相關負責人還要積極對學生的整體地理學習狀態進行全面的分析,通過這樣的方法,制定科學的選修課課題,并不斷豐富其選修課的內容,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的選擇,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的提高,為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地利用實際操作的機會進行學生學習能力的訓練,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四、總結
一、 影響我校地理成績的原因
(一)學科認識有誤區
一直以來, 在很多學生甚至家長心目中, 都或多或少存在地理是“副科”。部分學生認為,自己選擇的是理科,地理不需要參加高考,所以他們會把幾乎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理科科目的學習中去,地理學習的動力不足,課上精力不集中,課后幾乎不學地理,久而久之地理問題越來越多,進一步導致學習難度加大,最終影響了學習成績。還有部分同學受初中階段地理學習的影響,認為地理知識很簡單,上課聽不聽講關系不大,只要考試之前突擊背誦就可以得高分,這樣的同學一進入高中,由于課程難度加大,再加上本身對初中地理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所以學習起來很吃力,進而很快失去興趣和信心。
(二)學習方法不科學
大多數學生的地理學習方法都不科學,對地理科目都做不到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課后及時復習。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以及人類智慧圈層所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結合而成的復雜的系統,因此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學科。第二,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所以在學習時側重點應該放在掌握“有什么規律?”“為什么?”“怎么辦”的問題,注重平時的積累和理解,注重聯系相關學科知識和生活實際,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最終達到學以致用。
由于很多學生認為地理是“副科”,導致學生基本上課前不預習,聽課時毫無針對,抓不住重點、難點,甚至跟不上教師的節奏,聽課效果差。老師上課一般都會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但很多同學上課時沒能專心聽講,對要點一知半解,甚至做其他科目的作業等,總認為地理是文科科目,所以只需要課后背一背就可以了。根據一百多年前德國艾賓浩斯研究的遺忘曲線可以知道,在接觸新知識的最初階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間就應及時復習,否則學過即忘,對于課本的基本知識、定理、定律熟悉程度不夠,成績自然也就不能提高。
二、 提高我校地理成績的對策
(一)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想認識
端正學習態度,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地理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地理學科的特點。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通過對地理的學習,還可以從中汲取多方面的營養,潛移默化之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環境觀。因此,學好地理是現代青年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重視地理,不要只顧眼前,應當為自己的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著想。其次,教師還要讓學生了解地理學科的特點。地理學科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性質,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空間性、實踐性、推理性、文理知識的交叉性等特點。所以要想學好它,并不是學生所說的簡單背背、搞突擊就行,主要在于理解和運用,在于平時的積累。只有讓學生端正了思想認識,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學習也就輕松。
2、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當學生真正掌握了方法和技能,才能學以致用,終身受益。而且高中生也迫切希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畢竟高中學習與初中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初中的學習方法很難適應高中學習。為此,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把學習方法的指導納入到教學任務之中,積極引導學生在“知地”――了解地理事實,“明理”――理解地理原理的基礎上,會“說理”――用實例說明地理原理和“析事”――對社會中出現的地理現象,會用地理原理進行判斷、分析和評價。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學生加以指導。
第一,指導學生掌握識記方法,積累地理知識。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地理事物放在地圖中去記憶和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非常直觀明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把同類或相關知識歸納整理成為系統化、條理化、綜合化的知識結構,可幫助學生實現整體記憶而提高記憶效果。
第二,指導學生掌握思維方法,理解地理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地理環境是由多種要素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一個整體。只要找到它們內在的連結點,學會橫向、縱向衍生知識,就能更全面、更輕松地學好地理。
3、改善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
地理課堂教學是地理教學最主要的組織形式,絕大多數的地理教學活動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到整個地理教學的質量。為此,教師必須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改善教學方式,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在教法的選取上,要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環境條件等確定,可以采用時而描繪、時而講解、時而演示、時而啟發提問、時而朗讀、時而自學討論和比較歸納等多種方式,并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積極創設教學情景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從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總之,地理學科是中學教學的基礎學科,也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涉及到的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較多,學生學習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教師根據地理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不斷探索地理教學規律,研究學生的發展需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困難是可以消除的,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會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探究學生成績差的原因》
2.《影響高中地理成績的原因及對策》陳超
3. 《淺析高中學生學習地理困難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巨野一中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
關鍵詞:初中地理 興趣 課堂教學 創新意識
地理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地理活動或地理學習對象產生的一種力求認識或趨近的傾向。這種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聯系的。例如,一個對文學感興趣的學生,他總是喜歡閱讀文學作品,關心文學作品的發表和評論,千方百計了解它,熟悉它,學好它。因此,難怪有人把興趣看做是人才成長的起點。 地理學習興趣是地理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產生地理學習的動機的重要因素。它對地理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都有重要作用。
一、培養學生地理學習間接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兩者可以相互轉化,相互促進,間接興趣是對事物未來結果的興趣,這種興趣,雖然理念性強,但持續時間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力,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能力。為喚起學生的間接興趣,教師在開始時,給每屆學生上的第一堂課中,在每章、每單元的導言中,講講學習地理科學的重要意義。例如告訴學生:學好地理,使我們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及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為今后我們走向社會提供幫助。同時提高我們自身的知識素養。時至今日,地理科學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已成為環境保護、國土規劃、工農業生產合理布局及政府決策的重要理論依據和行為指南。學好地理,長大后才能建設好社會主義,建設好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好我們的家鄉,使祖國強盛起來、繁榮起來,使我們的家鄉富裕起來。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端正學習地理的態度,從而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較為持久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地興趣。
二、培養學生正確讀圖與析圖的能力
(一)弄清地圖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注記 這是讀圖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圖中抽象的距離在腦海中產生實際概念;圖上方向的正確認識才能保證用圖的正確性;圖例注記的理解才能保證所讀的地理事物名稱的正確,也幫助在地圖上迅速找到目標。只有這樣在能保證讀圖順利和正確。
(二)明確要素,引導讀圖 一幅地圖中所蘊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豐富的,因此,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通過讀圖,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講述“北印度洋季風環流的成因”,先讓學生觀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亞地區冬、夏季風的風向,進一步引導分析兩要素之間的關系,季風環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三)確定目標,引發讀圖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的重要一環。因此,制訂適當的讀圖目標,讓學生思索,能激發求知欲,調動積極性。
如:“中國的交通業”中,主要鐵路干線及鐵路樞紐,名稱多,記憶難,可確定起點和目的地,讓學生設置幾條旅游路線,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三、地理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為實現主動式、交流式合作學習,新課程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索與處理、表過與交流等活動,獲得知識和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作風。教師講課要“小而精”、要做到設問精、講解精、點撥精、讓學生有把學到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的時間和空間,而不只是把知識死記硬背,才有利于知識和鞏固的技能的發揮。讓學生根據問題的難度和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地支配學習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四、地理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個人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表現出來的創造的意向、愿望和動機。創新意識是人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形成創新素質的起點。
(一)教師要營造一個鼓勵創新和想像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灌輸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索與創新。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積極思維,敢于創新。為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與想象能力。如:上課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講出思想的火花;允許學生和老師爭論;課堂提問時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贊揚鼓勵,讓學生體驗創新的喜悅。例如經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會動腦筋!”“你的想法真令人驚奇!”等語氣贊揚學生的新觀點。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以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當學生對教師和書本的觀點有異議時,教師不要馬上給予學生以否定的回答,而要與學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討,求得正確的結論,盡量消除學生怕答錯的思想負擔。
(二)要使學生在在將來的地理學領域中有所創新,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生對這門課的濃厚興趣。為此,教師要教育學生充分認識學習地理的目的和意義,理直氣壯地向學生說明學習地理對學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現學科知識的魅力。還要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本身和教學內容的興趣。努力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巧妙運用具體的激趣方法。如:創設情景、巧妙設疑、藝術語言、課前講地理、演講辯論、增舉時事、聯系熱點等。
一、掌握初高中學習內容差別,強調學好高中地理注意點
在新高一開學第一課時,教師應要求學生翻看教材目錄,瀏覽教材內容,告知高中地理必修、選修的主要學習內容。接下來帶領學生一起閱讀高中地理教材的前言,觀看與地理學科相關的小視頻。要求學生思考并討論:你覺得高中地理學什么?怎么學能夠學好?當然,這種討論往往只是淺表的,但確是極為必要且不可或缺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展示討論后的認識,接下來通過多媒體課件介紹高中地理學習內容的特點、其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意義、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等。著重強調初中地理多研究是什么,而高中地理則側重需要思考為什么、怎么樣、怎么辦的問題??山Y合教材舉例介紹,讓學生有比較直觀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為接下來即將學習的“地球的運動”內容準備地球儀、留意思考太陽對人類的主要影響、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有哪些特點等。提前介入可以便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更好地明晰高中地理的特點,為順利進入課堂學習做好鋪墊。
二、強化學習方法指導,促使學生高效學習
地理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依據學情和教學內容、教學節奏等,分別給予學生一些學習方法的建議。
如在高中地理湘教版“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內容教學時,筆者常建議學生通過口訣去知曉太陽的基本特點:太陽是個氣體球、組成成分氫和氦、表面溫度6000K、能量釋放電磁波(可補充電磁波相關知識,包括物體溫度和輻射波長之間的關系等)、能量來源核聚變(可補充核裂變、核衰變相關知識及彼此之間的關聯性)等。通過聯想、編口訣等方法不僅僅會增強學生記憶效果,更可以使得地理內容變枯燥為有趣,增加學生對地理學科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再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內容時很多學生對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理解比較模糊,筆者會建議學生以課桌為黃道面,將地球儀在課桌一側進行轉動,看課桌和地球儀之間相交的狀況;在理解太陽高度時教師以拳頭代表太陽,在日出、正午和日落時拳頭的位置則表示了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在理解地轉偏向力時則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臺風的衛星云圖。通過比較直觀的方式來理解相對抽象的內容不僅僅更為便捷,學生們會更加充分的感受到地理學科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這也會成為他們樂意學習地理的動力之源。
三、做好^程控制,強化個體關注,確保班級整體得到提升
很多時候,因高中學習內容較多且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層級與初中相比提高較多,此時部分學生若在地理學科方面發展不理想則特別容易產生放棄思想。尤其在高一這個起始年級,教師絕不可對學生輕言放棄。因高一地理要學習整個高中最難的內容,這部分內容需要立體幾何、物理學科等相關知識的支撐,尤其是女學生因缺乏必要的空間感對“地球的運動”理解較為困難,很多學生也因對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關注較少,學氣運動、水循環和洋流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部分時較為痛苦。教師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反應及學業發展狀況,及時跟進。幫助學生分析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的必要措施,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相信學生一定愿意轉變學習態度、調整學習方法。
高中地理必修Ⅱ多為人文地理,包含人口、城市、產業活動、人地關系等內容,部分學生在學習完必修Ⅰ后可能會覺得高中地理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少。人文地理中對各種地理事物的分析角度等方面需要有必要的思考問題的思路,這些往往需要學生進行記憶,若教師忽視了學習人文和自然地理內容的方法指導,很多學生可能會在人文地理部分投入出現偏差。
關鍵詞:地理教學 問題情境 學習方法
一、對學習內容進行梳理的學習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睂W習思想和方法是學習研究的“器”,也是推動學習發展,學習創新的基礎。地理學以認識區域位置、人類和事物的空間分布和地域組合上的聯系、變化;從相互作用來觀察世界、認識人類與環境在特定地點和位置的相互作用。這些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一整套科學研究與思想方法,不僅對地理學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也成為衡量人們地理科學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把地理課中涉及的學習方法概括為不同層面:首先,最高層次的是有哲學意義的地理學思想方法,如系統綜合法;其次,是地理學知識獲得和應用中的方法;再次,是地理教學中滲透和體現的一般科學思維方法,如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演繹、推理、分類、抽象、概括,以及假設、理想化等理性方法。不同層次的方法融合滲透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構成獲取和應用地理知識最常用的學習方法,如區域比較、區位因素分析、地理區域分析綜合、地理地圖分析方法等。
我在課堂教學時堅持依據課標的要求,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感觀,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情,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如學習“地球的運動”時采用多媒體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意義,加上優美動聽的音樂,精辟的解說詞,聲情并茂的動畫場面,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很容易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激起情感上的愉悅,觸發他們的想象和思考。
尤其是按不同年級學生的特征和學習需要,分章節、有目標、有選擇地確定一些地理學習的方法作為教學重點。如在單元內對地理學習方法進行梳理,如地圖法、圖表法、空間定位分析法、區域地理事物分布法、區域分析與比較法、區域綜合分析法等。它們都能幫助學生發現和體會地理規或者地理學說成立過程中學習方法,學生自然地明白了地理規 和學說的前世今生,不僅加深了對知識意義和價值的理解,同時知道所學知識是如何來的,能感受到學習方法的優點,容易記住這些方法并應用到地理學習中去,受益匪淺。
二、創設問題情境,在探索發現中學習地理
學會容易,會學難,會學的關鍵在于會思。學生要會思,老師就要創設“能喚起學習積極性的最佳經驗和情境”,設計出引發思考的問題,并給學生提供思考問題的線索。
問題往往是引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最好手段,針對初中學生上課注意力堅持不很長的特點,采用提問題能使學生整節課圍繞老師思維,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問題的設置,一方面,可由教師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設計;另一方面,可由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等來逐步引導學生?;谶@一點,在學地震這一內容時,以大家所熟悉的5?12大地震為例,提出一系列問題:為什么會發生大地震?屬于什么類型的地震?還有哪些地方可能發生地震?要求學生在看書的同時,帶著問題逐一解決。還要求學生從新的角度,或反向等不同途徑來進行思維,大膽地想象各種問題可否有其他答案,提供學生思考余地。人們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迸d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學習“季風”時,我引入了《黃土高坡》中的歌詞:“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問,歌詞中唱到的西北風,東南風,黃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風,東南風?分別在什么季節盛行?為什么會有這些風?用這樣的方法把問題提出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把古詩中與地理知識結合緊密的詩句巧妙引用到課堂中,如講我國的地勢地形時用“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講梅雨時用“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講內蒙古高原時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來說明內蒙古高原的平坦開闊,一望無際的地形特點和景觀。
如在學“中東”一節時,阿拉伯人喜愛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觀是白色的,在電視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著白色的纏頭巾和穿著寬大的白色長袍。我問同學們:為什么他們喜愛白色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氣候炎熱干燥,白色對強烈陽光有反射作用,這樣吸熱就少,人們穿著、風俗習慣等要與自然環境相適應。從反饋回的結果表明,采用這種“創設問題的方法”,不但學生能及時地掌握地震的有關系統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判斷、推理能力。此外,還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并感悟到學習地理的學習方法。
三、在地理活動中感悟地理思維方法
【關鍵詞】高中教育;地理學科;學習興趣
前言: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錯誤影響,使得很多學生忽視了高中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在他們眼中地理是“副科”,為了考上好大學,他們更愿意將精力放在高考分數比例更大的“主科”學習上,而對于地理這種“副科”,他們要么是“帶學不學”、要么是“徹底不學”,總之是一種毫無興趣的學習狀態。這種教學現狀的出現,使學生根本無法揭開地理學科神秘的面紗,也無法真正的進入到地理學科當中去進行“探秘”,最終使學生與地理學科越走越遠。
1 創設問題情境
想要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要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個引導,而學習過程中最好的引導就是問題,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創設出問題情境非常有必要。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問題的難度有一定把握。切不可讓提出的問題過難,而讓學生出現畏難心理,當然也不可以提的過于簡單,而失去對問題探究的興趣。最好的提問效果是,當問題提出后學生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卻又無法依靠已學的知識和方法解答出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作用。
例如在進行《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內容教學時,筆者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那么請問為什么交通燈使用綠色代表安全,紅色代表禁止,黃色代表警示呢?”
提出這一問題后,同學們各個若有所思,但真讓他們回答問題,他們卻又說不出其中的道理。這時學生的探究欲望就已經被筆者充分的調動起來,自然就會集中精力與筆者一同進行《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內容學習。通過學習之后,同學們自然就得出了“紅色的光波最長,穿透大氣介質的能力也最大,所以紅色的光波顯示的最遠,在大屋天氣里,紅色也是最顯眼的一個。同理,黃色和綠色的光波也較長,為了讓駕駛員能夠更加清晰的觀察的信號燈的狀態,所以信號燈的顏色由光波最長的‘紅、黃、綠’三個顏色來顯示”的結論。
2 增加教具使用
地理是一門交叉學科,盡管高中生具有了自己的邏輯思維和認知能力,但地理學科當中廣泛的知識含量與時空界限,使學生很難依靠自己的邏輯思維和認知能力來將其掌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需要借助地球儀、各種教學掛圖、景觀圖等直觀教具來將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通過地理教具的有效使用,學生只要依靠視覺的直觀印象,就可以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復雜紛繁的地理事物變得直觀,陌生的知識變得熟悉,這在滿足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時,還簡化了地理知識的學習難度,讓學生能夠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記憶與掌握。當學生感覺到地理知識的學習是一個既簡單有有趣的事情時,那么他們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有所提高。
3 利用幽默語言
有句俗話說得好:“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同樣無論地理知識多么的有趣,如果沒有教師生動的語言表述,那么地理知識的學習也是索然無味的。所以,想要提高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幽默、生動的語言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地理知識廣泛,所以學生在進行新課程的學習時,往往都是第一次接觸相關知識,在這時教師必然會利用自己的語言對知識進行講解與分析,才能夠讓學生逐步的了解知識意義,明白知識內容,掌握知識要點。為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教師在這時就必須要注意語言的幽默感與生動感。筆者與同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教學實驗:
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案、同樣的教具,筆者與同事分別對兩個班級進行教學(注:地理學習水平基本相等)。筆者同事是一個較為嚴謹的人,所以他的語言比較嚴謹也比較沉悶,教學完成后班級當中僅有10%的學生表示學懂了,有60%的學生似懂非懂,另外30%的學生睡著了。反觀,筆者的教學班級當中有75%的人表示學懂了,有25%表示似懂非懂,全班無一人睡著。
盡管兩個實驗班級的地理學習水平肯定存在差異,差異的存在對最終的教學效果也會有所影響,但其影響水平絕不會如此之大。由此可見,對于地理學科的教學而言,語言的魅力是多么的重要。
4 展現學科魅力
高中生在學習知識時,常常會對知識有一種判斷,哪種知識只是單純的學習,哪種知識能夠應用到實際生活,通過比較學生對于能夠應用到實際生活的知識往往具有更多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地理是一門知識內容非常廣泛的學科,教師可以通過對地理學科魅力的有效展示,來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科來自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從而激發出自己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復習地球運動和太陽輻射的內容時,筆舉出了“太陽能熱水器”的案例,讓學生探究、摸索,揭示其中的原理。通過這種實際生活案例的使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由此可見展現出地理學科的魅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5 總結:
綜上所述,地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其在高中教學階段有所開設,自然有其存在的價值。盡管因為學習興趣的缺乏,使得學生對于高中地理的認識、理解與學習存在問題,但只要地理教師能夠更好的將地理學科的魅力展現給學生,那么學生是很容易重新激發起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興趣培養是多個方面的,只要教師能夠始終堅持對學生的興趣培養,那么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認知肯定會有所轉變,并更加主動的去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最終使自己成為一個喜歡地理、愛地理的全方面發展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皋,周平德.如何激發高中生的地理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中),2011,07:42.
[2] 李國輝.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的科學構建[J].教師,2013,10:44-45.
[3] 景懷勇.如何激發高中生的地理學習興趣[J].中學教學參考,2013,27:78.
關鍵詞 中學地理課程 學習動機 作用
《地理教育國際》中指出:“地理在各個不同級別的教育中都可以成為有活力、有作用和興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盵1] 這段話體現了地理教育的真正價值。隨著人類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地理課程面臨著時代的新考驗與新挑戰,尤其對于中學學習而言,地理課程起到了重要的基礎教育作用。
地理學習的歷史背景與現狀
在以前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地理受重視的程度有明顯的不同:封建社會的教育制度中沒有設置地理這一個科目,到20世紀初我國才開始對其進行教學。
中學地理已經是中考,高考的科目之一,按理說中學生應該會像其他科目一樣有學習的動力。可實際情況卻是一大部分學生在地理學習動機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和困擾。由此可見,地理學習動機成為了影響中學生地理學習最主要的原因。
地理學習動機
什么是學習動機呢?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它是一種學習需要。這種需要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里的反映,它表現為學習的意向、愿望或興趣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2]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生、老師、家長要重視對學習動機的培養。
(一)地理學習動機的種類
從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將動機分成不同類型,在此我們從動機的不同支持點出發,將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指學生對地理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外部動機指學生由教師評價、成績、家長期望等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很顯然,前者的滿足在學習活動之中,而后者的滿足在學習活動之外。
1.地理學習內部動機
由地理知識學習目的引發起來的學習動機。這種學習動機的形成主要是學生認識到學好地理,將來對學習、工作乃至生活都有用,對祖國建設有用,明確了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當一個學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并以此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時,這種學習目的就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
由地理知識引發起來的學習動機。這種學習動機的形成主要是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本身感興趣。這是地理學習動機中最寶貴的一種,它可以促使學生克服困難,堅韌不拔地進行學習。
由理想引發起來的學習動機。這種動機的形成主要是學生樹立了長大要從事地理科學事業或是地理教育事業,這類學生一般是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很高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顯而易見,以上三種地理學習動機均指向地理學習任務,即學生認真學習地理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技能,故又可稱之為地理認知內驅力,是地理課堂學習的一種最重要、最穩定的動機。
2.地理學習外部動機
由地位、榮譽引發起來的學習動機。這種動機主要是基于學生的自尊心、榮譽感得到滿足的需要之上產生的。一些學生努力學習地理的目的不是樂于獲得知識、技能,而是為了滿足贏得與自己勝任能力或工作能力相應地位的需要。
由地理教學環境作用引發起來的學習動機。這種地理學習動機是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如有的學生學好地理是為了得到教師的表揚、家長的贊許,或贏得他人的羨慕;也有的學生是為了得到好的考試評價,一旦他們的努力暫時得不到贊許,就會喪失信心。這種地理學習動機既不是直接指向學習任務,也不是主要使自己提高,而只是為了滿足教師、家長的要求,滿足某些教學要求,從而保持自己得到他人的贊許或認可的需要。
(二)地理學習動機的作用
學習動機對學習的最大作用莫過于推動學習。當然,不同的動機類型其推動學習的程度是不同的。內部動機對學習具有頭等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勵學生克服各種困難,專心致志于學習上。然而也不能忽視地理學習的外部動機,它同樣對學習具有推動作用,尤其是在學生缺乏內部動機時。這些指向地位、榮譽或他人贊揚的學習動機能使學生通過自尊需要的滿足,感受榮譽、表揚等所帶來的愉悅,從而激起學習熱情,進而變外部動機為內部動機。
無論是內部動機還是外部動機,并非認知結構中的觀念直接參與知識的相互作用。它們好似一種“催化劑”,間接地通過加強努力來增強和促進知識的相互作用。中等程度的地理學習動機對學習具有最佳推動作用 ,并非人們想象的其強度越高越能提高學習效率。不少心理學家認為,動機過弱,會使學生產生冷淡、甚至厭煩的學習情緒;動機過強,過于激動、忙亂則會影響思維。所以理想的動機水平是在冷淡和狂熱、激動之間。
中學生良好的地理學習動機是實施地理課堂改革的基礎,是師生良性互動的前提,因此它對于地理學習和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加強對中學生地理興趣、地理動機的培養,使他們熱愛地理學習,讓中學地理教育面貌得以真正的改善,從而更加廣泛和深入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