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網絡輿情監管存在問題
時間:2023-10-23 10:43: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輿情監管存在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誤區及對策 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監管現狀及應對策略探究 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論問題分析 地方政府提升網絡輿情應對能力問題研究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負債)現狀及對策 地方政府信息公開現狀及完善 關于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研究綜述 地方政府如何應對網絡輿情 地方政府應對網絡危機策略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展的現狀及對策探討 合肥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發展現狀及改進思路 透析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現狀及風險 農發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現狀及建議 我國地方政府開展績效審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新疆地方政府對企業研發活動的資助現狀及政策選擇 地方政府債券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的現狀及對策 地方政府債務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地方政府債務的現狀與問題 淺析地方政府預算執行審計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柴艷茹.網絡謠言對社會穩定的危害及其治理[J].人民論壇.2013(7):20-23.
[4]白龍,張洋.北大教授夏學鑾:公民自由應該符合國情[N].人民日報,2012-04-18.
[5]戴維?米勒,韋農?波格丹諾.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修訂版.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592.
[6]謝金林.論網絡空間的政治溝通[J].社會科學,2009(12):19-27.
[7]朱春陽.政治溝通視野下的媒體融合――核心議題、價值取向與傳播特征[J].新聞記者,2014(11):9-16.
[8]楊嶸均.論網絡虛擬空間政治溝通對執政合法性的影響及其互動生成機制[J].社會科學,2015(3):18-29.
[9]方盛舉.論政府危機管理的共治模式[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6):24-28.
[10]俞可平.重構社會秩序走向官民共治[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2(4):4-5.
[11]李禮.網絡輿情的生成機理與政府善治[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75-80.
[12]周裕瓊.網絡新謠言研究――以胡斌“替身”說為例[J].深圳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42-147.
[13]國信辦主任魯煒與網絡名人座談 “七條底線”不可觸碰[EB/OL].[2013-08-13].http:///jsxw/201308/t20130814_3696231_1.htm.
[14]張新宇.網絡謠言的行政規制及其完善[J].社會科學文摘,2016(7): 80-81.
關鍵詞:網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校園網絡文化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其已成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可否認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其既能夠從教育層面上幫助教師實施教育,也會因為錯誤的互聯網信息,導致學生出現價值觀趨向的偏差?,F代社會發展中,學生只有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夠在社會、經濟、教育等諸多背景下謀求發展。因此,本文就大學生價值觀問題,提出思想政治的全新教育思路。即以互聯網為基礎,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借助文化傳導能力,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影響。
一、網絡育人及其實踐路徑
網絡教育無疑是較為高效、簡潔的一種手段。然而,引用互聯網機制,必然會觸及網絡社會的陰暗面,如不對此有所規避或加以引導,將會對學生教育成果造成沖擊。因此,筆者對網絡育人的內容進行總結,并提出如下實踐路徑:1.網絡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為年輕群體開辟了全新的“生活”空間。這也導致當代大學生更多以網絡生活為主體,借助虛擬化信息形式,開拓一切精神需求層面的滿足途徑。所以,大學生群體對網絡的沉迷不言而喻。而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中,改善大學生網絡使用功能,為其提供健康的信息指導,無疑是高等教育所必須進行的工作。網絡發展為信息交流渠道帶來了便利性,多媒體資源也提升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因此,借助網絡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將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2.依托網絡進行思想引導網絡對教育的客觀意義,必須引起教育者的重視。從信息技術特性來看,網絡教育具備以下優勢:第一,不受空間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地點展開交流。第二,不受時間限制。教育者可以將內容提前放于互聯網,以便學生隨時學習相關知識。第三,多媒體資源的支持。多媒體在信息傳播中所具有的效率,無疑在于接受者是否能夠有效理解傳播內容。所以,在多媒體工具的引入下,學生將能更有效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由此可以發現,網絡在教育層面上有著較大的促進意義。不過,教育過程中仍會受到一些限制,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發生轉變。其原因在于網絡傳播的特性完全有別于課堂教育模式。同時,原有的課堂教育已被學生排斥。因此,必須轉變教育手段,實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有效引導,避免學生產生抵觸情緒。3.依托校園文化建設從上文可以發現,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夠再使用課堂教育形式,所以,應當適當轉變手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無疑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形式較為容易實現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認為應采取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核心的教育。校園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促進學生建立健康“三觀”,提升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意識為基礎。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卻與之完全契合。因此,可借助對校園文化內容的傳播,在校園網絡體系的建設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使學生無時無刻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導。同時,借助互聯網資源優勢,借助各類活動手段,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從行為、思想等諸多方面促進學生的發展,進而構建完善的、生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二、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育人作用闡釋
1.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通過明確底線邊界促進了交流所謂的明確底線,是指校園文化建設中,在話題上所達成的共識底線。這也意味著任何個體不能夠逾越底線來實現交流。此前對于網絡教育模式的擔憂,便是因為可能存在的陰暗性話題,即價值潰敗和道德虛無,對學生思想意識造成的影響。而校園內的文化建設卻能夠對此話題有所抑制。這可以簡單理解為,網絡校園文化多需要依托幾種形式,分別為BBS、百度貼吧等社區,雖然一些學校主張以官網形式構建文化,但是高校的官網在新聞性和信息主導上難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而借助社區類網絡渠道,可以有效控制內容,并對無底線交流及時制止。同時,社區的權限機制,也能夠對話題進行引導,進而構建明確底線且健康的交流環境。2.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通過營造環境氛圍實現對學生的教育校園網絡文化平臺是人與人所構建的交流環境。而人所依據的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會對話題和交流深度產生影響。因此,應當在試圖構建網絡文化時,充分考慮環境的主導因素。而在構建環境的同時,不能忽略它對學生產生的客觀作用。具體為:第一,環境的塑造在于實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應充分考慮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實現方法,并在效率和深度層面上作出考量,讓大學生得以有效接受思想政治內容。第二,考慮到大學生現有思想政治基礎,環境必須與學生基礎認知相契合。即在學生不具備認知的情況下,不能夠盲目提升思想政治的思想高度,以免造成學生無法理解所傳播內容。第三,結合社會化因素,從網絡文化層面為學生構建第二課堂??梢岳斫鉃?,在構建環境的同時,應當引入社會信息宣導,由此幫助學生提前以社會認知反饋價值觀建立,進而更加主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推進高校網絡育人工作的具體措施
1.夯實一個基礎陣地網絡雖然是虛擬化社會,但仍舊有著社會性基礎。所以,在建立校園網絡文化的過程中,不能夠對網絡社會有所輕視,必須充分考量各類客觀因素,從而建立適合大學生學習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平臺。對此,筆者認為應對平臺采取統一化,且平臺必須在學生的可控范圍之內。例如,以固定BBS對學生思想政治進行引導。不過,其可能發生無法實現引導的問題。即平臺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學生不愿在平臺中展開交流,故此難以實現文化引導。學??删痛藛栴},以多層面引導的方式消除不良影響。例如,將成績和學生的學習知識注入平臺,使學生不得不關注BBS,并在其中展開交流。2.穩妥處理兩重關系第一,處理育人環境的關系。不同教育環境的教學手段有所差異。課堂教學主要在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深刻理解并記憶知識,再結合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具備知識的應用能力。而網絡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層面,則堅持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梢园l現,在實現教育的過程中,一旦兩者發生混淆,便會在網絡文化中產生課堂教育手段,而學生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反感,將直接導致教育的失敗。第二,處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環境下所實現內容的關系。根據教學環境的差異,可以發現不同環境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對于教育內容而言同樣如此。事實上,無論采用何種教育環境或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無疑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過網絡教育的特性在于引導,而并非課堂教育的傳導。所以在知識的選擇以及傳播方式對知識進行內容層面的轉化方面,必然會產生不同之處。所以,不同內容的關系處理,將是分別實現各自效率的關鍵。3.盡力避免三點誤區第一,避免形式教條。網絡育人雖然可同樣產出教育成果,但是,其本質在于實現影響??梢岳斫鉃?,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長年累月的不斷宣導,而教育的結果,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反饋。所以,在教育內容的選擇時,應當基于教育方法而做出客觀考量。第二,避免缺乏互動。校園網絡文化的建立需要大量話題作為引導。一些院校在實踐過程中,采取相對簡單的互動形式,即希望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引導學生。可是,由于實踐者能力不足以及對互聯網交流方式的不理解,往往使得教育功能難以達成。同時,缺乏有效的互動,管理者難以接受學生的信息反饋,其下一步工作將無依據可言。對此,可采用現行提出問題的方式,在形成互動后再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第三,避免粗暴監管輿情。一些話題相對陰暗的輿情,無疑會對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沖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將輿情一味抹殺。在管理時,可以采取引導的方式,以更新穎的話題促使學生轉換視野,并對過往輿情有效規避。同時,平臺建立之初便需要實現規則化,先行告知學生平臺的管理規則,并以相對靈活和友善的方式對輿情進行監管,進而避免學生情緒的強烈反彈。4.積極探索四條途徑第一,內容管理。積極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升教育工作的影響深度。在具體執行上,可尋求青年群體的交流特性,借助適合的題材對其引導。以正面的內容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第二,綜合服務。平臺必須體現服務功能,這也是學生進入平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因此,應為學生開通服務通路,讓其可以及時提出問題,并將問題反饋到相關責任人,由此構建良性發展的校園服務平臺。第三,文化環境。建立內容客觀、正面、積極的文化傳播體系,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社會認知構成積極影響。并在積極文化促進下,樹立健康的校園風氣,提升學生文明上網的意識。第四,輿情引導。網絡中必然會出現負面的信息傳播,學生對此類信息也有一定的興趣。但是,擴大化傳播此類信息內容,無疑將會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所以,應當在信息內容上對學生有所引導,并避免負面信息在平臺中出現。若負面信息在平臺中不斷傳播,可采取推進方式,加速信息消亡,并在此后對學生加以引導。
四、結束語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旨在通過網絡對學生的影響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結果關系到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立,教育者必須對其有客觀的認識,并以適當的方式進行引導。本文所提的方法,僅是實現教育的手段之一,希望能對實踐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田樹學.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宣傳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0).
(一)、落實國務院、省政府、政府關于信息公開工作的總體情況。
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主動公開信息數:117條。主動公開信息分類:2014年,通過政府網站公開信息117條,概況信息:1條,法規文件:7條,發展規劃:6條,工作動態98條,人事信息:3條,財經信息:1條,年度報告:1條。
(二)、推進行政權力運行、財政資金使用、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公共監管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的情況。
推進行政審批信息公開,及時公布了我局的行政審批項目目錄,逐步建立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行政審批流程圖,接受社會監督;加強行政審批項目調整信息公開,及時公開取消、下放、轉移的行政審批項目和承接上級政府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信息;依法推進行政審批辦理信息公開,及時將受理機構、實施依據、審批條件、辦結時限以及申請需要提交的材料目錄、申請書示范文本、監督渠道等信息一次性全部公開,加強行政審批辦理情況公開;推進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面向社會公開我局部門預算、“三公”經費預算。細化公開內容。推行審計結果信息公開。加強政府采購信息公開,落實采購預算公開制度,招標和非招標項目的采購預算均在招標(采購)公告中予以公開。做好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公開,主動公開醫療機構概況、醫療機構環境、醫療服務信息、特殊服務告知、服務價格及收費等情況。做好轄區內法定傳染病疫情信息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公開工作,及時澄清社會上流傳的不真實信息。推進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公開,加強安全生產事故應對處置、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信息公開,逐步提高安全生事故調查處理信息公開,高效快捷可能引發事故災難的風險信息。
(三)、政策措施和熱點輿情解讀回應情況。
加強信息解讀力度,對一些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或專業性比較強的重要信息,及時做好解讀工作,讓群眾更好地知曉、理解相關政策和舉措。其中,重點做了登革熱疫情和埃博拉病毒預防措施的宣傳,并為報考市2014年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的考生提供咨詢服務。
(四)、依申請公開工作情況。
2014年我局沒有收到要求公開衛生信息的申請。
(五)、平臺建設、制度建設和基礎建設情況。
我局是通過政府網站對外信息,指定一名辦公室人員負責信息公開工作。在制度建設上我局制定了《衛生局衛生信息公開考核方案》和《衛生局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等制度。
二、存在問題
一是衛生信息報送人員少,辦公條件不夠完善;二是網絡利用不充分,公眾了解衛生信息主要還是通過宣傳資料、電話、口頭等方式進行咨詢。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編制,特向社會公開__市工商行政管理局__區分局20__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全文由工作開展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和訴訟的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六個部分組成。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__年1月1日起,至20__年12月31日止。
一、 工作開展情況
20__年,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和區委區政府的要求,緊緊圍繞全區和市工商局的中心工作,以“公開、透明、規范、廉潔、高效”為目標,以群眾滿意為最基本要求,健全機制,拓寬渠道,著力構建程序規范、運轉協調、公開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務公開長效機制,有效推動全局整體工作提高。具體做法如下:
(一)領導重視。我局領導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科室和各工商所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嚴格落實各單位的職能職責,各單位分別指定專人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保證了20__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有序推進,并取得較好成績。
(二)機制健全。一是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和《政務信息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宣傳思想工作考核辦法》等制度,同時建立健全保密審查、依申請公開、評議考核、責任追究等配套工作制度,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措施、有考核、有獎懲;二是規范信息程序。堅持“先審查、后公開”、“一事一審”、“上網不,不上網”等原則,做好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確保不發生失、泄密問題;三是明確工作職責。由辦公室負責全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指定專人負責信息的更新,并由專人跟蹤與工商部門有關的網絡輿情并及時進行疏導澄清,及時回復網友咨詢、更新動態信息以及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等工作,方便群眾查詢、獲取信息。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數量
20__年,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696條,其中外網網站公布信息90條,在區行政審批中心服務大廳和各工商所注冊大廳公布信息21條,利用微博、報紙、電視臺信息568條,通過“三風”熱線、__陽光政務、陽光__網公開信息13條,利用LED等其他形式公開4條。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主要類別情況
1.機構職能。內容包括內設機構及職能職責、領導分工等;
2.規范性文件。內容包括企業登記注冊、微型企業發展、市場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合同監督管理、廣告監督管理等;
3.辦事指南。內容包括內資企業登記、外資企業登記、微型企業登記、廣告登記、企業年度檢驗、食品流通許可、消費者申(投)訴流程等;
4.公示公告。內容包括__區內的知名著名馳名商標名單、消費維權信息、注吊銷企業名單、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統計信息、行政性收費、公務員考錄等等;
5.工作動態和其他應主動公開的信息。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__年,我局受理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數量為1條,按《條例》規定的時限和要求向申請人進行了部分公開。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我局尚未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實施收費。
五、因政府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和訴訟的情況
20__年,我局受理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復議申請1件,復議結果為維持具體行政行為。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20__年,我局在政府信息公開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問題與不足,主要體現在:一是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對此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細則和政策的把握還不夠全面;三是對依申請公開申請范圍的界定和信息公開的范圍把握有待進一步探索;四是主動公開中的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文件公開數量不夠。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新聞危機;特征;成因;管理機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傳播的方式在逐漸增多,對應的媒介技術也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傳統的媒體環境逐漸被新型的網絡技術所取代,新媒體環境以其獨特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逐漸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給企業各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尤其對企業新聞危機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新媒體環境新媒體主要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電腦和手機的出現是新媒體環境產生的重要標志。新媒體環境最主要的特點是以數字化技術為依托,能夠實現信息的雙向流動,并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傳播速度也更快,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媒體環境下企業新聞危機的新特征
1.信息源難以控制
傳統的信息媒介使得新聞的話語權掌握在少數群體的手中,如果企業出現危機時可很快查找信息源并進行相關的補救工作。[1]但是在現代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信息傳播者可以是一個組織,也可以是個人,而且傳播的速度更快,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查找到信息源。另外,原先信息呈現線性傳播形式,控制起來較為簡單,但是現在則是輻射的網狀結構,更是增加了控制的難度。
2.覆蓋面更加廣泛
當今,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提升,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每家每戶都有電腦。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使得人們對社會熱點問題和重大事件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所以新聞的覆蓋面也更加廣泛。
3.危機負面影響的聯動性
心理學認為,負面情緒在群體中具有傳播性,而在負面新聞的傳播中也有類似的屬性,信息接收者會對新聞者產生情感上的認同,這種認同感是自然產生的現象。所以在有針對企業的不利新聞進行傳播時,會在不同的人之間隨之產生一種群體效應,導致人們對企業的敵視值也在不斷上升,使企業的危機不斷加劇,給企業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
新媒體環境下企業新聞危機的成因分析
1.企業新聞傳播方式的多樣性加大了危機處理的難度
在傳統的媒體環境中,人們主要通過廣播、報紙等方式來獲取信息,形式較為單一,而且類似媒體的更新替換速度較慢,一旦出現負面消息,企業能夠有足夠的時間開展公關活動,從而避免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損失。[2]但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電腦、電視、微博等各種各樣媒介的出現,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就可知天下事,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對普通民眾來說是好事,但是對企業來說則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新媒體的出現增加了企業宣傳的方式;另一方面,給企業的新聞公關帶來了麻煩,如果有針對企業的負面新聞傳出,公關部門很難在短時間內對企業信譽進行修復,同時增加了公關方面的人力和財力支出,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損失。
2.新媒體環境加快了新聞傳播的速度
新型媒介方式的出現極大地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往往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將一個新聞傳播的滿城皆知,而且傳播的主要方式是人與人的交流,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出現,人們可將自己遇到的新鮮事及時傳播到網絡,與網友共享。當網友對新聞進行傳播時,難免會夾雜個人情感在里面。研究表明,這種情感具有暗示性,下一個傳播者會受到上一個傳播者的影響。所以,如果有損害企業信譽的新聞傳出,就會使問題不斷擴大,而且企業根本來不及阻止,這就會給企業的新聞危機管理帶來新的問題。
3“.把關人”缺失使信息監管力度不夠
報紙或期刊在印刷之前,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只有審核通過才能流入市場。但是現在人們交流的門戶更加廣泛,信息傳播也更加隨意,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任何人的任何言論都可成為新聞傳播的對象,所以人們可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即使是不真實或不文明言論的流出,也不會有人阻止。對企業來說,如果有人惡意針對,很難阻止不實言論的流露,即使最后公關成功,也會給企業帶來損害。所以在現代社會中,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信息方面的監管,確保新聞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新媒體環境下企業新聞危機管理機制構建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危機種類較多,而且一般都具有突發性,如果處理不當,會給企業發展帶來致命的傷害。所以,企業要強化新聞危機管理意識,建立完善的危機管理機制,維護企業形象。
1.分階段進行管理
新聞危機有四個發展階段,在不同階段所呈現的特點各不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3](1)潛伏階段。提高對新聞危機的預警能力,洞察企業現狀,樹立防范意識,從而在危機出現時能冷靜分析,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2)突發階段。及時找出信息源頭,冷靜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制定詳細的補救計劃并做最壞打算。(3)蔓延階段。全方位地分析企業所處的環境,并采取專業的管理機制進行應對。(4)解決階段??偨Y經驗教訓,對危機所帶來的損失及時彌補,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2.建立危機預警體系和危機管理機制
建立完善的危險預警體系是危機公關成功的保障,所以企業應利用新環境下的媒體形式建立對突發事件的預警體系,加強對危機的管理。(1)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網絡事件進行全面監督,分析網上新聞的發展態勢,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將新聞危機消滅在萌芽中。(2)建立專業的企業網絡管理團隊,對企業網站進行日常的維護,并承擔對常用社交網站的監督工作,一旦發現不利于企業的言論,及時上報企業高層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消除,避免負面新聞較大范圍的擴散給企業帶來的損失。(3)加強對新聞危機的日常管理,引進優秀的危機處理人員,增強他們的防范意識。在社會輿論出現時,要有引導輿論走向的能力,采取多種形式處理危機。
3.建立專業的危機管理團隊
(1)新聞危機的解決都是依靠人力的結果,所以企業要想提高應對危機的能力,就必須建立一支專業的危機管理團隊,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人才和計算機人才并為其配備先進的管理設備。[4]危機管理團隊要有媒體維護專員,負責與外部媒體的聯系和交流,要有與人溝通的能力,能建立龐大的朋友圈,不僅與傳統媒體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要與新媒體人建立聯系,從而在企業出現新聞危機時能及時發動各方面勢力進行補救。(2)在新媒體中建立企業的宣傳人員,主要負責在各大網站、社交平臺上對企業進行宣傳,讓網友對企業有初步的認識并了解企業,建立他們對企業的信任,從而在企業出現危機時能對他們有先入為主的引導,避免盲目跟風現象出現。(3)危機處理團隊還要有消費者分析人員,主要負責對輿論的引導,通過分析消費者和網友的心理,抓住時機,利用新媒體的力量引導輿論走向,防止負面新聞擴大化,為化解危機提供充足的時間。
4.建立高效的危機處置機制
危機處置方式不同會給企業帶來不一樣的后果。高效的危機處置機制能減小危機對企業的損害,甚至可將其轉化到對企業有益的方向。而低效的危機處置方式則會使危機對企業的傷害更大,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1)制定一套科學的危機處理辦法,在危機出現時能實行程序化的處理過程,嚴格按照處理計劃執行,提高對新聞危機的處理效率。另外,要嚴格追查事件發生的原因,如果發現企業確實存在問題,應及時在媒體或官網上向消費者或網友承認錯誤,對受害的團體或個人給予補償,或采取其他方式彌補企業的形象。如果發現有人惡意誹謗,故意在網上損壞企業形象,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并要求其在網絡或其他媒體公開道歉。(2)企業領導應樹立危機意識,員工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刻維護企業形象。加強對危機管理團隊的建設,建立完善的危機管理機制,避免新聞危機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害。
作者:陳慧杰 龍泓宇 單位:浙江萬里學院
參考文獻:
[1]賴明忠.論新媒體環境下的企業危機公關管理[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58-60.
[2]胡俊.新媒體環境下的企業品牌危機管理研究[D].蘭州:蘭州商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
縣教體局要加快推進全縣中小學校危房改造工作進程,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管??h教育、財政等有關部門繼續做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的專項監督工作,對各中小學校工程進度及存在問題,按月調度,每季度進行督查通報??h住建局要按照國家農村危房改造計劃,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建立完善農村危房改造支持政策,加快危房改造進度??h財政局根據我縣危房改造任務,積極申請中央和省、市專項資金,按標準撥付縣本級補助資金。重點對危險場地上的住房和D級、C級危房實施改造,逐步解決困難群眾的居住安全問題。建立協調機制,明確工作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協助指導危房改造戶辦理相關建設手續,為需要搬遷異地重建改造戶協調解決建設用地。嚴格危房改造檔案管理,實行一戶一檔,對確定改造的危房,爭取盡早開工建設,盡早投入使用??h科技局要依法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監管,確保各類建設工程達到國家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按照經審定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所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一般工程要按照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高于當地房屋建設抗震設防要求一個檔次進行抗震設計和施工。逐步建立地震行政許可服務的縣鄉聯動機制,實現抗震設防城鄉一體化管理和服務。
消除各類地震隱患,落實各項地震應急措施??h安監局要結合省、市安全生產重點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種非法、違法行為。縣水利局要對全縣水資源抗震能力、設防等級進行全面摸底排查,進行登記造冊,對排查發現的隱患,制定治理方案,限期整改。一旦遇險,能迅速應對,排除險情,確保群眾安全??h政府應急辦要會同縣科技局、發改局、安監局、教體局、住建局、水利局、國土局等部門組成地震應急工作檢查組,對各單位的地震應急預案、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不定期抽查,重點檢查中小學校舍安全、農村民居安全、河渠加固、廠企治理等工作。要加大對重點單位關鍵部門和部位地震應急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措施真正落實到位。
縣教體局要健全學校安全教育和演練制度,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避險疏散能力。要把應急避險知識納入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課程內容,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針對地震、消防等災害的應急演練,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利用暑假時間做好對各類管理人員和教職員工開展應急管理培訓工作。
完善地震應急指揮系統,切實強化地震應急處置和保障能力。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工作,不斷增強地震應急保障能力。一是積極推進縣、鄉鎮、單位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日常演練,密切協作機制,提升裝備水平和協同作戰能力。要加強對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的培訓指導,規范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工作。二是做好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和修訂工作,組織開展地震應急預案演練,切實增強地震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充分利用廣場、公園、學校、體育場(館)以及人防工程等公共設施,建立具有必要功能的應急避難場所,為群眾應急避險提供安全保障。四是積極開展重要工程、生命線工程的緊急自動處置技術應用研究,切實提升重要工程、生命線工程的抗震防災能力。五是盡快完善地震應急指揮系統。對鄉鎮、部門應急指揮系統調查摸底,已具備視頻會議聯網條件的進行設備聯調,實現部門間、現場與指揮中心間音視頻互聯互通,最大限度的實現應急物資、裝備、隊伍等信息共享,切實提升地震應急決策指揮和處置能力。六是科技、國土、水利、安監、公安、氣象等部門和電視臺、移動、聯通、電信等單位,要進一步完善應急聯動和信息共享機制,加快推進突發公共事件預警平臺建設,建立統一的預警、災害信息機制和平臺,盡快將地震預警、地質災害、洪澇災害、安全生產等公共突發事件信息,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及時向社會,使公眾及時、準確、客觀、全面地了解各種突發事件信息,有效消除公眾疑慮,做好防災避險工作。加大對網絡輿情和坊間傳言的關注和甄別力度,充分利用新科技傳媒手段,及時澄清地震謠言,維護社會穩定。切實強化重大活動和關鍵時段的地震安全保障工作。
推進文化理念的創新。思想理念是個總開關。只有樹立新的文化發展理念,才能正確認識新形勢下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新時期文化發展的規律和要求,形成新思路,開辟新途徑,實現無錫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一是強化“文化是軟實力”的理念。文化“軟實力”主要表現為十部群眾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凝聚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加速發展,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文化發展對區域競爭力的貢獻越來越大。必須把文化建設納入無錫現代化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部署,擺上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堅持不懈地用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人民,切實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水平,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和綜合實力提升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二是強化“以改革求發展、促繁榮”的理念。積極適應當今社會經濟基礎和體制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沖破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的束縛,堅持以改革求發展、促繁榮,通過改革進一步提高市場配置文化資源的質量和效率,拓展精神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空間,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增強文化發展的生機和活力。三是強化“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兩手抓’”的理念。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猶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是文化建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根本任務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根本任務則是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體現了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體現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無錫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遵循的基本思路。四是強化“以人為本、服務人民”的理念。著眼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把以人為本、服務人民作為重要原則,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務人民,以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為根本職責。以提高服務人民群眾的質量、水平和實效為緊要任務,以最廣泛地吸引人民群眾參與為基本途徑,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作為檢驗標準,努力為全社會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
推進文化內容的創新。創新文化內容,是推動無錫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是占領文化發展制高點的內在需要。一是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擺上新的高度。要繼續抓好“學習十七大、貫徹十七大”主題宣傳活動,組織市委宣講團和各級形勢政策宣講員深入基層開展十七大精神宣講,辦好宣傳十七大的新聞專欄,在縣處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加強理論界研究闡釋十七大精神,引導干部群眾充分認識、深刻領會、全面把握十七大對我同改革開放歷史經驗的新總結、對中同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概括、對我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新部署,自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十七大精神上來,轉化為推動無錫優化發展、勇攀基本現代化新高峰的強大精神動力。二是把建設和諧文化引向新的深度。和諧文化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是新形勢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大力加強和諧理念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推動形成人人思和諧、講和諧、促和諧的生動局面。堅持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提高人口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廣泛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深入推進市民文明素質教育“尚德工程”,研究確定和大力踐行市民行為準則、市民文明公約,著力抓好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禮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和諧文明的新思想引領社會風尚。積極運用文明創建活動的載體和機制,大力開展和諧行業(單位)、和諧社區(家庭)等和諧創建活動,組織評選無錫道德模范和精神文明“十佳”新人新事,加強“誠信無錫”建設。緊緊圍繞培養和諧社會建設接班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培育和推廣無錫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十大品牌”。三是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向新的廣度。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新形勢下文化內容創新的重要任務。要以無錫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起點,加大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力度,推動江陰、宜興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積極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群。大力推進名勝古跡和文化景區的科學保護、依法保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認定、保存和傳播,開展歷史文化遺存、江南鄉土建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分批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控制單位、鄉土建筑保護目錄。充分運用市文化遺產保護基金,加大對錫劇新創劇目的資助,抓好泥人、紫砂、刺繡、竹刻、紙馬等民間工藝和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使地域優秀歷史文化永續相繼。
推進文化樣式的創新。一定的文化樣式是任何一種文化生存、傳播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適應群眾的接受能力,總結群眾的豐富創造,運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文化的有益經驗,不斷推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新形式,創造社會廣泛接受的文化產品。一是促進主題宣傳進一步貼近群眾。近年來宣傳思想工作的實踐證明,主題宣傳是動員群眾、引導群眾、提高群眾的好形式好方法。當前,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開創無錫“一當好、三爭創”新局面,組織開展“推進改革、優化發展,勇攀基本現代化新高峰”主題教育活動。特別要結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舉辦大型成就展覽,開展“改革開放三十年看無錫”新聞宣傳、理論研討、文藝演出等活動;注重培育、發掘一批走在改革開放前列、對全市工作有指導意義的典型經驗,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和導向作用;積極推動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社會的免費開放,以前瞻的視野、和諧的理念、服務的意識、豐富的活動,建好面向全體市民的大課堂;大力弘揚“尚德務實、和諧奮進”的城市精神和“四尊四創”風尚,激發干部群眾的創業創新創造創優熱情。二是促進新聞宣傳進一步喜聞樂見。按照“三貼近”的要求,把堅持正確導向同講究宣傳藝術統一起來,切實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入宣傳黨在新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更好地統一思想、凝
聚人心。結合黨和國家的大事、喜事,結合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節慶活動,開展有聲勢的宣傳報道。著眼展示無錫形象、擴大無錫對外影響力,做好城市徽標、無錫吉祥物的評定和宣傳推廣工作,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為契機,邀請境內外媒體來錫采訪報道。加強和改進突發事件新聞宣傳工作,認真落實應急制度,增強政治敏銳性,主動做好工作,加強正面引導,努力營造有利于改進工作、解決問題、維護穩定的輿論氛圍。三是促進文藝宣傳進一步生動活潑。堅持把文藝宣傳作為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不斷改進形式、豐富內涵、提高質量。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管理體系建設,抓緊編制全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制定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標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機構評估系統和績效考評機制。運用委約創作、招標創作、跨地聯手創作等方法推進藝術生產,重點抓好重大現實題材創作,創造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滿足群眾日益多元、多樣、多變的精神文化追求和享受。精心舉辦2008中國(無錫)吳文化節,組織赴海外舉辦“無錫是個好地方”圖片展,推動無錫泥人等地方特色文化產品走向世界。積極整合基層文化資源。以政府采購、補貼的方式,組織實施“四送”(送書、送電影、送戲、送展覽下鄉下基層)工程。扎實組織“激情周末”廣場文藝展演、“幸福進萬家,歡樂萬里行”系列活動等,打造群眾喜愛的文藝宣傳品牌。四是促進網絡宣傳進一步及時有效。高度重視加強新形勢下的網絡宣傳工作,建立健全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聯席會議、互聯網協會,規范網上有害信息處理程序,改進和加強突發事件網上輿論引導;設立網絡文化建設獎勵資金,開展優秀欄目、網絡好新聞、優秀網評員、優秀版主等活動的評選,推動文明辦網和優秀文化產品的網絡化;健全完善網上監控體系,加大網上輿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處置,加強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努力把本地重點新聞網站建成黨和政府占領輿論陣地、主導新興媒體、維護信息安全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