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2 10:35: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呼吸道疾病傳播途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第十六屆、十七屆世界豬病大會有許多關于豬呼吸系統疾病的專題,目前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已成為影響全球養豬業經濟效益的頭號疾病。類似這種由多種病原、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將是今后養豬業面臨的主要難題。因此,豬的呼吸道疾病被認為是困擾豬場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之一。
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從病理學上,按其發病部位,可分為3種主要類型:鼻炎、肺炎、胸膜炎。不同病原侵襲不同生理部位,造成靶器官損傷或全身各系統病征。在生產中,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可分為以下幾類:(1)細菌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支原體肺炎(豬喘氣病,MH),豬放線桿菌胸膜肺炎(APP),豬鏈球菌?。⊿S),進行性萎縮性鼻炎(AR),豬肺疫等;(2)病毒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豬繁殖與呼吸系統障礙綜合癥(PRRS),豬偽狂犬(PR),豬流感(SI),豬瘟(HC)等;(3)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等;(4)寄生蟲性呼吸系統疾病,如由蛔蟲、后圓線蟲、肺絲蟲等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
二.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致病因素
豬呼吸道疾病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傳染性、環境、管理以及遺傳因素等。
1傳染性。 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豬群中,可通過接觸傳播,包括購豬、人員和物品等在豬場間的流動,也可通過空氣在不同豬群中傳播。引起PRRS的病毒可通過傳播。有些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炎支原體和豬呼吸系統冠狀病毒(PRCV)等經空氣傳播,其傳染性可達數公里。許多氣候因素,如風向,風速,可以促進豬群間疾病的傳播擴散。
2環境及發病的季節性。 周邊地區有屠宰廠及肉食品加工廠,存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對豬場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豬舍小環境控制不良,如粉塵大,氨氣濃度大于50 PPM、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2%等,都會成為呼吸道疾病發生的誘因。有些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有著明顯的季節性。Bille等(1975)發現冬季仔豬肺炎發病率遠遠高于夏季。丹麥屠宰場的資料證明,氣候對呼吸系統疾病有影響,胸膜炎在夏季發生率最高,冬季最低,萎縮性鼻炎在秋季發病率最高,春季最低。但總體來說,在秋末、冬季、初春時,豬舍空氣干燥,粉塵大,換氣與保溫的矛盾處理不當,常為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
3管理。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與豬群的飼養管理水平有著密切關系。外引種豬有時會引起整個豬群感染呼吸道疾病;豬舍通風不良,溫差大,濕度高,轉群、混群應激,非全進全出(AIAO)的飼養方式等,都可能成為呼吸道疾病發生的誘因。消化道疾病可降低機體對肺炎的抵抗力,據屠宰發現,曾患有腸炎的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較高(Aalund等,1976)。
除上述原因外,還有豬群免疫程序是否健全,保健是否科學,免疫水平,營養狀況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誘發豬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4.遺傳。多數研究表明,呼吸障礙在某種程度上受遺傳影響。有臨床觀察表明,純種漢普夏豬(Hampshires)比約克夏豬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低(LundehEim和Tafvelin,1986)。約克夏豬比長白(Landrace)豬對萎鼻(AR)的易感性高(LundehEIm,1979;Smith,1983;Straw等,1983)。中國編輯。
有資料表明:去勢公豬對肺炎和胸膜炎的發病率比母豬高10%,可能是去勢造成的應激及其引起的激素變化導致了這種差異。
三.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確診呼吸系統疾病應依據病史,臨床觀察,實驗室檢驗和尸體剖檢包括屠宰時檢查等做綜合判斷,并進行鑒別診斷。
四.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綜合防制
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控制,應在整個豬群中消除病原或降低豬群的感染壓力,同時增強豬群的防御機能;在明確病原,并能有效地切斷傳播途徑、能進行準確診斷的情況下,凈化病原是目前控制許多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采取綜合性防制措施,根據各場實際情況,建立生物安全體系,制訂相應的技術和管理規范。
1.建立生物安全體系。生物安全體系是指排除疫病威脅,保護動物健康的各種方法的集成,主要內容包括環境控制、衛生防疫、營養、獸醫管理及豬群的保健等。
2.豬場內采取封閉式管理 。飼養人員應極大限度地減少流動。減少出入場頻率,禁止串舍串棟。
3 .建立科學的免疫接種制度 。根據本地區和周邊地區疫情, 結合豬群母源抗體水平及抗體的消長規律和病原自身的特點,建立適合本場的科學免疫程序。健全免疫接種制度,注意疫苗的保存條件和使用方法,確保免疫劑量和有效濃度,一豬一針,安全接種。
4 .科學飼養管理是預防疾病的基礎。加強和改善豬群飼養管理,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產生,提高豬群對疫病的抗病力。
5.預防性用藥,防患于未然
五 . 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發病豬群的治療對策
(1)有些呼吸道疾病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 可以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和對癥治療,來控制其它病原的繼發感染。
(2 )實驗室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進行對癥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同時對發病豬只進行隔離飼養,精心護理,防止病原擴散。對于治療無效或無治療價值的病豬、僵豬,及時淘汰。
(3 )藥物群控防止繼發感染:可在母豬圍產期飼料、仔豬料、育成豬料中定期添加敏感藥物。對某些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可采用脈沖式給藥。常用的藥物有支原凈、加康、氟甲砜霉素、泰妙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恩諾沙星、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根據病情選用單一或聯合用藥。注意:對于即將屠宰上市的豬只,考慮好藥物的休藥期。
關鍵詞 豬圓環病毒病;流行情況;臨床癥狀;診斷;防控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58.28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7-0299-02
豬圓環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分類學上屬圓環病毒科圓環病毒屬,為已知的最小的動物病毒之一,豬圓環病毒病是一種豬多系統功能障礙性疾病。近年來,該病發生呈上升趨勢,豬場如果預防不利,一旦發生該病就很難控制,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已知的PCV有PCV1和PCV2 2個血清型,其中PCV2為致病性的病毒,而PCV1為非致病性。研究表明,豬對PCV2具有較強的易感性,并且容易傳播,病毒來自于糞便、鼻液等廢物,其感染途徑可以是呼吸道、口腔等,各種年齡的豬都會感染。豬感染了PCV2,死亡率可達10%~30%,某些豬場嚴重暴發該病的,死亡淘汰率在50%以上。除此之外,PCV2還是造成豬免疫障礙的重要傳染病之一。
1 流行情況
豬圓環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各年齡階段的豬均易感該病。哺乳期乳豬發生新生仔豬先天性震顫(CT);5~12周齡的保育豬會發生斷乳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癥(PMWS),尤其是斷乳前后的仔豬易發;生長期或育肥期發生皮炎和腎病綜合征(PDNS)較多,而哺乳期間多呈散發。病豬和帶毒豬是豬圓環病毒病的主要傳染源。病毒自感染豬的糞便、鼻液等廢物中排出,水平傳播途徑有呼吸道、口腔等,而垂直傳播途徑為公豬;部分吸血昆蟲也能傳播本病。規模豬場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各種病原菌失調,很多細菌混合感染,飼料營養水平下降,胃腸道發育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不強,濫用抗生素,維生素和氨基酸的缺失等都可加重病情。
2 臨床癥狀
2.1 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癥(PMWS)
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癥主要發生在3~14周齡的豬,最常見于3~8周齡,一般斷乳后1~2周發病。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皮膚蒼白、損傷、皮毛粗糙、體重減輕、漸進性消瘦、虛弱、結膜黃染。較少發現的癥狀為腹瀉和中樞神經紊亂,發病率雖低但死亡率極高。繼發感染時,斷奶仔豬死亡率10%~30%不等,較嚴重的豬場在暴發本病時死淘率高達40%左右。
2.2 豬皮炎和腎病綜合征(PDNS)
豬皮炎和腎病綜合征主要發生在保育后期和生長肥育豬。發病初期,豬的肩背部或四肢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其大小不一,后期融合連成塊,常見于臀部、四肢及腹部,也可發展到胸部、側腹部及肩背部等。輕度感染可痊愈,嚴重感染時還表現跛行、水腫、厭食、發熱、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呼吸困難或急促,甚至發生死亡。
2.3 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
呼吸道疾病綜合征主要發生于13周齡以上的中大肥豬。本病主要由豬藍耳病病毒、PCV2和豬肺炎支原體等3種病原引起。豬藍耳病病毒是本病的啟動因素,是產生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必要因素。PCV2是本病的一個重要參與者或推波助瀾者,其決定了疾病的嚴重程度。豬肺炎支原體原來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由于前2種病原的感染,豬抵抗力下降,支原體得以活躍。實踐經驗表明,當前育肥豬呼吸道癥狀表現幾乎都是PRDC。一些資料報道參與本病發生的偽狂犬病病毒、豬流感病毒、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副豬嗜血桿菌、豬鏈球菌等多種病原在本病中不是決定性致病因素。實際上本病是呼吸型圓環病毒病的延續,是在中大肥豬階段,加上豬肺炎支原體的參與而形成的一種綜合征。易感豬在某些誘因的作用下突然發病,有不同程度的發熱??人悦黠@,有的非常劇烈。部分豬有不同程度呼吸加快,還有一些豬流鼻涕,呈流感樣癥狀。用藥后癥狀有所緩解,停藥后癥狀又加重,如此反復,可造成患豬死亡或成為僵豬,死亡率最高可達26%。
2.4 A2型先天性震顫
A2型先天性震顫主要發生于哺乳期仔豬。PCV血清學陰性的后備母豬在懷孕的關鍵階段感染了PCV后,其所產仔豬有可能發生本病。發生本病的每窩仔豬其發病頭數不等,從1~2頭到一窩中大部分均發病。發病日齡早的一產下即發病,絕大多數均因震顫不能吃奶而死亡。發病較晚的震顫癥狀較輕者可以存活下來。震顫為雙側性,當臥下或睡覺時震顫消失。外界刺激可引發或加重震顫。
2.5 母豬繁殖障礙
國外有試驗證實,PCV2可引起母豬繁殖障礙。國內尚未見有單純PCV2引起母豬發生繁殖障礙的現場發病報道。在檢測流產胎兒與死胎中,也檢出PCV2,但尚不能證明其由PCV2引起。
3 診斷
一是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癥(PMWS)。癥狀主要發生在3~14周齡的豬,最常見于3~8周齡,一般斷乳后1~2周發病。呼吸困難、咳嗽、皮膚蒼白、損傷、皮毛粗糙、體重減輕、漸進性消瘦、虛弱、結膜黃染。腹瀉和中樞神經紊亂,死亡率極高。解剖后可看見胃潰瘍和腹股溝淋巴結出血腫大。肝、腎腫大,脾出現梗死,膽囊充盈,胃腸黏膜出血、壞死。有時出現漿膜炎,纖維素滲出物覆蓋在心、肺及腹腔臟器上。二是豬皮炎和腎病綜合征(PDNS)。常見于臀部、四肢及腹部,后發展到胸部、側腹部和肩背部等。解剖主要為腎臟腫大、蒼白,表面常有淤血斑、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等。特征性損害為全身性壞死性脈管炎和纖維蛋白壞死性腎小球性腎炎;有豬藍耳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藍耳病病毒與PCV2共同引起間質性肺炎和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胰樣變”肺病變。三是A2型先天性震顫。其震顫為雙側性,當臥下或睡覺時震顫消失。外界刺激可引發或加重震顫。四是母豬的繁殖障礙。其表現為后期流產和死胎,心肌變性,有時心肌肥大。
4 防控對策
4.1 提高管理水平,加強保健和驅蟲
加強通風,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改善空氣質量;保持欄舍干凈、干燥;減少冷、熱應激。同時,對豬群進行定期保健,可根據當地疾病流行規律進行有針對性用藥。轉群時進行一周用藥保健。也可在飼料中加入健胃散和免疫球蛋白,增強豬群的免疫力。
4.2 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制訂科學的免疫程序
選擇高效的消毒藥對場地、欄舍、用具、飼槽等各項設施設備進行嚴格消毒,切斷傳染源。同時,不要讓外界車輛進入豬場,以避免帶入病源。用疫苗進行防控是目前最好最經濟的手段之一。實踐證明,用上海海利疫效果較理想。推薦程序為:一是后備母豬配種前免疫2次,2 mL/次;產前1個月加強1次,2 mL/次。二是經產母豬跟胎免,首免2次產前6~7周和3~4周,2 mL/次,以后產前3~4周接種1次,2 mL/次;普免:每年2次,首次普免,以后產前3~4周2 mL/次。三是仔豬免疫,2~3周齡接種1次,1 mL/次,最晚在35日齡前免疫??梢院秃@i瘟苗、藍耳凈、鏈球凈等同時免疫,建議提前免疫更有保障。四是公豬接種,每年2次普免,2 mL/次。
4.3 嚴格執行“全進全出”和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制度
不同日齡的豬不能混養。每批豬出欄后欄舍要進行嚴格的驅蟲和消毒,并空置1周后再進豬。防止病源互相感染。豬場的病死豬一律按無害化處理規范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病源傳播和污染環境。
5 參考文獻
[1] 劉松,黃賢進.規模場豬圓環病毒病的臨床診斷及防控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2,8(10):103-105.
[2] 花象柏.豬藍耳病疫苗預防探討[J].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8(3):5-7.
[3] 余驊.豬常發病的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2):130-131.
[4] 韓戰強,劉長春,張紅超,等.規?;i場疫病防控體系初探[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6):109-110.
【關鍵詞】雞傳染性支氣管炎;診斷;防治
1 前言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疾病,本傳播較為迅速,染病初期不表現任何癥狀,之后會出現噴嚏、咳嗽、氣管有羅音等典型癥狀,尤其在夜間癥狀更為明顯。本文結合作者日常防治經驗,就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流行特點 、臨床癥狀、病變變化給予詳細的介紹,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為今后防控此類疫病提供理論上的指導和技術上的借鑒。
2 診斷要點
臨床確診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需要結合這種疾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病變變化進行。
2.1 流行特點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于不同日齡階段、種群的雞只都可感染,但是主要以4周齡之內的雛雞為主要侵害對象,這種疾病的傳播較為迅速,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導致易感雞群同時發病,一般流行時間不是很長。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直接傳播途徑為呼吸道接觸病雞咳出的飛沫,間接傳播途徑為被刻出飛沫所污染的器具、飲水、飼料等等。
2.2 臨床癥狀
染病初期看不到任何癥狀,隨著病情的蔓延,可突然在雞群中出現有呼吸道癥狀的病雞,并迅速蔓延開來,臨床表現為噴嚏、咳嗽、氣管有羅音,尤其在夜間癥狀更為明顯。
雛雞染病可見黏液自鼻孔流出,同時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可導致雛雞的輸卵管發生永久性地變性,導致成熟后不產蛋或者是產出畸形蛋,所以,這種染病后的雛雞一般不留做種用。成雞感染可見產蛋減少,或者伴有軟皮蛋、畸形蛋、粗殼蛋產生。此外,這種疾病對老齡蛋雞產蛋影響比較顯著。單純感染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程在一周左右,恢復期在4~5周。2~3周齡雛雞感染后有病死可能,死亡率在10%以下。但是如果有并發癥出現,死亡率可高達25%以上。
2.3 病變變化
病變變化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氣囊、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病雞的氣管、鼻道和竇中有漿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樣的滲出液。氣囊可呈現渾濁或含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物。在病死雞的氣管下部或支氣管中可見到干酪樣的栓子。肺充血、水腫。此外,有些毒株可引起明顯的腎臟病變,被稱為“腎型傳支”,表現為腎臟腫大、顏色蒼白,腎小管常因尿酸鹽沉積而擴張,使腎臟呈花斑狀,輸尿管因尿酸鹽沉積而變粗。心、肝的表面有時也沉積尿酸鹽,似一層白霜。泄殖腔內常有大量石灰樣尿酸鹽。法氏囊內充血、出血,積液增多?!澳I型傳支”多伴有下痢癥狀,死亡率可高達30%以上。
3 防治措施
3.1 疾病預防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預防關鍵在于加強舍內環境衛生管理和有效組織疫苗接種。第一,加強舍內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定期清掃舍內污物,并集中污物做無公害化處理。第二,有效組織疫苗接種。常用的免疫接種方法有氣霧法、飲水法、滴眼法,這些方法在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疾病免疫中都有被用到。但是,氣霧法對于呼吸道的刺激比較嚴重,尤其是在患有嚴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雞群中要謹慎使用。飲水法免疫中可受到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導致免疫失敗。所以,綜合上述幾種方法的優劣,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最好的免疫方法為滴眼法。
常用的免疫疫苗有H120和H52°在選擇何種疫苗免疫時,最好是弄清地方病毒的血清型。但是迫于免疫的需要,在不知道病毒血清型的情況下,可直接使用H120,這種疫苗多用于雛雞,其余日齡雞只也可適用。H52多用于被H120接種免疫過的雞群。此外,實驗證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免疫疫苗最好是用本地分離出來的毒株致弱后制成的疫苗,這種疫苗接種后的免疫效果會更好,在今后疾病預防中這種技術可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免疫流程一般在4~5日進行首次免疫,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比較嚴重的區域,可提前免疫日程到1日齡,首免后到雞只生長到6周齡可繼續第二次免疫,之后每隔2~3個月就免疫1次。
此外,在免疫接種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雞傳染性支氣管炎與馬立克疫苗之間的間隔時間,不要靠得太近,特別是在剛剛接種完雞馬立克疫苗的頭幾天一定不要接種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免疫苗。
3.2 疾病治療
目前對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尚沒有特效藥物,防治此類疾病的根本在于加強疾病預防措施。在臨床診治中,一旦發現有染病癥狀,一定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并迅速組織疫苗免疫,這樣對于減少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大有裨益。
研究表明,中西藥對于緩解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并發癥都有一定的療效。西藥可采用治呼金剛或者是克咳或者是強力潔林配合呼喘通,對于緩解呼吸道傳染性支氣管炎效果較好。也可以使用腎寶或者是腎腫消,對于緩解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效果較好。中藥多采用止咳、化痰、平喘類藥方,可將麻黃、柴胡、板藍根、雙花、連召各50g,豆根、荊芥、防風各30g,蘇子、知母、冬花各1g,混合碾碎,均勻混入飼料中,每10只雞用20g治療效果較好。此外,無論是采用中藥還是西藥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一定要加強飼料管理,為病患雞的疾病康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4 結論
綜上所述,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以4周齡之內的雛雞為主要侵害對象,本傳播較為迅速,染病初期不表現任何癥狀,之后會出現噴嚏、咳嗽、氣管有羅音等典型癥狀,尤其在夜間癥狀更為明顯。病變變化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氣囊、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病雞的氣管、鼻道和竇中有漿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樣的滲出液。氣囊可呈現渾濁或含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物。在病死雞的氣管下部或支氣管中可見到干酪樣的栓子。肺充血、水腫。這些都可作為確診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依據。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預防關鍵在于加強舍內環境衛生管理和有效組織疫苗接種。疫苗接種多采用滴眼法,常用的免疫疫苗有H120和H52,但是,最好選擇用本地分離出來的毒株致弱后制成的疫苗,免疫效果會更好。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尚無特效藥,防治根本在于加強疾病預防。但一旦有染病情況出現,一定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并迅速組織疫苗免疫,這樣對于減少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 崔德鳳,張永紅,阮文科等.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變異株的分離及其S1基因序列分析[J].中國獸醫雜志,2008(9):85-87.
關鍵詞:豬流感;繼發;豬鏈球菌;診治;防控
中圖分類號: S8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732055
1 發病情況
某中型豬場存欄1800頭。其中斷奶仔豬280頭,育肥豬1330頭。2016年3月,該豬場育肥豬、斷奶仔豬相繼發病。據該豬場場主介紹,前幾日天氣驟變,大風降溫,部分豬出現咳嗽、流鼻涕癥狀,本場獸醫單按流感給藥,治療效果不佳,已陸續死亡26頭,筆者應邀對該場開展診治工作。
2 臨床癥狀
保育豬舍內溫度20℃左右、氨氣味較重。病豬表現為精神不振,背毛雜亂,無光澤。食量減少,體溫增高,扎堆。隨機測量15頭病豬體溫,均在41.5℃以上。結膜炎,分泌物增多,張口呼吸,急促,聽診有大片濕羅音,鼻孔有膿性分泌物,部分豬關節腫大,跛行,走路拱背,臥地表現腹式呼吸、特別是臥地起來后連續咳嗽。耳部、四肢等處皮膚發紫,個別豬無癥狀突然死亡,口鼻出血沫,全身皮膚發紅,腹下,大腿后側等處皮膚出現紫紅色斑塊。發病率為15%,病死率為26%,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
3 病理變化
對8頭癥狀明顯的病死豬剖檢,發現均有不同程度的敗血癥和胸膜炎、腦膜炎病變。皮下組織廣泛性出血,淋巴結腫脹,切面呈大理石樣病變,心包內有淡黃色液體,心內膜有出血點,脾臟腫大2~3倍、暗紅色,邊緣呈黑紅色梗死,肝臟、腎臟腫大、充血、腎臟有小出血點,喉頭、氣管充血,胃腸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部分脫落。部分保育豬關節腔有纖維素性、膿性或黃色膠凍樣滲出物,個別豬腦膜充血、出血、溢血等。
4 診斷
采集病死豬的血液、心包液、肝、脾、肺、 腎、淋巴結、膿腫內容物等一系列相關病變組織樣品,本中心獸醫實驗室進一步檢測。
4.1 隨機采集
臨床健康豬和癥狀明顯的病豬全血各20份,分離血清,采用海博萊的ELISA試驗盒,監測豬藍耳病和豬瘟抗體,結果豬藍耳病抗體90%,保護率較高,但豬瘟整群抗體保護率不足70%。
4.2 采集病變
明顯的肺臟、脾臟、心包液、淋巴結、膿腫內容物等組織樣品,經RT-PCR病原學檢測,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均為陰性,流感呈陽性。
4.3 進行病死豬心血、肝觸片,膿腫內容物涂片
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圓形、卵圓形、長鏈狀或對稱排列的菌體,挑取菌體接種血液培養基,37℃培養24h后呈現灰白色、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的小菌落,菌落周圍形成β溶血環。診斷為溶血性鏈球菌,經實驗室藥物敏感試驗,該菌對頭孢類和阿莫西林高度敏感。結合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測,診斷為流感病毒與鏈球菌混合感染。
5 防控措施
5.1 加強飼養管理,建立健全消毒隔離制度
改善環境衛生,做好豬舍消毒,選用刺激性小的百毒殺或過氧乙酸;門口走道用2%火堿消毒。保持圈舍清潔,干燥通風,加強保溫,保證斷奶仔豬舍溫不能低于25℃,育肥豬豬舍舍溫在20℃以上。
5.2 對病豬隔離、對癥治療
5.2.1 全群
添加中藥宣肺止咳平喘方劑,如麻杏石甘散,頭孢噻呋鈉、阿莫西林等藥物全群拌料。用量為300g/t(實際有效藥物含量),連用7d。清潔飲水,少喂勤填。
5.2.2 癥狀典型、病情嚴重的病豬
肌注黃芪多糖、穿心蓮、魚腥草等中藥清熱解毒和頭孢噻呋鈉消炎,每天1次,連續3d。
5.2.3 膿腫局部治療
對局部膿腫涂抹魚石脂軟膏,達到促進腫塊成熟變軟的效果。先將潰爛組織剝離,膿腫切開,清除濃汁,雙氧水沖洗膿腔消毒,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的懸液、或軟膏敷與患處。
采取上述措施后,除11頭病情嚴重、已經重度衰竭的病豬死亡外, 豬群開始好轉,體溫恢復,采食量提高,7d后豬群趨于正常。
5.3 豬群恢復健康后
疾病原因致使豬群抵抗力下降,鑒于豬瘟抗體保護率已經低于保護率以下,全群普防1次豬瘟疫苗,防止因流感繼發豬瘟。其它疫苗相應調整后按程序進行。對于發生過鏈球菌的豬場,要做好日常消毒衛生工作,尤其是在、免疫后。降低因外傷感染鏈球菌的幾率。
6 小結
【關鍵詞】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 原因分析 預防對策
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間獲得的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和下呼吸道其他感染。據報道,國外發生率0.5%~5.0%,國內0.97%~3.8%。我國醫院感染的總病例中,其構成比為26%~42%,占醫院感染的首位[1]。本文就下呼吸道醫院感染的發生原因進行分析,并從護理角度,探討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對策。
1原因分析
1.1易感人群
1.1.1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的各種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腦卒中[2]、胸腹部手術后、惡性腫瘤等疾病患者。
1.1.2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或和各種細胞毒藥物治療及胸腹部手術后、應用呼吸系統治療儀器及應用各種放、化療的病人。
1.1.3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減退、嬰幼兒患者免疫機制不健全等,均易發生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
1.2易感因素
1.2.1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和痰液可污染病室的環境,病室通風不及時,造成病室內空氣污濁,懸浮致病菌增多。
1.2.2工作人員的自身帶菌及探視、陪護人員的咽部帶菌,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這些細菌和病毒通常對健康人可不發病,或只引起輕微呼吸道癥狀,但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1.2.3病人之間的交叉感染:病毒和細菌也可通過病人的咳嗽、噴嚏,以飛沫或氣溶膠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傳給其他人。
1.3侵襲性操作與醫療器械的污染
1.3.1侵襲性操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病人,其氣管與外環境直接相通,造成呼吸道清除機制不健全時,細菌易侵入并致下呼吸道感染。
1.3.2醫療器械的污染:霧化吸入裝置、吸氧管、濕化瓶及呼吸機管道等的消毒不徹底或保存不當而污染帶菌,特別是霧化吸入裝置,可產生大量帶菌的氣溶膠,它們會沉積在肺部的毛細支氣管及肺泡,導致感染發生。
1.4呼吸道分泌物的墜積:長期臥床病人,昏迷病人其呼吸道清除分泌物的機能下降,分泌物常沉積于肺底,尤其是胸、腹部手術者,因局部切口疼痛,不愿做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而沉積于下呼吸道,引起感染,另外,誤吸亦可引起。
1.5正常菌群失調:病人住院期間應用廣譜抗生素,使定植于口腔、鼻腔及咽部及胃內的正常菌群減少,耐藥菌株大量繁殖,當該類細菌或真菌被吸入下呼吸道時,造成支氣管或肺部感染。
1.6季節、氣溫變化:冬春季節氣候多變,溫差懸殊大,夏季氣候炎熱,空調、風扇使用不當,住院病人不能及時增減衣被,致受涼誘發。
2 預防對策
2.1保護易感人群
2.1.1對免疫功能降低的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藥物以及放、化療的病人,將其安置在有隔離和環境保護條件好的病房,避免接觸醫院內潛在致病原,若需離開受保護的環境時應戴口罩。注意加強營養,做好心理護理,使其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狀態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在流感流行前,做好疫苗接種,流行期間做好藥物預防(可用鹽酸金剛烷胺或金剛烷胺)和保護性隔離。
2.1.2長期臥床的慢性病人:要進行預防下呼吸道醫院感染的教育和指導,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時吸出口、鼻腔以及咽部的分泌物,定時翻身叩背,使痰液及時充分的排出。
2.1.3胸、腹部手術的病人:術前設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術后鼓勵病人咳嗽和深呼吸,告訴病人用力咳嗽時可用雙手輕按切口處,以減輕疼痛,防止切口裂開;協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動,以增強機體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利于切口愈合;加強對疼痛的觀察及護理,可適當應用止痛劑,或在切口處安置支架,盡量不用鎮痛劑。
2.2控制感染源:對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應實行預防性隔離。
2.3切斷傳播途徑
2.3.1認真洗手: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證實,手是造成醫院感染的罪魁禍手,由于醫護人員的手傳播細菌而造成的醫院感染約占30%[3]。因此,醫護人員在工作中一定要養成認真正確的洗手習慣,特別是在接觸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氣管切開病人之后,必須認真洗手。正確方法為“指端指間手心手背型”即五指并攏與另一只手心摩擦,手心與手背相搓加指間交叉搓洗,時間15~30秒,用流動水沖凈肥皂,再用無菌巾擦干或晾干,此法可使手上的暫住菌減少1000倍[4]。也可采用化學消毒劑浸泡。
2.3.2保持病室內環境清潔:加強病房管理,保持室內整潔衛生,溫、濕度適宜,堅持濕式清掃,做到一床一刷一套,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備用;地面經常用清水拖擦,遇到傳染病人或進行終末處理時,可選擇恰當的化學消毒劑噴灑或拖擦;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加強陪護、探視人員管理,禁止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員陪護或探視病人,必要時應采取一定的隔離措施(穿隔離衣、戴口罩、帽子、換鞋等);在流感流行季節,應減少陪人,控制探視,在發生呼吸道感染時,立即采取有效的空氣消毒措施,可采用化學消毒劑噴霧或薰蒸、紫外線照射、空氣凈化等。
2.3.3有關器具的處理:氧氣濕化瓶及管道應嚴格消毒,清洗、晾干后使用,暫時不用者應干燥保存,使用中的氧氣濕化瓶,應每周更換、消毒兩次,每日更換無菌蒸餾水。呼吸道治療儀器的處理:盛液器和導管每次使用前,如有液體必須先傾倒干凈,以免返流入瓶中,霧化器應每24小時更換一次,霧化吸入液體一定要嚴格消毒,污染的器械不能與液體接觸,盛液體的容器或藥瓶開啟后24小時未用完者應廢棄,呼吸道給藥只能選用密封的藥物。
2.3.4做好各項監測:及時完成各項監測,對病室內空氣,有關器具的物體表面和工作人員的手定期或隨時進行衛生學監測,對達不到規定標準的,要查找原因,改進措施,將各種環境和物品的衛生學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以內。
2.4合理使用抗生素
2.4.1使用抗生素前,應留取標本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在細菌培養沒有結果之前需要根據臨床經驗選用抗菌藥物。并根據抗生素的藥代動力學特點、半衰期、結合感染部位,合理選擇和使用抗菌藥物。72小時后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結合臨床修訂給藥方案。
2.4.2使用抗生素過程中,注意觀察有無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發生,青霉素類抗生素主要引起過敏反應,從各類皮疹到過敏性休克,特別是后者若救治不及時可致死亡,因此用藥前要詳細詢問過敏史,嚴格做好皮膚過敏試驗,用藥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觀察,防止過敏反應發生。毒性反應中以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引起的聽神經損害最為常見,包括引起耳鳴和耳聾,還有損害前庭神經引起的眩暈和平衡失調。應注意觀察。氨基糖甙類、多粘菌素、桿菌肽、頭孢菌素類、萬古霉素、黃胺類均有不同程度的腎毒性,從腎功能降低到尿毒癥,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另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引起惡心、嘔吐、腹部不適、食欲不振等胃腸道反應。第3代頭孢菌素頭孢曲松常引起成人腹瀉(高達45%),也易致新生兒腹瀉;引起肝臟毒性的有酮康唑、利福平、第一代頭孢菌素、氯霉素等;氯霉素還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2.4.3對應用廣譜抗生素和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要定期檢查病人口腔和送檢尿、大便、痰等標本,作細菌和真菌培養,發現陽性時,及時給予糾正和治療,減少二重感染發生。
2.5預防感冒:在呼吸道感染的發病高峰期,冬春、酷暑季節或氣候多變溫差懸殊大的情況下,要注意加強住院病人的預防護理,使用取暖或降溫設備時,應注意室內、外溫度的變化,及時增減衣、被,特別是夜間使用風扇、空調時,一定要選用低檔、微風,溫度不宜調的過低,防止受涼感冒而誘發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
消毒、滅菌和無菌操作是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的關鍵問題;隔離感染源,保護易感人群是預防醫院感染的主要環節;加強病房管理和基礎護理,養成認真正確的洗手習慣;做好空氣、環境及有關器具的衛生學監測;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預防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鐘秀玲、程棣妍.現代醫院感染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160
2吳懷志、蔣昌榮、陳文筆等.急性腦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與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8,2:81
3尚少梅、鄭修霞、王宜芝等.醫院感染與洗手[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1.11(1):78-80
關鍵詞:雞支原體??;診斷;防治;探討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0-0219-1
雞支原體病是一種發作于雞身上并引起呼吸道癥狀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也被稱為雞慢性呼吸道病。在臨床上感染率與發病率都較高,它會使得雞群產蛋數量急劇下降,孵化成功率降低,雛雞生長極為緩慢,肉雞胴體質量降級等,往往會給養禽業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損失和相當嚴重的危害。雞支原體病單獨感染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還比較輕,如果同其他病原如新城疫病毒、法氏囊病毒等混合感染時,就會加重病情,在養殖場所施行的高度集約化、密集型的生產方式更容易加速該病的傳播及擴散。
1 該病的流行特點
1.1 冬春季節感染嚴重、雛雞死亡率高
該病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都可能會發生,但在冬春季節還是流行相對更嚴重。其中,四到八周齡的雛雞是最易受到感染的群體。一旦雛雞感染此病后,死亡率會比成雞高很多,如果是大群飼養的話,雛雞經常是呈流行性,成雞則大多為散發。成年雞單純感染該病,往往都是呈慢性經過,會出現產蛋減少、孵化率偏低與無法增重等情況。
1.2 傳播途徑較廣
該病傳播途徑較廣,通常都是經過呼吸道排泄物對飼料、空氣及飲水所造成污染等接觸傳播,也可利用帶細菌的種蛋垂直進行傳播。
1.3 該病較易復發
大腸桿菌等并發或者繼發感染。而密度過大的雞群、寒冷潮濕的雞舍、維生素A缺乏的飼料等因素都可能對該病的發作起著誘導作用。
2 關于該病的診斷
目前,從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等方面分析,就可得出初步的診斷。具體的診斷方法有兩種,分別是病原的分離鑒定與血清學檢查。病原的分離鑒定是診斷雞支原體病最基本的方法。由于雞支原體病為需氧及兼性厭氧,在營養需求方面要求較高。一般適用的培養基有人工培養基、雞胚等。病料則是疑似感染雞的氣管或者氣囊的滲出液、肺的懸浮液或者鼻竇的滲出液,這些都可作為培養基來進行分離培養。對雞支原體的病鑒定需要克隆化后的菌體形狀、生物學特性以及致病力等,并且還要利用血清學方法來進行確定。由此可見,該方法工作量較大,花費時間較長,過程繁瑣,不太適合當今生產上的快速診斷與監測。
相對而言,血清學檢查則較為適應迅速診斷的模式。它通常用于敗血支原體控制計劃的雞群檢測與疑似感染的輔助診斷。具體操作方法是;在載玻片上滴上兩滴抗原(用結晶將支原體染成紫色),接著加上一滴被檢雞的新鮮雞血,進行混合,輕輕搖晃玻片,并且對照陰陽血清,只要出現“++”以上者,都可判定為血清學陽性。
3 該病的防治措施
3.1 對飼養管理的力度進行加強
這個需要加寬雞舍,降低飼養密度,減少雞的擁擠現像,并加強通風換氣,改善雞舍的環境,一定要避免各種應激反應。
3.2 盡早疫苗免疫
防治敗血支原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弱毒活苗,它一般用于早期免疫,在病毒感染之前就建立起良好的免疫力,可遠離病魔的侵害。通過使用疫苗,可以大幅度減少支原體的蛋傳,提高雛雞的存活率。
3.3 預防混合感染
支原體在單獨感染時,危害較輕,對雞群所造成的影響也較小,雞群損失也很少,但一旦和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大腸桿菌等混合感染時,就會加重病情,帶來較大的損失,所以我們還必須做好新城疫等疫病的預防工作,盡量避免繼發與并發感染的出現。
3.4 及時治療、正確用藥
對發病雞群的治療措施在雞群飼料中可以添加酒石酸泰樂菌素、阿奇霉素、替米考星、紅霉素等。而因為敗血支原體可感染氣囊使得藥物難以送達,所以在治療中必須堅持長期用藥及輪換用藥的原則。此外,用藥期間還需要改善雞舍內外環境衛生,排除各種應激因素,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獸醫工作者對雞支原體病進行了大量研究,已經開始運用各種快速準確的診斷方法,同時還研發了一批有效的滅活苗與弱毒苗。但我們也要看到,疫苗免疫所提供的保護十分有限,藥物也無法對雞支原體病進行根本地治療。所以,雞支原體病的診斷與防治還是一項復雜、長期、細致的綜合性工作,相關養殖人員必須對此引起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1] 夏登銀.雞支原體病的防治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7,
(14):181.
[2] 王萬春.雞支原體病的流行及診治[J].養殖技術顧問,
2011,(6):158-158.
[3] 張嘯.雞支原體病的診療[J].中獸醫醫藥雜志,2011,13
(4):66-67.
步了解蟲害防治的相關知識及佳得安公司的情況,本刊記者特采訪了佳得安首席營運官王煒先生。
記者:首先祝賀貴公司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功與重慶機場簽訂長期合作合同,請您介紹下蟲害會給機場帶來哪些危害,貴公司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中勝出的原因是什么?
王煒:機場是個環境復雜的地方,集電子通信、導航、信息處理、飛機保養維修、物流,以及服務管理于體的場所。它是城市的對外窗口,標志著這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化發展的程度。而機場人員和物品的高流動性,以及場地的延展性,都可能是蟲害發生并且容易隱蔽的原因。因此蟲害防治對機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蟲害問題會給機場造成嚴重的隱患,其中鼠患會對電子電纜及配電問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機場跑道停機坪等也是鼠患嚴防區域。機場辦公、侯機樓的衛生也會因鼠患蟲害帶來傳染疾病。而且,蟲害可能攜帶病菌出現在機場內的餐館及商店。他們可能造成物品破壞也可能攜帶病菌,在機場內進行傳播,而人員的往來會將病毒傳染范圍迅速擴大到世界各地。因此,機場范圍內的蟲害防治必須做到位,要形成防線,制定定期滅殺、衛生環境治理、建筑結構整改的綜合防制策略。
佳得安具有非常專業和有經驗的服務團隊,曾經成功執行過上海虹橋機場1號、2號航站樓(候機樓)、停機坪、機場外環境及公共區域的鼠蟑蚊蠅控制;上?;艨颂窖蠊珓蘸娇盏孛娣展?辦公樓、停機庫及綠化區域)的鼠蟑蚊蠅控制。昆明老機場航站樓鼠蟑控制。重慶江北機場T1(國際)候機樓,T2(國內)候機樓、停機坪及外環境的鼠蟑蚊蠅控制。對于機場的蟲控有著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根據國際領先的專業除蟲理念,采用低毒的藥物,完整的服務流程,確保機場和乘客的安全,這些都得以讓我們在本次競標中得到客戶的青昧。
記者:貴公司除了能夠為機場提供專業的服務外還能夠為哪些企業提供服務?
王煒:我們公司除了為機場提供蟲害防治的服務以外,我們還為餐飲業、食品制造、娛樂、酒店、物流倉庫、超市賣場等幾類企業提供服務。特別是餐飲業和食品制造業,因與食品有重大的關系,其生產和管理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旦出現了問題將會為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而蟲害卻為他們埋下了深深的隱患。以食品制造業為例,在倉庫(成品倉庫,包材倉庫,原料倉庫)中,大量食品的堆放,可能會使老鼠蟑螂循著食品的氣味潛入倉庫,破壞產品并迅速繁殖;在車問(生產車問、更衣問、洗手問。機房、車問內通道)中,生產人員進出頻繁,蒼蠅等蟲害可能會乘虛進入工作區域(員工食堂、廚房、鍋爐房、車問、垃圾房等)。這些蟲害不但會造成物品的破壞、影響產品的質量、員工的健康、損毀公司形象和商譽,而且會將各種病菌帶給食品。
自佳得安成立以來,從原材料生產商到運輸,從自有品牌生產到第三方制造,其與國內外眾多重要的食品和飲料生產商展開了合作關系。佳得安的服務網絡覆蓋全國,都能為客戶提供系統全面的蟲害防制服務。同時,我們了解現有食品行業的各種審計標準,協助過多家500強食品企業通過專業審讓
記者:作為中國第家從四大病毒傳媒途徑入手,提供專業環境衛生服務的公司,請您為我們解釋“四大病毒傳媒途徑”具體指的是什么?貴公司怎么從其入手提供專業的衛生服務?
王煒:本公司的業務以控制企業內部的病媒傳播途徑為目標展開,病媒傳播通常的途徑包括:蟲害傳播、人物接觸的問接傳播、人與人接觸的直接傳播,以及空氣傳播。從空氣過濾、消毒,到清新,我們的服務旨在全面減少病毒,細菌的數量:控制病毒、細菌的傳播途徑及傳播速度;為客戶創造安全、安心、安逸的環境。佳得安致力于提供”站式“的全面清潔衛生服務,為企業打造安全、人性、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工作環境,并成為企業長期信賴的環境衛生解決方案合作伙伴。
記者:據了解,為了彌補粉塵控制領域的治理缺陷,貴公司最近獨家從荷蘭引進了3M高科技過濾網的專利技術,請您為我們介紹下這項專利技術的作用,及其將會為企業帶來哪些效益7
王煒:3M過濾網技術曾經在SARS期問被醫療機構使用于3M N95的口罩中,確保醫務人員不受病毒感染。該技術可以有效過濾微粒小到0.1微米的顆粒,包括病毒、細菌、煙霧和灰塵等。研究表明,每立方尺的空氣內含有超過100萬顆微粒,其中99%小于1微米,而小于10微米的懸浮粒子,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無法阻隔的。其中5~10微米的粒子會被鼻部和上呼吸道擋住,2-5微米的粒子會進入呼吸道深部,小于2微米的粒子會進入到肺泡和細支氣管,粗顆粒物的累計會誘發哮喘病,細顆粒物的吸入會引發心臟病、肺病和呼吸道疾病。而顆粒物上的有害物質,有些可能致癌或者攜帶流行性病毒。
佳得安采用的3M過濾網技術,通過純物理的過濾方法,對空氣中的PM10(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進行攔截,最小可以過濾直徑小到0.1微米的粒子該產品是美國肺臟協會推薦使用,曾經被使用到北京奧運會的鳥巢。目前,住得安是國內商業領域獨家推廣該產品的商。能夠幫助企業顯著改善辦公環境和企業員工的健康狀況。過濾膜安裝后,過敏體質的人群可以明顯感受到空氣中粉塵減少后的舒適度,對秋冬季節的病毒交叉感染也可起到明顯的控制作用,提高企業工作效益。
記者:請您介紹下佳得安清潔衛生服務與普通環境清潔服務相比,優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