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7 09:39: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草原環境保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牧區草原;建設研究
畜牧業的發展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目前我國畜牧業在發展中仍然還存在很多問題,就牧區而言,畜牧業的快速發展與草原的生產能力之間的問題以及草原生態能力退化、沙化、鹽堿化問題等,都對我國牧區的發展存在嚴重威脅。本文主要從牧區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以及如何促進牧區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期待我國畜牧業與生態環境保護能夠和諧發展。
1牧區草原的發展現狀分析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被稱為全球環境的“江河源”、“生態源”以及“亞洲心臟”,而作為青藏高原的主體,在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都取得較大的進步。地區人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畜牧業,農區有地可以進行耕種,但是牧區的經濟收入只能是依靠畜牧產品,不管是出欄還是自用都只能依靠畜牧產品,但是目前畜牧業在我區發展處于較為尷尬的局面,主要是因為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在我區的實施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牧區的出欄牲畜只能是家養牲畜,這種情況下牧民的家畜飼養數量應該要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牧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卻是草場承包責任制下以及草原補償機制相關法律法規將可飼養的畜牧產品量改成了人均60單位,給牧區牧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2生態保護在牧區草原的建設探討
2.1合理規劃草原資源生態功能,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
地區牧區經濟發展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據相關的調查顯示,的草地面積高達8807萬hm2,可利用的草地面積達到7077萬hm2。重點解決好人畜、草畜矛盾,加強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和地區的生態保護,相關的部門要根據本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對畜牧產品的出欄數量做到從實際出發,不能制定過高的要求,加重牧民的生活負擔,此外,這些解決措施的實施也可以為草場的生產力發展以及退化問題提供可恢復的可能,全面促進我國牧區生態保護的發展,解決牧區的生態環境問題。
2.2發展區域產業,推行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
本文筆者基于圍繞新疆鞏留縣草原特點,重點分析產權角度下草原生態系統破壞原因,探究明確草原產權對保護草原環境的益處.
1 從產權角度分析草原生態系統破壞的原因
造成草原生態環境破壞的原因有多種,如草原肆意開墾、過度放牧、亂砍亂伐等.而從產權角度分析草原生態環境破壞情況,可以確定草原產權制度的缺位、草牧場承包到戶的制度缺陷均造成了草原生態環境的破壞.
1.1草原產權的制度缺位
依據《中國土地資源》中所說明土地面積權屬情況來看,我國未訂權屬的土地面積較多,而其未訂權屬的草原面積占到了90%多.究其原因,草原產權的制度缺位.因為草原產權的制度缺位,就使得草原所有權不明確,出現大量無主地,被稱為“公共地”.這就使得一些牧民或其他人士在公共地上進行放牧、砍伐等,使得草原退化嚴重,逐步沙漠化.當然,一些地區草原產權是歸草原全民或集體所有,并沒有細化到用戶頭上,促使集體的所有權不穩定的情況存在,這也使得草原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情況也頻頻發生.
1.2草牧場承包到戶的制度缺陷
實行草原家庭承包經營,是黨在牧區的一項基本政策.草原家庭承包經營制的實施,將人、畜、草基本生產要素統一集中在家庭經營之中,可以調動牧民保護和建設草原的積極性.但從當前草原牧場家庭承包經營的實際情況來看,這項政策比較形式化.原因就在于草原牧場承包到用戶的制度存在缺陷,其草原牧場實際應用情況不符,未能對草原牧業予以合理規劃,約束草原牧場承包情況,促使牧民合理運用草牧場,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建設草原.另外,草原家庭承包經營執行的過程中,并未對承包合同的執行予以嚴謹的說明,促使草原牧場使用權的落實不合理,導致草原牧場使用權無法有效發乎效力[2].
2 明確草原產權對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的益處
鞏留縣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新疆鞏留縣人民主要進行草原畜牧活動.而新疆鞏留縣草原是當地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生產資料.維持草原良好的發展,不僅是保草原生態環境,也是保障新疆鞏留縣人民正常生活的關鍵.對此,筆者分析草原產權的作用,探究其在草原發展中是否有用:
2.1明確草原產權可以形成牧民集體的經濟利益保護機制
之所以說草原產權的有效落實可以形成牧民集中的經濟利益機制,主要是我國草原地區一直都未建立明確的產權制度,對人們的經濟行為予以約束,這使得放牧、墾荒等活動肆意進行,最終所產生的惡劣后果由全社會來承擔,這必然導致人民集體經濟利益的損失.為了避免此種情況,就只有明確草原產權,使草原歸當地牧民所有,牧民來維護和使用草原,同時草原也作為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牧民的維護中良好建設和發展,就意味著社會經濟得到發展,是保護人們集體經濟利益的重要體現[3].
2.2明確草原產權可以形成牧民自主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機制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指出過共有資源的問題:“許多人共有的東西,總是被關注的最少”.這一理論放到草原發展中同樣適用,如若不明確草原產權,草原就會變成公共地被人們隨意使用,而無人維護和管理.相反的,確定草原產權,將草原產權落到牧民的頭上,牧民就會將某部分產權視為所有物,對這部分草原的使用予以控制、對這部分草原予以維護,促進草原良好建設.這充分說明了草原產權的確定可以使牧民自主的維護和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2.3明確草原產權可以形成牧民集體內部的經濟效益協調機制
明確草原產權,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牧民普查,明確牧業人口、戶數、擁有草原及牲畜數量等.再在普查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明確草原產權,促使草原使用權平均分配給牧民,并由當地政府負責監管草原使用情況.通過此種方式所明確的草原產權,使得草原產權在牧民集體中充分發揮作用,即協調經濟效益.因為草原產權的配置與牧民生活實際情況相關,使得草原產權配置合理,促使每個牧民的權益得到保護,牧民可以合理使用草原,創造經濟效益.
2.4明確草原產權可以形成利益主體的政策參與機制
通過明確草原產權,牧民才能夠合理的使用草原,實現經濟獨立.此種情況下,在當地社區或政府提出政策的情況下,牧民才會以草原使用主體身份參與到政策討論中,以維護自身的利益.由此,可以充分說明草原產權的明確,可以形成利益主體政策參與機制,促使利益主體擁有對自己生存環境控制和管理的權利,避免草原被侵害、被破壞、被占用的情況發生[4].
結論
綜合以上內容分析,可以確定草原產權的明確是非常有意義的,其可以形成四種機制,維護牧民經濟利益、保護草原生態環境,促使草原合理使用、良好建設.
參考文獻
[1]蓋志毅。草原產權與草原生態環境保護[J].草原與草坪,2005,(6):12- 16.
[2]陳祥軍。草原產權變動在哈薩克牧區社會的反應與影響---以新疆阿勒泰富蘊縣為例 [J]. 新疆大學學報 ( 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2(1):62- 67.
[3]趙興有。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價值、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C].//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地貌學研討會論文集。2013:124- 125.
【關鍵詞】生態環境;甘南州;解決對策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高原、素有“甘肅后花園”之稱。這片土地山巒起伏、林木森森、草原壯闊、河流奔騰、麋鹿出沒,是一片神奇壯美的土地,總面積約為44000余平方公里,占甘肅省總面積的10%。它的森林覆蓋率、林地面積、草地面積在甘肅都是首屈一指的。甘南州的水土涵養、生態保護決定著甘南州藏、漢、回族幾十萬群眾的生活與未來,從宏觀上來說,對整個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經濟建設、乃至長江黃河流域的生態現狀、社會發展都有相當影響。
一、甘南州自然環境現狀
當前,甘南州的自然環境出現了惡化的趨向,森林濫砍濫伐嚴重、草場嚴重退化,濕地逐漸退縮,水源涵養量近幾年下降嚴重對黃河水量的補充量由約45%減少為15%。
(一)森林濫砍濫伐嚴重
1998年,國家停止對甘南地區天然林大規模采伐,封山育林。但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由于甘南林木材質優良,在各大木材市場能獲得極大的經濟收益,偷砍盜伐現象非常嚴重。甘南州七縣一市的林木資源在這十幾年來始終受到大大小小的不法份子的破壞侵害。再加之甘南州森林防火期內,氣候干燥,森立火險等級居高不下,人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火災交替交織頻發也是森林草原破壞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
(二)草原荒漠化嚴重
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的增加,畜牧業規模的擴大超過了草原的承受能力是其一,人為破壞,如采礦取金、挖掘冬蟲夏草等稀有中藥草是其二,其三是近年來旅游業的迅猛發展而相應設施及管理模式未能配套。其四隨著道路交通的進一步完善與經濟的發展,私家車更為普及,踏青季節人們更方便深入到甘南草原腹地,隨之污染與破壞也到以前未曾到達的地方。
(三)水源涵養不斷下降
隨著草場荒漠化與林線的后退,水源涵養量也是不斷減少。而水資源的縮減反過來又促使草地與森林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如此往返循環,令人憂心。有為數不少的泉水干涸;溪水斷流,幾乎境內所有胡泊面積縮減。據統計目前白龍江流量下降了20.6%,洮河流量下降14.7%;大夏河流量下降31.6%。
(四)動植物數量呈規模性減少,一些珍稀動植物從甘南絕跡
生態的惡化和人類的肆意獵殺,使得野生動植物種群急劇減少,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甘南州尚生存有各類珍稀脊椎動物多達230多種,而目前全州僅存國家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140多種,如野驢、雪豹等已從甘南草原永遠消失了,而黃芪、貝母等珍稀植物已經蹤影難覓,冬蟲夏草也由于野蠻的挖掘方式在甘南的草原產量開始不斷減少。
二、解決對策
近幾年來政府相關部門到民間組織都開始行動,采取各項措施恢復被破壞了的環境,如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禁牧還草等,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通過筆者這幾年的調查走訪,發現部分山區(如甘南當周草原、尕海濕地等)干枯的溪水重新流淌,梅花鹿、野狼等種群數量開始回增。但要想是被破壞了的生態徹底恢復,還需要采取更為積極地措施,筆者建議如下:
(一)合理的開發與利用
首先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甘南落后的旅游管理方式要徹底的變革,對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開發利用方式要徹底轉變。
(二)加大政府部門的管理力度與資金投入
政府的重視、參與是環境保護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生態保護保護所需投入的資金也主要來自于政府。如甘南當周草原在政府的大力投資和有效保護下,被破壞的植被短短幾年時間內就得到了很好的恢復。
(三)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甘南州森林公安力量作為生態保護的主力軍。目前的人員編制還需增加;警用裝備還需進一步更新,才能真正遏制不法份子破壞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猖獗勢頭。
(四)合理利用與引導甘南州群眾的傳統信仰與宗教文化,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群眾們的自覺行動
在藏傳佛教的觀念中,萬物皆有靈性,萬物皆可膜拜,我們人類應遵循自然環境的基本規律,不可以人為中心,肆意使用與踐踏大自然。這種樸素而與科學相吻合的觀念我們不能用所謂的現念否定毀滅,反而應該珍視、保護與善加利用,以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
如果我們能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做到有序利用,合理開發、科學保護。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之路上經濟騰飛與綠色甘南將并行不悖。
參考文獻
[1] 王守武.甘南生態環境保護與比較研究[J].甘肅民族研究,2002(2).
[2] 張元彬.拉卜楞之畜牧[J].新青海,1937(1).
關鍵詞:草原牧區;畜牧產業;發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20
在過去的放牧過程中,牧民沒有做到科學放牧,因為牧草資源只有邊利用邊保護,草原畜牧業才能可持續發展,而過去牧民過度放牧,忽略了對草原生態的保護,導致草原環境污染造成草地面積逐年縮減,對整個草原畜牧業發展造成了威脅,因此草原生態環境建設已經刻不容緩,所以必須提出相應措施對草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使草原生產力提高,促進草原畜牧業穩態發展。
1 草原生態建設的意義
在草原畜牧業發展的過程中,草原生態環境對于草原畜牧業發展有著決定性影響,如果草原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那么恢復生態環境變特別困難,因此必須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畜牧業,這樣草原畜牧業才能夠可持續發展,努力維護好草與畜的關系,防止兩者矛盾尖銳,提高草原土地生產力,使牧草資源短缺得到緩解。牧區的整體生態環境對草原畜牧產業穩態發展重要作用,因此草原生態建設工作意義重大。
2 促進草原畜牧業穩態發展措施
2.1 增強宣傳教育,提高牧民的草原保護意識
如果草原牧區的牲畜數量超過草地生產力的承載數量,必然會帶來牧草資源短缺,這樣會遏制草原畜牧業的發展,所以要避免過去的盲目放牧模式,因此當地牧區管理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引導牧區牧民了解草原牧區草資源的有限性,組織牧民進行學習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措施,如果對草原牧區不加以保護和科學管理,那么草原畜牧業必然會衰退,因此必須使牧民認識到保護草原生態的重要性,做到科學放牧,避開草原牧區草的返青期放牧,這樣則會給牧草生長留有足夠的生長時間,所以提高牧民對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是促使草原畜牧產業穩態發展的有效措施。
2.2 積極踐行草原生態補償機制
草原生態補償機制是國家草原畜牧產業發展過程中大力倡導的,同時也是草原生態建設的重要措施之一,對現有牧場牧草保護及退化的草場的恢復都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整個草原生態建設及恢復也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對于草原中環境險惡的地方實行禁牧,做到科學化放牧,同時嚴格把控草場的牧草返青期,在牧草的返青期禁止放牧,對于違法占用草場及濫開濫墾的行為嚴肅處理,做到有計劃性放牧,這樣可以保護牧草的正常生長,在保證不影響牧民生產的前提下,做到科W放牧。
2.3 加大草原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優良品種引進
在草原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往往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影響,往往遇到雷雨,寒流等惡劣天氣都會對草原畜牧產業帶來嚴重影響。而草原畜牧業發展對環境有很大的依賴性,而牧區基礎設施建設極為簡陋,需要牧民要承擔巨大風險,因此必須加強對牧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牧場的抗災防災的能力,從而促進牧場穩態發展,同時草原牧區的環境較為惡劣,政府可以引導鼓勵牧民引進優質的品種,使牧民認識到引進優良品種的益處,引進優良品種的牲畜可以在抗寒,抗熱方面便有了改進,這樣對于草原畜牧業穩態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2.4 加大財政投資,完善草原保護制度
草地荒漠化是草地生產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草原畜牧業來說,高品質的草原使用面積極為重要,為了使牧草正常生長,可對草原牧草返青期進行禁牧,在牧草生長的黃金時段對牲畜進行圈養,使牧草正常生長,避免牧草幼苗被牲畜吃掉,提高草地的生產力。同時對于草原牧區基礎設施不完善,對自然災害的到來束手無策,因此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于草原牧區進行照顧,支持草原畜牧業的發展,對其基礎的生活設施建設,為其生存提供保障,比如給予發電機和帳篷等現代化設備,提高牧區的生活環境質量,避免牧民在雷雨及雨雪天氣中經濟受到損失,更為重要的是保證人畜的生命安全。
3 總結
本文通過對如何使草原畜牧業穩態發展做出分析,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限制著草原畜牧業發展,因此在草原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做到科學放牧,需要牧民的共同努力,防止草原生態環境惡化,對退化的草場進行禁牧恢復,同時政府加大對畜牧業財政性投入,對草原牧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牧民的生存環境,提高牧民抗災能力,這樣必然會使草原畜牧業穩態發展,則達到了社會、經濟和生態3者和諧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國有農牧場初期的畜牧業生產生態環境
隨著時光的流逝,國有農牧場的居住人口開始逐漸增多。為了滿足人口與經濟增長的需要,大面積的墾荒和引進的牛羊開始多起來,但是人類的生產活動并未從根本上使草原生態環境受到影響。那時因國防需要,畜牧養殖業主要以養戰馬為主,牛羊多為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而飼養。隨著定居人群的增多,國有農牧場畜牧業以放牧養殖方式開始固定并延續下來,在20世紀80年代前,無論是土地還是畜群飼養都是以集體形式出現的,無論是墾荒后的土地規模還是畜群總量對生態環境均沒有構成不良影響。
2國有農牧場畜牧業如今面臨的生態環境現狀
生態環境的變化與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和文明程度息息相關。從黨的召開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抓經濟工作上來,躍進馬場的經濟發展隨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是聯產承包后職工家庭中小型農用機械如小四輪拖拉機及化學除草劑和殺蟲劑等迅速普及,耕種土地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于是開墾草原和開墾濕地就成為了當時躍進馬場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新開墾的土地因有機質含量多、莊稼長勢旺盛、畝產量高、經濟效益較為明顯,于是受到豐收刺激的職工又把目光盯上了那些還未開墾的草地上,但是過度的開墾容易對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破壞。在土地開墾的熱潮中,另一波對生態環境影響巨大的養牛和養羊業悄然興起,這種狀況應當得到及時的遏制。破壞生態環境受到大自然懲罰的先例有很多。20世紀30年代,美國在中西部草原及森林地區大肆開墾土地和砍伐樹木種植糧食作物,導致了連續干旱和持續性的沙塵暴。1934年發生了美國歷史上影響很大的“黑風暴”事件,沙塵暴覆蓋了美國2/3的土地,吹走了3億噸土壤,地面嚴重侵蝕,農產品產量下降,此后美國政府不得不停止了大面積開發,繼而投入巨資修建灌溉系統,加強草原建設。
3國有農牧場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關鍵詞:草原生態、生態建設體系、生態管理體系
1 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態建設體系
1.1 多方位籌措資金,加大對草原生態建設的投資力度
草原是森林和荒漠的過渡地帶。因此,草原的保護不僅關系到畜牧業,而且也關系到森林的保護和沙漠的防治。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草原的保護。首先,堅持以國家、集體、個人相結合的方針,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地籌集建設資金,特別是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草原,按照誰投資、誰建設的原則,保護草原投資、建設者的合法權益。其次,通過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對草原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的投入力度。將保護草原生態環境所需的資金納入到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之中,保證必要的資金,切實用于組織實施草原沙地防沙治沙、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引河濟湖、草原節水灌溉、退耕還林、人工半人工草場等生態保護工程的建設,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的質量,緩解和減輕草原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態勢。
1.2建立生態保護區,保護脆弱的草原生態環境
生態保護區不同于自然保護區,它是為減輕和消除生態災害,對生態脆弱區實行的特別保護。當地政府可以一方面根據草原環境的破壞程度和生態災害的嚴重程度,以及影響范圍大小,劃分三種類型的生態保護區:一是封閉區,對人口稀少、環境破壞嚴重,而生態條件又十分脆弱的區域,實行封閉保護,禁牧、禁樵、禁采、禁獵。二是管理區,除對小面積生態條件脆弱的小流域、次生林、固定半固定沙丘保護外,大面積的是動員群眾進行生態建設,恢復植被,以減輕風沙、水土流失、鼠蟲害等生態災害。三是監控區、對遭受生態災害的廣大地區,來不及進行生態建設,主要任務進行環境監測,指導工農牧業生產,控制新的生態破壞。
1.3加強草原水利工程建設,維護草原區的水生態安全
草原具有豐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完全具備以水利工程措施解決草原生態建設保護問題的優勢。所以,政府要因地制宜,積極制定草原水利工程建設規劃,采取有效措施,如發展以水源井噴灌和地表水噴灌為主要形式的飼草料地節水灌溉、利用打供水基本井和建蓄水池的方式開辟缺水草場和解決供水不足的草場、以及堅持“分類指導,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生態水利水土保持措施進行草原保護,對于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草原要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等有效舉措,加強草原水利工程建設,切實維護草原區的水生態安全。
2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態管理體系
2.1認真落實草原保護制度,加強后期保護工作力度
首先,全面貫徹落實草原“雙權一制”工作。草原“雙權一制”既是保護草原,防止
草原退化的有效措施,也是推動牧區生產力的發展,提高農牧民的生活水平的有力杠桿。只有通過落實草原所有權和使用權,落實草牧場承包到戶責任制,實行有償使用。將所收取的費用,取之于草,用之于草,才能打破長期以來吃草原大鍋飯問題。只有把草牧場劃分到戶,把草原使用權真正交給農牧民,使農牧民成為草場的主人,才能調動農牧民自覺管理和保護草原的積極性,調動農牧民建設草原的積極性,調動農牧民科學養畜的積極性。為確保“雙權一制”的落實與工作成果,還需要建立合理的草牧場流轉制度,使之規范化,法制化,以提高草原管理與合理利用水平,從而真正做到草原有主,放牧有界,使用有償,建設有責,管理有法。
其次,積極采取休牧、禁牧、劃區輪牧和改良等措施及草畜平衡制度。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實施休牧、禁牧、劃區輪牧和改良等措施。在輕度退化的草地要進行圍欄封育,實行階段性休牧,減輕草場壓力;在中度退化的草地要進行長期封育,讓草地得以休養生息,逐漸恢復被破壞的植被;在重度退化和沙化的草地要進行灌溉、淺翻、免耕補播和飛播等技術措施進行草地改良,或建立半人工草地;在退耕地和難以恢復植被的草地建設高產優質的人工草地,以增加牧草產量。
2.2建立健全草原監理機構,依法行政保護草原資源
為了有效保護草原的生態環境,實現草原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健全草原監理機構,提高隊伍素質,依法行政保護草原資源。首先,從市、旗區到鄉鎮都要設立草原監督管理機構,并配置合理的、專業性質強的草原監理人員。同時,要強化各級草原監理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以確保對破壞圍欄、開墾草原、濫采濫挖野生植物等各種違法活動做到依法行政,嚴厲打擊,從而擔負起維護生態環境,保護草原資源的神圣職責。其次,政府要加大對草原監理機構的投資力度,將草原監理機構經費、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儀器設備購置經費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等納入統計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改善其工作條件,提高草原行政工作能力。最后,為加大草原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草原的違法行為,為保護草原資源,保障草原生態安全,還要加強公安局、森警部隊、工商局、法院、監察局等部門在草原執法工作上的協調,各司其職,依法監管及時制止、糾正和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切實防止和有效遏制人為對草原的破壞。
2.3加強以草原生態價值觀為主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環保意識
保護草原生態環境是全民的共同責任,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加大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弘揚草原文化,倡導草原生態價值觀。要將新聞媒體、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傳播媒介作為宣傳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及時宣傳草原環保政策,宣傳草原環保工作中取得的新經驗。要加強對領導干部、重點企業負責人和有關技術人員的環保培訓和知識更新,強化青少年環境教育,開展形勢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新疆有雪域高原和廣袤的大草原,生物多樣性很豐富。新疆還具有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特點,因此發展新疆生態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資源節約型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對帶動新疆的經濟發展,增強對外開放意識,擴大對外交流有著特殊的意義。
新疆以其天然淳樸的自然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游客。新疆旅游資源神奇獨特,戈壁荒漠中鑲嵌著一塊塊美麗綠洲,象綠寶石。蒼茫中聳立的雪山,一望無際的浩瀚的沙海,還有邵神工的奇特地形地貌如雅地貌,旅游者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領略大自然的神奇和西域之美。
1.雪山冰川。帕米爾高原的雪山巍峨疊障、冰峰冰山神奇險俊非常壯美。帕米爾的山不僅雄偉、壯觀、富饒,而且每座山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高達海拔慕士塔格冰峰7745米,是舉世聞名的冰山公主;喬格里峰海拔高達8116米,被譽為是雪山王子。當太陽落山,銀裝素裹的慕士塔格峰在晚霞的映照下,成了一片彩色的世界。
2.美麗的大草原。新疆草原很多,如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等增加鞏乃斯草原位于伊犁新源縣轄區內,是鞏乃斯河系貫通的河谷山地草原,地域遼闊,溝谷眾多,是新疆著名的草原,它不僅是新疆細毛羊的故鄉而且是伊犁天馬的重要產地。這里降水量豐富,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資源和繁多的植物種類。每年6月至9月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遼闊的草原在藍天的映襯下尤顯華麗。每逢夏季,國內外眾多游客來此體會伊犁大草原秀美風光與濃郁的民族風情。
3.奇異景色.克拉瑪依魔鬼城風景旅游區位于克拉瑪依市所轄的烏爾禾區,景區以魔鬼城的“雅丹”地貌為重點,應在全世界像魔鬼城這樣的雅丹地貌為數極少,所以它屬我國的一級資源。遠古時,這里本是巨大的淡水湖,后由于造山運動作用,變為陸地,原湖區嚳的砂泥經常期風雨侵蝕,形成了獨特的城堡自然景觀,魔鬼城以其獨特的景觀吸引著中外旅游觀光者。魔鬼城一帶在地質上屬艾里克紀,由白色石美砂巖、灰色礫巖、落層棕黃色泥巖組成。氣候特點是四季多風。除了夏季旅游外,基本沒有其他人為活動。魔鬼城風景旅游區規劃為中心景區、影視活動區和服務接待管理區。中心區以雅丹地貌觀賞區為主,以探險區為輔;影視區以西部影視為主,在這里可以欣賞到色彩繽紛的民間活動,如蒙古族群眾的那達慕大會、賽馬等,讓游客領略到西域民族風情。服務接待區是提供游客休息的場所。
二、新疆生態旅游的發展
脆弱的西部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在失控的條件下,極易成為旅游的犧牲品。西部開發發展生態旅游,走的是可持續發展之路,對帶動經濟發展,增強對外開放意識,擴大對外交流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1.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改善基礎設施。旅游業是一種復合型產業。據了解,2006年全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10.1738億元,其中社會投入4.4346億元,今后的投入將大幅度增加,旅游經營由粗放型向集約性遞進,旅游產業由速度型向效益型過渡,以提高我區旅游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旅游業健康發展,必須謀求兩個方面的統一,即在宏觀決策上,要謀求中央與地方的協調統一;在微觀控制上,要謀求各行業的協調發展。所以,發展旅游業,必然大大促進基礎設施的改善,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2.增加社會就業機會。生態旅游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它的開發可以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如交通業、餐飲業、賓館業、旅游服務業、紀念品制造業等。通過旅游業和相關產業的開發,給當地居民創造了廣闊的就業機會。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每增加2個國際旅游者或10個國內旅游者,就可新增一個就業崗位。我國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可大大增加就業人數,減少失業率,減輕社會和政府再就業負擔。
3.增強群眾環保意識。首先應對生態旅游開發、經營人員進行教育,使他們認清當今旅游發展趨勢,在旅游開發和經營中自覺運用生態學原理,推出真正的生態旅游產品,促進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其次加強對游客的環保教育,讓他們在旅游中自覺遵守旅游條例規范,提高他們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并自覺運用生態學原則指導自己的旅游行為,保護生態環境和生態旅游資源。
三、新疆生態旅游發展中急待應優先解決的問題
1.自然環境監測和保護自然資源。林業主管部門對比進行有效的綜合治理。同時建立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及時掌握發展變化情況,形成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旅游設施的修建和游客的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給旅游區及其周圍生態系統和物種生存繁衍帶來種種影響。
2.健全法制和管理體制。旅游區的開發建設和各項旅游活動,必須有一套相應的法律法規統一規范管理。避免出現過度開發、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資源。根據地方現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按生態旅游的要求,制定管理生態旅游的專門法規和行政規章,把生態旅游納入法制軌道,確保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
3.大力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實現生態保護和旅游發展的雙贏目標,是發展生態旅游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要從新疆的實際情況出發,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研究制定科學管理生態旅游的具體辦法、技術規程等,不斷完善和提高,使新疆生態旅游開發和管理走上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4.積極鼓勵當地居民參與生態旅游業。通過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可以更好的發揮地方特色和傳統,增加生態旅游的吸引力。同時,開展生態旅游業可以帶動其他部門的發展。
開展生態旅游業,既豐富了新疆地區旅游事業,又推動了經濟建設。在保護好環境的基礎上獲得可觀的經濟收并使其轉化為直接的環境保護資金;各民族參與生態旅游的發展,使他們意識到保護環境與自身發展的緊密關系,每一個人都應成為自覺的環境保護人員。
通過開展生態旅游,提高社區居民及游客的環保意識,保護新疆的生物多樣性;促進本地經濟繁榮,實現旅游扶貧,進一步增加就業率;建設生態旅游設施,對游客起到環境教育的作用,從而提高游客的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