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6 15:57: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建設職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影響推進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因素
(一)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與物質需要日益提高之間的矛盾。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州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社會生產力水平依然相對落后,傳統的生產、生活模式仍占較大比重,生產和生活意識還沒有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地區經濟仍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發展水平上;同時,大多數農民、下崗職工及外來打工者不滿足于溫飽水平,走出去看到大城市生活的高消費,使他們產生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的強烈愿望,消費欲望的膨脹在不能通過正當途徑滿足之后,便用不法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導致犯罪案件的發生。
(二)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管理模式落后之間的矛盾。自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提出后,海西地區的經濟、交通等較以前有了較大發展,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經濟形式多樣,經濟內容豐富,經濟環境寬松,價值取向趨于多元化。但由于市場經濟發展不完善,管理部門的管理制約機制不健全、不完善,跟不上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還存在很多可供經濟犯罪利用的漏洞和間隙??陀^上滋生了經濟犯罪的土壤。
(三)分配不均與社會保障之間的矛盾。我國當前的分配制度為“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這種分配制度雖有利于激勵競爭,調動積極性,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也容易拉大收入差距,使一些人產生不平衡心理,加上養老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使一部分人存在生存危機,從而以身試法,導致經濟犯罪的發生。
二、積極履行檢察職能,切實為柴達木循環經濟建設服務
(一)強化維護穩定職能,努力為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刑事犯罪,尤其是突出打擊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兩搶一盜”和涉毒犯罪,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投資興業者的信任感。堅持提前介入偵查,積極引導偵查,堅持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提高辦案質量。依法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的各類犯罪活動,強化生態保護,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依法打擊各種危害經濟建設穩定、侵害企業合法權益、危害企業生產的犯罪活動,促進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順利建設。
(二)積極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努力為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發展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集中力量查辦大案要案和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穩定、阻礙發展的案件。突出查辦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貪污賄賂犯罪,土地、建筑、金融等部門和行業的職務犯罪,貪污、挪用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的犯罪,基礎建設工程發包承包中的賄賂犯罪,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犯罪,瀆職失職造成嚴重工程質量事故的犯罪等案件,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同時深入推進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圍繞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立足檢察職能,深入開展發案單位個案預防、重點行業系統預防和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專項預防;對重點部門、重點崗位、重點人員實行廉政介入,建立廉政檔案,進一步增強預防效果:開展預防職務犯罪的專題巡講活動,增強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辦事、廉潔從政的自覺性。
(三)全面強化訴訟監督,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司法環境。一是強化刑事訴訟監督工作。對司法不公、執法不嚴,特別是影響發展環境、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強刑事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刑事審判活動監督、刑罰執行監督,保障刑法、刑事訴訟法的統一正確實施。二是強化民事行政訴訟活動監督。充分運用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的手段,大力開展民事檢察工作,對確有錯誤的民事、行政判決裁定,尤其是因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嚴重違反法定程序,以及審判人員貪贓枉法、等導致的錯誤裁判,依法提出抗訴,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積極開展監督、探索公益訴訟等新的監督方式,努力維護國家利益。三是嚴肅查辦司法不公背后的司法腐敗犯罪案件。堅持把查辦職務犯罪與訴訟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查辦司法人員職務犯罪作為推動法律監督工作的重要手段,進一步增強監督效能,促進司法公正和社會公平正義。
一、兩種屬性的財政職能
財政職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關系來界定,可以概括為財政屬性職能和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屬性職能兩類。
1.財政屬性職能。
財政屬性職能,是對國家財政憑借國家政治和社會,以政治統治者和社會管理者的身份,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對國家政權建設和社會發展進步所具有的內在作用或影響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內涵。
第一,財政屬性職能的范圍是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凡與國家政權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直接相聯系的財政政策和財政分配活動,都是財政屬性職能的具體體現。
第二,財政屬性職能反映了財政屬性的分配關系。(1)國家政務資金籌集同各經濟組織和社會成員的社會產品分配關系,同各階級之間的經濟利益分配關系,各行政部門之間的資金安排比例關系;(2)社會管理和社會事業發展資金籌集同各經濟組織和社會成員的社會產品分配關系,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社會管理部門和社會事業單位經費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關系,社會事業內部的比例關系。
第三,財政屬性職能具有強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點。(1)強制性。指財政憑借國家政治權力和社會權力參與分配所產生的影響是強制的,它不以任何經濟組織、任何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論其是否愿意,都必須受這種影響力的制約;(2)公共性。指用于政權和社會事業建設的支出所產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這類支出的目的在于鞏固國家政權,維持社會的安定和社會進步,其所帶來的政治利益、社會利益為全社會所共享;(3)直接性。指財政屬性職能對社會成員和各類經濟組織的經濟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響,從而起到引導和制約其發展的作用。
2.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屬性職能。
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屬性職能,是對國家財政憑借國家所擁有的生產資料所有權和宏觀經濟管理權,以生產資料所有者和宏觀經濟管理者的身份,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對國家經濟建設和國民經濟運行所具有的內在功能或影響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內涵。
第一,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屬性職能的范圍,是經濟建設領域和總體經濟領域。凡與國家經濟建設事業、總體經濟運行相聯系的財政政策和財政分配活動,都是這一職能的具體體現。
第二,這一職能反映了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屬性分配關系。(1)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同各經濟組織、社會成員的國民收入使用權分配關系,國家同國有企業的利潤分配關系,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經費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關系,各類經濟建設投資比例關系,政府債務同國民收入的比例關系,各類經濟建設投資比例關系,政府債務同國民收入的比例關系;(2)積累同消費的比例關系,財政收支總量的平衡關系,財政收支總量與社會供求總量平衡之間的關系。
第三,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屬性職能按依據的權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特點。其一,依據生產資料所有權而產生的職能,具有結構性和有償性的特點。(1)結構性。指憑借生產資料所有權而組織的分配活動所產生的影響是結構性的。如,憑借國家生產資料所有者的信譽而組織的公債的發行對認購企業來說影響其投資結構;對認購個人來說影響其消費結構;財政經濟建設投資、公債的運用、國有企業資產轉移、財政性貸款、投資收益取得后的再投資等,主要用于重點建設、支持工交、高新技術和農業的發展,即用于產業結構的調整。(2)有償性。指財政運用公債形式籌集資金和運用財政性貸款、周轉金等形式使用資金,都是國民收入使用權的轉移,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債權債務關系,前者要按期返還本金和利息,后者要按其收回并獲取收益。其二,依據宏觀經濟管理權而產生的職能,即以國家為主體的廣義經濟屬性分配對宏觀經濟產生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和反循環性的特點。(1)綜合性。指把財政的兩種屬性分配作為一個整體,構成國民經濟總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再生產的全過程、國家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綜合的制約引導作用。(2)反循環性。指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總量平衡關系的變化,對經濟波動具有抑制作用,對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關系起調節控制作用,對積累與消費的比例的形成起制約引導作用。
二、四個領域的財政職能
財政職能按其作用的領域來界定,可以概括為四類。
1.政治領域的財政職能。
在政治領域的財政職能,主要體現在調節各階級經濟利益,影響其占有國民收入的份額,對各所有制經濟形式產生影響,以鞏固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為人民民主的國家政權建設提供財務保證和物質基礎,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門的經費使用比例關系,鞏固社會主義上層建筑。
2.社會領域的財政職能。
在社會領域,財政職能主要體現在對各經濟組織和全體社會成員的收入水平進行調節,避免社會分配不公;為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財力保證,促進文化、教育、科學技術、衛生保健、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等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財政在國家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的職能,是財政屬性的職能。
3.經濟建設領域的財政職能。
在經濟建設領域,財政職能主要體現在對人民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影響(例如,運用公債籌集資金產生的影響),對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產生的影響,對產業結構優化產生的促進作用,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壯大和鞏固國有經濟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會生產力,增加國民收入供給,促進經濟增長。在經濟建設領域的財政職能,是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屬性職能。
4.宏觀經濟領域的財政職能。
在宏觀經濟領域,財政職能主要體現在對局部與國民經濟全局之間關系的影響,對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之間分配關系的影響,對積累與消費之間比例關系的影響,特別是對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平衡關系的影響,以抑制通貨膨脹、增加就業、引導投資與消費、穩定國民經濟。在宏觀經濟領域的財政職能,是以國家為主體、廣義上的經濟屬性財政職能。
三、五種形式的財政職能
按財政職能的表現形式劃分,財政具有五種形式的職能。即:籌集資金職能、配置資金職能、調節經濟職能、監督管理職能和穩定職能?!柏斦穆毮苁且試业穆毮転橐罁?,既要反映國家組織領導經濟的職能,必須同再生產過程結合起來研究,也要反映國家社會政治活動(包括人民民主的職能),必須同國家組織領導政治和社會事業各方面的職能結合起來研究?!雹僖虼耍斦纳鲜鑫宸N形式的職能,既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兩種屬性分配關系的客觀反映,同時,又是國家各種職能的客觀反映。
1.籌集資金職能。
財政籌集資金的職能,是指財政為實現社會主義國家履行政治職能、社會職能、經濟建設職能和宏觀經濟管理職能的需要,而運用各種手段積累資金的職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運用稅收手段為國家政權建設籌集資金,為國家的存在和國家政治活動、處理對內對外國家事務提供經費來源和物質基礎;(2)運用稅收手段為社會管理、社會全面發展籌集資金,為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社會保障、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事業等的發展,提供經費來源和物質基礎;(3)運用公債、利潤、公共行政預算結余等形式,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資金為國有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經濟建設、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社會生產力服務;(4)綜合運用稅收、公債、利潤等形式,為促進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和國經濟的穩定發展籌集資金。
2.配置資金職能。
財政配置資金的職能,是指財政在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前提下,運用資金,主動進行宏觀資源優化配置的職能。主要體現在:(1)對不能由市場機制進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國防事業、通過無償投資、經費撥款,以公共行政預算形式予以資金安排;(2)對市場機制作用遲緩的文化、教育、科學技術、衛生、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公益事業、公共服務等社會事業發展和社會管理領域,通過無償投資、全額經費撥款,差額預算補助、大量生產性財政補貼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預算形式予以資金安排和財務支持;(3)對市場機制不便作用的風險大、投資數額巨大、微利或無利的項目、國家為了增強調控能力必須控制的戰略性產業、天然具有壟斷性必胯由國家經營的產業,運用政府經濟建設投資、投資入股、提供周轉金、財政性貸款等形式,通過經濟建設預算予以資金安排,具體表現為國家財政的經濟建設投資活動;(4)對市場機制作用不好或無力作用、完全由市場機制自發調節會導致社會財富巨大浪費,引發經濟波動的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綜合運用社會救濟、政府公共支出、經濟建設支出等以國家為主體的兩種屬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達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縮減政府公共支出、經濟建設支出、社會救濟支出,等等。
3.調節經濟職能。
財政的調節經濟職能,是指通過財政籌集和配置資金,對以國家為主體的兩種屬性分配關系進行調節,促進黨和政府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社會和經濟任務的實現。(1)調節各階級、階層和個人在國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額,調節它們之間的經濟利益分配關系,促進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壯大和多種經濟成分的共同發展,鞏固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鞏固人民民主國家政權;(2)調節社會成員的收入水平,調節社會利益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關系(例如,社會普及教育、基本社會保障、基本的醫療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會服務等),實現社會分配公平;(3)調節資源的配置,調節產業結構的形成,調節國家與國有企業之間的經濟利益分配關系,鞏固和發展全民所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在結構優化和總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動社會生產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4)調節中央與地方之間、各地區之間的分配關系,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關系。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4.監督職能。
財政的監督職能是指財政在資金籌集和配置全過程,通過審核,檢查和財政制裁等形式,對國民經濟各個方面進行的監督,財政監督貫穿于財政分配活動的全過程(1)在資金籌集過程中,對有交納義務的地方、部門、單位和公民,監督其是否履行交納義務,對征收稅款單位、監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權力;(2)在資金配置過程中,同時對各地方、部門、單位的管理和使用資金進行監督;(3)在實施財經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規過程中,利用財政監督,支持經濟發展,對違反政策、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斗爭和制裁。財政監督按內容劃分,主要包括預算監督、稅務監督、財務監督、國有資產監督、會計監督,等等。財政監督是以國家為主體的財經法律制約關系的體現,裨是規范以國家為主體的兩種屬性分配關系。
5.穩定職能。
財政的穩定職能,是指財政通過籌集資金、配置資金,調節兩種屬性分配關系,實行有效的財政監督等,對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建設和國民經濟運行產生的穩定作用。主要體現在:(1)穩定國家行政管理經費支出和基本建設支出規模,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資金需要。國家行政管理經費支出,是國家從事政治活動、管理對內對外國家事務所必須的開支,行政管理單位的基本建設支出則是國家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物質基礎。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需要有穩定的財務保證,但是,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屬于非物質生產部門支出,如果它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過大,則會影響擴大再生產的投入,延緩經濟建設速度。因此,財政在保持國家行政管理費供應,使其占國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過程中,對于國家的政治活動有穩固的財源保證,起著重要的作用。(2)公平社會分配,促進社會進步和穩定。公平社會分配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社會成員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銘收入差距過大和貧富懸殊;二是社會成員基本生存權利平等,即保證社會成員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業機會;三是享受社會利益的權利平等,即社會成員有平等的權利享受社會文化、教育、科學技術、衛生、公健、福利、社會安全、環境保護等社會進步所帶來的利益。因此,公平社會成員收入分配,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為社會成員提供更多的社會物呂和勞務,是社會進步和社會穩定的基本內容。財政通過籌集資金調節社會成員收入水平,通過社會保障支出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權利,通過配置資金促進社會事業的發展,對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維護社會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3)優化資源配置,穩定最佳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是達到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之間比例協調地發展。由于市場機制的盲目作用,社會再生產的比例關系經常處于不協調狀態,影響經濟增長速度,需要財政通過籌集、配置資金來調節社會再生產各方面的比例關系,使有限的社會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因此,保持產業結構經常處于最佳狀態,即保持社會再生產經常處于比例協調狀態,是財政穩定職能的重要內容。(4)穩定市場運行,穩定國民經濟。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程度進一步提高,產業分工也進一步細化,國民經濟運行愈來愈復雜,與自然經濟相比,經濟體制的穩定性大為降低,而市場機制的缺陷又使經濟的穩定性進一步降低,往往造成經濟支行和經濟發展出現波動,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經濟處于不平衡狀態,從而引發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和失業等問題。因此,需要國家履行宏觀經濟管理者的職能,主動調節經濟,以熨平經濟波動。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總量的變化,對國民經濟總量的平衡起著巨大的制約和引導作用,通過財政收支總量的調節,抑制經濟波動,促進社會總供求的平衡,對國民經濟產生穩定作用。
[關鍵詞] 基本現代化 決戰階段 協調發展戰略 社會建設
[中圖分類號] D6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2)03-0026-04
[作者簡介] 丁憲浩(1955-),江蘇海門人,蘇州科技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社會學、經濟學、生態經濟與生態文明。
今后10~15年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也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決戰時期,在發展戰略中強調以社會建設為重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涵義
以社會建設為重點,并不是要放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則,而是要緊緊依托這一原則,在基本現代化決戰階段,在社會建設相對滯后的特殊時期,側重加大社會建設力度,推進發達地區經濟社會更加和諧發展,更好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這一戰略主要包括以下內涵。
1. 進一步夯實做強經濟基礎。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沿海發達省市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然而與現代化要求相比,人均GDP等關鍵性指標還存在不小差距,即使領先的京津滬三市也僅1.2萬多美元,排名靠后的省僅及這一水平的一半左右,經濟現代化仍然是沿海省市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增強的基礎和前提。必須緊緊抓牢沿海經濟相對先發優勢,進一步夯實做強經濟基礎。一是更加注重提升發展質量。沿海經濟發展的出路在于轉型升級,要著力在發展中調優沿海經濟,在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企業結構、產業布局、市場結構、就業結構等方面,既彰顯各省市特色和優勢,又適應現代化要求,促進競爭能力、適應能力、外向拓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進一步增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全面提升和協調。二是努力爭取適當的發展速度。沿海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區域,2010年沿海10省市經濟總量占全國的61.2%,可以說沿海經濟的發展狀況左右著全國經濟的發展態勢。近年來沿海適應轉型升級需要經濟增速有所下調,而經濟規模、發展階段等因素也制約著發展速度,帶動全國經濟告別高速增長區間。要在調優中努力保持適當的發展速度,通過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領域,挖掘經濟增長潛力,進一步做大做強沿海經濟。
2. 進一步提升強化社會建設地位。近年來沿海一些地方比較重視社會建設,但與較堅實的經濟基礎相比,社會現代化的步伐還是相對落后,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基尼系數、醫生數量、社會養老機構床位數量、環境質量等社會建設指標與現代化要求尚有較大差距。在沿?,F代化攻堅階段,最關鍵的攻堅方向就是社會建設。社會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其本質是幸福度的提升,其核心是民生建設,其內容涵蓋社會設施建設、社會組織建設、社會制度規范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社會文化建設。提升強化社會建設地位,首先就是要將以民生建設為核心的社會建設作為黨和政府工作的重點,列入日常工作的主要議事日程,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標體系。同時要提升全社會對社會建設的重視程度,將社會建設作為基本現代化建設的頭等大事,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其全面開展。
3. 進一步調整優化兩大建設關系。在沿?;緦崿F現代化的決戰階段,需要針對現代化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更好地協調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兩者關系,確?,F代化建設有效推進。一是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兩手抓、兩手硬。不僅繼續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而且要全力推進社會建設這個重點。如果說在改革開放的早期,僅僅強調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在經濟十分落后情況下最科學的發展戰略,那么在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向基本現代化發起最后沖擊的決戰階段,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兩手抓、兩手硬就是最適時的戰略部署。二是經濟建設、社會建設互為依托、互相促進。經濟建設為社會建設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力支持,社會建設為經濟建設創造更多的有效需求、更具活力的人力資源、更加和諧的發展環境,形成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三是經濟建設、社會建設齊頭并進、協調發展。通過加快社會建設,形成更為合理、協調、有效的發展格局。
二、實施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
協調發展戰略的依據
1. 以社會建設為重點是落實以經濟建設中心原則的時代呼喚。在沿海經濟向工業化后期和后工業階段轉型升級的歷史時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發展戰略,有利于加快現代化進程,更好地達成經濟建設的目的。有利于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形成更多更持久的消費需求,提升經濟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有利于解決突出的社會問題,化解尖銳的社會矛盾,為經濟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2. 以社會建設為重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途徑。以社會建設為重點,抓住了消除沿海發達地區不和諧因素的關鍵,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癥結,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和諧社會的運行機制,產生沿海地區和諧社會構建的顯效機制、長效機制。以社會建設為重點,有利于形成高標準的社會精神、道德風尚,實現社會運作機制健全、社會運行穩定、和諧狀態可持續、社會發展取向積極向上的局面。
3. 以社會建設為重點是做長現代化“短板”的必然選擇。一些地方社會建設相對滯后,導致社會矛盾積累發展,個別地方甚至爆發沖突,已經開始拖經濟建設和整個現代化建設的后腿。實行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戰略,能夠有效緩和、化解社會發展不足帶來的問題,解決諸如征收拆遷補償、合理水平和范圍的社會保障、就業困難群體的援助、收入水平的調節等等一系列困難問題。
4. 以社會建設為重點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度的有效手段。把社會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能很好化解影響居民福利水平提升的不利因素,解決諸如居民收入水平相對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于經濟建設等較明顯拉低居民幸福指數的突出問題,為人民群眾的權利保障和行使、利益維護和享受提供更好條件,從社會公平、公正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等更為根本的層面推進社會福利的“帕累托改進”,形成社會氛圍優化、社會幸福度最大化的體制、規范乃至社會文化,構建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度的長效機制。
三、實施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
協調發展戰略的建議
1. 盡快對沿海發達地區現代化戰略調整升級作出決策。沿海發達地區正處于由小康社會走向基本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必須順應現實需要對現代化戰略進行調整升級。應在論證研究的基礎上盡快就現代化戰略調整升級作出決斷,有步驟地予以實施。為將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可以選擇經濟率先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程度不同、具備相對較強抗風險能力的地區,進行先行先試,初步積累經驗后在最發達的省市推開,然后再在沿海省市全面實施。對試點地區,應該給予較為充分的政策調整、管理創新的回旋空間,允許其根據試點目標和指導思想,依托當地經濟發展基礎和社會建設條件,探索出臺必要的社會建設優先的政策、規范,采取更多強化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新措施,為社會建設重點發展戰略的成功實施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試點經驗應盡早推廣。
2. 組建統籌社會建設發展的機構。一些地方順應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需要,已經成立了社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社會建設重大問題。而從社會建設成為工作重點的趨勢看,要求與之匹配的管理服務機構是具有相應功能的完整體系。其構成至少包括三部分:一是領導機構。領導機構負責對社會建設重大事項、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對社會建設推進及與其它建設配合進行統籌協調,對社會建設全局進行指導。為此,要求領導機構具有權威性、穩定性,需要增建由負責領導專任主要負責人的常設性領導機構,統一行使社會建設管理協調的領導職能。
二是咨詢機構。由于社會建設管理面臨一系列需要探索研究解決的疑難問題、全新問題,領導機構的科學決策、科學管理有賴于參謀咨詢機構的強有力支持。為此需要組建具有很強理論研究與對策研究能力的專家咨詢團,以專職兼職相結合、自主研究與項目招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咨詢研究,必要時成立專門研究機構,集中一部分專家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進行突擊攻關。
三是執行機構?,F行主要從事民生管理的機構是民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社會建設與管理機構還有公安、教育、文化、體育、園林、環保、、城管等部門,工商、稅務、發改委、住建等經濟管理部門也涉及社會管理;從管理層次看,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承擔著社會建設管理的大量具體工作,正逐步成為社會建設管理的重心所在。適應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戰略需要,一方面要調整機構職能,首先重點強化民生管理機構、理順和增強其管理服務職能,同時加強、調整其它社會建設管理機構及其職能,加強相關經濟管理部門的服務職能,使得現行行政體系的職能機制基本能夠保證加強社會建設管理決策的貫徹落實,待條件成熟、確有必要時再進行較大幅度機構與職能調整。另一方面繼續推進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調整,賦予鄉鎮、街道以及村、社區更多社會管理服務職能權限,給予更多資源保證,推動加強社會建設以及社會管理重心下移的順利進行。
3. 加強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基本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科學研究。一是社會建設目標與要求研究,主要是沿海各省市社會建設目標以及衡量指標研究。從各地實際出發,參照國際上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將沿海地區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間節點分別設定為2015、2020和2025三個批次,研究設定各批次基本現代化中社會建設目標及其相應的衡量指標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全面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和衡量指標體系。同時,研究設定2020~2035年實現全面現代化的社會建設目標與要求,并注意與基本現代化目標要求的銜接。二是沿海各地社會發展狀況研究。主要包括沿海地區社會基本構成情況,各類社會群體(階層)訴求與心態,社會流動與融合情況,社會心理、社會道德與社會文化情況,民生建設與管理情況,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基本情況,社會組織發育情況,基層社會管理治理情況等等。三是沿海地區社會建設思路對策研究。目前需要研究的對策性課題非常多,如社會建設在沿海地區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及其落實途徑,沿海各地創新社會管理的主要領域與推進戰略,沿海各地居民收入倍增的瓶頸與對策,社會轉型中公民素養的實際狀況與提升路徑,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流動人口參與社會建設的難點與思路,沿海地區社會保障全覆蓋與提檔升級的條件與思路,等等。
4. 調整基本現代化的規劃部署及資源配置。在總體尊重各地“十二五”規劃及遠景發展規劃的前提下,對其進行適度微調完善,以保證進一步加大社會建設力度,突出社會建設這個重點。規劃調整完善的原則主要有三,一是兩大建設并重原則,體現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兩手抓兩手硬的精神。二是民生優先原則,把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度作為社會建設的重中之重,在規劃中予以更充分體現。三是提低補短原則,對社會建設的“拖后腿”領域進行補充規劃,確保其在基本現代化決戰階段能夠追平趕上。與社會建設重點發展戰略及規劃微調完善相適應,社會資源配置也要作相應調整,促使在“十二五”期間民生水平有較顯著改善提升、居民幸福度有較大提高。社會建設欠賬較多的領域和地區、以及需要重點加強的方面,都應有較為充分的社會資源投入。在社會組織與管理方面,須加大對村級及社區建設的關注與投入力度,并將其列入財政預算,確保社會管理重心下移落到實處。
5. 做好宣傳動員工作。首先是領導干部,要通過學習、討論、研究,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實施基本現代化新發展戰略的意義、目的、內容、要求,承擔起自覺宣傳、解釋、組織實施新發展戰略的領導者的角色。其次社會建設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和其他社會工作者,要通過學習、培訓,提高對社會建設重點發展戰略的認識,掌握其主要內容,明確社會建設管理機構、社會工作者自身肩負的使命與責任,以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推動社會建設的更好開展。再者,對全社會居民,要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組織居民積極分子進行培訓、開展討論,努力使全社會了解順應基本現代化決戰階段客觀需要的新發展戰略,認同、支持這一新戰略,動員盡可能多的群眾參與到基本現代化決戰中來。此外要注意總結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新經驗、新成果,及時予以宣傳介紹,以加快成功經驗的推廣,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形成相互促進、不斷完善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與社會建設[N].學習時報,2010-08-30.
[2]馬凱.努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J].求是,2010(20).
【關鍵詞】藍色經濟區 政府關系 管理體制
對藍色經濟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的歷程和發展背景進行全面的闡述和分析,深刻認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地方政府的職能關系和在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地方政府關系的現狀、面臨的問題,提出完善和理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地方政府關系的相關對策。
通過探索有助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地方政府關系的和諧發展,從而,從一個點更加深刻的認識區域經濟建設中的地方政府關系,有助于探討區域經濟建設中地方政府關系的模式。以達到經濟平衡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海洋強國的目的.
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地方政府的問題
(一)縱向地方政府關系存在的問題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機構設置過多,一些職能重疊。 為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山東省政府 2009 年 8 月 17 日成了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4].但是山東省政府于 2011 年 1 月份出臺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和 2011 年 6 月 14 日山東省政府出臺了《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設山東半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重點工作協調推進制度的知》中卻始終沒有提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而且山東半島藍色經濟辦公室的某些職權好像又被收回到山東省政府手里,從而導致藍色經濟區管理混亂 。
(二)橫向政府關系存在的問題
七個市政府間關系協調機制的不完善。設立的十一個“兩區”建設重點工作協調推進組只是負責制定并組織實施各項規劃和措施,加強督促檢查。也就是說,協調推進組只是專項的負責某一個項目的協調,而且有十一個協調推進組之多,很多事項存在交叉,交叉事項沒有說明該如何處理各個地區的利益分配。由于利益分配的不明確,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和權力互動的結果就是競爭,而且時常是惡性競爭。
(三)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地方政府關系問題的原因分析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縱向地方政府關系問題的原因分析.在實踐中,各級地方政府面對的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異,不可能對上級政府下達的規定或是文件無差別地完全按照辦,只能對相關規定做相應的調整,所以,雙方就在統一性和多樣性的摩擦中相互損耗,降低效率。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橫向地方政府關系問題的原因分析。 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建設過程中,許多項目、工作涉及到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市,誰都想獲利最多。趨但是這些“優厚的待遇”在分配機制上沒有形成明確的可執行政策方案,造成一種隱性的利益博弈和權力互動,不利于山東半藍色經濟區的建設。
二、解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地方政府問題的對策
(一)解決藍色經濟區縱向地方政府問題的對策
1.依法規范山東省政府和七個沿海市政府的職責和權限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要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體系,依法規范各地方政府的職責和權限。并把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方面改革結合起來,既統籌規劃、全面推進,又區分輕重緩急,抓住重點,著力突破。
2.合理設置山東半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協調領導機構的職能
山東省政府應合理設置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和十一個“兩區”建設重點工作協調推進組的職能。只有合理設置好機構的職能,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機構職能重置和盡量明確各自的職能方能更好的來領導、指揮、協調、實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建設工作。
3.完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財政政策
在理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各地方政府的事權、事責的基礎上,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合理劃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建設中地方政府的財權。完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財政政策,用足用好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稅收政策扶持。
(二)解決藍色經濟區橫向地方政府問題的對策
1.發展網絡化的地方政府關系,促進地方政府間的協調合作和良性競爭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由增長極到點軸、網絡的發展規劃,點軸開發是增長極的延伸,而網絡開發則是點軸開發的延伸。增長極、增長軸和網絡開發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最終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會形成生產要素的流動網、交通網及通訊網,進而對更多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地方政府間的協商和合作也會因此而不斷加強。
2.統籌安排,合理分工,形成穩定的合作機制
在山東省政府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統一指揮、統籌安排,規范 7 個市政府的行為,合理分工,發揮各自的資源、地域、環境、交通等優勢,形成穩定的長期合作機制有了上一級政府的統一指揮、統籌安排、彼此間的合作協議、上一級部門的協調,必定使山東省七個沿海市政府的行為將更加有利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發展。
3.完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地方政府及其官員政績的績效考核制度
我國現行的政績考核制度主要強調經濟指標,導致在經濟建設中地方政府及其官員過多干預經濟活動,追求短期效益,不顧長遠利益,忽視區域間和諧發展、忽視生態環境,因此,在藍色經濟建設中不能照搬這一套,要建立一套更為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
參考文獻:
[1] 林尚立.國內政府間關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市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推動黨群部門積極參與和促進經濟工作,市委年初要求市直各黨群部門貼緊靠實經濟工作,制訂了上半年工作要點及責任目標;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善對經濟工作領導的意見》,就市委領導經濟工作的基本任務、改革和完善領導方式以及充分發揮市委及市委各部門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職能作用等問題提出了具體意見;先后召開了市委所屬部門進一步為經濟工作服務動員會、政法部門促進經濟建設座談會。
在黨群部門座談會上,***強調,要進一步增強促進經濟發展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經濟是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首要標志,是解決我們面臨所有問題的關鍵所在。經濟發展不上去,就談不上構建和諧社會,談不上執政能力的提高,就難以使群眾滿意。當前我市的主要矛盾是經濟不發達,必須進一步把經濟建設突出出來,真正擺在第一要務的位置。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思想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統一,我們的精力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集中,我們的步調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一致。要充分調動一切力量和積極因素,排除一切干擾,凝心聚力促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要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大力倡導發展意識、集聚發展合力、營造發展氛圍,廣泛動員和組織多方力量參與經濟建設,共同促進經濟發展。黨委部門和群團組織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主動性,自覺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來開展工作,在服從服務大局中積極發揮作用。
要進一步提高促進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各部門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勇于創新,進一步明確職能定位,找準切入點,拓展作為空間,把發揮部門職能與促進經濟發展結合得更緊些、更好些,力求在實效性上取得新突破。要進一步貼緊靠實重點項目建設、工業提速增效、重點棚戶區改造、新農村建設、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履行職能,奮力作為。一是直接參與。主動走出去,做好內引外聯工作,加強對我市形象、資源、項目等方面的推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搞好相關服務,促進更多的項目在我市落地與建設,促進更多的企業在我市生成與發展。二是聚集力量。積極搭建創業興業、增收致富的平臺,動員和吸引廣大群眾投身經濟建設。三是參謀輔助。緊緊圍繞經濟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收集信息資料,加大督查力度,為市委經濟決策的制訂、修正和落實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四是營造環境。深刻分析影響軟環境的根源,進一步研究提出治本措施,營造更優的服務環境。加強經濟工作宣傳,營造有利于加快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緊緊圍繞經濟發展抓黨建,加強“三型機關”建設,加強對經濟人才的培養、對經濟工作的考核、對經濟干部的選配,營造想事、干事、成事的工作環境。
要進一步振奮精神抓落實。多做凝聚人氣、鼓舞士氣的工作,深入開展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深化以“六不準”為基礎、“三型”處室為核心的機關作風建設,切實解決干部松、散、沉的問題,大力倡導專心致志、攻堅破難、埋頭苦干、履職盡責的精神,構筑強有力的精神支撐體系。要把抓落實作為永恒主題,認真履行各項承諾,做到有誠、有信、有效。各部門要對已有的工作目標進行再明確、任務進行再分解、措施進行再完善、責任進行再落實,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一件工作一件工作地抓好落實,真正做到少說多做、說到做到、說好做好。要以換屆為契機,配強各級班子,加強經濟工作的領導力量,更好地承擔領導發展的重任。各級干部要著力提高駕馭經濟工作、解決發展難題的能力,振奮精神,奮發作為,用扎扎實實的業績來贏得組織的信任,贏得群眾的擁護。
與以往幾次政府機構改革不同,當前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出發。這個現實需求主要是: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的需求;加快建立公共服務體制的需求;改善公共治理結構的需求。在這個特定背景下,需要統籌規劃設計和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基本目標
由于改革發展新階段的突出矛盾有了明顯變化,今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著眼點與以往不同。無論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加強公共服務職能,還是改善公共治理結構,都要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基本目標。
1.這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面臨的背景和以往相比發生了深刻變化,應當按照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現實需求進行總體設計和統籌安排。
(1)從經濟領域看,我國面臨著經濟快速增長同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的突出矛盾。這意味著新階段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著眼點,已超出以往以政企分開為基本要求的職能轉變,而是要為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
(2)從社會領域看,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與公共服務不到位、基本公共產品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對新階段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從體制上解決公共資源優化配置的問題,確保政府成為基本公共服務的主體,并發揮主導作用。
(3)從政府自身建設看,面對行政成本不斷膨脹、行政效率低下和體制機制性腐敗增多等問題,需要改善公共治理結構。政府還要盡快完善工作方式和運行機制,建立強有力的行政系統,使自身建設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適應。
2.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出發,新階段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是政府轉型。我國28年的改革開放走到今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各類企業已成為經濟建設的主體。在這種背景下,政府繼續扮演投資建設主體的角色將造成大量的經濟社會矛盾。為此,新階段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質,就是要實現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1)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為重點,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這就要求政府由經濟建設性主體向經濟性公共服務主體轉變,以此來提供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體制保障。
(2)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強化政府在建立公共服務體制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政府盡快成為社會性公共服務的主體,以此來強化政府的再分配職能。
(3)以強化政府自身建設和改革為重點,改善公共治理結構。這就要求政府從部門利益、行業利益、地區利益中超脫出來,為社會公平正義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3.以全面履行政府職責、規范約束政府行為為主要內容,推進新階段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從改革實踐看,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等都很重要,機構改革也很重要。問題在于,在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和行業利益的誘導下,這些改革的目標都難以實現,甚至還會出現改革的扭曲變形。就是說,面對現階段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要把履行政府職責、規范約束政府行為作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例如,在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責任不到位的情況下,在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推出的一些改革就有可能演變成政府“甩包袱”,從而使改革走形變樣。因此,在改革方案的具體設計上,特別是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實際推進中,要十分強調政府自身的職責所在,并由此嚴格約束規范政府行為。
二、按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實現政府由經濟建設性主體向經濟性公共服務主體的轉變
在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已經確立的大背景下,規范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在要求。政府應當盡快從微觀經濟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大大強化宏觀管理職能。
4.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的主要條件已經具備。我國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癥結”,主要在于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在市場競爭機制和市場主體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問題在于,它在近幾年的實踐中已弊多利少,難以為繼:助長了投資過度、產業結構惡化;使地區、城鄉間發展嚴重不平衡;降低了就業增長率;加劇了能源供求矛盾等。
我院**年改革調查問卷顯示,79.04%的專家認為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的基本條件已經成熟。應當看到,我國已經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已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大大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機制基本形成;經濟全方位對外開放。在這個大背景下,政府的經濟職能不應再是直接投資搞建設,而是要通過提供良好的經濟性公共服務,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5.按照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有效地履行政府的經濟調節職能。適應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新形勢,下一步應重點改善和加強政府的經濟調節職能。
(1)加強政府中長期戰略規劃職能。近些年,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科學性和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在保持宏觀經濟穩定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宏觀經濟波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經濟政策缺乏預見性和連續性所致。為此,建議成立專司中長期規劃及經濟政策決策的國家經濟部或國家經濟發展委員會,以提高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科學性、約束性和經濟政策的有效性、穩定性。
(2)提高貨幣政策在經濟調節中的地位。利率和匯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調節的基本工具。為此,應當明顯增強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職能,并由此完善央行運行的體制機制。
(3)確保經濟信息統計的準確性。準確的經濟信息是保證經濟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但目前統計數字失真的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建議通過相關立法,進一步完善制度和改進方法,提升國家統計機構的權威性,以進一步增強經濟信息的客觀性。
6.強化政府的市場監管職能。我院**年改革調查問卷顯示,72.75%的專家認為,當前政府在履行經濟職能方面的突出問題是市場監管不力和過多干預并存。最近幾年,藥品、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有些已經觸及了社會公共安全的底線。為此,應盡快從體制機制入手,提高政府市場監管效能。
(1)保證市場監管的統一性。實行市場監管的垂直管理。例如,把處于直屬機構和事業單位中的監管機構納入國家行政序列,受國家行政法和相關法規的規范和約束。
(2)建立國家層面的市場監管委員會。針對市場監管中多頭參與和監管不到位并存的現狀,要加強市場監管的統籌協調,整合各監管部門的力量,提高監管效率。
(3)實現由分業監管向綜合性監管的過渡。以金融業為例,混業經營大勢所趨,應盡快實現由分業監管向綜合性監管的轉變。
7.加強國家的經濟戰略職能。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四大經濟體,加強國家整體經濟戰略的任務比以往更為緊迫。
(1)大大強化國家能源戰略職能。我國現行的能源戰略規劃、機構設置與經濟大國的地位不相適應。為此,應當盡快組建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司國家能源戰略職能。此外,最大的三家國有控股能源公司既有執行國家能源戰略的某些職能,又都是海外上市公司。這樣,不可避免地導致資本盈利性和國家能源戰略職能之間的體制性矛盾。由此,盡快組建國家能源控股公司有著十分迫切而重大的現實需求。
(2)強化對外經濟戰略職能。我國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但政府的對外經濟戰略職能還比較薄弱。雖然履行對外經濟戰略職能的部門是商務部,但是相當一部分政策的制定和責任落在其他相關部門。為此,建議由商務部專司國家對外經濟戰略職能,以強化對外經濟戰略職能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3)將國有資產管理納入國家的經濟戰略職能。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國有經濟要在一些重要工業部門保持主導作用,與此相對應,國有資產管理應當始終作為國家經濟戰略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建議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和工業部,專司國有資產戰略管理職能。這樣,既有利于加強政府的國有資產戰略管理和重大政策決策的職能,又可以有效地發揮國有資本在工業領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8.擴大國家的環境保護職能。**年度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顯示,有86%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對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39%的人認為,環境污染對本人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或較大影響。越來越嚴峻的環境問題不僅影響和制約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而且還直接威脅到了人類自身和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應當大大強化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能。
(1)在發揮中央地方兩個積極性的基礎上,強化中央對地方環境保護的監管職能。嚴格糾正一些地方政府重經濟增長而輕環境保護的傾向。
[關鍵詞]機構編制部門;經濟社會發展;作用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2)01-0080-03
機構編制部門是配置黨的執政資源、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國家政權的基礎性部門,擔負著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研究擬定機構改革方案、科學組織實施的職責,對事關重大體制改革提供咨詢和建議的職責,規范各級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事權劃分的職責,做好各部門之間和上下級部門之間職能協調的職責以及機構編制日常管理的職責等。因此,機構編制工作的職能決定著這項工作必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一、機構編制工作與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密不可分
機構編制工作屬于上層建筑范疇,調整的是國家機構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特殊的生產關系。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機構改革和機構編制管理這兩個手段,以精簡、統一、效能為原則,以轉變職能和體制調整為重點,科學合理地配置社會公共資源,優化布局結構,為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提供精干、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經濟建設是社會前進的核心動力。機構編制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使機構編制的變化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協調統一。從一定意義上講,機構編制工作調整的就是“機構”、“編制”、“職能”和經濟基礎的關系。職能是社會化大生產中客觀需要的必然產物,是機構編制管理的前提;機構是政府在社會分工中承擔公共服務的主體,其根本任務就是履行職能,因此機構的設立必須以職能為依據,不能超越職能的需要來人為地設立機構;編制是“職能”和“機構”的落實內容,強調人的主觀因素,強調“人”的作用發揮。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和農牧業產業化的推進,特別是伴隨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要求的提出,機構編制工作必須嚴格按照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職能需要來科學設置機構,調整人員結構,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體制保障。
編制部門要找準位置,主動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大局。機構、職能和編制統稱為組織資源,編辦就是國家組織資源的配置部門。無論是采取機構改革的手段,還是采取機構編制管理的手段,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使行政、事業等組織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努力構建適應我國新形勢下的行政管理體制和事業單位運行機制。因此要全面樹立科學發展觀,樹立全局觀念、和諧發展觀念,以人為本,依法辦事,理順部門職能,科學設置機構,優化事業單位布局結構和人員結構,合理配置行政管理、技術服務和人力資源。
總之,要通過組織機構設置、體制機制改革、職能編制配備,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加強經濟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鞏固經濟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
二、機構編制部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
當前,受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扭轉經濟發展的不利局面,在各種不利因素中闖出一條生路,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進程,機構編制監督管理工作的基礎性作用毋庸置疑。
(一)機構編制工作有利于一個地區社會資源整體優勢的提高。一個地區的發展,是多種因素作用、各種要素集聚的結果,是人才、資本、技術、管理等優勢要素的全面發展。機構編制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人力、物力、職能、信息等方面資源,使之處于最好調配與組合狀態,發揮最佳效能。
1 優化人才資源。機構編制部門堅持樹立“編制為人才所用,確保人才使用編制”的觀念,嚴把空編進人關和注冊關,完善機關、事業單位的進人規則和程序,突出高素質人才的吸納和引進,集聚優勢人才,形成優勢的科學管理和競爭力,為人才的引進、培養和儲備作好機構和編制的保障。將有限的編制用于滿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 優化職能資源。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將成為資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客觀要求政府進一步深化改革,調整職能,合理劃分事權,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在行政體制改革方面,機構編制工作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的原則,把與政府性質及職能不相符的事務交給市場或者中介組織;事業單位應當以獨立的法人,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提供服務。清理、回收不宜由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事務,理順政府部門與事業單位的關系。通過對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以及分配制度改革等,使事業單位從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伴隨政府與事業單位的改革,機構編制工作及時跟進,該撤并的及時撤并,該縮減的及時縮減,該增加的及時調整。
3 優化組織資源。優勢的組織資源,需要通過不同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學的布局調整來實現。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改善人員結構,改革體制機制等措施,機構編制的重心向環境保護、勞動保障、安全生產、醫療保險等公共服務系統轉變。比如,圍繞優化產業結構的目標,首先就有一個政府宏觀管理、大力推進以及投資主導的問題,機構編制部門就不能單純地滿足于表面上的機構合并調整、編制重新核定,而是要根據職能的需要和產業政策進行正確引導,形成正確的投資導向機制,通過優化組織資源和改革運行機制,以最小的政府投入來帶動產業的升級和多元化發展。
(二)機構編制工作有利于提高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和速度。現階段統籌城鄉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打破傳統的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建立起新的城鄉一體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格局。機構編制部門承擔的城鄉社會化服務系統建設就是統籌城鄉發展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1 合理界定政府職能,加速政府管理創新??茖W、合理的機構編制工作使政府職能由過去的直接管理經濟活動、生產活動向服務“三農”、優化環境、對接市場、推廣科技、建設新農村等轉變。
2 加快城鄉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打破城鄉二元體制,要求城鄉居民具有平等的社會權利,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養老、醫療、失業、低保等社會保障和優質教育資源,廣大農民也要平等享有。努力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逐步向農村傾斜,改變現有的城市集中優勢資源的局面,最大程度地協調城鄉發展矛盾。
3 加強基層公共服務機構建設。一方面,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農業經營產業化的要求,加大基層科技力量的配置,推進傳統生產向現代生產的轉變,促進農業經濟的產業化發展;另一方面,做好工業園區和經濟區的機構編制保障,促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充分發揮園區內基礎設施對工業企業的支撐作用,實現工業經濟的集約化發展。
(三)機構編制工作有利于監督機構改革成果
和職能履行情況,營造優良投資創業環境。機構編制部門的監管工作,就是要以監督檢查機構改革工作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各部門履行職能情況為切入點,鞏固機構改革成果;監督檢查是否已經真正落實了撤銷專業經濟管理部門,政府主管部門是否解除了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直屬企業的行政隸屬關系,在人財物方面實現徹底脫鉤,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的法人實體;監督檢查政府主管部門在行政上是否真正做到了加強宏觀調控職能,減少了對企業和市場的微觀干預職能,是否集中力量抓好了規劃、政策指導、執法監督和組織協調,是否充分發揮好了政府職能作用,為企業和公眾提供了上乘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監督檢查行政部門是否真正減少了行政審批事項,是否轉變了工作方式,簡化了辦事程序,真正做到了方便群眾。
三、加強自身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機構編制部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編辦在依法履行各項職責中,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圍繞和服務于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無論是機構編制管理、機構設置、編制核定和機構編制監督項目,都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與加強社會主義體制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全力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使機構編制部門在全局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創新機構編制管理。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深化農村綜合體制改革,大力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改革、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切實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機構編制部門要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新農村建設的客觀需要,科學合理配置機構編制資源,從而調動各方積極參與和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著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二)增強社會服務職能,促進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政府的職能要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政府要增強構建和諧社會和提供公共服務兩方面的職能。在增強構建和諧社會職能方面,要以人為本,調節收入分配,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正,保持社會穩定。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重點是提供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在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上要加強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以及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社會矛盾、城市建設、教育、衛生等管理部門的建設,從體制建設上確保經濟社會協調穩定發展。
(三)加強機構編制監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嚴格機構編制管理,嚴控機構編制增長。同時兼顧實際需求,使機構編制工作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服務和服從于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加強對編制使用情況監控,提高編制使用效率。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合理地配置編制資源。要根據職能部門工作發展趨勢,科學調整編制。對職能弱化的部門,要嚴格控制進人,編制實行“退一減一”逐步消化。對任務重,職能強化部門需要增加的編制,從職能弱化部門減少的編制中調整。
(四)優化結構布局。盤活現有資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機構編制部門要緊緊圍繞機構編制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這一主題,以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為契機,結合理順部門職能、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和規范內設機構設置這一工作,規范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設置,科學核定人員編制,合理設置工作崗位,優化行政事業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專業技術人才的作用。優化事業單位在整體社會事業體系中的結構和布局,是事業單位改革一個基本目標,打破事業單位的縱向組織方式,破除部門所有的體制圍墻,整合事業資源,形成集約優勢,才能順應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