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16:07: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了解傳統文化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抽取河北省醫學院校在讀的500名學生,其中男生284名,女生216名,年齡18~23歲。本次調查共計發放問卷500份,實際回收467份,有效問卷456份,有效率91.2%。
(2)研究方法。采用整體抽樣的方式向參與本次調查的500名不同專業醫學生發放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調查問卷,閉卷作答。
2.結果
(1)醫學生對古代優秀傳統文化作品的態度。大多數醫學生對古代優秀傳統文化作品持一般喜愛態度,少數學生不喜愛此類作品。具體見表1。
(2)醫學生能背誦的課外古詩詞數量。能背誦課外古詩詞數量超過30篇的醫學生僅有30名,絕大部分醫學生很難將一些著名的課外古詩詞背誦出來。具體見表2。
(3)醫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超過65%的醫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僅僅為一般了解,還有14.1%的 醫學生對傳統文化不了解。具體見表3。
3.討論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對于古代優秀的文化作品,多數醫學生只是偶爾翻閱。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認為該類書籍作品晦澀難懂,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存在較大的難度。
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的表現還包括多數醫學生很難背誦出一定量的古代優秀詩詞作品。這可能是因為這部分學生對古詩詞并不感興趣,而在高中時期學習的古詩詞都是課內的,對課外古詩詞的了解非常少,加上進入大學時期以專業課學習為主,從而忽視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
{查發現,大多數醫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并不多,這表明當代醫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足。部分醫學生受到現代西方文化的影響,不愿花時間了解傳統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同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醫學生雖然獲得了物質滿足,卻忽視了在精神方面的塑造與追求,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了變化。
綜上所述,當前醫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現象較為嚴重,這對其日后發展與綜合素質提升均會產生不利影響。為此,學校應當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政府應當出臺政策扶持傳統文化建設與發展,而醫學生也要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與了解,以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參考文獻: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史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包含本民族發展過程當中的眾多優秀文化,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記錄著我們民族民族文化的發展歷史。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通過對語文教學進行一定的傳統文化滲透,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發展歷史,體味傳統文化當中的精華內容,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傳統文化的魅力。
2.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我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文化底蘊較為深厚。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滲透傳統的中華文化,能夠加強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3.有助于抵御不良文化沖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所接受的信息內容也在不斷地擴大,一些不良文化通過互聯網技術以及新媒體技術的傳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學生極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腐蝕。高中教師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滲透傳統文化,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提高學生對相關文化的判斷能力,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正確價值念的形成。
4.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的語文教學當中,一些語言語法的學習以及課文的學習有時晦澀乏味,學生對這些課程的學習常常提不起興趣。高中語文課程通過引入一些語句優美生動的詩詞,亦或是有趣的寓言故事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傳統文化滲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1.引入的傳統文化內容較為單一
在現行的高中語文教課書當中,所引入的傳統文化大多是古詩詞和一些古代的文言文名篇,教師通常情況下就是對課本上的古詩詞以及文言文進行講解,不會過多的去引入其他的傳統文化內容。有的教師對課文上的詩詞所進行的講解以也只是詩詞表面意思的講述,常常忽視帶領學生去體味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當時作者在進行創作時所處的時代背景等,使學生感受不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常常忽視學生的情感觀念
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當中的滲透并不是僅僅的局限于高中學生對相關的名句名篇的掌握上面,以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古代詩文為案例。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進行的古詩文學習,教師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古詩文的講解,進而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并通過古詩詞的學習使學生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古詩詞當中所蘊含的思想文化內涵,進而對其產生思想共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一些高中教師仍然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面,主要對古詩文的結構特征以及語言翻譯進行重點的講解,或者是教師將自己對故事文的理解直接告知學生,缺乏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沒有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思想以及價值觀念和表現方法等相關方面進行學生自己的思考,忽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情感觀念。
3.忽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自我探究
一些教師,通常一味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高中教學當中存在的滲透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知識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或者是直接傳輸教師自己的觀點,以應付相關的考試。常常忽視學生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探究和理解。有的教師甚至武斷的強加給學生自己的觀點,嚴重阻礙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的發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在傳承傳統文化過程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內容較少且單一
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大多只是在高中課文當中插入一些古詩或者是古代文言文,教師通常是通過對這些詩詞以及文言文的講解,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滲透的目的。但是這種單一的方法也只是讓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初步的接觸,并不能讓學生很好的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
2.教師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大多只重視對學生考試技巧的訓練,在進行語文課文的基本教學之后,常常忽視學生的深入性發展。通常就是對學生進行針對高考的模擬練習,通過對大量試卷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根本不注重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3.教師的傳承方法缺乏創新
高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承當中,常常采用教師講臺上講授,學生在下邊聽,對文化傳承的形式較為固定并且呆板,缺乏創新能力。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常常會使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感到枯燥、乏味,漸漸地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動力,這嚴重的阻礙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四、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傳承主要措施
1.增加傳統文化在高中教學當中的內容
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增加傳統文化的內容指的是增加傳統文化的內容范圍。通過對不同范圍以及不同題材的傳統文化內容的增加,如增加一些傳統文化當中待人接物方面的內容或者是增加一些人物傳奇故事等內容,進而豐富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傳統文化的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和精髓的學習,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
2.采用多元化的傳統文化傳承方式
教師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例如,在對《蘭亭集序》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任務下達,讓學生自主預習《蘭亭集序》,之后以情景劇的形式再現作者寫作時的場景,從而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師在對古詩詞的講解當中例如《琵琶行》,教師通過對其中一些描寫書手法的講解,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來寫首小詩,從而讓學生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3.加強對教師相關觀念的培養
高中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以及傳承的重要時期,教師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進行一些傳統文化內容的滲透,進而促進傳統文化在高中學生當中的傳承。加強教師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提高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傳承力度,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相關的教育部門以及學校,通過組織相關的內容學習以及培訓,提高高中語文教師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加強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的傳承。
五、結語
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進行相關的傳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思維能力等。教師通過有效的方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引入傳統文化,在增加學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文章通過對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傳承進行相關分析,為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傳承傳統文化提供相關參考。
參考文獻:
[1]王珊珊.論如何推動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劍南文學,2011,(10):68.
[2]武育新.芻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111.
關鍵詞:長春;高校;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2
第一部分 概述
一、調研目的
為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在大學生中的認知情況,我們于寒暑假期間,對長春市的三個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當街隨機訪問調查,本次調查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項:
1.了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和認同程度,從而了解傳統文化的普及程度。
2.了解傳統文化的主要傳播途徑,教育方式和內容,進而分析傳統文化的推廣力度。
3.通過分析傳統文化的現狀,對以后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教育方式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二、抽樣框和樣本
(一)抽樣框
按照調查目的的要求,調查對象主要為長春市內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和吉林財經大學的在校大學生。
(二)樣本的形成
1.將長春市區分為若干個區域。
2.從中隨機抽取幾個區域構成訪問范圍,具體范圍確定為吉林大學以及東北師范大學和吉林財經大學的校園內。
3.從被抽取的區域中按照隨機原則當街隨機選取訪問者構成樣本。
(三)樣本的容量
根據調查目的的要求,將大學生樣本容量確定為500份問卷。有效問卷482份。
三、調查方法
本調查組織采用了隨機抽樣法選取訪問范圍,在每一個被選擇的區域中再按照隨機原則選取被訪問者,總體采用了分層抽樣方法。實地調查采用訪問方式進行,這就使得此調查方式和方法具有隨機性,能夠依據樣本指標推斷總體指標。
四、訪問過程控制
此次調查人員由吉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花林竹海小組4名同學組成。正式訪問前均做了認真的訪前培訓,另外,每天訪問結束后,各組長都對本組當天的工作做了核對和總結,各組間也有一定的溝通和監督,這兩個控制手段有力的控制了整個訪問過程,保證了調查訪問的質量。
五、數據的錄入和檢索
返回的問卷經過初審和終審合格后,即編號錄入,錄入完成再進行正確性復核,之后,開始有關數據的檢索。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分析
此次調查的被訪者為長春市高校大學生,分別來自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以及吉林財經大學。其中吉林大學作為綜合類大學的代表,東北師范大學屬于師范人文類大學,而吉林財經大學則是財經類大學的典型代表。在長春地區一共發放問卷500份,其中在吉林大學發放問卷165份,收回有效問卷149份;在東北師范大學發放問卷167份,收回有效問卷167份;在吉林財經大學發放問卷168份,收回有效問卷166份。
二、調查問卷具體問題分析
(一)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
1.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
在對于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方面,不同學校的同學表現出了較大的差異??傮w來說,大部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一般,占到總人數的47.30%,而非常關注、關注、不關注的比例分別為2.70%,27.59%和20.95%,只有1.45%的人表示對傳統文化根本不關注。另外一方面,通過不同學校之間的對比,吉大和東師的同學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明顯高于吉林財經大學的學生。在吉大和東師的學生中都有超過30%的學生對傳統文化表現出了非常關注的態度,這可能緣于吉大作為國家重點綜合類大學,注重培養全方位人才,而東師本身就是師范人文類大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在傳統文化方面的培養,從數據中來看,東師的學生對傳統文化表示不關注的比例也是三個學校中最少的。吉財則有55.42%的學生表示對傳統文化關注程度一般,這從側面表現出吉林財經大學還是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的傳播氛圍的。
2.學校相關課程設置
總體來說,各個學校關于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不是很多,開展的相關校園活動也不很豐富,并不能很好的滿足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學習的需求。其中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有必要加強關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甚至有很多同學認為可以將有關傳統文化的課程設為一門必修課。
數據顯示,學校在傳統文化的相關課程設置方面,其中東北師范大學開設的課程相對而言還是比其他兩個學校略多一些的,這說明師范人文類的學校更加重視學生在傳統文化方面的學習。
3.傳統文化校園活動的開展情況
在開展校園活動方面,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有關傳統文化校園活動的開展情況并不樂觀,現在大學內雖然開展了很多的社團活動,但是關于傳統文化的內容卻少之又少,我想這應當引起學校有關部門的重視,多組織學生開展相關活動。通過對比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學校開設相關課程的數量與學生開展相關活動的情況是呈正相關的,可見老師的授課內容對學生的整體認識和行為活動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二)傳統文化未來前景
1.發起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活動的必要性
對于保護傳統文化的的必要性,三個學校的同學的態度基本相同。從總體來說,93.98%的人認為我們有必須要發起保護傳統文化的活動。三個學校的被調查者中也都超過了90%的人認為應該保護傳統文化,而吉林財經大學更是高達95.78%。這反映出,我國傳統文化急需保護的事實普遍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2.國傳統文化的未來和國人對傳統文化積極作用的認可程度
從總體來看,70.1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積極作用的認可程度更是高達93.98%。說明我國傳統文化在國民心中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三個學校的調查結果大致相同,部分有略微差異,但并不影響對于傳統文化態度的大方向。東師和吉財認為傳統文化未來前景較好的同學分別占73.05%和74.70%,情況基本一致;而吉大則是61.75%,相對其他兩個學校少了13%。表明吉大認為傳統文化未來和傳統文化對中國發展作用不明朗的同學明顯多于東師和吉財。在吉大對于傳統文化不看好的學生也大大多于其他兩個學校。此結果將理工類學生和文科類學生的差異體現的淋漓盡致。吉大學生更偏向理性的思考。東師和吉財則更傾向于感性的感覺,對傳統文化抱著極大的信心。
(三)傳統文化的傳播現狀
1.傳播途徑對比分析
現在大家現在接觸的途徑主要還是集中在報紙書刊,影視廣播和互聯網,說明在現階段大家主要還是通過自己來接觸到傳統文化的。但是對于同學們所期望的接觸途徑來說,大家還是更想通過課堂講授和校園活動來加強這方面學習,這表明校方在這方面的努力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2.傳播內容內容對比分析
從整體來說,現在大家接觸到的傳統文化主要還是集中在精神方面。在物質和行為文化這兩方面,大家都覺得有所缺失,想要進行更多的了解。在制度方面,大家了解的不多,也并沒有想要進行深一步了解的欲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對于傳統的建筑,服裝,飲食,民俗等保護力度不夠,導致很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髓有所流失,在禮儀方面,我們現在更是懂得更是少之又少。雖然我們現在可以接觸到一些精神層面的傳統文化,但掌握的不多也不精。這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除了要在精神層面上提供更多,更精的精神文化食糧,更應該注意保護現實生活中還存在的活的傳統文化。比如,保護各地有特色,有歷史的傳統建筑,重視對于各民族各地區特色節日民俗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多管齊下,把我們的傳統文化更好地發揚下去。
3.缺失原因
通過調查分析,總的來說關于儒學國內遇冷現象41%的人認為是中國人對傳統文化傳承力度不夠,25%和21%的人分別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畸形發展的怪現象和中國人對本土文化了解膚淺。在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中,大部分人認為學校沒有起到良好的傳播作用,有33%的同學認為學校過度重視考試升學,忽略了傳統文化的教育。26%的同學認為整個社會沒有形成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社會教育缺失。在調查中,受訪者也給我們了很多他們認為的原因,總結下來,其他選項中分別有以下幾類:社會發展太快,物質等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歷史原因;國家宣傳不夠,人們對傳統文化認識不成熟;戰爭及破壞;國家不重視;生活節奏過快;老師不清楚。我國的教育制度和學習氛圍都嚴重造成了傳統文化的缺失。
第三部分 建議
一、對政府機構的建議
(一)通過相關的法律來保護傳統文化
雖然大部分人覺得沒有必要將保護傳統文化提高到立法保護的層面上來,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我們只依靠自己的自覺學習和民間發揚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們認為對于保護傳統文化的立法是刻不容緩的,我們應該在各個層面上建立相關的法律來保護傳統文化。
(二)加大對于本地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
每個地方的政府都有責任保護好本地特色的傳統文化,包括當地的歷史遺跡等。提高保護意識,對于符合要求的傳統建筑民俗等,地方政府可以進行申遺,在各地開展宣傳活動,或者是舉辦文化節等節目來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讓傳統的東西融入廣大人民的生活中去。
二、對學校的建議
(一)增加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
高校開設的傳統文化課程和開展的傳統文化活動滿足不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需求。建議高校增加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多多開展關于傳統文化的活動,加大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度。
(二)樹立大學生的愛國責任意識
大學有責任讓大學生成為一名有責任感的中國人。這里的責任感就當然包括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化教育方面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樹立大學生的愛國責任意識。
三、對大學生的意見
(一)提高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熱情
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堅持學習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自身自省傳統文化的修養高了,整個社會的素質也就提高了。
(二)積極響應國家的學習號召
積極參與社會上和學校中舉辦的相關活動,在活動中與大家交流傳統文化,互相切磋,交流心得,促進大家的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活動中我們可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能夠更加正確地學習和接受傳統文化,吸收其中的精髓。
一、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幼兒園日常活動中的現狀及滲透方法
(一)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的現狀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生活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特別是我們的孩子逐漸被外來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孩子懂得簡單的英文、會玩電腦游戲,喜歡麥當勞、肯德基,但是對老祖宗的東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缺少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在當今的我國基礎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正被納入到正常的教學目標中去。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滲透的方法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因此,我們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在幼兒園里進行了一系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1.主題活動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在我園開展的整合課程之中,圍繞幼兒熟悉且喜歡的中華傳統文化作品開展主題教學活動。在大班上學期,我們組織幼兒開展了“大中國”的主題活動,通過故事、兒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背景;通過音樂、美術活動了解京劇是中國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增長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親和力;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作品的藝術魅力。
2.在其他領域教學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我們不但組織專門性的主題活動,在其他內容的主題教學中,我也將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滲透其中,通過創設活動情境、營造活動氛圍等來發揮中華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作用。
3.在玩中學習傳統游戲
幼兒主要的活動是游戲,他們以玩的方式進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從嘗試對物體的實際操作發展到表現事物的意義。我在組織幼兒游戲時,有意識地把民間游戲滲透在幼兒的游戲中。例如,在進行語言游戲時,我和幼兒玩童謠誦讀、繞口令、問答游戲等;體育游戲時,我和幼兒玩傳統游戲,使幼兒既體會到傳統游戲的快樂,又豐富了運動技巧,有效地發揮了身體運動的潛能。
4.在探究體驗中學習民間工藝
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反映了中華兒女的聰明才智。為了讓孩子了解、學習、傳承,這些傳統工藝,我們根據孩子的興趣,有選擇地把這些工藝重現在幼兒的生活中。例如,我們利用六一開展了一次大型活動,利用每個班的教室開設了許多民間游戲坊,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每個活動,通過多種材料、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讓幼兒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美,體驗中國人的偉大智慧,從而為做中國人而自豪。
5.利用傳統節日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每逢重大節日,幼兒園都組織綜合性的慶?;顒?,有年級組織的慶?;顒?、班級慶?;顒?、親子慶?;顒拥?,讓幼兒在傳統節日氣氛的烘托中,親身感受各類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美,體驗參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樂趣。通過活動,幫助幼兒了解中國人過節的習俗,感受過節的氣氛并分享過節的快樂,體驗與同伴一起過節的喜悅。
二、傳統文化教育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的建議
1.傳統文化內容的選材是教育開展的關鍵
傳統文化是在古老歷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其中一些傳統事物隨時代不斷發展已消失,幼兒難以有相關經驗,在教育思想中,也難免有些消極、封建的思想混雜其中,且個別內容學習難度較大,對幼兒不具有意義且難以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合理選材,辯證地揚棄、選擇傳統文化內容中的精華對幼兒教育。
2.教的良好素質是傳統文化課程實施的保證
要使傳統文化釋放出魅力,使課程獲得成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良好的音樂、美術、文學修養,有把握分析教材的能力,能選用有效的方法深入淺出地教學;要有改編教材為其注入新活力的能力;要有良好的情感表現能力,能自如的應用語言、表情達意的傳遞作品的內涵,因為優美的語言可以使幼兒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愉悅地接受教育。
3.家園配合是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方向及價值
(一)傳統文化傳承與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相關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文化的基礎,從中小學美術教材了解可知,中小學美術教育不H僅是美術技能技巧的傳授,而應該是在一種文化觀的觀照下學習,應該讓學生在一種文化情境中理解美術。對于古老的傳統文化,我們應當充分地加以利用,使傳統文化有所繼承,有所延續,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并取其精華融入到教育過程始終,發揮其巨大作用。打個比方來說,兒子與母親有著血緣關系,母親的基因遺傳至兒子。因此,了解母親有助于了解兒子,反過來說,了解兒子也有助于了解母親。傳統文化與美術也是母與子的關系。美術是傳統文化之子,則必然存在著傳統文化的基因,那么通過對美術的了解也能了解孕育它的傳統文化母體。
為了更好地通過美術了解傳統文化,也為了更好地通過傳統文化了解美術,可以讓中小學美術課程走進傳統文化,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二)傳統文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運用和重視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優秀的中小學美術教材了解可知,與傳統文化有關聯的課程逐漸增多,將現在所缺失的傳統知識揉合到美術教育中去,讓藝術生活化,讓文化與教育不再脫節,讓傳統文化、傳統藝術、民間藝術的加入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所以,在缺少情感與關懷的信息時代,具備人文關懷特征的傳統文化被慢慢記憶起來。學校美術教育在這一時刻肩負重任,通過美術教學,讓學生了解民族傳統藝術文化和對于培養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自身的審美觀念,都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激發珍惜美術遺產、關愛民族文化的情感,讓學生學會傳承與保護文化遺產,莫讓“遺產”變“遺憾”。這是美術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通過美術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
二、讓傳統文化滲透于中小學美術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這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前面已論及美術教學不僅僅是技能的教學,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活動。所以美術教育必定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任。那么,如何在美術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從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探討與實踐。
(一)在欣賞課中滲入傳統文化理念
就拿《中國傳統色彩印象――中國紅》的一節欣賞課舉例吧。首先,以圖片呈現事實:這些圖片包括春節期間的一些具有傳統特色的裝飾物上的紅色;敦煌壁畫中的紅色;油畫《開國大典》中的紅色;剪紙作品、婚慶服飾、影視作品、雕塑作品中的紅色;劉翔運動服的紅色……,從而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紅色的確是中國人喜歡的顏色,是中國傳統民俗中所常見的顏色。其次,教師點明了“紅色是令人熱血沸騰的顏色,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最喜歡的顏色,它象征著喜慶、熱鬧,代表著吉祥、如意,更是讓每個炎黃子孫驕傲的顏色?!边@里還需要注意兩點,一是講明紅色的象征意義,比如在五行中是火的顏色,其二是教師對形象后面的文化進行一定的發掘,揭示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吉祥如意的追求。接下來,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紅色的運用的方法。如果教師將第二個環節取消,直接由舉例進入到介紹傳統文化對紅色的運用,并繼之于進行操作活動,那么這樣一節課雖然有中國傳統文化之題,卻無中國傳統文化之實了。
(二)在技法課中滲入傳統文化
美術技法教學中教材要求對學生安排一定內容的臨摹寫生、創作等課業實踐,應該說,這是對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最好時機,使學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國傳統美術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摘 要: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特征越來越突出。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承載著自身的文化,正猛烈地沖擊中國的傳統文化。本文在分析我國中職英語教學中缺失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和原因的基礎上,探討了一些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 傳統文化 英語教學 中職教育
1.當代中國中職英語教學現狀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我國,英語成為升學、晉升、人才評價的主要標準之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育作為直接與社會接軌的教育體系,就更重視英語教學。然而,與如火如荼的英語普及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忽略和漠視。
無論英語教材還是英語課堂,都大量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與習俗,而且強調要學好英語,了解文化很重要。然而,在加強對英語各層面文化介紹的同時,實際上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授。當前的這種教學體制使學生的英語學得一知半解,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傳統文化也被同化得不中不洋,失去本來的韻味。調查發現,一些中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令人擔憂。有的對傳統文化失去興趣,有的則是知道與否無所謂,很少有了解傳統文化并以此為豪。大部分學生也只是背出一些在中學時代已經背過的詩詞、散文之類,且那也是因為要參加考試才背誦。我們在和外國人交談的時候,可以聊西方的傳統節日、文化等,卻無法向他們介紹我們的傳統文化。對英語教育的過分重視導致西方文化的強勢輸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出遭到忽略。
2.中職英語教學缺失中國傳統文化原因
中職教育作為90年代一種新興的辦學模式,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不長,甚至可以說還處在探索階段。中職英語教材在編寫和內容的選擇上還不是很完善,存在一定的缺陷。許多教材取自英文原版讀物,主要涉及英美國家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缺失。例如我在學校授課使用的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第三版《大學英語精讀》,課文里很難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身影。這樣英語課就變成學生純粹學習英語語言和文化知識的過程。
在師資方面,絕大部分英語教師都是英語專業出身,在校學習也是以英語為主,沒有奠定扎實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底,缺少中文素養,不能站在中西文化比較的高度把控英語教學。如果老師對這些知識知之甚少,就更談不上以此感染和教育學生。同時,中職英語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也存在誤區,主觀上認為自己上英語課就是教授學生英語語言和西方文化知識,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教授應由語文教師或者是歷史教師來承擔。因此,學生在這種影響下自然也就有意無意地對傳統文化采取一種弱化甚至忽視的態度。
3.改善的途徑與方法
3.1改革中職英語教材
目前中職英語教材中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介紹少之又少,要求學生用英語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務必先了解一定的中國文學、史學知識。首先,可以增加一些表述傳統文化的英語詞匯,比如春節、中秋、端午,等等。其次,可以多設置一些中英文化在風俗習慣、社交禁忌、、價值觀念、交際規則等方面的內容。還可以將一些國學經典,如《道德經》、《學記》、《孟子》等的精華翻譯成英文作為教學材料。中職年齡階段的學生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強的時候,讓他們扎根于民族文化學習英語,同時用英文的視角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必然為他們帶來全新的感受。在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同時,也為他們將來的跨文化交流積累豐富的素材。傳統文化中的許多為人處世之道能提高中職學生的個人修養,為他們進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3.2提升教師中文素養,轉變英語教學觀念
英語教師重視英語知識和英美國家文化的傳授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事實上,無論是教學過程還是實際運用,英語學習和中國傳統文化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中職英語教師,不僅是英美文化的教授者,更應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在學生面臨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沖擊愈加尖銳復雜的新形勢下,教師提高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不斷強化自身傳統文化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母語文化素養,縱覽本民族文化,站在中西文化比較的高度上把握英語教學。
3.3改進中職英語課堂教學
中職英語教師要改變過去一味重視英語知識和英美文化傳授的方法,而是應當注意中西兩種文化的差異,在課堂上對其進行比較并講解,有意識地將課本中的內容與中國傳統文化聯系起來,通過這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對兩種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通過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可以了解到許多與我們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我們見到熟人,往往問:“吃過了沒有?”而英、美國家的人卻問:“How are you?”我們關心吃飯問題,他們則關心天氣問題??傊?,只要充滿好奇心,就會天天有新發現,學生也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樂趣。
4.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沒有它,我們將面臨被國際強勢文化同化的威脅。在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職英語教學中,必須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復雜的新形勢下樹立民族信心,才能培養學生平等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跨文化雙向交流的能力,才能保持民族的文化獨特性,實現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Bailey & Borlach 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5.
[2]Phillipson R.Linguistic Imperiali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繪畫教學;分析;建議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尤其在繪畫藝術方面,中國的傳統文化為繪畫大師們提供了無限的創作靈感,貢獻了無數經典作品。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及思想的革新,繪畫教學中產生了傳統文化缺失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沒有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對繪畫教學的重要性。
1 中國傳統文化對繪畫教學的重要意義
1.1 中國傳統文化是繪畫教學的文化基礎
在繪畫教學的最初階段,是對繪畫技法的相關教學,可以說是繪畫學習的技術基礎。然而繪畫藝術的最終發展是一種藝術的創造,所以在繪畫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至關重要?!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豐富的文化儲備才是藝術創作的基礎。隨著我國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不再以文化課單一指標的考量決定學生的未來,但在此背景下,文化課水平依然影響藝考生考試的整體成績。進入大學后,一些學生也會因為文化知識的匱乏而影響繪畫的學習,制約他們繪畫水平的提高。所以,無論在哪一階段的繪畫教學中,都應該注重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把中國傳統文化帶到繪畫教學之中,為學生繪畫水平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中國傳統文化可以促進繪畫教學的完善
隨著素質教育的有序開展,教學實踐中的各個學科都在進行創新建設,不斷進行學科的完善。藝術類教學雖然覆蓋面不及常規教學,但也肩負著藝術人才的培養責任,同樣需要進行教學的革新。將傳統文化引入繪畫教學,能夠充實繪畫教學的內容,完善繪畫教學的課程體系,為繪畫教學工作提供了發展的契機。
1.3 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實現繪畫教學人才培養目標
近年來,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藝術創造受到各方思潮的沖擊,動搖了傳統文化在繪畫教學中的基礎地位。西方文化的輸入,讓部分國人輕視甚至否定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在繪畫中的傳承面臨危機。中國不僅是一個經濟大國,也逐步向文化強國這一目標邁進,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中國的一張最具特色的名片,是國家軟實力提升強有力的文化支持。[1]繪畫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培養繪畫人才,更高目標是通過人才的培養,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揚,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藝術影響力,推動世界繪畫藝術的共同繁榮。所以,在繪畫教學中確立中國傳統文化的地位,是培養我國藝術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實現我國文化復興的重要保證。
2 分析繪畫教學中傳統文化相關問題
2.1 繪畫教學中缺乏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在藝術生高考中,我國把文化課成績同專業成績一樣作為升學的考量,這樣做的初衷當然是想讓藝考生們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2]但實際上,由于藝術考試對文化課成績的分數線設置較低,導致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都忽視了文化課的教學和學習,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自主了解和主動學習更加難以實現。然而在大學階段的繪畫教學中,類似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因為大學中對于學生的教學和管理相對來說比較寬松,學生又缺乏自發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沒有相關教學管理的約束,傳統文化的普及更加難以實現。
2.2 繪畫教學中偏重于技法教學
隨著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壓力不斷加大,高校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繪畫技法,導致高校的繪畫教學產生急功近利的弊病。如此一來,學生接受的繪畫教學往往是偏向于西方的,[3]使傳統文化的傳承在繪畫中出現了斷層的現象。雖然西方的相關造型技法有著不可忽視的優點,但中國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中國繪畫者獨有的藝術源泉,是我們都應該掌握并傳承的。
2.3 傳統文化的教學形式單一枯燥
在繪畫教學中,雖然有部分學生進行了傳統文化的學習,但是學生們的接受程度相對較低。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普遍接受的是“填鴨式”的教學,并沒有建立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而且教學過程往往枯燥單一,學生參與感不強,沒有產生期望的效果。
3 把中國傳統文化引入繪畫教學的建議
為了提高繪畫教學的質量,培養更加優秀的繪畫人才,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文化帶入繪畫教學實踐刻不容緩,必須讓社會、學校、繪畫教師以及學生產生應有的重視。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3.1 完善相關考試政策
在藝術院校以及相關藝術類專業招生時,除了對考生專業水平的考察,還應該注重對其文化知識的考量,尤其是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過詳細的研究和嚴謹的判斷,適當增加文化成績占藝考成績的比重,在政策上引起繪畫老師和學生的重視。
3.2 更新高校藝術類專業課程設置
與高中階段的藝考改革相呼應,高校的繪畫教學工作也必須作出調整。一方面,增加與中國傳統知識相關課程,以選修或必修的課程形式讓學生們進行傳統文化的集中W習,提高繪畫專業學生的傳統文化底蘊,通過考試的形式約束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在校園內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傳統文化的普及。例如,開設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展,讓學生們自發地了解傳統文化,并將傳統文化融入繪畫創作中,而通過展覽的形式可以讓更多的同學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主動了解和使用。
3.3 提升繪畫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
作為繪畫教學的一線工作者,繪畫老師應該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在繪畫教學的實際工作中,繪畫教師除卻這一本職身份,也應該是一名繪畫創作者,[2]必然要具備一個創作者應有的素質。我們講“言傳身教”,也就是說在對繪畫知識的日常講授之外,繪畫教師更要以身作則,把傳統文化融入作品的創作中。
3.4 強化繪畫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應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是歷史文物,不能將它束之高閣,而應該在繪畫教學以及繪畫實踐中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有效利用,實現傳統文化的價值。在繪畫教學中,繪畫教師可以把代表性強的以傳統文化為靈感而創作的作品介紹給學生,詳細向學生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文化內涵,讓學生了解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產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并將其融入創作的強烈愿望。
4 結語
在這個文化多樣、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國傳統文化面臨著傳承的困難。同時,在對繪畫的研究和教學中,我們不斷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以及對繪畫教學的指導意義。經過相關研究,以科學的方法將中國傳統文化帶入繪畫教學,促進繪畫教學的完善,培養更具文化底蘊的繪畫人才,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復興。
參考文獻:
[1] 劉勁蓬.淺析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當代繪畫中的借用[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4(02):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