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16:07: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投資風險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國有企業投資風險概述
企業的投資經營活動以提高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率為核心,從而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在企業的投資經營活動中,存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如果風險發生,則會使整個投資過程蒙受較大的損失,對投資項目的風險進行管理迫在眉睫。自從二零零八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后,全球的經濟仍然處于一個蕭條的狀態,作為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一員,我國自然不能獨善其身,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國有企業的經營也面臨著下滑的狀況。國有企業若想在這種嚴峻的背景下實現企業的收益,就必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識別風險出現的原因,并做出相應的策略管理。
二、投資風險形成原因
對投資風險進行清晰的識別,是國有企業進行投資風險管理的有效途徑。投資風險按照投資行為的介入程度分為直接投資風險與間接投資風險。
1.直接投資風險產生的原因
直接投資風險是指國有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的活動中,由于投資策略錯誤所造成的相應的風險,主要由投資主體所在的生產結構問題、投資決策的失誤、投資執行的不到位以及經營過程的錯誤四大方面組成。
投資主體所在的生產結構是指國有企業所選擇的投資項目所在的行業類別。由于現在的投資主體較多,大多數國有企業采取多元化的經營策略進行分散型投資,使得整個項目不具有連接性,以獨立的個體出現。這也使得企業的資金流向多個管理方向,不利于資金的統一管理。由于跨專業的管理需要較強的前瞻意識以及綜合能力,這對企業的領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化投資致使企業經營模式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不能利用集中優勢進行投資結構的改善,所開發的產品可能不符合市場的需求,從而導致庫存量的大幅度提升。
投資決策失誤是指國有企業管理者在進行項目投資時,缺乏全局的觀念以及系統性的分析,對項目的可行性方案存在一定的錯誤判斷。這使得整個投資計劃從開始階段便處于一個劣勢的狀態,易導致后期的投資數據出現失誤,也易導致整個投資項目的失敗。這種投資風險不僅對企業的投資項目造成重大損失,也給企業帶來了較大資金的占用和浪費。
投資執行的不到位是國有企業投資中一個可以控制的風險,對整體需要的人力、物力進行相應的規劃分析,可以提高整個生產團隊的執行力。執行力較弱是因為在整個投資過程中,因為企業的整體經營需要,導致項目的運作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從而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相應的物資、原材料無法在相應的生產線上進行運轉,也推遲了整個投資計劃的完成時間,造成了企業成本的提升。
經營過程的錯誤是由于項目在經營的過程中,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使得整個投資產品已經不符合市場的需要。同時,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生產技術的更新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企業的成本上升,而利潤下降。這部分風險是由于外在的宏觀環境變化所造成的企業利潤損失,屬于系統性風險,不可規避,但卻可以進行正面的預防工作。
2.間接投資風險所產生的原因
間接投資是指企業運用自己閑置的資金進行金融投資業務活動,對金融市場的投資成為了近幾年來企業閑置資金的主要流向。由于金融投資活動的資金來源是直接投資的收益,因此,直接投資的收益好壞直接影響了間接投資的經營效果。國有企業多是以實業起家,經營運作的過程所建立的社會形象也形成了會計科目中的商譽科目,企業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金融投資的效果。由于現在的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必須要有專業的金融專家進行企業資產的打理。而現在企業從事金融資產投資的人員多為業余的人士,這會造成金融資產的劇烈波動,影響企業利潤的穩定性。
三、投資風險的管理策略
投資風險的管理策略是根據國有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所出現的風險,提出一一對應的解決方案,通過科學的風險控制方法減小企業的投資損失。根據直接風險與間接風險的分類,從以下兩方面提出風險管理策略。
1.直接投資風險管理策略
直接投資風險可以采取風險回避、風險控制、風險自留以及風險轉移四大方法進行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對這四種方法進行單獨的使用或者組合使用可以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風險回避是企業的管理層運用較多的一個方法,主要依賴于管理層的市場經營經驗。當一個項目在運行的過程中,將要產生較大的風險時,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改變整個投資項目的經營策略,以保證投資風險降低到最小。
風險控制是指在整個經營活動中,管理者已經清晰地辨別出項目中存在的風險,運用已有的措施進行風險的減小以及成本的降低。在不改變原有投資項目的情況下,將整個項目的風險降到最小。必要時,可以采取放棄整個項目的方法以保全大局。
風險自留是一種風險接受的態度,指項目中存在的風險無法通過相應的措施以及方法進行規避,在不影響整個項目的總體利益的情況下,采取犧牲部分收益的方法進行風險管理。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項目中存在的風險,不逃避,不推卸,以迅速有力的行動減小風險。這種方法已經成為現下的國有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常用方法。
風險轉移是整個項目在經營過程中所采取的科學化手段減小風險的策略。在項目經營之前,建立一系列合理的風險管理機制,以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建立相應的投資風險管理機制包括以下三個步驟:明確管理層的責任,落實風險承擔者的收益回報,掌握風險承擔者的地位。
明確管理層的責任是指投資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按照項目的分工明確每一個業務工作的負責人,做得有法可依,有證可查。進行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培訓工作,樹立正確的項目風險投資意識,以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與法律責任兩個方向建立對自己責任的認識,使管理層從根本上進行整個財務的風險規避策劃,提高風險管理的水平。
落實風險承擔者的收益回報是對風險承擔者的一種物質以及精神上的激勵。風險與收益并存是一句真言,在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上也存在這樣的情況。風險補償是對風險承擔者在承擔相關的風險壓力以及心理壓力上的回報。
掌握風險承擔者的地位是進行投資項目權責分離的一個基礎。將企業的經營權從政府主管部門中劃分出來,在法律機制上可以受政府的主導,而在經營項目上,具有足夠的自,使企業實現真實的獨立自主經營。
2.間接投資風險管理策略
間接投資風險的管理以金融投資工具多元化的投資方式進行。在金融投資工具使用中,投資收益與風險的大小呈現正比的關系。根據風險收益報酬函數顯示,當投資風險越大時,整個金融工具的投資收益越高;當投資風險越小時,整個金融工具的投資收益處于平衡的狀態。因此,國有企業在進行自身金融投資風險控制時,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投資組合策略,降低風險,提高收益。也可以利用遠期期貨合約對沖企業項目具有的風險,運用利率合約對沖利率調整所帶來的利息風險。運用股票投資等方法加強企業的股息收入,提升企業的紅利收入。同時,企業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財務工具提升企業的收益,通過聯營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加強企業內部的技術革新以及資金的注入,保證企業的活力;通過重組的方式剝離不良的資產,吸收優秀企業的資產,以實現企業內部的做大做強;通過兼并的方式加強企業上下游供應鏈之間的關系,縮小整個材料流轉的成本,提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加強企業的發展。
四、結論
對國有企業進行投資風險的管理,可以從技術層面提高企業的收益,降低企業的風險。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以國內優秀的企業為榜樣,借鑒優秀的風險管理策略,看到不同企業的風險管理策略的差別。在經驗借鑒過程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經營特色,建立獨特的風險管理機制,以科學化的手法提高整個投資的決策性以及降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以保證國有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張勛喜 虎恩波 劉 濤:試論企業投資風險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0(04).
[2]王 爽:試論企業的投資風險及其管理[J].商場現代化.2010(30).
【關鍵詞】企業集團 投資風險 管理體系
我國大多數的企業都是以母子公司的形式運行,企業集團這一概念也是從母子公司的形式上發展而來的,因此企業集團的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母子公司的運行模式。本文會結合母子公司風險控制的內容和特點,對企業集團的投資風險控制進行分析,尋找我國企業集團投資風險管理的新途徑。
一、企業集團投資風險管理概況
我國的企業風險管理研究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起步,與西方國家相比起步時間較晚。我國對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風險決策問題的研究上,并借鑒了國家的研究經驗和理論,對風險控制機制進行了監控和評價。近年來,我國在企業投資風險管理的研究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控制手段和方法上都較為科學合理。當前,許多企業已經實現了投資風險管理的網絡化和系統化,但還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標準。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生產經營方向的多樣化發展,企業的投資風險將進一步提高,在風險控制機制上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企業集團投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企業投資風險的管理在近年來受到了我國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但由于市場條件、理論研究等因素的限制,我國企業集團的投資風險管理機制中還存在較多的缺陷。
(一)公司治理結構混亂,投資風險管理環境基礎薄弱
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是涉及到管理階層、監管部門、行政部門等多個部門的復雜過程。有效的企業投資風險管理應該具有一個相對獨立的部門進行專門的調控和管理,并且與其他部門形成相互的監管和制衡。企業投資風險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還受到企業整體管理制度和水平的影響。因此,要提高企業投資風險管理的水平應當首先加強企業管理制度的建設水平。我國正處于企業結構轉型的時期,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較為混亂,許多企業都存在著董事會權力過于集中的現象,導致管理人員對企業決策具有單方面的決定權,不利于投資風險的規避。為此,企業應當建立起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監督機制,尤其是對董事會的權力控制,為企業投資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制度基礎。
為了使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更好的發揮作用,還應建立良好的內部環境。企業應當重視精神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建設,在企業內部樹立誠信守法的風氣,提高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并與有效的監管機制相結合,增加內部管理的有效性。
(二)戰略目標制定錯誤,實施投資風險管理存在盲目性
管理計劃的目標的制定決定著管理的方向和效果,若企業在戰略目標的制定上就出現錯誤,將會導致企業投資的風險顯著上升,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通常,在企業進行投資前都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投資計劃和目標,管理人員根據設定的目標進行資金的分配,人員的調動等??梢哉f,投資計劃是一切投資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在制定投資計劃時就應當將所有潛在的風險因素考慮進去,并比較風險和收益間的比例,通過科學的決策來確定最終的投資方案。
(三)管理程序不夠完善,缺乏合理的投資風險管理方式
我國企業在投資管理程序的制定上相對薄弱。一方面,企業沒有形成對投資風險的全面把控,在風險管理的時效性和動態性上有所不足。這一問題容易導致當風險發生時企業內部找不到負責人員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從而錯過了最佳的補救機會,還容易在部門之間形成相互推卸責任的行為。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部門沒有充分認識到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對投資風險的管理趨于形式化,沒有制定真正有效的風險分析、識別機制,在管理部門的設置上也存在很多問題和缺陷,影響了最終的管理效果。
(四)信息與溝通失效,導致投資風險控制鏈中斷
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是基于一定的信息基礎的,若企業在信息與溝通渠道上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風險管理的效果,不利于制定和完善管理機制。并且,企業的規模越大,涉及到的業務范圍就越廣,資金的流動性也越大,所產生的信息量也就越多。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及時的掌握必須找到有效、穩定的信息溝通渠道,建立起完善的投資風險控制鏈,從而更加高效的識別風險,制定應對風險的對策。
三、企業集團投資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思路
要構建合理高效的企業集團投資風險管理體系必須依照相應的標準來進行,并且必須明確構建的思路,從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出發,從各個環節做好管理體系的優化。
(一)投資風險管理企業文化的培養
要建立了一個有效的投資風險管理體系,企業管理人員及員工必須建立起良好的風險意識,確保在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中做好投資風險的防范,并且使每一位員工都具備一定的風險應對能力,有效解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從而確保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投資風險管理應當成為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積極促進企業員工風險意識的養成,并將這種意識體現在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自覺遵守企業的風險管理規定。企業內部應當建立自上而下的風險管理模式,從董事會、上層管理人員的投資決策制定到部門人員的生產計劃實施都要進行風險評估和預防。此外,還可以將風險管理實施與員工的薪金和人事調動結合起來,以此來提高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防止員工為追求經濟效益而盲目制定生產計劃。對于風險高發的項目和部門應當著重進行風險意識的強調,可以對一些部門的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增強應對風險的能力。
(二)戰略目標及投資戰略的明確
正確的戰略目標是企業生產經營順利展開的前提和保障,對投資風險管理部門及人員來說,在企業進行投資前必須制定有效的發現和管理風險,并根據風險因素制定合理的戰略目標。制定的戰略目標必須以投資風險作為出發點,采取合理的措施對風險進行防范,并將措施落實到實際的生產環節中。管理者必須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及面臨的投資風險,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既規避了投資的風險,又能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三)風險識別以及分析措施的細化
風險識別是投資風險管理中的最關鍵環節,只有及時發現投資行為中的風險因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來進行預防和規避。風險識別可以分為風險確定、風險分析、風險評價等幾個過程,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識別方式。定性的識別方式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研討分析等方式來實現;定量識別則需要借助計算機、統計學原理等來進行確定。這兩種識別方式還可以綜合應用,以此來提高識別的效率和質量。在進行風險的評估時可以借助一定的模型,通過數據的對比、計算等實現風險的有效評估。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根據模型應用的效果對一些參數和計算方式進行調整,并對最終結果進行校對和檢驗。
(四)及時高效信息傳遞系統的構建
投資信息為投資風險的管理提供了數據的參考,對最終的管理效果將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作用。企業集團的投資過程中,市場條件、商品價格、銷售情況等都會產生大量的信息,并且影響投資風險的大小,因此企業的信息傳遞系統建設應當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個完善的信息傳統鏈,為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提供更好的信息保障。
四、結語
投資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質量已經逐漸成為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方向的最關鍵因素。在市場環境日益復雜的今天,企業要獲得平穩有效的發展,必須建立合理的投資風險管理機制,加強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提供更為安全、有序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斌.跨職能團隊的管理控制問題:一個理論思.會計研究[J].2011(05):38-44.
關鍵詞: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530.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0-0118-05
在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下,近年來,建筑市場日益呈現出建設規模大、質量要求高、技術標準新的特點,這就需要施工企業在穩固原有市場的前提下,理性分析建筑行業技術發展的前景,以市場為引導,走科技興企的發展之路,整合相關資源,適度購置施工設備,提升裝備水平,將為順利、高效完成工程承包合同、實現企業收益提供必要的基礎,推動傳統型施工企業向技術型專業化施工企業轉型。
一個施工企業,如果沒有數量匹配的現代化裝備,就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適當增加在固定資產方面的投入,對于提高現階段施工企業資產質量、施工能力、開拓市場能力、保持市場占有率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大額固定資產投資對施工企業經濟效益能夠產生重大影響,也關系到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目前大量施工企業陸續購置了大直徑的盾構設備,大噸位的混凝土箱梁的制、提、運、架等設備,無縫長鋼軌焊接設備,無碴軌道生產和施工設備,有碴軌道道床攤鋪、長鋼軌鋪設、機械化養路設備,恒張力接觸網架放線設備等大型專業施工設備,在裝備結構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這樣的建筑市場和施工技術發展環境中,大型固定資產投資越來越成為對施工企業發展有全局性影響的重大投資。但相對于建筑市場環境的發展趨勢而言,設備數量和結構仍難以完全滿足施工生產和占領新市場領域的需要,并已成為制約業務發展的瓶頸。并且,大型施工機械設備雖然高效、先進,但其單項資產價值動輒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造價昂貴,設計、制造周期長,管理要求高。投資額巨大的現代化施工機械的決策,對施工企業來講,如同一柄雙刃劍。在這種背景下,施工企業在進行重大設備投資時應充分考慮投資風險,并采取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
一、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特點
按對施工企業長遠發展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分成戰術性投資和戰略性投資兩大類。戰術性投資是指不涉及整個企業前途的投資,戰略性投資是指對企業全局有重大影響的投資。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行為的目的,與其他形式的投資相比,固定資產投資具有投資內容獨特、投資數額大、影響時間長、發生頻率低、變現能力差和投資風險高的特點。
1.固定資產的投資回收期長。固定資產投資決策一經做出,便會在較長時間內影響企業,一般的施工機械和生產設備投資都需要五至十年的時間才能收回。
2.固定資產投資的變現能力較差。固定資產投資的實物形態不易改變,專用性強,轉場使用或二次出售都有一定的困難,變現能力較差。
3.固定資產的資金占用數額相對較大。固定資產投資一經完成,在資金占用數量上便相對穩定地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而不像流動資產投資那樣能夠經常變動。
4.固定資產投資的實物形態與價值形態可以分離。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投入使用以后,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固定資產價值便有一部分脫離其實物形態,轉化為貨幣準備金,而其余部分仍存在于實物形態中。在使用年限內,保留在固定資產實物形態上的價值逐年減少,而脫離實物形態轉化為貨幣準備金的價值卻逐年增加。直到固定資產報廢,其價值才得到全部補償,實物也得到更新。
5.固定資產投資的次數相對較少。與流動資產相比,固定資產投資一般發生頻次較少,特別是大型施工生產設備投資,一般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發生一次。而每一次這樣的投資,對于企業來說,都意味著企業主業類型、核心市場、技術水平、生產能力跨上一個新的臺階,它在為施工企業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風險也相伴而生。
6.往往涉及新技術、新工藝,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占領市場有較大影響。
二、固定資產投資對施工企業的財務影響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的組織管理體系復雜,所引發的環境影響、社會影響較大,對施工企業發展亦有重大影響,并且對于施工企業的財務影響是全方位的。因此,研究固定資產投資對施工企業帶來的影響時,不僅要分析其對企業資產總額和當期利潤的影響,還有必要分析其對企業未來價值等方面的影響。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而言,這種影響主要表現為:
(一)對施工企業資產規模的影響
在安裝調試期,全部以自有資金投資的設備,企業資產總額不會因投資決策而變化。但是,這種情況不常見。一般來說,耗資如此巨大的投資項目總是要以負債方式籌集部分資金,即使投資本身沒有直接增加負債,施工企業也會因自有資金用于設備投資而在其他生產經營增加部分負債,企業資產總額就會隨之增加。
設備正式投入適用后,由于一般也總是要以負債方式籌集部分流動資金,企業的資產總額一般會隨項目投產而增加。施工企業的凈資產則會根據工程項目盈利或虧損情況而相應增加或減少。
(二)對施工企業當期的盈利水平的影響
在安裝調試期,施工企業必須為所投資固定資產投入大量自有資金,從而失去自有資金其他的潛在盈利機會,或為相應增加的債務資金承擔財務費用。因而,在安裝調試期甚至在正式投入使用初期會產生降低企業的利潤額和盈利水平的影響。
正式投產并取得利潤后,企業利潤絕對額得到增加;但工程項目如出現虧損,企業利潤將會因此而減少。至于企業整體盈利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取決于企業原盈利水平和工程項目盈利水平的相對高低。如所投資資產的自有資金內部收益率高于企業的原凈資產收益率,企業整體盈利水平將得到提高;反之將降低。
(三)對施工企業未來的利潤增長點的影響
企業良好的成長性不僅體現為每股收益和利潤總額的增長,還體現為具有現實或潛在盈利能力的資產的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高。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從一個較長的時期來看,正常經營的企業其利潤的增長或盈利能力的提高最終必然帶來凈資產的增長,利潤增長和企業資產增長是同向的,利潤或資產(凈資產)的增長都是企業成長的具體表現。但是,這并不是說,利潤或資產的任何一方面的增長都可以完全反映企業成長性的高低。在一定時期內,出于不同的經營目的,有可能舍棄某一階段的利潤以換取企業資產價值或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固定資產投資恰恰是施工企業在資產價值、利潤、盈利能力方面不同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固定資產投資提升了施工生產能力,擴大了市場影響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會因此而增強,從而影響企業成長性和未來的獲利水平。
(四)對施工企業資信評價、融資條件的影響
在固定資產投資活動實施過程中,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使施工企業資產負債結構和現金流量發生變化,資產規模的擴大使企業短期盈利水平降低,從而影響企業債務償還能力、盈利能力及相應的財務指標。這會促使投資者和債權人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信重新做出判斷,從而引起融資條件發生變化,影響企業的資金供給條件和數量。
三、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現狀
由于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更需要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去規避風險,保證效益、質量、進度三大目標的實現。但是,目前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狀況不容樂觀,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施工企業內部,都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法規不完善
近年來,財政部、證監會、國資委等一些政府部門出于加強對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監管的需要,陸續出臺了一些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內部控制法規,如《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等。這些法規的目標定位還主要停留在糾錯防弊、保全資產層面。作為內部控制的目標,與國外目前已相對科學的定位相比,還有較大的距離。另外,這些法規在實務上的可操作性也有待提高。
(二)缺乏良好的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內控環境
在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由于投資規模大,涉及的現金流巨大,經濟利益涉及方方面面,從而對施工企業高層管理者的道德操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現實情況是高管違規事件頻發。另外,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對待風險的態度和對管理的重視程度,會對控制環境有極大的影響。目前不少企業的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淡薄,只注重上規模、上項目,缺乏花大力氣加強內控、練好“內功”的長遠眼光。因此常會采取不考慮企業風險和長遠發展的短期行為(如,做出投資決策時,僅圍繞當前利益而動,較少考慮工程項目竣工后的設備閑置或轉場使用費用),并常常導致嚴重后果,最終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三)固定資產投資內部控制程序的設計欠合理
內部控制是施工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對于防范舞弊,減少損失,提高盈利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對固定資產投資業務而言,建立健全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更顯得十分重要?,F實中很多施工企業在內部控制具體環節的設計上不完備、存在控制“盲點”,控制程序欠合理、存在缺陷,導致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常出現各種問題,給施工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有些施工企業不惜成本聘請專業的咨詢公司制定了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執行中流于形式,內部控制制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四)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行為極端化
即使在管理水平相對較高的大中型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實務中,通常也缺乏完備的風險管理機制,僅以“風險管理體系”或“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替代。實際工作中,常出現兩個極端,或形同虛設、毫無“剛性”;或僵化死板、缺乏“彈性”。而風險管理機制應當是指圍繞風險和風險組合管理的一套固化的運行機理和方法。首先,它有別于“風險管理體系”。因為所謂體系是一系列靜態要素的系統組合,而風險管理機制則是“活”的,是將這些靜態要素按照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運行起來,并落實到企業管理和各項業務活動中。其次,它也區別于“風險管理解決方案”。解決方案一般指在具體情景下針對具體風險的具體解決辦法,而風險管理機制則是自動運作、自我學習的,它能幫助使用者根據風險的變化,靈活調整,或重新制定和執行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并進行反饋。因此簡單地說,風險管理機制就是風險管理體系要素和風險管理流程在實際管理業務活動中不斷運行、不斷調整的運作機理。
(五)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內部審計監督機構不健全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合規、合理和有效的獨立評價機構,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其他內部控制的再控制。目前,大中型施工企業一般都成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在審計依據方面,固定資產投資缺乏科學、客觀的審計標準,審計中以主觀判斷為主,風險難以控制;在內審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方面,由于大部分內審人員為財務或審計專業,對固定資產投資業務不精通,很難行使其監控職能;不少施工企業為爭項目、趕進度,而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內部審計大多流于形式,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獨立性方面,由于大部分內審部門都是在總經理或分管財務副總等的領導之下,獨立性不強,其監督力度也大大受到限制,尤其對高級管理人員的舞弊行為常常是無能為力。
四、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問題的基本對策
(一)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法規
第一,進一步完善投資宏觀調控體系,按照職責分工,相互協作,調控全社會的投資活動,保持合理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第二,加強投資統計工作,改革和完善投資統計制度,進一步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全社會固定資產存量和投資的運行態勢,為投資宏觀調控提供科學依據;第三,建立各類信息共享機制,及時政府對投資的調控目標、主要調控政策、重點行業投資狀況和發展趨勢等信息,引導全社會投資活動;第四,綜合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對全社會投資進行以間接調控方式為主的有效調控;第五,建立投資風險預警和防范體系,加強對宏觀經濟和投資運行的監測分析;第六,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風險責任追究制度。行為主體對行為負責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準則,相關的部門、人員要對固定資產投資支出的計劃、行為和結果負責,在這方面,可以借鑒西方一些國家的做法。如澳大利亞注重強調投資決策和執行的責任與透明,其聯邦、議會、監察專員公署、國庫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都可依《1982年信息自由法》、《1997年財政管理和責任法》、《1997年總稽核法》、《1999年公共服務法》以及有些大型工程項目的預算單獨立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日本的《人事院規則》對投資決策和實施當事人違法違規行為的情節規定十分詳盡,并且處罰標準對應、明確,具有極強的操作性。因失言、失職、腐敗、違法、瀆職等行為承擔經濟、刑事責任,受到法律、紀律追究。
(二)營造良好的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內控環境
施工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存在于一定的內控環境之中。內控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施工企業其他控制能否實施或實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強也可削弱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的有效性。比如,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中的某些程序由不值得信任或不具備勝任能力的員工執行,可能使特定的管理失效。
一般說來,施工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內控環境具體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經營作風;企業組織機構;管理者的職能及對這些職能的制約;確定職權和責任的方法;管理者監控工作時所用的控制方法;人事工作方針及實施措施;本企業業務的各種外部關系等。
由于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涉及的現金流大,因而風險也更大,所以,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營造良好的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的內控境更為重要。實務中,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研究相關的法規政策,準確把握政策變動方向,預測可能發生的變化,降低因政策變化給施工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其次,企業管理層應當對經濟形勢、經濟周期、行業態勢進行深入研究,提供決策支持,以游刃有余地應對固定資產投資風險;再次,企業管理層應當研究市場發展趨勢和競爭對手的實力情況,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最后,制約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特定條件下,內控環境要有一定的彈性空間。
(三)科學設計固定資產投資內部控制程序
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內部控制程序通常包括職責分工控制、授權控制、審核批準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系統控制、內部報告控制、經濟活動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信息技術控制等。科學的設計內部控制程序需要做好:第一,職責分工控制。施工企業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按照科學、精簡、高效的原則,合理設置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崗位,明確各崗位的職責權限,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便于考核、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企業在確定職責分工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制衡要求。第二,授權控制。要根據職責分工,明確各崗位辦理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業務與事項的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應責任等內容。相關人員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且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辦理業務。 第三,審核批準控制。要按照規定的授權和程序,對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業務和事項的真實性、合規性、合理性以及有關資料的完整性進行復核與審查,通過簽署意見并簽字或者蓋章,作出批準、不予批準或者其他處理的決定。 第四,預算控制。要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等各環節的管理,明確預算項目,建立預算標準,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及時分析和控制預算差異,采取改進措施,確保預算的執行。 第五,資產保護控制。要求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對資產的接觸和處置,采取財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資產保險等措施,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的安全完整。 第六,會計系統控制。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施工企業的會計控制系統,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以及相關固定資產投資信息披露的處理程序,規范會計政策的選用標準和審批程序,確保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 第七,內部報告控制。要求施工企業建立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內部報告制度,明確相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報告和處理程序,及時提供業務活動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經濟活動情況,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內部報告方式通常包括例行報告、實時報告、專題報告、綜合報告等。 第八,經濟活動分析控制。要求施工企業利用因素分析、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方法,定期對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活動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并提出改進意見和應對措施。第九,績效考評控制。要求施工企業科學設置固定資產投資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對照預算指標、投資回報率、風險管理目標等,對相關人員進行業績考核和評價,兌現獎懲,強化激勵與約束機制。
(四)建立“韌性”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機制
施工企業應當建立科學、規范的“韌性”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機制。面對新的管理架構、組織方式和運營模式,應該積極調整管理策略,加強內控建設,從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三個環節入手,健全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長效機制,既強健又有一定的彈性。首先,事前防范是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的基礎,主要通過系統建設、制度建設、組織建設等方面來完成。一方面應著重加強對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規章、流程、制度的梳理,制定統一的規范,突出關鍵控制點,剔除不必要的過度控制,保證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揮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模式和管理架構的作用,既保證固定資產投資效益、效率的提升,又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其次,對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的事中控制應當通過“法治+人治”的方式實現。這是由固定資產投資的單件性和管理事項的不可預見性決定的。 “法治”是指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制度對業務的約束,“人治”是指對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業務負責人的履職授權和管理行為。
(五)健全固定資產投資的內部審計監督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在施工企業在管理實踐中至關重要。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是內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部門應當獨立地對投資項目全過程的管理、內控及財務收支及其他技術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監督。這是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主要內容,應當成為施工企業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范圍,概括地說,就是審計投資項目所涉及相關的領域。它不僅涉及到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業務的財務收支,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決策、規劃、設計、采購、招標、安裝、調試等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有關的管理活動;它側重于管理活動的檢查和評價,目的在于督促和幫助企業堵塞管理漏洞、完善控制、提高管理的效率、效果和經濟性。因此,內審人員接觸的資料除了會計資料外,更多地接觸到投資項目的建設方案、設計圖紙、該預算書、質量和評估投資效益等方面的內容,因為內審要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技術經濟指標、設備質量進行評價。
五、結束語
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的復雜性涉及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眾多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如何衡量施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管理的成功度,并沒有一個可以參照的、成熟的、絕對的標準。此次研究所做的,只是對企業的現行做法進行了總結,查找不足,提出改進建議,這些研究結果還有待實踐的進一步檢驗。在后續的研究中,將對此展開驗證,以更加充分地發揮風險管理的效用。
參考文獻:
[1] 高正陽.我國上市公司固定資產投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南京:江蘇大學,2007.
[2] 朱平輝.投資風險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3] 朱濤.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分析[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1,(4):38-39.
[4] 翟勝寶.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下轉123頁)
(上接121頁)
[5] 王曉耕.中國融資租賃業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J].經濟問題,2010,(6):36-40.
[6] 劉紅梅.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企業導刊,2011,(7):52.
[7] 劉躍珍,王鵬,于長春,夏成才,應唯.會計職業判斷內部控制操作指引與典型案例研究[M].大連:大連出版社,2010.
[8] 張志賢,陳文芳.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有關問題探討[J].商業經濟,2010,(21):36-37.
[9] 趙仁龍.改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會計思考[J].財會月刊,2011,(7):21-22.
[10] 祁奕青.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1,(22):38-39.
[11] 呂秀萍.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內部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學,2007.
摘要:隨著我國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旅游集團的多樣化經營的趨勢日益明顯。盡管在各個領域進行投資有利于分散集團的經營風險,但前提是控制好投資風險,這樣才能使投資有利可圖,真正做到為旅游集團帶來利益分散風險的作用。
關鍵詞:旅游集團;旅游投資;投資風險
1我國旅游集團投資的現狀
隨著我國旅游業集團化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已經有不少的旅游集團為了不斷壯大其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從而實現資產的不斷增值,相繼采用縱向一體化戰略和多元化經營戰略,不斷的擴展自己的經營領域,選擇新的投資方向和新的投資機會。投資方式的多樣化、投資領域的多元化,也構成了中國旅游業新一輪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因。
從旅游集團特別是一些上市公司的投資行為來分析我國旅游集團的投資行為,可以看出,我國旅游集團所進行的投資方向仍集中在旅游行業,是在原主業的基礎上,通過進行產品價值鏈的管理實行相關旅游產品所涉及的旅游投資,如對會展,景觀房產,旅游景區投資。一些旅游集團還開始了對航空業的投資,如武漢的東星國際旅行社就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隨著投資活動的日趨復雜,投資所存在的潛在風險也日益增多。為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就必須正確認識和分析投資風險,并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本文就將通過研究投資風險的相關理論,結合我國旅游集團的實際,對加強旅游集團投資的風險價值管理進行初步探討。
2旅游投資的特點
由于旅游資源的公有性、壟斷性和非流通性;資源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矛盾性;旅游項目投資的區域依賴性;旅游項目投資的綜合復雜性;旅游產品的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性使得旅游集團的旅游投資相區別于其他集團的投資項目具有很多獨特的地方:
(1)投入高,回報期長。旅游投資的門檻逐步抬高,不再是低投入的產業,進入性投資的加大,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及競爭環境的國際化,也使得旅游投資回收期延長。
(2)旅游產業鏈整合與多產業整合特征:旅游產業鏈的延伸,與城市景觀、房地產、小城鎮、休閑娛樂等等深度結合,產生了一個整體的、互動的結構——“泛旅游產業”。旅游投資,已脫離單一項目時代,投資商進行區域整體投資,力求整合旅游產業鏈,與相關產業相結合,尋求綜合收益的最大化。
3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1)重項目規劃和投資評價:對于投資方來說,旅游的投入是一個長線的過程,風險性主要在選項和規劃上。因此,旅游項目投資必須重視項目規劃,以明確的投資評價為前提,以有效的資本運營為保證,極其清晰的把握投資運作的思路。
(2)爭取區域政府的支持:提高產業的綠色GDP已經成為新時代下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旅游項目能夠提高地區的綠色GDP,調整城鄉產業結構,形成綠色產業鏈,旅游集團可以通過政績策劃,盡量爭取政府的有效支持,爭取的旅游項目開發的最大優惠條件(低價資產收購、稅費減免、申請扶持資金等)。
(3)開展有效的營銷活動:進行有效的營銷活動,提高項目在國際、全國、區域的定位和影響,為融資、招商、資本升值提供巨大的支持。
(4)多方位融資:從滬深股市統計,我國國內上市公司有近千家,但是以旅游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只30多家,涉足旅游業的上市公司也只有40家。這說明我國的旅游企業的大多還是以資本自籌為主,沒能很好的利用資本市場。更好的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可以有效降低旅游企業融資的風險。旅游集團可以依托收購兼并、政府優惠等方法低價獲取大量資產產生資產大幅升值的市場評價,從而增長現金流量,實現大規模融資。
(5)多產業整合和跨行業投資:泛旅游業具有極大的區域聚集和經濟帶動作用,往往會帶動一個區域的城市化進程,形成游憩區、度假區、會展區、娛樂區、步行街區、購物游憩區、及旅游小城鎮等等,推動區域型旅游房地產和商業房地產發展。另外,為了分散投資風險,還可以適當的進行跨行業投資。以青旅控股為例,目前該公司的主營業務,除了組織、接待國內外人員的出、入境旅游以外,還出資3,000萬元控股了北京尚洋電子技術公司,整體收購青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并且參與證券業,使公司旅游主營業務與其他業務同時拓展,有效的防范了經營和金融風險,提高了資產收益率。
4從財務管理角度做好投資的風險管理
投資風險是指在投資活動中未來實際結果與預期目標出現差異的可能性,是在特定條件下和特定時期內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的變動程度。由于對未來的經濟活動的投資的不確定性,投資風險客觀存在。但是,人們總是能夠通過對風險的管理從而降低投資的風險,實現投資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是投資所具備的價值所在。在進行一項投資時,風險越大,其預期的收益或虧損也越大,投資如果產生虧損,將會使資本受侵蝕,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企業的倒閉。承擔這些風險是為了給集團盈利,問題的關鍵在于,進行投資的主體應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尋找一個恰當的平衡點。財務管理在投資的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4.1在旅游集團內建立投資的風險管理指標體系
(1)建立風險度量模型和風險管理模型,研究旅游集團內各種投資及各種風險,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各種其他風險及包含這些風險的各種資產或資產組合,對各類風險再依據統一的標準進行測量并加總,并依據全部業務的相關性對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利用資產風險度量模型,定量地分析資產組合的風險價值。
(2)確定公司各種旅游投資的風險容忍度,限制由于各種影響因素而導致的市場風險,對某些風險高度集中的投資進行特別處理,將風險限制在公司可接受承受的范圍內。
(3)建立旅游集團投資的約束-激勵機制,在各項投資中,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如果激勵機制僅僅與經理人管理資產的收益掛鉤,經理人則可能會為了追求高收益而承擔高風險。所以在追求收益的同時,考察經理人管理資產的風險度,限制和防止經理人的過度投機行為。
4.2進行投資風險的制度管理
對于旅游集團的投資風險的財務管理應該是一個系統,對于投資項目來說,它起始于項目的考察論證階段,結束于項目資本變現退出以后,貫穿于風險投資公司從資金——資本化——資金的長循環之中。
(1)投資前期財務評價。
旅游項目投資前的財務評價很重要,它關系到旅游投資項目的價值認定問題,沒有較大價值的項目是不值得投資的,但投資的價值點在何處,它是否真實可靠,這不能僅僅根據項目有沒有產品優勢,有沒有市場來定性判斷,還要做細致的經濟可行性及投資價值的評價。財務評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缺乏財務評價的經濟可行性是令人懷疑的。在投資決策程序中,其中一個環節就是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論證由財務部門參與并出具財務審核意見。對投資項目的投資前調查與了解是否充分,對其價值的判斷是否準確,定價是否合理,談判條件是否有利,直接決定了投資后管理的難度,也決定了將來獲利空間的大小,因此,投資前的盡職調查和各種評審就顯得非常重要。財務部門對可行性報告出具財務審核意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項目的投資價值,規避投資風險,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2)投資企業動態財務管理。
對已投資項目的管理是投資實現增值的必然階段??梢詮呢攧諏徍伺c監督的角度出發,專門設計財務管理方面的約定,包括由旅游集團委派財務經理的約定,指定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約定,上市的旅游集團還可以有對股東定期公布財務信息的約定等等。這些必要的法律文件從制度上保證了旅游集團對投資項目的管理權和監控權,從而更好地保證了投資的收益權。
4.3投資風險價值管理的過程
投資風險管理的主要步驟有:(1)采用統一的風險識別語言,對投資風險進行界定與識別,建立集團層面的投資風險管理目標及建立完善的風險監督體系;(2)設計風險識別、度量、評估的統一方法;(3)評估投資風險;(4)制定投資風險管理戰略;(5)設計、實施風險管理能力。整合風險管理能力的要素,包括集團戰略政策、集團管理與投資風險管理過程、管理人員、管理報告、管理方法、風險數據等;不斷改進風險戰略、過程與度量方法;(6)匯總多種風險評估方式,與集團經營情況掛鉤,制定、調整集團層面投資風險管理戰略。
5把投資的風險管理從財務管理層面提升到整個集團管理層面
集團層面則意味著全局化、一體化的思想。只有擴大時空范圍對企業投資進行思考時,才能識別它對集團整體運作的影響。所以,從集團層面進行投資風險管理可以將企業的戰略、業務程序、企業資源同集團投資、集團整體目標緊密地結合到一起,從而使風險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投資風險管理的出發點是使整個集團的風險、收益、價值達到最優化,而不是某個職能部門或風險管理部門。集團層面的風險管理使投資風險管理與集團戰略、業務計劃得到有機結合,將投資風險管理提高到戰略層次,這種集團層面的投資風險管理具有以下作用:(1)集團項目投資過程得到控制的同時,風險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同時提高了對風險的注意程度與敏感程度,使集團更為集中地監控風險;(2)在確切了解集團所處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判斷最佳的投資機會;(3)對投資風險有全盤的、集團層面的了解,有利于優化集團的風險結構,優化集團的資源配置;(4)設計集團范圍內的信息溝通,收集、綜合分析內外部數據的方式,為集團提供可靠、及時的投資風險管理信息;(5)事先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制度,幫助集團業務部門實現業績目標,控制風險。(6)公集團不應該只是片面的強調短期的投資效益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正面影響,發而應該從長遠出發,全面的提高公司的治理結構以及長遠發展規劃的盈利性。
參考文獻
[1]顧華詳.建立中國旅游業風險投資機制研究[J].社會科學家,2000,(3).
[2]李平.淺談企業投資風險及防范對策[J].前沿,2002,(11).
[3]李平.我國旅游投資存在的誤區及建議[J].宏觀經濟研究,2003,(10).
[4]李富紅.中國旅游開發投融資實踐及走向[J].渝州大學學報,2002,(12).
[5]貝洪俊.企業層面的投資風險管理初探[J].現代企業管理,2002,(11).
關鍵詞:全面財務風險管理;模型;構建;企業
構建全面財務風險管理模型既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實踐的內在要求,也是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發展的需要。構建全面財務風險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全過程的財務風險管理為基礎,主要由預警系統、防范與控制系統和反饋系統組成。模型中還包含了全面財務風險管理的全方位、全程序、全企業的各種內在要求和財務風險管理的多種基本方法。
1企業全面財務風險管理預警系統的構建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指為了防止企業財務系統運行偏離預期目標而建立的報警系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使企業可以利用該模型或管理活動提高自身防范風險的能力,及早發現財務惡化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開或化解可能出現的財務危機,同時也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多的有預測性、能反映企業真實價值的信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
(1)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設計與選擇,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建設的首要環節,具體選擇哪幾類指標和選擇哪些指標,要根據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來定,并根據實際成果作相應的調整。如下表1可以作為企業制定自身指標體系的參考:
具體指標變現能力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管理能力指標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負債指標產權比率、已獲利息倍數、資產負債率、有形凈值負債率贏利能力指標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凈資產受益率、資產凈利率表1企業使用的指標體系
(2)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建立。
①單變量模型。所謂單變量模型就是運用單一的財務比率來預測財務風險,單變量模型是1967年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威廉?比弗教授提出的??捎米黝A測財務危機的重要的比率有:
債務保障率=現金流量/債務總額
資產收益率=凈收益/資產總額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資金安全率=資產變現率/資產負債率
良好的現金流量、凈收益和債務狀況可以表現出一個公司的穩定發展態勢,所以應對上述比率的變化趨勢予以特別注意。當這些指標出現惡化,以至于達到警戒值,就必須要注意公司是否會出現財務危機。
②多元判別模型。多元判別模型的思路是運用多種財務指標加權匯總產生的總判別值來預測財務危機風險。多元判別模型認為,公司是一個綜合體,各個財務指標之間存在某種相互聯系,對公司整體的風險影響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多元判別模型最早由奧特曼提出,奧特曼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
X1=(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負債)/期末總資產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總資產
X3=息稅前利潤/總資產
X4=期末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期末總負債
X5=本期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
該模型是以5個財務比率,將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X1,X4)、獲利能力指標(X2,X3)和營運能力指標(X5)有機聯系起來,一般認為Z值大于2.675時,表明公司財務狀況良好,無財務風險可言,相當安全;當Z小于1.81時,表明公司財務狀況堪優,面臨破產的危機;在2.675和1.81之間,說明公司財務狀況不穩定,需要企業及時找出對策防范風險。奧特曼模型的預測能力也是很高的,預測準確性達到90%左右。
2企業全面財務風險管理防范與控制系統的構建
(1)籌資風險及其防范與控制。
①籌資風險的識別。
籌資風險,指由于資金供需市場、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籌集資金給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
企業籌集資金的方式主要有兩種: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自有資金是所有者投入的資金,不存在還本付息的問題,其風險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確定上。借入資金是引發籌資風險的主要原因。借入資金嚴格規定了借款人的還款方式、還款期限和利息率,其特點之一是定期支付固定利息,當企業資金收益率高于負債利率時,企業通過負債籌資經營獲得收益,除了支付固定利息外剩余的收益,全部歸投資者所有,使投資者實際收益率高于企業資金收益率。負債籌資的這個作用稱為財務杠桿作用。
②籌資風險的衡量。
評價企業籌資風險程度的指標有多種,其中自有資金收益率和資金成本率指標分別從效益和成本二個不同角度反映企業籌資風險程度,具有計算簡單且準確性高的特點,是較為實用的籌資風險評價指標。
A.自有資金收益率指標。
企業在籌資過程中,往往要同時安排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而二者比例不盡相同。自有資金收益率就是判斷這一風險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自有資金收益率=投資收益率+(借入資金/自有資金)*(投資收益率-借入資金利息率)
式中:
投資收益率=(投資項目利潤總額+借款利息額)/(自有資金+借入資金)
從上式可以看出投資收益率、借入資金與自有資金的比例、借入資金利息率的變化決定了自有資金收益率的高低。通過對自有資金收益率指標的分析,可以判斷籌資風險程度,調整籌資決策。
B.資金成本率指標。
資金成本是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所支付的各種費用。資金成本率是指資金成本占籌措資金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
資金成本率=資金占用費/(籌集資金總額-資金籌集費)
如果企業籌集的資金為負債,上述公式中的資金占用費還應扣除因增加利息支出而少交的所得稅額,上述公式可改為:
借入資金成本率=借入資金占用費以(1-所得稅率)/(借入資金總額-借入資金籌集費)
企業多種渠道用多種方式同時籌集資金時,由于不同的資金成本不一樣,為此就需要計算全部籌集資金的綜合資金成本率,其計算公式為:
綜合資金成本率=∑各項資金成本率×該項資金占全部資金比例
資金成本率指標是企業選擇資金來源,擬定籌資方案的依據,通過對資金成本率變化的分析,可以判斷籌資風險程度。
(2)籌資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企業通過籌資活動取得資金后,進行投資的類型有兩種:一是投資生產項目;二是投資購買證券。無論項目投資還是證券投資,都不能保證一定達到預期收益。這種投入資金的實際使用效果偏離預期結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資風險。
①直接投資風險。
A.直接投資風險的識別。
造成直接投資風險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外部經濟環境和企業經營方面的問題所導致的經營風險。具體有如下3種:一是投資項目不能如期投產,不能取得效益;或雖然投產,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現虧損,導致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和償還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資項目并沒有出現虧損,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潤率低于銀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資項目既沒有出現虧損,利潤率也高于銀行利息率,但低于企業目前的資金利潤水平。
B.直接投資風險的衡量。
通常用經營杠桿系數來衡量投資風險: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EBIT)變動百分比/銷售量(Q)變動百分比
該指標用來評估項目投資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系數愈大,投資項目所面臨的風險愈大;經營杠桿系數愈小,投資項目所面臨的風險愈小。
C.直接投資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a.加強投資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業如果能夠在投資之前對未來收益情況進行合理預測,將風險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將資金投向那些切實可行的方案,對防范與控制投資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化水平:為防范投資風險,企業必須采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盡量采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并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要認真進行分析評價,從中選擇最優的決策方案,切忌主觀臆斷。
②證券投資風險。
A.證券投資風險的識別。
證券投資風險可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又稱不可分散風險,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變化,導致證券市場上所有證券的收益發生變動的風險,如經濟形勢變化、通貨膨脹、利率匯率變化等等,都會給市場上所有的金融資本帶來損失。對于投資主體來說,它不能通過多角化投資來加以消除或降低,它的影響是整體性的,所以又稱不可分散風險。非系統性風險,又稱可分散風險,是指因某些因素的變化,導致證券市場上個別證券收益變動的風險。圖2是利用證券投資組合分散非系統風險示意圖。實證研究表明,科學選擇30~40種證券能夠在保證收益率的情況下有效地分散非系統風險。
B.證券投資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證券投資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主要通過運用投資組合理論,合理進行投資組合來實現。根據投資組合理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不同投資項目收益率的相關系數越小,投資組合降低總體投資風險的能力越大。因此,為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要注意分析投資項目之間的相關性。
(3)資金營運風險及其防范與控制。
企業資金的營運過程是指從資金投入開始到資金收回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主要面臨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的風險。
①現金風險及其防范與控制。
現金風險主要指企業現金短缺或者現金持有過量所形成的風險。企業財務部門要掌握各部門對資金的日常需求量及資金的支付時間,來確定合理的現金余額以防范與控制現金風險。圖3是現金成本分析模式,即通過分析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尋求持有成本最低的現金持有量。
(2)應收賬款風險及其防范與控制。
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占有率,經常采用賒銷方式,但往往導致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大量的應收賬款會妨礙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同時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由于長期無法收回而成為壞賬,嚴重影響企業的安全性。
為了防范與控制應收賬款對企業造成的不利后果,首先,應當合理控制應收賬款的規模,在采用各種信用政策的時候,注重評估對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信用狀況,評價其償債能力和信譽,謹慎簽訂合同,綜合衡量各種得失,選擇效用最大的方案;其次,采取適當的催收方式和力度加快應收賬款的收回。如定期分析賬齡分析表,緊密跟蹤應收賬款的還款情況,根據不同賬齡制定收款政策,必要時可依靠訴訟方式,以控制應收賬款風險,減少壞賬損失。
3企業全面財務風險管理反饋系統的構建
全面財務風險管理的反饋系統主要由財務風險管理的后評價系統和財務風險管理的修正系統組成。
(1)財務風險管理的后評價系統。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后評價是指企業實施財務風險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時間內,由財務風險管理部門對相關部門進行回訪,考察企業實施財務風險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經濟效益的變化,并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全過程進行系統的、客觀的分析。通過對財務風險管理活動實踐的檢查總結,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的準確性、檢查財務風險處理對策的針對性、分析財務風險管理結果的有效性;通過分析評價找出成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通過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為未來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決策和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提出建議。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后評價應有一個嚴密、科學的工作程序,后評價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地展開,評價結果才具有客觀性和權威性。后評價的主要步驟為:
建立后評價機構
確定評價項目
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資料、數據的搜集與整理
對數據的比較和分析
總結與反饋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后評價的主要內容如下:
①財務風險管理決策后評價:財務風險管理決策后評價是評價現時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狀況和財務風險管理決策執行的實際情況,驗證財務風險管理前做出的風險預測及對企業風險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確,并重新評價財務風險管理決策是否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
②財務風險管理方案實施情況后評價:財務風險管理方案實施情況后評價主要是評價財務風險管理各環節工作實際成績,總結各環節的經驗教訓,找出每個階段的工作對實際風險管理效益和預計風險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③財務風險管理經濟效益后評價:財務風險管理經濟效益后評價,是對實施風險處理方案后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進行再評價,并與財務風險處理方案實施前指標對比分析偏差原因,提出改進措施,為今后財務風險管理決策提供參考。
(2)財務風險管理的修正系統。
財務風險管理的修正系統通過對后評價的結果進行分析,對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保留,對不合理的指標、方法、決策程序和措施等提出改進方案,并反饋給相關的部門,以不斷完善企業的全面財務風險管理模型。具體來說,通過明確本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主要目的,參考社會平均水平、行業水平、企業特點、產業政策、本企業或同行業歷史經驗,制定出適合于本企業財務特點的預警指標體系,以保持預警系統的先進性和有用性。
參考文獻:
[1]陽.金融風險分析與管理研究――市場和機構的理論、 模型與技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樊麗,張曉霞.淺談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規避[J].北方經貿,2004,(7):114―115
[3]馮建.財務理論結構研究[M].北京: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
[4]郭復初.財務新論[M].北京: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年版
[5]侯紅兵.樹立財務風險觀念,健全財務風險管理[J].財經論叢,2003,(5):60―62
關鍵詞:投資風險、管理、控制
中圖分類號:X820.4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金融大鱷”索羅斯曾說過:“沒有風險就不能稱之為事業,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風險,給自己留有出路和活路?!边@句話告訴我們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企業要生存并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就必須加大對投資過程的管理力度,注重投資項目的市場調研,以科學、準確的數據為依據進行決策,從而有效地將投資風險最小化。
二、企業投資風險的涵義
企業投資是指企業為未來收益而對現有資金進行運作的經濟行為,其主要目標是未來獲得與風險成正比例的預期收益,實現資本的升值。投資風險是投資活動的必然伴生物,屬于一種經營風險,是指企業投資預期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其大致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由市場收益率整體變化所引起,主要包括市場風險、宏觀經濟風險、政策法律風險、社會風險等。非系統風險指某一特定原因對某一特定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其主要包括技術風險、管理風險、生產風險等。
三、我國企業投資風險的成因分析
1.投資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投資環境是指影響或制約投資活動及其結果的各種社會因素的總和。投資環境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環境、資源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及自然環境等。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由于投資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各種因素相互聯系和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投資成敗。如金融危機及利率升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利率升降不穩定而引起投資企業的利潤波動起伏不平。
2.企業財務管理控制不力。當前很多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不科學,內部財務管理系統不完善,財務風險控制系統薄弱,企業財務控制不力造成一定的風險,如資產負債率控制風險,企業負債過高,加重財務費用。另外企業管理層缺乏風險管理意識,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也影響著企業財務管理控制的有效實施。
3.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決策和管理水平相對滯后。近年來,我國不少企業盲目追求高額利潤,采取多元化經營模式,然而由于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投資效果不佳,甚至出現較為嚴重的財務危機,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企業投資決策不科學,缺乏科學有效的投資決策機制和可行性分析,未對市場預測、投資環境、經濟效益等進行充分論證,導致投資項目難以達到預期收益。另外一些企業投資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權責不清,風險防范和制衡機制亟待進一步完善。
4.企業投資規模、投資結構不合理。投資規模常指一定時期企業的項目投資總額。投資規模不足,缺乏競爭優勢。投資規模過大,實施難度大。投資結構是指資金在各投資項目上的分布情況。企業投資結構不合理直接影響企業原主導產業的競爭地位和利潤,運作費用大大增加,容易出現管理失控、新產業進入壁壘等問題。
四、對企業投資風險管控的幾點建議
企業進行項目投資活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此,企業的投資目標無論是產業導向型,還是收益導向型,企業都務必對投資進行全面的分析,科學定位,樹立起風險管理意識,做好風險預測,才能做到臨危不亂,有效規避風險,最大程度上實現投資目標。
科學定位,正確決策。企業在投資之前必須對所投資項目的市場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以項目的可行性為基礎,本著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擬投資項目的定位、規模、投資成本與收益等投資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和重大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通過認真的分析和研究,以準確的信息和全面的數據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幫助企業科學定位投資項目,采取有效的投資方案,不盲目擴張,有效規避投資風險,為企業及時把握投資時機,贏得市場的先機。
樹立風險意識,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風險意識是風險管理過程的起始點。樹立并不斷提高風險意識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企業的所有員工都在積極主動地為企業的投資活動識別風險,在每個細節上都認真負責,這就需要企業建設起一個濃厚的風險管理文化。在風險文化的建設中,能夠讓員工逐漸樹立起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意識,也有利于加強對風險管理理念、知識的培訓,培養出更多的風險管理人才,不斷提升企業員工的風險管理水平和風險管理素質,為企業投資風險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細化分析措施,科學評估風險。對風險進行細化分析,并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風險評估將更有利于企業投資目標的實現。因此,企業在進行風險識別、分析和評估的過程中,應該細化投資過程中每個環節,全面認識、評估企業的投資風險。企業可根據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對投資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圍繞著企業的長遠戰略目標確定風險偏好,風險的承受能力、風險應變能力,引進或培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幫助企業有效規避風險,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優的風險管理效果。
構建高效信息傳遞系統,及時掌握市場信息??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讓我們處于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的及時掌握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更好地把握投資發展的機遇或是規避、防范投資風險,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且現代企業都越來越重視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特別是風險信息管理系統,這是企業高效風險管理的保證。當下我國企業應加大風險信息系統的構建,并使之不斷完善,使該系統涵蓋企業所有的投資活動,以及對風險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評價,并具有準確性和一致性,以滿足風險管理的需求,幫助企業在第一時間獲取內部和外部的信息,提高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可靠性,促進投資目標的實現。
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有效防范風險。投資風險預警是以企業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為基礎,根據對企業投資產生影響的內外部主要因素設置一些重要的敏感指標,對企業投資過程中潛在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控。風險預警機制的建設包括:預警組織機制,即企業應建立健全風險預警組織機制,保證預警工作經?;?、持續化,充分發揮其功能;風險信息管理機制,即企業要想預防重大風險的發生,就必須建立在對大量信息資料統計、分析的基礎之上,這樣才能發現潛伏的危機,而且要保證信息管理系統的開放性和通暢性,這樣才能為企業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依據;風險分析機制,這是風險預警的關鍵,通過該機制可以讓企業發現投資項目中風險的早期特征,分析原因,評估風險帶來的影響,可以保證在風險到來之際幫助企業及時制定防范和處理措施,進行風險規避或是風險轉移等,盡可能減少損失。
五、結語
綜上所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既然投資具有風險,那就從影響企業投資項目的內外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加大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制定科學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從而降低投資風險,以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陶表紅:《淺析企業投資的風險與控制》,《商業時代》,2010年01期
關鍵詞:房地產項目 形成原因 應對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房地產業成為我國最為火爆的投資行業之一。自1998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在我國的經濟和投資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進入新世紀后更是保持了較為迅猛的發展勢頭。與此同時,房地產企業的五花八門也使房地產項目開發過程中的諸多風險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從而導致項目的失利。那么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強化風險防范和控制,保證項目開發能合理進行,促進房地產業務的升級,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可以有效控制突發性風險問題,避免因風險問題導致的巨大的房地產項目開發上的損失,以保證項目穩定經營。
一.項目風險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國外研究現狀
在風險管理學科發展方面:風險管理的應用起源于20世紀40―50年代,其在美國保險行業得到廣泛應用,風險管理學科有了雛形。美國學者格拉爾(1950)在其調查報告《Risk Management, New Phase of Cost Control》中首次提出風險管理的概念,開始了風險管理理論研究的序幕。Mowbray(1950)在《保險學》一書中詳細闡述了風險管理的概念;1960 年,美國保險管理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Insurance Management, ASIM)紐約分社和亞普沙那大學合作開設了風險管理課程。1975年美國保險管理協會(ASIM)改名為風險和保險管理協會(Risk and Insurance Management Society, RIMS),這標志著風險管理學科的逐步成熟。隨后,美國多數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普遍開設風險管理課程。賓夕法尼亞大學保險學院專門舉辦了風險管理資格考試,通過該考試獲得的 ARM 證書具有相當的權威性,表明在風險管理領域取得了一定的從業資格,為全美和西方國家所認可。1983 年美國 RIMS 年會上,世界各國學者討論通過了101條風險管理準則,以此作為各國風險管理的一般準則。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得到了不斷充實和完善,對開發項目進行投資風險管理逐步形成一門保證實現項目建設最佳經濟效果的綜合性學科。目前,不但西方國家把投資風險研究作為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手段,中東地區,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都開展了投資風險管理的應用研究。直到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在房地產投資風險研究方面仍然處于領先地位。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方面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2.國內研究現狀
與國外相比,我國在房地產項目投資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對較晚;主要因為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主要是實施計劃經濟為主,同時在房地產方面主要以福利分房為主,這對于投資者來說福利分房是一種低風險的投資,甚或說是一種無風險的投資,這也是導致我國房地產投資理論研究比較緩慢的原因之一。在1992年、1993年這兩年間我國曾經出現過房地產投資局部過熱,這時我國的一些學者、投資者便開始著手對我國的房地產項目的投資風險進行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在理論方面的研究還是很少,在這方面的著作更少。直到俞明軒和中立銀(2011)開始分析研究我國房地產市場各種物業所面臨的風險,他們也進一步研究和分析了影響房地產市場各類風險因素,最后給出了一種最為簡單的風險度量方法。而后又有李淑和王偉寧兩人(2012)共同編著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與經濟評價手冊》,陳興漢和李啟明兩人(2013)共同編著的《房地產投資決策與風險防范完全手冊》,劉衛東和彭俊兩人(2013)主編的《房地產投資分析》,劉衛東和彭俊兩人(2013)主編的《房地產投資分析》,于洪療(2013)的論文《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投資風險分析》等書中進一步完善了國內在項目投資風險方面的研究成果。
綜上所知,在房地產項目投資風險管理研究方面,相比于國外硭擔我國的研究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比如我國在對房地產項目投資風險評價時使用的方法仍然是定性分析和經驗決策;只是在很少情況下使用定量分析,又由于其風險分析還不完善、不系統,導致一些失誤也在所難免。我國的國情及房地產市場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在某一個具體的房地產項目投資風險管理中,一種適合我國具體國情及房地產市場特點的投資風險的防范辦法變得非常需要。通常風險管理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量化處理和風險監督。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的房地產業還處在產業發展的發育完善階段,房地產投資者缺乏風險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在投資過程中往往為追求高額利潤,盲目決策,再加上國家相關法律、政策不能及時到位,使得我國房地產業在繁榮發展的背后蘊藏著很大風險。因此,加大房地產投資風險分析、評價、決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運作不僅是房地產投資者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房地產投資理論研究者們面臨的一個重大任務。
二.房地產開發中項目風險形成的原因
整體上來講,當前房地產項目開發中風險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政府政策方面
房地產行業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與此同時在我國經濟運行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也發揮著深遠的影響,因此不可避免地受我國宏觀調控和政策的影響。具體來講我國國內在產業、土地、住房、金融、稅收、城市Market Survey市場觀察規劃、環保等方面相應政策法律法規的調整,如對房價的限制、貸款利率的規定、土地使用的限定等都極有可能對房地產開發項目各個層面構成潛在風險或直接影響,有的甚至造成了房地產開發商經濟上的損失。
2.經濟形勢方面
經濟形勢的狀況對房地產的項目的開發起到直接的影響作用。確切地來講,受房地產行業自身特點的影響,房地產產業開發時間長,中間環節多,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市場對于房地產商品需求就很容易發生變動。特別是在經濟形勢不佳或經濟停滯的時候,將直接影響到民眾的購房欲望,減少購買行為,房地產的經營陷入危機的可能性就變大。再者,對于經濟發展趨勢的準確科學預測對于降低房地產企業項目開發的風險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3.資金流通方面
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的行業,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需要籌集和融通巨額資金。假如企業的資金鏈出現問題,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對于房地產企業將的影響是致命的,有極大的可能性會導致企業由于缺乏資金支持而無法繼續進行后面的開發。并且,企業前面的投入也有可能會付諸東流。具體來講,一是融資方面,由于各種籌資方式的手段、工具及環境各不相同,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加上貸款利率變動趨勢難以明了,對于房地產項目的最終成功及利潤影響極大。二是,市場波動對他的影響,使得房地產項目的租售期和租金售價方面具有不確定性,收益不明確,企業的資金鏈就會出現問題。另外,開發投資回收期越長,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也越大,直接影響企業資金運作。
4.工程建造方面
房產作為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最終成品,其質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最終的銷售及用戶的安全,需給予高度的重視。另一方面,房地產工程建造過程中涉及環節繁多,包括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等,一旦出現合同糾紛,尤其是承包商違約等,將對于項目工期、成本及質量都極有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一是,建造成本在房地產項目開發過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會在很大程度上給房地產企業正常的資金運作造成影響。二是,設計理念的滯后,承包商施工方法不當、技術落后等所造成的項目質量問題,直接給房地產項目帶來巨大的風險。三是,工期的拖延,既可能造成錯過最佳的租售時機,提高銷售風險,也大大增加了管理費用和工程成本,影響企業利潤
三.房地產項目風險防范與處理方法
對于房地產項目風險的總體控制,是指在項目開發活動過程中,項目所遇到的風險或風險因素在發生之前、發生之時、發生之后所采取的降低風險損失發生的概率,縮小風險損失程度的措施與方法。
1. 風險回避
風險回避是指根據風險預測、評估、反復考察、權衡,以避免風險發生的根源,消除風險隱患,這需要事先避開風險源或是改變開發進程,主動放棄或是拒絕實施這些可能導致風險損失的相關開發活動,以預先消除風險隱患。風險回避是風險管理中處理項目風險最有利、最徹底的手段,是一種相對穩定的風險管理技術。
2. 風險轉移
項目風險的轉移是指項目開發過程中,房地產企業主動的、有意識的將不愿意處理的風險或是無法處理的風險轉移給其他有承擔能力的其他企業。
3. 風險抑制
風險抑制是指,在項目開發過程對于預測到的風險利用有效的處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縮小風險的范圍,消滅或是降低風險所導致的損失等。 風險抑制可以在一定程度消滅風險,甚至將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甚至為零,如果對于不能抑制或是不能消滅的風險,可以考慮使用風險轉移的處理辦法,為項目開發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鋪墊和防范。
4. 風險自留
風險管理的目標就是為房地產企業在運作項目中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而服務。但如果要完全通過開發過程中全部風險都得回避和轉移,是不現實的。當某些風險難以回避或是轉移的成本過高時,房地為適合的保險形式,對于風險進行有效防范與處理。
四.結束語
我們常說風險與機遇并存,不是所有的風險事件的發生都導致損失的產生,如果處理得當,在消除風險、避免損失的同也存在著帶來額外的收入的可能。房地產同樣適用這樣的規律,有效的利用風險,能使我們的房地產開發能夠更加穩定。
參考文獻:
[1] 趙世強編著.房地產開發風險管理[M].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3
[2] 吳志華,馬姣.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初探[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