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
時間:2023-10-13 16:06: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我國國民素質整體水平的提升,我國的高職院校教育水平也處在穩定的上升時期,教育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專業技能性人才,符合當前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潮流。高職院校的人才輸送是我國社會能夠穩定發展的保障之一,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社會發展的節奏在加快,傳統的高職院校教育體系在某些方面就顯得比較薄弱,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積極地探究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的新體系。
2結合建筑市場需要,確認教學方法
建筑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因此,國家對建筑工程技術的要求就越來越高。建筑工程主要體現以下幾點特征:一次性、明確性、整體性以及項目投資巨額性等等。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建筑技術上應用的材料、建筑工藝、科學技術等也在不斷地更新,建筑企業為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在企業管理的規范、標準等等都進行了規定。依據市場的具體要求,首先應調整建筑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把高職學生的基本能力分為四種:就是精通外語的可以適應科技情報的檢索;掌握計算機的可在建筑工程中用其進行結構計算、編制建筑工程組織的預算和設計;熟悉制圖、實踐、計算,可從事管理實際工作、分析解決生產車間出現的問題;擁有對建筑產品的進度、質量、投資進行調控的能力。而后依據具體的培養目標設置相對應的專業課。與此同時,進行多技能培訓,讓學生依據專業需要和自身的情況考取國家承認的相關證書,可以為畢業以后在建筑工程領域更好的發展打下基礎。
3積極創新課程體系,優化教學計劃
在定制教學計劃的同時,應注意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可增設選修課以拓展建筑工程專業知識,可以創新建筑課程教育,大力鼓勵學生依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在學通學精必修課的前提下,跨專業選修感興趣的科目,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發展學生的個性。
3.1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高等職業建筑工程教學大綱明確表示應使得學生有著堅實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所以,應加強力學、英語、數學的學習,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增設工程數學、工程力學、專業英語等課程,增加基礎課程的學時和教學內容的難度。
3.2提高學生的知識視野高職院校的教育要符合當前社會人才市場的實際需求,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結合實踐,制定出完善的教學體系,使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3.2.1加強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為高職學生普及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的基礎知識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學的必然趨勢。為此,高職院校在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中就要開設相應的計算機課程,使學生熟練地掌握CAD技術、C語言等等建筑上會用到技術,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技術對自身工作進行輔助的能力。
3.2.2結合當前市場需求,開設針對性課程針對國家對高職建筑工程技術的要求,高職院校要使建筑專業的學生學習《建筑工程地質構造概論》、《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特點》等等專業書籍,擴展學生的視野面積,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和發展提供前提保障,同時,還要開設一些對建筑行業具有輔的課程,使高職學生在就業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3.2.3針對建筑行業的發展前景開設選修課程建筑工程技術想要更好的發展,就需要不斷在建筑行業中進行實踐。與此同時,為了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就需要開設一切對學生今后發展有利的選修課程,在課程的選擇上要符合當前建筑行業的發展前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競爭力。
3.3提高學生實踐的機會根據當前社會對建筑工程技術的要求,在高職院校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高職院校還要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了加強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教學體系不斷完善,實踐內容、方式等等也得到了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認可。建筑工程技術知識更新的速度非???,有時候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極為不利的,實踐教學在使學生了解最新的知識的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自身對建筑工程技術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長遠的角度來講,這對高職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4提高學生建筑工程技術水平,充分發揮課堂的作用
4.1提倡“以人為本”課堂教學課堂是進行教育體系改革最重要的地方,為了建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新體系,教師在課堂上就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不僅僅是教師講授理論的平臺,更是師生交流的平臺,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上與同學的互動條件,使學生能夠積極的獲取新的知識。
4.2實現課堂教學的“?!薄熬苯ㄖ┕ぜ夹g的知識涵蓋諸多的方面,內容比較雜亂,而教師的教學又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因此,教師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講解最多的知識,使建筑施工學科的學生了解課堂的重點內容。建筑工程技術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這就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建筑工程教育體系的變革,及時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選取最新的教學大綱對學生實施培訓,保證課堂的效率達到最高。
5結束語
關鍵詞 職業核心能力 建筑工程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15
On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y-base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Take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WU Huajun, LIU Junqin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Zhejiang 322000)
Abstrac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aduates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jobs, only to master professional skills is not enough, with the occupation of its core capability to becom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uccess in the workplace. Our hospital to train students, "a multi-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core + Basic + Basic Quality" principle, worked out a career-based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urse system
所謂職業核心能力是從事任何職業活動都需要的,能適應崗位不斷變換和技術飛速發展的綜合能力或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能適應崗位不斷變換,可以讓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和應用。隨著建筑市場用人崗位的不斷調整與變化,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為了更好地適應就業崗位,僅僅掌握專業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具備職業核心能力成為其職場成功的重要保證。如何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在校學生的崗位競爭力一直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改革方向。針對專業特點和職業崗位,以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為導向,需要不斷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和重新構建。
1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核心崗位及其能力要求
經過走訪建筑行業企業,畢業生跟蹤調查等活動,明確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就業崗位主要有施工員、質檢員、監理員、造價員、資料員等,各崗位的主要能力要求見表1。
2 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
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一個專業核心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多個專業基本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即“一專業核心+多專業基本+基本素質”。具體的能力培養方案見表2。
3 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開設
在進行課程體系構建和課程開發時,我院根據“一專業核心+多專業基本+基本素質”的能力要求,以建筑工程施工崗位能力為核心,符合建筑施工崗位需求,構建出了一套以知識、技能、素質為標準的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的特色課程體系。
(1)公共基礎課。不論什么專業,學生都必須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我專業擬為學生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特色概論、計算機基礎、大學英語、高等數學、應用文寫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育、形勢與政策教育、軍事理論、職業生涯與就業創業指導等公共基礎課,為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打下基礎。同時,在新生入學時要組織他們進行軍訓,培養他們的紀律性和團隊意識。
(2)職業基礎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開設了一些專業的基礎課程為接下來學習專業技能課程打下基礎。有建筑材料與檢測、建筑識圖與構造、建筑力學與結構、建筑工程測量、建筑CAD等,其中建筑工程測量是作為專業核心課程來授課的。
(3)職業技能課。我專業的擬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就是工程施工技術能力,所開設的課程有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建筑施工組織、工程項目管理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學生真正了解了工程施工方面的知識。
(4)實踐環節課。光有理論知識的充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結合具體的實踐,才能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進一步深刻地掌握理論知識。我專業開設的實踐課有認識實習、工程施工圖識讀、建筑施工基本技能訓練、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建筑CAD技能訓練、建筑工程測量實訓、工程項目管理實訓、建筑計量與計價實訓、頂崗施工實習、畢業綜合實踐環節。這些實踐課程讓學生可以簡單地模擬實際的工作情況,為他們以后可以很快地適應工作打下基礎。
(5)職業選修課。建筑工程專業需要學習的知識是很多的,為了進一步充實學生,我專業開設了很多職業選修課程,方便有興趣的同學進一步學習。有建筑法規、建筑工程經濟、建筑工程資料管理、建筑工程監理、建筑工程檢驗與檢測、裝飾裝修工程施工等。
4 我院人才培養的成效
隨著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不斷開發和調整,以“一專業核心+多專業基本+基本素質”為原則,改革整合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就業適應性得到很大改善,整體素質不斷提升。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步入社會后受到了企業的普遍好評,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也不斷提高。近三年,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在97%以上,2014年根據麥可思第三方評價,專業對口率為70%,高于同專業全國平均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曉紅,黃琳.基于職業核心能力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開發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
[2] 張英.建筑工程施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3] 吳慕輝,何清.構建建筑工程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4.
1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高等數學
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高等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的文化基礎課,是建筑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是培養面向建筑施工企業,適應建筑施工第一線需要,具有建筑施工、組織、管理能力,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高等數學課程作為文化基礎課,不僅要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而言,高等數學課程更是其學習專業課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為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高等數學的教學能培養學生科學的工程思維方法,為學生分析、解決工程技術問題提供理論方法保障;而工程技術專業課能擴展學生的專業技能,是理論方法的延展,二者相互補充,必不可缺。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大多數仍然是以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進行,側重數學定理的證明、公式的推導以及習題的演算,而忽視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忽略數學是源于生活的,數學中的很多公式、定理、模型在實際生活中都是具有工程應用背景。學生們不理解數學課程學習的作用,更不知道數學和專業課程、數學和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系所在。加之數學課程基本概念較多、計算量大、內容抽象,高職學生自身學習基礎就比較薄弱,學習起數學來感到吃力與困難。可以說,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讓數學與所學專業掛鉤,不能讓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生活中。如何“生活化”的變革高等數學在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方法,更好的為建筑工程類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服務;在人才培養中做到有的放矢,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級建筑工程人才,是當前亟待解決高等數學教學方法中的問題。
2問題存在的原因
高等數學作為工科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文化基礎課,在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類專業的教學為何會出現與專業課教學脫節的現象呢?有必要去深究其問題存在的主客觀原因,用科學發展的觀點去指導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我們從學校、教師、學生這三個層面去分析與了解高職數學的教學問題,通過與建筑系的管理人員、教職人員、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深層次、多角度分析了解,以貴陽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老師與學生為調查對象,設計相應的問卷調查表,得出了以下的問題存在如下原因。(1)通過與建筑系的領導進行交流探討,發現領導本身是認可高等數學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整體素質的提高上的作用的,但是他們并不了解數學這門課程作為工具與專業課程、實際問題之間的關聯,也就無法對數學課程引起足夠的重視。相反,還有些領導希望削減高等數學的課時量,覺得占用了專業課程的時間,而完全忽略了高等數學對學生系統學習專業課程的促進作用。(2)通過與建筑系的專業課老師進行交流探討,得出對于專業課老師而言,是希望學生能把高等數學課程學好學透,這不僅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思考問題的邏輯性,還能為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比如,在《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中,水準、角度測量、經緯儀、全站儀的使用都要用到高等數學的相關知識。此外,《建筑工程造價》、《概預算》、《審計》等課程的教學更是與數學息息相關,一些操作軟件也是需要有良好的數學基礎。通過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200名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并設計了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統計,得出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都能理性的看待高等數學課程的設置,并且認同這門課程開設的必要性。設計的調查問卷表的主要內容包括:你學習高等數學的目的、你希望高等數學的學習給你帶來哪方面的幫助或者提升、你希望如下那種方式的教學方式會更好等等。在調查過程中,調查對象主要是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師和學生,所選取的教師和學生的比例是1:9。其調查結果表明:
(1)在高職院校85%的師生均認為高等數學很重要;
(2)高職院校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目的不一;
(3)學生對學習高等數學的對專業課程學習的幫助認識還不到位,甚至有部分認為學習高等數學毫無意義;
(4)建筑工程類專業學生認為專業課程學習對理解高等數學抽象問題有幫助,甚至有學生認為沒有;
(5)部分學生對學習高等數學對他們能力的培養,選擇無所謂;
(6)建筑類的學生普遍學習高等數學的方法還是來自于老師的講授;
(7)學生喜歡的高等數學的授課方式,普遍喜歡從工程技術、應用的角度講授??傮w來說,由對這些調查問卷的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普遍認為良好的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對建筑工程類專業課程的學習與教學是非常重要;認為高等數學課程是后續建筑工程類專業課學習的必要課程,并有助于專業課程的學習;而建筑工程類專業課的學習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理解高等數學的某些理論知識。
3高等數學教學方法改革建議
鑒于以上對該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可以從學校、教師到學生三個方面來對高等數學的教學進行改革,建議如下。
3.1學校方面
(1)在領導層面就應重視高等數學課程的學習,理解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素質與抽象思維能力,還能與專業課程的學習相互促進。
(2)在設定高職高等數學課程的時候,應相應的配置相關的數學建模、數學軟件的學習,以現代更便捷的方式去解決與數學相關的問題。比如開設《大學數學實驗》、《數學模型》等課程,并配合相關軟件的學習。
(3)由于高等數學課程是由基礎部統一排課,可以考慮針對不同的專業,安排固定的老師進行授課。并針對不同專業,對授課的數學老師進行一系列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讓這些老師更深入的了解所教授學生的專業知識,以便能更好的把專業知識與數學教學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更清楚的理解數學在專業和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4)成立數學建模團隊,積極的參與國家級或者省級的數學建模比賽。該院沒有參與任何數學建模的培訓和比賽,而開展數學建模是培養運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學校需要盡快的成立數學建模團隊,報名參加各種數學建模比賽,通過數學建模競賽來調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
3.2教師方面
(1)加強數學老師自身專業知識的素養,“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所以,只有當數學老師自身的知識足夠全面和豐富的時候,才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導學生,讓學生系統的、全面的去學習數學知識。
(2)數學老師可積極的參與各專業的教學研討會,共同討論不同專業對數學各知識點的需求。數學老師要以成為理論型和實踐型相結合的“雙師型”人才為目標來要求自己,不僅要有良好的數學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還要具備較強的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要懂得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
⑶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配合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分組討論重點、難點。高等數學課程作為文化基礎課,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夠重視,學習態度欠佳,因此把課堂還給他們,讓他們來做課堂的主人,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來讓學生積極的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們真正的學懂數學。
⑷在對專業基礎知識稍做了解的基礎上,把數學課程分為基礎模塊和實用模塊兩部分。基礎課程主要講授數學的概念、定理及基本的解題方法;實用模塊就需要把數學知識運用于專業課上,做到學以致用。
3.3學生方面
(1)積極參與數學建模比賽,增加自身見聞。數學建模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分析、推理、計算的能力。參與數學建模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把數學知識學以致用的途徑,能讓學生的能力、素質、心智在比賽過程中得到較強的提高。
(2)重視每一次數學課程的教學,積極配合老師,做課堂的主人。
(3)在專業課程的學習當中,把數學當作一項工具,用以更好、更透徹的去理解專業課程。
(4)熟悉掌握基本數學軟件,了解數學計算仿真工具,用所學的知識服務社會實踐看得見也摸得著。
4結語
一、設置工程造價專業的多方向培養目標
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建筑行業內逐步推行建筑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并且規模龐大、構造復雜、標準高檔、建造內容繁多的建設項目層出不窮,使得建筑行業對多方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通過深入建筑行業對建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需求進行調查,發現建筑工程造價行業對安裝、裝飾方向的造價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現在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幾乎都是單一的把土建方向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作為培養目標。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造價專業,有必要把單一的建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加以拓展,設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裝飾工程等多方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并按多方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建筑工程造價專業再次設置。建筑工程分為土建、安裝、裝飾等不同類型的工程。這些不同類型的工程,所建造的工程實體、所使用的工程材料、所采用的施工技術、所實施的施工組織設計各不相同,因而它們的工程造價專業工作,需具備和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高職院校是三年學制,要在短短三年時間里,把建筑工程造價專業的所有學生培養成為掌握土建、安裝、裝飾工程造價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全能型工程造價專業人才,以適應和滿足建筑行業對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的需求是不切實際的。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需要編制建筑工程造價專業三個方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可以通過課堂和在線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盡可能地掌握其中不止一個方向的工程造價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勝任不止一個方向工程造價專業工作的能力。土建工程、安裝工程、裝飾工程造價專業人員應當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既有統一性,又有差異性。統一性是指,建筑工程造價專業人員所掌握工程造價概論、計算機應用、工程招投標、施工合同管理的知識是統一的。差異性是指,不同方向的建筑工程造價專業人員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就知識和技能的內容而言,是有差異的。以工程識圖為例,土建方向需要掌握的是識讀房建工程圖,安裝方向需要掌握的是識讀安裝工程圖,裝飾方向需要掌握的是識讀裝飾工程圖,其他專業課程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此類推。學生通過課堂學習通識課程和某一個方向的專業課程,通過在線的方式自主選擇其他方向的專業課。學習的時間和地點不僅僅局限于上課期間和校內,例如放假期間學生在家里也可以學習。課堂和在線學習只要通過考核都要計學分,納入畢業考核。按照這個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了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資源,也使學生能最大限度地學習工程造價的專業知識,同時全方位滿足了建筑行業對土建、安裝、裝飾三個方向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的需求。
二、建立以項目為核心的專業課程體系
工程造價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編制建筑工程造價文件和建筑工程造價過程控制的能力。因此,工程造價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應該從學生未來從事的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和工程實施階段的具體過程所需的知識出發。因此,工程造價專業課程的設置不再單單是一門課或幾門課,而是一個核心能力的體現。整合分散的理論授課體系,將實際的案例進行剖析,設置不同的學習內容。在實際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不再采用“小案例”的方式,拋棄教學過程中知識零星的現狀,而是采用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項目資料,使得知識能夠連貫地串起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工程》具體案例的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以達到模擬真實工作環境的要求,同時也滿足了學生對就業的不同崗位工作內容的具體了解。例如學生依次完成《××工程》具體案例的施工圖預算與定額、清單計價、施工組織設計、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及建筑工程造價軟件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要形成連貫性。在教學過程中,由專業課程教師負責把理論教學和案例實訓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案例實訓,達到促進理論教學效果和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目的,為的是將理論學習與案例實訓更好的結合。為進一步加強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就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考核,需要改進傳統的考核模式。將課堂討論、案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項目參與的認真態度作為考核的依據,特別是將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作為考核的中心內容,注重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盡量避免傳統的閉卷考試方式,同時不考純概念解釋題,多考理解型和實際應用型題目。正確引導學生轉變學習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更好地獲得專業的能力,為將來更好的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三、核心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的核心專業技術能力主要是工程造價編制、控制、審核的能力,它必須在掌握公共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基礎課程的基礎上,通過“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工程造價軟件運用、工程造價案例實訓、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等專業技術綜合訓練來進行培養。在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中,我們將上述教學內容整合為工程造價專業技術課程內容,稱“2+1+1+1”模式。即:二門專業課教學《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工程造價軟件運用》;一項專業技能操作訓練《工程造價案例實訓》、一個月畢業設計和一個學期畢業實習,作為一個完整的“核心專業課程體系”。把專業課程教學、職業技能訓練、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融為一體,構成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和綜合專業素質培養的工程造價“核心專業課程體系”。教學過程實施案例式教學、理論教學和技能操作訓練結合的教學方法。將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作為專業核心課程內容的延續和完善。畢業實習期間,企業的指導老師負責指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校教師負責專業知識的理論指導。畢業設計期間,把從工程建設第一線收集的典型案例經修改后,編寫成訓練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畢業設計任務和指導文件、畢業實習任務和指導書;由核心專業課程教師總負責對兩階段教學進行控制,旨在把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三個部分串聯,使學生能更好地把掌握的專業理論與操作技能融會貫通,培養其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基于BIM的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職;建筑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社會需求量日益增大,迫切需要大量的建筑工程技術人才。然而,目前我國每年培養的建筑工程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加之這個專業涉及數學、力學、建筑材料、建筑結構等許多難度較大的學科,增加了學習與掌握的難度,從而使建筑工程專業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就業市場不易飽和的硬專業。作為主要輸送搖籃的高職建筑工程專業怎樣才能通過教學改革,解決好當前該專業所存在問題,從而為建筑施工單位輸送合格的人才已經成為很多專家研究的熱點問題。因此對高職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存在的問題
1.建筑工程專業學生面臨的難題
①就業困難
雖然建筑業中崗位需求遠遠大于人才的供應,每個建筑單位對于合適人才都紛紛拋出橄欖枝,但是矛盾的是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卻又存在著簡歷投不出去,想求職也沒有地方可去的現象。尤其是在較為落后的區域,這個矛盾更為尖銳。探究深層次的因素,除了該專業畢業的應屆生不情愿從最基礎的工作起步,不具備艱苦奮斗的精神之外,高職建筑工程專業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方案與一線工作不相一致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②學生從建筑工程專業畢業之后,不可以達到零距離上崗
經過幾年的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習,學生雖然可以熟悉該專業的某種專業技能,但由于應屆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與信息新,上崗之后不能實現零距離上崗。出現這一問題說明高職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出現了某些問題。
2.高職建筑工程專業教師存在的問題
為了可以培養出符合建筑工程單位需求的高職學生,具有過硬專業素養的教師也就必不可少。但是這幾年高職院校得到極大的發展,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應付逐漸擴大的生源,引進了很多沒有經過專業師范類培訓的教師,這就是為什么很多院校會出現師資隊伍不合理問題的原因所在。第一,建筑工程專業教師老教師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往往是年輕教師居多,很多年輕教師都是在應屆畢業時就被招進院校中工作,他們不僅缺乏實際的建筑工程經驗,而且還沒有充足的講臺經驗作為底氣,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第二,由于現今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是通過中專改制而建立的,在師資隊伍中還存在較多學歷偏低的老師,這部分教師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高職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的新要求。
3.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
①專業課程設置結構不合理
現今高職院校還沒有架構起建筑工程專業完善的課程體系,因為對于第一線的建筑工程實際情況缺乏深入的了解,在當初開設建筑工程相關課程的時候一般都是以專業教師作為指導,設置不規范。往往把建筑工程管理種類的課程與建筑工程相關技術類的課程隨意累加起來,沒有必要的系統性,這樣的課程設置下會導致學生學而不精,缺乏自身的知識優勢。實質上能力不等同與知識的多少,而對學生職業能力影響最大的在于專業課程的結構合理度,指導其教師進行實際教學時的專業知識組織方式由于它關乎于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因此其重要程度遠遠超過知識本身。
②缺乏深厚的實踐教學環節
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實踐教學部分,這個部分的教學會牽涉到該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經驗的積累及實際操作才能的培養,然而現今部分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對于這部分教學內容沒有給予充足重視,對它缺乏足夠的經費投入,沒有可以長期保持合作的實訓基地,又或者是實訓基地的建設已經不能適應本專業發展的新形勢,許多高職院校還處于施工現場、多媒體影音資料等參觀教學時期,不利于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在某種方面來將對于培養學生實踐操作才能是不利的,也就影響了學生走出校門之后及時找到合適的崗位。另外,實際工程現場中的工作環境及工作條件等方面的資源是建筑工程專業珍貴的教學資源,但是許多高職院校由于缺乏與實際工程單位的聯系,沒有與這些單位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而與這部分教學資源失之交臂。
二、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教學方法改革建議
1.優化整合課程設置
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有限,采用2+1教育模式較多,在校系統學習的2年時間內,除了必備的理論基礎課和思想教育課程之外,該專業20多門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優化也是培養學生重要的一環。針對各門課程的特點,教學體系必須突破學科體系束縛進行優化整合。根據每個任務領域的教育價值、相關性以及課時分配的均勻原則對任務領域進行合并,形成項目課程。
課程安排可以將基礎知識融入到專業課程當中,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充分利用時間讓學生掌握更多、更實際的知識點。例如建筑制圖、房屋建筑學和CAD制圖這3門課可以整合為房屋建筑構造與電子制圖,這樣學生可以在學習房屋建筑的基本尺寸、功能、規范、結構選型和結構布置要求時,融入建筑圖紙識圖、制圖規則和要求,再加入電子CAD的操作,學生在學專業課的同時還繪制出滿足比例、尺寸、色彩等要求的圖紙,這樣的學習過程會使學生在興趣中增長知識。建筑結構與建筑力學這兩門課整合為建筑力學與結構,學習這兩門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工作崗位一方面能正確理解設計圖紙的設計意圖與要求,在施工中避免發生工程事故;另一方面學生在施工現場,可利用力學、結構理論知識,更科學地進行機具、設備的正確安裝和使用。這兩門課程的整合,可以使枯燥、難理解的力學知識運用于具體的結構中,有利于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各種結構及構件關鍵部位、薄弱部位的受力特征等不易學懂的理論知識。建筑工程測量與建筑施工技術這兩門課整合為建筑施工。施工中需要運用的一項重要技術就是測量,這項技術在施工中主要是平面放線和高層的傳遞這兩方面內容,但脫節的教育常會使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在現場不會進行建筑物實體的放線工作,更不懂得如何用測量技術來傳遞高層建筑中各樓層的標高。
上述課程整合注重知識的融合,注重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降低了理論課程難度,這樣可突出課程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適用性和應用性,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促進了他們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另外,課程的整合可以精簡近200學時,為在整個專業課程設置中增加實踐技能課比例創造了有利條件。
2.重視產學結合,加快高素質
教師隊伍建設為主講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長環境,保護他們進行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其教育教學水平。對參加課程建設的青年教師嚴格要求,給他們壓擔子。鼓勵教師在教學工作的同時參加科研和生產實踐,開展各種教學研討活動,形成穩定的教學梯隊。
重視職業基礎課程和職業技術課程教師的培養。職業基礎課程和職業技術課程教師由三類人員構成:一是大學本科或研究生;二是從施工單位引進的中級職稱以上的工程技術人員;三是聘請的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前者安排在施工單位頂崗實習1~2年,并在院辦產業、設計院和監理公司兼職從事工程實際鍛煉,取得實際工程經驗;對從施工單位引進的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著重進行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培訓,引導他們將具體工程實踐與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有針對性地聘請一些大型工程的工程技術人員作專題報告,介紹大型工程的一些基本情況。通過這三種方式,塑造了一支以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主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有力地促進了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3、加強實踐性教學和校企合作力度
在教學體系中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增加教學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的課時,要求學生善于用書本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并能推陳出新。為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老師和學生不僅要走入工地,而且要深入實際工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4.教學方法的改善
根據課程特點,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把課程從以知識的概念、定律、邏輯推導為載體,變成以完成項目任務為載體;從學生被動聽課,變成積極參與操作。教師在課程中,應積極引進案例、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務,授課中注重教學互動,并利用校內實訓場進行現場模擬教學,通過工地參觀、多媒體課件、課程設計等多種手段深入淺出地將理論知識有機地和實際任務相結合,讓學生明白學習目的,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教學改革需要我們長時間的努力,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實際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課程 教學改革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加強實踐教學是確保高職學生具有實踐應用能力的重要保證。作為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干課程的《建筑施工技術》、《施工測量》、《施工工種操作》等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如何根據當前建筑市場的需要,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傳統的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以適應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崗位的需求,將成為建筑類高職亟待解決的課題。
1、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職業能力
高職教育教學的培養目標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其最后落腳點就是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具體到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其培養目標及職業能力則是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及進取精神,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本專業相關領域工作的崗位能力和職業技能,實踐能力強,適應建筑工程施工一線技術管理崗位要求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高職高專教育既屬于職業教育的范疇又屬于高等教育序列,它既與中等職業教育不同,又同屬職業教育的范疇,同時,它又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高專教育的教學實施,在從職業角度為學生奠定堅實必要的技術理論基礎,并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又要直面學生的職業崗位需要,著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根據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求和建筑市場的崗位需要,構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2、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定位不合理,專業基礎不夠寬
認為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工民建中專升格而成或是本科壓縮而成的看法是不對的,工民建中專的定位是施工生產一線的崗位群,本科的定位是建筑和結構設計的崗位群。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定位應本著“知識夠用為度,突出技能培養”的原則,使之具有較寬的專業面,以適應工程施工、管理、造價、設計、咨詢、監理、服務等建筑崗位的需要。
2.2 實踐環節與課程教學環節脫節
實踐教學環節是本專業核心課程《建筑施工技術》的重要教學環節。一般高職高專對建筑工程專業學生集中安排有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認識實習在開學之初,這時學生還沒有學習本課程,對施工技術的認識較膚淺。而生產實習雖然在專業課結束后進行,但銜接不太緊密,課程教學環節與實踐環節有脫節現象。
3、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3.1 采用項目驅動法教學
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設計《住宅室內設計》實訓教學為例?!蹲≌覂仍O計》課程項目驅動教學法是以項目的構思、設計、表達、實現的整個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設計項目各環節知識。
3.2 構建技能訓練占優的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本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實施“4.5+1.5” 的學時分配方案,即前4.5個學期完成所有理論課的教學,包括課程設計和課程學習規定的部分實踐,同時學生須利用雙休日、寒暑假的時間到指定工地或實訓場所跟隨指定教師(一般為現場技術或管理人員)從事規定的勞動和實習;后1.5個學期安排學生全身心、全日制在施工一線從事實習,同時完成畢業設計,設計課題必須針對本工程特點進行研究,編制可使用的技術或管理文件。這樣,三年學制中的技能訓練與理論教學的學時比例達到1.5∶1,保證技能訓練的時間和效果。
3.3 整合課程,強化應用能力和崗位能力
“4.5+1.5”人才培養模式在實現課程整體優化的前提下,要通過課程整合、課程內容改革等手段,逐步減少課內總學時。本著“必需、夠用”的原則,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強化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崗位能力的培養,實現“零距離上崗”的教育目標。
3.4 加強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
認識實習采用校內外集中實習的方式,通過加強出勤考核和交實習報告的方式,必要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口試進行管理,保證達到實習效果。
測量實習采用校內分組且每組安排一個指導教師的實習方式,由指導教師進行出勤考核,再加上學生每個人要交實結。每組交內外業資料和圖形,且對每名學生進行經緯儀和水準儀觀測的考核方式,經緯儀和水準儀的考核,必須操作正確,閉合差符合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否則定為不及格。因為是每個人單獨進行操作考核,學生的實習非常認真,測量水平非常過硬,受到施工和就業單位的好評。
建筑材料綜合實驗實訓采用校內實驗室分組,且每個實驗都安排一個指導教師和若干個實驗教師進行指導的實習方式,由實驗教師進行出勤考核,再加上每人交試驗報告和試驗總結,還對每名學生進行口試,通過抽題簽的方式來進行實訓口試考核,以督促每個同學認真實習,實驗效果比較理想。
施工實訓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它對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分散學生到校外各施工現場,現場指定技術人員隨時進行指導,校內指導老師定期到工地走訪和電話網絡聯系的實訓管理方式,隨時掌握著學生的實習情況,保證施工過程的真實;學生實訓結束后,每人要交實習報告、每周周記和實習單位鑒定,還有口試抽查,以保證施工實訓效果。實踐證明,這種分散實訓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非常認真努力,不但真正掌握了施工技術,而且也同時讓實習單位了解了自己,80~90%的單位都愿意接收專業實習的學生就業,為學生就業打下了基礎。
崗位實訓是學生畢業前針對建筑工程企業技術崗位的崗位實際訓練。通過實訓使學生對建筑工程企業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施工及管理,以及工程監理等各崗位有較詳細的了解,并且在導師的指導下能夠獨立勝任其中某一個或幾個崗位的工作,使學生畢業后能夠零距離的勝任建筑工程企業技術崗位的工作。因為有18周的施工實習墊底,絕大多數同學此時都能夠承擔建筑工程企業的某個技術崗位,為零距離就業打下
了比較牢固的基礎。
4、結語
改革課程教學的評價觀念, 構建技能訓練占優的人才培養模式,整合課程內容,強化應用能力和崗位能力,建立以教育理論為指導、學生實踐技能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并付諸實施,必將大大提高高職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崗位能力,為社會培養出職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暉,程忠國,鄢維峰.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以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0,(23):17-19.
[2] 宋艷清,王付全.高職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8(26):34-35.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9-0045-02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高速發展,市場需要一大批精通工程管理業務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對工程管理專業各層次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國內近幾年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看,學生的職業素質還不能滿足企業和市場的需求。根據教育部文件的精神,高職院校必須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突出核心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加強專業課程的聯系與整合,構建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使之與職業需求有效地接軌,是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筆者通過對高職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回訪和網絡資料的收集,發現在施工現場管理的相關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相比并不具備優勢,同時,在工程相關領域具體經營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與建筑經濟管理及相關專業的學生相比優勢也不明顯。縱觀全國的高職院校,很多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與相近的專業相比并不具備差異性明顯的核心特色,這樣就使該專業在就業及職業發展方面處于尷尬地位。因此,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細化和特色定位,以市場為導向,構建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生存與發展的當務之急?,F以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為例,分析研究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及課程體系設置。
對高職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核心能力的調研
為了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使學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并能盡快勝任工作,就要清楚地了解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該具備哪些職業能力。為此,我院組織專業教師對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行業企業相關人員進行了走訪調研,并組織了由行業企業專家、畢業生、專業教師等各方人士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進行研討,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確定了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即掌握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從事建筑工程內業管理工作領域的崗位能力和專業技能,具有建設工程投標策劃、投標報價、工程預決算、合同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從職業崗位群出發,明確了支撐其職業或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后,將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職業能力分解為四大核心能力,即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能力、建筑工程投標報價能力、建筑工程投標策劃能力、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能力。
基于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
從職業崗位的實際出發,以工作過程為課程內容的組織邏輯、以工作的典型任務為載體,承載知識與技能,組成面向核心崗位群的課程體系,根據四大核心能力對專業課教學體系進行模塊化整合,使課程體系從業化,形成相應的四大模塊,構建全新的基于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四大核心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相應的四大模塊培養完成,即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模塊、建筑工程投標報價模塊、建筑工程投標策劃模塊、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塊,由核心能力對應的核心課程輻射到各個相關課程,以各門課程培養的基本能力促進核心能力的養成。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