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09:48: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財務風險 財務分析 防范 預測 控制
一、當前我國企業普遍采用的財務分析方法
(一)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顧名思義,就是將一組或一組以上可進行對比的數據或指標,兩兩對比、分析、考察,從而判斷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與當前企業的財務風險。通常企業在進行對比分析時,多是將本期數與計劃數、本期數與上期數、企業數據與行業數據、本部門實際數與其他部門實際數等指標進行對比和分析。
(二)結構分析法
結構分析法是指將某一項財務指標看做一個整體,以其某個組成部分的數據作為分子,除以該項整體財務指標,以計算其結構比率。通過對結構比率的分析,不僅能夠了解各個因素的比重和結構,還能對各個因素的結構和成分進行合理性評價,并且找出各個因素的變化規律。
(三)因素分析法
某一個數據指標的影響因素可能有多個,因素分析法就是將某一個數據指標分解成多個具體的因素。之后按照某一順序從某個因素開始,作為替換變量逐一替換。在替換的過程中,當其他因素不為替換變量時,均看作為確定因素。通過因素分析,可以測算出某個數據指標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以及各個因素對指標變動的影響程度。
(四)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是在參照財務報表的基礎上,將表中相關財務數據的兩期或多期連續的數據比率或指標以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的形式進行對比分析,以獲得其增減變動的數額、方向、幅度等信息,以揭示企業的現金流變化情況和運營情況,是一種趨勢變化分析方法。
二、我國企業財務風險來源與類型
(一)償債風險
償債風險基本是每個企業都會面臨的一項財務風險。償債風險的來源有兩個方面,詳見表1。
(二)收益變動風險
由于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日益變化,競爭也逐日加劇。在這種背景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直接導致企業在運營中會面臨收益變動風險。企業為了降低資金成本,往往采用負債融資模式。同時還能依靠財務杠桿放大企業收益。但是同時,卻也使企業的風險被放大。
(三)現金風險
企業現金持有量的不足容易給企業帶來現金風險。倘若企業現金持有量過少,那么企業的正常支出將不能被保證,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生存維系,還會對企業信譽帶來一定影響。然而,倘若企業的現金持有量過多,企業的機會成本會被增加,企業的利潤率將會受損。因此,企業現金持有量過多或過低都會引起現金風險。
(四)應收賬款風險
應收賬款,是企業應收而未收的款項。通常是由于回收時間的不確定性或者回收金額的不確定性所引起。詳見表2。
三、合理利用財務分析預防財務風險
(一)將財務分析提高到戰略高度,結合企業戰略防范財務風險
企業在進行財務分析時,不能單純的為了財務分析而分析,應在分析之前明確企業戰略,從戰略的高度進行財務分析,有所側重。具體而言,企業通常有兩種戰略,即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戰略的選擇不同,財務分析指標的側重也將不同。倘若企業選擇成本領先戰略,那么其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會發現企業的毛利率較低,同時周轉率則較高。企業可在成本領先的戰略之下,薄利多銷。同樣,倘若企業選擇差異化戰略,那么其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會發現企業毛利率較高,周轉率較低,主要是因為企業采取了差異化的戰略,注重產品特色,價格制定較高。因此,企業所選擇的戰略不同,財務分析結果有很大差異,對此企業應有所側重,有所針對的防范財務風險。
(二)充分利用企業財務報表數據進行財務分析以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1、資產分析
一般而言,在企業資產中,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比重通常較大。因此,加強對二者的財務分析較為重要。倘若企業的“流動資產周轉率”較低,那么可能表明企業的銷售渠道位于下流,企業應以打通銷售渠道作為其當務之急。同時還能間接減少其銷售費用。此外,倘若企業“固定資產比例”過高,企業應圍繞資產分布和利用情況,防止資產閑置和產能過剩。
2、損益分析
企業的收入通常是銷售收入。其他收入雖然也是收入的構成,但是比例一般較小。因此,企業在進行收入分析時,主要可以對產品銷售收入以及與其相關的產品單價和銷售數量展開分析。其中,銷售數量的分析,可以以產品類別、地區等進行劃分,分別予以分析。同理,企業的成本構成主要是營業成本,以及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在對成本進行分析時,企業可以按照產品類別、銷售區域、部門進行分析,從而有效控制成本,防范財務風險。
(三)嚴格進行成本控制分析
成本控制分析是企業財務分析的一項重點。企業唯有控制好成本,才能真正防范財務風險。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分析中,始終要圍繞企業的整體控制目標,在此基礎上對企業成本的升降原因進行分析與揭示,及時查明成本的影響因素。
其次,要明確成本控制的關鍵因素和能夠引起財務風險的潛在成本風險控制點,分重點的制定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操作規范。就方法而言,可以參考《管理會計》知識,利用“本、量、利”的分析模型,對變動成本、盈虧平衡點、邊際貢獻等進行分析和測算,做好全成本核算管理,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將財務風險防范于未然。
(四)利用 SWOT 模型進行分析
企業的財務數據通常是對企業過去的信息進行反映。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是為了未來持續經營?!癝WOT”模型能夠在依據企業現實的基礎上,遵照企業決策的同時,防范財務風險,有助于企業未來持續經營。在 SWOT 模型中,S,即為strength,表示企業的優勢;W,即為weight,表示企業的劣勢;O,即為optunity,表示市場中的機遇;T,即為Threats,表示來自于市場中的威脅。通過利用SWOT模型進行財務分析,能夠獲知和明確企業的優勢和劣勢。比如,資金的充足情況、產品的市場占有情況等。從優勢和劣勢兩方面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發揮其優勢因素為企業發展和運營創造機會,以及避免其劣勢因素對企業的影響。把優勢劣勢變成對未來機遇和威脅的判斷,從而有效規避企業財務風險,促進公司戰略和決策的制定。
(五)加強企業現金流量情況的分析
企業在利用財務分析防范財務風險的過程中,還應對現金流量信息進行充分的重視和分析。以往,企業在進行財務分析時,多以“收益”為中心。當前,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企業的財務分析也應有所轉變,應逐漸向“現金流量”為中心轉變。重點分析企業是否能夠通過其自身的經營活動獲得足夠的現金流量,以及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情況是否具備較高的效率。同時,企業還應在利用外部融資之后的企業運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進行分析,評價其籌資策略情況,以及企業的現金流量的動態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金美子,吳秀蘭.淺談現代財務分析方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1(05)
[2]朱小霞.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經濟師. 2011(08)
[3]蘭啟聰,畢玉平.財務分析與風險防范[J].商場現代化. 2010(29)
[4]楊大紅.論融資結構的財務分析[J].商場現代化. 2009(17)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防范
1 財務風險的含義及內容
財務風險,是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管理者對財務風險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風險,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風險。財務風險主要有:無力償還債務風險,利率變動風險,再籌資風險等。
2 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財務風險的原因有很多種,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幾點:1.企業財務管理宏觀環境的復雜性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而企業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存在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重大的影響。2.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然而在現實工作中,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4.企業內部財務關系不明。這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企業與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不力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財務關系中,很多集團公司母公司與子公司的財務關系十分混亂,資金使用沒有有效的監督與控制。具體的形式也有很多種: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存貨管理風險,流動性風險。由于企業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發生的問題,稱為現金不足及現金不能清償風險。由于企業資產不能確定性地轉移為現金而發生的問題則稱為變現力風險,因此安全消除財務風險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對于企業財務風險,只能采取盡可能的措施。
3 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與思路
(1)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處理機制
具體主要有:一是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風險基金。即在損失發生以前以預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風險損失的專項準備金。二是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有關部門應定期對資產管理進行考核。同時,加強流動資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動資產的周轉率,進而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2)建立財務風險識別預警系統
首先需要建立財務風險識別,財務風險識別是在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在不利風險剛出現或出現之前,就予以識別,以準確把握各種財務風險信號及其產生原因。其次設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采用及時的數據化管理方式,通過全面分析企業內部經營、外部環境等各種資料,以財務指標數據形式將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預先告知經營者,同時尋找財務危機發生的原因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明確告知企業經營者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組成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張疏而不漏的安全網。
(3)適度負債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企業在充分考慮影響負債各項因素的基礎上,謹慎負債,在制定負債計劃的同時,使其具有一定的還款保證,企業負債好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流動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動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區域。還有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成本率是企業負債經營的先決條件。如果稅前利潤率小于負債成本率,就不能負債經營,只能用增資辦法籌資。因此,企業必須權衡財務風險和資金成本的關系,確定最優的資本結構。
(4)加強資金管理
加強資金管理要從合理調動使用資金和細化應收賬款管理兩方面著手。企業要根據自身資金運動的規模和生產特點,妥善安排貨幣資金收支活動,使企業能保證日常的生產經營需要,并且在還款和分紅付息到來時,及時籌措和調度資金,以避免出現無力支付的情況。同時日常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信用額度管理制度。第二,做好賬齡分析。第三,加強對壞賬的管理。第四,評估客戶的償債能力。
(5)完善科學的決策機制
完善企業財務風險決策機制,系統全面的識別、分析與預測財務風險,采取科學的方法防范與控制財務分析,并對管理效果做出客觀評價。財務風險本身具有綜合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有風險最終都反映在財務風險中,使決策科學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所以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
4 結論
財務風險是不可回避的,其成因的復雜性、效用的雙重性要求我們積極規避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熟練掌握財務風險控制的途徑和手段。企業的財務風險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給企業帶來損失,威脅企業的發展甚至是生存,但另一方面,在經濟國際化、科學技術進步、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中,也給一部分企業的發展創造了空間,帶來了機遇,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是自然界優勝劣汰法則在經濟界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任藹堂,《財務風險的特點與防范》,《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科學版》,1999年第4期:41-44
[2]袁敏,何英,《財務風險類別探討》,《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年第7期:76-77
[3]曹時軍,帥富成,《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對策探討》,《事業財會》,2006年第1期,總第99期:34-36
[4]楊洋,《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癮與防范》,《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年3月號:71-72
[5]曹杰,《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與排除》,《財經縱橫》,2006年第6期:34-35
[6]郭峰,《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鋼鐵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38-53
[7]陳奇光,《論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及對策》,《科技資訊》,2006年第3期:184-185
關鍵詞:風險;預警;財務指標
一、引言
我國學者對財務預警的探索和研究起步較晚,在20世紀80年代后,才真開始正切入研究企業破產分析指標和預測模型,學者們都想從中找到其“因果”關系,確定預警指標和預警方法,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二、識別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別
1.按風險形成原因分類。根據風險形成原因不同,風險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種[1]。(1)所謂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產經營的不確定性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影響企業經營風險的因素很多,由于企業內部管理不善、企業的供應、生產、銷售等各種生產經營活動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都會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影響,而經營風險又是普遍存在的。如產品銷售決策的不當、產品成本的不穩定、固定成本的比重較大、產品價格的波動、市場出現新的競爭對手、消費者的選擇變化、通貨膨脹等,這些不確定性的因素是企業所不能控制的,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2)所謂財務風險也稱為籌資風險,是指由于籌資融資而給企業帶來風險。一般來說,企業在經營中總會借入資本,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因此,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經營理念之一,它會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效應,但同時會加大企業的風險。
2.按投資主體分類。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風險又可分為市場風險和公司特別風險兩種[2]。(1)所謂市場風險也稱為系統風險或不可分散風險,是指所有對企業產生影響大多數公司的因素而引起的風險。如由于國內政治形勢、國際政治形勢、天災人禍、自然災害等客觀原因造成的供應與需求關系的改變;又如宏觀經濟狀況的變化、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國家財政的變化、貨幣政策的變化、經濟危機、通貨緊縮、利率變化、匯率變化、經濟衰退以及高利貸等等一系列的變化。這些因素會對大多數投資對象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無法通過多元化投資來分散,企業無法回避,最會誘發企業的市場風險,所以也稱為不可分散風險; (2)所謂公司特別風險也稱為非系統風險或可分散風險,是指發生于某些隨機事件導致的,會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如個別公司遭受火災,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失敗、訴訟的失敗、新產品開發的失敗等。也就是說,企業特別風險可以通過將資金投資于多種資產來有效地分散風險的。
三、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形式
財務的表現形式就是財務指標。目前我國常用的財務指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企業償債能力指標、企業盈利能力指標、企業營運能力指標等用來對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評價,本文是研究財務風險預警,要分析的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通過這些指標能靈敏地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狀況,對企業的財務危機進行及時預警[3]。
1.企業償債能力指標:企業償債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兩個方面來直接反映財務風險。
(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營運資金等[4]。
例如: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也是考核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核心標準。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 ×100%
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運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通常認為,流動比率越高,償債能力越強,短期債權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
例如:以某企業2011 -2012年度的資產負債表有關資料為例,對該企業的流動比率進行計算分析,見表1。
從以上的計算結果表明,該企業2011年每1元流動負債有0.86元的流動資產作保障;2012年從86%的基礎上提高到123%。從債權人角度來看,這當然很好,因債務的保障程度提高了;從企業經營者角度來看,短期償債能力提高,其財務風險就降低,企業籌集資金也容易了。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長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債務率、利息保障倍數等指標來直接反映出財務風險[5]。
2.企業盈利能力指標
一個企業要持續經營和穩步發展必須取得利潤,而利潤獲得多與少體現盈利能力比率的大小,企業如果有足夠的利潤,就可以償還各種債務,支付股利或借款利息,同時還可以對外進行投資等。因此,評價和判斷企業盈利能力主要通過收入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成本費用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投資盈利能力比率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比率分析等四個方面進行評價與分析。
(1)收入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營業利潤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的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之間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率= ×100%
(2)成本費用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成本費用盈利能力比率主要有成本費用利潤率和營業成本利潤率兩種。
例如: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的凈利潤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 ×100%
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是反映企業支出與耗費的直接比較,是反映企業增收節支,促進企業降低成本費用和增強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3)投資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企業取得營業收入的大小,必須與企業原始投資為基礎。而獲得利潤的多少,與該企業投資規模的大小和投資質量有直接關系。我們在考核企業獲利能力時,必須要對投資收益能力和資產的獲利能力進行重點分析與評價。
例如: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的息稅前利潤與平均總資產的比率[4]。它反映了企業資產綜合營運效果的主要指標,也是衡量企業取得經營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報酬率= ×100%
= ×100%
其中:平均總資產=
(4)公司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但可通過一般股份公司盈利能力的比率進行分析,還可以通過、市盈率、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每股凈資產和股利保障倍數等比率進行分析。
例如:市盈率
市盈率就是指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普通股每股收益之比。也是反映投資者對每股收益所愿支付的價格(又稱市價),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 ×100%
一般來說,市盈率是反映股票市場的期望指標,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者對股份公司越來越看好,其股票投資風險較小。
3.企業營運能力指標
企業運營能力指標可通過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指標進行分析和評價企業駕馭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的能力[6]。該指標既可反映財務風險,又可反映經營風險。運用一定的方法來分析和評價企業運用資產的效率,使財務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經濟決策。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計量
企業財務風險,可根據財務指標來對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評價,研究財務風險預警,分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最好方法是根據各項指標的掌握分析研究的情況,把風險程度予以量化。風險與概率直接相關,對風險的衡量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確定概率分布
什么叫概率分布,概率是度量隨機事件發生的一個數學概念。例如,擲硬幣為例,投擲一次硬幣,正面向上向下的概率各為50%。如果將所有可能的事件或結果都列示出來,并且對每一種事件都賦予一個概率,把他們列示在一起,便構成了概率分布見表4。
概率分布可以是離散的,也可以是連續的。離散型的概率分布,可能出現的概率結果有限,比較容易計算。在經濟決策分析中,大都采用離散型的概率分布來分析問題。
所有的概率分布都必須符合以下兩大要求:
(1)出現每種結果的概率( )都在0~1之間,即:0≤ ≤1;
(2)所有的概率之和應等于1,即 =1
例如:M公司有項目甲和項目乙兩個投資項目,投資額相等。假如未來的經濟狀況有繁榮、一般、蕭條三種。根據市場調查、預測,項目甲和項目乙兩個投資項目在不同季節情況下的預期報酬率和概率分布見表5。
表5 投資方案的預期報酬率及概率分布
2.期望報酬率
期望報酬率是各種可能的報酬率按其概率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的報酬率,它是反映集中趨勢的一種量度。其計算公式為:
= i
上式: ——期望報酬率;
——第I種可能結果的概率;
i——第I種可能結果的報酬率;
n——可能結果的數目。
根據上例資料,可分別計算M公司項目甲和項目乙的期望報酬率。
項目甲的投資報酬率=0.3×45%+0.5×23%+0.2×10%=27%
項目乙的投資報酬率=0.3×15%+0.5×21%+0.2×25%=20%
顯然,項目甲的投資報酬率27%大于項目乙的投資報酬20%,但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項目甲的投資報酬率的分配程度也大于項目乙的離散程度。投資報酬率的離散程度不同,說明風險不同,通常情況下,報酬率分散程度越大其風險也就越大。
3.標準離差
標準離差是各種可能的報酬率偏高期望的報酬率的綜合差異,是反映離散程度的一種量度。是衡量風險大小的統計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
上式: ——期望報酬率標準離差;
i——第I種可能結果的報酬率;
——期望報酬率;
——第I種可能結果的概率。
根據上例資料,可分別計M公司項目甲和項目乙的標準離差如下。
標準離差越小,說明離散程度越小,風險也越?。环粗?,風險也越大。但是,標準離差是一個絕對值,而不是一個相對值。它只能用于反映某一決策方案的風險程度的比較,需要采用標準離差率這一相對值指標。
4.標準離差率
標準離差率是標準離差與期望報酬率之比。它與相對數來衡量待決策方案的風險。其計算公式為:
標準離差率(V)= ×100%
根據上例資料,可分別計算M公司項目甲和項目乙的標準離差率如下。
項目甲標準離差率(V)= ×100%= ×100%=62.30%
項目乙標準離差率(V)= ×100%= ×100%≈65%
在期望報酬率不同的情況下,標準離差率越大,風險越大;反之,風險越小。
五、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
通過對風險概率的分析研究,采取相應的對策,主要包括規避風險、降低風險、轉移風險和接受風險等[7]。
1.規避風險
規避風險是所有企業應首先考慮的風險對策。當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不能由該項目可能獲得的利潤予以抵償時,規避風險是最可行的簡單方法。如我們要拒絕與不誠實的企業進行業務往來。放棄有可能導致企業損失的投資項目減少風險。
2.降低風險
降低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發生;另一方面是控制風險發生的頻率,降低風險損害的程度。降低風險的常用方法包括:①進行準確的預測,提高風險意識;②對決策進行多方案的優選,準備代替方案;③采取降低風險的保護措施,預先防范風險。
3.轉移風險
轉移風險是指企業以一定的代價,采取某種方式、措施將發生的風險損失轉移出去的風險防范方式。轉移風險可分為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兩種。保險轉移是通過向保險公司投保的方式,將項目部分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非保險轉移是指將項目的一部分風險損失轉移給項目承包方,如在聯合開發、租賃承包、合資合營、安裝施工等過程中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將部分風險轉移給合同方承擔。
4.接受風險
對于損失較小的風險,如果企業有足夠的財力和能力承受損失,可以采取風險自擔和風險自保,自行消化風險損失。風險自擔是指風險損失發生時,直接將損失攤入成本費用或沖減利潤;風險自保是指企業預留一筆風險基金或有計劃地計提風險基金,如壞賬準備金、跌價準備金等。
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
如何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企業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方法:只有收集了相關資料,采用相應措施和研究方法,對企業進行必要的研究,分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信息表現,對風險預警指標進行分析、判斷和運用。就能找到相關的應對方法,建立健全風險預警體系。
我國系統性地深入研究企業財務預警體系起步是相對較晚的,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進行企業財務預警研究分析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調查分析法、分階段分析法、流程圖分析法和管理評分法的定性分析法。有通過對預警指標進行篩選,運用數學和統計方法,建立模型,用數字比較對企業財務危機作出判斷的方法,單變量模型和多變量模型的定量分析法,具體包括(1)邁耶和皮弗的LPM模型和馬丁的Logit曲線回歸模型;(2)神經網絡財務危機預警模型;(3)單變量財務危機預警模型;(4)Z得分模型[8]。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在這些探索研究中,學者們有的選擇了國企公司為研究主體,有的選擇了上市公司為研究主體,有的選擇了企業財務風險定量分析法,有的選擇了定性分析法,如此等等。研究對象都比較單一,研究方向單純,都沒能以一概全。但實際上,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預警指標和預警方法,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七、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財務風險發生、發展情況分析,以及財務風險的形成因素、現象、形式等的探索研究,可以看出:對于企業而言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取得勝利而進行戰略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企業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趙潤華.財務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28
[2]張平韜.公司財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確立[J].價值工程,2011.(7)
[3]胡華.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會計之友,2011.(2)
[4] 張新民,錢愛民.財務報表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261
[5]荊新,王化成,劉俊彥.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1
[6]陳靜.上市公司財務惡化預測的實例分析[J].會計研究,2010.(8)
論文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成因,風險分析
正 文
企業在日常的各項經營中,受到客觀環境和不可預測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影響,使得企業在一段時期內、一定范圍內獲得的經濟利益偏離預期目標,從而造成企業可能會面臨一定的經濟損失,這就叫做企業的財務風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競爭環境中,企業可能隨時發生任何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的發生直接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為了實現可持續和健康發展,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必須對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及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從而有效保障企業的經營目標得以實現。
一、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
(一)內部原因
1、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長期資本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本結構的不合理使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中國企業大部分生產經營資金的來源為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從國有企業財務結構來看,普通存在著資產負債率較高,銀行貸款過多的問題。
2、企業存貨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企業流動資產中,存貨所占比重相對較大,且很多表現為超儲積壓存貨。存貨流動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業大量資金,另一方面企業必須為保管這些存貨支付大量的保管費用風險成因,導致企業費用上升,利潤下降。長期庫存存貨,企業還要承擔市價下跌所產生的存貨跌價損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損失,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3、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
在固定資產的投資決策中,由于企業對投資項目可行性缺乏周密的分析和研究,以及決策者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等方面原因導致決策失誤,致使資金無法收回,為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4、資金回收策略不當
現代社會企業間廣泛存在著商業信用。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占有率,大量采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從會計核算的角度看,這可以增加企業利潤,但相當多的企業在信用銷售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的不夠,盲目賒銷,造成大量的應收賬款失控,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另一方面,在中國企業流動資產中,存貨所占比重相對較大,且很多表現為超儲積壓存貨。
5、收益分配政策不規范
股利分配政策對企業的生存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分配方法的選擇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狀況的判斷和企業的聲譽,從而影響企業資金的來源,也可能影響企業潛在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如果企業的利潤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不進行科學的分配決策,必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結構,從而形成間接的財務風險。與國際上廣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國企業較少分配現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紅股的分配方法,這一方面助長了證券市場上的投機氣氛,另一方面無助于投資者形成正確的投資理念。不僅如此,中國企業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無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資者無所適從。
6、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認為只要管好用好資金,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風險成因,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7、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
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及主觀決策現象,由此而導致的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
8、企業內部財務監審制度不健全
隨著社會法制化的推進及企業競爭的加劇,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最重要、最關鍵、最基本的內部管理因素之一。只有建立、健全并執行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做到基業長青,而如果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就會進一步暴露企業管理體制的欠缺和導致管理者的失誤,成為釀成企業財務風險的警源。
(二)外部原因
1、宏觀經濟變化
宏觀經濟變化對企業來說,是難以準確預風和無法改變的,其不利變化必然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而企業財務管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
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財務的宏觀環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存在于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產生重大的影響。
2、稅收法律規范變化
任何企業都有法定的納稅義務。稅負是企業的一項費用,會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出,對企業理財有重要影響。企業無不希望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減少稅務負擔,稅負的減少,只能靠精心安排和籌資、投資和利潤分配等財務決策。但是如果稅收法律發生變化會使企業的財務決策出現不確定性,從而引起企業的財務風險。
3、利率和匯率的變動
由于企業負債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來的利率呈下降趨勢,企業仍然要按原合同約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較高的利息,從而加大了企業的風險。如果未來的利率呈上升趨勢,企業盡管只需按原合同約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較低的利息,但隨著市場的利率的持續的上升,貨幣升值壓力增大,一旦貨幣升值,公司債劵可能遭到贖回的壓力,則企業的還本負擔加重,從而加大了企業的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
(一)從資產負債狀況分析
從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通常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企業的流動負債全部用于負責籌集大部分的流動資產,小部分的流動資產則由長期負債籌集;而大部分的長期負債和全部的自有資本則用于籌集固定資產。這是合理的資本結構類型,相對來說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較小。
第二類是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中的累計盈余為紅字,這表明了自有資金存在著一定的損失,在總資本中自有資金的比例減少已經顯現。這種情況表明了企業已經出現中度的財務風險,必須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和警惕,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
第三類是企業不僅損失了全部的自有資金,還加重了負債。這時,企業已處于資不抵債的境地,出現了嚴重的財務風險風險成因,必須立即采取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否則可能會有破產的危險。
(二)從企業收益狀況分析
從企業的收益狀況分析,可以把企業的財務風險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銷售稅金及其附加以及其他費用,所得數額為凈收入,也可稱為經營收益;第二層是凈收入減去財務費用,所得為經常性收益;第三層是經常性收益加上營業外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得到的數據是期間收益。
認真分析收入的三個層次,就不難判斷出其隱含的財務風險。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當企業的盈利性收益為經營收益,經常性收益為虧損時,表明了企業往往存在著負債過多,利息負擔較重等問題,正處于不合理的資本結構狀況下,存在著財務風險的隱患。
1.風險存在的客觀性
首先,企業管理者應該意識到財務風險是不可消除的,企業隨時會面臨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不能避免的,只能以相應的對策進行規避,因此這要求企業管理者時刻具備風險規避意識。
2.風險的不確定性
風險時刻存在,無法消除,但是人們并不能確定風險是否會發生,或者何時發生。風險的產生是需要具備合適的時間條件的,并且風險的程度大小不同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從這一方面來看,企業的財務風險又是可以控制的。管理者可以根據以往經驗對風險的發生進行預判,通過降低不利條件來避免觸發財務風險。
3.風險的復雜性
風險的發生往往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包括內因、外因、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同時企業運作中的多個環節的疊加,包括預算、決策、實施等多方面。多方面多環節的因素使得風險的存在具有復雜性,使得規避風險具有難度。
二、中小企業所面臨財務風險類型
1.籌資風險
中小型企業由于本身資金不充足,往往會進行融資或貸款等介入外部資金來支持公司運轉,由于籌資的不確定性這給企業的財務帶來風險。企業進行籌資主要是進行生產規模的擴大,增加收益,提升收益預期。在進行籌資時,企業會對收入進行預估,以便按時償還貸款及籌資,但是由于利潤率及利息率的變化沒事的企業可能無法獲得預期收益。
2.投資風險
企業通過投資進行獲利。但是市場環境一直處于變化狀態中,進行投資時對市場情況的調查并不能保證企業一定能達到預期收入。因此決策者需要進行科學判斷,力求決策正確符合市場變化規律,對投資的可行性正確把握。加強對投資的分析與管理。并且盡量減少對投資收益的依賴性,開源節流,為企業收益開拓多種渠道。
3.收益分配風險
收益分配是指企業對收益進行合理管理,將收益投入到后續生產活動中及分配股息。留存收益主要用于生產規模擴大,提高生產技術,包括引進設備、培養人才、改善生產環境及宣傳等方面。分配股息是股東財產擴大的條件,企業需要對留存收益及分配股息進行合理分配。
三、中小企業所面臨財務風險現狀
目前中小企業面臨問題主要可以概括為籌資渠道狹窄,資金短缺,籌資風險意識薄弱,市場波動大導致投資風險加大。目前國家雖已出臺相關扶持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政策,但是大部分中小企業自身風險意識不足,仍不能有效解決財務風險。
1.籌資渠道狹窄
中小型企業資金借入主要來源為銀行貸款,由于中小型企業自身規模較小,商業信用相對大型企業較低,甚至部分中小型企業無法達到商業銀行要求的貸款規模,考慮到中小型企業經營風險較大,無保障,因此商業銀行對中小型企業資金借貸缺乏積極性。除銀行貸款外,企業還通過發行債券及股票等籌措資金,但是實力不足的中小型企業所發行的債券很難得到投資者的青睞,無法以債券發行作為其主要資金來源。而股票的發行是需要公司上市的,很顯然中小型企業很少能達到上市公司的要求。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中小型企業主要來源在于銀行貸款,資金借入渠道受到極大限制,中小型企業只能通過自身實力的累積一步步向更大規模轉變。
2.籌資風險意識薄弱
中小型企業面臨資金籌措問題的危機意識不高,對資金借入形勢認識不當導致它們在籌集資金是方式不合理,并且資金分配方式不當。中小型企業自身資產分配不合理,資產負債率較高,資本結構不平衡,因此一旦市場出現波動很容易面臨籌資風險問題,因此也會帶來一系列的經營難題。因此提高籌資風險意識是十分必要的,企業管理者需要對籌資數額有清楚的認識,避免因籌資額度不當導致的資金短缺問題。
3.投資風險波動大
中小型企業對外投資風險較大,一旦所投資項目的收益低于預期金額。企業將面臨破產危險。中小型企業本身資金不雄厚,對流動資金依靠性大,一旦投資無法獲得充足資金,就會受到流動資金短缺的影響,影響其正常的生產運作,危機企業生存發展。由于缺乏對投資的系統規模的預測和認識,常容易造成回報不高,投資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中小型企業需要較強對投資風險的預測評估,合理進行投資,合理分配資金使用,完善產業結構,調整投資對策。面臨投資風險較大的項目時,應謹慎對待,力求實現長遠利益最大化。
四、中小企業所面臨財務風險成因
1.宏觀環境復雜多變
企業生存的宏觀環境包含市場環境,政策環境,資源環境及社會文化環境??梢哉f企業的的生存離不開外部環境的作用,市場的多變性給企業生存帶來難題,一個企業的正常運作需要根據環境變化進行實時調整,并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企業生存的環境更加復雜和多變,隨時會面全球經濟狀況改變所帶來的危機,企業財務會因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而受到威脅。
2.財務控制力差,監管力度差
由于中小型企業部分財務管理人員思想水平落后,業務水平不高,財務管理不恰當,致使企業資金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下,出現資金限制或短缺。由于前期預算不準確,資金使用沒有合理計劃,導致資金時常會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而無法及時補充到位,缺乏富余資金進行周轉流通。其次,中小型企業的成本費用較高,管理者對成本費用控制的管理缺乏科學的控制系統,成本費用經常超出預估。并且中小型企業在運作中對應收賬款缺乏及時回收,導致部分賬款不能及時收回,無法及時補充周轉資金,導致財務出現風險問題。
3.無限度的負債經營
中小型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依靠負債運作。因為負債經營可將降低經營成本,獲得較大收益。經營得當可以以較低的投入獲得最大回報,然而一旦遇到危機可以對企業生存發展帶來致命危機。負債經營可以導致企業的負債加大,財務危機加重。因此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控制好負債經營額度,避免財務危機出現。
五、中小型企業應對財務風險措施
1.樹立風險意識,建立科學有效防范機制
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具備風險意識,要認識到風險的客觀存在,具備防范意識。風險意識是制定正確的防范機制所必需的,合理有效的防范機制應是立足于實際市場現狀,對財務風險進行系統認識的一整套完善的機制,并且要包含對可能出現風險的應對措施,儲備風險應對資金??茖W合理的防范機制是企業運作中不可缺少的,能使得中小型企業在經營中從容應對財務危機,度過風險。管理人員應根據市場規律制定合理的防范機制,借鑒以往經營中的實際經驗,制定科學防范機制。
2.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強化財務管理
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保證企業順利經營。內部控制制度可以為經營者提供準確的參考數據,傳達生產經營情況,使得經營者對企業運轉具有準確把握,以便合理分配資金,調整生產結構。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財務信息的及時反饋,企業管理者可以掌握真實財務信息,了解財務資金周轉情況,一旦出現預警信號,管理者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及時制定應對方案。因此中小型企業需要及時制定完善的內控系統,較強財務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業務水平。
論文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風險防范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長期生存與持續發展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其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經濟影響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因此,分析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探索有效的防范對策,對于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障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進而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分析
中小企業具有建設資金少,建成周期短,決策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廉,能夠適應市場多樣性的需求等特點,特別是在創新機制和創新效率方面具有其它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單純追求銷量和市場份額,忽視了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業管理局限于生產經營型管理格局之中,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風險防范,由于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和體制的影響,中小企業在加強財務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礙,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是一種微觀的經濟風險,是企業財務活動未來實際結果偏離預期結果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特定的客觀情況下和特定的期間內,在企業經營運作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或無法預料、控制的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條件等不確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業資金運動(資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連續性中斷,進而使得企業的實際經營績效與預計目標發生背離,從而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盈利目標產生負面影響或不利結果的可能性。盡管每一個企業都希望盡可能地提高財務績效,優化財務狀況,但由于多種因素制約,財務風險總是難以避免的。企業主管及企業財務人員的責任就在于全面認識財務風險產生的環節,并能加以識別,采取相應措施予以防范和控制,盡量避免財務成果的損失和財務狀況的惡化。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在企業發展的不同環境和階段中,針對不同的財務主體和財務對象、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形成不同的財務風險類別。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按不同的標準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按產生原因不同劃分為:制度性財務風險、固有財務風險、操作性財務風險等。
2、按財務管理主體不同劃分:所有者財務風險、經營者財務風險等。
3、按來源不同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收益分配風險、連帶財務風險、外匯風險等。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分析
(一)宏觀環境的復雜多變性。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包括法律環境、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它們雖然存在于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重大影響站。宏觀環境的變化對企業來說是無法準確預見和無法改變的,這種變化既可帶來某種機會,也可帶來風險。宏觀環境的不利變化必然會給企業帶來風險。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如不能適應變化,就會給企業理財帶來困難,表現為對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不能科學地預見,反應滯后,措施不力等。
(二)風險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對稱性。中小企業對外界的信息擁有量不可能是完全的,有無限接近完全信息的趨勢,但永遠不能達到。尤其是在新企業和連鎖企業中這種現象更加明顯,有些企業存在層層的委托關系,在委托者與者的博弈中,委托者所掌握的信息永遠小于者所擁有的信息量,一直處于信息的劣勢地位。而者又不可能擁有其競爭對手、產品的消費者、材料的供應者等利益相關者的全部信息。
(三)多元化經營帶來的財務風險。中小企業要獲得快速發展要么是專業化,要么是多元化。從理論上來說,企業實施多元化發展策略有利于擴大市場影響力和分散經營風險等。但取得這些優勢也是有其必要前提的,從國際上比較成功的集團公司的發展經驗來看,其多元化成功的原因可歸結為:擁有超越于具體業務的公司戰略,從而更加強調未來遠景與總體控制;擁有強調組織學習能力與創造性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支撐多業務的擴張;擁有競爭性的公司遠景與具備篩選功能的業務模型風險防范,從而使公司業務多而不亂。如果不具備條件盲目擴張,在多元化業務中的每一項都達不到有效的經濟規模而缺乏優勢,或企業實行無關聯多元化經營戰略,進入不太熟悉的行業或從事不了解的業務,不僅起不到預期的分散風險的作用,反而會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四)財務制度不完善導致的財務風險。目前我國諸多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存在諸多漏洞,主要表現在:一是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來,仍存在過度依賴經濟政策和缺乏成本控制意識的現象;二是投資決策制度不科學,由于內部風險決策的權限不明確,或者完全放松投資決策權的控制,造成決策失當、投資失控;三是財務報告披露和處理制度不健全,有些中小企業不能及時上報財務報告和報表,很難及時對其做出正確評價和考核;四是內部財務審計不健全,不少中小企業沒有專設審計部門,即使有審計部門也不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對公司進行財務審計,往往是遇到公司出現大的財務管理漏洞或嚴重問題以后,才知道財務風險的嚴重性,結果已造成不可挽回的風險損失。
(五)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所產生的財務風險。由于人的精力、所掌握的知識、所具有的能力有限,不可能總是做出正確的判斷。而且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受成本效益原則的限制,不可能去收集足夠多的信息,自然會影響到決策結果。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因其面對的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應格外嚴格,尤其公司高層財務管理人員,更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協作精神,因為人員素質不高,往往會使已經建立的風險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三、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合理使用金融工具,轉移企業財務風險
對于在生產經營中無法回避或難以回避的財務風險(如產品銷售市場風險、運輸風險、財產火災等不可預見的風險),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管理能力有限難以從根本上回避,或即使可以管理此類風險,但管理的成本和代價太大。根據企業的經營實際,考慮企業現有資金以及未來的財務收支狀況,靈活運用資本成本決策法。因此,處理此類財務風險的方式是將其進行適當的轉移。中小企業應該加強保險決策在控制財務風險方面的應用,有條件的企業逐步推行通過保險合同轉移風險和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轉移風險。企業財務風險轉移一般采用三種基本方法:保險、分散和對沖。
(二)堅持風險收益原則,規避企業財務風險
中小企業若能在某項財務風險發生之前,就發現該項財務風險可能會給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的風險損失,就可以有意識地采取規避措施風險防范,主動放棄或拒絕承擔該項風險。
一般而言,中小企業在下列情況下,應采取風險規避措施:
1、該項業務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過大,超過了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例如,某項業務所包含的風險具有較大的發生概率,且這種風險一旦發生,會給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2、該項經營業務其風險承擔與風險收益不平衡,其獲得的預期收益遠遠小于可能出現的風險損失。
3、該項財務風險較為復雜,超出了企業現有的風險管理能力,且企業無法將其轉移或分散。
4、對于僅有損失沒有收益的純風險,企業應采用風險規避的處理方式。
(三)根據風險承擔能力,保留企業財務風險
對于那些無法規避、又不能轉移的財務風險,或者由于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而必須承擔的財務風險,中小企業采取保留此種風險的方式。如果風險發生,則產生的風險損失由企業自行消化補償。
中小企業一般在如下情況采用財務風險保留的方式:
1、企業自身業務特點決定,為了獲得某種風險收益,必須承擔此種風險。即雖然某項經營業務有風險,但是對企業整體生產經營活動至關重要,不承擔此種風險,將影響其整體業務和發展站。如企業不會因存在技術創新風險而停止技術開發和新產品開發;銀行不會因貸款風險而放棄貸款業務等。
2、企業財務風險保留的費用低于其風險控制的成本。
3、企業面臨較好的投資機會,而投資風險相對較小。
4、企業所面對的某種風險,其發生時最大的風險損失預期較小。
5、企業對某種財務風險具有充分的風險控制能力和風險管理手段。
(四)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防范企業財務風險
中小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僅面臨諸多外部風險因素,同時還面臨各種內部風險因素。這些內部風險因素,除了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有關的風險外,內部人控制所導致的財務風險,個別處于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利用企業內控制度不嚴,個人違法違規行為所導致的企業財務風險也屢見不鮮。如挪用資金轉移資產、偽造憑單和篡改票據;或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和疏忽、責任心不強導致假合同、假匯票、假承兌等欺騙行為得逞,從而造成國有資產的巨額損失。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是防范企業此類財務風險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
建立有效的財務信息系統,強化財務預算管理,合理調度資金,保持合理的現金儲備,以確保企業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加快存貨的周轉,重視資金的時間價值;加快貨幣資金回籠,確保銷售資金的安全性;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和其他資產應保持合理的比例。合理確定銀行融資規模與結構;動態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長期負債比率。重視投入產出率風險防范,增加公司的資本積累。注意保持資本彈性化,平衡自有資金、借貸資金和預收資金的規模與結構,確保資金的邊際效用最大化,以提高公司資金的流動性、安全性與盈利性。
(五)建立財務預測機制,完善財務預警系統
財務預測是指對未來融資需求的估計。準確的財務預測對于防范財務風險有重要作用,通過財務預測和風險預警,使企業在財務風險實際發生之前,捕捉和監視各種細微的跡象變動,使企業能預先知道自己的財務需求,提前安排融資計劃,估計可能籌措到的資金,企業就可以了解籌資滿足投資的程度,再據以安排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從而使投資與籌資相聯系,避免由于兩者脫節造成的現金周轉困難。而且,預測也包括了對未來各種可能前景的認識和思考,通過預測可以提高企業對未來不確定事件的反應能力,從而減少了不利事件出現帶來的損失。同時,通過建立預警系統,使企業具備風險自動預警功能,一旦發現財務風險信號,就能準確地傳至管理者,以防事態的逐步擴大。
參考文獻
[1]鄭雯穎.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4):195-196.
[2]丁丁.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對策[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8):101-103.
一、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核算過于分散
在傳統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核算方式下,針對企業異地的分部或者是子公司進行財務管理存在著較大的空間和技術局限性,大部分的母企業集團對于子企業基于的真實財務資金變動狀況都無法做到及時準確的了解,導致企業集團的實際資金出現嚴重的入不敷出現狀,長期以來借貸進行維持經營,財務風險十分嚴重。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可以通過運用互聯網操作技術,真正意義上實現遠程控制和管理,但是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競爭。
(二)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適應性差
在互聯網時展背景下,大部分的企業在經營管理上開始走向扁平化的發展趨勢,企業內部組織方式需要通過不同項目提出的要求進行組合、改變發展,因此臨時性的管理組織開始大量增加,同時在進行項目核算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多喝核算單位混合的狀況,這對于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來說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一般來說,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模式本身有著一定的穩定性,因此,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模式較之企業經營管理來說更加滯后,不利于企業進行長久、穩定的發展。
(三)企業財務信息決策相對滯后
在互聯網經濟發展時代下,企業開始面臨各種新興的市場競爭,市場變化速度大幅度提升,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需要進行更加科學的決策,但是由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者并沒有對企業集團的實際財務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因此,在進行監督的過程中,無法發揮其權力,同時,有很多的企業集團在進行重大投資問題的決策過程中,沒有形成完善的科學決策約束機制,直接憑借個人經驗進行決策,導致企業集團內部的資金實際流向和資金控制之間嚴重不協調?;ヂ摼W時代對于企業提出了信息化的發展要求,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大部分都是基于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框架下進行的發展,這種發展形式下導致數據分析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提升企業財務決策來說十分不利。
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方法策略
(一)采用集中的財務管理模式
在互聯網的時展中,傳統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控制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新興時代提出的要求,因此,在這種技術快速更新的背景下,企業需要通過完善財務管理模式的方式,進一步通過技術發展以及財務資源高效利用的方式實現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實現滿足企業市場競爭發展需求的發展目標。
(二)開發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集團除了可以通過在企業集團內部進行網絡信息系統建設,集中化的將子公司的資金實際流向和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網絡化管理,保證母企業集團能夠通過網絡來實現對子企業集團財務的管理,并且進行實時的監管,對于財務風險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和處理,有效的提高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同時,企業集團還可以通過進行健全企業內部信息報告制度的方式,依據不同子企業集團的生產經營特點以及實際的生產流程,來進一步對信息質量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還要通過嚴格的監督機制,保證信息的真實度,通過科學化的財務管理體系,實現防范和降低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目標。
(三)創建新型財務管理模式
企業通過對財務管理技術的革新和創新發展,同時有效的融合自身企業的實際發展現狀,實施針對性的財務管理方式,通過網絡技術進行高效數據處理,為企業進行子公司以及分支機構管理帶來更多的便利。同時還需要根據各個行業在財務管理問題中提出的不同需求,結合行業發展特點,進行特殊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發展,有效的滿足新興背景下市場對企業提出的更高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