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09:48: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學的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中醫學具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
“究天人之際”是我國古代哲學和科學所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在所有的天人之間的關系中,占據主導地位的觀念就是天人合一,這是我國文化的一種基質,而且對我國的科學文化各個層面都產生了很深刻的影響。中醫是在傳統文化中孕育并發展的,所以也具有很深的天人合一的觀念,所以具有濃郁的東方文化色彩,是一種整體的醫學觀。中醫學認為,在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之外,人還和自然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二者是一種具有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主要表現在:1.天人合氣,我國傳統科學中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氣,而氣又分為陰和陽,所以就有“積陽為天,積陰為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等說法,因而天地和人都統一于氣,只是處于氣的演化過程中的不同形態。2.天人同構,也就是說天人在結構上具有相同性。古代的醫學家將各個人體視為小宇宙和小天地,同天地和宇宙相應進而同構。凡是天地自然中的事物和現象,人類的身上都有相應的器官、部位和功能同它相應,如果天地自然發生了一些變化,那么人體的生理功能也就會發生一些變化。3.天人同理,也就是說人和自然在運動和變化的過程中會遵循著相同的規律。各個時代的醫學家都吧陰陽變化的規律、五行運行的規律、太極的規律當做人和自然共用的的普遍規律。
有了以上三種理論,中醫學在進行構建的時候,就會從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著眼,利用氣作本體,將陰陽五行作為結構模型,這樣就能把人放在自然的時空當中進行考察,從而有效建立人的生理和病歷模型,然后找出相應的治病方法和原則。在中醫學中,保健的前提就是人與自然的協調,而人們生病的原因就是天人系統失調導致。
天人合一的整體醫學觀念將人和自然的統一性當做基礎,在宏觀的角度上認識并控制人體,有及其深刻的合理性,蘊含著樸素的系統思想的萌芽,在早期的醫學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生態醫學、氣象醫學、時間醫學等在現代醫學當中也還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但這種觀念過分的強調了認同自然的統一,沒有關注到人體的差異性,更沒有實踐研究,所以使得中醫學的理論具有相應的模糊特征和思辨色彩。
(二)中醫學具有崇古尊經的價值觀
我國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國才傳統文化具有崇古尊經的價值理念,同時還具有追求同一的價值觀念。而這種價值觀念深刻的影響了中醫學。黃帝和神農氏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神話人物,但卻被我國的醫學家尊為醫門的圣人,后來的張仲景又被尊為“亞圣”,他著的《金匱》《傷寒》等被中醫學家奉為經典。也正是基于此,幾千年來我國的醫學發展十分緩慢,基本沒有范式革命。一旦某位醫者提出了反對先賢醫學的觀點,不但不會被接受,甚至會遭到其他人的排斥。所以在當今,要想積極發展中醫學,就必須不斷進行改革,對醫學經典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推動我國中醫的發展,積極創新,勇于批判,為中醫的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三)中醫學具有重神輕形特征
我國的傳統價值觀是重道輕器,這種價值觀反映在醫學中,就形成了重神輕形的特征。在中醫學的方法論上,神比形更重要,那些掌握形的只是初級大夫,掌握神的才能稱之為名醫。臟象說是中醫學理論的基礎和核心。雖然歷代都有對人體臟器官的描述,可是在中醫中的臟腑功能卻不是或者說不是主要從這些描述中得出的。所以中醫學在診斷人的病情的時候,主要觀察的是人體生理功能的變化,而不是具體器官形態實質的改變。這種方法論為中醫學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但同時使中醫學變得神秘起來,例如經絡、脈象、命門等有無和定位的爭論,這些名詞是一種功能但不是概念,并不是從相應的結構的分析中得出的功能,而是從功能來對結構進行“虛設”。所以,必須從重神輕形的方法論著手,才可以合理解釋和科學研究這些概念及理論。
(四)中醫學具有得意忘象這種思維境界
象和意屬于我國古代很重要的一對意識范疇?!搬t者意也”就充分反映了得意忘象這種思維特色。通常情況下,中醫都是通過“象”,也就是人體功能的外在表象對人體進行相應的認識,然后以象作為基本來構建人體的生理病理模型。中醫學中有這樣的說法:“象,形象也。臟居于內,形見于外,故曰臟象。”由此可知,象是中醫認識人體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人體的本質,所以必須經過“忘象”這一過程,才能“得意”,這樣就能抓住人的本質。中醫學的臨床診斷主要以象、言作為基礎,通過問得到言,通過望、聞、切得到象。再通過得象來忘言,這樣得意忘象的思維過程才能夠更加正確和辯證。
通過相應的得意忘象、忘言,從而追求直覺的體悟,這種思維境界有著獨特的優勢,可以有效激發醫生思維的想象和靈感,有較好的創造力。在比較豐富的經驗的基礎上,在宏觀的角度把握人體,從而揭示出獨有的人體奧秘??墒沁@種思維沒有嚴密的邏輯,沒有相應的實證分析,因而具有臆測性、模糊性和或然性。
二、中醫文化的核心內容
要想研究中醫文化,必須以我國的文學、哲學、史學為基礎,將我國的中醫名家、點擊、文物、史跡當做對象,來研究相應的理論及規律,思想和觀念、名家風范等等,促進中醫文化的發展,推動我國中醫的進步。
一般情況下,中醫文化的核心內容主要有以下這些內容:以仁、和、謙、誠作為主體的一種文化理念,以精、慎、嚴、廉、作為主導的一種文化實踐和以美、雅、馨、便最為主線的一種文化環境。在中醫文化中,理念是根本,體現的是中醫學的核心價值觀;實踐最為重要,可以充分表現中醫學的特色和優勢;環境最為直接,體現的是中醫學的民族性特征,三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
三、結論
思維是大腦的功能活動,當大腦對外界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認識時候,表現出多種方式。人們在思維過程中表現出的相對穩定的大腦活動形式稱為思維方式,也稱思維模式,它與邏輯學中的思維定式不同。目前科學界認為人類的思維方式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抽象(邏輯)思維,二是形象(直感)思維,三是靈感(頓悟)思維。當代的思維科學,僅對抽象思維有一定的研究,出現了有一定理論和概念體系的邏輯學,它是近現代自然科學的主要思維方式。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目前研究還很少。思維方法和思維方式不同,思維方法主要是指靈活的、可變的思維技巧和形式,如比較、演繹、推理等。思維方式決定思維方法,不同的思維方式可以存在相同的思維方法[2-3]。
思維在哲學上屬于意識的范疇。恩格斯曾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認識論已經解決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中的孰是第一性、孰是第二性的哲學定性問題,解決了思維能否正確反映存在問題。但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絕不是只表現在這兩個方面,恩格斯在晚年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傳統哲學認識論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哲學的定性問題上,忽視了思維如何反映存在的問題,這就是思維方式問題。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思維活動中選擇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受著自然、社會和主體心理等多方面的影響。關于思維活動的研究是哲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而目前的研究只能發現思維活動有物理活動和化學反應的征象,但遠不能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描述思維活動的微觀過程[2,4]。
中、西醫學及思維方式的比較
醫學不僅是科學技術,同時也是社會文化。因此,中西醫理論體系之間的差異,既是技術上的,也是文化上的。技術不但不能脫離文化整體,反而是受文化整體的制約和支配。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產生過不同形式的哲學思想,但是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依然長期占據著主導地位,其核心思想是元氣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這種注重宏觀整體、分化、相互作用、對立統一、內部矛盾的哲學思想,逐漸形成了東方文化特點的樸素系統論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對中醫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醫學吸收了這一思想并將之放到對人體疾病的觀察、預防和診療的實踐中去,構成了中醫學基本理論的框架。西醫學源于古希臘,羅馬時期占統治地位的機械唯物主義的原子論和元素論,但是近代以來的西方哲學思想對西醫學起到直接影響,它是以微觀粒子、實體、組合、可分解性、外部作用為核心的還原論思維,在這一思維指導下的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則形成了還原的思維方式。西醫思維方式的重點放在了對人體結構和對構成這些結構的實體的認識上來研究人體。即認為有什么樣的結構就有什么樣的功能,結構是第一位的,功能是第二位的,結構決定功能。中醫思維方式卻走了一條與西方科學思維完全不同的道路,其理論闡述沒有建立起可演繹的邏輯體系,它認為事物的本原是元氣,“陰”和“陽”是世界事物矛盾的運動形式,通過陰陽的對立統一、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來揭示事物本質和現象;中醫思維方式是在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基礎上的升華,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5-6]。
當前中西醫的臨床實踐
中西醫結合臨床的實踐,日益深刻地把中西醫學術差異背后的思維方式的矛盾顯露出來。中醫把握的是個性的整體,西醫把握的是共性的整體,面對同一種疾病,不同的思維方式產生了2種不同的定義方式。如同樣是高熱患者,在中醫的思維方式下認為患者是“邪正交爭”的表現,屬于“陽盛則熱”的病機,用寒涼藥物進行治療則能夠收到療效;而西醫思維方式下認為發熱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入引起,進行抗炎癥治療同樣能夠治愈。當前注重吸納現代科學的先進性方法和手段,引進其技術標準和評價體系,忽視了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在中醫學發展中的作用,雖然能夠拓寬中醫學的發展空間,但也為中醫學的發展帶來了困惑。盡管中西醫學有著共同的研究對象和目的,所揭示的是人體生命的不同層面的規律,把防病祛病和保持健康作為終極目標,但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思維方式的不同。中西醫臨床療效相比較來看,西醫的檢查可靠、可信,病情分析客觀,帶來了社會上的偏愛,卻缺少中醫整體的、多靶點的、多層次的作用和調節??梢钥闯觯瑑烧吒饔袃瀯莺筒蛔悖袑W者認為未來醫學將是中西方醫學匯聚的新醫學,筆者比較認同。因為隨著日益發展的現代醫學和疾病譜的變化,許多思維活動已難以用現有的理論來加以闡述,因此需要找出新的思維方法對它們作出新的認識和總結[7-9]。中西醫結合醫學可以說是中國醫學的一個創舉,很多基礎和臨床研究證實,中西醫結合療法較單純中醫和西醫,有其優勢。新的思維方式的探索和創立,或許也是中西醫結合醫學未來要探索的一項任務。
未來中醫學的發展
客觀地講,任何一門科學都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都要適應相應的時代要求,像中醫這樣一門科學,保持千年不變實為罕見。但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東西方文化交流如此廣泛,在近代百余年的時間里,人們的思想、認識的變化比過去數千年都要深刻。傳統思維方式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必然要適應今天這個世界變化。對于醫生來講,單純地用傳統中醫的思維方式來對待現代的疾病及患者,有時也會失之偏頗[7]。筆者認為未來中醫學的發展應當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母體,以傳統思維方式為指導,借鑒和吸收西方思維方式的優點,注重臨床實踐,不斷探索,將會推動中醫學的發展和創新。具體可從下列論述。
1形象思維是未來中醫學發展的主要思維方法
中醫學具有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雙重屬性,其主要思維方法是形象思維,這一點需要從事中醫的學者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較強的領悟能力[10]。中醫臨床診治病情,依靠望、聞、問、切,借助醫生經驗表象的記憶,如患者發熱、咳嗽等,構成出“正邪交爭”于肌表的病機,而不是西醫思維那樣必須找到感染灶。張仲景的“六經辨證”,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辨證”等,都是通過形象思維疾病改變的過程描述出來的。通過形象思維使中醫認識了醫學的本質、規律,借助于傳統哲學的五行、陰陽理論,達到了與臟腑功能的聯系,因此形象思維是中醫學的主導思維方式,通過揆度奇恒、援物比類、司外揣內、反證試探等思維方法,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中醫學要發展就要保持自身的優勢,這種優勢就是形象思維,它仍將是未來中醫學的顯著特征。
2系統整體思維是未來中醫學發展的目標
中醫學在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的滋養下才能永葆活力。中國傳統思維本質上屬于一種系統論思維,只不過那時的思維方式并沒有現代科學的介入,是一種樸素的系統論思維。其特點是沒有經過還原論思維的發展階段,缺乏對人的還原研究的必要基礎。因此,對人的健康與疾病的系統特性和系統規律的認識雖然原則上是正確的,在細節上卻不清楚,達不到現代系統科學的精確、嚴格程度,但中醫學的系統思維是中醫認識疾病的重要方式。在臨床治療上,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天人合一”的觀點,注重人的精神層面、功能層面、整體層面和動態層面,體現了對生命復雜現象的直覺觀測、靈性感悟和整體把握。其始終把患者當作一個與環境、宇宙相關的整體,將人的生命與健康當作其理論的中心與目的的整體觀念,是“人的醫學”的一種體現。臨床醫生要以“患者”為中心,而不是“病”,這不僅是未來中醫學持續發展的目標,也是未來全世界醫學的目標。
3新的思維方式將為未來中醫學發展注入動力
中醫理論源遠流長,它是在長期醫療實踐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基礎上建立發展起來的具有人文科學特點的中國醫學體系。中醫理論源于臨床,臨床實踐是支撐中醫理論發展的重要基石。但是現在許多中醫師,在臨床中沒有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中醫理論體系和辨病辨證思維模式,對理論的研究不夠深入,創新能力不強,這些已成為中醫發展的掣肘,阻礙了中醫在臨床上發揮自身優勢。筆者認為創新中醫學理論可以從以下途徑開展。
1 熟讀經典著作,繼承發展創新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自古醫家出經典”這句話的準確性。張仲景諳熟經典而成為醫圣;金元時期的劉完素非常重視《內經》理論,尤其是對五運六氣的研究,認為醫學的“法之與術,悉出《內經》之玄機”,他在對運氣學說與《內經》病機十九條研究過程中,創立了火熱論及病機證治;明末汪綺石對虛勞一門獨多鉆研,為此特校昔賢之書,尤于《素問》、《靈樞》,大啟悟門,得其要領,乃參訂補注,集成《理虛元鑒》。
歷史上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醫家無不是在熟讀經典的基礎上著書立說、治病救人、造福蒼生。中醫學者必須熟讀中醫經典,通過經典去了解中醫的內涵,理解中醫的治病法略,在此基礎上運用現代思維繼承與創新。
深刻研讀中醫經典,深刻領悟其蘊含的微言大義,通過對理論的繼承,理論與實踐結合,從經典著手,密切結合臨床實踐,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才能實現診療水平的提高。理論創新是臨床發展的前提,在繼承的方法、途徑上要體現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要實現發展,薪火相傳,使之對現代中醫臨床以啟發和指導。
2 了解傳統文化,重視東方思維
中醫學理論的重要性不單純是為了傳遞中醫學術性知識,更重要的是進行思維方法的培植。中醫學具有科學和人文的雙重屬性,其思維方式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鮮明特征。
中醫學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因為中醫學的根基是中國傳統文化,脫離傳統文化中醫學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而陷入危機。中國傳統文化整體觀的辯證思維方式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思維方式,它把人與宇宙視為一個整體,即天人合一思想,而中醫學也是以辨證論治為核心,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二者相互滲透,緊密相連。在人文哲學導向科學技術的后科學時代,研究中醫藥更應弘揚東方特色的思維模式,因為在中醫學理論中蘊含著許多古代儒、道、釋家等思想,如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思想、太極、臟氣法時與全息理論等等。思維方式是中醫學理論的精華,只有具備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才能感悟,進而培養中醫學的思維模式,也只有運用中醫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中醫、應用中醫,才能真正把握中醫學的精髓。
轉貼于
3 提高科研能力,掌握現代知識
中醫學理論體系、方劑藥物、臨床經驗無一不是前人智慧的結晶,而科研之于中醫藥臨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醫學醫理深奧,方藥獨特,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中醫中藥的許多理論,如方劑的配伍、單味藥的協同作用、劑量的選擇、中藥的不良反應,還有治法、療效等方面的問題,具有籠統性和模糊性,是基于對整體現象的觀察,沒有真正從結構上去認識療效的確切的作用點,需要用現代實驗的方法去進行科學闡釋和挖掘整理,以期為現代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彰顯其科學內涵,達到更深層次的揭示中醫規律的目的。因此,掌握現代研究方法就顯得尤其重要,如邏輯學、病理學、統計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生命科學等,多視角深入研究中醫學的相關理論,加強多學科參與,吸收多學科研究成果,提高臨床診療水平,是新時代對中醫學的要求,也是中醫學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
科學發展史證明,判定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要依靠實驗方法,并借助理論思維,才能彌補單純觀察的不足,中醫中藥也要借助于科學實驗實現其繼續發展。
4 回歸指導臨床,療效才是關鍵
“讀經典,做臨床”只是第一步,通過臨床取得的療效,去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完善理論的整體性,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中醫藥自身發展特點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概念的提出,已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引起醫學實踐模式及觀念的巨大變革。循證醫學是講求證據的醫學,它的核心思想是醫療決策的制定和疾病具體治療措施的選擇都應基于最嚴謹的科學證據之上。因此,中醫藥要想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也應該用循證醫學的方法作為衡量臨床療效的手段,重視臨床證候的采集,同時還要認識到疾病的多變性與不確定性,重視與疾病相關的其他因素如人體的稟賦、心理狀態以及社會環境等,以人為本,證隨人見,采用個體化診療模式,因人制宜,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同時這也是發展、創新中醫學理論的最終目標。
1.1臨床需要
西醫臨床醫生也應用中成藥來治療疾病主要是因為他們在臨床工作中深刻體會到中成藥可以彌補西藥的不足,中西藥配合使用能大大提高臨床療效。因此,西醫院校設置中醫學這門課程是臨床工作的實際需要,而且必須重視西醫院校中醫學教學,使未來的西醫專業人員在學習西醫知識的同時,也兼學中醫知識,為他們在日后臨床工作中使用中醫藥知識打下一個堅實基礎。
1.2科研需要
有調查結果顯示,在醫學科研領域,有許多西醫從事中西醫結合的科研工作,其中高級職稱者最多。這表明,高級職稱者在努力帶頭從事中西醫結合的科學研究,而且許多中、初級人員也在努力跟上。而要從事中西醫結合科研工作的前提,對于西醫工作者而言,首先就要懂得中醫。因此,西醫院校設置中醫教學也是科研工作的需要,為有志于以后從事中西醫結合科研工作的學生提供進一步學習、研究、發展的基礎。
2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熱情
在正確認識西醫院校設置《中醫學》這門課程的必要性后,可以讓學生明確學習中醫學課程的目的。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不是讓學生達到精通中醫理論的程度,而是在掌握現代醫學理論的基礎上能靈活恰當地運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及開展科學研究。具體有三方面:首先是西醫專業學習中醫學,可以為以后的臨床工作多提供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其次是可以運用扎實的現代醫學知識研究中醫的本質,促進中醫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推動中醫發展;其三是通過研究中醫,可以推動現代醫學的進步。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生學習中醫的思想認識,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中醫學的興趣。
3授課時間宜提前
在西醫院校,中醫學課程大多安排在大學三年級。此時西醫的基礎課都已經學完,學生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西醫思維模式,加之中醫理論本來就抽象深奧,使學生感到難懂、難學、難記憶,進而失去了學習興趣,沒有積極性。西醫學校中醫學這門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聯系不大,不受其他課程制約,可嘗試將課程提前至第一學年。主要是可以避免現行中醫課安排在3學年學生學習西醫后,再學中醫,脫不開定勢思維,總要利用西醫的思維來理解中醫,這樣是不利于掌握中醫整體思維和辨證論治的方法。
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1改進教學技巧
中醫學這門課程中需要記憶的內容比較多,要想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并熟記這些知識點,教師必須在上課技巧上多下功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趣味教學方法幫助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中藥學教學中,“穿山甲王不留,婦人吃了乳長流”等,這些趣味教學方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加深了理解、記憶。又如在方劑教學中,湯頭歌訣也時因拗口難以掌握,而形象的趣味記憶法可以化難為易,如小青龍湯,可記為“少將為媽甘心下跪”,其中少(為白芍)將(為干姜)為(為五味子)媽(為麻黃)甘(為甘草)心(為細辛)下(為半夏)跪(為桂枝),通過運用趣味法記憶,使中醫學中枯燥的理論、概念變的生動有趣,有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
3.2增加實驗教學
中醫是實踐醫學,應該增加實驗教學的方法,來豐富和發展教學手段。通過實驗教學,能夠使中醫學中原本抽象、深奧的知識變得直觀、易懂。如脈診,理論看似簡單,實質上是最難學、最難懂的。因此,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而且要細心揣摩、研究才能掌握。通過脈象模擬手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切脈方法,訓練切脈技能,體會常見脈象的指感特征,使之能在短時間內掌握中醫常見典型脈的診脈技術。這樣就大大降低了中醫教學中脈診的難度,能夠較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果。
3.3運用多媒體教學
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感官功能,直觀而又生動地把疾病的臨床癥狀及診療方法等等,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想象力,引導他們多動腦,勤思考,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合記憶。這種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對中醫理論比較枯燥、難以理解的看法。比如舌診教學中,我們把臨床上收集到的各種典型的舌像一一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
3.4運用病案教學法
病案教學是一種醫學實踐教學方法,能將中醫學課堂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在中醫學教學中利用病案舉例講解疾病,利用病案引導學生對病案進行診斷及治療,使學生學會如何進行臨床思維,能提高學生辨證論治的能力,為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和臨床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4優化教學內容,充分理解教材精髓
在授課學時沒有辦法增加的情況下,只有優化教學內容,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首先,要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刪減,對各個部分的學時數進行適當調整。著重講解中醫基礎理論部分,中藥、方劑、針灸、內科的學時數可適當減少學時。授課過程中一定要保持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始終貫穿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兩個基本特點。其次,針對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重點精講與本專業有密切聯系的內容。如臨床醫學專業,側重于講解四診技能和辨證處方規律,讓學生理解從中醫學角度該如何去診斷和用藥。對于授課教師,一定要深刻領會教材精髓,傳授最簡單、最實用、最有效的知識;要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去解釋晦澀、抽象的中醫概念;要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橫向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要結合現代中西醫結合的新進展及解剖、生理、病理知識去進行分析、闡述,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學習、理解中醫學。
5增加臨床實踐機會
關鍵詞:紅外熱成像;中醫學;優勢;綜述;
作者簡介:何清湖,長沙市岳麓區含浦科教園區湖南中醫藥大學
紅外熱成像技術是根據溫度高于絕對零度以上的物體,都有輻射紅外線的原理,利用紅外探測器和光學成像物鏡接受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從而獲得紅外熱像圖的一種醫用技術。通過收集人體散發的遠紅外輻射熱,經計算機處理形成直觀的溫度彩色圖譜。用不同的色彩顯示人體表面的溫度分布,依據正常組織與異常組織的紅外熱輻射差,準確測量人體溫度分布的變化程度,判斷病灶的位置及范圍,是一種能夠反映機體代謝的功能影像。
紅外熱成像技術自20世紀50年代后期應用于乳腺腫瘤的篩查開始,其在醫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中醫學的研究始于經絡穴位的相關研究,之后在中醫診斷客觀化、輔助辨證治療、中醫體質辨識等方面得到廣泛研究,距今已有30余年。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研究的優勢
1.預測早,信息全疾病不同階段的中醫證型不同,其表現也有差異。疾病在出現形態結構變化之前通常會出現代謝的異常,因此,在病灶區會發生溫度的異常改變。而溫度異常的范圍、形狀和溫差大小又反映了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紅外熱成像技術能夠在人體形態結構發生異常之前就檢測到其代謝的異常變化和區域,從而及早進行疾病的預測。而其他影像學檢查只能等人體發生組織結構的異常時才能得到陽性的檢測結果。紅外熱成像技術能夠進行一站式人體全身各種疾病的診斷、療效觀察和健康評估,能夠綜合評估人體整體健康狀態[1]。
2.非介入,無損傷紅外熱成像技術無輻射,只接收人體細胞代謝中產生的熱輻射,且不接觸人體,是相對理想的影像學檢查技術。其他影像學檢查一般有射線、強磁場或者核輻射,或者要被檢者服用造影劑,對身體具有一定的傷害。對于傳染病、嚴重創傷性疾病及其他重病無法耐受造影劑等情況,使用紅外熱成像技術進行中醫病證的診斷及療效評估則有更明顯的優勢。
紅外熱成像技術與中醫學理論的結合
1.紅外熱成像技術與中醫學“整體觀”不謀而合中醫學的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由多層次結構構成的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部分、各臟腑形體官竅之間,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人體的局部與整體是辯證統一的,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在生理與病理上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因此,在診查疾病時需要從整體上把握,注意各臟腑之間、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影響。
人體是一個天然的生物紅外輻射源,人體任何部位的病變均會導致其紅外輻射的改變,利用紅外技術可以獲得人體連續的、動態的紅外信息[2-4]。紅外熱圖可反映人體體表整體的溫度分布狀況,根據中醫學藏象理論與經絡理論,從不同的臟腑體表對應區域、經絡循行區域、以及特定穴位點的溫度變化綜合判斷中醫病證,這與中醫學的整體觀不謀而合。
2.紅外熱成像技術能夠更好發揮中醫學“治未病”理論優勢“治未病”理論是中醫學的重要思想,同時也是指導亞健康干預的主要理論之一[5]。其首見于《黃帝內經》,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不斷豐富對“治未病”的認識。具體而言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尚無病,此時的“治未病”目的是為了養生強體,以預防疾病發生;二是“已病”,已經產生了疾病(或潛在的,病而未發),此時“治未病”為的是有病早治;也包括疾病發展到了某些階段,此時“治未病”為的是阻止其進一步加重。
經過歷代醫家對其理論的不斷完善,現代對于“治未病”的理解概括起來有4層意思[6]:1未病養生,防病于先;2欲病救萌,防微杜漸;3已病早治,防其傳變;4瘥后調攝,防其復發。
疾病在發生器質性病變之前就已經發生組織代謝和血流的改變,因此,在體表溫度分布上會產生異常。紅外熱成像技術作為功能性影像學技術,能夠通過捕捉到體表異常溫度分布的熱圖信息,對功能異常區域定位,對其嚴重程度定性,為疾病的早期發現與防治贏得寶貴時間。紅外熱成像技術在疾病預警方面體現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影像學技術無法比擬的。這與中醫學“治未病”的理論具有相同的意義。結合“治未病”的理論,紅外熱成像技術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優勢。
3.紅外熱成像技術與中醫學“思外揣內”的診斷原理吻合“有諸內者,必形諸外”,疾病內在臟腑的病理本質都會在體表表現出來。《靈樞·本藏》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說明臟腑與體表是內外相應的,觀察外部表現,可測知內臟變化,從而了解疾病發生的部位、性質?!兜は姆ā房偨Y:“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于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
望診為四診之首,且有“望而知之謂之神”之說。中醫理論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在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的病理變化,必然會通過外在的表現反映出來。紅外熱成像技術作為中醫望診的延伸,捕捉的是人體體表紅外熱輻射的特點,反映的是體內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動態變化。根據藏象學說及經絡學說,在異常的臟腑體表對應區域、經絡循行線以及特定穴位產生的體表溫度變化,測知其內在疾病發生的部位和性質。這與中醫學“思外揣內”的診斷原理相吻合。
4.紅外熱成像技術與中醫學“八綱辨證”理論能夠很好地結合八綱辨證是運用表、里、寒、熱、虛、實、陰、陽8個綱領對四診信息進行分析歸納,從而辨別疾病現階段病變部位的深淺、疾病性質的寒熱、邪正相爭的盛衰和病證類別陰陽的方法。通過八綱辨證,可找出疾病的關鍵所在,掌握其要領,確定其類型,推斷其趨勢,為臨床治療指明方向。
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病邪有陰邪與陽邪之分,正氣有陽氣與陰液之別。陽邪致病導致人體陽氣偏盛而陰液受損,或是陰液虧虛而陽氣偏亢,均可表現為熱證;陰邪致病導致人體陰氣偏盛而陽氣受損,或是陽氣虛衰而陰寒內盛,均可表現為寒證。所謂“陽盛則熱,陰盛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素問·調經論》)即為此意。因此,寒證與熱證實際上是機體陰陽盛衰的具體表現。
正常人群熱態結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對稱性,疾病狀態下人體臟腑或經絡熱結構出現的涼偏離或熱偏離,能印證中醫臟腑氣血陰陽的異常病理改變[7]。研究表明,紅外熱像技術可全面客觀地測量各臟腑對應體表的溫度,使臟腑功能狀態變得可視化;生理狀態下,人體各臟腑的溫度呈現出一定的排列規律[8]。通過測知人體體表溫度的狀態,能夠反映臟腑功能的盛衰,辨別疾病的寒熱性質,同時也是疾病陰陽屬性的具體表現。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輔助八綱辨證,反映了臟腑的陰陽盛衰,同時也從總體上把握疾病的寒熱屬性。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的應用現狀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的應用主要在輔助中醫診斷、辨證、療效評估、經絡理論相關研究、中醫體質、亞健康等多方面的相關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輔助中醫診斷方法的研究紅外熱成像技術通過采集人體體表輻射的紅外線來分析人體體表溫度分布的狀態,是中醫望診的延伸。目前紅外熱成像技術主要應用于面診、舌診以及其他局部望診的輔助診斷。
1.1面診面診是中醫望診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了面色與光澤的診斷。由于體質稟賦、季節、氣候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個體面色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面部光澤判讀,主要是依靠臨床醫生主觀評價,缺乏客觀化數據支持,成為影響中醫面診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9]。紅外熱成像技術應用于面診研究能避開可見光檢測技術的難點,通過分析面部皮膚表面的溫度來測定對應臟腑的寒熱屬性。
吳敏等[10]對700名學齡期健康兒童進行了面部紅外熱像望診,結果表明正常學齡期兒童面部溫度均值無明顯性別差異。李洪娟等[11]通過測定316例健康體檢者面部紅外熱圖,分別取額、目、鼻、唇、下頜等部位的平均溫度。研究發現,平和質者兩目溫度最高,左右額頭次之,男女無差異。鼻子溫度最低,男性高于女性。左右面頰溫度基本對稱,右頰略高于左頰,嘴唇和下頜溫度與額頭接近,男女無明顯差異。
1.2舌診舌診是中醫望診獨具特色的診法之一。舌體與臟腑通過經絡構成聯系,是反映內部臟腑功能的一面“鏡子”。相關實驗證明,舌體上布滿血管,沒有脂肪組織,比起指尖以及手臂等部位更能準確地反映人體內部微循環等方面的信息,是疾病無創診斷的很好的測量點[12-13]。舌溫與年齡、性別、舌色、舌面分區、病證及舌血液灌注率等有關[14]。
劉黎青等[15-16]應用紅外熱像技術,觀察不同中醫辨證分型的紅外舌圖特征及冷熱溫度負荷變化規律,之后又對42例糖尿病患者不同舌質進行了觀察。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舌溫低于正常人,不同中醫證型的紅外舌圖各有其特征及變化規律。此方法簡便直觀、無痛苦、可重復性強,可作為糖尿病的中醫辨證分型、疾病轉歸、療效判斷的實用客觀指標。
此外,相關研究發現,不同的季節舌體的紅外熱圖存在差異性[17];老年人不同中醫證型的紅外舌圖也各有其特征[18]。
1.3其他局部望診除舌診與面診外,專家學者對其他局部望診也進行了相關研究。李順月等[19]通過分析正常人體背部的紅外熱圖探尋背部溫度分布規律,研究發現:1正常人背部的平均溫度值為(32.58±0.91)℃;2背部及軀干左右兩側溫度較對稱,兩側溫度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3正常女性背部的平均溫度值比男性的稍高;4頸部平均溫度值為(34.10±1.21)℃;肩部平均溫度值為(33.94±1.18)℃;背部平均溫度值為(33.55±1.25)℃;腰部平均溫度值為(33.18±1.27)℃,按照從頸、肩、背、腰部順序向下溫度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紅外熱像圖所觀察到的背部溫度的正常值將為背部疾病的診斷和經絡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2.輔助中醫辨證的研究寒證與熱證,是人體陰陽盛衰的反映。辨清寒證與熱證,是確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治療原則的依據,對于認識疾病的性質和指導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輔助中醫辨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眼于寒、熱的輔助辨證。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物體,在同一患者身上,往往出現既有寒證,又有熱證的寒熱錯雜現象;或者出現疾病本質為熱證,卻表現出“寒象”的真熱假寒證,或者出現疾病本質為寒證,卻出現“熱象”的真寒假熱證。通過傳統中醫望診進行辨證很容易出現錯誤,而紅外熱成像技術通過分析人體體表紅外熱圖數據可以一目了然地發現病證的寒熱本質,為中醫辨證提供了客觀而準確的依據。
李紅娟等[20-21]通過紅外檢測發現,平和體質人群與冬泳、艾滋病感染者3組人群的督脈、命門等區域熱差值有明顯差異,說明正氣強弱在人體體表溫度上有差異。對比寒證、熱證兩組艾滋患者的臟腑熱值數據,獲得兩組人群在胸膺(肺)、大腹(脾)等區域熱差值的顯著差異,為輔助寒熱辨證提供研究基礎。張越等[22]借助紅外熱成像技術對手足心熱的病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借助紅外熱圖可以比較客觀區別陰虛、陽虛及脾虛陰火證等病因,打破了手足心熱是由陰虛內熱引起的常規認識。張宜等[23]運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腎虛型膝骨關節炎患者不同部位的溫度進行檢測分析,結果發現膝骨性關節炎不但是局部病變,而且與腎陽虛和心脾陽虛相關;運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可及早識別陽虛與陽虛兼證,從而可輔助中醫辨證。
此外,通過對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中醫證型與紅外熱圖的關系研究發現[24],紅外圖像變化與不同證型之間有明顯的對應關系,乳腺紅外探查可作為中醫辨證分型及判定臨床療效的觀察指標,可望成為中醫辨證的客觀依據之一。
3.中醫療效評估方面的研究正常人體紅外熱像圖與正常解剖結構相同,具有一定的對稱性和穩定性。以人體后正中線為中線,以腰骶菱形窩為中心展開,上下及左右對稱大致分布均勻[25]。只要打破這種分布規律,遠紅外熱像就提示機體的代謝功能可能出現異常[26]。當人體患病或者某些生理狀況發生變化時,全身或局部的遠紅外輻射熱能就會受到破壞和影響,在臨床上表現為組織溫度的升高或降低[27]。
從中醫角度來說,人體健康的“陰平陽秘”狀態就是構成人體各個區域熱值均勻,臟腑產熱散熱平衡[28]。當臟腑氣血陰陽失衡,對應體表各個區域熱值出現寒熱偏離時,即為非健康狀態;通過中醫干預治療,人體臟腑氣血陰陽調和平衡,通過紅外熱圖則表現為全身各區域寒熱偏離狀態得到糾正。因此,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作為中醫療法的客觀評估指標之一。
諸多專家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不同疾病的中醫干預療效進行了評估。郭會鵑等[29]通過對183例艾滋病患者2個療程的紅外熱值與118位正常人的紅外熱值對比,初步揭示了艾滋病患者治療前后身體熱態的變化趨勢,從而驗證了艾滋病患者治療的有效性。張立娟等[30]采用紅外熱成像技術觀察血府逐瘀湯治療早期糖尿病足的療效,實驗證明血府逐瘀湯治療后紅外熱圖像變化明顯,療效顯著。黃進淑[31]采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利用熱圖中炎性病灶熱區最長徑線改變量及熱區溫差差值這兩個量化指標對200例盆腔炎患者不同療法進行對比評估,從而為中西醫結合療效的客觀評估提供理論依據及基礎。
4.經絡穴位相關理論的研究
4.1經絡穴位客觀化研究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的主要部分之一,其中穴位是針灸治療的主要靶點。應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呈現經絡穴位的溫度分布規律及走形,觀察針灸前后機體的溫度變化是分析針灸作用的一個途徑,也是經絡客觀化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32]。
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探測經絡的存在及循行路線,其探測到的紅外高溫線帶與經絡走行基本一致,證實了經絡的客觀存在。相關研究已基本證實,循經紅外輻射軌跡是人體生命活動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且多表現為經絡線下的表皮層的高溫線帶[33]。該紅外輻射軌跡可以在穴位的體表刺激下誘發產生,但溫灸是誘發循經高溫線的最佳方式,電針次之。
4.2針灸治療的臨床研究紅外熱成像技術作為非侵入性的功能性醫學影像手段,已經在針灸的臨床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提供給我們諸多直觀的科學證據[34-35]。
相關研究表明[36-38],艾灸熱敏腧穴產生的腧穴熱敏現象(如擴熱傳熱),除了受試者的主觀感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被紅外成像客觀顯示。紅外熱成像技術很好地輔助了經絡穴位的相關研究,使患者的主觀感受客觀化、數據化、可視化。臨床研究[39]顯示,面癱患者患側與健側存在明顯的溫差,針灸療法能調節患病區域表面溫度,使之與健側溫度接近對稱。而紅外熱成像技術能夠指導臨床取穴,提高針灸療法的有效性。
5.中醫體質相關研究中醫體質是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征[40]。體質的差異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對病因的易感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轉歸預后的差異及個體對干預措施的不同反應性[41]。紅外熱成像技術應用于中醫體質的辨識,是中醫體質辨識客觀化的重要方法之一,避免了量表評估法由于個人主觀理解及認識的不統一而產生較大偏差的缺點。
研究表明[42],紅外熱圖能有效地顯示出夏、冬兩季人體體表溫度分布的差異,并與中醫體質具有一定相關性。因此,紅外熱成像技術能客觀反映人體的季節性變化,并在中醫體質客觀化研究方面有重要應用前景。鄭霞等[43]對30例陽虛質正常人和30例非陽虛質正常人的紅外熱圖特點進行評價分析,結果發現,正常陽虛體質者和正常非陽虛體質者具有相同的代謝熱值規律,頭面部和四肢區位是應用紅外熱成像系統評價陽虛的兩個敏感區位。李啟佳等[44]采用非制冷鏡頭的紅外熱成像儀對30例平和質與46例陽虛質的正常人的紅外熱圖進行對比研究,得出:1示指、中指、無名指和下肢是應用非致冷鏡頭的紅外熱像診斷系統判定陽虛的敏感區位;2無論何種致冷方式的紅外熱成像儀對膝部、股后區與小腿后區熱值差異的研究具有可重復性;3冬季僅行下肢掃描即可進行陽虛評價。
6.亞健康的相關研究亞健康是指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低質狀態。亞健康狀態者尚未發生器質性病變,臨床生化物理檢查無法得到陽性診斷結果。而紅外熱成像技術作為一項功能型影像學檢查手段,能夠為亞健康的診斷提供客觀化的重要依據。
連志強等[45]通過對730例健康體檢者的紅外熱圖篩查,診斷為健康組102例,亞健康組355例,疾病組273例,亞健康組的頸部不適部位與熱圖異常區域符合。因此,頸部紅外熱像圖可作為判斷亞健康狀態頸部不適的客觀依據。王超等[46-47]以亞健康態胸痹人群作為研究對象,分別設置健康組、亞健康態胸痹組和胸痹組,采用紅外熱成像技術探索亞健康態胸痹的紅外熱圖特征。結果發現:亞健康態胸痹組的癥狀表現程度與紅外熱圖異常變化相符,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作為判斷亞健康態胸痹的客觀依據之一。
思考與展望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領域應用的研究已逾30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紅外設備在中醫學中的研究缺乏統一的標準[48]。紅外設備有各種類型,配置不同,性能和功用也各異。哪一種配置的紅外設備更適合于中醫學的研究,目前尚無相關文獻研究[49]。目前,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中的研究采用的設備參數不同,是否會影響研究結果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人體體表溫度數據采集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物系統。人體內部溫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其波動范圍較小,但體表溫度的波動性較大。不同人體部位由于皮下組織結構、血流狀況、環境溫度等因素,導致不同部位體表溫度差異性較大。因此,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中的研究中無法使用全身統一的溫度標準來研究。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的研究中缺乏統一的科研路徑。目前,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的應用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小樣本的研究經驗層面[50],缺乏統一的科研路徑和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研究數據。因此,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的應用研究結論缺乏可比性。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數據采集受干擾因素較多。紅外熱成像技術在采圖時對環境的溫度、濕度、空氣流動度、環境布置等多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采圖環境受干擾的因素較多。此外,受檢者需要在采圖之前禁止能夠影響體表溫度的活動,且需拍攝。數據采集受干擾因素較多,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另外,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其技術操作缺乏統一的規范。目前,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方面的研究尚缺乏完整系統的學科理論體系,臨床醫生對紅外熱成像理論缺乏系統的認識,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對紅外圖像缺乏完整的認知能力以及綜合判斷能力,嚴重制約了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的科研發展。
【關鍵詞】醫學哲學;醫學哲學思想史;醫學人文精神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于戰國至秦漢時期。在“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時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得到長足的發展,當時盛行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產生深刻的影響。中醫學將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作為一種思維方法引入中醫學,與中醫學自身固有的理論和經驗相融合,以說明人體的形態結構、生命過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機、診斷和治療。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學思想和方法與中醫學固有理論和知識相融合的獨特醫學理論體系。挖掘和研究傳統醫學哲學思想,對于我國現代醫學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1《易經》、《黃帝內經》為中醫學的形成奠定哲學基礎
中醫學的形成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是有理論準備和積淀的。學術界普遍認為,春秋時期的扁鵲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醫”為“六不治”之一,標志巫醫相混的時代結束,不科學的巫術開始從醫學剝離出去。古人還認為疾病產生于人類“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時昧甘辛之節;六氣斯,易愆寒燠之宜?!庇谑恰帮嬍乘裴?,成腸胃之眚,風濕候隙,遘手足之災”[1]。還認為“暨炎暉紀物,識藥石之功;云瑞名官,窮診候之術”[1],才有了中醫中藥?!搬尶`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于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非三圣道,則不能致之矣”[2],即只有伏羲、神農、黃帝的書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許多醫學史書籍也都普遍認為“醫之始,本岐黃。靈樞作,素問詳。難經出,更洋洋”[3]。而《黃帝內經》問世前,醫學理論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當醫生,許多文獻所談都過于粗疏。筆者認為在這個時期奠定中國醫學的哲學基礎主要是來自于“六經”之一的《易經》,其充當醫生的人也多來自于早期“儒”的社會職業之中。
“六經”之一的《易經》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哲學內容,如陰陽學說、天人合一的理論等,而且在思維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這一醫學的行為上則更為重要。例如:在思維模式上,《易經》提出了"形而上為之道,形而下為之器"的道器論,在由“器”(物)升華為“道”(意)的過程中,《易經》主張要經過“觀物取像”、“立像盡意”、“以像喻意”的過程,這里的“像”應該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一個特色之處,作為哲學體系,在取譬中,它也成為醫學的思維模式。在方法上,取像類比是典型的《易經》,也是中醫學被廣泛應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國先民的重要思維方式,并被《易經》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醫學形成的過程中,吸納了這一重大命題,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的對應關系[4]。古人把物質世界的陰陽五行學說運用到醫學的領域,借以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并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成為中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2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最有影響的哲學思想和方法
精氣學說,是古代先哲們探求宇宙本原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精氣學說認為,精氣(氣)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本原,精氣自身的運動變化,推動和調控著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此學說作為一種思維方法滲透到中醫學中,促使中醫學建立了精為人體生命的產生本原,氣為推動和調控生命活動的動力的精氣理論,并對中醫學的整體觀念、藏象經絡理論、病因病機理論、養生防治理論的構建具有方法學方面的重要意義。
陰陽學說,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石之上的樸素的辨證法思想,是古人認識宇宙本原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陰陽學說以“一分為二”的觀點,來說明相對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存在著相互對立、制約、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長、轉化、自和等運動規律和形式,宇宙萬物之間存在著普遍的聯系,世界本身就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中醫學將陰陽學說用于解釋人體,認為人體是由各種既對立制約又協調統一的組織結構、生理機能所構成的有機整體,“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學說幫助中醫學構筑了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并貫穿于其中的各個方面,指導著歷代醫家的理論思維和臨床實踐。
五行學說,既是古代樸素的唯物辨證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又是一種原始而質樸的系統論。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可在不同層次上分為木、火、土、金、水5類,整個宇宙是由此5類不同層次的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生克制化運動所構成的整體。中醫學以五行學說解釋人體,將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五志等分歸于五行之中,構筑以五臟為中心的5個生理病理系統,并以五行的生克規律闡釋此5個生理病理系統的相互關系。五行學說幫助中醫學建立了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和人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整體思想,構筑了人體臟腑經絡的系統模型,并用于解釋疾病的病理傳變和指導對疾病的診斷和防治。
精氣、陰陽、五行諸學說,雖是我國古代富含唯物辨證法的哲學思想,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確實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歷史的限制,仍存在著較多的局限性。人體的生命活動是非常復雜的,尚有許多深層次的規律和機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學的精氣、陰陽、五行諸學說尚不能全面和從深層次來闡釋人體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規律和機制。因此,我們對精氣、陰陽和五行諸哲學思想的研究,不能僅停留在原始樸素的階段,應該結合現代自然辨證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個層次;對人體復雜的生命過程的研究,也不能僅用古代哲學思想和方法來闡釋,而應該在中醫學整體思想的指導下,一方面吸收中國古代人文學科的精華,一方面運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進行細微層次的研究,以逐漸揭示人體生命活動的本質和規律。
3天人相應、心身統一、臨床診治整體觀與氣血變化恒動觀是哲學思想的具體應用
3.1天人相應整體觀人與自然界有著相類相通的關系;人與天地相參,與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陰陽與天之陰陽的相通相應:“生之本,本于陰陽”(《素問》)。自然界陰陽五形之氣的運動,貫通于人的生命活動之中:“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于天氣”(《素問》)。
3.2心身統一整體觀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體性,人體的各種臟器,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協調、相互聯系地維持著生命活動;生理與心理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統一體,生理狀態決定著心理狀態:“黃帝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歧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素問》)。心理狀態影響著人的生理狀態和病理狀態:“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
3.3臨床診治整體觀《內經》在對病因、病機、局部病變和整體狀況的關系、各種治療方法的關系等方面的論述,鮮明地表達了整體思維的特征。如認為局部病變是臟腑病變的整體反映,因此在診治局部病癥時,要:“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素問》);強調將各種治病方法綜合起來,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使病人得到適宜治療:“古圣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問》)。
3.4疾病轉化恒動觀《內經》借用哲學“恒動觀”的概念﹑原理,認識人體生命過程的永恒運動及其伴隨發生的物質、能量和信息轉換過程。它認為世界是運動的,生命在于運動。事物與現象運動的化與變,以及事物和現象量與質的狀態為基本內容。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篇》曰:“夫物之生從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搏,成敗之所由也……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薄端貑枴れ`蘭秘典論篇》在論述臟腑功能之后總結謂:“恍惚之數,生之毫厘,毫厘之數,起于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贝送狻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撈贰ⅰ鹅`樞·天年》篇關于人體生長發育的論述,《素問·熱論篇》關于熱病傳變過程的記載,都是以恒動觀為思想基礎的。
4傳統醫學哲學思想的現實人文意義
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兑捉洝?、《黃帝內經》闡述了醫學人文觀念、醫生思維素質和醫學職業品格等方面寶貴思想。為醫學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體要求。
4.1醫學人文觀念第一,以生命為本的醫學本質觀?!秲冉洝分赋觯骸疤旄驳剌d,萬物悉備,莫貴于人”(《素問》),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醫家當以病人的生命為本。因此,在為病人診治的時候,如同面臨萬丈深淵,極其謹慎;同時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堅定有力,全神貫注,決無分心:“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于眾物”(《素問》)。第二,以人文關懷為本的醫學目的觀?!秲冉洝氛J為,醫學的目的不僅是療病救傷,更重要的是對人的關愛:“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于后世,無有終時”(《內經·靈樞》)?!秲冉洝氛J為,醫者應關愛病人的生命,對病人滿懷同情和仁愛之心,以尊重和珍愛病人的生命為出發點考慮問題:“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靈樞》)
4.2醫者思維素質第一,完善的知識結構?!秲冉洝窂恼w論的觀點和醫學的復雜性出發,對醫者的知識結構有著獨特的見解:醫者不僅要具有醫學知識,而且應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內經·素問》),這樣的醫者,《內經》稱之為“上工”。第二,主觀與客觀相一致。醫者的診斷屬于主觀認識,病人病情屬于客觀事實?!秲冉洝氛J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為本”,醫者的診斷是第二性的,“工為標”。醫者的主觀與客觀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而主觀背離客觀,治療就將失敗。第三,理論聯系實際?!秲冉洝氛J為,理論聯系實際的醫者才能掌握醫學的規律而不迷惑;對事物的要領了解極其透徹,才是所謂明事達理的人。
4.3醫生的職業品格第一,接診療病有方?!秲冉洝氛J為,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需要從業者具有特殊的職業品格。在接診的時候,醫生應該注意起坐有常,舉止得體,思維敏捷,頭腦清醒:“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神明,必清必凈”?!秲冉洝芬筢t者診病時要具有高度負責的精神,全面觀察,全面分析:“故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失條理,道甚明察,故能長久;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此謂失道”(《素問》),《內經》對“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素問》)的不良職業作風予以了嚴肅的批評。第二,醫患交往有禮?!秲冉洝穼︶t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禮節作了首創性的闡述,首先提出“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的醫患交往的一般禮節,突出強調了“臨病人問所便”的重要性(《靈樞》)。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唐·孔志約.新修本草序[A].唐·蘇敬等撰,尚志鈞輯校.新修本草輯復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M].沈陽:遼寧科技出版社,1997:3.
“病證結合”模式論治思想萌芽于《黃帝內經》,為東漢張仲景所繼承,并開創了病、證、癥三位一體的病證結合論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時期,辨證論治得以迅速發展,并成為疾病診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證論治為核心的病證結合論治模式。近代西醫東漸,既沖擊了中醫傳統辨病論治的地位,也啟發了中醫辨病思維,匯通各派醫家由此而創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參西的病證結合論治模式。本文就臨床中病證結合模式的類型、特點、發展問題作以探討,以期構建中醫臨床病證結合模式新體系,并引起中醫學術界的進一步討論。中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研究,必須對中醫學術的整體發展產生指導作用;必須對中醫臨床實踐產生指導作用,并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目的。中醫學只有持續創新才能獲得持續發展,必須依據新的事實和研究成果提煉升華,體現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1不同臨床疾病病證結合診治模式的類型、特點
我們于2002年提出了[1],臨床實踐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一種病證結合診斷疾病的思維模式,總結這種模式可以有三種:一是在中醫病名診斷的基礎上再進行中醫證的診斷;二是在西醫病名診斷下的中醫辨病加上辨證的模式;三是西醫病名診斷與中醫辨證結合的診病模式,第三種就是按西醫疾病的發展規律進行證的診斷,吸收并結合現代研究成果的模式。中醫病名診斷與中醫辨證相結合的模式,這是目前中醫院校中醫內科學采用的診病模式,也是中醫院校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診病模式,也即是常說的中醫疾病的病證結合模式。這種模式對中醫學的繼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醫學發展到今天,作為一個臨床工作者,企圖脫離現代醫學,無視現代醫學疾病概念的存在,單純依據這種模式診療疾病往往難以適應臨床實踐的需求,對患者不進行現代醫學的疾病診斷似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許的。因此,此種診病模式脫離臨床實際難以滿足臨床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露弊端?,F代醫學病名診斷,中醫辨病和辨證的診病模式,此診病模式是西醫診斷,然后按主要癥狀不同進行中醫病名診斷和辨證,此模式是目前中醫醫院臨床工作者普遍采用的一種診病模式。這一診病模式吸收了現代醫學診斷疾病的知識,顯然是符合時展的。但是同樣后面又采取了前一模式,又陷入了前一疾病診斷模式的不足之處。在西醫病名的限制下按主癥不同又診斷中醫不同的病,按中醫的病進行辨證治療,仍然沒有將病的本質動態表現出來,成為西醫診病,中醫辨證各行其是,沒有相互滲透與交融,而是兩種體系的拼湊。這種診病模式也是大多數人理解的西醫病名,中醫辨證的診病模式?,F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雖然一些中醫工作者從理論上和心理上難以接受這一診病模式,認為這樣有損于中醫的地位,好像中醫是現代醫學的附屬物,不愿意這樣搞,企圖脫離或無視現代醫學疾病先進科學的知識,搞所謂的純中醫,但是事實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人們愿意不愿意,實際上目前出版的許多臨床專著及臨床研究、實驗研究以及醫療工作中也都采用了這一診病模式。疾病和證候結合的診療模式已經成為中醫學和中西醫結合醫學臨床實踐的主要模式,但是在中醫藥大學的教學中并未被采納和應用,形成臨床與理論教學的背離。
2構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治模式的必要性
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它既遵循了國際現代醫學統一的規則,又繼承保持了中醫傳統的診療特色。任何輕視辨病或輕視辨證、側重辨病或側重辨證的傾向,都是割裂了完整的疾病診療體系,它將制約中醫診療的能力,制約中醫的發展,導致中醫臨床醫學的退化。對疾病進行中醫證候分類是中西醫結合優勢互補的重要理論表現形式,是發揚中醫學、創新醫學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構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治模式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具有現實的臨床應用價值?,F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此診斷模式顯然有其優點,采用現代醫學的診斷,吸收現代醫學的診斷經驗,對疾病進行了本質上的鑒別,以現代醫學做疾病診斷,用中醫理論和中醫思維進行分析,將中醫融化于現代醫學的疾病中去,同時現代化的檢查手段也與中醫的辨證相結合,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相結合,彌補中醫無證可辨的局限性;同時中醫辨證亦可以彌補現代醫學的不足,如西醫診斷無病但患者有自我不適、或西醫診斷明確的疑難病但療效不佳,或西醫診斷為“綜合征”,而按照中醫辨證論治有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療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清晰可見,有了疾病的鑒別診斷、預后效果估計。但是這一診病模式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現代醫學診斷不清的疾病,如果按這一模式進行辨證就會無所依據;現代醫學許多性質相似的疾病中醫治療是相同的,這一模式又顯得重復。
2.1時展的需要
隨著現代醫學和中醫學的發展,現代醫學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標準有了科學的、統一的定論,這些標準是統一的,也應該是唯一的。當今中醫必須融入現代醫學的海洋之中,對于具體疾病的研究,國際有統一的名稱和代碼(ICD),由世界衛生組織制定,迄今為止已十次修訂(ICD-10),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臨床醫學針對的目標是完全一樣的,解決一切危及人類健康的疾病,仍沿用中醫的病名,肯定是難以得到國際認可的,既然要融入世界醫學,其規則是統一的,臨床醫學研究首先要明確研究的是何種疾病。而目前中醫學院教材的編寫中仍在采用中醫病名,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2]第二章肺病中引用了“肺癌”病名。并且許多中醫概念是參照現代醫學概念定義而成的,如“中風”,“胸痹心痛”等,胸痹心痛章節中更是參考冠心病心絞痛的特點書寫而成。
2.2目前醫療衛生發展狀況的需要
有利于改變目前中醫院“姓中”,“姓西”的爭論,有利于中醫醫院的發展。多少年來在中醫醫院建設和發展上,中醫院“姓中”和“姓西”的問題,一直在爭論。這存在一個問題:一個衛生部領導下的國家醫療機構,西醫醫院要搞西醫,中醫醫院要搞中醫。但是目前醫院的整體布局和建設、醫療法規、醫療制度等等是統一的,基本上是按照現代醫學的發展要求在管理的。許多中醫的老專家認為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院采用現代醫學的手段診治疾病,帶來了中醫院不性“中”了。要知道能夠稱為一所醫院,醫院基本功能的建設與完善是必備的。如果醫院連一般的急癥處理能力都不具備、不具備一般的診治疾病、防病治病的醫療功能,嚴格地說就不能稱其為醫院。這樣的醫院是很難有發展前景的,同時許多病人的疾病也無法診斷明確,也不可能有病人到這所醫院看病。因此,在醫院一般功能建設上中醫醫院不但不能排斥西醫的診斷技術和方法,而且還要大力發展,特別一些先進的醫療設備,使醫院發展成為能夠滿足疾病診斷和治療需求的醫院。目前全國許多中醫醫院與西醫醫院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構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有利于改變目前中醫院“姓中”,“姓西”的爭論,有利于中醫醫院的發展。#p#分頁標題#e#
2.3有利于西醫醫院合理使用中藥靜脈注射劑和中成藥
目前隨著中醫藥藥品的大力度的生產和發展,上市了大量的中成藥和中藥的靜脈注射制劑,許多大型的西醫醫院,中成藥和中藥的靜脈注射制劑在臨床的應用不亞于中醫院,并且許多西醫醫院的專家憑借著強大的醫院醫療設備和技術都參與了中藥的臨床和實驗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別是在一些現代醫學無法解決的疾病方面也顯示了中藥的療效。我們不能無視目前西醫院大量中藥使用的事實,特別是許多西醫院的醫生,不具備中醫方面的知識。中藥的應用首先醫生必須在精通藥性的基礎上,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中藥,不了解中藥的結果必然是盲目使用[3]。同時必須關注中成藥與中成藥、中成藥與西藥之間的配伍禁忌問題;合理使用中成藥還要注意辨證施治,對癥下藥。只有對患者疾病做出正確的中醫辨證后才能合理安全的使用該藥并使其藥效得到完全發揮,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構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有利于西醫醫院合理使用中藥。
2.4中醫臨床發展的需要
構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中醫藥發展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今我們對有關中醫診斷,仍然主要采用數百年前甚至數千年前形成的語言詞匯來表述,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我們仍然堅持采用兩千年前的語言、病名來進行中醫的診斷,在國際上行不通,也不符合科學的發展規律,中醫理論應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形成開放體系,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使之隨著實踐與時代變化,不斷實現自我改造與更新,賦予新的內涵,從而獲得新的提升和活力,才能體現中醫藥學的生命力所在,故步自封,拒絕發展和吸收新的東西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只要我們按照整體觀念和中醫理論思維研究現代醫學疾病發生發展規律,不會阻礙中醫學的發展,相反會促進中醫理論和臨床醫學的發展。
2.5有利于臨床開展病證結合、方證相關研究
在方證相關的研究中,疾病也是一個不容忽視與回避的問題。這里所說疾病是現代醫學所指之病。眾所周知,國際上評價一種藥物與一種治療方法的效果,都是通過疾病的改善情況進行的。“整體觀念”是中醫理論的特色之一,對于方劑、證候與疾病的研究也應該將其放入大整體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從方出發,聯系證候,病證結合,解讀其間的關聯規律,揭示辨證論治的科學內涵,為中醫辨證論治賦予新的含義,豐富和發展中醫理論[4]。證候分類與疾病診斷和藥物干預一起進行研究,其結果將使得證候分類更具有使用價值;此外,疾病證候分類不僅有助于找到中醫治療方案的適用患者,同時也能幫助找到西醫治療方案的適用患者[5]。疾病證候分類與藥效評價在證候分類基礎上,方證相應,中藥才能產生確切療效。因此,中藥藥效評價應建立在“證候分類”之上,對比分析中藥治療有效和無效的生物學特征,是闡明中藥作用機制科學內涵的重要途徑。
2.6有利于開展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
許多證候模型尚未成熟、證候模型未能與現代醫學疾病模型結合起來是證候動物模型難以發揮作用、難以開展中藥研究特別是中醫新藥藥理實驗重要的原因。中、西醫并存是我國醫學體系的特點,因此,構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是開展這一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中醫醫院臨床診斷大都采用中西醫兩種診斷模式。中醫新藥的研究大都是在現代醫學疾病診斷的基礎上開展的研究,臨床報道研究也是如此。所以,將中醫證候動物模型與西醫疾病動物模型結合起來,使疾病模型賦予證候的概念,就能與中醫臨床相一致,使中醫新藥藥理研究具有鮮明的中醫辨證施治特色,并為證候動物模型的廣泛應用、健康發展掃清障礙。中藥安全性評價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利用健康動物進行安全性評價。這與中藥臨床實際應用存在很大差異。“對證”用藥是中藥臨床應用的重要特征,根據中醫證候分類理論和“有故無殞”的思想,中藥的毒性與證候密切相關,準確的證候分類、進而“對證”應用中藥是避免毒性的關鍵[6]。在“對證”的基礎上評價安全性也是中藥安全性評價研究的必由之路。
2.7有利于系統、歸納、總結臨床用藥思維開展中藥現代研究
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治模式已經發展成當今中醫臨床實踐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現代醫學疾病診斷病證結合基礎上的中醫臨床辨證組方思維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多種形式,我們不能無視其存在。
2.7.1針對病機與病理結合的組方模式病機與病理結合的組方模式目前自覺不自覺的在臨床上得到了應用,雖然目前許多專家認為不符合中醫理論,提出反對“見到炎癥就清熱解毒;見到高血壓就平肝潛陽”。根據現代病理研究,結合現代藥物研究,運用中醫用藥理論指導臨床用藥,這一思維的關鍵要看臨床療效,我們應當開展病機與病理結合的組方模式的研究,以能提高臨床療效為目的。實際上它不僅彌補了中醫辨證論治的不足,也使病證結合論治有了新的發展,中藥藥性結合現代藥理研究辨證組方思維模式是容納現代藥理研究結果向中藥藥性理論回歸,是中醫辨證思維發展和中醫理論發展的體現。開發藥物的臨床療效不僅依賴于隨機或重復臨床試驗取得的有效率,更重要地依賴于通過連續多次臨床試驗所獲得的更為精確的藥物使用適應癥,這與圍繞證候分類的中醫臨床經驗積累的過程非常相似[7]。利用疾病證候分類理念和方法,明確已有藥物的精確適應癥是“新”藥開發的新途徑。
2.7.2針對基本病機的專病專方專藥的組方模式基本病機的專病專方專藥的組方模式是目前大多數中成藥開發的主要模式,也是許多名老中醫形成對某病治療特點和特色經驗的主要思維模式,應該承認是辨證論治的升華。
2.7.3中藥復方配伍西藥組方模式中藥復方配伍西藥組方模式是我們必須要進行研究和重視的臨床用藥模式,重視和研究并應用的目的是中西藥各自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增效減毒,優勢互補,在難治、復雜性疾病的治療中顯示獨特效果;藥物研究專家開展的“方病證、藥病證、有效部位與病證、有效成分與病證”的中藥復方有效部位創新藥物研究發現模式、有效組分配伍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藥現代研究與傳統理論相結合的結晶,是中藥發展的重要方向,復方藥物也是國際藥物研發的方向。#p#分頁標題#e#
3構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治模式的總體設想
按照整體觀念和中醫理論思維全面把握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和學術精髓并將其應用于構建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治模式的研究中,繼承與創新、提升與發展的原則,是開展中醫臨床研究必須遵守的。臨床醫學發展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臨床疾病防治的總體療效,中醫藥臨床治療顯示很好的療效,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治模式的構建,為探索現代醫學各種疾病中醫辨證規律、總結各種疾病臨床有效的整體治療方案,提高我國臨床疾病防治的總體療效提供了可統一操作的模式。有專家提出,西醫的“病”和中醫的“證”原來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疾病,西醫的“病”(如冠心病、肺炎等)是形態結構系統疾病。中醫的“證”(如熱證、陽虛等)則是信息控制系統疾病。中醫的“證”即信息控制系統疾病可以單獨存在,也可與西醫的“病”即形態結構系統疾病同時存在,信息控制系統疾病發展到嚴重程度可以引起形態結構系統疾病的發生,形態結構系統疾病發展到嚴重程度也會引起信息控制系統疾病的形成。中醫的證和西醫的病這兩種類型疾病可以互為因果。中西醫臨床上病證結合治療實際是信息控制系統疾病和形態結構系統疾病的結合治療。這兩種類型疾病的結合治療必然優于中醫或西醫的單一疾病的治療[8]。目前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許多疾病分型相當混亂,大多是編著者按自己的臨床經驗進行分類和選方的,無統一標準,沒有共識性的東西。由于此模式目前在人們的頭腦中還沒有形成習慣,人們還不清楚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規律。因此本診病模式需要中醫學界團結起來,共同協作,積極努力的開展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治模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必須從臨床中來,在目前許多醫院都建立了電子病歷,為開展全國統一協作研究工作成為可能。在現代醫學診斷明確的基礎上,采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疾病辨證規律的研究。進一步摸清每一種疾病的主要本質是什么?也就是說這種疾病的主要病機是什么?也就是貫穿于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每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中醫的哪些證?各證的概率大小及分布情況?這些證型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是平行的、縱向的、還是因果關系?疾病的主要證型是什么?兼證是什么?證的轉歸及預后怎樣?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證型,他們之間有否差異?等等。這些都需要進行臨床調查及研究,采用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獲得第一手資料而不是憑主觀臆造。
3.1建立適合我國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
證結合診治模式的電子病歷完善中醫臨床研究的基礎平臺根據最新出版的《現代疾病診斷學》,目前具有明確病因、病理、診斷的疾病共計1100多種;《醫學綜合征大全》收錄的臨床綜合征達到2000多種,每種疾病和綜合征都有統一的診斷標準和療效標準,這一點中西醫都要遵循。疾病的診斷標準是我國疾病專業委員會根據國際同類疾病診斷標準,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制定的,診斷標準不斷改進和完善,定期的全國專業委員會會議都在頒布具體疾病的國家級診斷標準,標準是權威的、具有法律意義,所有疾病都有最新的診斷標準,任何醫院、任何醫生診斷疾病都以此作為標準。在疾病診斷標準的基礎上,采用文獻研究、臨床流行病調查方法、集中高層次中醫專家的臨床經驗,開展現代醫學疾病的辨證論治規律研究。研究的關鍵是完善的頂層設計。我們現在進行的國家“十一五”常見疾病的療效評價研究,均是一個課題組進行的研究,成果很難得到認同。因此,由政府牽頭,專家協作,集中全國專業人員對同一個疾病逐漸討論,求同存已,初步形成某一個疾病的專家共識。研究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病模式的初步方案,在此框架內,收集各醫院臨床疾病資料,采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臨床的各疾病“證候要素”的提取和整理,逐步調整,形成基于臨床的各個疾病的辨證論治規律,在經過專家討論研究、修改,調整,再回歸臨床應用,逐步達到基本的統一的?。C-方-藥。在此基礎上開展循證中醫學研究。目前中醫藥治療許多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偏頭痛等疾病有效,但是沒有進入現代醫學的治療常規中,缺乏循證證據,無法得到學術界的認可,不僅是國際的,就連我國的西醫指南中都沒有納入中醫的治療方法。
3.2建立現代醫學疾病診斷中醫辨證的病證結合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