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09:48: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手衛生依從性標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1-139-01
我院是蘇北地區三級甲等醫院,門診病人多、工作量大,病區接受的病人多是基層醫院轉來的重危病人,同時各種侵入性操作的增多使醫院感染防控上增加了難度,這也給洗手的依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1名醫護人員手上的細菌數可高達3.9×104~4.0×106CFU/cm2[1];手的清潔和消毒是降低醫院感染最基本、最簡單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病率 [2] 。我院感然科針對臨床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低的現狀進行了一系列的干預措施,從而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洗手依從性,具體措施如下:
1 加強對醫務人員教育已經被公認為是提高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教育尤為重要[2]。首先組織醫護人員學習醫院感染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 通過經常下發各種醫院感染管理資料(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手衛生規范,醫院感染暴發流行報告制度等),組織集中講座,早會到科室引導學習,發放試題測試,門診、病區張貼宣傳畫等種形式,提高醫護人員對洗手重要性的認識,從主觀上提高手衛生的意識,從而提高了醫護人員洗手的依從性。
2 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組織學習標準預防、標準預防的基本特點,標準預防的措施,學習隔離規范,學習各種診療操作的流程和無菌原則,提高醫護人員的無菌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浦魅魏妥o士長是貫徹手衛生規范的核心人物,我們在指導、督察手衛生洗規范執行情況的同時及時和他們進行溝通,分析執行不到位的原因,找出合理解決問題的良策。如在沒有水池的操作地方放置免洗消毒液,使他們的手在沒有被明顯污染時能隨時應用,方便工作,有效提高醫護人員洗手的依從性,真正使這項工作得到持續改進,為降低醫院感染發率奠定基礎。
3 標準預防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強調雙向防護,即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而執行這一雙向防護措施最主要的就是洗手。因此,提高醫護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醫護人員對職業安全危害性認知,是促進醫護人員自覺提高洗手依從性的一劑良方,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洗手是防止院內感染和自我保護的最簡便、最有效的重要措施,而自覺地執行手衛生規范。
4 改善洗手條件與設施,選擇高效、安全、方便的 手消毒液。門診和重點科室每間都安裝水池和感應水龍頭,采用一次性紙巾擦手,給醫護人員洗手提供便利條件,從而提高醫護人員的洗手依從性,也改變了以往洗手后往工作服上擦手的習慣,對減少醫院感染發生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有水池上方都貼洗手六步法和標準預防。在病區每個治療車增加了免洗手消毒液,重癥監護病房每床配備,病區醫生查房時配備小容量免洗手消毒液,便于攜帶在手沒有明顯污染的情況下直接用免洗手消毒液,節約了時間,保證了重危病人的搶救,提高了醫護質量,從而也減少了院內感染的發生。
5 通過示范培訓和考核,使醫護熟練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從科主任和護士長開始逐層培訓,通過講解、示范、考核從而使他們熟練掌握洗手的指征,標準預防,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提高醫醫護人員的洗手的質量,降低醫院感染率,根據國外有報道,通過院內洗手可以降低30%醫院感染[3]。
6 通過對醫護人員操作前后洗手情況進行跟蹤暗訪,對醫務人員的手衛生情況進行評價。通過手采樣監測結果,結合臨床病人醫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并與醫護探討,來提高醫護人員對洗手的認識程度,從而使醫護從思想上重視洗手的環節,提高醫護人員的洗手依從性,防止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
通過干預措施的實施,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的認知程度和依從性明顯有提高,護士的手衛生依從性從55%提高到95%,醫生從30%提高到65%.從自我保護角度和防止病人醫院感染的發生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醫護人員手衛生的研究進展[J].浙江預防醫學,2007,19(6):65.
【關鍵詞】 醫院感染;手衛生;依從性;洗手;手消毒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74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400-02
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隨著醫院感染發病率的增加,手衛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我院借創建二級甲等醫院的契機,對我院所有人員進行了多次手衛生培訓教育,使手衛生依從性得到了突破性的鞏固和提高,在評審時順利通過手衛生的項目評審。
手衛生依從性是指醫務人員能夠堅持必要的洗手和手消毒次數,并且洗手和手消毒的步驟、時間指征、范圍都符合規定。通過實踐證明,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最簡單、最方便、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有研究證實,有效的手衛生可降低50%的醫院感染率[2],提高手衛生依從性的有效措施如下:
1 加強手衛生規范的理論教育和實踐培訓,通過每月手衛生監測數據提供有力的舉證說服
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開展院內全員培訓,分批次進行各級各類人員洗手和手消毒培訓,并定期不定期對全院不同崗位人員進行抽查和督導,采用現場洗手和手衛生理論提問相結合的考核模式,不斷提高院內各級各類人員手衛生意識和理論知識水平。前半年屬于培訓重要時期,每個月需進行洗手正確率考核、督查和統計,使洗手正確率能達到95%-100%,手消毒依從性達50%-70%。并通過手衛生洗手前后的采樣監測數據對比,有力舉證洗手在醫院工作的重要性,使洗手依從性在醫務人員中得到鞏固和提高,并建立了持續性發展基礎。
2 與院領導溝通,取得院領導對手衛生工作的大力支持
以創甲為基點,向院領導寫出手衛生對醫院安全建設的重要性和手衛生在院感工作中便捷經濟的優點,闡述手衛生在醫院感染中的特殊性,并通過開展手衛生周宣傳,邀請院領導參與手衛生培訓和督查工作,上報手衛生成本支出預算和醫院安全的成本投資的對比,通過外出學習向院領導提供其他醫院手衛生開展的照片等方式取得院領導對手衛生的支持并參與其中,在院周會、感控例會、多部門聯席等會議上強調手衛生的重要性,使手衛生工作得到醫院上下一致的大力支持。
3 完善手衛生設施
取得領導的支持后,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要求,改善各科手衛生設施如:配備流動水洗手龍頭及洗手盆,更換手觸式水龍頭為非手觸式水龍頭,配置足量洗手液,安裝干手紙巾盒,督促科室保證干手紙巾的供給。
4 制定和完善醫院內手衛生規范和管理制度并加強落實,建立長效性手衛生監管機制
以衛生部頒布的相關手衛生規范和標準為依據,制定院內手衛生管理制度、手衛生基本原則、洗手標準操作規程,并分批進行衛生手、外科手的實踐培訓和考核,加強督查,認真將規范、制度和標準落實到位。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不定期到科室對手衛生依從性作暗訪調查、查看科室每季度手衛生用品的消耗量,定期對醫護人員手部微生物進行采樣檢測,抽查洗手準確率、提問手衛生理論知識,將檢測和檢查結果及時反饋至相關科室并納入科室醫療質量考評進行獎懲,從而推動和督導手衛生執行的自覺性和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建立長效性監管機制。
5 合理選擇手衛生產品
選擇對手部皮膚刺激小、無過敏性、有潤膚作用的洗手液及手消液;配備大小、高低合適的洗手池和非手觸式水龍頭,保證干手紙巾的供給。
6 加強院內手衛生宣傳工作
反復宣傳手衛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手衛生知識。通過培訓教育、討論、建立手衛生宣傳欄、發放手衛生宣傳冊、張貼宣傳畫和提示語、在洗手池旁張貼洗手示意圖、評選手衛生執行優秀人員等多種形式,創造良好的手衛生環境,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7 改進管理機制,優化資源配置
手衛生的管理工作是醫院管理的主要部分,管理者應關心一線醫務人員,合理安排工作量,通過科室優化人力支援配置,減輕醫務人員工作強度,避免繁忙的診療護理活動影響手衛生依從性[3]。
手衛生與醫院感染是個永恒的主題,眾多研究已經證實手衛生可以明顯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因此,我們必須努力通過多種有效的干預措施提高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更好地預防和控制應用感染的發生[3]。
參考文獻
[1] 楊娜.手衛生依從性現況分析及對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34).
關鍵詞: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問卷;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7.323【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8-0203-01
手衛生是一種最簡單、最實用的預防醫院感染的方法。據報道,通過手衛生可以降低30%的醫院感染,臨床護士作為與病人接觸的主要群體,他們對手衛生的認知程度及手衛生依從性狀況直接關系到病人能否獲得安全有效的護理。為了解臨床護士對手衛生知識的掌握及手衛生依從性情況,通過不記名當場回收問卷的形式,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提出改進措施,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特開展了此項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為某綜合醫院的臨床護士,通過隨機抽樣對其中226名護士進行手衛生認知及依從性狀況調查。
1.2研究方法: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采用自行設計的《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問卷》,問卷主要有4部分:①一般情況,如學歷、職稱、性別等;②需要進行手衛生的指證;③影響手衛生依從性的因素;④干手方式的選擇。發放調查問卷時向調查對象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等,要求調查對象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獨立完成調查問卷的填寫,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從而了解臨床護理人員手衛生知識的掌握及依從性情況。
1.3統計分析:采用Epidata3.0,SPSS16.0,office軟件等進行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基本情況:本次調查共發放《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問卷》226份,收回226份,回收率100%。
2.2臨床護理人員對手衛生指征的了解狀況(見表1)
表1臨床護理人員對手衛生指征的了解狀況(n=226)需要進行手衛生的指征認為需要(1)進入或離開病房之前220(97.3%)(2)接觸患者前200(88.5%)(3)接觸患者后224(99.1%)(4)接觸患者周圍物品后196(86.7%)(5)戴手套前186(82.3%)(6)摘手套后202(89.4%)(7)穿脫隔離衣前后226(100%)(8)進行無菌操作前226(100%)(9)注射前198(87.6%)(10)取無菌物品前226(100%)(11)同一個病人檢查或操作從污染部位到清潔部位200(88.5%)(12)手上有可見的污跡222(98.2%)(13)處理污染物后226(100%)(14)抽血或采血前194(85.8%)(15)進行侵入性操作前218(96.5%)2.3認為影響臨床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因素(見表2)
3討論
手衛生是一項簡單易行的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方法之一,愈來愈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目前,我院護理人員的手衛生狀況不容樂觀,如何落實和改進手衛生依從性, 營造良好的手衛生文化氛圍,具體的舉措有:
3.2增強手衛生認識:手衛生是防止醫院感染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提高臨床護理人員對手衛生的認識,意識到手衛生與醫院感染有密切的聯系,從而改變臨床護理人員的行為觀念。為此,我們特邀請了省知名院感專家進行講座,讓廣大護理人員了解手衛生的前沿知識,認識手衛生對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的重要性。
3.3完善手衛生設施:如配備標準的洗手池,盡量采用感應室水龍頭,用洗手液取代肥皂,配備干手用具等。
總之,提高臨床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應以行為理論為基礎,需要足夠的人力、物力投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游建萍,黃慶,府偉靈,等.手衛生所致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 (4) : 4262428
[2]李雅琴,高書義,郭麗英.2004 - 2007 年醫務人員手衛生監測結果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 (7) :9562957
關鍵詞:麻醉科;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干預
手衛生包含洗手、消毒洗手、消毒擦手和外科手消毒,是解決醫護人員手污染,預防醫院感染和交叉感染,控制病原體傳播最簡單、最便利、最重要、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方法〔1〕。手術室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點科室,麻醉科醫護人員的手是手術室環境及手術患者管路污染的重要來源,是外科手術中細菌傳播的主要途徑〔2〕。本研究通過對麻醉科醫護人員手衛生狀況進行監測,實施干預措施,提高了手衛生依從性?,F報道如下。
1方法
1.1調查方法
以浙江省安吉縣人民醫院麻醉科共17名醫護人員(包括15名麻醉醫生和2名復蘇護士)為調查對象。由醫院感染科和麻醉科醫院感染質控醫師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和《感染控制操作手冊》,通過直接現場觀察法、問卷調查、手表面微生物監測等方法對全科醫護人員洗手依從性調查,并采取宣傳培訓、教育監督、完善洗手設施等干預措施,觀察實施干預前后的效果。手衛生依從率(%)=(實際執行的手衛生次數/應該執行的手衛生次數)×100%;手衛生知曉率調查,內容有醫院感染含義、感染傳播途徑、手衛生概念、控制感染方法、無明顯污染是否應用速干消毒劑、是否應用含氯消毒劑浸泡和標準洗手法等;對手進行隨機采樣,并進行細菌培養,衛生手消毒后細菌菌落數≤10cfu/cm2為合格,手衛生合格率(%)=(合格人數/調查人數)×100%。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χ2檢驗對實施干預前后麻醉科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知曉率及手衛生合格率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2干預措施
1.2.1加強手衛生宣傳醫院感染管理科通過手衛生宣傳周活動,運用視頻、展板、有獎感控答題和操作等形式進行宣傳,內容包括:手衛生的5個時刻、正確的洗手方法和速干手消毒劑(免洗液)的使用方法等。強調手衛生“二前三后”的5個時刻,包括接觸患者前、實施無菌/清潔操作前、接觸患者后,以及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等污染物后和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使洗手口訣(內外夾弓大力腕)耳熟能詳。同時通過舉辦講座、建立手衛生學習群和交接班提問等形式進行手衛生知識培訓,使醫護人員掌握新技術和新知識,不斷學習提升手衛生素養。1.2.2提供和完善洗手設施根據要求完善手衛生設施,增加洗手池數量,提供感應式水龍頭,冬天供應溫水,優化洗手池布局,安裝自動干手器,使用一次性干手紙巾,張貼手衛生方法示意圖和溫馨提示卡,配備護膚用品和速干手消毒劑。同時優化各項醫療工作的執行時間,根據工作量彈性排班,使醫護人員在各項操作間有充足的時間規范洗手。1.2.3完善手衛生管理監督機制醫院設立手衛生監督小組,主管部門、質控醫生、科主任不定期在科室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并與績效掛鉤,做好上下級監督和同級相互監督,在互相監督過程中,發現問題,制定方案,解決問題;并建立醫護人員個人檔案,將手衛生質量納入科室考評指標。
2結果
2.1手衛生設施完善情況
在手術室所有區域,包括無菌區域、復蘇室、辦公室等繼續添置干手紙盒共35個,增加率83.76%;所有洗手池旁張貼七步洗手法示意圖共26張,張貼率為72.68%;在原有配置干手消毒劑的基礎上,繼續在麻醉機、呼吸機、治療車、病歷車等22處添置干手消毒劑,添置率41.15%;增加感應式洗手水龍頭5個。
2.2手衛生知識知曉率
實施干預措施后,麻醉科醫護人員手衛生知曉率顯著提高(P<0.01),詳見表1。
2.3洗手依從性和合格率
在實施干預措施前,麻醉醫生洗手依從性和執行率非常低,實施干預后,經過相關宣傳教育和知識培訓,提高了對手衛生的認識。在各項診療活動中,洗手依從性有明顯提高(P<0.01),詳見表2。對麻醉科醫護人員手進行隨機采樣做細菌培養,干預前衛生手消毒后合格率為68.85%,干預后合格率為78.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討論本次調查發現,影響洗手依從性的最大因素為感染控制認知缺乏,通過手衛生宣傳周活動和培訓演練,提高了醫護人員手手衛生的認識和執行力〔3〕;手衛生設施配置是手衛生執行的前提和保證,也是手衛生依從性明顯提高的重要舉措〔4〕;建立可行的監督機制,完善一套科學完整的消毒、隔離、滅菌等相關制度和手衛生質量檢查標準,使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將手衛生質量納入科室質量考評的指標,將監測結果與科室、個人績效掛鉤,強化人員整體全面重視,促使醫務人員自覺提高手衛生依從性〔5〕。采取一系列干預措施后,麻醉科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和合格率都有了顯著提高,對減少醫院內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程莉莉,楊洪艷,臧彬.醫護人員手衛生干預措施的效果評價[J].現代醫院管理,2014,12(5):2426.
〔2〕秦寶聚.麻醉醫師手衛生及依從性的現狀調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34:(11):8449.
〔3〕吳俏潔,郭朔梅,劉佳.院內感染與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5,31(1):5657.
〔4〕范文,黃娥,段六生.醫務人員手衛生與洗手依從性現狀及管理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9):18451846.
[關鍵詞] 手術室護士; 手衛生; 依從性; 研究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49-02
手衛生是指清除或破壞手表面皮膚微生物的任何方法,為洗手、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總稱[1]。由于患者需要在手術室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麻醉等一系列操作,此間患者更容易發生繼發感染,手衛生的完善是預防、控制和降低醫院感染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方法[2]。為了探討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手衛生的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為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和制定醫務人員職業安全的相應對策提供依據,我們隨機抽取本院126名醫務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6月從本院醫務人員中隨機抽取126人作為調查對象,調查組為手術室護理人員和曾在手術室輪轉工作過護理人員,共計60人;對照組為內外科醫師、臨床護士和醫技人員,共計66人。年齡22~51歲,平均29.2歲。
1.2 調查方法
協同醫院感染管理科、護理部等科室,調查問卷內容采取匿名方式,包括一般情況(性別、年齡、學歷、曾工作科室、工作年限及科室類別)、手衛生相關知識(“六步洗手法”、 外科手消毒法及衛生洗手指征)、手衛生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手衛生相關知識的主要來源和相關態度4個方面。發放問卷126份,收回有效問卷126份,占100%。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以P
2 結果
2.1 手衛生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調查結果
掌握“六步洗手法”的調查組人員占56.67%(34/60),對照組醫務人員占53.03%(35/66);掌握外科手消毒方法的調查組人員占90%(54/60),對照組醫務人員占31.81%(21/66);兩組在相關知識的認知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手衛生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了解嚴格執行洗手制度對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性的醫務人員占 84.92%(107/126),在平時工作中堅持應用標準洗手法的占66.67%(84/126)。對照組醫務人員認為影響洗手依從性的主要因素依次為:缺乏相應設施供應或遠離洗手設備(27/66,占40.9%)、工作忙(13/66,占19.7%)、缺乏洗手技術指導及管理(13/66,占19.7%)、認為洗手會使手部受刺激(10/66,占15.2%)及懷疑洗手的價值(3/66,占4.5%)。調查組認為影響洗手依從性的主要因素依次為有:工作忙(32/60,占53.3%)、缺乏相應設施供應或遠離洗手設備(17/60,占28.3%)、缺乏洗手技術指導及管理(7/60,占11.7%)、認為洗手會使手部受刺激(4/60,占6.7%)及懷疑洗手的價值(0/60,占0%)。見表1。
3 討論
術后感染不僅會增加手術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傷口愈合的時間、延長住院時間、降低醫院病房周轉率、影響疾病的預后,而且還給患者、醫院和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3]。據衛生部2001年統計,我國醫院感染率平均約為4%~8%,死亡率達70%,其中由醫務人員的手傳播細菌而造成的醫院感染約占30%[4]。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最基礎環節,對控制醫院感染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但在臨床執行起來卻相當不易。因此,如何提高手術室護士對手衛生相關知識重要性的認識,提高洗手行為的依從性,更好地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手衛生狀況,是控制術后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手術室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與個人、管理以及制度和設施等諸多因素相關。比如缺乏洗手池、干手設施;速干手消毒劑使用率低;有的地方制定洗手規范,要求用消毒液泡手,因對皮膚刺激性大,相關人員很難接受。都直接影響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影響手術室護理人員洗手依從性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忙、缺乏相應設施供應或遠離洗手設備。故緩解工作壓力、改善洗手設備和相應設施的配備將對預防術后感染起著積極的作用。
本次調查中發現,手術室護理人員對“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況優于普通病房,這可能與手術室對洗手更重視、要求更嚴格、設施更完善、醫務人員實際洗手依從性也更好有關。同時,手術室護理人員對外科手消毒法的掌握情況較普通科室人員好,這和外科醫務人員臨床工作中外科手消毒的應用最多有關。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手衛生的認識較普通科室高,但還需要更科學合理的工作安排和指導,更好的提高對手衛生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王哲敏,曾智勇. 實習護生手衛生認知情況調查[J]. 齊魯醫學雜志,2008,23(1):51-52.
[2] 刑紅霞,張紅英,武建英,等. 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與管理[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8):639-640.
[3] 易洪儀,劉飚,惲順芳,等. 控制和預防醫院感染的經濟效益[J]. 中華國際感染控制雜志,2002,1(1):15-17.
[4] 李紅芹,王伯瑩. 影響醫務人員洗手行為依從性的因素及對策[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8):1039-1040.
1.1一般資料
本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0~50歲,平均28.58歲;文化程度:中專4名,大專4名,本科4名;職稱:護士7名,護師2名,主管護師3名。本科PICC維護換藥每月量約150人次,每日安排PICC維護護士1名,除常規PICC換藥外,還包括為患者更換輸液、免疫治療等工作。
1.2方法
1.2.1計劃階段(P)
根據三級甲等醫院復審要求,結合本院感染管理科培訓計劃,結合臨床PICC置管患者多、疾病類型復雜、PICC維護護士相對不足的實際情況建立手衛生制度并制訂培訓方案,制訂完善手衛生實施計劃,規范質量檢查方案。最終目標是提高PICC維護護士對手衛生知識的知曉率、洗手的依從、執行率及合格率。
1.2.2實施階段(D)
1.2.2.1完善手衛生設施
在重要部位安裝和配備必要的洗手設施和器材,增加快速洗手消毒設備,張貼洗手和手消毒方法提示圖。
1.2.2.2定期培訓
主要內容包括:集中學習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包括對不同崗位人員手衛生知識的要求,手衛生對預防醫院感染的意義、手衛生指征、個人防護知識等。
1.2.2.3規范洗手方法
由醫院感染科錄制“七步洗手法”的光盤發放到各科室,并示范講解。各類醫務人員按照“七步洗手法”步驟反復練習洗手。
1.2.3檢查階段(C)
首先科室的質量控制小組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的標準每月檢查1次,對工作人員在清潔洗手后進行手指采樣作細菌培養,采用單盲隨機的方法,對手指用無菌培養肉湯浸濕無菌棉球擦拭取樣進行微生物學檢驗,公布每次的監測結果。每月進行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實,例如:洗手液要及時補充,洗手池要時刻保持清潔等;其次醫院感染管理科和質控小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將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并納入績效考核。
1.2.4處理階段(A)
科室每個月公布檢查結果和監測信息,相關工作人員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同時將存在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解決。將檢查結果納入科室目標考核,并按照綜合目標考核相關規定給予獎勵和處罰,包括績效、培訓等方面的獎懲。
1.3評價標準
1.3.1手衛生知識的知曉率,內容包括:手衛生的概念、手清洗的指征、手消毒的指征和自我防護知識。
1.3.2洗手依從性,根據洗手情況來判斷醫務人員的依從性,內容包括:接觸患者前、接觸患者后、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體液后。手衛生合格率=合格人數/調查人數×100%,分別于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后進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后PICC維護護士的手衛生知識知曉率比較。
2.2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后PICC維護護士的洗手依從性比較。
2.3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后PICC維護護士的手衛生合格率比較。
3討論
3.1實施PDCA循環管理能提高
PICC維護護士手衛生知識知曉率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PICC維護護士對洗手認知測評分僅為(73.88±14.856)分,可能是以前管理者對這一工作重視不夠,提供的軟件及硬件設施不足,而且大部分是低年資的年輕護士,對手衛生重視不夠。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經過反復手衛生知識培訓,PICC維護護士的手衛生知識知曉率均有提高,手衛生認知測評得分為(96.75±14.856)分,與實施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3.2實施PDCA循環管理能提高
PICC維護護士洗手依從性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PICC維護護士在接觸患者前、后的洗手依從性非常低,僅為33.3%。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經過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了護士對手衛生重要性的認識,在換藥過程中,尤其是在接觸患者前、后和無菌操作前的洗手依從性有明顯提高。另外,通過完善洗手設施也從客觀上促進了護士洗手依從性的提高,洗手依從率為95.8%,與實施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3.3實施PDCA循環管理能提高
【關鍵詞】品管圈;醫護人員;連續性操作;手消毒;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102-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個工作場所的人為了解決工作問題、突破工作績效、自發地組成一個小團體,應用品管的簡易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解決工作場所發生的問題,達到業績改善的目標[1]。衛生手消毒是指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2]。良好的手消毒習慣是控制醫院感染的一種有效的方法[3]。我科自2013年12月-2014年5月開展以提高醫護人員連續性操作手消毒依從性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康復科共有醫師7名,其中住院醫師4名,主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任醫師1名;護理人員14名,其中護士7名,護師4名,主管護師2名,副主任護師1名。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組 本圈成員共9人,其中圈長1人,負責領導整個活動,輔導員1人,負責圈活動的指導及監督,圈員7人。確定圈名為Smile圈。
1.2.2 選定主題 圈員采用頭腦風暴法,提出科室主要現存問題共5個,運用評價法,確定提高醫護人員連續性操作手消毒依從性為本次活動的主題。選題理由:提高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是降低醫院感染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手段和措施,是患者安全的保
障[4]。
1.2.3 現狀調查 本圈對科室常見的連續性操作采用隱蔽式現場觀察法[5]進行數據收集。抽取科室實習護士進行培訓,作為觀察者每日固定時段對本科醫護人員手消毒依從性進行觀察,連續觀察7天。結果顯示:手消毒依從性50.76%。根據80/20法則[6],找出醫療查房,晨晚間護理及功能鍛煉為重點改善類別。
1.2.4 目標值設定 根據2011年版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規定,醫院全員手衛生依從性≥95%,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值:醫護人員連續性操作手消毒依從性為95%。
1.2.5原因分析 運用小骨集約法進行魚骨分析,并繪制因果關聯圖,找出個人知識掌握不全、獎懲未細化、環境限制為主要因。
1.2.6 對策擬定與實施 針對要因,進行頭腦風暴,擬定對策,并對每一對策依可行性、效益性、實效性進行評分,按80/20 原則共選出10個對策,再依共性分為3個對策群組。采用PDCA循環,對對策進行持續改進。
1.2.6.1全方位、多渠道宣傳 ①每兩月更換宣傳欄,更新手衛生最新知識 ;②更換電腦桌面為手消毒流程圖,鼠標墊為手消毒時機;③在治療車手消毒液旁、病房、垃圾收集處等懸掛“您洗手了嗎?”、“院感控制,從手衛生開始”等多樣化溫馨提示; ④每季度請相關專業人員實例分享手衛生重要性。
1.2.6.2優化配置 ①在每兩張病床間、治療車、護士站、醫生辦公室配置手消毒液,給醫護人員提供方便、快捷手消毒環境; ②醫生查房時由健康教育護士提供手消毒液。
1.2.6.3 建立監督及倒獎勵制度 ①醫護人員梳理自身問題,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改善,同事間相互監督;②每月開展公休座談會,講解手消毒相關知識,強調其重要性,邀請患者及家屬作為監督員,參與提醒手消毒;③針對院感科室執行三級質控:專項質控護士定期就院感問題進行檢查,并將檢查出的問題反饋給當事人,督促整改;總辦護士針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督查;護士長不定期抽查;④評價效果,實施“只獎不罰”的倒獎勵制度,提高醫護人員參與積極性。
2 結果
2.1 有形成果 QCC前后醫護人員連續性操作手消毒依從性上升至90.91%。
-2.2 無形成果 通過QCC活動,圈員們團隊凝聚力、協調能力、和諧度、溝通配合、品管圈手法運用、活動參與積極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討論
3.1 提高醫護人員手消毒依從性的重要性 在醫院工作中,醫護人員的雙手是致病菌傳播的主要媒介[7]。手衛生是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干預措施 [8]。提高醫護人員連續性操作手消毒依從性作為醫院手衛生中重要的一環,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量,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避免疾病在醫(護)和病人間的傳播和交叉感染的發生,保護了醫務人員的自身安全,同時減少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負擔,最終使醫院、醫務人員、患者三方均受益。
3.2 QCC對提高醫護人員連續性操作手消毒依從性的有效性 通過QCC活動,進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手衛生宣傳,持續、反復的強化教育,行之有效的三級質控監督管理方式,“只獎不罰”的倒獎勵制度,醫護人員手衛生意識明顯提高,活動后,我科醫護人員連續性操作手消毒依從性從活動前的50.76%上升到90.91%,效果顯著。
3.3 品管圈活動提高了個人素質與能力 QCC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使基層員工享有更高的自、參與權、管理權,增強了使命感與責任感。在活動中,圈員們相互溝通、學習、促進,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團隊協作精神得到提升,科室凝聚力得到增強。在本次QCC活動中,圈員們通過腦力激蕩,集思廣益,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各自的特長,提高了個人成就感。
參考文獻
[1] 林榮瑞.品質管理[MJ].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1811―181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s].北京,2009.
[3] 陳愛霞. 手消毒習慣對控制基層醫院感染的重耍性及其養成方法[J].醫院管理,2012,19(27):151-152.
[4] 王冬球.影響醫務人員洗手行為依從性的因素及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 2011,18(5): 156-157
[5] 韓黎,郭燕紅,朱士俊,等.醫務人員接觸患者后手衛生執行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4):230-232.
[6] 張幸國.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J].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