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09:48: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朋輩心理輔導;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詢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1-0136-03
朋輩心理輔導,又稱朋輩幫助(peer helping)、半專業咨詢(paraprofessional counseling)、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輔咨詢(paracounseling)等,在本文指具有一定心理學知識和助人技能的學生,在專業心理工作者指導下開展的心理疏導和助人過程。當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時存在著學生心理需求求助量大與服務資源提供匱乏的矛盾,表現在專業心理咨詢工作隊伍數量不足,工作超負荷的問題。由于各種條件限制,我國高校短期內難以從根本解決這一瓶頸問題。同樣的困境在20世紀60年代也曾經存在于美國的高校。美國高校解決這一困境的有效辦法是開展朋輩咨詢。
一、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性
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多年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發展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由于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體起步晚、基礎弱,專業咨詢人員嚴重不足導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提供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學普遍不被重視,大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成熟水平低,導致高校學生心理求助需求量大。進而,在高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促進學生樹立健康意識成為工作的重點,當前我高校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呈現重教育、弱服務的特點。但是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這是一個處于發展初期的基本矛盾,具有階段性,是必然要被解決的。
1.共性化心理課程教育與個性化心理需求之間的矛盾
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師專業隊伍主要是通過開展課程教學和專業心理咨詢開展工作的。課程教學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健康意識的主渠道,但缺乏針對性,不能滿足越來越大的個性化需求,同時由于上課時間固定,從而解決問題的時效性差;專業心理咨詢工作優勢在于能提供專業心理服務,劣勢在于專業心理咨詢隊伍數量不足導致服務提供能力和咨詢覆蓋面有限。
2.障礙性咨詢服務定位與發展性心理需求之間的矛盾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發展性問題,在認知層面可以通過教育、宣傳形式對問題加以引導和解決,開設課程教育教學是根本的解決途徑和措施;在行為及個性化層面需要有針對性的輔導、訓練,對能力加以拓展和提升,開展心理咨詢和素質拓展助力成長是根本的解決途徑和措施。我國高校心理服務機構的建設基本參照教育部頒發的《教育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要求,由于各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設的理解、側重點不同,受行政經費、人員編制等限制,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咨詢服務體系、心理健康活動體系、危機干預體系方面存在不平衡發展傾向,呈現重問題、輕發展的局面。心理咨詢機構工作重心落在了解決障礙性心理問題和心理危機干預上,難以有更多精力和資源投放到廣大學生發展性心理需求和能力拓展服務方面。
3.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服務能力不足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之間的矛盾
在心理健康教育人員配備數量方面,美國有關行業協會的專業標準是每1000~1200名學生要配1名專業人員。屈正良等人調查我國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師生比約為1:10985,[1]即平均每個專職教師要面對1萬多名學生,這大大超過了一個教師所能承擔的工作量。目前我國高校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是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學教師、高校醫務人員等組成,其中一部分人只是經過短期培訓就上崗,邊學邊干邊提高,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充實心理咨詢專業隊伍,部分高校嘗試開展輔導員職業化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心理方向的輔導員。這對緩解專業隊伍的不足是有力的舉措,但是限于輔導員的流動性和專業培訓不足,所起作用是有限的。心理專業咨詢人員不足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緩解。
二、朋輩心理輔導的特點
朋輩心理輔導既不同于專業心理咨詢,也不同于一般意義上同學間的談心聊天,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覆蓋面廣,受眾最大化
在專業心理咨詢中,遵循有需求就有服務的原則,采取咨詢預約的一對一模式,受現階段專業咨詢隊伍數量不足的影響,專業心理咨詢難以擴大咨詢覆蓋面。朋輩心理輔導可以突破咨詢隊伍不足的瓶頸,可以滲透到班級、寢室、社團中,可以深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等各個方面。
2.簡便易行,便于推廣
朋輩之間年齡相仿,經歷相近,體驗相似,易于建立信任關系,經過準專業化的培訓,能較好勝任輔導工作便于推廣。
3.反應迅速,時效性強
相對于專業個體咨詢需要事先預約,在固定時間和地點進行咨詢,朋輩心理輔導可以在雙方達成的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因此,在某些一般心理問題處理上,朋輩心理輔導處理時效性比較高;在心理危機干預上,朋輩心理輔導的突出作用體現在“早期發現”和心理危機發生時在輔導員的指導下發揮的“監護”作用。
4.助人自助,共同成長
助人自助是專業心理咨詢的工作理念,同樣適用于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朋輩心理輔導外在助人過程是單向的,存在助人者和受助者。但是內在成長過程卻是雙向的,無論助人者和受助者都在輔導過程中體驗到了成長。這也是朋輩心理輔導在廣大學生中受歡迎的原因。
三、朋輩心理輔導的作用
朋輩咨詢能夠滿足大學生對心理咨詢服務的需要,符合我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際,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1.有利于彌補專業隊伍人員不足,擴大心理輔導的覆蓋面
李焰等對比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差異時指出,中國高校的咨詢機構重點在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是提供心理咨詢服務。[2]美國高校心理咨詢機構重點在個別心理咨詢。斯坦福大學在校學生約16000人,咨詢中心每年接待8000多人次,1500余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校22000人,咨詢中心每年接待11000~12000人次,2200余人。這種情況與我國相差懸殊,以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例,在校生24000人左右,每年咨詢學生1000余人次,400余人。我國高校的個體咨詢服務提供能力還不到美國高校的20%。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可以擴大心理咨詢覆蓋面,朋輩心理咨詢可以處理較簡單的心理問題,使專業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處理更迫切或更嚴重的個案,有助于提高學校心理咨詢的整體效果。
2.有利于搭建學生自我教育平臺,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在針對美籍華人、港臺學生所作的有關求助行為的研究顯示,當遇到心理問題而需要尋求外界幫助時,他們更多的是向家人或朋友求助。王曉剛調查表明,心理危機發生時向同學朋友求助占經歷心理危機人群的比例為39.9%,向教師求助的占4.9%,向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求助的占7.3%。[3]朋輩咨詢過程中,相互間在年齡、生活背景、學習內容等方面具有相近性,對相關問題易于感同身受,能快速建立關系,因此,發揮學生朋輩心理輔導互助的力量,搭建學生自我教育平臺,對學生解決心理問題,豐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和形式具有重要意義。
3.有利于形成良好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來越得到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朋輩心理輔導作為學校專業心理咨詢的有益補充,將其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每一個學生都建立一個支持系統,對于形成良好的和諧校園文化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四、朋輩心理輔導建設策略
朋輩心理輔導是源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非專業心理咨詢模式,我國高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能有效彌補專業輔導教師數量和精力的不足,對專業心理輔導和教學起到不可或缺的輔助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自助和幫助他人的能力。開展朋輩心理輔導不能停靠在理念上,理論必須要落地,這意味著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在實踐上都要將要將朋輩心理輔導本土化。
1.將朋輩心理輔導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
在西方高校朋輩心理輔導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在價值取向上強調價值中立,無干涉,無批判;在互動方式上,一般是求助者主動咨詢,而不是助人者主動去預防問題和解決問題。[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中重要形式和載體,承擔著塑造社會責任、傳承道德文明、倡導主流價值的責任,這要求面對問題必須主動預防,而不是消極等待學生尋求幫助。我國高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具有較大的比較優勢,在工作網絡上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黨、團、社團、班級、寢室等組織載體優勢;在文化氛圍上,和諧發展早已深入人心;在心理接納上,我國青年更傾向與同齡人溝通而不是咨詢師與長者。
2.將朋輩心理輔導和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我國大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成熟水平低,高校有開展心理咨詢的現實需要。然而,由于傳統觀念影響大學生普遍對心理咨詢抱有偏見,專業心理咨詢利用度不高。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突出輔導者與被輔導者雙方的心理成長,輔導者幫助被輔導者解決心理困惑和問題,被輔導者在朋輩互動過程中體驗到溫暖、關愛和接納,實現了“助人自助”的目的。我國高校全面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符合中國大學行政和學生心理特點,我們有班級建制,有黨團組織,學生集體住宿,學生可以互相幫助和互相督促,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有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載體。
3.將朋輩心理輔導和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構建相結合
有效應對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扼守的一條底線,及時發現和識別潛在的或現實的危機因素,是成功干預心理危機的關鍵。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難點,一是危機學生早發現、早預警,二危機學生日常監控。這一任務單靠專業心理教師和學生工作干部顯然是難以完成的,危機干預體系觸覺必須向下延伸到學生班級、學生寢室和學生社團。朋輩心理輔導隊伍是心理危機干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的重要力量。
4.將朋輩心理輔導建設科學化定位規范化發展
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發展大學生個性品質的有效模式,是解決當前我國高校心理咨詢專職隊伍不足問題的關鍵。我國開始朋輩心理輔導的時間很短。朋輩心理輔導的“準專業”性質決定了其只能作為專業心理咨詢工作的輔助與補充地位,在實際的助人工作中,要給予朋輩心理輔導人員一個正確的定位,既應以預防性和發展性心理輔導為主,矯治性咨詢為輔。對于存在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應轉介到專業心理咨詢機構進行處理。同時,在朋輩心理輔導隊伍的工作網絡、工作機制、人員選拔與培訓等方面要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作為一種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朋輩心理輔導隊伍已經成為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的有益補充,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各高校應該充分發揮朋輩心理輔導隊伍的優勢,彌補其中的不足,使其更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成為廣大學生知心朋友。
參考文獻
[1]屈正良,易玉屏,夏金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06(6):62-65.
[2]李焰,馬喜亭.中美高校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較[J].思想教育研究,2010(7):50-53.
一、高校心理輔導的目標和模式
所謂的心理輔導指的是以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理論為指導,采用心理會談、心理咨詢、心理教育等方式,在和諧的氣氛中使個體實現心理優化,從而達到對環境的良好適應和心理健康的狀態。心理輔導的直接目標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環境,提高心理素質,而其最終目標則是實現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高校心理輔導模式主要是建構在兩種輔導途徑之上。一是針對全體學生,通過心理課程,心理宣傳,使學生在人際交往、情感交流、職業發展等方面提升認識,增強信心,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實現其全面發展;二是針對存在心理困擾和障礙的學生,采用鑒別、診斷、行為干預等多種心理咨詢方法和程序,幫助學生調整心理不適,實現心理健康。這兩種途徑相輔相成,一種是針對群體性的普遍教育,另一種是針對個體的特殊輔導。二者構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二、高校大學生心理輔導存在的問題
(一)心理輔導專業人員匱乏且質量不高。在心理教育方面,隨著高校對心理教育的重視以及學生心理專業知識訴求的不斷提高,心理教育老師的缺口越來越大,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咨詢需求,導致不能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心理輔導是一個專業知識密集型的職業,很多高校的心理輔導老師都是半路出家,專業基礎可能稍顯薄弱,由于缺乏心理輔導的專業技能,往往導致輔導的效果不佳,因此提高心理輔導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是一個急需提高的問題。
(二)輔導方法單一粗放,效果不佳。從兩種輔導途徑分別來看,心理教育活動多是開設心理學的課程,但是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均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老師授課機械單調,學生學習敷衍了事,這一狀態急需扭轉,而除此之外,開展的其他形式心理教育活動非常單調,缺乏吸引力;至于心理咨詢活動,往往重視引導和發現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而對其行為糾正,缺乏重視,并且不注重問題解決的延續性。
(三)高校學生心理輔導認同度低。目前的大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還談之色變。雖然近年來,隨著高校對心理問題的重視,大學生對心理健康已經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但是還普遍存在對心理輔導認識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在缺乏尋求心理幫助的意識,對心理教育的抵觸,對心理治療效果的質疑等等。一方面是缺乏安全感,不能信任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另一方面是對心理咨詢的偏見。
三、針對高校心理輔導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和培養。要解決高校心理輔導所存在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解決人才問題,不僅要增加專業人員的數量,同時要提升專業人員的質量。第一,國家應該設立全國性的心理咨詢培訓機構和職業認證機構,宣傳和嚴格把控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資格認證,使心理咨詢師的專業資格存在一個不斷提升、上升的通道。第二,高校心理輔導人員自身要不斷加強對心理輔導的認識,把心理教育的理論和心理咨詢的實踐相結合,積極同其他從業人員相互交流,探討實踐中的心得,共同提高;第三,學校應該定期邀請相關方面的專家,一方面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做專業性的報告,另一方面可以對心理輔導人員進行指導;第四,學??梢远ㄆ诮M織心理輔導人員外出學習交流。
(二)完善輔導途徑,積極尋求更加有效的輔導方法。對于心理教育,要重視大學生社團工作,將心理輔導與大學生社團緊密聯系在一起,因為職業發展社團、社交禮儀社團、自我拓展社團可以幫助學生發展人格,實現自我。另外,心理健康教育類的社團學校應該在資源、資金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因為這是學生自愿發起、自愿參與的心理輔導活動。對于心理咨詢,高校心理輔導工作人員可以采用先進的網絡方法及多媒體途徑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這些溝通方式既注重私密性,又方便快捷,應該成為心理教育和咨詢平臺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心理咨詢室 現狀 探索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加強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已經刻不容緩。而學校心理咨詢室是為學生提供心理服務的固定場所,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學校辦學標準中的一項重要指標。
教育部2012年12月7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普及、鞏固和深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加快制度建設、課程建設、心理輔導室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積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建立學校、家庭和社區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和協作機制,全面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發展”。“要加強心理輔導室建設,切實發揮心理輔導室在預防和解決學生心理行為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一支科學化、專業化的穩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那么,截止目前各校的心理咨詢室建立及運行情況如何呢?
一、心理咨詢室建設現狀
就甘肅省張掖市地方中小學的心理咨詢室建設情況來看,教育主管部門普遍比較重視,有相應的制度和督促檢查措施。各校心理輔導室的配備基本可達90%以上,但是標準化心理咨詢室的覆蓋率只有10%不到,普遍存在建設面積不達標、設施不到位、人員配備不符合規定的情況,90%以上學校基本不設專職輔導教師,兼職輔導教師也由于自身工作任務和工作時間等的限制,輔導工作基本等于形同虛設。《綱要》指出:“各地各校要制訂規劃,逐步配齊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專職教師原則上須具備心理學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步增大專職人員配比,其編制從學校總編制中統籌解決。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制訂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價標準,落實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蹦壳?,大部分學校有兼職教師,但沒有心理輔導教師的相應評價標準和待遇。
二、原因分析與反思
1.部分學校主管領導不重視
大部分中小學校長認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穿插于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也可以由班主任、思想品德課教師和學校主管學生思想工作的部門代為開展,將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德育輔導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混為一談,不重視輔導場地的建設和設施配備,不重視心理輔導教師的培訓提高。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流于形式,教師自身的心理問題也得不到重視和解決,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甚至影響了對學生的教育效果。
2.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傳不到位
大部分學校的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認同,對心理輔導工作不接受,認為自己的心理問題不需要通過專門的機構和活動來疏導解決,就算有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感覺走進心理咨詢室也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所以對咨詢室望而卻步,導致各校咨詢室門可羅雀,輔導工作形同虛設。一部分學校雖然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但工作沒有落到實處,不能常態化、系統化,不能及時解決問題,致使大家認為,所謂心理咨詢,無非是做給上級領導和檢查部門看的一個擺設而已。
3.心理輔導老師自身的問題
目前各校配置的專兼職輔導教師有自己的代課任務和班主任工作,時間少,精力跟不上,加之大多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缺乏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就算開展輔導工作,效果也不會立竿見影,加之來訪者對心理輔導的認識不夠,認為心理咨詢應該和打針吃藥一樣,要求效果立竿見影,一旦短期內看不到成效,就會失去希望,不再求助和來訪,因此,要在師生中形成良好的影響和吸引力任重而道遠。
三、措施探索與實施
首先,加強對各校主管心理健康工作的領導的培訓,使其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轉變觀念,在實際工作中能統籌安排,大力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從場地設施的配備,到心理輔導教師的培訓、待遇等,都應該有可行的措施和規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納入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之中,教育督導部門應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項督導檢查。教育部將適時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創建活動?!?/p>
其次,學校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要注重宣傳工作,精心組織和安排心理輔導活動,拓寬活動范圍,擴大影響的范圍。除了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外,不定期組織開展團體輔導活動,如:新生入學的適應性訓練、考前焦慮的團體輔導,畢業生升學與就業團體輔導,構筑青春安全屏障等活動。還可以聯系家長進行親子教育活動,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心理輔導,對班主任進行培訓等,使他們在日常教育中合理貫穿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第三,開通心理咨詢網站,將心理輔導工作細化到每一個角落。網絡的隱蔽性,使有心理咨詢意向的來訪者不必直接面對咨詢師,可以避開眾人猜忌的的目光,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在上級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以"尊重學生,服務學生,發展學生"為指導,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為目標,做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而更好服務學生,促進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做好學生日常的心理咨詢服務。
1、 做好學生日常的心理咨詢服務工作,每天開放心理咨詢室,做好學生和教師的來訪接待和咨詢工作。對于問題較明顯的學生,堅持個案的跟蹤,及時與家庭聯系。(心理咨詢室開放時間:上午:8:00-11:00下午2:30-5:30,心理輔導老師有吉老師老師、政教主任及各班主任)
咨詢途徑:
(1)學生自愿前往咨詢或團體咨詢
(2)班主任老師推薦
(3)輔導老師訪談
2、設立"心靈之窗"信箱,做好學生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訓練工作。
3、本學期開設一期"心靈之聲"廣播,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知識講座。
4 、開設心理咨詢網站,隨時向學生開放。
(二)、開設心理輔導講座。
本學年,主要通過書籍和網絡來充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結合青春健康教育、人際交往、學習焦慮、壓力行為習慣等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開設心理輔導講座,積極為學生提供知識指導和幫助。
(三)、認真做好心理咨詢室來訪者的記錄工作。但對咨詢案例的情況要進行保密,不得任意傳播,以免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
關鍵詞 : 朋輩心理輔導;非專業;大學生心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心理負擔也逐漸加重。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許多自己特殊的問題,如對大學學習環境與學習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問題,人際交往問題,情緒控制問題,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生涯規劃問題等等,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迫在眉睫。而相對于專業的心理輔導,朋輩心理學作為當下的一種新興輔導方式,有助于滿足人們日益增長尋求心理幫助的需要,同時也是專業心理資訊的補充,應當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課題。
一、朋輩心理輔導的含義及其作用
朋輩有“朋友”和“同輩”的雙重含義,“朋友”指有過交往并且值得信賴的人,“同輩”指同年齡者或年齡相近者。朋輩心理咨詢是指人際交往過程中,非專業工作者通過心理安慰、鼓勵、勸導和支持等手段的一種具有心理輔導功能的幫助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以不同形式帶來更有效的效果,是一種積極的人際互動過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同輩間相互給予心理安慰、鼓勵、勸導和支持,提供一種心理咨詢功能的幫助過程。朋輩心理咨詢起源于美國,20世紀60年代,由于專業咨詢人員缺乏,美國精神衛生領域掀起了一場非專業心理咨詢的運動。一些學者開始探討在學校培訓學生,以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學生。威蘭德發表了她利用受訓的高成就學生在咨詢團體中幫助低成就學生的研究報告,成為朋輩心理輔導領域的首篇論文。之后,美國、加拿大許多高校、中學都開展了朋輩心理輔導的研究和實踐。其輔導理念為朋輩互助,助人自助,具有自發性、義務性、親情和友誼性、普遍性、簡便有效性和直接干預性。調查表明:在困惑時向同齡朋友訴說是目前大學生繼自我調節之后最常見的求助方式。被輔導者在年紀相仿的同學面前不會感到拘束,他們有一定的共同語言,助人者也能設身處地地為被輔導者著想,易取得對方信任。朋輩心理學不同于專業的心理輔導,它是同齡人之間互相開展的心理互助活動,是受過一定訓練的同學為他人提供心理幫助、支持和關愛的活動。它改變了只有專業心理咨詢師才開展助人活動的狀況,讓更多的學生成為高校心理咨詢的主體,充分發揮了學生心理教育的主動性。由于其具有實施方便、推廣性強、見效較快的特點,在心理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朋輩輔導是由受訓或督導過的非專業人員提供具有心理輔導功能的幫助過程,相對專業心理咨詢而言,被稱為“準心理咨詢”或“非專業心理咨詢”。
朋輩輔導是社會工作模式在高校心理教育中的運用,推動了高校心理教育的縱深發展,有利于克服高校專業心理咨詢不能滿足需要的現狀,更有利于發揮學生心理教育的主體作用,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機制。
二、朋輩心理輔導的產生原因
隨著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步開展和中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學術活動的不斷增多,世界各國和我國港澳臺地區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不斷被介紹到內地,給內地高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多啟發和促進。這其中,“朋輩輔導員”概念的引入,港臺地區高校對“朋輩輔導員”的選拔、培訓和使用等做法和經驗,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了很多的思考。特別是針對內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較晚、發展迅速、水平參差不齊、專業人員不足、不能滿足大學生多方面心理需求的實際狀況,如果能將“朋輩輔導員”這一做法引入內地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來,對于彌補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不足、普及心理科學知識、推動人文關懷的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機制和監控系統,無疑會發揮獨特的作用并產生良好的效果。
在這個想法的指引下,廣大心理教育工作者本著融匯創新、適應本土、為我所用的原則,嘗試對已有的資料和相關信息進行理解和加工,并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朋輩輔導員”的選拔、培訓、使用和督導等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效果。
當代大學生對情緒的認知情況較少,但隨著負面情緒引發各類事件的不斷增多,大學生們開始想到尋找各方面的幫助。國內有關研究調查發現,多數大學生遭遇心理困擾,大多最先向朋友傾訴和尋求幫助,極少數人選擇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因此,朋輩輔導逐漸受到關注和應用,而成為大學生心理輔導重要的形式之一。
三、朋輩心理輔導的特點
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特殊的輔導形式。它既不同于同伴間的互助,也不同于專業的心理咨詢。朋輩心理輔導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易接納,影響力較大。
朋輩輔導員與咨詢者之間年齡相仿,體驗相似,對許多問題都容易溝通和理解,彼此比較容易接納,容易建立信任的咨詢關系,在咨詢中朋輩輔導員提出的分析建議能夠切合咨詢者實際,能夠很好地影響咨詢者。
(二)適應性強,推廣較易。
在大學校園中有許多同學都可以接受專業的培訓后成為朋輩輔導員去幫助他人,并可以在更大范圍里發現和幫助需要解決心理問題的同學,適應性強,容易推廣。
(三)時效性強,效率較高。
朋輩輔導員就生活在同學之間,對自己周圍同學出現的心理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及時幫助,能夠高效的解決大學生心理危機。
(四)自發幫助,義務性強。
朋輩輔導絕大多數是自愿幫助他人的行為,是同學互幫互助的體現,也是關愛同學的表現。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朋輩輔導員不僅可以得到助人的樂趣,也可以在解決他人問題中提高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理解,提高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對其身心健康和自我發展都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四、高校實施朋輩心理輔導的途徑
(一)建立健全朋輩心理輔導員工作網絡。
建立“學校——學院——班級——宿舍”的多級朋輩心理輔導員網絡體系,即學校一級成立學生心理協會;學院一級成立包括輔導員在內的朋輩心理輔導中心;在每個學生班級增設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信息員。其中主要要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選拔朋輩輔導員。朋輩輔導員應具備以下特征:性格教育探討外向,熱情開朗和力較高,平易近人,善解人意,關心他人;為人幽默、真誠、友善對心理輔導活動有一定的理解;善于與人溝通,具備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本能力;具有組織學生團體活動的經驗。二是對選拔的朋輩輔導員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心理咨詢基本知識、大學生中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咨詢示范、咨詢實踐、團體輔導的理論及實踐等。三是精心設計朋輩心理輔導活動項目。這是開展朋輩輔導的主要載體。如有針對性地設計新生適應與發展、貧困生問題、人際交往、學習動力、情感與情緒處理等輔導專題,專題下又有不同針對性的活動。朋輩輔導員培訓后應做到如下:
1.能夠細致觀察,及時發現問題。
朋輩輔導員需和其他同學朝夕相處、共同生活,并且具備相關技能,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及時了解和發現同學中存在的心理問題。
2.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初步采取相應措施。
一旦朋輩輔導員發現有同學心理明顯異常時,必須在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給輔導員或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并協助學校采取措施,使當事人對自我和他人的心理危險降到最低。同時,朋輩輔導員要收集當事人所處環境的信息,了解其真實心理狀態及所面臨的問題,初步判斷問題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確定解決方案。
3.悉心指導,運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在處理心理危機事件中,朋輩輔導員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心理危機當事人的安全。朋輩輔導員可臨時成立監護小組對危機當事人進行適當的監護和必要的心理疏導。朋輩輔導員首先應與危機當事人建立聯絡和初步信任關系。朋輩輔導員可以運用語言及行為上的支持、理智的分析及真誠的安慰來穩定當事人情緒。其次,要通過適當的撫慰和給當事人提供宣泄機會,幫助其適當釋放情緒,恢復心理平靜。朋輩輔導員專注地傾聽有助于身陷困境的學生恢復思考力和判斷力、緩和過激情緒。最后,如果可能的話,要為當事人提供有關事件的信息。
4.給予當事人持續關注,提供長期幫助。
當事人危機的急性期過去后,朋輩輔導員還需要對其進行關注和進一步幫助,對一些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還需做好后期跟蹤與援助工作,幫助其恢復心理功能,重建學習、生活秩序。
(二)廣泛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
依托朋輩團體開展各種心理互助活動。這是朋輩心理輔導的重要載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帶動作用。結合學生的特點將心理健康知識融人生動有趣、充滿挑戰的活動當中,讓學生在心理健康活動和相互合作中獲取正確的心理認識,從而達到廣泛、深入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的目的。這些活動包括心理劇、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征文、講座,出版校園心理刊物、墻報,開設校園心理網絡,舉辦各類團體輔導活動和集中學習的心理互助活動等。
(三)朋輩團體輔導與朋輩個體心理輔導相結合。
朋輩團體心理輔導是指在經過系統培訓的專業工作者的指導下,根據求助對象問題的相似性組成團隊,通過共同探討、訓練和引導,促進團隊成員共同發展,解決求救對象存在的心理問題。團體輔導主要以生動活潑、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游戲為主,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潛移默化性。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所普遍關心或部分同學所共同存在的心理問題的解決是有效的,如怎樣提高自信心,如何處理宿舍的人際關系,如何對待情感問題等,通過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往往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朋輩個體輔導的主要形式是針對部分學生進行個別心理咨詢,可以實行輪流值班制度,通過電話咨詢、網絡咨詢、書信輔導和面談等形式進行。通過個別輔導,及時幫助同輩明確問題,找出原因,緩解壓力?;饷軟_突,矯正錯誤認識與不良行為,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避免惡化為嚴重的心理疾病,有效地預防問題行為發生。
五、結語
朋輩心理輔導作為一項新興的心理輔導形式,今后還將進一步得到發展和完善。朋輩心理輔導在我國高校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朋輩咨詢能夠擴大高校心理服務的廣度,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對提高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崔建華,蘇兆成,李石.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M].廈門大學出版社.
[2]許素萍.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交往·互助·成長[M].科學出版社,2010,3.
[3]楊巍.析高校朋輩心理輔導的基本理論和實施途徑[J].工會博覽,2010,9.
【關鍵詞】朋輩心理輔導 可行性 實效性
一 朋輩心理輔導概述
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它是指受過專業培訓或督導的學生,用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對年齡、地位相當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教育、調節或咨詢功能的人際幫助的過程。朋輩,包含了“朋友”和“同輩”的雙重意思,“同輩”是指同年齡或年齡相當者,他們通常享有共同的價值觀念、經驗和生活方式,具有年齡相近或者所關注的問題相同等特點。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實質是一種非專業的心理輔導活動,與專業的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相比在目標、要求、方法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恰恰是這些特點和優勢使得朋輩心理輔導具有了較強的實用性和推廣價值,總體上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1.準專業性
朋輩心理輔導員并非專業心理輔導者,也不能完全比擬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咨詢。但是他們也經過比較嚴格的培訓和督導,理解和掌握了心理輔導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技巧,比一般的人際互動更具專業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朋輩心理輔導具有半專業性。
2.義務性
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利他行為,朋輩輔導員通過協助同齡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這種朋輩之間互幫互助的行為純屬自發產生,朋輩輔導員作為一種公益性的角色,不要求經濟回報,義務完成朋輩輔導任務。
3.直接性和有效性
在朋輩心理輔導中,咨詢員與受助者之間通常享有共同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他們年齡相近,所關注的問題大致相同,彼此容易溝通交流,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并且雙方空間距離接近、交往頻繁,提供安慰、鼓勵、勸導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朋輩輔導員甚至可以對受助者的言行進行直接的監督和干預。
二 高校朋輩心理輔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大學生心理問題也在逐年增加。我國大陸地區的學校心理咨詢事務起步晚、起點低,專業咨詢師缺乏,要真正的達到解決學生在生活、學習、就業、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心理困擾,減輕心理壓力的目的僅靠高?,F有的心理教師資源,往往無法滿足學校的實際需要。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將其拓展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模式顯得尤為必要。
1.充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是高校專業心理輔導隊伍的重要補充
當前大學生所承受的來自生活、學習、就業、情感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困惑和不適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嚴重危害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自我發展。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較晚,普遍存在著困難和問題,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和師資力量的不足,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輔導需求。把朋輩心理咨詢引入高校心理教育體系中,是對高校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和工作的重要補充、延續和創新,有助于加強和完善當前我國高校中的心理援助體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網絡。
2.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成助人自助雙向目標
心理調查顯示:向朋友訴說是繼自我調節之后最常用的心理求助方式。朋輩間的心理鼓勵、勸導和支持會比非同輩間更有效果。并且朋輩心理咨詢員的榜樣示范更能對學生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作為朋輩心理輔導員不僅是維護和促進求助者心理健康,而且也為自己提供了實踐和學習的機會,實現“助人自助,成人達己”的雙向目標,并有助于培養和諧友愛的校園氣氛。
3.符合大學生的多層次心理需求
大學生正處在一個好奇心強、渴望獨立、期望成才的關鍵期,他們往往喜歡自由、獨立而排斥權威,喜歡和同齡人一起相互交流,談生活聊理想,朋輩之間的生活環境、學業狀況、思維方式的相似性,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做到真正的換位思考。
朋輩輔導員可以就受助者學習、生活、情感、人際關系及其他方面的求助進行不同層面的心理輔導,因此朋輩心理輔導比較容易實現他們的心理期待。
三 增強朋輩心理輔導效果的可行性途徑探析
近幾年我國高校越來越重視學校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在推廣和實踐中也積累了經驗,但總體上講仍處于探索階段,而且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主要表現在:朋輩心理輔導員選拔的困難、培訓方式單一、實效性不高。因此,怎樣不斷地提高和拓展朋輩輔導的途徑和方法,增強高校朋輩輔導的效果成為我們值得探索的課題,在此提出幾種可行性方法:
1.完善朋輩輔導員管理制度
朋輩輔導員管理內容主要包括:朋輩輔導員的選拔、培訓和評估。完善朋輩輔導員管理制度主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是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前提條件。朋輩心理輔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賴于朋輩輔導員的潛質。朋輩心理輔導員應具備以下基本特征: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對心理學有濃厚興趣;性格外向,熱情開朗,具有奉獻精神;有健康的人生觀、和諧的價值觀;具有一定的交際、表達、溝通能力。朋輩輔導員的選拔要遵循嚴格的選拔標準和程序。由于朋輩心理輔導依照的是自愿服務,“助人自助”的原則,所以招募的形式應是以廣告招募,組織推薦和班級、社團物色等形式相結合,對被選拔者要進行嚴格的心理測試、面試和考察,以掌握他們的素質狀況,一般招募的是高年級學生,最好是心理學或相關專業的。
第二,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培訓主要包括心理輔導基本知識、大學生心理發展知識、朋輩心理輔導主要技術的培訓。對于不同的培訓內容,要選擇合適的、有效的培訓方式。心理學基本知識培訓可以通過專業教師授課,在專業心理老師指導下閱讀書籍等方式進行。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知識培訓可以采用集體觀看視頻、專題講座及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使朋輩輔導員真正地把握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及特點。對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技術技巧的培訓很重要,可以在來訪者同意的前提下觀摩心理老師的咨詢過程、在團體輔導過程中做心理老師的助手、在心理老師指導下做模擬咨詢等來進行,使朋輩輔導員在實踐中感受、體會心理輔導的具體方法和技巧。
第三,建立朋輩輔導員評估機制。對朋輩心理輔導員工作的評估與獎勵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也能不斷規范他們的輔導工作,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朋輩心理輔導的義務性,決定了更應該重視建立科學的朋輩輔導評估獎勵機制??梢酝ㄟ^制定考評細則,評選先進個人,并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等,提高對朋輩心理輔導員工作的肯定,更好地開展高校朋輩輔導工作,提高朋輩輔導的實效性。
2.建立“學校—學院—班級”的三級朋輩心理輔導網絡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個孤立的教育機構所能完成的。高校必須從制度上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多層次、廣覆蓋面的校園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系統地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只有這樣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實效性才能達到真正的提高。心理健康服務網絡體系:第一級即學校一級,建立學校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中心;第二級,由班主任(輔導員)和院(系)團委組成的院系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第三級,由朋輩心理咨詢員組成的基層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系統。第三級的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要根據上兩級的領導和支持,并在其督導和評估下開展工作。學校專業心理咨詢人員應定期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進行評估督查,對朋輩輔導員進行培訓,幫助朋輩心理輔導員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工作交流座談會是朋輩輔導員之間相互吸取經驗和教訓,提高輔導工作的實效性。朋輩心理輔導員在上兩級的指導下建立分層心理互助模式。
3.開拓朋輩輔導的新載體
社團組織是大學校園的一大特色,這些社團組織在學生中很受關注并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社團中聚集著一些思維活躍,善于交往并且具有奉獻精神和組織才能的優秀學生,是朋輩輔導的重要載體。朋輩心理輔導工作要積極與校園社團相聯合,以社團為載體讓更多的同學認識、了解并參與到朋輩輔導群體中,通過社團優化朋輩心理輔導員來源。豐富的社團活動也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傳活動,讓更多的同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正確地面對心理問題。通過社團這個載體,擴大朋輩心理輔導的影響,更好的發揮朋輩心理輔導的積極作用。
不斷加強朋輩輔導的網絡載體建設,通過網絡載體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工作。開通高校朋輩輔導員博客、論壇,讓更多的輔導員參與其中,通過撰寫心得、工作日志進行工作經驗交流與學習,不斷提高朋輩輔導員的工作經驗和能力。在與受助者進行交流時,也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及電子郵件等形式進行交流,使交談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并且,還可以實現跨校區輔導工作,以提高朋輩心理輔導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國海、劉勇.心理傾訴——朋輩心理咨詢[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 朋輩心理輔導 來華留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我國的教育體系與教學水準目前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認可。伴隨著來華留學生的人數增加,留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地引起有關專家們的重視。溫州醫學院于2006年成立國際教育學院,到2010年,共計有來自三十多個國家的近五百名留學生來到該校學習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本科。關注留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采取一定措施進行心理干預,既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務,又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許多學者已經就來華留學生文化沖突和適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研究,然而就留學生在強烈的異域文化沖擊下所表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和相應的心理健康輔導對策方面的研究就少見報道。許多高校也只是在完善本??粕睦斫】到逃w系的同時,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來華留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心理問題。而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人員在面對來華留學生時,又面臨著語言的障礙,使得心理咨詢與輔導不能深入。諸多因素使得留學生在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情況下無處傾訴,心理危機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影響到他們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
本文就溫州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為例,通過引入朋輩心理輔導機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來探討朋輩心理輔導在來華留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作用。
一、朋輩心理輔導引入的必要性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由經過一定短期培訓的非專業人員(朋輩心理輔導員)對周圍需要心理幫助的人提供的心理咨與心理輔導,并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覺開展心理知識普及、心理問題探討、心理情感溝通、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機預等活動,幫助他人解決日常遇到的心理困擾,推動周圍群的互助、關懷、支持,實現“自助式”成長模式[1]。葉劍輝和鄧勝柱認為朋輩心理輔導在多校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能起到早發現、多發現,防止各種心理問題引起的意外事件的發生的作用[2]。季丹丹和郝樂祥也指出朋輩心理輔導與專業心理咨詢相互配合和協調能夠有效地將大學生心理障礙性咨詢引向發展性輔導[3]。由此可見,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以非專業的心理工作者為載體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心理輔導。與專業的心理咨詢不同的是,朋輩心理輔導只能發生在親人和朋友之間,往往出于主動性自發地、無償地給予幫助。而這種自發的、義務性質的心理輔導形式,在來華留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干預比起專業的心理咨詢顯得更為簡便有效。
1.來華留學生在中國的學習與生活受著強烈的文化沖突影響。
不同的傳統意識、歷史觀念、生活習慣、和民族觀念都極有可能加重留學生的心理不適應。很多留學生在這種完全陌生又難以理解的環境中感動孤獨無助,并本能地把自己封閉在同胞、鄉黨的小圈子中。甚至會隨著心理變得敏感和脆弱進而產生對不理解的事情懷有怨恨和敵意的情緒。相近的價值觀、相似的經驗和生活方式,使得朋輩輔導有利于日常生活中心理問題的解決。此外,留學生很重視與傾訴對象交流時的氣氛,因為遇到心理困擾會比較敏感和緊張,所以他們希望能在輕松、熟悉的環境中探討自己的問題。
2.學校在建立學生社區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時,面臨著專業心理教育師資人員的短缺。
當留學生存在心理問題時,專業的心理教育人員由于語言的障礙往往無法深入有效地對心理問題學生進行幫助。在這種形勢下,朋輩心理輔導顯得尤為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專業心理援助的不足的壓力。
3.當前形勢下的心理輔導越來越強調以預防為主。
盡管溫州醫學院對來華留學生實行分年級管理制度,每個年級配備一位專職輔導員。但是以輔導員一人之力,要做到及時把握和發現異常心理現象的學生個體,并在日常生活中對其進行幫助,無疑是我們實施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的難點。朋輩心理輔導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近距離、更深入地了解同伴,并及時發現有比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向年級輔導員或相關部門報告,從而做到有效地預防和干預心理危機。
二、朋輩心理輔導在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施
1.基于在校留學生不同群體選拔合格的朋輩心理輔導員。
留學生的群體不同于中國學生。在面對異鄉完全陌生的環境時,他們往往會選擇與自己擁有相似的生活習慣與的同伴,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小團體。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就不能僅以班級、宿舍為選拔范圍。這就要求留學生輔導員或留學生管理人員要在對留學生有一定了解的情況下,針對擁有相同的學生,或者是來自于同一個國家,或者是同一個區域的學生,分群體地選拔朋輩心理輔導員。比如,毛里求斯的大部分學生和印巴的學生大部分都屬于印度教,他們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飲食習慣,我們就可以在印度教的學生群體中選拔朋輩心理輔導員。
2.經過系統的培訓激發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積極性。
朋輩心理輔導與同學之間的普通聊天和普通幫助不同,雖然它不是專業的心理咨詢與教育,但是它要求朋輩輔導員具備一定的心理咨詢專業知識與技能,并且有優秀的個人素質。因此,一些主題性的訓練比如心理輔導技術、大學生心理常見問題,以及個案分析的學習,或者開展一些專家講座或是模擬咨詢都能有效地讓他們提高自己幫助同學的能力。溫州醫學院的留學生都是醫學生,他們都本著一顆慈善濟世的心來學習醫學,有著強烈的助人為本的愿望。心理輔導方面的主題性訓練,同時也能極大地提高他們對醫學的興趣。
3.多渠道定期反饋與后期跟蹤援助相結合。
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隊伍建立后,要發揮他們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使他們成為深入留學生群體并開展心理輔導的中堅力量。他們分散在留學生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小群體中,實時反饋同學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需求。年級輔導員在得到他們的實時反饋后,及時建立心理危機學生檔案并介入心理干預或轉介當事人到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而這種實時反饋應是定期零報告制的,多種渠道共存的反饋。針對當事人的心理問題進行后期跟蹤援助,也能夠使年級輔導員或是相關部門及時并且動態地了解到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思想走向,從而把某些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
4.利用朋輩心理輔導員緩解來華留學生新生文化不適應問題。
留學生新生在初抵溫州后,很快就由對新生活的新鮮感,興奮感和好奇感轉向由于文化休克引起的緊張感、焦慮感、挫折感與不適感。衛浴設施不同的標準、雙人間導致沒有私人空間、宿舍沒有公共活動場所、廚房設施達不到期望的標準等問題都讓很多留學生新生在來到溫州后開始產生低落的情緒。尤其是身處異國他鄉,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心里也會產生孤獨感,從而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與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建立一支針對新生這個特殊群體的朋輩心理輔導員,由高年級的同學對低年級的新同學進行幫助,解決其困難,從而使新學生迅速地消除心理焦慮,盡快融入到集體中。
三、朋輩心理輔導在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朋輩心理輔導員在中國學生中的應用尚屬探討階段。將之應用于來華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個全新的實踐。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朋輩心理輔導員并不能完全解決心理問題學生的問題,在起到實時反饋問題的作用的同時,學校相關部門、心理咨詢中心、留學生年級輔導員也要介入心理危機干預中。其次,來華留學生對于個人的隱私比較注重,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實施心理危機干預時也許不會進展得非常順利。這也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心理問題學生的隱私要充分尊重。再者,對于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是要以專業心理咨詢為主,朋輩心理輔導為輔,二者相互補充,這樣才能促進留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而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相信一支穩固的朋輩心理輔導員隊伍會對來華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積極的作用,并有效地緩解由于異域文化影響造成的留學生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胡偉,胡蜂.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在高校中的運用[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