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及措施
時間:2023-10-12 16:08: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及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語文課堂教學
1.前言
教學方法和措施是教學理念的重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為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三維目標,從單純的重視語文學科知識的積累和運用發展為知識、技能、情感的統一,在新時期發揮了語文學科在高中教育中的科學性和人文性。新課程標準還提出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差異,為學生的升學和終身性學習奠定良好的語言人文基礎。接下來,筆者將分析我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并探索改善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策略。
2.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目標設置不明確
課堂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學生接受知識和學習技能的主要渠道。教師根據自身的專業素養制定教學設計是開展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十分重視教學設計的制定。根據對當前語文教學的調查發現,高中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的設置存在程序化、模糊化、去思維化等問題。部分教師盲目跟風,不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課文的文本結構,機械化的根據新課程標準制定教學目標,由于與實際的教學活動存在出入,最終導致教學目標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知道語文教學實踐的作用。
2.2教學方法選用不科學
高中語文教學應該選用怎么樣的教學方法,要從高中的心理特征、學生的學習狀況、教科書的編排以及文本的內容出發,結合學校具有的教學資源,多元化的選用教學方法。但是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對教學方法的運用基礎以及開展原則還不了解,便為了追求新潮,不切實際的將新型的教學方法搬入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不僅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也降低了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
2.3課堂教學組織教松散
多種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開展,一方面豐富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另一方面也為教師控制課堂秩序、把握教學節奏出了難題。例如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便將課堂教學全部交給學生,導致課堂教學一片混亂、難以治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是正確的,但是在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因素,教師還要做好相應的指導和組織,以學生為主是在教師輔導下的以學生為主,不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放任自流,必要的時候還要加強課堂的掌控和有效組織。
3.改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策略
3.1明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明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一方面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為課堂教學的評價提供標準,因此,改善高中語文教學現狀首先要確定正確的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前可以對學生以及同行打聽,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及教學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于學生在教學中的興趣點、盲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從而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例如根據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習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現狀,教師可以將《荷塘月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一下三點:一、掌握散文寫作的技巧和要點;二、學會運用朗讀、討論等方式進行學習;三、陶冶學生寄情于山水的美好情操。
3.2優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結構
所謂教學結構指高中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結構首先是根據制定好的教學設計開展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隨機應變,隨時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況,根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此信息隨時調整教學結構。例如在《雷雨》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學生對文本的疑惑,提出“蘩漪是怎么瘋掉的?”的問題,引導學生對當時的社會、人文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和挖掘。
3.3豐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教材內的知識豐富,現代文學、外國文學、古代詩詞、文言文等各種文體都有所涉及,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前要做好各種文體的分析工作,探索最適合的教學策略。例如《雨霖鈴》屬于古代詩詞,教師應開展情景式教學,為學生的學習創設良好的情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感悟詩詞中蘊含的離別之情,并與詞人在情感上達到共鳴,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古典詩詞中得到熏陶和感染。【2】
4.結語
綜上所述,改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對于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意義重大。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的三維目標,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豐富課堂教學,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重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魅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語文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20-02
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語文課程應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開展,雖然高中語文在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過程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應采取的措施加以改進。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理解高中語文教學內涵不深入
目前,由于我國高中院校面臨著非常大的升學壓力,所以導致大部分高中院校語文老師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搞“一言堂”,對學生進行滿堂灌,這種方式只突出了基礎知識的講授,片面的強調了成績的重要性,而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忽視了學生能力的發展。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內涵不僅僅是講授語文基礎知識,而是要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式的學習,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具體到教學實踐中,個別教師仍然沿用原來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沒有具體行動來踐行新課程改革。
2.教師不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問了活躍課堂氣氛,經常會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或是進行一些情景演示,這種方式雖然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改善并活躍課堂氣氛,也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語文課程教學方法,但從深層次來分析,教師用來活躍課堂氣氛所進行的討論和情景演示,往往與教學內容相去甚遠或毫不相關,這樣既造成了課堂時間的浪費,也會在學生中逐步形成一些對語文課程的片面化的理解。長此以往,不能達到高效的語文教學效果,也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3.多媒體應用與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存在矛盾
語文教學實踐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體現了語文課程與現代科技的高度結合,給教師提供了全新的教學工具,也為課堂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我國一部分高中院校為了提倡體現現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要求教師每一堂課都要使用多媒體,久而久之,高中教師對多媒體教學工具出現了依賴性,甚至出現沒有多媒體,就沒辦法開展語文課堂教學。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雖然增加了課堂及教學的趣味性,但也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淡化了學生對書本的情感,對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養成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4.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選修課缺失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學校及教師應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創造條件,建設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愿望的選修課。從實際情況來看,各高中院校為了提高語文成績,都將語文選修課改成了語文必修課,即便是有一些學校開展了選修課,其選修課程也是按照高考大綱來進行設定的。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應采取的措施
1.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培訓,加深教師對語文教育內涵的理解
目前,我國傳統的教學觀念深深影響著高中語文教師對語文教育內涵的理解,在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必須要不斷的對高中語文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改變高中語文教師對傳統語文教學觀念中的僵化思想,提高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更新和拓展高中語文教師的語文專業知識,深層次理解高中語文教育的內涵,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對高中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將學生的能力培養放在首位,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2.多種教學手段并用,明確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協調好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之間的關系,不能全盤使用多媒體教學莫斯而全然摒棄傳統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需要創設輕松、和諧的良好教學氛圍外,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熟練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和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3.建立師生間平等互動,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教師要創設平等的交流環境,通過對話、討論等形式,使師生之間形成實質性的互動關系,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與碰撞,達到教與學的高度統一。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與學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求知探索的欲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
4.合理制定教學目標,設置并創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要切實了解高中生的語文知識基礎,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由簡入難,由淺入深,設置并創新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應有的語文專業知識,還能兼顧與培養學習的綜合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勇于挑戰傳統的教育模式,及時更新教育理念,轉變自身角色,采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使學習既可以學習語文知識,又可以提高語文素養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高洪艷.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 [J].科教文匯,2010(23):88-89.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現狀;作用;應用方法模式;變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9-0075-02
讓信息技術充分服務于高中語文教學,既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的需要。信息技術作為當今乃至未來社會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它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也預示著未來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信息技術極大地推動了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發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沖擊著傳統教育。要深入了解信息技術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對信息技術合理充分應用,做此項研究是相當有必要的。此研究通過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以信息技術、高中語文、應用研究為關鍵字進行了檢索,下載并整理了35篇相關文獻,提出16篇為重點研究對象。
1 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現狀
從圖1的柱狀圖中的線性趨勢我們可以得出近十年來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重視度越來越高。文獻主要來源中國信息技術教育、中國電化教育、中小學電教、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科技信息、新課程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在不同教學環節中的應用方法模式、在不同教學內容(古詩詞、寫作)中的應用方法或模式、信息技術下高中語文教學整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誤區及相應的解決措施等。
2 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筆者認為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大的價值,如陳爭京提出信息技術讓原本死板的語文課程變得生機盎然,拓展了作文教學,改善了傳統作文教學方式,擴大了高中生的閱讀視野,提高了語文素養[1]。王招平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直觀的感性材料(動畫、文字、圖形、聲音等)和高效、及時的反饋;培養研究性閱讀;為語文教學構建了一個多媒體、網絡和智能有機結合的個別化、交互式開放性的動態教學環境[2]。張笑則發展性的表明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3]楊蕊則直觀概括為8句話:濃厚學習氛圍,調動學習熱情;增加課堂容量,豐富課外知識;利于答疑解惑,實現方式轉變;促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4]。
多位研究者以自己的認識講述了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中的巨大價值,但是各自所講述的價值是相對模糊的,淺層次的價值反復搬弄,而深層次的價值無人去仔細挖掘。毫無疑問,信息技術支持課堂圖文并茂、影音結合、動靜結合、信息容量大、傳輸快,活躍課堂,是教育界新型有力武器,獨特的“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多變化”的主體演示功能,使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能生動、形象、新穎、直觀展示
3 不同教學環節、教學內容中的應用與變革
信息技術作為語文教學工具實現了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的變革。信息技術下不同教學環節、不同教學內容中的全新變革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
3.1 教學內容
1)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2)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改變寫作工具、寫作過程和寫作形式。
3)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多媒體創設生動、活潑、有趣、愉快的課堂情境再現古人情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介入為研究性學習開拓了廣闊的平臺。信息技術為語文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最有力、最便捷的支持。如:WebQuest、ThinkQuest、MiniQuest、BIG6、基于問題的學習、主題學習等探究性學習的模式[5]。
3.2 教學環節
4 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誤區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4.1 應用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倡導提高課堂效率,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課件上的圖片、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可以讓學生生動地感受到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學生的學習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是有聯系的[6]。
4.2 存在的問題、誤區
信息技術教學優勢顯而易見,然而在課件制作和實際應用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1)強調媒體,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2)課件成為課堂中的主宰,學生不能作為一個課件的觀看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3)注重直觀,忽略文本的解讀品味;[7]4)課堂教學模式“形聚而神散,看不到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的真正改變和創新;5)人機對話導致師生產生交流障,多媒體技術卻喧賓奪主[8];6)課堂隨機生成應對乏力,多媒體教學課件播放的“線性”特點和在隨時調整方面的技術困難,要求課堂必須按照教師預設步驟來有序地實施[9];7)信息技術技術使用不當,課件設計質量不高;8)片面追求信息技術;9)過分強調教學的多樣性;10)一位注重教學設計過程精細化[10]。
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舉不勝舉,其中時尚化(片面追求時尚,失去教學目標),瑣碎化(缺乏關聯性),低幼化(展示表面的信息,抑制思考),過分追求多樣性最為突出。
4.3 解決措施
筆者提出學生應該應用現代網絡技術,閱讀量,促進感官認識,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努力做到:1)改變教學觀念,改進的教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2)拓寬教學思想,提高備課質量;[11]3)更新教學觀念;4)課前有效備課;5)提供方法指導;6)開發并利用好教材實例;7)實踐教學案例對比分析反思;[12]8.改變教學模式;10)師生互動活躍;11)信息技術與課本內容相融,擴大課本知識的外延;12)教給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的方法。[13]提高教師素養為“第一要務”[14]
在應用、實踐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是必然的事情,找出問題的解決對策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信息技術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 更是一種理念。我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1)處理好資源瀏覽與文本閱讀的關系;2)處理好語言感悟與感官感受的關系;3)處理好現代與傳統的關系;4)處理好人機關系。
5 應用研究建議反思與發展趨勢初探
1)應用研究建議反思
如今的信息化時代,高中語文教學方式的創新改進勢在必行。我們要充分利用豐富的多媒體信息資源進行多媒體技術的組合,優化語文課堂教學。[15]在語文教學中,課文內容中涉及到的很多地方學生都沒有去過,很多事情也都沒有真正體驗過,有的內容很陌生,學生憑現有的閱歷難以理解。而我們的語文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趴在紙上的文字活起來,生動起來;[15]喚起學生的形象再現感;幫助學生豐富頭腦中的表象;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結合社會實際生活,多找一些合適的媒體資源如:文字、實物、圖象、聲音等來豐富課堂內容。[16]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特有的聲、光、電、影像組合和立體動畫效果,彌補傳統教學中用語言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學難點,為學生創設出一種既有利于身心發展,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
2)發展趨勢初探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將走向高度融合發展的道路,語文教學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信息技術也離不開語文教學的襯托。
6 結語
信息技術在語文課程中,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學科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當前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下雪語文,將復雜抽象的語文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提高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對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必須反思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陳爭京. 教育信息技術讓高中語文課充滿生機和情趣[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3(4):52-52.
[2] 王招平.淺議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2012(5):61-62.
[3] 張笑.信息技術,讓高中語文教學多姿多彩[J].考試周刊,2011(61):45-45.
[4] 楊蕊. 信息技術活躍語文課堂[J]. 教育教學論壇,2012(21):232-233.
[5] 黎霞,黎鴻.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整合的模式探討[J].中小學電教,2009(4):53-55.
[6] 隋玉潔,張寶國. 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
[7] 吳明杉. 走出高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誤區[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4):57-57.
[8] 何元賓.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與糾偏[J]. 基礎教育參考,2014(24):61-62.
[9] 胡月清.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改進策略探討[J].中小學電教月刊,2016(1):109-109.
[10] 錢成忠.語文教學中如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5):82-84.
[11] 楊茜. 信息技術環境下語文教學設計的人文性回歸[J]. 電化教育研究,2006(10):73-77.
[12] 陳麗容.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11):139-141.
[13] 殷潔.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J].考試周刊, 2010(32):61-62.
[14] 劉影,于繼勛,于立新.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小學電教(下) ,2012(5):38-38.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高考;創新發展
一、語文高考命題的新思路
新時代的語文高考更多的是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的考查,以提升高中生綜合素質為考查目標,這種高考理念更為貼近我國教育目標,也能夠與我國社會發展步伐及人才需求呈現良好的一致狀態。因此,這種素質考查首先落在了對語境、語篇的考查上。通過對現有文章的考查,能夠反映出每個學生的不同理解,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標題概括能力、鑒賞評析能力、詞匯量等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考查。因此,學生閱讀、思考及總結能力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高考作文也必然成為新高考理念下的重頭戲。首先,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必然會接觸并應當樹立掌握議論方法、敘述類別、描寫注意事項、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說明文、抒情方式等眾多知識點;其次,在對這些知識點實現融會貫通時,是否能夠靈活運用更是對學生知識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綜合考驗??梢哉f,眾多知識點是學生共有的,而在作文中體現出來的各種能力則是學生自己學習運用的結果,只能歸屬于自己;此外,在高考時,對于作文題目的擬定及問題形式的選擇,也需要學生自身能力的支撐。這種通過一個題目,全方位、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考查的考試形式是有其合理性的,也能夠考查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二、高中語文教學適應高考新思路的重要性
(1)有利于革新傳統的學習模式,發揮人文學科應有的向導作用。如今,從外觀上看,高考是一種應試教育,而其內在發展目標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多數高中學校并未給予學生人文素養應有的重視。因此,高中創新語文教學理念和模式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陳舊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讓人文氣息帶動學生自身素養的變化,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習生活變得更為豐富。從本質上看,高考考查目標的轉變是高中進行語文進行創新的引玉之磚。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的審美能力獲得有效提升。高中生已經具備屬于自己的鑒別能力和欣賞能力。因此,當面對高考語文試題時,不再是簡單的讀讀看看,不再習慣這種被動式的接受,往往會從審美角度去對學生進行考評??梢?,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去用心體會相關試題的深刻涵義,去體會段落篇章的真正用意,去挖掘其中的美,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為自己的解題過程確立一個方向,進而游刃有余的進行答題。因此,高考新的考查目標,客觀要求高中語文進行教學創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3)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適應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新要求。高中進行語文教學創新,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作品鑒賞評析能力等綜合素養,從而為社會提供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盡量滿足現今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特別是部分學生大學畢業后有可能進入文化部門工作,較強的語文綜合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三、語文高考中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
首先,高考語文試卷中的社會科學說明文與自然科學說明文占據很了較高分數。然而,這道試題多數情況下并沒有以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考查目標,還是停留在文字游戲上,利用文字陷阱來進行考查,只是單純的為了考試而考試,而學生卻能夠通過與文字內容做以比較對照,很順利的選取正確答案。
其次,每年的高考作文總是給人一種有失新意的感覺。作文話題并沒有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所考查的內容有時是高中生無法理解的消化的,原因在于出題者并沒有充分考量高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分析年齡,使高考作文難得“驚艷”。
四、高中語文教學適應高考發展的突破性措施
高中語文教學使希望提升學生是各項語文能力,形成較強的語文綜合素質,以便適應新理念下的高考考查活動,實現學生的好成績,獲取師生及家長的認同。因此,應當著力改革創新高中語文教學,使其跟緊高考新理念的律動,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并能在應試中拿取高分的人才。
(1)教師大力提升知識理論,加強學科業務學習。教師是使知識的傳播者,是落實高中語文教學任務的直接執行者。因此,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高效的業務素質。否則,勢必會導致語文教學的無目標性和盲目性,直接導致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無效勞動。同時,教師應當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哲學、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學習哲學,可以更好的指導教師形成正確的觀點,使其在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答過程中不致偏頗。學習教育心理學,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確保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2)以語篇為基點,塑造學生的文體感、語境感和語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認知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強。這些能力主要集中體現在學生對具有語篇的整體把握上。因此,高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應當使學生體會不同的語境,培養學生的語感。掌握了以上各種能力,學生就能夠游刃有余的進行語篇分析,對某個關鍵詞語進行深刻理解,對某個段落的作用進行探討,對語篇的中心思想與核心內容進行到位的判斷。
(3)切實加強寫作思維能力與創造表達能力的訓練。高中學生更多的語文能力多數體現在作文環節,體現在文章題目的審視方面、內容的寫法方面、語法修辭的拿捏方面。由于高中生還沒有十分縝密的思維能力,因此影響了語言表達能力,致使作文寫作時往往固定了思維,無法實現突破,只能用膚淺的思路看待問題。由此可見,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格外注重對學生的日常讀寫訓練,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思維能力和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倘若學生在此遇見類似的作為題目,不至于抓耳撓腮,腦??湛?。
如今的語文高考已經轉變了原有的陳舊理念,注重對學生各種綜合素質的考查,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也應當及時調整目標,適應嶄新的高考理念,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切實提高,并通過高考獲得較高的分數,實現應試教育下的好成績,并能夠提升學生素質,實現雙豐收。
參考文獻:
[1]胡俊生.農村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及創新對策[J].學語文.2010(2)
[2]李志明.關于高中語文創新教學方法的探究[J].素教教師.2011(11)
(一)未考慮初高中學生學習心理的連貫性
中學生學習語文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學生的年齡不同、年級不同、身體發育不同都會導致心理差異。由于《義務教育法》的實施,學生在初中階段往往就近入學,學習環境比較熟悉,對朋友教師有一定的親切感。然而,高一學生來自不同的初中學校。他們不像初中時期那樣經常向成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他們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具有很強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心理的發展呈現閉鎖性特點。這種心理反差不可避免地讓他們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產生了心理焦慮??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孔子所說的“好知”、“樂知”是學習語文的兩種境界,好知者眾,樂知者寡。當今語文教育的現實比孔子想象的要嚴峻得多。我在前人做過的調查中發現高一學生學習語文存在著很多不利的因素,他們有著呆板的學習方法和不良的學習習慣。部分同學認為高中語文難學,有很多同學對高中語文成績不滿意,幾乎很少的同學參加演講、朗誦等有意義的語文活動。初中時期活潑開朗的他們由于高中生活的不適應變得沉默寡言,熱情喪失,對語文逐漸失去了興趣。
(二)未考慮初高中教材難度、知識點方面的連貫性
初中的教材定位于適應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性、適應性。從初中語文知識的結構層次來看,每個單元僅包括閱讀與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兩個板塊,每個單元都有本單元的預習提示。初中這些課文在語文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比較低,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在能力方面要求比較低,課文內容簡單,要求低,難點少。這就使學生養成依賴老師的不好的學習習慣,應有的能力沒有完全培養出來,把精力放在對課本的死記硬背上面。然而,高中教材定位于高考,高中分必修和選修課,知識結構和初中有明顯的不同,它是以某一話題為統領設計專題的。因此,在實際實施中加大了初高中教材間的裂縫。而且高中體現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內容密度大、要求高、坡度陡、難點多,在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比較高。高中的閱讀教學對教師也有很大的要求,他們必須變革教學方法,創造時機,喚起學生的想象力,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獨立思考,想象著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形成名師錢夢龍的“教的藝術”———“教師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的藝術”。
(三)未考慮初高中教學方法的連貫性初中屬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學習能力較低。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詩經〉兩首》時,語文教師往往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關雎》、《蒹葭》都是愛情詩,通過反復的有情感的朗讀,不難發現其中的愛情觀,因此,學生經常采用讀、背、記的學習方法。進入高中后,學生處于非義務教育階段,核心目標是高考,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則會廣泛采用分析、討論、合作、聯想、質疑等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常常令學生產生思維的障礙與理解的困難。絕大部分高中教師沒有教過初中,甚至沒有聽過初中課,對初中教學了解很少,因此教師的教學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這就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較大的知識難度的壓力下加上了教學方法的不適應,導致學習熱情下降,甚至喪失信心。當然,初高中語文教學的問題遠不止這些,這只是其中表現突出的幾個因素,也是我們最應該重視的幾個因素。
二、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措施
(一)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理念
魏書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同樣是課堂,有的老師視為畏途,有的教師視為樂園。”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其銜接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高中語文教學能否順利地完成與初中教學的銜接,直接關系到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具有廣博知識,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語文老師只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造就“學識寬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只有成為大智者,老師才能順利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銜接的問題。此外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是說傳統的教法都不要了,而是在繼承的前提下創新。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強化課堂教學質量意識,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二)積極做好心理銜接,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
首先教師應該明白初中升入高中給學生心理帶來的差異。為了消除“學習心理差異”,教師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的困惑,進行心理輔導,使學生能夠明了初高中階段之間的差別,了解初高中語文學習的不同特點,培養自信的心理品質,做好學習上的各種準備。其次,教師還必須深入了解初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差異,教師應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不應把重心放在優等生上,要尊重人、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幫助他們形成健全人格,同樣是語文課程人文性的應有之義。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里心態開放,個性得以張揚,創造性得以釋放。
(三)研究初中教材,以舊帶新
高一教師要熟悉初中教材,特別是初三的教材。因為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初中的教材幫助我們過渡到高中的教學。如,在初三我們學了不少的詩詞,如《憶江南》、《沁園春•雪》、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在高一的第一單元詩歌閱讀鑒賞中,教學《沁園春•長沙》、《雨巷》、《再別康橋》,雖然要求不一,但從學過的詩詞引入,不失為很好的過渡與銜接方法。其次,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創設似曾相識的教學環境,同時拓展了學生的學科知識積累。教師通過這種方法以舊帶新,激發學生的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葉圣陶老先生講過“一個人有自學能力和習慣,將一輩子讀書,一輩子受用”。
(四)教、學法的銜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開放式教學;教學環境;開放式問題;語文課堂
在新時期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一直以來都是重中之重。正是因為如此,才有必要引入“開放式教學”的概念和方法,以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層次和質量。所謂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指的就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思維和手段的開放,借此激發高中生對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思維發育和綜合語文技能??傮w而言,面對高中語文教學形勢的不斷變化,采取多種“開放式教學”策略,其現實意義十分重大。
一、打造高中語文的“開放式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高中語文的教學主要都是在課堂內完成的,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教學工作的成敗。因此,想方設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力和生機,應該成為高中語文教師必須重點把握的工作要點。既然說到課堂教學,就不能回避課堂氣氛和氛圍對于教學工作的關鍵性影響。簡言之,良好的課堂氛圍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很好地拓展課堂教學的范疇與層次,提升教學的科學化水平?;诖耍蛟旌椭C、科學的“開放式語文課堂”,可以為高中語文開放式教學的應用提供前提和保障。通俗意義上的“開放式課堂”,指的就是課堂氛圍的開放與課堂教學形式的多元化,即學生真正作為課堂的主人,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強化對語文學習的喜愛和認知。
例如,日常的語文課堂授課中,教師可以預留出“學生自學”時間,將這個時間段交給學生們。在此期間,學生們可以自由地開展學習活動,進行彼此的討論與問答。同時,類似的時間段內學生們要勤加思考、多與老師互動,形成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想見,在這樣的良好課堂氣氛中,師生都心情愉悅,教學的推進自然更加順暢,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時,開放式課堂的打造還可以借助諸如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有效方法,最終形成完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開放式課堂”的帶動下,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一定可以再上一層樓。
二、廣泛開展“開放式問題”和“開放式探究”教學,提升教學活力
平時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大都以教學大綱和課程為基準,很少會充分考量教學層次深化的問題。其實,搭建高中語文“開放式教學”的平臺,必須從教學思路和教學措施兩個方面入手,有條不紊地推進。其中,“開放式問題”的創設與運用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們對語文的好奇和探索欲,進而培養學生們語文思維的習慣,并提升他們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其次,“開放式探究”教學重點突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方法,即學生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和“不到黃河心不死”的精神,努力探索遇到的各類語文問題和疑難知識點。也只有這樣,高中語文“開放式教學”才不是一句空話,高中生才能真正感受語文的魅力,真正的愛上語文課。
例如,在每堂語文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預先準備3~5個問題,大致涵蓋本篇課文或本堂課教學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進入學習,從一開始就給學生們一種探究的準備。比如,“本篇課文的主要人物關系如何?”“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本文給你的啟發?”等問題,都可以作為開放式問題提給學生們,讓他們可以更具針對性地投入學習。教學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針對課前的問題進行解答、解析,然后教師給予評點和分析,幫助他們找出不足之處。所以,類似這樣的“問題探究模式”正是高中語文“開放式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可以大大提升教學的活力和效果。
三、塑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構建完整的“開放式語文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的優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影響十分重大,甚至在某些時候可以決定教學工作的走向。這里所說的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首先,物質環境即實體環境,包含教室、校園、教學器具等多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能夠為開放式教學提供物質保障。其次,精神環境也可以理解為心理環境,即開放式教學中營造出的一種教學氛圍和“氣質”,對于教學也有著顯著的影響。
綜合來看,高中語文的開放的教學環境,就是指開放性的教學空間和開放性的教學氣氛。在高中語文課堂空間上,為了便于學生多向交流、主動探索,在編排學生座位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圍坐的形式,以便學生開展小組間的協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學習模式。同時,僅僅在課內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還不夠,高中語文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課內,還要將學習帶出課堂,將活動引向課外。比如組織學生到校外參觀考察、實地采訪、社會調查等,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學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對事物的是非判斷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靜.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索[J].閱讀與鑒賞,2011(1).
[2]張靜.建構知識體系,深化探究能力——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
學策略[J]. 文理導航,2011(5).
[3]楊文.以學生為主體 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成效提升[J].文理導
航,2011(5).
關鍵詞:高中語文;個性化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一、規避中下等生自卑感,培養其學好語文的自信
在高中語文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大部分中下等學生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低人一等、腦子不好使、不是學習的材料等諸多負面情緒,從而對學習提不起任何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受這類負面情緒影響,成績會出現顯著性、持續性滑坡,由此導致他們對學習徹底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給予這類有自卑感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引導他們消除這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改善學習心理和學習狀態,提升這類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信心以及勇氣。這就要求教師根據這類學生表現出的普遍性特征,進行因材施教。首先,教師應該肯定這類學生的閃光點。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異,僅僅是學習速度的差別,并不能折射出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這就說明,優等生能掌握的語文知識和養成的語文素養,他們也一定可以掌握和形成,只不過需要“笨鳥先飛”。對于這類“問題”學生,教師一定要耐心的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可取之處,多把贊揚的聲音落在這些閃光點及進步的地方,這會讓學生接收到來自老師的肯定、會產生成功的喜悅、會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從而對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產生強烈的上進心和自信心。通過對高中語文課程的自主學習,學生的語文素養可以逐漸養成,語文成績也會得到逐漸提升。大仲馬曾經說過:“樂觀是一首激昂優美的進行曲,時刻鼓舞著你向事業的大路勇猛前進”。其次,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掌握每個學生的學情,根據這些學生所反映出來的語文學習的問題和困難,確立幾個基本的“扶貧點”,因材施教。值得注意的是,因材施教從古至今一直都在提倡。某一天,孔子給學生們上完課,回到住處,學生公西華為他奉上一杯茶。恰巧這時,子路匆匆而來,并高聲向孔老夫子請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個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實施嗎?”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么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剛走不久,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么?”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比接凶吆螅魅A奇怪地問:“先生,為什么一樣的問題,您的答案卻是南轅北轍呢?”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痹诟咧姓Z文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意識到教無定法,從而做到因材施教、因教而學以及因材擇學相結合,培養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來學習高中語文的全部課程。再次,高中語文課程與小、初的語文課程學習有很大區別,教學內容中涉及學過的篇章并不多,高中語文課程所教授的理論知識更有深度和廣度、更難理解。因此,大家都是從零開始,不存在有基礎好壞的問題。在高中語文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各類學生的學習狀態“對癥下藥”,及時調整語文課程的教學方法。
二、引導學生克服對語文學習的恐懼感,增強內心成就感
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反應出來的問題體現為:受語文成績高低的影響,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對高中語文教師都有錯誤的情感。具體表現為:怕上語文課、甚至是怕見語文老師等恐懼心理。為了讓受成績波動而對高中語文學習產生恐懼感的這類學生,增強對語文學習的成就感,應針對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征,從實際教學活動中,對課堂提問、教學進度、課后作業、階段考試等須作精心、合理的安排。(一)精心備課。針對課堂中所反映出來的學習情況,教師要把握教學進度和教學難度;提高或降低對學生的標準和要求;講練結合,做到“少量多次”、反復“強化鞏固”。語文教師要時時關注學生的課堂、課后反映,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對出現的問題需及時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保證學生能夠牢牢地掌握高中語文課程的基礎知識。(二)教學進度。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調查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節奏,從而更好地控制課堂上的教學進度和教學重難點,要讓學生覺得“學的順手”。(三)課后作業。習題、練習、課外作業等,教師應精心考量,嚴格控制數量和難度,切忌題海戰術,做到精益求精。(四)階段考試。語文教師出試題時應該難度適中,使學生不僅能獨立、準時完成答題,同時也能使學生可以取得較理想的成績。通過對教學方法的變革,教師可以因材施教,有利于堅定學生對學好語文的自信,有利于幫助學生克服對語文學習的恐懼感,有利于提升學生對高中語文課程學習的成就感,從而養成對高中語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自主學習高中語文課程,既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也需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大膽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在質疑的過程中,學生會積極主動的調動各種因素,全身心的投入到問題之中,不斷豐富著自身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方法,最終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當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學生從語文學習的質疑者和摸索者蛻變成為一個發現者和創造者時,其內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可以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從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能夠保持持久的動力和不滅的熱情。
參考文獻
[1]向麗梅.淺談高中語文教學方法[J].新課程•教研,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