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4 14:08: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廣播電視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編導專業;電視寫作;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12-0164-02
1.急需改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傳統的“一言堂”、“灌輸式”教育,老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忽視了該專業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使得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對課程內在價值的理解。本課題組針對山西傳媒學院編導專業已經必修過電視寫作課程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316人。
問卷第一題為:你在每節課前,是否清楚地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學生在課前對本節課學習目標了解情況的比例
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偶爾了解課程學習目標,只有四分之一表示了解。這樣的情況對于學生每節課的學習主動性的調動是不利的。
問卷第三題:你認為自己的課堂學習效率主要取決于什么?調查結果如圖2所示。
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課堂的學習效率取決于自己的學習狀態,也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課堂學習效率取決于老師的教學方式,可見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接收知識,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有限,對于個性鮮明的編導專業學生是不易接受的,而教師的教學方式對于課堂學習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圖2 學生認為影響課堂學習效率的三方面所占比例
第二,教學資料與理論不能與時俱進,教師以權威自居,但在新媒體日益發達的環境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自學,所以相對陳舊的教學理論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其學習效果。
本課題問卷調查表的第六題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的視頻材料與理論觀點如何?調查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學生認為課堂教學中視頻與理論結合情況的比例
《電視寫作》課程的視頻資料大多為紀錄片或者專題片,而這些片種對于處在大學一二年級的編導專業學生來說,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接觸還是不多的。但從圖3的數據中還是可以看出有43%的學生認為課堂中教授的理論相對陳舊,有10%學生認為視頻資料與理論都陳舊。
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電視寫作的理論更新快,創作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在教學活動中,首先教材相對陳舊,大多學校都在沿用2010年兩次修訂后的姚治蘭教授的《電視寫作》一書,其次專業教師僅僅通過課堂講授和播放陳舊的視頻資料,把電視寫作的類型、技巧、方法傳授給學生,是不能引發學生興趣的。
2.急需改進實踐指導的方式方法
在課程設置上,《電視寫作》為2課時,課堂有限的時間,電視寫作實踐占整個教學活動比例較少,形式單一,基本上都是學生自己寫分鏡頭本插入解說詞的方式,其他形式的寫作方式和手段都因為技術設備有限或學生動手能力有限而難于體驗,這對未來的電視人才無疑是重要的損失。而從本課題問卷調查表中涉及在課堂或者實踐中遇到問題學生的解決方式中,除了可以得出編導專業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以外,也可以看出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或者實踐中交流不足的現象(如圖4所示)。
圖4 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所成比例
二、創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電視寫作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
1.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1)項目教學法在電視寫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照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必備條件,這一方法能在電視寫作教學中廣泛采用。第一,體現《電視寫作》課程實踐性原則。電視寫作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使用項目教學法能讓學生真正體會電視寫作的整個過程,分析與掌握每個知識點,如筆者在電視欄目策劃書寫作這個知識點的授課過程中,分組進行一檔生活服務類電視欄目的策劃,在規定時間內,讓學生討論實踐,最后以策劃書的標準書面形式上交作業并進行點評,這就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與技能;第二,體現《電視寫作》課程學生主體性原則。在課程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情況下,學生只有當完成的目標任務與預期成果吻合時,學習才真正成功。它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學生在集體的、相互的、個體的三種自我教育方式下獲取知識。而衡量自我教育的尺度主要是學生實際參與度和體驗,這些也正與電視寫作教學的自主性原則相吻合[1];第三,體現《電視寫作》課程創造性原則。項目教學法強調師生的互動,在實施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以獨特的視角觀察事物,發揮自我的創新意識進行時間創作,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更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才能,發揮他們各方面的潛能;(2)案例式教學法在電視寫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中,案例式教學法在很多課程上都廣泛使用,但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的應用不夠準確有效。“案例式教學法”在電視寫作課程教學中的實施要點:第一,案例選擇。對于電視寫作課程而言,典型性案例主要應包括:中外電視欄目策劃成功或相對成熟的策劃案范本、中外經典的電視新聞消息或評論文章、中外優秀紀錄片的經典解說詞等。通過這些經典案例的展示、分析,印證說明相關重要理論,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第二,案例展示。首先要重視案例的背景資料,這不僅能說明案例的社會歷史意義,也有助于學生對案例的理解掌握,其次案例的展示要有重點和不同的展示形式,不能所有的案例都事無巨細的全部展示,要有重點并配合不同的展示方式,要圖片、文字、視頻與講解相結合;第三,案例分析??上扔衫蠋熯M行示范分析,運用了什么理論,什么方法、怎樣分析的,然后由學生進行自主分析。
2.改進實踐教學模式
作為既注重理論積累又強調實踐的課程,結合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電視寫作》課程的實踐教學也應做出相應的改進。
(1)理論要和實際相聯系。首先,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思維活躍,善于溝通,自主性較強。在電視寫作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考慮讓他們參與到相關的科研項目或者提供機會參與學校或系里的相關活動或項目的文案寫作,鞏固完善理論基礎,鍛煉寫作實踐能力,鼓勵他們靈活應變,創作具有個性的解說詞;其次,利用他們的專業特長,制作不同類型的電視片并配合文案寫作,體會不同形式的電視寫作方式和手段。比如:學校的重大活動或紀念日,可以鼓勵學生做電視新聞,練習新聞消息寫作或是制作專題片配以解說詞寫作等;(2)創新要和實踐相掛鉤。電視寫作的實踐教學要立足本?;虮鞠档膶嶋H展開。首先,可以利用學校或系里的媒體、社團來展示學生的實踐成果,如在學院電視臺播出學生的電視新聞作品,既豐富了編導專業學生的課余生活,也滿足了他們表現和展示自我的需求,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其次,系里可以適時組織一些競賽或評比活動,例如山西傳媒學院編播系的“光影隨行”活動,對優秀的電視寫作作品給予一定的獎勵或鼓勵,比如“最佳解說詞寫作獎”,增強學生學習電視寫作這門課程的興趣。
三、結 語
作為應用型的專業院校,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投射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形成了新型的雙主體師生關系。在課程的安排上,《電視寫作》課程應與其他實踐性強且相關的課程在教學、實踐創作中相結合,比如:《電視欄目策劃》《紀錄片創作》《電視專題》《電視新聞》等課程,在實踐中可以同一時間進行兩個課程的實踐創作。當然,這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作為年輕的傳媒業,它還在不斷的開拓前行,其在發展中的特征還在不斷的呈現與變化。作為培養適應媒體發展的新型人才,我們既要緊跟最新的理論與技術,精準了解學生的特點,積極調動學生的自主意識,也要結合具體的課程,不斷更新我們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不與時代脫節,不與傳媒需要脫軌。
參考文獻:
[1] 柳海民.現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孫軍業.案例教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關鍵詞:廣播電視編導;實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6-0001-02
進入21世紀后,傳播媒介再次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和生活。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多媒體網絡傳播的急速覆蓋,今天的我們已經處于一個名副其實的“數字”時代。麥克盧漢關于“媒介是人體延伸”的精辟論斷,早已在當代媒介不可阻擋的變革中,變得愈發清晰和真實。數字化浪潮洶涌而來,“媒介融合”已然成為媒介生產和傳播必然的方向。“簡單地說,媒介融合就是將報紙、電視臺、電臺和互聯網站的采編作業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后通過不同的平臺,傳播給觀眾(讀者、觀眾、聽眾、網名、手機用戶等)”[1]。盡管“媒介融合”的確切概念和特征在學術領域還存在某些爭議和困惑,但近幾年國內傳媒行業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互動、合作以及整合中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梢?,“媒介融合”是當前國內外傳媒領域最核心最前沿的問題。
“媒介融合”的發展趨勢不僅帶來了媒介生態的革命,與此相應的是,高校傳媒人才培養也必須進行重大的調整和改革。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作為高校傳媒類專業中招生數量巨大、社會影響廣泛的專業之一,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目前,國內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培養目標大致為:專門為廣播電視系統或其他部門培養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制作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但在未來聯合作業、資源共享、集中處理的“全媒介”信息生產平臺上,這一培養目標顯然不能適應新的行業需求。拓展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才培養口徑,提升新形勢下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以接受“媒介融合”對廣播電視傳媒教育的挑戰,是當前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轉變和革新是這其中最主要的內容。
一、傳統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作為應用性、實踐性極強的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實踐教學一直是其人才培養方案中必不可少的方面。絕大多數高校的相關專業在本科課程安排中,都設有實踐教學環節。從總體上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實踐教學分為課內實踐和課外實習兩個部分。課內實踐主要指在廣播電視采訪、電視攝像、電視新聞寫作、非線性編輯、電視節目主持等實踐性課程中,除了理論教學外,要設定相當時數的實踐教學內容。這類實踐教學一般在課內展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結合理論內容動手操作。而課外實習一般需要學生深入傳媒工作一線,在專業教師和媒介從業人員的指導下,完成為期半年左右的實習工作。
在理論上,課內實踐是課外實習的基礎,課外實習是課內實踐的補充和鞏固,二者結合才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深入了解傳媒工作的流程和內容。但在實際的教學培養中我們發現,很多時候課內實踐和課外教學不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首先,很多高校資金緊缺,實踐教學設備落后,與媒體的技術設備相距甚遠。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是已經過時的理論,操作的是已經被淘汰的機器,進入社會媒體實習后很難適應媒體的現有工作環境,不能夠直接進入媒體的操作流程。即使有的高校教學設備能夠及時更新換代,但還是受資金所限,數量上依然不能夠全面滿足所有學生需要。這就造成了一些課程實踐教學時數縮減,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自然也無法為學生的校外實習打下堅實基礎。其次,多數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師資力量有限,特別是有豐富媒體實踐經驗的師資很少。這樣在課內實踐和課外實習中,教師數量和參與實踐的學生數量比例嚴重失調,教師分身乏術,很難因材施教,進行有針對性的具體指導。在此情形下,學生往往一知半解,實踐技能掌握很緩慢。再次,媒體快速的變革和機制轉變也帶來了難以接納大量實習生的問題。絕大多數媒體工作強度大,運轉速度快,大量實習生進入實習單位,很難找到有時間和精力的指導教師,造成實習生沒有機會參與媒體實際工作的窘況。
可見,傳統實踐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實傳媒工作對高校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的要求。在走向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進行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就無法為社會提供適應時代要求的專門人才。
二、新型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思路
構建新型實踐教學模式,需要我們真正地在頭腦中了解傳媒領域當下發生的這場以“媒介融合”為方向的革命。學者指出,媒介融合的表現特征可描述為五個方面:一是傳播工具的泛媒介化;二是傳媒形態的全媒體化;三是傳媒業態的多媒體化;四是融合取向的新媒體化;五是運作模式的跨平臺化[2]。根據這些表現特征,我們能夠肯定一點,就是我們培養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在未來的媒介工作中,不再僅僅是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的制作者,他們將更多地面對“全媒體”平臺,運用“新媒體”技術,成為音頻和視頻的內容生產者。針對這樣的培養目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新型實踐教學模式。
(一)加大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力度,增加更多新媒體實踐課程
在媒介變革的背景下,重新充分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培養方案的修訂入手,在課程設置上擴充實踐內容,以此改變之前很多實踐類課程受條件限制,重理論輕操作的現狀。教師在課程設計上要把理論融入實踐中,在實踐操作中講解理論知識。比如非線性編輯課程應在電編實驗室中開展教學,讓學生每一堂課都能夠結合非線性編輯理論,以熟悉新聞片、紀錄片、藝術片等各類視頻作品的編輯規則和環節。同時,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課程設置上,要與傳媒業的實際發展相適應,增加更多新媒體類的實踐課程,像“多媒體技術基礎”、“計算機三維動畫制作”、“網頁設計與制作”等都應該成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實踐課。
(二)將“自媒體”打造成學生課余實踐的平臺
今天,“自媒體”的出現有力地改變著傳統的傳播格局。自媒體使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夠在網絡上發出聲音,進行傳播。雖然自媒體的大量存在有著很多現實的問題,比如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等,但它彌補了大眾傳播信息只能單向流動的缺陷,實現了網絡傳播的雙向互動。自媒體的形式有很多,包括博客、微博、日志、個人主頁和微信等等。高校學生深受網絡文化影響,是自媒體平臺上最活躍的一類群體。因而,我們在實踐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拍攝和制作視頻、制作網頁、拍攝微電影等,這些內容健康向上、信息翔實可靠的作品都可以在自媒體平臺上,調動學生從事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三)開放專業實驗室,成立教師帶隊的學生工作室
傳統的課堂實踐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熟練業務技能的要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驗室的設備昂貴、技術復雜,管理上難度很高。因而,多數高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實驗室都只用于課堂教學,不對學生開放。在課堂之外,學生找不到可以隨時繼續課業實踐的設備。我們在實踐教學的改革中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實驗室管理辦法,全面開放實驗室,在課堂下為學生提供繼續實踐的空間和時間,來鞏固課堂的聽課效果。同時,鼓勵學生自己多創作好的作品,走出校園,參加各類比賽,爭取在比賽中多交流,多學習。另外,在實驗室開放的前提下,設備比較先進,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的高校,可以探索另一條延伸課堂教學的實踐途徑,就是成立特定專業指導教師帶領下的學生工作室。這樣的工作室可與校內外的相關部門、單位合作,為他們提供所需要的音頻、視頻產品。在完成“訂單”的過程中,學生的專業實踐水平會獲得大幅度提高。
(四)夯實實習基地建設,加強與媒體間的合作
很多高校一直以來也有實習基地的建設,但由于重視不夠,實習基地建設多年沒有推進,造成實習基地數量有限、類型有限,無法滿足實習需要。這樣,繼續加大實習基地建設力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打開思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實習基地未必就一定是電臺、電視臺,除了電臺、電視臺之外,網站、報社、各行業各單位的傳媒中心、宣傳部門、廣告公司等等都可以作為我們培養“全媒體”人才的實習基地。其次,與媒體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與之簽訂長期有效的實習基地共建協議,爭取媒體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幫助。最后,由于很多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缺少甚至沒有媒體實際工作經歷,在實踐教學中往往照本宣科,力不從心,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因而在實踐教學改革中應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大力引進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另一方面,現有的專業教師應與媒體保持密切接觸,在制度上保障教師在媒體兼職和實習的時間,使在職教師掌握最新的媒體實踐并有深入研究。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新型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是這個專業能否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只有努力探索和發現實踐教學的新途徑、新方法,才能完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體系和培養方案,真正地培養一批適應多媒體工作環境、動手能力強、創新意識明確、知識積累全面、人文素養深厚的廣播電視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穎.媒介融合的軌跡[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6.
[2]黃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報道[C].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13.
收稿日期:2013-08-21
您好!
首先請允許我向您致以真誠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審閱我的自薦書。
我是XX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畢業生,本著對貴單位的向往,我毛遂自薦遞上這份自薦書。在大學期間,專業課根基扎實,取得優異成績。在國家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中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網絡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熟練操作電腦。
在校期間,曾在學院的傳媒工作室、校網站等團體參加過工作,并在國旗班服役X年,期間還被評為“優秀旗手”。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同時,還積極參加校內舉辦的各項活動,曾被評為XX大學首屆自編操“優秀隊員”、年校級“體育活動先進個人”、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還獲得第二屆大學軍訓攝影展“優秀獎”,公益廣告獲XX大學首屆研究生文化節校園公益廣告比賽一等獎。
我曾經在XX電視節目制作中心實習,協助欄目導演做好各項工作,主要負責拍攝前期籌備工作,在拍攝現場,協助導演。還在XX廣告有限公司欄目組實習電視編導,期間完全獨立完成方案策劃、文稿寫作、外出拍攝與后期剪輯等各項工作,自主制作數期節目并播出??偣矠槠赬個月的實習工作受到領導與指導老師的一致好評和肯定。在這些實踐中,不僅使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鍛煉了作為一個傳媒人的基本素質,也領悟了很多道理,更增強了我的團隊意識和集體責任感。
在其他能力方面,我始終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自身的全面發展為努力方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始終以一個正直青年應有的道德行為規范約束自己,克服人性的弱點,不斷進步和完善自己,形成服務大眾的思想,期望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在畢業之際,我充滿喜悅和期盼,面對挑戰,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迎接。
如果貴單位需要一名工作人員,我毛遂自薦,期望成為大家中的一員,與貴單位一起發展壯大。
請您給我一片展現自我的天空,我愿用我的努力和汗水來回報貴單位的任用。
此致
敬禮!
【關鍵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技能培養;實踐教學;管理
前言:
在現代文化大潮流的推動下,文化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媒體與影視文化的到了良好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知道的更多了解的更深,那么對于我們學生的我們來說,所要選擇的專業就越來越多,這是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就隨之慢慢的熱門其來,很多學生多投身于其中,本文就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的技能的培養為主體,全面分析廣播電視編導這個專業所需要的能力與技巧,以及如何培養此類的專業人才,在不久的將來,為祖國的影視媒體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成為著名的廣播電視媒體人,獲得自己的一片天空。
一、教學課程結構問題
眾所周知,一個出色的團隊,必須要有合理的人員配置。而教育跟它一模一樣,要想要出色的教學成績,就必須要有合理的教學課程。良好的教學課程結構相當于電腦的硬件配置,想要寫出好的程序,就必須要有基本的硬件。學生選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專業非?;稹6粋€火熱的專業,卻沒有良好的教學課程結構,會讓每一個選擇此專業的學生心寒。學校要對學生負責,要對社會負責。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其教學課程結構還在摸索當中,理論課、實踐課、課內實踐、課外實踐等等教學課程模式,到底哪一個才是最重要的呢?幾乎我國所有的專業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理論課大于實踐課。而且還有每一個人都承認實踐課學習的好處,但是就是沒有一個人愿意加重實踐課的比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門需要大量實踐教學的專業,學生空有理論是無法創造出好看的電影、電視劇,還有好看的節目。若想當好一名導演或廣播員,就必須要有大量的經驗,歷史多少次證明,沒有經驗的新人永遠會被大浪淘沙拋棄。因此,加強實踐教學的比重至關重要。
二、教學理念與方法問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边@是清華的校訓,清華一直以來都為這個目標而奮斗。追求卓越,清華奮斗著。這是一種精神。一個學校必須有一個校魂,這是一個學校辦校宗旨,也是其教學的理念。而一個專業更應該有教學理念,若是連你想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都不知道,那么這個專業還有什么存在的意義。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想要培養一批廣播人才和導演,而不是為了教育一批無業游民?,F在一些大學跟風,什么專業火熱,就開設什么專業。你有沒有想過,你開設這個專業,你能夠教育出足以讓你自豪的人嗎?答案肯定是不能。若是一個大學為了錢而選擇開設專業,那么這個大學也沒有存在的意義。
大學是為國家培養真正有用人才的地方,而不是你掙錢的場所。想要開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校,你必須要首先明白你的教學理念,若是理念都不清楚,那么就算是你開設這個專業,也不會為你招來多少學生。
其次,教學方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傳統的課授法似乎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尤其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這個專業不是僅僅老師講講理論就能理解,需要大量的鍛煉才能培育出優秀的人才。給予學生大量的鍛煉才是根本,教學方法應該多種多樣,不應該拘泥于傳統。只要能夠培養優秀人才的教學方法都應該提倡。例如經常組織活動鍛煉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設置問題
教學內容是一個永久的話題,首先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強、應用型強的專業,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備節目編導、策劃、創造等方面的人才。所以教學內容必然是以此為基礎。教學內容設置要清晰完整,層次化、體系化。清晰完整的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深刻了解到自己需要學習什么,老師也知道自己該教授學生什么知識。作為新興的專業,其教學內容以培養高素質的廣播員和電視編導為目的。首先學生要有理論知識,其次學生要有豐富的社會經歷。再次,學生需要有良好的品質。這些就是每一個專業,不僅僅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內容設置的初衷。
四、教學空間問題
傳統意義上,教學空間就是教室,但是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而言。如果就僅僅在教室,老師講講課,學生就懂了,那么你錯了。就拿廣播而言,一個優秀的廣播員,不僅僅有動人的聲音,更多的是能說出一些讓人共鳴的話,能夠引起人們的思考,能夠與人感同身受。而這樣的廣播員是經歷了很多,真正的懂得為何人們會哭,會笑。這些感情是老師能夠講清楚的嗎?只有真正經歷了,才能夠懂。
導演這個職業更是需要經歷很多,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需要千錘百煉。豐富的想象力,文采飛揚,這些僅僅是一個導演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導演的那種豐厚的感情經歷才是最主要的。這些也不是老師能夠教給學生的。
學校應該加強教學平臺的創建,盡可能的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鍛煉機會。
五、教學管理問題
俗話說的好,良好的管理體制是企業正常運轉的保障,在學校中,良好的管理體制也是必備的保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算是再好的感情,在一個企業中,也必須遵守規矩。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需要大量的實踐課程,這就需要學生遵守紀律。而若是無良好的教學管理體制,可能會出現學生不遵守紀律,胡亂外出的事情。
有懲罰制度,當然也需要獎賞制度,建立科學的監督、評價制度。獎賞那些表現良好的學生,適當的懲罰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一切為培養未來的廣播員和編導準備。
結論: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其發展潛力很大,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只有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這個專業才能真正的良好發展,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調整課程結構,加大實踐課時的比重;轉變教育理念,豐富教學方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實踐內容的設置清晰完整,層次化、體系化;擴展實踐教學空間,擴寬專業技能的培養平臺;針對學生實踐,建立科學的監督、評價機制。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上五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才能更好的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英春;忻志海;;關于加強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年12期
(赤峰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作為新興學科,也作為我校的新增專業,在專業培養、師資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在不斷的摸索前進.我院在《赤峰學院“十二五”改革與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從而確定了我院要轉變人才培養模式,由傳統的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在這個大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也要進行專業課程的改革,突出實踐教學.本文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發展及專業現狀入手,以一線教學實踐為平臺,以《藝術概論》為例證,綜合多年教學實踐,在改革創新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以個例闡述的方式探討了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建構,以期為我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提供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 :廣播電視編導;理論課程;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1-0228-03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理論課程多為個方向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在學分設置上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以往在講授理論課程時都采用純理論教學模式為主的方式,教師講授、放映相關影視視頻、與學生互動等相結合,其實,現在我們的課堂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一般老師都是應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理論課課堂教學的枯燥,但是,這種教學手段類似于我們所說的“填鴨式”教學,我們講多少,學生能學多少,直接影響學生對課程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讓學生學會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操作是每個理論課教師都應該仔細考慮的問題.筆者將以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基礎課《藝術概論》為例證,結合本人近年來的教學實踐,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
《藝術概論》作為我校藝術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是所有藝術學科的基礎理論課程,是對藝術的基礎知識、基本問題和基本原理做專門綜合性探討與入門性研究的理論課程,在藝術類院校及各高校藝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我們的學生對專業理論課程認識不夠,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實踐性課程的應用性更強、實用性更強,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和訓練上,而忽略了對理論課程進行學習,這就造成了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性和參與性不高,為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一些名詞術語和概念.最終致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基礎較為扎實,而藝術理論修養欠缺,導致其藝術作品文化品位不高,創作出來的作品平庸媚俗,其自身也逐漸成為了一個缺乏藝術理論素養和藝術文化內涵的“藝術制作者”.
經調查,我們以往的《藝術概論》教學模式不管用到何種課堂教學手段,基本都屬于理論灌輸型教學,之進行枯燥的理論傳授,而沒有達到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輔助專業創作的作用,而且這種封閉式的教學顯然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新媒體環境,也就更不適合成長于新媒體時代的學生.當下的學生更樂于探索創新,也更樂于大膽實踐,我們的傳統式教學只會壓抑學生們的發光點, 也不會讓學生真正受益,學生勢必不會十分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所以,改革也就迫在眉睫.
筆者在《藝術概論》課程教學中,嘗試采用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總結出了些許教學經驗.主要教學方式如下:
1 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構想
我們要求學習藝術的學生要有豐富的個人情感,這就導致學生感性思維運用得較多,而面對比較系統的、需要運用到理性思維去學習、思考的理論性知識就多少顯得有一些薄弱,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一帶而過的話,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會顯得模棱兩可,與其自身的實踐聯系不到一起.針對這種情況,根據實踐教學經驗,《藝術概論》課程教學目標確定為了解各地藝術的普遍規律、認識各種藝術現象的共性問題,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創作思想,進而樹立起正確的藝術觀,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以在藝術工作中創造出鼓舞人心的優秀作品.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素質水平和專業水平,課程內容確定為:從藝術的本原、本體講起,詳細講述造型藝術、語言藝術、表情藝術、實用藝術等各種具體藝術形態的特點、特征,最后闡述藝術鑒賞的相關理論,讓學生在欣賞具體的藝術形式時學習相關的藝術理論,并運用相關理論拍攝出具體作品.
在教材的選擇上,針對新的教學模式構想,幾次更換教材,2010年之前使用的是孫美蘭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藝術概論》和王宏建主編的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藝術概論》.孫美蘭老師的教材主要是以本體論為核心構建藝術理論,以美術、音樂為主線,探索中、西藝術比較中的新概念,并建立藝術理論教程的新體系.王宏建老師的教材首先從哲學的高度和歷史的廣度探討藝術的本質、各門類藝術的特點和它們共同的審美特征及藝術發生和發展的客觀規律,再深入到藝術創作的活動中去,揭示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的普遍規律.2010年至今,隨著教學目標的變化,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學會用理論內容指導實踐,又對教材做了慎重的選擇,2013年開始,主要使用的是王杰泓主編的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藝術概論》,這本教材主要從藝術的本原、本體講起,詳細講述了造型藝術、語言藝術、表情藝術、實用藝術等各種具體藝術形態的特點、特征,最后闡述了藝術鑒賞的相關理論,比如藝術的文化和藝術的發展.將這本教材確定為專業用書,也并不是完全按照教材上的內容照本宣科,而是根據本教材的章節流程來安排教學,每一章節的具體內容要根據具體藝術理論和藝術門類的參考用書來確定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內容,具體確定了學時分配.
通過上表可以看到,在分配學時時,藝術門類學時相對較少,大學時的分配主要集中在藝術本體、藝術文化、藝術發展和綜合藝術上,主要考慮到作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與其他藝術類專業的區別,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對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具有寬厚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素養,具備較高的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廣編專業不同于其它單一的藝術類專業,它是將藝術專業知識運用到編導、策劃、創作和制作等方面,而藝術門類知識主要是作為本專業學生的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修養,所以在學時分配上,將藝術本體加大學時,尤其是藝術創作部分.在藝術門類章節中,根據學生學到的藝術創作知識,引入實踐教學.
2 引入實踐教學,追求教學方法的靈活化、多樣化,探索課堂教學的延伸化、實踐化
《藝術概論》課程中的絕大多數學習內容,如果按照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很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機械式的學習,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第二章——藝術的本體中,關于什么是藝術的本體、什么是藝術創作這一類的內容,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單聽教師的講解只能夠理解皮毛,對于藝術創作只能記住藝術創作的幾個階段,如果引入實踐教學,讓學生自己去創作,那教學效果將大不相同.
在學期初教學班級根據人數成立興趣小組,每小組大約8人,采取自由結組的方式,要求每組必須搭配有男生.興趣小組的成立便于學生們今后的學習、討論和創作.根據學時分配,結合實踐教學特點,具體引入實踐教學的章節集中在第三章至第七章.分配如下表:
將實踐教學引入到具體藝術門類創作中,主要考慮到具體的藝術門類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來說,可操作性更強,在規定的內容范圍內,學生根據自己的藝術創作習慣或喜好選擇題材和形式,鼓勵學生用鏡頭說話,鼓勵學生用攝像機(條件不足可以用手機)以廣播電視節目形式的方式創作出具體的作品.根據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培養方案,開設《藝術概論》課程之前,已經開設過《廣播電視概論》課程,拍攝影視作品的具體流程學生已經了解,讓學生依據流程去設計、策劃自己的作品,并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以廣播電視的藝術形式將每種藝術門類闡釋清楚.
這種闡釋不是用影視手段解釋一種藝術門類,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故事片、可以是紀錄片、可以是專題片……例如有的同學把實用藝術拍攝成專題片的形式,拍攝內容是赤峰市博物館.如圖1.
主要是以博物館中的展品為例,闡釋實用藝術.此專題片學生用攝像機拍攝完成,從策劃、稿本寫作、解說詞寫作、劇務、拍攝、配音到后期制作,學生全部獨立完成,不僅更深入的了解了什么是藝術創作和什么是實用藝術,而且學生積累了創作經驗和拍攝經驗,為以后的學習和實踐都打下了基礎.
再如表情藝術一章,學生們自編了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舞蹈演員的情感故事,很好的闡釋了表情藝術是借助于音響、節奏、旋律或人體動作,同時經過表演這個環節,以此來塑造藝術形象.
又如在綜合藝術一章,學生們編導了青春校園劇《我用青春說愛你》.故事是個青春校園的愛情喜劇,不論從編導還是畫面質量,再到后期制作,甚至到花絮都制作非常精良,而且情節風趣幽默,對于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來說,非常難能可貴,也說明學生不但理解了藝術,理解了藝術創作,理解了綜合藝術,也更深刻的理解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特殊性,而且也對廣編專業有了濃厚的興趣.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種教學方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有效的強化了《藝術概論》課程的教學效果,也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專業特色,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專業興趣,也是學生了解了今后專業學習的大方向,可謂一舉多得.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安排的實踐內容具體學時均為2周,這個學時并不占用本課程教學計劃中的課時,而是給學生2周的時間,利用課余去創作,將課堂教學延伸化,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來說,藝術理論知識是指導他們今后藝術創作的重要儲備,專業技能的訓練是他們藝術創作的功力支撐,兩者應齊頭并進,不能偏廢.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夠為學生以后的藝術創作指明方向,讓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創作的目標、過程和結果,并在創作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在作品中呈現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并為人所接受.而《藝術概論》課程中的實際創作是學生今后進行作品創作的敲門磚.
3 創新考核方式,努力使考核方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項目驅動教學法(PBL)的英文全稱是Project-basedLearning,是基于構建主義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德國職業教育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力推行這種“行為引導式”的教學方法。項目驅動教學法打破傳統的傳授式教學理念,將解決問題、完成項目作為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并將多門課程知識融會貫通,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得到極大提升。其主要優勢有以下幾點:
1.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項目任務”的誘發,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不再單純是聽講和記筆記的過程,更是一個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積極的進行思考、判斷和分析,制定解決方案,創新能力得到鍛煉
2.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廣播電視編導不僅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更是一門綜合了多門類的知識和能力的專業。項目驅動教學由于其“項目任務”的完整性,可以使學生在多門課程中學習的知識得到綜合性的實踐鍛煉。
3.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
由于項目任務一般是由小組承擔,在完成項目的同時,學生通過分工協作,討論交流,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實際上傳媒行業本身就是個需要多工種互相配合的行業領域,單打獨斗在當下的廣播電視編導崗位是行不通的。因此,培養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項目”是項目驅動教學法的核心,教學活動的關鍵。下面本文“電視欄目策劃”課程為例來講述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1.項目任務的設置
根據“電視欄目策劃“課程的課程內容,分類講述不同電視欄目的特點是其課程脈絡。因此項目任務設定應為不同類型電視欄目的策劃。具體項目為:①電視新聞資訊欄目策劃;②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策劃;③電視科教欄目策劃;④電視生活服務欄目策劃;⑤電視綜藝娛樂欄目策劃;⑥電視真人秀欄目策劃;⑦電視益智欄目策劃;⑧電視談話欄目策劃,共八個項目。根據項目任務,對學生進行分組,限定每組人數的最低數和最高數,保證項目任務分配的均勻。分組后的學生通過溝通協商和興趣愛好,選定各自小組的項目任務,并由組長對小組內部成員進行任務分解,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項目任務要求在規定時間點,各個小組需要提交本小組的策劃書,策劃書內容應當完整且具有可行性,其基本內容應包括:欄目主旨、欄目定位、欄目頻道和時段、欄目形式和環節、欄目特色和優勢、欄目宣傳推廣策略、欄目預計收益、欄目樣片等。同時在課堂上,以演示文稿形式向其他同學進行說明介紹策劃案,并接受其他同學和老師的質疑和詢問。
2.項目任務評價
學習效果的評價,是對教學中總結和提高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的絕佳機會。學生在完成項目后,展示項目成果時,老師應當根據學生實際的表現,進行適當的點評和鼓勵,并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和討論項目的優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出于對學習成果的評判和對學生成績的考核,可以制定一個對學生項目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項目進行打分。對于“電視欄目策劃”課程來說,具體標準如下表:項目內容創意策劃完整度策劃可行性展示效果分值比例30%30%20%20%根據學生提交和展示的策劃案,對項目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判打分,并對每項的得分進行即時分析和說明,令學生可以及時了解到本組項目任務和其他組項目任務的優缺點,可以對項目任務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對所學理論知識有實踐經驗的補充。
三、項目驅動教學法在實施中出現的問題
1.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時容易出現參與程度不一致
由于項目驅動教學法倡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張將項目任務布置給學生后,由學生自主分配項目中的具體任務,可能致使部分學生因為主觀和客觀原因不能充分參與到項目任務的完成中。一方面,部分學生因長期在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法下,對學習任務有先天的抵觸情緒,對參加項目任務不熱情不積極,出現渾水摸魚,濫竽充數的情況。另一方面,小組任務分配有主有次,學生參與項目任務的程度必定會有差異,那么在完成項目過程中的所學所得也可能出現不均衡。這就要求教師在分配項目任務時,盡量保證項目任務的均衡性,對學生的項目分工和完成進度需要時刻關注,時常督促。要求各項目小組組長積極負責,認真分工,并記錄小組成員的實際表現。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避免部分學生在項目中參與度低的狀況。
2.課程進度和課堂狀態不易把握
項目驅動教學法打通了課堂內外的界限,將課內學習和課外練習緊密地結合起來。雖然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從教師教學角度講,對課程進度的把握和課堂狀態的控制都有很大的難度。譬如,“電視欄目策劃”課程,按照教學計劃,“策劃流程”一章在課程進度的中后階段。但由于項目任務布置在學期伊始,所以就需要打破原定教學計劃。在課堂項目成果展示時,也容易出現了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學生對時間的把握不準確,再比如學生在討論問題時候可能會出現偏離專業內容之外的無價值爭論。因此在進行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同時應更加合理、精密的安排教學進度。對學生的項目成果和課堂討論,教師既要讓其充分自由發揮,自由討論,又要予以指引和規范。
四、結語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專業;課堂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6-0131-02
由于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學科特點需要,課堂教學分為兩大板塊,其一是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及教師、講臺、黑板、學生組成的課堂,現在又引入了多媒體技術,在這個模式里,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其二則是實驗課堂,即通過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來達到學生的學習目標,在這個模式里,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力圖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新聞傳播類專業是文科教學中較早開設實驗課的專業之一。本文所指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課堂教學是由以上兩部分組成。隨著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新的時代環境、傳媒環境對廣播電視新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面臨更大的挑戰。作為培養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人才的第一線——課堂更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創新課堂教學的意義重大。
一、創新的需求背景分析
(一)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學科特點需要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這就要求新聞教育中應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具體到課堂教學中則表現為:第一,需要改變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即以老師為主體,以灌輸知識信息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第二,在教學手段上,要調動多種輔助手段。當今教育界特別重視建構主義理論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意義,情境是便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情境是指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1]。因此,在新聞學專業課堂教學中利用各種資料和工具創設情境是必要的。
(二)新媒體環境下媒體行業的發展要求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和后來居上,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行業發展對新聞傳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訴求,即需要既具備新聞業務也具備傳播技術和前瞻意識的復合型人才。這不但要求學生對新聞學專業的理論知識及業務有較深的認識,還要對新理論、新技術保持敏感的觸覺,緊緊跟上傳媒業發展的步伐。
(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凸顯了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高校更應該擔負這一使命積極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超前的專業觀念和高水平的應用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新聞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截止2011年底,全國開設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各級各類院??傆?88所[3],嚴峻的畢業生就業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如何創新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課堂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創造力,滿足高速發展的傳媒行業的需求顯得特別迫切。
二、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課堂教學現狀
(一)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傳統教學課堂
1.“學”與“術”的楚河漢界融合難。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主要由新聞理論、新聞史和新聞業務三大分支構成。在長期的傳統教學里,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新聞理論、史論教學如何與新聞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特點相結合是一個挑戰,即“學”與“術”的楚河漢界難以融合。
2.新聞課堂教學與新聞業界的對接難。新聞是“易碎品”,時效性強,要求新聞課堂教學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而傳統教學里,由于教學理念、手段、方法的局限,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更新慢,難以跟上新聞業界快速變化的特點,造成了新聞課堂教學與新聞業界的對接難。
3.新聞課堂教學內容與本校學生生源實際需要結合難。在我國,傳媒的分布和發展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即本土特色。這點在各所開設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院校制定的培養計劃里都有體現,而實際的情況則不盡然。在課程體系設置、教材選用、教學理念、手段、方法上幾乎雷同,培養的畢業生能力結構同質化,缺乏特色競爭力,與本土就業需求脫節,導致最后新聞專業人才的競爭演變為院校知名度的競爭。新聞課堂教學內容與本校學生生源實際需要結合難是擺在新聞教育面前的一道難題。
(二)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實驗教學課堂
新聞傳播類專業是在文科教學中較早開設實驗課的專業之一, 實驗課教學是新聞傳播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文科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儀器設備的使用、課程設置與評價等方面處在各自為陣的草創、摸索階段,缺乏交流溝通和制度規范,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1.實驗課教材匱乏。實驗課教材是有效開展實驗教學的指南,然而,目前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教材建設對這個板塊不夠關注,導致了各校的實驗課教學教材五花八門,一般都是任課老師自己編寫各種實驗教材和講義,而這些教學資料沒有經過一定的審核和評價,它直接影響了實驗課的質量。
2.實驗過程及儀器使用方面和新聞業界難以對接。新聞傳播專業目前開設的實驗課有新聞攝影、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新聞采訪、現場報道、電腦報紙編排等。其中所需的儀器設備如照相機、攝像機、采訪機、編輯機甚至衛星轉播車等,如果以現有的有一定水準的廣播電視媒體的設備儀器來衡量, 則高校很少有能達到如此專業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驗過程及其儀器設備的配置難以和時下的新聞業界對接,實驗課的價值受到了挑戰。
三、創新的思考
針對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課堂教學的現狀,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對創新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課堂教學做如下思考。
(一)打通新聞理論、歷史、業務三大分支的關卡,實現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學”與“術”的融合
新聞學專業的三大分支:新聞理論、歷史、業務表面看來相互獨立,在實際中卻形成了三大專業課程群,課堂教學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目前,新聞理論和新聞史的課堂教學很容易陷入到只是關注基本概念、新聞工作規律、新聞人物、新聞歷史事件和新聞經典作品的教學窠臼,一味地重“學”,使得課堂很“理論”化,而新聞業務課似乎又只是傳授學生采寫編播攝錄的專業技能,一味地重“術”,使得課堂很“技術化”,這兩種課堂似乎只能平行,也影響了社會大眾對于新聞專業人才的認知。作為教學主體,應力圖打通三大分支的關卡,積極去尋求三大分支的重合點,通過教研活動、聽課評教等方式加強各課程群任課老師的交流,深化對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認識,實現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學”與“術”的融合,最終解決課堂教學中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的現象。
(二)密切關注新聞業界,實現新聞課堂教學內容與新聞時事的同步對接
新聞學專業要實現零距離授課,必須要密切關注新聞業界,實現新聞課堂教學內容與新聞時事的同步對接。首先,要求學生必須關注時事新聞,通過閱讀報紙、看電視、聽廣播、上網、手機報等多種渠道獲取一周的信息,在上課時可設置5~10分鐘新聞播報的環節,對學生掌握時事新聞的情況做考核;其次,作為專業課老師更要以身作則,關注時事,并選取熱點新聞事件,和學生在課堂交流、評論,提升學生的新聞敏感,訓練新聞思維。
(三)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打造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新聞課堂
在教學中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制作多媒體課件或網絡課程。例如,本專業老師制作的《廣播電視概論》多媒體課件于2009年11月榮獲第九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文科組優秀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資源,如演示案例及網絡視頻,這些資源豐富了新聞學專業的課堂教學。
例如,在《廣播電視概論》教學中,當介紹到民生類新聞時,筆者即選取了浙江衛視《新聞深一度》欄目新近制作的“雅培奶粉喝出半截”、“老酸奶是破皮鞋做的,可能嗎?”等新聞節目視頻進行課堂觀摩,同學們零距離地接觸新聞熱點事件,之后進行交流,氣氛異常熱烈,且觀點各異,實現了新聞課堂的生動化和立體化。這一教學經驗與同行們分享之后很快有了聯動效應,在《優秀新聞作品選讀》、《廣播電視深度報道》等課程中均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從細處著眼,凸顯新聞傳播類專業實驗教學的特點
1.組織優質師資編寫出版實驗課教材,實現實驗課教材的規范化。根據各專業課程群的特點,組織優質師資編寫并出版實驗課教材,為實驗課教學開展提供保障,實現實驗課教材的規范化。
2.使優化和重組實驗教學的內容與結構成為常態。當今的傳媒行業發展速度可謂一日千里,要培養出符合行業要求的專業人才就必須緊跟業界發展的步伐,在教學理念上即要使優化和重組實驗教學的內容與結構成為常態,使學生經常能接觸到本專業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具備和業界對接的能力。
(五)與當地媒體聯手,實現課堂教學與新聞業界的聯動
高校與地方聯合辦學的模式已不鮮見,新聞傳播類專業具有強實踐的特點,因此,與當地媒體聯手,已成為該專業辦學的必然選擇。第一,請新聞一線的名記者、名編輯進課堂,實現課堂教學與新聞業界精英的良好互動,為學生樹立活樣板;第二,將新聞課堂搬到媒體里,或是在演播室,或是在編輯室,或是在新聞現場采訪,真正實現零距離接觸新聞現場,使學生身臨其境。這種辦學模式使新聞專業培養的人才更與社會實際需求接近,更能滿足本土化的需求,從而根本上解決新聞課堂教學內容與本校學生生源實際需要結合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建構主義[OL].省略 /view /79065 htm? fr= a la0_ 1.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