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16:08: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九年級語文教學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怎么寫?使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內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1一、指導思想
1.以《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和《2017年中考說明》為指導,緊扣初三語文學科特點和課本單元重點進行教學。
2.體現學校教研思想,積極改進并實施“四助五步六字”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3.立足教情、學情,和其他學科通力合作,有針對性的進行語文學科“培優推中補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學成績。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下冊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體系中屬于最后一階段。本冊課程學習結束后,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應全面完成,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學生面臨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選拔考試。因此,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有它的特點: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戲劇)為主,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安排了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為先秦時期諸子散文與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與評論歷史人物。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在內容、體系、結構上都有所突破和創新,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于學生綜合學習,因而達到較高的綜合教學效應。全書共六個單元,二十四篇課文,兩個專題,兩部名著推薦,六個綜合實踐活動。每個單元的讀書方法指導是本單元訓練的重點。本期盡可能早點講完新課,可以的話,及早進入全面復習,復習分三個階段:分冊復習、專題復習及套題訓練,解讀《2017中考說明》是前提。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從課文的學習中,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了解古人的社會理想和個人抱負,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2.能力目標:掌握閱讀題的審題答題技巧,學會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閱讀理解;
掌握一般記敘文和議論文、散文的寫作思路及創新構思模式,學習從不同角度變換寫法;學會讀書,懂得鑒賞文學作品方法。
3.情感目標: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的感情,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4.中考目標:力爭學科平均成績名列全縣同類校前茅,優秀率達到20%或以上,及格率達到80%或以上,人均分達到105分左右。
四、學情分析
本期我繼續擔任初三兩個班語文教學工作,這兩個班共有83人,特別是1班后進生人數多,基礎較差,提高成績難度非常大。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學習興趣有所增強,在期末考出來的成績及格率有上升,但還不夠理想。再加上本學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時間緊。扎扎實實的上課時間只有十五周,共計90課時,要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還要進行中考的全面復習。二是部分學生會還會出現如下消極的思想狀況。因此,在日常教學與復習中,一定要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復習中,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力爭進入全縣同類校前列,完成學校制定的目標。
五、教學措施
1.認真解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編輯意圖,理清教材的文化內涵,擺正形成性學習與終結性學習的關系,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個活動階段應該做什么。基本原則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習情境,并組織協調,學生明確任務,展開活動。本冊教科書中,六次綜合性學習分為“二大四小”,即大型綜合性學次和小型綜合性學習四次,前者強調研究能力的培養,后者突出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2.認真做好備、教、輔、改、考、評等教學環節的每一項工作。
用心融入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恰當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體,對全套教材進行宏觀的把握,理出知識能力訓練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教學過程中明確一本書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講授這一點。教師的教學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獨立思考,自行設計教學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仔細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對語文學科的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要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自行設計寫作和口語交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特別是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根據中考新題型,設計相關練習,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4.認真訓練并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報刊雜志網絡上精選精彩的時文和美文加以借鑒,掌握分析文章的閱讀技巧,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增強學習的后勁,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要精心備課,尤其是要備好學生。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課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避免繁瑣的分析、機械地練習,注意語文的整體性。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要靈活命題,多寫隨筆和讀書筆記。作文批改要嘗試互批互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學生的水平。
5.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第一課堂學習資源和第二課堂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6.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要分冊復習查漏補缺,生字詞的辨認書寫,詩文背誦默寫將是落實的重點。專題復時重在對語文表現手法等進行解讀訓練。模擬訓練主要解決題型分析和答題技巧應對上。
7.優化作業查、批方式,記錄作業情況,一日一公布,一周一評比,做好教學落實。
12班和13班兩個教學班的作業統一、進度統一,教學方法力求有個人特色。和別人多交流課堂實錄效果,整合課件,創新教法,及時進行教法調整。
8.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針對中考作文要求,進行作文應試訓練,側重進行記敘文寫作的達標訓練,要求學生寫出親身體驗和真實情感。
注重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講究文面,講究寫作的形式的包裝。
9.認真寫好教學反思。
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并予以矯正,對學生成功的學習方法、獨特的見解,及時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廣。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開拓創新。10.認真搞好中考總復習。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學生厭學心理,把不愛學習的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樂學、好學、善學,爭取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六、奮斗目標
在2017年中考會考中,語文及格率、優秀率和人均分三項指標力爭達到全縣同類校前列,完成教學任務。七、教研課題本期力爭使自己主持研究的2016年度重點課題《中考作文實效性訓練研究》順利通過上級教研部門驗收結題。
八、教學內容及課時、進度安排具體見備課組統一安排表。
周次教學內容
1-9周下冊單元課文教學
10周左右期中考試
11周語文基礎知識復習訓練
12周記敘文閱讀訓練
13周說明文閱讀訓練
13周議論文閱讀訓練
14周文言文閱讀訓練
15-16周中考總復習綜合訓練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2一、緊抓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把課堂教學的效益加以提升。
初三階段的學習有他的特殊性,就是它處于初中生活的結尾階段,收益性就是他的一個顯著特點,家長的熱望、社會評價的壓力就像潮水一般涌來,我們只有穩住陣腳,把握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不負眾望。
語文課堂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這兩大部分構成,其中閱讀又分為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這兩大部分,我的設想是在教現代文閱讀時注重教會學生整體把握文意,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緊抓知識點的剖析,對知識點的理解注重方法的傳授,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同時,以閱讀促寫作,提醒學生注意模仿好的立意與好的結構,把相關內容化為己有。
文言文的閱讀貫徹“在理解的基礎上的讀讀背背”的原則,放手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自己理解文意,難懂的字詞學會自己查閱相關資料,真正做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境界。使得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得到保護和發揮。
寫作教學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平時材料的積累,指導學生摘錄、點評、寫隨筆,讓他們積累廣泛的感受材料,以備不時之需;第二步是規范的寫作訓練,這是指編排在課本中的表達部分的指導與訓練,要求教師認真備課,指導學生學會規范的表達,作文的批改規范到位,以正面鼓勵為宜。
二、抓住機遇,結合學??蒲姓n題研究,做好本學科的課題研究,以科研促進教學。
學校的多元智能理論研究和人文教育這兩個課題,由前期的準備和啟動階段,過渡到這個學期的分類指導、分科實驗階段,我根據所任教學生的特點,擬定一下子課題:以讀為導,引入新知――將朗讀與課堂教學有機的整合。進行跟蹤實驗,建立數據庫和資料庫,在為期一年的實驗中,爭取出成效,以此提高語文的教學水平,形成所任教班級的特色與亮點。
三、加強課外活動指導,讓學生的作品走出校園,為學校爭得榮譽,為學校文化氛圍的創設出力。
在課堂教學之余對學生的課外活動悉心指導,讓學有余力、學有特色的同學能得到長足的發展,積極參加市、區作文競賽和各類征文活動,把他們的作品推出校園,為學校爭得榮譽;在校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如:讀書比賽、書法比賽等,將過程加以攝制,將作品加以展示,為學校文化氛圍的創設出力。
俗話說:“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相信,只要我本著“以學生的生存發展為本”的原則,用心去教,定會有所收益。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3一、目的要求
1、繼續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備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和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社會主義思想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
2、科學開展總復習,幫助學生將以前學習的知識整理成系統,大面積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力爭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學內容包括兩方面:
1、完成新課:上期趕進度,已將九年級下期的課程完成了三個多單元,剩下一個小說單元,一個散文單元,一個戲劇和影視文學單元。
2、中考復習:本屆畢業生的中考復習是以黃岡市__年年的《中考精典》為藍本,今年的《中考精典?語文》包括以下幾部分: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閱讀與理解、寫作訓練、綜合復習。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屬于二類普通班。通過上期的教學,發現學生的語文基本功較差,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習慣不好。上課不愿動腦筋,不愛發問、答問,做筆記要督促,抄作業的現象很普遍。部分學生還有較嚴重的厭學情緒。
四、辦法與措施
1、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改變枯燥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發動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學會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法。
3、精心備課,精心設計練習題和測試題,不搞題海戰術,及時批改學生作業,從嚴要求學生的作業。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改進教學方法。
五、進度安排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4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并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德和諧發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語文下冊是按照新課程標準所編寫的一套全新的語文教材,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豐富的語文資源,向師生展示了語文世界的廣闊天地和無限風光。全書共六個單元:
1.詩的激情2.文學魅力3.關注自然和生命
4戲曲欣賞5.古文詩詞6.古文詩詞
三、學生分析
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愿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學生對語文知識較感興趣,但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著眼于將來的學習動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激發。此外,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優秀生有一定的基礎,上課愿意積極參與,但大部分人比較懶散,沒有很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較好的學習態度,上課就當小和尚,對作業是抱著敷衍的態度??陬^能力和寫作能力一般。
四、教學策略
1.堅持上好教材上的閱讀課,充分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輕松、對話交流、互相協作的師生關系。
2.堅持在復習階段充分發掘語文教材資源和身邊的教學資源,注重突出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社會生活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利用好小組的作用,把培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的最終歸宿。
4.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信息的時空跨越和交互反饋,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取向,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較高的素養。
6、充分發揮講學稿的導向作用和復習作用,使它既是學生學習的好工具,也是復習迎考的好幫手。
五、主要教學工作
(一)在上期已經提前完成了一二單元的教學的基礎上,完成九年級上冊其余四個單元的語文教學的任務。(略)
(二)指導學生進行初中畢業水平考試的系統復習和模擬考試。(詳)
這是本期的重點,也是整個初中語文學習成果的最終體現,因而我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計劃。如下:
1、認真研究《湘教考苑·中考總復習》,明確考試的范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類型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按課程標準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少量的練習;并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復習中,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有計劃地進行兩次模擬考試,針對學生考試當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及時鞏固。
并指導學生能靈活、創新地掌握知識,
3、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扎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后進生需“扶”。
4、大膽取舍復習內容,打破逐冊復習的方法,確定好重點的冊,然后再分體裁復習。
分體裁復習時確定好重點的單元、重點的課文及語文知識,然后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避免學生盲目復習。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對知識點進行歸類復習:
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
這里面的知識點多,但主要是要求學生會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也就是要求學生能仿句、能對對聯、能根據一句話提練觀點、能簡明、連貫、得體地使用語言等等。
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是中考復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我將對現代文進行分類,即記敘文(包括散文、小說)、說明文、議論文三類,每一類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對近幾年各地中考題研究發現:中考現代文閱讀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意蘊深刻,強調整體感悟。因而在復習時必須讓學生對每一類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授予方法。具體方法如下:精心選取閱讀材料,主要選取意蘊深刻、對學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有引導作用的文章;精心設計問題,著重設具有層次性、能考查學生對整篇文章融會貫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著重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注重方法指導,在解答閱讀題時,我們要求學生不要去關心問題的答案,而要總結有關規律性的知識和解題的思路方法。(整體感知梳理文脈篩選信息代入問題確定范圍前后推敲組織語言得出答案。)
文言文閱讀
背誦優秀詩文80篇和文言文閱讀是中考語文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積累,中考命題取材課內的文言文段。在試題設計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學生文言基礎知識,也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幾年來,對文言文的閱讀開始重視對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評價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閱讀訓練時也要向這一方向發展。
作文訓練
作文訓練穿行(每周2課時)。主要讓學生寫好記敘文、以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訓練為重點。形成作文訓練序列。同時讓學生作文,養成寫作文的好習慣。
第二階段綜合強化復習
針對第一階段的復習進行小結,鞏固訓練;這一階段的復習目的是: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閱讀理解和寫作題就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這些能力,因此我們準備重點訓練這些內容。
(1)閱讀訓練,前面已講了復習方法,在這里只是把各種方法進行綜合,從而讓學生提高。
(2)寫作訓練
在這一階段,準備突出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訓練,指導學生。同時強化作文。
(3)精選部分中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進行強化訓練。
(4)對學生在復習中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
第三階段全面總結復習情況,檢查復習效果,模擬測試,查漏補缺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5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并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德和諧發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語文下冊是按照新課程標準所編寫的一套全新的語文教材,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豐富的語文資源,向師生展示了語文世界的廣闊天地和無限風光。全書共六個單元:
1.詩的激情2.文學魅力3.關注自然和生命
4戲曲欣賞5.古文詩詞6.古文詩詞
三、學生分析
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愿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學生對語文知識較感興趣,但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著眼于將來的學習動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激發。此外,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優秀生有一定的基礎,上課愿意積極參與,但大部分人比較懶散,沒有很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較好的學習態度,上課就當小和尚,對作業是抱著敷衍的態度。口頭能力和寫作能力一般。
四、教學策略
1.堅持上好教材上的閱讀課,充分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輕松、對話交流、互相協作的師生關系。
2.堅持在復習階段充分發掘語文教材資源和身邊的教學資源,注重突出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社會生活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利用好小組的作用,把培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的最終歸宿。
4.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信息的時空跨越和交互反饋,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取向,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較高的素養。
6、充分發揮講學稿的導向作用和復習作用,使它既是學生學習的好工具,也是復習迎考的好幫手。
五、主要教學工作
(一)在上期已經提前完成了一二單元的教學的基礎上,完成九年級上冊其余四個單元的語文教學的任務。(略)
(二)指導學生進行初中畢業水平考試的系統復習和模擬考試。(詳)
這是本期的重點,也是整個初中語文學習成果的最終體現,因而我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計劃。如下:
1、認真研究《湘教考苑?中考總復習》,明確考試的范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類型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按課程標準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少量的練習;并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復習中,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有計劃地進行兩次模擬考試,針對學生考試當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及時鞏固。
并指導學生能靈活、創新地掌握知識,
3、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扎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后進生需“扶”。
4、大膽取舍復習內容,打破逐冊復習的方法,確定好重點的冊,然后再分體裁復習。
分體裁復習時確定好重點的單元、重點的課文及語文知識,然后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避免學生盲目復習。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對知識點進行歸類復習:
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
這里面的知識點多,但主要是要求學生會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也就是要求學生能仿句、能對對聯、能根據一句話提練觀點、能簡明、連貫、得體地使用語言等等。
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是中考復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我將對現代文進行分類,即記敘文(包括散文、小說)、說明文、議論文三類,每一類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對近幾年各地中考題研究發現:中考現代文閱讀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意蘊深刻,強調整體感悟。因而在復習時必須讓學生對每一類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授予方法。具體方法如下:精心選取閱讀材料,主要選取意蘊深刻、對學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有引導作用的文章;精心設計問題,著重設具有層次性、能考查學生對整篇文章融會貫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著重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注重方法指導,在解答閱讀題時,我們要求學生不要去關心問題的答案,而要總結有關規律性的知識和解題的思路方法。(整體感知梳理文脈篩選信息代入問題確定范圍前后推敲組織語言得出答案。)
文言文閱讀
背誦優秀詩文80篇和文言文閱讀是中考語文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積累,中考命題取材課內的文言文段。在試題設計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學生文言基礎知識,也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幾年來,對文言文的閱讀開始重視對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評價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閱讀訓練時也要向這一方向發展。
作文訓練
作文訓練穿行(每周2課時)。主要讓學生寫好記敘文、以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訓練為重點。形成作文訓練序列。同時讓學生作文,養成寫作文的好習慣。
第二階段綜合強化復習
針對第一階段的復習進行小結,鞏固訓練;這一階段的復習目的是: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閱讀理解和寫作題就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這些能力,因此我們準備重點訓練這些內容。
(1)閱讀訓練,前面已講了復習方法,在這里只是把各種方法進行綜合,從而讓學生提高。
(2)寫作訓練
在這一階段,準備突出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訓練,指導學生。同時強化作文。
(3)精選部分中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進行強化訓練。
小組合作學習是符合新課改理念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其運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必將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為此,語文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并將其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之中。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小組合作;面臨困境;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關注學生個體發展,更加注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實現。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尋找出最佳的教學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面臨的困境
(一)合作學習分組不科學,學習低效
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分組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著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分組隨意,組員之間搭配不科學,不能實現優勢互補等是主要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二)合作學習問題設置缺乏針對性,效果甚微
小組合作學習是否能真正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設置的合作學習任務是否科學。學習任務有價值,才既能反映學生的閱讀基礎與閱讀能力,又能體現教學重難點,引領學生習得知識,提升能力。但是,就目前來看,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設置比較隨意,存在不合理之處,這不僅無法激勵學生更高效參與討論,甚至還會將學生引入歧途。
(三)合作學習重形式輕實效,合作本末倒置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輔的教學方式,其作用是輔助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不是為了營造“熱鬧歡樂”的課堂氛圍。但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卻存在著“華而不實”的情形,實際學習效果堪憂。學生過分沉溺于教師所營造的歡樂氣氛,而對學習任務不加重視。
(四)教師不善于對小組合作進行指導、評價與反思
小組合作學習的一般實施步驟是科學分組、提出問題、合作討論、展示評價、總結反思等。但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一些教師往往會忽視最后兩個環節,即在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之后,僅僅對學生的合作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并不作系統總結,更不會進行課后的反思。這一狀況在目前教學中普遍存在,嚴重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科學分組,做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分組與分層教學中的分組有一定的區別。分層教學中的分組是將閱讀基礎、學習程度相當的學生劃分到一個等級,而小組合作學習卻并非如此,其分組的要求更高。具體來說,教師要做到兩點:第一,對全班學生進行系統研究,提高分組的針對性。了解掌握學情是教師分組的第一步,只有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第二,堅持“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分組時,要能夠保證組與組之間在能力上大致平衡,這樣才會彰顯競爭的公平性。再者,在分組時,同一組中各個組員要能做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即同一組組員在能力上要有高低之別,不能整齊劃一。
(二)優化小組合作問題設置,提高問題的科學性
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二步,是基于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興趣設置開放性、創新性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激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討論。針對“問題設置隨意”“問題缺乏有效性”等困境,教師要設置更有質量、更能凸顯閱讀價值的問題。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設置了以下合作學習問題:“這篇文章給了我們哪些啟示?”這一問題雖然符合開放性、創新性問題的特征,但缺乏針對性。另外,這種分散性的討論往往使學生很難獲得相對統一的答案,小組成員在討論學習中無法達成一致,合作學習效果便大打折扣??梢?,這樣的問題設置并不成功。不妨換個問題:“這篇課文的第九段作者用了一連串的比喻,請一一指出并體會其中的含義,最后分析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很顯然,這樣的問題既符合課文教學內容,又具有針對性、創新性,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科學問題。
(三)強化教師在合作中的引導,突出合作實效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對現場合作氛圍的把控、對學生學習的指導都很重要。在以往的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往往在給學生布置任務之后便放手不管,讓學生進行“隨心隨意”的合作討論,這種做法顯然不科學。這會造成學生過分自由散漫,達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對合作學習加強引導和控制。首先,強化引導。針對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小組在探討與學習中難免會茫然無措,甚至發生爭執,針對這一現狀,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與引導,幫助學生渡過難關,提高合作學習效率。例如,在《桃花源記》的教學中,教師布置的合作任務中包括“總結該文中的所有通假字”,組員對“緣”通“沿”是否可以定義為通假字有異議,這時教師可進行點撥,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進行。其次,要控制好課堂氛圍。教師要合理把握課堂討論時間,控制好教學節奏,避免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
(四)教師要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與反思
首先,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系統、科學的評價??茖W公正的評價是激勵學生不斷前進的助推器,教師要不吝評價,及時評價、公正評價。例如,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心了嗎?》一文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點評哪個小組找到的比喻句最全,對其含義的理解更到位,哪些小組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得最好,更能體現“優勢互補、全面發展”等。其次,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進行自我反思。小組合作反思包括學生反思與教師反思兩種。在合作討論評價之后,教師給予學生反思的時間,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與優點,并提出意見用于改善合作學習效果。再者,教師也要進行自我反思,就學生合作學習的現狀、自我課堂引導以及課堂掌控能力等方面進行反思,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綜上可知,當下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著不少問題。為了提升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服務于閱讀教學。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組合作學習作用的發揮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以更科學的方法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才能不斷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春芳.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
[2]宋天宇.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及思考[J].亞太教育,2015(2).
關鍵詞:語文教學 尊重學生 學習效果
新的課程理念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樂于探究,以達到語文學習的有效性。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尊重學生這個主體,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正確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貫徹新課程的理念,對語文教師來說尤為重要。
一、創設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迸d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創設導語情境。語文課導入得好有誘發學生開啟思維、喚起記憶、調動情緒、引起學習興趣等作用。如我在指導學習九年級《畫山繡水》時是這樣導入的:桂林的山水如詩如畫,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結果,怎么會是畫出來、繡出來的?我們學習課文之后就明白了。這樣,學生都想進一步了解桂林“畫出”和“繡出”的山水美景,為整堂課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2、創設表演情境。利用課文內容適當地創設表演情境,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很好地引發自主探究。如分析《故鄉》中閏土、楊二嫂的形象,讓學生熟讀相關的文段,四個同學分別扮演不同年齡的閏土和楊二嫂,這樣,人的言行的變化及性格特征就不言而喻了。
3、創設問題情境。“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鯓訉W生引入相關的問題情境中呢?我在七年級小說《安恩和奶?!返慕虒W中是這樣提問的:貧困的安恩牽著奶牛到奶牛市場去,在很多人愿意出很高的價錢時,安恩就一句話:這奶牛不賣。既然把牛牽到了市場,甚至可以賣到高價,安恩為什么不賣?學生會憑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去探究問題,慢慢地知道安恩把奶牛帶到市場是為了讓奶牛散心,找到自己的伙伴,是把奶牛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從而引出了小說的主題。
二、倡導新型學習方式,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大力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的美妙,讓學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就應倡導新型學習方式,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獨立愿望。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獨立能力的愿望,作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讓學生在“我能學”的基礎上產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充分享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更是讓學生在獨立過程中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2、讓學生品嘗合作交流的愉悅。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走進課堂,將學生由傳統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主動參與機會,從而真正使每個學生參與學習交流,人人得到鍛煉發展。我在教學《松鼠》一文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準確形象的松鼠描寫,要求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運用擬人手法的句子,并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為了小組獲勝,人人都積極參與。一方面從活動中可以準確地找出擬人句,進一步了解這種修辭的作用;另一方面從人人參與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得到各自的發展,品嘗合作交流的愉悅。
3、讓學生在探究發現中閃耀創新的火花。探索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極好的措施。為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新教材中設計的探究練習,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后,自己提問,自己去探究文章的內涵。如《畫山繡水》,學生在探究美文中發現了寫景的技巧:認真觀察,抓住特征,寫出變化。由此生發出以文中的一個傳說故事為例寫一個片段的解說詞的想法。這樣,拓寬了思維,激發了思維的火花,有力地促進了學生把學過的語言知識進行消化吸收,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張揚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使他們成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開拓型、創造型的人才。
三、欣賞學生,用愛作為連接師生彼此之間心靈的橋梁
師生之間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作為教育者,我們只有用一顆愛心去賞識我們的學生,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接受教育。
1、寬容對待學生的缺點,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尊重與關愛應體現在平時的言行舉止及各種場合上。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不求全責備,對每個學生都抱著熱情、信任的態度,用海洋一樣的心胸容納學生的短處并助其發展,并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這種關愛,那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得到激發,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2、欣賞學生身上的亮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要用欣賞的贊美的寬容的微笑的態度去看學生的優點,我想他們會因此而更自信、更堅定并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踏實、更遙遠。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渴求便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和贊美。我們不一定喜歡自己所欣賞的人,但一定喜歡欣賞我們的人。”做一個永遠的欣賞者,在教學中及時給學生一個滿意的點頭、會意的微笑、誠意的鼓勵,學生或許會創造出奇跡。
從事信息技術教育研究和教學工作30年。
曾任全國教育軟件評審委員、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參與修訂《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曾任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機器人學組負責人。
曾任《信息技術教育》和《網絡科技時代》雜志主編。
前不久,按舊例過70歲生日,老友送來賀聯。聯曰:宏論數百篇確有真知灼見;教學三十載分明非夢非煙!橫批:敢為天下先。
“真知灼見”,愧不敢當!“非夢非煙”,令我感慨良多: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二三十年前的物件,不說是甲骨文,也是老古董了。但令人遺憾的是,彼時我們討論過,而且自信已經給出答案的問題,今天照樣被重新提出來,且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的是并未“云消霧散”,真的是“非夢非煙”!
因此,應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社編輯之約,摘錄舊作,再次就正于各位。但愿溫故可以知新,能有助于年輕教師了解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來龍去脈,以便理清頭緒,做好教學和教研工作。
拙作發表于十幾年前,甚至二十多年前(其中大部分文章網上可以查到)。為了尊重歷史,以下摘錄不對原文進行改動。
21年前,我發表了《關于計算機與基礎教育相結合的幾點思考》(《課程·教材·教法》1991年第1期。以下標注①),指出:“計算機與基礎教育相結合有三條途徑:一是開設計算機課程;二是計算機輔助教育;三是計算機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這三條途徑應該并行不悖,因為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有各自獨立的意義。各國、各地區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對這三條途徑有所側重是正常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必須用某一途徑取代另一途徑的結論?!?/p>
信息技術課程建設
以下摘自《正確認識和處理計算機學科教學中的十個關系》(《課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8期。以下標注②)和《計算機與創造教育》(《課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5期。以下標注③)。
1. 為什么中小學學生要學習現代信息技術
“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和實際操作的需要出發,人的素質從宏觀上可分為道德倫理素質、身體心理素質、文化科技素質、信息素質和創造素質五類?!?/p>
“創造教育是培養創造型、開拓型人才的教育。這類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質和創造素質?!保á鄣?6頁)
“信息素質教育實質上是要教會學生學習,而且是學會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高效率地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樹立起終身教育的觀念。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就是讓學生們‘學會學習’。當學習成為第一需要、知識成為生命價值、創造成為人生最大樂趣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就會成為‘地球村’的合格公民,他們就擁有了在知識經濟時代生存的真正資本?!?/p>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應是各科教學共同承擔的任務。由于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應該責無旁貸地和更多地承擔起教會學生學習和培養創造型人才的任務。我們應該明確地提出,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和創造素質,只有從這樣的高度看待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才能促使它健康蓬勃發展?!保á鄣?7頁)
2. 基礎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內容
“計算機科學的發展促進著人類智力的解放和發展,而人類智力的發展也必將促進計算機科學取得更長足的進步。在這一互動過程中,存在著需要全體公民了解或掌握的基本原理、概念、法則及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這些構成了計算機文化的內涵或部分內涵,同時也成為我們制訂基礎教育階段計算機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主要考慮的對象。
基礎教育有別于職業教育。基礎教育中的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不能片面地和機械地執行‘學以致用’的原則,而是必須具有文化和素質養成的意義。 ”(②第45頁)
“實際上,越是基礎的越具有普遍適用性。無論學生今后從事何種職業,他們在中小學學到的知識和能力都應該是有意義的。中小學的教學應使所有學生終生受益。我們不敢茍同的是,那種試圖把現在的教學內容同若干年后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時的實際需要簡單地和直接地一一對應起來的主張。這種實用主義的教學模式曾在‘’期間實施過,例如,‘三機一泵’、制取‘三酸二堿’、種麥、種棉加養豬等實用技術,曾經替代了理、化、生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學,那時的做法已經成了教育史上的笑柄。作為一門新興的計算機課程,不應再犯這種錯誤?!保á诘?6頁)
“計算機程序設計以動態數據處理形式反映客觀世界數量變化及運動過程。變動性、發散性、時序性和創造性是計算機程序設計中動態思維的重要特點。計算機程序設計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動態思維訓練。動態思維方法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循時序不斷變化的問題)的重要方法。動態思維訓練是與傳統數學、物理等學科運用公理系統進行的演繹思維訓練相平行的另外一種重要的思維訓練。同時,計算機程序設計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一個極好手段?!保ā豆贫上壬劤绦蛟O計教學》,《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7年第6期。)
“必須從有利于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其創造力的角度選擇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那種‘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只需教會學生使用一些應用軟件’的主張,我是不敢茍同的。我始終主張,應讓我們的青少年學一點計算機高級語言和程序設計。這是信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創造教育的需要,更是發展我國信息產業的需要。有一種流行的說法:‘電腦是天才的設計,傻瓜的應用’。我們不能允許‘天才的設計’屬于外國,‘傻瓜的應用’屬于我們自己的現象永遠存在。”(③第47頁)
近日,北京景山學校等單位的一批青年才俊將Scratch編程語言引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并初步取得成效。我為此感到鼓舞和欣慰。
3. “黑箱”與任務驅動教學法
1992年,我在《課程·教材·教法》第2期發表《黑箱方法與中小學計算機教學》(以下標注④),《中國教育報》在1993年分兩期轉載。以下是該文的摘要。
“控制論的創立為科學方法論和哲學認識論引出了一個新概念——黑箱。黑箱就是只知其輸入和輸出,不知其內部結構的系統?;蛘哒f黑箱是內部結構一時無法直接觀測,只能從外部去認識的系統?!保á艿?5頁)
“就某一具體的認識者而言,對某一事物往往只能或只需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我們的教學中,應該允許(實際上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學生只能‘知其然’的內容。明確地認識到這一點,我們選擇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思路就會大大拓寬。”(④第36頁)
“可以考慮以黑箱的觀點向小組同學介紹計算機科學的理論或技術上的基礎知識,以及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如邏輯代數、圖論、門電路、形式語言、圖象識別、自然語言理解、專家系統、智能機器人,等等。總之,黑箱方法使我們敢于并且能夠把那些高深的知識或概念介紹給青少年。我相信,今天這些孜孜不倦地探索計算機科學‘黑箱’奧秘的學生,明日必將是占領計算機科學最高峰的勇士。”(④第37頁)
以黑箱方法作為理論基礎,我提出并介紹了“任務驅動”教學法。(詳見《探究式教學模式與現代教育技術》,《人民教育》2000年第2期。)
計算機輔助教育(CBE)
我在《中小學計算機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國家教委人事司組織編寫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教材中的第三篇,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以下標注⑤)中指出,應全面認識CBE,不要將其窄化為CAI(⑤第144-178頁)?!癈BE是一個‘大概念’,絕不僅局限于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一部分計算機軟件,而是‘以計算機為工具,以網絡為資源’,讓計算機和網絡全面進入教師的備課,輔助授課,輔助練習、測試,輔助教學分析、管理等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同時,‘計算機是學具’,計算機和網絡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學習的諸環節發揮應有的作用。”(《淺議計算機輔助教育的定位》,《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3期,以下標注⑥。)
正確認識CBE與教師的定位?!癈BE促進教育信息優化。教育信息優化的過程是人與技術融合的過程,必將帶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深刻變化。但是,這些變化并沒有削弱更不能取代教師的工作。CBE的‘輔助’含義沒有消失,在可見的、相當長的一段時期,CBE仍然只能輔助教師的工作,而不能取代教師的所有職責。”(⑥第62頁)
計算機與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課程整合
“基礎教育與計算機相結合的第三條途徑,美、日等國做過一些嘗試。由于關系到對傳統學科內容的改造,實行起來困難較多。但必須看到在這一領域是應該大有作為的。例如,小學自然課本己有計算機及信息與編碼方面的知識介紹。語文教學能否考慮增加介紹人工語言、漢字編碼等方面知識的內容。物理課不僅可以指導學生用計算機處理實驗數據,也可以考慮在講授電路時適當滲透邏輯電路的有關知識。數學課是否應該講點布爾代數以及程序設計中用到的一些算法。英語教材中最好選編一些含有計算機常用單詞的課文。將計算機知識滲透到其他學科中去,不僅可以促進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而且對于這些學科教學內容的現代化也具有重要意義?!保á俚?6頁)
1979年,我在北京景山學校主持“一至九年級綜合理科教改試驗”,我在試驗報告中指出:“人類的個體精神發展也應該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縮影。人類早期文明是不分科的,在孔夫子和亞里士多德時代,一名學者既是物理學家、哲學家,又是詩人。近代才出現分科,而且越分越細。到了現代,又開始綜合。這樣看來,人類的個體精神發展也應該有一個合—分—合的過程?!保ā墩n程整合是否還要開設信息技術課——請聽郭善渡先生一席談》,《網絡科技時代》2001年第10期。以下標注⑦。)因此,學校的課程設置亦應有一個“合—分—合”的安排:小學、初中宜適當綜合,高中和大學應分科,研究生、博士則應再次強調某種層次上的綜合。
“20世紀以來,出現了一個新的教育概念,即‘generaleducation’。由于它是針對學科壁壘分明和日趨專門化的所謂‘專才教育’提出來的,在我國一般譯為‘通才教育’?,F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邊緣學科和綜合學科的興起,要求學生必須擁有較為廣博豐厚的知識基礎,才能融會貫通、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因此,實施創造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學科界限,適當開設綜合課?!保á鄣?6頁)
“現代教育技術引入了多媒體教學手段,提出了以超文本方式組織教學信息、以任務驅動組織教學過程的思想,這為實施‘通才教育’,開設綜合課程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保á鄣?6頁)
“創造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跨學科。我們發現很多創造性人才都不是單打一而是跨學科的。傳統的學科教育往往片面強調線性思維,缺乏培養發散式思維和‘跳躍式’思維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這樣就培養不出創造性人才。應該看到,利用現有的計算機師資和軟硬件設備,適當開一些計算機作文課、計算機算術課等,是完全可能的。但囿于學科界限,計算機教師不肯或不便于開這樣的課,而其他教師由于對計算機操作尚不熟悉等原因,也難以開這種綜合課。這使得不少學校的設備沒有被充分利用,造成了浪費?!保á鄣?7頁)
“‘課程≠學科’。我在多次講話中談到基礎教育中的‘學科本位’是與素質教育不相適應的甚至是相對立的一大弊端;從‘學科本位’向‘學生發展本位’轉軌,就是向素質教育轉軌,而這一‘轉軌’難度頗大,其原因之一是,我們的教師幾乎都是在學科本位的傳統教育下培養出來的?!闭浴洞罅ε囵B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名師訪談》。(《中小學教材教學》,2002年第34期。)
2011年,我還聽到一位知名專家在評課時說:“你這是什么課呀?怎么在計算機課上講美術(語文)呀?可不要種了別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梢姟皩W科本位”真是根深蒂固。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影響極其廣泛和深遠。如何應對這一機遇和挑戰,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問題。從宏觀層面回答這一問題應該很簡單,不外乎兩個字:一個是“學”,一個是“用”。CBE談的是“用”,而信息技術課程和課程整合這二者談的都是“學”。這是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越來越多地具有綜合實踐課程和研究型課程的特點?!保á叩?2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應改革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將信息技術教育納入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實行三級課程管理,以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谏鲜鲈瓌t和我國國情,我建議: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應繼續執行“一綱多本”的政策,即:教育部組織專家制定《綱要》(注意:不是《課程標準》?。?。各地區(或學校)根據自身設備、師資等條件,既可以將《綱要》規定的知識與技能分散到各相關課程(例如,語文:漢字編碼和鍵盤輸入、文字處理軟件應用、網頁制作、計算機科普文章等;數學:二進制數、數制轉換、表處理、算法與程序設計;物理:傳感器、數字電路,等等),也可以相對集中地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教學。需強調指出的是,“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應該有自己相對穩定的基礎性教學內容,即它還有一些教學內容不可能被其他課程整合過去。例如,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計算機語言和程序設計以及智能機器人等。所以不管是當前還是將來,中小學都應把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獨立課程單獨設置?!保á叩?3頁)
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專家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如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教法研究、教學模式轉變等)投入精力較少,而熱衷于把宏觀層面的簡單答案復雜化,不時引入一些大而無當的口號和所謂的時髦術語,且在那里不斷地進行“闡釋”和爭論。這非但不能給一線的具體工作指明途徑,反倒徒增混亂,讓人無所適從。1996年7月,我在《評Allen博士訪華考察報告》(參見北京景山學校紀念刊《計算機教育二十周年》)一文中指出:“如果概念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將無法把問題討論清楚……類似的邏輯混亂根源于Allen博士和某些專家的如下一種武斷,即計算機或者是教育目標,或者是教育工具,二者只能擇其一。Allen博士認為‘把計算機看做教育的目標還是教育的工具,這是當前中國的計算機教育政策和美國以及其他工業國家計算機教育政策的根本區別所在’?!?/p>
Allen博士的訪華報告未在我國媒體上發表,但有專家以全盤肯定的語氣,在公開發行的報紙上評介了這篇報告。由此,引發了“兩種模式”說和是否以“課程整合”取代信息技術課程的論爭。
實際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有歧義的。它既試圖代替CBE,將信息技術“看做是教育的工具”,又似乎指將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滲透到其他課程中去,將信息技術“看做是教育的目標”。同一詞組中,“信息技術”既指教學內容,又指輔助教學的工具,顯然容易造成混亂。
遵守語法和邏輯,是教育和科研的底線。突破這一底線,就是“言語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