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6 02:43: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民俗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群眾文化;民俗文化;關系
民俗文化一直都是群眾文化重要的組成,其創造了民族性格,提高了民族精神,強化了民族認同感,當創建諧和群眾文化的時候,民族文化也是很有重要意義的。民俗文化與群眾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融通的,如果在縱向看,現在的民俗文化就似從前的文化;如果在橫向看,那么現在的群眾文化也就包括著民俗文化。
一、群眾文化與民俗文化關系
人們的情感、生活、信仰、習慣所產生的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具有傳承性、大眾性、歷史性的,比如說我國傳統的重陽節、臘八節、中秋節、春季等。而人們在職業以外,所自我開發、娛樂、參與所產生的就是群眾文化,是有集體性的。在我國歷史的角度來說,民俗文化就是群眾文化所長時間沉淀出來的一種的文化,也是就是群眾文化包括著民俗文化,二者之間是有天然聯系的,也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這樣的關系。人民大眾是群眾文化、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創造者,都是屬于非物質文化的,同時也是有民族特色、區域特色的。其次群眾文化與民俗文化都是有同樣社會功能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動來提高群體凝聚的,同時形成相同的民族感情、價值觀。在社會功能的角度來說,民俗文化和群眾文化都起著相同作用,人們通過這兩者不但可以改造、認識世界,還能不斷的改造、認識自己。民俗文化和群眾文化都是有社會整合作用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動來提高群體內聚力的。在群眾文化、民俗文化自我滿足、自娛自樂的同時,也發揮著充分的啟迪心智、道德教化、調節人際關系這些功能,因此二者的社會性、群體性特點都是很突出的。根據表現形式來說,群眾文化重要的組成就是民俗文化,在開展群眾文化的過程里,是離不開利用當地民俗資源、文化資源的,所有群眾文化的發展一定要和民俗文化資源密切相連的,在繼承民族文化的時候創新群眾文化。
發展群眾文化就要利用到文化資源,這是和其他的資源有所不同的,其要求文化資源要有精神、物質雙重屬性。一個民族或是一個地區,文化面貌發展前途除了要有經濟要素,同時也要有高質量的民族文化,特別是要有較高的開發利用水平、能力。比如說,這是一個漢學文化和草原文化想交融的地區,在這里人們創造出了繁多的民族文化,從而讓內蒙古地區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同時也留下了很多民俗文化遺產,而這樣特有文化資源在世界上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這也是群眾文化發展的珍貴財富。這幾年很多地區都利用了民俗文化資源來開展出了很多群眾文化,將群眾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結合在了一起,而這就是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捷徑。
二、民俗文化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功能
1.民俗文化在群眾文化中體現的功能
(1)社會認知功能:群眾文化也很有社會性、大眾性的,民俗文化則是長時間所形成的文化,其本是就是群眾創造出來的,因此也就被群眾所利用,是有社會認知功能的,比如說春節年畫都是將蛟龍、鯉魚、彩鳳、蓮花來作為素材的,這也是符合人們祈求富裕昌盛、吉祥如意心理的。(2)道德規范功能:群眾文化的產生是因為其符合人們的需要,是有道德規范功能的,像是我國民俗文化極力追求真善美,而反對假丑惡,如鄰里和睦、誠實守信、父慈子孝、知恩圖報、富且愛這都是群眾文化精髓。
2.民俗文化在群眾文化中體現的作用
民俗文化自身的屬性決定著其功能如何,作用在在群眾文化中所體現的,而發展群眾重要的途徑就是傳承民俗文化。不管什么樣的文化都不是自然天成的,群眾文化的產生是來源過去、現在的,是有時代烙印的,民俗文化則是源于本民族的祖先,是有明顯民族色彩的?,F在如果我們想創新、發展群眾文化,那么就一定要展現民俗文化,比如說民間傳唱、生活習俗、古典詩文、民族服飾等。像是丹東地區沒年前的正月十五就會舉行“燈謎擂臺賽”;在農歷二月二的時候,壯族人民會開展對個活動的等,這些都充分體現出了群眾文化,究其根本也就是展示了民俗文化。
總結:
民俗文化與群眾文化是密切相連的,也是人們需求的體現,比如說團體文化、廣場文化、館類文化這些都屬于群眾文化,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群眾文化也就漸漸形成民俗文化。因此就要充分的將民俗文化、群眾文化融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文化資源。
參考文獻:
[1]李艷鋒 傳統民俗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探析[期刊論文]-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6(1)
【論文關鍵詞】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旅游規劃;主題策劃;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題公園始于1955年,誕生在美國。在我國經歷了“人造微縮景觀”、“人造景觀”、“人工景觀’、“主題公園”等階段。國內主題公園誕生伊始,對于它的定義,學術界、輿論界就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和興趣。一直試圖給出準確、統一的定義:保繼剛認為主題公園是一種人造旅游資源,它著重于特別的構想,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題創造~系列有特別的環境和氣氛的項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則認為主題公園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內容為主題,以現代科技和文化手段為表現,以市場創新為導向的現代人工景區;董觀志把主題公園稱為旅游主體公園rI01urismPark),他認為旅游主題公園是為了滿足旅游者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游園線索和策劃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游目的地形態。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作為主題公園的一個分支,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但從眾多學者對主題公園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是以民俗文化為主題,具有多種吸引物(包括餐飲、購物等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有吸引力的活動而為旅游者的消遣、娛樂而設計和經營的場所。
1.研究目的及意義
旅游規劃的任務不僅僅在于發現、認識區域的特色,而且要在開發實踐中將其突出出來,形成鮮明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壟斷性,有著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面對國內競爭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場.眾多旅游景區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旅游景區開發實踐中,設置哪些旅游項目、規劃什么旅游產品、如何將景區無序的空間通過旅游項目安排變成有序的空間、怎樣進行游客游覽線路的安排,這些問題都和景區的規劃主題息息相關。
在對景區進行規劃設計時。鮮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題是成功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因為主題策劃是成功策劃的靈魂,只有將產品概念進一步提煉、升華成為形象化、情節化、甚至戲劇化的主題,才能對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題策劃方法
2.1主題選擇原則
2.1.1與時俱進: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應注意跟上時代的步伐,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選擇那些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主題。并在主題選擇上應有較大的擴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具有較大的彈性,能延展開發相關聯的旅游產品。
2.1.2注重地方文脈:任何一個成功的旅游規劃,都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以本土山川靈氣和地方歷史文化為根基,才能找到正確的旅游規劃指導思想,山川靈氣與人文歷史文化精髓的結合體是主題思想確立的根本。
2.1.3差異性:主題應具有鮮明的個性魅力,在能夠滿足現代旅游的時尚需求的基礎上,還要與周圍相類似的旅游景區形成區別,差異性競爭.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場需求:旅游主題應具有個性、創意,并從旅游者的角度出發,反映旅游者的態度、愛好和動機,能貼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興趣取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體現“人文關懷”原則。
2.2構建主題框架
董觀志探討了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框架,時問、空間和文明是主題選擇的基本軸線,三個軸線有機組合構成了旅游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框架。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策略:
2.2.1沿單一軸線方向的選擇策略:
2.2.2沿兩個軸線構成的平面型選擇策略:
2.2.3沿三個軸線構成的立體型選擇策略。
根據董觀志的旅游主題三軸線(時間、空間、文明1選擇框架,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三框架為時間、空間和文化。時間軸是由紀年決定的過去、現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現代,期限為中期。在時間軸上選擇主題時,應通過特定的時間隧道縮短與旅游者認知的距離,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民俗文化特質和旅游主題公園線索;空間軸應是現實可及的、大中系統的真實空間。在空間軸線上選擇主題時,要處理好空間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關系.應通過特定的空間轉換縮小與旅游者認知間的距離,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空間特質旅游線索;文明軸也即文化軸,在該軸上,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主題定位座標只有傳統文化(具體為民俗文化)主題選擇應遵循文化差異原則進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文化特質和旅游線索。
2.3主題的甄選
2-3.1靜態類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觀覽、品嘗、選購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飾、民間食品、民間工藝品等.它借助靜態的民俗物品展現一時一地的民間風俗。靜態類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當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館,以陳列展覽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標志性器物為主,呈獻給游客的是靜態的民俗畫面。
2.3.2動態類民俗旅游:即以活動的安排為主,游客通過參與或半參與進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圍的主題公園內,并從中得到愉悅和陶冶。
2-3-3精神類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轉化為旅游產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動。
2-3.4語言類民俗旅游:指對聲音、語言而傳承的民俗內容加以開發和應用.包括戲曲、山歌、曲藝、方言等。如廣西的三月三歌會。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上幾類,但隨著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長以及整體旅游開發的實際需要,單純的選擇某一類主題已遠遠跟不上當今的旅游發展趨勢.這就要求在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時,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注重主題的多樣化。例如韓國民俗村,在建成早期僅是一個純觀光型的戶外民俗博物館,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動態類的民俗旅游產品如手工制作、傳統體育活動等;精神類的民俗旅游產品如祭祀活動等;語言類民俗旅游產品如傳統歌舞表演等,最終成為一個年游客量達到18O萬人次的國際著名民俗旅游景區。
3.主題策劃模式
首先.根據規劃地的旅游資源特征和類型以及區域系統中地域分工確定主題公園的性質,其次,由主題公園的性質限定可供選擇的主題類型范圍;最后,通過是否突出了該地旅游資源特色和是否適應旅游市場需求的原則從主題類型范圍內確定該主題公園的主題類型。在上面的主題策劃模式當中,檢驗主題可選類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場需求顯得尤為重要。如在對體現少數民族民俗風情的主題公園開發過程中.通過相關問卷調查顯示,人們對于少數民族獨特的歌舞表演、飲食習俗以及生活習俗等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對該少數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藝作品等的關注度略低,這就要求規劃人員在策劃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時,注重迎合人民大眾的消費口味和適應旅游市場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好主題的定位,為下一步的開發建設提供正確的指導方向。超級秘書網
關鍵詞:民俗文化;古城鎮;旅游開發
一、相關概念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共同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并世代傳承的一種較為穩定的文化事象,故有人稱它為“文化”或“社會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源于傳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同時也隨著時代的漸進和外界的影響產生一定的變化。民俗文化包羅萬象,大致包括3個大的方面:物質民俗文化,以生產、交換、交通、服飾、飲食、居住等為主要內容;社會民俗文化,以家庭、親族、村鎮、社會結構、生活禮儀等為重點;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倫理道德、民間口頭文學、民間藝術等。并有著教化、娛樂和心理的功能。
(二)古城鎮
古城鎮,是指“需要或是已經給予保護要求的城區或城鎮”(吳承照,1998),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經生活不斷延續與演繹,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古物、古跡點與城市的發展密切相關;第二,現代生活在具有歷史傳統特色的古街區、古建筑群、城市地段依舊延續;第三,城市的遺存具有自身的特點,區別于其他城市而具有明顯特殊的意義。由此可見,古城鎮一般是民俗文化相對發達,保存相對完整的地方。
(三)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于云南省麗江縣,又名大研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極具特色。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麗江古城就以其獨特的民俗文化吸引著國內外旅游者。古城蘊藏著以東巴文化為代表的納西文化內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麗江游覽的主要文化資源。這是麗江人民在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長期實踐過程中造就和發展起來的,并形成了古城納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觀、道德觀、生態觀和審美觀。
二、納西民俗文化與麗江古城旅游開發雙贏
(一)納西民俗文化推進了麗江古城旅游的發展
1、獨特的納西族民俗文化是麗江古城旅游業發展的基礎。麗江古城借助有800年歷史的麗江古城建筑、獨特的歷史氛圍、淳樸的居住環境和特殊的民族藝術等,通過古城的修復與文化保護,把有形的文化載體和內涵豐富的納西民俗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使麗江古城成為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大大提升了麗江古城的知名度,并于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文化遺產”。麗江人通過開發發展麗江古城旅游,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納西族民俗文化為麗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血液。一個旅游景點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麗江古城也不例外。麗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也證明了納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場認可的。旅游景點的競爭實質是文化的競爭,納西民俗文化是古城的造血機,能不斷地輸入新的血液,保持麗江古城旅游發展的競爭力,實現麗江古城的可持續發展。
(二)麗江古城旅游發展成就了納西民俗文化
1、納西民族文化得到較好的挖掘、保護和發揚。旅游業的發展,使人們意識到傳統民俗文化的獨特價值,許多瀕臨失傳的納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觸動下開始復蘇,并融入了旅游市場,得到了新生和“重構”。例如,木府、洛克故居、白沙壁畫等古跡的修復;納西古樂、東巴歌舞、字畫等民間藝術的復活;打銅、制陶、民族服飾等傳統手工業也獲得了新生;一些傳統的飲食也得到了開發與發展;傳統的納西族建筑得到了保存。一批專家學者還對麗江的人文景觀、東巴經典、史料文獻、節日慶典、婚喪習俗、飲食服飾、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音樂歌舞等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和論證,還撰寫了一批專著和論文,為納西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2、麗江古城旅游發展增強了納西人對民俗文化的保護意識。麗江古城的成功讓麗江人嘗到了旅游帶來的碩果,隨著麗江旅游業的發展,當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漸地增強。他們對自身的文化價值進行了重新審視和定位,他們繼承傳統民俗文化的內涵并與時俱進,不斷主動地對傳統民俗文化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創新,并積極地把它推向全國以及全世界,并以他們的獨特民俗文化為榮。
3、以麗江古城為代表的麗江旅游業的發展為傳統文化保護奠定了經濟基礎。旅游業的發展不僅使麗江古城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推動了麗江的社會經濟的進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護部門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當地政府和文物保護部門就可以用更多的經費來支持民俗文化保護和創新,實現自身的良性循環。
三、麗江古城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發展的矛盾
(一)原居民的外遷使麗江古城面臨文化博物館的危險
麗江古城是納西族規模最大的聚居地,獨特的納西民居形式、流動的城市空間、充滿生命力的水系、風格統一的建筑群體、尺度適宜的居住環境、親切宜人的綠化環境、獨具風格的民族藝術孕育和承載著麗江的納西民俗文化。古城是納西民俗文化的物質載體,而古城淳樸善良的原納西居民則是民俗文化的天然守護者和創造者。
古城和古城所承載的納西民俗文化成為吸引游人的賣點,每年數百萬游客涌入麗江,大量的游客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寧靜與安逸,為了給商戶和游客騰出地方,也為了躲避旅游帶來的喧囂,很多的原住民陸續遷出了古城。根據古城開發辦公室提供的數據:1996年前,古城內居住著3萬多納西人,到2005年只剩下不到6000人,且多為老人。古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商戶,住戶多為來來往往的旅客,這些人多沒有古城納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蘊,也不能真正地與納西民俗文化水乳相融。文化天然創造主體的缺失使麗江古城的民俗文化黯然失色,古城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文化的展示場,那些店鋪和旅游商品多為廉價的道具,古城面臨著變為文化博物館的危險。
(二)納西民俗文化商品化導致麗江古城文化氛圍減弱
獨特的民俗文化使麗江古城大放異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把民俗文化推到了風口浪尖,民俗文化通過商品的形式表達出來,一方面文化的商品化是市場的需求,對于民俗文化的傳播和擴大影響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另一方面某些開發商為了迎合消費者的文化習慣,把文化作為賺錢的工具,必然導致民俗文化的粗俗化和庸俗化。目前麗江古城正遭受著這樣的命運,作為一個納西族聚居地,古城內卻隨處可見傣族民樂葫蘆絲吹出的樂曲,民族服飾店里的服飾很多也不是納西族服飾,而是苗族的刺繡、白族的服飾的等,而生產廠家也多是廣州、溫州等地。民族歌舞被定義為娛樂游客的節目,服飾、動作的文化內涵被削弱,其原來所代表的文化涵義不復存在,麗江古城市場上充斥著的大批量生產的毫無特色商品終會使游客審美疲勞。
(三)民俗文化的真實傳承與古城旅游發展遭遇尷尬
一個地區或一個民族的民俗文化首先是真實的存在與發展,旅游的開發,游客紛至沓來,很多游客要的只是快餐的體驗,并不要求深層的真實。但是民俗文化要想有長久的生命力,必須深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按照其發展規律發展,不能急功近利,否則長久以往,必然會產生失望的旅游者和無所適從的變異的民俗文化,從而兩敗俱傷。麗江古城民俗文化的真實傳承有兩個尷尬:一是旅游的開發使麗江的納西下一代生活在扭曲的傳統文化中。他們對民俗文化的印象很多來自當地的旅游部門對游客的宣傳和表演,一開始看到和聽到的就是異化的民俗文化。二是原居民的大量外遷和房產的轉移,納西族的下一代失去了繼承一個真正的有著豐富的納西民俗文化麗江古城的機會。納西下一代兒童大都出生在新城,已經失去了接觸原民俗文化的空間,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和精神內容已經被剝離,再加上強勢文化的影響,一種文化的傳承面臨中斷。
四、保護與傳承民俗文化,實現麗江古城旅游可持續發展
(一)麗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護要結合納西族聚居的鄉村的民俗文化保護
麗江古城是納西民俗文化的一個集中體現地和物質載體,但是納西民俗文化的保護僅僅局限在麗江古城的文化保護是不完整的。從目前的情況看,麗江的幾個國際馳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鄉村,如東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鄉村,只有保持鄉村鮮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東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鄉村里已經沒有依托納西民俗鮮活地留存的東巴文化禮俗,那在古城范圍內繁榮一時的東巴文化產業就不可能持久地發展,將日益成為一種僅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為保持東巴文化的“活水長流”,需要選擇一些鄉村作為納西族民間的文化傳承基地,培養民間藝人,打造具有獨特納西民俗文化的鄉村,這樣才能保持納西民俗文化真實的活力。
(二)加強對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養納西民俗文化傳人
當今中國社會,非常重視主流文化的系統教育,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時也因為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教育相當薄弱,很多少數民族的青少年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文學藝術、文字、、傳統習俗、地理生態、植物動物等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甚至連本民族的語言也逐漸在忘記。麗江也有這樣的現象存在,在麗江古城的小學里,已經不能講或只能講部分納西語的納西學生在增多,很多優美的民間傳說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納西老人會講,青少年既不喜歡聽也不想去記,而寧愿去看電視。因此要想保持納西文化的傳承,必須先培養文化傳人。這個項目的實施可以爭取民間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門的參與撥款。
(三)留住原居民與加強現居民的文化參與性
古城居民的外遷已經是一個不能更改的事實,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來留住還未外遷的原居民。同時文化的發展不是一個靜止的過程,而是在不斷地與其他文化相互影響和發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圍,需要通過宣傳教育,設法加強古城現有居民對納西民俗文化的認同感,讓他們自動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護中來。
(四)控制古城的過度旅游商業化
目前游客對麗江古城的商業化氛圍過濃的現象反映較多,因此控制旅游過度商業化勢在必行??梢酝ㄟ^以下措施來緩解:將麗江古城的商業店鋪集中在傳統的商業街,同時控制其他街巷的商業活動;對麗江古城的商品進行控制,摒棄那些毫無特色、與納西民俗文化無關的旅游紀念品;不要讓喧鬧的流行樂和歌曲充斥著麗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鄉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活氛圍;恢復一些“老字號”店鋪;開發具有納西族風土人情的飲食、藝術、土特產品;修復一些文化遺存。
參考文獻:
1、楊寧寧.論旅游與納西文化的傳承[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
2、馬琳.試論民俗文化的特征與功能[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
3、廖冬梅,張詩亞.麗江的旅游開發對傳統納西文化傳承的影響[J].民族教育研究,2006.
4、劉燕.旅游的發展對麗江古城社會文化的影響[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5.
5、楊福泉.從麗江古城談遺產地文化保護和發展的一些想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9).
6、朱良文.麗江納西族民居[M].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7、蔣高宸.麗江――美麗的家園[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一、活動名稱
1、西南少數民族基礎教育現狀和民俗文化保存現狀。
2、云貴川地區有色金屬工業污染和環境保護。
二、組織單位
三、活動簡介
1、背景、目的和意義。
深入到凱里、都勻、安順、曲靖、康定等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對其基礎教育和民俗文化保存現狀進行了解和調查。途經地區大多為中國有色金屬的工業基地,故對環境保護的調查又極為方便,選擇這一選題比較合理。
通過活動讓隊員對這一問題有一個大致認識,加之隊員主要以歷史和社會工作專業為主,又多為校報學生記者,活動又可以強化隊員的專業和業務知識,豐富社會和生活閱歷。
2、調查方式。
主要是以走訪的形式進行。配以圖片和圖像資料。歸來后整理成以文字、圖片和圖像為主的立體性調查報告。
3、調查內容。
⑴相關地區九年義務教育狀況,并對其現狀、特征和原因進行簡單的調查。選擇一個村寨作為個案進行深入的走訪和調查,并對其現狀、特征和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⑵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保存現狀,并對其現狀、特征和原因進行簡單的調查。各選擇苗族、布依族一個村落進行深入的走訪和調查,通過對其文化背景、語言、建筑、婚俗、傳統技藝的繼承、經濟特征、外來文化的影響等方面現狀的計量研究和分析,進行對比研究。各選擇苗族和布依族的一個家庭和一對夫婦分別進行家庭結構和婚俗現狀的個案分析研究。通過以上調查和研究提出保持傳統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議。
⑶途經地區有色金屬工業污染和環境保護。對途經地區有色金屬工業污染和環境保護進行大致的計量比較和分析。選取途經地區的一個城市(六盤水或者攀枝花)進行較為細致的調查。選取工業集中地區的邊沿地區的一個古村落進行調查,用計量的方法進行深入的調查工業開發、污染和環境保護對個案對象經濟結構、生活方式、民族民俗文化的影響,對第一個課題研究進行補充和說明。
4、后期制作
活動結束以后,以團隊的名義進行報告和論文的撰寫。
⑴調查報告。
題目?!段髂仙贁得褡寤A教育現狀和民俗文化保存現狀》、《云貴川地區有色金屬工業污染和環境保護》。
形式。調查報告以文字、圖片和圖像的立體形式展現,主要是研究報告、幻燈片、圖片展。
a、研究報告。以團隊的名義在相關學術刊物和學術網站、個人網站上發表。并參加河南省和團中央組織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和調查大賽。
b、幻燈片。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幻燈片,配合研究報告,強化其觀瞻效果。
d、報告會。擬計劃在9月——10月在校內組織巡回報告。
⑵論文。
組織相關專家對調查資料進行甄別和提取,擬計劃撰寫系列的論文。包括,整體性的研究和分析,個案的研究和分析,某一個方面的整體或者個案性的研究和分析。
題目(初擬)。
a、《西南少數民族基礎教育現狀和民俗文化保存現狀——以 村落和 村落為例》、《 族和 族基礎教育現狀和民俗文化保存現狀比較分析——以 村落和 村落為例》。
b、《西南少數民族基礎教育現狀和民俗文化保存現狀——以 村落和 村落的兩個家庭為例》、《 族和 族基礎教育現狀和民俗文化保存現狀比較分析——以兩個家庭為例》。
c、《 族和 族婚姻現狀比較分析——以 和 兩對夫婦為例》。
d、《云貴川地區有色金屬工業污染和環境保護》。
5、后期宣傳
⑴媒體宣傳。
計劃在《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教育時報》、《河南教育》、《京九晚報》、《商丘師院報》和河南電視臺、商丘電視臺報道。
⑵活動宣傳。
a、巡回報告會。擬計劃在9月——10月在校內以系別為單位組織巡回報告。重點對xx年級集體進行報告會,以擴大在新生中間的影響。條件成熟計劃在商丘其他院校進行巡回報告。
b、攝影和圖片展。在校內兩個校區(條件允許下考慮在商丘其他院校組織)進行攝影圖片展。
c、電影節。由于活動結束后,大量的影像資料要編輯制作成系列的宣傳短片,可在9月份利用周末時間循環放映。
d、校報文化周。由于10月份,剛好迎來《商丘師院報》創刊200期,校報編輯部將組織校報文化周活動?;顒悠陂g,“青春行走中國”活動是一項主要的內容,屆時將對該活動進行全面的文字、圖片、影像、實物展示。
e、宣傳櫥窗。校報編輯部在兩個校區擁有兩處宣傳櫥窗,活動結束后,將制作成一期專題櫥窗。
四、活動路線及總行程
商丘—信陽—武漢—岳陽—長沙—湘潭—衡陽—桂林—凱里—都勻—安順—六盤水—曲靖—昆明—攀枝花—西昌—康定—成都—萬州—襄樊—南陽—許昌—商丘
總行程:6000公里
摘要:翻譯是一種重要的跨文化交際活動,是不同文化間進行交流的橋梁。但是,文化的個性所衍生出的大量文化局限詞給文化間的順暢交流和翻譯造成了障礙。隨著中國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不斷發展,反映中國獨特文化的詞匯,也就是中國民俗詞匯日益增多,探討這些詞匯的翻譯就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翻譯 文化 民俗詞匯
一、前言:文化、語言和翻譯。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文化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后果。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種文化的共存。如果我們要保持我們的文化與其他文化的獨特性,它有一個新的需求,那就是我們必須加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尤其是文化交流。而翻譯則是跨文化交際中的一個重要的工具。
過去的翻譯研究一直強調在語言分析和文本的對比研究,但缺少文化因素。隨著世界經濟和文化交流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翻譯人士開始走向跨文化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視文化交流的意義。近年來,翻譯研究的重心已經從語言的遷移轉變為文化的交流,而翻譯一直被看作是一個強大的跨文化交際的工具,成為文化和文學交流的一種手段,翻譯的深層活動是一種文化交流。因此研究文化問題,促進跨文化交際翻譯是必須的、重要的。
二、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民俗詞語翻譯的重要性。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一旦形成,就成為規范人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是民眾習得、傳承和積累文化創造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
中國民俗文化來源于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探索和傳承,其博大精深的內涵構成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精髓,為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外延力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墒强v觀中國翻譯史,無論是東漢至唐宋的佛經翻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還是至“五四”的西學翻譯,都是以外譯漢為主的。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引進”占據了絕對的強勢,而輸出明顯處于弱勢。這與中國這一文化大國的地位是不相稱的,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發展強盛的追求是不相稱的,而關于富有中國特色的民俗文化的翻譯更是鳳毛麟角。直到今天,尚無一部專門的漢英或英漢中國民俗文化辭典問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因此,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我們應有意識地實現翻譯工作重心的調整,在兼顧“輸出”與“引進”平衡的同時,側重向外國傳播中華文化,特別是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因為中華民族特色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只有這樣,才能使中華文化在全球化時代保持其固有的文化身份和特征,使我們的民族特色不至于淹沒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海之中。
三、中國民俗詞匯翻譯的困難性。
我們知道,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也是文化轉移。因此,如何克服文化障礙,把源語言的信息傳遞到目標語言已成為翻譯的中心問題之一。由于特殊的生活環境,不同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審美觀,等等,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特征的沉積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這些獨特的文化特征是傳達文化負載詞在文學作品中的反映。我們中國的文化也有我們獨特的文化負載詞或者我們可以說,中國民俗詞匯。因此,語言與文化關系密切,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重視中國民間文化信息方面的研究。由于一些獨特的目標語讀者可能難以理解的,如何翻譯好這些中國民俗詞匯是翻譯的一個重要目標,這對于文學作品的翻譯尤其如此。
我國傳統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伴隨著游牧、農耕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民俗傳承主要是依靠口耳相傳的人際傳播。在經濟、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及與之相適應的環境發生變遷,以及大眾傳播媒介的日益豐富,使得傳統意義上單純依靠人際傳播的民俗文化的發展和傳承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因此,我們應更加關注民俗文化的傳播過程,運用大眾傳播媒介為民俗傳播服務,使民俗傳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下面是有關中華民俗詞匯的誤譯案例分析。前面是字面意義上的轉換,后面是內涵意義上的轉換。
年飯 the meal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 family reunion meal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紅包 red bag,red packet,red paper / envelope with gift money
紙錢 paper money,paper coins / ghost money
唐裝 dresses of the Tang Dynasty / traditional Chinese garments
王八 tortoise / turtle cuckold
龍鳳帖 dragon and phoenix card / marriage certificate
黃道 yellow way / lucky days
黑道 black way/ unlucky days
拜天地 kowtow to Heaven and Earth / perform the marriage ceremony
從以上例句來看,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翻,目的語讀者會不知所云,而根據內涵翻譯,他們才會充分理解。奈達(1993:110)曾指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譯工作,掌握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甚至更為重要,因為詞匯只有運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義。
四、結語。
任何語言都是與本語言所根植的文化密不可分的。而詞匯,作為語言中最敏感、最重要、最基本的組成部分負載著該語言的文化。中國民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民俗文化詞匯在某種程度上都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是中國文化個性的體現。由于不同的地理環境、意識形態、工作和生活方式、價值觀、,風俗習慣等,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產生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負載詞匯,給當今更加廣泛、深入的國際跨文化交流帶來障礙,如何在漢英翻譯中保持其獨特性,做到文化的“全真傳真”,是語際翻譯中的難中之難。
所以為了幫助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增長其見識,我們應該多加練習,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恰當的選擇不同的翻譯策略,努力地譯出忠實通順、優雅的譯文。這對弘揚中華文化,增進民族間的交流,具有深遠意義。(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西安科技大學培育基金項目論文
項目名稱:從Nida的功能對等看中國民俗詞匯的翻譯(以魯迅小說選為例)
參考文獻:
[1]Nida,Eugene.A.(1993),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胡文仲.《文化與交際》,[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關鍵詞:文化自覺;民族文化;傳承;重要性
“文化自覺”是老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學舉辦的第二屆社會人類學高級研討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覺,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勢。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①這一概念可以從小見大,從人口較少的民族看到中華民族以至全人類的共同問題。在中國10萬一下的“人口較少民族”就有22個,而作為以多民族著稱的云南就有這7個,在社會的大變動中他們如何長期生存下去?特別是跨入信息社會的今天,文化變得那么快,他們就發生了自身文化如何保存下去的問題。同時民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對這些人口數較少的民族影響更為直接,特別是對那些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民族影響則更為嚴重。例如,云南玉溪新平、元江兩縣的傣族中的一員“花腰傣”,其人數雖不足10萬人,居住在近500平方公里的哀牢山下、紅河谷地,長期封閉的區域。卻以其獨特的文化特征引人矚目,讓各位專家、學者、游客止足關注,這與民俗旅游的開展是密不可分的?!拔幕杂X”對其文化傳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先生長期對少數民族地區考察、調研,看到民族地區發展的問題后,提出的“文化自覺”這一概念。而很多民族地區的發展則又以旅游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作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尤為突出,面臨的民族文化傳承問題更為嚴峻。
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拓本土文化資源,展示民族風情為主題的民俗旅游業,在中國各地發展勢頭很快。民俗文化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活動,由于其投資少、內容多、接觸面廣、影響力大、經濟效益高、創匯收入多等特點,越來越受各級地方政府及旅游決策部門的青睞,把發展民俗文化旅游業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9年國家旅游局推出了“’99生態環境旅游年”,也是’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召開的一年。新平縣旅游局積極調整生產經營機制,全面進行新平縣旅游資源的規劃,確保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強化旅游業對現代服務流通業的龍頭啟動作用。利用’99昆明全國旅游交易會在昆明召開之契機,推出了獨特的旅游品牌――花腰傣民俗旅游和哀牢山的原始生態景點旅游?!盎ㄑ觥币唤浲瞥鼍鸵云潇披惖姆?、獨特的文化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吸引著國內外無數專家、學者及傳播媒體前往探尋、揭秘。一時間關于“花腰傣”的論文、反映“花腰傣”風情的攝影、攝像作品,如落英繽紛,撒在中華大地,乃至飄向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國內外游客參觀、游覽絡繹不絕。有的學者為了揭開“花腰傣”文化神秘的面紗,常年居住在“花腰傣”家中,以自己親身的體驗品味“花腰傣”文化,并寫出無數的文章,讓這個千百年來深藏于哀牢山下紅河谷地的傣民族群體許許多多的文化之迷公諸于世。
“花腰傣”是人們對居住在紅河中上游新平、元江兩縣的傣族(傣雅、傣灑、傣卡、傣仲)的一種稱謂。因其服飾古樸典雅、雍容華貴,特別是服飾的腰部彩帶層層束腰,挑刺絢麗斑斕的精美圖案,掛滿艷麗閃亮的櫻穗、銀泡、銀鈴而名之為“花腰傣”。分為傣雅、傣灑、傣卡、傣仲、傣泐、傣章六種自稱。傣雅、傣灑、傣卡分別居住于新平的漠沙、腰街、戛灑、水塘四鎮,傣仲、傣泐、傣章則居于元江的大水平、甘莊、東峨、等地?!盎ㄑ觥辈粌H在服飾文化上與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顯著不同,而且這里的傣族不信佛教,沒有文字,不過潑水節,保留著中國傣族在未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影響之前原有的文化狀況,如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其中又以原始農耕民族祭龍(求雨)和封建領主制時代的春耕禮最為典型。新平花腰傣自稱是古代傣族南遷的落伍者,是滇王室的后裔?;ㄑ霆毺氐牡赜蛭幕?,成為研究中國傣族起源遷徙及在南亞泰、老、撣、岱等社會傳統文化習俗對比研究等問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新平縣政府和有關部門也做了相關工作,新平縣旅游局利用’99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昆明召開的時機,推出了“花腰傣”民俗旅游,利用“花腰傣”獨特的文化特征打造新平縣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國內外游客前去參觀、游覽絡繹不絕,打破了這塊神秘土地千百年來的沉寂,讓淹沒在哀牢山下、紅河谷中的“花腰傣”民俗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也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關注,前來探尋、研究,揭開這古老傣族群體神秘的面紗,讓更多的人了解“花腰傣”獨特的文化。同時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讓“花腰傣”傳統文化得到挖掘、得以保護、傳承下去。
旅游為民俗資料的收集、傳承做出了貢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我國文人學者的優良傳統。他們借助到全國各地的游歷,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風土人情、神話傳說,增廣見識,結交學友。大量的游記文獻就是他們不辭千辛萬苦、跋山涉水、風餐露宿、采風問俗、旅游考察而寫下的旅行記錄。其中,就有大量的風俗資料。諸如徐霞客游記等記錄了大量其所到之處的山川水色、風土人情。
還有現代旅游對民俗文化的傳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除獲得美的享受外,獲得新的知識也是其主要目的。民俗文化資源之所以能成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是因為它具有重要的知識性和藝術性。民俗旅游是現代旅游與傳統民俗的融合,旅游借助民俗文化豐富其內容,滿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愉悅身心的審美需要。民俗文化資源借助旅游不斷豐富發展,廣播四海,并且民俗文化資源還可通過旅游產業,變資源為資本,從而增強自身的實力。二者的結合相得益彰,共同實現民俗與旅游的雙贏?,F代旅游者多以體驗異地文化為目的,接待地為滿足旅游者需要,多方展示本地區民俗文化精華。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每一次旅游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傳播。本地區的民俗文化,借助旅游,傳遍世界各地。如20世紀80年代,元江縣文工團參加全國烏蘭牧騎文藝匯演,推出了“花腰傣”舞蹈節目《跳南嘎》,將“花腰傣”的形象以舞臺形式展示在全國觀眾面前,讓人們對“花腰傣”有了初步的感知,但由于當時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高,人們還停留在怎樣解決溫飽問上,還沒有旅游這概念,更不用說形成氣候,人們對“花腰傣”的認識也僅僅限于舞臺、報刊雜志。旅游業的開展同樣也會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積極推動的一面,由于旅游業的開展,導致了本體民族即當地居民“花腰傣”自我意識加強,自信心增強,認為正是由于自己和外來人的不同,才是有利于自身民俗旅游的開展,這點在新平縣戛灑鎮“花腰傣”村寨漩渦村進行田野調查時在和當地居民的談話中就得到印證,原戛灑鎮衛生院楊副院長說曾過:“你們現在來看我們,正因為我們和你不同,也有別于西雙版納、德宏的傣族,所以你們才會來旅游、了解、考察,要是都一樣了,你們還會來嗎?”這樣一席既肯定又擔憂的話語。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還有一部分人在為自身民族的文化傳承在思索、在擔憂。
除民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對民族文化造成較為直接的影響外,跨入信息社會、經濟日趨全球化的今天同樣會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有識之士深刻地意識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意味著民族特色的消亡和多元文化的同質化。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各個民族要尋求進一步發展的路徑,如何對待自己的文化是無法避免的時代課題。而通過大量的調查表明,經濟全球化并沒有造成世界文化的全球化,相反當人們真正意識到我群與他群不同的時候,自我意識也隨之加強,同時其文化自覺性也得到增強。值得強調的人類社會也是發展變化的,其相應的人類文化也同樣是發展變化的,不可能是一塵不變的。
文化是一個民族耳朵靈魂和標志,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是民族認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礎。了解、掌握、研究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對于國家、民族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為此,提高各民族的實力,尋求各民族的和諧發展,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更應值得關注。沒有離開民族依托的文化,也不存在沒文化的民族,民族與文化是相生相伴的。
民族文化具有多樣性,說:“人類社會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這些文明既有共性,又有差異,但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正是由于人類文明的這種多樣性,我們這個有著近兩百個國家,二千五百多個民族的星球,才如此豐富多彩。不同文明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和交流,彼此借鑒,取長補短,在發展和豐富自己的同時,推動人類文明走向新的繁榮?!雹?/p>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由于地域的不同,同一民族處于不同地域而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民族文化的地域性顯得更為突出。如居住在西雙版納、德宏的傣族就與新平、元江的傣族在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信仰小乘佛教,“花腰傣”信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正因為如此,民族文化傳承中應中分考慮到其地域性的特點,“文化自覺”顯得更為重要,因民族文化一旦離開了其自身生存的那塊土壤,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鮮活生命力,基于這因素,云南大學在當地建立了南堿“花腰傣”民俗傳習所,讓其傳統文化得到較為完整的保留和傳承。
“文化自覺”意識的加強,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旅游經營過程中,旅游開發者為經濟效益用“偽民俗”來滿足旅游者“奇異”的眼光,“喜古獵奇”的心理,對民族文化的表述中帶有“失真性”,追求“落后”與“原始”,改變原有的民俗風貌。因為民俗資源也和生態環境資源一樣,被破壞了也是不可再生的,這些例子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造成的損失無法彌補。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經濟日趨全球化、信息社會化及民俗旅游迅猛發展的今天,“文化自覺”在民族文化傳承中的顯現出尤為突出的重要性。
注釋:
①.《論文與文化自覺》,群言出版社,2007年1
月第二版 第386~391頁
②.《沙特各界知名人士的演講》,人民日報1999
年11月3日第一版
參考文獻:
[1]周光大主編.現代民族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筑生主編.人類學與西南民族.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
[3]何明主編.云南十村.民族出版社,2009
關鍵詞:電視創優;選材;民俗文化;末落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6-0166-02
一、引 言
創優節目選材一直是困擾電視編導的大問題。倒金字塔的選材范圍直接限制了基層電視臺在創優節目上的選材。作為市級電視臺來說,本身受地域限制,時尚不過大城市,文明不過古鎮,所以近十年來我們的創優節目選材,基本上都集中在有濃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上。
民俗文化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民生、民事、民氣、民藝與民智五個部類的各種社會事象,并將各種事象綜合形成的一種文化[1]。
渭南號稱陜西的戲窩子,秦腔、迷糊、碗碗腔、阿宮腔、老腔、同州梆子、渭華秧歌、韓城秧歌、石羊道情等,就劇種而言,不下十幾種。還有東雷上鑼鼓、血故事、撂鑼、提線木偶、皮影戲、竿戲等,民間文藝形式更多。受西安大朝廷的影響,這些民間文化千百年來演繹著皇城腳下的繁華。
當我們真正把眼光投向這些看似厚重的不得了的民俗文化時,卻覺得它離我們那么遠,看似實在,又飄忽不定。創作的本意是用紀錄片展現,但又害怕這種“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體現電視綜合藝術的電視節目”誤解了民俗文化的本意。 所以,我們最終以文藝專題的形式來理解和表現這些歷史財富。
自漢代以來,便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影――燈影戲,即皮影戲在這里發聲。皮影貫穿在歷史里,影響著渭南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我們決定從皮影入手,然后以系列的形式,全面追蹤渭南地區的民俗文化。然而,前期的調研卻讓我們的心情沉重了許多,我們發現,渭南民俗文化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民俗文化發展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1990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里葛優“演唱”的皮影戲,絲絲入耳,扣人心弦。重拾歷史,皮影戲也再度受到人們的關注。2006年,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催生了以華縣雨田社為主的皮影制作和演出團體,旨在發掘和保護這項古老的民間藝術。社內也聚集了潘京樂、呂崇德、劉華、魏金權、姜建合等大師級人物。極盛時,雨田社在西安、臨潼等地先后開了五六家分社,皮影戲好像一夜之間又無比繁華,皮影制品也經過精美包裝后以禮品相送,誰曾想僅僅一兩年后,皮影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至2010年,所有的皮影演出團體基本解甲歸田,分設相繼關門歇業,一切又歸于沉寂。2013年我們調研時,也只有個別藝人偶爾演出,一年之內也不過七八場之多,演出也多處于紅白喜事,真正做藝術表演的幾乎沒有。
東府合陽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不吃踅面不看線,不算到過合陽縣”, “線”就是在合陽流傳了2000多年的古老劇種――線戲。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或“小戲”。合陽線戲班社屬于半農半藝的演出團體,藝人們農忙種地,農閑演戲。線戲在發展過程中,馳名藝人輩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老藝人的相繼過世,使這種的獨特的聲腔顯得尤為單薄。現在僅存的合陽縣提線木偶劇團除了偶爾外出演出,大部分都無所事事。在合陽處女泉景區,團長王宏民一班人苦苦支撐著一個演出舞臺,在很少幾個饒有興趣的游客出錢點播時,才唱上一折。在我們調研的過程中,這種極具影響的獨特聲腔似乎也進入了一個秋風瑟瑟的季節,我們悲憫于這種文化形式的末落。在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進程中,伴隨著民族戰爭民族遷徙民族融合災難時間與空間交替滄海桑田,不斷變化,同時也隨著現代化、城鎮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進,民間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越來越虛弱了,原本強勢的地位已變得極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遺失和伴隨時代的變化而沒落[2]。
皮影和線腔都是影響深遠的民俗文化,在渭北大地上堪稱渭南的文化符號。然而,它們的蕭條與末落,暗合渭南民俗文化的嚴重遺失。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發達的現代物質文明對民俗文化的沖擊顯而易見,由此引發的民俗文化生態環境急劇改變,資源流失狀況嚴重,文化傳承者極其匱乏,部分傳統技藝面臨滅絕等問題不容忽視。
二、民俗文化的生存環境惡化
渭南是黃河文化的孕育和發祥地之一。原始的社會群體和古老的文化環境,形成了渭南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文化生態發生了變遷,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沖擊,以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斷減弱和消失。網絡、電視、電腦的普及,使民俗文化受眾越來越少,“皮影”“線戲”等不再是人們勞動之余宣泄愛恨情仇唯一方式,傳統民俗節日的淡化,也使得民俗文化不再是人們寄托感情和信仰的旗旌,這些都減少了民俗文化的實踐機會,削減了其傳承的氛圍,妨礙了民俗文化的根植與發展。以文藝專題的形式可以記錄民俗文化的現狀和傳承,但民俗文化毀滅性的缺失是我們根本難以彌補的。這一點,在我們創優選材時就明白和痛心的地方。
三、民俗文化繼承斷代和人才缺失
站在人文的角度,觀瞻渭南地區的民俗文化,等同于觸摸渭南的文化歷史,繼承和發揚民俗文化就是延續歷史和豐富文化。然而,由于民俗文化的末路發展,人們不在熱衷繼承和發揚它,民俗文化的繼承出現了斷代。采訪中,我們了解到,號稱渭南皮影活化石的潘京樂老人年歲已高,現在能領銜演唱的也是弟子輩的五六人而已,而且后繼乏人。因為像皮影、線戲、碗碗腔、同州梆子、阿宮腔等說唱類民俗文化,培養一個繼承人至少要五六年,真正能理解這門藝術能達到繼承效果的更要數十年之久。學成之后,又面臨沒戲演,偶爾演戲,一臺戲,幾個人,也就千八來元錢,難以養家。長周期,小回報使得民間藝人稀缺、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乏力、后繼民俗文化接班人不足。制作技藝類民俗文化,像皮影雕刻、剪紙、紙塑窗花、面花、刺繡等,更是難覓真傳。雖然市場化帶來了高價格,但是制作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加之現代科技催生的工廠化生產,都極大地沖擊了手工制作技藝類繼承人的出現,民俗文化傳承出現真空狀態,讓人堪憂!
四、民俗文化團體本身的問題
民俗文化是依賴市場需求而存在的文化現象,市場興盛則民俗興盛,市場消亡則與其相關的民俗消亡。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生產方式與生活習慣的根本轉變,以及工業化、全球化、經濟一體化、信息多元化等多種因素的沖擊與影響以農耕文明為根基和依存的傳統民俗文化正失去其生存土壤[3]。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并不是所有人都庸俗地認為一些傳統的民俗文化就是過時的、土氣的文化。相反,很大一部分人都充滿好奇,期待觀賞民俗文化節目,希望目睹民俗文化技藝,渴望擁有一件民俗文化作品。然而事實上,就民俗文化本身的發展而言卻極大地傷害了追隨者的感情。在我們拍攝文藝專題《皮影春秋》《提線木偶》《老腔》時就有發現,一些演唱類民俗節目,由于優秀的老藝人相繼過世,現在領銜的稍有能力的都成了師傅級的人物,擺了大爺的譜,要么不上場演出,由學了幾天技藝生疏的弟子代演,要么就是自己上場胡亂走秀,以為出場就是給觀眾給了面子,是大師的風范。更有甚者,每演出一場劇目,演出人員都要坐在帳子里、舞臺上,抽煙神侃,全然不顧臺下觀眾的感受,我親眼目睹,每每此時,百無聊賴的觀眾就會失望離場,留下來的不過十有二三。殊不知這種狹隘的理解,慵懶的表現,使初次觀看者錯誤的認識了美妙的民俗文化,使重溫者罷了崇拜和跟隨民俗文化的念頭。
一些手工制作類的民俗文化也同樣存在問題。紙塑窗花也叫“出花”,還叫“人相”,號稱窗格上的木偶戲。曾在20世紀60、70年代蜚聲海內外。自從大師羅占花過世后,紙塑窗花從此走入低谷。當然除了它本身的用途淡化以為,就制作技藝而言,后世弟子也只是得其形,而忘其神。渭南剪紙和皮影雕刻也未能幸免。真正傳承皮影手工制作技藝的不過汪天禧等聊聊幾人,作為商品出售的絕大多數是機器批量生產的,少了幾分圓潤,難見刀功。渭北刺繡、澄城堯頭窯的陶罐更是難謀其面,缺乏品牌效應,民俗文化的載體功能名存實亡。加劇了渭南民俗文化的末落。
五、民俗文化強于概念化,弱于產業化
基于以上原因,加之地方政府樂于民俗文化的大帽子,好多民俗文化只被概念化的拿來說說,真正把民俗文化產品當大產業去規劃宣傳,去發展的聊聊無幾。有的民間團體想通過商業途徑為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逃生式突圍,也因為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后續資金和管理跟不上而郁郁而終。民俗文化產業化能否救亡末路的民俗文化,值得大家思考!
在現代社會,民俗文化成為民族認同的載體、社會團結的紐帶,其和諧價值觀正日益成為全球化時代人類的核心價值。經濟全球化時代,文化的沖突而導致的矛盾和紛爭已經成為影響世界安寧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現實要求人們必須認真思考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中國民俗文化中的和諧價值觀可以為當代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取之不盡的思想資源[4]。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扎根基層,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旺盛的生命力。做好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與宣傳,發現問題,彌補不足,對于充分展示地區厚重的文化底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民俗文化遺失嚴重、民間保護意識不足的背景下,應加強和完善民俗文化保護和發展的機制。
參考文獻:
[1] 陳勤建.中國民俗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 陳皓.淺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導民俗文化的可持續發展[C].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論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