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09:50: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經濟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均田承包制以及將耕地在本村成員內部平均分配就是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實質。然而,隨著人口的變化很多農村的土地調整也變得相對頻繁,這對農民對耕地的長期性投入有很大影響。中央政府很快就認識到了這一點,相對出臺了相關政策與承包關系的確定進行強調。1984年中央1號文件對土地承包期限進行了規定,其期限為15年。1993年中央國務院11號文件將原定的承包期限又延長了三十年。對于延長土地承包期限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違反土地政策的現象,1995年國務院批發了農業部《關于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的通知,對承包合同的嚴肅性進行了強調與維護。而1998年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一次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的政策,同時要抓緊制定確保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的法律規律,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2003年3月1日起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痹诟爻邪谙薏蛔?國家對家庭承包經營權實行物權保護的基礎上,法律強調了三十年內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2008年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一次對“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長久不變”這一原則進行強調。
2.許多農村在分配承包地過程中通常按照一定標準將土地分成不同等級,在對土地進行優劣搭配,從而導致土地的極端細碎,使家庭勞動成本大大加大,使實現規模經營的實現變難。
3.村民承包權的性質是身份權,村民身份的失去會導致土地承包權利的丟失,然而對于自愿放棄村民身份的農民卻沒有做到補償。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對農民流動有限制,對農民土地的意愿是種阻礙。
二、土地流轉對農村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農業政策;農村;經濟發展;機制與路徑
近幾年,隨著國家經濟事業的發展,農業政策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農村經濟的短期影響顯著,對于農業活動的要素投入也具有一定的直接影響。其次,農業政策對提高土地使用率及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與路徑,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發展農村經濟及相關事業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有關部門應深入分析農業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深化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與路徑研究的重要性,才能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始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發展農業經濟及事業方面,重視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發展因素。我們都知道,農村政策的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引導農村產業結構的變動的作用。國家在制定農業政策的時候,也會切實考慮農村經濟發展的局限性及特性。在國家大力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的前提下,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的研究,也促使農業政策的產權激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只有切實的考慮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并積極的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才能從根本上保障農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最終為實現社會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路徑分析
在實際工作中,針對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與路徑的相關研究,并切實結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狀況,能夠為完善農業政策,促進農村經濟穩定、持續的發展下去。有關部門在制定農業政策的時候,應在鼓勵、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基礎上,有效的指導群眾利用一切便利條件,將各種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的搭配,時刻注意各項政策發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為實現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重視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路徑分析,也是促進農業生產及農村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
(一)取消農業稅對土地利用率產生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農業減稅制度的實施,直接促進了農村耕種面積的增加。農民在不用負擔稅費的前提下進行生產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農民耕種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對于保護農村耕地資源和提高耕地使用效率,都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如果國家征收的農業稅費較高,農民就會采用一切可行的措施,對有效的土地資源進行開發,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這種方式在短時間內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長期發展下去,極易導致農民的經濟負擔過重,生產積極性下降,不利于農業生產及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
(二)取消農業稅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
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取消農業稅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也是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路徑分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農業稅取消征收以后,財政轉移會逐漸成為農民公共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這筆資金很難保證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開支,公共事業發展資金不足成為最為現實的問題。取消農業稅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最為明顯的表現在農民在享受公共服務的環節,降低了一定的服務質量。
(三)涉農補貼政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在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與路徑的研究工作中,涉農補貼政策對土地利用率和擴大種植面積等方面都產生的影響,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主要內容之一。涉農補貼政策的實施,促使農民可以直接享受到經濟補貼,提高其自身的經濟效益。其次,涉農補貼正常也使農民更加愿意從事農業生產,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重視農業發展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在國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重視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與路徑非常重要。在實際工作中,農業政策可以通過調節農產品的供求、調節農產品購銷價格以及調節農民收入,進而達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發展目標。我們都知道,提高農民收益,是實現農村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發展農村經濟方面,重視農業政策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機制與路徑研究,并充分發揮農業政策的積極影響,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會產生很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趙洪丹,朱顯平.農村金融、財政支農與農村經濟發展[J].當代經濟科學,2015,37(5):96-108.
[2]段玉華.中國農業政策性金融問題研究:以農業發展銀行為例[D].山東農業大學,2007.
一、我國“三農”問題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得到發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同時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雖說金融危機確實對我國的整體經濟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但對我國的農村經濟來說卻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勵作用。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農業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否則發展的很可能就是所謂的“泡沫經濟”,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內在的力量。農村經濟在我國市場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還存不少的問題。具體來說:一是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仍然比較落后,科技投入不足,相關的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善,而且糧價浮動較大,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二是在農民方面,農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知識型農民過少;三是在農村方面,農村管理相對落后,仍然易受傳統不良管理思想的影響,農村面貌還需進一步改善??偠灾?,“三農”問題仍然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仍然需要大力解決,與城市發展相比,城鄉之間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這些都極大的影響著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不利于農民收入的提高和農村面貌的更新。
二、發展農村經濟的幾點思考建議
(一)加強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發展
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是重中之重,需要在以農業增收為主導的目的下調整我國農村農業經濟結構,發展多元化農業生產。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發展中,對農業發展的把握往往是依據經驗而進行的,因而對農業的未來收入預測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現代化背景下,農業的發展可以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得到快速發展。具體來說,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首先應了解市場需求,通過對需求的了解調整農業的生產結構,在農業發展中不僅要關注量的提高,同時更應該注重的是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另外,農業的發展結構的調整既要兼顧精細化的產品生產又要注重規模效益與品牌建設,通過多渠道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二)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
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和受益者,農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問題。發展農村經濟,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農民素質的提高。政府各個部門要通過各種渠道教育農民,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增強農民法律意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商品交易都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因此司法部門要發揮自身作用,定期向農民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二是增強農民科技意識。應充分通過各鄉鎮事業服務中心與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農民提供科技種植知識,通過專家講座、組織參加技術培訓等方式,對他們進行科技培訓,增進農民的農業科技知識;三是強化農民市場觀念。通過各種渠道引導農民利用互聯網等資源獲取市場信息,把握市場行情的情況下進行農業投入。提高農民素質不僅有利于農民自身發展,而且有利于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從而實現發展農村經濟的目的。
(三)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面貌
農村發展經濟的條件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尤其要在資金投入上予以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發展農村經濟政府可以從兩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轉移農村勞動力。不同區域農村經濟情況的發展是不同的,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在宏觀政策上進行引導,地方政府則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形積極調配技術人才,合理劃分農村勞動力資源,將合適的人安排的合適的崗位上。此外,地方政府還應注意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各種優惠和鼓勵政策吸引大學生投入到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去;二是引進資金。中央政府也應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資金支持。此外,也應注重發揮農村金融的作用,引導社會企業團體等將信貸資金投入到農村,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資金基礎。另外,農村經濟的發展還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的支持,因此還應注意從公共設施、教育、醫療等方面入手,在促進農村總體發展的基礎上更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而改善農村面貌。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接受足夠的資金投入與支持。農村經濟的提高與發展可以從“三農”問題著手,通過提高農民素質,改善農業生產結構以及完善農村管理等方式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關鍵詞] 工業化;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對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6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5)05- 0222- 0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迎來了更多的契機與挑戰。農村經濟發展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黨的各項政策是否得以落實,關系到社會發展是否穩定,關系到國民經濟能否快速發展。工業化背景下要想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就必須探尋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對策,從而促使農村經濟更有力地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1 工業化背景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新型工業化的實質是經濟結構的的調整,在此背景下對農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過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來改造傳統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是我國市場環境、社會經濟條件及國家的經濟政策方針等宏觀的晴雨表。農村經濟發展通常是以國家經濟的戰略方針為指導,同時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及市場環境等,以此為依據來確定未來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的。工業化背景下,我們要想保證中國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就需要不斷實現農業生產的轉型,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
2 工業化背景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當前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并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如果不能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必然會影響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穩步的發展。
2.1 基層領導沒有對發展農村經濟引起足夠的重視
部分基層領導的文化素質比較低,對上級的規章制度沒有很好地執行,更沒有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村領導往往不能建立起市場化的運作模式,不能通過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來改造傳統農業。農業項目需要較長時間的投資,但農業項目收益率相對較低,很多銀行不愿意提供貸款,而政府又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服務,造成了農村經濟發展滯后。
2.2 農村集體經濟薄弱
目前在我國還存在相當大一部分的集體經濟,如何發展集體經濟,對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當前作為農村經濟管理的基層人員,由于其自身素質不高,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受其思維和思想的限制,這些基層人員往往不能適應新時期經濟發展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要求。此外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的體制也不健全,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就導致了農村集體經濟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3 農產品質量不能保證
在中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農村經濟也呈現出了較快的發展趨勢,農產品的產量也在逐年上升,但受農業技術的限制,當前我國的農產品質量仍然很低,有時由于種植不合理,還會出現農產品大量積壓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3 工業化背景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新型工業化將推動傳統農業的發展,將通過信息化帶來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契機,針對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本文提出了適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以期能夠及時地解決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從而推動農村經濟高水平地發展。
3.1 使基層領導重視發展農村經濟
要想發展農村經濟就必須從基層領導抓起,讓他們從思想和行動上都引起足夠的重視。市、鎮兩級政府應當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工作進行統一部署,實行規范化管理。同時還要定期地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讓村干部進行調研并撰寫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宏觀上把握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與此同時還應該充分地發揮村民的民主監督作用,使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能夠落到實處。
3.2 加大對農村經濟的投入
加快新農村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是當務之急,資金是農村建設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因此我們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農村經濟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當對發展農村經濟給予優惠的政策,對農業項目或農產品加工減免稅率,同時也要采取強制措施使農村信貸投入有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農村商貿和農產品加工業的投入,通過多種渠道提高農產品價格,最大可能地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從而促使農村經濟快速、穩定、健康的發展。
3.3 完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
新農村的經濟發展必須有科學合理的統籌規劃,一個完善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可以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必須轉變農業發展的理念,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充分利用農村現有的優勢資源,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合理轉移,利用農業科技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科學帶領農民致富。
3.4 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
目前很多農村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已經開始轉變個體經營為規模性經營,通過農業產品的深加工來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特別是打造“農產品的龍頭企業”對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都起帶頭作用。目前實現農村的產業化經營有多種方式,包括加工業、手工業及農產品的等。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發展小型手工業提供了優勢,農村的手工業順應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在農村得到了迅速規?;l展。除此之外,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加快了龍頭企業的經濟發展,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途徑。
3.5 加大農業科技的應用
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科技成果可以轉化為農業生產力,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研發了一些新的農業技術、農業產品,一些學術成果也實現了轉化。
4 結 語
在社會主義新型工業化的背景下,農村經濟的發展形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眾所周知,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基礎地位,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本文通過對工業化背景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發展農村經濟應當加大投入、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強經濟管理等對策,從而為實現農村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周長.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東方企業
文化,2012(11).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發展改革;農村經濟建設
在我國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中,農村信用社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為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結合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農信社新增了許多新的業務,以此來更好的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服務。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從而使得農信社的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采取措施將問題解決,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1 當前農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農信社的利率對新農村經濟建設具有阻礙作用
所謂利率,主要指的是資金價格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實時體現,在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利率的決定是由供求雙方來共同完成的。就目前我國農信社利率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來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利率定價機制缺乏完善性和科學性,通常情況下,聯社掌握著農信社的利率定價和調整的權力,聯社根據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貸款利率進行統一定價,并實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國農信社利率定價機制之所以不合理,主要是因為各個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所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對利率進行定價,那么勢必會加大部分農民的壓力,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二是利率普遍偏高,導致了農村經濟建設成本的增加。雖然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陸續出臺了諸多政策,但是,由于農信社本身資本相對而言比較薄弱,并從自身的貸款需求出發,利率一浮到頂,加大了農民還貸款的壓力。三是利率定價方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就我國目前農信社利率的定價方式來看,只是單純的按照貸款對象來確定固定的利率浮動,缺乏靈活性。
(2)農信社產權對新農村經濟建設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目前,我國農村信用社的組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即鄉鎮個體、私營企業和農民,這樣一來,就需要對農信社的產權進行進一步明確,以此來更好的促進農信社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就我國目前大部分農信社的現狀來看,產權不明晰,產權主體缺位已經成為了其發展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如果上述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必然會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此外,這種多個股東組成的合作制,已經無法滿足農信社的發展需求,以效率方面為例,由于農信社改革工作對效率方面的重視程度不高,所以農信社虧損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影響了農信社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新農村經濟的建設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3)農信社管理體制制約了新農村經濟建設
管理體制缺乏科學性也是當前農信社改革過程中的一項主要問題。此方面的問題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民主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雖然我國農信社的股份是由三大組織共同成立的,但是權力的分布卻并不均勻,在農信社實際發展中,大部分權力和職能幾乎都掌握在農信社主任手里,民主管理根本發揮不了自身的作用。二是外部干預現象嚴重,由于農信社占據了農村金融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所以,政府部門為了更好的對農村金融市場進行掌握,往往會對農信社的發展實施一定程度的干預,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政府部門并不是專業的管理機構,在管理工作上缺乏豐富的經驗,這樣一來,管理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不利于農信社的可持續發展。三是管理主體錯位,目前,農信社的經營管理人員大多身兼數職,存在諸多弊端,所以在經營和管理中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2 完善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措施
隨著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農信社在新農村經濟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因此,為了實現農信社的有效改革,針對上文中所提高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其有效解決是不容忽視的。就我國目前農村信用社發展的現狀來看,完善農信社的改革措施,相關部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完善的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機制
農信社應該根據當前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以貨幣市場利率和當地競爭需求為基礎來進行科學的定價,同時,利率的定價還應該考慮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從農民的經濟水平和承受能力出發,確保利率定價的合理性。目前,我國仍有部分地區的農信社存在規模小、人員素質低等問題,這就要求國家相關部門要出臺一些優惠政策,適當的降低營業稅稅率,提高農信社支持農業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提高了對農信社發展的重視程度,加大扶持力度,才能夠在確保農信社穩定發展的同時,對新農村經濟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還要根據市場進行細分,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2)從根本上提高農信社的服務水平
首先,農信社要對現有的貸款手續進行簡化,將繁雜的業務流程簡單化,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農信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而且對新農村經濟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但需要注意的是,將貸款手續進行簡化的前提是對客戶的信譽度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對于信譽度較高的客戶,可以簡化貸款手續,以此來為新農村經濟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其次,要對金融產品進行不斷創新與完善,不斷增加業務種類和新金融產品,通過各種途徑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從而更好的適應新農村經濟建設的根本需求。
(3)合理選擇農信社的產權制度
對于農信社產權制度的完善,主要應該從兩個方面出發,首先是要根據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其次是要根據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階段進行選擇。對于合作制,我們能夠全盤否決,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合作社的建設能夠促進"三農"服務的有效開展。此外,要進一步促進產權的多樣化,目前,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不同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也參差不齊,尤其是東西部的農村發展,其差距更是非常大。所以,對于農信社產權制度的選擇,必須結合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水平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農信社的發展更好的為新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4)完善農信社的管理體制
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體系的支撐,農信社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民和農村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尤其是在新農村經濟發展的背景下,這種作用更是被給予了高度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對農村信用社的管理體制進行健全與完善至關重要。由于農信社的發展關系著地方經濟的進步,所以,管理機制的完善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門要將自身的協調能力充分發揮出來,避免資金外流的現象發生。此外,要將政府的管理職能進行準確定位,在管理過程中,要根據政企分開的職能進行有效改革與管理,不得直接對信用社的業務實施干預。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來看,農村信用社的改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改革的有效性直接關系著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提高對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從本文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我國目前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信用社作用的發揮。所以,在未來的時間里,相關部門必須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有效性,進而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經濟;金融;農村;信用社;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1
一、經濟金融危機對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帶來的影響
1.大量客戶群體的流失
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農村信用社的信貸交易開始逐漸走向萎縮,信用社的發展和改革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在逐步地喪失大量的客戶群體。大量客戶群體的流失,不僅僅使得農村信用社的信貸關系和信貸數量逐漸地減少,還使信用社的發展流動性減緩,不利于農村信用社改進自己的工作項目和增進整個機構的發展及改革。大量客戶群體的逐漸喪失,使得農村信用社的經濟利益和盈利大大減少,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前進。
2.農村經濟嚴重受挫
由于農村產業以及農村的經濟的發展直接受到經濟金融的影響,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勢必會導致農村經濟在很大程度上的萎縮,大大地減慢了整個農村經濟的流通和前進。在經濟金融的影響下,農村經濟的產業化鏈條被切斷,加工、服務、流通和銷售等多個加工環節變得不夠暢通,這使得農村經濟出現紊亂的狀態,農民的收入變得無依無靠,整個的金融市場出現了經濟的滑坡現象,直接影響到整個農村經濟的受挫和不暢通。經濟金融影響下的農村經濟出現問題,勢必成為一切問題的源頭,進而影響到更大的金融領域的發展,制造很大的社會問題。
3.信用社信貸風險加大
金融危機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單單從農村的角度來說,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僅會使得農村經濟出現迅速的滑坡現象,造成很多的企業倒閉,讓很多的勞動力成為更加廉價的勞動力,造成了很多工作崗位的喪失。農民工的收入嚴重地減少,企業進行貿易交易時的利潤空間大大地減小,這樣都會使得整個經濟的萎靡不振。種種的現象都使得信用社的信貸風險系數變大,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經濟秩序的有條不紊地進行,會造成一系列的經濟風險的問題出現,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改革。
4.農村信用社的體制改革步伐減慢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和推進,農村信用社的改革也在順利地進行,經濟危機的影響,使得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和改革處于格外被動的局面。在應對經濟金融危機的時候,體制的改革是一個必要而且必備的環節,是抵抗金融危機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在經濟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信用社的信貸風險系數變大,使得農村信用社的體制改革的風險系數變得很大,對于信用社的改革和發展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由于經濟危機的作用下,要進行與當前相適應的經濟管理體制、所有制等多方面的改革,這種改革的范圍比較廣泛,改革的難度較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徹底的體制改革是很困難的,只有降低改革的步伐,逐步地推進改革才能夠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二、針對金融危機下的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所應采取的對策
1.營造良好的外在環境
在經濟金融危機的作用下,若想要農村信用社取得較為長遠的發展和較為理想的經濟收益,就必須從整個的大環境著手,改進優良的大環境,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優良的外界環境就是對于農村經濟發展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減少不必要的風險和刺激,改革產權制度的問題,加強農村信用社的內部的管理機制。首先要先確定整個農村信用社的宗旨和致力于發展的方向,努力地吸引外界的有利資金,不斷地引進大量的客戶群體,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市場,通過多渠道、多策略地進行市場份額的占取,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經濟金融危機的社會大背景下,勇于創新自己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策略。
2.鞏固信用社的資本占有
鞏固信用社在市場上的資本占有,是積極應對經濟金融危機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方法,是實現農村信用社在極端的社會背景下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的立足點。鞏固信用社在市場上的資本占有,就要做到多方面的積極配合。要有計劃、合理地安排自己在金融市場上的投資,牢固自己的經營理念和經營觀念,不盲目地進行款項的借貸。在農村信用社的內部來講,要學會適時地進行內部的市場項目的調整,選擇那些擁有市場前景的項目來進行,這樣成功的幾率比較大。同時還要善于進行員工的激勵工作,嚴謹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問題,只有如此才能夠積極地推進整個農村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3.從根本上革新組織形式
組織的革新是農村信用社在整個金融市場正常經營下去的關鍵和源源不斷的動力所在。從根本上革新組織形式,就是要針對農村信用社的性質、經營范圍和經營項目來進行的改革,緊緊圍繞著整個工作的目標來進行才能夠實現農村信用社的不斷向前發展。對于農村信用社來說,改組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思路,農村本身屬于經濟不太發達的地區,通過金融機構的建立,能夠將有力的精力和優勢集中起來,徹底地解決“三農”的問題,這樣可以保證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農村信用社的經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比較集中地解決農村經濟的問題。
三、結語
關于經濟金融危機作用下的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和改革,要牢牢地把握住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組織經營兩方面的內容,以降低農村信用社在改革過程中的風險系數為關鍵,著力地瞄準整個經營市場,實現“三農”的有力保障,從而徹底地解決農村的經濟問題。只有不斷地進行經濟經營和運行方式的改革,不斷地解決農村信用社的風險問題,才能促進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和改革。
參考文獻:
[1]海村.金融危機對農村信用社的影響和對策[J].中國糧食經濟,2010(8).
[2]吳少波.多政策作用下的農村信用社流動性現狀及管理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0).
[3]郝劍紅.對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支持“三農”發展的調查[J].華北金融,2009,(z1).
1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1.1提供支付和交易媒介。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最大的作用在于其提供了便捷的支付和交易媒介。倘若沒有便捷的支付媒介,生產者和銷售者的成本則會大大增加。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金融市場逐漸衍生出許多新型金融產品,如信用卡、儲蓄卡、支票、電子支付系統等,這些新型金融產品的出現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山東省農村金融系統的發展使貨幣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明顯的推動作用。1.2提高資本的配置效率。農村經濟的增長得益于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高效率的投資能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1]。由于金融機構在政策和規模上具有較多優勢,而且能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風險共擔機制,因此發展農村金融可以促進投資,實現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此外,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多種金融產品的組合和選擇,進而實現資本的優化配置。例如,河北省某村金融機構的發展降低了投資準入標準,帶動了農業、工業等產業的發展,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1.3充分發揮儲蓄的功能。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村金融市場的完善,儲蓄轉為投資的程度逐漸加深,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資金的使用效率。良好的農村金融政策不但提高了金融機構運營的自主性,而且提高了金融機構的運行效率,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2]。例如,山西省某村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拓展信貸交易渠道,對企業和社會的債權債務進行整合管理,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拉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
2當前農村金融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雖然我國農村的金融事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農村金融機構日漸完善,服務水平也逐漸提高,但總體來看,我國農村的金融發展緩慢,與城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農村金融在與經濟互動發展方面還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2.1農村金融與經濟之間的互動性較差。農村金融同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性較差,兩者還處于獨立的發展階段。多年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卻沒有同步開展,相對于經濟體制改革還處于獨立狀態,不能發揮對農村經濟的推動作用[3],農村金融市場發展也非常緩慢,沒有構建起完善的金融服務系統,也不能發揮優化資金配置的作用。此外,農村經濟發展也不能發揮出對農村金融的推動作用,加之農村經濟發展較慢,不能實現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導致兩者仍處于獨立發展的狀態。2.2農村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被弱化。研究證明,完善的金融機構能對經濟發展產生服務和保障等作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處于領先地位。當前,我國農業信貸的比例仍然較低,這說明我國的農村金融機構不能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無法發揮出優化資金配置的基本功能,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更不能為農村經濟的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因此,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弱化,對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了較大的阻礙。
3發展農村金融的對策措施
3.1加大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力度。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滯后,導致農村金融不能發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因此,必須加大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力度,充分發揮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4]。不但要加快對農信社的改革,還要加強對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加強對資金流向的正確引導,使農村的金融市場逐漸趨于完善。還應繼續提高金融服務的水平和金融機構管理水平,實現資金的科學配置,進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把新農村建設推向更高的水平。3.2發揮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的帶動作用從本質上看,農村金融仍然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經濟的發展必然會促進農村金融系統的完善。所以,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實現農村金融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前,受人口素質、自然環境和思想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農村經濟還處于較低水平,對農村金融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阻礙作用。各農村應從自身條件出發,通過發展農業、工業、旅游業等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增強經濟實力,帶動農村金融的更快發展[5]。3.3促進農村經濟同農村金融的互動發展。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是互相作用的系統,兩者能夠實現互動式發展,如果其中一個因素發展滯后,將會對另外一個因素的發展產生較大的阻礙。因此只有實現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之間的協調發展,才能實現兩者的共同進步[6]。農村經濟的發展能夠帶動金融市場的活躍,而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能夠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進而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只有在不斷協調發展中才能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
4結語
農村金融的發展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支付和交易媒介,并且提高資本的配置效率,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能夠帶動農村金融的發展。但是,當前我國農村的金融發展還存在農村金融與經濟之間的互動性較差、農村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被弱化等問題,因此應從加大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力度、發揮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的帶動作用等方面努力,實現農村經濟同農村金融的互動發展。
作者:張賢錐 單位:福建省閩清縣東橋鎮農業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張羽,趙鑫.農村金融發展拉動了農村經濟增長嗎——基于面板平滑遷移模型的經驗證據[J].社會科學戰線,2015(10):257-261.
[2]牛磊,王巖.論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J].對外經貿,2012(5):63-64.
[3]譚崇臺,唐道遠.農村金融發展、農村金融需求對農村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15(10):110-113.
[4]張麗娜,王靜.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