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09:50: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項目驅動;市場營銷;課程;體系;建設
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人才培養目標,是保持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了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的新時期,經濟也保持穩步的增加,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探討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對于高職院校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級技能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基于項目驅動課程建設模式,更能夠符合學生就業的需求,也是高職院校積極探討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1當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
1.1專業課程結構趨同
在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中,更多的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實踐應用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且相關專業或者相近專業的課程設置有很多是重復的。沒有與專業體系知識結構相一致。這也是導致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是很明晰,理論課程的交叉與重復,又導致專業的培養方向性不明確。再者,理論課程的內容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偏差,有的消費個性化分析存在資料陳舊,數據不詳實,市場定位也沒有及時與現代信息時代相吻合等,這些差別容易給學生學習產生誤導。
1.2專業培養目標與企業人才需求存在偏差
在這方面,學校主要想通過素質教育,來提高學生綜合技能的提升,以滿足人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更多的企業在招聘人才時,更注重員工的“行為導向”,而對素質要求并沒在學校所想的那么高。在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素質的提高對于學生今后職業發展與規劃有很好的促進,但作為一名剛入職的新員工而言,業績和成果是企業對他們最基本的要求。
1.3營銷理論與技能與專業技術的沖突
市場營銷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工程技術領域的發展仍顯出諸多不足。專業技術的知識無法與營銷理論結合起來。一般來講,具有良好專業技術能力的人員,經過一段時間營銷理論的學習與實踐,可以很快的成長為該專業領域的營銷人才。而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對技術領域的不了解,使其很難進入到技術領域開展市場營銷工作,這給現有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課題。
2基于建立項目驅動的市場營銷課程體系建設的建議
2.1重構課程體系建成優質核心課程資源
為適應企業現代營銷模式多元化的需要,市場營銷專業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構建能力三遞進、銷售三結合的課程體系,即通過市場營銷基礎課程、技能核心課程及專業拓展課程的教學和實踐,提高本專業學生基礎能力、專業技術、綜合技能的進步和發展。優化專業核心課程設置,開設不同營銷方式課程,培養學生具備多種營銷能力。
2.2“工學互融”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通過與企業深度合作,將企業現在和未來的人才需求作為培養目標,將企業對本專業崗位要求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企業市場運營的相關知識,教學評價中結合企業考核評價,提高人才培養與企業的深度結合。通過舉辦企業專家講座、品牌策劃技能大賽、營銷狀元秀、跳蚤市場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在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也要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指導專業建設作用,聽取企業對教學改革及校企合作的建議和意見,從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2.3以項目驅動為主線設計課程體系
2.3.1理論基礎
項目驅動課程體系的建設,是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合作學習理論在實踐中運用的有效的探索。通過在一個項目驅動下來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學習、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利用本專業課程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創新與合作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更順利的進行下去。
2.3.2項目流程的確立
一個項目可以是會議或者展覽、某一營銷策劃方案、渠道建設、網店(微店)建設、某個慶典、某項具體活動等。應根據不同項目實施,確定相與之對應的工作流程。在確定工作流程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流程的具步驟以及每個流程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提高項目實施中利用專業課程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3.3依據項目流程設計課程體系
在進行項目驅動市場營銷人才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必須做到學生的需要、學科的發展、社會實踐作為課程體系建設的根本,重點對學生市場分析能力、交流溝通專力、項目管理能力的培養,提高項目實施的針對性。課程體系根據培養重點,由項目管理流程課程、平臺通修課程、營銷實踐模塊、營銷專業課程模塊、專業拓展模塊等組成。一是項目管理流程課程:其內容以市場營銷專業必修課程為主。其中項目策劃包含營銷策劃、投資學等課程。項目研究包含消費者行為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等課程。項目組織包含市場渠道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談判與推銷等課程。項目現場管理包含銷售管理、管理溝通、服務營銷等課程??蛻艄芾戆蛻絷P系管理、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等課程。二是平臺通修課程包括專業必修模塊以及通識模塊。本專業必修主要包括營銷專業必修知識類課程。通識模塊包含必需的政治、文化、身體類課程,例如馬哲、計算機基礎、大學英語、體育等課程。三是營銷實踐模塊。此模塊主要以學生技能訓練和實踐性教學為主,以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提高為目標,將專業知識、校內實訓、企業實習等相結合,從而縮短學生崗前適應期,進一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使高職院校培養出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技能性人才。四是營銷專業課程模塊。主要是限定選修課,一部分包含品牌管理、價格策略、廣告學等課程;另一部分包括: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移動商務與電話營銷、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與設計等課程。五是拓展模塊。主要包括文化素質拓展、專業知識拓展、非專業知識拓展等課程。在這方面,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不僅要學習好本專業的知識,還要為今后職業發展儲備其他方面的知識,通過拓寬學習面,可以選修學生感興趣的技術專業課程,也可以學習相關文化方面的知識內容。這些方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選擇,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其就業面的廣度。
3課程體系優化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3.1實訓項目的選擇和制定在實訓項目的選擇時,要注意根據市場營銷專業學習過程來進行,項目要符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的相關知識要求,也要保證每個項目完整性和系統性,最好具有整合不同知識、不同專業的特征。而且項目要相互支撐,互為補充,從而使得通過一個或若干個項目群可以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完全覆蓋。定期對項目進行評估和調整,根據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崗位需求,分析項目選擇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優化項目的針對性。3.2教學方法的整合與固化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這也是由教師課程和項目的認識不同所決定的。這些不同之處,造成同一門課程不同的教學效果出現波動。這方面,在課程體系的建設方面,也要加以注意。通過教師團隊統一對項目和課程體系的認識,在運用項目優化課程體系后,對課程教學方法也要進一步討論和研究,尋求滿足項目要求的教學方法,并對其教學方法進行細化,從而可以保證專業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從而實現項目整體目標。
4結束語
在對基于項目驅動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通過學生了解不同職業崗位對專業技術的需求,使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從而將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融會貫通,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同時,以項目驅動進行課程體系建設,也可以使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更合面、更科學,從而使學校畢業生更好的適應社會對其職業技能的要求。
作者:胡敏 單位: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衛,劉金嶺.基于項目驅動的應用型本科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12,(13).
[2]柯浚.基于項目驅動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1,(22).
[3]劉春英.基于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設計[J].中國電力教育,2013,(34).
關鍵詞:材料化學 課程體系 建設
一、引言
材料化學專業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下面的一個二級學科,是1998年國家教育部對本科專業目錄進行調整后產生的新專業。材料化學專業不同于傳統的材料科學及化學專業,是材料科學與現代化學相結合的新興學科,涉及物理、化學和材料工程學的邊緣學科,主要研究內容不是材料的化學性質,而是材料制備、組成、結構和性能等方面涉及的化學問題[1-6]。目前國內已有140多所高校建立了材料化學專業。材料化學專業是目前社會需求量比較大的專業,其主要涉及的行業包括材料、化工、生物、醫藥等。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是由電子科技大學和中山市政府共建的高校,學校定位教學型大學,依托地方,借力總校,培養適應中山乃至珠三角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我校的材料化學專業是理學專業,于2004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現已招收九屆,已成為我校“十一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8個專業之一。2012年以前,材料化學專業主要定位于高分子材料方向。隨著中山市及珠三角地區電子與信息產業蓬勃發展,在經過多次調研和細致的分析、討論的基礎上,2012年我們將材料化學專業調整為電子與信息功能材料,目的是培養在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等行業的新材料的開發、生產及應用領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專業方向的調整需要在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優化,以適應專業建設和發展。本文簡述了在課程體系的調整和優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以期與同行交流。
二、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構成
課程體系是由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若干課程按一定的結構組成的具有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功能的統一整體。課程是由具有相關性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而成的結構體系。課程與課程體系是相互聯系、相對劃分的兩個不同的結構層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就是要求從人才培養模式的總體設計和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整體走向出發,合理地更新與選擇教學內容,恰當地處理內容之間和課程之間的邏輯與結構關系,使課程內部結構和課程體系結構的諸要素達到最佳的組合與平衡,以充分發揮內容與課程服務于人才培養的系統功能。
近年來,我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多樣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求我校專業人才培養遵循“以人才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知識――能力――素質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構建包括“綜合培養階段、專業培養階段和多元培養階段”的三段式培養體系。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就是根據這三段式培養體系構成。
(一)綜合培養階段課程
綜合培養階段課程是由教務處安排設置,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素質教育選修課程兩部分。其中,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思政、英語、體育和軍事實踐、理工類通識、大文科類通識、計算機基礎、創業教育、信息檢索與利用以及健康教育,共計58學分課程。素質教育選修課程分經濟管理類、人文社科類、外語類、藝術類、自然科學類和其他類六方面內容,由教務處確定課程目錄,每學期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共計8學分。這部分課程主要是鼓勵教師利用研究成果,開放有利于文理交叉滲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選修課程。
(二)專業培養階段
專業培養階段課程包括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干課程兩部分。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工程制圖基礎》和《現代儀器分析》,共計33學分。專業課程包括《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化學》《材料科學基礎》《電子材料》和《印制電路材料與工藝》。其中,選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化學》《材料科學基礎》和《電子材料》為專業核心課程,突出專業培養的方向和特色。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我們在部分需強化實踐能力的課程中設置了課內實踐教學內容,如現代儀器分析、工程制圖基礎、化工原理和高分子材料課程中均設置了課內實踐課程內容。
(三)多元化教育課程
多元化教育課程包括專業提升類、跨專業選修類、創新創業類和國際交流類四大部分。這些課程旨在為推進我校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滿足社會對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實現分層、分流教學而設置,供學生選修。材料化學專業的提升類課程主要包括《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基礎實驗技能》《專業英語》《半導體材料》《工業分析》《材料物理基礎》《大學生數學提高課程》和《大學生英語提高課程》等14門課程,共計18學分。另外三部分則根據其他專業和教務處設置相應的課程內容,學生可自由選修。學生可以在專業提升類、跨專業選修類、創新創業類和國際交流類中任選一個部分,也可以在各模塊間實行學分互換。
(四)實踐教學課程
隨著我校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實踐教學改革力度逐漸加大,在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置中實踐教學內容比例明顯增加。實踐教學安排以體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按照“課程單項性實驗、課程綜合性實驗、專業綜合性實驗、跨專業綜合性實驗和創新創業實踐應用開放性實驗”分層次展開。材料化學專業不僅是理論性強的學科, 而且也是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需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我校材料化學專業實踐教學安排包括基礎實踐,即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和物理化學實驗,與學科基礎理論課程相配套的學科基礎實驗;專業實踐,即綜合實驗;綜合實踐,即畢業(論文)設計和生產實習;綜合素質,即軍事實踐、思政社會實踐、就業指導和素質拓展,這部分學分是36學分。通過實施“一體化、分階段、多層次”為特征的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自主地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 提高實踐能力。
三、結語
隨著教學工作的逐漸深入,課程體系的探索和完善將是我們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務。更新觀念,深化改革,加強建設,強化管理,精心打造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耙再|量求生存”,努力提高辦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材料化學專業辦成省內優秀、富有獨立學院特色的品牌專業,為社會輸送基礎扎實、技能優良、創新能力較強的材料化學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胡長員,李文魁,多樹旺,婁謹,沈友良.材料化學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J].江西化工,2009(3).
[2]董秋靜,羅春華,韓燕,崔玉民. 教學型高校材料化學專業定位及課程體系思考[J].廣東化工,2009(37).
[3]禹筱元,羅穎,董先明.材料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實踐[J].高教論壇,2010(1).
[4]耿樹東,張福勝,張鈺.材料化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28).
[5]瞿曉岳,劉常坤,孫延一.材料化學專業階梯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25).
[6]李松林,阮建明,劉繼進,何軼倫,周忠誠,黃勁松,歐陽鴻武.中南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
[7]文勝,龔春麗,鄭根穩,汪連生,周環波. 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建設[J]. 孝感學院學報,2010(30).
【關鍵詞】藥物制劑;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實踐
藥物制劑專業是研究如何將原料藥制成適于醫療應用的成品藥,是一個兼屬藥品生產及其安全有效應用的綜合性專業。其目標主要是培養具備藥學、藥劑學和藥物制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能在藥物制劑和與制劑技術相關的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改進和質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藥物制劑專業是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和領域,具有較強的學科綜合性、技能實踐性的特點。
藥物制劑專業是2009年在我校開設的本科專業,結合藥物制劑專業的特點,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實踐是我們農業院校開設此專業的關鍵。我們探索適合我校特點的藥物制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再通過實踐教學強化學科發展。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有特色”的原則,探討藥物制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和實踐教學的發展,以適應藥物制劑專業人才的培養。
1、課程體系的設置
1.1藥物制劑專業主干課程的設置
藥物制劑主要培養能在藥物研究與開發、生產和管理等領域從事天然藥物提取精制、藥物制劑與劑型設計和制備、藥物分析檢驗、質量評價等方面工作的科學技術人才。該專業主要學習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等30余門課程,為加強藥物制劑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該專業應具備較完整的化學和藥學知識模塊,在此基礎上,還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為此,我們將理論課程設置為由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的三階段課程體系:第一階段專業基礎課程,包括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解剖生理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醫藥數理統計、生物化學、藥理學、儀器分析等,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為學生下一階段基礎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階段專業課程,包括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生物藥劑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制劑設備與車間工藝設計等。主要是為培養學生掌握藥物制劑專業所需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在該階段的學習中,要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本著“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有特色”的原則,調整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比例,突出教學實驗、綜合訓練、科研訓練、教學和生產實習環節,使學生不僅掌握藥物制劑的基本制備原理及技術,并且通過課程實踐鍛煉與強化以滿足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需求,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醫藥行業生產一線,具備藥物制劑和藥物制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制藥工藝設計、藥物制劑制備、生產、質量檢驗與控制、藥物研發、銷售和管理等能力,可在藥廠、醫藥公司、醫院、藥品檢驗部門、研究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制藥工藝設計、藥物劑型制備、藥品生產、質量控制、經營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1.2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的設置
從教學實習、教學實驗、生產勞動、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科研活動、創新與素質教育等方面進行實踐性教學環節改革的探討。分別建立相應的基本框架,即基礎實驗能力、綜合實驗能力及實驗能力拓展,分別從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實驗、專業實驗教學、實習實踐、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創新與素質教育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實驗目標: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課程實驗訓練和考評,使學生熟練掌握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基本操作,如稱重、量取、傾倒、觀察現象和科學分處理結果和數據等,要求學生結合理論課的學習,將實驗原理理解透徹,練好扎實的基本功,具備規范化操作的基礎實踐能力,總結分析問題能力。專業實驗教學目標:在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實驗基礎上,根據已學過的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的理論知識進行專業實驗設計。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踐中,使學生具備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業實踐能力。實習實踐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學實習和生產實習,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萍紕撔履繕耍褐饕峭ㄟ^我校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實踐目標:主要是安排學生進入藥廠,企業根據本院實習要求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提高學生處理復雜社會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明確自我發展目標和職場規劃。
1.3對課程體系的實施
通過專業理論課方面、實踐教學環節、畢業環節等環節的實踐,找出問題與不足,制定解決方案。專業理論課方面,每一門專業理論課都成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研究團隊,團隊內教師職稱結構及學歷層次合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實踐教學環節,藥物制劑專業共開設兩門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實驗課程:無機化學實驗和有機化學實驗;六門專業基礎實驗課程: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醫藥數理統計實驗、生物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學實驗和藥理學實驗。六門專業實驗課程: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藥物化學實驗、藥劑學實驗、藥物分析學實驗、制劑設備與車間工藝設計實驗。以及相關的專業選修實驗課程,生產實習,教學實習等實踐環節,通過實踐教學,學生提高自身實驗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嚴謹的態度。畢業環節,本專業的畢業設計,以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契機,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及藥廠制劑設計中。
2、教學實踐改革[1]
2.1基礎實驗訓練層。以我校藥物制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為重點,確立訓練學生基礎實驗理論、基本實驗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同時,認識到實踐對今后工作的重要性,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同時增強對基本操作的熟練程度。
2.2綜合實驗訓練層。通過方案的確立,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前期學到的實驗技能,解決一些生產實際問題,并明確這些技能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生產意義。
2.3實驗能力拓展層。通過教學實習環節、第二課堂活動、師生合作課題、到藥廠生產一線鍛煉等方式,拓展學生的實驗能力并能緊密結合前沿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化的生產實踐。通過完善藥物制劑專業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專業基本操作技能和專業應用能力。為吉林地區中藥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3、落實措施
3.1對藥物制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進行修訂。到醫藥企業、兄弟院校進行人才需求狀況調研;召開學生座談會;根據藥物制劑專業培養目標,制定切合我校實際的人才培養方案。
3.2改革教學模式[3]。藥物制劑專業教育與公共教育并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搞好第一課堂教學的同時進行第二課堂教學活動,使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相互融合,知識結構合理化、課程體系最優化、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基本要求統一化、學生發展個性化。
3.3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校外藥物制劑GMP實訓基地進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合一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由原來的理論為主轉為理論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按實際生產流程,對主要理論教學內容進行消化與理解,從而使實訓內容有針對性,理論教學內容的學習更深刻、更扎實,兩者相輔相成。
3.4加強師資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加強師資教師隊伍的建設,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學緣結構,穩定骨干教師隊伍,造就拔尖人才,培養若干名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國際、國內有相當知名度的學術創新團隊,建成一支整體水平較高、充滿活力的適應學校事業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通過貫徹實施國家及教育部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計劃”,造就一批國際國內一流學者和優秀學科帶頭人。通過實施學校的“院士工程”、“紫江學者計劃”、“優秀團隊計劃”、“優秀后備人才計劃”和“博士后培養計劃”,形成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富有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的學科梯隊。師資隊伍建設,將圍繞學?!?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進行,通過科研啟動經費、科研配套經費和博士后專項基金等方式支持師資隊伍建設,從而提升學校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結合農業院校藥物制劑專業情況,鼓勵教師“走出去”,到藥企等生產一線鍛煉實踐教學能力,達到“雙師型”要求。
3.5加大實習基地建設。建設實習基地作為高校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途徑,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部分學生在思想上對實習認識不足,不能適時進行角色轉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實習過程中缺乏職業精神;對實習基地專業指導教師隊伍的配備上,部分高校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的指導工作流于形式,實習質量難以保證;學校、學生和實習單位三方之間的責權劃分不清,當學生和實習單位發生糾紛的時候,學校和實習單位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等。這些問題是我們在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亟需解決的。
農業院校藥物制劑專業要求學生掌握藥學、化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通過藥劑學、藥物化學、制劑設備與車間工藝設計等方面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具備藥物劑型和制劑的設計、制備、質量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使本專業學生得到系統的藥劑學知識與技術的培訓。因此,農業院校藥物制劑專業課程設置不應單純地以學科型為主,應兼顧學科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即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社會的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的認可為依據來設置課程。藥物制劑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課題組成員在實踐中也體會到只有與時俱進,時刻關注學科發展方向,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修養,才能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陳玉霞.藥物制劑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實驗室科學,2007(6):47-48.
1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專業名稱更名后,相應的其課程體系以及人才培養目標也將會有一定的調整。主要的改變是新增了能源供給系統方面的內容,同時增加了熱科學原理和方法方面的學習深度和廣度。目前,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行業的迅速發展要求高校提供更多的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并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人員,無論在作為甲方的業主、負責設計的設計院、負責建造的建筑單位、還是從事運行管理的物業管理公司,都大受歡迎。然而,通過調研發現,用人單位對目前本領域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普遍不太滿意。諸多用人單位反映,新招聘進單位的畢業生在專業知識面、背景知識及實踐經驗等方面都比較欠缺,很難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原有的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因此,研究滿足行業需求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對于本展業的發展、提高就業至關重要。
2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更新
專業名稱改變后,專業范圍與原有范圍相比有所擴展,所以原有的課程體系顯然不足以涵蓋現有專業知識體系的內容;另一方面,本行業作為我國最具活力的行業之一,在不斷推出新技術和新裝備,這都對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然而,原有的課程體系和部分教學內容已顯得比較落后,甚至一些即將淘汰的產品和技術還在給學生講授;同時,一些教學內容和不同課程里均有講授,顯得重復,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擠占了講授新知識的時間,進而形成了新的應用技術于陳舊的教學體系之間的矛盾,導致培養的學生無法適應行業的需求。針對上述情況,提出:新的課程體系必須符合人才培養和行業需求的原則,進而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在專業課基礎課方面:增加熱科學原理和方法方面的課時。在原有體系中,熱科學方面的前期基礎學習在大學物理課程中,后在專業基礎課之一—傳熱學課程中系統進行了學習,但是這些內容對于新課程體系來說內容偏少,需要增加內容。在專業課方面:新的課程體系中需新增能源應用技術方面的課程。這樣,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就業面,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如此,新構建的課程體系將更加合理,也更符合行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
3設定新的知識體系下所包含的知識單元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76
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人才培養目標,是保持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關鍵。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了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的新時期,經濟也保持穩步的增加,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探討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O,對于高職院校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級技能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基于項目驅動課程建設模式,更能夠符合學生就業的需求,也是高職院校積極探討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1當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
1.1專業課程結構趨同
在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中,更多的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實踐應用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且相關專業或者相近專業的課程設置有很多是重復的。沒有與專業體系知識結構相一致。這也是導致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是很明晰,理論課程的交叉與重復,又導致專業的培養方向性不明確。再者,理論課程的內容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偏差,有的消費個性化分析存在資料陳舊,數據不詳實,市場定位也沒有及時與現代信息時代相吻合等,這些差別容易給學生學習產生誤導。
1.2專業培養目標與企業人才需求存在偏差
在這方面,學校主要想通過素質教育,來提高學生綜合技能的提升,以滿足人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更多的企業在招聘人才時,更注重員工的“行為導向”,而對素質要求并沒在學校所想的那么高。在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素質的提高對于學生今后職業發展與規劃有很好的促進,但作為一名剛入職的新員工而言,業績和成果是企業對他們最基本的要求。
1.3營銷理論與技能與專業技術的沖突
市場營銷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工程技術領域的發展仍顯出諸多不足。專業技術的知識無法與營銷理論結合起來。一般來講,具有良好專業技術能力的人員,經過一段時間營銷理論的學習與實踐,可以很快的成長為該專業領域的營銷人才。而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對技術領域的不了解,使其很難進入到技術領域開展市場營銷工作,這給現有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課題。
2基于建立項目驅動的市場營銷課程體系建設的建議
2.1重構課程體系建成優質核心課程資源
為適應企業現代營銷模式多元化的需要,市場營銷專業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構建能力三遞進、銷售三結合的課程體系,即通過市場營銷基礎課程、技能核心課程及專業拓展課程的教學和實踐,提高本專業學生基礎能力、專業技術、綜合技能的進步和發展。優化專業核心課程設置,開設不同營銷方式課程,培養學生具備多種營銷能力。
2.2“工學互融”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通過與企業深度合作,將企業現在和未來的人才需求作為培養目標,將企業對本專業崗位要求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企業市場運營的相關知識,教學評價中結合企業考核評價,提高人才培養與企業的深度結合。通過舉辦企業專家講座、品牌策劃技能大賽、營銷狀元秀、跳蚤市場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在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也要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指導專業建設作用,聽取企業對教學改革及校企合作的建議和意見,從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2.3以項目驅動為主線設計課程體系
2.3.1理論基礎
項目驅動課程體系的建設,是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合作學習理論在實踐中運用的有效的探索。通過在一個項目驅動下來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學習、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利用本專業課程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創新與合作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更順利的進行下去。
2.3.2項目流程的確立
一個項目可以是會議或者展覽、某一營銷策劃方案、渠道建設、網店(微店)建設、某個慶典、某項具體活動等。應根據不同項目實施,確定相與之對應的工作流程。在確定工作流程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流程的具步驟以及每個流程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提高項目實施中利用專業課程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3.3依據項目流程設計課程體系
在進行項目驅動市場營銷人才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必須做到學生的需要、學科的發展、社會實踐作為課程體系建設的根本,重點對學生市場分析能力、交流溝通專力、項目管理能力的培養,提高項目實施的針對性。課程體系根據培養重點,由項目管理流程課程、平臺通修課程、營銷實踐模塊、營銷專業課程模塊、專業拓展模塊等組成。
一是項目管理流程課程:其內容以市場營銷專業必修課程為主。其中項目策劃包含營銷策劃、投資學等課程。項目研究包含消費者行為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等課程。項目組織包含市場渠道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談判與推銷等課程。項目現場管理包含銷售管理、管理溝通、服務營銷等課程。客戶管理包含客戶關系管理、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等課程。
二是平臺通修課程包括專業必修模塊以及通識模塊。本專業必修主要包括營銷專業必修知識類課程。通識模塊包含必需的政治、文化、身體類課程,例如馬哲、計算機基礎、大學英語、體育等課程。
三是營銷實踐模塊。此模塊主要以學生技能訓練和實踐性教學為主,以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提高為目標,將專業知識、校內實訓、企業實習等相結合,從而縮短學生崗前適應期,進一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使高職院校培養出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技能性人才。
四是營銷專業課程模塊。主要是限定選修課,一部分包含品牌管理、價格策略、廣告學等課程;另一部分包括: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移動商務與電話營銷、電子商務系統規劃與設計等課程。
五是拓展模塊。主要包括文化素質拓展、專業知識拓展、非專業知識拓展等課程。在這方面,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不僅要學習好本專業的知識,還要為今后職業發展儲備其他方面的知識,通過拓寬學習面,可以?x修學生感興趣的技術專業課程,也可以學習相關文化方面的知識內容。這些方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選擇,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其就業面的廣度。
3課程體系優化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3.1實訓項目的選擇和制定
在實訓項目的選擇時,要注意根據市場營銷專業學習過程來進行,項目要符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的相關知識要求,也要保證每個項目完整性和系統性,最好具有整合不同知識、不同專業的特征。而且項目要相互支撐,互為補充,從而使得通過一個或若干個項目群可以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完全覆蓋。定期對項目進行評估和調整,根據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崗位需求,分析項目選擇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優化項目的針對性。
3.2教學方法的整合與固化
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這也是由教師課程和項目的認識不同所決定的。這些不同之處,造成同一門課程不同的教學效果出現波動。這方面,在課程體系的建設方面,也要加以注意。通過教師團隊統一對項目和課程體系的認識,在運用項目優化課程體系后,對課程教學方法也要進一步討論和研究,尋求滿足項目要求的教學方法,并對其教學方法進行細化,從而可以保證專業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從而實現項目整體目標。
相對于傳統人才培養,新經濟的發展對傳統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最近幾年,通過對多個企業方對所聘用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滿意度的調研問卷以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統計的信息來看,17%左右的畢業生能夠基本獨立完成崗位工作,其余的83%左右的畢業生不能獨立完成工作,仍需經過兩到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實踐才能夠做到獨立工作[1],物流管理本科畢業生的理論應用于實踐能力相對欠缺已經成為物流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此外,這也反映出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作為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實施載體———課程體系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課程體系不合理,課程的設置與企業的需求不對應等問題。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系統科學的專業課程體系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要落實到具體的課程教學環節,因此,課程體系設置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研究分析目前國內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現狀,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具有重要意義。
二、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現狀及不足
目前,國內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存在如下問題:
(一)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不夠系統科學自從教育部批準高校設置物流管理專業以來,先后已有較多所高校先后設置了物流管理本科專業[2]。然而,大部分高校僅僅在原來相關的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增設或調換了物流相關課程,或者把同類兄弟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拷貝過來作為自己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并沒有在課程設置上作科學、系統的分析與論證,更沒有將培養方案中畢業生的培養定位及自己院校的專業特點考慮進去,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二)實驗室建設缺乏針對性,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國內有些高校在建設物流實驗室的過程中僅僅片面追求實驗室建設的先進性,未將院校以及專業特點考慮進去,從而導致實驗室建設缺乏針對性,沒有結合院校自身的專業特色設置相關實驗課程。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實驗室建設中缺乏崗位能力調研,存在企業崗位設置缺位的問題,實驗室建設缺少企業實踐運作環節,從而導致實驗課程的實戰性不強,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實驗室的利用率也較低,物流管理實驗教學的質量也不高。
(三)理論課程的設置與實踐課程銜接不好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性較強,因此實踐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實踐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能夠使學生深入理解物流知識,并進一步提高其在物流管理實踐中的動手能力。然而,當前大多數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存在實踐環節課時數偏少,實踐教學的具體內容較簡單、單薄,并且與物流管理理論相關性較差等現象。與此同時,部分高校也對建立校內、外綜合性物流實習基地不重視,因此造成學生的物流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之間銜接不好。因此,針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各高校應對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展開研究,以構建科學、系統、強化實踐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三、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路徑
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需以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并且參考教育部物流教學指導委員會下發的《關于物流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的要求制定相關培養方案[3],以制定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編寫教學大綱—創新實踐性教學條件為建設主線,關注整體效益,注重系統優化,以實踐作為檢驗的標準,不斷調整提高。在新時代電商物流背景下,要求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體現跨學科專業融合的特點,突出辦學特色,并且以對接產業鏈為前提,積極推進產學研相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注重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素質教育協調發展。根據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相關要求,根據高等教育“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認識實踐、課程實踐、綜合性課程設計、職業能力形成綜合性實踐四階段的實踐教學體系[4]。第一階段—認識實踐,即通過去企業認識實習,在實驗室仿真模擬,使學生了解物流管理專業相關工作內容;第二階段—課程實踐,即通過軟件操作、研究報告等方式組織物流相關課程實踐,通過實踐使學生更深入掌握物流專業課程知識;第三階段—綜合性課程設計,即運用管理學、運籌學、系統論等相關理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第四階段—職業能力形成綜合性實踐,綜合運用理論與實踐知識,利用實驗室硬件設備模擬企業實際運行環境,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相關的數據整理、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并完成模擬企業運行,既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用于實踐的能力。
(一)與相關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以保證物流管理實踐教學的前沿性和有效性,可主要開展以下幾種活動:(1)認識實習。認識實習主要包括拓展性閱讀、專業性講座、去企業實地參觀等,通過拓展性閱讀及專業性講座,可以使學生了解目前物流行業發展狀況、行業趨勢等前沿知識。通過去企業實地參觀,可以加深學生對行業運作的感性認識,為之后學習的課程及以后工作打下基礎。認識實習一般可以安排在大一第二學期。(2)專業實習??梢园才艑W生在大二之后進行物流管理專業實習,選擇知名物流公司作為在校生實習基地,要求學生采用頂崗方式在企業開展一個月左右的專業實習,通過專業實習可以達到如下目標:一是鞏固之前所學的物流管理理論及實踐知識;二是通過崗位實踐,可以深入了解物流行業現狀及具體崗位職責;三是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認識到自身知識的不足,從而在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中保證學習有針對性。(3)校企聯合進行人才培養。為充分發揮高校和企業雙方優勢,發揮高校為行業、社會提供人才的功能,使高校能夠為企業培養更多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同時也為學生的實習實訓、就業等提供更大空間,需加強同業界知名物流企業開展人才聯合培養合作,在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校企雙方需建立長期緊密的人才培養合作關系。(4)畢業實習。畢業實習是指學生在畢業之前,即在完成全部課程之后到企業現場參與一定實際工作,通過綜合運用全部所學專業知識及有關基礎知識解決專業技術問題,獲得獨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業務上、能力上得到全面鍛煉,并進一步掌握專業技術的實踐教學形式。畢業實習在大四階段完成,是培養合格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實踐環節。校方可通過多種渠道建立與相關物流單位的友好合作,逐步建立足夠數量的校外教學實踐培訓基地,以使學生在畢業前能得到較好的崗位實踐訓練。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F224-39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分析
高職教育的專業培養目標是依據社會相關職業崗位(群)的職業功能與職業人才規格而制定的。專業培養的教學過程設計則在對社會相關職業崗位(群)分析入手的基礎上,從相關職業崗位(群)的操作程序中列出操作點,篩選出符合相關職業和相關崗位群共同點的主要操作要素。這些具有職業崗位(群)職業性特征的操作要素是專業培養教學過程設計的邏輯起點。
1、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向
信息產業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隨著我國軟件業規模不斷擴大,軟件人才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依據這一現狀,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定位為:適應社會崗位需求的,具有優勢職業品質與技能,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知識,能夠從事計算機軟件系統開發與維護的初級程序員。
2、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采用“雙證融通,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也是一種學歷教育和職業資格認證相融合的教學模式。“雙證融通”是指在課程中引入國家或企業職業資格標準,以職業功能為模塊,開展綜合實踐訓練,強化崗位技能與綜合職業能力“。工學結合”的實質是以能力為中心,以素質、技能為目的。
二、計算機應用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質是基于就業崗位定位的職業要求,由工作任務(項目)的過程分析推導出典型的工作過程,再從這一典型工作過程中導出所需知識和技能,然后建立起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1、課程體系
通過企業調研,根據程序員崗位群的職業要求,從問題提出到問題的解決,要經過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程序設計、程序調試、試運行等環節。每個環節既可相互獨立,也可聯合起來構成一個項目完整的開發過程。
根據專業對應工作崗位(群)的工作過程分析,每個工作環節都有其特定的知識與技能要求,如編寫系統需求說明書、概要分析報告、詳細分析報告、界面設計、模塊設計、代碼編寫以及測試計劃和用例等。我們在完成工作過程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對這一過程涉及到的知識和技能進行了重組、簡化,從而得到相應的課程設置,并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安排學習、訓練的時間。
2、課程結構
我們以職業崗位(群)工作過程中的操作要素為依托,分別列出每一要素在操作時所需要的技能、知識和相應的職業道德、行為、品質、心理、能力、體能、形象、拓展、證書等職業崗位資格和素質要求,并對此進行整理歸納,分門別類設計出課程及課程結構。
雖然高職院校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但它更兼具高等教育的角色,這是高職與專業培訓機構的最大差別。為此,我們將涉及高等教育任務及公民素養培養的課程又歸為基礎課程。所以,整個專業課程結構可分為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實務課、技能實訓課和崗位實習)、職業拓展課程和社會活動課程四個部分。
(1)基礎課程
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公民和現代職業人所應具有的必要的政治思想、思維方法、道德、品質、修養、體質、語言、工具等共同性的基礎知識、技能與素質所涉及的課程為基礎課程。該類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計算機文化基礎、體育、國防教育與軍事訓練、形勢與政策教育、衛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教育等。
(2)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是指依據職業崗位(群)的要求,為培養學生具有相應的知識、技術、能力、素質等而設置的課程。依據課程的知識和能力特征又可以將專業課程分為理論課、實務課、技能實訓課、崗位實習四大類。
①理論課,指以理論知識為教學內容的課程。包括高等數學、計算機電路、工程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結構等。
②實務課。主要是指教學內容既包含理論知識,又需要技能實訓的課程。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Visual 程序設計、程序設計、SQL SERVER應用、Java程序設計等。
③技能實訓課。技能實訓課是指以技能實訓為主要教學內容的課程。包括網頁設計與制作、圖形圖像處理、動畫設計與制作、網站建設與管理、IT市場營銷、禮儀與溝通、應用文寫作等課程。
④崗位實習。崗位實習主要是指直接面向行業和崗位,讓學生從認知、感知到完全適應職業崗位的課程。包括專業認知考察、崗位見習、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
(3)拓展課程
拓展課程是在專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為增強職業發展后勁,拓展專業,提高綜合素質,提高競爭優勢所設置的課程。拓展課程分為專業拓展、人文素養、藝術基礎與欣賞、必讀書籍、考級考證五類。
(4)活動課程
以活動形式為主要載體的,實施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課程為活動課程。目的在于提高綜合素質,重在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活動能力?;顒诱n程有:主題班會、社團活動、公益服務、社會實踐。
三、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革對策
在傳統教學方法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多以學科為中心,難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技能,更不利于開發學生的智能。為了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需要將以“學科為中心”轉變為以“能力為中心”,邊教,邊做,邊學。
1、強調實踐教學
計算機科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必須通過實驗方能達到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實踐教學是個整體觀念,要打破各個實踐環節各自為政的局面。我們根據系統設計,將實踐教學分為基礎實驗、專業實訓、現場實習三部分,它們又是一個完整體系。教學計劃要對基礎實驗、專業實訓、現場實習統籌安排,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相互滲透。
2、改革考核評價方法
為適應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高職院校必須改革考核、評價方法。要以考查學生能力與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目的,改變單純以理論考試測定成績的方法,不再單憑一紙試卷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以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和項目實踐能力來決定。要盡可能地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如課程設計、技能測試、專題報告、口頭與書面問答、直接觀察等。突出職業資格標準的導向作用,體現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教育的緊密結合。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高等職業院校兼具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身份,因此,它不同于學科式教育的本科院校又區別于以就業為目的的專業培訓機構。高職人才培養是一個復雜系統工程。在探索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要正視當前高職教育所面臨的根本性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問題的解決思路,并為下一步專業建設明確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凡.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