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09:49: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信息安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引言
移動互聯網主要是指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新型技術。它主要包括了兩個層面:一方面包含了互聯網不受傳統現實社會約束限制的個性,強調自由、平等的特性;另一方面在隱私性、攻擊性等方面相比傳統互聯網具有更大的威脅。移動互聯網的優勢顯著:其一,移動互聯網的接入成本低,它可以憑借手機隨時隨地進行接入;其二,移動互聯網對接入地點沒有特殊要求,只要是有移動網絡信號,就可以接入。
移動互聯網信息主要是指利用移動互聯網,可以存取、訪問的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信息。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具有幾個特點:其一,保密性,主要是指信息不被未授權解析與使用的特性;其二,完整性,主要是指信息傳播過程中,不會遭到任何篡改;其三,可用性,主要是指不論處于何種情況下,信息與信息系統都能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基礎上被使用;其四,真實性,主要是指信息系統在交互運行的過程中,信息的來源與信息的者是真實可靠的。
2 制約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的因素
2.1 移動互聯網運行的全民性
移動互聯網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互聯網自產生起就帶有公開性、全民共享性。目前,這一趨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更加顯著,但是隨著全民廣泛參與到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中,這就導致移動互聯網的控制權被分散。由于移動互聯網使用者的利益、目標以及價值等方面都不盡相同,因此,對移動互聯網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也就容易產生分歧,促使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的問題變得更加廣泛、復雜。
2.2 移動互聯網監管不嚴
我們對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界定不明晰、管理觀念落后等問題。比如對移動互聯網上頻繁出現的不良信息的劃分不明確,這就導致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監管時,沒有可以依據的規則,進而導致監管過度或不力。
2.3 缺乏核心的移動互聯網技術
我國的移動互聯網處于起步階段,缺乏自主性的網絡和軟件核心技術,這就導致我們在移動互聯網運行過程中不得不接受發達國家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規則與標準。此外,由于我們的移動互聯網核心技術主要是源自他國,這就導致我國的移動互聯網常常會處于被竊聽、干擾以及欺詐等信息威脅的狀態之下,造成我國的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管理系統極為脆弱。
2.4 缺乏制度化的移動互聯網保障機制
我國對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的管理并沒有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保障制度,同時也沒有建立有效地安全檢查制度與安全保護制度。此外,我國現有的政策法規很難適應當今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發展的需要,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保護還存在著大量的立法空白。
3 建立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的措施
3.1 政府應充分發揮其職能
政府在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管理中,應占據主導地位,引導整個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向著健康方向發展。首先,政府應發揮應急事件指揮者的角色。政府對控制一般網絡公共信息安全事件演變為危機事件肩負巨大責任,需要通過自身的能力使社會秩序盡快恢復正常。其次,政府應對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相關法律進行監管。政府應依據相關法律對移動互聯網信息是否安全運行進行有效監管,同時應不斷完善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中薄弱環節的法律法規制度。
3.2 加強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法律建設
建立手機實名制法律。手機實名制對預防手機犯罪、凈化手機信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實施手機實名制能夠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我國制定的《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對手機實名制就進行了明確規定,與此同時,若想讓手機實名制充分發揮其作用,就必須加強公民隱私權益方面的建設。
完善公共信息安全法律法規。首先,應重點建立信息安全的基本法,保障信息安全的各項問題有法可依;其次,可以在專門信息安全基本法出臺之前,建立必要的、急需的單行法;最后,在建立信息安全法的時候,應盡量避免采用制定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方法代替制定全國性法律法規。
3.3 組建統一的管理機構
建立統一的移動互聯網管制機構時,應遵循三個原則。首先,管制機構建立的獨立性原則。建立的管制機構不僅要獨立于電信運營企業,同時還應該獨立于任何行政部門,這樣才能夠保障管制機構辦事的公正性。其次,管制機構建立的依法設立原則。在建立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管制機構時,應以《電信法》或專門管制機構法對所建立的管制機構的職責進行明確劃分。最后,管制機構建立的融合性原則。管制機構應是一個綜合性的管制機構,它所監管的范圍應該包括整個信息通信領域。
3.4 加強終端安全保障技術研發
(1)重視病毒防御。當前的移動互聯網終端基本上都是職能設備,采用的都是專門的移動操作系統,這些操作系統必須具備對常見的病毒、木馬等的防范功能,同時也應不斷降低應用軟件系統可能出現的安全漏洞。
(2)實施軟件簽名。軟件簽名的實現能夠保障軟件的完整性,從而避免用戶的信息被篡改。此外,當應用程序發現信息被篡改后,能夠及時向用戶發出報警信息。
(3)采用軟件防火墻。在終端設備上應用軟件防火墻,用戶可以通過設置白名單與黑名單對設備上傳入與傳出的信息進行有效地控制,保障信息安全。
(4)采用加密存儲。用戶對設備上的重要信息應在加密之后再將其存儲到終端設備中,這樣能夠有效避免非法竊取現象的產生。與此同時,用戶在加密與解密的時候,一定要快速的完成,以防信息被竊取。
(5)統一管理。對安全設備應該進行統一管理,即在一個統一的界面中能夠對全部的安全設備都進行相應的管理,并對網絡中的實時信息進行及時反映,然后可以對得到的各種數據進行匯總、篩選、分析以及處理,從而提升終端對安全風險的反應能力,降低設備受到攻擊的機率。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公共信息安全日益成為突出問題。保障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不僅對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同時與國家安全也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從政府、法律、統一的管理機構以及終端安全保障技術研發這幾個方面入手,加強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的保障機制。只有大力保障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的安全性,才能夠促使移動互聯網更加健康的發展,使移動互聯網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參考文獻
[1] 滿代軍.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2] 毛曉娟.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
[3] 陳奇毅.移動互聯網公共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分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1:108-109.
[4] 范淵.移動互聯網警鐘長鳴信息安全保障迫在眉睫[J].杭州(周刊),2015,05:15-16.
目前,我國對信息安全政策并未給出明確的定義,但我國很多專家學者都對信息政策做出了定義。雖然目前國內外關于信息政策的含義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對信息政策的范圍和內容也缺乏統一的認識,但對于作為我國信息政策重要組成部分的信息安全政策的定義仍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因此,筆者首先對信息政策定義進行歸納研究,從而進一步探討我國信息安全政策的定義。當前,我國學術界對國家信息政策的概念有多種表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①從管理的角度出發,信息政策是國家根據需要規定的有關發展與管理信息事業的方針、措施和行動指南;②從決策的角度出發,信息政策是政府或實體為實現一定的目標,如信息自由流通、信息資源共享而采取的行動準則;③從信息活動出發,認為信息政策是調控社會信息活動的規范和準則。以上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對信息政策進行了定義,但它們在目標和功能上是一致的,可以歸納為信息政策是指在為解決信息管理和信息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涉及公共權益、安全問題,保障信息活動協調發展而采取的有關信息產品及資源生產、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進和推動相關信息技術發展的一系列措施、規劃、原則或指南。借鑒信息安全和信息政策的定義,筆者認為:信息安全政策是指為保護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使內部信息不受到外部威脅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規劃、原則或行動指南。
2信息安全政策的作用
2.1信息安全政策是保障社會團體組織實現信息安全管理目標的行為準則
不同的組織團體根據自身的信息安全的需要制定一系列作用于組織內部的信息安全政策,這些政策主要包括保障信息在收集、傳播、服務和共享等方面安全的規章制度,以及相關的激勵和處罰條例,這些信息安全政策對組織內部人員對信息的安全使用提供了行為規范,從而保障了信息活動安全順利進行。
2.2信息安全政策是對信息系統安全運行機制進行調節的一整套政策體系,對我國信息事業安全發展具有宏觀推動作用
信息安全政策是一個龐大的政策體系集合,它是在國家信息政策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信息安全狀況,而制定的一系列保障信息工作安全進行,信息市場快速、安全、穩定發展的原則、指南、規定、條例等。這些安全政策為我國信息工作和信息產業的安全發展起到了宏觀指導和規劃作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我國信息工作安全進行和信息產業安全發展。
2.3信息安全政策是我國信息安全建設的方針、原則和辦法,它對我國信息安全活動起到指南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事業的發展,涉及信息安全領域的問題愈來愈多,如何才能保障信息在流通使用各個環節中的安全已成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熱點。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雖然為信息安全起到了技術保障作用,但卻不能對信息安全使用、保障信息安全建立起秩序并起到指導作用,信息安全政策彌補了技術上的不足,建立起了我國信息安全建設的方針、原則和辦法,對我國信息事業的發展建設和信息活動的安全進行起到了指南作用。
3信息安全政策的本質
信息安全政策是一種政治政策措施,而政治政策措施具有多種規定性,這些規定性放在一起使得政策成為權力機關為達到一定的目標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它是理論與實踐的中間環節,因此它具有理論和實踐的二重性。
? 3.1信息安全政策是維護信息環境趨向和諧和正常運轉的基礎
信息安全政策是解決信息安全問題的最直接環節,信息安全政策制定的正確與否決定著信息安全政策目標能夠實現與否和信息安全政策實施的程度及范圍,信息安全政策的實施是完善、維護現有信息安全政策,制訂新的信息安全政策的基礎,通過信息安全政策的有效實施和完善健全,信息在信息流通的各個環節的正確性、安全性、完整性、冗余性得以保障,從而使信息環境更加美好和諧的運轉。
3.2信息安全政策是政策主體站在公共立場上維護信息不受侵害的重要工具
信息安全政策的制訂實施為維護信息安全提供了保障工具,它的制訂和實施從公共立場上維護了政策主體的利益,然而由于信息安全政策主體即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實施者和信息政策客體即政策目標人群之間存在著價值取向地位不同的問題,從而導致了信息安全政策主體和目標群體的價值能否獨立在信息安全政策過程之外,換而言之:信息安全政策制定者、執行者及目標群體自身的價值取向是否會影響政策最終地價值趨向就成為了研究關鍵。筆者認為:雖然信息安全政策的主體是站在維護公共信息安全的角度來制定和執行信息安全政策的,但是由于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執行者在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中或多或少的受到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政策目標與政策目標群體在價值取向上不完全吻合,使得信息政策過程不再是直線過程,因此,希望信息安全政策一出臺就能解決所有的信息安全政策問題是不現實的,這是對信息安全政策主體和信息安全政策目標群體主觀能動性的否定,也是對信息安全政策過程中自上而下的信息流的忽視,更是把信息安全政策當做一成不變的決策結果和行動指南的唯心思想。
4信息安全政策的功能
4.1導向功能
信息安全政策的向導功能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表現出來的:①借助于信息安全政策目標群體目標因素,來規范目標群體的行為方式。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者根據其對信息安全事業發展的客觀過程、變化趨勢以及目標群體的需求分析進行預測,提出政策目標,并為目標實現制定具體方針、步驟、方法及措施等,以此規定人們的行為準則,從而使信息活動能夠安全進行。②借助目標群體的價值因素,來規范目標群體的行為方向。信息安全政策目標群體的自利性以及對信息安全政策的理解認知程度,都是影響信息安全政策頒布施行的關鍵因素,信息安全政策能夠通過其價值系統來明示人們信息安全政策的是非界限,統一人們的價值觀念,從而達到信息安全政策的目標。
4.2調控功能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人們對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加,信息為社會各個團體帶來的巨大利益清晰可見,信息的擁有量和經濟效益成正比例趨勢攀升?,F實社會中的不同利益群體之間不可避免地會有摩擦、沖突和對抗,政府必須使用公共政策這種有效工具來對信息使用中的各種矛盾進行調控,從而減少利益團體在對信息使用爭奪過程中對信息造成的泄露、破壞、丟失等危害,以及這危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其次,信息社會之所以能夠運用信息安全政策對信息的安全流通進行調控,是因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運行不是一個自發的無序的過程,而是一個依據客觀規律、有序的過程。
4.3管制功能
信息安全政策的解決,可以通過令信息安全政策對象不做什么來達成信息安全政策的目標,信息安全政策主體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條例來禁止政策對象不做什么,或者說要使信息安全政策對象不發生政策主體不愿見到的行為,如信息泄露、信息丟失、信息盜用等行為,就必須使信息安全政策對政策目標
【關鍵詞】電力通信技術;信息安全;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如今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日趨成熟,有著越來越高的自動化水平,電力系統對通信技術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保證通信技術中的信息安全可靠,方可以更加快速的發展電力系統,促使其更加可靠的運行。
1 信息安全防護在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的應用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電網安全防護工程在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證信息的安全。本安全防護工程有機結合了管理技術和工程實施的流程,并且將其他先進的技術方法給應用了進來;從理論角度上來講,電網的安全防護系統工程,主要是將信息安全工程的模型方法給套用了過來,用系統的安全工程管理、設計、組織以及驗證等來替換單一的安全設備和設置。
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的信息安全模型,還有機組合了其他的因素,如策略、技術和管理,這樣就會有一種簡單信息安全的模型形成。信息安全工程的實施,說明信息安全是動態的過程,不能夠停止,并且需要不斷的分析安全需求,做好實時監測工作,報警響應要及時發出來,采取一系列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對審計評估產生足夠的重視,這樣一個動態的自適應安全模型就形成了。
2 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信息安全分析
一是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信息安全的典型數據加密算法: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如今在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信息安全典型的數據加密算法,可以劃分為兩類。首先是公開密鑰,公開密鑰算法主要包括兩對密鑰,分別是專用密鑰和公共密鑰,專用密鑰的安全必須要得到保證,而可以向外界公布公共密鑰。公共密鑰緊密聯系著專用密鑰,通過公共密鑰,可以解密專用密鑰的加密信息,依靠主用密鑰,可以解密公共密鑰中的加密信息。公共密鑰算法不需要依靠聯機密鑰的服務器,并且有著較為簡單的分配協議,這樣密鑰管理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簡化。加密功能是公共密鑰算法的基礎功能,還可以用數字簽名??梢杂妹荑€來分配公共密鑰中的安全實用算法,并且有些還可以作為加密算法使用,但是部分只能作為數字簽名。很多的算法,大數是其主要的運算對象,那么就影響到運算速度,在數據加密中無法使用,而在公共密鑰中的RSA算法,則是將公鑰和私鑰給應用進來。
其次是數據加密標準的算法,如今,信息技術得到了不斷發展,在各個行業內都開始廣泛應用數據加密標準的DES算法,其中,收費站、加油站等被我們所熟知,這種加密算法也被應用到電力自動化信息通信技術中。通過實踐研究表明,采用數據加密標準DES算法,可以促使加密和解密速度得到顯著提升,我們對其進行了測試,采用的是AES候選算法,結果顯示,可以達到每秒數十兆。在DES加密算法中,明文的分組長和密鑰的長分別是64bit和56bit,通??梢杂萌齻€階段來概括明文處理過程,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對IP初始置換,重新排序明文分組中64bit數據;第二個階段則是變化有著相同功能的16輪,并且每輪的置換運算和代換運算都是獨立的,并且對16輪的輸出次序進行變換,將其劃分為兩個部分;逆初始置換是最后一個階段,這樣就會有64bit密文產生。因為數據加密標準DES算法的安全性較好,因此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還有就是公開密鑰和數據加密標準算法的混合使用,RSA算法主要是分解大數,但是從理論層面還沒有得到證實,在因式分解的過程中,部分RSA的變體難度較大,甚至無法恢復RSA加密算法中的密文;有著諸多的方法都可以攻擊DES算法,如差分密碼分析法、強力攻擊等等。DES算法中因為產生了分布式系統,16循環,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降低DES算法的抗攻擊能力。
二是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信息安全系統中密匙的生成與管理:在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數據加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就是密鑰的管理技術,本管理技術需要對多個方面進行處理,如密鑰的生成、備份與存儲以及驗證與傳遞、保管與保護等等。密鑰管理技術將密鑰整個生存的周期給容納了進來,因此,較為薄弱,如果沒有合理的進行密鑰管理,就會泄露明文內容,這樣不管是認證還是接入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的信息安全技術,安全性就無法得到保證。因此,選擇的密鑰管理機制,就需要符合于通信技術網絡的應用環境、規模和特性,對管理機制進行合理判斷,以便在電力自動化通信網絡中正確運用。
3 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信息安全關鍵技術的強化
一是對電力自動化通信網絡的安全技術進行改進:要科學安全的設置密碼,盡量不要將自己的名字或者生日等信息運用起來,設置密碼的過程中,需要組合不同的符號,如英文字母、數字等等。要想保證通信網絡安全,非常關鍵的環節就是密碼安全,因此,就需要對密碼進行良好的保管。要實時監控各個網絡端口或節點,并且對電力行業通信網絡的日志定期檢查,對病毒經常查殺,及時備份那些重要的數據,對安全管理體系進行科學的改進,提升其科學程度,促使電力自動化通信網絡更加安全的運行。要對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管理意識進行強化,如果從思想層面上出現了松懈問題,那么就容易有漏洞出現于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也不能夠對不明文件隨意下載,否則就可能會導致病毒的侵入。
二是對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的信息安全系統進行完善:要對信息安全系統的建設進行完善,將專用的通道給利用起來,并且安全的隔離公共通信網絡和電力自動化通信網絡,數據之間的業務通信,只能夠在電力調度的數據網絡和電力生產之間進行。在電力自動化通信系統中,如果電力自動化系統需要連接其他的信息系統或電力監控系統,那么就需要將較為安全可靠的隔離設施給運用起來,在數據調度的過程中,不能夠連接互聯網,電子郵件也盡量不要使用。
4 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日趨成熟,對網絡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電網能夠更加安全經濟的運行,就需要綜合分析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信息安全的加密技術和改進措施,促使電力行業整體網絡安全的防護體系得到強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推動我國電力行業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吳巖.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的信息安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32).
[2]楊洋.電力自動化無線通信中加密方案的設計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9(34).
[3]游春.電力通信中的信息安全研究[J].電腦與電信,2009(14).
關鍵詞: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分級保護
隨著我國信息系統建設的逐步完善,信息安全越來越得到重視,目前,我國已提出實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并建立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制度。
1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
2003年,中辦、國辦轉發《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3〕27號),提出實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建立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明確要求。
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應當根據信息系統在國家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統遭到破壞后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確定。
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五級:
第一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該級別是用戶自主保護級。完全由用戶自己來決定如何對資源進行保護,以及采用何種方式進行保護。
第二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該級別是系統審計保護級。本級的安全保護機制受到信息系統等級保護的指導,支持用戶具有更強的自主保護能力,特別是具有訪問審計能力。即能創建、維護受保護對象的訪問審計跟蹤記錄,記錄與系統安全相關事件發生的日期、時間、用戶和事件類型等信息,所有和安全相關的操作都能夠被記錄下來,以便當系統發生安全問題時,可以根據審計記錄,分析追查事故責任人,使所有的用戶對自己行為的合法性負責。
第三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該級別是安全標記保護級。除具有第二級系統審計保護級的所有功能外,它還要求對訪問者和訪問對象實施強制訪問控制,并能夠進行記錄,以便事后的監督、審計。通過對訪問者和訪問對象指定不同安全標記,監督、限制訪問者的權限,實現對訪問對象的強制訪問控制。
第四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該級別是結構化保護級。將前三級的安全保護能力擴展到所有訪問者和訪問對象,支持形式化的安全保護策略。其本身構造也是結構化的,將安全保護機制劃分為關鍵部分和非關鍵部分,對關鍵部分強制性地直接控制訪問者對訪問對象的存取,使之具有相當的抗滲透能力。本級的安全保護機制能夠使信息系統實施一種系統化的安全保護。
第五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該級別是訪問驗證保護級。這一個級別除了具備前四級的所有功能外還特別增設了訪問驗證功能,負責管理訪問者對訪問對象的所有訪問活動,管理訪問者能否訪問某些對象從而對訪問對象實行專控,保護信息不能被非授權獲取。因此,本級的安全保護機制不易被攻擊、被篡改,具有極強的抗滲透的保護能力。
2 信息系統分級保護
2004年,中保委下發《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保密管理的若干意見》(中保委發〔2004〕7號),明確提出建立健全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制度。
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系統要按照黨和國家有關保密規定進行保護。我國的國家秘密分為秘密、機密、絕密三級,信息系統也按照秘密、機密、絕密三級進行分級管理。
秘密級:信息系統中包含有最高為秘密級的國家秘密,其防護水平不低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的要求,并且還必須符合分級保護的保密技術要求。
機密級:信息系統中包含有最高為機密級的國家秘密,其防護水平不低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四級的要求,還必須符合分級保護的保密技術要求。屬下列情況之一的機密級信息系統應按機密級(增強)要求管理:
(1) 信息系統的使用單位為副省級以上的黨政首腦機關,以及國防、外交、國家安全、軍工等要害部門;
(2) 信息系統中的機密級信息含量較高或數量較多;
(3) 信息系統使用單位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較高。
絕密級:信息系統中包含有最高為絕密級的國家秘密,其防護水平不低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五級的要求,還必須符合分級保護的保密技術要求,絕密級信息系統應限定在封閉的安全可控的獨立建筑內,不能與城域網或廣域網相聯。
信息系統的等級由系統使用單位確定,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管理。實現對不同等級的信息系統進行分級保護,對信息系統使用的安全保密產品進行分級管理,對信息系統發生的泄密事件進行分級處置。
3 等級保護與分級保護的關系
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與信息系統分級保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根據相關理論,網絡信息安全主要受技術、操作及管理等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管理是影響網絡信息安全最核心的因素,值得網絡信息安全工作中高度關注。
(1)技術。
主要指信息產品和過程,比如防火墻技術、殺毒軟件、侵入檢測技術及信息加密方法等。
(2)操作。
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的強化機制與方法、各種信息安全威脅所引起的運行缺陷糾正措施、物理干預方法、數據備份機制、環境威脅規避方法等。
(3)管理。
一般指信息安全的非技術性領域,包含所應用的政策、員工培訓計劃、業務規劃策略等。其中,網絡安全信息領域所應用的“三全”工作模式便是近些年來大范圍推廣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方法。
2信息安全及網絡安全“三全”工作模式探討
為確保信息安全工作基礎得以進一步的強化,提升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及提高運維服務能力,在網絡信息安全領域中應用“三全”工作模式顯得極其重要。主要可從以下渠道進行:
(1)健全信息化項目管理機制。
在信息化工作中,逐步落實《信息化工作職責一覽表》及《信息化工作整體流程圖》等制度的制定工作,并推進實際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的整體流程及職責落地工作。另外,還需要不斷完善信息項目管理機制及過程管控機制,不斷優化完善信息化管控體系管理手冊、過程管控文件、工作記錄文件及過程文件等不同等級的文檔,以確保項目推進規范化。項目得以順利推進的核心在于項目溝通協調監理機制的完善。
(2)推進信息安全長效機制建設。
在網絡信息安全工作中,以“三全”工作管理模式作為基本的契合點,不斷完善應用系統的“三全”基礎性信息庫,并依據信息基礎設施及業務系統的實際動態情況進行及時性地更新、調整,以確保信息化基礎性數據處于最新的狀態下。另外,加強應用系統技術性及信息管理問題的排查工作,提出相應的整改方法,明確整改責任人,限定最后的整改期限,確保整改工作得以高效、順利進行。
(3)加快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構建。
開展應用系統的安全層級保護整改項目的穩健落地,積極評估信息安全風險,加強對信息安全的配置,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管理體系咨詢工作;對現有及未來將采購的信息化應用產品、系統軟硬件平臺及自主開發的信息安全管控模塊與不同信息化平臺進行整合為具備特定信息安全等級的集成系統,并全面規劃企業網絡信息安全技術集成方案。另外,后續所開發的業務管理運營系統需確保與公司所推進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相匹配,以扎實推進信息安全管控體系的實施落地。
(4)積極開展信息安全應急演練。
應急方案演練,是提升信息安全等級的重要渠道之一??筛咝Ю弥苣嶋H,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安排停機時間,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編寫信息安全應急演練方案,按照應急演練通知,組織培訓、掌握應急方案,開展應急演練,現場實際操作等流程規范化、有序化地進行應急演練活動。對于應急演練中所發現的各項問題,應有計劃性地進行結語與評估,并認真研究有效的處理方法,提升企業網絡信息安全管控水平。
(5)加強網站及郵件系統安全防護。
在公共服務區外網入口區域部署防DNS攻擊、入侵實時監測、預防網絡篡改、網絡負載均衡、反垃圾郵件等軟硬件系統,為互聯網公共服務提供有效的保護策略。每個季度、每個月定期化地進行一次企業內部操作系統、應用系統的安全性檢測,提高網絡運行的安全穩定性。
3結語
關鍵詞:虛擬專用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
0引言
虛擬專用網絡技術主要是以公共網絡為基礎,為用戶提供有效的信息共享與傳輸技術。該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數據的安全,降低風險,為客戶提供安全、完善的網絡環境。本文主要分析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的應用。
1虛擬專用網絡技術概述
虛擬專用網絡技術不同于公共網絡技術,該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網絡的安全性,為客戶提供針對性的網絡服務。目前,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已經用于許多領域之中,比如財務管理、圖書館等。采用虛擬專用網絡技術能夠節省投入,簡化操作步驟,幫助用戶建立專門的信息通道,使信息的獲取更加方便。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對設備的要求較低,操作比較方便,受到許多企業的青睞。企業若要提高核心競爭力,就要借助虛擬專用網絡實現技術進步,加之該技術具備良好的擴容性,因此就會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充分的技術條件,具有廣泛的發展空間。
2虛擬專用網絡技術主要類型
虛擬專用網絡技術不同于普通網絡技術,該技術可以提供加密與解密以及身份認證等功能。現階段,虛擬專用網絡技術主要應用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之中,下面分別介紹其具體類型。
2.1隧道技術
隧道技術是虛擬專用網絡技術中的主要類型,其主要是對局域數據進行重新封裝。該技術主要是借助數據包傳播各種各樣的數據,為了保障數據包正常運行,工作人員會添加相應的信息,信息會經由物聯網傳達至虛擬網絡。由于工作人員會對數據包進行相應的操作與編輯,其形成的一系列路徑就是隧道。
2.2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的主要功能是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密,這樣就可以避免被不法分子或者黑客侵襲、篡改。加密技術具有隧道技術無法達到的優勢,即保障數據安全,提高計算機網絡運行的安全性。加密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護用戶的隱私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加密技術不可或缺。
2.3密鑰管理技術
密鑰管理技術是由ISAKMP和Skip組合而成。在虛擬專用網絡中,需要借助密鑰管理技術實現對公用數據的安全傳輸,Diffie的驗算法則功能在Skip基礎之上可以得到充分展現,對數據采取密鑰后,就可以繼續傳輸;與Skip相比,ISAKMP的密鑰是公開的。
2.4身份認證技術
在虛擬專用網絡技術中,身份認證技術十分常見,也非常重要。身份認證技術主要是為用戶服務,旨在保證系統安全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用戶設置的密碼、用戶名、預留信息等都可以作為身份認證的主要內容,一旦用戶填寫的密碼或者信息有問題,用戶就不能繼續使用.
3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運用虛擬專用網絡技術的方法
為了保證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就要應用先進的虛擬專用網絡技術。企業可以在公共區域網絡中建立專屬服務網絡,采取多種技術全面保障企業信息安全,構建安全網絡。常見的虛擬專用網絡技術應用方法有MPLSVRN與IPsecVPN。
3.1MPLSVRN
應用MPLSVRN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實現企業公共網絡與專用網絡的信息傳遞,同時還能夠保障信息安全與數據傳輸完整。MPLSVRN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可為信息安全傳輸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MPLSVRN作為公共網絡與專有網絡的紐帶,在具體應用中必須要重視操作步驟,還要明確應用目的。首先,利用MPLSVRN要構建信息分層地帶,充分發揮公共網絡的作用,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使用戶享受到多元化的信息服務。其次,利用MPLSVRN能夠有效溝通公共網絡與專有網絡,保障二網之間的信息安全傳遞。在這一過程中,路由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使數據可以從虛擬網絡中傳遞。
3.2IPsecVPN
最初,IPsec主要為計算機IP地址提供安全保障,確保系統穩定、可靠。隨著虛擬專用網絡技術的持續應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得到有效提升,IPsec的應用范圍變得更加廣泛,其可以為虛擬專用網絡技術提供有效的輔助作用,全面保障網絡信息安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IPsec逐漸演變成IPSECVPN。IPsecVPN是一種非常專業而有針對性的方法,主要是將虛擬專用網絡技術運用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在運用的過程中,IPsecVPN主要利用框架式結構,并遵循該結構中的三項協議,分別是EPS協議、端到端協議、PC到網關協議。第一種EPS協議可以保障用戶在特定時間內的信息獲取安全,確保這一段時間內的信息得到及時、安全傳輸;會采取這種有效的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密,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第二種協議是端到端協議。IPsecVPN端到端協議側重對信息共享的過程進行保護,保障數據兩端網絡安全。第三種協議是IPsecVPN的PC到網關協議。該協議可以對不同的PC網絡信息傳輸開展保護,提高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及時性,有效保障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通過IPsecVPN這一方法,可以幫助虛擬專用網絡技術更好地發揮作用,在計算機網絡中傳輸的各種信息、數據都可以得到有效維護。為了實現不同站點的信息傳輸安全,可分別采用傳輸模式與隧道模式。這兩種模式在發揮作用時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EPS和AH在處理完成后,傳輸模式與隧道模式就會存在是否需要添加外網IP地址的區別。前者無須添加,后者必須要添加。
4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的應用
4.1在企業部門和遠程分支部門的應用
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在企業部門和遠程分支部門中多見其身影。利用該網絡可以組建虛擬局域網,實現對企業分部的遠程管理與控制,隨時保持聯系和溝通,實現信息共享。虛擬局域網主要應用于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之中,每一個部門都可以在這一網絡中傳遞信息,隨時查看相關文件。虛擬專用網絡技術的應用需要有質量過硬的設備,通常會采用硬件式虛擬網絡網管設備,其具備良好的加密性能和較高的技術水平,能夠保證企業網絡信息安全。在虛擬局域網中,需要實現對企業各部門的監控與管理,借助硬件式虛擬網絡網管設備就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在企業網和遠程員工間的應用
在以銷售和采購為主的企業中會使用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從而實現與員工的遠程溝通。在企業網和遠程員工之間應用該技術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促使數據得到及時傳遞,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虛擬專用網絡技術時,通常會以企業總部為中心,實現有效的網絡連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總部要設置互聯網防火墻設備,這樣就可以實現對分部的出口網關統一控制。防火墻設置的原因是提高互聯網的安全系數,面對不同類型的用戶登錄,可借助防火墻鑒別其身份。比如,采用移動辦公的工作人員與從事具體業務的人員在進行登錄時,必須要通過專有的客戶端,這樣才能順利通過防火墻的考驗。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在企業網和遠程員工間的應用比較頻繁,由于其設備是虛擬的,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就可以大幅降低企業的成本。
4.3在企業與企業合作伙伴中的應用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有許多合作伙伴與客戶,還會有其他參與方共同分擔風險。為了實現互利共生,企業需要不斷拓展業務量,與各個合作方建立默契的聯系。頻繁的合作與聯系就會產生大量的信息與數據,若要提高其安全性,就需要采用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對信息進行加密,保證企業、合作伙伴、客戶的隱私。外界用戶在訪問的過程中,防火墻會自動隔開加密信息,這樣既不耽誤用戶正常瀏覽和使用,又可以保護好商業秘密。不管是對于企業、合作伙伴還是客戶而言,該技術的應用都可以維護各自的合法權益。
5虛擬專用網絡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虛擬專用網絡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不僅安全性會進一步增強,還會為提高企業效益與競爭力提供重要技術保障。企業為了獲得可持續發展,實現信息安全傳遞,保障商業機密,就會采用虛擬專用網絡技術。虛擬專用技術可以在電信行業中嶄露頭角,以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為目標,提高電信企業的競爭力。同時,在市場中,虛擬專用網絡技術在防火墻技術的支持下會更有賣點。
【關鍵詞】網絡;信息;安全事件;財產安全
前言: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是世界性問題,我國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發生率一直高居不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頻發,受到了我國各級政府和相關企業的高度關注,而預防與保障此事件發生的方法與手段也愈加關鍵。我國針對此應急事件的處理方法分為分類、預警、響應三步,全面預防與控制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
一、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概述
隨著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網絡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帶來了一定的便捷,由于網絡的開放性、通用性、分散性等原因,很容易發生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對于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已經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對此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有提到:需要建立一定的應急處理方法來應對由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災害和社會安全引起的安全事故。對于網絡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也有了明確的分類,《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中將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歸納為:由網絡和信息系統直接產生對國家、社會、經濟、公眾等方面產生的利益損害事件。
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是世界各國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我國而言,我國網民數量多達4億多,通過互聯網產生的消費額已經超過6000億元。信息安全問題已經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公眾的利益,從過去發生過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出,引起信息安全事件的因素多為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安全事件,另一部分是以非經濟利益為目的的安全事件。由于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具有無征兆且擴散十分迅速、傳播范圍廣、對周邊網絡或計算機信息的危害大等特征,建立起完備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十分必要。
二、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體系
最初的網絡與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范圍較為狹隘,僅限于國家的軍事、管理或社會經濟、產業、技術等方面。目前網絡與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涉及到社會中各層面、各行業的領域中,因此,出現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便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我國對此提出的建議是:由國家宏觀調控指揮、各部門密切配合,建立起能夠針對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體系,對影響國家信息安全、社會經濟發展、公眾利益等方面作出一定的防范措施。對于建立的應急處置體系,還需要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以預防為主,不能單純的事后補救;以處置為主,不能放縱危險事件的發生。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國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體系配備相應的法律法規,成為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一項保障。信息安全是一種新興的安全問題,不同于自然災害、人為災害或直接經濟損失的危險事件,而是一種虛擬信息的泄露,這需要對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重新定位,建立統一的定位標準。我國對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分類方法為:按照信息安全事件的引發因素、事件表現、影響等將信息安全分類為程序損害事件、網絡攻擊事件、信息破壞事件、信息內容安全事件、設備設施故障事件和信息災害事件等6大類,其中細節劃分為40余種。再按照事件危害等級、預警等級將其劃分為四個事件等級:A級:特大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B級:重大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C級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D級一般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
對于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我國已經將其納入國家突發事件應對體系中。建立的應急預案分為國家、地區、單位的三級應急處置體系,并在此體系中建立具有高度統一、十分便捷、方便協調的組織機構,如遇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通過綜合分析,判定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形勢,再制定應急處置預案,經協調指揮相關技術人員落實預案。
在此系統中,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對本轄區內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直接負責,負責的內容包括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預防、監測、報告和應急處理工作。我國需要建立起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處理咨詢機構,為此提供預防和處置技術的咨詢。另外,需要向社會公眾建立起信息通報機制,如報警電話等。由群眾提供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信息,作為緊急事件預警的基礎,根據建立起科學、有序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規章制度,全面控制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
二、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應急處置體系內容
(一)預警
預警包括對安全事件監測的預警、預警判定、預警審定、預警、預警響應和最終的預警解除。
預警機制的健全,能夠全面避免安全事件發生后的擴展和對人類財產的損失擴大,為了防止這一問題,可根據上文所提到的事件發生的緊急程度和危害程度分級處理,按照不同級別進行不同預警。
(二)響應
響應的理論基礎是在預警過后產生的事件起因預測、事件結果評估。響應工作是確定響應等級后開啟響應指揮,迅速了解事件動態并進行部署,然后實施處置工作,最后對本次應急事件進行評估。響應也包括四個等級,根據預警等級不同,實施不同的響應等級工作。
結論:綜上所述,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十分迅速、不可預估,并且危害大、擴展性強,我國對此已經作出一系列法律法規的約束,但對于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還需作應急處理,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理機制,以預防為主,需要培養發現和控制事件的能力,減輕和消除由突發事件所引起的社會危害事件,并且需要在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做出總結,以防同樣事件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王瑞剛.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響應體系層次結構與聯動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1,09(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