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09:49: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急診常見護理常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轉眼間,一個多月的外科實習生涯已告一段落,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以、***思想、***理論為指導,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踏實工作,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瑢⒗碚撆c實際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
在外科的實習工作中,本人嚴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時參加護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確回答帶教老師提問,規范熟練進行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及??谱o理操作,正確執行醫囑,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及時完成交接-班記錄。能做好術前準備指導并完成術后護理及觀察。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能認真分析,及時解決,能熟練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對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作出應對。通過學習,本人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將繼續努力,牢記護士職責,不斷加強思想與業務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綜合水平,做一名合格的護士。
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無菌操作技術,基本了解了內科常見病的護理及護理操作。熟練掌握護理文件書寫,病情觀察等。希望在以后學習中能夠更完善自己。
帶教老師評語:該生在內科實習期間,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工作積極主動,責任心強,基本掌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常規,較好完成實習計劃。
科室考核成績:考核評定;良
外科
實習內容:熟悉外科常見病的診斷處理和手術適應癥。
個人自我鑒定:本人在外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工作積極,認真負責。熟悉掌握外科無菌技術操作,手術前備皮,術前術后護理,熟悉換藥,拆線,包扎,各種引流管與胃腸減壓的使用與裝置,掌握了外科常見器械,物品的清潔消毒,污染敷料的處理。希望在下一個科室學到更多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帶教老師評語:該生在外科實習期間,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掌握了外科常見病的術前護理以及護理宣教,了解了心電監護和各種儀器的使用,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能完成各項技術操作,以及靜脈輸液,給氧,肌肉注射??剖铱己顺煽儯嚎己嗽u定;良婦科
婦產科
實習內容:掌握婦產科常見病的護理常規。
個人自我鑒定:本人在婦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早退。基本掌握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及陰-道分娩,產程觀察處理。熟練掌握聽診胎心音,骨盆外測量,陰-道沖洗,灌腸。
帶教老師評語:該生在婦科實習期間,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基本掌握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及陰-道分娩的基礎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產前產后護理等知識,望能繼續努力,能爭取更大進步。
科室考核成績:考核評定;良
兒科
實習內容:熟悉疾病的病因及臨床特點,了解其診療常規,常見急癥的處理方法。
個人自我鑒定:本人在兒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早退。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能完成生命體征的測量,新生兒的各項生活護理,以及新生兒培養箱,藍光箱,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帶教老師評語:該生在婦科實習期間,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無菌觀念強,基本掌握兒科常見病的護理常規。
科室考核成績:考核評定;良
急診科
實習內容:初步掌握各類急診病人的處理原則,護理實施及各項施救技術。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a)-0149-02
在急診科中,昏迷是各種疾病發生的一種常見病癥。糖尿病昏迷其病因相對比較復雜,主要包括糖尿病酮性酸中毒、糖尿病非酮性昏迷(亦即高滲性昏迷)、低血糖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昏迷;且在患者昏迷后,病情的變化也較快,這就使得得臨床治療難度提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治療不及時常導致死亡[1]。而這類患者在急診就醫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其無法在進入醫院治療中就能第一時間夠獲得對癥和護理,故而,必須要通過提高對糖尿病昏迷患者的護理的有效性,來降低患者的生命風險[2]。在急診治療中,對患者的護理措施基本都是常規標準化的流程,相對而言不夠細膩。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當前各個醫院的急診室患者流量大,面對的疾病種類很多,護理工作量相對較大。而隨著近幾年來,人們對于醫療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該院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就常規護理進行對癥改進和調整,更加注重時效性與有效性,通過實施針對性急診護理措施提高糖尿病昏迷患者的護理質量?,F對該院糖尿病昏迷患者護理效果回顧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昏迷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所有患者均確診為糖尿病昏迷。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62.10±6.34)歲;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62.38±6.23)歲。所有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要在入院后給予相關的檢查診斷,且給予靜脈補液治療。治療中需要為患者預留胃管。如果,在檢查中發現患者的血糖濃度低于13.9 mmol/L,則需要對患者進行對應的流食補充。在對癥急診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其護理主要包含患者病情監測、給藥、與家屬進行溝通等基本內容;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針對性急診護理。其護理內容有:①在患者因昏迷就醫時,必須要第一時間與家屬或相關人員溝通,且第一時間配合醫師對其相應指標進行檢查,診斷其昏迷原因,進行病情評估。根據患者昏迷原因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糖尿病昏迷臨床多存在糖尿病酮性酸中毒與糖尿病非酮性酸中毒兩類。在診斷中對于血糖明顯增高,且血酮增高,pH值下降的患者,視為糖尿病酮性酸中毒;反之則視為非酮性酸中毒。對于前者需要給予胰島素注射,從而調節患者的血糖狀況,糾正其酸中毒;而對于后者,需要適當的給予患者注射生理鹽水,從而糾正其水電解質平衡,使得血容量逐漸恢復,從而使血壓正?;痆3]。對低血糖患者10%葡萄糖糖液維持治療,嚴密監測相關指標,配合醫師做好進一步針對性治療和護理[4]。對乳酸中毒性昏迷患者則需迅速補液、糾正酸中毒,并做好抗感染的治療和護理[5]。所有病情嚴重、搶救效果不佳患者均建議轉上級醫院治療。②在患者蘇醒、意識恢復正常后,需要及時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告知,且結合患者的文化、職業等情況就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行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講解,以提高患者警惕性。③心理護理。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會因為疾病的長期存在,而導致其負面心理相對嚴重。而一旦發生昏迷,多數患者會產生恐慌、焦慮等多種情緒,從而使得其在治療過程中的生理指標發生變化。護理人員需要在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中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及時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并且適當的為其提供該院治療該種疾病的成功案例,以引導建立其治療信心。④并發癥護理。不少到糖尿病昏迷患者需長期臥床,須做好壓瘡等并發癥預針對性防護理。如預防壓瘡護理措施主要有定時翻身,拍打易發壓瘡部位,至少1次/d[6]。⑤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必須要就其飲食、用藥、運動等幾個方面進行針對性指導,以提高其生活的健康水平。對于昏迷后自理能力缺失的患者,需要與之家屬進行溝通。針對患者的病情康復情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囑其進行對應的鍛煉,促進患者更好康復,從而提高其自理能力。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狀況,并且對患者病情治療情況進行記錄。療效評價 顯效:患者的意識清晰,生活自理,無其他并發癥;有效:患者意識清晰,但是生活自理能力尚未恢復;無效:患者昏迷狀況繼續。
1.4 統計方法
數據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糖尿病昏迷
糖尿病昏迷是指患者由糖尿病誘發的一組以意識障礙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其主要包含糖尿病酮性酸中毒、糖尿病非酮性昏迷、低血糖昏迷和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昏迷,均為臨床最常見的并發癥,且其危險系數較高,如果沒有加以重視且及時處理,很容易導致患者死亡。一般來說,糖尿病昏迷不會在沒有其他條件下發生,也就是如果患者僅僅患有糖尿病,其?T發昏迷的可能性不大。在臨床調查中顯示,在如下幾個情況下,其誘發的可能性較大:①處于應激和感染狀態;②水分嚴重缺失;③高糖分攝入與輸入;④部分藥物的大量使用;⑤具有其他臟器疾病[7]。由此可見,糖尿病昏迷本身的發生可能性比較低。但是,這幾個情況都是糖尿病患者在臨床治療時的常見情況,故而其發生率就相對增加。而由于多數糖尿病患者都不知道自身患有糖尿病并發癥,這主要是因為糖尿病的癥狀缺乏典型性,不能引起患者重視。在這種狀況下,患者如果發生昏迷,危害性也就會相對增加,并可能造成嚴重后遺癥,甚至危急生命安全。
3.2 糖尿病昏迷的診斷
糖尿病昏迷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極大的威脅,因此,對該種疾病的診斷是否準確,直接影響著該種疾病的治療時機。就臨床對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救治而言,其主要診斷步驟為:①入院后立即對患者的血糖、尿糖、血酮、尿酮、血納、pH、乳酸、二氧化碳結合力等多種指標進行檢驗。②給予患者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并就患者尿常規與尿酮體進行檢查。③診斷分型:如果患者的血糖明顯較高,血酮較高,且尿酮呈陽性可以確定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如果患者血糖極高,且無明顯的酮癥酸中毒現象,則可以判定為高滲透性非酮癥性昏迷;如果患者因休克或者服用雙胍類降糖藥物而使得其存在血乳酸增高、酸中毒現象,一般為糖尿病乳酸性中毒;如血糖顯著降低則可診斷為低血糖昏迷[8]。不同類型的昏迷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療與護理方案,故而,在臨床糖尿病昏迷的診斷分型對于其治療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3.3 針對性急診護理的優點
針對性急診護理其更加注重整個治療的時效性,在患者進入醫院后,就及時對其進行一些保障性的護理措施。同時,就患者昏迷的原因進行必要的診斷,采取對癥針對性的策略來進行護理,能夠最大程度的穩定患者的狀況,并且使之在進入治療之前的生理指標相對恢復。另外,針對性急診護理中,其也包含了飲食、生活、運動以及心理護理等多個內容,從而使得糖尿病昏迷患者在治療后,能夠充分認識到該種疾病,且提高其生活中的自我護理能力,降低該種疾病再發生的可能性,使得患者的心境較好,在整個治療中會更加配合。
4 結論
1.1急急診患者發病急驟、來勢兇險、時間性強,所以一切工作突出一個“急”字,要分秒必爭、迅速處理。這決定急診護士應有巨大的潛能,投入高速度、高效率的工作。
1.2忙急診患者病情變化快,來診時間、人數、病種及危重程度均很難預料,因此隨機性大、可控性小。尤其遇有交通事故、集體急性中毒、傳染病流行等,患者常集中就診。所以急診工作十分繁忙,要做到緊張而有秩序[1]。
1.3多學科性急診患者病種復雜,疾病譜廣,幾乎涉及臨床各科常需多科人員協作診療。因此要有高效能的指揮組織系統和協作制度。
1.4易感染性急診患者因無選擇性,常有傳染患者,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無菌操作和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1.5涉法及暴力事件多如服毒自殺、車禍、打架斗毆的刀傷等。因此,要遵守醫療法規及要有高度的自控力,防止發生醫患沖突。
2急診護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2.1承擔急診護理工作對病情緊急的患者做好預檢分診工作,能得到及時診治和處置。
2.2承擔急救護理工作制定各種急診搶救的實施方案。對急危重患者以及成批傷員,要上傳下達立即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對急診留觀的重患者應及時配合醫生以明確診斷,正確治療,必要時給予監護。
2.3承擔急診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急診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培訓急診護理人員的搶救水平,加速急診護理人才的成長。
2.4開展急診護理領域科研工作開展有關收集急癥、危重癥患者病情發生發展過程的第一手資料和護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從而可總結診治、護理等方面的經驗及規律,提高急診護理質量;進一步找出問題,研究、分析急診護理工作質量的檢控。
3護士在急診醫療中的多種角色
3.1護士是急診醫療中的主力軍護理工作是具體實施搶救和治療方案的“主力軍”。醫師所制定的治療和搶救方案固然起到決定性作用,但關鍵在于確切地執行所指定的方案。如對呼吸衰竭患者機械通氣的搶救,就應嚴格地做好霧化、翻身拍背、吸痰、觀察病情、無菌操作,如有一環失敗,即前功盡棄。
3.2護士是急診醫療中的先行官急診護士也就是“一線人員”,在24h內與患者保持密切接觸?;颊咭贿M急診科,首先接診分診的是護土,是分診護士把他們安置在搶救或診治場所;危重患者進入搶救室,首先接診的又是搶救護士,根據病情即作緊急處理;如患者留置在急診科,又是護士進行巡回觀察,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師。所以護士是首先接觸患者、首先搶救患者、首先發現病情變化的“先行官”。
3.3護士是急診工作的管理者為保證急診工作的正常運轉,護士負責管理全科的一切設施,負責醫療物品的領取,負責搶救儀器的管理,從而保障了醫療用品的供應,保障了搶救儀器的完好備用狀態,保障了急診工作的正常運轉。
4急診護理人員的基本素質
急診護士是急救醫療的重要力量,是搶救、護理急癥患者和危重患者的主要成員。因此,急診護士素質和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急救工作的質量。對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工作要求是[2]:(1)急診護士不僅要有熟練的護理技術,動作迅速,思維敏捷,身體好,還要有高度責任感和同情心。(2)急診護士必須具有各科急診臨床知識和經驗,并具備一定的應急能力和基本搶救技術。(3)掌握急診分診原則,鑒別分診快而準,以縮短候診、分診和診療時間。(4)要熟練掌握搶救技術操作,掌握監護儀器、呼吸機、除顫器、輸液泵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技術。掌握心電圖的操作和閱讀,掌握氣管插管、除顫及小傷口的清創縫合術。(5)熟練掌握常用急救藥物的名稱、劑量、藥理作用、用法、禁忌證及注意事項等。(6)掌握急診常用化驗正常值及臨床意義。(7)搶救患者時,按規定有權調度醫院有關人員來急診參加搶救。(8)急診護士要舉止端莊、文明禮貌、作風嚴謹、語言精練貼切、能寬容患者并具有良好的自控力。超級秘書網
5急診護理工作的制度和常規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各項工作制度、各崗位職責、搶救制度、差錯事故防范制度、規范服務制度、獎懲制度等,使護理人員職責明確、有章可循。(2)健全常見疾病搶救常規,如呼衰、心衰、腦出血、心跳驟停、心梗、休克、中毒等的搶救常規,使搶救工作規范化,護理人員配合程序化。(3)健全搶救護理常規,如CPCR、昏迷、出血、休克、氣管插管、呼吸機、三腔雙囊管等護理常規,使護理工作規范化,護理操作程序化。(4)建立急救物品的保障制度,要求急救藥品、物品、器材齊備,性能良好,合格率100%。做到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及時補充[3];無藥品過期、失效、變質;消耗性物品要定位、定量、無過期。
【參考文獻】
[1]范靜.急診科護理工作的特點與對策[J].實用醫藥雜志,2006,23(9):108621087.
[關鍵詞] 急診護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觀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為急診科常見的循環系統急癥,AMI患者的病情危急、病死率高、預后差,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需及時接受有效的急救治療和配套護理[1]。急診護理流程的有效優化被多次證實可以幫助患者及時接受有效搶救和急救護理,以確?;颊叩纳踩?。本次研究中的護理優化效果較好,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間我院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為對照組,另選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期間我院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為為試驗組,作為本次的臨床研究對象。對照組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32~60歲,平均(46.9±12.8)歲;試驗組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30~62歲,平均(47.8±12.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臨床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納入研究,可以納入研究。納入標準要求如下[2]:(1)入院后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患者及患者家屬知情后同意納入研究且配合完成遂放著;(3)上報我院醫學倫理會且獲得批準。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急診護理,患者入院后被指導臥床、心電監護、吸氧,同完成開放靜脈通道、抽血化驗等常規急診項目。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更新了急診護理流程,試驗組護理內容如下:(1)簡化院前搶救及轉運流程:要求急診室于呼救電話5分鐘內完成與救護車上的醫護人員的有效的病情溝通,并確?;颊呔S持臥床、給氧、心電監護,隨時溝通患者病情;(2)創建責任人負責制,第1負責人為接診護士,懷疑為心肌梗死的患者被要求于10 min內即被送往搶救室,同時保持患者絕對臥床,完成常規急診檢查項目,同時有效完成心肌標志物檢查、心電圖以進一步明確診斷;(3)縮短交接流程:在送至手術室、導管室的過程中,確?;颊唠S行有監護儀、簡易呼吸囊、除顫器以減少轉運風險,另有一名護理人員隨行并負責患者的護理記錄、病歷等相關資料,并確保病情交接的完整性;(4)心理護理:于護理期間對意識清醒的患者及時溝通,詢問患者感受,盡量消除患者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直至搶救結束。
1.3療效評價標準指標
本次研究中,急診護理評價指標主要分為急診指標和護理指標兩方面,急診指標包括:分診評估時間(min)、急診停留時間(min)、急診時間(min);護理指標主要包括搶救成功率(%)、患者滿意度(%),于出院時問卷調查記錄患方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數據所用的統計學分析選用SPSS l5.0軟件,計量資料均以(X±S) 表示,組間比較選用t比較;計數資料均以(%) 表示,組間比較選用卡放比較; P
2結果
據統計,試驗組的分診評估時間、急診停留時間、急診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結果
組別
例數
分診評估時間(X±S ,min)
急診停留時間(X±S, min)
急救時間(X±S ,min)
搶救成功率(%)
患者滿意度(%)
試驗組
33
0.5±0.3
10.2±3.5
45.2±13.5
90.91(30/33)
75.76(25/33)
對照組
33
2.0±0.6
21.2±7.4
65.2±13.8
75.76(25/33)
54.55(18/33)
3討論
近幾年,國內外普遍關注 “時間窗”對AMI治療的重要意義,提倡縮短急救時間。因此,我院與2013年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護理流程進行了更新,臨床效果較為理想[3]。
據文獻整理報道[4], IRA開通時間的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急診室前處理時間、確診時間、轉至導管室的時間、發病至治療時間、溶栓準備時間等,這也是護理優化的重點內容。本次研究中,急診護理流程的重點內容即為簡化院前搶救及轉運流程、急診接診流程、優化 PCI 術前準備流程,降低轉運風險,試驗組患者無一人于轉移途中發生死亡。另有多份報告結果顯示[5],護理人員還應給予患者及家屬充足的心理安慰,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避免緊張情緒對病情的干擾,提高依從性,確保臨床治療有效。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的各項急救指標均優于常規護理結果,且患者死亡率顯著降低,提示了護理干預的可行性,不過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有待進一步更新、改進。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臨床效果較好,縮短急救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臨床中可考慮加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雪貞.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作用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25):111-112.
[2] 范錦娣.急救護理路徑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4):16-17.
[3] 劉紅麗.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236-237.
【關鍵詞】 風險因素;管理;急診科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期待也隨之增高[1 2]。尤其是社區基層醫院護理工作的服務質量與人們群眾的關系更為密切,更加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3 4]。風險因素管理是最近幾年護理工作中較為新穎的概念,我院將其引入急診科臨床護理工作中,并且分析和觀察其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急診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20歲-60歲,平均年齡35.6±10.6歲,急診原發?。杭毙孕募」K?4例,心衰16例,有機磷農藥中毒20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參與本次調查,依據是否實施風險因素管理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常規護理+風險因素管理)30例和對照組(常規護理組)30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比例、年齡分布特點、急診原發病情況等一般臨床資料,經過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庫,通過分析,P>0.05,提示兩組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管理方法 對照組 根據急診科收治患者臨床特點,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風險因素管理:(1)風險因素管理評估:由急診科資深護理工作人員共同討論對急診科一些風險因素進行評價,制定相應的風險因素管理方法。(2)組織醫護人員參加院感辦組織的感染控制學術講座,結合科室的具體情況,進行感染性疾病的消毒和隔離操作技術的培訓和現場演練,培養和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患者對風險因素認知度和風險事件發生率:(1)風險因素認知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依據患者對急診科常見的物理化學風險、微生物風險、暴力性風險、心理風險等情況的認知程度進行評價;(2)風險事件發生率:觀察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如化
1.3.2 觀察兩組患者風險因素管理實施效果評價:患者對護理工作綜合滿意度、護患糾紛投訴率、急診科護理質控評分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2.0建立數據庫,通過卡方檢驗和t檢驗分析,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風險因素認知度和風險事件發生率的比較(如表1)
2.2 兩組患者風險因素管理實施效果評價的比較(如表2)
3 討論
風險因素管理是指對患者、護理人員、探訪者可能傷害的潛在風險因素進行識別、評估,從而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的過程。急診科是一個專科性較強的科室,其常涉及急重患者,患流量大,各種情況較為復雜。由于患者病情急、進展快,護理人員常會接觸到攜帶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因急診科收治患者緊急,一些患者病史詢問不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急救工作,可能增加護理人員血液傳播疾病感染的危險性。急診科常用化學消毒劑如戊二醛、過氧乙酸等其對人體的皮膚、黏膜、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另外急診科常會收治一些患者,由于患者及家屬的焦慮心理和個人飲酒等素質不同,可能對醫護人員出現肢體語言過當,惡語傷人、動手打人等情況。此時應加強護理人員業務工作培訓,減少職業暴露,堅持以預防為主要的方針。通過有效的心理疏導,遵循以患者為中心,進行有效的溝通的原則做好急診護理工作。本研究通過常規護理+風險因素管理的觀察組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對風險因素認知度和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風險因素管理實施效果評價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有效的風險因素管理降低了風險事件的發生,有效的提高了臨床工作質量。綜上所述,風險因素管理在急診科的應用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賈曉鳳,劉恩君,閏晶,等,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10,22(2):387-389.
[2] 梅申聰,徐玉芬,孔曉霞,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5):79-81.
關鍵詞: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護理 急診救治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與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塞。ACS的發生是由于冠狀動脈硬化斑塊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釋放, 凝血系統激活形成血栓, 同時可伴血管痙攣,引起血管腔明顯狹窄,甚至完全堵塞從而出現心肌的缺血缺氧,嚴重的出現心肌壞死,臨床出現胸痛胸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目前治療ACS主要是盡早進行血運重建,盡早恢復冠狀動脈的血流和增加心肌的灌注。近年來,ACS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是一種常見的心身疾病,每年由急診科收治診斷的ACS患者也日益增多,隨著對其病理機制的研究和理解的不斷深入,對其急救護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通過對120例急診ACS患者急診救治過程的搶救護理過程進行分析,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ACS患者120例,均來自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診科就診的患者。其中,男68 例,女52 例,年齡28~85 歲。臨床表現主要是胸悶,劇烈胸痛呈壓榨感,呼吸困難、大汗、乏力、納差、惡心嘔吐等。少數病人出現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表現。ACS的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心電圖改變和實驗室檢查按照ACS的診斷標準而確診。
1.2 急診急救護理過程方法:根據生命體征、臨床癥狀進行初步危險分層,按照胸痛的急診診療常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病人的危險分層評估,建立靜脈通道、留取血液標本做相關的血常規、血型、急診生化、血糖、出凝血功能、心肌酶、血肌鈣蛋白等檢查,進行標準12導聯、必要的時候進行18導聯心電圖檢查,并進行心電監護、血壓監護等,同時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安撫工作。接著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心電圖表現、以及其他輔助檢查的結果,結合患者的臨床情況,完成臨床危險分層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進一步決定急診救治護理措施。
2 結 果
本組ACS 患者中,不穩定型心絞痛32例,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66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22例。全部病例均給予擴冠、抗凝、抗血小板及他汀類藥物治療。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 其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有40例適合靜脈溶栓治療,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進行了靜脈溶栓治療,其中有4例采用rt-PA(愛通立),其余均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療。有38 例在病情穩定、患者經濟許可,患者及家屬同意后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 PCI) 。除5例在發病后4~24h 內死亡外,其余病例均在住院期間內達到臨床治愈或明顯緩解。在急診科的120例ACS患者,絕大部分得到了迅速及時的搶救、正確的診治,搶救診治護理的過程順利迅速,避免了重大醫療差錯的發生。
3 討 論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是由于冠狀動脈的粥樣斑塊破裂引起冠狀動脈的狹窄加重、血栓形成,甚至完全閉塞,造成患者的心肌缺血、壞死,臨床上出現嚴重的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等嚴重后果,是最常見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種心血管急癥。近年來研究發現,在急診參加搶救的護理人員,在對ACS的危險分層、診斷、治療、觀察和監測病情、轉送、收治以及病情的隨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心電圖的檢查和心電監護是ACS診斷和治療的基石,對于ACS患者的診斷,離不開心電圖的動態觀察,因此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心電圖的操作技術,及時的獲得高質量的心電圖圖片,以及追蹤心電圖的動態變化方面,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是對ACS進行及時確診的必要保證。
在急診救治ACS患者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對其心電監護的觀察,及時發現惡性的心律失常、缺血性心電圖的變化對于診斷和及時處理搶救ACS患者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組患者,經過及時的心電圖檢查、結合臨床表現,在患者到達急診科后的30min內基本完成了分型診斷,根據抬高的ST段以及其他的QRS波群的典型變化,初步診斷了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66例,其它的病例根據心肌酶,心肌肌鈣蛋白,以及臨床癥狀的演變也在短時間內得到了確診。病人到達醫院之后,護士是第一個接待者,對胸痛的患者一旦明確ACS 診斷,提供及時、有效的護理照顧,使病情得以緩解。而對無典型癥狀的患者,為防止漏診和誤診,護士應在獲得檢查數據和醫生做出診斷之前,選擇必要的緊急處置措施,如給予吸氧、靜脈輸液、連續的EKG監護,其中急診心電圖檢查是必須的。這樣必須按照急診有關急性胸痛、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急救護理常規,迅速有效的開展相關的急救過程。
關鍵詞:質量;門診;護理;控制;患者滿意度
0引言
門診應該說是一個醫院的門面[1-2],由于門診具有患者人流量大、空間有限、病情復雜、涉及內容多等特點,所以門診易出現風險問題和醫患沖突。本文根據我院近年來所收治的門診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探究和分析,著重說明門診護理質量控制在門診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方面所顯現出來的積極影響?,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涉及資料均來自某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460例門診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隨機將全部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對照組有患者230人,男性147人,女性83人;最小年齡1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年齡(40.61±1.37)歲;其中常規病例183人,急診病例47人。護理組有患者230人,男性129人,女性101人;最小年齡5個月,最大年齡78歲,平均年齡(45.71±1.65)歲;其中常規病例169人,急診病例61人。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性(P>0.05),具有對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策,主要包括:給藥換藥、輔助治療、輔助檢查、疏導秩序等。治療組采用護理質量控制對策,主要從常見問題控制和風險因素預防兩個方面進行。
(1)常見問題控制,由于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長居居民體質、流動人口數量等因素的不同,不同醫院的門診有著不同的情況和問題,這就要求門診護理人員要能夠在日常護理過程中發現并且總結這些常見問題,并對這些常見問題作出相應有效的預防方案和對策。如某院所處地區城市綠化面積較大,賞觀花較多,所以在春季易出現大量的花粉過敏患者,這就是該醫院門診的常見問題,該院開設了相應的花粉治療通道,這樣就可以將花粉過敏患者與其他常規患者區分開,從而提高了就診速度和治療質量。又如本院門診在春秋季易集中出現兒童感冒患者,這樣本院門診就在春秋兩季開設了兒童感冒綠色通道以提高就診速度和治療質量。
(2)風險因素預防,門診存在一定風險因素,主要分為技術風險和患者風險,技術風險是指由于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不過關進而導致的護理風險,院內應該以月為單位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并進行考核,對考核成績較佳者著重表揚,對考核成績不理想者督促其改善和進步。另外就是要對門診護理人員的德行做重點培養,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全程微笑服務,提高患者好感。患者風險是指患者在就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如磕碰、突況等,應對這類風險門診護理人員要合理布置門診設備和擺設,對一些尖銳物品做好包裹,并設置警示牌。護理人員要做好每日的門診消毒工作,以降低患者出現院內感染的可能。對于急診病患制定突況的預防對策,將急救用品放在安全、實用的地方,方便使用,并開設急診綠色通道,以提高急診的治療速度和治療質量。
1.3療效評估。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恢復正常,無需進一步治療。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仍需進一步治療或住院治療。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兩組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作為判定對比數據是否具有統計學差異意義的標準。
2結果
對比護理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和治療效果。另外,兩組急診患者均無死亡案例,死亡率為0%。
3討論
治療和護理是保證門診治療質量的兩大關鍵因素[3],而護理又起到協調醫患關系、輔助治療計劃、協作患者就診的作用[4],可以說門診護士與患者發生最直接的接觸[5],而門診護理質量的好壞就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到門診的就診秩序和治療質量。所以在日常門診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根據本院門診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對門診護理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可能出現的問題、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規劃,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和解決方法,提高對門診護理質量的控制能力,從而改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就診速度和治療效果。總而言之,護理對門診日常工作十分重要,有針對性、有效果、有方法的護理質量控制方式不僅能夠提高門診的整體護理質量和治療質量,而且還能提升門診的治療速度,減少患者候診時間,改善醫患關系,應于臨床做重點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瑞霞.人性化護理模式在門診的運用[J].中國護理雜志,2012,12(01):323-324.
[2]李秋紅,郭彩霞.淺談人性化護理工作[J].衛生職業教育,2014,10(11):1172-1173.
[3]聶玉潔.運用人性化理念進行護理管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3,18(12):353-354.
[4]王伶莉,黃健,宋宏.門診、分診系統的應用體會[J].現代臨床護理,2013,11(03):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