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3 14:55: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經濟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計量經濟學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國以來,從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相續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課程。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將計量經濟學確定為高等學校經濟學門類各專業的八門共同核心課程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計量經濟學方法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定量分析。本科階段進行計量經濟學教學,對于本科生提高應用定量思想分析實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培養研究基礎至關重要。由于我國將計量經濟學課程引入到經濟類專業培養體系的時間比較短,另外,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涵蓋了數學、統計學和經濟學等學科中的相關知識,是經濟類專業所有開設課程中學習和教學難度最大的一門課程之一。特別是對于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其學習和教學更是增加了不少的難度。因此,關于如何讓學生扎實地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國內各高校任課教師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為此,國內各高校的任課教師在總結自己多年授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學校的具體情況,從各個方面對該門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行了許多有意義的探討。
經過對這些主要研究成果的梳理,大致可以歸納為:
(1)關于教學模式的探討。主要的研究有何劍提出了“三維”教學模式、薛賀香提出了實驗教學模式、張益豐等提出了“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李磊提出了“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雪合來提•馬合木提出了EDP教學模式、李瑩等提出了案例分析教學模式。
(2)關于教學內容的探討。主要的研究有張長青、李子奈、姚壽福等。經過近年來國內高校各任課教師對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探索,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的提高。但是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不少的差距。筆者根據多年來任教計量經濟學課程所積累的經驗,以重慶某高校為例,在深入分析和總結該校經濟類專業本科生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提高該校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基于筆者多年來從事計量經濟學教學所積累的教學經驗,對重慶某高校計量經濟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
(一)先行課的銜接問題該高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學期開設,其要求的先行課程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統計學、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但是該校經濟類專業本科生主要以文科生為主,這些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理科生來說比較薄弱。通過與講授微積分、統計學等課程的任課教師的溝通,大部分的任課教師均反映這些學生在學習這些課程的時候都比較吃力,每年在這些課程上的補考率都比較高,有時候補考率甚至超過30%。另外,對于宏、微觀經濟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比較差。由于宏、微觀經濟學基礎理論知識比較抽象,而且這兩門課程在該高校均采用英文原版教材進行教學,這就進一步增加了學生對這兩門課的學習難度。還有就是與先行課程內容的銜接問題。由于該校的微積分、線性代數、統計學等課程是由其他系部的教師來任教的,而計量經濟學課程則是由另一個系部的教師來任教的。由于兩個系部的相關任課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一些先行課的講授難度和講授內容難以與計量經濟學講授內容很好地銜接
。(二)實驗教學環節的缺失計量經濟學課程在本科生階段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應用計量經濟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重慶某高校由于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到目前為止,還是難以為計量經濟學課程提供開展實驗教學的相應條件。因此,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基本上采用單一的課堂理論教學模式,無法開展實驗教學。由于無實驗教學的配合,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又由于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本身又比較抽象,最終導致大部分學生難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論知識。
(三)案例教學的忽視案例教學由于能再現案例情景,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經濟類專業各專業課程中。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引入案例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相關的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而且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受講授課時的限制,通常在一個學期中只能安排1-2次的案例教學課,另外由于通常采用合班教學(一個教學班的人數通常超過100人),以及缺乏經典案例庫的建設,導致所安排的案例討論課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并且由于所采用的案例趣味性不足,通常難以激起學生的共鳴。為此學生通常對案例討論缺乏熱情,參與積極性不高,更多的時候是由授課教師從頭至尾地對自己所提供的案例進行講授。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影響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應用軟件講授不足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離不開軟件的使用。因此,對于相關計量經濟學應用軟件的講授,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熟練地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對教材上的相應案例進行演示,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重慶某高校的計量經濟學講授過程中,計量經濟學應用軟件的講授并未安排專門的講授課時,受講授課時總數的約束,教師通常只能在課堂上粗略地介紹個別應用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通常的計量經濟學應用軟件都是采用英文界面,而學生通常又缺乏對相應專業術語的掌握。因此在對相應應用軟件的簡單介紹后,根據了解學生通常不知所云,其實際教學效果也很差。
三、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夯實先行課知識首先是提高學生經濟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這需要對培養方案進行重新修訂,主要有:一是加大基礎宏、微觀經濟學課程的講授學時,從原來的每周3課時,增至4課時。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基礎宏、微觀經濟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增強學生對經濟學問題的感覺。在這個基礎上,二是增開中級宏、微觀經濟學課程。通過中級宏、微觀經濟學課程的學習,進一步夯實學生的經濟學理論知識,能夠增強學生應用經濟學理論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這可以為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建立,以及模型結果的分析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是夯實微積分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統計學等課程的知識。主要是通過與相關的授課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并通過領導的協調,提高這些課程的講授難度和擴大講授范圍,以滿足計量經濟學教學的需要。
(二)開展實驗教學經過近幾年來的努力實驗室建設的相應資金目前已基本到位,并且實驗室的建設場地也得到學校領導的批準。因此當務之急就是盡快完成實驗室的建設。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室來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為配合開展實驗教學的需要必須對以前的教學方案進行修訂,修訂的目標就是讓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能夠有效地結合起來。具有的措施是:在理論教學的環節上淡化煩瑣的推導和證明,重點突出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應用的思路,強調各種方法的具體用途和相關檢驗的步驟。在理論教學環節后,馬上安排實驗教學環節,為了能夠很好地體現實驗教學對理論教學的呼應,應該針對理論教學環節講授的知識,組織編寫相對應的實驗教學內容,并以此來指導學生進行上機操作活動。這一方面可以在講授理論知識以后馬上應用于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計量經濟學基本思想和理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方法的能力。
(三)基于問題驅動的案例教學為了實施好案例教學,確保案例教學的質量,高質量典型案例庫的建設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案例庫建設必須考慮案例的典型性、時效性和趣味性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或實驗室里選取案例庫中的相關案例,演示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建立過程及其結果分析,并與學生進行互動性的討論。這可以跨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讓學生真實地體會到計量經濟學方法在分析現實問題方面的魅力所在,從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案例課堂上要結合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模式,以經典案例中的熱點問題為中心,從中提煉出要討論的主題,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同時在案例討論的時候要盡量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真正地融入案例中來,激發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沖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孫祁祥,女,漢族,1956年出生,1976年入黨,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曾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北京大學最受學生愛戴的十佳教師等榮譽稱本文由收集整理號。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界的鏗鏘玫瑰
孫祁祥主要從事中國保險業發展戰略、保險監管、國際保險市場比較、金融綜合經營、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方向的研究,在本專業領域有著較高的學術地位和一定的國際影響力。她是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連續12年擔任國際保險學會(iis)亞洲學術主持人的學者,并且是該學會董事會的第一位中國學者;是第一位應邀在美國風險與保險學會年會上宣讀學術論文的中國大陸學者;是第一位作為人物介紹出現在“美國風險與保險學會”會刊上的亞洲人;還曾擔任過“亞太風險與保險學會”(apria)主席。
孫祁祥十分重視將自己的研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主持過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國內外著名機構委托的重要課題。她主導創立的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及其品牌學術論壇“北大賽瑟(ccissr)論壇”,贏得了國內外政、產、學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早在20世紀80年代,孫祁祥就在經濟學界嶄露頭角,其撰寫的論文曾登載在《金融時報》頭版。她現已在國內外期刊上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先
轉貼于
后獲得10多項省部級以上的科研獎勵,其中主要包括“陳岱孫經濟學論文獎(1997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第七屆)、中國保險學會保險理論創新成果一等獎(2006年)、中國保險學會優秀論文獎(2006年)等。
學生愛戴的“十佳教師”
孫祁祥教學認真,深受學生喜愛,2002年被評為“北京大學最受學生愛戴的十佳教師”,2005年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多年來,她一直承擔著本、碩、博學生和博士后的教學任務。她主持的學校主干基礎課“保險學原理”先后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課程”,所撰寫的教材《保險學》,先后獲得教育部推薦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等多項榮譽,被國內數十所高校選作本科生“保險學”課程的指定或推薦教材。
有關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一: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分析
一、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材的不確定性
西方經濟學教材種類繁多,如國外原著和翻譯版,比較經典的有曼昆、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和平狄克等的《經濟學原理》,國內高鴻業、梁小民、黎詣遠的《西方經濟學》,還有很多高校學者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獨立院校發展的時間較短,目前市面上很少有針對獨立學院特點而專門為獨立學院學生編寫的教材,所以很多獨立學院依然采用校本部所指定的教材,但是普通本科院校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注重培養的是理論型人才,而獨立本科院校在經濟學課程中則需注重培養應用型的人才,這樣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大多采用高鴻業主編的教材,該教材邏輯性、推理性、完整性都很好,長江大學文理學院也一直采用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適應,因為高鴻業版本內容較抽象,數學理論使用較多,案例太少,對獨立學院學生來說太難,苦于無其他適合的教材,因此依然采用。
(二)獨立學院學生數理基礎較差
由于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在學術規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數學語言表現,因此,在學西方經濟學之前需先修經濟數學。從獨立學院招生情況看,經管類專業招生文科生比重較高,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為例,2011年經管類專業招生情況看,文史類招生人數高達理工類招生人數的4倍。工商管理專業文史類招收40人,理工類招收10人。整體而言數理基礎較差,所以西方經濟學歷來是學生感到頭疼的課程,學生在剛接觸經濟學時,興趣非常濃厚,當微觀經濟學開始涉及數理推理時,有些同學不堅持,到后來逐漸放棄,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不理想。
(三)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年輕型
獨立學院的辦學機制,開始是依托本部專任教師,只應聘輔導員。但由于依托本部教師上課,因對其約束力小,很多教師應付了事,同時對學生有比較心理,認為獨立學院學生不如本部學生好。這種依靠本部的機制在發展的過程中表現出很多問題時,因此開始轉向自身應聘專任教師隊伍的機制。獨立學院是年輕的,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更是年輕的,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為例,自聘教師90%都是講師職稱。西方經濟學教學要求非常高,大多高校承擔該門課程的都是教授職稱或是非常優秀的講師。自聘教師基本是高校畢業直接參與教學的碩士研究生,教學經驗不足,實踐能力有限,這必然影響教學效果。另外,從各高校教學大綱的教學方法看,基本都是講授,教師教學方法較單一。這種教學形式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的必要性,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只滿足于理解和記憶教師講授的教學內容。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能通過恰當舉例,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理論,如邊際效用論、博弈論、企業競爭等,但宏觀經濟學的例子就較難,易過時,即使通過一些實例使學生理解了某一理論,學生往往也不能運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分析和解釋當前的熱點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學生對社會了解的缺乏,理解教學內容的難度加大,更談不上獨立進行社會調查和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所以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堂上,往往事倍功半,教學效果不佳。
二、提高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方向
(一)選擇合適的教輔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2005年以前就進行了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調研工作。2005年1月開始聯合有關高等院校,著手組織編寫全國性的獨立學院系列教材。但至今未出現一本優秀的被大多獨立學院都采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所以高鴻業主編的教材依然被廣泛采用?;诖饲闆r只能備好輔導資料,如茅于軾的《大家的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梁小民的《小民說話》、《小民說經濟》;弗里德曼的《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等,還有一些經濟論壇,中經信息網等資料都可以作為輔導材料。但是,我國教材的更新速度較慢,教材內容很難跟上時代,跟上國情,我國《西方經濟學》才出版到第5版,而薩繆爾森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已到第17版。因此,選擇國內教材,特別是宏觀經濟學,教師必須時時更新教學資料,關注時事結合理論分析,學生才容易接受。作為教學名師,南開大學教授顧沛指出教材不是編出來的,是教出來的,來回反復修改,來回磨。好的教材起到引導點睛的做用。因此,應集獨立學院優秀教師及我國經濟學者之力磨出一本適合的優秀教材。
(二)正確對待學生
從高考招生錄取看,獨立學院學生整體基礎較差,學生已經進入學校,在此方面已不能強求,因此根據現有的條件,提高他們的大學學習熱情是非常重要的。1.尊重學生獨立學院學生心理比較脆弱,特別是有些因高考失利到來的同學,不僅需要輔導員的幫助,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們,只有尊重他們,他們才更愿意合作,教學過程是教與學共同進步的過程。剛開始學西方經濟時,學生滿懷著喜悅和憧憬,在他們看來學經濟學和錢有關,當講到需求與需求量的區分和彈性概念時,理解差的學生開始跟不上,因此應該放慢進度。作為授課老師,盡量認識學生,讓其知道教師對他的尊重和認可,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樣為后續的深入教學工作奠定基礎。2.加強練習西方經濟學習題練習不可少,王則柯老師上中級微觀經濟學提到,如果平時不做練習就不用參加考試,因為即使參加考試了,結果也是基本都不會做。要求學生上課時都必須準備草稿紙以備畫圖和計算,同時讓學生獨立完成課后習題,在摸索中前進。常言笨鳥先飛,只有加強課后練習及習題集的練習,才能更好掌握專業術語和更深理解基本原理。教師也應趁熱打鐵,及時指導,吩咐安排監督完成,嚴格要求學生。
(三)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
1.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課堂教學以講課為主,討論為輔,課外教學專題講座和實踐教學并用,以科學、生動和靈活的講授方式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根據教學進度的需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準確詮釋課本內容,穿插案例教學,使課堂生動有趣。微觀經濟學案例較多,特別是效用論和博弈論,學生經常津津樂道。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其參與討論熱點話題,主動思考。如:當前通脹對自身有什么影響;國家如何解決就業問題;十二五規劃期間怎樣調整經濟結構等,讓其為國家獻策,培養主人翁精神。課外之專題講座,既可以請企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人才,也可以請地方著名的學者作報告拓寬學生的眼界,了解經濟前沿,把握時代方向。注重實踐教學,通過實地調研,深入社會才能了解社會,分析問題才能更透徹,才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寒暑假參與企業的生產,了解企業的成本,分析企業的長短期利潤。鼓勵學生深入基層,了解民情,建立課題研究。如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建立了學生創新基金,學生已成功申請了《荊州市區域競爭力調產研究》、《荊州市優勢產業選擇》、《關于提高荊州市農民收入的對策研究》等基金,培養了他們查閱文獻、實地調查、數據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建立一師一導制
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擦出思想火花。獨立學院教師普遍年輕,教學及科研水平有限。專任教師少,及時交流提高的機會就少。因此,在節約獨立學院辦學成本的基礎上,可以聘請退休的優秀老教師,建立一名老教師帶一批年輕教師的制度,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提供條件,為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要想講好西方經濟學,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包括經濟數學、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等很多知識,還必須有社會經驗的積累。因此導師對教師的每月一評,周周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年輕教師申請科研時能提供有用的建議,提高命中率,對教師的發展和學院的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3.激勵機制的建立
獨立學院年輕教師為了生活,承擔了大量的課程,課時量較多,如此,教師又有多少時間思量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體系、教學方法呢?資源是有限的,承擔教學任務過多,必然科研水平就欠缺。教學和科研對于教師來說都是不能或缺的,他們相互影響。基于這種情況,一些院校限制教師的選課門數和周課時,但這種方式必削減教師的積極性,必須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因此,關鍵在于學校建立怎樣的激勵機制。如:獲得教學質量優秀教師的物質獎勵;鼓勵教師科研給予適當的工作量,提供教師外出培訓和考察的機會,讓教師有歸屬感。
三、結束語
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程體系已經非常成熟,因此,對于獨立學院來說,可以大量吸取前人的經驗,但要充分認識獨立學院問題的特殊性,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各學院還需不斷的探討,如:如何建立有效的長效的激勵機制?如何核算導師工作量?這些具體問題解決不好,必然影響教學質量的長期性。
有關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二:西方經濟學教改思路
一、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與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學科流派眾多,學生難于區分差別。西方經濟學是我國高校經管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之一。英國的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初版于1776年,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的誕生,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確立,經過200多年的發展,經濟學產生了持有不同觀點的學派。例如,以阿爾文漢森(AlvinHansen1887-1975)、保羅薩繆爾森(PaulSamuelson1915-)等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以瓊羅賓遜(JoanV.Robinson1903-1983)、尼古拉斯卡爾多(NicholasKoldor1908-1986)為代表的新劍橋學派;以羅伯特韋內克洛委爾(RWClower,1926-)為代表的新凱恩斯主義學派;以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7.312006.11.16)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學派等。正是因為這種百花爭鳴、百花齊放的狀況,經濟學才得以長足的發展,各個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現實發展得以緊密結合,關于同一經濟問題,不同的學派也給予不同的解決方案。但是對于我國傳統教育培養的高校學生,也很難理清思路去辨別哪種理論是主導的,這就對學生的課后閱讀和對理論體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多樣,學生難于理解掌握。與其他經管類課程不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它包括:實證分析、規范分析、數理公式分析、幾何模型分析等等。實際上,該門學科大體上分成三種層次:經濟學原理或經濟學基礎、中級微宏觀經濟學、高級微宏觀經濟學。層次越高理論體系中包含的數理知識和模型說明就越多,歷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多產生在經濟學模型的建立與分析領域。這對首次接觸到經濟學的高校學生同樣是個考驗,因為同學們在從前的學習中已經習慣文和理的區別,把二者有機的結合是一個大的挑戰,一旦對數理模型失去信心,經濟學是學不好的。
(三)理論體系龐雜,初學者難于分清脈絡。西方經濟學涉及到微宏觀兩個大的門類,而兩個主要門類之下有劃分成諸多的章節,實際上作為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涵蓋了幾乎所有其他專業課的基礎知識,比如:微觀經濟學包括消費者需求理論、生產者理論、效用論、成本理論、市場理論、微觀經濟政策等;宏觀經濟學包括了宏觀經濟總量理論、經濟增長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理論等。如此多的理論體系讓學生在一次的教學周期內掌握,融會貫通,分清知識脈絡,學生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
(四)知識體系更新迅速,教師難于及時調整。由于經濟學的學科特點,要求相關的理論知識必須和現實的發展緊密結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該門課程的理論體系相比其他學科更新較快。國外的西方經濟學的教材幾乎每一兩年就要再版,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已經發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學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經濟學》著作,被稱作最受歡迎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已經發行了第五版,幾乎兩年就會改換版本。這種版式的調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斷更新和理論知識的改動與補充。任課教師必須要及時掌握知識點的更新、新理論的補充及案例的調整。由于西方經濟學的諸多特點,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開拓新的教學方法、采用有效地教學模式是任課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一味的板書和講解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時甚至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二、對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幾點改革建議
(一)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科研水平是課堂教學效果提高的根本。教育界有句名言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的質量和高度決定了教學的效果。任課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該去讀透該門學科的經典著作如: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凱恩斯的《就業、貨幣、信息通論》、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等;要與時俱進地閱讀權威期刊的論文,掌握國內外的經濟動向;要通過觀察和調研,更多地去研究經濟學理論與現實問題,從而提高自己對理論體系的理解與掌握,講課時才會厚積薄發、行云流水,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和靈活的教學方式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課堂教學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而這些方法的使用要和課堂的講授內容相結合,隨時隨地調動學生的興奮點。首先,經濟學的經典教材都是以案例為基礎的,在大量運用案例的同時,有效地把經濟學理論傳輸給學生是經濟學課堂教學的最大特點。作為任課教師,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案例,讓學生在現實基礎上了解掌握理論。例如生產者理論中可以用一個大公司通用汽車的案例貫穿始終;國內生產總值的講解可以采用上年度本國的實際數據作為案例;基尼系數可以用我國與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比較的真實數據作為重點講解。其次,互動式教學法是適合經濟學課程的重要教學方法。隨時隨地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能夠及時把握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課堂教學的難點與重點。作為大學教師,保持與學生的有效互動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和學習氛圍的關鍵所在。經濟學的很多理論都是具有爭議或屬于某個流派的,這也正是該門課程的魅力所在,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意見與見解,老師如能適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無疑對學生是莫大的鼓勵,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又實現了教學目的。再次,在經濟學課堂開展多媒體教學。這是為了借助多媒體和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和互動性,延伸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教師應充分調動各種資源進行多媒體課件開發,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特有優勢把圖、文、聲、像高度集成于教學活動之中,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表現力,提高信息傳授的效率。
(三)經典理論與現實生活的結合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獨立思維的有效途徑。在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理論知識與現實經濟情況有機地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微觀經濟學中的彈性理論,是研究商品價格變化與需求量的變化之間的數量關系。這對于未進行社會實踐的學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但是,如果進行相應的分組,讓學生以營銷部經理的身份去考慮如何進行合理定價從而使公司利潤最大化,學生就會在仔細學習理論知識之后開動腦筋,結合實際去擬定價格,在此基礎之上再讓每組學生選代表到講臺上闡述本組的定價策略,同學們相互探討利與弊,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形成論文樣式的報告。這樣一個過程下來學生不僅學習興趣空前高漲,而且對理論知識也不再生疏,從而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奧肯定律是闡述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呈反方向變動,即失業率越高,通脹率越低;失業率越低,通脹率越高。在我國當前的狀況下,經濟發展迅速,物價水平趨高,有通脹發生的可能性,但是我國失業率也居高不下。這樣就產生了與經典理論之間的矛盾,如何分析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如何去更好地解釋奧肯定律在當前中國出現的悖論。學生帶著這樣的思考去學習理論知識,不僅掌握了經典理論,也了解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后找到問題的根源的創新與鉆研能力也是當前大學生最缺少的一種素質。
(四)數理模型的雙重講解是解決教學難點的良好方法。西方經濟學的數理模型非常的常見,隨著學習的深入幾乎每一個經濟理論都會有相應的模型和公式。教師在上課時應把每一個模型理解清楚,講解清楚,再用現實的情況加以深入淺出的點撥。例如,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關系是一個教學難點。三條曲線的形狀、交點、拐點等都是有明確定位的。首先,教師要以簡單明了的語言告知學生三條曲線的畫法及彼此的關系;其次,講解完之后要學生到黑板前板書,檢驗掌握程度;最后以身邊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解釋為何三條線是這樣的關系。以班級某門課程的期末成績為例:總產量就是班級的總分;平均產量就是平均分;邊際產量就是新插班學生的得分。邊際產量高于平均產量,平均產量呈上升狀態可以解釋為:只要剛到班上的同學分數低于現在平均分,對于全班的平均分都是向下的拉動作用,反之亦然。當然,這一例子不見得恰當,但通過這樣例子的講解,幾乎所有同學都會理解老師所要闡述的內容,再去理解模型就非常的簡單了。
(五)課堂討論、社會調研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學生時代是一個充滿了幻想的時代,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為了很好的講授一門課程,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顯得異常重要。理論來源于實踐,讓學生在能力范圍內去檢驗自己,是師生雙贏的策略。所以,任課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鍛煉學生的動腦能力、動手能力,讓他們走進現實社會去感受經濟學理論的魅力。例如,研究商品的促銷手段,讓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去逛商場,不買東西,只觀察商家的定價變化和所謂的活動,然后在課堂上討論這些商家的促銷手段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偏好、收入、預期、替代商品價格中的哪一個影響因素。這樣的課堂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專業的知識,加深了印象,甚至對學生在今后商品交易中也可以很清楚的分析自己的利害得失,從而進行最佳的選擇。
數學建模是對于現實世界的某個特定對象,為了特定目的,做出必要的簡化和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從而構建一個數學結構。數學建模的核心思想,是將數學置入現實世界的各種應用場景之中,使之與各種實際應用相結合,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的能力。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科,既需要數學為期提供研究工具,與此同時,也為數學提供了廣闊豐富的應用場景。因此,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并以此為抓手提升經管類高等數學的教學效果,對于提高經濟管理類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提升高校的社會美譽度,具有現實而重要的影響。同時,良好的數學基礎、數學思維、數學信心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深造,在未來道路中走得更高更遠以及產生杰出人才提供重要幫助,對學生和高校自身的發展,對經濟學和數學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數學與經濟管理科學相互需要
首先,經濟管理科學需要數學和數學建模這個工具和方法。人類的經濟活動,存在著普遍的復雜的數量關系,因此,經濟管理學從產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和數學的不解之緣。從配第、魁奈和斯密起,都一直將對數學的應用做為其學說形成的基礎和必要條件。19世紀70年代以后,數學在經濟學的作用的地位進一步增強,數學不僅成為經濟學的表述工具,而且成為經濟學中的分析工具。近幾十年來,數學在經濟學中的地位呈現加速上升的趨勢。美國學術性經濟期刊論文中,廣義數量經濟學論文的比重,從上世紀70年代的50%左右,上升到本世紀的90%。自1969年到200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53位獲獎者中,數學能力特強和強的人,占84.7%,數學能力弱的人,只占6%。但是,在經濟與管理實踐中,面對的經濟管理問題,往往是復雜多變的,并不能利用數學直接處理經濟管理中的這些問題。這就需要對實際問題進行抽象,提出合理的假設,對問題進行簡化,運用數學確定的語言和方法,建立一個能近似地描述和解決經濟活動中實際問題的模型,這就是數學建模在經濟管理領域的應用,也可稱為經濟數學建模。從經濟學發展趨勢來看,數學模型使這門學科的描述更加確定和精確,推理更加嚴密,結論更加系統性和一般化。其次,數學需要經濟管理科學這個舞臺和背景。包括高等數學在內的數學各領域各分支,不是人們異想天開胡思亂想得出來的,而是來自于生活和生產實踐,特別是物理學的發展和需要。但數學一旦從他的產生背景脫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就成為了一個強大而通用的表述工具、推理工具和分析工具,可以和各種學科結合,為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研究手段。經濟管理學科的特點,為數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應用舞臺和背景,同時,還可能為數學提出一些新的課題,促進數學自身的發展,從而使數學的生命力更加強大。
三、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的特點
(一)學生特點
通過多年高等數學教學,在與不同專業學生的接觸交流中,發現經濟管理類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該類專業面向高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同時招收。根據調查,該類專業學生大約有65%到70%高中時為文科生。這種生源結構,帶來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理科生相對來說,數學基礎更好,多數文科生則相對較差,總體來說,基礎較為薄弱。二是學生數學思維存在較大差異,理科生邏輯思維更強,而形象思維有所欠缺,文科生則相反。三是普遍對數學存在心理障礙,特別是多數文科生,他們中學時就是因為數學不好,甚至對數學懷有恐懼心理,當年才選擇讀的文科,這種心理障礙,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信心、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
高等數學是一門從科學和社會實踐中產生的學科,有其產生的背景和原因,有其自身完備的體系,也有其無可替代的應用價值和應用場景。但長期以來,面向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為了適應學生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情況,削減了大量內容和教學時間,使原本成體系的學科,變得較為離散,并且大量地從其背景、應用場景中抽離,使這些離散的內容更多地成為抽象的知識。這帶來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使學生不知道如何應用這些抽象的知識,二是使數學本身失去了其原本應該有人文色彩和生活色彩,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
(三)教學過程
在經濟管理類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沿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采用先概念,再定理,再講解例題,再課堂練習課后練習等。重點在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傾向于數學知識的灌輸。最后,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也是對這些知識的再一次重現。這種教學方法,教師更多地處于機械傳播的地位,而學生更多地處于被動機械接受的地位。處于信息時代的今天,這種教學方式,已很難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法幫助學生找到其數學學習的目的,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了。
四、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
針對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甚至存在心理障礙的問題。需要在教學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并舉一些生活中的簡單例子,打消高等數學的神秘感。用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模型假設、模型構成,并利用所學知識對模型求解,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針對教學內容枯燥,缺乏應用背景和人文色彩的問題。需要在教學中針對重要概念和理論的引入,要簡要地向學生介紹該問題產生的原因、歷史,創立者和重要貢獻者的對該問題的貢獻及其背景,增加人文色彩和學習興趣,同時從這些概念和理論產生的背后的故事,在使學生逐步建立數學思維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甚至對人生的思考。針對學生學習目標缺失,喪失學習動力和激情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知識點融入經濟管理專業的背景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與其今后的生存與發展間密切關系。學生課后練習,也要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有實際應用背景的習題,特別是經濟管理方面具體應用的題型。針對學生感覺知識點離散,缺乏綜合應用能力的問題。在教學中,可以適當穿插一些綜合性應用建模案例教學。在課程教學到一定階段,比如一學期或課程結束,可以給出一個更加開放的綜合性的實際問題,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使所學知識得到較為綜合的應用,而且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在課程完成后,鼓勵學生參加全國高校數學建模競賽,這是對數學更加綜合的應用訓練和考查。在考試與評價中,也可以嘗試將全國數學建模競賽成績,與數學學分相掛鉤,通過現實的激勵,引導學生客觀上良性發展。在高等數學教學授課完成之際,可以向學生拋出一些使用到優化、概率、回歸等方面的實際應用的數學建模案例,激發學生對后續數學學習的興趣。
五、結語
關鍵詞:中國經濟學;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目標;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3-0008-02
1 中國經濟學的目標
中國雖然已經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還存在兩個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計劃經濟體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徹底觸動,深層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穩固,在具體實施中還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設一門能反映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特點和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特色的中國經濟學是有必要的。這也是中國經濟學的根本目標所在,而中國經濟學的具體目標可分為體制結構、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三個部分。
體制結構目標主要從中國的漸進式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來分析,所有制結構和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體系較為完善。經濟運行目標主要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經濟運行目標和宏觀經濟運行目標。微觀經濟運行目標主要包括企業和企業制度的完善及國企改革的推進、社會主義市場機制、市場體系、社會主義市場秩序和規則較為完善。宏觀經濟運行目標是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及其相互關系的平衡、宏觀經濟調控目標順利實現、政府職能得到完善等。經濟發展的目標就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增長目標(包括經濟增長的目標和經濟增長方式等)和經濟發展目標(包括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與經濟結構、中國二元經濟結構、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關系、科學發展觀及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等)。
2 中國經濟學面臨的困境
2.1 經濟學被邊緣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團隊萎縮
在中國經濟學被邊緣化,甚至已無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馬思主義經濟理論課程已被嚴重壓縮,中國經濟學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關西方經濟學的內容,有關經濟學內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雖然打著經濟學的招牌如《勞動價值論》,卻在宣揚資產階級要素價值論的觀點。
其次,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對經濟學的學習不感興趣,更談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們在學期間發表的經濟學論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經濟學的不到10篇。經濟學專業的教學隊伍中從事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者也日益縮小。
2.2 中國經濟學傳統教學體系與教學方式嚴重滯后于國際化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學教學體系與教學方式改革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教學體系與教學方式仍嚴重滯后于國際上經濟學專業的新發展。首先,教學內容重復。以經濟學專業學生為例,大學本科階段學習的政治經濟學內容在高中就曾經完整的學習過,研究生階段則開設專題性課程,但在體系性、知識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沒有差異。其次,理論體系被人為割裂。一是將政治經濟學從體系中分割出來。二是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和社會主義部分在范疇與原理上沒有科學銜接,尚未建立整體的政治經濟學體系。再就是,教學方式的“封閉性”。當前中國經濟學教學缺少足夠的教學參觀或社會調查等課外活動。
2.3 經濟理論脫離經濟現實,教學方式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
首先,理論脫離經濟現實,難以滿足本土化的要求。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理論來源于實踐,目前,中國經濟學的教學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師選定一本教材,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國內經濟學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較長,教材內容與現實經濟問題極易產生距離與脫節;再者,由于國內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論,西方理論與中國經濟現實本身也有距離。其次,“滿堂灌式”教學,忽視教學過程,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可能講清楚全部的經濟學理論,這就要求老師主要傳授學生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記硬背和機械化訓練,則缺乏課堂交流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2.4 理論研究缺乏規范性,對兩個范式關系的認識上存在偏差
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濟學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當數量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還認識模糊。這一點在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問題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為切入點開始經濟學分析?用什么作為主線將這種理論體系貫穿起來?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場經濟怎樣才能真正與社會主義、與公有制有機結合起來?對這些根本問題的認識尚缺乏基本規范,認識相當混亂。
在研究過程中,明顯地存在著對兩個范式關系的認識上的偏差問題。學術界存在兩種片面傾向:一是排斥和輕視西方經濟學理論,對于現代西方的經濟學理論采取一種簡單否定的態度;一是把西方經濟學特別是主流經濟學當作唯一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忽視它所具有的意識形態的成分,否定經濟學的科學意義和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作用??偲饋砜?,后一種傾向在當前呼聲甚高。此外,中國經濟學研究中也存在諸如選題過于寬泛、研究結論草率等其它問題。
3 中國經濟學的構建
在這種背景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將西方經濟學中意識形態理論與市場經濟理論相分離,將市場經濟理論的科學成份嵌入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之中,實現兩種經濟學說的整合不僅必要而且可行。
3.1 整合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西方經濟學均衡分析理論
勞動價值論更多關注的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本源性問題,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及其運動規律提供了理論依據。均衡分析理論更多描述的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外在表現,為揭示價格與供求的內在關系及其資源優化配置規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國經濟學研究對象和任務已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源優化配置,將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可以克服馬克思經濟學說價格變動分析的不足,賦予勞動價值論以新的時代內涵。
3.2 整合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勞動者行為動機假設和西方經濟學經濟人假設
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勞動者行為動機假設注重全社會成員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認為勞動僅僅是謀生手段,這種分析框架揭示了社會主義勞動者之間生產關系及其行為動機的本質特征,但難免帶有計劃經濟的局限。西方經濟學中關于經濟人“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假設,反映了市場經濟主體行為動機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卻“往往具有非社會性和非歷史性的傾向”。將兩種行為動機理論整合為在全社會各階級各階層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經濟人“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假設。
3.3 整合馬克思廣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和西方發展經濟學
馬克思晚年時期未能構建起以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的廣義政治經濟學。自20 世紀50 年代以來,西方興起發展經濟學,先后經歷了從結構主義到新古典學派,再到以人為本的發展經濟理論;從宏觀模式的經濟增長理論到微觀分析的人類發展理論。這些理論均從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經濟落后國家擺脫貧窮落后、實現工業化、經濟市場化、社會化、現代化的發展規律。將西方發展經濟學的科學因素嵌入馬克思廣義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國特色的發展經濟理論,是中國選擇適合國情的科學發展戰略的需要。
3.4 整合馬克思階級分析理論和西方新制度經濟學
在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遺漏的所有因素:制度、產權、國家和意識形態。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來生產方式技術持久進步、經濟充滿活力的動力源及各勞動者階級之間以及階級成員內部潛在的利益矛盾對其的影響。而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制度經濟學則從供求關系、均衡價格的技術分析轉向了產權關系、交易費用的制度分析,從而揭示了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與社會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條件下,產權界定、國家干預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制度創新和制度安排對技術持久進步、經濟充滿活力的重要作用。盡管新制度經濟學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但不妨礙我們將該學說中的科學因素嵌入經濟學階級分析理論框架中。
4 中國經濟學的發展趨勢
4.1 走向規范和實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學的研究視野不斷開闊,方法不斷創新,比較成功地實現了傳統經濟學研究范式向現代經濟學研究范式的轉型,越來越走向規范化。但是,中國經濟學從總體上看還是不成熟的。基礎理論還比較薄弱,研究方法還比較落后,學科規范還不夠嚴格,中國經濟學作為一種科學體系還在形成,中國經濟學必須堅持走向規范。建立學術規范,發展學術評價,是中國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的重要條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中國經濟學理論仍然落后于實踐,中國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仍受著傳統思維方式的束縛。為此,中國經濟學必須堅持走向實際。對于中國經濟學來說,當務之急是要從實際出發,搞清楚中國所面臨的究竟是什么樣的經濟問題,仔細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并且揭示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
4.2 走向開放和世界
經濟學的開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決于是否經得住實踐的檢驗,而不論源于何時,出于何人,來自何方。經濟學走向開放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堅持引進來,將外來的理論綜合到中國經濟學理論和中國實踐中去;二是堅持走出去,要加強交流和不同學科間的聯系,進行多學科理論、多元研究方法與手段的綜合運用。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學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國經濟學走向世界,必須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須立足經濟,關注技術,立足當代,面向未來,使中國經濟學的研究始終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參考文獻
[1]祝茂.轉型期中國經濟問題探索――第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觀點綜述[J].南開經濟研究,2005,(1):100-103.
[2]趙凌云.中國經濟學研究與教學存在的基本問題與解決思路[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06, (4):6-7.
[3]嚴飛.《西方經濟學》教學方式改革與實踐探討[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08, (3)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