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6:14: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全球農業發展趨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我國貿易進出口常態化、頻繁化,再加上英語的通用性特征,在國際商務貿易交流互動過程中,要求相關翻譯工作人員具備能夠的準確翻譯英文、靈活運用英語知識查找文獻、了解國外相關農業政策及法律法規等多種素質能力。各地高校農業英語相關專業需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改進、優化自身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增添更多助益。
《農業人才英語能力培養研究》基于當代農業人才自身英語水平同國際化需求的差異,主要論述了當前社會農業人才英語培養的社會背景、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等知識,并據此深入探討了農業人才培養策略,例如根據實際需求為農業人才英語能力培養制定方案、為農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環境、為農業人才的英語能力培養提供助力等。該書理論闡述清晰明確、理論結構明朗科學,可作為高校農業英語人才培養創新探索之良好借鑒書籍。目前,從農業英語專業人才就業調查報告大數據來看,我國農業英語專業人才能力水平總體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態,很多人的英語水平局限于文字書寫,無法適應新時代農業發展的要求。
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第一,國內英語教育是以分數產出的應試教育,農業工作者們大多不具備過硬英語翻譯能力和素養,進入社會后脫離大學英語教育的語言環境,英語使用明顯不太流暢,能實現漢、英流利轉換的人屈指可數。第二,農業工作者本身不注重英語在農業建設方面的應用。第三,我國農業改革速度雖快但時間不長,加強國際農業合作與交流的理念還未形成深刻共識,故高校農業英語專業教育教學并未充分重視人才英語翻譯、運用能力素養的培養。在經濟全球化的21世紀,要想實現農業國際化發展,必須要先完成四個前提。首先,生產國際化。農業生產的過程不局限于本國生產,在全球各國間形成生產鏈,加強國際合作。
其次,商品國際化。中國農產品物資數不勝數且受許多國家青睞,讓農業產品“走出去”實現商品的國際價值,促進我國農業生產要素國際性流通,增強國際競爭力。最后,人才國際化。農業人才承擔的不只是指導農業生產技術,還包括農業科技研發創新,研究全球性農業產品融資,把握農業國際化發展方向,促進我國農業發展與國際社會快速接軌。
筆者在2019年度河南農業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JWC-JG-2019A026)、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19SJGLX224)的資助下,結合農業國際化發展趨勢及我國高校農業專業英語翻譯人才培養實際,對農業英語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略作探討。
一、以農業國際化發展趨勢為依據,切實調整人才培養模式
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農業英語翻譯人才培養模式國際化成為大勢所趨。一方面,高校要積極做好師生思想工作,提升師生對農業英語教學國際化發展的認識,激發師生參與農業英語翻譯學習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優化、探索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在加大農業英語翻譯人才培養實踐信息化教學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高校要積極聯動農業相關部門、科研機構、國內外高校等多個主體,積極構建資源優勢互補的國際化合作平臺,并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翻譯人才培養成功經驗、教學模式,不斷切實調整、改善自身人才培養模式,提升農業英語翻譯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專業性、時代性。
二、以問題為導向,依托農業專業知識教學
農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向農業英語翻譯人才培養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高校要堅持以教學實踐中的多種問題為導向,腳踏實地,依托農業專業知識“抓好”、“抓精”農業英語翻譯人才培養教學。農業英語翻譯的核心是農業專業學科理論、技術知識,要想提升農業英語翻譯人才整體素質能力水平,需要緊緊圍繞農業專業學科基礎理論、技術革新、前沿發展等知識,講方法、講技巧地開展農業英語翻譯人才翻譯素養、技能培養。同時鑒于農業英語突出的實踐性、應用性,高校還應積極開辟更多實習、實訓渠道,例如與農業國際博覽會、交流會以及農業生產加工相關企業構建合作教學新模式,既為農業英語翻譯教學體系理論提供行業發展第一手資訊,也為學生鍛煉、強化農業英語翻譯能力提供良好條件。
三、以自主學習培養終生學習
一、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時代特征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問題,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全局的重大問題。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滯后,城鄉經濟發展失衡,城鄉差距過大,農民收入水平較低,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因此,現對新農村經濟建設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首先要明確我國農業發展所處的歷史時代,明確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把握現有的政策和機遇,將我國現代農業推向優質、健康發展的軌道。
我們將從農產品供需情況、農村勞動力供給和農業與非農產業的關系幾方面來闡述我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時代特征:農業技術的選導性、農業要素的選導性、農業功能的多導性四、農業產業經營的一體性、農業效益的綜合性、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二展階段的農業。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其基本特征是:技術經濟性能優良的現代農業機器體系廣泛應用,因而機器作業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業;有完整的高質量的農業基礎設施, 如良好的道路和倉儲設備;在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化學、物理學等學科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一整套先進的科學技術,并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農業生產高度社會化、專門化;電子計算機等在農業經營管理中的運用越來越廣。
現代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大幅度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也使農業生產和農村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
二、現代農業發展趨勢
1.我國走以生物科技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的潛在趨勢是勢不可擋的
據我國的現實情況說明,我國人多地少,農業自身具有發展的要求;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農產品的品質有了進一步的要求;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對農作物品種質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這些變化致使我國的現代農業必須走以生物科技為主導的發展道路。
2.大力發展精細農業采用精細形態生產
方式之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日益匱乏,為了經濟地利用各種有限資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術密集、勞力密集、資金密集和生態密集之手段。其次,運用精細形態之生產方式,可以在過去不能或很難從事農業生產之土地或空間進行生產。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鹽漬灘涂乃至沼澤荒漠地區,都可以用水栽法轉變為生產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營養液,在控制環境之條件下進行生產。這樣,不但延長了生產季節,也擴大了生產之空間。第三,精細形態之農業,在交通方便、風光秀麗之地區,只要稍加裝備、經營,就可以成為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中心。這樣,既可增加收入、促進農產品銷售,又可以讓城市居民領略田園風光。
3.信息農業進入信息化時代
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光纖和通信衛星技術為特征之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樣,現代信息技術也正在向農業領域滲透,形成信息農業。信息農業之基本特征可概括為:農業基礎裝備信息化、農業技術操作全面自動化、農業經營管理信息網絡化。農業信息化又是傳統農業發展到現代農業進而向信息農業演進之過程。
三、都市型之工廠化農業日趨成熟
自然農業最大之特點是靠天吃飯,其生產之狀況受自然因素影響很大。21世紀,由于實現工廠化,通過運用先進科技,農業生產將擺脫或部分擺脫自然條件之制約。所謂工廠化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車間”(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溫室等)內,借用陽光或人工燈光進行不間斷地農業生產。用現代科技裝備之工廠化農業,集成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現代先進農藝等,其間作物之播種、生長、施肥、灌溉、環控等全過程都實現自動化,可以通過對生物和環境之控制,使農業生產中之多種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還由于未來人們保健意識之加強,對食物品質之要求也隨之提高。未來對食物之要求,首先必須符合“干凈”和“營養”之標準。所謂“干凈”,是指食物不用化肥、農藥生產,不用人工防腐劑、染色劑,不經輻射處理。為了滿足上述一系列之嚴格要求,農產品就必須當地生產、當地消費。 農產品長途運輸不但降低品質,還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氣乃至海洋之污染。為都市居民提供安全、放心、健康、新鮮、高質量食品和為市民提供休息、體育活動、農業體驗等之產業;因此,發展都市農業必須打破傳統觀念上之農業概念,發展大農業,使農業向第二、第三產業擴展、延伸。
四、生態農業大發展
為了創造一個生態平衡之農業,就必須拋棄原有之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學農藥為代表之農業現代化之模式,取而代之之是以遺傳工程、生物技術為主之高技術方法。當今時代由于分子生物學和細胞遺傳工程等學科之飛快發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機能已經成為可能。因此,人們對于利用生物遺傳工程技術之研究成果解決農業生產領域中存在之諸多問題寄予很大希望。這對于豐富人類食物之來源,解決人口不斷增加、耕地日益減少之嚴峻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綜上所述,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在當今經濟全球化之形勢下,我們必須研究農業現代化之發展趨勢,揚長避短,在做好基礎工作之前提下,創造條件,大力發展智力農業、精細農業、信息農業、生態農業等,發展現代農業就必須走科技創新、推廣、應用一條龍的農業道路。要想建立有效的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和應用機制,就必須根據我國現階段面臨的實際情況,因時制宜有效地使政府、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轉換各自的角色,使科技創新的職能逐漸由政府向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過渡,更加充分地發揮農民在農業生產上的主動性,從而使我國農業盡快走上現代化之道路。
一、支持農業信息產業化的發展,避免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的分散、廣泛性,客觀上存在著生產的盲目發展,導致農產品類型余缺的不平衡性,造成資金和資源的浪費。目前,我國對于農業非盈利性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尚未健全,特別是農業生產和銷售及其他相關的數據化信息服務幾乎處于空白。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就要對農業產業信息的建立和發展進行有力的信貸支持,通過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農業相關部門的大力協作,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經濟組織在政府的領導和財政的補貼下,建立起市場價格、各類農產品供需狀況,國內外同品種農產品供求狀況、各類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預測、氣象、良種、病蟲害預報和防治措施,各類農產品市場預測,重要農業政策、進出口需求等等方面的服務體系,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提供準確、詳實、及時的信息支持,以引導農業的合理布局和發展,克服農業生產分散性帶來的盲目性,提高資源和資金利用效率,提升農業整體競爭力。
二、為農業資源的綜合開發和農業技術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信貸支持
農業發展銀行支持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就在于對農村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動物資源的深度和廣度綜合開發,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出率。通過開發,促進農村產業和區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均衡發展,這將具有長遠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于克服趨利性、短期性、分散性、有限性的危害。大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健康發展,發揮其帶動、輻射、示范作用,從而加快農業產業的開發速度。只有對農業資源的深度、廣度開發,才能提高生產能力,解決社會擴大再生產、人口增加、土地減少、消費質量提高對農業產品造成的壓力,更好地保障社會需求。
三、促進區域經濟依托當地資源和技術向產業化、集約化方向良性發展
在市場的作用下,區域經濟差異逐步拉開,并在特定的經濟結構、資源狀況、人文條件和戰略導向下形成不同特征的經濟區域。農業政策性金融正是政府實施貨幣區域調控和產業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農業發展銀行應以市場化、區域化發展趨勢為契機,對不同區域的農業發展實施適度差別的區域產業信貸政策,從而有效調動農業資源,推動區域經濟優勢化、一體化,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
關鍵詞:一帶一路;兵團現代農業;制約因素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新時期,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是順應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解決當今時代問題的必然選擇。在此背景下,兵團農業作為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1“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兵團現代農業發展的意義
農業現代化是世界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近些年來,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在不斷加強。現代農業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同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而兵團農業作為新疆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下,其發展具有了非凡的意義。綜觀全局,兵團農業與地方農業不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互為借鑒,在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為新疆農業發展注入更深、更強的動力,這同時也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有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兵團現代農業發展制約因素
2.1農業生產資源受限
一方面,新疆遠離海洋,氣候干燥,日照常,降水量較少。新特的地理位置導致這里水資源嚴重缺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兵團現代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雖然兵團土地占有量很大,但是由于水資源過少并且分布不均的限制,一部分土地卻無法耕種,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非農產業開始逐步侵占農業用地,使得形勢更不樂觀,問題更加突出。
2.2自然環境惡劣
新疆地形特點是: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被高山環抱,俗喻“三山夾兩盆”。北為阿爾泰山,南為昆侖山,天山橫亙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準噶爾盆地。兵團大部分土地都分布于山前平原或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沙漠邊緣。這里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土地沙化、被侵蝕和自然災害頻發,導致每年水土流失情況十分嚴重,嚴重影響著現代農業的發展。除此之外,近些年來在耕作的過程中所帶來的化學污染也越來越嚴重,這也是制約兵團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
2.3農業成本過高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物價普遍上漲,對于農資產品來說,也不例外。同時,外出打工人員數量的逐漸增加,使得兵團農業所需的勞動力價格逐步呈上升趨勢,再加上農資產品價格的上調,進一步減少了農業生產所能夠帶來的利潤。長期這樣發展下去,必然會嚴重損害農民的生產的積極性,甚至還會動搖農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必然會嚴重阻礙兵團現代農業的發展。
3促進兵團實現農業現展的對策
3.1加強資源整治,改善環境
我國兵團現代農業發展面臨著水資源嚴重不足、耕地質量下降、土地污染等問題,要想實現農業現展,首先要著重加強資源整治,改善環境,促使兵團現代農業的發展,實現其“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資源整合??蓮囊韵氯齻€方面入手:一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控制用水用地,守住耕地紅線。對于城鎮發展用地實施嚴格的審批規劃,實現農業發展與城鎮化發展用地的分開;二是積極改善土地質量,通過一系列科學管理辦法來實現耕地利用面的擴大。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自然災害的發生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如,兵團聯合農作物科研單位,根據我國西北部的環境特點,積極研制扛倒、防凍技術;三是必須要嚴格控制耕作過程農藥的使用,以在發展農業的同時降低農業生產對當地脆弱自然生產環境的影響。
3.2有效應對成本過高,加強兵團自身建設
為有效應對兵團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成本過高的現狀,兵團就必須在國家幫扶的基礎上,積極實現自建,來提高自身發展能力,降低發展成本。尤其是隨著農業生產成本的增加,要想穩固農業收入,促進農業發展,有關部門就必須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扶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從而有效應對兵團農產品成本過高的情況。如,國家可以采取減免稅收、政策扶持等措施來降低兵團農業生產成本。兵團農業自身則可以通過對機械化的高度引入,來實現一次投資、終身受益的發展目標,以此來有效應對逐漸上漲的人工成本費用,減少人工成本支出。
3.3加強科技創新,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對于農業發展來說,亦是如此。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逐步形成一套科學的農業管理體系,用先進的科技來支撐農業發展,這在當今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化的農業發展趨勢,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農業的發展。為此,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下,兵團農業要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來形成合力,借助各國優勢資源,在共同研發、成果共享的基礎上,共同促進沿線國家農業的發展。
3.4不斷提升兵團農業生產者綜合素質
在以往受我國教育水平、傳統就業觀以及西部落后發展現狀等情況的影響,導致我國兵團農業生產主要以軍人、當地農民構成,即便是有外來務工人員也多為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普通務工人員。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需要,我國兵團農業需要大批的高素質生產人員參與其中,以滿足兵團農業科技化、機械化發展的需要。為此,國家可以針對兵團農業發展實際需要,對高校涉及到的農業科技、植物種植等專業人才實施政策優惠,并借助媒體的力量在全社會當中對“投身西部建設”進行倡導,促進高質量人才向西部的流動。同時,兵團農業也需要在人力資源建設工作上提高投入力度,為高質量人才提供優厚的工資、福利待遇,并通過與當地民政、教育等部門的合作,為高質量人才解決戶口、子女教育、配偶就業等保障性措施,為其在兵團農業的工作解決后顧之憂。此外,兵團農業還需要組織專家、學者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種植、生產、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與培訓,以促進現有生產者素質水平的提升。
雖然現階段在兵團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但是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兵團現代農業發展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來。新時期,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們要積極同國際各國進行交流借鑒,并在此基礎上依據自己的國情制定相應的措施,以促成制約因素的轉化,真正實現我國兵團農業的現代化,同時,也要積極為其他國家建設貢獻力量,從而實現各國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作者:張斌 耿榮 單位:新疆軍墾天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盧玉文.兵團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14(11):29-35.
關鍵詞:有機認證制度;全球農業;結構調整;政策建議;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972(2007)06-0072-05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食品安全已經成為消費者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和感興趣的問題,消費者食品安全觀念不斷加強,消費理念發生革命性改變。在消費需求的拉動下,近10年來,有機農業發展迅速,有機食品成為消費者的新寵,有機食品市場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Raynolds,LT.2004)。目前,全球有機農產品總值達到250億美元,農田面積約1150萬英畝,差不多相當于整個古巴的面積。西歐從1985年至今,有機農田面積增長了34倍,平均每年增長30%;美國和加拿大,整個20世紀90年代有機農田面積年均增幅在15%~20%之間(布萊恩?哈爾韋爾,2006)。
這種發展趨勢引發全球農業產業結構的革命性變革,以有機認證制度為核心的全球農業網絡正處于重新構建之中。與有機認證相關的研究成為現代政治經濟學、生態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的重要挑戰(Bass,Markopoulos,&Grab,2001,p.xi)。大量學者從社會、倫理、政治、經濟、貿易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有機農業網絡的全球化結構、空間構造、社會組織(Bemstein,1996;Gibbon,2001a;Hughes,2000;Ponte,2002a,2002b;Raynolds,1994;Talbot,2002)以及商業化網絡(Dicken,1998;Gereffi&Kaplinsky,2001;Gereffi&Korzeniewicz,1994;Henderson&Dicken,2002)。可以說,與有機認證制度相關的研究正成為跨學科、多領域研究的前沿問題。
二、有機認證制度與全球農業結構調整
目前,有機食品新市場的需求巨大,誘致大量農業生產者進人有機生產領域(Buck et aL,1997)。除有機生產在全球的迅速擴展外,有機消費、有機市場、有機農產品貿易、有機分配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研究都呈現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在與有機農業相關的整個社會、政治、經濟各領域的網絡中。有機認證制度在其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ITC,1999)。出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僅從農業生產、消費、貿易與市場結構轉變的角度對有機認證制度的功能進行系統的分析。
(一)有機認證制度與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有機認證制度的核心是確保有機生產者遵循有機生產的規定,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的有機法規均要求生產者嚴格按照生產的標準從事生產,并定期不定期地對生產進行監督。只有符合認證標準,并通過認證機構檢驗許可后,生產出來的產品才能貼上有機標簽或者有機轉換標簽。同時對于認證機構的認證,生產者或者經營商必須支付一定數目的認證費用,具體金額包括認證申請費、檢查人員的差旅費、食宿費、實地檢查費、樣品檢測費、報告編寫費、通訊費、報告審核費以及批準頒證后的頒證費、未通知抽檢準備金、標志使用費等諸多費用。由此推算,從申請認證到通過有機認證,商品貼上有機(或者有機轉換)標簽銷售,認證項目繁多,費用高昂,在增加生產者責任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成本。
關于有機認證制度對生產者行為的約束研究,Tad Mutersbaugh(2002)認為,認證主要是在生產者之間進行,加大認證力度能夠對生產者形成重要的新責任:(1)開展有機認證能夠在市場與價格之間建立動態的相互依賴的新生產關系;(2)通過為村莊提供包括農戶監督和社區技術在內的認證服務,能夠對村莊和農戶的農產品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3)實行有機認證制度能夠對全國范圍的大型龍頭食業和經銷商產生影響,促使這些團體幫助中小型生產者進行認證。但是,Julie Guthman(2004)從土地租金的角度對有機認證的功能進行分析,她認為認證費用在提高土地價值的同時,增加了有機生產的成本,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慮,生產者可能并不一定會嚴格執行認證標準的要求,在生產方面減少投入,這使認證在實際操作中產生與政策制定者初衷不一致的矛盾。
Luanne Lohr(1998)認為,有機認證制度的主要職能在于拓展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市場聯系的渠道,擴大了市場信息,生產者能夠從高于非有機食品的價格中獲得應得的受益。但是前提條件是認證必須是值得信賴的過程,認證的價格溢出(price premium)只有在標簽信用存在的前提下才能發生作用。
通過對不同學者的對比分析,本文認為,有機認證制度對不同類型生產者的影響差別較大。對于規模較大的生產者,生產者重點從有機市場中尋求“商機”,普遍認為貼有有機認證標簽的產品在激烈的市場中更有競爭能力,有助于市場的開拓,經銷商也能夠從高價的產品銷售中獲取更多的利潤,每年認證的費用相比較生產者和經銷商利益而言,并不算多。而對于亞洲等地區的小農而言,他們的產品主要是銷往周邊的鄰居,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采取的是面對面的直銷方式,這些鄰居也許在平時的散步中就能夠對有機生產進行監督,對以有機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比較放心。因此,對于有市場的小農來說,是否貼有有機標簽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重要,比如日本的有機農業生產,主要是通過Teikei系統搭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聯系的橋梁。
然而,對于生產規模一般,同時市場與生產基地相距較遠的生產者,尤其是需要出口的生產者,有機認證制度成為生產者發展的主要瓶頸。
(二)有機認證制度與農產品消費結構調整
目前,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廣大消費者普遍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長。不少專家認為,盡管在整個食品市場所占的比例目前尚不到2%,有機食品行業卻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行業,估計銷售額年增長率幾乎達到5%~20%。
國際上大量的學者通過實證和規范研究的方法,從認證角度對有機食品快速增長的驅動力、認證對社會福利的改進、認證對消費者實際購買行為以及有機食品生產與消費供求的影響等多層次進行研究。
得到學者們一致認同的是,隨著現代自由市場的擴大和產業鏈的延伸,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突現,有機認證制度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Luanne Lohr(1998)認為,有機認證能夠增
強消費者區別有機食品與非有機食品的鑒別能力。如果有機產品在出售之前普遍進行了認證并貼有有機標簽,購買者就可以在購買前輕易分辨出質量的高低,價高質優的產品也能夠獲得其應有的價值。
與此同時,有機食品價格比一般食品價格要高2-3倍,這成為影響消費者是否購買有機食品的主要因素(如Thompson,1998;Marvin et al.,2004),也成為有機產業能否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所在。其中,有機認證制度是有機食品價格高的重要原因。不少學者采用WTP(willing to pay)方法,對消費者對于認證費用支付意愿進行研究。研究表明,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支付意愿一般比較高,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12歲以下兒童數量比較多的家庭、年輕人。Diakalia(2002)認為,市場對有機認證制度產生誘致性需求,他運用實驗經濟學的方法,模擬了貧窮的非洲西部城市年輕母親對嬰兒食品的支付意愿,系統分析了社會經濟因素對消費者支付意愿的影響。他的研究表明,由于嬰兒食品屬于信用品,即使消費以后也不能對其安全性進行判斷,因此,母親更愿意為認證的嬰兒食品支付較高的溢出費用。
另外,有機認證制度在一定程度也有助于解決供應商與零售商之間的產品質量信息不對稱,通過產品信息的提供,改善市場合作,從而推動市場信任體系的建設,增強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的信心。
然而,國際大量的研究文獻也表明,由于有機產品的認證普及度低,公眾對認證產品尚未建立足夠的信心。因此,有機產品如何更好地建立社會公信力成為當前值得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
(三)有機認證制度與農產品貿易結構調整
目前,有機農業相關的貿易主要是從發展中國家出口到發達國家,因此又稱為南北貿易。從整個發展趨勢來看,南北之間的有機貿易呈現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
專家預計到2010年,全球有機貿易將達到1000億美元,有關有機認證與農產品貿易的研究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之 。由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準嚴格,并采取了不同于歐洲有機生產標準,由此引發廣大學者(Gobi,2000;Lohr,1998;Mogud and Toledo,1999;Renard,1999;Rice,2001;Rice and McLean,1999;Rice and Ward,1996;Soto-Pinto et aL 2000;Waridel and Teitelbaum,1999;Whatmore and Thome,1997)對有機認證在公平國際貿易中作用的爭論。一方面,有的學者認為全球經濟向“自由市場經濟”轉變,而有機認證制度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從事貿易的成本,作為一種非關稅性壁壘阻礙了有意愿進入有機食品市場的小生產者。比如,Marie-Christine Renard(2005)認為,食品安全標準已成為世界經濟管理的重要工具,有機認證對于出口國,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成為一種非關稅性壁壘,發展中國家只能遵循歐盟有機認證制度的后門條款,不能享受與歐盟成員國同等的待遇。尤其是近年來,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有機認證制度作為一種非關稅性壁壘阻礙了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有機產品的出口(Marian Garcia Maranez,et ac,2004)。由于有機農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并與傳統農業具有兼容性,而發展中國家的小型生產者是有機出口的主力軍(Crueefix,199807;Raynolds,L.T.2004),因此有機認證成為拉丁美洲小生產者進行有機貿易的主要阻礙。Barrett et al.(2002)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有機貿易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盡管當地認證比國際認證要便宜,但是生產者并沒有主動選擇認證機構的權利,認證成本高成為發展中國家中小規模生產者經濟發展的“瓶頸”。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有機認證制度作為一種誘致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減少交易成本和信息搜尋成本,對國家貿易的發展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有利于一國國際貿易的增長。國內不少學者(比如。杜相革、王惠敏,2001)認為,在統一的認證和合格評定條件下,有機認證能夠有效消除技術貿易壁壘,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對外貿易發展。
(四)有機認證制度與市場分配結構調整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增長,有機食品市場也不斷擴大。通過大量的規范性和實證性的研究,學者預計目前全球有機市場價值約為110億美元,相當于全部食品市場的2%,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數量為50億美元(Blowfield,1999)。
從有機市場分配渠道進行分析,以前,有機食品銷售或者采取直接銷售的方式(比如日木),或者主要通過天然食品商店、健康食品店(比如德國)等方式銷售。這些方式相對來說針對性強,銷售規模受到一定的約束。而土壤食品的全球化、食品零售行業的聯合、私人零售標準的提高導致第三方認證(third-party certification)的出現,并引發現代土壤系統社會、政治、經濟關系的變革。Maki Hatanaka(2005)認為,TPC的出現對于全球價值供應鏈的管理意義重大,無論是在公共認證還是在私人認證領域都發揮了主流的作用。隨著TPC的出現,超市供應的有機食品在近年來呈現出不斷上升的發展趨勢(BarryKrissoff,1998)。FAO(2001)的研究表明,全球有機果蔬的70%通過超市銷售。
不僅如此,與有機認證制度相關的供應鏈研究也發生本質性的變化。最早對供應鏈的研究主要基于生產者與消費者者之間的線形研究(Whatmore andThome,1997);隨著認證體系的發展,不少研究者發現認證商在供應鏈中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TadMutershaugh,2002)。而當前,涵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有機商業網絡重構又成為供應鏈研究的前沿和核心熱點(Raynolds,L.T,2004)。Raynold將物質和非物質的關系融入到商品生活所涉及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關系中。她的研究發現,有機食品網絡的更新建立在個人信用、認證企業可獲取“國內”規則的程度以及廣泛的社會利益、生態利益的基礎上。Paul Thiers(2005)認為有機認證制度規范了有機市場,有助于市場采取激勵機制建設可替代食品網絡。而這種網絡建設的過程也是農業生產、消費、分配格局重新構建的過程。
三、如何發展有機農業:有機認證制度視角的分析
有機農業作為一種可持續性的環境友好型農業,當前正成為世界農業的發展趨勢,不僅已經認證的有機農業生產面積不斷增長,消費市場和分配市場也發展迅猛,全球性的有機農業網絡正處于重新構建之中,而認證在這個網絡構建中發揮了重要的核心作
用。但是,有機認證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認證標準增加了中小生產者的經營成本、當前我國認證市場體系不健全、國際之間認證標準互認期待發展,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研究。筆者認為,目前需要加強以下幾方而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
(一)加強有機認證的政府補助
近年來,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對有機認證進行了一定的政府補貼。比如,早在1993年,歐盟就制定了有機農產品統一標準,鼓勵農民從事有機農業生產,并給予財政上的補助。2001年歐盟為有機認證提供了25億美元的補貼,并于2004年形成歐盟有機農業行動計劃(A European Action Plan for organicagriculture),等等。
John et ac(2001)的研究亦發現,近年來,政府和國際援助項目用于有機認證的資金呈不斷上升的發展趨勢。為了對政府是如何有效資助有機認證進行研究,他運用單階段logistic模型和數理方法對認證成本進行了全面系統分析,并對認證費用進行測算。結果表明,在完全市場競爭的前提下,自愿性認證是有效的。無論認證成本是否固定,私人認證與公共認證所帶來的社會福利是一致的,對有機食品實行認證制度有助于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然而,盡管認證能夠提高社會整體福利,但是對于需要進行認證的企業而言,由于認證增加了生產者的經營成本,因此造成企業負擔加大,市場競爭力降低,這成為生產者是否采納有機生產方式的重要影響因素。Maki Hatanaka(2005)認為,盡管第三方認證(Third-party certification)在全球發展迅速,但是TPC對于中小型的經銷商,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小型經銷商提出巨大挑戰。如果缺少資金、技術甚至教育的支持,供應商要維持TPC體系的正常運轉非常困難,因此,政府和國際援助項目在提高其競爭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借鑒發達國家有機農業發展的經驗,增加我國財政轉移支付對有機認證的資助,有助于我國社會整體福利的增加和有機農業的發展。
(二)建立多元化的有機認證制度市場體系
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的標準化發源于民間團體,世界上第一個有機標準可能是英國土壤協會早在1967年制定的協會性質的有機農業標準。1972年,全球性民間團體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成立,這為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的標準化帶來了新的契機。1991年,歐洲議會頒布了VO(EWG)Nr.2092/91法案,即《有機農業和有機農產品與有機食品標志法案》,簡稱《歐洲有機法案》,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并促進私人認證的發展。歐洲有機法案的出臺,為有機認證標準化提供了新的藍本。
盡管如此,由于各國各地的環境、文化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完全實行全球統一的有機認證標準很有可能成為制約當地有機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種認證組織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各種認證組織有100多種。其中,私人性質的認證仍然是有機認證不可缺少的部分。當前,世界范圍內的有機認證主要包括聯合國、國際性非政府組織(比如IFOAM)以及國家組織(以歐盟、美國、日本為代表)三個層面的有機認證,各國內部還有眾多民間認證組織的大量存在??偨Y歐美國家有機認證市場體系發展健全的主要原因不難發現,發展多元化的市場,形成國際、國家、地方標準相補充和協調的認證體系有助于有機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另外,也有的學者認為,有機認證的理想和現實之間還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降低有機認證的標準和對私人企業有機認證的限制(Patricia Alien and Martin Kovach,2000),以促進有機認證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但是,有機認證體系多元化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各種標準之間有可能相互沖突,這既增加了社會和企業的交易成本,同時也有可能為投機者提供機會。有機認證體系多元化運作需要趨利避害,形成各種標準之間的互補機制。
(三)注重有機認證制度體系的國際接軌
措施。
關鍵詞:戰略管理會計;農業發展銀行;應用
一、戰略管理會計的內涵
戰略管理會計,是基于戰略管理的視角為企業的發展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不同利益需求,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會計。在激烈的市場條件下,金融市場不斷深化改革。在銀行業中,我國農業發展銀行經營環境受到巨大的挑戰,面對內部的優勢與劣勢,結合外部的機會和挑戰,引入戰略管理會計是為科學管理提供戰略決策信息服務。與管理會計相比較,戰略管理會計注重農業發展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的長遠發展能力、抵御風險的能力,注重農業發展銀行在經營中的穩定狀態與創新能力,通過持續的指導,實現農業發展的總體性目標。戰略管理會計,是銀行高層管理者為保證銀行的穩定與發展,通過對銀行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綜合研究,對銀行的所有經營業務進行長遠性和根本性的謀劃與指導。
二、戰略管理會計在農業發展銀行應用現狀分析
當前,中國的經濟進入"新常態",金融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銀行經營格局總體發生很大變化,行業間的競爭,經營格局的變化迫使農業發展銀行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其自身競爭力。市場競爭的不斷發展讓農業發展銀行認識到了提高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性。目前,農業發展銀行尚未全面系統地推行戰略管理會計,主要是理論上的探索,并未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應用,可以說我國農業發展銀行對于戰略管理會計系統的應用處于初始
階段。
銀行競爭經營格局的明顯變化使得農業發展銀行必須加速探索出一套適應自身發展的經濟模式。因此,在新時期農業發展銀行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于經營績效的影響尤為明顯,合理運用自身資源,建立新的戰略管理會計系統,適應經濟轉型,靈活運用新技術,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三、戰略管理會計在農業發展銀行運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戰略管理會計在農業發展銀行的應用困難
20世紀80年代,全球進入戰略制勝的時代。戰略管理會計,以一種全新的視野和理論方法,受到銀行業的青睞。作為傳統管理會計的變革與發展,戰略管理會計于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中國,受到專家推崇,我國銀行業開始學習和應用。由于戰略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其理論的前沿性尚缺乏系統的指導思想與規范制度,再加上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特色政策,使得我國銀行業長期以來對其應用空間有限,導致戰略管理會計對銀行業的整體應用價值得不到彰顯??陀^上限制了戰略管理會計在農業發展銀行的應用推廣。
(二)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銀行成本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銀行的發展要求。農業發展銀行從事的業務種類多而且程序復雜,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屬于一種無形的產品。因此在識別現有資源、分析資源變動原因,應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管理與核算,規劃成本作業等方面,存在實際的困難。人為的判斷和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收集和處理,具有主觀性,不能高效準確地獲得真實的相關數據信息。因此選取合適的成本動因就成為了分配間接費用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因為對占總成本比重較大的間接費用的分攤不合理,極有可能很大程度影響成本核算,無法反映銀行各部門的運營效率。為避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費,所以選取數據要合理,過多或過少的數據都會對準確性造成重要影響,合理的數據有利于做出正確分析,有利于制定策略和相應的管理。
(三)績效評價體系不完善
農業發展銀行現行的績效考評制度與標準,在信息技術向大數據技術轉變的過程中,已經不能滿足銀行的戰略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效果。作為績效考核的指標,平衡計分卡在農業發展銀行的具體操作過程中,主要起到判斷銀行員工的作用,而對銀行整體業績的衡量缺乏戰略考核。這使得平衡計分卡的使用價值局限于普通員工層面,與銀行發展的使命、價值觀和愿景相分離??己嗽u價指標系統中,指標類別與指標選擇存在針對具體職位具體分析而設置說明書的情況,這使得指標設置數量過多、指標設置標準虛高、指標設置重點缺位,而對于銀行整體戰略性財務指標的實現沒有起到支持價值。評價考核指標的采用,對銀行短期利益的取得雖然效果顯著,卻缺乏長遠性。現有的評價體系短缺于考慮消費者的利益、短缺于考慮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利益,缺乏對員工的長遠激勵機制,缺乏對消費者的可持續利益機制。
四、改進措施
(一)建設農業發展銀行的大數據平臺
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已轉型升級為數據技術。農業發展銀行銀行需要基于戰略管理會計的眼光高度重視自身數據平臺的建設,以DT時代的思維積極參與大數據建設。順應信息技術到數據技術的變革,借助數據技術提升農業發展銀行的競爭優勢。
(二)強化戰略管理會計理論研究
進一步加強對戰略管理會計理論的研究,尤其是在當前金融市場全面放開的競爭格局下,戰略管理會計理論的價值應在農業發展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中得到有力的發揮??梢钥紤]對農業發展銀行高層管理者進行培訓,以推動高層管理者對戰略管理會計的戰略重視。應用戰略管理會計對農業發展銀行的業績進行評估,結合各個部門自身的特點,明確戰略管理會計在各個部門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戰略管理會計并做出評價和總結。
1.影響農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農業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對農業競爭力的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各不相同,并通過農產品生產成本、農產品的實際價格、農產品比較優勢變化、實際質量、市場營銷能力和市場占有份額綜合體現出來。
(1)農產品成本。一般來說,成本與競爭力呈負相關,即成本低,競爭力強;成本高,競爭力弱。而在農業經營中,除生產費用以外,農產品的經營規模、區域布局、生態環境、生產條件、加工條件、政策變化等諸多因素也都直接或間接地決定農產品成本水平。
(2)農產品的實際價格。一般來說,實際價格與競爭力呈負相關。即在質量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實際價格越低,競爭力就越高;實際價格越高,競爭力就越低。而且,要通過降低農產品的實際價格來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其難度相當大。
(3)農產品質量。一般來說,農產品質量與競爭力呈正相關。即質量越好,競爭力越強;質量越差,競爭力越弱。而且,隨著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形態已經從產品的價格競爭轉向質量競爭。農產品質量的高低,既決定了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又決定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高低。
(4)營銷能力。一般來說,市場營銷能力如何,既決定了農產品在市場的地位和份額,又直接體現了農業競爭力的大小。積極開展充分的市場調研、恰當的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正確的銷售策略、有效的促銷手段和良好的服務等一系列市場營銷活動,不僅是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的關鍵,也是實現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2.當前競爭農業的發展趨勢
今后的農業競爭,將日益趨于白熱化。競爭農業,也將成為推動農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其總體趨勢為:
(1)從局部性、區域性向全局性、全國性、全球性方向發展。今后,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農產品能否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不僅要比較區域內的產業、產品優勢,還要從全國和全球的產業格局比較中尋求最低成本、最大效益。鄭州市必須站在全國和全球的制高點,認真審定本地區的農產品發展對策,指導產業結構調整,并采用現代化的營銷觀念拓展農產品貿易。
(2)從傳統的經驗指導向信息引導方向發展。要在競爭對手越多越強的條件下取得勝利,關鍵是要充分掌握國內外農業科技發展和農產品供求變化的最新“情報”——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加強信息網絡的建設,發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更迅速、更準確地掌握影響農業發展的各方面信息,將是鄭州市必須盡快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
(3)從低技術水平的開發利用向現代高新技術方向發展。只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才能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做到以多樣化取勝、以優取勝、以廉取勝。鄭州市必須審時度勢地搶占農業科技的制高點,集中力量組織對農業生物工程技術的攻關,推進產業化、規?;a,以及滿足市場對農產品優質化、多樣化、無公害、營養保健和廉價方面的需求,作為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必要條件。
(4)從產后推銷向產前訂單農業、期貨交易方向發展。以產定銷這種被動營銷方式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和無序性,不適應市場農業發展的需要。隨著農業市場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農產品產后市場勢必會被產前的訂單農業和期貨交易所替代。鄭州市必須將訂單農業、期貨交易等貿易方式,作為今后農產品營銷競爭的重要形式。
二、鄭州農業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鄭州市農業與發達國家農業的差距,既體現在資源稟賦、財政及物化投入、市場建設等“硬指標”上,又反映在諸如人員素質、經營機制、農民組織化程度、管理水平等“軟指標”上。
1.觀念上的差距
鄭州市基本上還是傳統的農業觀念,認為農村的主要功能是經濟功能,忽略了農業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而發達國家是現代農業觀念,強調在提高經濟功能的同時,著力發揮其生態功能與社會功能的作用。
2.發展階段上的差距
一般說來,農業分為古代農業、近代農業、現代農業等三個階段。目前,鄭州市差不多是三種類型并存,只有少部分地區進入現代農業階段。而發達國家已全面進入現代農業。3.農產品質量上的差距
以前,鄭州市農業片面追求農產品數量,忽視了質量,造成農產品質量水平總體較低,并已成為制約出口的隱患。而發達國家的質量農業早已走上了正規。
4.科技水平的差距
目前,鄭州市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為80%左右;鄭州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40%,而發達國家為60%~80%;鄭州市農業研究與發展經費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0.2%左右,而發達國家是5%;鄭州市肥料利用率只有30%,而發達國家則達60%以上。
5.農業開放程度的差距
鄭州市農業的開放程度與其他行業相比有明顯的差距;而發達國家的農業基本上是與工業、服務業等“一視同仁”的。
三、從農業政策的重點內容上健全和完善提升鄭州農業競爭力的公共政策
1.把“三品”打造成我市安全優質農產品主導品牌的政策
“三品”是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的簡稱。我市“三品”的發展要按照“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思路,加快發展,樹立我市農產品品牌形象。在發展“三品”時要以推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為核心,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為主線,保證消費安全為出發點,樹立農產品品牌為基本目標,以標準化生產為主要手段,標志管理為突破口,監督檢查為保障措施,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因地制宜發展有機食品。
2.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健全農業產業化政策
農業產業化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連接整合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通過區域規模化和專業化的農業資源綜合開發,以科技進步和系列化服務為手段,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貿一體化經營。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市場、中介組織,把分散的農戶經營與統一的大市場銜接起來;通過按市場需求組織農業生產,興辦加工和運銷企業,把農產品生產同國內外市場需求銜接起來了,提高了生產者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進而把農業納入了市場化軌道,也為農業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3.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政策
一是以提高農業產品質量為重點,提高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和園藝業,發展高效農業,提高農業的效益;三是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地域格局,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區域結構調整,重組資源要素,提高農業的效率和效益;四是著眼于增加附加值,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水平;五是發展二三產業和小城鎮,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六是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構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格局。
4.構筑多元投入機制,完善農業投入政策措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的投向主要是由經濟效益決定的。而農業投資大多數具有周期長、風險大、比較利益低的特點。所以,政府不但自身要承擔一部分農業投資職能,而且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其他投資主體加強對農業的投資。根據我市近期的實際情況,加強農業投入的政策措施,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嚴格執行《農業法》。充分發揮中央財政對農業投入的引導和調控作用,明確地方政府在支持和保護農業方面的責任,調動地方財政支農的積極性;二是提高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政府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三是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村集體和個人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四是改革農村金融體制,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增加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投入;五是擴大農業利用外資的范圍和數量,吸引外商投資農業綜合開發。
5.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
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設立專門的農業保險機構,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農業保險要逐步對主要農作物進行全程全季自然災害保險和市場保險,改變小階段如小麥收獲時的防火保險的做法。對農作物和家禽家畜進行市場保險難度大,但這是農民最盼望的保險,也是保護農業、調動農民積極性的重要措施,應試行并推廣。還要開設農民最低收入保險,如農民的一年收入達不到一定的數額,保險公司給予適當補貼,保證農民所得,以此來保護農民的基本經濟利益,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6.加強農業科技開發和推廣應用,完善農業科技進步政策
在提高我市農業競爭力方面,農業科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入世對我市農業科技發展提出的新要求,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需要科技發展做支撐。其次,要提高我市農產品的質量競爭力,更需要科技發展做支撐。再次,保護知識產權,對加強我市農業科研力量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二是改革農業科技機構和服務體系;三是建立新的農業科技發展運行機制;四是建立強有力的農業科技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