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6:14: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勞動教育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這次課程改革中,已有的勞技課程在形態和名稱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是順應時展潮流,體現課程綜合化趨勢、與時俱進的一種改革嘗試?!皠趧优c技術”的名稱與以前的“勞動技術”名稱相比中間加了一個“與”字,這一方面表明了“勞動”與“技術”二者的聯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勞動”與“技術”二者的區別,同時,“勞動與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又體現了綜合的特征,是一種課程內部的“小綜合”。這種區分,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有效實施作為我國基礎教育優秀傳統的勞動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青睞的技術教育。
勞動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優秀傳統,是素質教育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對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磨練意志品質,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以及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實踐中,有一段時間把學生參加體力勞動當成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方式,只關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對人的改造作用,忽視了勞動教育所蘊含的豐富的教育價值?!秳趧优c技術教育實施指南》(國家制定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以下簡稱《指南》)立足于時代的發展,強調勞動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的養成,以關注學生發展為本,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實現和勞動教育的多途徑實施與多學科滲透。
勞動與技術教育中所內含的技術教育,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專科院校所開辦的高度專門化的技術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礎教育階段進行的技術教育。我們的學生生活在科學技術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斷變化的新技術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將更加廣泛、深刻和迅猛。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技術教育是未來社會成員基本素養的教育,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和經歷的教育。它是區別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現代教育具有“現代性”的重要支柱。揭開技術的神秘面紗,我們可以看到,技術世界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一項完美的技術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是科學、道德、審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統一,也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一。因此,技術教育對中小學生的發展有著廣泛而又獨到的教育價值。
新課程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形成了綜合形態的課程設置。過去,小學的勞動課、初中的勞動技術課是獨立設置的一門課程。新課程計劃中,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被列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這是課程形態上的重大變化。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具有內在的綜合特征。它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語文、藝術、社會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倫理、審美、環保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對學生來說,勞動與技術教育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的綜合學習。在目前國際性的課程綜合化的趨勢中,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形態的推出,無疑是順應潮流的改革嘗試,它必將使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綜合性能和實踐品質得到展示。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困難,還會有一些理念的碰撞,這有待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進行了課程內容的結構性重組。勞動與技術教育是最具開發潛力、最易受科技發展影響、最應該體現時代特征的開放性學習領域。在國際上,作為諸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之一的技術課程已經成為一個包括勞作、手工、設計、家政、農業技術、工業技術、商業、職業準備等科目在內的龐大學科群??紤]到社會發展的進步趨勢、現實生活的客觀需要、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指南》在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內容結構上確立了勞動、家政、技術、職業準備等方面的教育內容,形成了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既有一定獨立性又有一定滲透性的內容結構。同時,根據初中和小學的性質、特點,進行了課程內容的學段定位,如在技術方面,小學確立為“技術初步”,初中確立為“技術基礎”;在職業準備方面,小學確定為“職業了解”,初中設計為“職業引導”。這充分反映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現代性和開放性。
(三)建構了富有彈性的目標體系?!吨改稀诽岢隽四繕伺c內容分成基礎性和拓展性兩部分?;A性內容是完成各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體現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結構性,對不同地區也具有條件上的普適性。而拓展性目標和內容是供各地選擇的,實施條件相對較高,有些內容體現了技術發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標的提出,使
得各地方、各學校以及學校中的教師和學生作為課程內容的選擇主體成為可能。
(四)拓展了勞動與技術的學習空間?!吨改稀肥状螌⒑喴椎募夹g設計、技術產品說明書的閱讀、簡單的技術作品評價,正式引入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學習內容,農業技術的學習內容也從傳統的作物栽培和動物飼養向品種改良、技術試驗、產品貯存與加工、市場調研與營銷等方面擴展。勞動與技術教育學習內容在范圍上的拓展,必將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將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 大學生 勞動現狀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Reflection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Li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Labor creates human, labor is the most basic condition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labor, the most basic human survival way is far from college students of new gen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 lack of lab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especially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lack of labor, hope can cause the concern of the industry and make up this lesson in time for the new gener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reflection
眾所周知,與過去的大學生相比,現在的大學生具有更鮮明的特征。他們追求時尚與個性;生活散漫不拘小節隨意性強;政治與勞動觀念淡漠;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本文在分析了新生代大學生勞動缺失的原因以及勞動缺失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之后,對如何改善這一現狀作了較為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并能及時給新生代學生補上勞動一課。
1 大學生勞動缺失原因探究
勞動是指人們使用工具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活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條件。它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兩個方面。本文中“勞動”一詞,僅指“體力勞動”。勞動創造了人類,人并不是天生就不愛勞動,但當一個人所受的教育中缺失了勞動這一課時,他對勞動的漠視與排斥就毫不稀奇了。
1.1 家庭教育中勞動教育的缺位
家庭勞動教育是指在家庭中家長樹立孩子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培養勞動習慣以及從事一定家務勞動的教育活動。它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孩子將來成為社會的合格建設者,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質,發揮其聰明才智及動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現代家庭中,主張教育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并不多見。教育的偏頗與社會流俗使得很多家長在價值取向、教育觀念和教育心態等方面走入了誤區。大學生不愛勞動在很大程度上與之從小缺失家庭勞動教育有關。
1.2 基礎教育中勞動教育缺失,高等教育中勞動平臺欠缺
中國的小學、初中雖然是義務教育,但始終脫離不了應試教育的樊籬,這使得絕大多數學生都是以學為主。盡管新大綱對中學生勞動技術課從內容到形式都有明確規定,但大部分學校的勞動技術課形同虛設,常常被挪作他用。更令人傷心的是,在中小學教育中,勞動技術課不僅沒有正常進行,反而被某些老師當成了一種懲罰受教育者的手段,于是,勞動的真實面目及意義在學生心中便成了一個模糊概念。而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則一味地看市場臉色行事,完全根據市場的需要來設置課程,在“工具”與“人文”兼顧的《大學語文》課都“瘋狂瘦身”的情況下,勞動教育當然更無法在大學課程中有一席之地。
1.3 社會價值體系的嬗變
“勞動光榮”這句話正在不斷被人們質疑。在很多人看來,這不過是一句過時的口號。的確,勞動和勞動者在這個現實的、時髦的社會里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在影視作品中,占中國公民絕大部分的勞動人民形象也越來越單薄,甚至不見其蹤影,即使偶爾露臉,也是畏首畏尾、充當配角,甚至成為被取笑的對象。這些現象不僅導致了年輕學子們對勞動的輕視和蔑視,導致了學生對勞動價值的否定,甚至還左右著他們的人生方向。
2 大學生勞動教育缺失的后果
筆者曾以下列問題在一定范圍內對大學生做過調查:
第一,作為大學生,你怎樣看待校園勞動?勞動光榮嗎?為什么?第二,作為大學生,你參加過的校園勞動有哪些?你認為還有哪些勞動你們可以勝任?你主張在讀大學時適當參加體力勞動嗎?為什么?第三,你怎么看待學校將一定的勞動任務承包給一些家境相對貧困的學生?為什么?第四,在大學生活中,沒有適當的體力勞動會對學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為什么?第五,對在校期間的勞動內容與形式,你有什么建議?
贊成在讀期間有適當勞動的占58.6%;中立的占35.7%;其他5.7%; 44.6%的大學生認為勞動光榮但很辛苦;少部分學生認為勞動不僅不光榮,而且還“恥辱”,因為那是“沒本事、愚蠢”甚至“下賤”的代名詞;參加過校園勞動的占33.1%(但基本上都是搞寢室衛生);沒有參加過的占63.1%;其他占3.8%;主張在大學里安排學生適當體力勞動的占60%;對大學生活中無體力勞動,認為有影響的占50%;無影響的26.9%;影響不大的19.2%;其他3.9%;對校園勞動內容和形式,主張校內勞動與校內外兼職相結合的占26.9%;認為只要不與學習相沖突就可以的占38.5%;認為勞動必須有償的占34.6%。
3 解決大學生缺失勞動教育問題的對策
第一,糾正錯誤觀念。勞動是光榮的,不勞而獲才是可恥的。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改變了世界。勞動能讓人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勞動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將來能較好地融入社會,都有很好的推動與促進作用。我們應該旗幟鮮明地為學生闡說勞動光榮這個觀點。大學生,尤其是職業院校的大學生,他們的工作崗位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如果沒有對勞動的正確態度、情感,那是教育的失敗,也是學生人生的悲哀。
第二,了解就業形勢。學生和家長都應該全面了解目前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了解社會對勞動市場人才的結構要求。雖然人才市場供多于求,但在同等專業水平的前提下,任何一家用人單位都更愿意接受具備吃苦耐勞,具備良好勞動品質的學生。家長和學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并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培養這一品質,以便就業之需。
第三,溯源追根,家校結合,修正學生勞動行為。蘇霍姆林斯基曾在《給兒子的信》中專門提到勞動這一章節。他告誡兒子,人的志向和人生的幸福,必須通過勞動才能實現?!爸挥型ㄟ^勞動,人的志向才能跨上智慧的、創造的、科學的大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樂趣?我認為,這種樂趣寓于與藝術相近的創造性勞動之中……如果一個人熱愛自己從事的勞動,他一定會竭盡全力使其勞動過程和勞動成果充滿美好的東西”。
第四,設置勞動課程、力爭全面發展。目前大學課程設置,少有將勞動作為一門課程來體現的,這有悖于大學的培養目標與大學的職能,因此,這必須得到修正:首先,將勞動納入正式課程。新疆農業大學連續八年組織學生進行摘棉勞動,這一活動的發起人雒秋江(校長)說:“勞動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中的重要內容,學校有責任如此做。而且,摘棉勞動是學生了解社會、理解生活的好窗口,勞動是學生立志過程中無言的導師?!彼褎趧蛹{入正式課程,記入學分,這讓他的學生和學生家長都受益無窮。其次,我們還可以在其他學科中加強對勞動概念、態度、情感的滲透,然后以隱性課程中的體驗與體驗課程來給學生進行適當的勞動技能方面的訓練,還可以給學生安排勞動周。第五,讓做義工成為一種制度。國外很多大學,特別是好的大學非常注重對學生個人品格、領導才能及特點的培養,他們認為做義工不僅可對社會作貢獻,也是完善一個人美德的途徑。你獲益于社會,你就應當回饋社會,這樣社會才會團結,才會進步。所以,國外中學生必須要做多少個義工,拿多少個學分才能順利畢業,才能進入著名的高等學府,這一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參考文獻
[1]王兆先等主編.家庭教育詞典:58.
一、在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的教育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們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鐵凝的《生命與和平相愛》就是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好教材。飽經苦難的猶太民族能如此出色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猶太民族那種對于生命的熱愛和對和平的祈禱和百折不撓,重視智慧,重視文化、精神教育的民族精神。讓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能領悟到只有保持我們民族每個個體優秀,中華民族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的道理。
二、在教學中滲透樹立人生觀的教育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由于年齡、閱歷等各方面的影響,他們的識別能力較差,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所以老師要加以正確引導。
在教授課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后,我讓學生結合課后題寫讀后感,并在課堂上以討論的方式,來探討生命的真諦是什么。同學們被保爾把整個生命獻給人類的解放事業的革命人生觀深深震撼,紛紛表示要向保爾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讀書。
有句話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作課前一分鐘演講時,我要求學生搜集一些中外名人怎樣敬老愛幼、關心他人的故事,如、、等老一輩革命家尊敬師長的故事,岳飛、魯迅等名人尊敬母親的故事作為演講材料。讓學生把聽演講后的感受聯系生活實際寫成讀后感作為周記上交給我。學生的周記一下子變得言之有物,而且感情真摯。我把寫得較有特色的若干篇周記張貼在墻壁上供其他學生觀看借鑒,或者抽時間在課堂上讓他本人讀給其他同學聽。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也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并以此提高學生明辨是非、識別美丑的能力。
三、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內容,愛國、愛家鄉、愛黨、愛人民是我們每位學生必須具備的道德情感。有一些語文課文中有十分明顯的愛國主義內容,我們應該充分的利用,以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能體會到文中的愛國、愛家鄉、愛人民、愛黨這些情感,以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懷。
四、在教學中進行養成教育
初中有些學生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良習慣,比如不遵守紀律,不尊敬師長,說話不文明,不遵守社會公德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讓他們改掉壞習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我深信好習慣將使人受益終身。
中華民族是聞名于世的禮儀之邦,尊敬師長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教授課文《我的老師》時,我利用有限的課堂四十五分鐘,開展辯論會,讓學生明白講禮貌,懂禮儀是一個學生起碼的行為規范。
針對初中學生語言不美,亂給同學、老師起綽號現象,結合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要講文明話、做文明事。事后一位女同學在周記里告訴我:“老師,謝謝你。以前同學們常叫我侮辱性的外號,使我感到自卑,抬不起頭,通過這堂課,班中亂起綽號現象明顯好轉,他們也不再叫我綽號了,我重新樹立起了自信心。”看著學生的周記,我的眼睛濕潤了,我沒有想到短短四十五分鐘有這樣的收獲,從中我體會到思想教育對學生影響之重大。
五、在教學中滲透感恩之心的教育
培養孩子們的感恩之心對于孩子們良好品德的形成至關重要,為了讓孩子們從小積聚感恩這筆財富,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
1.品味感恩內容的美文,讓學生在美文的熏陶下用心去感恩,“體會到感恩讓我們變得快樂”(阿爾伯特?克拉克言)
2.用心去感受別人特別是父母親的關愛。學習課文《背影》等,讓同學們用語言來表達出對父母關愛的感謝。
3.每天感恩一人,讓感恩成為習慣。鼓勵同學們試著每天向身邊的人(父母、老師、同學、朋友、陌生人等)用語言表示感激,要求學生抒寫感恩內容的文章,轉換角色編演課本劇,體悟感恩帶來的。就像歌曲《感恩的心》中所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孩子們心中常存感恩之念,相信他們一定會成長為值得他人尊敬的人。珍視別人的付出,并用行動來表達對他人付出的尊重,這不就是一個具有感恩之心的孩子該有的嗎?
六、在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
馬克思曾經說過:“勞動創造了人類”,可見勞動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性。但現在的學生勞動觀念淡薄,好逸惡勞者不在少數。針對這種情況,我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社會意義,明白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布置學生一份特殊的回家作業,那就是每天至少幫父母做一件家務事,哪怕是盛飯,收碗筷這樣的小事情。原來不知勞動的艱辛,對別人的勞動果實不懂得珍惜的孩子們,現在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果實,覺得勞動者是偉大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的。
七、在教學中滲透集體主義教育
社會的發展需要具備各方面能力的現代化四有新人。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中生存,自理能力是尤為重要的,它貫穿著人的一生,是生活的基礎。
然而,新一代獨生子女由于受家庭幾代人的寵愛,自理能力的匱乏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近幾年出現的中學生家長陪讀現象,大學生人才招聘家長陪聘現象,足以說明新一代獨生子女自理能力的薄弱。即便是在農村,獨生子女們的自理能力也同樣的缺乏。我校的升旗手中就有不少學生一開始不會系國旗,有時候系好了又掉下來的情況也發生過幾次,有的小學生不會削鉛筆,有的小學生書包不會整理……至于洗衣做飯,那可真是寥寥無幾了。
一、小學生應該具備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自理能力、社交自理能力。本文所講的自理能力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小學生到底應該具備哪些自理能力!《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二條是這樣寫的“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條規定“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務勞動?!睆摹缎W生日常行為規范》可以看出,小學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務性勞動,家庭生活服務性勞動。自我服務性勞動包括:梳頭,洗臉,洗腳,洗澡,穿衣、褲,系紅領巾,剪指甲,整理書包,刨鉛筆,包書皮,鋪床單,疊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務性勞動主要包括:掃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鍋、碗、盆,擇菜、切菜,削果皮,燒開水,煮面,煮小菜、湯等。
二、小學生自理能力現狀。
通過對本校學生網絡調查、個別調查,對其他學校小學生通過上網瀏覽了解,筆者認識到當前農村小學生的自理能力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
1、學生不愛勞動,怕臟、怕累。
低年級中大多數學生不能獨立完成自我服務性勞動,往往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的;有的學生真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的學生上學遲到不找自己的原因,往往埋怨家長,甚至索性發脾氣;經常進行家庭服務性勞動的學生不到10%。
2、祖輩對孩子寵愛變溺愛,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現在孩子的家長大多受過初中以上教育,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正確認識,也有較正確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祖輩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他們往往對孩子更加溺愛,對孩子護短,更別說是讓孩子自己做事了。有的時候還出現家長教育孩子,爺爺奶奶訓斥爸爸媽媽的現象。
3、學校教育偏重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教育,忽視了學生的勞動教育。
學校教育是學生接受勞動教育,形成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一些活動課,實踐課成了自習課、語數課的情況屢有發生,學生失去了活動與實踐的機會;有的老師以勞動為懲罰,致使學生對勞動產生厭惡。
三、對提高小學生自理能力的建議。
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勞動興趣。
綜合實踐活動、少先隊活動都是隊員們喜愛的活動形式,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活動來訓練和培養隊員的自理能力。如“我是小主人”,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做一些簡單的班務勞動;“我是小幫手”,在家長的指導下,練習并學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我是小大人”,在師長的指導下,學會一些簡單的自我服務內容。還可以根據低年級的隊員上進心強的特點,設計一些競賽:整理書包比賽,系鞋帶比賽等。
2、加強家校聯系,更新家長育兒理念。
爺爺、奶奶和父母不管怎樣愛孩子,寵愛、溺愛,總之他們對孩子都很關心。這是教師、家長相同的地方,我們要從為孩子的將來為出發點,拉近家校聯系,從而為家長接受老師的教育理念打下基礎。學校要組織家長學校,定期做育兒理念講座,有條件的可以請一些專家作專題講座。
【關鍵詞】英語教學 思想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100-01
我國的教育方針,一直把思想品德教育置于首位。這說明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中所處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質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規定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中有一句話是: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是英語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這說明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教學實踐中,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對英語教學的正常進行 保障和促進作用。能促使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
英語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公德教育、文明行為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勞動教育等。
在教學中如何實施思想品德教育呢?
首先,英語教師要提高思想認識,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義及其必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在英語教學中主動自覺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認為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和班主任的事情,與科任的其他教師無關,也就無所謂結合英語教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事實上,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給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全體教師的職責。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而且每個學科有其各自的特點,學校、班主任所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代替不了科任教師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各科任教師所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能互相代替。所以,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所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且必須是英語教師的職責。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響著英語教學的質量。良好的班級秩序,明確的學習目的,正確的學習態度,堅韌不拔的學習毅力,堅強的學習意志,這些品質無疑對教學起促進作用,然而這些品質無不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結果有關??梢?,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和英語教學無關,而是關系密切。
第二,要善于進行身教,一方面,教師的思想品德、品格形象,無時無處不在影響著學生,另一方面,也在影響著言教的效果。如果教師的師德高尚,言教就更有說服力,正所謂“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注意思想道德修養,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出表率。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對問題實事求是,對工作認真負責,嚴謹治學,腳踏實地,具體奉獻精神,要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謙虛好學,尊重學生,要衣著整齊、大方,做到發常理,須常剃。
第三,思想品德教育要結合教材進行,教材本身是以《教學大綱》為指導而編寫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所含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可結合教材第66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第二冊第19課進行愛勞動教育;結合第三冊第90課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結合愛科學教育;結合第三冊第14課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等等。
第四,思想品德教育要結合日常教學進行。教師日常教學中所選的教學材料,也蘊含著一定的思想,代表著某種觀點。這些材料的思想、觀點等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也起著一定的影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所選材料的思想性。首先,教師所選用的閱讀材料、練習和測試等材料的內容,要求思想健康,語言地道,有利于廣大學生視野,了解現代信息;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英文原著(或改寫材料)時,要指導學生進行分析,批判地吸收其精華,切不可兼收并蓄,尤其不要受其負面影響。再次,教師可通過作業等形式,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精神。
第五,舉行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形式,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在生動活潑的實際活動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奮發精神和合作精神。這些品質都是當今的激烈競爭時代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所以教師要經常地組織或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并號召全體學生都參加到活動中來。英語課外活動的形式可包括:朗誦、唱歌、講故事、書法比賽、詞匯競賽、游戲、英語演出、英語板報、英語小報等。
現在的初中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見識很廣 從生理心理角度看,他們的身心正處在迅速的成長階段,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喜歡獨立思考,對事物有著自己的見解,對教師不再是唯命是從。因此,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自主性,愛護他們的自尊心,避免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為此,我在英語課堂上,盡可能地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理解和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和他們一起探討問題,使他們敞開思想,暢所欲言,流露出真實的感情,在此基礎上,再予以德育教育一段時間,定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些教師認為一節課只有四十分鐘,能完成教學內容就很不錯了,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德育教育,不可否認,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但如果經常有意識地把德育教育工作貫徹于教學之中,見縫插針,積少成多,那么學生所收效果將是難以估計的??傊?,在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應有恰當的位置,任何一個教師不應把它看作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更不應把它看成是一種負擔。
在教學中還需要注意的問題:1.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和英語教學密切結合,即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切忌牽強,影響教育效果。2.思想品德教育要點到為止。畢竟,作為科任教師,應以教學為主。課堂上所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掌握分寸,點到為止,切勿喧賓奪主,影響教學。3.一般性教育和個別性教育相結合。在對全體學生進行一般性教育的同時,對個別現象要進行個別教育,以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彌補一般性教育的不足,切實幫助學生提高思想品德素質。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育 粵教版教材 閱讀與感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61
0 引言
新形勢下的政治教育應當以多種方法立足于人的全面發展,有效幫助人們進行正確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養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們的素質,實現人們的全面發展。思品課的教學意義是指導學生們養成正確的行為、完善的人格,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在實際的教學中既需要有理論指引,也需要情感熏陶。在實踐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性格,共同欣賞“閱讀與感悟”這一選段,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粵教版教材的特點
粵教版的初中教材一改過去陳舊、生硬的教學模式,以全新面貌吸引著廣大師生。教材所體現的教育理念新穎前衛,創設了案例與情境式的教材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及學習興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價值觀及情感,引導著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粵教版的教材中選擇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肺腑的實例,有助于升華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粵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為了全面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建立了由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每節課都設置了評價內容,包括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同學評價、自我評價等等,以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粵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結合了心理、道德以及國情,加強了學生的社會認同感?;浗贪娼滩姆譃樗膫€模塊,引領著學生深刻地認識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問題,促使學生自覺地將個人與國家前途緊密聯系,肩負歷史使命,強化社會責任感。教材的每個單元都圍繞相關主題,包括“探究園”、“國情導讀”、“實踐與評價”以及“閱讀與感悟”等四個模塊,其中“探究園”能夠帶領學生從社會中的情境入手,探究、體驗不同的主題,探尋學習興趣,明辨是非?!皣閷ёx”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國家政策,幫助學生提高認知力?!皩嵺`與評價”模塊能夠再度強調學生的覺悟與實踐能力?!伴喿x與感悟”引領學生閱讀文章、漫畫以及材料,感悟榜樣類的事跡,升華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2 思想品德教育中添加“閱讀與感悟”模塊的意義
2.1豐富思想情感,提升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傳播馬列主義的基本觀念,以馬列主義思想提高廣大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實現思想教育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為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礎。人們在當下社會中,應當正確認識世界,正確處理好社會與個人的關系。思想感悟模塊的文字有著極大的感染力,在學生閱讀文章時思想情感就得到了極大的升華,也相應地提升了一個境界。學生是最容易被各種各樣的故事感動,在老師的引領下,在學生的自我領悟中及時感受到閱讀的魔力,知識學習的意義。
2.2促進未成年人的知行合一
人的成長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在社會化的進程中個體應該是能夠一直接受社會中的思想,其中包括行為規范、思想觀念和價值準則等,培養良好的習慣、堅定的信念以及高尚的品質,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通過接受先進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使得個體形成穩定的政治理想,以適應社會發展。在思想方面,可以不斷培養人的思想品德,規范個體的社會行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出的觀念,俗語有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蔽闯赡旮鼞斪龅街泻弦?,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2.3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在社會主義生產力中,人是最重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要提高人的思想覺悟,調動人的勞動積極性,激發創造精神,推動人們全面發展。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從娃娃抓起,從學生年代就及時發揮積極性與創造性,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思想品德政治教育中,知識點的灌輸是必須要有的,但是如何貫徹落實,如何積極使用這些知識點是我們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故事的形式把要表達的思想講述出來,以學生能夠理解的形式表述出來,讓學生能夠拓展思維,調動創造力,調動思維的積極性。
2.4加深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認知力
在學生尚未進入學校學習時,就已經學習過語數外等科目,但是對于思想政治卻全然不懂,學生的年紀較小,思想政治中的一些復雜的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難理解,學生并不能立即掌握其中的內涵,只有以故事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表述出來。思想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努力奮斗的良好作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樹立熱愛勞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更好地教育學生能正確處理個人、國家以及集體的關系,避免狹隘的個人主義。
3 如何利用“閱讀與感悟”模塊
3.1 仔細研讀,感知教材
閱讀是一種搜集知識、認識世界的有效途徑。閱讀能夠發展我們的思維,增長我們的見識,豐富我們的情感。在閱讀中我們能夠感悟生活的真諦,感受世間的美好。在思品課中,細細研讀品味“閱讀與感悟”模塊的素材,能夠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閱讀與感悟”模塊緊密貼近生活,加強了思品教育的實效性。如粵教版“閱讀與感悟”模塊選取的文章《為青春喝彩》,文章短小精悍,辭藻優美,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回到了那個洋溢著激情、揮灑著青春汗水的青年時代。
3.2 陶冶情操,感悟真理
有效的課堂是傳授知識的理想之所,是蘊養人性的最美之處,思品課的價值在于以一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為人處世。老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固然重要,但是引領學生做一個品德高尚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更加重要。很多時候,教師采取滿堂灌的單向教學方式,不會使學生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得到良好塑造,不能達到教育目的。在教學中老師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閱讀與感悟”模塊中有一課《寬容化解仇恨》,這個故事講述了在蘇聯與德國戰爭后,一位蘇聯老人以寬容的態度對待身處逆境中的德國戰俘,文字的感染力讓每個閱讀者都發自內心地感動著。在講解這篇文章時,可以先讓學生回去把這篇文章讀一下,在課堂上集體把這篇文章朗讀一遍,老師可以針對這個文章提幾個問題,比如:如果你是文中的老婦人,你會如何對待曾經害得你們家破人亡的德國戰俘?那么為什么這個老婦人能夠寬容對待德國戰俘呢?閱讀這篇文章后的感悟是什么?在深入學習這篇文章后,學生得到了一些啟示,表示了自己將來遇到生活中的問題時,一定會學會包容。生活中我們應當有原則地寬宥別人,這是思品教材中“閱讀與感悟”模塊給我們傳遞的道理。
3.3 課后延伸,鞏固新課
思想品德課上除了會強調知識點的重要性之外,還非常重視知識的延展性。在上完一節課后,牢記知識點固然重要,但是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教師也需要不斷地促進學生、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的養成,將理論化作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有效地運用到位。在課后老師可以布置和當天授課內容有聯系的實踐型作業,根據實踐型作業的完成情況來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4 結束語
粵教版思想品德教材“閱讀與感悟”模塊拓寬了教師和學生的知識面,讓思想品德老師一方面與時俱進地學習更多的知識,一方面讓老師不斷自我提升,調整自己,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讓自己的知識、經驗等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以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以高質量地實現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智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策略*以粵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上冊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7):89-90,91.
一、小學考試制度存在嚴重的弊端,其危害性十分重大
傳統的小學考試制度存在著哪些嚴重的弊端呢?主要是:
一是背離了培養目標。小學教育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以應試升學為目的,以追求高分為目標,從而使考試背離了國家的培養目標,背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教育行政部門往往以統考的名次評價學校的教育質量,學校往往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教師水平,并與晉級提薪掛鉤,教師以考試分數的多少來評價學生的好壞,學生則以升學為唯一目標,以書本知識的學習代替了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二是考試范圍狹窄。由于應試的需要,學校對學生的學習范圍極大地縮小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著力重視上一級學?;驑I務部門的考試科目。許多小學不顧國家課程計劃的安排與要求,只設置參加考試的科目,并且增加課時,加大練習量,頻繁舉行考試,致使學生負擔加重,學習知識結構單一。
2.為了追求高分,教師不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被僵化成了“劃道道、背條條”的模式,忽視了對知識的理解,片面追求知識的機械記憶,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到了扭曲。
3.單一的文化課書面考試,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勞動技能素質的提高,導致不少學校不重視動手操作和勞動教育,品德課教學,普遍存在著片面強調記憶觀點與資料,忽視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品質養成的傾向。
三是考試評價方法單一。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只偏重對試卷分數的評價,忽視動口、動腦、動手能力的評價;只偏重考試結果的評價,忽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只偏重他人的評價,忽視自我評價。一張試卷定全局,分數成了學生追求的唯一目標。同時,這種按考試總分“一刀切”劃線的錄取單一的辦法,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四有”公民,阻斷了特長生的升學之路,影響所及,學校校長、教師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了“應試”的怪圈,不能鼓勵學生在專長愛好方面發展、冒尖,而是違心地按“一個模式”去鑄造平均發展的“標準件”。
四是加劇了校際之間的不正常競爭。建立在現行考試制度基礎上的以升學率為唯一標準的質量評價機制,極大地加劇了校際之間的升學競爭,導致分快慢班、招擇校生、節假日補課、復習資料泛濫等現象屢禁不止。學生課業負擔越來越重,德育工作實效很不理想,勞動教育和藝術教育長期擺不上學校工作的應有位置,等等。
這種“應試教育”,已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其主要危害是:
一是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有的學校領導公開提出:“一切都要從升學出發,‘副科小科’應當為主科讓路?!边@樣一來,學校的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被擠到了次要地位。不少學??陬^上也說“五育并舉”,實際上是“一花獨放”,口頭上說的是全面發展,實際上是唯升學率以求,“一好遮百丑”。這種做法極大地削弱了社會主義學校的教育功能。在這些學校里,青少年的思想偏頗,理想境界低下,勞動觀念淡薄,紀律松懈。這對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不能不說是一種嚴重歪曲。
二是嚴重地摧殘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許多學校拼命地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強制推行所謂“大運動量訓練”和“題海戰術”,頻繁地舉行各種名目的考試,逼迫學生呆讀死記,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嚴重壓抑。同時,由于課業負擔過重,學生正常的睡眠和文體活動時間得不到保證,生理發展也受到影響。初步調查,學生中的近視眼發病率高達25—35%,體質指標大幅度下降,身心發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殘。
三是導致初中學生流失嚴重。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學校中,實際是以犧牲大多數學生為代價來換取少數重點“尖子生”的升學。這種做法不但極大地傷害了大多數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們產生被遺棄的感覺,促使他們以“破罐破摔”的態度對待生活和學習,造成當前初中學生大量流失,嚴重影響初中教育的普及,更有甚者學生流失后還派生出其它種種社會問題。
四是極大地沖擊著教育法規的貫徹執行。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破壞了國家教育法規,不貫徹執行國家制訂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他們按照“考啥教啥,不考不教或少教”的原則,擅自對國家有關規定作了重大修改。這樣做的結果,從近期看,嚴重打亂了學科知識的科學體系和橫向聯系,造成學生知識結構零散混亂,知識面狹窄,也給教學管理和上一級學校教學帶來很大困難。從長遠看,勢必影響青少年各種才能,特別是創造才能的發展,并最終降低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
五是造成了學校不正之風的興起。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許多教師試題保密;少數教師甚至弄虛作假,搞不正之風,從中撈取“榮譽”。而學生為了取得高分,考試作弊,這種現象也不是個別的。正由于這樣,它使學校的師德和學風都受了嚴重的影響。
總之,片面追求升學率危害極大,它從根本上違背了教育的客觀規律,必須研究對策加以徹底解決。
二、改革小學百分制的考試制度,把它改為等級評價制度
改革小學百分制的考試制度,實行等級評價制度,決不僅僅是評價形式的轉換,實質上是小學考試制度的全面改革,從而建立素質教育的評估機制,它是一次深刻的變革。實行等級評價制度,以等級計績,將相差無幾的成績劃在一個等級,雖然仍未徹底擺脫分等分級的影響,但它弱化了差別,淡化了分數競爭,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為學生創造了較為寬松的學習環境,促進了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同時,大多數地區小學畢業生都就地就近入學,也為這一改革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眾多的小學考試制度的改革實踐證明,等級評價制度,就是“等級+特長+評語”的評價制度。在這一評價模式中,“等級評價”是核心。一般的都把成績分為四個等級: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于是百分制的精確性淡化了,其模糊性突出了。各個年級學生只要答對80%以上,都可算為優秀;稍差一點,就是良好;60%的正確率可達到及格,這說明該學會的知識已經基本學會,達到合格要求了。于是,大部分學生都體驗到得到優秀成績的快樂,決不會像過去只差1分、2分而引起的過重的心理壓力。
改革實踐較好的學校證明,等級評價的模糊成績也不要張榜公布,只告訴本人。當然,試卷上的錯誤必須及時更正,把知識學懂、學會。因此,等級評價制度,也就失去了“排隊”的作用,它的目的是促使學生把知識學好,獲得成功的信心。
等級評價制度與百分制相比,有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百分制考試,一門課程一張卷,許多應測的能力無法去測,如語文中朗讀、說話等;數學中的實際測量等。等級評價制度則不是這樣,它進行分項考核,如語文分為拼音、識字、辯詞、造句、閱讀、作文、朗讀、說話、聽記,等等??荚嚪椒榉猪棌土?,邊復習邊考試。分項考試,每項單獨劃定等級。如果某個學生閱讀考得不夠好,只得了個“良好”,這不要緊,可能作文得了個“優秀”。如果進一步努力,其他語文考試項目也都可以得“優秀”。百分制考試,名次列在前面的只有少數幾個學生,而等級評價制的分項考試,大部分學生都可以獲得優良成績,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許多等級評價制度改革的學校,在評定成績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改革,那就是讓學生參加成績評定。比如,一些無法在卷面上體現出來的考試項目,如語文中的朗讀、說話等等,就采用了學生參與評定的方式。比如說話考試,按照教師指定的題目或要求,說給小組同學聽,小組同學按照規定的標準,共同評議每位同學該得的成績,教師在充分聽取小組同學意見的基礎上,最后合理地定出等級。我們應當充分認識這一改革的重大意義,這不僅變單純的學生復習應考過程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過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良好的公正心理。
這種等級評價分項考試,考試的范圍大大地拓寬了,每次考試的時間縮短了,考試評分方法靈活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相應地減輕了。
等級評價制度中的“等級+特長+評語”的第二項內容,就是“特長評價”。這是憑借評價手段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重要改革。由于“分項考試,等級評定”的實施,使師生從分數的怪圈中擺脫出來,有時間有精力來發展特長,愛其所愛,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
要評價特長,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特長。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隨著教育中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不斷提高,隨著學校領導與教師對活動課程重要認識的不斷深入,許多考試制度改革的學校,越來越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不但按上級規定開設了活動課程,而且增設自選活動課程,以便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愛好和特長。
從眾多考試制度改革的學校來看,活動內容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學科類、技能類、文體類。在這三大類活動中,又可分出許多興趣小組,每個學生自愿參加,各取所好,主動發展,各練其長。
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愛好和特長,應當創造良好的條件,給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比如,各種活動小組每月可以進行一次小匯報會;班級每兩個月可舉行一次特長表演;每個年級每學期可舉行一次會演;“六一”、元旦、國慶等重要節日,學??膳e行各種特長匯報會等等。這樣,學生有了充分展示才華的機會,更好地發展了其愛好和特長。
對學生的特長應當怎樣評價呢?學校應當有統一印發的“小學生素質綜合發展評價手冊”,上述活動中學生表現都沒有名次或等級,期末從中選擇一個最好成績,用寫實的方式記入“評價手冊”。比如,某位學生唱歌并在市里比賽中獲得一等獎,那就把這個獲獎成績記入手冊中。
正由于眾多的活動小組,發展了學生的不同愛好和特長,也發展了學生不同的特殊素質,這為培養不同類型的創造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等級評價制度中的“等級+特長+評語”的第三項內容,就是“評語評價”了。眾多的改革實踐學校證明,對“評語”的要求,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全面性。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全面進行評價。不僅要評價思想品德和文化課學習的情況,而且還要評價審美能力與勞動技能狀況,又要評價學生的興趣、愛好、意志、性格、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發展情況。這一切,都是傳統百分制考試無法做到的。二是針對性。強調全面性評價不等于面面俱到,蜻蜓點水,而是要突出個性,顯示出特點,每個學生都有所不同之處,并給每個學生指出應當努力的方向。三是期望性。在評語中,教師應當具有充沛的感情,透發出熱愛學生之情,使學生感受到熱情的期望,使學生看到的是希望所在,煥發出努力向上和前進的動力。
從上述的要求來看,寫好“評語”的難度是很大的。為此,許多改革學校都把評語工作分為下列四個步驟:一是學生自我評價。要求學生既寫優點,也寫缺點,并寫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寫完后直接交給老師,不與同學見面,其目的在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二是小組評議。在小組評議中,要求大家只找同學的優點,不找缺點。這樣,團結精神增強了,又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心態。小組評完后,由小組長把評議結果交給老師。三是有關任課老師向班主任提供每個學生各方面的表現情況。四是班主任與有關老師共同研究每個學生的評語。在上述工作基礎上,班主任與有關老師共同研究每個學生的評語也就不困難了。在評語中,應當多給學生以新的感受和啟迪,點燃起孩子們的希望之火,或許這是他們走向成功的起點。
實踐證明,取消百分制,改革為“等級+特長+評語”的等級評價制,其效果是十分明顯的,主要是:
一是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等級評價制進行“分項”考核,這就使考核覆蓋的內容更加全面,更便于學生復習鞏固,強化理解和記憶;“分項”考核,也容易使師生發現知識上存在的缺點,能夠及時地得到反饋、矯正。同時,等級評分制,要求每節課“堂堂清”,即在課內完成任務;還要求“單元清”,進行單元目標過關制,等等。這就是促使教師認真施教,學生認真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是促進了教師教學的主觀能動性。等級評價制代替百分制,從而由“教學過程+結果”的評價代替了單純看分數的評價,這就促進了教師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實行等級評價制,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實施素質教育,因而對教師的素質也相應提高了,并通過各種舉措有效地提高教師政治水平、師德修養與業務水平,這就更加促進了教師教學的主觀能動性。
三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等級評價制,改變了百分制中的“一張試卷定命運”的舊格局,為所有學生提供了可能更多的成功機會,使大部分學生進了優秀、良好的行列,而嘗到成功的喜悅,心理負擔減輕了,學習變成了輕松、愉快的事情,極大地激發了學習動機與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果。
總之,小學進行考試制度改革,由等級評價制代替百分制,是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歷史必然和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