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6:14: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信息化建設體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從2004年開始就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有接近80%的學生不能夠及時就業,這與電子商務巨大的人才缺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固然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核心課程體系的設計是造成培養與就業脫節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是高職類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其體系建設直接影響高職類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效果。
一、高職類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信息化建設課程定位
作為高職類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應該是具備大專生應有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科學知識,熟悉經濟管理與現代商務的基本理論,掌握現代電子商務技術與政策法規,了解電子商務活動基本流程,掌握一定計算機網絡及信息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能力,具有現代經營意識和戰略眼光,能夠掌握和具備電子商務網站開發、應用與管理、網絡貿易與營銷活動、制造業信息化管理等實際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作為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核心的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更是一個強調實際動手能力的實踐課程,需要學生通過實際動手來進行有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訓練。通過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電子商務網站如何設計實現,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掌握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的技能。
二、高職類電子商務專業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建設現狀及問題
1.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構建與企業工作技能脫節。高職類院校在對電子商務專業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構建時,有相當大一部分只是單純從知識構建角度規定學生應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相關企業對人才技能的具體要求,這就造成了兩種局面,一種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在畢業進入企業之后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應用,空有抱負不能施展;另一種局面是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后,在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識和技能沒有在學校的學習中得到學習和掌握,增加了企業對人才二次培訓的投入;以上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眾多的高職類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和順利就業。
2.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之間存在隔閡。目前,我國各類高職院校均都開設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相關課程,其課程體系主要依據課程性質將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分為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兩種課程之間相互分離,各自進行,這就使得課程之間缺乏溝通、產生隔閡。學生在傳統課堂上吸收的理論知識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實踐鞏固,在實訓實驗室進行動手操作時缺乏相關的理論知識做指導,不僅在教學內容上存在疊加和重復,也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時間,使得學生不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知識和技能的同步掌握、真正提高。
3.模擬實驗室仿真度較差。企業信息化課程的學習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眾所周知,計算機是一門技術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技術,并且更新換代的速度相當快,這就對高職類院校的模擬實驗室的仿真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模擬實驗室是學生鍛煉實踐技能、培養職業素養的重要實訓基地,其仿真度的高低決定了學生對相關職業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目前,很多高職類院校模擬實驗室的不足之處在于仿真度較差,更新速度遠遠落后于相關行業知識和技術的更新速度,更有甚者,其模擬實驗室從建成開始就沒有更新過,設備落后,內容缺乏深度,軟件陳舊,考核方法不夠完善,難以滿足學生對不斷更新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練習需求。
三、高職類電子商務專業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建設完善策略
1.根據實際技能需要選擇專業課程。各高職院校應立足本身的資源優勢和學生的就業特點,對電子商務專業的信息化建設課程進行準確定位,同時結合相關行業的企業實際人才需求將典型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結合崗位職業資格的要求作為標準,來選擇相應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專業核心課程群,并進一步構建和完善課程體系,使得學生不僅能夠形成自身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優勢,并且專業技能的鍛煉與企業工作崗位能力的需求相對應,滿足了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
2.加強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之間的聯系。打破原課程體系存在的課程隔閡,以內容層次為課程的劃分依據,實現理論教學與相對應的實踐教學的對接,明確理論課程的指導意義和創新基礎,以此滿足專業技術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需要,同時在實踐教學中充分利用模擬實驗室來提高學生技能的形成能力,使學生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明確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技能的培養,課堂教學環節通過教學實踐和不斷深入的校企合作,使課堂教學的內容落實到“實務”上,突出課程的核心專業基礎和技能屬性。
3.增強模擬實驗室的仿真度。為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要盡量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作為實踐教學環境,以更直接、真實的方式加深對相關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從而促進工作技能的提高和職業素質的培養。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案例引導教學、真實場景模擬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充分利用模擬實驗室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職業素養的形成,改善教學效果。在考評方法上,參照企業用人考核標準,增加實際操作技能問題和主觀分析問題,著重考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作為高職類院校,要始終明確一個概念,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因此,實踐教學環節是課程體系的必要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各高職院校應當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科學地設置企業信息化建設課程體系,這樣才能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的養成,提高人才的培養水平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孟慶波.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IT類課程體系的研究[J].教育觀察,2009
[2]謝康,陳麗.信息化課程的構建[J].教育評論,2005,(3)
[3]沈瑩.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于開發[J].商場現代化(下),2008,(9)
關鍵詞: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信息孤島;辦公自動化
作者簡介:程淼海(1982-),男,北京人,蘭州供電公司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師。(甘肅蘭州730070)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9-0097-02
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高速發展,我國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目前,我國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遠遠落后于電力工業的發展,一方面有長期以來資金投入分散、對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不夠重視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缺乏總體規劃,造成電力企業信息化系統重復建設、存在信息孤島等原因。隨著社會對電力企業的需求越來越大,一些電力企業已經認識到了信息化工程是企業管理優化的一個關鍵環節,而不再是一個“面子工程”,從而加深了電力企業對企業信息化的重視。由于其獨特的行業特性,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要有明確的定位,不能夠簡單地生搬硬套,而應該根據自身行業的特點,來搜索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一、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失敗原因分析
目前,我國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失敗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
1.目前,我國電力企業的體制改革仍然處于探索階段
電力企業在業務界面的劃分、內部機構的變革、公司戰略的重定位以及管理職能的調整方面,還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從而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而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也導致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戰略需要不斷調整,而必然會對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完整性以及連續性造成破壞,導致系統建設松散和無序,催生了大量信息系統“爛尾樓”。
2.缺乏整體規劃的指導
電力企業信息部門與具體業務部門之間溝通和協作較弱,使得建設的信息系統不能夠滿足具體業務部門的需求,從而使得建設的系統成為了擺設。
3.缺乏整體規劃布局
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化工程,需要電力企業在各個層面上給出合理的規劃意見。但是,目前我國電力企業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規劃布局,從而使得信息化建設具有較大的隨意性,最終造成一個個重復建設、低水平、分散的管理信息系統。
4.缺乏整體實施框架
在進行系統建設之前,并沒有對企業的具體需求進行調研,使得系統實現的功能只能夠部分滿足企業需求,而且各部門之間的系統建設缺乏整體的實施框架,從而導致各部門之間的系統通信困難,在企業內部造成一個個的信息孤島,沒能達到信息系統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
5.重建設、輕管理
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涉及大量的基礎數據,需要對許多管理工作進行規范,例如財務信息、檔案信息、物料信息等資料的管理,都會直接對系統的測試效果產生影響。
6.系統實施的目標不明確
我國電力企業長期運行在計劃經濟體制中,從而使得電力企業缺乏必要的危機意識、市場意識和經營意識。電力企業的經營存在投入大,而收益低的現象,使得電力企業在走入市場后,失去了明確的發展方向。
二、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難點分析
電力企業在我國屬于壟斷行業,企業對于內部的管理缺乏必要的市場競爭緊迫感;另外,電力企業與其他生產制造企業不同,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務性質;同時電力企業中很大部分資產屬于固定資產,導致許多在生產制造企業運行良好的信息化系統,不適用于電力行業。
人員思想難統一。雖然信息化系統能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優化企業內部管理,但是由于信息化會改變電力企業傳統的業務處理方式,從而使得企業的內部權力再次分配,所以并不是企業內部的所有員工都支持信息化系統的建設。
電力企業的資產較為分散、核心業務的流程難以實現閉環管理。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電力企業都實行分級管理,電廠的管理在兼顧電力生產管理要求的同時,還需要服從電力公司的集約化管理。所以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確保實現電力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同時還要加強對企業內部資產的管控。電力企業這種相對弱化的管理基礎,會導致電力企業的管控流程難以實現閉環。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條塊化的管理壁壘難以被打破,從而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之間通信困難,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雖然,企業內部針對具體業務的信息系統可以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但是“信息孤島”的存在,使得企業難以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統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如果不改變電力企業內部各自為政的管理模式,那么信息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必然會持續存在,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也將難以得到長足的發展。
三、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出路與構想
隨著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上的各個領域和電力企業對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視,使得目前國內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無論是在認識水平上,還是應用基礎的建立上,都已經有了較大的改觀和進步。但是,由于電力企業自身的行業特點以及人員觀念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國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為此,本文對電力企業的信息化框架進行研究,以期為我國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提供一點幫助。
1.信息系統總體架構
電力企業的信息系統總體架構主要包括信息網絡、系統平臺以及應用系統:
(1)信息網絡是電力企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主要有Internet、網絡設備、局域網等組成。利用信息網絡來實現企業內部信息的互聯,并且為企業提供VPN以及Internet等遠程連接。
(2)系統平臺主要包括應用服務器、磁盤陣列柜等硬件設備、數據庫管理系統以及操作系統等軟件。其中,將較為重要的數據以及關鍵性的事務運行在專業的應用服務器上,而一些一般的數據和應用運行在PC機服務器中,操作系統的選擇則依據系統對安全可靠性的需求以及數據處理能力的需求。關鍵或者大型的事務處理采用UNIX操作系統,而一般的PC機服務器可以采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統。
(3)應用系統是整個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實現具體業務的信息化,主要包括自動辦公化、財務管理、企業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決策分析、安全監察管理等具體內容。在應用系統與系統平臺之間建立一體化的信息平臺,將各子系統之間的數據庫進行有效連接,同時采用數據倉庫等技術來為企業領導層的決策制訂提供信息依據。
(4)保障化系統為電力企業信息系統的建設提供保障,從而減少企業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風險,充分發揮信息系統的基礎作用,使得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更加科學和規范。
2.信息網絡架構
信息網絡架構主要由各種網絡及其之間的接口,以及運行在網絡之上的操作系統等組成,是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支撐電力企業內部生產過程控制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燃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具體業務功能系統。同時,通過采取有效的隔離手段,來保障系統的安全。
3.應用系統架構
(1)應用系統是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門戶網站,從而實現對外進行信息和企業形象宣傳;內部主頁,滿足內部管理以及內部信息的需求;辦公自動化,從而提高企業內部辦公效率,降低辦公成本;具體業務功能的信息化,包括財務管理、資產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滿足電力生產的滾利需求,從而進行安全生產管理,計劃統計管理以及燃料管理的信息化;為領導決策的制訂提供幫助,實現電力市場報價分析以及生產實時數據監督的信息化。
(2)應用系統的實施策略主要包括如下的內容:采用組織開發與應用軟件相結合的方法,建立標準、分布實施、堅守并蓄;利用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來對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行控制,重點對系統建設的質量、成本以及時間進行控制和管理;統一企業內部安全生產管理、計劃統計管理等應用系統的數據接口規范,從而實現發電廠以及各子公司之間能方便地進行數據交換;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從而實現燃煤等燃料的采購以及結算的信息化,并且逐步積累經驗,最終實現電力以及各種物資的電子商務化。
4.信息化保障體系
電力企業信息化保障體系包括安全保障體系、標準規范體系以及管理保障體系等具體內容:
(1)安全保障體系。在提升系統全面防護能力的同時,重點保護重要系統和基礎網絡的安全;并且建立有效的應急處理機制和防護機制,從物理級、網絡級、系統級和應用級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來組成一個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安全保障體系。
(2)標準規范體系。標準規范體系的建立,主要是為了保證系統的建設遵循一個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從而保證系統之間的互聯以及數據共享。
標準規范體系包括一系列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其中,技術標準包括安全標準、應用標準和網絡標準等標準;管理標準包括操作規范、業務規范以及質量管理標準等標準。
(3)管理保障體系。管理保障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加強信息建設的領導,貫徹落實國家針對企業信息化建設所頒布的政策和法規,從而保證系統建設的規劃安排、資源集成以及隊伍組織;規范信息化建設程序,建立一套完善的標準和規范,從而保證電力企業建設的有序進行;人才的培養,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制訂相關的人才發展戰略,營造一個有利于人才培養的環境,從而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制度,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信息化專業人才來為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厲劍.電力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存在問題分析及建議[J].科技信息,2009,(29).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計算機技術;應用實效
前言:
在2015年兩會上提出中國未來企業發展趨勢將為“互聯網+”的模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使用,計算機技術逐漸深入到各企業內部,并得到廣泛應用。因此,在未來企業信息化建設中企業應更加重視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為企業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技術保證,從而使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從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國網絡使用人群(網民)規模從3.78億人增長到8.76億人,互聯網在全國人民中普及率達到69.12%,比上一年增長21.03%[1]。與此同時,互聯網在我國企業發展中的使用數量也逐年增長,到2013年底我國大、中、小型企業中86.12%的企業使用互聯網,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企業中。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大、中、小型企業計算機技術的使用率同比2013年增長12.32%,也就是說在2015年中國各大、中、小型企業都在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并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中[2]。相比于小型企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率,大型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率更高,我國大型企業通過近幾年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已經全部步入信息化,完成企業科學管理。
二、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主要技術手段
(一)信息技術統計技術
企業信息化建設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作為信息“大爆炸”的產物,大數據的出現對企業信息化建設提出一定考驗,充分考量著企業對數據信息的處理能力。信息統計技術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對海量數據的收集、整理與統籌優化?;诰W絡數據大流量表達方式的基礎之上,將企業所需信息進行整合與過濾,為企業決策留住高效信息。
(二)企業信息安全技術
基于宏觀角度分析,當前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開展的過程中,信息安全影響因素屢見不鮮,造成企業內部出現大量的信息安全問題。針對這一問題,企業信息安全技術的運用,對提高企業信息安全程度以及等級效用明顯。對于信息安全技術而言,主要包括訪問控制、防火墻控制以及信息加密等。1.訪問控制訪問控制是網絡安全防范與保護的重要策略,同時也是當前企業應用相對廣泛的安全技術手段之一。訪問控制技術,主要任務是保障網絡資源的安全性,避免被非法使用與訪問,對維護企業自身網絡體系安全以及保護網絡資源十分重要。訪問控制涵蓋的范圍相對廣泛,該安全技術通過制定出系統性的方案,將標識當中的功能進行描述,形成組織并托管,將企業所涉及到的數據及資源進行整合,將接口端與權限引擎相結合,給出權限功能,回答的方案包括有、沒有以及故障等因素。2.防火墻控制防火墻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能夠充分的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技術性措施,根本目的是維護網絡安全,對黑客行為建立屏障及規范。同時,防火墻控制技術,能夠對通信系統的進出門檻設置。進而在邊界建立通信監控系統以及隔離內部與外部網絡,最大限度上的阻擋外部網絡方面的侵入。當前所產生的主流防火墻技術,具體包括三種類型:過濾防火墻、防火墻、雙穴主機防火墻。3.信息加密企業信息化建設主要是針對信息因素進行管理與應用,當前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信息加密的根本目的是保護網內數據、文件、口令以及控制信息等,確保網上傳輸的具體數據。網絡加密在企業信息管理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加密的常用方式,包括鏈路加密、端點加密以及節點加密方法三種[3]。
三、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具體應用
(一)在企業日常管理中的應用
當前企業已經初步形成信息化建設體系,企業對計算機技術方面的要求較高,強調網絡制度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是指因素,則是通過計算機對企業網絡定期維護以及日常事物方面的管理進行充分研究,掌握企業生產過程、事物處理、現金流動以及客戶交易等多方面的內容,在完成整合與處理之后,制定具備針對性的措施。在有關信息整合以及提供決策之后,能夠滿足自動化以及遠程控制指標,例如對制造企業而言,日程管理方面工作流程的優化,在信息化自動控制以及網絡技術幫助下,能夠對整個生產流程進行全面監督,為產品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二)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應用
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面,對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的有效規范能夠最大限度上提升經營成果,使得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流程得到優化。諸如對事物決策以及數據管理系統方面等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內容,提高企業對數據收集的效率及速度,滿足企業對生產經營數據的加工與整合,最大限度上的提升信息精準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體系的充分融合能夠發揮出實效性?;诖耍谟嬎銠C技術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應用,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信息各項基本形式進行高效管理,例如對電子文檔、視頻文件、電子郵件以及多媒體信息等,將現代化辦公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快速發展。
總結:
通過全文對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信息化發展中應用的討論,不難看出,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企業信息化發展中要合理利用計算機技術,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企業整體工作流程中,從而推動企業實現全面信息化建設。研究結果表明,此次對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的應用,效果明顯,實效性較強。
參考文獻:
[1]王冰.企業信息化規劃方法研究與應用[J].河北企業,2015,01(05):18-19.
關鍵詞: 企業信息化 信息技術 問題 對策
信息化革命正在打破并重組現存的國際經濟秩序和結構,并促使其由物質型向信息型經濟轉變。并且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如果沒有信息化,企業的改造、重構,工業化的進程就會怠慢,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會成為大問題。
企業信息化包括銷售、生產、服務等方面內容,而實質是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是企業將融合世界先進管理思想的信息技術進一步應用于管理,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據國家對重點企業的調查分析,我國企業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機構不健全,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與建設成本過高,經營管理中協作不充分的問題。從總體上看,存在地區不平衡,還較多停留在表面應用層次上,沒有深入到企業的運行、管理各個環節。企業信息化投資不足和缺乏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是存在的兩大難題。
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認識問題。認識是第一位的,沒有認識提高就不可能產生行動上的積極性,當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不少人沒有認識到信息系統能把企業管理得井井有條,可以為領導提出很有價值的輔助決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準確方面比人做得更好。有些條件較好的企業滿足于眼前的狀況,因此,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有些企業的高層領導在企業信息化初期,對信息技術抱較高期望,希望通過企業信息化獲得較高效益,結果一旦看到投資費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見明顯提高便喪失信心。高層領導不能用長遠眼光來看待問題,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設的繼續發展。
一部分管理人員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有豐富的經驗,他們不愿意主動分析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管理手段,信息化對他們的地位構成巨大的威脅;積極倡導者由于傳統習慣思維,繼續沿用過時的管理思想或過時的管理手段,需要學習的不是簡單的操作方法,而是獲得分析、決策信息的管理理念;專業技術人員正由于現代技術的不斷增長的復雜性變得越來越狹窄,面對在總體上缺乏協調和相互聯系,系統在宏觀上處于支離破碎的局面而影響了總體效益的現實,技術人員處于多種制約和局限性中不能自拔。
(二)在組織的戰略制訂中產生兩個極端:將信息系統視為組織的戰略目標;將信息系統獨立于組織戰略之外
一方面,組織錯誤地將信息系統看成組織的戰略目標。于是大量的時間、精力、對策花在如何使這一“目標”的大致完備,信息的投入變得越來越龐大,而組織并未獲得實現公司戰略要求的在保持規模和效益的前提下應對未來挑戰的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甚至于一些公司陷入了經營困境。另一方面,信息系統的應用與組織的管理戰略之間出現諸多不協調的發展,產生單項應用多,而缺乏整體效益。雖然在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和應用實施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在單項應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沒有產生應有的經濟效益,相反地構筑了無數個“信息孤島”,沒有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產生的卻是巨大的負效益,使組織承受高額的風險代價。
(三)中小企業信息化在實施中充滿艱辛
實施一套信息系統是一項涉及面廣、周期長、風險大的系統工程。中小企業要實施信息化,同樣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要引進和留住高級IT人才很困難,不易具備建立企業信息系統項目組的條件,缺乏完備的項目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沒有管理顧問對項目進行監理,這些都是影響項目成功的關鍵。
(四)信息技術的低層次應用和不飽和應用
企業因為某一方面的應用需要而購買一套功能無所不包的信息系統,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的功能還未得到利用。這種情況有時并不是因為企業的盲目購買,而可能是因為供企業挑選的余地不大,或是企業出于前瞻性考慮。問題則在于任何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處于快速貶值狀態或已經成為沉沒成本。
(五)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管理重組落后
信息化建設的實質是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而進行的更高層次上的管理重組,我國大多數企業投入較多資金進行信息化建設,更多的是注重設備上的投資和技術上的更新,而忽視了與此相應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轉變,因而,并未取得投資回報,甚至出現負效益,這是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
(六)信息資源基礎不能適應建設需要
有的企業信息資源基礎不統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較單一,缺少靈活性,使得信息來源不夠全面,傳輸渠道不夠暢通,更難以對采集的信息加工處理,使得資源潛力無法充分發揮。
二、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信息化應用應納入整個組織的戰略范疇,將管理學的研究方法、理論及其成果應用于信息系統,結合組織管理文化及思維方式,在組織管理信息化的應用中,從組織的戰略管理、組織管理和資源應用方面來推進信息化的實施。
(一)經濟、管理是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人才是企業信息化的關鍵。當前以及長遠的任務是普及企業信息化意識,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培育企業信息人才。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業自身的努力。政府是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助能器",企業則是加速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動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三)積極營造企業信息化建設良好的外部環境。發達國家經驗證明:政府的支持、鼓勵和引導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至關重要。政府對信息化建設環境的改進和完善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網絡安全以及制定法律法規等,從而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并提供長期的優質服務。
(四)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是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前提。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各種信息傳輸網絡建設、信息傳輸設備研制、信息技術開發等設施建設。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建設一個寬帶、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國家信息主干網,逐步消除部門間、地區間的網絡分割壁壘、資源壟斷和體制性障礙。
(五)加強和完善安全認證體系。解決網上購物、交易和結算中的安全問題是企業信息化建設和開展電子商務的關鍵。制定和完善安全認證體系,以確保網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統故障、計算機病毒和"黑客"攻擊,確保交易內容、交易雙方賬號及密碼的安全。
關鍵詞:中小企業;信息化;問題
一、 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現狀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2004年10月,已有IT應用的中小企業數量四百多萬家,其中有20萬家左右的中小企業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IT應用系統,是中小企業IT市場中最活躍的一個群體。從2004年開始,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便進入了實質性發展階段,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逐步從單機應用階段或局域網應用階段向更高層次的系統應用與整合方向發展,企業的個性化應用和電子商務正在得到快速推廣。楊亞會、劉遠忠(2005)對廣東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已經開始信息化接觸和探索;中小企業對信息技術和設備的利用程度有很大提高;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認識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初顯成效,信息化已經或正在給企業帶來積極影響。
然而,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巨大(約一千多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5%),地區分布廣泛,行業分布跨度大,在IT應用方面水平相對較低,且應用層次差異比較大。從有關統計資料來看,我國中小企業只有10%左右實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實施了SCM方案,進入了信息化的高級階段,絕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處理、財務管理等辦公自動化及勞動人事管理階段,局域網的應用也主要處在信息共享層面上,生產控制方面的應用較少。
二、 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SAP、ORACLE等國際巨頭廠商宣布全面進入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中國的中小企業信息化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然而,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依然不高,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和問題。據統計,歐美幾乎100%的企業裝備有部門級的信息系統,超過68%的企業裝備有以ERP為核心的企業級信息系統,而協同商務模式的應用也不是一件新鮮事;我國雖有60%的企業已經裝備有部門級的企業信息化系統,但只有不到3.8%的企業裝備有以ERP為核心的企業級信息系統,至于涉及協同商務模式的信息化應用還處于一個萌芽的階段,其應用率還不到1%。這些數據表明,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絕大多數仍停留在部門級的手工模擬應用上,與企業管理變革要求相差甚遠。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 落后的理念阻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的理念影響著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與水平,落后的理念必然阻滯和妨礙企業信息化的執行。部分中小企業家對于信息化社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認識不足,甚至對企業信息化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擁有電腦、建立一個信息管理系統或企業網站就進入了信息化。同時,他們也缺乏現代化管理意識,沒有清晰地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實質,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上“重硬輕軟”,即重技術和設備、輕管理和企業變革,重開發、輕維護,重系統、輕數據。許多企業對于基礎網絡設施的投入比重較大,而對基礎信息數據庫和應用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投入明顯不足,制約了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
因此,對于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來說,更新理念,正確認識企業信息化的實質與意義,是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應該看到,企業信息化不單純是使用信息技術,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與信息化相符的經營管理體制,企業信息化是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它不僅涉及大量資源投入和技術變革,而且還涉及到企業業務與管理流程改善、組織結構調整、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問題。
2. 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資金嚴重不足。中小企業的成長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我國中小企業自身規模較小,融資難度大,自有發展資金極為有限。然而,企業投入信息化系統需要大量資金,中小企業收入有限,現金流緊張,信息化支出主要依賴于內部積累資金,使得資金的使用往往捉襟見肘。一些中小企業在前期能夠購置基本硬件設備與必要的軟件系統。但實際上,企業信息化的各類系統會隨著企業發展而調整升級,因而不斷需要后續資金的投入,信息化系統的管理和維護也將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資金的不斷投入與支持。因此,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是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前提條件。
就目前來看,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信息化資金不足的問題,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力度與大型企業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全國1 000多萬家中小企業中,真正實現計算機較高級應用的企業所占的比例還不足10%。周建梅(2005)調查研究表明,64%的企業對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在10萬以下,近20%的中小企業認為資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設中的主要障礙,企業對硬件的投資占到整個信息化建設投資的80%以上,而配套軟件投入卻相對落后。楊亞會、劉遠忠(2005)研究顯示,資金短缺是廣東省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首要制約因素。
3. 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人才缺乏。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開展信息化,需要既懂企業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大多數企業缺乏復合型信息化人才。中小企業受企業實力如資金、激勵制度、管理水平等制約,人才缺乏現象更為嚴重。除了一些新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之外,大部分中小企業內部沒有專門的IT部門,或IT部門力量薄弱,信息技術人才水平不高或人員不夠,尤其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少,這為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實施與應用帶來了很大障礙。周建梅(2005)調查研究表明中小企業行業分布廣泛,而信息技術類專業人才絕大多數聚集于IT類企業,業務需求和技術支持之間的溝通困境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進程。楊亞會、劉遠忠(2005)對廣東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的研究表明,廣東中小企業信息化人才不足表現為絕對不足和相對不足兩種情況。首先,市場上信息化人才總量有限,中小企業信息化人才供給的絕對量不足。其次,就市場上有限的信息化人才而言,其工資要求較高,而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每個產品上所分攤的人力成本相對較高,這樣產品就失去了價格競爭力,大多數中小企業無法接受這一點,這就造成了所謂“小廟容不下大和尚”的相對不足。目前大量中小企業所雇傭的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也相對有限,很難適應和承擔企業信息化所賦予的重任。
4. 中小企業信息化基礎薄弱,管理成為瓶頸。中小企業信息化不單純是使用信息技術,它涉及企業的業務與管理流程、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問題,需要企業建立一套與信息化相適應的經營管理體制。企業信息化在企業應用的前提是管理的制度規范和程序化。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大多具有明顯的相機而動的行為特征。如果對其流程、制度進行深入研究,會發現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這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中小企業家不愿推進信息化建設的藉口。
目前我國只有少數企業實現了基礎性管理系統,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隨意性較大。許多中小企業管理方法陳舊,個別企業還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狀態,信息化基礎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組織結構、管理理念與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適應,信息系統建設與企業制度改革、管理創新協調推進不夠,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順利進行。
5. 面向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產品缺乏。2000年以前,我國企業信息化管理軟件提供商主要來自國外,國內開發商的產品品牌不突出。一方面,這些國外產品價格十分昂貴;另一方面,國外軟件商對我國中小企業的認識不充分,盲目選擇與大企業類似的模板,而不是為中小企業量身訂做一套系統,這必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因此,我國中小企業可供選擇的合適的信息化產品十分缺乏。
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大環境下,我國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長,為國內軟件企業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但就目前市場上的信息系統產品而言,仍存在一些問題:第一,信息系統難以符合中小企業的個性需求。中小企業面廣量多,不同行業的運營方式各異,而當前的信息系統產品往往是根據整個行業特點或同一企業規模設計的,這往往與中小企業的特定需求難以相符。第二,信息系統軟件市場價格偏高,且對企業管理基礎環境要求嚴格,超出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經濟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礎環境,從而制約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第三,缺乏專業服務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務。當前大多數信息化專業服務商提供的服務仍然停留在“以我為主”的理念上,中小企業的個性化服務得不到滿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專業咨詢機構,不利于信息系統的推廣與維護。
6. 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宏觀發展環境不完善。一是缺乏企業信息化的統一規劃、相關標準與規范。雖然網絡的發展帶動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但由于社會經濟秩序不規范,有形市場和基礎設施不完善,使得中小企業認為還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時機,網上營銷缺乏配套信息系統、物流系統和支付系統,企業間網上銷售、采購、財務結算等業務往來困難。所以只有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和建立良好的制度規范,才能有效促進中小企業盡快實施信息化建設。
二是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統和法律保障體系,電子商務總體發展落后。盡管我國在2004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首次賦予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確了電子認證服務的市場準入制度。但是,一部篇幅有限的電子簽名法不可能解決所有的電子商務法律問題,它還需要其他電子商務法律的配合,以形成我國系統的電子商務法制環境。從這個意義上看,電子簽名法的出臺只是我國電子商務法制建設的一個開始。由于受網絡安全、網上支付、社會信用及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等因素的制約,大多數企業的電子商務尚處在信息、收集、交流的階段,訂單與合同的正式簽訂、支付及物流配送等活動基本上還在網下完成。雖然企業普遍重視電子商務,但多數企業缺乏清晰的戰略規劃。
三是尚沒有行業性的或統一的中小企業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不能準確評估地區、行業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不能及時診斷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化尚無統一規劃和標準,造成信息無法流暢傳遞和共享。企業信息化工程建設“咨詢——監理——評價體系”機制也沒有形成。
總之,我國目前的信息化公共支撐環(下轉第57頁)境滯后于應用系統建設與開發,大企業(或關鍵環節的價值鏈)的帶動效果不明顯,中小企業從事信息化的外部激勵因素不足,使得企業信息化積極性不高。
三、 結語與對策
在當前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企業經濟效率已從規模經濟性、范圍經濟性轉向速度經濟性、網絡經濟性,企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際化發展的要求,不能再照搬過去傳統的管理方式與管理理念,信息化之路是未來企業發展不可阻擋的戰略趨勢,企業借助于信息化歷程不僅有利于組織學習,而且還能通過管理與信息的互動、管理潛能的挖掘、知識學習等促進組織轉型。
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依然還面臨著諸多不利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推廣的問題,如理念落后、管理基礎差、資金與人才缺乏、面向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產品缺乏、宏觀發展環境不完善等。當前形勢下,需要通過政府、市場與企業的多方互動和努力,不斷完善與提升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宏觀與微觀環境,從而有效推動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首先,政府要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指導、規范、立法以及支持與投入上加大力度,以改善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宏觀環境,為市場發展與提升構建廣闊的空間和政策及法律保障。其次,要鼓勵并推動我國信息化產品市場的發展與完善,鼓勵國內科技企業發展適應于本土中小企業需求且能面向國際競爭的信息化產品。最后,要提高信息化認識,加強中小企業的管理基礎建設與人才培訓,從而改善企業信息化推行的微觀基礎環境。
參考文獻
1.周建梅.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及對策.通信企業管理,2005,(12).
2.楊亞會,劉遠忠.廣東省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和對策建議.經濟師,2005,(12).
3.計世資訊(CCW Research).2005年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及IT應用趨勢報告.
4.衛東.中小企業信息化經驗啟示錄.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
5.中國國家企業網.企業信息化優秀案例選.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6.胡延平,高紅冰.第二次現代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的棉紡織企業的業務范圍都涉及了原材料采購、加工生產、銷售、產品的儲存、相關的研發設計等,所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架構應該綜合考慮企業的業務能力、業務信息化管理的技術支持、企業運營和發展目標、企業的市場戰略規劃等不同的要素,同時也必須覆蓋到企業的設備監控、生產過程的控制、日常的經營管理和計算機支撐體系等不同的方面,形成企業決策支持、企業市場運營管理和企業產品生產控制的不同架構層面。
二、合理把握棉紡企業信息化架構的關鍵點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工作就是企業信息化架構的設計與實施,在這項工作的過程中,要把握住信息化架構設計的關鍵之處,為技術架構的實施打好基礎。第一,企業信息化架構的設計要與企業長期的市場經營目標和公司戰略有機結合,本著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建設原則,使信息化架構的實施有可操作性,同時符合企業發展的核心利益。第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架構要注重實用、功能穩定、平臺的可擴展性良好的原則和要求,在信息化處理系統的選擇時要選用技術成熟、品牌先進、性能優良的信息平臺,并考慮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本、公司信息安全、軟硬件的合理匹配、信息管理便捷穩定等不同選擇要素。第三,企業業務流程、相關的生產技術標準、企業的信息流程制度要規范、合理,本著經濟節約、使用方便、流程規范、技術先進的統一架構標準制作信息化平臺模式化的表單。第四,在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功能設計上要以資源和信息共享、處理手段統一為目標,滿足各個功能模塊的相互聯通和信息整合,使企業的信息資源在信息平臺上要統一協調。第五,信息化系統要有良好的適用性和較好的可擴展性,使信息平臺適應于不同的企業環境,滿足不同的業務需求和管理需求,增強企業在業務擴展和業務綜合管理方面的適應性??傊?,企業信息化架構的設計與實施要以信息集成和資源共享為目標,以計算機網絡為基本的信息通道,將生產設備和企業員工統一管理,實現企業決策信息化、生產管理一體化。
三、結語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管理
一、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可以分為基礎管理平臺的搭建,管理結構優化、實現企業一體化的集成管理,充分利用外部資源。首先,基礎管理平臺的搭建。信息基礎建設是目前我國企業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在此時期,企業先必須將所有的資源進行信息化和數字化。企業信息化比較重視應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國有些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沒有建立標準化的制度和體制,對于同一個資源,每個部門都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數字化,從而導致同一中資源出現不同命名和編碼,進而導致企業管理的混亂。其次,管理結構優化、實現企業一體化的集成管理。一般情況下,企業要對是否通過信息化手段來實現對內部的基礎管理的規范化和基本管理的流程進行確認。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將電算化和信息化區別開來。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業務進行優化主要是采用以業務流程為導向的方式,實現對傳統業務結構的改革,從而使得運營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最終獲得最大的利潤。再次,充分利用外部資源。通過充分利用外部資源有利于促進企業之間供應鏈和客戶關系等實現有效管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企業在進行內部資源有效管理的同時,還必須對外部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對客戶的實際情況進行跟蹤,開發新市場,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能夠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首先,企業信息化建設使管理功能有所增強。通過計算機網絡的運用,部門與部門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溝通更加容易。通過信息化的運用,客戶需求信息更容易獲得,更容易篩選,有利于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的制訂。其次,企業信息化建設使管理效率得以提高。信息化的實現,實現了跨國跨地域跨行業的管理,這是在沒有網絡的時代無法實現的。再次,企業信息化建設引發組織結構的調整。信息化使得信息傳遞的方式得以改變,從階梯層變為水平型,管理組織也從“金字塔”轉變為扁平化的“矩陣”型。第四,企業信息化建設增加了管理手段。ERP等系統成為企業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有效地減少了管理環節和管理層次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應注意和存在的問題
1.企業信息化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防止生搬硬套,要有所創新。企業信息化建設并不是跟著潮流進行,它需要企業對自身的管理狀況進行需求分析。企業信息化并非是片面的追求自動化,而是需要企業不斷地進行創新。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整體發展密不可分,不應盲目的使用社會上推銷的管理軟件,如果選擇軟件不慎重或軟件根本不適合本企業的管理,那么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其次,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建立對數據庫、計算機應用的管理標準和指南。同時,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投資原則。
2.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國內企業信息化大環境發展尚不成熟。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投入較少,應用水平不高。由于缺乏良性的市場競爭機制和環境,企業對于信息化的建設積極性不夠高。另外,目前國內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方面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企業信息化建設缺乏正確的引導。
(2)部分企業領導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程度不夠。表現在有些企業信息化起步早、投入大、失敗多,產生懼怕情緒。一些企業的領導不能正確認識和掌握信息化發展的規律,對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嚴肅性認識不足,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缺乏主動精神。對企業長期形成的工作習慣、業務流程影響到企業信息化認識不足,沒有從本質上認識到企業信息化是一項企業變革的系統工程,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與企業基礎信息資源建設同步進行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3)企業缺乏信息化人才,管理和執行力度不夠。由于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不夠熟悉,自身缺乏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方面的技術支持,突出表現為技術與管理兼備的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的缺乏。此外,企業在這方面的規章制度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管理上存在空白和漏洞;基礎數據采集、錄入等操作不規范,準確性難以保證。如果不能治理和改進這些情況,構建的信息系統最多只能提高某些工作的效率,但在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方面收效甚微,反而可能會使管理成本大幅增加。
(4)企業信息化建設缺乏整體規劃,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強。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工作應當以企業發展戰略為中心,如果偏離了企業的發展戰略,任何的信息化建設都會失去意義,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整體規劃是后續工作開展的依據和指導,缺乏規劃,隨意性與盲目性難以避免,陸續建成的各個系統之間的集成、維護和升級等都比較困難,成本也會比較高,整個系統的效率和效益會大打折扣。此外,有些企業信息化建設方式選擇不當,需要對建設方法進行改進。
(5)缺乏專業培訓和指導。剛剛接觸到信息化,企業上至高層領導,下至普通員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企業信息化建設,很多人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缺乏整體認識,對自己所應發揮的作用并不明確,員工積極性不高。在這個過程中對企業進行有效的專業培訓是很重要的,這有助于增強企業主導、掌控信息化的能力。
(6)缺乏管理咨詢及項目監理制和績效評價制。由于首次實施信息化的企業,對于實施過程和在每一步實施工作中應該取得的結果并不十分明確,對每一步工作的控制乃至整個實施過程的質量控制都沒有足夠的經驗。因此,應當引入管理咨詢及項目監理制和績效評價制,在諸如總體規劃、業務流程優化或重組、系統選型、階段性工作目標評價以及竣工驗收等重要環節為企業提供服務。
四、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1.管理創新。隨著社會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必須進行管理創新,樹立現代管理意識。以提高企業競爭力為核心作為發展模式;以樹立全球化戰略思想為管理戰略;以現代信息技術對企業業務進行改造作為主要管理技術;以樹立綠色營銷理念作為企業營銷思想。提高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僅僅是實現企業各種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為企業決策提高各種有效信息,而且是要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以信息化為基礎,實現企業管理水平的跨越式發展,進而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以提高。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和基礎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正是由于具有強大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使得企業在這個變化多端的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因此,信息技術要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緊密結合起來,并且將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衡量企業信息化的主要指標。
2.加大投入。在信息化發展的今天,企業管理方式正朝著信息化方向邁進。企業信息技術水平的高低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企業競爭力的強弱。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性和操作性較強。加強培訓,做好基礎性工作,企業主導、掌控信息化能力的增強可以通過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接受有效的專業培訓來實現。企業信息化建設各階段培訓內容是不同的,而在信息化項目啟動前的培訓更為重要。這樣的培訓能夠讓企業員工明確自己的角色和所發揮的作用,能夠很好的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是他們在工作中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創新能力。另外,健全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是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做好前期的調查工作,從而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更好的適合本企業運用。在企業間及協作企業間建立數據交換中心,對數據的標準進行統一提取,數據的格式進行統一,數據的集成進行統一。通過數據交換中心進行處理和整合,使外部信息能夠為自己服務,使企業之間的信息系統的兼容性更強。
3.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統。為了提高企業信息系統應用價值,信息化應用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是企業建立信息化的關鍵。全面評估、分析、測試、檢查和評審信息系統的性能,而且還包括對實際指標和計劃指標的對比工作,從而對系統目標的實現程度進行確定,并全面評價系統建成后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分析評價結果,對企業信息系統應用水平能夠客觀地進行量化,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并且使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