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0:16: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力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勞動力轉移;城鄉收入;收入差距;教育培訓
在20世紀80年代,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現象。根據2011年的統計數據,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數量達到1.17億。一方面,針對農村地區,大量剩余勞動力別無選擇,只能轉移到城市謀生,而為了增加收入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也必須轉移到城市,另一方面,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這些農村勞動力轉移已經成為為城市提供勞動力的主要來源。然而,由于長期分割的城鄉勞動力市場和其他社會經濟原因,中國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這些因素主要是地區差異、工資、選擇工作方式的差異、失業率、城市工業的技術進步和性別。一般來說,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以及大規模的聚集傾向。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農業部門的邊際生產力日益增加,最終這將會縮小甚至消除城鄉收入差距。但與此同時,它還將建立具有中國的特點“雙重勞動勞動和就業制度”和“城市二元社會”。在2006年,蔡昉認為使用勞動力流動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需要一定的條件。在當前階段的中國,由于很多不完整的條件,勞動力流動和收入差距擴大是主要的現狀。
一、研究綜述
首先,農村剩余勞動力經濟學最早的研究者是劉易斯,他認為發展中國家中農業部門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只有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才能使城鄉經濟一體化,消除二元經濟結構。其次,有的學者還提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是改善行業發展狀況的一個先決條件,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業技術,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的質量。最后,另一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理論是托達羅理論。發展經濟學家托達羅認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不僅取決于城鄉差異,還取決于成本—收益對比。經濟發展的勞動力轉移造成的心理動機是主動轉移。這顯示出對他們個人的主觀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個人品質是影響勞動力轉移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教育培訓對勞動力轉移的影響
勞動力轉移的難易程度和轉移后的工資狀況受職員受教育水平的影響。因此,轉移的勞動力的受教育水平成為轉移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受教育水平最主要的內容就是知識水平。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使農村產生大量剩余勞動力,這些剩余勞動力的唯一選擇就是向城市轉移,這也體現了農村發展的不斷進步,雖然存在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但他們進入城市后從事的大多是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制約他們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勞動者素質低,最主要的方面是知識水平較為薄弱,因此加強農村勞動者的教育培訓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農村勞動力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他們的可選擇工作范圍也將有所增加,可以和城市勞動力進行公平的競爭,提高其競爭能力。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可以增加城鄉收入和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收入差距,教育培訓可以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
三、政策建議
教育和培訓體系的創新是很重要的。教育和培訓對勞動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教育和培訓可以對勞動力轉移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增加對農村公共教育投資資金、各級政府投資教育和培訓經費。農村勞動力教育和培訓應該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開發他們的選擇就業和目標的能力。建立培訓、學習、評估、認證、誘導等機制,嚴格執行勞動就業證書系統考察,這應該貫穿整個轉移過程。
參考文獻:
[1]蔡昉.中國勞動力市場發育與就業變化[J].經濟研究,2007(07).
[2]鄧曲恒古斯塔夫森.中國的永久移民[J].經濟研究,2007(04).
[3]王德文蔡昉張國慶.農村遷移勞動力就業與工資決定: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J].經濟學(季刊),2008(04).
[4]孫文凱路江涌白重恩.中國農村收入流動分析[J].經濟研究,2007(08).
[關鍵詞] 地震災區 農村經濟
一、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實質和原因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存在著大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中國會有如此嚴重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總結起來有三方面原因:一,龐大的農業人口基數,我國有接近八億的農業人口,而我國有三分之二的國土是不能耕種的山地,荒漠等地形,可供耕種的土地有限;二,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后,我國農業生產的單位產值極低,耗費較高,平均到龐大的農業人口上,人均產值就十分低,這就自發要求農村的一部分勞動力從家業生產中脫離出來,以彌補人均產出的不足;三,城市化進程中剝離出來的農業人口,我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雖然利于城市化水平,但較快的城市化也會導致大量的耕地被占用,使得本來就不平衡的農業生產資料與生產者的配置更加不平衡,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會與現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最終無法找到長期的工作,成為農村剩余勞動力。
二、大地震對災區農村經濟的影響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的一份聲明說,上月發生的汶川大地震給四川農業造成大約60億美元的損失。該機構在周一(30日)發表的聲明中說,超過三千萬農村人口在本次地震中受到嚴重影響,失去他們的大部分財產。糧農組織表示,由于大量農民死亡或受傷,有相當一部分的谷物糧食無法收成。而許多地震前收成的糧食則因為糧倉倒塌而毀壞。他們預計,由于推遲種植、蟲害和水供應短缺,四川下一收獲季將面臨10%~50%的減產。糧農組織估計在此次地震中農業遭受的牲畜損失將達到20億美元。此次地震中死亡的生豬超過300萬頭。((英國)BBC新聞)
作為中國西部的勞務輸出大省,四川的8800多萬人口中約有7800萬是農民,外出務工是農民現金收入的重要來源。2007年,四川農村勞動力輸出規模達2002萬人,其中省外輸出110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077億元,但汶川地震對四川勞務輸出造成了重大影響。
三、重視地震災區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性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于災區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災區經過地震的毀滅性打擊之后,經濟損失巨大,對災區人民的精神打擊也十分巨大。大災過后,百廢待興,災區人民受到極創傷的心靈有待撫慰,在這個關鍵時期,處理好災區龐大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不僅是解決當前災區重建問題的關鍵,更對災區日后經濟的發展有著長遠影響。
對于整個國家經濟全局來說,災區龐大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是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的就業解決問題不僅能減緩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多的壓力,而且有利于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失業率的下降。它的經驗將為我國本部農村經濟發展及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提供借鑒。
四、方案與可行性分析
災區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總體上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通過災區恢復重建就地吸納;另一個是通過向處輸送轉移分散到全國其他地區。
1.災區恢復重建就地吸納勞動力是最佳方案也是最有效的。
具體措施與政策:首先,政府應當做好災區失去生存生活資料的農民進行登記,一方面對災區失業人員的情況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方便以后組織協調災區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工作。因為災區農民的信息落后,個人掌握的信息有限,不利于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及降低失業率。而利用政府的組織關系與信息資源可以迅速地實現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的配置,從而做好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工作。其次,政府應在可能的條件下(指不違反國家政策與法律,有足夠的可支配資金),出臺一些傾向性的政策措施,如對外來投資的稅收其他優惠政策,對本地工商企業恢復正常運營的優惠與扶持政策,以及對失業人員的自主創業的貸款及稅收優惠政策。再次,剩余勞動力問題的解決最根本的還是要靠人民自身,災區人民應該從地震中的陰影中走出來,樂觀地看待明天,努力創造條件,尋找機會,解決自身的生計問題。
在本地重建吸納剩余勞動力時,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對外來人員的對待問題。由于地震對災區原有生產生活資料的嚴重損毀,再加上交通運輸的限制,災區人民的生活資源比較稀缺,加上本來就嚴重的高失業問題,所以要嚴格防止大量的外來人員輸入,雖然本區急須建設人才,但是除非專業以及投資者,一定要慎重對待對外來人員,一方面是為穩定社會治安,一方面也防止外來人員與本地人員爭奪來來就比較稀缺的生活資料和就業崗位。第二,政府在組織協調安排就業與重建的時候,可以借此機會通過傾向性政策來改變城鄉二元格局,加快城市化與城鎮化進程。
2.向外輸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此方案為輔住方案,在本地已經充分吸納了所需的重建勞動力以后,可以讓選擇向外輸出勞動力。因為四川本來就是一個勞動力輸出大省,而且主要是農村的剩余勞動力輸出,在這方面有很多的經驗,而且在這個時候外面的很多企業會出于自身需要和社會責任角度主動來災區掃墓勞工或給災區勞工一定的優先性措施。這個方案既能解決短期內區內勞動力過剩問題,又能提高本區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五、總結
災區的剩余勞動力(主要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是一個關系重大的社會問題,民生問題,是一個短期內困難較大的問題,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政府擔當好應有角色,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決好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王 杰: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特點及對策[J].人口與經濟,2001,(10)
關鍵詞:贛南農村勞動力,勞動力轉移,對策
農村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生產力,讓億萬農民富裕起來,但到目前贛南還有80%以上的農業人口,大量的農業人口守著極其有限的耕地,這要使贛南農民富裕起來是不可能的。西方發達國家從事農業人口一般只占總人口的5%左右,而贛南遠高于這個數字,如果眾多的農民不能從有限的土地中轉移出來,農民奔小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話。論文大全。對如何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應放在戰略的高度與抓農業產業化同等位置來對待,以加速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戰略性轉移,
減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提高農業產出效益,唯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因勢利導,把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作為一項產業來抓
1.政府支持。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要“政府搭臺,農民唱戲”,各級政府不僅要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作為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更要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來抓,做到上下統一,轉變思路,順應農民的意愿,穿針引線,鋪路架橋。通過新的體制引導、政策設計,幫助農民在轉移中實現更少的盲目,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風險,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由自發無序向政府組織、規范引導轉變。
2.轉變觀念。要把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戰略措施來抓。并在思想上消除對農民就業存在的三種認識誤區:一是認為農民不存在就業問題,說到就業,就是指安排城里人就業。二是一些城里人存在對外來農民工的歧視,認為農民工只會與之搶飯碗的思想。三是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存在視作農業就業不充分是暫時現象的觀念。因此,我們要走出認識的誤區,開展廣泛宣傳教育,引導人們破除上述不正確的認識或觀念,充分認識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性,從根本上實現由限制農民進城向主動吸引農民進城轉變。各級政府必須就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加強組織和宏觀指導,制定規劃,完善各項配套的政策措施。論文大全。
3.合理有序的組織輸出。組織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勞務輸出是現階段農民致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可以說輸出一個勞力等于脫貧一戶農戶。要做好勞務輸出工作,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大量收集各地真實的勞務信息,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和定點張貼廣告等渠道提供信息,供廣大勞務人員選擇,主動為農民外出打工架橋鋪路。
4.建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計劃目標和考核機制。要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納入政府宏觀決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并依據實際制定《贛南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實施方案》以指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各級政府要從宏觀經濟的高度,從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整體來考慮和部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相應的計劃和勞動部門要做好農村勞動力實行戰略轉移的計劃和實施方案,財政、公安和城建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落實和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一系列問題,并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工作實績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工作業績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狠抓內因,提高勞動力素質
通過教育與培訓,大力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和技能,增強農民外出勞務者的競爭能力,加快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變過程。首先要繼續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保證適齡少年兒童入學,解決農村學生失學、輟學問題,真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盡快使新一代農民文化程度上升到一個新水平,以切實提高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其次是加強職業培訓,采取靈活多樣的辦法,擴大和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使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提高到一個新層次,職業培訓不僅僅局限農業生產技術的培訓,符合農業發展的需要,而更要符合市場對勞動力的需要。再次是加強農民勞動技能的培訓,使農民身懷一技之長。為此,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牽頭組織,有條件的縣、鄉(鎮)應建立統一規范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做好農民工的培訓、引導和中介工作,促進農民轉崗就業。
(三)強化外因,深化農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大力發展非農產業
第一,積極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做大做強農業,增加農業自身對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吸納作用,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一條重要途徑。首先,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在調整結構中要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經濟、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的比較優勢,著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開發名特優新稀農產品,培植區域性的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對此,(1)各縣(市、區)郊區應圍繞服務于城市這一目標,重點發展優質糧油、無公害蔬菜、花卉生產等高效農業。(2)贛南各縣(市、區)應利用各自的區位優勢,緊緊圍繞把贛南建成東南沿海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的目標,重點建設一批綠色大米、無公害商品蔬菜、中藥材和花卉等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基地,形成一批獨具競爭力的優勢農產品主產區。(3)針對贛南的區位優勢應大力發展臍橙產業,在把贛南建成世界著名臍橙主產區的進程中,使這一新興產業能夠最大幅度的覆蓋和幅射到廣大的農村和農民,把廣大農戶組織和引導到臍橙產業中來;其次,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畜牲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一直是我市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畜牲業生產中,應進一步改良生豬品種,加速發展市場前景好,效益比較高的草食畜禽。論文大全。在穩定生豬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各具區域特色的節糧型畜牧業,如于都縣確定奶牛生產為“興縣富民”工程,作為縣域經濟主導產業來抓,崇義的養羊工程和興國的灰鵝工程,都大念草經,走“種草養畜,以畜補農,靠畜增收”的路子,成為贛南畜牧業發展的新模式和新的經營形式,已帶動大量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更使畜牧業生產成為轉移農村勞動力和增加農民收人的重要方面。再次,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業剩余勞動力內部轉移的保證,目前贛南小生產與大市場、小生產與大流通的矛盾依然突出,各地應圍繞主導產業,大力推廣“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引導農民和企業不斷提高生產和經營的組織化程度,把一家一戶的小生產通過合作經濟組織聯合起來,對應和承接龍頭企業的輻射和帶動,使企業和農戶之間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實現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一體化經營,從而帶動關聯產業群的發展,將產業優勢和產品優勢轉化為農民的就業機會,拓展農民的就業渠道,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創造無限的空間。第二,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一是繼續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提高鄉鎮企業的效益,依靠科技改造鄉鎮企業。在發展鄉鎮企業過程中,贛南尤其要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產品食品加工工業,靠大力發展農產品食品工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力,以加大農民增收的步伐。二是進一歩促進農村個體經濟和農村服務業的發展,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對此,要放手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各級政府應制定寬松、公正的政策,在法律、法規、融資渠道等方面真正為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創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引導其健康發展,從而大幅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個體私營企業中的就業比重。同時,鼓勵農民發展庭院經濟、家庭作坊,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從第一產業進入商貿、餐飲、旅游、娛樂等服務行業。要積極啟動民間資本,開辟新的就業領域,逐步發展農村市場的中介、經紀人、運輸、財務管理、城鎮和農村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行業,多方拓展農民就業面。
(四)做大城市,加快城鎮化建設
要加速實行多元城鎮化戰略,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贛南應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積極發展中小城市的原則,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引導城鎮密集區有序發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并根據國家多元城鎮化戰略規劃,編制好贛南的城鎮體系規劃和發展規劃,各地在制定城鎮發展建設規劃中,應把吸納農村人口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贛南的城鎮發展和建設中,要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贛州市建成粵閩湘贛四省邊緣的中心區域性中心城市為契機,大力提升城市發展水平,做大做強贛州市,使其成為一個吸吶農村人口的范例。為此要進行廣泛的招商引資,通過大力發展工業園區經濟,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工業企業向中心城市聚集,提高城市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能力。中小城鎮是連接城市與農村的紐帶,是工農、城鄉的交匯點,要積極實施小城鎮發展戰略,重點建設一批象南康市唐江鎮這樣有一定工業基礎的中心小城鎮,從而加速贛南中小城鎮的建設,發展和繁榮城鄉生活,增加農村勞動力的就業。
(五)積極引導 穩妥推進土地流轉
由于土地仍是分散的一家一戶經營,每個家庭所擁有的土地總量有限,加上農業效益低,許多家庭青壯勞力外出打不能顧及家中土地等因素的影響,農民轉讓土地的愿望強烈。土地流轉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耕地拋荒問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業生產效益;土地向種田大戶和農業企業集中,也能滿足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需要。各級政府應順應農民的意愿,盡快建立土地流轉機制和市、縣、鄉和村四級土地使用權流轉服務體系。在堅持土地承包權30年不變的前提下,按著“自愿、有償、合法、規范”的原則,加快土地流轉,使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實行土地承包權與耕作經營權的分離,為農民的土地流轉提供服務和幫助,允許農民承包的土地以反租倒包、轉包、入股、租賃和聯營等多種方式流轉,支持因土地流轉釋放的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或就業,解除其后顧之憂,真正使農民轉得出,穩的住,留的下。
參考文獻:
1.王德文 蔡昉高文書:《全球化與中國國內勞動力流動:新趨勢與政策含義》
2.鄭杭生:《農民市民化:當代中國社會學的重要主題》,[蘭州]《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3.陸益龍:《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狀況的總體評估》,[南京]《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
4.申端鋒:《新農村建設與鄉鎮體制改革》,[北京]《中國社會導刊》2006年第1期[上]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流動;影響因素;城鄉收入差距;非農產業就業容量
本文為安徽省教育廳課題《東部沿海產業轉移與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K2012B184);院級課題《產業轉移視角下的安徽農村勞動力流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2025)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9月18日
劉易斯(1954)“二元經濟模型”認為,是由于城市現代部門所提供的工資高于傳統農業部門,直接導致了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城市,且在這種工資差距消除之前,城市工業部門可以以高于農村傳統農業部門的工資獲得無限的農村勞動力供給;托達羅(1992)的“預期收入假說”則以城市存在失業為前提,以農民工到城市可以找到工作的概率與所獲得的工資收入之積來與在農村獲得的收入做比較,即農村剩余勞動力是否做出遷移決策,是由“預期收入”而不是“絕對收入”決定的;斯塔克和泰勒則引入“相對貧困”概念,指出在居住地感受到的相對貧困程度越強烈,其外遷就業的愿望便越強;費景漢和拉尼斯在劉易斯模型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步,指出了工農業均衡發展在二元經濟結構階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取決于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率、人口增長率和工業部門資本存量的增長。在眾多的理論模型中,雖然對影響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城市的因素做了不同的分析,但是有一點卻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城鄉收入差距是影響農村剩余勞動力做出遷移決策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經濟因素。具體來說,已有的研究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鄉收入差距論
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內,城鄉收入差距一直在勞動力遷移決策中占據中心地位。朱農教授(2002)曾經用probit模型的結構方程來估計收入差距對遷移決策的作用,最后實證結果也表明了城鄉收入差距越大,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的愿望也越強烈。李強(2003)教授通過對四川、北京、黑龍江、遼寧、山東等省份農民工家庭的調查資料的實證分析,再一次證明“巨大的經濟差異作為一種驅動力,使越來越多的農民流入城市”。柳建平教授(2010)通過對甘肅10個貧困村的調查資料的分析,間接證明了城鄉收入差距是直接影響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最根本因素。
二、非農產業就業容量論
從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來看,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一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在波動中下降,二三產業產值之和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在波動中上升。2004~2008年,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的百分比依次為:46.9%、44.8%、42.6%、40.8%、39.6%;二三產業就業人數占當年就業總人數的百分比依次為:53.1%、55.2%、57.4%、59.2%、60.4%。通過對比就可以發現,雖然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在逐年遞減,但是各產業之間就業與產出是不均衡的,第一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大大低于二三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即我國農業存在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而由于城鄉收入差距的存在及國家政策的松動,他們又有強烈的脫離土地進入二三產業就業的愿望,那么二三產業能否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呢?我們看,2004~2008年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維持在4%以上,因此在城鎮存在較高失業率時,我們可以推測要滿足農業過剩勞動力的就業需求是比較困難的。
三、農民工工資論
劉易斯、托達羅等眾多學者都一致認為,影響農業剩余勞動力遷移決策的核心因素是巨大的經濟差異,對于農民工個體而言,這個差異就是其在城市部門工作所得到的工資與務農獲得收入的差額。因此,作為城鄉經濟差異的具體化,農民工工資成為影響農業剩余勞動力做出遷移決策的重要因素,而且顯而易見的,農民工工資與農業剩余勞動力的遷移愿望正相關。
丁守海在《農民工工資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一項實證分析》一文中,從實證分析的角度證明了農民工工資與農村勞動力轉移數量存在密切的正相關關系,農民工工資與農民工數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了0.897,并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順利通過了t檢驗,并進一步通過格蘭杰檢驗表明,農民工工資是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因素。從長期趨勢看,農民工工資每提高1%,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數量也增加1%。同時,由于近年來國家在政策上對農業的傾斜及大力扶持,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水平也日益提高,農民平均每人每年非工資性收入已由1990年的851.58元,上漲到2008年的4,846.96元,增長了4.69倍,因此農民工對外出務工的工資預期自然也相應提高,所以要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就必須提高農民工工資。
四、農村勞動力個體特征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 影響因素 灰色關聯分析
引言
據統計,2009年,湖南省城鎮人口為2980.89萬人,農村人口為3919.31萬人。勞動力轉移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的,農村勞動力轉移是我省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長期現象,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村積蓄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作為農業大省同時也是人口大省,農村勞動力剩余已成為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是推動我省經濟發展,加速我省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發展的內在要求。
勞動力能否實現順利轉移,是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過程,是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結果。但是在以往學者的研究中,多以定性為主,定量分析的指標體系不夠全面。另外,對于湖南省勞動力轉移的研究僅僅限于在省內轉移的情況,而忽略了轉移到外省的勞動力的影響因素。據《湖南年鑒》的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湖南省勞動力轉移的趨勢是約一半人數在省內轉移,省外的主要遷入地分別是廣東、海南、福建。本文在選取指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四個省發展的綜合因素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通過量化四大影響因素指標,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將相應指標的關聯度計算出來,分析出影響湖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顯著性因素,并因地制宜,更好地促進勞動力的轉移。
1.湖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狀
1.1湖南省農村勞動力現狀
根據《湖南統計年鑒》上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底,湖南省現有農村勞動力數量為3017.50萬人,其中轉移勞動力數量為1210.33萬人,占農村勞動力比重的40.11%。
2009年末湖南省農村從業人員為2759.94萬人,從行業分布來看,傳統的農林牧漁業仍是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從業人員1684.13萬人,占從業人員比重61.02%;非農行業中,工業的從業人員較多,占從業人員比重的13.25%。
1.2 湖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
根據湖南省政府門戶網站上提供的資料顯示,湖南省農村勞動力呈現以下特點:
(一)轉移勞動力的素質有所提高。2009年,“百萬培訓工程”中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人數為61.1萬人,加強了對轉移勞動力素質的培訓。同時,外出就業勞動力中高中及大中專文化程度的人數占勞動力外出總人數的比重由2007年7.9%提高到2009年的15.3%,提高7.4個百分點;初中文化程度的勞動力比重由2007年的62.6%下降到59.4%,下降3.2個百分點,表明了勞動力自身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
(二)二產業就業人數持續下降,三產業人數逐步上升。2007年至2009年期間,二產業就業的勞動力人數下降28.79萬人,占外出就業勞動力總人數的比重由63.8%下降為61.0%。三產業就業人數三年間增加17.89萬人,占外出就業勞動力總人數的比重由35.8%上升到37.7%,正好驗證了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的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的相互關系,即隨著經濟的發展,會出現勞動力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的現象。
(三)“離土離鄉”模式有所改變,省外就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近年來,湖南財政一直大力進行農村綜合開發財政投資,2009年,共投入11.3億元。而且各種糧食補貼、良種補貼、大型農機購置補貼的投入補貼額為78.56億元,促使土地增收幅度增大,使得農民更多地選擇在省內轉移。
2.指標分析與建立模型
影響湖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因素眾多,由于統計資料限制等原因,本文選取十二個影響指標(2000~2009年的數據),參考盧亞麗(2005)[5]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建立以湖南農村勞動力轉移數量參考數列,選取城鄉人均收入比、平均受教育年限等相應指標作為比較數列,分析在眾多的影響湖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中,其影響程度最為顯著的因素。
2.1指標選取
2.2指標說明及數據來源
在經濟因素的5個指標中,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反映的是城鎮居民收入對勞動力轉移產生的拉力影響。二三產業產值在GDP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業化的進程和所能容納的勞動力的空間大小。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是第一產業產值與第一產業從業人數的比值,反映勞動力從第一產業中釋放的快慢程度。農村非農行業產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農村工業化的進程,也推動了農村城市化的發展。農村居民固定性生產原值能從一定程度上衡量農村勞動力本身的經濟情況。
一直以來,制度因素是影響勞動力轉移的一個很大的阻礙,制度因素指標主要包括戶籍因素、勞動就業制度等因素。本文在借鑒陳宗勝(1999)[12]、金玉國(2001)[13]基礎上,設定非國有化率,即非國有工業總產值/全部工業總產值,城市化率,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在勞動力自身因素的兩個指標中,農村勞動力數量反映了勞動力數量供給的多少,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農村勞動力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勞動力的平均教育年限是根據劉巍(2003)[14]提出的第一種辦法,以學制年數視為受教育系數: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6,高中文化程度12,初中文化程度9,小學文化程度6,文盲0。從而核算出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在農業生產條件因素的三個指標中,以農用機械總動力來衡量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機械化程度。以勞均耕地面積、有效耕地面積來反映農村的基本情況。
據湖南年鑒上的統計資料顯示,湖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包括省內轉移和向省外轉移,而轉入的省外地主要是廣東省、海南省以及福建省。因而在上述提出的量化的指標中,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之和、非國有化率和城鎮化率的核算為該四?。òê鲜。┑钠骄担瑥亩芨鼫蚀_地反映出其指標對轉移勞動力的影響程度。其中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數據的核算來自中國農村統計年鑒,其余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湖南統計年鑒、廣東統計年鑒、海南統計年鑒以及福建統計年鑒。
3.實證分析
將中國統計年鑒等年鑒上的數據通過計算或者直接取得,將其數據標準化,利用Excel統計分析工具,進行多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得到分析結果如下:
3.1四類影響因素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灰色關聯次序
在四大類因素中,農業生產條件因素(0.6992)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經濟因素(0.6787),制度因素(0.6441)排在第三位,排在最后的是勞動力自身因素(0.5947)。這樣的分析結果是合理的,湖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同時也是一個人口大省,近年來,湖南省財政支出大力支持農村的發展,包括新農村建設,使得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提高,尤其是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勞動力從農業中釋放出來,促使勞動力向非農行業轉移,促進勞動力轉移的進程。其次是經濟社會發展因素,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促使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來提高收入,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已經下降到第三位,這與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市場的自由度不斷擴大、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寬松的發展政策是息息相關的,也反映了中國在發展過程中的國情。排在最后的是勞動力自身因素,在前三的都是影響勞動力的外生因素,由此可見,對勞動力轉移起主要影響作用的是外生因素,而非內生因素。
3.2各類影響因素內部指標的灰色關聯次序
在農業生產條件因素中,其內部指標的灰色關聯次序依次是:農用機械總動力(0.8296)、勞均耕地面積(0.6592)、有效灌溉面積(0.6119),說明在農業生產條件因素中,農用機械總動力是該影響因素中的優勢因素,也是整個指標體系中的優勢因素。這反映了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科學技術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機械化水平的推廣和普及減輕了勞動力負擔,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極大地促進勞動力的轉移。
在經濟因素中,其灰色關聯度最高的是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0.7858),說明在經濟因素中,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對勞動力轉移的影響最大,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越高,釋放的勞動力數量就越多,釋放的速度也越快,加速勞動力的轉移。同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的關聯度也很高,城鄉收入差距拉動勞動力轉向非農業,正好驗證了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理論。
在制度因素中,城市化率(0.6596)比非國有化率(0.6286)的影響程度要大,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經濟環境不斷提高,以及城市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對農村勞動力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推動城市化進程從而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
在勞動力自身因素中,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農村勞動力數量(0.5696)在勞動力市場中存在的供大于求的現象,湖南人口數量眾多的情況下,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農村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0.6198),反映了勞動力的一般人力資本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勞動力的轉移。但相對于外生因素而言,勞動力的內生因素的影響并不如外生因素帶來的效果強。
4.結論與政策性建議
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了各指標對勞動力轉移作用方式以及影響的關聯程度的大小,基于上述分析,筆者在此提出促進勞動力轉移的政策性建議。
1. 加大財政投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在農業生產技術上的支出,加大農業科技的投入,促進農業生產機械化的水平,使得農業生產條件得以改善,從而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釋放富余勞動力,促進勞動力轉移的進程。
2.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
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就業容量。特別是湖南省勞動力資源豐富,對于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具有競爭優勢,一方面可以吸引農村低成本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勞動力在產業之間的專業,優化產業結構。
3.積極發展民營經濟
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吸納和轉移農村勞動力的主要途徑和主要載體,使之有效地吸納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推動非國有化的過程,特別是發展本省的民營經濟,促使勞動力實現就地轉移,從而減少轉移成本,促進城市化過程。
4.消除制度障礙,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從實證分析得出的結果可以看出制度因素在影響勞動力轉移的過程正在淡化,歷史上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制度已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制度創新成為了必然。應該進行農村產權制度的創新,土地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保障,可以依法進行土地流轉。制度創新會促使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的障礙減少,使得大量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得城市化率提高。
5.強化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加大教育支出力度
勞動力素質低下,一直是阻礙勞動力流向高收益部門的限制因素。通過加大教育經費的支出力度,強化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可以增加勞動力的人力資本存量,提高農村人口特別是農村勞動力的素質。但是,政府應該針對相應的市場需求,培養相應的人才,進行針對性地培訓,使勞動力能夠更加有效地實現轉移。
參考文獻:
[1]盧亞麗.河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因素研究[D].四川:四川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2005.
[2]陳宗勝.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進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關鍵詞:土家族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中圖分類號:F32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7)06-0145-06
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是事關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土家族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普遍存在,農業人口超過總人口的84%,比上世紀50年代日本、韓國的農村人口45%和50%高出近一倍。由于農業生產率的水平低下,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成為21世紀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中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問題。實現土家族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就業對提高農民收入,擴大農村消費需求,解決農村貧困問題,緩和社會兩極分化矛盾,提升區域的經濟競爭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一、土家族的發展沿階
土家族是較早從事農耕的民族。土家族由于自己的生產技術低,生產工具落后、產量低.于是他們向漢族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引進先進的生產工具,從而提高土家族的生產力水平,加速社會經濟的進步。唐、宋間,由于實行羈縻州縣制度,社會比較穩定,土漢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但仍處于不習牛耕的刀耕火種階段,而兼事漁獵。居于統治地位的封建領主,除奴役土民外,還不時驅使“士兵”至鄰近漢區擄掠人口、財物。元至清康熙年間,建立土司制度。土司的統治客觀上曾使土家族的活動地域更加穩定,民族特點得以保持。但這時地主經濟開始出現。雍正年問“改土歸流”,封建領主經濟解體,地主經濟迅速發展。土司時“蠻不出境,漢不入洞”的禁令被打破,大批漢族農民和商人遷入,帶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使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但是后,資本主義商品和鴉片于咸豐末年大量銷往土家族地區,土布、土靛、蠟染等傳統工藝產品逐漸失去銷路,受到沉重打擊。帝國主義者廉價大量收購桐油、茶葉、木材、藥材等土特產品,刺激了桐、茶種植業和榨油、木竹加工業的發展,城鎮商業和集市貿易日漸興旺,各業行會組織開始出現。后,土家族地區兵災頻繁,農村經濟陷于破產,商業停滯,民不聊生,直到建國前夕。土家族地區的經濟仍然十分落后。
建國后,黨和國家制定和落實民族政策。把土家人定為單一民族。并于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1983、1984年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黔江、彭水五個自治縣。土家族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在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武陵山地區的土家族人民已經基本解決溫飽,正在向脫貧致富之路邁進。但由于經濟文化落后,加上耕地的限制,土家族地區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有待于合理轉移。
二、土家族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分類
所謂農村剩余勞動力,是指超過農村產業需求的那部分勞動力,其實質是許多農民正處于失業和半失業的狀態。從結構上看,土家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是由兩部分構成:農業剩余勞動力和農村非農產業的剩余勞動力。這是因為土家族聚居于湘鄂渝黔邊區的武陵山區,就業空間有限。兼業現象普遍存在,還有一大批農民“過度擁擠”在農村土地有限的農業中。由于農村又是一個較為獨立的與城市明顯不同的地域和產業系統。。因此,土家族地區農村不僅存在著相當數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而且還存在大量非農產業剩余勞動力。
農村非農產業勞動力是指在鄉村地區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勞動力。在改革開放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單一化,主要是種植業,這部分勞動力在當時的社隊副業中從業。并同時兼營種植業。在整個農村勞動力中所占比例小,附屬于農業(主要是種植業)。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以后,釋放出來大量剩余勞動力以“離土不離鄉”方式進入了農民鄉鎮企業,農村非農產業勞動力占農村勞動力的比重也開始大幅提高。但是在土家族地區,由于經濟、技術水平的落后,鄉鎮企業發展相當緩慢,在轉化農業剩余勞動力方面嚴重不足。另外,隨著鄉鎮企業原始積累的基本完成,鄉鎮企業面臨著發展升級、技術改造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對高素質員工的迫切要求,使原有的員工成為潛在的過剩勞動力。時而在農村時而進城的“打工者”,也在土家族地區農村中非農產業剩余勞動力中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三、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理論分析最早提出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他用簡化模型闡述工業和農業之間的關系,將工業部門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并不會引起城市或鄉村地區工資上升作為模型假設條件之一。這一假設條件隱含著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研究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最為系統,最富有應用價值的理論為“二元結構”理論。劉易斯教授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是由兩個不同的經濟結構或部門所組成的:一個是以農業為代表的傳統部門;一個是以工業為代表的現代部門。在二元結構中,傳統部門的滯緩增長和現代部門的快速增長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傳統農業部門由于基本上沒有資本投入,土地也十分有限,而人口卻迅速增長,勞動力十分豐富。因此,傳統農業部門的最大特點是剩余勞動力的存在。但經濟的發展卻依賴于工業部門的擴張.工業通過增長新的資本和擴大生產規模,不斷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依次循環,直至農業剩余勞動力被吸收完畢。因此,在劉易斯看來,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具有其必然性。
劉易斯理論的繼承者費景漢、拉尼斯教授進一步發展了劉易斯的理論,他們認為劉易斯的理論存在兩個不足:一是對農業生產在推動工業發展中的作用重視不夠;二是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應是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前提條件。為此,費景漢和拉尼斯提出了以分析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為核心,重視技術變化的“費一拉二元結構”理論,將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假設農業剩余勞動力存在,部分農業勞動力邊際勞動生產率等于零,勞動力可無限供給。當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工業部門轉移時,農業產出保持不變。由于他們的轉移,使農業部門的農產品產生剩余,而且剩余數量等于轉移勞動力的農產品需求量。第二階段,工業的發展和擴張,使農業勞動力減少,農業部門勞動邊際生產率提高,但仍然低于制度工資。農業剩余勞動力依然存在,并繼續被工業部門所吸收,直至吸收完畢為止。由于這時轉移出去的農業剩余勞動力邊際勞動生產率大于零,故而轉移使農業總產量與工業部門增長不能同步,農產品剩余不能滿足農業剩余勞動力轉入工業部門的需要,糧食出現短缺,從而導致工業產品比較價格降低,工人實際工資上漲,不利于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第三個階段,農業部門剩余勞動力已轉移完畢。農業邊際生產率逐步高于制度工資,農民和工人都可以按照勞動邊 際產出獲取工資,也就是說農業和工業勞動者工資均可按市場原則決定,農業勞動和農業生產趨向于商業化,該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喬根森作了進一步發展,即通過依靠工業的發展和擴張來吸引農業剩余勞動力。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二元結構”理論在許多領域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該理論的主要為土家族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指明方向:即可轉移相互關聯和依賴,工業增長需要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投入,反過來又促進了農業剩余勞動力的進一步轉移。在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中,必須實行農業和工業、傳統部門和現代部門綜合發展,循序轉移。根據該理論的階段性論斷,土家族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目前還處于第一階段。因此,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土家族地區農村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四、土家族地區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原因
土家族地區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七方面:一是農業生產本身有很強的季節性特點,這一特點決定了農業的勞動轉化過程在時間上呈現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導致了農業勞動力的季節性相對過剩,農忙時對勞動力需求量驟增,而農閑時排擠出眾多的過剩勞動力。二是以家庭為主體的土地經營方式,在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同時,也使過去的以隱形方式存在的農業過剩勞動力顯形化。三是農業上的技術進步和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也把大量的勞動力從傳統種植業中驅逐出來。四是土家族地區勞動力素質一般較低,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找到一份工作也不穩定,所以剩余勞動力較多;同時由于文化層次低,不能適應當今知識、技術的快速更新,容易出現結構的失業,因此土家族地區農業勞動力和非農業勞動力的剩余現象尤為突出。五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大量閑散勞動力等待轉移。以湘西自治州為例,農業人口占82%,人均農民耕地不足1.5畝地,根據現代的農業技術,人均可耕種4.5畝土地,那么就有三分之二的農民是農業剩余勞動力,雖然有部分的農業勞動力實現了轉移,但大多是臨時的勞務輸出,沒有根本解決農村勞動力的剩余問題。六是農村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速度緩慢,抑制了就業范圍的內部擴張。要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盡快轉移,必須加快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擴大就業容量。特別是土家族地區的工業和服務業發展都較緩慢,因此更要注重農村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七勞動力市場發育不成熟,勞動力轉移的渠道不暢通。近年來,土家族地區建設立了不定數量的勞動力市場,為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勞動力市場信息不靈,有些地方勞動力轉移還處于盲流狀態,加上勞動力市場的法制法規不健全,勞動部門管理缺乏有效手段,社會上一些人利用人們求職心切的心理,搞勞務黑市,求職者受騙的事時有發生,不僅影響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速度,而且也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五、土家族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制約因素
1.就業政策先天不足
長期以來實行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將勞動力人為地分割為城鄉兩部分,政策上存在著重城鎮輕農村、保職工輕農民的傾向,對農民向非農領域就業增加了許多限制條件。如有的企業和部門對求職者的戶口進行限制。
2.鄉鎮企業發展滯緩
實踐證明,發展鄉鎮企業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最主要的途徑。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迅猛發展。為農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一些鄉鎮企業受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制約。面對城市工業企業的競爭.生產經營每況愈下,甚至被迫停產。這樣,使得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大大降低。土家族地區由于經濟落后、技術缺乏,鄉鎮企業發展滯后,嚴重影響了土家族地區剩余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3.缺乏有效的農村就業指導
目前,政府對農村就業的專項經費投入相對較少,農村勞動力就業基本處于自發狀態,土家族地區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大部分是去沿海發達地區從事季節性的“打工”。此外,勞動力流動的服務體系及中介組織建設也嚴重滯后,因缺乏有關信息或信息不準導致農村勞動力盲目流動,大批勞動力徒勞往返,蒙受損失。
4.農村勞動力素質低
從勞動力轉移的情況看,農村勞動力素質的高低與轉移的程度密切相關。隨著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農村勞動力素質較過去有所提高,但從整體上看仍然較低。據調查,某縣農村勞動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0%,高中文化程度占9.7%,在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訓練的僅占8.5%。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低,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專業技術需求,要轉移出去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只能實現低層次、不穩定的轉移。
六、實現土家族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順利轉移的措施
1.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關鍵
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技術在生產的貢獻率不斷提高,要實現土家族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合理轉移,必須首先提高該地區農村人口的素質。第一,注重農村基礎教育,特別是九年義務教育要通過強化政府職責來發展。第二,大力開展以文化技術培訓為主的農村成人教育,要逐步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民文化技術培訓網絡,實現多元化技能培訓機制。第三,建立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教育投資模式,一方面要發揮各級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鼓勵社會組織、機構、企業及個人對教育投資,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2.農業綜合開發和產業化經營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根本
增加勞動力就業要通過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綜合開發,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不斷拓寬農業生產新領域,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來實現。這也是與我國農村與農業經濟“十一五”規劃中農產品加工與農產品產值比要超過1.5:I的戰略目標相適應的。各級政府可以根據當地資源特點,積極引導農民走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的道路。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珍農產品,同時,注重農業產業鏈的拓展,形成“種加養、農工貿”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既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也擴大了就業渠道,從而達到以深化農業內涵來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目的。
3.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出路
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大、中城市轉移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由于土家族地區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術相對較低,短期內還有一定困難。通過農村城鎮化來轉化農業剩余勞動力,已被實踐證明是一條極為有效的途徑。因為農村城鎮化后的小城鎮地域分布廣、數量多,新建擴建都有潛力。其經濟技術結構、職業結構同目前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技術狀況比較接近,容易在協調和發展中同步提高,從而形成城鎮帶動農村,農村促進城鎮的良性發展態勢。
4.建立和完善管理機制是勞動力流動與穩定轉移的保障
一是建立組織管理體系,加強對勞務輸出工作的指導。二是加強勞務市場建設,多渠道、多形式收集用工信息,作好用工信息考察工作,使勞務輸出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扶持,取消農民進城務工的各種限制和歧視,逐步開放戶籍制度,用人單位要為農民工辦理社會保 險。解決好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加大對農民工自主創業和返鄉創業的支持。四是加強管理,切實保護外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得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加大監督檢查侵害農民工權益的案件,保留外出務工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5.制定科學的勞動力轉移規劃是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的保證
要制定土家族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規劃,在規劃的指導下,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有序進行。要把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放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進行研究,把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與解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其他問題結合起來,科學規劃。要在準確分析和判斷不同地區間勞動力市場供求變化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地區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確定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中長期目標、轉移的重點、方向以及途徑和必要的保障措施。
6.挖掘農村內部就業潛力是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途徑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減少和消除零貢獻的勞動力。轉移的途徑可以是多方位的,在農村內部消化剩余勞動力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這種轉移成本低、效率高,且易于適應農民的思想觀念,也比較適合土家族地區區情。一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拓展農村的就業空間。農村經濟發達地區的實踐證明,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的有效途徑。二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內部吸收和消化勞動力的能力。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與消化剩余勞動力相結合,在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發展開發型農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種植業和養殖業集中力量在幾種產品上構筑產業優勢,通過延長產業鏈來吸納剩余勞動力,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的產值,也利于形成區域性名牌產品,從而提高地區經濟的綜合競爭力。三是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就目前土家族地區的農村經濟結構的現狀而言,均為第一產業所占比重過大,第二、三產業比重太小。要在保證第一產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旅游業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性.而土家族地區由于經濟、技術民族性,發展旅游業具有相對優勢,因此要加大發展旅游業的扶持力度,努力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優化。
7.建立勞動力服務體系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基礎
1.1 土地流轉后主要為種植產業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后的主導用途為種植,用于其他方面的甚少,這一點相對于國外有很大差別,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一些縣鎮土地流轉后用于種植業的比重甚至達到90%以上。
1.2 流轉后種植日趨多樣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2002年后農民勞務日漸減少,這助推了我國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的擴大,而流轉形式及土地流轉后種植的作物都日趨多樣。我國土地流轉有轉包、轉讓、租賃和入股等形式,而隨著流轉的形式不同,規模的不同,種植的作物種類也不一樣,主要有小麥、水稻、大豆、蔬菜、苗木和水果等,還有一些流轉土地更有用于魚類、山羊養殖等等。
2 農村土地流轉后種植苗木存在的問題
2.1 流轉后苗木種植規?;洜I仍需擴大
當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后種植苗木的規模仍然很小,流轉后的土地主導種植為水稻,小麥和大豆,達到70%以上,而種植苗木從全國來看規模甚小,有些鄉鎮甚至只有5%左右,而有些鄉鎮能夠達到80%左右,根據相關文獻挖掘及數據統計我們發現,667m2水稻的年純利潤大約為300元,而種植花木的年純利潤達到5000元左右。因此,農村土地流轉后種植苗木規模的擴大有其必要性。
2.2 苗木種植質量亟待提高
苗木不同于一般的糧食作物,首先表現為其種植投入成本較高;其次,苗木的成功種植所需的技術較高。而我國農村勞動力的年齡日趨偏大,技術較為落后,這導致農村土地流轉后種植苗木存在兩大問題:一是質量較低,由于農村勞動力技術上的缺陷,導致一些苗木成活率較低;二是長勢緩慢,由于農村勞動力的技術不到位,很多苗木在該出苗的時間不能正常出苗,導致苗木培育時間較長,這樣使得農村勞動力的成本提高、收益下降。
2.3 土地流轉后苗木種植種類單一
由于農村勞動力技術、年齡等方面的缺陷導致其不敢嘗試新的品種,偏向于種植一些常見的生命力較為頑強的苗木,這就導致了農村土地流轉后的苗木種植種類品種較為單一,從而形成循環,種的多有經驗了加之風險厭惡的心理便不愿意嘗試新的品種。
3 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后種植苗木的建議
3.1 適度規模經營,做好統籌規劃
雖說提倡規模化的種植苗木,但也應該注重適度,否則會出現規模不經濟現象。對于農村土地流轉后的苗木種植更應注重適當的規模化。要做到適度規?;鸵獙嵤┙y籌規劃,這不僅要求農村苗木種植勞動力的努力,更需要相關部門做好統籌引導,對其進行適當的培訓。
3.2 提高苗木種植勞動力的綜合素質
針對苗木種植勞動力技術與規劃方面的欠缺,相關部門應該倡導科學種植,積極引導其進行技術的培訓與提高,適當情況下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引進高端技術咨詢人才,以配合土地流轉后苗木種植問題的解決。這樣一方面有利于農村苗木種植勞動力技術的提高與應用,進而提高苗木種植的質量;二是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3.3 政府全局規劃,提倡“入股型”土地流轉與種植苗木相結合
3.3.1 政府全局規劃。政府的職能是“引導、協調、服務、監管”,但是在農村土地流轉后苗木種植問題上,相關部門并未能夠做出較好的決策以從整體上統籌全局,同時鄉鎮街道等對農村土地流轉后苗木種植的問題探討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加之農村苗木種植勞動力缺乏對苗木宏觀市場需求的分析,也缺乏相應的銷售渠道及培植能力,從而導致了土地流轉后種植苗木的品種單一。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從全局上為農村土地流轉后的苗木種植考慮,統籌規劃,在提高其相關技術的同時為種植者提供有效的建議與意見,從而使得他們“敢種植能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