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0:16: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創設育人環境,激勵情操
蘇霍姆林斯幕說過:“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彼循h境同教育擺到了同等的位置。中國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語,也道出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可見環境直接影響著人的成長。
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審美、愛美的心理品質,激發學生勤奮學習、奮發向上的志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關心集體的美好品質,養成愛護公物、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為此,學校應創設一種良好的育人環境,把學校里的一切都看作是育人的陣地。這樣,通過環境建設,讓校園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說話,讓校園中的每個地方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使學生的優秀思想品德得到培養,良好習慣得以養成,情操得到陶冶。
二、發揮榜樣力量,激勵行動
小學生富有模仿性,利用這一特點,教師可以以一些先進人物為榜樣,利用他們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為去激勵教育學生。作為榜樣的人物可以是歷史偉人、民族英雄,科學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國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優秀學生。利用榜樣把道德觀點和行為規范具體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動,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動力,能激勵學生仿效榜樣去認識和處理問題,愛憎分明,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所以,我們要把中小學榜樣教育上提倡的“學英雄、見行動”這條寶貴經驗,切實地運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來。
三、運用故事情境,激勵啟發
小學生的天性是愛聽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觀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體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學生明理悟道,受到啟發教育,這就是“故事講解法”。運用故事講解法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結合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特點和認識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觀念。使用“故事講解法”時要注意切忌單純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視了我們所要追求的最終教學目標,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講述的故事外,師生可以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故事,使教學更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從而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也可以舉一些反例,正反對照。
四、再現生活情節,提高認識
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將教材中的材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課程、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課程資源,補充一些現實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對學生來說,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義的真實的生活,所以為了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能力,我們應當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及時地鞏固、內化、應用到相關的社會實際問題中去。如《家鄉變化真大呀》中感受家鄉的交通方式多樣,交通網絡發達,要形象直觀。教材只是范例,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讓生活中的事再現在課堂中。如:假日到某地旅游,用什么交通方式,可選擇多少條路線出門?哪條路線最經濟便利?在地圖上畫一畫,小組內說一說。同學們個個爭先恐后,課堂十分活躍。再如《長江兩岸是我家鄉》“家鄉的習俗”中所舉的例子土家族有哭嫁的習俗,端午節賽龍舟,每年在農歷正月十五前后就會舉辦廟會等都離學生很遙遠,如果我們照本宣科,那樣難免會讓學生產生錯覺。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體育教學 教育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218-02
在新課程實施中,構建和諧充滿活力的課堂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在體育課教學中,怎樣建立和諧、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成為教師所面對的新課題。滲透德育教育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三大任務之一,充分利用好體育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一、樹立目標,全面發展
在體育課教學中,需要加強組織性紀律性與學習目的性教育。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教師除嚴密地組織好各項練習外,還要注意活動開展的多樣化。在體育課中,有的學生對球類或做游戲比較感興趣。覺得好玩,就樂意去練。但是,到學習田徑有關知識及活動時,部分同學就不愿意去做,認為單調乏味,產生消極為難情況,甚至怨聲怨氣,怕苦怕累。很難完成學習任務。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既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強令人與人之間服從,而是應該啟發他們樹立為祖國、為人民而鍛煉的思想和自覺性,用一些偉人自學鍛煉身體的范例去啟發他們,努力拼搏,為國爭光的先進事跡去感染他們,使他們懂得今天的鍛煉是為了明天作出更多的貢獻。把學生的活潑好動建立在為崇高目標而努力學習、積極鍛煉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順利進行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
二、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在接力跑的活動過程中,弱小的同學由于跑得慢,經常受到同組一些同學的責備。從主觀的角度出發,這些同學為的是集體榮譽。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應肯定同學的責備是為了本組的榮譽,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樣做會極大的危害某些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知道督促的方式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建立在友誼、互助的基礎上。其次,應用積極有效地引導差的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和為集體爭光的責任感。
教師要根據情況區別對待,以鼓勵為主,決不要影響學生的鍛煉情緒,對那些比較弱小的學生應特別為他們提供方便,幫助鼓勵他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培養學生具有勇敢頑強的意志品德。同時我們還要在培養對集體有責任感與榮譽感的基礎上,要求同學之間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積極完成任務。
三、合理安排,抓好集體觀念的教育
當我們在安排各項新的活動或競賽、游戲時,往往發現學生不但很感興趣,而且積極性很高,獲得競賽勝利又使他們無比振奮,更增加了對這些活動的激情。我們在這時可以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但也要注意到由于教學組織,競賽規則和思想工作落實得不恰當而產生的一些亂子或事故。這時,我們要合理地安排和及時調節運動的密度和運動量,加強保護和幫助,嚴格按照競賽和規則去指導和開展活動,密切關注活動的進行和變化情況,使學生自始至終有組織地進行練習,養成井然有序的良好風氣。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大家庭的溫暖。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集體主義觀念。
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良好的上課習慣。
小學生的注意是無意占優勢,他們的神經興奮過程較強,抑制過程發展較差。往往不能長時間地保持一定的優勢中心。他們的注意力會隨著周圍的任何刺激而分散,影響學習效果。例如:幾個班同時在一個操場上上體育課,不同的口令、吵聲和活動情景都在互相滲透,一些學生就不容易自控,左右顧盼。有的學生練習某一項目,一兩遍后就不能專心地往下練,而私自去做老師不允許的練習項目。出現這些現象,從兒童的心理角度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們卻不能就此遷就,順其自然。我們老師除了應該盡量排除那些容易分散兒童注意力的因素外,還應在教學組織上搞得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以增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盡快排除干擾,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要讓學生知道,一切有損于集體陣容和聲譽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一切不服從組織安排的做法都是不對的。在教學中要切實的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使他們充分的認識到無論上什么課,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五、身體力行,知行結合
在體育課中,老師是他們活生生的榜樣。他們容易接受教師的各種影響。所以,教師的“言教”和“身教”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上課時,教師的動作要規范,示范要認真,凡事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做到,決不可指手劃腳,做到知行并重??傊?,我們要有對事業的忠誠,對工作的熱情,對學生的愛護,言行舉止端莊,儀表風度典雅,諸方面為學生做出表率和模范,從而潛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他們,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
綜上所述,體育課和其他課程一樣,大有思想工作可做,而且,這個思想品德教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中。它和鍛煉是有機地結合著。我們只有針對小學生的生理特點,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在每個練習中,及時引導,才能真正有效地實現教書育人的根本目標,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吳奇程;加強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學性[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思想品德教育;缺失;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2C-0057-02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我國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四有”公民。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必須“遵循語言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說明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國初中英語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已經認識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也積極呼吁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初中英語教學中,但初中英語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仍然處在缺失狀態。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初中英語教學目標落實中忽視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目標集中體現了人們對教學的設計、實施的價值理解。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育是多重目標的全面教育,即英語教育應對人的思維、語言能力、品質、意志、情感態度、文化意識等進行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英語新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目標的要求是多元化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一般能按照新課標要求,從英語語言能力、品質、意志、情感態度、文化意識方面設計教學目標,但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目標和智力發展目標的實現,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高尚道德情操、人格素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培養目標的落實,把學生看成被動機械接受知識的容器。英語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形同虛設,造成缺失。
(二)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忽視對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的挖掘
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與教學實施的中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注重單詞、短語、固定搭配和句子等英語語言知識的教學,忽略了對思想品德教育內涵的挖掘,更忽視了對學生運用英語的思維思考問題的要求。學生在學習時只注重教材知識的學習,沒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致使初中英語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缺失。
(三)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忽視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教學目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采取的教與學方式的總稱。教師只有綜合考慮教學各有關因素,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并合理加以組合運用,才能全面實現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選擇運用教學方法較多地為語言法中的講解法、重復練習法等傳統的方法,教學的順序也是程式化的課前預習――單詞學習――短語學習――語法講解――課文翻譯――重點語句的語法分析――課后作業(單詞、短語、課文背誦,語法理解等)。即便有教師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互聯網選擇翻轉課堂、對分課堂、自主學習法等現代教學方法,也只是蜻蜓點水,將重點回歸到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上,忽略了現代教學方法的內涵。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主要靠升學和排名,沒能充分合理地挖掘教學方法的內涵,發掘思想品德教育因素,致使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忽視思想品德教育。
(四)初中英語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忽視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管理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學生自律行為的過程。通過課堂組織紀律的管理和突發事件的處理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管理上由于班額較大,學生人數較多,管理存在得過且過現象。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中,怕影響教學進度,沒能很好利用突發事件,對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是草草了事。管理中沒能用足夠的時間詳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即便發現一些思想不端或行為不端的苗頭,在教學管理中也是無暇顧及,或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能及時引導處理。有些教師為了充分運用課堂時間,課堂常規中應有的規矩禮貌也被忽略,對成績好的學生的一些不端行為網開一面,視而不見,致使初中英語教學管理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夠充分,造成初中英語教學管理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
(五)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考核忽略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分
教學工作的考核,是指對學生學習獲得的知識和對教師教學工作態度與質量進行的檢查和評定。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上級部門對學校教育工作的考核,以升學率,獲得學習、競賽獎勵等為準;學校對教師、班級工作考核同樣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準,教師、學生評優評獎仍然以學習成績為主要依據,這就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在學校工作考核中處于“喊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緊張起來不要”的軟指標行列,導致初中英語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受重視。教學工作考核,大多依賴終結性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學習成績以外的因素涉及較少,形成教師學生只看重學習成績,而忽略思想品德教育、體育、美育,造成初中英語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對策
(一)教師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參與者,是青少年人生的設計師,教師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行、行為表現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觀的形成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教師有高尚的生活旨趣和良好的認知風格,其言傳身教就能深入學生心靈,引起學生強烈的情緒體驗,使學生確信教師的教育,并轉化為自我要求。同時,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生活旨趣脫俗。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通過初中英語教學多重目標的實現,加強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英語教學目標提出應對人的思維、語言能力、品質、意志、情感態度、文化意識等進行教育。初中英語教師不僅在教學設計中實現目標的多樣化,也在教學中,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每一個環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每一個環節,更重要的是將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落到實處;實現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目標,以加強對初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通過發掘初中英語教學內容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內涵,加強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教學過程之中,要研究和掌握教材的特點,發掘其思想教育的獨特功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交際用語中的文明禮儀,不同的問候語“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Thank you very much.”“Can I help you ? ”“Could you please ...?”等的正確運用及內涵,不僅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體現了一個人的友好待人、相互信任。固定搭配中的樂于助人的help sb. do / with sth,甘于奉獻的devote oneself to,誠實守信的be honest with sb.等,蘊含思想品德教育成分。語法教學中,學although/but 時可以教育學生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學because/so 時可以教育學生了解付出和收獲的關系等等。教學中教師不能就講知識,而應充分發掘蘊含的思想品德成分,并作為教學重點加以突出,以加強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四)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加強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選擇運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同時,應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運用現代教學方法,同時要發揮好不同教學方法的作用,將不同教學方法本身包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加以積極運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倡導運用自主學習法、“對分課堂”等現代教學方法。在選擇運用自主學習法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主學習的意義,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中的效果,主要不是由教師教多少決定的,而是由學生如何接受,如何學決定的。只有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能學”“想學”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在選擇運用“對分課堂”時,不僅讓學生了解如何運用“對分課堂”進行學習,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確“對分課堂”不僅僅是學習時間上的對分,還包含學習責任的對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責任感、擔當意識、自律意識,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五)通過教學管理,加強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制定和貫徹規章制度和課堂常規,使之規范化、制度化,并把執行規章制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思想作風、組織紀律及安全教育,把耐心細致的說理疏導和必要的嚴格紀律約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自律的良好習慣。教學組織管理中,對學生一視同仁,特別是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嚴格要求,規范日常行為。教學中的突發事件教師要認真處理,通過突發事件的處理讓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以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六)通過對英語教學工作的全面考核,加強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考核中,應全面考核學生的英語學習,做到“長其善而救其失”。既考核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評價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表現;既考核學習結果,又評價學習過程;既考核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又評價情感因素。既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外部考核,也強調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的評價和學生互相之間的評價,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從而實現學習考核的全面性和多樣化。評優評獎也進行全面多樣的評價,這樣既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又有利于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與他人。通過全面考核評價學生,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和智力水平,還能完善和健全學生的人格品質,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三、結束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初中英語教學要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教學始終,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合格公民,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須落到實處,絕不能缺失。
參考文獻: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育;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712(2016)06-0023-03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一般概述
(一)思想品德教育含義及內容
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總稱。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思想品德教育內容進行了深刻的探討,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科學世界觀與人生觀教育、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教育、道德教育、民主與法制教育、心理品質教育、行為習慣教育、時事政策教育等。其主要價值在于引導學生掌握思想、道德規范,形成對事物是非、好壞、美丑、善惡的辨別和評價能力。
(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點
在教育活動中了解、研究和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特點,是有效地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導向性,是指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必須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從而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其次是針對性,就是要“有的放矢”,要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找出學生存在的思想品德問題,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和進行解答;最后是長期性,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長期、復雜、細致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更為重要的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外在的行為,再通過引導將外在行為內化為學生深厚的情感,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最終達到知、情、信、行統一。因此,教師、學校、社會以及學生自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從身邊小事入手,持之以恒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
首先,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當代中學生是社會主義轉型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等與新世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息息相關。因此必須把學生作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對象,培養他們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1]其次,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關鍵時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還很強。同時,他們又處于社會變革、時代變遷的復雜社會環境里,他們的成長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F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不利因素將嚴重干擾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對初中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生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
二、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品德課逐步失去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地位
思想品德課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然而,思想品德課在發揮其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學校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單一,缺乏靈活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思想品德教育得不到重視,思想品德課形同虛設,思想品德教師隊伍建設投入偏少,缺乏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學生得不到有效的指導。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思想品德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地位。
(二)傳統道德文化教育被忽略
中國的傳統道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當今社會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傳統道德教育逐漸被新的文化教育觀念所沖擊,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表現為傳統道德教育觀念的淡薄。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變革,傳統道德文化教育漸漸脫離人們的生活,很大一部分中學生對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教育是陌生的。其二,表現為傳統道德文化教育渠道缺乏,當代的很多中學生對傳統道德文化很感興趣,但是社會、學校以及家庭并沒有專門為中學生提供傳統道德教育的渠道,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傳統道德文化的機會。而傳統道德教育中的許多優秀的內容都是當今社會思想品德教育所需要的,例如,傳統道德教育中的仁、孝、義等。因此,吸收和繼承傳統道德文化中的優秀成果,進行傳統道德教育能提高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規范學生品德行為,構建和諧的社會。
(三)家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諸多誤區
父母是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是當今每一個家庭面臨的極其重要的問題。當今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當代孩子多為獨生子女,物質生活豐富,享受到眾多的關注,家長的溺愛往往導致孩子自私、任性;其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重智育輕德育,從而使得子女沒有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其三,“一些特殊家庭如單親家庭等會給子女的思想品德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等帶來負面影響”[2];其四,家長難以樹立一個知行統一的模范形象,青少年正處于思想和品德發展的關鍵階段,家長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品德的形成,很多家長通常不能做好表率。
(四)校園文化建設缺失
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良好的校園文化能陶冶學生的精神,是其他教育形式不能代替的。學生生活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可以使情緒驅向平衡,心靈得以凈化,品德得以美化,情感得到深化,身心得以健康發展。然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的學校對校園文化重視不夠,導致校園文化建設投入不夠,缺少必要的規劃,正是這些實際的困難造成了臟、亂、差的校園文化現狀,使學生得不到優美的校園文化的熏陶。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學生能夠最為直觀感觸到、接觸到的文化現象,學校應該利用課余時間通過開設各種各樣的社團,以及組織豐富多彩的大型活動,如校園運動會、校園文化藝術節等,促使學校形成濃厚的校園學術氛圍,發揮校園文化隱形教育的功能,使學生在活動中無形地完成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在現實中,更多的情況卻是部分中學由于重物質建設輕精神建設,片面提升升學率等原因,很少開展校園活動,造成校園文化的應然價值得不到有效發揮,嚴重影響了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使思想品德課成為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德育課程,是學校德育的主要途徑,它在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與團隊活動、班主任工作、其他學科的德育滲透,共同構建成德育網絡體系形成以德育為首的學校教育格局。”[3]教師應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準確把握思想品德課的特殊性,積極探尋其中的教育因素,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積極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極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二)繼承、吸收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
辯證地對待我國傳統道德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汲取、繼承其中的優秀傳統道德文化,對進行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值得當代乃至未來社會去吸收、傳承。首先,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要借鑒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的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等教育思想,例如,傳統道德文化中的“忠”“義”等思想,通過對愛國主義等思想的繼承與發揚提升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其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習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的志向教育思想,例如“立志”等思想,并幫助學生將學習到的傳統道德文化應用于實踐,指導其學習與生活。再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與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的感恩思想相結合,既要引導學生學習傳統道德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又要學習傳統道德文化中的尊師重道精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加強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家庭在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發揮著學校、社會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家長必須掌握并實施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觀念以及方法,把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上。首先,家長必須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塑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娛樂之中。其次,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僅僅依賴于家長,因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的系統,想要完成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家長必須學會與其他兩者的合作配合。再次,家長必須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在與孩子的生活中,仔細留意孩子的性格愛好、行為習慣,尋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積極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經驗;同時,家長還應該學習科學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策略,并將這些用于實踐中。最后,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展現出自己良好的素養,成為良好的行為模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四)發揮校園文化的應然價值
校園文化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存在著,影響著每一位中學生的內在思想和外在行為,使中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自己,可以說,校園文化建設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與否,因此,必須充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首先,必須協調統籌好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與制度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只有把三種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并結合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才能夠有效地激發校園文化中潛在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學生在完善的校園環境中實現思想品德教育。其次,必須充分重視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文化的載體在無形之中完成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全校開展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義的實踐活動,以愛國為主題的詩朗誦、以發揮團結精神為目的的體育比賽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更好地完成這一教育工作,就要在了解其理論內涵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只有找到問題才能有的放矢,找準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策略,以培養中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吳巨安.淺論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及對策[J].科教文匯,2008(12).
[2]周順文.當代大學生家庭和學校德育內容的比較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5.
一、處理好“以教學為中心”與“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的關系
總結最近幾年教育與教學工作的實踐,我們認為,要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是要處理好“以教學為中心”與“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的關系問題。這就是說,我們決不應該把德育工作孤立開來,而應該把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科知識教育密切聯系起來,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我們知道,學校教育理所當然應以教學為中心,但這并不等于要以學科知識的教學為中心,片面地強調學科知識的傳授,把追求學業成績(學科分數)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而是要在以教學為中心組織教與學的各種活動時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位置,既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的教育,更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與思想實際,進行切實可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他們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在教學工作中開展品德教育,一是要發揮政治課的主渠道優勢,以及班會中的政治教育,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二是要發揮各科教學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做到在教學中從各個學科本身的特點出發, 用科學理念、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三是要抓好學風建設,特別要抓好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通過學風建設,推動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
二、思想品德教育要與中學生內在需要相結合
當代中學生思維活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成長期,思想認識和心理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從實際出發,把握住他們思想變化的脈搏,了解他們真實的內心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我們要做到不回避中學生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以釋疑解惑、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和實事求是地對待,將思想品德教育做深做細。同時要學會運用民主的教育方法,在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的同時,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從內心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從而把社會、學校對他們的要求變為自身的內在需要。
三、開展德育教育形式要多樣化
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時候,還要注意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力戒教育方式的單調乏味、急功近利,更勿以走過場、隨意應付的方式進行教育。因為學校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育活動,其效果往往與學生的參與率成正比。為了保證學生始終以濃厚的興趣、飽滿的情緒自覺地參與教育活動,自愿地接受品德素質的教育,我們要注重結合中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為他們設計各種生動活潑、形式各異的教育活動方式,除了配合各種紀念日而舉行比較大型的活動或校會,比如演講會、詩歌朗誦會、讀書報告會、主題班會、文藝表演會、周末晚會、征文比賽等之外,還可以根據具體品德教育的內容,每周舉行一次升旗儀式,組織興趣小組,編寫版報,自編小報……所有這些正面的教育活動,針對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既激發了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興趣,也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自覺接受教育,從而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要樹立校內外協調一致的德育工作思想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一定要重視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結合,形成校內外協調一致的德育工作網絡。因為加強對青少年學生品德素質的教育,把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才,這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學生家庭以至全社會都應擔負的責任。我們是礦山學校,學生總體思想素質偏差,違反紀律、抽煙、打架、進網吧的事情時有發生。學校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既顯迫切且確又有一定的難度。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現在,我們已基本摸索出一套對薄弱學校學生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這就是:利用各種有利因素,采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互結合、相互支持的方法,齊抓共管,既抓對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又根據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他們進行“愛國”、“愛黨”、“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以及“遵紀守法”等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學生在校學校管、放學回家家庭管、文明共建單位協助學校與家庭一齊管,從而形成一種具有綜合影響的合力網絡,創設一種內外一致的教育氛圍,有效地發揮教育途徑一體性的強化作用。
五、思想品德教育要與教師的以身立教相結合
一、明晰意義:以包容之態感受虎翼之樂
作為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思想品德教育,無法避開學生心理活動,無法避開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如果以包容之態,融入心理學視野,可使思想品德教育如虎添翼,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應有先見之明。中小學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學習比較緊張,壓力相對較大。很多時候他們無暇、也無法排解內心壓力,常常將不良情緒淤積于心。一旦積滿,就會猶如火山爆發般造成意想不到的問題。倘若教育者僅從思想品德的角度進行教育,效果并不明顯,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如果教育者有效運用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和原理對學生心理進行深入研究,就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和思想動向,及時幫助他們調節情緒、平衡心理,將問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
教育講究科學性。思想品德教育亦是如此。隨著年級的遞增以及學科本身的科學化、系統化,學生的思維變得更為縝密,更為講究做事、做人的嚴謹性和科學性。針對這種情況,教育者在學生的思想品德轉化工作中更應融入心理學的視野,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教育的實際效率。要知道,心理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中間學科,其嚴謹的研究范式、科學的研究方法、精準的研究數據、可信的研究結論都可以充實到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沒有個性的教育是呆板、乏味的。中小學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千差萬別。教育者在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只有了解并掌握這些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才能實現良好的教育目標。心理學對個體和群體的心理、行為、環境之間關系的大量研究成果可以為思想品德教育所吸收、借鑒及運用。因此,融入心理學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二、剝落問題:以刮骨之為獲取療毒之效
當前,在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倘若我們與心理學結合,及時地剝落問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刮骨療毒”的功效。
問題之一:忽視了與受教育者的交流。受價值觀、知識結構、社會角色等因素的影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極為不平等。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缺乏有效的對話和交流。受教育者處于弱勢,被動地、無奈地接受教育者給予的觀點。從表面上來看,教育者的說教目的似乎實現了,但從受教育者的內心深處來看,由于得不到教育者平等話語權的給予,得不到個體生命的尊重,他們的逆反心理不斷加深,他們與教育者的之間的心理距離南轅北轍,教育的效果微乎其微。
問題之二:忽視了受教育者的需要。思想品德教育必須遵循如下教育規律:一方面適應社會的要求、滿足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滿足“教育是人的一種生存方式”的需要,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然而,這條規律在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遵循。當前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偏重于把學生看成是社會人、工具人,而忽視了學生個體人、自然人的一面。教育者總是習慣性地把受教育者往學校、社會、國家等層面去引導,而把受教育者很多正當的個人需要置若罔聞。教育的天平出現明顯偏頗,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問題之三:忽視了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雖然思想品德教育久已有之,但直到目前為止,教育者仍傾向于自上而下地給予受教育者既定的、正面的觀念和理論等,而對于尖銳的思想言論、社會矛盾等問題避而不談,將教育世界與生活世界嚴重割裂開來,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等觀點漸行漸遠。這種“偏一點而廢全局”的教育缺乏足夠的活力,是無生命的教育,難以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
問題之四:忽視了教育者需具備的素質。教育活動的雙方都是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教育者要與受教育者開展有效的對話、交流,就必須不斷提高個人的文化素質和教育水平。然而,正視眼下的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教育者只顧著對別人說道理、提要求,卻忽視了研究自己的態度、能力、氣質及性格等,忽視了自身整體素質的提高。如果教育者素質不高,勢必會影響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影響整個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
三、呈現方法:以腳下之路通往教育之夢
融入了心理學視野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的實施途徑變得更為多元化,教育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我們可以把心理學中的需要理論、逆反心理理論等遷移到思想品德教育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腳下之路開始,朝著教育之夢走去。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一,運用心理學的需要理論。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等。中小學學生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關愛,渴望擁有歸屬感。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并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幫助他們解決心理沖突,做好思想轉化工作。要善于把他人對學生的需要轉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將學生的個體內驅力演變為群體內驅力,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和校風。
其二,運用心理學的逆反心理理論。逆反心理是學生與教育者的意志和愿望相反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會使教育雙方情緒對立、矛盾加深。如何預防和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成為新形勢下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必須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教育者要緊密結合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個性特征,關注他們的心理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其三,運用心理學的歸因理論。歸因是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和判斷的過程。如果某一事情發生,有的人喜歡從自身找原因,反省“我哪錯了”;而有的人喜歡從外在找原因,琢磨“他(她)哪錯了”。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問題歸因模式各不相同。教育者應努力學習歸因理論,認真分析受教育者的歸因特點,找到問題解決的突破口。
其四,運用心理學的人格理論。只有心中充滿陽光的教育者才會以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心態工作,才會以真誠豁達、滿腔熱忱的心境去關愛每一位受教育者,教育活動的作用實效不言而喻。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在剛開始進行教育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而沒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常常會受到受教育者的抵觸,教育過程難以維持,教育效果難以鞏固。因此,教育者是否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是影響思想品德教育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可以通過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努力克服自己在情緒、態度、意志等方面的不足,塑造良好的教育者形象。當然,教育者還應加強各種專業理論和基礎理論的學習,并通過不斷的實踐操作將這些理論內化為個人的經驗結構,逐漸形成科學而富有特色的問題解決模式。
2.雙育結合,珠聯璧合
其一,從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方法。學生心理是在學校、家庭、社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施效果。對此,教育者可以借助心理測驗及其他測評工具來客觀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人格特點及發展趨勢,可以采用認知療法、角色扮演法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服務于思想品德教育。不過,教育者不能簡單地、生搬硬套地移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否則會鬧出“東施效顰”的笑話。
其二,加強心理咨詢對學生的攻心效果。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為上?!痹谥行W思想品德教育中引人心理咨詢的方法,就是要運用心理咨詢的原理、方法和技術,幫助學生解決角色混亂、心理失衡等問題,以彌補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不足,最終實現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這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調整認知、調節情緒、恢復心理健康、促進全面發展,還有利于消除他們對思想品德教育的逆反心理,縮短他們與教育者之間的距離,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證思想品德教育的順利進行。
其三,加大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教育是生命體相互影響的發展過程。如果教育者的素質低下,教育的效果就無從談起。為此,應加大對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有關心理學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掌握豐富的心理學理論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在培訓過程中,把科學素質的提升和人文素質的提升有機結合起來,使教育者的影響能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參考文獻
[1] 葉湘虹.心理咨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方法論意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人本教育;方法和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弘揚人本的必要性
人本教育,簡言之就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它以人的發展為教育的核心,圍繞這個核心,教育中制度、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等也隨之展開。初中,作為教育的主要營地,在其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大力發展人本教育。初中生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成長對社會已有一定的認識,但是他們的思想等各方面都還不成熟,正處在“三觀”樹立的黃金時期,初中生涯是學生“成人”的關鍵階段。但同時,這個時期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較為嚴重。因此,思想品德的教育更是要以人為本,處處體現對學生的全面關注。這樣才能實現人本教育的目標,培養會做人、會做事的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只有這樣,學生的發展才會更加順利,民族的明天更有希望。在應試教育的形勢下當前初中教學體制和方式存在一定的誤區。“考上重點高中就等于向重點大學靠近了一步。”很多學生和家長甚至是教師,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越來越重視考試和分數,而其他的如思想品德、人文等方面的教育便隨之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淡化,為了考試為了高分而學習是目前不少初中學生和學校的教學狀態。人本教育強調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出發,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進行相應的教學。太過重視書本知識而忽略學生軟實力是不科學的。我們都知道,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人們不會再只用學習成績來評價他。人們更關心的是這個學生為人如何,思想道德品質如何,以及學習能力有多強。這些才是將來真正決定一個學生發展好壞的因素,而不是學習成績,所以,初中教學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更應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弘揚人本。
二、初中思想道德教育與人本教育的關系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狹義上說就是通常所說的“政治課”或者是思想品德課,其教學內容(以人教版為例)有家庭社會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國情教育等方面。從七年級剛進人初中時對自尊、自強、信等的教學,教會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學會做生活的主人,到之后八年級學習交往與合作,維護權利,履行義務,再到九年級對“承擔社會責任,迎接希望的明天”的學習,不難看出這樣的思想品德教育正是從學生本身出發,教會他們成長道路上該做什么,該怎么做,要怎么樣才能收獲成功等等。廣義上來說,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即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除了思想品德這門課程,其它時候其他課程上也或多或少都在學習,這是幫助學生順利實現社會化,為以后實現有價值的人生做奠基的課程。人本教育也是以人為本,從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出發點,目標是提高學生今后在社會中的競爭實力。“先做人,再做事?!比吮窘逃褪菐椭鷮W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方法。綜上所訴,人本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內容。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人本教育。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弘揚人本的方法與建議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不論是教育事業還是學生個人的科學發展也要以人本為核心內容??茖W發展觀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在初中思品德教育中弘揚人本,也要注意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根本方法就是統籌兼顧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成績、學習能力、道德品質、健全人格等多方面的共同發展。
3.1宣揚人本教育的重要性,突出人本教育目標。要發揚人本,首先要確定目標,確定對象。很明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弘揚人本,其目的在于發展人本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對象就是所有的學生。任何事物的發展離不開人們對他的需求和擁護,人本的弘揚亦是如此。為了弘揚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人本,上至政府,下至學校,都應該大力宣傳人本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意義,更要認識到人本教育的意義和目的。讓他們明白人本教育的弘揚和實施,根本目的在于實現他們自身的良好發展,是提高和充實他們自己的過程。初中人本教育同樣離不開教師,所以要在師生之間都宣傳人本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行動上才會配合。
3.2轉變教學方式,發展人性化教學方式。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弘揚人本,學校要有響應的教學制度。首先,要重新平衡學習成績和平時綜合素質的比例關系。對一個學生的考核不該局限于分數,而應該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整體素質,如誠信、禮儀、尊敬師長、學習態度等方面。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時刻關注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再結合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考核,這樣就會使學生時刻注意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潛移默化之中就會有人文氛圍的產生,有助于同學更全面的發展;其次,改變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都是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書本的知識,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這樣課堂氣氛就比較沉悶,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不高,而初中生正是好動好表現的時期,這樣的教學方式顯得不夠人性化。為此,應轉變教學方式,如多設置討論互動環節,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各抒己見,有交流才會有比較才會有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