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0:15: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的主要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生態協同產業; 生態文化; 生態農業; 生態工業; 生態旅游業; 生態科技;生態服務業; 補償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06-0004-04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生態環境建設被提到了國家總體發展的戰略高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直接關系到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進程。這就對構建新型生態產業體系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設生態主體功能區,必須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必須發展生態協同產業;發展生態協同產業,必須建立生態補償制度。這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一、構建關中-天水經濟區生態協同產業體系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啟示
(一)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意義
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目前人類文明正處于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階段。生態文明就是以生態產業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態。
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在提高人們生態意識和文明素質的基礎上,自覺遵循自然生態環境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原理,運用高新科技,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其中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基礎。生態文明是遵循生態經濟規律,將環境與生態目標融合到現代化建設之中,在市場經濟和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發展節約資源能源和生態友好型農業、工業、服務業等。
(二)農業產業形態的演變趨勢
按農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來劃分,農業發展史上,農業產業形態的演變經歷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工業化農業—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的過程。原始農業的基本特征是刀耕火種;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征是靠天吃飯,以人力、畜力為生產工具,生產效率極其低下。
工業化農業的發展模式是高投入、高產出,以機械化、化學化為基本特征,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工業化農業時代改變了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狀況、在消除饑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如,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問題突出、生物多樣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隨著生態危機的出現,農業的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由此催生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現代農業的概念是針對傳統農業而言的。現代農業是指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生產管理方法,對農業進行規?;?、集約化、市場化和農場化的生產活動?,F代農業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利益機制為聯結,以企業發展為龍頭的農業,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產銷一體化經營的農業。現代農業的本質內涵可概括為:現代農業是用現代工業裝備的,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的,用現代組織管理方法來經營的社會化、商品化農業?,F代農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
生態農業是未來農業演變過程中的又一嶄新形態。生態農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變動、生態資源豐富程度的依賴越來越強。生態農業作為生態協同產業的子系統,將真正實現“農業---環境---人類”的和諧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將成為生態農業的主要功能。
(三)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客觀要求
“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是2010年中央1號文件的重要內容之一,并要求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對此,農業部要求采取六項措施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要重點促進農產品供給向總量平衡、結構優化和質量安全并重轉變,農業發展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農業生產條件向提高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轉變,農業勞動者向新型農民轉變,農業經營方式向提高組織化程度轉變;加快構建農業現代產業體系加大糧食戰略工程實施力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健全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加快形成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農產品產業帶。實行規?;N養、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和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把建設高標準糧田、改造中低產田和完善農田水利設施,作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國家獎補與農民投資投勞相結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機制。積極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大力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為重點,開發農業節約型技術。大規模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集成推廣良種良法,通過提高單產水平來克服耕地資源限制。加快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積極提供新品種供應、新技術推廣、統一耕種收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農資統購統供等服務,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四)生態農業的多種功能和特殊性質
1.1生態農業的功能
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指導農業生產,利用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能量轉換和生物之間的共生規律促進物質循環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廢物生產和無污染生產,建立多業并舉、綜合發展和良性循環的立體網狀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生態農業旨在建設一種既有利于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又能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農業生產體系。生態農業除了傳統農業具有的自給自足及提供就業與收入等農業基本功能外,還具備一些獨特的新功能(如表一所示)。第一類功能為經濟功能。生態農業向市場提供優質、安全、營養的農副產品,不僅能滿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還能滿足居民對新鮮、優質、安全、多樣、反季節的綠色食品,以及對方便、深加工農產品等方面的需求。生態農業通過規?;a業化、市場化經營,延長產業鏈,拓展農業生產經營范圍,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隨著生產力水平與資金回報率的提高,生態農業不再是需要補貼和日益萎縮的夕陽產業,而是作為一項發達的現代產業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使農業投資不斷增加、經營主體日益多元化。第二類功能是社會功能。作為經濟、社會、生態大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生態農業在傳承傳統文明、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稗r家樂”、“農業旅游”等經營方式提供的休閑和旅游新場所,既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又挖掘了農業的潛能。農業有的風俗、文明也將隨生態農業的發展而延續,因而生態農業傳承了傳統文明,增強了農民的科學與環境意識。生態農業將現代科學技術、先進管理方法向傳統農業輻射,帶動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與區域發展;通過提供就業與收入機會,減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壓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第三類功能為生態功能。生態農業具有顯著的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生態功能具體表現為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涵養水源,凈化水體和土壤;維持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1.2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在工業化與城市化背景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人口、資源、技術和制度等條件的約束,生態農業追求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永續利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從農業發展歷史來看,從原始農業發展到傳統農業,再到現代農業,是世界農業發展的必然進程和方向。現代農業在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創造了世界農業的奇跡?,F代農業的主要特征是用機械化替代人力和獸力,用化學化和水利化代替有機農業,用高產品種與新耕作法代替低產品種和傳統耕作法,用商品經濟代替封閉式經濟?,F代農業高投入、高產出的生產方式使土地生產力和農業生產力得到飛速增長,對解決人類食物供應功不可沒,但在資源、環境、生產成本等方面的負效應也明顯地暴露出來,如能源過渡消耗、水資源無節制使用、生產成本增加、污染加劇等問題。無論是在工業發展還是在農業發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發展與資源、發展與環境不協調的問題。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農業發展途徑和生產方式不完全相同,農業現代化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仍將是農業生產發展的主導方向,但需要處理好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避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農業的發展,應將資源環境的合理利用與保護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生態農業以保護好農業生態環境為主旨,通過采用一系列先進的農業措施來維護生態平衡,生產出清潔產品,使現代農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因而發展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2促進區域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近年來,江西省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環境條件,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和生態農業建設,使全省生態系統不斷恢復,生態農業產業規模擴大,生態經濟建設成效顯著。江西生態農業建設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著人口與資源矛盾突出、生態農業意識有待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不高、資金短缺等問題。江西省耕地面積變化情況如圖一所示。隨著江西人口增長和耕地面積減少,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目前江西人均耕地面積僅相當于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53.3%。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還需多方努力。
2.1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
生態農業的建設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要重視生態農業關鍵技術的開發、示范和推廣工作,加大對農民建設沼氣池等行為的財政補貼力度,引導農村金融機構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農戶和龍頭企業給予貸款支持。建立和完善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產品標識制度,鼓勵公眾購買生態農業生產的農產品。保障體系是生態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應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完善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增加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財政投入,建立生態農業推進組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環境管理,為生態農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2.2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快生態農業發展,就必須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使農業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主動走向農業市場;鼓勵企業建立生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政府在財稅、金融和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扶持;改善農業技術創新的投資環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加強生態農業科學研究,提高生態農業本身的科技水平;把農業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提高農業科技在政府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的社會化服務機制;鼓勵各類機構和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
2.3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生態農業意識
農民是發展和實施生態農業的主體。要加快生態農業的發展,還須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重視程度??梢酝ㄟ^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舉辦函授班、培訓班、輪訓班等形式,講授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和基礎知識;通過生態農業知識競賽等形式,了解發展生態農業的有關政策;通過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區,使農民直接看到建設生態農業對發展生產、美化環境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潛力,從而有利于激發他們發展生態農業的熱情和信心。
2.4著力解決生態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
資金短缺是江西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要發展生態農業,就必須著力解決生態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梢越柚l鎮企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讓農村集體經濟有一定的積累資金用于發展生態農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借助旅游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得到發展;引進外商投資,與外商合作發展生態農業;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支持生態農業建設;通過政府貼息、信用擔保、風險投資等多種措施,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生態農業的資金問題。
1.1循環型農業的內涵
循環型農業是一種新興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是在充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運用可持續發展思想和循環經濟理論與生態工程學的方法,調整和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結構及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系統物質能量的多級循環利用,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和農業廢棄物的產生,最大程度地減輕環境污染,使農業生產經濟活動真正納入到農業生態系統循環中,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2循環型農業的主要特征
循環型農業的主要特征有:①注重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和農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并將其看作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②提倡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實施農業清潔生產,改善農業生產技術,適度使用環境友好的“綠色”農用化學品,實現環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術優化農業系統結構,按照“資源—農產品—農業廢棄物—再生資源”反饋式流程組織農業生產,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④延長農業生態產業鏈,通過廢物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與相關產業形成協同發展的產業網絡。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主要指在生態農業實現生產系統內部資源的充分利用、物質良性循環的基礎上,推進系統之間的橫向聯合,最后實現整個農業系統的物質循環,使各種農業廢棄物得到資源化[1]。對于寶應來說,發展一些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技術,如有機肥的工廠化生產、生物質資源發電、秸桿的綜合利用、農副產品的加工、農業龍頭企業的建立等,再結合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發展,就是在推進農業循環經濟。
2寶應縣有機農業循環經濟的現狀
2.1發展有機農業循環經濟的優勢
寶應縣位于江蘇省中部,京航大運河貫穿南北,總面積1467m2,耕地78萬畝,綠化覆蓋率16.8%。2000年3月被命名為首批國家生態示范區,2002年寶應縣整個縣域被江蘇省環保廳列位循環經濟試點,2004年11月被國家環保總局批準為首家國家有機食品基地示范縣試點,2006年9月,國家環??偩终矫麑殤h為“國家有機食品基地示范縣”,成為全國唯一的示范縣。寶應縣圍繞建設循環經濟試點縣這一主題,結合深化生態示范區建設內涵,在創建“全國生態縣”這一大的框架下,走以有機產業為主要內容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對循環經濟工作進行了大量的積極探索。近幾年來,寶應縣通過建設一大批有機食品基地,形成有機產業鏈網,在農業、畜禽、水產和農副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努力實現廢棄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以期達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標,為有效控制寶應縣的農業面源污染,轉化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走出一條新路。
2.2積極探索,找準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切入點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就是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持續農業包括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等形式,是既能實現增產又能保護環境的21世紀的農業[2]。寶應縣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同時也作為農業大縣,一方面需要把資源優勢、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寶應縣的農產品、畜禽生產特別是水產品具有一定的品牌優勢,努力做大做強這些品牌,提高農副產品的品質,尋求寶應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必須從這兩個基本點出發。通過調查研究和考察認證,認識到:發展有機產業是寶應縣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的最佳切入點。有機農業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不施化肥、農藥等化學合成物質,不采用基因工程,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農業。有機農業不是單一的作物種植,而是強調種養結合,農林牧副漁合理配置,從而實現營養物質循環利用的綜合農業系統[3]。而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2]。有機農業和循環經濟的最終目標都是在確保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前提下,達到節約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因此,從寶應縣實際出發,以有機產業推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是最佳選擇。
3因地制宜,實施三大有機農業循環產業鏈模式
目前寶應縣水稻種植面積63萬畝,荷藕種植面積12萬畝,水產養殖面積48萬畝,養鴨80萬只,并已組建了一批加工企業,形成了產業化體系。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寶應縣就建立了綠色食品基地,開發了一批綠色食品。但是,由于綠色食品的自身限制和加入WTO后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需要,就必須在大力發展有機農業上做文章。為此在綠色食品開發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優勢產業,采用優良品種,強化有機農業管理,共建設有機食品基地36個,5.8萬多畝,涵蓋稻米、蟹、蝦、甲魚、梨、桃、草莓、鴨、藕、水芹、茨菰、豬等5大類12個品種,遍布全縣14個鎮,分布在運西湖泊、中部平原、東蕩濕地三大循環經濟(有機產業)園內。
3.1寶應運西有機農業循環產業鏈模式
在運西湖泊循環經濟園,重點發展有機蟹、有機稻米,推行稻田養蟹、生態養殖和輪漁輪休模式()。該區總面積42萬畝,其中以寶應湖為主體的水域達20.5萬畝。寶應湖是全縣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湖泊,具有工農業及生活給水、接納排水、調蓄水量、防御洪澇旱漬災害、溝通航運、水產養殖、發展旅游等多種功能,其巨大的自凈能力和水容量,對于保護區域生態平衡、調節區域小氣候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是野生生物的重要棲息場所和水產養殖的重要基地。在寶應成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后,其水質對調水的質量有重要影響??v觀寶應湖歷史,其湖水經歷了由“清水”變“混水”再變“黑水”然后再恢復變為“清水”這樣一個曲折過程。近年來,寶應縣實施了寶應湖綜合整治和輪漁輪休工程,通過控制工業污染,推廣周邊農田稻田養蟹、池塘種草、放螺、養蟹生態養殖模式和有機商品肥。稻田養蟹每畝平均產蟹30kg,收稻300kg,畝產值3500元以上,純收入400~500元,經濟效益是常規糧田的4~5倍。通過恢復優質水草,發展水產養殖,轉化營養物質,減少營養物質輸入,增加水產品輸出,維護湖泊生態平衡,既有效控制湖泊沼澤化,又防治了富營養化,使寶應湖由“黑”變“清”。以區內建成的中寶德園有機農場為例,每年可減少施用化肥50t、農藥150kg,消化畜禽糞便、農業秸稈等廢棄物1500t,實現了良性循環。目前已開發的有機稻米平均畝產稻350kg,產米260kg,市場銷售價已達到每公斤11.20元,畝產值2912元,雖然其產量比常規稻低30%、成本高50%,但經濟效益是常規稻的4~5倍,使農民獲得較大的經濟收益。
3.2東蕩有機農業循環產業鏈模式
東蕩濕地循環經濟園總面積45萬畝,這里原是沼澤化灘涂,有很厚的草渣層,土壤十分肥沃。在創建生態示范區的進程中,該區實行了大面積退糧還水,重點發展具有傳統優勢的荷藕、茨菇等水生蔬菜,既擴大了滯澇面積,增強了調蓄能力,又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運用食物鏈原理在藕田套養泥鰍、黃鱔等,泥鰍食地下害蟲,推行生物防治,既減少農藥對水體污染,又增收泥鰍、黃鱔等水產品,并改善農產品品質。重點推廣有機藕、有機鴨,推行藕田套養、魚鴨結合等模式()。藕田套養畝產藕1000kg、泥鰍50kg、魚50kg,綜合效益每畝達2500元,比單一種藕增加收益700多元。另一方面,運用循環經濟理念組建一批荷藕加工企業,多層次開發荷藕產業,形成系列產品。荷藕加工成鹽漬藕、水煮藕、保鮮藕、藕粉、藕汁飲料、混合菜等,出口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市場;鮮荷葉生產荷葉茶,加工下腳料藕節生產中藥材,藕皮生產飼料養豬,豬糞還田,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區內的揚州華貴食品有限公司從2001年開始建設有機藕基地,2003年有機藕基地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中心的有機認證,其生產加工體系也相繼通過有機加工認證,開發出國內市場第一個有機蓮藕汁飲料,其市場銷售行情較好,經濟效益提高近30%。
3.3中部有機農業循環產業鏈模式
在中部平原循環經濟園重點發展有機稻、有機豬、有機鵝,推行種養結合模式()。該區總面積70萬畝,水系配套、灌排方便,是全縣稻麥油的主產、高產區。區內推廣輪作制和多種形式的間套復種,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業,多途徑、多層次利用農業廢棄物。采用秸稈發展奶牛養殖,牛糞和秸稈生產食用菌;采用農副產品加工生產飼料養豬,豬糞和食用菌渣加工成商品有機肥。通過有機肥推廣使用,把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養豬不種田、養殖和種植相分離”的情況重新結合起來,實現種養有機結合,構成良性循環。
4有機農業循環產業鏈模式實施的效益
通過發展有機產業和循環經濟,經過近幾年的努力,使寶應縣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同時也改善了投資環境,增強了投資吸引力,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客商來寶應縣投資興業。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德儀、意大利比利瑞、意維絲公司先后落戶寶應,尤其農業投資商更是看好寶應,泰國川興泰、臺灣王將公司先后在寶應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和1000萬美元,先期開發優質稻米和畜牧,并逐步向有機食品方向發展。有機農業的發展和循環經濟的推進,進一步促進了寶應縣經濟建設,提升了寶應縣經濟品位,顯現了環境為經濟發展貢獻份額。2003年寶應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7.9億元,比1999年增長了34.5%,農民人均收入達3902元,比1999年增長了21.1%。而2003年的工業廢水排放量為459萬t,比1999年下降了45.4%。縣內水環境質量好于國家地面水Ⅲ類標準,大氣環境質量優于國家二級標準,聲環境質量符合區劃功能標準,全縣基本實現了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一、生態農業――江南農業的一種新經營方式
二、江南生態農業的特點
三、江南生態農業的生產率
四、生態農業在江南的普及歷史意義
五、質疑與回應
近年來國際經濟史研究中的一個熱點,是如何用新的眼光來看工業化以前(pre-industrial)的經濟 [1] 。其中的焦點問題之一,又是如何對所謂的傳統農業作出評價 [2] 。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那種我稱之為“近(現)代人對過去的傲慢與偏見”的盛行,傳統農業一向被當作陳舊、過時和落伍的代名詞。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學界對西歐中心論和由此派生出來的“近(現)代至上”論的批判也日益深入。在此背景下,人們也越來越多地發現了近(現)代農業的弊病和傳統農業中的積極因素 [3] 。在這方面,生態農業就是一個重要的例子。
“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是二十世紀中后期發達國家中出現的一種針對現代農業的弊端而提出的新農業理念。所謂“現代農業”,也稱“石油農業”、“化學農業”或“石化農業”,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資源、技術的大量投入和生產的集約化,獲取更多產量和經濟收入 [4] 。由于現代農業片面強調農業生產效率而輕視生態環境保護,因此在實現大幅度增長的同時,也使得環境污染加劇,土壤侵蝕、退化,農產品質量下降,而大量的投入也使農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這種人口與環境、資源與生態、經濟與社會之間的不平衡,迫使人們重新思考農業與人口、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使得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彼此協調,以求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并且保證人類生存環境的改善。
基于這種考慮,自1960年代末以來,許多國家先后提出了有機農業、無公害農業、生物農業、自然農業、持續農業等概念,并將其作為新的農業發展模式付諸實施。由于這些模式都以生態、自然資源保護與農業協調發展為主要內容,所以也統稱為生態農業 [5] 。但是這里所說的生態農業,還只是廣義的生態農業[6] 。狹義的生態農業的概念,是美國土壤學家阿爾布雷奇(W. Albreche)于1970年首先提出的。英國農學家沃星頓(M. Worthington)于1981年對生態農業作出明確的定義,即“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7] 。此后,學界對生態農業的認識繼續不斷改進和發展。到了今天,按照比較普遍的理解,生態農業指的是以生態經濟系統原理為指導建立起來的資源、環境、效率、效益兼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體系。在這種生產體系中,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科學方法,把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有機結合,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為一體,具有生態合理性,能夠功能良性循環,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持續發展目標,達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統一[8] 。由于生態農業的這種優越性,因此被視為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9] 。
生態農業雖是現代科技發展的最新產物,但與目前盛行的現代農業在若干方面卻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主要在于生態農業與被現代農業所取代的傳統農業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生態農業是一種“返樸歸真”。這種聯系表現在:
首先,生態農業雖然是一種新科學,但是其基礎不僅包括現代科學的因素,而且包括傳統農業知識的因素。生態農業思想的精髓是“順應自然”,而這種“順應自然”正是許多地方的傳統農業的基本原則 [10] 。
其次,生態農業通常被視為一種自我循環的小型農業,或者一種生態工程。因為強調“系統”,偏重于自然的或半人工的“流”和“循環”,因此生態農業往往被限定在一個較小的界限范圍內[11] 。
就中國而言,這兩個特點都早就存在。首先,“順應自然”的原則,與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或者“三才”理論頗為一致。在此意義上來說,生態農業理念的核心成份,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兩三千年以前。其次,小型農業是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特征。因此生態農業與中國傳統的小農經營之間并非一種相互排斥的關系。由于中國傳統農業在若干方面體現了生態農業理念并與生態農業所需的經營形式不悖,因此某種形式的生態農業很早就出現于中國,是很可能的,盡管這種生態農業與今天的生態農業具有很大的差別。然而,從現有的材料來看,到了十六、十七世紀,這種生態農業才在江南地區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12] ,取得了良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并且逐漸普及了開來。我在過去的研究中,強調江南農業在十六至十九世紀中期的三個世紀中有頗大的發展 [13] 。生態農業經營方式的出現和普及是這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我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涉及。有鑒于此,本文就以十六、十七世紀的情況為例,對近代以前江南的生態農業問題作一探討。
一、生態農業――江南農業的一種新經營方式
至少是從十六世紀起,江南農業中出現了一種新的經營方式,即經營者企圖把農業變成企業來經營 [14] 。其最出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常熟的譚曉(即談參)[15] 。這種經營方式與我們所要討論的生態農業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譚曉,嘉靖時常熟人,因“倭亂時曉獻萬金城其邑城”,后縣令王叔杲“撰譚曉祠議以旌其功”。關于譚曉的記載,主要見于李翊《戒庵老人漫筆》卷四“談參”條和《常昭合志稿》卷四十八軼聞。二者關于譚氏的經營活動的記載大體相同,但也有一些差別。茲將二者俱臚列于下,然后進行分析。
《戒庵老人漫筆》卷四“談參”條:“談參者,吳人也,家故起農。參生有心算。居湖鄉,田多洼蕪。鄉之民逃農而漁,田之棄弗辟者以萬計,參薄其直收之。傭饑者,給之粟。鑿其最洼者,池焉。周為高塍,可備坊泄,辟而耕之。歲之入,視平壤三倍。池以百汁,皆畜魚。池之上,為梁,為舍,皆畜豕,謂豕涼處,而魚食豕下,皆易肥也。塍之平阜植果屬;其污澤植菰屬,可畦植蔬屬,皆以千計?!抑兄脭凳畢Q,日以其入分投之,若某匭魚入,某匭果入,乃發之。月發者數焉,視田之入復三倍”。
《常昭合志稿》卷四十八軼聞:“譚曉,邑東里人也,與兄照俱精心計。居鄉湖田多洼蕪,鄉之民皆逃而漁,于是田之棄弗治者以萬計。曉與照薄其值,買傭鄉民百余人,給之食,鑿其最洼者為池,余則圍以高塍,辟而耕,歲入視平壤三倍。池以百計,皆畜魚,池之上架以梁,為茇舍,畜雞、豕其中,魚食其糞又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諸果屬,其澤種菇茈菱芡,可畦者以藝四時諸蔬,皆以千計?!抑兄脭凳畢Q,日以其入分投之,若某匭魚,某匭果,入盈乃發之。月發者數焉,視田之入又三倍”。
從上述記載可見,譚氏農場的規模很大,實行多種經營,即把種植業、飼養業等不同生產部門都包括了在內,不僅生產糧食、水果、蔬菜、菇茈菱芡等植物性產品,而且也生產豬、雞、魚等動物性產品。更重要的是,這些生產彼此結合,從而產生了更高的經濟效益。
在自此以后的一個世紀中,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到了明清之際,以譚氏農場為代表的大經營在江南已罕見,農業中盛行的經營形態是以個體農戶為單位的小經營。但是上述這種新經營方式卻并未隨著大經營的消失而不復存在。相反,我們可以從一些小經營中發現這種新經營方式的發展。這種情況可以張履祥在《策鄔氏生業》一文中所作的描述為代表。鄔行素是張氏友人,在海寧甪里堰附近(距離張履祥所居住的桐鄉不遠),種田為生,有田十畝,池一方。鄔氏歿后,母老子幼,無以為生,張氏為之作策劃。茲將其所述引錄于下:
“今即其遺業,為經畫之如左:瘠田十畝,……莫若止種桑三畝(原注:桑下冬可種菜, 四旁可種豆、芋,此項行素已種一畝有余,今宜廣之,已種者勿令荒蕪)。種豆三畝(原注:豆起則種麥;若能種麻更善……)。種竹二畝(原注:竹有大小,筍有遲早,雜植之,俱可易米)。種果二畝(原注:如梅、李、棗、桔之屬,皆可易米;成有遲速,量植之。惟有宜肥宜脊,宜肥者樹下仍可種瓜蔬。亦有宜燥宜濕,宜濕者于卑處植之)。池畜魚(原注: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魚,歲終可以易米)。畜羊五六頭,以為樹桑之本(原注:稚羊亦可易米。喂豬須資本,畜羊飼以草而已)。……竹果之類雖非本務,一勞永逸,五年而享其成利矣(原注:計桑之成,育蠶可二十筐。蠶茍熟,絲綿可得三十斤。雖有不足,補以二蠶,可必也。一家衣食已不苦乏。豆麥登,計可足二人之食。若麻則更贏矣,然資力亦倍費,乏力,不如種麥。竹成,每畝可養一二人;果成,每畝可養二三人;然尚有未盡之利。若魚登,每畝可養二三人,若雜魚則半之)”。
需要指出的是,張氏為鄔氏制定的這個方案并非紙上談兵,而是一個精通當地農事的農學家,經過深思熟慮,為其摯友的遺屬的生存而提出的切實可行的計劃。事實上,鄔行素生前已經在這個方向努力了,不僅已經在經營理念上已有類似的考慮 [16] ,而且也采取了一些實際行動[17] 。因此張履祥的策劃,不過是將類似情況進行優化后作出的一個總結而已。
對比譚氏經營和張氏方案中的經營,可以看到二者之間盡管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其中最著者有三:
首先,二者的經營規模懸殊。譚氏的經營規模很大,“池以百汁”,種植梅桃諸果、菇茈菱芡、四時諸蔬“皆以千計”。其所雇傭的人手也達百余人之多。張氏方案是為友人鄔行素的遺屬制定的,而鄔氏家庭是一個貧苦農戶 [18] ,家里勞動力有行素夫婦、長子和侄子(此外還有老母、幼子,都不能勞動),而其全部田產不過是“瘠田十畝”和一方池塘而已。鄔行素死后,這個家庭失去了主要勞動力,情況變得更差。因此張氏方案是一個符合貧弱農戶經營的實際情況的方案。
其次,二者在對資源的利用程度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差別。譚氏農場的土地復種或間種率,李翊等人都未提到,看來還不高。但是在張氏方案中,卻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據此方案,在鄔氏農場的各種田地上,都采取復種或間種。例如在桑地上,“桑下冬種菜,四周種豆芋”;在豆地上,“豆起則種麥;若能種麻更善”;在果地上,“(土)肥者樹下仍可種瓜蔬”。而張氏在另外一文中講到:“(桐鄉)不得已則于桑下種菜,謂菜不害桑也。其實種菜之地,桑枝不茂,此不特地力之不盡,亦見人工偷惰,無足取也”[19] 。換言之,他為鄔氏遺屬作的規劃中,土地利用率已達到極高的程度。
再次,二者在江南實行的程度也頗為不同。譚氏大經營成功的主要背景,是明代中期江南因稅重而出現大批農民棄田不耕,從而導致土地和勞動力價格非常低廉。因此這種大經營可能只是一種在特定時期出現的特殊的現象。與此相反,張氏方案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嘉、湖一帶的情況。此時這一地區,如張履祥所述,已是“人稠密地,不易得田”,“人工既貴”[20] 。由于田地和人工都必明代中葉昂貴,因此譚氏的大經營已經失去了賴以成功的基礎。而以張氏方案為代表的小經營由于能夠充分適應已經變化了的情況,因此有可能被眾多小農接受,成為普遍的模式 [21] 。
然而,如果從經濟的層面上來看這兩種經營,卻會發現二者也有很大的共同性。
首先,在這兩種經營中,經營者都根據自然資源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地進行不同的生產活動。譚氏的做法是在池中養魚,池上架設豬圈雞舍養豬和雞。塍上種植各種水果。田地種植水稻。稻田之外的零星地塊,特別低洼的(即“污澤”之處)種植菇茈菱芡,稍高一些的則種植各種蔬菜。張氏方案則是在改造所得的旱地上,因地制宜種植種桑、菜、芋、豆、麥、麻、竹、果等不同作物,并且在池塘中則養魚,以及利用桑業生產的副產品枯桑葉養羊。因此兩種經營都包含了多種農業生產活動,可以說是一種因地制宜的綜合性農業。
其次,這兩種經營都十分商業化。譚氏農場的產品主要為了出售,因此每日都有收入,每月會計數次。而據張氏方案,鄔氏農場雖然規模很小,但其經營活動卻也十分商業化。不僅如此,譚氏農場生產出來的稻米,有相當一部分要留作譚氏家族和雇工的口糧;而張氏方案中的鄔氏農場不生產稻米,該戶所需要的食米全部依靠出售蠶桑、魚、羊、果、竹等生產的產品所得的收入來購入。就此意義上而言,鄔氏農場的商業化的水平,可能比起譚氏農場還更高。
不斷提高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的水平和農業的商業化程度,是明代中期以來江南農業發展的兩條主要途徑 [22] ,因此并非本文所要討論的新經營方式獨具的特色。本文所討論的新經營方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它與生態農業具有密切的關系。換言之,它體現了今日我們所說的生態農業的主要特點。也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們將運用這種新經營方式的農業稱為江南的生態農業。
轉貼于 二、江南生態農業的特點
從譚氏經營和張氏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明顯的共同特點:
第一,改造田地。譚氏和張氏方案都把原有自然資源的改造作為首要任務。譚氏的農場原為無人愿耕種的“洼蕪”之地,而鄔氏農場也是“瘠田”。這些土地的生產能力都不高,因此都必須加以人工改造,使之成為具有更高生產能力的農業資源。譚氏將其購買的田地中最低下的部分挖深為池塘,挖起的泥土則筑成高塍,圍繞田地。結果是把原來相對平整的低洼土地改造為高低有別的池、塍、田,從而形成三種不同種類的農業資源。鄔氏農場的耕地“形勢俱高,種稻每艱于水”,但如種旱地作物則又嫌高度不夠。張氏建議浚池取得淤泥,用來培高原有耕地,從而將這些水田改造為適合桑、豆、麥、果、竹等作物生長的旱地。
第二,利用廢物。在上述經營中,農場上的不同生產活動被結合了起來。由于這種結合,一種生產活動所產生的廢物(如豬、雞、羊、魚的糞便,或者枯桑葉),便可作為另外一種生產活動所需要的資源,得到再利用。相對而言,在譚氏農場上,各種經營活動之間的聯系還不十分密切,而在張氏規劃的經營中,各種經營活動之間的關系卻已十分緊密。因此在資源再利用的范圍和水平方面,后者處于更高的階段。
下面,我們就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對這兩個特點進行分析。
(一)資源改造:營造生態農業小環境
每一種農業生產活動都要求特定的自然生態環境,即一定氣候和水土條件。即使在一個較小的地區內,盡管氣候條件大體相同,水土條件也會有相當的差異。正如張履祥所指出的那樣:“天只一氣,地氣百里之內即有不同,所謂陽一而陰二也。正如一父之子,所受母氣不同,則子之形貌性情亦從而異”[23] 。只有承認這種差異,把不同的生產活動配置在水土條件最有利的地方,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包世臣說:“省偏枯之失宜,酌高下之定勢,精其所習,興其所缺,因地制利,以力待歲”[24] 。這就是農業中“因地制宜”的原則。但是,天然的水土條件往往不能很好適合特定的農業生產活動,因此必須加以人工改造,造成一個有利于人們所選定的農業生產活動的微觀生態環境。營造這樣的環境,就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基礎。
在江南的杭嘉湖一帶,地勢低洼多水。這不僅頗不利于桑、果、豆、麥、麻等旱地作物的生長,而且對稻田用水的排灌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不利于水稻生產。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對原有的自然條件加以人工改造,即如張履祥所說:“陰陽運數,有齊與不齊。齊者,數也;不齊者,人事使然”[25] 。具體而言,張履祥提出了“提行農事大綱”三條,其二為“溝渠宜?!?,其三為“塍岸宜修筑”。由于“一方有一方之蓄泄,一區有一區之蓄泄,一畝亦有一畝之蓄泄”,因此這種水利活動“其事系一家者,固宜相度開浚。即事非一家,利病均受者,亦當集眾修治”[26] 。亦即農民必須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各種規模的浚渠修塍。
在江南,浚渠和修塍(以及與此相類的浚池等)不僅是一般的水利工程,而且也是改造原有水土資源的重要手段。在生產能力較差的稻田上改種桑等經濟作物,是當時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27] 。然而“桑性惡濕而好干,惡瘠而好肥,惡陽蔽而好軒敞”[28] 。因此“桑地宜高平而不宜低濕。低濕之地,積潦傷根,萬無活理”,“高平處亦必土肉深厚乃可”[29] 。水田必須經改造才能種桑,而主要方法就是用河塘泥來培高地基(包括筑為圩岸等形式)。張履祥在談到浚河時說:“浙西之利,繭絲為大。近河之田,積土可以成地,不三四年,而條??墒骋?;桑之未成,菽麥之利未嘗無也”[30] ?!吧@啄?,歲增高厚,瘠產化為膏壤”[31] ?!扒谵r貪取河土以益桑田,雖不奉開河之令,每遇水干,爭先挑掘,故上農所佃之田必稔,其所車戽之水必深。蓋下以擴河渠,即上以美土疆,田得新土,不糞而肥,生植加倍,故雖勞而不恤”[32] 。
這些工作不僅可以單獨地改良某一種資源(如田地),而且還可以使得相關資源(如田地及其鄰近的水池等)的綜合品質也得到明顯改善。例如浚池,張履祥說:“鑿池之土,可以培基?;槐馗?,池必宜深。其余土可以培周池之地。池之西或池之南,種田之畝數,略如其池之畝數,則取池之水,足以灌禾矣?!刂杏倌?,每歲起之以培桑、竹,則桑、竹茂,而池益深矣”[33] 。錢泳則說:“(浚池)為利無窮。旱年蓄水以資灌溉,水年藏水以備不虞,深者養魚為利,淺者種荷為利;其地瘠者,每年以濁泥取污,既為肥田之利”[34] 。換言之,浚池擴大了池塘的容量,因此也提高了農田排灌能力并增加了水資源的儲備力,從而使得農業用水更有保障。同時,池塘深浚之后,水容量擴大,可以養更多的魚,從而獲得更高的魚產量。不僅如此,浚池挖起的淤泥(即塘泥)具有一定肥力,用來培高耕地,不僅可以改變這里土地過于卑濕的狀況,而且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地的肥力。這種培高了的土地,尤其適合于種植桑樹。而在當時的杭嘉湖一帶,種桑養蠶是最有利可圖的農業生產活動 [35] 。
原先生產能力不高的洼地,經過這樣的改造,就形成了旱地、水田和池塘三種不同形態的資源,這三種資源又組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微觀生態環境。在這個微觀生態環境中,不同的作物都有合適的生長條件。因此在這個很小的生態環境內,農民可以因地制宜地從事多種經營活動。這不僅降低了天災和市場風險可能給農業帶來的危害的程度,而且也減少了農業生產在特定時間對某一資源(例如農業用水、肥料乃至特定時間和種類的勞動力等)的需求。這種微觀生態環境的典型,就是張氏為鄔氏設計的方案中的那種小農場。陳恒力、王達指出:在杭嘉湖地區,“以一家一戶為單位來進行基本建設,一家的水田十畝或二十畝與鄰家的十畝或二十畝隔絕了。許多家都如此,形成田段分散,塍岸隔離,彼此不相連屬。在一個家庭的十畝或二十畝田中,各有溝、池、桑地的錯綜,各家都如此,又形成地面凸凹不平,桑地高,水田在地平面上,池與溝低于水田面的景觀”。這就是土地經人工改造所形成的微觀生態環境的一般形式。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對原有資源進行人工改造,目的是營造一個生產者所希望的生態環境。在這個人工營造出來的生態環境中,農民不僅能夠選擇最有利的生產活動,而且能夠把不同生物種群組合起來,利用空間,形成多物種共存、多層次配置、多級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的立體種植與立體養殖相結合的農業經營模式 [36] 。阿爾鐵里在談到生態農業時強調:生態農業的首要原則,是農業活動“永遠要多樣性,決不要單一種植”[37] 。而對水土資源進行人工改造,正是農業活動多樣性的一個基礎。
(二)廢物的再利用
如果說營造一個理想的生態環境是建立生態農業的基礎,那么廢物的再利用就可以說是生態農業的核心內容之一。我們知道,各種生產活動都會產生廢物,而生態農業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對這些廢物進行再利用,從而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索取,并且也減少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對農業生產所產生的廢物進行利用,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在江南,農民很早就把廢物作為肥料加以利用,并且發明出了不少有效的利用方法。但直到明代中葉,這種利用方式基本上還比較簡單,亦即將一種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廢物,直接作為肥料而用于另一種農業生產活動。到了明代中期,精明的譚曉發明了一種利用廢物的新方式——把豬和雞的糞便作為魚的飼料。按照當時蘇州一帶的習慣,有魚糞便的淤泥,通常被罱取來作為稻、桑的肥料。因此譚氏的方法,體現出他的農場對某種廢物(豬和雞的糞便)進行了兩次利用。但是由于沒有明確的記載,詳情難以確知,因此我們只能說當時的廢物利用可能出現了新的方法,但是還不普及,而且也還比較單一。到了明末清初,從張氏方案來看,廢物再利用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張氏已明確地說把含有魚糞的池塘中淤泥,用來作竹、桑的肥料 [38] 。張氏在其他著述中,又講到用枯桑葉(種?;顒赢a生的廢物)作羊的飼料,用羊糞(養羊活動產生的廢物品)作為作種桑的肥料,而蠶沙(養蠶活動產生的廢物)又成為種麥和種豆的肥料。由于各種經營活動之間建立了一種連鎖關系,所以廢物得到多次利用。然而,大概是由于上述許多活動在當時已是人人皆知,因此張氏在其方案中未對有關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說明。為了更深入地分析廢物再利用的問題,我們特把這些情況作一更全面的討論。
當時杭嘉湖一帶農業所產生的廢物,主要有四類,即:(1)人、畜(包括蠶、魚)的糞便,(2)農作物殘留物(如作物秸稭、枯桑葉等),(3)池塘和溝渠的淤泥,(4)田間雜草與池中水草。其中,有一些(第一、三類)可以直接作為肥料使用;另一些(第二、四類)則可作為飼料利用,轉化為糞便后又作為肥料使用。前一種利用是一次性的,而后一種利用則是多次性的。在明代中期以前,農戶養羊、養魚似乎還不普遍,所以對廢物的利用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多次性利用開始流行起來。而到了明末清初,多次性利用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下面我們就從養魚講起。
當時江南農民在水資源利用方面,主要方法是養魚。由于養魚利大,當時人把養魚列為畜牧養殖業之首 [39] 。養魚的方法,王士性說是“吳越養魚,……入池當夾草魚養之。草魚食草,鰱魚則食草魚之矢。鰱食矢而近其尾,則草魚畏癢而游。草魚游,鰱又覓隨之?!述?、草兩相逐而易肥”[40] 。而鰱魚的糞便最后又會和塘底淤泥一同罱起作為農田肥料,因此對于利用已經不止一次。但是如果把養魚與養羊結合起來,則利用次數還更多。這一點,明末徐光啟已作了明確的說明:“(羊)或圈于魚塘之岸,草糞則每早掃于塘中以飼草魚,而羊之糞又可以飼鰱魚,一舉三得矣”;“作羊圈于塘岸上,安羊每早掃其糞于塘中以飼草魚,而草魚之糞又可以飼鰱魚。如是可以損人打草”[41] 。
在張氏方案中,養魚和養羊均占有重要地位。張履祥說養魚應仿效湖州人,以草為飼料 [42] ,可知所養之魚主要是草魚。張氏在又說到“若魚登,每畝可養二三人,若雜魚則半之”[43] ,可知養的不止一種魚。由于是多種魚混養,可知使用的方法應即王士性所說的那種在江南普遍使用的方法。同時,由于張氏方案把養魚和養羊并重,因此在養魚和養羊時采用徐光啟所說的方法也是非??赡艿摹jP于羊的飼料,張氏說“畜羊飼以草”[44] ,而據《沈氏農書》,當時羊的飼料除了草外,還有枯桑葉(作為過冬飼料),二者在飼料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大體相同,各占一半 [45] 。因此在張氏規劃的鄔氏經營中,枯桑葉先被用為羊的飼料,而后產生的羊糞被用作草魚的飼料,草魚的糞便又成為鰱魚的飼料,而最后鰱魚的糞便連同淤泥一同又成為桑地使用的肥料。這樣就形成了對枯桑葉的多次利用。
由此可見,在這個過程中,原為廢物的枯桑葉經過了五次利用,最后變成肥料,然后又開始新的一輪多次利用,從而形成了枯桑葉這種廢物的多次利用和循環利用。
此外,桑地生產出來的桑葉是蠶的飼料,而蠶產生的糞便(蠶沙),又是一種優質肥料。嘉湖農民通常把蠶沙與蠶吃剩桑葉梗、垃圾加入畜糞,一同下窖漚熟 [46] ,制成混合肥料,施用到田地中。這又形成了另外一個再利用的過程。
上述兩種對廢物的利用方式,比起以前將這些枯葉焚燒后作為草木灰肥來使用的一次性利用方式,都更加復雜,也更加科學,形成了一種對廢物的循環利用,從而大大提高了對廢物的利用程度。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對廢物的循環利用的基本機理是生物的食物鏈原理。游修齡說:“生物在自然界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建立起相互制約的食物鏈聯系,形成了分級利用自然資源的高效率的系統?,F代把這種自然生態中高經濟效能的結構原理應用于農業生產,稱之為生態工程。生態工程中最基本的一種就是物質能量的分級使用”。他還從“食物鏈的綜合利用”的角度,對明清江南太湖地區的“農田生態平衡模式”進行了分析,指出在這種模式中,“動植物生產和有機廢物的循環從田地擴大到了水域,組成了水陸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糧食生產方面實行稻麥一年兩熟,并在冬季插入紫云英綠肥、蠶豆等,其他肥料來自豬糞、河泥等,蠶桑方面利用挖河塘泥堆起的土墩種桑,用稻稈泥、河泥、羊糞壅桑;桑葉飼蠶,蠶矢喂魚,水面種菱,水下養魚蝦,菱莖葉腐爛及魚糞等沉積河塘底,成為富含有機質的河泥。羊吃草,過冬食桑葉,可得優質羊羔皮,等等。就這樣,把糧食、蠶桑、魚菱、豬羊等的生產組成一個非常密切的互相支援的食物網,使各個環節的殘廢部分都參加有機質的再循環,人們從中取得糧食、蠶絲、豬羊肉、魚蝦、菱角、羔皮等動植物產品,而沒有什么外源的能量投入。這是中國傳統農業中充分利用太陽能的高度成就”[47] 。而明清江南的生態農業就最好地體現了這個成就。
從現代生態學的原理出發來看,生態農業的基本原則包括 [48] :
(1)以“食物鏈”原理為依據發展起來的良性循環多級利用原則。生物之間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同時并存著多種生物,它通過一條條食物鏈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如按照食物鏈的構成和維系規律,合理組織生產,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潛力,節省資源且減少環境污染 [49] 。
(2)根據生物群落演替原理發展起來的時空演替合理配置原則。根據生物群落生長的時空特點和演替規律,合理配置農業資源,組織農業生產,是生態農業重要內容之一。采用這種模式,可充分利用農業資源,使產業結構趨向合理,并保護好農業生態環境 [50] 。
(3)在生態經濟學原理指導下的系統調節控制原則。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生物為了繁衍生息,必須隨時隨地從環境中攝取物質和能量,同時環境在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也得到某些補給,以恢復元氣和活力。環境影響生物,生物也影響環境,受到生物影響而改變了的環境又對生物產生出新的影響。所以必須通過合理耕作、種養結合來調節控制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51] 。
把這些原則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就形成了今天生態農業工程的模式設計。這種模式設計常采用三種類型,即:[52]
(1)時空結構型:采用平面設計、垂直設計和時間設計,在實際應用中多為時空三維結構型,包括種群的平面配置、立體配置及時間的疊加嵌合等。這種時空結構型包含山體生態梯度開發型、林果立體間套型、農田立體間套型、水域立體種養型和庭院立體種養型等。
(2)食物鏈結構型:模擬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結構,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實行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與多級利用。食物鏈模式設計通常采用“依源設模,以模定環,以環促流,以流增效”方法,通過鏈環的銜接,使系統內的能流、物流、價值流和信息流暢通。
(3)時空-食物鏈結構型:是時空結構型和食物鏈結構型的有機結合,即將生態系統中生物物質的高效生產和有效利用有機結合,把“開源與節流”高度統一,以求適投入、高產出、少廢物、少污染、高效益。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譚氏的經營主要是利用以食物鏈原理為依據發展起來的良性循環多級利用原則,因此可以說是食物鏈結構型的生態農業;而張氏為鄔氏設計的經營,所依據的則不僅是食物鏈原則,而且也是時空演替合理配置原則和系統調節控制原則,因此應當說屬于時空-食物鏈結構型的生態農業。這一變化意味著江南的生態農業出現后不斷發展,逐漸演化出不同的模式,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由此而言,就近代以前技術水平而言,明清江南的生態農業可以說已經相當成熟了。
注釋
[1] 在此方面,最新也是最具概況性的著作為Jack Goldstone的《Efflorescen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World History: Rethinking the “Rise of the West”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Fall 2002.
[2] 在2002年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第13屆國際經濟史學會(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大會上,由李伯重主持、有10個國家經濟史學家參考的“18世紀與19世紀初期歐亞的農業勞動生產率”(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18th and 19th century Eurasia)的專題討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3] 這種情況,集中地反映在克萊夫·龐廷的新著《綠色世界史――環境與偉大文明的衰落》(中譯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
[4] 路明為現代農業下的定義是:“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裝備起來的農業稱為現代農業。其基本特征是:各種機器成為主要工具;石油電力成為主要能源;具備優良的農業基礎設施;電子、激光、遙感、信息等新技術廣泛采用;建立在現代科技上的科研、推廣體系完備;農工商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完備;現代科學管理方法運用廣泛”。他為生態農業下的定義則是:“在現代化裝備的基礎上,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原理為指導,節約使用資源,減少能量輸入,適當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加環增鏈,多層次利用生物有機質,做到廢棄物資源化,物質循環再生,使農業不對環境產生污染,在為人民生產出健康、安全的農產品的同時,還能安排更多的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見路明:《21世紀現代生態農業展望》,刊于《中國農業科學》(北京)第34卷(2001年)。
[5] 孫敬水:《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轉載于《中國經濟信息網》2002年11月28日。
[6] 曹東風與戈峰把1960年代以來出現的世界農業的各種新觀念、新模式,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完全不使用人為因素,而只是靠自然界中的自然因素進行病蟲草調節的回歸型農業(Regressive Agriculture),如現代自然農業(Modern & Natural Agriculture)、有機農業(Modern & Organic Agriculture)、無為農業(No-doing Agriculture)、生物動力農業(Biodynamic Agriculture)、素食農業(Veganic Agriculture)等;二是不使用化學農藥,但可使用生物防治制劑進行病蟲草防治的替代型農業(Alternative Agriculture),如生物農業(Biological Agriculture)、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立體農業(Three dimensional Agriculture)等;三是以發揮自然控制為主,但可適量使用化學農藥的持續型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如持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低投入農業(Low-Input Agriculture)、低熵農業(Low-Entropy Agriculture)、生態經濟農業(Ecological Economical Agriculture)、綜合農業(Integrated Agriculture)、精久農業(Intensive & Sustainable Agriculture);四是強調高投入、高產出,可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以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集約型農業(Intensive Agriculture)(見曹東風與戈峰:《面向21世紀可持續農業的植物生態保護芻議》(轉載于ipmchina.net/meeting98/)。
在上述這些農業形態中,與生態農業關系最為緊密的是有機農業,因此在一些文獻中,生態農業也稱有機農業。但是如阿爾鐵里所強調的那樣,有機農業并不是生態農業,因為有機農業仍舊是單一種植和原材料替代,用一些原材料取代另外一些原材料,與常規農業遵循著同一標準;而生態農業依靠的是農作物與動物相協作的結合關系,或者說是一種對原材料沒有依賴性的體系。此外,有機農業供應的是上層社會市場(實際上,美國的大多數有機農業只是一種商標,一種說明沒有使用有毒物質來生產這些產品的商標)。相反,生態農業以科學為基礎,實行一種關注社會公正、糧食安全和消除貧困的替展模式。見《生態農業的推動者》――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阿爾鐵里答墨西哥《標志》周刊記者問(轉引自《參考消息》2001年12月21日)。
[7] 侯向陽:《生態農業--前景廣闊的現代農業》,刊于《中國特產報》2003年4月7日。
[8] 《農業名詞》“生態農業”條(轉載于chinapoultrysci.com/nymc/);孫敬水:《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
[9] 路明:《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刊于《人民日報》1999年11月25日。
[10] 阿爾鐵里把這種傳統農業知識成為“人種科學”,即“關于農業生產者的知識”。他指出:“所有土生土長的老農民都有一種宇宙運動觀。他們發展了一種體系,即大自然的分類并適應自然。人種科學就是研究這些農民的智慧?!卑栬F里強調:生態農業“不是具體技術”,而是原則,因為“是原則產生技術”。他所說的原則亦即前注中所引的“土生土長的老農民”都有的“大自然的分類并適應自然”的知識體系。見前引《生態農業的推動者》。
[11] 侯向陽:《生態農業--前景廣闊的現代農業》。
[12] 即長江三角洲地區。在本文中,主要指杭嘉湖一帶。
[13] Bozhong L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 1620-1850》,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Houndmills, England) & St. Martin’s Press, Inc. (New York, USA), 1998.
[14] 最早指出這一點的是業師傅衣凌先生,他說:明代中期江南農村經濟中出現的新經營方式,即一些地主“企圖把農業變成企業性的東西,并使用大量的雇傭勞動者”。見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57年,第63-64頁
[15] 李翊《戒庵老人漫筆》,中華書局(北京)1982年排印本,卷四“談參”條說:他所談的,其實是“淡參,實譚曉,常熟湖南人(原注:行三,參者三也)”。由于李氏所言本來自“邵北虞圭潔所撰”,而“北虞系同邑,不欲顯論之耳”。故作談參。
[16] 因此張履祥說“竊觀行素生前規劃,或者已有此意,恨不及與之論定也”。
[17] 陳確到鄔氏家,見到其家“周按桑田,閑閑十畝”。見《陳確集》,中華書局(北京)1979年排印本,文集卷九《暮投鄔行素山居記》。張履祥也說:“行素今年已種豆二三畝,善策也”。見《策鄔氏生業》,收于陳恒力《補農書校釋》(增補本),農業出版社(北京)1983年,第177-178頁。
[18] 據鄔氏的師友陳確(同時也是張履祥的友人)所見,鄔行素生前與其子力耕養母,生活十分貧困(見前引陳確:《暮投鄔行素山居記》)。因此其境況只能屬于下等農戶。
[19] 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26頁。
[20] 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14、148頁。
[21] 事實上,如后所述,這種方案后來確實得到了廣泛的采納,成為江南許多地方小農經濟的特色。
[22] 李伯重:《“桑爭稻田”與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刊于《中國農史》(南京)1985年第3期;《明清江南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刊于《農業考古》(南昌)1985年第2期; Bozhong L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 1620-1850》, ch.3,4,5.
[23] 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16頁。
[24] 包世臣:《安吳四種》,光緒十四年刻本,卷二《齊民四術》第一農一上。
[25] 張履祥:《禱雨疏》,收于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72頁。
[26] 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45頁。
[27] 李伯重:《“桑爭稻田”與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
[28] 高時杰:《桑譜》,收于汪日禎:《湖雅》,光緒六年刻本。
[29] 沈練:《廣蠶桑說》,仲昴庭輯補本,農業出版社(北京)1960年。
[30] 《楊園先生全集》卷六《辛丑與曹射侯》,見于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64頁。
[31] 《荒政議上甘中丞》,收于咸豐《南潯鎮志》卷十九災祥一。
[32] 《陳確集》文集卷十五《投當事揭》。
[33] 張履祥:《策溇上生業》,見于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79頁。
[34] 錢詠:《履園叢話》,中華書局(北京)1979年排印本,卷四水學圍田、浚池條。
[35] 李伯重:《明清江南蠶桑畝產考》,刊于《農業考古》(南昌)1995年第3期與第4期。
[36] 這種模式也被稱為“充分利用資源和空間的立體農業生態模式”。見前引路明:《21世紀現代生態農業展望》。
[37] 見前引《生態農業的推動者》。
[38] 張氏在此文中明確指出:“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他在《策溇上生業》中也說:“池中淤泥,每歲起之以培桑、竹,則桑、竹茂,而池益深矣”。
[39] 明代《致富奇書》(木村蒹堂本)“牧養致富”說:“養五牸之法:一曰養魚,二曰養羊,三曰養豬,四曰養雞,五曰養鵝鴨。五牸之中,惟水畜之利最大”。
[40] 王士性:《廣志繹》,中華書局(北京)1981年排印本,卷四“江南諸省”。
[41] 徐光啟:《農政全書》,石聲漢校釋本(即《農政全書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年,卷四十一牧養。
[42] 《補農書》總論說:“若以湖州畜魚之法,而盡力于吾地之池,取草既便,魚價復高,又無潰溢之患,損脊之憂,為利不亦多乎!……嘗見其鄉一叟戒諸孫曰:‘豬買餅以喂,必須資本;魚取草于河,不須資本。然魚、肉價常等,肥壅上地矣等。奈何畜魚不力乎!’”。見于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32頁。
[43] 《策鄔氏生業》。
[44] 這里說的草,主要當指水草。詳前注。
[45] 《沈氏農書》蠶務(六畜附)。見于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86頁。
[46] 參閱陳恒力:《補農書校釋》,第12、15、16、17頁。
[47] 游修齡:《中國古代對食物鏈的認識及其在農業上應用的評述》。
[48] 以下三條,均見《農業詞典》“生態農業的三種模式”條(轉載于 suhome.8u8.com/paper/paper.htm)。
[49] 例如利用作物秸稈作飼料養豬,豬糞養蛆,蛆喂雞,雞糞施于作物,在這種循環中,廢棄物被合理利用,可減少環境污染。利用食物鏈組織生產的還有作物-畜牧-沼氣循環;作物-食用菌循環等。
[50] 例如為了讓農副業生產向空間或地下多層次發展,可在田間實行高稈、矮稈作物搭配種植,同時在田間的溝、渠、過道的空間搭設棚架,栽種葡萄、云豆等爬蔓作物;還可將種植植物和動物養殖搭配起來等。在時間演替上,可采用間作方式,在同一土地上種植成熟期不同的作物,以充分利用資源。
[51] 如果不顧這個規律,只顧索取,不給回報,便會使環境質量下降,資源枯竭。
關鍵詞:城中村;生態城市;生態環境;城市建設
中圖分類號:X3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 (2010)28-0059-02
生態城市最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中提出,隨后,生態城市的理念迅速發展,成為一種城市發展的新概念。當前,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和增加,越來越多與城市接壤的村莊逐漸被城市包圍,形成都市里的村莊――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的地域現象,嚴重制約了我國城市化的健康發展,成為城市化過程中城市發展和建設的一大難題。因此,要提高城市化質量,城中村改造勢在必行。按照傳統的城市建設思路,實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就是“填村”建城,將村莊改造為城市形態,對城中村的自然優勢沒有太多的關注和利用,對城市整體利益而言是一種消極和被動的做法。而如果從建設生態城市的角度來看城中村改造,會發現城中村對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多方面的積極因素,其所具有的天然優勢是建設生態城市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因此,把生態理念引入到城中村改造中,使城中村改造的過程同生態城市建設的過程統一起來,并通過城中村改造,建設一座座生態新城,對于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來說意義重大。
1城中村生態環境問題
城中村是指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在城市建成區內以原農村居民點為依托形成的與周邊城市環境構成鮮明反差的以原農村居民“一戶一棟”為基本特征的特殊居住區。城中村處于城市緣區,是生態空間與社會經濟環境交互作用的特殊區域,其生態環境問題的主要特征如下:前城中村階段,依然保有傳統的農田、菜地、池塘等鄉村景觀,建筑物稀疏低矮,道路曲折,路況較差。進入城中村階段,由于規劃的滯后以及政府監管力度不夠,村民占用大量農田建設房屋出租謀取利益,形成主干道景觀現代化,內側與城市環境格格不入的“獨特”景觀:道路狹窄,不能滿足消防、急救、環衛等車輛運行;消防通道、地下管網、公廁、路燈等公共基礎設施幾乎沒有;電力、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飯館、小吃店、雜貨鋪、發廊、卡拉OK廳等無規律地密集分布,非法醫療廣告多,小商小販隨便擺攤現象嚴重,環境衛生狀況差;建筑密度大,村民隨意搭建私房、私自增加樓層,擴建、改建違章建筑現象嚴重。
2把城中村改造納入生態城市建設的可行性分析
生態城市作為一個嶄新的概念,其內涵主要包括技術與自然的融合、綜合效益的取得和人類創造力、生產力的最大限度的發揮。因此,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三者保持高度和諧,技術和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類的創造力、生產力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穩定、協調與永續發展的自然和人工環境復合系統。
城中村改造的“填村”建城方式,主要是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和重組,即將人工生態景觀取代自然生態景觀,人口密集、人類活動頻繁、工商業和交通發達,使得原有生態系統基本不復存在。在植物方面,野生植物中草本種類多,木本種類少,且野生植物中的雜草所占比重較大。動物方面,在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下,野生動物的活動空間急劇縮小,棲息環境急劇惡化。這種改造方式對于城市整體利益而言是一種消極和被動的做法,不僅工作難度相當大,耗費大量物力財力,還可能給城市未來的發展留下隱憂。與上述傳統思路相反,生態城市建設的一個基本內容和要求,就是在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同時保護開發地區豐富多樣的植物、多種群的鳥類、兩棲動物以及為數眾多的底棲動物,維系由它們共同組成的自然交換的生態鏈,進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性、高效性、整體性發展。相對于城區來說,城中村自然條件和人文歷史保存較好,在生態建設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在城市規劃中,有意識地把零散分布的城中村與植物群落以及野生動物群體直接聯系起來,通過建立生態走廊,在城市發展的同時實現對生物物種的保護,是建設生態城市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內容。
3基于生態城市建設的城中村改造建議
自從同志在建黨80周年大會上提出要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以來,建設生態型城市就成了全社會討論和實踐的熱點。與傳統城市相比,生態城市有如下特點:(1)在環境方面,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較低的環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綠化及完善的自然資源可循環利用體系;(2)在經濟方面,除了合理的產業結構布局、適當的經濟增長速度之外,重要的是有節約資源和能源的生產方式,有低投入、高產出、低污染、高循環和高效運行的生產系統和控制系統;(3)在社會方面,公眾要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并積極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在全社會提倡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消費方式;(4)在管理方面,有健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傊?生態城市作為一種和諧的人工生態系統,是人、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最好形式。鑒于此,作為城市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城中村,要實現城市生態的良性循環,最終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的充分和諧,改造中需注意以下問題:
3.1維護區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機體的連續性
維護區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機體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是維護城市生態安全的一大關鍵。連續的山水和自然棲息地系統對于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破壞了山水格局的連續性,就切斷了自然的過程,包括風、水、物種、營養等的流動,這勢必會使城市發育不良,以致失去生命。如今,在城市發展建設中,農田不斷被侵占,村莊逐漸消失,自然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在城中村改造中,我們更要對仍保存著較完整山水自然格局的村莊加以保護和利用,在改造中強調其與生態化的協調統一。
3.2完善生態人居環境
人居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系統,是人類聚居生活的境域。城市是人居環境發展的最高級形式,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深入,人口的急劇增長,資源消耗的增大,城市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居環境不容樂觀。污染嚴重、交通擁擠、居住區規劃布局雜亂、居住用地開發混亂等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瓶頸。因此,建設健康、安全、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迫在眉睫。城中村作為城市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居環境的完善是城市人居環境得以完善的重要一環。
3.3建設生態衛生工程
“烏煙瘴氣、垃圾遍地、河水臟臭”是近年來人們對城中村的最直觀的印象,這種臟亂的衛生環境不但影響村民的生活與健康,對土地和空氣也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城中村改造的重點之一是關注生態衛生的建設。建設生態衛生就是通過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態工程手段,對糞便、污水和垃圾進行處理和再生利用。其中,生態衛生(排水)系統發展較為成熟。生態衛生(排水)系統的出發點是將排水系統視為全圈生態圈和水圈的一個有關子系統,建立一個生態型的可持續發展可經濟運行的排水系統,并使水資源和營養物質得以形成閉合的循環。
創業板力推“兩高六新”企業,在為現代農業企業創造上市機會的同時,也引導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向現代農業領域?,F代農業企業在政策和資金的雙重推動下,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現代農業是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要素為支撐,用現代組織管理方法進行經營,農、工、貿緊密銜接,產與銷融為一體的社會化農業。其主要特征是生產規模化,工具機械化和產品市場化。近年來,隨著“三農”問題的凸顯,發展現代農業逐漸成為我國農村建設的重點,中央政府對現代農業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政策面利好
創業板上市享優先權
2006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未來農村主要的工作任務是以發展現代農業為著力點,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2007-2009年間中央政府針對農業連續出臺三個 “一號文”(分別為2007年出臺的《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與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2008年出臺的《關于切實加強農村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以及2009年出臺的《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其中2009年1月《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著重指出2009年將在2008年的基礎上較大幅度增加良種、農機具購置等補貼,同時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及科技投入,重點支持高科技育種、農業機械化、優勢農產品、畜牧水產業等領域產業及企業發展。這些扶持政策的出臺,將直接惠及育種、農機具生產銷售、規?;r業生產、畜牧家禽養殖加工一體化等企業。
而創業板的推出再次為現代農業企業帶來利好。創業板將優選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以及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企業上市,其中新農業屬性涵蓋農副產品深加工、農業龍頭企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種子工程、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循環農業。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經營方式轉變,農業資金需求逐年高漲,逐漸從生產延伸到產、供、銷各環節,從一般農戶延伸到育種、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多個主體,單純依靠政府資金已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創業板主推“兩高六新”企業上市,不僅能為現代農業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融資平臺,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資金需要,還能夠提升農業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形象,并通過上市農業企業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創投和私募股權資本投身于現代農業。
一、吉林畜牧產業具有比較優勢
英國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他認為,任何國家不管生產力水平高低,都會有相對優勢產業。集中力量生產、輸出相對優勢產品,輸入相對劣勢產品,會增加世界財富數量,提高整體福利水平。這一理論也適用于區域經濟發展。吉林省的畜牧產業具有比較優勢,有做大做強的基礎。集中表現在:首先,吉林省畜牧業生產已具一定規模,為再上新臺階奠定了基礎。截至2004年。人均肉、蛋占有量分別居全國第1位和第5位,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2%以上,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畜牧產業增加值和吉林省生產總值之間有長期穩定相關關系。對整體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涌現出了一批知名企業,如以德大公司為核心的無疫病禽肉加工區,以皓月公司為核心的優質牛肉加工區,以華正、吉港公司為重點的生豬屠宰加工區,對區域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并成為參與國際競爭和推動工業快速發展的強勢產業。其次,擁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吉林優質的黑土地、廣闊的森林、尤其是豐富的草地資源是發展畜牧業的生態基地。草原生物本身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人們進行生產生活的重要資源。牧草用以養畜,畜產品為人類所用,滿足衣食需求,還可形成產業,繁榮一個地區。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到當代,人們追求生活質量,追求食品安全,崇仰天然綠色,為草原畜產品產業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吉林省是中國牧區之一,現有草地面積584.2萬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的31.2%,主要集中于西部和東部地區。西部松嫩草原是科爾沁草原的一部分,水源豐富,以盛產羊草而馳名中外,屬平原草甸草場類,是商品牛、細毛羊主要產地之一。此外,吉林省糧食飼料資源豐富。近些年全省糧食產量已基本穩定在500億斤的階段性水平,可用作飼料的糧食資源充裕,且每年僅玉米就可以產秸稈2000多萬噸。第三,畜產品價格普遍低于國際市場,幅度在30%間,“人世”后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競爭力;而且,受瘋牛病、口蹄疫和禽流感的影響。歐洲一些畜產品生產大國的養牛業、生豬業及禽類遭受致命打擊,生產量和出口量銳減,短期內難以消除影響。世界畜產品貿易格局將發生重大轉移,為吉林省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第四,吉林的生態省建設不僅具有一定成就,也在全國范圍內有了很大的知名度。為發展綠色畜牧產品銷售拓寬了渠道。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吉林的畜牧產業已經擁有了比較雄厚的基礎,相對機會成本較低,具備形成規模經濟收益的優越條件,有進一步上升的巨大空間。更為重要的是,它具備發展產業集群的集中性、地域性、關聯性三個主要特征。因此,應引入區域產業集群理念,形成區域畜牧企業網絡并與相關聯產業鏈接與支撐它的組織體系肉、乳、特色產品養殖加工業,從市場類型看,類似于壟斷競爭市場。具有準入門檻低、產品有差異又有替代、生產者較多,對價格有一定控制力等特點。這些特點,注定了集團內部競爭是異常激烈的。誠然,競爭會給消費者留有更多的剩余、享受更多的福利,但是,區域內價格的惡性競爭、廣告的巨額花費,卻使社會資源大量浪費,不利于形成區域規模經濟。因此,建立以大型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形成近似于寡頭壟斷的集團結構,能夠避免惡性競爭。減少資源浪費,不僅樹立了綠色生態大區形象、提高區域整體競爭能力,還有利于知識的外溢和技術的應用,提高核心競爭力。耦合,使畜牧業成為具有創新功能、產生競爭合力的區域創新集群,以帶動整個區域經濟持續增長。
二、綠色畜牧產業集群框架
我國現有的企業集群,大多是中小企業自動連接形成的企業網絡,如江浙地區、珠三角地區的中小企業集群。發揮比較優勢,實施具有區域特色的畜牧產業大集群戰略――圍繞畜牧養殖業,培育綠色肉、乳、特色加工企業集群鏈,拉動畜牧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將是吉林省區域可持續增長的合理路徑。之所以發展以大型企業為龍頭的大集群模式,是因為。畜牧業的
體現要素合理配置、突出產業間關聯的吉林省生態綠色畜牧產業集群,是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有鮮明層次的生物有機體。它是以綠色無污染的生態農業基地為背景:以畜牧養殖業為軸心;以肉、乳、特色產品加工業鏈接眾多相關商業服務業的三條產業群為動力,充滿生機的大產業集群體。三條產業集群鏈形成了對農業、養殖業發展的巨大驅動力。表現在:第一條是以大企業為龍頭的綠色肉品加工集群,帶動畜牧養殖基地的建設和發展。以皓月、榆樹漢德等企業為“龍頭”,建立的肉牛精深加工產業群;以德萊鵝業公司為依托,建立的鵝鴨精深加工產業集群;以華正、吉港為龍頭的生豬屠宰、加工產業集群。在深入實施“糧變肉”工程中,通過肉品加工集群帶動畜牧業、糧食生產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如,肉?;刂攸c建設在中西部農區,啟動精品肉牛工程:生豬養殖業集中在公主嶺、農安、榆樹、九臺等地;肉雞、蛋雞產業,建在德惠等肉雞生產大縣(市);鵝鴨產業將重點打造西部、中部、山區、半山區產業帶。第二條是以金財、廣澤乳業等乳品加工企業為龍頭形成的乳業集群,帶動乳牛養殖基地的建設和發展。敦化等13個縣(市)的長白山綠色奶源帶、榆樹等12個縣(市)的松遼平原奶源帶具有相當大產奶潛力。兩大綠色奶源帶發展的良好績效會在全省起到示范效應,帶動其它小區標準化奶牛飼養業的大發展。第三個產業鏈是特色產業加工集群。吉林省的貂皮、鹿茸、林蛙是全國知名特色產品,通過政策引導發展成具有網絡關聯的加工產業集群同樣也會帶動養殖業的發展。構建皮草基地、優質肉用鹿生產基地、長白山優質林蛙產品生產基地,不僅解決就業問題,同時特色產品的高附加值會使農民快速走上富裕之路。尤其是近年來貂皮價格上升已經發出了短缺信號。從要素角度看,綠色生態畜牧產業集群之間存在著供求鏈:生態農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畜牧養殖業為三大集群提供原料。三大產業集群為
畜牧養殖業提供核心市場:三大產業又為外層的商業服務業提品,商業服務業為其聯結消費者架起了橋梁:這種大集群把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吉林綠色生態基地上空形成產業集聚,是具有區域持久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這種大畜牧集群不僅節約交易費用,還對全省經濟增長起到了拉動作用,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力增長極和擴散極。
三、強化政府引導作用,實現畜牧產業集群持久增長
要實現綠色畜牧產業集群良性互動、持久增長,政府的引導作用不可或缺。在循環經濟框架下,一要突出“大”字――以大企業為龍頭、以大生態基地為依托:二要體現“綠”字――以無污染的綠色飼料基地為基礎,不斷培育綠色畜牧品牌;三要強調“久”字――產業集群具有持久運行能力和對區域經濟的持久帶動能力。
第一,突出“大”字,做大做強畜牧集群,樹立“大”生態區形象。與南方中小企業自發形成的網絡經營集群模式不同,首先,吉林省的畜牧產業集群是以大型企業為龍頭牽動中小企業的方式運作的,必須通過政府進行微觀協調。從短期來看,這種集群會給處于經濟上升期的大型企業增加額外成本,形成負外部性,市場無法自發實現資源重組。因此,為了鼓勵大型企業擔當這一重任。區域政府要采取積極的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發揮引導、指揮、監督作用。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消除大企業短期外部性、營造外部經濟環境,使其平均成本曲線整體向下平移,增加利潤空間,心甘情愿地為中小企業牽頭;另一方面,區域政府要鼓勵中小企業積極并入集群軌道,避免單打獨斗,惡性競爭;其次,區域政府應加強對基地的養護,再塑天然無污染生態農業大省形象。草原是畜牧產業集群生存之母,是畜牧產業集群的綠色背景和發展根基。然而,草原、森林等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競用性特征,屬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使得市場調節出現失靈狀態。為了避免再度出現“公地的悲哀”,政府必須擔負起養護土地、草原、森林等基地建設的重任。采取退耕還林、退沙為草,制定防止過度放牧、過度使用措施,嚴格實行草、土、林、畜的平衡運作制度,保護基本資源,全面推行休牧、禁牧和輪牧,保證自然生態的和諧。同時,還要與集群形成良性互動生態鏈。如草原與畜牧養殖業的相互給予,草原、土地提供牲畜食物,牲畜糞便成為草原、土地的天然有機肥料,保證資源的再生性。
第二,體現“綠”字,強化天然綠色生態省的綠色產品地位。消費者是產品市場的主體,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他們的貨幣選票會主宰企業興衰。由于環境污染、產品污染等對人類健康產生的巨大威脅,使消費者在購買和消費產品時,更加偏好無污染的綠色產品。這種偏好,既為畜牧產業發展增加了約束,也為發展綠色特色產品提供了巨大的上升空間。以天然無污染的綠色生態基地為根基,發展綠色畜牧養殖業,為產品加工提供了綠色原料,加工企業在加工過程中注重使用綠色技術、減少加工過程中的再污染,是增加綠色品牌、樹立生態綠色大區形象不可或缺的步驟,當然,也是爭取更多貨幣選票的途徑。然而,綠色理念的培育,綠色經營戰略的實施,以及綠色品牌的打造,都離不開政府配套措施的引導。如綠色品種、綠色屠宰加工過程,都存在著相對成本較高,短期見效慢的問題。投資貼、貸款優惠等扶持措施,會幫助企業克服短期困難,通過規模經濟,獲得長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