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5:56: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科技與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產業,在社會不斷變革的過程中,農業的主要地位始終沒有得到忽視,隨著現代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國各行各業都在利用技術的進步來突出各自領域的優勢,在此基礎上,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是進一步深化農業主體地位,優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無論是在理論基礎上還是在社會的實踐應用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國當前的農業科技服務還存在眾多的不足之處,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通過多方面的探索,加強對農業科技服務以及管理相關內容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的基本內涵
首先,農業作為發展的根本,對于我國的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在農業科技服務中,主要包含了兩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在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為農業發展創造出來的一些優秀的成果,這些都是以農業科技的自然原理為基礎得以實現的,并且在此基礎上,利用多種途徑將這些發展成果傳遞為接納者,有效的促進了農業生產操作方式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在整個農業體系中,不僅包括了農戶自身,還有農業合作社以及相關的企業等,他們通過對科技的應用,將生產活動更加貼合市場的需要,從而獲得更加理想的效益,并將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問題向科研者得到反饋。這是農業科技服務中兩點重要的內涵。其次,在農業科技管理中,與農業科技服務具有一定的差異,在這一概念中主要是在科技流通的創新環節得以實現的,以參與主體為中心,通過特有的目標集合在一起,并且共同為這一目標作出努力,方式以及組織等相關的內容可以是多樣化的,在整個過程中,都是由參與主體自行加以控制,對于現代化的農業發展建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農業科技服務與農業科技管理的過程中,二者既具有相似之處,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點,例如前者更加注重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能夠在互動的過程中實現農業的發展,是一種外向性的表現形式。而后者是對現有的權利與義務進行再分配的過程,與之相反,屬于內向性的表現形式,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不但可以有效的促進整個農業發展水平的進步,還能使之形成一個更加完善的生態系統,在崇尚生態化的今天,這一系統的形成無疑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2、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的基本特點
將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體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首先一個特點就是主體復雜性,因為在整合的過程中,其中涉及了眾多的單位,例如農業企業,又包含了農業企業中的科研單位,還有合作社等等,這些都是農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主體,為農業創造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其次是具有階段明確性的特點,在農姜曉峰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四0五隊遼寧鞍山114000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貫穿在整個農業服務的進程中,尤其是在創新以及流通的過程中,這一變化極為明顯。在創新階段,主要是農業院校以及在企業中得以實現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就是通過對某一技術的發明與再創造。另外一個階段是擴散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要對技術加以推廣,使得更多的農戶了解科技手段,應用科技手段。還有一個階段屬于接納階段,科技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主要還是需要得到應用效果的見證,只有農戶看到了發展的希望,才能普遍的接受這一技術手段,所以在科研成果的接納階段,更加需要對某一科技的認知,為今后農業的創新發展作出突出的貢獻。最后一個階段是對信息的反饋,整個農業科技推廣的過程中,只有發現不足并且改正不足才能實現農業的進一步優化發展,因此才要向農業科研機構反饋信息。
3、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的基本作用
將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進行有機的結合,主要是為了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眾所周知,在我國建設的過程中,城市的發展十分顯著,但是鄉鎮卻在資源以及發展途徑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影響,這是造成城鄉發展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城鄉經濟的差距不能有效的縮短,那么對于鄉鎮居民的生活以及收入等都會具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基于這一情況,通過將科技服務與管理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得以實現。在內外兼修的發展契機下,根據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以“賦權”的方式激發其潛力,同時加大外部資金的投入,共同實現農村經濟的發展,這樣一來我國城鄉之間的距離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縮短,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新鮮的理念以及資本。另外,可分層性地為農民提供科技成果。農民按照其生產規模還可被分為大戶與散戶,兼業戶與純農戶,他們之間由于生產規模與收入來源不同導致的風險承擔的預期也有差別。相比而言,大戶與純農戶對農業新技術更具有敏感性,但在采用新技術時具有保守性;散戶與兼業戶由于其生產規模較小,收入來源多樣,因此對新技術的采用具有滯后性,但在模仿先進農戶時又具有積極性。另外,按照農民新科技采納的時間長短,又可將農戶采納者分為創新者、早期采納者、中期采納者與落后者等。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要求對不同的農戶采取區分性原則,不能進行填鴨式的科技注入,必須依據不同的農戶生產心理與生產模式去推廣一項科技成果。
4、結語
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村信息化的推進和農民素質的普遍提升,農民對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只有通過農業科技服務與管理宏觀上的指導與微觀上的觀察來調各種體系內部的主體,從而形成一個富有活力的系統,各體系之間才能形成有效溝通與對接,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參考文獻
[1]丁楠,周明海.科技非政府組織參與農業科技服務問題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0(5):133-138,144.
[2]梁敏輝,吳磊.我國農業科技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集團經濟研究,2007(13):165-166.
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是實現農業科技向農業生產力轉化的重要載體和中介環節,其服務流程始于農業發展的需要,終于農民滿意度。故而,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構建可以借鑒流程再造思想,以促進農業發展和提升農民滿意度為導向,打破原有組織分工的束縛,改善科技服務體系內外部環境,以更好地適應農業發展對農業科技服務的新要求。農業科技服務體系與流程再造的辯證關系農民滿意是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的目標業務流程再造提倡以顧客導向進行組織變革,鼓勵給員工授權和正確運用信息技術,以達到適應快速變動環境的目的,根本目標就是要建立“把顧客需求放在中心地位”的流程體系[2]。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流程再造就是要通過組織變革、地方授權等方式增加公共財政對農業科技投入的比重,優化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立農業科技服務跟蹤制度,提升農業科技服務的效益和質量,以增進農民對農業科技服務的滿意度。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根本途徑業務流程再造是根據組織發展的戰略規劃,對組織各項運作活動及其細節進行重構、設定與闡述的系統工程。組織流程再造必須以組織發展戰略為指導才能明確組織再造的方向,提供組織再造的動力[2]。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要始終以實現農業現代化和維護國家農業安全為戰略目標,對農業科技管理思想、體制機制和資金技術等方面進行優化重組,為實現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分析
從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來看,我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效果遠未達到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國的要求,建立高效、優質、完善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任重而道遠。體制環境尚未形成我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形成于農業發展模式變革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時代背景中,雖然我國于1993年頒布了農業科技服務領域的第一部國家級法律《農業技術推廣法》,各級地方政府與行政部門也在本地區農業發展實際的基礎上制定了相關農業科技服務政策,但總體而言,我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供給嚴重不足,以“指導、激勵、監督、問責”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體制環境尚未形成。投入力度亟待加強強有力的資金、人才和物質投入是確保農業科技服務體系良性運行的保障。資金方面,現代農業的發展關鍵在于農業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地方農業科技服務機構的資金缺口持續擴大制約了農業技術的使用和推廣[3]。人才方面,基層農業科技服務專業人才匱乏,培訓機制尚未形成,高校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難以滿足農業科技發展需求。物質方面,現代農業的技術裝備供給失衡,有的地方缺少必要的專業儀器,無法應對突發性的農業災害,農業風險抵抗能力較弱??萍汲晒D化率低有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取得6000多項農業科技成果,但轉化率只有30%~40%;2009年,我國農業科技成果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只有48%,比發達國家大約低了30個百分點[4]。目前,政府部門是農業科技推廣的主體,農業科技推廣由于缺乏充分的論證和調研,常規的、單一的農業推廣技術占了較大比重,難以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部分地方政府不顧農民意愿強制推廣科技成果,損害農民切身利益,導致農民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動性不強,造成資源嚴重浪費。管理運行機制不暢目前,我國基層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是按照專業設站,種植業歸農業行政部門管理,畜牧業歸縣級畜牧局管理,農機站歸農機局管理,水產站歸水產局管理,農村水利歸水利部門管理。農業技術服務部門各自為政,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條塊管理既增加了農業科技服務的管理成本,又造成管理職責不清,無法滿足農業技術應用綜合發展的要求。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傳統的農業科技服務部門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沿襲至今的相對獨立的部門,伴隨農業科技的迅速發展和農民對農業科技服務的新需求,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勢在必行。1)農業科技是關系到糧食安全的國家戰略。201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必須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農業科技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農業科技的使用和推廣有助于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為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參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農業科技產品有效供給提供保障。2)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全面展開。國家農業科學數據中心于2010年建設完成,并在12省開展“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加快了涉農資源的信息整合;2010年11月,由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創建的“農業科技網絡書屋”正式開通,實現了農業技術信息的適時和交互傳播,極大地提高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5]。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極大地方便了農業科技的引進和推廣,拓寬了農業科技服務平臺,為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創造了技術條件。3)農業科技服務人員隊伍建設不斷加強。2009年11月以來,農業部啟動了全國農民田間學校教師培訓計劃,參訓學員回到當地后已舉辦6個省級師資培訓班和水稻、小麥、棉花、蔬菜、茶葉、水果等農民田間學校150余所,共培訓農民約6000人[5];此外,農家書屋、農村流動書店、農業職業技術教育推廣、大學生村官等工程也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農村科技服務人員,為農村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奠定了人力資源基礎。4)管理觀念的變革促使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流程再造。傳統管理理念是以資源稀缺性原理和投資收益遞減規律為理論基礎的,但信息時代的管理理論則是以知識的無限性和知識投資遞減規律為指導的管理思想,在新經濟時代,人本思想將成為現代管理的核心思想[6]。農業科技服務工作的本質是以獲取和傳播農業科技為核心的服務性工作,農業科技服務不僅需要資金、技術,更需要情感和態度,農業科技服務人員要與農民充分溝通,交流協作,不斷滿足農民對農業科技產品的需求。
1.1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供給需求結構不合理
農業科技的發展和每項農業科技成果的產出,最終都要服務于農業,要有利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農產品質量與產量的提升?,F階段,我國在農業領域的科技成果總量雖多,但結構上卻存在偏向于雜交水稻、抗蟲棉等局部,在其他農業領域科技成果產出相對少很多;同時,很多農業科技成果在研發期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真正的應用與實踐卻總是以失敗告終,其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的適用性較差,實際應用價值不高導致的。在需求方面,由于農民的總體科技文化素質較低,農村整體科技文化水平導致對農業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農業科技成果的風險成本也不利于農民真正地實現科技成果的應用。
1.2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體制問題
在我國,農業的科研管理的主體基本上還是以政府為主,這種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業科技成果的管理體制有2個比較突出的弊端。首先,政府為主導的農業科技成果管理,其成果管理主體與測評主體是政府,不利于農業科技成果與市場的對接,易出現所研究的農業科技成果投放到市場上時效益不佳,不能得到真正的應用。其次,政府作為農業科技成果的管理主體,而農業科技成果的產出一般以農科院校為主,這就易產生很多高校或者研究所,在進行農業科技研究時是為了科研在搞科研,所研究的成果在最初可能其實際的應用、科技成果的轉化都存在效率低下或不切合農業生產實際的狀況。
1.3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制度問題
近年來,我國實行的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有部分地區的基層農業人員退出了事業編制,很多具有較高學歷和業務水平的人員離開了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從事其他工作,再加上農業推廣部門的工作繁重,但總體平均的薪資水平卻很低,這嚴重影響了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也不利于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人才引進,嚴重阻礙了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業、農村的順利推廣。此外,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機構過于單一,缺乏。另外,事業單位等中介機構的幫助,也導致我國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與轉化效率一直低迷不振。
2促進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建議
2.1建立科學的供給體系
供給與需求這兩者的關系,首先,要明確以需求為導向的供給才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供給,所以解決需求是首先要提到的,想要提升或者更加明確農業科技成果的需求,應先做到農業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這樣才能使農業科技的需求更加明顯。其次,建立以市場為主導農業科技管理機制,實現農業科技成果的優勝劣汰,將農業科技的研究轉向能夠提供更加實用的農業科技為主,轉變農業科技研究人員的思想,形成農業科技供給的針對化與合理化。
2.2加強農民教育培訓
農民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基層用戶,其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識對自身是否接受農業新技術、新成果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很多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失敗的原因是農民本身不愿接受新成果、新技術,而并不是成果本身的問題。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完善農民培養教育體系,在充分了解地區農業生產特點的基礎上,建立穩定、科學的培訓體系,開展對農民的繼續教育。農民的綜合科技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這會讓他們自身意識到農業科技的重要性,提升對農業科技的需求程度,有利于農業科技成果真正轉化成為農業、為農民、為農村服務的堅實力量。
2.3健全相關鼓勵性的政策制度
1.1檔案管理信息化可以確保農業決策方向的正確性
只有加強對農業科技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才能在農業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使相關人員準確把握農業發展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經營方案,提高農業發展效益。
1.2檔案管理信息化有利于農業科技部門及時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農業科技發展朝著復雜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農業不僅要面對國內市場的競爭,也要在世界之林立足,如果在經營的過程中沒有收集詳細的檔案材料,不了解自身的發展情況,就很難制定出規避風險的策略,也不能有效解決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檔案管理信息化能維護農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例如,在雇傭關系中,一旦發生賠償情況,員工和農業決策者可根據檔案資料進行合理索賠。
2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2.1檔案管理體系存在漏洞
農業科技檔案的管理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檔案的分級化管理,農業科技檔案管理體系不完善,很多管理規章沒有在審查的基礎上落實,沒有建立有效的農業科技檔案管理評價機制,檔案的管理和控制具有不徹底性。
2.2沒有樹立現代化的農業科技檔案管理意識
沒有采取有效手段進行檔案管理,沒有根據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檔案進行跟蹤,在管理檔案時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不強烈。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沒有制定相關的信息化制度約束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行為。
2.3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沒有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
在檔案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沒有及時更新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的知識儲備,沒有根據社會的發展提高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的思想覺悟。
2.4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知識面窄,對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知識僅僅略知一二,在進行農業科技檔案管理時,也沒有聯系其他學科的知識,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有待于完善,沒有及時更新知識,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跟不上時展步伐。
3促進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要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
在檔案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提高思想覺悟的基礎上,更新自身觀念,摒棄那些與信息化建設不相符的觀念,樹立依靠科學技術進行檔案管理的新觀念,樹立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農業科技檔案管理觀念,將檔案的被動化管理轉變為主動化管理,使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順應時展,提高部門經濟水平。
3.2提高農業科技檔案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提高農業科技檔案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是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檔案管理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的專業知識,覆蓋的知識面非常廣。因此,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不僅要研究檔案學知識,也要不斷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要提高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完善并不斷更新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使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根據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年齡、性格等特征進行分級管理,定期培訓,提高其職業技能和道德素質,以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
4結語
從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提供的服務看,主要任務是執行青島市農委指派的推廣任務,主要包括關鍵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動物疫病及農業災害的監測、防治,農業公共信息和農民教育培訓,主要通過在農忙時節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現場講解示范指導,發放科技宣傳資料,定期組織農民技術培訓等方式將農業科技推廣到戶。例如2009~2012年實施的“青島市百萬畝果蔬花卉現代示范園建設項目”,根據青島市區域布局、生產結構以及各市農業產業特色,市財政撥款,建設糧食、蔬菜、果茶花卉和花生四個特色品種的示范基地,通過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推廣如設施栽培技術、培肥地力、綠色控害技術等關鍵技術,依靠基層農技推廣員開展“綠色證書工程”、“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新型農民創業培植工程”和“農民遠程培訓工程”等多種形式的農民科技培訓,從技術推廣和農民培訓兩方面保障了該項目的落實推進。從青島市農業科技推廣機構發展演變的歷程看,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以及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青島市農民增收、農業增產以及農業轉型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持。然而,隨著青島現代都市型農業的發展,現行農業科技推廣不論是管理體制、機構設置、推廣內容、推廣方式、推廣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問題都日益凸顯,難以適應并滿足農業轉型需要。
2青島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存在問題分析
為更好地了解青島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狀況,發掘存在問題,為進一步改革完善青島市農業科技推廣提供決策建議,課題組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對來自膠南、膠州、平度、萊西、即墨五市來我校參加青島市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班的150名基層農技推廣員及其對口服務村的400名農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34份和352份,有效率為89%和88%,較為全面和深入地把握了青島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狀況和存在問題。
2.1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管理體制不完善,機構設置不科學
目前,除了個別區市外,青島市絕大部分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直接受鄉鎮黨委、政府和區市農、林、水務業務部門的雙頭領導,鄉鎮黨委、政府負責農業服務中心人、財、物的管理,以及推廣人員的職稱評聘、薪酬福利,區市業務部門只負責相關業務的分派與指導,這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必然導致政出多門,多頭領導,政府管理和業務職能混淆,不可避免出現推廣員任務的重疊性和多樣性及工作效率低下的結果。另一方面,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管理體制不順,農業服務中心是隸屬于鄉鎮黨委、政府的事業單位,必然決定鄉鎮黨委、政府對其擁有直接管理權,由于鄉鎮工作繁雜多樣,常把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當作行政干部使用,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其本職工作———農、林、水利、畜牧業生產技術推廣和指導、動植物防疫和檢疫、水土保持監測等職能被削弱,推廣服務功能弱化。調查發現,51.4%的農業科技推廣員的工作是從事本職農業技術推廣,余下的48.6%的人則在完成鄉鎮政府指派的非推廣任務,或是滿足農民其他需要。座談會上,推廣員也反應工作內容繁雜,有時需要身兼數職,從事一些非專業性工作,比如農業保險、防火防汛宣傳、落實惠農政策、計劃生育政策落實、等等。
2.2推廣經費財政撥款不足,缺乏履行公益性職能的經濟保障
農業科技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屬于公共物品的范疇,政府理應為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的主體。當前,青島市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用于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應用的三項經費偏低,被擠占或挪用的情況較為明顯,農業服務中心大多數編制內財政經費不能落實到位,人員經費不足,導致推廣項目缺乏資金,基礎設施和裝備落后,工作環境條件差,推廣手段方式落后,農業科技推廣缺乏履行社會公益性職能的經濟保證。調查中,有40.5%的農業技術人員工資在3000元以下,福利待遇情況不容樂觀,下鄉經費、辦公條件、技術裝備不足,嚴重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和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2.3推廣人員考核激勵機制不活,制約了農業科技推廣的有效運行
目前對農業服務中心推廣員尚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勵機制,責、權、利沒有很好地結合。一是推廣員進入推廣系統缺乏相應考核。由于推廣機構編制少,為了維持推廣工作的正常運轉,存在政策性安置人員以及臨時招聘人員充抵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現象。訪談中了解到,萊西、膠南此現象比較明顯,農業服務中心正式編制人員少,萊西五人,膠南九人,余下全部是“雜牌軍”。這種臨時拼揍的人員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經驗,難以擔當農技推廣的重任。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目前農業服務中心農技人員的職稱晉升、薪酬發放更多依靠的是資歷和年齡,能夠有效激發工作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尚未建立,作為有效激勵方式的教育培訓,目前還難以較為普遍的應用。調查顯示,僅有24.3%人員能得到每年培訓的機會,51.4%的農業技術人員2~3年才有機會接受培訓,甚至有20%以上的人員幾乎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由此也導致了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低、知識結構老化的問題。青島基層農業技術人員中43.8%是本科以下學歷,其中13.5%的人員只有高中學歷,獲得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只有5.4%。座談會上了解到青島市農技人員年齡40歲以上居多,縣級單位以本科生為主,鄉鎮農技站工作人員的學歷以??坪透咧袨橹鳎挲g偏大。
2.4農業科技推廣方式落后,限制了技術的傳播
當前青島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比較單一,73.2%推廣員主要還是采用現場講解示范、發放宣傳資料等傳統的推廣方式,使用現代傳播方式如網絡、電視的僅占14%。從接受者看,農民獲取農業科技的渠道較為混亂,有70%以上的農民選擇向親友、鄰居學習,以網絡、電視、報紙、短信等媒體作為獲取農業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而選擇政府科技下鄉和村干部宣傳指導的只有20%[2]。從科技信息傳播與接受對照看,顯然存在農業科技服務供給與農民需求脫節錯位現象,究其原因,調查的農民認為,一是推廣內容與自己所需不匹配,理論與實際結合不起來;二是遇到問題無法及時與推廣員溝通,后續跟進指導幾乎沒有。
2.5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質量較差,農民滿意度不高
農業科技推廣必須注重市場和農民實際需求,才能激發農民在農業生產中采用新產品、使用新技術,才能發揮科技的現實效力。當前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不能滿足農民的科技需求,使得農民接受新技術、新產品受阻。調查顯示,在推廣技術是否滿足農民需要這一問題上,只有40%的推廣員認為農民十分需要政府推廣的新技術。在“農民的農業科技需求”的調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農藥、良種選用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而推廣員推廣的技術則是“病蟲害防治技術”、“田間栽培管理技術”、“農藥、良種選用技術”[2]。由于農業服務中心推廣服務未能與農民需求完全對接,導致農民對農業科技推廣評價較低,滿意和很滿意占22%,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則占到49%。農民對推廣服務評價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推廣員數量少,平均三個村才有一名推廣員;二是農業科技服務次數少;三是提供的技術理論性太強,難以與農業生產結合[2]。
3推進青島市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對策與建議
青島市作為現代化都市,現代農業建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從糧食作物的增收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科技發揮的作用相當明顯。近幾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識到科技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力量,于2012年圍繞科技創新、推廣服務等關鍵環節,開展了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2013年以科技作牽引,實施現代農業“十大工程”項目。在青島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重點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大力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的背景下,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體制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短板,成為傳統農業向以科技引領現代農業轉型的桎梏,亟需通過改革和創新等方式加以解決。
3.1理順農業科技推廣的管理體制,強化區市主管部門管理
青島市20世紀90年代末形成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的雙頭管理體制導致農業服務中心主動性和靈活性受到極大限制、推廣服務功能弱化的狀況。必須以理順管理體制作為改革的抓手,強調區市農業主管部門的管理,解決人事分離的問題。為此,可以考慮將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人、財、物的管理職能收歸區市農業主管部門管理,建立“三權歸縣”的管理體制,可以實現管人與管事的統一,保證農業服務中心從事本職工作,也有利于區市農業管理部門統一協調區市范圍內的工作安排,發揮縣鄉農業服務機構的整體作用。另外,結合青島市鎮行政區劃調整、農業產業布局以及現有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狀況,可以考慮撤銷現有農業服務中心,成立跨鄉鎮建立的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站,全面負責鄉鎮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疫病防控、農業經營管理和農產品質量監管事務,充分發揮區域站整合資源、統籌規劃的職能。
3.2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機制
政府是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的主體,要確保每年投放到農業科技的三項經費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加大對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改革和推廣項目經費的支持,保障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公益性職能的發揮;其次,在土地流轉背景下,依據農業經營主體的變化,要逐步滿足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的農業科技需求,逐步增加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動植物疫病防治、集中統一育苗育秧等推廣項目上的經費投入,針對青島市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對涉及到的重要新品種、重大新技術設立專項資金,保證農業科技示范推廣的順利開展;第三,在明確政府作為農業科技推廣投入主導地位的基礎上,推進推廣投入主體的多元化,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鼓勵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業協會等加入農業科技推廣,吸引其對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的投入,拓寬農業科技推廣經費來源渠道,尤其要注意對開展農技推廣服務的各類經營性組織或個人在稅收、信貸方面給予優惠。
3.3充分發揮農業高校、科研院所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
以政府主導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是青島市農業科技推廣的主體,為了彌補政府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本身存在的有效供給不足、服務方式滯后,推廣效率低下等問題,需要建立政府與農業高校、科研院所有效結合、充分合作的農技推廣長效機制。青島市現有農業院所10余家,擁有豐富的技術、信息和人才資源,可以為農業科技推廣提供一定的技術、成果、知識方面的支持和幫助。為此,圍繞青島市農業主導產業,農業院所與政府合作建立農業試驗示范站,開展新品種培育、新技術示范推廣;充分發揮各級各類科技特派員的價值與作用,開展各種技術下鄉、科技咨詢、農民教育培訓服務;利用農業院所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優勢,開展應用型農業科技研究與推廣,使農業科技研發推廣的取向與農民實際需求有機結合。
3.4拓寬農業科技推廣渠道,豐富推廣形式
青島市傳統農業科技推廣方式主要以田間地頭示范講解和發放宣傳資料為主,手段陳舊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技術的有效傳播。豐富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形式,除了繼續加強推廣員的下鄉下地直接指導外,還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如現代通訊和網絡信息技術,建立農業技術信息平臺,通過視頻交互、遠程控制等現代化手段,實時對農民農業生產進行指導;通過廣泛開展諸如專題技術講座、農民田間學校等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層次的農業科技知識培訓,逐步把農民培養成具有較高科技文化素質,掌握并能應用現代農業科技的新型農民;另外,強化農民合作社、農業各類協會、專業大戶及科技核心戶“人際傳播”的科技示范輻射作用,建立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的示范推廣模式。
3.5以農戶需求為導向,驅動政府科技推廣服務供給
關鍵詞:農業科技;管理工作;農業推廣
在農業產業運行及發展的背景下,需要通過對農業科技管理工作的分析,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研究中發現,在農業技術推廣中,需要采用先進的項目實踐創新整合機制,營造生態化的農業項目發展機制,并為網絡工作的項目革新提供支持。同時,在農業科學技術發展中,需要建立科學化的農業推廣工作,根據農業的發展現狀,建立科技化的網絡系統建立方式,規范產業化的推廣機制,從而形成規范性的網絡體系運行機制,為農業科技管理工作的產品推廣提供支持。
1農業科技管理在農業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業推廣人員年齡結構老齡化
在現階段農業發展中,由于歷史原因的限制,政府對農業化的推廣工作并不重視,一些農業推廣工作的從業人員主要是鄉鎮的技術人員,但他們多為編外人員,專業的推廣能力較弱。相關管理部門沒有形成垂直的管理體系,導致行政效率的整合機制偏低。統計中發現,有60%的農業技術人員年齡在50歲以上,30%以上的人員年齡在40~50歲,而且學習能力相對較低,導致農業科技管理工作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從而制約了農業推廣工作的創新。
1.2農業科技信息意識相對較弱
通過對農業科技信息整合技術的分析可以發現,在農業科技推廣及工作創新中,需要將農村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作為核心,但在農村主導產業發展薄弱的背景下,農業的地位逐漸降低,而且,農村發展中也沒有將農業作為主導,一些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導致農村地區整體的產業推廣能力降低。同時,在農業科技意識分析中,相關技術人員對農業生產的新信息技術以及新方法的接受能力較弱,影響了農業技術信息的推廣[1]。
1.3農業科技管理工作不對稱
在現階段的農業科技管理工作構建中,存在著工作不對稱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制度設計中,上層制度的設置與下層需求呈現出不對稱的問題,導致農業群體出現了特殊性以及復雜性的問題。同時,由于農業經濟效益水平相對較低,對信息化的技術需求不足,導致專業能力的提升受到影響。第二,組織工作難以構建。在農業科技管理工作構建中,其信息技術的構建以及推廣無法滿足項目的推廣需求,而且組織的觀念意識相對較差,導致人才缺少專業性的培訓,同時,在農業科技管理工作構建中,缺少針對性的品牌推廣意識,從而對農業科技管理工作的構建造成影響。
2農業科技管理在農業推廣實踐
2.1構建專業化的農業推廣實踐機制
在現階段農業產業運行及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全面提高農業科技的推廣工作,需要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構建,全面提升科技項目的推廣力度。農業發展中,需要將提升農產品質量作為核心,提高農業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農業科技管理工作構建的過程中,若產品的整體質量相對較低,會使產業在經濟發展中逐漸喪失市場份額,導致經濟效益的嚴重損失。因此,在農業科技管理工作整合中,需要制定專業性的農業自主管理辦法,改進種養模式,構建特色化的農業項目發展機制,滿足農業科技管理工作的特色化創新需求,提高農業產品項目推廣的實踐能力。同時,在專業化農業推廣實踐中,也需要建立科技的研發及整合機制,保證科研經費的合理開發,實現農業產品項目的自主產權,保證新產品、新技術以及新科技的穩定開發,從而實現農業產業推廣實踐工作的穩定創新[2]。
2.2構建可持續化的農業發展機制
在農業科技管理工作構建中,需要將農業科技管理工作的創新作為基礎,并在可持續發展農業整合中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立長足性的農業產業科技管理機制,提高農業產品項目的服務機制,提升人才的專業素養,合理利用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從而為人口素質的提升以及農業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提供支持;第二,在農業產業結構整合中,需要實現農業與農業非農產品的協調性發展,滿足農業產業的經濟發展需求;第三,在農業產業建設中,需要構建特色化的產業建設機制,實現農業項目生產的服務化以及節約化的發展目標;第四,在農產品結構調整中,需要帶動農戶發展,以專業戶帶動專業村,促進農業科技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2.3構建特色化的品牌服務推廣機制
在農業科技管理工作構建中,需要強化產品的宣傳整合機制,構建特色化的項目服務品牌,重視產品品牌以及農業標準化的項目建設,因此,在農業特色化資源轉化中,為了提升品牌的優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大力提高農業產品的質量,積極推廣并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從而實現特色化的農業產品生產機制,在農業產品加工及包裝中,需要構建環保標志,提高農產品的優質化創新;第二,全面增強品牌的廣泛性及文化性特征,積極發展農業產業的集群化、品牌的集體化,并明確地理表示,滿足產品品牌形象構建的核心需求;第三,在農產品項目設計中,需要建立可持續性的農業綜合服務體系,滿足農業產品發展的可持續性需求,避免農產品資源運用的過度消耗,促進農產品的生態化創新,提高產業的經濟價值[3]。
3結語
在現階段農業產業運行及發展的背景下,需要將農業產業的科技發展作為核心,通過對農業產業科技化的管理,進行農業產品的項目實踐以及品牌推廣,構建專業化的農業推廣機制、產品項目創新機制以及特色化的品牌服務推廣機制,從而為產業的資源優化以及項目發展提供良好依據,實現農業產業的經濟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海霞,王新迎,亢志華,等.國內外農業科技推廣“市場化”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1(6):61-64.
[2]湯國輝,劉曉光,董艷,等.協同創新大學農技推廣服務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在農業園區創建南京農業大學專家工作站為例[J].科技與經濟,2012(5):62-66.
農業科技檔案是基層農業科研單位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的關鍵,是單位發展歷程的真實記錄,是單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基層農業科研單位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的意義、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管理措施和建議,確保基層農業科研單位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關鍵詞:
基層;農業科技檔案;檔案管理
農業科技檔案是農業科研部門在農業科學研究、生產運用、基礎建設等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材料、計算材料、圖紙、錄像、照片、實物、標本等不同形式和載體的科技文件材料,是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活動的真實記錄和技術資源儲備,是從事農業科技研究、生產、技術開發的重要依據,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1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檔案的重要性
農業科技檔案是廣大科技人員在平時的試驗研究中積累和保存起來的寶貴經驗、生產試驗技術,是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科技人員辛勤勞動創造的智慧結晶,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科技檔案,將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科研技術研究,有利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有利于幫助農民提高農業產量、脫貧致富。
2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檔案管理現狀
2.1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層農業科研單位制定的檔案工作管理辦法中絕大部分都是對檔案管理員提出的要求及職責,沒有一條是規范科技人員的,即便是在單位日常管理規范中出現也只是蜻蜓點水似的一帶而過;科技人員移交科技檔案完全靠自覺自愿,沒有獎懲,缺乏責任心。
2.2農業科技檔案資料流失嚴重
廣大科技人員對檔案管理認識不到位,沒有認識到檔案對農業科技發展的促進作用,一些應該歸檔的核心材料自我保管,遺失、損壞現象嚴重,特別是一些科技人員因工作崗位變動或退休后,帶走或遺失自行保管的檔案,影響了科研推廣工作的延續性,科研檔案的完整性。
2.3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視
2.3.1檔案管理意識弱。
基層農業科技檔案是農業科研人員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依據和必要條件,然而一些科技人員不愿意將自己記載的原始資料移交檔案室,還有一部分科技人員對單位檔案管理工作不信任,應付性的上交一些檔案資料,致使科技檔案的收集非常困難,檔案管理員無法整理出完整而有價值的信息;其次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檔案管理沒有具體的分管領導負責監督與指導。
2.3.2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缺乏自信心。
檔案管理工作平凡而枯燥乏味,是一項消磨性子的活?;鶎愚r業科研單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與科研工作相比,領導的重視往往傾向于科研工作,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存在不重視的思想;即便重視也僅停留在口頭上、會議上,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導致部分基層單位檔案管理員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付出的辛勤勞動得不到肯定。
2.4檔案管理員業務素質不高
基層農業科研單位檔案管理專職人員較少,缺乏檔案管理專業人才,大多數都是兼職,工作繁忙而瑣碎,經常是心有余而力不從心。部分檔案管理員缺乏農業科技知識,對農業科研工作也是一知半解,所以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只是一般的收集資料、整理歸檔。
2.5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缺乏創新
基層農業科研單位檔案管理工作思想守舊,大部分只停留在你上交,我保管的工作狀態,工作不積極主動,欠缺創新意識,墨守成規,按經驗辦事,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局限于按照上級檔案管理部門和單位領導的要求及指示來完成單位檔案管理工作,有時產生新的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動而無行動。
3促進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對策
3.1完善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制度
明確職責和要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把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崗位責任制考核范疇,明確具體責任和要求,隨時監督,定期考核,在檔案管理制度中明確寫入科技人員移交檔案資料的規定,并實行歸檔與年終評獎、評優、科技成果申報等掛鉤,從而在制度上得到保證。首先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檔案應在下達科研計劃或工作安排時就同時向課題組下達建檔任務,并以此作為項目驗收、考核的依據。課題組負責人要分階段進行科研文件、試驗材料的收集、積累,在每一項研究工作結束后及時整理成冊,審查簽字后上交檔案室進行歸檔,從而保證所移交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成套性;其次要指定一名領導負責監督,對沒有按要求及時上交檔案資料的課題組給予相應的處罰,對于完成較好的給予獎勵。
3.2加強宣傳,增強檔案意識
大力宣傳農業科技檔案的重要性,使廣大科技人員進一步認識科技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積極自覺支持檔案室工作,提高科技人員主動歸檔的自覺性;加強對檔案法及國家關于科技檔案管理辦法的宣傳,增強科技人員的檔案意識。
3.3加強培訓,提高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目前基層農業科研單位要全面引進檔案管理研究專業人才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加大現有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顯得尤其重要。加強檔案管理專業技能培訓,盡量為科技檔案管理員創造學習機會,強化檔案管理專業知識,通過培訓提高檔案管理業務水平,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加強農業科技專業知識培訓,熟悉本單位科技研究工作的任務;加強計算機應用知識培訓,掌握檔案管理系統應用操作技能和科技成果信息檢索方面的知識,使農業科技檔案管理更加高效規范。
3.4解放思想,開拓創新
基層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員,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勇于創新,改變工作方式,變被動為主動,走出檔案室,適時參與或了解本單位、本部門的各項活動,主動跟蹤課題研究進展,與科技人員合作互動,及時收集相關資料;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檔案資源,盡力為科技人員做到雨前送傘,雪中送炭,從而增強科技人員上交檔案的積極性;不斷更新知識,加強學習檔案管理綜合知識,增強創新意識。
總之,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是基層農業科研單位健康發展的需要,是單位各項研究工作的有力證據,是單位工作不容忽視的部分,做好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將會更好的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為農民脫貧致富做貢獻,然而基層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是機遇和挑戰并存,希望和困難同在,只要領導重視,全體科技人員積極參與,檔案管理人員正視現實、抓住機遇、知難而上,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將會邁上新的臺階!
作者:楊書彩 單位:德宏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