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5:56: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生法律法規常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按照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完善在校學生知識結構,使法律知識成為學校的必修課內容,努力形成漸進、科學、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建立和健全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全方位青少年法制教育網絡,以加強在校學生法制教育為重點,努力使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在工作理念上與時俱進,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實現創新,在規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新進展,切實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障和減少小學生的違法和犯罪,實現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具體要求:
一、進一步明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其作用。
隨著社會上違法犯罪驚人的低齡化,法制教育在德育領域中的必要性顯得尤為突出,而學生的違法犯罪是一種相當復雜的社會現象,其發生的原因涉及學生本人、家庭、學校、社會等方方面面。學校教育中是否實施科學的法制教育,家庭各成員是否能對其進行積極的正面領導,社會特別是學生所處社區是否能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都決定著學生對法律法規以及社會公德的遵守狀況,而在這些諸多影響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因素中,法制教育所能帶來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
通過法制教育,我們可以使學生了解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形成初步的法制觀念和遵守法律的習慣。通過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必要的指導,使家庭成員與學校同時進行該方面的教育。通過學生,指導他們進行普法宣傳,從而為學生營造一種文明的社會氛圍,進行環境教育,所有這些都必須通過法制教育來實現。
因此,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每一位老師、每一位班主任、輔導員必須充分認識法制教育在學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扎實有效地展開法制教育,從而有效地限制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二、法制教育對象及教育內容。
學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對象為在校學生,以及學生家長、教育內容為:小學各學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素材;《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的內容中也容納了很多的教育材料?!额A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各種法律法規的學習以及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如《交通法》、《教師法》。
三、教育步驟及方法。
法制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必須有精細的計劃和嚴密的實施以及規范的過程管理,并配套齊全的制度予以保障。
1、行為規范教育。
本學期我校法制教育可先從《守則》和《規范》為切入口,通過《守則》和《規范》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要求各個學生能記、會背、能對照、會執行,同時利用電視臺、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陣地進行有關學校課間、午間紀律、就餐紀律、放學紀律等各項規定的宣傳,讓學生懂得守紀是守法的最基礎的環節并自覺遵紀守法。
2、法律常識教育。
對學生進行于之密切相關的有關法律常識的教育?!段闯赡耆吮Wo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教師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等。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秘書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和責任,自己所擁有的權利。
3、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德的養成教育。
通過法律常識的教育,接下來就可以明確地向學生指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知道法律、法規有法律的約束力和強制力,要學會對自己行為的控制。
4、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
要讓學生知道各自的含義。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許別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必向別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自強是指自己要有一種奮發向上的態度。
關鍵詞:語文;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3-288-01
少年兒童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質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的強弱,更是一個國家法制建設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的重要標尺。對小學生從小進行法律意識培養和法律素質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葉圣陶曾經說過:“學語文,就是學做人?!爆F行語文教材中涉及法制教育的素材有很多,是滲透法制教育的最佳途徑。語文學科中蘊涵著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我們應當充分挖掘教材,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結合實際,進行學科滲透,巧妙地融法制教育于語文教學之中,讓學生從小就樹立法制觀念,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充分、合理、科學地挖掘語文課程中的法制教育資源是一種現實、可操作而又有實效的途徑。憑借學科特點,讓法制教育取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樹立法制觀念
語文課堂教學是實施小學法制教育的主要場所。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代,學校教育也已不能僅僅滿足于對知識的獲取和積累,學生也不應僅僅具備讀寫計算能力,更要求他們具有生存能力,而語文教學在完成學校德育工作任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因此,教師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應憑借學科特點,挖掘教材內容,既注重情感的熏陶,又進行法制方面的引領。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滲透,讓學生從小就有法制觀念,知道用法律保護自己,養成懂法守法的習慣。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必須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法律知識有機結合,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三年級下冊課文《李廣射虎》講述了飛將軍李廣在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一支白羽箭深深地射入老虎(石頭)中的故事。我在帶領學生體會李廣將軍的力大無窮與神勇無比的同時,將問題深入一步,問學生:“老虎是國家珍貴的保護動物,我們是不能傷害它的?,F在有些人鋌而走險,捕殺老虎、藏羚羊等國家保護動物來牟取暴利。你們怎樣看待這件事情呢?”學生經過討論、交流,明白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懂得了捕殺野生動物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是犯罪行為,從而使學生的法制意識得到增強。
二、在綜合實踐中模擬,形成法制道德
利用語文綜合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特色?!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可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币虼?,開展綜合性學習自然也為學生創設法制氛圍的絕佳途徑。教學中,我積極縮短教學與生活的距離,將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統一起來,主動拓展教學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從而巧妙地滲透品德教育、法制教育。
三、在習作活動中關注,規范法制行為
習作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它既是個體對生活現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個體對生活實踐的獨特體驗。在習作教學中引入法制事件,誘發學生思考、分析、反思、討論。如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道德觀察》《法治在線》《大家看法》等欄目深受觀眾的喜愛,原因不僅是由于它們在選題貼近百姓生活,普及法律常識,而且還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個好標題。利用這些媒體資源可以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提高習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夠以這些特殊的案例,引發學生的思考,表達自己的看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在小語習作中,有很多內容要求學生關注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善于用法律標準來明辨是非。在習作中,我還利用寫日記這一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學生在寫日記時說的是真話和心里話,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時,寫日記能規勸自己上進、自省,勸別人改過。讓學生聯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規范行為,乃至違法犯罪現象,通過日記這個載體進行內心的真實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時教師通過批閱,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健康指導,針對性地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在口語交際中討論,確定法制認知
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圖片1
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圖片2
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圖片3
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圖片4
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圖片5
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的內容:法律小故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在樓道上堆放雜物、在公共場所或在家里制造噪音。”這些事情看似小事,其實都和法律有關。
在我們居住的小區,有部分人喜歡在樓道上堆滿雜物。平時大家都不怎么在意,只要過得去就行了,所以就沒人管。有一天,不知道誰家把二十幾盆蘭花擺在了過道上,大家走路都小心翼翼。雖然大家心里不舒服都只在私下議論:“是誰呀?”“太沒有公共道德了。”一個腿腳不方便的叔叔走那過不小心打碎了幾盆蘭花。擺蘭花的那家人就和叔叔吵了起來還要叫叔叔賠。鄰居們看了都過來勸。我當時在想:“怎么辦呢?如果家家都這樣的話,那還創什么文明城市呢?”事后我看成都電視臺有一個節目叫《庭審進行時》上面講了一個跟這個差不多的案例,法官最后判擺雜物的人把東西搬回走。因為樓道是公用區域,不是私人財產,這個人違反了占用公共區域法。哦,原來法律就在我們身邊。
平時在家里唱歌、跳舞覺得影響不到別人,其實在國外如果你在家里唱歌、跳舞,聲音大,影響了鄰居。鄰居們就會去投訴你,嚴重的還可能讓警察抓你。不過,最近幾年我國這方面也在加強管理,每年高考、中考國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規不能影響考生有良好的學習和休息的好環境。
所以,我們從小要學法、懂法,就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的資料:青少年法律常識
1、青少年的法律概念是什么?
青少年的年齡界限定在13周歲至25周歲。它既包括一部分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法學界關于青少年犯罪是界定于此年齡段);也包括一部分19—25周歲的已成年人(統計青少年犯罪率即界定于13—25周歲)。
2、開展普法活動對青少年有什么意義?
可以增加青少年對法律的認知,同時可以減少青少年犯罪率。因為青少年處于成長階段,對法律,對社會的認知感很模糊,所以可能會產生不健康的心里,如果受 到不法之徒的誘使,還可能會導致犯罪!所以開展普法活動對青少年對社會都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這樣可以使社會更安定,而且還可以使青少年有良好的心里素質。
3、青少年如何培養自己的法律意識?
從身邊的小事和細節就培養起保護自己的法律意識,可以通過網絡、書籍、電視、課堂學習法律法規的理論知識,在生活中和城市的各個角落都加以實踐,不斷樹立起保護自己的法律意識。 從點滴細節學起,充分發揮青少年的好奇、好動、求知的特性。
推薦其他主題的手抄報資料和圖片作為參考:
1.2015年全國法制宣傳日手抄報資料
2.關于法制教育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3.2017法制教育宣傳日手抄報
一、推進法律進機關
(一)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我局要聘請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常年法律顧問。建立法律顧問登記管理制度,建立重大決策和疑難點案件、熱點律師參與制度。
(二)開展機關學法用法活動。局中心組、黨組(擴大)會議每年邀請法學專家開展1次專題講座。我局建立中心組會前學法制度,全年會前學法不少于2次。機關干部每年學法不少于40個小時。每年開展1次集中執法培訓,舉行依法行政考試(考核)。加強對政務服務中心、群眾接待中心等機關服務窗口人員的法制培訓。
(三)創新機關普法載體建設。在建設網站設置普法專欄,完善服務大廳法制宣傳設施,把機關相關股室、政務窗口打造成普法示范窗口。組織開展優秀法制新聞、普法專欄評選。
二、推進法律進學校
推進學校法制教育“五落實”。編制完善中小學生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和普法教材,落實法制教育教材、師資、課時、經費、考試。深入中小學開展遵紀守法意識和相關建設法律常識教育。中等職業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與特定職業崗位相關的法律法規教育。
三、推進法律進鄉村
(一)開展“法制服務進萬村”活動。深入鄉村開展法制咨詢、法制宣傳,每年集中開展活動不少于2次。我局每年派律師和行政執法人員,為聯系鄉鎮村組(社區)擔任法律顧問,每年辦理法制援助案件不少于2件。
(二)加強農民學法用法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和“誰用工、誰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利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春節集中返鄉、外出勞務技能培訓等時機,每年集中開展勞動合同、安全生產、依法維權等相關建筑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不少于2次。每年到“掛包幫”、定點幫扶村開展1次集中法制宣傳。
(三)創新農村法制宣傳教育載體。協助幫扶村辦好農村廣播法制宣傳教育節目。利用農閑、趕集、節慶等時機,開展法制趕場、發放普法讀物和普法宣傳用品。
四、推進法律進社區
(一)大力推進“法制服務進社區”活動。建立健全社區法律顧問制度。建立社區法制服務小分隊,深入社區開展法律服務、法律顧問、法制宣傳,每年集中開展活動不少于2次。
(二)加強社區重點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加強社區青少年、上崗職工、流動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法制宣傳教育。組織單位駐地社區工作人員、居民樓長、社區居民代表組織集中學法培訓。
(三)加強社區法治文化載體建設。協助聯系社區啟動建設1—2個法制公園或法制廣場、法制長廊、法制文化景點、大型戶外公益法制廣告等特色亮點工程。積極開展社區法治文藝演出、社區道德講堂、法制講座等活動,向廣大社區居民傳遞法治理念,傳播規劃建設法律知識。
五、推進法律進寺廟
深入宗教場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加大寺廟管理委員會(所)工作人員、駐寺干部和鄉村基層干部的法制培訓力度。開展對主要教職人員、寺廟民主管理委員會成員的建設法律集中法制培訓。面向僧尼和信教群眾,編制發放普法讀物,加大寺廟書屋中法律讀物的比重。
六、推進法律進企業
加強建筑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法治文化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宣傳櫥窗、內部刊物、局域網絡等的宣傳功能,豐富企業法制宣傳的內容和載體。鼓勵和支持建筑施工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創新開展法治文化活動,每看評選一批優秀企業法治文藝作品。
七、推進法律進單位
一、教師轉變觀念,教學中加強滲透法制教育的意識
事實上,在新課改培養目標下,小學數學教材設計了大量生動活潑的情景,許多教學情景都含有潛在的法制教育元素,教育性極強。小學數學教師要樹立和強化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觀念和意識,將法制教育列入教學目標。在備課和教學實施過程中積極挖掘數學教材中的法制元素,開展數學教研活動時要將此列為研討內容。以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如講授《認識人民幣》,通過給學生展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配以圖片說明,指出人民幣的特征和防偽標記,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體會人民幣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并有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相關內容,教學生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
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可結合課本中練習辨識交通標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內容,學生通過討論,增強對交通標志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識,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在學習統計知識教學《統計與可能性》時,結合課本練習“全國47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情況摘要”和“上海市的空氣質量日報情況摘要”以及對空氣、空氣污染、空氣與人體健康、空氣污染指數,以及空氣質量狀況的介紹,可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有關法律知識,教育學生愛護環境。
二、教師加強學習,提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能力
法律意識的形成源于生活,為了在課堂中滲透教材中所蘊含的法律知識,抓好法制教育,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學習和研究,提升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能力。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學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養,每位小學數學教師都應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列為學習內容,去研讀領悟。只有教師知法、懂法,才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自覺地向學生講法,否則就可能對小學數學教材中存在的契機“視而不見”。
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也要深研教材,善于研究教學活動,在相應教學內容、環節、形式中去發現契機。法制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教師要關注社會與生活,注重調查研究,講究方式方法,善于創設話題,把法制教育寓于數學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在蘇教版教材中,在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時,結合課本中有關納稅習題和納稅知識的介紹,安排學生進行調查,了解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法制教育,不但讓數學教學不再枯燥,也讓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學習結果更加有效。
三、教師把握好度,以免將數學課變成法制課
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明確數學知識的傳授與法制教育的關系,應以數學知識為主,法制教育為輔。教師在課堂上要把握好度,法制教育不應占用太多教學時間,以免將數學課上成法制課。課堂上,滲透法制教育在內容上要尊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要以數學知識為基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分量上要恰到好處,不可為了滲透而滲透,切忌不顧數學知識牽強附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將教學內容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既不能把數學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忽視教學內容中蘊藏的法制教育元素。教師要明白滲透法制教育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而非設置專門時間來進行法制教育,在課堂中滲透教育的內容根據數學教材內容確定。教師無需改變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也無需重新編印專門法制教材。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沒有固定時間,教學中很多內容都可以找到法律知識的滲透點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一、“法律進社區”工作概況。
隨著當今形勢的發展,“單位人”逐漸轉變為“社會人”,大量的糾紛矛盾都集中到了社區。如何化解社區矛盾糾紛,維護社區穩定,自然離不開對法律的需求,離不開依法管理。我局由此認識到,法律服務進社區是社區建設的內在需要,是提高居民法律素質的需要,是提升社區依法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如何積極利用社區資源,將法律服務送進社區,是新形勢下深化和發揮司法行政工作職能作用的關鍵所在。2000年初,提出了“法律服務進社區”的工作思
路,以維護社區穩定作為司法行政工作的著眼點,以滿足社區居民對法律服務的需求為切入點,借助社區工作為平臺,積極在社區開展法制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服務,安置幫教等工作,將司法行政工作真正扎根到社區。2000年,通過制定下發《xx區依法治理實施方案》,明確“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實施步驟和運行機制,確保了“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的順利開展。2002年8月再次結合市司法局“法律進社區”工作部署,為深入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我局又制定下發了《xx區關于法律進社區工作實施方案》,對法律進社區工作進行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真正將法律進社區工作落到實處。
二、法律進社區工作具體做法。
1、圍繞“四個主題”普法,做“細”法律進社區工作。
社區是由千家萬戶組成的“大家庭”,各成員之間由于性別、年齡、文化、職業等不同,個人的興趣愛好也有所不同,因此社區普法存在較大的難度,為了使社區內的所有居民都能接受普法,提高法律素質。針對社區不同的普法對象,我局因人施教,積極圍繞“四個主題”普法。即:針對社區群眾,開展“法進萬家”主題普法。設立社區法制宣傳欄,每月滾動刊登一期“法律知識趣談”、“依法辦事你問我答”等法律知識;在社區舉辦假日學校,講授與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民法通則》、《婚姻法》等法律法規;在社區舉辦以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等群眾關心的法律知識為內容的“社區家庭學法競賽”活動;積極利用社區資源組建“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積極參與社區法制宣傳普法教育活動,通過舉辦“18”法律服務廣場法律咨詢活動,認真解答群眾關注的“如何打官司”、“勞動仲裁維權”、“辦理公證須知”等熱點問題;通過制作有關“拆遷、房產、稅收、環境衛生”等內容法律問題解答卡,發放到社區居民手中,讓社區群眾不出社區就能了解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全區共設置社區普法板報櫥窗300余塊,舉辦各類法律知識講座70余,舉辦社區法律咨詢80多場次,解答群眾法律咨詢近萬人次。針對社區青少年,開展“法伴成長”主題普法。社區內中小學生年幼、思想不成熟的特點,舉辦社區小學生法制夏令營;開設“學生法律常識講座”、和“法制故事會”;邀請法官、檢察官走進社區,以青少年身邊發生的案例和他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為主要內容,為他們講授相關法律知識,教會他們如何學法、守法、用法;組織社區青少年走進監獄,聽失足青少年現身說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針對社區特困家庭,開展“法與維權”主題普法。通過社區設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隨時隨地為社區弱勢家庭提供義務法律咨詢,對一些身體殘疾和年老提弱的人員,將他們關心的下崗再就業、最低生活保障費的發放、垃圾費的收繳、房屋拆遷、禁毒禁賭等熱點、難點問題相關法律法規,制作成法律知識問題卡,發放到他們手中,使他們不出家門,就能學習掌握有關法律法規,提高他們法律維權意識,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針對社區流動人口,開展“法伴我行”主題普法。通過深入社區舉辦外來流動人員法制夜校,對外來人員開展通俗易懂的系列普法教育。邀請公安、檢察院、法院、勞動、計生等部門人員為社區外來人口講授如何依法解決勞動仲裁、工資拖欠、人身傷害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圍繞懲治打架斗毆、、無照經營、偷稅漏稅、制作販賣假冒偽劣產品、私搭濫建違章等法律條款內容制作法律圖片展板,在外來人員聚居地巡回展出;針對“黃、賭、毒”等丑惡現象的存在,在社區內積極開展“警鐘長鳴”系列法制宣傳展板在流動人口巡回展出;邀請外來打工人員以親身經歷談學法、用法體會,引導外來人員正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采取“四種形式”送法,做“活”法律進社區工作。
設立“一月一法”宣傳欄。利用宣傳板報和櫥窗開辟普法專欄,每月滾動刊登居民們關心的下崗再就業、最低生活保障費的發放、垃圾費的收繳、房屋拆遷、禁毒禁賭等熱點、難點問題的相關法律法規,開設"法律知識趣談"、"依法辦事你問我答"等專欄,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普法教育;發放“一事一法”法律知識解答卡。著重就拆遷、土地承包、農轉非、稅費改革、土地證領發等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涉及的法律問題,制作法律問題解答卡,隨機向當事人發放,使當事人及時了解掌握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依法辦事能力;舉辦“一法一講”專題法律知識講座。針對居民喜群聚、愛熱鬧的特點,組織法制宣講團和社區法律志愿者定期深入到各社區開展巡回法律宣講和專題法律知識講座,用居民熟悉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說身邊事,講身邊人,使居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制熏陶;組織“一季一法”大型法律服務活動。每季度組織律師、公證、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服務志愿者在各社區開展大型法律服務,解答群眾法律咨詢,指導群眾依法維權,發放“法律服務聯系卡”,使法律真正深入社區居民家中、深入到群眾的心里。
3、發揮社區司法行政“四員作用”,做“實”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
當好社區“普法宣傳員”。在每個社區辟一個法制宣傳專欄、配一套法律書籍、建一支法制宣傳教育志愿者隊伍、每季度舉辦一堂法律知識講座。做好社區普法的宣傳員,把法律送進居民家庭,送到居民手中,使社區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法在身邊,逐步形成“有了問題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律意識。
當好社區“群眾維權服務員”。為了使法律進社區工作更加扎實有效地開展下去,司法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利用社區資源,組建由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參加的社區法律服務隊伍和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通過社區便民窗口、使他們定期深入社區開展法律義務服務,解答群眾各種法律咨詢,法律文書,各類法律事務,現場辦理公證業務,切實滿足社區群眾的法律需求,當好他們的“法律服務員”,使他們實現“不出社區解決法律問題”的愿望。同時為了減少社區弱勢群體“請不起律師,打不起官司”的現象發生,社區法律服務與下崗職工、特困家庭等弱勢家庭建立法律幫扶對子,幫助他們解決涉法問題,對符合援助條件的個人和家庭,提供無償的法律援助,使他們擺脫“請不起律師,打不起官司”的困境。
當好社區“糾紛調解員”。兩年前,我局結合社區換屆,建立健全了社區調委會的組織網絡建設,在換屆中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做到了原有的民調組織“人員不少,組織不散,臺帳不丟”,在建社委會的同時,健全基層民調組織,選配了一批年富力強的主任分管66個社區的民調工作,使社區的民調組織得到了加強。為提高社區民調人員的業務水平,每年舉辦2期社區民調主任培訓班,指導民調主任系統學習民調制度、安置幫教以及相關法律知識。近年來,社區的民調組織在處理“城東干道景觀路折遷、平江府路加油站建設、節制閘垃圾站遷址、三小車整治”等一系列可能激化的矛盾中,做到積極深入重點人戶家中,耐心細致的做說服教育工作,有效地化解了各類矛盾,真正實現了大量的社區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院戶、調和到實處”,有效地維護了社區穩定。
當好社區“兩勞人員回歸社會指導員”。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正確對待刑釋解教人員,消除偏見和歧視,共同參與幫教工作,走社會化幫教道路。為充實社區幫教力量,我局通過自愿報名、社區推薦等方式,先后在工、青、婦和其它社會團體中組成了社會幫教志愿者團和由社區老黨員、離退休老干部和老教師組成的“三老”幫教志愿者隊伍,與回歸人員結成幫教對子,在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給予他們關心與愛護,開展回歸人員“擇業指導”,“推薦崗位”,“爭取就業機會”等活動,積極引導教育他們早日擺脫昨日陰影,迎接明日太陽,重新回歸社會,做社會有用之人。
三、法律進社區工作取得成效。
1、社區普法教育有了新突破。圍繞“提高居民素質,推進社區依法治理”的工作重心,把“法律進社區”作為社區普法的切入點,通過用越來越貼近居民生活的普法教育內容、靈活多變的普法形式,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詢電話,使社區居民不出社區就能學習掌握生活所需的法律知識,極大地調動了居民學法的熱情。居民學法從過去被動學法逐漸演變為主動學法;從盲目學法轉變為有針對性的學法;社區模擬法庭,“148”法律咨詢熱線,普法講師團的演講,以及各種法律咨詢、法律知識講座越來越受到社區群眾歡迎,逐漸成為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版權所有
2、法律服務領域得到新拓展。法律服務面向社區、服務群眾是法律進社區的主要內容,堅持法律服務的公益性和便民性是法律進社區的根本宗旨。我們的律師、公證、法律服務工作者們作為法律進社區的主力軍,定期在社區開展與居民面對面的法律咨詢,法律講座、開設社區便民法律服務窗口,發放法律咨詢聯系卡片,從不同層面滿足著社區居民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同時也拓展了法律服務在社區的新領域。
案例展示
張兵(化名)是某市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他鐘愛摩托車,喜歡飆車的極速刺激。
2013年5月24日中午,張兵所在班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但他和另一名同學卻不聽老師的勸告,執意自己騎摩托車去調查地點。
老師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在一條南北走向的水泥路的轉彎處,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張兵當場死亡,另一名同學在送往醫院后不久也不治身亡。經過技術鑒定,出事摩托車當時速度達100.35公里/小時。這樣血淋淋的教訓不在少數。
我們再看一則新聞:2014年10月,某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年僅13歲的初中生放學后在馬路上玩輪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結果被經過的汽車軋斷了左腿。
這兩起交通事故并非偶然的個例。事實上,我們身邊經常發生一些危及生命的車禍,在一起起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中,中小學生占了相當比例。
據了解,我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超過10萬,其中中小學生占死亡人數的10%左右,步行交通事故危險人群為5至9歲兒童,15歲至18歲男生發生車禍的數字是女生的3倍,這其中80%是因為中小學生不懂交通安全知識和缺乏遵守交通安全法規的意識所致。車禍已成為危及學生生命的一大殺手。
嚴峻的現實
與高發的安全事故及其隱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很差。在一項權威統計中,當中學生被問到“如果上學快遲到了,在過馬路時正好趕上紅燈,你會怎樣”時,6.2%的被訪中學生選擇了“趕緊過馬路”,9.6%選擇了“旁邊有人過就跟著過”,27.4%選擇了“車輛少,就小心地穿過馬路”,三項累計高達43.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少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幾乎隨處可見,如:在道路上行走時不走人行道;在沒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時,不是靠路的右邊行走,而是在路的左邊或中間行走;橫過馬路時不走人行橫道、地道,而是任意橫穿,或在車輛來臨時突然橫穿;只顧行路,不注意道路和車輛信號的顯示,不服從交通指揮和管理;在車行道、橋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設施等處逗留、玩耍、打鬧等;在機動車道上騎車甚至逆行;騎車時橫沖直闖,只顧自己行駛,不管前方情況和左右人的安全,當機動車臨近時也毫不避讓;騎車遇路口轉彎時不減速,不向后望,突然猛拐;通過路口時猛蹬猛騎,遇有禁行信號時搶行或闖行;騎車時雙手離把或單手持物,或再牽引一輛車,或馱帶他人;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鬧或曲線競騎;幾人騎車并列行駛、扶肩并行或者緊隨機動車后面行駛。這些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無疑將自己置于十分危險的境地,對生命造成了很大威脅。
近些年來,隨著機動車數量的增多,交通環境出現惡化,加上部分司機沒有禮讓學生的好習慣,學生在上學、放學途中遇到交通事故的概率明顯增大。
八方熱議
對于學生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老師和家長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交通警察也有自己的認識,他們的看法又是怎樣的呢?
李志武(吉林 老師):交通安全知識講座年年舉辦,交通安全宣傳手冊年年發放,可學生是否能看進去,看他們的表現就知道。所以說,解決學生的交通安全問題也需要講究方法,不是一場講座、一份宣傳冊就能解決的。
武 強:(武漢 老師):每個學期的開學和期末,我們都會邀請交警部門到學校上交通安全課。除了少部分學生聽課缺乏積極性外,大多數同學都會認真地聽,但大多聽完了便拋之腦后,隨意橫穿馬路、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依舊屢見不鮮。
王雅慶(石家莊 校長):中小學生是交通參與中的弱勢群體,必須加強對他們的交通安全教育。建議有關部門能編寫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材。比方說動漫就是學生們容易接受的形式,中小學生在他們的年齡階段,應重點對橫過馬路、騎車沿路追逐等現象進行教育。
許俏文(西安 家長):平時我經常叮囑孩子注意交通安全,但也只停留在走路靠邊走,別飆車,別闖紅綠燈,其他也沒過多教育孩子。
李靜:(武漢 家長):據我了解,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钡壳暗默F狀是,對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還缺少教學大綱和教材,僅停留在交管部門和學校的自發教育狀態。
董笑鈺(長沙 家長):現在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還沒有教學大綱和課時安排,該項教育和禁毒、消防等都屬于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包含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目前,全國的中小學生法制教育雖然有課時計劃,但還沒有統一的教材和大綱。希望有關部門盡快落實吧。畢竟關系孩子安全的問題都是大問題。
李可維(交警):現在的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還停留在“紅燈停、綠燈行”的階段,由于中小學生反應能力、判斷力、自我保護能力差,缺乏應有的交通安全常識,對交通環境、交通危險認知水平低,是導致出現車禍的最大原因。許多中小學生喜歡爬隔離帶,在路上嬉戲打鬧,突然猛跑,都是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的因素。此外,很多中小學生不明白交通標志的含義,而且對車輛的危險性了解較少,比如因分不清楚哪個燈代表倒車,車輛后倒時,學生正在車后玩,而駕駛員看不見小孩,容易導致傷亡事故。
王 全(交警):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貧乏,學校和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些學生家長平時很少向孩子傳授交通安全知識,不能對孩子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甚至過馬路時常常帶著孩子闖紅燈。也有個別學校過分強調教學質量,幾乎將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學環節上,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與普及應當從小抓起,學校和家長都要培養中小學生關愛生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
結語:交通安全要成學生必修課
解決學生交通安全問題,僅靠交通管理部門是遠遠不夠的。一名教育界人士指出,家長和學校是學生安全的直接管理人(監護人),負有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和引導的職責,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是導致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的原因,因此教育部門應將交通安全教育列入議事日程,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宣傳教育計劃,引導學生參加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廣大家長和老師應該以身作則,在平時要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規,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此外,交通、城建等部門應盡快健全城鄉交通安全設施,規范城市交通管理。交警部門在加快學生交通安全“綠色通道”建設步伐的同時,可向當地政府建議出臺具體措施,嚴禁各類車輛在學生上學、放學的時間段內在校門口通行,接送學生的車輛只能按劃定的地點有序停放。
據有關方面透露,近年來,教育部一直在籌備交通安全教材進入中小學的工作,有些地區已經把交通安全教育列為學生的必修課。
編后語
作為中學生,應該認識到生命的可貴,為此,必須仔細學習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認真反省自己和同學平時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自覺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認識到違反交通規則的危害,與同學相互督促,逐漸改變以往的陋習,形成“珍愛生命,文明出行”的良好意識,從而讓美麗的生命之花永遠燦爛。
開心測試:你對交通安全常識了解多少?
1.汽車后面的方向燈不斷閃爍時,表示要( )。
A.轉彎 B.剎車 C.請后面的車輛先行 D.照明
2.學生騎自行車以( )較為適宜。
A.10周歲以上 B.12周歲以上 C.18周歲 D.七八周歲
3.我們騎車穿越斑馬線時,要怎樣做呢?( )
A.慢慢騎過去 B.推車過去 C.隨便 D.快速騎過去
4.電動自行車在劃分車道的道路上行駛,應當在( )內行駛。
A.機動車道 B.非機動車道 C.人行道 D.隨便哪條車道
5.交通信號燈中,黃燈表示( )。
A.可以通行 B.禁止通行 C.沒有意義
D.警示
6. 在沒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時,應該靠(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