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5:56: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務局信息化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年民生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督察室《關于印發〈2014年民實施生工程目標分解表〉的通知》的總體工作要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村村農家店建設,納入省政府2014年度十大民生工程中的“百姓安居工程”。省政府下達我州2014年的目標任務是: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村村農家店570個,其中:鄉級店96個、村級店474個;建設縣級配送中心3個。州委、州政府為深入貫徹2010年12月巴中會議精神,有力推進我州村村農家店建設,并經州十屆人大六次會議通過,確定我州此項民生工程的奮斗目標為:新建和改造農家店970個,其中:鄉級店96個、村級店874個;建設縣級配送中心3個。為圓滿完成省、州“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村村農家店建設目標任務,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統一建店認識,統一建店目的
國家商務部實施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村村農家店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開拓農村市場的有效途徑;是啟動農村消費,擴大內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是政府得民心、企業得利益、農民得實惠的一項民心工程;是切實解決農民消費不方便、不安全、不實惠的有力措施。各縣要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為契機,加快農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設,盡快形成以配送中心為支撐、縣城中心店為龍頭、鄉鎮農家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服務于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現代流通網絡。把農家店培育建設成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的重要載體。
二、農家店規劃建設和店長的選擇工作
按省商務廳《關于印發〈省推進村村農家店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縣要對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村人口分布,農牧民消費水平等進行深入調研和客觀分析,對鄉鎮和行政村農家店建設提出科學、合理的建店布局規劃和具體要求。把農村中善經營、會管理的個體工商戶現有的代銷店和小賣部作為重點改造對象,并按《農家店改造規范》,在縣經濟商務局和承建企業的統一指導下進行建設。今年各縣的建店選址時間為3月1日至5月1日;建店時間為5月1日至9月15日;縣級驗收時間為9月15日至10月1日;州級驗收時間為10月10日至10月31日。
三、農家店建設標準
各縣經濟商務局和各承建企業一定要嚴格按《農家店建設和改造》標準執行,重點是建設日用消費品農家店。其建設標準為:
(一)建筑面積標準:鄉級店40平方米,村級店20平方米。
(二)商品品種標準:鄉級店商品單品品種600個以上,村級店商品單品品種400個以上。
(三)開放式貨架標準:鄉級農家店開放式貨架不得少于16組,村級農家店開放式貨架不得少于10組,開放式貨架規格為:長1.2米以上,寬0.30米以上,高1.6米以上,不按要求配置的農家店不予驗收。
(四)配送率標準:各縣日用消費品農家店食品配送率應達100%,綜合配送率應達70%;
(五)信息化建設項目要求:鄉級農家店要有pos機信息化等設施,各縣要堅持鄉級農家店實行電子聯網銷售及直營管理,村級農家店的信息化率不得少于建店總數的5%。
四、農家店資金支持政策
按國家商務部實施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村村農家店建設資金支持政策和省商務廳的資金支持政策。經省商務廳和省財政廳復驗合格的農家店給予6000元/個的資金補助。另,經省商務廳和省財政廳復驗合格的配送中心給予55萬元/個的資金補助。
五、建立目標考核制度
各縣經濟商務局對新建設和改造的農家店,要按照統一標識、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的要求建店,穩步提高食品配送比率,以達到國家商務部和省商務廳的驗收標準;要指導幫助承建企業建立和完善商品質量控制制度和加盟店自采貨源質量管理制度;要加強對2007--2010年已通過驗收合格農家店的管理,保證其成活率不得低于95%;同時要求各承建企業對加盟店的投入不低于財政補助資金的65%;各縣農家店的店招必須有“國家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家店”字樣,店招的大小尺寸應統一。
六、搞好配合協調工作
各縣經濟商務局和各承建企業之間要搞好協調配合工作,縣經濟商務局要與縣財政局、縣工商局、縣國稅局、縣地稅局和鄉鎮黨委、政府搞好協調配合工作,積極幫助承建企業解決建店中的實際困難,切實為承建企業服好務,不得有意刁難和故意設置障礙,把此項民生工程落到實處。
七、完善農店建設基礎工作
各縣經濟商務局和承建企業要及時、準確做好2014年“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村村農家店建設相關信息的報送工作,要建立農家店建設信息工作檔案專卷,按時上報建店進展情況,按省商務廳和省財政廳要求規范上報驗收資料。
根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財政部令第35 號)、《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財政部令第 36號)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制度》等有關規定,現對我單位本年度資產占有、使用、變動以及管理情況等分析報告如下:
一、單位基本情況
XX縣商務局為縣政府工作部門, 行政單位。
商務局部門獨立編制機構三個,分別為 XX縣商務局(行政) 、XX商務局綜合執法大隊(全額事業) 、XX 縣流通行業管理辦公室(自收自支);
其中 XX商務局共設 5 個內設機構, 分別為辦公室、商貿服務管理科、對外經濟貿易科、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科、市場體系建設科、投資服務科、市場只秩序科、糧食流通管理科。獨立核算機構一個。商務局行政編制人數 人,其中包括機關工勤 人,實有人數 人,其中包括機關工勤 人;
全額事業費編制人數為 人,實有人數為 人;
自收自支編制人數為 人,實有人數為 人。商務局執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財務隸屬關系為一級單位,預算編碼為 。我單位嚴格執行財政預算,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切實加強資金監督管理。
二、資產情況分析
(一)結合預算收支、債務以及資產盤點情況分析資產總量、分布、構成、變動情況。
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31 日,我單位固定資產總額為 元,
1、房屋及構筑物,賬面價值 元。其中包括商務局行政辦公樓及其附屬,建筑面積 平方米,賬面價值元;
水井,賬面價值 元,供暖設備簡易房,賬面價值 元。
2、通用設備,賬面價值 元,其中包括汽車輛,賬面價值 元。
3、專用設備,變壓器,賬面價值 元。
4、家具、用具,賬面價值為 元。
5、無形資產土地,賬面價值 元。
與 2015 年資產總額比較, 2016 年新增資產價值 元,為購買冰箱及佳能照相攝像一體機辦公用品。
(二)分析本單位主要資產的配置、使用、處置等情況。
1、資產配置。
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配置資產與單位濾芯職能相適應,科學合理配置,優化資產結構,勤儉節約,從嚴控制,資產配置與財力和預算管理相結合。
2、資產使用。
建立健全國有資產使用管理制度,規范國有資產使用行為,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防治國有資產流失。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所形成的收入繳入國庫,“收支兩條線”管理。
3、資產處置。
國有資產處置履行審批手續,未經審批不得處置。國有資產處置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屬國家所有,收入上繳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三)分析本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 出租出借或處置國有資產取得的收益情況。現階段我單位不存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及處置國有資產取得收益的情況。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或處置國有資產取得的收益收益應繳入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支出按照履行職能由財政部門統籌安排。
(四)分析本單位利用資產履行職能的情況。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31 日,我單位固定資產總額為元。其中包括
1、土地、房屋及構筑物、變壓器賬面價值總額為 ;
根據 XX 縣委縣政府機構改革有關規定和要求,XXXX年 10 月設置 XX縣商務局。原辦公場所在縣政府,隨著單位逐步發展,人員配置增加,辦公區域整體區域緊張,為更好地發揮各項職能, 配合政府做好各項工作, 為了適應形勢下辦公需要, 保證機關工作正常開展, 建造辦公樓及其附屬。
2、通用設備賬面價值 元,這些辦公用具的購買主要是為了日常工作各類文檔編輯、 表格處理、 記錄日常執法現場、做好各項會議照片資料留存做好宣傳工作。
3、家具、用具賬面價值 元。購買各類辦公家具主要是為了各類文件、票據、資料的存放, 給單位職工創造良好辦公環境和條件,確保相關辦公的順利進行。
三、資產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經驗
(一)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建設方面。規范和加強我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國有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益,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相結合。嚴格落實執行《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財政部令 35 號)、規定,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責任,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建立完善資產驗收、領用、使用、保管和維護等內部管理流程。
(二)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方面。
1、及時進行賬務處理。
一是對各單位對新購置的固定資產,嚴格按照《XX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實施細則》要求,在辦理采購資金支付前,先辦理相關的資產配置報批手續。二是對已經批準報廢的固定資產及時進行賬面處理。三是對于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規定作為本單位固定資產及時登記入賬。四是及時與財務人員對賬,確保資產賬與財務賬相符,防止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脫節。
2、日常管理 。按照財政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 35 號)和《 XX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實施細則》(定政財【 2016】11 號)規定,對實物資產定期進行清查盤點,做到賬賬、賬卡、賬實相符。對符合報廢條件的資產及時進行處置,并對資產丟失、毀損等情況實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3、按規定程序審批使用資產。
一是出租、出借房屋,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未經財政部門審批,不得對外出租、出借固定資產。二是各單位國有資產收益應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辦法,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所形成收入應繳入國庫,納入一般預算管理。三是對資產處置事項,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有關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嚴格履行報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處置國有資產。
(三)信息化建設方面。
1. 按照編制管理部門的“三定”方案,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輔助功能”模塊中相關信息逐項填寫,確?;A信息真實、準確、完整。
2、資產管理人員及時通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配置管理”、“使用管理”、“處置管理”模塊進行錄入操作,確保單位資產存量數據的準確性。
3、出租、出借固定資產應先通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使用管理”模塊的“資產出租” ,真實完整填寫資產使用申請,按照資產使用審批流程進行備案登記。
四、資產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國有資產產權管理意識淡薄,在賬房屋雖然已作固定資產入賬處理,但未及時辦理產權手續,權屬不清晰。接下來我單位將對未確權的房屋等資產進行全面梳理,認真查找相關資料,盡快辦理房屋產權證。
(二)運行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特別是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在資產運行機制方面,我單位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和有關財務管理、會計管理相關制度規定,遵循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對資產進行管理,但目前資產管理內部控制體系還不夠完善,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還不能緊密的結合,導致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有脫節的現象。
(三)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方面的問題及原因。對到達報廢期限無法使用的資產不及時進行清理、處置,占用了單位存量資產指標,影響了單位的資產購置。
五、加強資產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對加強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是國家政權建設的物質保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對于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優化政府資源配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降低行政事業運行成本,理順收入分配關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明確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1、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預算管理是從源頭上控制資產形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使用績效的有效手段;
資產管理是預算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有效開展資產管理工作,及時提供準確、完整的資產統計報告和相關數據資料,有利于深化部門預算改革,科學編制預算。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通過完善資產配置標準,嚴格資產配置程序,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促進資產的公平配置和有效使用,實現預算管理精細化、科學化。
2、堅持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資產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行政事業財務規則對資產管理有著明確的規定。堅持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有利于強化財務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也有利于明晰各類資產賬目,嚴格各項資產的財務核算,如實反映資產存量和結構狀況,加強資產的監督管理,使之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3、堅持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是資產管理工作的兩個方面,實物管理是從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置等環節對資產實施管理和維護;
價值管理是以貨幣形式反映單位占有、使用資源的規模、數量。堅持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做到賬實相符,有利于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發揮國有資產使用的最大效益。
三、有效規范單位國有資產的日常管理
國有資產管理涉及配置、使用和處置等環節,關鍵要把住幾個關口:一要嚴把資產入口關。要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價值管理相結合,資產配置要與單位履行職能相匹配,通過加強資產的存量管理和增量配置管理,實現資產優化配置,逐步解決部門之間資產占有不均等問題。對有規定配置標準的資產,結合單位的存量資產狀況,統一按標準配置;
對沒有規定配置標準的,要厲行節約,從嚴控制,并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加強存量資產調控等辦法加以解決,原則上不重新購置。二要嚴把資產使用關。以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為重點,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制,明確資產購置、驗收、保管、使用、維護等內部流程和崗位職責, 定期清查資產, 做到賬實相符、 賬賬相符、賬卡相符,切實改變“重購置、輕管理”的現狀。對經批準用于出租、出借、對外投資、擔保的資產要建立監督管理制度,實行專項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三要嚴把資產出口關。資產處置要按規定報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未經報批不得自行處置。
經批準處置的國有資產, 要按照“公開、 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拍賣、招投標等市場競價方式處置,提高資產處置的透明度,實現國有資產處置的“陽光操作” 。規范收益管理。國有資產收益是財政預算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國有資產收益管理是資產管理的重要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國有資產收益的監督管理,行政事業單位處置國有資產取得的收益、行政單位出租、出借國有資產取得的收入,要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對事業單位出租、出借、擔保所取得的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和對外投資收益,要納入單位部門預算統一管理。
深入分析查找我縣旅游服務質量中存在的差距和問題,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全面提升我縣游客滿意度,力爭實現“一年初見成效,兩年大見成效,早日進入全國、全省游客滿意度指數第一梯隊”的目標,著力推進乃至閩臺粵港澳地區休閑養生度假后花園和全國著名紅色旅游目的地建設。
二、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
1、完善旅游咨詢和標識系統。建設旅游咨詢中心及其配套設施,在火車站出入口、高速公路口、汽車站附近增設至景區標牌,完善景區公交站臺。(責任單位:縣旅游局、縣城管局、縣財政局、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縣公路局)
2、抓好各類住宿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一批度假型酒店及度假設施。加快高星級酒店建設,規范和引導各類連鎖酒店、商務酒店、家庭旅館的發展,指導和引導現有酒店的加快更新改造建設,最大限度滿足游客住宿需求。進一步加快我縣星級農家旅館發展,推進鄉村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責任單位: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縣旅游局、縣商務局、縣農糧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抓好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特色街區建設。加強研制和生產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紀念品,抓好餐飲購物場所,城市休閑場所、文化娛樂場所建設。充分挖掘地方餐飲特色,形成集聚效應,開發旅游“夜經濟”,建設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特色街區和夜生活聚集區。(責任單位: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縣城管局、縣文廣局、縣旅游局、縣商務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抓好旅游廁所建設管理。在旅游大項目周圍和交通干道及客流密集區增設星級旅游廁所,加強旅游景區內的星級旅游廁所建設,更好滿足游客需求。加強現有的旅游景區廁所和城市公共廁所的管理和維護,按照星級旅游廁所的標準對景區現有廁所進行改造和完善。(責任單位:縣城管局、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縣旅游局)
5、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設。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搭建高性能旅游信息服務平臺,積極做好智慧旅游基礎工作,著力推進智慧型景區、智慧型酒店、智慧型旅行社、智能交通和智慧旅游網站等建設,為游客提供導航、導游、導覽、導購等智慧旅游服務。(責任單位:縣旅游局、縣工信局)
6、加快休閑農業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休閑農業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將休閑農業的電力、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統籌城鄉發展總體規劃,支持休閑農業發展區域的農戶改廚、改廁、改水、通信等“三改一通”硬件設施條件。加大休閑農業發展及環境整治力度,積極開展清潔能源,提升休閑農業企業服務水平。同時,堅持示范引導,以點帶面,著力打造一批休閑農業精品示范點,進一步豐富我縣旅游產品,充分滿足游客的需求,建設市城郊休閑旅游基地。(責任單位:縣農糧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努力提升旅游服務軟環境水平
1、在全縣開展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系列活動。旅游、文化娛樂、商貿服務、交通運輸、市政環衛、涉旅執法、社區環境等相關服務行業主管部門要聯系實際,深入調研,全面查找旅游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并制定整改措施,明確完成時限,努力提升旅游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旅游標準化建設,通過開展從業人員教育培訓、服務技能大賽等活動,促進旅游服務規范標準的落實,逐步形成覆蓋旅游行業、交通運輸、商貿服務、文化娛樂等旅游服務領域的標準體系。(責任單位:縣旅游局、縣交通局、縣商務局、縣文廣局)
2、全面推進旅游人才培養工作。大力引進酒店管理、營銷策劃、商務會展、電子商務等旅游專業人才,不斷提升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每年組織旅游從業人員外出學習、培訓,全面提升我縣旅游行業服務質量和水平。(責任單位:縣旅游局、縣財政局、縣人保局)
3、全面開展游客滿意度調查工作。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游客滿意度調查工作,定期公布調查報告,進一步促進旅游行業全線服務水平提升。開展旅行社、星級飯店評先創優活動,通過明察暗訪、社會評價等方式對星級飯店、旅行社的運營、管理情況及服務質量和社會貢獻度進行考核,全面提升服務質量。開展游客對旅游企業的滿意度調查,聘請社會監督員對旅游服務企業進行暗訪。(責任單位:縣旅游局、縣統計局)
(三)大力整治旅游市場秩序。
1、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治“臟”,盡快清理城區、郊區、城市河道、火車站、汽車站、重點景區等游客集散地垃圾死角;開展沿街容貌集中整治活動,治理亂擺地攤行為,規范戶外廣告牌匾。對汽車站、火車站及站外廣場進行多部門聯合整治,著力優化旅游環境。(責任單位:縣城管局、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縣公安局、縣交通局)
2、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和綜合整治。組織開展打擊“黑導”、“黑社”、“黑車”、“零負團費”,依法嚴厲查處旅行社及導游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游客合法權益。各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誰主管、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在取締查處無證無照聯合執法行動中履職到位,重點打擊各旅游景區(點)、火車站、汽車站等重點區域的無照經營、虛假宣傳,欺客宰客、強買強賣、制售偽劣商品等不法行為。定期對餐飲、住宿、購物等旅游相關企業進行明察暗訪,對存在問題的單位或部門進行處罰,并在媒體公開曝光,凈化旅游市場環境。建立由工商、城管、質監、公安、旅游、衛生、物價、文廣、交通、食藥監等部門組成的全市旅游市場監管和綜合整治各項工作。(責任單位:縣工商局、縣城管局、縣質監局、縣公安局、縣旅游局、縣衛生局、縣食藥監局、縣物價局、縣交通局)
3、完善旅游投訴網絡建設機制。成立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旅游投訴管理中心等機構,公布旅游行風監督、投訴電話,實行熱線電話、信函、網絡聯動,暢通旅游投訴渠道,形成旅游投訴全方位受理聯動機制。設立專門的旅游投訴網頁,增加旅游投訴處理的透明度,實行旅游投訴處理臺賬制度,及時公示和反饋處理結果。建立旅游投訴大調解的工作機制,相關行政部門各司其責,積極受理、處理職能范圍內消費申訴、舉報,并加強信息交流與溝通工作機制,提升旅游服務質量。(責任單位:縣旅游局、縣工商局、縣物價局、縣質監局、縣食藥監局、縣編辦)
4、定期開展景區門票檢查。根據市場需求,積極推行景區聯票、套票和通票;嚴格控制景區門票及游覽場所、交通工作等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上漲。(責任單位:縣物價局、縣旅游局、縣文廣局、縣工商局、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縣交通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組織開展游客滿意度提升工程是推動我縣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樹立“一盤棋”的思想,立足大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協調推進。
為進一步優化商貿服務業發展環境,促進我市商貿服務業的創新和發展,根據國家和省、金華市有關加快商貿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快我市商貿服務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商業網絡建設
(一)積極引導和鼓勵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投資興建符合商貿服務業發展導向目錄鼓勵類項目。在土地、稅費等方面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的同時,對符合*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投資總額(不含土地出讓金和房產開發投資,以項目的實際財務支付額為準,下同)達到2000萬元的項目,按投資額的1.5%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萬元;在商業網點發展規劃區外的項目,按投資額的1%予以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萬元。
(二)對合作經營的企業,引進*市外資金達到1000萬元以上、投資總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1%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萬元。
(三)對投資*商貿園區、*高新產業園區的商貿服務項目、市當年十佳商貿服務企業的商貿服務項目、市級商貿服務業重點投資項目(以發改局立項為準),在享受(一)、(二)兩項政策的基礎上再加獎該兩項最高獎額的20%。對投資在3億元以上的重點商貿服務業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扶持獎勵。
(四)國內外大型連鎖企業租賃場地開辦商場、超市、直營店、專賣店、連鎖加盟店并符合*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的,給予獎勵。商場、超市營業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20000平方米的,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20萬元的獎勵;直營店、專賣店、連鎖加盟店營業面積達到150平方米、300平方米、500平方米的,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的獎勵。
(五)在鎮鄉新開設連鎖(直營)超市,實際投資額達到50萬元、且經營面積達到150平方米的,經驗收合格給予新開門店獎勵0.5萬元。
(六)積極鼓勵連鎖龍頭企業向村級連鎖配送。對新建農村連鎖超市、放心店、校園放心店、農資連鎖店,經驗收合格,給予配送企業新增長數每個店1000元獎勵。
二、加快重點商貿企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
(七)按照企業銷售收入、實繳稅費、發展速度以及服務業務的帶動作用大小擇優確定5-10家,授予"市級重點商貿服務企業"稱號。
(八)對新設立的商貿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從設立起1年內:商貿零售企業年度營業額達到0.3億元、0.5億元、1億元,且上繳稅費達5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的;住宿餐飲企業年度營業額達到0.2億元、0.3億元、0.5億元,且上繳地方稅費達30萬元、50萬元、80萬元的,分別獎勵3萬元、5萬元、8萬元。
(九)鼓勵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對實行電子化管理、電子交易等信息化建設和改造的商貿服務企業,其軟件及配套實際投資達到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的獎勵。
(十)積極發展會展經濟。對經市商務局審定,報市政府批準的特色性展會(除市政府舉辦的以外)給予舉辦單位5萬元的獎勵。對由市商務局統一組織或審定的境內外展會給予每個攤位費(標準展位9m2)30%的補貼,境內最高不超過5000元,境外最高不超過2萬元。
(十一)鼓勵發展便民服務業。凡已注冊登記,年營業額在30萬元以上(以開具正式發票為準)的社區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家政服務公司,安置就業人員年固定在20人以上,并為10人以上的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金的,每年給予1萬元的獎勵。
三、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
(十二)鼓勵新組建專業從事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企業,對采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自動分揀系統等先進物流技術的,按投資規模達到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分別獎勵5萬元、10萬元、20萬元。
(十三)新建規范化物資、能源等生產資料配送中心,按投資規模達到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土建部分不超過總投資50%),分別獎勵5萬元、10萬元、20萬元。
(十四)物流企業車輛設備購置補助:經省確認的重點聯系物流企業,年實際投資購置車輛設備在300萬元(含300萬元)以上、200萬元(含200萬元)以上、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且車輛噸位平均在10噸以上,分別給予一次性30萬元、15萬元和5萬元的補助。
(十五)年經營額達到一定規模的物流企業,且對地方財政貢獻在50萬元以上,同比增長超過上年15%以上部分,給予30%的獎勵。
(十六)被國家標準委員會新評定為2A、3A、4A、5A級的物流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5萬元、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的獎勵。
四、提升發展傳統商貿服務業
(十七)對傳統商貿服務業重新裝修投資額達到500萬元和擴建、改建投資額達到1000萬元的商貿服務業項目,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獎勵。
(十八)建立商貿服務業宣傳信息統計網絡,增強商貿服務業宣傳統計力量,加強對商貿服務業信息統計的監測工作,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予以補助。凡列入國家推進城鄉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樣本企業,每年給予1萬元獎勵。
(十九)提升商貿服務業的管理質量。對新通過ISO9000系列認證、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新通過SA8000系列認證的商貿服務企業,給予1萬元的獎勵。
(二十)對商貿服務業用水、用電、用氣、排污收費等按工業企業標準和浙價電〔2008〕24號文件一并執行。
五、統籌發展城鄉服務業
(二十一)規范發展省、金華市級中心鎮集鎮商貿服務業。鼓勵中心鎮制定《商業網點發展規劃》,對制定《規劃》并經市發改局、商務局等有關部門論證通過,報經市政府批準,給予3萬元的獎勵。
(二十二)對新建、擴建或"農改超"的農貿(菜)市場,超市營業面積達到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的,經驗收達到規范化要求的,分別獎勵投資者5萬元、8萬元、10萬元。
六、加大對*商貿園區和*高新產業園區的開發力度
(二十三)*商貿園區和*高新產業園區是我市實施"商貿新市"戰略的主戰場,要加快商貿服務項目的建設步伐。對引進投資額3億元以上的重點商貿服務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解決,在土地指標上給予優先安排。金融部門要制訂信貸支持政策,在金融信貸上給予商貿服務企業更多的支持。對商貿服務項目用地閑置土地,參照工業閑置用地清理辦法執行;對因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閑置的,可延長一年的開發時間。對休閑娛樂、大眾餐飲等便民網點,采取先發展后規范提升,加快其發展步伐。
七、加大稅收規費等政策扶持力度
(二十四)對新建的商貿服務項目(包括大型連鎖經營、物流業、餐飲業等),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報稅務機關審核后,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總部設在我市的連鎖經營企業,可由總部統一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專業特色市場的經營戶符合其他減免稅優惠政策的,按原政策執行。凡入駐我市從事商貿服務業的外來經營戶,其子女入學等方面與當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八、積極倡導自主創新,全面開展評優工作
(二十五)繼承和發揚我市老字號傳統商業,積極倡導老字號傳統商業在業態、產品、營銷方式上的自主創新。開展"*市十佳商貿服務企業"和"*市十佳服務企業優秀經營者"評選工作,被評為"*市十佳商貿服務企業"的,由市委市政府發給獎牌,獎勵3萬元。評選辦法由市商務局提出,報市商貿服務業領導小組決定。
九、鼓勵商貿服務領域的技術改造,開展節電競賽活動
(二十六)鼓勵規模以上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投入,提升企業競爭力,參照工業企業給予獎勵。大力開展節電競賽活動,制定考核辦法,對萬元稅收電耗下降率達到商貿服務業前10名的,參照工業企業給予獎勵,以推動商貿服務領域節能降耗工作。
十、大力扶持旅游商業網點建設
(二十七)凡符合旅游商業網點規劃,經營面積50m2以上,經營期一年以上,且經營我市特色旅游產品50%以上的網點,給予一次性3000元的補助(此項補助資金在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十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二十八)加強職業經理人、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商貿服務企業人才的引進。開展商貿服務業職業技術、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商貿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十二、加強市場行政監管
(二十九)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行業標準,對市場進行有效監管。商務、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衛生、農業等部門要協同配合,切實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規范市場主體經營行為,凈化市場環境。切實加強拍賣、典當、舊貨市場等特殊行業管理,強化行業的自律。
十三、建立健全市場監測調控體系
(三十)建立健全市場運行監測網絡,切實加強市場運行監測。由統計部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重點做好商貿服務骨干企業的統計監測,并每季度進行一次服務業的經濟運行分析。切實加強對生活必需品市場的監測、預警和調控。商貿服務骨干企業要按照《統計法》的要求,定期上報經營業績。
十四、加快專業市場的建設
(三十一)為促進專業市場繁榮發展,市政府設立市場發展基金。經市政府批復同意的專業市場,其經營戶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前三年地方留成部分的50%,四至五年地方留成部分的30%,用于扶持專業市場發展。經營戶月銷售額不足5000元的,按稅法規定給予免征。
(三十二)提升發揮專業市場的生產功能,對專業市場改建擴建生產項目投資額達到500萬元、新建項目投資額達到2000萬元的,按實際投資額的1%予以獎勵,最高30萬元。
(三十三)對各類交易市場,當年被評為二星級、三星級、四星級以上文明規范市場,并達到平安市場標準的分別獎勵投資者3萬元、5萬元、8萬元。
十五、鼓勵企業主輔分離發展生產業
(三十四)扶持的范圍、對象及扶持政策。從我市原實行獨立核算的制造業、商業企業、建筑業和房地產業中分離發展現代物流、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投資服務、技術服務、科技研發、信息咨詢、設計和安裝、裝飾等服務業的獨立經濟實體,可享受以下政策:
1.市財政設立企業主輔分離專項資金,對企業主輔分離后設立的三產企業,第一年稅收(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下同)分成留市部分,60%獎勵給企業;第二年稅收分成留市環比增長部分的50%獎勵給企業;第三年稅收分成留市環比增長部分40%獎勵給企業。對原已分離的三產企業,自2009年起三年內,由利潤形成的地方財政貢獻的環比增量部分,50%獎勵給企業。
2.對主輔分離后設立的三產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份,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份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3.對主輔分離后設立的三產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的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4.對主輔分離后設立的三產企業企業所得稅實行"查賬征收"的,其研制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技術開發費,按規定予以稅前扣除;企業發生的技術開發費,按規定給予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50%扣除。
5.主輔分離后設立的三產企業,其所購置的固定資產符合條件的允許采取加速折舊。
6.對主輔分離后設立的三產企業在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繳納有困難的,優先給予減免照顧。
7.對試點物流企業和從事貨運、拆遷、保險、知識產權、廣告、會展等企業取得的業務收入,實行差額征收營業稅。
8.根據實際情況,對主輔分離后的三產企業在辦理工商登記時給予綠色通道服務,并在"守合同、重信用"、"誠信企業"、"著名商標"認定活動中優先考慮。
9.對要求實施主輔分離的企業,在分離過程中各有關部門要降低行政門檻,堅持"非禁即入"原則,各主輔分離企業在登記注冊時,除法律法規有規定外,各部門不得設置前置性審批事項,鼓勵各類資本進入服務領域,幫助企業實施主輔分離。
10.主輔分離后設立的三產企業用水、電、氣等生產要素價格享受工業企業同等待遇,并享受優先供地、辦證、評獎、信貸等政策。
十六、強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商貿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十五)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開設"綠色通道",在具體執法過程中,既堅持依法行政原則,又注重合理行政原則,為商貿服務業企業提供便利服務,為商貿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
十七、設立專項資金,加大扶持力度
2009年安排1300萬元專項資金(其中商貿服務業300萬元、市場發展基金1000萬元),扶持商貿服務企業和市場發展,以后每年有所增加,實現??顚S?,滾動使用,以促進我市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
本意見所指服務業企業必須是地方稅收上繳在我市的企業,國家專賣專營行業、房地產業等除外。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承接產業轉移、完善基礎設施、強化要素支撐為重點,全面提升產城互動發展、科技進步創新、人力資源保障水平,加快推進專業示范集聚區創建,通過培育樹立典型示范產業集聚區,為保證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創建目標
1.基本目標。根據三個產業集聚區2011年度目標責任書,結合各區發展實際情況,對照各專業示范集聚區創建標準,玉川產業集聚區實現“2011年度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示范區”創建目標;虎嶺產業集聚區實現“2011年度產城聯動發展示范區”創建目標;高新產業集聚區實現“2011年度質量管理標準化示范集聚區”創建目標。
2.爭取目標。三個產業集聚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創建專業示范集聚區的綜合標準和“新型工業化示范產業集聚區”、“數字化示范集聚區”的專業標準,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力爭達到“新型工業化示范產業集聚區”和“數字化示范產業集聚區”的創建標準,實現各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特色突出,信息化建設居全省先進水平。
3.重點培育。三個產業集聚區除完成2011年度基本目標和爭取目標外,按照示范集聚區綜合標準和各專業標準,積極推進創建工作,在“創新型示范產業集聚區”、“對外開放示范產業集聚區”和“環境友好示范產業集聚區”創建上有所突破,為下年度爭創示范集聚區奠定基礎。
三、責任分工
1.三個產業集聚區作為創建專業示范集聚區主體,要對照示范集聚區綜合標準和各專業標準,制定創建工作計劃,分析現狀,查找差距,逐項提出解決辦法,確?;灸繕藙摻ǔ晒Γ瑺幦∧繕吮M快實現。8月15日前完成各專業示范集聚區的申報工作。
2.市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作為本年度基本目標服務單位,要做好與省直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并積極主動服務集聚區,幫助指導集聚區按照創建標準落實各項創建任務。8月底前要完成與省級主管部門溝通銜接工作,完成專項創建方案,報市產業集聚區辦公室。
3.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科學技術局、商務局、環境保護局、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等部門作為爭取目標及重點培育目標服務單位,要超前謀劃、超前服務,按照創建標準抓好創建工作,為爭創專業示范集聚區打好基礎。8月底前制定出本單位創建專業示范集聚區服務方案,報市產業集聚區辦公室。
4.產業集聚區辦公室要加強對創建示范集聚區各項工作的指導和銜接,確保創建工作的順利推進。9月底前要完成與省產業集聚區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申報備案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協調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研究解決創建示范集聚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積極推進專業示范集聚區的創建工作,形成各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共同推進的工作局面。
2.分解目標責任。各產業集聚區要積極開展專業示范集聚區創建工作,制定創建實施方案,明確申報條件、創建申報程序。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增添工作措施,層層分解,抓好落實。
一、總體要求
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堅持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的基本路徑,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強化便民惠民導向,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重點工作,力爭在完善全民基本醫保體系、鞏固基本藥物制度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維護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加快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步伐,讓人民群眾從深化醫改中更多地得益受惠。
二、工作任務
(一)繼續完善全民基本醫保制度
1、鞏固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100%。推進城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領取失業金期間的失業人員及在寧就業的外國人等參加職工醫保。建立大學生參加居民醫保的長效機制,確保所有在校大學生全部參保。(市人社局、衛生局、教育局、財政局負責)
2、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對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補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40元,相應提高個人繳費水平,人均籌資標準不低于300元。(市財政局、人社局、衛生局負責)
3、提高住院費用醫保支付比例。職工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支付比例穩定在80%以上;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支付比例穩定在70%以上,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22萬元。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達到當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10倍以上,且不低于10萬元。醫保支付政策進一步向基層傾斜,引導群眾到基層就醫,促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形成。(市人社局、衛生局負責)
4、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完善大額醫療費用補助等各類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建立和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充分發揮基本醫保與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多種形式補充醫療保險等的協同互補作用,從制度上緩解并逐步消除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市人社局、衛生局、民政局、財政局負責)
5、擴大門診統籌實施范圍。普遍開展居民醫保、新農合門診統籌,探索建立醫保門診統籌對優化衛生資源配置、促進建立分級醫療體系的引導支持機制。建立職工醫保門診統籌。(市人社局、衛生局負責)
6、推進基本醫保市級統籌。以統一職工醫保待遇為基礎,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就醫結算、經辦服務和信息管理。組織實施職工醫保市級統籌。(市人社局負責)
7、開展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建立與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發展相適應的復合式付費體系。在試點基礎上,穩步推進按病種(組)付費、按人頭付費、總額控制下的預付制等多種付費方式改革,有效規范醫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增長,調動醫療機構自我管理的積極性。選擇50%的新農合統籌地區開展住院按病種付費和按床日付費相結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改革,做到機構、病種全覆蓋。在鄉村衛生機構全面推行新農合門診總額付費改革。(市人社局、衛生局、財政局、物價局負責)
8、加強醫?;鸸芾?。建立與醫療機構、藥品及特殊醫用材料供應商的談判協商機制與風險分擔機制。職工醫?;鸾Y余控制在合理水平,居民醫?;稹⑿罗r合基金當年結余率控制在10%以內,累計結余分別不超過4個月平均支出水平和當年籌資總額的20%。加強基金預決算管理,建立基金管理使用績效考核機制。(市人社局、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9、提高農村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全面開展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農村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對列入重大疾病保障的救治病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加強費用監測,確保符合救治條件的參合人員100%納入保障范圍。有條件的區縣實際補償額不受當地新農合以及農村醫療救助最高補償封頂線的限制。進一步擴大救治病種范圍,全面推開尿毒癥等8類大病保障,將肺癌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范圍。(市衛生局、民政局、財政局、物價局負責)
10、提高醫療救助水平。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政策,對符合政策規定的各類對象實現醫療救助全覆蓋。醫療救助全面實行與基本醫療保險“一站式”結算。資助救助對象參合參保,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各類對象經基本醫療保險或新農合補償后政策范圍內自付費用救助比例在不低于50%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適當提高封頂線。加強對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婦女乳腺癌和宮頸癌、重性精神病、耐多藥肺結核、終末期腎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救助。(市民政局、衛生局、人社局、財政局負責)
11、強化醫保監督管理。全面實施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協議化管理,細化協議內容,明確違約責任。鼓勵大型零售連鎖藥店發展城鄉社區服務網點,醫保定點政策向大型零售連鎖企業傾斜。完善職工和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分級管理機制及考核獎懲機制,開展定點醫療機構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推行定點醫保責任醫師制度。依法加大對欺詐騙保行為的查處力度。貫徹執行《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條例》,規范新農合管理與服務。支持有資質的商業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經辦服務。(市人社局、衛生局、商務局負責)
12、提高醫保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能力。完善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業務經辦規程,規范和簡化辦事手續,確保參保人員流動就業時醫保關系順暢轉移接續。深入開展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的異地就醫結算服務,逐步擴大異地就醫聯網地區范圍,為參保人員異地就醫提供高效便捷的結算服務。擴大新農合省內聯網醫院范圍,推行轉外就醫預約服務,推進參合人員省內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報。(市人社局、衛生局負責)
13、加強醫保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與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相適應的醫保經辦管理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完善醫療保險信息系統,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強化風險管理。健全醫保社會化經辦服務體系,推進管理服務向社區前移。推行參保登記類業務“一站式”服務,開展“綜合柜員制”試點。積極探索試點垂直管理。(市人社局、編辦、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二)鞏固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成效
1、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納入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執行基本藥物制度各項政策。對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區縣結合實際,采取購買服務等方式將其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落實基本藥物配備使用和醫保報銷政策。鼓勵公立醫院按規定比例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負責)
2、保障群眾基本用藥需求。建立緊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制定傳染病治療藥品和急救藥類基本藥物供應保障方案。為急救藥品、品、放射性藥品和生物制品等特殊藥品運輸開辟綠色通道,適當放寬進入市區的限制,確保群眾基本用藥。(市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經信委、商務局、人社局、物價局、公安局負責)
3、加強基本藥物采購和質量監管。嚴格執行基本藥物采購計劃,以省為單位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基本藥物。完善基本藥物采購管理和對生產經營企業的考核監督,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采購、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和供貨企業配送工作的日常監管。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新的質量標準,加大基本藥物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基本藥物評價性和監督性抽驗,實施基本藥物全品種覆蓋抽驗,定期藥品質量公告;實行基本藥物全品種電子監管,確保所有集中采購的基本藥物均為已賦碼品種,提升從生產到使用全過程監管追溯能力。(市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商務局負責)
4、加強基本藥物使用管理。強化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的培訓。結合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和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用藥行為的監督評價,特別要強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監管措施,形成科學用藥觀念,促進基本藥物安全使用,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市衛生局負責)
5、保障基本藥物生產供應。由生產企業自主選擇經營企業進行配送或自行配送,開展藥品流通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工作。鼓勵通過發展現代物流等多種手段,提高配送效率。推動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加快結構調整,規范基本藥物生產流通秩序,促進藥品生產流通行業健康發展。(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衛生局、商務局、經信委負責)
6、加強基本藥物制度監測評價。在全市13個基本藥物制度監測評價點開展監測評價工作,利用監測數據,對全市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進行分析和完善。加強基本藥物價格監測,定期對基本藥物價格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反饋,及時分析和解決執行中的問題。(市衛生局、物價局負責)
7、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落實對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財政補助。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按照“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的辦法,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予以補助。各區縣要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項補助以及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納入財政預算并及時、足額落實到位。全面實施一般診療費并落實醫保支付政策,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醫保基金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補償作用。(市財政局、衛生局、人社局、物價局負責)
8、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崗位設置和人員聘用工作,簽訂聘用合同人數達到95%以上,基本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鶎俞t療衛生機構所有競聘上崗人員,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等各項社會保險。(市人社局、衛生局,市編辦負責)
9、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建立以服務質量、數量和群眾滿意度、居民健康狀況等為核心內容,公開透明、公平公正、便于操作的量化績效考核辦法??己私Y果與財政補助、醫保支付、績效工資發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獎懲掛鉤?;鶎俞t療衛生機構要以居民健康績效為核心,實行公正、嚴格的內部考核和獎懲。(市衛生局、財政局、人社局負責)
10、健全分配激勵機制。在全面落實績效工資的基礎上,在績效工資政策框架和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進一步發揮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激勵作用,允許和鼓勵部分衛生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總量管理。細化和完善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的辦法,收支結余部分可按規定提取醫療風險基金等。鼓勵各區縣結合實際,給予優秀業務骨干榮譽獎勵。(市衛生局、人社局、財政局負責)
11、扎實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化解工作。按照國家和省的部署要求,在認真核定債務的基礎上,制定出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化解債務補助辦法,指導協助各區縣完成債務化解任務。(市財政局、衛生局、發改委負責)
(三)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1、制定衛生資源配置標準。根據國家醫改“十二五”規劃及我市“十二五”衛生發展規劃要求,編制《市衛生資源配置標準》,并認真組織實施。(市衛生局負責)
2、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街衛生院)要為農村居民提供方便、可及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發揮在健康管理和常見病、多發病防治中的主體作用。力爭建成3個省級示范鄉鎮衛生院,鄉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率達到90%以上;符合省定建設標準并提供“六位一體”綜合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例達到90%以上。加快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認真完成中央投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項目的相關任務。市財政繼續對縣級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以及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建設和設備配備給予補助。(市衛生局、財政局、發改委負責)
3、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轉變中醫藥發展方式,拓展中醫藥服務范圍,推進中醫藥服務進社區,為群眾提供中醫藥保健服務。(市衛生局負責)
4、實施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積極推進家庭簽約醫生制度,逐步建立全科醫生(團隊)與居民的契約服務關系,為居民提供連續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鼓勵開展上門服務、巡回醫療,服務費用由醫?;稹⒒竟残l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分擔。(市衛生局、人社局負責)
5、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錄用臨床醫師納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并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力爭到年年底,全科醫生在培規模達到140人以上,實現每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探索建立全科醫生特崗制度,研究制定相應政策措施,增加崗位吸引力,穩定全科醫生隊伍。(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負責)
6、推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積極開展學員招錄和培訓;擴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雙向接軌試點工作范圍。(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負責)
7、加強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做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工作;繼續組織開展城鄉基層衛生人員崗位培訓工作,認真實施鄉鎮衛生院醫生到縣醫院“務實進修”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計劃;全面落實11項醫改重大專項衛生人員培訓項目。(市衛生局、財政局、人社局負責)
8、提升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支持村衛生室建設,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優化鄉村醫生隊伍結構,加強鄉村醫生培訓和后備力量建設。嚴格鄉村醫生執業準入,新進入村衛生室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保障鄉村醫生合理待遇。(市衛生局、財政局、人社局負責)
(四)努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1、規范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一步健全項目實施機制,加大統籌管理力度,強化協調配合,提高組織程度?;竟残l生服務經費,按常住人口計,城市人均36元、農村人均32元。確保資金足額到位,加強資金管理,做到專賬管理、??顚S?。(市財政局、衛生局負責)
2、深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涵。嚴格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工作流程,提高項目實施質量。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開展監測評估。建立定期培訓和逐級指導制度,幫助基層提高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落實項目實施逐級績效考核制度,發揮績效考核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全面完成10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年度工作任務,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60%以上。建立績效考核信息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市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3、落實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明確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責分工,加強對項目單位的監督管理。建立項目督導評估制度,確保按序時進度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不斷提高項目運行質量和實施效果。(市衛生局負責)
4、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市對經濟薄弱區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給予適當補助。(市衛生局、財政局、發改委負責)
(五)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
1、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舉辦公立醫院的數量、類別、規模、布局,采取改擴建、遷建、整合、轉型等方式,優化公立醫院結構。推廣應用適宜技術,按相應標準和權限適當放寬二、三類相對成熟技術在縣級醫院的準入條件;控制公立醫院開展特需服務的比例。加強對縣級醫院建設發展的指導。(市衛生局、發改委、編辦、財政局負責)
2、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要求,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加強對公立醫院投資、運營等行為的監管。完善以理事會、監事會、執行層為主體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構建產權明晰、責任明確、政事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根據權責統一的原則,規范實施院長負責制。積極推進公立醫院院長職業化,研究制定院長職業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和任職資格條件,加強院長職業化培訓培養。(市衛生局、編辦、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負責)
3、改革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以實施全員聘用制度、崗位管理制度、績效工資制度為核心,改革公立醫院人事分配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出能進、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的用人機制。完善公立醫院經濟運行機制。(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物價局負責)
4、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以逐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重點,積極推進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落實公立醫院各項財政投入政策。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根據成本、政府投入及社會保障情況,適當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查、護理等價格,降低大型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檢測價格,規范公立醫院臨床檢驗、檢查行為,促進醫療機構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市財政局、物價局、衛生局負責)
5、改革公立醫院監管機制。以公益性為導向,以質量、安全、效率、服務、費用和患者滿意度為主要內容,建立公立醫院運行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社會關注的主要指標,建立公立醫院運行指標社會公示制度。完善公立醫院財務制度,加強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和經濟運行監管。加大公立醫院日常監管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物價局負責)
6、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根據國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在江寧醫院認真開展改革試點,逐步增加政府投入,改革醫保付費方式,合理調整服務價格,統籌推進管理體制、補償機制、人事分配制度等改革,建立“體現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機制。加強以人才、技術為核心的縣級醫院能力建設。深化城市三級甲等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工作。(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編辦、人社局、物價局負責)
7、加強分工協作機制建設。按照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上下聯動分工協作機制的要求,與城鄉對口支援、預約診療和醫師多點執業等有機結合,細化政策措施,強化工作落實,推進分工協作機制建設,確??沙掷m發展。(市衛生局負責)
8、改善醫療服務。深入推進“三好一滿意”活動,全面落實改善醫療服務24條措施。建設預約診療服務平臺,推進區域性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建設。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面開展預約診療服務,三級公立醫院原則上所有普通門診號源和專家門診號源全部開放預約,二、三級醫院出院病人復診預約率達到100%。深入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以平安醫院創建為抓手,落實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各項措施。堅持教育、制度、監督并重,推進醫德醫風建設。(市衛生局負責)
9、控制醫藥費用。深入推進檢查檢驗結果同城互認,試行醫囑共享,落實“三合理”規范。醫療機構應當向患者公開醫藥處方。嚴格控制藥占比。擴大公立醫院的集成化供應鏈藥事服務試點,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向醫療機構和生產企業延伸現代醫藥物流服務。建立臨床用藥和檢驗檢查監控制度,及時發現并糾正不合理醫療行為,并與醫務人員績效考核掛鉤。強化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嚴格要素準入,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市衛生局、物價局、商務局負責)
10、構建多元辦醫格局。認真落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相關實施細則、配套文件,努力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積極幫助非公立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醫療服務領域公平有序競爭,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負責)
(六)著力推進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
1、加強衛生信息化建設統籌規劃。緊緊圍繞醫改目標,堅持以醫保、醫療、公共衛生、藥品供應保障為重點,制定完善全市衛生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和具體指導意見,構建智能、惠民、便民、高效的醫藥衛生公共服務信息系統。(市衛生局、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人社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2、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建立涵蓋基本藥物使用、居民健康檔案、基本醫療服務、慢性病管理、診療規范、績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市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3、加快醫院信息化步伐。依托臨床路徑和電子病歷,優化診療流程,建立醫院診療行為管理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信息系統,實行精細化管理和績效管理。加快在縣級醫院建立信息系統,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同步推進。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促進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積極發展面向農村的遠程醫療。(市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4、完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立涵蓋基金管理、費用結算與控制、醫療行為管理與監督、參保單位和個人管理服務等功能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實現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對接。加強對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險和醫療費用數據的統計分析,促進信息技術與醫療機構管理、診療服務規范和日常監管有效融合,推進信息標準化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做到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方便群眾就醫。(市人社局、衛生局、財政局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工作責任
市政府與各區縣人民政府簽訂醫改目標任務責任書。各牽頭部門要強化主體責任,制定工作計劃,加強督促指導,統籌推進各項任務的落實。區縣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是本區縣醫改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區縣醫改任務完成情況負總責,分管負責同志具體負責、親自抓。要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層層明確責任,扎實加以推進,確保落到實處。
(二)制定改革規劃
根據國家、省“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結合實際,制定全市“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明確—2015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階段目標、改革重點和主要任務,各區縣制定本區縣“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年三季度前完成。
(三)落實資金投入
各區縣人民政府要根據年醫改任務,將所需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按時足額撥付到位。要強化政府在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的主導地位,將醫改任務完成情況和績效考核結果與財政資金安排掛鉤,建立長效投入機制,完善投入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加強督導考核
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區縣醫改進展情況和成效的監測評估,每月匯總實施情況,每季度通報工作進度,年終對醫改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建立督導機制,定期對全市醫改進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1至6月,全市共開展了__7個單位審計(市本級12個),共查出主要問題金額94994萬元(違規金額5383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89610萬元);審計期間整改金額5931萬元;審計處理處罰45306萬元。通過審計,促進整改落實有關問題資金15567萬元,核減政府工程投資額5255萬元。出具審計報告__7篇,提交審計專題報告、綜合性報告和信息簡報共105篇,向被審計單位或有關單位提出審計建議174條(已被采納__6條)。
1.積極推動宏觀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圍繞推動中央和省、市關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組織全市審計機關對2015年一、二季度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針對審計發現的部分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審計結果表明,我市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穩增長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全市經濟基本面穩定向好,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2.完成20__年度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按照審計署和省廳統一安排部署,以促進住房保障政策落實、分配公平、管理規范、機制健全、制度完善和維護群眾權益、推動“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為目標,我局組織全市審計機關對我市20__年度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進行了跟蹤審計,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共查出742戶違規享受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和住房待遇的住戶,涉及金額63.28萬元、實物配租1套。同時,針對審計發現問題提出相應審計建議。
3.強化財稅部門審計。以推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維護財政資金安全為目標,加強對部門預算管理、預算下達、國庫集中支付等方面的審計。一是我局完成了對財政、地稅預算執行情況“同級審”;二是完成對__縣債務審計調查;三是完成了__區、__縣的債券審計調查。
4.狠抓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截止6月,全市審計機關已開展各類投資審計項目105個(其中市本級完成5個投資審計項目,10個投資審計項目正在進行中),送審金額72099萬元(其中市本級3427萬元),審減工程投資5255萬元(其中市本級198萬元)。整合市、縣兩級審計力量,抽調7名審計骨干赴滎經縣開展援建項目跟蹤審計工作。
5.深化和完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完成了市水務局主要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正在實施__市投資促進局主要領導、__縣黨政領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聯合市紀委、組織、監察等部門共同印發了《__市經濟責任審計“監審聯動”監督協作機制方案》,并在今年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中得以實施;起草了《關于建立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__市2015-2019年市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規劃》等文件,為下一步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提供保障。
6.深化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市本級開展了市食藥監局、市水務局和市商務局3個單位20__年度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正在實施市投資促進局、市職業培訓學院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3個單位20__年度部門預算執行審計;開展了第二十一屆__恐龍燈會財務收支審計。通過審計,對單位違反財經法紀問題進行糾正,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求整改,有效促進了部門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7.推進金融服務專項審計。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先后完成__市中新、__縣和__區3家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__年度信貸政策執行情況的專項審計調查工作,從強化金融資產風險管理、加強合意貸款規??刂坪驮鰪姟叭r”服務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審計意見和建議。
8.切實提升審計質量。進一步規范審計項目立項、審前調查、制發通知書、召開進場會、審計項目現場管理、審計組業務會議、審計局審理會議等審計程序,加強質量控制和審計風險的防范。上半年,市本級已重點審理了3個審計項目,保證了審計項目質量。
9.加強人才教育和干部隊伍建設。一是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印發了《__市審計局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實施方案》和《__市審計局關于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實施方案》。二是推進審計實務導師制,對市本級7名新進年輕干部
指定7名實務導師進行為期2年的實務指導,發揮審計骨干帶頭引導作用。三是經市編委同意,市本級設立電子數據審計科。四是強化干部培養教育,推薦2名區縣審計局局長參加審計署舉辦的2015年度市縣審計局長培訓班;選派1名同志到省廳參加掛職鍛煉、3名審計人員參加審計廳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班。五是開展2015年度上半年2名新錄用公務員招錄工作和2個區縣4名局級領導的變動管理工作等。六是完成人事檔案的歸檔和清理等工作。10.加強信息化建設和后勤保障工作。上半年,我局著重加強信息化制度建設,明確信息化管理機構的人員職責;兩次召開局長辦公會討論2015年審計信息化建設方案和國產化升級事宜,即將開展計算機機房標準化改造和國產化升級改造。同時,改善職工食堂衛生狀況,建設了職工活動室,利于職工身心健康。
11.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完成臨時任務。一是參與市紀委為期一周的“政風肅紀”工作。二是參與市人大組織的全市財政科技資金分配使用情況的調研工作以及對有關單位20__年部門財政決算審查工作。三是參與了市紀委監察部門關于某鄉鎮腐敗問題專項調查工作。
上半年,我市出臺了《__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__府發〔2015〕12號),從發揮審計的保障和監督作用、完善審計工作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意見,審計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賦予審計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審計理念方法以及干部隊伍的作風、專業素質還不能適應;二是審計力量不足和審計業務需求量過大的矛盾盡管有所緩解但依然突出,人均項目較多,審計壓力大;三是審計人才結構不合理和人員老化的問題也制約了審計事業發展;四是審計機關的各項保障水平與周邊地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繼續加強宏觀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根據省廳統一部署,按月匯總上報跟蹤審計結果,進一步推動國家宏觀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二)繼續加大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力度。圍繞全年投資審計項目計劃加快審計進度,提高審計效率,統籌兼顧確保年內全面完成投資審計計劃;深化社會中介機構參與國家審計的探索模式;積極推進市投資審計中心建設。
(三)做好《__市20__年度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結果報告》和《__市20__年度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的起草工作,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決策提供服務;繼續開展市投資促進局、市職業培訓學院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3個單位部門預算審計。
(四)繼續開展4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五)圍繞關系民生的重大資金開展審計。開展全市征地成本審計、小井溝水利工程征地移民資金審計;開展對__市國有資產經營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__年度資產負債及經營情況的審計調查等3個項目; __市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__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等。